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文化的基本精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的基本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1篇: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日本历来将蒙古高原视为亚欧大陆核心,是日本扩大在亚欧大陆影响的桥头堡。蒙古在日本的对外关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一点毋庸置疑。

除了政治上的交流之外,日本还一直通过扶贫来笼络蒙古民心。从1991年起,日本连续15年成为蒙古最大的外援国,援助额高达蒙古受援额的1/3。2002年起,日本政府又在蒙实施“草根计划”,主打“文化交流牌”。

这一“曲线”战略也最终收到成效。2004年11月,据日本驻蒙古国大使馆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回答“对日本抱有亲近感”。二战前,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便提出,如欲控制亚洲,必先控制中国;如欲控制中国,必先控制满蒙,其野心昭然若揭。当前对蒙古国下如此大的力气,其深层次含义不言而喻。

瞄准资源

蒙古在日本的对外关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早在1998年蒙古前总统巴嘎班迪访问日本时,就同日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此后,两国一直保持频繁的政治互访,而日蒙两国的关系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一跃成为蒙古最大的援助国。

日本“拉拢”蒙古表面上看是符合两国的“利益诉求”,但其真实的目的是瞄准蒙古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截至2010年日本提供给蒙古的1.1亿美元贷款中,其中6000万是用来矿产开发的。日本政府、商社、钢铁企业组成同盟,官民一体,全力争取蒙古煤炭利益。他们均认为:“中东地区的资源早被欧美公司买下,日本公司若要在资源产业上大显身手,就必须放眼这些还未进行开发的地带。”

早在2004年10月,三井物产社长枪田松莹就前往蒙古考察石油开发的可能,并成功争夺到蒙古当局者的机会,为以后煤炭布局奠定了人脉基础。此外,三井物产对外还表示,将在蒙古进一步开展资源产业的投资。

半年后,2005年3月30日三井物产与加拿大艾文霍矿业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结成战略联盟,使得三井有机会参与蒙古的另外一个储量非常丰富的纳林苏海特矿煤田。与三井一样,第一劝银财团的伊藤忠也按捺不住蒙古“乌金”的诱惑,就在枪田松莹前往蒙古考察后的一个月,该公司社长横田昭也匆忙赶到蒙古考察。同时还“曲线”投资永晖焦煤集团,率先在蒙古物流布局。

这一重要举措意味着,伊藤忠将与永辉焦煤形成更为坚固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借助永晖焦煤购买煤炭,并利用其强大的物流来保证未来日本煤炭供给的稳定。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8年伊藤忠曾大胆尝试将数万吨蒙古煤炭运往日本,但大规模运输还尚未开始。

此外,蒙古煤炭巨头与日本企业关系也非同一般。2011年7月29日,蒙古国企塔本陶勒盖煤炭公司与中国铝业公司签署了2.5亿美元的销售合作。可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声明中还指出,中国铝业公司要将上述煤炭的30%转售给日本伊藤忠商事和三井物产,以及韩国矿业振兴公社。此举也不难看出,蒙古在中国与日韩之间取得了某种平衡。

绑架蒙古金融业

借着蒙日两国关系的迅猛发展以及蒙古私有化的浪潮,日本企业成功进驻蒙古金融业。2003年3月,日本HS证券以658万美元接受了可汗银行100%的股份,然后将40%出售给蒙古的塔温博格达贸易公司(Tavan Bogd Trade)。截止目前,日本泽田控股拥有可汗银行40.22%的股份,泽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HS国际(亚洲)有限公司拥有12.76%的股份。

可汗银行是蒙古第一大商业银行,在全蒙古有500个分支机构,对蒙古80%以上的家庭提供金融服务。可汗银行对大、中、小企业和广大公民提供金融服务,是有着蒙古银行(蒙古央行)特别许可证的有限责任制银行。2011年11月6日,可汗银行总裁西蒙莫里斯(Simon Morris)宣布辞职,并由在东京三菱UFJ银行工作25年的高层管理人士担任总裁。

日本在蒙古的金融并不仅限于此,2011年7月日本三菱商事联合世界银行集团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共同出资设立了在蒙古投资的“蒙古机会基金(MongoliaOpportunity Fund)。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金融公司也持有可汗银行9%的股份。该基金将主要投资于蒙古煤矿、铜矿、铀矿等资源开发相关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餐饮等服务设施建设。

第2篇: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辽宁全面振兴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4-0057-02

当今时代,在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全面认识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和文化元素,使之与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文明相协调,在实现文化创新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服务,是我们辽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工作者当下的重要职责。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首先从文化说起。“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文化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2],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活动”[3]。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广义的文化包括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而狭义的文化,从其存在形态上说,主要是指人们创造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因而与人们创造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行为形态的东西相区别;从其活动领域或内容上说,主要是指人们从事科学理论研究、教育和文学艺术创作等的活动。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及其成果。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塑造了中华民族淳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4]笔者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永远向上的规律,积极进取,奋斗不息。此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便一直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文化元素。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质和核心价值,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的理念蕴涵于《诗》《书》《礼》《易》《春秋》之中。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济”思想。“和实生物”的含义是指“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春秋末期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和”是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理念或和谐哲学的实践意义,是在于能够化解人类面对的两大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发展真正能沿着体现“和而不同”理性前行。

三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也是儒学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强调“万物一体”的价值取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二、弘扬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推动辽宁全面振兴

为尽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发挥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弘扬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建设创新型辽宁。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因素。尽管各国刚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响,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则不是很快能扭转过来的。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层次原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下全国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其战略重点选择是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为贯彻国家创新战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就必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态,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创新是文化进步的灵魂,创新文化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是强调科技自主创新,不在创新文化上下工夫,使之有一个突破性的转变,必然会给科技自主创新的绩效和发展进程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文化根基和构建精神家园是以文化传承为前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创新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视域下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合理理念并进行综合创新,必然会为当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用力的智力和精神支撑。创新是一种冒险,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磨练。但是,只要不断进取,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就能打破常规,有所创造。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构建创新对象而把人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创新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象力,而没有鼓励探索的有效机制,也难以催生出创新成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建设创新文化,也是要解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各种制度约束。培育创新精神需要创新观念的支撑,更需要制度的保障。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一项包括观念、制度和行为建设等的系统工程。把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作为辽宁文化创新的重点,建设创新型辽宁,就要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和机制,进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二,弘扬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建设和谐型辽宁。构建和谐型辽宁,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和谐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发扬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周易大传・坤・象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认为大地包容着万物,有道德的人应如大地一样,胸怀宽广,能包容各方面的人,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儒家的上述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想方式,运用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有助于协调各种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如“天”人、人人、身心等)[5]。例如,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时要宽容、和谐待人。依照“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准则,对各种意见就要做到“和而不同”,即在容纳不同意见的同时,和合其正确的部分,这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道德支撑。显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优化当代社会道德风尚,融洽人际关系;有助于领导重视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推动和谐辽宁构建。

第三,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建设生态型辽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人们刚刚走出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近期一些国家政府纷纷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不断寻找经济复苏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点,并把眼光聚焦到绿色的低碳经济上。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更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哥本哈根会议表明,应对气候变化,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各个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辽宁老工业基地正处在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发展低碳经济也是辽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在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厚实的思想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见解。如汤一介先生所指出“‘天’与‘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在真善美问题上的价值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命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其核心在于人类应该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彰显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思考。人类对自然生命体应该借鉴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营造人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作基础。《周易大传》曾指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一种更为全面的观点,即既要改革自然,发挥人的主动性,也要顺应自然,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同时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

(执笔:冉鸿燕)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上册)[M].上海:中华书局,2008:37.

[2]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3.

[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29.

第3篇: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元素 传统文化 时尚 创新设计 形态

1.引言

2008年的流行元素是什么?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可否认,2008年奥运会所促就的传统文化发扬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但如何发扬,或者说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恰到好处地运用于产品或商业用途中,这对于每一个设计者而言都是值得深思的。很显然,传统文化不可全部照搬于世,因为传统的东西对现代人的眼光而言大多会显得陈旧与呆板。那么如何才能被时代所接受?简单地讲便是给它赋予现代的气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在古代中国,我们的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五行说”。当然,对现代而言这些早已不具有科学性,但这其中却最早提及了元素的说法。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理想与现实当中,其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其包含的各种元素,便是代代相传的艺术文化。

从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艺术文化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刚健有为、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当然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

从具化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这其中囊括了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文房四宝、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对联、八卦等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它们为进一步体现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流传至今。作为一名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一名中国人,更有必要将这些艺术形式融入于设计当中,向世界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展现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是将它作为包袱成为影响发展的阻力。

3.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创新设计之中,以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这更多地还需要一定的产品造型设计基础。

3.1工业设计造型基础

工业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造型,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专家认为应该把基础造型与相关理论在工业设计领域中进行整合,并列为“形态学”。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无论外观还是完全意义的产品设计或其他相关设计,都必须解决包括形态、色彩、材料、空间等要素在内的基本造型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形态学是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贯穿于造型活动的始终。

“形”通常指事物外在的形状,“态”则是物体蕴含的神态。因此,形态就是物体“外形”与“神态”的结合。在我国古代便有“内心之动,形状于外”,“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等论述,指出了形与神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形离不开神的补充,神离不开神的阐述,无形而神则无,无神而形则晦,形与神之间不可分割。只有将形与神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对形态完整而科学的认识。可见,要使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新设计之中,除了要有美的外形外,还需具备与之相匹配的“精神势态”――犹如历代中国书法家在创作时所追求的境界。

产品的形态是产品表达信息的载体,工业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有元素)进行产品的形态设计,借助产品的特有形态可以向外界传达设计师的思想与理念。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也往往通过产品形态所表达出的某种信息来判断和衡量与其内心所希望的是否一致,并最终做出是否购买的决策。

产品的形态是工业设计的最终结果,在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应增强对立体形态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了解形态发展的必然性与永恒性,更加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形态,有目的地将“神态”赋予“形式”之中。

3.2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

3.2.1设计理论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各民族不同种类的精湛的艺术作品蜚声世界,前辈们为我们遗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富,为我们学习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而且为我们的设计确定了正确的观念,这是传统艺术文化带给我们的巨大帮助。但是,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也有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缺陷,比如传统图案在面对造型形态的空间处理、造型材料的运用、制作工艺的选择等方面没有理论解释,加上传统工艺美术多以艺人的手工操作作为主要的生产形式,这就决定了传统图案作为造型设计基础有着一定的弊端。而在克服这一困难的过程中,中国的联想公司就向世界展示了一项不菲的成果――这就是2008年奥运火炬的诞生。卷轴的造型外加祥云的纹案不仅使火炬具备了古朴典雅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设计团队的特色设计理念或者观念,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形态之中。

中国人与西方人相比,一个明显差别便在于中国人重在用“谋”。中国文化多表现为直观的、类比的形象思维方式,总是用一种简约的、模糊的大、而笼统的寥寥数语将自然与社会一揽而括。其对创新理念的融合就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抑制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影响人们的创造力,又有可能在关键之处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这其中的蕴意则需具体而言了。

以中国京剧脸谱艺术为例,众所周知,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一、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二、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三、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

根据描绘着色方式,脸谱可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3.2.2设计实践

以下以本人的设计实践为例,具体阐述将中国脸谱艺术融入产品设计的过程。

在一套系列文具造型设计中,本人将中国京剧脸谱艺术与奥运文化融入了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其主题为“创意奥运――粹”。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粹”并非一个单纯的粹字。为了体现奥运与传统文化的创意主题,特将“粹”字中“卒”部上方的一点改为了奥运标志中的“京”的标志,这样既赋传统于奥运之中,又使奥运的主题在传统文化元素中得以体现。

再次,根据系统的分析以及对人机工程学及材料工艺的考虑,我将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五行依次赋予了“中性笔、圆珠笔、白板笔、油性笔、活动铅笔”五种不同种类的文具造型之中,使每支笔的形态融入京剧脸谱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在京剧中,每一行都有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将代表性角色中的脸谱甚至动作、衣装等特色元素再进一步概括、抽象,最终便得到了符合每一行的特色造型。当然,我们不能将五支笔的造型改得面目全非,“笔”这一文具的特性以及原造型中的优点还是要保留的。具体如下:

中性笔――武生,设计来源于《林冲夜奔》中的林冲;形态抽象,由武生跳跃动作概括而出,设计将笔杆稍微弯曲,杆底为皂鞋抽象。

圆珠笔――青衣正旦,设计来源与《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整体拟人状,附以古代头饰点缀,但以通过抽象的艺术形态作为表达的依据。

白板笔――净脸,设计来源于《铡美案》中的包拯;以包公脸谱的大面积黑调为构成单元,体现白板笔的结构形态;在笔帽的结构设计中充分体现包公脸谱的形态。

油性笔――末脸,设计来源于《战宛城》中的典韦;重点由人物服饰抽象而来,笔身条纹着意表现典韦手持短戟时的武姿。

活动铅笔――丑脸,设计来源于智取皇纲中的程咬金;丑的定义在于诙谐,而不仅仅在于跑龙套的小角色,他对故事的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为了体现其身份与地位在故事中的作用,故以不对称的造型来特意刻画丑的角色,这也是我们在设计笔的造型中所要体现的。

本系列文具以灰白色为基本色调,配合深黑色构成文具的主体色。奥运的五环标志: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整体造型为一个底部小的梯形。五环的蓝、黄、黑、绿、红分别代表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标志着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因设计文具的主题为创意奥运,而且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故考虑将文具的五种笔的色彩搭配以奥运的五环色,以表达各个民族对和平的期望,并在此基础引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素。

京剧人物用色有红、紫、黑、白、蓝、绿、黄、老红、金等,这些色彩都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故本系列文具配色不仅考虑奥运五环的色彩应用,还考虑传统戏曲色彩组合,并能够结合戏曲特定人物形象做文具色彩分区上的区别,为文具种类的易识别性提供区分标准。

设计结果如下图的整体效果图所示。

4.结束语

以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如何在设计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去不断地探索,如何确立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不落后于时代的设计理念,对我们而言将会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个考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参考文献:

[1]汤用彤,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北京:东方出版社.

[2]许思园.中国文化研究集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张立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边守仁.产品创新设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第4篇: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国学;核心价值;基本精神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7-0004-06

“国学”这一概念及其内涵,近年来已有很多讨论,目前不但还没有一个能为学术界共同接受和认可的定义或界说,而且对这一概念本身能否成立,是否确切等还在争论之中。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因为“国学”这一概念,应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或基本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国学”尽管是一个集合性或复合性很强的概念,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定义去界定它,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几千年的国学所含有的合理内核或核心价值。这些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在当今世界面对诸多挑战、出现多重危机的背景下,应该对人类文明的更新、重组、调适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当然,讨论国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也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究竟何为核心价值?在国学中究竟有哪些基本精神或基本原理可称得上是“核心”价值?国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的选择、确定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原则?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国学讨论中应给以重视和回答的问题。简要地说,可称得上“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者,起码应具有多方面的条件:首先应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适于自然、社会、人生)原则;第二,应具有理论性的概括高度并符合哲学原理;三是应具有契合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实践性品格。依据这些标准,本文试图揭示出国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之所在。

普世关怀的人文精神

中华国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怀和人文实践精神。

国学中的“人文”一词,早在《周易》中既已出现。《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义时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意思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象;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可见,中国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即已发明“人文”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特征,以标示“天文”、“地文”、“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

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彩,而“人文”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自然物,也不同于草木鸟兽。用荀子的话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2]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所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的社会之文不同。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体认和具有此岸性、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怀。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全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3]这里的“文之以礼乐”,即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

第5篇: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基本模式;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企业文化为企业带来了长期发展和创业的精神动力、价值追求,不仅满足的企业领导者的发展观,而且为普通职工带来了人生追求的目标,使得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得以实现。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

企业文化的构成,其基本公式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而主体的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只有建立起精神文化才能建立起制度文化,最后才能形成企业物质文化的表象。企业文化模式的构建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团体意识、价值观念、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风俗。这些方面的内容细化起来,可以细致到企业标志、厂容厂貌、产品特色、厂微、厂旗、厂服、文化传播网络。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是要以功能性的主体精神打造来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而企业精神的形成对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和经营哲学有着辅助的作用,所以在企业文化模式的提升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思想,将企业文化变成企业灵魂与活动的源泉。目前,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包括这样几种:①协同型:以友好协作为主体,创造企业非常友好的工作环境,强调组织凝聚力和团队士气,重视关心客户和员工,鼓励团队合作、参与和协商,是一种人性化的基本模式。②活力型:企业内部有充满活力的、有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员工勇于争先、创新和承担风险,鼓励个体的主动性和自,这样的文化模式是较为创新的。③层级型:企业内部有着非常正式的、有层次的工作环境,各级员工的工作行为活动都有章可循,关注的长期目标是企业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基本属于一些大型集体化企业。

二、企业文化的特殊作用

企业文化的构建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做出了较为长远的目的性指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就会迷失方向,丧失信心,而企业文化正视企业发展现状,为企业所有的员工提供了指导性的生产经营目标。具体来讲,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为企业带来了有效的规章制度约束

企业文化主要是用简单有效的文化理念创造企业基本精神目标,这种目标性的指向必然会为企业的制度建设带来约束,任何有悖于企业文化的行为自然会受到所有员工的整体批评,这种自然而然的内部制度约束会形成极大的力量,为企业的制度建设创造有效空间。

(二)为企业带来了道德规范约束

道德规范其实远比法律、法规有着更为强大的行为约束力,企业文化建立起来的道德约束不仅对职工进行的约束,同时也为企业本身带来了社会性的认同和信任。

(三)为企业带来了凝聚力量

企业发展需要凝聚力,而凝聚力的培养就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实现,企业文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企业文化自然就会强化企业的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一)富于变化性的企业文化

富于变化的企业文化模式主要适用于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型企业。发展中的企业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式,在如此多变的经营环境中也不应该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反之,更应该重视去文化建设,以求带动整体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生命力不断延续。在企业的初创时期,要设计“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的发展规模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所以这个阶段的企业文化要依靠生存,要避免亏损,以这样的文化理念来激发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企业,逐渐累积资金,为企业的“迈步”做出贡献。所以,建立制度管理机制是其发展的首要任务,整个制度文化的建设的都具有稳妥的特点,在稳中求发展。

(二)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儒家思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文化内涵等,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制约着人民的道德准则。所以说,儒家传统文化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现实的渊源。儒家文化更适合打造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企业文化范式,儒家伦理中重视人的价值,能较好地调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西方理性文化所起不到的作用。儒家文化建立的步骤包括:一是“人本主义”导向的生命价值观。二是“义重于利”的社会伦理观。三是“取法中庸”的人生实践准则。四是“和而不同”的群体伦理。五是“平均为上”的公平伦理。这些思想模式,主要是以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来约束企业管理,将员工的价值选择提升到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之中,通过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和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三)融合性质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融合模式,主要是针对并购式的大型企业而言,企业之间的并购必然会带来企业文化的撞击,合理地将企业文化进行接纳、兼容、交互和共生是企业文化融合的重点。在融化模式中,首先要分析并购公司的企业文化特点,以客观的眼光来审视对方文化。然后就是要找到双方文化的契合点,努力缓解文化冲突。最后,则要本着接纳吸收、兼容并蓄、交流互补、共存共赢的合理规则,在这种规则的指导下来进行文化融合。

第6篇: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民间剪纸;剪纸符号;意象结构

中图分类号:J5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79-01

剪纸,是遍布我国传统民间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文化内涵丰厚,民俗结构完整,在我国剪纸是作为一种母体艺术存在的。传统剪纸文化的生成变化历程,表征了一代代剪纸人的生命延续过程。“生命”的含义包括两重:一是人本体的自然生命,二是剪纸民俗的文化生命。一方面,正是出于对人的生存和繁衍的强烈渴望,剪纸人才将人生未来的种种理想寄寓在阴阳组合的平面符号中;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对大量剪纸民俗符号中的生命意象的朴素而真诚的信仰,剪纸人才不断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挚爱之情和寻求繁衍生命的希望。

在封闭而内敛的农耕经济条件下,剪纸也是属于一种满足自给自足生活并达到自我精神延续的“绘画型”经验图像。剪纸意象是剪纸民俗的物质载体,剪纸符号则是剪纸意象的灵魂。符号“一方面指称对象,另一方面又模铸意识”,将意与象整合于特定的民俗文化体系之中;同时“符号与人的个体的相对分离性使它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存在物,具备完善而恒定的社会文化精神。

剪纸意象是民众长期感知外物的直觉经验的凝固,其基本结构生成,不是通过理性思辨和逻辑推导,而是顺应文化生命的自然法则最后水到渠成。从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体系整体上看,剪纸符号是以普通认同的典型特征构成民俗文化意象系统,成为整个民族观念、精神的表征。深入剪纸符号里层,探索意象生成原理,是走进剪纸民俗世界的必要途径。

剪纸符号的基本构形思维方式是意象。意象思维借助联想、想象、类比、直觉等多种形象方式来揭示事物内涵,表达主体对意念的理解和对生命的体悟。对剪纸民俗而言,意象是建立在民众普遍认可的文化形象和共同遵从的情感意愿的基础之上,是民众共同认可的文化精神形式。民间剪纸的意象思维并不同于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方式。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和创造本源是无限自由广阔的艺术形象。但是,民间剪纸文化的思维方式却与此大相径庭。然而,剪纸民俗长期偏居一隅,基本程式千年不变,其意象思维更固执于自然率真的心象表露和蕴藉生动的灵性外射,即直觉经验的呈现。剪纸行为不同于主流艺术创作对主观性、个体性和特殊性的追求,而是执著于对固有的生活文化最真实的展露,是传统观念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的天然合一。

剪纸意象结构中的基础成分是“象”。剪纸取“象”丰富,几乎无所不及。概括言之有三种:自然物态的、民事生活的、虚拟构想的。自然物态的,如牡丹、红梅、黄菊、荷花、石榴、柿子等花卉佳果和牛、羊、鹿、猴、鸡、鹅、鹤、蝙蝠、青蛙、鲤鱼、蝎子等鸟兽鳞介;民事生活的,如植桑养蚕、采莲划船等等;虚拟构想的,如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八仙过海、天女散花、钟馗打鬼、老鼠嫁女等等。

民间剪纸意象的核心成分“意”,是民众群体按照特定目的附加于剪纸形象之上的深层体认,构成了民间文化的意义系统。剪纸之“意”,是我国民众文化心理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情感,如团员和睦、吉祥如意、多子多孙、富贵长寿等,是在华夏民族数千年道德观念引导下,在传统社会经济刺激和宗教精神浸润下,经由社会成员世代传承与敷衍充实,不断获取新型认同群体,最终形成的意义凝定。意象符号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含义”,人类将含义加诸于实在事物或事件上,从而使它们成为符号。这种在实在事物或事件(“象”)上“强加”的复杂含义,就是“意”。剪纸人固有的文化心理中蕴藉这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正如剪纸人所谓“花无真色,鸟无正名”,“取个意思就行”,所以剪纸中经常可见意象内涵亦此亦彼,模糊不辨的情况。这表明民间剪纸符号的创造并非局限于客体事物自然特征的机械模拟,而是在集体表象基础上的个体直觉经验的再创造。

剪纸意象的建构,是特定文化群体长期的民俗行为和习惯的结果,是约定俗称的文化心理的积淀和表征。因此,剪纸表面上是介于平面绘画和线条文字之间的一种粗线条民俗图形,在深层意义上则是通过象征模式显示的民众思想实体和民俗精神寄托。这些在民间社会常见的、代表中华民俗文化特点的剪纸意象,是千百年民众生活积累的、具有深刻历史文化渊源的集体表象的结果。这些意象具有稳定的民俗文化结构、与社会心理的密切相连的基本形式、反复出现的特质符号以及表现手法的符号化等民俗文化基本特征,体现了我国民众本土文化中最原始浑朴的人文心理。所以,民俗意象是我国剪纸民俗文化中的基本成分,也是整个中华民俗文化的精髓。

第7篇: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1 疗养院文化与疗养院精神

疗养文化是建立在医护人员与疗养员关系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2],是一种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行业文化,是疗养院在长期疗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群体意识。疗养院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一种管理理论制度、群体意识氛围以及疗养院整体发展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从层次上来说,物质和行为构成外显文化,如硬件设施、人的行为规范等,制度和精神构成隐性文化,如规章制度、团队精神和服务理念等。疗养院文化包括疗养院精神、疗养院风尚、疗养院目标、疗养院制度、疗养院礼仪等多方面内涵,其核心是疗养院精神。

杭州疗养院根据使命任务的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为拓宽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层次,在充分吸收各院区传统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酝酿提炼,提出了“厚德精业、求实创新、和谐奋进、至诚为兵”的“新杭疗精神”。它涵盖了军队疗养院的使命任务、疗养院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要求,体现了军队疗养院的本质要求、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是历史传统和时代特色的统一,是军队疗养院文化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疗养院文化建设发展的精髓。

2 “新杭疗精神”的内涵解读

厚德精业是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厚德就是指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行,也指崇尚和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精业就是精湛的业务技能,也指对待工作要认真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厚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精业是一种工作态度、工作标准。对军队疗养院而言,厚德精业就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军魂,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优良的政治本色,模范践行军人道德规范;就是要始终把能力素质的提高作为履行新使命、提升服务质量的根本来抓;就是要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培养和造就一支医术精湛的专家队伍。厚德精业是军队的职责和使命要求,更是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

求实创新是疗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途径。求实就是求真务实,就是探求真理、把握规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创新就是开创新思想、新方法、新局面,谋求新发展。求实创新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把握和遵循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谋求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求实创新就是要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特色建设、制度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全面创新,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打破旧框框,摒弃旧观念;在疗养保障上探索服务新模式、服务新体制;在科学研究上瞄准战场和市场,提升水平,提高效益;文化建设上,努力打造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求实创新就是要充分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和尊重广大官兵的首创精神,激励大家立足本职岗位开展创新活动,尊重官兵的创新成果。

和谐奋进是疗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就是协调、顺畅、融合、团结、平稳。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和谐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整体推进的发展、是健康的发展。奋进就是奋斗进取、奋勇前进,在内涵上要求敬业奉献、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勇于争先、追求卓越。疗养院的和谐发展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内部和谐,外部和谐,上下和谐、医患和谐、军地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坚持和谐奋进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就是要有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雄心;要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能力;要有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意志;要善于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进。

至诚为兵是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真诚、真心对待官兵、服务官兵、惠及官兵。坚持姓军为兵是军队疗养院的建院宗旨,也是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之基,是职责所需、使命所系。至诚为兵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就是要深化以提高为部队服务为主的宗旨教育、以医德规范为基本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全心全意为疗养员服务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层次,积极推进特色服务、个性化服务。

3 疗养院精神的潜在效应

目前,疗养院正处于疗养接待向疗治结合、单一保障向综合型技术保障、传统技术向特色技术发展的转型阶段,不断加强疗养院文化建设,并确立具有鲜明特征的疗养院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疗养院管理,强化竞争手段,保持疗养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疗养院精神则集中体现了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内涵,是疗养院文化的浓缩。疗养院文化特色的形成,必然凝结为积极奉献、舍己忘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它将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它对疗养院的建设发展具有引导、凝聚和激励功能。疗养院精神既涵盖了行为规范等显性文化,也蕴涵了精神层面的隐性文化,是疗养院文化的基石,它指明了疗养院建设发展的方向与要求,对疗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疗养院精神会聚了人气,具有强大的核心凝聚力,不仅增强了疗养院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而且还产生归属感、依恋感,形成自下而上的内在驱动力;疗养院精神唤起了疗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励他们弘扬团队精神、维护整体形象,为实现疗养院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第8篇: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独立精神 努力

一、独立精神在默默中树立

如何培养能适应多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高教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教要着力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独立精神,坚持艰苦努力,在人格上打实深厚的底蕴。

独立精神是一种能自然坚持孜孜不倦寻求、回避社会外界多方面诱惑冲击的理念。学生在成长、成熟过程中,潜心默默树立起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潜移默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理想的实践能力。培养一代新人,就一定要坚决抛弃“教师讲书、学生背书”的教学方法,大胆探索,大胆实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重视实践,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探究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大学教学要以教材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但决不强求学生生硬地接受教材中的观点。独立精神的树立,源于独立意识的建立、独立动机的确立和独立心理品质的形成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独立精神应具有充分的自信心

现代人格强调生命的独立自主,以独立面对生活的姿态,去迎接挑战。独立的勇气和信心,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错综复杂情况下,能以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去解决问题。独立精神不是信奉个人主义的自利,相反,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让学生对他们的人生、对他们的未来都具有强烈的愿望,对现实艰辛承受做到没有放弃,也决不放弃。教师要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指引他们,通过鼓励、启发,循循善诱,激发上进心,树立信念。

三、当代大学生独立精神的体现

1.对环境的独立适应能力

具有独立精神的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能以前瞻性的思维和眼光做出预测与判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思维、行为,以保持与千变万化的环境协调统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消极被动的等待和忍耐是不能独立行为和实现的。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岗位的不断转换,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让人们时刻处在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中,这就尤其需要具备良好的独立调适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无往而不胜。

2.对文化的综合思维能力

现代社会生活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并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等,许多人为此而产生深深的文化困惑。这种“不适应”的症侯,严重损害着人的创造力和信心。要具备独立精神,就必须有更加宽阔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在坚持正确的思维方法、理想方向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前提下,自觉把握住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大胆选择和取舍,对文化进行整合与创造。

3.实现理想的实践能力

传统高教的主要弊病,在于“重知轻行”,往往片面认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种学习只是肤浅地停留在理论教条上,忽略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学生埋头于书海之中,缺少必要而根本的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训练。只有不断在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同时,更加充分“实践、实践、再实践”,才能完成知识的转换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独立精神,自然应当具备独立的实践能力。

四、大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认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青年学生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形成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该做的事。”当代大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应当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独立实践、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独立精神的培养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更依赖于学生主观的努力。高教要营造出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熟、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环境,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建立、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努力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学生适应未来的中国社会,独立精神、创新能力、道德修养,应当是各个专业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素质加专业素养,构成我们的培养目标。独立是人的基本价值,人在精神上获得了独立,才能自己去想,自己去做,独立行动,独立负责,为社会做出独立和独特的贡献。独立更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创新能力,或者说独立地发现问题、设定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未来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着力于独立、创新、道德等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养成,应当成为我们的教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我们全部的教育活动始终。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是当代高教倡导、努力与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的培育.

第9篇: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政府要根据公民的文化需求,依法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行领导、组织和管理,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管理办法、建设标准等,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制度保障。政府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品的直接投入,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物质保障。政府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财政保障。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唯一供给者,靠政府单一供给难以满足多样性、复杂性的公共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把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要注重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调节文化服务中的作用,除特殊产品和服务外,无论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还是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都要大力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外包、定向补助、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对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扶持和管理,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主体之间有效合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格局。

二、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我省在《实施意见》中提出要达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大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骨干,以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实现省、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五级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力争实现全省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全覆盖”,为满足民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提供硬件支撑。我省在推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软硬件建设并重。在软件建设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于群众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人才培训机制和公共文化绩效评价监督机制;二是针对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不同部门管理,存在着部门切块、行业隔离、服务效率低的问题,加强对不同部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和资源的统筹,实现共建共享,综合利用,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建设,切忌出现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精神价值塑造的现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依托,而公共文化服务的主旨是通过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生活,实现精神价值塑造。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不仅仅是一串数字的硬性积累,更应该体现在精神的张力和品格的彰显,体现在全省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在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不能完全对应。究其原因,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出现错位甚至脱节,没有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如果政府不考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内容、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仅凭主观设想,即使提供文化产品的数量再多、质量再好也难以满足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因此,应建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机制,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不仅不能把群众看作是消极被动的服务对象,还要确立作为公共文化消费者的群众主位意识,真正重视群众的文化需求表达,切实让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建设中来,赋予群众更多的表达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特别是要利用好网络和各种智能数字终端,发挥移动多媒体靶向性、精准化传播优势,利用大数据获得需求信息,更精准地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包”、开展菜单式和订单式服务等方式,让群众自主选择,更好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消费和服务。同时,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要注重对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引导。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消费是一种“引导性消费”,具有路径依赖性,文化供给可以引导甚至创造需求和消费。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过程,就是人的素质潜移默化的提高过程。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努力做到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与传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黑龙江优秀精神有机结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四、标准化与均等化的关系

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我省《实施意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保基本,促公平,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必须建立明确的标准体系。所谓标准化,就是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种类、程度、质量等定出标准,把标准上升为政府政策、行业准则,乃至于国家法律,以强有力的刚性约束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保障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各级政府责任和义务的保障标准;二是设施建设的标准化,主要指有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标准;三是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主要指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业务管理、服务规范、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四是考核评估的标准化,主要指针对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项目、活动等的评价标准。这四个方面基本确定了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保障的实施者、需要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实施成效的确认,能够从制度上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标准化是前提和手段,均等化是方向和目标,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五、均等化与差异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