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资保险的利与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答:直销是在国内地下传销屡禁不止,国外直销企业和产品越来越多的背景下的形势下出台的,这部法律对于规范直销企业的行为,规范直销员的行为,保护直销企业和直销人员的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对于中国直销创业的健康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国内直销起步晚,人们对直销认识有所偏颇,仅靠一步法律,而且是在教育传播不是很到位的现况下,解决直销所有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但有总比没有好!
2、对于获得直销牌照的10多个厂家,业内议论颇多。比如,蚁力神,认为比较其他企业,该企业似乎实力并不够。
答:据闻在日本,保健品直销份额占到保健品销售总额的70%。西方国家发展的趋势是商超-OTC-直销。
我个人觉得,想进入直销产业的企业很多,但国家审批部门肯定是经过详细论证才发牌照的,但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申请牌照企业不可能全部了解的非常深,牌照先发后法,发或者不发牌照,一定尤其政策、法律原则,不容我们猜测臆断。要说实力,我个人的看法是直销一定是大企业玩的游戏,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其中产品体系的独一无二是其保证,这样的条件,中国具备资格的不多,但前期完全可以放宽准入标准,扶持民族直销企业,只要这些直销企业不骗人,守法经营即可。
最先拿到牌照的8家企业中,内外资各一半。其中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都是已经早在市场上成名的企业,都有较强实力和产品线支持。其它两家较少耳闻。国内四家企业是:诊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前在各地就是以专柜和专卖店为主的营销模式对直销应该有一定的经验中脉则以会议营销高手示人,应该也是有实力的企业,其它两家企业同样不是很出名,但其背后的财团和投资者不得而知,也许财力雄厚,但最少没有听其有很好的产品组合。
我个人认为,中国企业做保健品直销基本都不具备资格,主要原因是产品的研发上没有优势,没有博士专家型研发队伍、没有系列产品、没有自己独家产品、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等问题。
3、 以前一直做直销的企业,运作将如何?利与弊分析
答、公开发牌照,可以光明正大的经营,对这些企业是利好消息,运作的方式应该是:
·诚信为先,守法经营。对分支机构、人员、产品质量管理方式、服务方式都应该讲求诚信,以挽回以往直销、传销、多层次直销等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负面影响,因为总体来说,直销的负面印象大于正面印象。
·稳步发展,夯实基础。就是不能夸张太快,因为中国具备直销素质的业务员还没有,需要慢慢培养,逐步淘汰,管理也要在营销发展过程中提高和解决问题,因为中国的诚信机制还未建立,不想欧美大家都已经很讲诚信了。
·广范传播,树立现象。由于刚刚开始正式立法,认可,因此需要比较大的投入进行大众媒体传播,抢先进入消费者的头脑,降低地面人员在直销过程中的难度,让公众快速认识。
·店铺支持,稳定人心。在一个地方必须有几家店铺,中国人的心理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因此以店铺为依托,开展义务的可信度就高多了。
·产品为本,逐步推出。直销的产品必须疗效和差异性都强于在传播连锁药店和化妆品店买到的东西,同时要独一无二,否则,消费者为什么要接受直销。更不能同一个产品改换包装与规格就直销和一般店铺销售并行,这绝对是短视行为。直销的店铺主要是展示、现象、服务的功能。
4、 传统转型为直销企业,将如何运作。利与弊。
答:对于转型的企业来说,除了以上运作要注意外,还要注意:
a) 把原来的产品彻底从市场上清理掉,不能给消费者有所比较。
b) 注重研发和引进系列产品。这是根本。
c) 注重培训和培养人才,直销和保险一样是人才的事业,既需要单兵作战,又需要团队培养。没有人财,或者人员管理混乱,就会是自掘坟墓。
5、企业转型作直销后将会出现的问题
答:预计将会出现一下问题
·产品没有特色和不具备相应的品质与效果,引起消费者质疑。
·缺乏研发能力,产品不能形成系列。
·企业没有相应的人力资源储备,整个营运管理跟不上。
·个别企业管理混乱,或者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导致消费者投诉与不满。
6、政府对直销的监管状况
答:短期内将会是监管乏力,这是由于政府人力和财力的局限问题,不是政府不想监管,另外还有直销是新兴产业,政府监管部门也缺乏管理经验,暂时出现监管不到位是必然的。
7、传统药企转型作直销的问题分析。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风险,金融改革
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美国,美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商业银行的倒闭事件:初期每年商业银行倒闭的数量为两位数,1987~1991年平均每年则达到200家,最高一年达到250家。银行的大量倒闭使得凝聚的人们血汗的储蓄顷刻间灰飞烟灭,严重损害了存款人的利益和金融系统的稳定。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由于投保银行可以从保险机构取得资金救助或得到存款理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也极大地减轻银行的压力和风险。历史经验和国际实践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抵御金融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分析
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战略调整必须要有一整套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和风险防范体系,是否应成立存款保险公司自然成为了各方关注和讨论的重点问题。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为有效借鉴国际经验,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较为完善的存款保险体系。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一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利与弊。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1、存款保险制度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实现以后,他们就可能不顾银行经营风险,将钱存到愿意支付最高存款利息的银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也会弱化,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此外,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有特殊问题:主要是四大国有银行有政府为其做后盾,无偿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险,为了节省运行成本,显然不愿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如果不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纳入这一体系,那么由于保险基金数额小、范围狭窄,就很难保证银行资金发生大量损失的时候对储户进行赔付。
2、鼓励银行铤而走险。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刺激银行承受更多的风险,鼓励银行的冒险行为。因为银行知道,一旦遇到麻烦,存款保险机构会挽救它们。特别是当一家银行出现危机而又没被关闭时,所有者便用存款保险机构的钱孤注一掷,因为这时全部的风险由承保人承担。这样那些资金实力弱、风险程度高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实际的好处,而经营稳健的银行会在竞争中受到损害,从而给整个金融体系注入了不稳定因素并增大了银行体系的经营风险。这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本来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体系。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频频发生金融风波。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5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1996年的日本阪和银行倒闭事件,1997年席卷东南亚和日韩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及最近日本保险公司的频频破产等等,不仅严重影响了本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安定,还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些国家为解决这些金融问题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系统性的金融风波,但随着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创新产品逐渐增多,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纷纷成立,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自身风险在逐渐增加。要防范风险,稳定金融,只能“防患于未然”,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失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可行选择之一。
2、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户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作为信用中介的银行,其基本特征是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即银行大部分资金是以负债的形式吸收的机构和个人存款,自有资金只占全部资本的小部分,在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导致不能按时清偿债务时,就易引起银行信用危机。我国金融业目前的现状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落伍的背景下,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实际上也是对银行业发展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3、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了公众风险意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我国的银行储蓄存款不仅没有风险,而且收益可观,一直是人们投资的首选渠道。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不仅在理论上已被公众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已实施,因此作为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商业银行所潜在的风险也应为公众所接受。
4、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存款保险的目的,一方面是在心要的情况下,执行赔偿的职责,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为了保障整金融体系的稳定。这就要求存款保险机构要对日常的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而且要定期对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审查其上报的统计报表和帐目。当银行管理不善或经营非法、风险较大的业务时,存款保险机构可以提出警告,勒令整改,帮助银行渡过难关,或促成其它银行的并购,从而实现中央银行的监管意图。
二、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商业化步伐已逐步加快。为了保证我国存款人权益不受损害,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正常的国际交往,实行存款保险势在必行。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现在的存款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破产风险客观存在。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项存款,一般国有商业银行中各项存款在资金来源中占70%以上,而居民储蓄存款则要占到一半,银行的自有资金即资本金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资产负债流动性不对称,这就大大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一旦管理有所松懈或出现大规模的经济不景气,就很可能出现支付危机。此外,各种信用,流动,利率风险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难度。
其次,我国正在努力转换银行经营机制,建立我过金融组织体系,这样就有了要打破原有的"国家为银行保险"的旧体制,增强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而少了国家的保护银行特别是一些以前国家特别照顾的大银行的风险就大大增大了,而存款保险制度正好能规避其中的风险奠定银行转轨的基础。
第三,我国现今居民投资渠道日益增多,而国家对国民储蓄率的稳定有一定的需要。而保持较高的储蓄率无论对国家经济,企业还是银行本身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能减轻公众的担心,增强公众信心,从而提高和稳定国民储蓄率。
第四,我国已经加入WTO,而我国各类金融机构也正要走向世界,与此同时,外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将进入我国市场,这样一来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无论从范围上讲,还是程度上看都将是空前的,国际上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相继而来的是各类金融业务的交叉发展,这种日趋白热化的竞争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为了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必须实行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
第五,我国金融业虽正处于健康发展阶段,但因多种原因形成和积累的金融风险也逐步暴露。央行虽然调整和充实了监管力度,改进了监管手段,对存在严重金融风险的机构分别采取财政注资,央行接管,银行收购,债权转股权和关闭等整改措施,但金融环境中仍潜伏着风险和隐患。9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爆发了中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经营失败,海南34家城市信用社危机,以及海南发展银行关闭,广东信托投资公司破产等事件。这表明,那些累积的金融风险已开始在个别地区和个别金融机构释放出来。
总的说来,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也有弊,但无论是从客观需要还是问题的解决上,我国都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当然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使我国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上少走弯路。
三、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步骤和策略
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不要操之过急,不妨先在各商业银行的系统内部实行存款保险,或按区域建立存款保险基金,然后再逐步向全国集中统一的存款保险制度过渡。这样一个缓冲是可以让执行者接受的。
2、确立金融效率为监管目标,制定相应的奖惩标准和制度,以不实施监管的金融体系的社会福利为下限,以实施最优监管的社会福利为上限,将监管的业绩与金融体系的社会福利直接挂钩,然后根据业绩来确定奖惩方案和数额。
3、对金融机构管理者实施管理补偿制度,以调和监管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冲突。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建立统一、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迎接挑战。本文中论述的活跃的、有弹性的、全面的监管体系仅是描述了金融监管的基本性格,如何将其融入到每一项基本规则中,体现到每一份立法文件中,笔者认为,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制定产业政策,壮大我国金融机构的力量。创造条件,稳步推进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混业经营,培植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跨国金融机构,以适应入世后面临的挑战。
其次,积极贯彻“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强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减少不良资产。
再则,金融改革我国尚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能够调整和规范外资金融机构的法律。还要尊重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取消“超国民待遇”,以形成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并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促进国际间金融监管的合作,倡导建立共同的防御金融危机的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冯肇伯张桥云“刍议存款保险制度-兼谈我国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四川金融》[J]1998.6
2、刘吉舫“也谈存款保险制度”《税务与经济》[J]1996.6
3、刘泽华王晓宁“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J]1996.3
4、张萍“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动向”《安徽金融》[J]1996.8
5、郭力璞、解少锋“各国存款保险制度比较”《保险研究》[J]1996.3
6、张国海、汪宗俊“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保险研究》[J]1996.3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利与弊;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并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第三方物流是企业之间的一种战略合作形式,是一种多方受益的新型供应链管理流程,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物流费用和减少在途资金积压的有效手段,第三方物流不仅能给企业还能给客户带来许多直接的收益,但是在享受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潜在风险。
1 第三方物流概述
1.1 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一种主要形式和发展方向,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物流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服务。因此,又称为合同物流、外包物流、物流联盟。
第三方物流从其定义来看其实质就是整合,即对市场和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获取客户资源,占有物流市场,拥有了货源再去整合运输、仓储等资源,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完成对客户的服务[1]。
1.2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类型
(1)基本服务提供商: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提供传统的物流服务。如仓储,订单处理,配货和运输。
(2)增值服务提供商: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如专门挑选或包装,交叉对接,案件标志和标签,订单合并,EDI,管理报告和ASN。
(3)物流集成商: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提供者是在客户监督下承担关键供应链管理日常操作的全部责任。
2 物流外包的利与弊
2.1 物流外包的优势
2.1.1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很难成为业务上面面俱到的专家。因此,企业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基本技术,开展出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2]。
2.1.2 提高灵活性
企业选择物流外包,首先能够提高其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能力;其次企业可以利用供应商的技术特长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最后,企业还可以获得世界级的新技术和创新能力。
2.1.3 降低监督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可以利用物流外包策略缩小公司的规模,精简公司的组织,从而减轻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规模偏小的公司,管理事务比较简单,更易于公司专注于自己核心能力的培养。公司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里成长,就必须尽量控制公司的规模,以确保公司的灵活反应能力,物流外包策略在这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2.1.4 风险分担
首先,在迅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下,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委托企业可以与合作公司建立起战略联盟,利用其战略伙伴们的优势资源,缩短产品从开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时间,减轻由于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的产品风险。其次,由于战略联盟的各方都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这有利于提高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新产品开拓市场的成功率。最后,采用物流外包策略的委托企业在与其战略伙伴共同开发新产品时,风险共担,从而降低了由于新产品开发失败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的可能性。
2.1.5 规模经济,降低营运成本
进行物流外包的一个重要目标即使将不同购买者的订单结合起来以实现规模效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此过程中则是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的优势。当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时,也需要较先进的物流系统与之配合,然而此时,企业原来的物流体系往往因为技术等方面的局限而相对滞后。与之相比,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物流活动方面则更有经验,更专业化,更具有灵活性,可以实现有效地配合企业核心业务,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2.1.6 降低资本投入,加速资本周转
企业进行物流外包能够将除需求不确定性以外的资本投入也转嫁给合同生产商,从而降低其资本投入。另外,企业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备。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而如果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减少设施的投资,还解放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
2.2 外包的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企业在享受全面快速的物流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2.2.1 失去竞争知识的风险
企业将关键部件外包可能会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同时,外包也就意味着企业将失去根据自己的时间表引入新技术的能力。最后,将不同部件的生产外包给不同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能会阻碍新想法、创新和需要跨职能团队实现的解决方案的开发。
2.2.2 企业内部物流管理能力亏损的风险
日常运作产生的知识和专长将驻留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管理团队中,而企业选择了第三方物流,则必然面对企业内部流程的整合,这个过程可能使企业员工面临降职、失业的可能,从而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这将对企业的管理、信誉造成不好的影响。而如果流程重组没有处理好,又将对企业的生产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这对于公司的成长和重组是至关重要的。
2.2.3 减少接触最终客户的风险
外包的分散功能可能会迫使该公司无法直接接触终端客户。这对客户服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在采用第三方物流后,直接接触最终客户的往往是第三方物流公司,这就大大减少了企业与客户接触的机会,从而减少了企业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联系的机会,这对企业引进新的产品与服务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对客户的快速反应体系失灵,甚至对企业形象造成不利的影响。
2.2.4 公共政策问题上失去决策权的风险
例如,如果配送和仓储功能外包,而因为一些立法的威胁将影响仓储和货运行业,公司将不能够代表这些利益,因为他们所执行的是第三方物流。
2.2.5 战略机密泄露的风险
对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特别需要将诸如原材料供应、生产流程、技术工艺、销售网络等战略运营要素保持一定的隐秘性。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后,为了双方更好地合作以及提高物流效率的需要,通常要求双方的信息平台对接,实现有关信息共享,其中不乏企业的大量机密战略信息,如销售策略、产品更新、客户分布等。这样,从渠道调整到市场策略,从经营现状到未来预期,从产品转型到顾客服务策略,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可能得到客户企业相关的信息,从而对客户企业的战略也就通常有很深的认识。最令企业担心的是,在某一行业专业化程度高,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是该行业许多生产经营企业的物流承包者,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的信息共享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运营情况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泄露给竞争对手[4]。
2.2.6 外包合约不完善的风险
企业在签订合约或协议时,由于现实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或者不完全对称,企业往往处于不利的位置,而且在签订合同时不可能把所有的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因此,企业在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签订合同时,缺乏对服务环节、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服务水准、服务费用、赔偿、保险、不可抗力、解约等等细节的明确界定。合约的不确定性就为外包纠纷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从而变成了风险隐患。
3 具体领域的物流外包
3.1 私人车队管理
公司在评估是否外包一些或所有的私人车队操作时,需要非常小心。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评估资产使用和所有权的货运操作之间的关系。
(1)公司合同维护: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公司只是合约与外面的维修店处理其车队维修。
(2)全套的汽车租赁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公司租赁设备,维护和报告服务。
(3)专用合同运输:在这里,外部供应商提供司机,设备和车队运作的管理监督。
(4)物流与战略伙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外包其车队运作作为大部分物流外包功能的一部分。
在交付的情况下,当车辆保持较近的起始点(如平均不到200公里往返),使用私人车队是有利的。每家公司都有发展的里程图表,描述了基于一定参数的模式的使用,如表1所示,在实践中,除了距离,如果使用私人车队还必须考虑利用率。
3.2 仓储
仓储的外包在最近几年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来说已经变得更加广泛。对于仓库,公司可以有四种选择:
(1)自我经营自己的仓库;
(2)由第三方经营自己的仓库;
(3)合同仓库;
(4)公共仓储。
一旦公司再次面临一个重要的决定,有关总仓储空间将被分配给每个选项的馏分。合同和公共仓库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协议期限。公共仓储涉及约30天合同,合同仓储通常涉及长期合同。如果一家公司在决定分配空间之间的选择时考虑涨落仓储要求,可能需要赔付。公共仓库在季节性需求高峰期是最有用的。但是,这里要小心,因为高峰期与大多数行业和公共仓储相吻合,最需要的也是稀缺的。一个第三方必须考虑方位,以及准确地跟踪库存和出货时间。再次,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全部或部分的仓储交与第三方时必须考虑协调成本。
4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1)注重培养物流人才。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第三方作为一种专业物流发展模式,更需要专业的人才。若企业缺少设备、技术,可以从国外引进或购买;若企业缺少资金,可以向银行贷款。但只有人才的培养,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使先进技术和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培养满足物流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就成了首要任务。
(2)增强经营管理的科学性。我国物流外包需求不足,与我国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通过兼并、联盟等手段整合物流资源,壮大自己的经营实力。对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整合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纵向功能整合增强物流服务的一体化功能;二是通过横向整合实现规模扩张和物流的网络化[5]。
(3)强化物流增值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更广泛更专业的物流服务。目前,增值服务已成为物流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差异化的增值服务。因此,应大力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4)建立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企业之间关系的好坏是决定企业能否共赢的决定性因素,其本质在于合作机制,即合作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信任与尊重,并形成优势互补。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以实现企业利益共存,也会促使企业实现信息的共享。对于长期合作关系,企业必然考虑互惠互利,虽然没有特别的合同约束,但企业之间会达成默契。
(5)政府加强基础建设,为物流发展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物流基础设施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保证客户服务水平的关键,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多数业内人士包括专家认为,国家应该给予物流行业以重视,大量投资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出台物流运作标准及相关扶持政策[6]。
5 结束语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第三方物流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担风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潜在风险。可以说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决策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是非常有利可图,也可能极其难以防守,但总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因此,企业在选择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合作时,如果能做到“趋利避害”,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自己的核心业务的发展以及优势资产、特殊关系的培育上不断努力,将会极大地提高和扩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而且,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只要我们不断发现风险,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史玉敏,苏攀,郭峰.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研究[J]. 价值工程,2011(4):21-29.
[2] 李保刚. 浅谈第三方物流[J]. 经济管理者,2012(11):134.
[3] 程支中. 企业物流外包优势[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24):52-53.
[4] 杨希铃. 第三方物流风险识别与规避[J]. 市场研究,2012(4):24-26.
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利与弊分析,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急迫性
从吸收能量角度看:我国的投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具有两方面的缺陷:一是投资方面,我国主要还是靠引进国外的技术来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它不利于本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容易导致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与低效益等问题;二是出口方面,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为了保住经济的增长,都形成了高企的债务规模,在可预见的较长时期,都可能会去消减自身的赤字,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节约资本。可想而知,世界各国对中国产品的消费会是一个减少的趋势,那么我们国家的产能将严重过剩。假如我国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只是导致更大的产能,导致更大的银行不良资产,从而威胁我国的金融系统,形成经济滞胀,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②从释放能量角度看:我国的投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形成了国内产业的规模化,并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国回收资本,以此为下一轮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带来动力。在此种经济增长循环中,我们国家得到的是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计价的债务凭证,失去的是国内的土地、劳动力与环境资源,以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
鉴于宇宙观的理解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进行以下几点思考
从宇宙观的角度出发,可以从能量集结过程和能量释放过程这两个方面对中国发展模式转变作一点思考:①能量集结过程,即通过资本将土地、劳动力与技术集结成产品的过程,其中核心的是效率提高。如何提高资本配置资源的效率则成为此过程的重点。在此,主要从技术创新培育和组织结构升级两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提高科技集约化程度。第一,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实现从“要素租金”增长转变为“创新租金”增长。一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鼓励科研机构进入大型企业集团,逐步加大企业的科研资金和力量的比重;二是要坚持技术与发展并进的方针,既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缩短与先进国家技术方面的差距,也要发展面向市场的适用技术。第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在充分考虑国内先进技术创新的起点和水平的基础,制定行业技术进步和改造规划,提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采用先进技术的标准和实践要求,限期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缩短设备更新周期。还要把企业技术进步与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结合起来,把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把企业技术进步与发展规模经济结合起来,把企业技术进步与合理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企业技术进步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推动技术改造。第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储备优质劳动力与科技人才。我国既要加大国民教育发展步伐,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年限,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素质,加大企业培训、教育、管理方面的投入。其次,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第一,加快改革,优化产业结构。首先,要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产业结构优化的微观基础;其次,要培育和完善要素价格,发展和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是产业结构的调控具有灵活性与及时性,适应集约经营的需要;最后,加强宏观产业政策的调节与指导作用,提高技术改造的投资比重,推进产业立法,进而加快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第二,培育主导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当前,我国主导产业主要从以下三点加以培育:一是支持与振兴传统支柱产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二是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空间技术为技术支持的工业和农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培育为我国的新兴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生产的产品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②能量的释放过程,即提高消费产品的动力,为下一轮资本的集结和投入更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做准备。那如何提高社会的资本集结能力与最大限度地保留住资本为国内服务是能量释放过程的重点。首先,增加收入,提高居民实际消费能力。居民收入过低是制约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要想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居民收入。第一,扩大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是适应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提高居民的劳动报酬;二是降低政府税收,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收入公平。努力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提高他们的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工薪阶层的工作水平;加强区别化征收征管力度,通过开征利息税、遗产税等方式,改善分配结构。第三,努力发展资本市场,增加财产性收入。发展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使企业更具竞争力,还使我国居民直接分享企业创造的利润,增加居民的收入渠道。其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维持着一个较高的储蓄率,为中国经济增长积累了宝贵的资金,但我国的消费规模却很小,影响了内部经济的不平衡。引起此种高储蓄与低消费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居民出现各种预防性储蓄。而这种预防性储蓄在经济下滑时还会强化。因此,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保障。一是继续完善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失业、救济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养老、医疗、失业、救济等支付标准。二是要尽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扩大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险金的支付能力。三是要尽快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覆盖到的群体的社会保障。
作者:韦林 苏宁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当今的居民储蓄相当于国家六年半的财政收入
到1996年6月底,全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35458亿元。
这个数字有多大?它相当于1995年国家财政收入的6.4倍;相当于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2.6倍;相当于1995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2倍!
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改革开始的1979年,全国居民存款余额不到300亿元。10年以后的1989年,就增长到5000亿元。当时人们觉得数字大得惊人,有人说它是“虎”(关在笼子里的),有人说它是洪水(关在水库里的)。谁也没有想到,在4年以后的1992年,就突破了1万亿元。接着,仅过两年,到1994年底,又突破了两万亿元。又过了一年,1995年年底,竟然接近3万亿元大关!
我国居民第一个1万亿元用了40多年;第二个1万亿元用了两年;第三个1万亿元用了一年,可见加速度之高。这样的加速度,连一些资深经济学家也目瞪口呆!
我们的经济数字中常有水分,居民储蓄也不例外。严格意义上的居民储蓄是居民的净收入扣除他的实际消费以后的结余。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储蓄并非居民的消费结余。其中,一部分是公款私存;一部分是私营企业或国有企业承包人的经营性资金;一部分是商业承包后小商小贩的贷款。这几部分资金在整个储蓄中占多大比重呢?我曾请教过一位这方面的专家,他的回答是:约占20%。
就是扣除了这20%的水分,我国居民的储蓄也是巨大的。
庞大的数量、超高的速度,包含着多少社会奥秘?通过对它多角度的剖析,可以看到我国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国民收入分配:天平向个人倾斜
居民储蓄快速增长,说明老百姓手中的钱越来越多了。老百姓的钱从哪里来?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果。改革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的天平不断向个人倾斜。
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1978年居民个人所得为162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8%;1995年,居民个人所得为338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7%。与1978年相比,1995年居民个人所得增长了19.9倍。国民收入再分配后,1978年居民个人所得为179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6%;到1995年,分别变为37930亿元和65.7%,与1978年比,居民所得增长了20.1倍。
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居民口袋里的钱比过去多了,这是储蓄逐年大幅度增加的原因。
改革前实行高积累、低消费政策,居民收入的比重太小了,把老百姓搞得太穷。改革初期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是合理的,带有补偿性质。改革进展了十几年之后,还大幅度地向个人倾斜,说明资金这个闸门还没有把好。现在,哪一个单位不千方百计地多发一点?国家只能控制工资,控制不了各种名目的发放。现在,工资只占收入的50%左右,有的比重更小。
对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利与弊,学术有着不同看法。不过,有一点是可以一致的,即国民收入倾斜以后,居民并没有把这笔钱消费掉,其中的大部分还是通过银行这个中介,增加了国家的积累。
家家都是万元户
如果用全国人口数除以全国储蓄余额,会有这样一个结果:1996年6月底,全国人均储蓄2900多元。4口之家的储蓄就超过了1万元,家家都是万元户。如
果你对这个数字信以为真,那就大错特错了。多数家庭存款不到1万元,还有相当多的家庭没有存款。
这是因为,这35000多亿元存款分配很不平均。1996年第6期《求是》杂志公布了一个数字,占全国2%的高收入者的储蓄占储蓄总额的30%。
近年来,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据国家统计局城调队调查,1985年,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差距是2.9倍,1993年扩大到3.8倍,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扩大。《求是》杂志还公布了一个数字:全国拥有100万元以上资产的人已经超过了100万人。另一极是,全国有7000万人的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城镇有2000万人月收入不足200元。由于灰色收入的存在,人们对收入差距的感受比上述数字还要大。
储蓄的城乡分布也是很不均衡的。城镇人均储蓄存款相当于农户人均存款的10倍。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均储蓄存款的差别也很大。从居民储蓄的分布,可以看到贫富差别、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还在拉大。
收入差距拉大以后,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长超过了消费能力的增长,即使他们中间有些人畸形消费,钱也花不完;中等收入者对高档次商品消费能力不足,对低档次商品的需求已经饱和,出现了消费断层。这两种人都增加储蓄。低收入者考虑到将来子女上学、住房改革、养老保险都要花大笔的钱,他们也要节衣缩食,尽可能多存一点钱。
居民储蓄超高速增加,当然说明居民对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但是,不能排除在相当程度上还有被迫储蓄的性质。
这里说的被迫储蓄并不是有什么人对居民进行强制,有钱非存银行不可,而是指居民在处理收入节余时,不得不做出把钱存入银行的选择。
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的利率,存款利息就是负值。在负值情况下,存款当然是不合算的。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一出现负利率,储蓄就要下降。
但是,最近两年出现了反常情况,连续两年的负利率,却连续两年储蓄超常增长。1994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1.7%,储蓄却增长了42.8%;1995年,通货膨胀率14.8%,储蓄又增长了38%。这一情况不仅有悖于常情,也有悖于过去的实践。1988年,通货膨胀率高到18.5%的时候,当年的储蓄比上年就下降了13.6个百分点。
关键词:消费者投诉;企业文化;信任;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082-02
险企在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时,任何环节都有引致其不满的可能。在这种不满情绪的驱使下,消费者或向亲友抱怨,或决定拒绝消费类似险种,或向监管机构,或向险企直接投诉。本文所指的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在接受险企的服务过程中,过程后,由于销售误导或者服务失当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消费者直接向监管结构或者险企投诉的行为。
消费者投诉对险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益补作用。消费者投诉可加强险企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切实了解消费者的真实诉求,为险企产品改进与服务拓展提供现实可能性;消费者投诉可有效减低消费者的不满情绪,降低其向亲友、媒体传播的可能性,尽可能的减缓险企形象受损的程度。
消费者投诉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重点在于消费者对投诉的态度(如Hirschman,1970)以及消费者投诉的意愿分析(Williamson,1975;TARP,1979;Day等,1981)。国内针对保险行业消费者投诉的研究则主要关注投诉的原因分析以及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吉海跃(2003)指出人寿保险投诉的利与弊,提出了应对投诉的基本措施;田吉生等(2011)指出公信力、及时性、有效性是解决消费者投诉的关键因素。
1消费者投诉的现实原因
据保监会公布的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通报显示,一季度共接收有效投诉件1120件,共有386项涉及欺诈误导,占寿险公司投诉总量的43.96%。134项寿险投诉涉及退保纠纷,其中,涉及分红、万能、投连等人身险新型产品的98件,占人身险退保纠纷的73.13%。
1.1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企业文化塑造不全
近10年来,伴随着投资理财与风险保障意愿的巨幅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消费保险产品。险企面对巨大的市场容量,着力拓展资深业务,抢占有力空间。但是,由于我国险企的发展历程较短,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采用了降低保险费率、扩大承保范围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激烈的恶性竞争不仅损耗了行业的共同利益,更致消费者权益于不顾。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但是,部分险企在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中,突出的是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原动力。至于员工将企业文化的对客展示,员工将企业形象的对客塑造则强调不多。由此,员工在对客服务的过程中,本着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忽视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与保障。
1.2对客服务力度不足,对客宣传教育有限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但是,部分险企将产品价值实现作为唯一目的,无视延伸化服务、人性化服务等产品外延的存在,在规范化服务、附加值服务、便捷等方面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缺乏主动防化矛盾的意识。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致使保险产品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避重就轻,刻意隐瞒,对产品进行单向简解,在增加自身销售业绩的同时肆意践踏消费者权益。同时,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难以全面理解产品内涵,在消费预期与消费结果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必然投诉。
1.3人员流动性较强,投诉反馈系统不畅
保险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代表,“责任人”的对客服务态度、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在履行契约后,客户信息基本由其信任的“责任人”掌控。险企销售人员流动性较强是不争的行业特点,在“责任人”离职后,由于种种原因,客服难以全部掌握离职人员的客户信息,导致服务失控,消费者在得不到必要协助的情况下,必然投诉。
反馈系统包括对内反馈和对外反馈。对内反馈主要是指险企内部信息的沟通,对外是指对消费者意见的再收集。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反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不能从“柔”化角度出发。部门之间的“软性抗拒”,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意识相冲”,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官本位意识”降低了反馈系统的运行效率;非“柔”性的外部反馈加强了消费者对险企的抵触情绪,减少了消费者对险企“诚信”的认知,无法有效地传递险企“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2消费者投诉的行为学分析
通过上述基于企业管理层面的分析,可以说消费者投诉难以完全避免。那么,在探讨如何应对消费者投诉,如何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之前,有必要对其在消费者行为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2.1感知效用是决定投诉与否的根本因素
消费者被假定为理性经济人,其抉择的基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消费者所感知的未来效用是其采取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消费者投诉的感知效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维度:第一,经济价值。通过投诉补偿已知或者未知损失;第二,情感价值。通过投诉获取社会认可;第三,效用价值。反映险种质量。在这三个维度中,经济价值对消费者投诉的影响较大,因情感价值和效用价值投诉者较少。
2.2感知风险是决定投诉与否的主要因素
Bauer(1960)从心理学角度界定了感知风险,认为风险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不确定、不愉快和焦虑,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了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决策错误后果的严重性。购买保险产品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第一,个人信息安全。消费者顾忌个人基本信息资料经过后台处理会泄露,伤及财产安全;第二,私人空间被打扰。销售在履行契约的过程中,频繁联系消费者商讨有关事项,在执行契约时又常常回访,占用消费者的私人时间与空间,烦不胜烦。当消费者对消费保险产品感知到可能带来不利后,必然投诉。
2.3信任是决定投诉与否的主观因素
信任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的基础上,是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信任是一种主观认知,是一种情感倾向,是由经验、社会品评以及社会形象做出的臆断。虽然保险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充斥道德风险,但如消费者对险企抱有信任的积极预期,认为险企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准则,则会在其权益受到损害时以积极态度的协商解决问题,放弃投诉。
3规避消费者投诉的有效措施
保险行业面向大众、服务大众。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必须保障其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自由选择权以及损害赔偿权。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当消费者权益受到刻意损害时,通过投诉获寻解决就不可避免。鉴于消费者投诉存在的现实分析,可从企业管理与宣传教育的角度入手,建立完善应对体制,有效规避消费者投诉。
3.1优化整合,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保险产品的销售具有“一对一”和“高标”服务的特点,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决定其是否能如实宣讲和推荐保险产品。鉴于消费者投诉多源于对服务的不满,可通过优化整合,从提高销售人员从业素质的层面出发,减少针对服务能力与态度的投诉。
3.2加强管理,构塑服务型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个性的体现。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险企可将“满足需求、创造需求”的精神嵌入企业文化的内核,充实企业文化的外延。可通过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企业文化,逐步规范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强化责任行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执行需要经历“认识-认知-内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险企需要逐步实现“标杆效应”,“明星效应”,通过内部与外部的激励措施,鞭策员工“一切为消费者”服务。
3.3规范准则,降低感知风险
当消费者认为保险产品存在潜在风险时,将持消极态度,强化投诉意愿。消费者认为保险服务具有风险,这主要是受到信息安全的影响。为了推动保险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监管部门可采用立法或者制订强制性的行业规范等手段以推行“服务许可”。至于险企,应实行规范,自觉、自律地“隐性”服务,用消费者认同的方式履约,以降低其感知风险。
3.4注重形象,培育消费者信任
信任是影响消费者投诉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对险企的信任可以促使消费者对保险产品持积极态度以降低投诉的发生。从现实来看,当消费者认为险企以自身利益为中心,并对销售人员资质和能力持怀疑态度时,感知风险就会不断增加,其投诉的可能性也随之剧增。因此,当险企考虑通过“明星效应”、“群体效应”达到商业目的时,应选择形象积极、口碑上佳无负面信息的“代言形象”,并主力塑造“公益、诚信”的社会形象,降低消费者对险企的信任“阙点”。
3.5透明宣讲,进行对客教育
险企可通过各种媒介为消费者提供全面、正确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相关信息,使消费者能够比较直观的了解保险合同的保障范围、收益风险和除外责任、理赔手续和服务承诺、投诉途径和办理时限等涉及自身权益的重要信息。险企可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地开展消费者教育工作,大力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力使消费者能够懂保险、用保险,将保险作为保障和防范各种风险的有效工具。险企要提示保险消费的风险,倡导科学理性的保险消费观念,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通报统计[EB/OL].向日葵保险网
[2]Bauer, R. A.(1960). 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 R. S. Hancock(Ed.).Dynamic Marketing for a Changing World[J].Chicago: America Marketing Association, 389-398.
[3]彭泗清.关系与信任:中国人人际信任的一项本土研究[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4]王勇,庄贵军,刘周平.企业对顾客直接投诉的反应及其影响:一个理论回顾[J].管理学报,2007,(3).
[5]朱美艳,庄贵军,刘周平.顾客投诉行为的理论回顾[J].山东社会科学,2006,(11).
[6]I. Ajzen,M. Fishbein.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J].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80.
关键词: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关系
在我国,风险管理一直是企业的薄弱环节,因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薄弱引起的风险事件屡见不鲜。内部控制对风险控制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两者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一直倍受争议。笔者以为,两者属于不同的的概念范畴,可以说内部控制是以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风险防范和有效监管为目的的管理规范;风险管理则是对各部门风险因素进行的识别、分析与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过程。在企业管理当中,两者之间又有密切的关系,既不是包含,也不是等同。基于此,作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一、企业的内部控制分析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规则及控制,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各个事项都需要控制。控制有驾驭、支配的涵义,也就说由人主宰,一切尽在人的掌控之中,而不会超出规定的界限和范围。现代管理学给出的解释虽然不同,但大致意思相仿。任何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时,都希望有一种控制方法,为其提供准确、科学和可靠的数据信息,以减少决策失误和工作中的缺陷。当这种控制方法被应用于企业内部时,便是我们常说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在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从其实质上讲,它是一种管理控制,是有效执行组织策略的必备工具。内部控制是促进组织或机构有效经营发展的工具,单位规模越大,其重要性更为显著。恰当地运用内部控制,有利于减少疏忽、错误与违纪违法行为,有利于安定人心,激励进取,使组织有效发展。
二、企业的风险管理分析
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的动机,主要在于追求最大的长期利润,当然也不排斥有满足创业欲望,为造福人类,为争取名誉等。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存续期中,会遇到风险,对风险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成败。有人认为,“风险就是事物的不确定性”。而美国学者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中也指出:在特定环境下和特定时间内,事物发展的结果存在差异性。如果结果只有一个,那么结果无差异,不存在风险;如果结果存在多个,那么结果差异越大,存在的风险就越大。但是,事物发展的结果有利与弊之分,所以风险和机会并存。高风险、低效益的事谁也不愿意干,低风险、高收益的事谁都争着干。最为常见的是: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低风险伴随着低收益。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常具有一种诱惑作用。
可以将风险分为两类,即投机风险和纯粹风险。投机风险是指与机会并存的风险,如企业发展投资,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介也可能因此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纯粹风险是指可能使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对于纯粹风险企业应当设法避免。对于投机风险,应该适当的参与,而不是尽量避免,投机并非是贬义词,而是指把握时机,敢于投入,争取获利。合法的投机活动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适度的投机对于投机者及整个社会都有好处。风险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风险管理仅考虑纯粹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并将其危害性降到最低程度;广义风险管理既考虑纯粹风险,又考虑投机风险,主要目的是减小纯粹风险危害,增加投机风险收益。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风险是内部控制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内部控制是相对于内部不控制而言的,内部不控制会使企业的发展与目标产生较大偏差,而对这种偏差进行总结之后的运用便是内部控制。风险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它对企业的预定目标产生影响,对这种不确定性的认识刚好是过去教训的总结。由此可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风险,而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的必要手段。从企业内部控制的经验来看,有效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间接证明了内部控制对风险的防范作用。现代管理的效率观推动了内部控制的发展,严格的内部控制使企业目标实现得到最有效的保证,但如果有一般化的内部控制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就没必要那么严格。因此,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分为两个层面,经济性和有效性。
(二)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所指出风险管理的单个策略包括:风险控制、风险补偿、风险对冲、风险转换、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承担等。其没有对这些单个策略的概念进行解释,只明确了两个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即风险管理解决的外包方案和风险解决的内部控制方案。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单个风险应对策略是风险承受、风险分担、风险降低和风险规避四个选项。分别为:风险承受就是不对风险进行任何处理,放任其发展;风险分担就是通过积极的控制措施或借助他人力量将风险降低的可承受范围;风险降低则是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风险规避表现为放弃或者停止相关的业务活动。不过,虽然指引与规范中风险管理单个策略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将内部控制看成一种非常积极的风险防范手段。从客观上讲,内部控制是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为基础发展来而的管理规范,它是无法对外部风险因素产生作用的,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具有边界性,这一特性正是其发挥风险防范作用的最大限制。
总之,作者以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种紧密的、相互依附的关系。注重内部控制而无风险管理意识,就像人的肉体失去了灵魂。注重风险管理而忽视内部控制,则任何目标都将成为泡影。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融;金融自由化;金融开放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95-02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主流。随着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金融自由化为主要手段的金融改革步伐必将加快。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中国已经加入WTO的情况下,中国如何把握住机会,加快金融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主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金融自由化及其利弊纷争
“金融自由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的。他们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抑制”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自由化在不同的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但从各国的实践看,金融自由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对利率、汇率的限制,同时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再贴现和法定储备率要求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市场调节作用。二是业务自由化,即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从事交叉业务,进行公平竞争,即所谓混业经营。三是金融市场自由化,即放松各类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完善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和技术,完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四是资本流动自由化,即放宽外国资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同时也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
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反对者也不在少数,主要观点是:(1)有效市场规范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容易扭曲。依据次佳理论,消除一种扭曲而其他扭曲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不见得会使福利增加。(2)金融市场及其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有些国家还存在公司管理薄弱和法律对财产权保护水平低下,所以,没有理由认为金融自由化会改善福利。(3)金融发展重点在于国内金融部门的发展,资本自由化允许公司去国外融资,引起市场的分散化,减少了国内市场的流动性,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4)金融自由化与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息息相关。比如,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实行的金融改革旨在结束金融抑制,从而引起了以银行破产、大量政府干预、私人部门的国有化和国内储蓄存款降低为特征的金融危机。因此,金融自由化毫无价值,与金融自由化相关的危机正在降低经济体制发展的水平。
以上两派的分歧不在于该不该推行金融自由化,而在于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条件是否具备。也就是说,是否具备金融自由化的条件是金融自由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金融自由化的条件直接影响金融自由化的顺序、速度及金融自由化的效应。
二、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及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的战略措施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应该是从1992年正式开始的。在利率自由化方面,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金融业务与机构准入自由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8月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2001年7月,人民银行实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以后,可开办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保险业务。
在资本账户自由化方面,中国在1994年成功实现了汇率并轨。1996年12月1日,中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有关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
中国作为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和法制都还很不完善,金融市场还没有形成充分的深度和广度,因而,金融自由化改革应当充分权衡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收益与风险之间的交替关系。
在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的过程,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消除金融隐患,打好金融自由化的基础
用发展眼光看,中国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已不可逆转,因为这是中国经济金融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主流的必然选择。从金融角度审视,当前中国必须从基础做起,消除金融隐患,为金融自由化奠定基础。主要应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尽快彻底清理和有效处置不良信贷资产。因为这对于金融机构能否安全自由化以及自由化后能否在金融市场中站住脚并展开公平竞争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否则自由化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利于金融稳定。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资产证券化提供法律支持,针对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出台特别的司法制度,在债权维护和追索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特殊法律保护,解除《商业银行法》、《公司法》、《担保法》等法律规章中对不良资产治理的制约。
2.尽快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造。(1)股份制改造工作必须规范、彻底,不留尾巴。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转换。(2)建立多元化的产权主体,规范和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在产权主体上,要建立“国家、法人、个人、外资”共同投资的多元化的产权关系,注重引进优质资产、技术、信息和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在股权结构上,要兼顾国家控股与股权结构合理化的目标,在条件具备时,国家要逐步减持国家股比重,或相对控股,或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银行的经营管理;在法人治理结构上,国家要加强作为国家资本代表的董事、监事的人格化塑造,防止“内部人控制”。(3)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国有商业银行在中长期目标内成为公众上市银行,实现银行的资本、收益、风险和监督社会化,树立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形象。
3.采取“消肿”的手段,建立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淘汰经营状况不佳的金融机构,尤其要对国有银行中业务量小、亏损面大、存在价值不大的分支机构进行撤并。只有以上基础工作搞好了,中国金融自由化才有可靠的基础保障。
(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发挥利率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从利率市场化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利率市场化对资源配置是完全有效的。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工作着力点应放在这样几个方面:(1)建立金融市场竞争和风险管理机制,把提高商业银行效率作为重点。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加强了,基准利率对市场才能起到有效的传导作用。(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对利率变动反应灵敏的市场主体。(3)强化中央银行干预经济并进行宏观调控的独立职能。(4)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利率体系。选择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最终建立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体系。(5)发挥非正式金融和民间金融组织作用,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
(三)继续推进资本流动自由化改革,实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市场领域中的国际化、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对中国而言,当前推进资本流动自由化改革,重点应该放在资本市场最核心部分——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两个方面。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是在加入WTO后进行的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金融开放格局的一部分,它要求我们在开放的思想观念上由过去中国单方面自主开放(即按自己的时间表安排对外开放)转向按世贸组织要求和与经济全球化相一致的同步开放。要尽快改变中国证券市场封闭、保守性质,努力规范各个市场主体的入市行为。在此基础上采取三步走的策略,开放国内证券市场:第一步为开放外资以收益凭证方式间接参与市场;第二步为开放国外机构直接投资股市;第三步为全面开放证券市场,允许区域外机构及个人直接投资股市,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并将从资本引进为主转向资本引进与资本输出并立的双向络局。
(四)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自由化的顺利推进
金融自由化并不否认金融监管,而且还要加强金融监管。怎样做到既加强金融监管又不至于使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成果付诸东流,是一个令各国监管当局大伤脑筋的问题。对于中国而言,在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同时,金融监管改革的努力方向在于:(1)金融监管非行政化。金融监管的手段必须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间接手段,在日常监管中基本取消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办法,只在金融市场失败时政府方可走上前台直接干预。(2)金融监管功能化。所谓功能型监管是指在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内,由专业分工的管理专家和相应的管理程序对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进行监管。它可以克服多个监管机构所造成的重复和交叉的管理,用统一的尺度来管理各类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金融监管综合化。因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之间在运营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具有统一性、能被各方面接受并有意义的新的监管工具的开发仍然面临很多困难。我们要完善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要加强高层定期会晤制度,建立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对金融集团和混合业务实施联合监管。(4)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国际协作是对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反应。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增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应加强与国际监管组织和外国监管当局的合作,从一国监管向跨境监管转变。
归根到底,金融自由化应当是资金融通效率和金融监管高效稳健的有机结合,偏颇其中任何一方都将不利于金融自由化的顺利发展,从而阻碍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韩婧妍.浅析“金融自由化”下的中国金融改革[J].大众商贸,2010,(1).
【关键词】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正文】
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日本财相盐川正十郎在各种场合敦促中国对人民币汇率重新估值。由于受中国出口产品冲击,一些欧美国家也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阵营。今年9月初,美国财长斯诺访华并在泰国出席APEC财长会议,围绕人民币汇率的辩论达到了。
其实,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质,并不是人民币是否应当重估,即它的短期升降与否,而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应采取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换言之,汇率水平只是最终的结果,形成汇率的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斯诺认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确保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最佳选择。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两种汇率制度利弊的比较
1.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的优点在于较为固定的汇率有利于投资者核算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形成稳定的盈利预期,或者说,国外流入资金的风险贴水较低,从而有利于吸引外资。
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是不能灵活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的市场性丧失或削弱;汇率市场性的丧失或削弱又使其不能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只能由政府调节。但政府确定汇率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是受到主观影响,如果政府调控能力不强还会出现重大失误;二是受到客观因素的牵制,汇率的确定和变动涉及到各方面利益,政府不得不充分考虑;三是受不同政策目标的牵制,汇率目标可能和其他目标相冲突,若汇率水平脱节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蒙代尔三角”理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兼顾,只能牺牲其中之一而保证实现另外二者。因为假如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会上升,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的上升带来对本国投资收益的增加,大量的外国资本会流入,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为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政府要卖出本币买入外币进行干预,这样紧缩的货币又被扩张了,货币政策无效。因此,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坚持固定汇率就要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固定汇率制都曾发挥过它的积极作用。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质就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对于战后各国经济复苏和建立稳定的经济贸易联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我国以前的情况来看,资本自由流动不存在,通过政府调整可使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固定汇率制的利大于弊。亚洲国家高速发展的90年代,固定汇率制对于稳定投资者预期也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如果经济泡沫膨胀,经济增长减慢,贸易赤字上升,投机资本冲击的情况出现,此时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就远远超出了它的有利方面。
2.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能够克服固定汇率制的不足,一方面,它能够灵活的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更具有市场性,从而反过来自动调节外汇供求;另一方面,浮动汇率不存在“蒙代尔三角”的困扰,能够使货币政策更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但是,浮动汇率制不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盈利预期,从而不利于外资的引进;同时,浮动的汇率容易导致价格的波动,给抑制通货膨胀造成困难。
二、汇率制度选择的条件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是国际金融领域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由一系列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不同的汇率制度适合于不同的国家,这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外部环境、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从总体上看,一国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国家的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
这里的国家大小是指以GDP衡量的国家大小。大国、强国的经济实力强,防范和抗拒金融风险能力强,汇率波动在一般情况下不强,适宜实行浮动汇率制。例如美国,是最典型的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但是由于技术革命的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经济基本面好,国际竞争力强,因此浮动汇率并未带来不利影响,相反,美国是全球外资引进最多的国家。这类国家通常对货币政策的依赖性较大。
小国、弱国经济实力弱,宏观调控能力弱,受外部影响大,抗风险能力低,国际竞争力不强,汇率波动性大,若实行浮动汇率,则其负面影响将超过有利影响,造成投资预期差、通货膨胀无法控制的局面。由于这类国家外部均衡实现难度更大,因此更需发挥汇率政策的调节作用,所以更适宜实行干预程度较大的汇率制度,如固定汇率制或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经济基本面的健康情况,外汇储备充分与否,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经济基本面健康,外汇储备充分,国际竞争力强,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的国家更宜实行浮动汇率制。相反,经济基本面不好,或外汇储备不充分,或国际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几者不能同时满足,则宜实行固定汇率制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我国为例,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比较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外汇储备比较多;但是国际竞争力较弱,特别是金融体系不够健全,金融监督机制不完善,因此更宜实行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
3.资本的流动性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固定的汇率易受到投机资本的冲击,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在资本流动受到管制的条件下,固定的汇率不会发生大的危险,并且,由于资本流动受到管制,固定汇率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之间便不再矛盾,例如我国就是如此。
4.通货膨胀水平
通胀率高,汇率水平对物价总水平影响较大的国家适宜实行固定汇率制,等以后通胀情况有所好转时,可调整汇制,以避免固定汇率的负面影响。相反,通胀率不高的国家可以实行浮动汇率制。
以上这些条件都不能单独决定采取何种汇率制度,而应看一定时期的条件组合。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是固定不变的,汇制的选择要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定。
三、中国目前不具备实施浮动汇率制的条件
1.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沉重包袱,资本市场不完善,中小金融机构规模小、竞争能力弱,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完备,市场不规范,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都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旦汇率完全放开,国际游资的冲击有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引发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历史将可能重演。
2.从自由化的次序看,从一个完全管制型的经济向完全自由化的经济过渡时,其合理的过渡路径应该是:在国内金融市场实行自由化之后,才能实行浮动汇率制(李杨、殷剑锋,2000)。因为只有在金融市场是有效的且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情况下,无抵补的利率平价的假设才可能成立。这时汇市才可能具有有效性,能实现汇率的均衡。一国经济才能在经历真实、金融冲击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利率是汇率变动的平衡器、缓冲器,其变动方向和汇率是相反的,因此可以减小利率浮动造成的冲击。目前虽然人民银行已明确表示要在3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在制定利率政策时也更多地考虑市场因素,但毕竟还受许多关键问题制约,短期难以实现。至于有效的金融市场,也因人们投资理念的培育、熟练专业人才的培养、金融法规的健全、金融产品的丰富等都需要在进一步开放中完善,难以一步到位。所以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汇率更易于波动。这时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就等于是本末倒置。印尼就是一个实例。
3.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资本自由流动是实行浮动汇率的前提条件,否则,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必要性不大,且可行性也有置疑。虽然加入WTO以来,我国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加速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放松外汇管制,但是距离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和资本自由流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在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还未得到加强的条件下,资本市场完全开放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都必须谨慎为之。
4.无论是在影响汇率波动的预期方面,还是在汇率的调节机制方面,我国当前都存在诱发汇率不稳定的因素。一是我国还处于转轨阶段,结构调整尚未完成,各项市场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未来的经济状况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的银行业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同时又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很多人对中国的金融业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对汇率波动的预期始终未能消除。二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具有严重的不均衡性。我国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较高、信息流动不充分,商品的异质性导致商品流动速度较慢,商品价格调整具有粘性。相反,我国金融市场的生成和发育较为规范,资本的单一性和同质性使资本能够低成本地快速流动,市场价格调整具有弹性,更易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商品、金融市场价格调整的差异性造成金融市场的均衡实现快于商品市场,根据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理论”,这会加剧我国汇率的过度波动。
总之,我国目前乃至一定时期内不宜采取完全浮动汇率制,央行难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完全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这样从逻辑上讲,中国汇率制度的设计应当考虑介于固定制与浮动制之间的有管理的浮动制。
四、汇率制度的长期选择
虽然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但是从长期来看,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将不利于实现国家内外部均衡的目标。
1.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实际上有着维持币值稳定的双重目标,对内维持物价的稳定,对外维持汇率的稳定。我国内外均衡的目标常常发生冲突,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就常常顾此失彼。为维系固定平价,央行有义务按市场要求被动地买入和卖出外汇,这使货币当局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性大为削弱了,同时外汇储备也被动地受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具体到我国实际,由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连年顺差,1994年到2001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由1994年的516亿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2174亿美元(数据来源,中经网),增长了3倍,外汇储备总额仅次于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在强制结汇制下,央行相当于在购买外汇的同时,被迫投入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加之我国目前缺少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便于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国债市场,无法通过在公开市场上的反向操作,来实现冲销的目的,即卖出国债,买入人民币,以此来抵消大量收购外汇而多投放的人民币,稳定货币供应量,所以给货币调控带来很大影响。
而且,外汇占款作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本身也存在很大限制:(1)央行的行为受制与外汇的供求状况,不能自主决定基础货币投放和回笼规模。(2)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结构偏差,在地区上流向外汇供求顺差地区,在行业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门,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改变,这给货币政策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
2.在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汇率制度下,我国财政政策较为有限。为了面对世界市场日益严峻和国内市场内需不足的局面,同时也为了弥补货币政策效应的不足,我国连续多年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外贸中大范围地提高了出口退税率,以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对内扩大政府投资支出,以启动内需。然而,目前财政政策的可延续性令人怀疑:(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固定汇率制下的国内财政政策对外国经济有正的溢出效应。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大,国内的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将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的参与,大批的原材料和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很大的一部分财政支出转化为了进口需求,对国内经济的刺激效应逐渐减弱。(2)在我国,国债主要是由社会公众和企业或金融机构购买的,大举借债,其结果直接减少企业投资和私人消费。随着国有资本的大量进入,中国民间资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有数据表明,2001年,民间投资再次减速,集体和个人投资分别增长8.1%和12.7%,仍低于国有及其他类型投资增长。民间富余的资本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统计表明中国民间储蓄已逾7万多亿,却大部分没有进入投资领域。即使民间投资相对活跃的浙江,目前仍有3500亿元民间资金闲置。(3)目前,我国已出现了财政赤字,再大规模举债,将导致财政负担越来越大。经过连续数年的增发国债,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10%上升到2002年的18.3%,已逼近国际公认的20%的警戒线。正是基于已上,中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将在今后逐步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