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

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

第1篇: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 就业心理; 就业意向;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02-02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我国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目前,大众化进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也由原来的统包分配变为现在的自主择业。伴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了解在就业市场处于竞争劣势的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与就业意向,为了在下年度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协调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需求关系,我们对准毕业生――2011届工科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就业心理及就业意向方面的问卷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本次调查共针对宝鸡文理学院12个工科专业(其中有8个本科专业,4个高职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39份,有效率达94.2%。

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三个方面:就业心理、就业期望、就业观念及意向,共31道选择题,其中多选题9道(因此统计数据含有重叠交叉部分),较全面地分析了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2011届工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结果分析

1. 就业心理

1.1 关于专业前景和就业形势

20.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很有前途,59.3%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较有前途,约有8.8%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较无前途,感觉自己所学专业很无前途的学生只有3.5%,这说明绝大多数工科学生还是看好自己的专业前景的。目前国内工科大类毕业生专业前景较好,即便是竞争力稍弱的地方院校工科毕业生也不例外。

虽然对自己的专业前景比较乐观,但是相当一部分准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比较担忧。有79.4的学生觉得现在形势严峻、就业难。认为目前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大学生只有3.5%。另有13.3%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准毕业生对就业不关心、不了解,统计数据表明有7.4%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前景无所谓,以及3.8%的学生不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

1.2 关于就业能力

当被问及就业能力时,有84.7%的大学生认为在就业中,个人能力的决定作用最大,这说明我们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乐观积极的。其中,有0.6%的学生认为专业在就业中的影响也很大,有0.9%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就业中会有影响,另有0.3%的学生认为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就业。

有55.2%的被调查学生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只有不到10%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感到满意,有49.6%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技能一般,有28.9%认为自己专业技能较差,另有12.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专业技能很差。实习经历和考试证书/技能认证也是很多被调查学生所看好的竞争实力,比例分别达到25.1%和14.5%。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成绩不是自己就业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

以上调查说明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就业环境的影响,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成为一种“买方”市场,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通过高考调剂才来到学校学习,入学时不能进入自己第一志愿学校学习,面临就业时又因为自己学校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弱于重点院校,从而怀疑自身实力。正是存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使学生与一些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是:明确办学定位,打造专业特色,从根本上提高本校就业工作实力和水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越清晰,学生就越容易对自己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并加强对自己有针对性的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同时对母校的认同感也会增强。

2. 就业期望

2.1 关于期望薪金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自己试用期后的期望月薪调查结果是:800-1000元的占4.4%,1001-1500元的占6.8%,1501-2000元的占18.0%,2001-2500元的占20.4%,2501-3000元的占25.4%,3001-4000元的占13.9%,4001-5000元的占2.1%,5000元以上的占9.1%。总体看来,学生试用期后期望月薪偏高,大多集中在1501-4000元之间,除期望月薪5000元以上学生人数多于4001-5000元学生人数以外,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本院2010届工科毕业生实际签约薪酬标准大多集中在1000-1500元,可见被调查的大学生期望薪金普遍偏高。

关于自身期望薪酬标准的考虑依据的调查结果为:36.9%的学生依据人才市场的行情,62.6%依据对自身价值的评定,39.3%的学生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力,7.8%的学生参照老师、父母或同学的建议,12.2%的学生因为其他原因。

综上,大学生在进入就业求职阶段前对自身定位不准,又不能适度考虑一些客观因素。对此,我们应当及时采取如邀请2010届求职典型与2011届学生进行交流等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适当调整学生的就业期望薪金值。

2.2 大学生对毕业后工作定位所关注的问题

30.8%的学生关注行业的发展前途,35.8%的学生侧重于所从事的行业是否与自己的专业对口,28.8%的学生会因为某个行业创业机会大而会选择某个行业,26.7%的学生注重这个行业是否稳定,25.5%的学生注重行业的收入高低,还有17.5%的学生关注其他一些问题。由此可以发现,大学生还是比较理智的,首先会考虑行业发展前途、创业机会、与专业对口等长期因素,其次才会考虑收入高低等短期因素。

3. 就业观念及意向

3.1 关于就业区域的选择

19.8%的学生选择在北京就业,20.7%的学生选择在上海就业,28.9%的学生选择在广州、深圳工作,34.1%的学生选择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40.9%的学生选择在中部大、中城市工作,37.2%的学生选择在西部大、中城市工作,9.5%的学生选择其他地区作为未来工作地点。在求职较为困难时,有33.6%的学生乐于接受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56%的同学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愿意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10.3%的同学坚决不接受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工作。

学生对就业区域做出上述选择的原因调查结果为:20.6%的因为生活条件好,73.2%的因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31.5%的因为良好的人才政策,22.0%的因为看重创业环境,30.9%的为了回报家乡,14.6%的因为其他因素。

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大中城市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多的大型企业,发展机会多,人才政策也好,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学生。面对这种形势,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小城镇就业,并利用一切机会倡议国家对基层就业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发展机会,努力消除结构性就业的影响。大学生也应辩证的看待发展机会,充分利用国家目前发展西部的一些政策,从基层做起,在乡镇企业中脱颖而出。

3.2 关于先就业后择业

绝大多数大学生赞同“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仅有13.6%的同学不赞同这个观点。在调查中发现有63.2%的学生有“就业困难时,先签一份工作保底,有更好的工作机遇时再违约”的想法,另外有41.3%的学生认为“违约行为是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事情,学校不应该用诸多程序进行限制”,32.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25.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对违约行为进行严格限制”。这必然导致一个在往届毕业生中已经很严重的问题诚信缺失现象的加剧。毕业生为了自身利益而违约,导致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被打乱,增加了招聘成本。同时,用人单位会因为某个学校一些毕业生毕业前违约以及毕业后跳槽等行为而对这个学校的信誉度产生怀疑,以后拒绝聘用该校毕业生,造成一些就业基地的流失。

3.3 关于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

对于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15.0%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57.2%的大学生认为“一般,有一定的作用”,21.8%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太大的作用”,5.9%的大学生觉得“说不清楚”。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大多数同学对我们的就业指导持肯定态度,但是效果还有待加强,应该结合就业需求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另外,对于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最希望获取的信息调查结果为:希望学得应聘技巧的占53.7%,希望获取用人单位信息的占51.1%,希望得到求职心理辅导的占30.3%,希望得到职业规划辅导的占25.3%,希望了解专业出路的占32.9%,还有5.7%的同学希望获取其他信息。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办模拟招聘、请专家做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应聘技巧及求职心理辅导,并可以采用多种媒介方式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每年请一些本系专业教师及领域成功人士为大学生介绍本专业前景及最新发展,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专业出路。

未来的就业市场使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毕业生各种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培养倡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创业”、“先就业后择业”等良性就业心理,消除毕业生中“依赖脆弱”、“攀比妒忌”、“从众实惠”等恶性就业心理。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时能准确定位,避免单纯追求就业区域或者高薪金,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就业,以获得就业成功。

参考文献:

[1] 韩秉文,董颖.服装纺织类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意向调查研究[J].大学生就业,2008(6):59-60.

第2篇: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

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称为专业性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1]2011年我国招生院校首次招收应用心理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作为新开设的专业性硕士学位,与学术性学位中的应用心理学硕士有相似之处,但从专业学位视角人们更关注的是与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区别与特点。由于应用心理硕士开设不久,目前关于它的研究尚未发现,本文将对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其应用心理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剖析二者在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的异同,以此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二、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的比较

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作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代表,为科学理解专业硕士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清专业硕士作为应用型研究人才在创新人才中的特色,比较分析两者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成为我们以点带面理性而全面认识专业硕士的有效途径。

(一)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的比较

我国进行应用心理硕士和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的学校主要有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各高校都有细化的研究方向。例如西南大学的培养方案为:应用心理硕士有4大研究方向,分别是司法与犯罪心理、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健康与临床心理、学校心理学。[2]而应用心理学硕士主要有8大研究方向,分别为现场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与管理心理学、美学与服装设计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社会心理学、教学策略。[3]

以司法与犯罪心理和现场心理学为例进行比较,司法与犯罪心理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罪犯心理与行为矫治、罪犯人格重塑以及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识别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罪犯心理分析、现场心理识别等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现场心理学主要研究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再现及利用问题,它涉及到犯罪学、刑事侦查学与心理学、法学等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笔者发现,这两个研究方向都涉及到了犯罪现场心理等内容,所不同的是,司法与犯罪心理注重培养学生开展应用实践研究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更加关注的是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现场心理学则更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

再以专业硕士中的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和学术硕士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为例,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主要围绕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EAP的实际问题等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人力资源测评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招聘、任用、考核、培训等形式来有效调配相关人力资源。该方向是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同时它也涉及到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通过对这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无论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在人才培养中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但两者研究的重点不同,应用心理硕士直指实践,研究特色是偏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研究着重于应用研究,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的研究特色则是立足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相关学科的思想,偏重于前沿性和应用性的研究,研究着重于学术或理论的研究。通过研究方向的内涵还可以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的职业指向性比较明显,研究方向立足于实践领域分类,着重培养学生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而应用心理学硕士则直指学科各分支,主要立足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学科体系,偏重于对学科体系的学术研究。

(二)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目标的比较

应用心理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各职业领域要求、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2]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规定学生要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要能够在上述四大研究领域开展应用工作。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科研、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3]

比较二者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心理硕士是为社会各职业领域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满足社会职业领域对心理学应用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心理学硕士主要是为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培养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这些在对二者的具体要求中都有体现。应用心理硕士要求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备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硕士则要求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综观二者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我们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着眼于为社会各职业领域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着眼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科研型人才。

(三)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课程设置的比较

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课程设置采用的是必修-选修-必修环节这样的课程体系(如表1)。攻读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两年内应修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8学分,专业实践实习不少于4学分,选修课程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分成几类相对独立的模块,可以根据课程模块来进行选择,选修最少不低于8学分。攻读应用心理学硕士则要求应修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必修26学分,选修8学分。

第3篇: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

摘要这年来护理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护理研究人员在研究及政策制定中的角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护理人员不仅仅只是护士,还是学者,是研究人员,早在2000年鲍德温和NEIL就指出,护士研究人员是临床研究当中最有资格的研究群体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及研究机构开始认识到护理研究的重要性及特殊性。本文将重点回顾国际护理研究发展过程及各个发展阶段中的重要里程碑,分析护理研究的范畴,预测将来的护理研究发展趋势和方向,旨在帮助国内护理研究人员了解护理研究的发展规律及重要的推动因素,结合我国护理研究的现况为将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预测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护理科研;发展史;护理研究范畴;发展趋势;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09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护理的科学性越来越被重视。护理研究作为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护理科学性实践的主要途径。除了临床实践以外,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运用她们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科研知识走上了研究的舞台,在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健康促进和保健等领域开展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活动。护理研究活动的开展不仅科学地指导护理实践,改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健康,而且大力推动护理学科的健康发展,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本文将重点回顾国际护理研究发展过程及各个发展阶段中的重要里程碑,分析护理研究的范畴,预测将来的护理研究发展趋势和方向,旨在帮助国内护理研究人员了解护理研究的发展规律及重要因素,结合我国护理研究的现况,为将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1护理研究的兴起

第一位从事护理研究的学者是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英国护士,统计学家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 1820年~1910年)[1]。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南丁格尔从小就显示出对数学的天份。在1853年土耳其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上,英军伤员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除了率领40名护士赴战地开展救护工作以外,还通过分析堆积如山的军事档案对士兵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2]并指出在克里米亞战役中,真正死亡的原因并不是战伤死亡,而是战场外感染疾病,军营医院恶劣的卫生条件,以及受伤后没有收到适当的护理而伤重致死。在对英国政府的报告中,南丁格尔首次使用了圆形图,也称南丁格尔玫瑰图[1],相当于现代的圆形直方图(circular histogram),来直观地阐明1854年到1856年“东部军队死亡原因统计图”。蓝色表示非战争死亡,红色表示在战争死亡,黑色表示其它死亡原因 。从这个图上很明显看出,当时非战争死亡是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1856年她在其著名的“护理日志 (Note of Nursing[2])”中提出环境因素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南丁格尔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所看到的现象作为改善护理工作的依据,这就是护理研究的开始。由于图表的运用她也被称之为视觉表现和统计图形的先驱。1859年南丁格尔被选为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第一个女成员,并成为美国统计协会的名誉会员。

2护理研究的发展历程

在南丁格尔最初的研究工作之后,相继有许多医学专家和护理学者进行护理研究,促进护理研究快速的发展。国际护理研究历史较长,已经形成独特的护理研究体系及研究方法,与其它学科一样,护理研究的重点根据社会和护理需求的不同进行调整,各个时期的成就也不相同。护理研究发展史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3-4]:

2.1早期护理研究发展阶段(从南丁格尔到40年代)在南丁格尔之后,有一段时间护理文章和文献很少有护理研究的报道,一直到1990年才出现转机。从1990到1940年护理研究的重点以护理教育为主,侧重于加强护理教育,提高护士素质,培育护理研究人才等等。例如1948年Brown[5]在他的“护理的未来(Nursing for the Future)”一文中指出了当时护理教育中的许多不足之处,并提出护理教育应该属于高等教育的范围。研究成果促成1923年第一个独立设置护理学士学位的耶鲁大学护理学院的成立[4]和哥伦比亚大学护理博士教育的开始[3].同时1900年美国护理期刊(American Nursing Journal)的创办也为护理及护理研究提供了一个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2.250年代是护理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护士具有高等学历。由于护理研究被纳入护理高等教育课程当中,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快速上升。在此期间,各种护理研究中心或机构的成立,研究经费上的支持以及专业护理研究杂志的创刊等等都大大地促进了护理科研的发展和成果传播。比如195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创办的“护理教育研究所”,1955年美国护士协会成立的美国护士基金会专门为护理研究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以及1952年美国“专业护理研究杂志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等。大家开始讨论护士是什么?护理是什么?理想的护士特性是什么等问题。但是当时的护理研究仍然局限于护理领域当中,缺乏与别的学科交叉。

2.360年代由于护理领导者意识到临床护理研究的缺乏,护理研究转入以护理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向。同时护理理论,护理模式等护理理论相关性研究开始萌芽。国际护理学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和加拿大护理研究(Canadia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等期刊的创办把护理研究推向国际舞台,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在这个时期护理理论和知识得到快速扩展和延伸。

2.470年代在60年代护理研究的基础上,70年代护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以护理理论研究和如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核心,大幅度地增长了以科学为基础的护理实验性研究。同时,由于护理研究硕士和博士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护理研究人员的研究技巧也成为当时的研究重点。

2.580年代计算机的运用促使护理研究在80年代到达一个新的高度,护理研究机构也激剧地增加。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以研究本身相关的课题,比如研究问题,数据分析与收集,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研究结果的传播与应用等。值得一提的是1983创办的护理研究年度回顾报告[6](Annual Review of Nursing Research),其总结每年特定领域的护理研究成果以供研究人员参考。至2014年已经创刊32期,是护理研究的宝贵资源。

2.690年代护理学研究进入成熟期,国家性护理研究机构开始成立,如1993年成立的美国国家护理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Nursing Research,NINR). 同时护理研究开始走出单一的研究领域,开始与其它学科开始合作,进行跨学科或学科交叉性研究。同期,社区护理研究开始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3中国护理研究的发展及现况

我国护理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尽管1953年《护理杂志》的创刊以及1964年中华护理学会的正式更名成立为我国的护理人员,特别是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总结经验、互相交流的平台[7],但真正得到重视是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80年代护理高等教育恢复以后[8],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在我国护理前辈们和护理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下,中国护理科研也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绩。首先护理高等教育正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护理研究课程已经纳入了教学目标,为我国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特别是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护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从教育到实践,临床到社区,疾病护理和健康保健,传统技术到护理技术革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烧伤、显微外科、心血管外科以及断肢再植方面受到国际护理同仁的关注[7]。同时护理专业期刊的增加和发行为护理科研的开展和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我国公开发行的的护理专业期刊数量达到22种,其中中文核心2本,科技核心11本,普通期刊9本[8]。但是,在护理教育、护理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领域我们离国际护理研究还有一段距离,在研究设计的严谨性、研究成果转换、以及跨学科合作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使得我国护理科研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4护理研究的范畴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正由“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观念转变。这一转变使护理职能不断扩展,由单一的疾病护理扩展到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因此,护理研究范围也相对拓宽。与人的健康、疾病护理、护理专业有关的问题都成为护理研究的范畴。(1)护理理论。护理理论,护理学发展,护理管理,护理伦理,护理法律,护理方法学等。(2)护理技能护理基本技术,护理新技术等。(3)护士方面。护理教育,护理评价,护理行为,护士的角色和功能等。(4)病人方面。专科护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临终护理等。(5)环境因素。卫生政策,社会因素,护理经济学等。(6)行为因素。心理学,病人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健康学等。(7)健康领域。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

5护理研究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护理研究仍然在持续快速的发展,并根据社会和健康需求的特点研究的发展方向也不断地调整更新。21世纪护理研究的发展方向会在过去护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包括以下几个趋势[3,9]:

5.1加强护理研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准确性,注重生物生理的研究,进入临床护理试验性研究阶段,为护理科研活动提供科学的基础,提高护理研究的价值。

5.2促进循证护理研究,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提高了护理质量,为临床护理实践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为护理知识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具体而有实证的依据。

5.3加强护理评价研究,强调护理活动或者医疗活动的有效性和经济效益,在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到达最满意的健康服务效果。

5.4注重环境与健康之间的研究,环境与人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对健康产生影响。

5.5走出单一的护理研究领域,开展跨学科或者多学科的合作性研究。多学科的合作研究是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除了节约资源和人员外,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从各个角度理解研究目标,并突出护理研究人员在健康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5.6利用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避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快护理研究成果的传播及转化,实现资源共享,为护理研究人员的互相交流和借鉴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群体和人种之间开展研究。

5.7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单一的量性研究扩展到质性研究或混合法研究,利用不同的资源信息对研究目标有个全方位深层次的理解,减少单一研究方法的不足。实验性研究和非试验性研究齐头并进,提高护理研究的价值。

不同国家,不同的护理研究机构根据自身的情况,都设有自己的研究重点。美国护理研究机构2011年提出的研究方向包括[10]: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提高生命质量:疾病的症状管理;临终护理 ;护理技术革新;护理科学及研究人员的培养。

6结论

从国际护理研究发展史来看,护理研究经历了从护理教育,临床研究到护理理论本身的研究重点的偏移,从单一的护理领域扩展到跨学科合作的研究过程,以及从传统统计到现代化计算机数据分析的分析过程。在护理研究发展的过程当中,国家的支持,特别是国家性护理研究中心的设立及研究专业期刊的创办为护理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提高护理人员教育水平,培养护理专业研究人员,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是护理研究和护理学科发展的核心部分。

科教兴国,教育先行。学科的发展也是如此。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教育水平,培养护理专业研究人员,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不仅仅是护理研究,仍是护理学科发展的核心部分。从国际护理科研发展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近50年的时期研究的核心都是与护理教育有关。首先是人才的培养,再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基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护理高等教育及专业研究人才培养的滞后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护理科研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护理高等教育,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缺乏,以及繁多的课目导致护理教育成为以知识的掌握为主而不是一种技能的学习与应用。另外,专业护理研究型教育在国内仍是一片空白。国内研究生教育以临床专业型为主,但国外护理院校研究生教育分专业型(Course Work)和研究型(Research Work),以及博士阶段的研究型博士和专家型博士,将临床型护理专家和护理研究专家区别开。这种专设的护理研究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保证护理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急需加强护理高等教育的改革,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以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缩短与国际上差距。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国临床大批的护理精英是护理研究的潜在优质人才资源。她们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和实践经,临床大量的研究资源,丰富的病种,病人良好的依从性,成本低等,这些因素都为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研究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以及工作中往往身兼数职,分工不够明确,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研究的绊脚石。如果能够有组织有系统地提供研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给的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临床型研究护理专家出现,为护理研究的开展,护理学科的健康发展,健康的维护以及疾病的康复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过对国际护理研究发展过程及各个发展阶段中的重要里程碑的回顾,帮助我们了解国际护理研究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国情及护理研究的现况,发挥我们现有的护理资源优势,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使护理研究的成果更符合现代人们对健康和护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Nightingale F.en.wikipedia.org/wiki/Florence_Nightingale.

[2]Nightingale,F."Notes on Nursing: What Nursing Is,What Nursing is Not".Philadelphia,London,Montreal:J.B.Lippincott Co,1859.

[3]Polit DF,Beck CT.Nursing research:Principles and methods: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4.

[4]Varney.H.History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1998.doc.med.yale.edu/nursing/historical/.

[5]Brown,E.Nursing for the Future.New York,NY: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48.

[6]Annual Review of Nursing Research.springerpub.com/annual-review-of-nursing-research.html.

[7]於丽红,田艳君.我国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2):2299-2300.

[8]程金莲,柴永萍.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9,10(23):2539-2541.

[9]护理期刊.baike.baidu.com/view/10490791.htm?fr=aladdin.

[10]National Institute of Nursing Research. Implementing NINR’s Strategic Plan:Key Themes.ninr.nih.gov/aboutninr/keythemes#.VGSwhoci6eE.

第4篇: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

学院拥有强大的教学科研团队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设有工业设计系、环境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公共艺术系、雕塑系、音乐系、艺术基础教研部和综合实验中心等业务机构。现有教职工120人,专职教师103人,其中正副教授51人,硕士生导师5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80人,并长期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或开展其它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拥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活动硕果累累,每年市级以上科研立项超过30项,100余篇,出版教材或专著3部以上,展览比赛获奖200余项,多次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德国红点和IF等设计竞赛大奖。

学院拥有近30000平方米的教学楼(美术馆和音乐馆)和一流的教学设施及先进的实验设备,为本学院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良好的平台。

到目前为止,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3000余名,一些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部分高校的教学骨干和艺术团体及设计院所的业务主力,为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专业介绍

1、产品设计 学制四年

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展示设计;数字化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从产品设计整体内涵出发,训练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眼、脑、心、手,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设计基础、正确的思维方法与必要的设计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设计的意识、创新设计的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主要课程: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开发策略、产品设计表达、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展示原理与方法、展示专项空间、 展示材料、展示工程施工、企业形象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辅助展示设计、数字化设计基础、产品数字成型、虚拟现实技术、动画视频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企业策划、展示设计、动画设计、三维数码设计等工作,也可在大中专院校从事设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2、环境设计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构成、人体工程学,专业制图,建筑透视学,艺术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园林设计,空间概念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照明设计、室内快题设计、景观设计、工程概预算。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艺术院校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也可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项目策划、经营管理工作。

3、视觉传达设计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创作能力于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意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构成、艺术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心理学、图形创意、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印前设计、传播心理学,平面设计史,招贴创意设计,影视广告创意,视觉导向设计,广告媒体设计,展示设计,书籍设计,品牌形象推广、影视广告基础。

就业方向: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专业设计领域的企业、传播机构、市场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4、雕塑 学制五年

研究方向:雕塑艺术;陶瓷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雕塑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立体造型能力以及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具象和抽象造型创作的能力,能在传统雕塑、架上雕塑、室内外公共雕塑、陶瓷企业和陶瓷产区等专业领域从事专业设计与实践,并能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学理论、素描、解剖、构成基础、泥塑浮雕、泥塑圆雕、雕塑创作、传统雕塑、综合材料、金属焊锻、木雕、环境雕塑设计、陶艺材料与成型技法、烧成工艺、陶艺创作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学校、城市与园林规划部门、雕塑公司、景观公司、陶瓷企业、艺术机构、艺术品公司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设计策划、设计制作、技术监督等工作。

5、音乐表演 学制四年

研究方向:声乐;键盘;西洋弦乐;中国乐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强的音乐表演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音乐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手风琴、双排键、琵琶、二胡、古筝、扬琴、小提琴、大提琴、基础乐理、视唱、和声、曲式分析、合唱、艺术概论、民间民族音乐、中西方音乐史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专业音乐团体、艺术院校、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等单位从事表演、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二.招生计划

表一:美术设计类分专业计划

专     业

学制

科类

学费

合计

校考省份拟计划

山东

山西

湖南

湖北

河南

吉林

江苏

产品设计

4年

8750元/年·生

85

15

15

15

15

15

5

5

环境设计

50

10

10

5

10

5

5

5

视觉传达设计

50

10

10

10

5

5

5

5

雕塑

5年

15

5

5

 

 

5

 

 

       总        计

200

40

40

30

30

30

15

15

表二:音乐表演专业分方向计划 专业方向

学制

科类

学费

合计

校考省份拟计划

黑龙江

吉林

山西

声乐

美声、民族

4年

8750元/年·生

20

6

4

10

器乐

钢琴

14

4

3

7

双排键

2

2

手风琴

2

 

2

琵琶

2

 

2

二胡

2

,

2

扬琴

2

 

2

大提琴

2

 

2

小提琴

2

2

古筝

2

2

总      计

50

12

7

31

注:1、只招艺术文科类考生,若生源省份艺术类不区分艺术文、艺术理,则不作要求。

2、各专业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最终确定公布的计划为准。

三.报名

(一)报名条件

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2016年艺术招生工作规定报名条件,且具有一定的音乐或绘画基础,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音乐表演专业考生除外)的考生均可报名。报考音乐表演专业的考生原则上男身高应不低于170CM,女身高应不低于160CM,要求相貌端正,形象、气质好。

(二)专业考试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地点:在我校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考生到本省规定考点现场或网上办理报名手续。不受理函报,考生不得跨省参加考试。

表三:校考考点分布

第5篇: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地方院校英语教师 科研高原现象 突破

[作者简介]李玲(1970- ),女,陕西耀县人,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论;雷宏友(1970- ),男,陕西澄城人,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陕西 咸阳 71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陕西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主性研究”(课题编号:SGH12377)和咸阳师范学院2011年校级教改项目“外语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02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96-02

一、“高原期”的内涵

1977年,美国职业心理学家Ferenee提出“职业高原”的概念,他认为“职业高原是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美国学者朱迪丝・巴德威克后来将“职业高原”看成是个体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个体职业上的一种“停滞期”。如果长期处于“高原期”状态,个体容易对其职业发展产生认同危机,也势必会出现许多负面问题,严重影响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科研能力成长停滞现象,心理学称这一现象为教师发展中的“高原期”。处于“高原期”的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对造成自己科研成长中停滞不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加以解决,就会失去发展的信心,丧失科研工作的动力。因此在教师研究中,对教师科研能力发展“高原期”这一普通的共性问题加以探究,并引领教师进行自我归因和反思,是促进教师科研成长的重要前提。

二、高校教师科研“高原期”的成因

1.个人因素。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年龄、教育程度、内在动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并不总是直线上升,而是一条曲线。大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发展的初期提高较快,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就会出现“高原期”,在此阶段,教师科研能力提高不大,甚至有所下降。当突破了高原现象之后,科研能力常常有较明显的提高。

“高原期”除了和教师个人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起点、科研兴趣相关外,还和性格特征、自身心理等个体因素密切相关,这主要包括自满心理、自闭心理、偏执性思维及固化思维等。不同个体间“高原期”的出现频率及持续时间也不同。教师个体的怯懦、自卑、妄自菲薄等不良性格,工作上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缺失,生活和工作中的极端思维模式,因工作、生活中未能及时排解的压力及困难而产生的抑郁、悲观情绪,遇到挫折所产生的灰心、失望等情绪都会导致“高原期”的产生。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高原期”实际是教师心理缺陷的外化物。

2.学校因素。学校是科研环境的营造者和科研导向的风向标。目前,地方院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科学性不强,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这主要表现为评价理念混乱,重管理目标, 轻个体特殊性及主观能动性;评价内容简单,重定量考核轻定性分析;评价标准单一,重成果数量,轻成果质量;评价主体单一,重领导观点轻群众意见;评价导向偏差,重获奖轻实效。此外,学校内部公平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缺失亦不能进一步调动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甚至挫伤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3.社会因素。社会对于高校教师过高的期望及片面的评价也是造成教师在科研高原期停滞、徘徊的重要外部因素。在经济大潮漫过道德堤坝的今天,社会对高校教师的道德期望和能力期许无限膨大,往往将教师绑架在道德的巅峰上,这给高校教师带来的心理负荷和精神压力,从而导致教师职业角色模糊、冲突甚至裂变。在体力和精力不堪重负的时空中,部分教师少了科研的时间,多了科研的迷茫,这对教师的科研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另外,社会上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不良影响在高校开始蔓延。一些学校、教育部门以及社会评价教师的优劣只看专四及专八过关率、考研率,而无视教师自身的努力和进步。这种“成王败寇”的二维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教师的尊严,也影响了他们科研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科研“高原期”的突破

1.教师的自我突破。正确认识“高原期”现象是走出“高原期”的第一步。因此,从外语教师科研发展的特点认识和分析“高原期”也是教师克服 “高原期”现象的重要方式。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知识掌握在先,能力形成在后。因此,教师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才能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转化为科研能力。此外,科研方法的改进、研究方向的确立、研究内容的系统化等也需要相对较长的过程,教师在已有科研知识尚未转化为科研能力前,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常会出现一个相对停顿状态时期。因此,“高原期”是教师科研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此外,教师科研能力非直线性发展的特性使得“高原期”成为教师科研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这是教师对旧知识与能力的一种否定与扬弃,是科研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首先,当科研发展出现停滞时,地方院校教师应根据自身情况准确把脉,找出出现“高原期”的真正起因,对症下药。此外,教师应增强外语科研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并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高度认真分析各压力源及自身发展前景,调整心态,克服挫折感、自卑感以及在“高原期”带来的其他不良后果,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正确看待并化解目前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次,教师要自觉强化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紧迫感,在科研工作中寻求科研的乐趣和精神的满足,在不断创新的科研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对职业知识和技能追求强烈的教师相对不易进入职业“高原期”,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科研发展的现状,提高自我认识,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科研目标,在知识更新和教学科研反思中实现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教师要通过强化科研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同时,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前沿,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使自己的科研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并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教师应强化自主实践活动,通过自我的科研反思、课题研究、参加科研共同体等方式,不断探索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实现教学、科研的双丰收,完成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跨越。最后,教师应重视自身修养及人格完善,避免急功近利、悲观消极等负面生活态度和工作情绪的影响,培养谦虚务实、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优良品质。教师还应该加强人际沟通,以宽容、大度的态度与团队成员交往,提高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抗压能力,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对教科研工作中的压力及不良情绪进行有效排遣,实现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

2.学校、社会的优化作用。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教师的科研发展同样需要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因此,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营造开放宽松的科研氛围,为处于科研“高原期”的教师提供民主、人性的情感保证,帮助他们缩短“高原期”;自我发展需求是教师科研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学校应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消除科研发展中的人为障碍,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从而赋予教师更多的科研自和发展自由度;加强对教师科研发展引领,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差异化培训,提升教师科研的整体发展水平;学校要组建各种科研组织,以教改探索、课题研究、项目申报、专利发明等形式把教师团结在“学习-科研”组织中,引导教师走上科研之路,最终把学校建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科研”系统;要制定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长远规划,并在评优、晋职等政策的制定上注意教师科研激励机制的构建,为教师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行政主管人员应正确认识教师科研成长规律,加强教师自我成长引导及科研成长激励和促进工作,特别是对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的激励。

[参考文献]

第6篇: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简称CSLC)成立于2005年,是国家“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是一个文理兼容,涵盖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中心。

中心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造诣较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现有院士1位,教授18位,副教授及其他研究和辅助人员28人。

中心在语言与认知研究领域凝练出了如下五个重点研究方向:

1.意识、心智与行为;

2.汉民族认知方式与汉语言文字演化;

3.汉语认知的逻辑表征;

4.文化认知与社会认知;

5.认知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是著名科学家唐孝威院士,中心主任是黄华新教授。

中心网站:/zjulc/,中心办公室电话:0571-88273089

二、科学研究

CSLC自成立以来,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等近40项。其中2011年11月,黄华新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该课题围绕如何运用逻辑方法从自然语言中获取信息,如何运用逻辑工具刻画单主体和多主体的动态认知过程,如何在逻辑学与信息科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主体认知的计算模拟等关键问题展开。该项目虽由CSLC为主承担,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教授参与其中,给予了有力支持。

2012年6月,盛晓明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科学精神、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的重塑和构建研究”,是基于科学哲学、科学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试图通过科学演化的研究进路考察科学精神和科学制度的变迁,为学术规范的重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课题组吸收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参加。CSLC上述两个重大课题申报成功,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家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的发展思路。

CSIC还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哲学研究》、《心理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和一级刊物上近百篇,被SCI、EI检索15余篇,SSCI、AHCI检索14篇;出版专著教材50部,其中《语言与认知研究专辑》6部,《语言与认知文库》18部,《语言与认知译丛》6部。

三、国际交流

近年来,CSLC在探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分别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利兹大学,法国国家科学院、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戴尔夫特理工学院,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东京大学、神户大学等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中心近年有黄华新、方一新、盛晓明、杨大春、吴义诚、李恒威、王小潞、金立、廖备水、胡龙彪、徐慈华等10多位教授、副教授到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大学、牛津大学、哥本哈根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新加波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研究访学。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中心近年以合作培养的方式派出了33名博士生分别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学习。

四、学术活动

“心智与意识研究组”、“语言、逻辑与认知研究组”、“语言与思维研究组”、“语法、语义与认知研究组”这四个自发建立并运行多年的研究组是CSLC最活跃的学术“单位”,它们高效规范、定期举行的学术活动为CSLC营建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它们也成为CSLC的研究人员、博士后和研究生共同的学术“家园”。

邀请来自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学者做报告,有助于CSLC了解学术动态,加强学术交流,开阔学术视野和交流管理经验。CSLC自成立起共举办了160场次学术报告或讲座。

第7篇: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

美国人工智能水平高,在百余所开展此方面教学的大学中,独立的人工智能专业学位并不多,该专业往往隶属于计算机科学院或者认知科学院。美国计算机科学学位中心官方网站邀请相关专家,从高校的科研力量、实验室设备、师资力量、学校资源等方面,对全美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选出了20所在该领域领先的强校。

第1名 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

很多人都不知道,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是人工智能专业发展最快的学校。十年之内,该专业摆脱了当初只有几名教授的困境,一跃成为美国人工智能领域最具领导力的科研机构。

学校的智能系统和机械学习中心成立于2010年,如今已拥有40多名高素质科研工作者,其中还包括8名来自国立橡树岭研究所(美国能源部所属的大型国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可谓是科研力量雄厚。

该中心为在校学习人工智能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一个奖学金项目,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辅助科研工作者进行深度调研,其中就包括担任国立橡树岭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助手。当然,在该中心工作是记学分的,最高可抵12学分,并且能享受奖学金的优待,这也算是研究生的一个特别福利。

第2名 华盛顿大学

华盛顿大学位于西雅图,地理位置优越,微软、亚马逊、波音等知名企业都驻扎在此。该校人工智能专业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学生选择范围宽广,他们可以从16个研究方向中挑选一个感兴趣的进行学习。

不少研究方向都涉及到跨学科,学生在人工智能的同时,还要从艺术学院、设计和编程学院、交互设计项目选修相关课程。

该校的人工智能专业教授都属于明星级别,他们频繁地出席研讨会,他们的名字也时常出现在学术杂志上。

第3名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是将学术学位和研究项目结合最好的学校。本科生的学习课程需要极高的理解力,难度并不低于研究生课程,如电脑生物、言语识别、认知、机械学习等;研究生的学习则更侧重接触人工智能前沿动态。许多学生毕业后都选择进入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

第4名 乔治亚大学

乔治亚大学富兰克林艺术与科学学院设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该校的人工智能研究生阶段的课程重在深入研究,让学生在本科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探索,如学习遗传算法、逻辑程序设计、认知模型、微电子学等。

第5名 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美国大学里唯一提供人工智能双学位的学校,学生需要同时学习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该校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在录取时会侧重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兴趣与热情,并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如责任感,责任感关乎专业度,这代表着学生对科研学习的态度;如荣誉感和道德感,包括尊重科研学术成果、不剽窃、不抄袭等。

第6名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名为“认知科学里的技术研究”,以研究认知和观念的计算模型、思想和语言的神经基础为主。该校的人工智能研究非常有名,经费十分充足,共有近30名教授和讲师致力于研究,探索出六大方向,如概率推理、言语识别等。

第7名 密歇根大学

密歇根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隶属于文学、科学和艺术学院,因为该校强调跨学科学习,这意味着学生学习人工智能专业的同时,还要学习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该专业有10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学生可以选择将人工智能和心理学或哲学相结合,进而开阔思路,不断创新。

第8名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电力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目的是解决当下人工智能领域所出现的问题。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都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如“运动规划与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分析”、“神经影像”等。

第9名 麻省大学艾默斯特校区

麻省大学艾默斯特校区的人工智能专业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都很受欢迎,学生们通过学习机器学、自然语言过程、嵌入式系统、运算法则等课程,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所在,进而参与到研究中。

该校的20多名人工智能专业教授和讲师有一定知名度,他们研究机械学、电脑视觉和认知计算等,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研究调查机会。

第10名 印第安纳大学

印第安纳大学是美国少数的将人工智能专业列为独立专业的学校。本科生侧重学习智能化系统工程,倡导“以小见大”,即从小规模的网络和移动技术入手,进而研究宏观的系统工程,这样的课程包括生物工程、计算机工程、网络物理系统、分子与纳米工程等。研究生则是将技术与创新融合,专注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人机互动设计。

国家大型科研机构比较青睐该校学生,因为在微软主办的针对学生的“想象杯”开发人员设计大赛中,该校学生夺魁的次数最多。

第11名 俄勒冈州立大学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是全美里最自由的,学生入学时可以选择多种研究方向,比如其中之一是人机互动,课程包括编程、认知、心理学等,都是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里“界面”的意义。

第12名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共有20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如“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现和推理”、“计算机几何学”等。这里还有一门课程由IBM公司赞助,学生可以用IBM公司开发出的智能电脑――认知计算系统的代表Watson来制造出下一代人工智能设备。

第13名 罗切斯特大学

在罗切斯特大学,本科生有两个方向选择,分别是注重数据挖掘和机械视觉的“机械学习和机器人”,注重网络应用程序的“人机互动与网络”。研究生的课程包括运算法则、统计语言、认知过程、数据挖掘等。该校的教授在人工领域专业很有名,所以学生的研究机会很多。

第14名 俄亥俄州立大学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有不同的侧重,学生可以选择研究神经式网络、电脑视觉或其他。人工智能的研究项目也有细分,如应用机器学习,听觉、言语和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理论和认知系统等。该校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早在1970年成立,如今以研究成果显著而声誉良好。

第15名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名为“心智,大脑和行为”,从专业名就可以看出这是跨学科学习,且学生在毕业前要完成相关研究。这里的“人工智能研究小组”是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在研究人工智能时,结合了社会计算、计算语言学等方面。

第16名 伦斯勒理工学院

伦斯勒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隶属于认知科学院,这就意味着学生将侧重于学习认知科学,研究人类和动物的思想,“心智与机器”、“机器与计算学习”等课程都较受欢迎。伦斯勒人工智能和推理实验室很有名,不过,有人开玩笑,这里的教授和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总会有“我们自己也是机器吗”的困惑。

第17名 哥伦比亚大学

在美国东海岸,哥伦比亚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拥有最完备的实验室,学生在实验室里可以感受机器人原理、自然语言处理过程、计算机视觉,还可以操作可穿戴计算机原型和3D图形工作站,甚至是IBM公司开发出的机械臂,这些都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

第18名 普渡大学

普渡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名为“机器智能跟踪”,隶属于计算机科学院,课程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机器人研究。该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机器学习和信息检索。

第19名 乔治亚州立大学

在乔治亚州立大学,本科生侧重于学习图形和人机相互作用,研究生偏重于学习数据库和人工智能实际应用。该校最大的优势是人工智能专业的师资力量十分强大,美国有150多场人工智能专题讨论会都是由该校主办。

第8篇: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展望;成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01-02

一、创新人才研究的发展现状概述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讨论,促使学者和社会各界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为何迟滞不前进行了深刻反思。在这一思想热潮的推动下,“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近年在各种核心期刊上以“创新人才”为题的文章数量显著增长。从研究现状来看,“创新人才”这一领域的研究数量已形成一定规模,新观点、新思想不断涌现,相关研究成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创新人才的主要研究方向分析

1. 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

自20世纪50年代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协会上作了题为“心理学和教育领域的创新”的演讲后,“创造性”一词就成为研究热点并长久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学者通常将外文文献中“creative”“creativity”“innovation”“innovative”等词汇与中文中的“创新”相对应。国外的研究主要见于心理学、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等领域,其中对创新人才的内涵理解具有代表性的见解有以下几种:吉尔福特将富有创造性人才的人格特点总结为八个方面,即“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斯滕伯格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自由的思想,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有质疑精神,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等素质。

国内亦有许多学者针对创新人才的概念和内涵开展了研究,呈现出研究观点百花齐放的现状。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知识、思维、能力、人格等对“创新人才”的定义进行描述和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朱清时把创新人才素质归纳为“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知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敏锐的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极易被社会接受的品质”。钟秉林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卢宏明提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其中“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倾向、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或体力)是创新素质的三大特征。林崇德则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创新人才”的内涵加以阐释,他认为创新人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并提出“创新能力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包括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或创新能力”。

2. 关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和规律的讨论

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人才成长过程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比较常见的划分标准有如下几种:按照时间因素划分,如将人才发展过程划分为“幼儿期、求学期、创造期、成熟期和老年期”五个阶段;按照空间因素划分,如将人才成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主要在学校度过,第二个阶段是学校教育结束后,以立志成业的饱满热情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按照人才所能发挥的作用划分,如“准人才――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四个基本阶段;根据人才创新能力逐步发展变化过程划分,如“从一个普通的学生过渡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必须经过五个阶段,即创新意识萌芽阶段、创新思维形成阶段、创新学习提高阶段、创新能力涌现阶段和创新人格顶峰阶段”。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学者们对人才成长过程与规律已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可以作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理论依据。

3.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

(1)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学者们看来,创新教育是相对于现行的“知识教育”而言的,希望能够改变“应试教育”为“创新教育”。提倡“创新教育”并不是否定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而是强调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关于“创新教育实施策略”的讨论中,王娟等认为“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并且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开放的思想、活泼的思维并且能够随时更新自己的经验,能对各种新鲜事物迅速做出反应,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力,性格结构相对民主,对各种观点、兴趣、习惯、生活方式等都能够接受,能对各种信息提出独特见解,同时应该充满自信”。关于“创新教育的特点”的讨论中,杨曼英提出“创新教育具有主体性、全面性和创新性”三个特点,其中“主体性充分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全面性主张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性是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评价标准等提出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的要求”。

(2)文理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从国内外的人才培养情况看,采取文理交叉与融合进行人才培养一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能够极大地拓宽科学研究的视野,培养学生博专的知识,各种思想、理论在交汇融合时必然迸发出新的思想,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能够推进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助推力。可见,学科交叉与融合意义重大。

(3)产学研一体化和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从优势互补的角度考虑,相对于传统教育,采用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可以使大学、产业和科研三个要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不失为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途径之一。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时,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让学生接触生产、科研实际工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与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方式一样,“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在校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转化进而创办企业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将学生置身于实践中,通过创业实践,让学生接触各种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才智,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达到提高他们创新素质的目的。

(4)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创新人才。在各个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有的高校提出了文理交叉的思路,有的学校设立了各种基地班、创新实验班等,也有若干高校从完善师生联系入手。如浙江大学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组织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高年级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完成本科教育的教学育人任务。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在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中,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下位概念的相关文献在研究成果中占有一定比重。有学者从微观的视角探讨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如刘智运认为,培养创新人才要在“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下功夫。对此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的六个要点:“教师要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科研资源要向大学生全面开放;要开设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应增设研究性实验;应将研究引入课堂。”

5. 心理学角度探讨创新人才培养

利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一直是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心理学领域内探讨创新人才主要是围绕人的创造性思维这一主题展开,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Herbert A.Simon教授曾针对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积累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在对某些创造性任务的个案分析和认知心理学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是长期思考和知识积淀的结果。林崇德将创造性人格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刚毅的性格、良好的习惯”。对创新人才进行心理测验是心理学中针对创新人才开展研究比较常见的方式。如张景焕在博士学位论文《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利用其设计的“科学创造人才编码手册”对数学、物理、化学、地学和生命科学五个领域的34名科学家进行了访谈,请科学家们讲述创造性成果的产生过程以及重要的生活事件,运用一系列方法找出了这些富有创造力的科学人才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并加以分类,从而提出了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的分类模型、概念模型和层次模型。这一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创新人才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

三、对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展望

通过分析创新人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就研究内容而言,已经涵盖了从探讨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意义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从分析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和规律到测量创新人才的各种心理特征等诸多研究领域。可以说,“创新人才”这一研究领域已经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多数还是采取从理论到理论,偏重资料的经验归纳这一研究方法,进而进行较为宏观、定性的探讨。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的实证调查研究尚为数不多。可见,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喜的是,从目前的研究发展趋势看,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在研究方向上正逐步细化,学者们正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如研究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技能型创新人才等开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学者们也越来越侧重创新人才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正由较为偏向宏观的理论探讨过渡到偏向微观的问题分析,使用各种精心设计的量表对若干所高校或某一区域的创新人才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提出更具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此外,研究的另一发展趋势体现在,学者们在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内在规律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关注创新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建设,亦开始探讨教育环境建设、教育体制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并为如何营造一个有助于创新人才涌现的环境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朱清时.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J].决策咨询通讯,1999(02).

[2]钟秉林.国际视野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Z1).

[3]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0).

[4]王强,宋协青,张子睿.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5]要树义.浅谈跨世纪人才的培养[J].航天工业管理,1996(07).

[6]叶忠海.人才成长规律和科学用人方略[J].中国人才,2007(03).

[7]王竹萍.会计本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8]王娟,姜霞,王如.大学创新教育浅析[J].科技风,2011(10).

[9]杨曼英.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

[10]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01).

第9篇: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实验心理学”是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对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在课时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体系设置、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和考核评价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就这些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改进措施,以提升“实验心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3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73—02

收稿日期:2014—12—15

作者简介:陈洪岩(1982— ),女,山东菏泽人。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实验心理学教学。

“实验心理学”是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基础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基础,该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实验心理学”还是心理学三大工具性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实验心理学”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实验心理学”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学生心理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因而,有必要针对“实验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探索和思考。

一、 “实验心理学”课时的合理设置

由于“实验心理学”课程内容较多且较为复杂难懂,因此,传统的每周三个理论课时往往不够,为便于教师将知识详尽地讲授给学生,可将学时扩展为每周六个理论学时,分两次授课,或将该课程教学分两个学期为学生讲授。以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为例,在大学本科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给心理学系学生开设这门课,每周三个理论学时。在实验课学时方面,针对每章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实验,每次三个学时。

二、 “实验心理学”理论课教材的正确选用及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

“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在选择教材前应该对不同的实验心理学教材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有详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选择合适的教材。目前,国内“实验心理学”教学主要的参考教材有《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实验心理学》(朱滢编著,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实验心理学》(孟庆茂著,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三个版本。这些教材各具特点,比如郭秀艳所著的《实验心理学》内容完整充实,既包括传统实验方法,又包括现代的研究技术,尤其强调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逻辑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尤为可贵的是,该书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内容体系清晰,逻辑性强,所以将这本书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尤为合适。朱滢编著的《实验心理学》吸收了当代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心理学发展的新变化,但该教材难度较大,本科生不太容易接受。而孟庆茂所著的《实验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内容介绍非常详实,但缺乏对高级心理活动的研究和心理学前沿领域的研究。

作为授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吸收各种实验心理学教材的优点,不断地优化“实验心理学”的课程结构。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上,[1]以心理学的变量及其关系、心理实验设计、信号检测论等方面的理论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对于知觉、记忆、思维、学习等章节的理论部分,普通心理学中已有详细的讲授,可以不讲,而是把重点放在介绍与之相关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范式上。另外,对于一些前沿的实验技术,比如眼动和脑电等也要融入到相关的研究领域,向学生进行详细介绍。

三、 “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的改进

与理论课相比,“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在实验内容上,演示性实验较多,综合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不少院校的实验课实验项目仍采用20世纪80年代所选用的,内容、手段都很陈旧。[2]另外,实验工具较少,实验时间有限,一次课下来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尽管有些院校采用了近些年开发的心理实验系统,但仍然存在着问题,由于这些心理学实验系统是计算机直接呈现刺激,直接给出实验结果,整个过程学生只需要按键即可,因此,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不利于其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培养。[3]为此,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应该在实验教学课程中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例。[4]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实验课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提出研究假设,进行实验设计。首先,教师向学生讲授E-prime软件的应用和编程技术,然后学生编制、运行实验程序,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并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在整个过程中结合了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既强化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的研究兴趣,为其今后进行心理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心理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实验心理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对学生科研思维的训练。在给学生讲解理论的同时要注重引入大量的研究案例,即尝试在“实验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可以从权威期刊上选取一些心理学研究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研读,重点分析研究报告中研究假设的提出、实验设计的过程、数据统计方法。同时,从国外期刊上适当地选取一些前沿的研究报告,帮助学生把握最新的研究动向。

除案例教学外,还应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或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问题,然后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收集、整理文献,提出研究假设,选择研究范式并设计实验,教师在关键环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整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状态,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我们知道,我国心理学的发展起步较晚,心理学的教材大多体现的都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实验心理学尤为如此。因而,在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中,参考大量的外文文献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有必要在“实验心理学”教学中尝试进行双语教学。在授课中,教师的课件以英文为主,必要时可以用汉语进行解释和强调,对专业词汇和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对于重要的研究范式可以结合例子将其讲清楚、讲透彻。[5]

五、“实验心理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目前的“实验心理学”考试大多以闭卷的形式进行,用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对“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试形式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而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体现不出来。在考试评价中,我们既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期末考试成绩应由三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20%、40%和40%。理论课的考题应更倾向于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和实验报告的成绩;实验考核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独立完成一个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动态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学民,舒华,张亚旭.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1(6).

[2]徐莹,刘鲁蓉,王儒芳.《实验心理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5).

[3]朱俊卿.论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评论,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