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范文

护理专业思想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专业思想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范文

一、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职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职业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脱离市场需求忽视学生语言职业交际技能的现象,其英语教学依然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知识传授、轻语言实践,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英语职业交际能力存在很大问题。而对于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职业英语教学方面,则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国内涉外护理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涉外护理职业英语课程的设置还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院校还是沿用传统英语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是由于“对涉外护理职业英语的定位模糊,对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明确,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与培养目标及时调整与改革,课程的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科学的规划与安排,不能满足涉外护理人才的职业需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相差甚远”[1]。以我院的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为例,主要是以基础英语为主,涉及职业英语方面课程的内容几乎没有。到了大二,老师在课堂上可能选择某个与医学护理有关的话题,进行口语与听力的训练,也没有采用系统的教材,全靠自己选定教材或选择授课内容,而涉外护理英语、护理英语、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都是从事涉外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学习和掌握的。

(二)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从事涉外护理职业英语教学的人多数是学习英语语言专业出身的,这些教师对中西护理文化的差异及护理专业知识都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护理专业英语与医学专业英语不熟悉,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专业术语不能给予学生全面的解释,对如何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涉外护理专业人才感到迷惑。以我院的涉外护理职业英语课程为例,主要是由院公共课部的英语教师来担任,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护理知识,授课时非常吃力,而且学生的反映也不是很好。因此师资力量的不足是涉外护理专业职业英语教学中亟须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三)涉外护理工作的语言环境基本缺失

职业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课时又很少,课堂上时间有限。“目前的教学最多只能提供一般的视、听教材,与涉外护理相关的针对性、专业化的教材很少,更没有涉外护理的场景教学条件,教师和学生只能在一种不透明、不直接、不专业的环境中实施教学。”[2]100学生通常是只有捧起英语课本才能看到英语,教师也没有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下了课就完全没有了英语的印记,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弱化了学生就业的实践能力。这是目前涉外护理专业职业英语教学又一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四)教学模式单一

职业英语授课教师多是英语专业出身,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沿用传统的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一节课的时间几乎都是教师在不停地讲解单词、课文、句型、练习等,即使利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课件展示性讲述,学生却仍处于很被动的地位,没有自主性。教师并没有分析现今市场对其职业的实际要求,主要采用的仍是一种以教师为主、语言导向的教学模式,未能形成职业英语课程特色。

二、市场导向下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关注当前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以及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那么对于涉外护理专业来说,当前国际上需要的是一支能适应国际卫生保健需要的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基础知识以及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熟悉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国际型涉外护理人才,职业英语教学应该紧扣这一要求,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解决当前职业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探究涉外护理专业职业英语教学模式时,必须合理安排课程,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涉外护理职业英语是以“护理的英语词汇、常用会话、中西方护理文化差异以及CGFNS(美国护士资格鉴定考试)简介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3],是在完成公共英语教学和大部分护理专业知识之后开设的课程。通过该系列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护理英语阅读能力、听说能力,能获取国际护理信息,了解当代医学与护理学科发展的动态,并能在涉外医院实践中进行沟通和交流。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在课程设置上就要与就业需要挂钩,根据市场需求紧扣教学目标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首先,针对涉外护理学生的就业需要应加大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将学生流利的口语表达作为涉外护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来培养,“英语口语课程的设置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英语口语、护理专业英语口语和雅思英语口语。”[4]其次,“优化各学科课时的比例,突出核心课程,加强学科交叉。”[2]101我们要意识到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是一门主干课程,要优化各科目学时的比例,也要明确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是在完成公共英语教学和大部分护理专业知识之后。再次,可以将中西护理文化差异、护理专业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纳入选修课程。最后,我们要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其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比如开设英语角,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聘请有出国经历的护理专业教师和外籍教师开展讲座等等。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涉外护理职业英语的重要性已经日渐突出,而职业英语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要根据实际需求,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采用适应社会所需、市场所求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涉外护理职业英语教学应紧扣涉外护理的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一是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导,“边学、边思考、边做、边纠正”的“护理情景式”实验教学模式。尝试将课堂搬到护理实验室,充分利用护理实验室与模拟病房创设真实的临床护理活动场景。让他们在课堂上亲自感受、体验各种状态下的“虚拟护理实习”。在课堂教学中应大量运用病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手段,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将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二是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过程为导向,科学设计学习任务,模拟操练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任务性教学模式。如将护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任务或者是项目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围绕任务与项目中的实际交流需要来不断熟悉与强化每一项操作过程中护理听力与口语的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可将语音、语法、词汇、功能、话语连贯、意思表达、风俗习惯和社会交际策略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实际交流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全方位、整体的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统一,学以致用。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续关注市场动向及其对知识和人才类型的需求状况,以便进一步加强教与学及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了解需求状况及时更新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如采取操作式的教学模式来加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等。

(三)在探索涉外护理职业英语教学模式过程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师资力量的建设问题

要培养出具有英语特色的护理人才,仅靠强调学科的完整性是不够的,还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构建适应“涉外护理英语”需要的课程体系。因此,教师不仅要专精一门,而且要具备本学科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英语教师自身除了要打好坚实的英语基础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专业或行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双师素质。护理专业教师也应加强英语学习,尽量采用双语教学。学院要对专业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科学规划,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比如聘请国外护理学专家或具有国外医院护理工作经历的人士来校讲学;也可以派出教师参加雅思英语培训、口语培训,有条件的还可以出国培训;同时还要要求担任涉外护理人才教学的英语教师多听护理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参加专业教研室的科研活动、教学研讨,实现知识和能力相融合。因此,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把担任涉外护理专业教学的英语教师划分到专业教研室,这样会更有利于各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协作。

2.良好语言环境的创设问题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只有让他们在课堂上亲自感受、体验各种状态下的“虚拟护理实习“,才能让学生毕业后立即进入“角色”。因此,教学必须通过高仿真的教学拟真环境、软件、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等来创设工作环境,或通过真实的岗位实践来完成。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英语语言氛围。利用多媒体教学,比如听录音、看英文电影,然后叫学生复述或是模仿等。其次,营造近似职场的语言场景,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workinpairs,readandsay,speakout,groupdiscus-sion,interview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说英语中来。再次,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能够巩固所学并能提高其应用能力的任务,以小组合作式等形式来完成。最后,我们还“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构建虚拟护理工作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护理医学的场景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2]101。

第2篇: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范文

【关键词】

男护生;职业生涯;相关因素;对策

The 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fluencing Male Nursing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LI Gui-ling.Nursing Schoo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Heilongjiang,16104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related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male nursing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and analyzing their response,the male nursing students can increase the confidence of loving nursing profession.Methods Taking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ed by ourselve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58 male nursing students concept of careers,role of adaptation and state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majority of male nursing students who chose the nursing profession are not their first choice,and the main motive of choosing the career is easy employment and income; they have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nxiety and believe that social prejudice and tradition Concep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male nursing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Conclusion Targeted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rofessional edu

cation,eliminate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bringing by gender bias and called on the communit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male nurses and played the full advantages of male nurses in posts at the hospital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hospital.At the same time,made the school students of male nursing expand,and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rate.

【Key words】 Male nursing students;Career;Correlation factor;Countermeasures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职业发生改变,男护士悄然兴起,医院对男护生的需求在增加,这说明男护生的就业是很乐观的[1]。但在大学里,护理专业不容易招到男生,即使招到,将来成为男护士的也很少。因此,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我们通过调查影响男护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并对男护生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了解男护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让更多的男生加入护理专业的行列中来,为护理事业做出贡献。

本院护理专业2007年招收了58名男护生,笔者分别针对其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护理学院,2007级58名在校男护生,年龄19~23岁,平均(20.65±0.41)岁,本专科学生。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入校时的择业观念、对护理专业看法等。发放问卷58份,收回有效问卷 58份,有效回收率100%。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0.0统计软件整理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影响男护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主要因素调查 (见表1)。

2.2 调查结果 从择业观念调查上看,几乎所有男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他们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即使是第一志愿,大多数主要考虑的是就业优势和收入。若让他们重新选择,46.6%的学生将不会再选择;13.7%的学生选择后悔,26.8%的学生毕业后不会从事此专业,改行或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30.5%学生认为影响男护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的相关因素是社会偏见,34.2%学生认为是传统观念。

从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看法的调查上看,44.8%应加强特色专科课程,62.1%应加强特色专科实习。38.9%男护生对专业不满意,21.6%男生认为护理学的操作技术含量低。

3 讨论

3.1 加强职业素质辅导,树立信心 改变传统观念 自南丁格尔女士开创护理事业以来,护理工作带有典型的女性色彩,以至于形成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性别偏见,很少有男性主动选择护士作为自己的职业[2]。

调查对象认为男护士的职业影响因素主要是传统观念和性别偏见等,学校及社会都应抓好男护生的入校教育,排除性别偏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优势,以自己从事的职业为骄傲,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演讲比赛、心理问题座谈等形式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其爱岗敬业精神,正确引导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识,为其提供精神动力。

3.2 调整课程设置,发挥男生的优势 传统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以培养女性护生为特点,教师也以女性为主体。男护生在课程兴趣、职业追求及护士形象上均有明显不同。护理教育者应注意男护士的感受,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如手术室、精神病院等学习,明确男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发挥在进行急救处理和搬运手术患者时的应变能力和承受压力等方面的优势[3],并让他们了解现在很多的医院以高薪招聘男护士,医院的领导也非常重视和支持男护士,以鼓励更多的男性加入到护理队伍中来。

参 考 文 献

[1] 霍健梅.我国男护士的现状及其改善对策.护理学报,2006,5(13)22-24.

第3篇: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范文

专业思想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学科的理性认识和态度,是一种从信念情感到行为的稳定的综合心理品质,它包括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对今后所从事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所持的观点和态度[1]。专业思想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可替代的作用[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护理工作还是以单一女性为主,不仅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会阻碍护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3,4]。男护生(士)在我国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他们的专业思想问题非常突出,因此,了解男护生的专业思想现状,对于疏通和解决他们的专业思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健康、和谐的护士队伍,推动护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医学院护理学专业2005级、2006级所有高考统招本科男护生。基本情况见表1。表1 研究对角分布情况(略)

1.2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选择在学生学习一年后进行。发放问卷3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0份,收回率100%,有效率100%。

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问卷经过了医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论证,问卷能较好地反映护生的专业思想。问卷包括入学形式、选择动机、专业知识认识、性别专业优势、职业压力、性别发展潜力、未来成就认识和毕业后的选择8个维度。调查情况见表2。表2 本科男护生专业思想调查表(略)

3 结果与讨论

3.1 男护生选择护理学专业身不由己结果显示,73.33%男护生进入护理学专业学习是因为自由调剂,自愿选择的为20%。在与学生会谈中得知,他们最终留在护理学专业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困难,表1显示,66.67%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已无力提供复读的费用;二是部分学生是复读生,他们已厌倦了高中生活;三是少部分学生分不清护理学和临床医学,认为两者基本互转,将来可以转行。

3.2 男护生对护理学专业认知度低结果显示,60%的男护生认为护理学专业科学性、技术含量一般,认为高或低的各为20%。男护生普遍认为护士的工作就是打针发药、喂水喂药、铺床等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是医生的助手,是一个从属的、被动的工作。

3.3 男护生对护理学专业认同度低结果显示,男护生选择护理学专业因就业的为26.67%,因热爱的为0.00%,因其他原因的为73.33%。有研究显示,71.88%的男性和 89.83%的女性对男性从事护理工作持肯定态度, 不同性别在该问题上的观点无差异[5]。但在人们的传统思想中,护理一直是女性为主导的职业,是女性从事的职业;护理工作带有典型的母性或女性的特质,是简单、辅、照顾性的工作。

3.4 护理学专业性别优势认知度女性占优结果显示,56.67%的男护生认为在护理学专业中,女性占性别优势,10%的认为男性占优。尽管男性在护理工作中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一是体力充沛、反应敏捷、适应能力强,适合在急诊、手术室、骨伤科、精神科这一类科室工作;二是男护士在使用器械方面及科研方面较之女护士也有一定优势;三是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同性护理也逐渐地被某些特殊科室所采用。但人们仍觉得男性不如女性耐心、仔细,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人们仍首选女护士[6]。虽然有些患者在理性上愿意接受男护士,但情感上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使得男护士在病房里遭遇过许多尴尬[7]。

3.5 男护生社会压力大

3.5.1 传统观念结果显示,33.33%的男护生的社会压力来自于传统观念。尽管有研究显示,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调查者对男护士的知晓率为81.48%,患者及其家属对男护士的知晓率为40.43%;多数人对男性从事护理工作持肯定态度[5]。但我国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陈旧观念阻碍着男性把护理工作作为职业来选择,100%的男护生表示社会偏见和传统观念是使他们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原因。

3.5.2 护士地位结果显示,33.33%的男护生的社会压力来自于护士地位。有研究表明,男护士离开护理岗位的原因是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男护士承受高强度、高风险和高度责任心的护理工作,但其地位却与之不符,而且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以及应有的尊重,不能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对自身发展抱有不乐观的心态[7]。

3.5.3 自我与角色冲突结果显示,33.33%的男护生的社会压力来自于自我与角色冲突。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医院,护士都是女性占有绝对优势;护士在人们观念中的形象是 “白衣天使”“提灯女神”,与温柔、轻盈、美丽相伴;护士的工作从属于医生,多是以女性为特点的琐碎的生活护理,这些与男性本身独立、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观念形成强烈对比[7,8]。

3.6 男护生成就感喜忧参半结果显示,63.33%的男护生认为男性在护理学专业的发展潜力大于女性,认为男性提升快、发展空间大的为33.33%,认为提升慢、无前途的为16.67%。男护生经过1年的专业学习,对护理专业有了一定的理解,认为护理学是一门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护理工作是一种高技术、科学研究型的工作,男性在护理学专业将大有可为。

3.7 男护生未来的职业选择令人担忧 结果显示,63.33%的男护生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学专业尚说不清楚,愿从事护理学专业的为13.33%。这63.33%是一群值得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关注和研究的特殊群体,如果为他们制订相应的政策,营造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模式和生存、发展空间的氛围,他们将有可能成为推动护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生力军。

4 结语

护理从一门职业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到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护理工作也从传统的照护发展到整体护理。如果护士队伍仍然以女性为主导,势必会阻碍护理专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也难以满足人们对护理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加强本科男护生专业思想教育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提高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英芹.浅谈成人高教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2,2:32.

[2]黄谢军,袁艳斌.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路及对策[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8:51.

[3]Cassidy ML.Gender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status within selected femaleand maledominated occupations[J]. Current Research on Occupations and Professions,1990,5:111.

[4]吴之明,杜彩素. 对我国男护士现状的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59.

[5]赵明珠,章雅青,李莎莎.临床使用男护士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2,2(4):6.

[6]王策.男护理部主任在护理管理中的优势与劣势[J].护理管理学杂志,2002,2(4):59.

[7]李志红,郭淼,等. 男性护生实习期间真实体验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875.

第4篇: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范文

1.1护生在就业相关方面的态度毕业后准备从事护理工作者占68.75%,打算尽快改行的占21.09%,想继续深造的占7.81%;对自己就业前景的态度很有自信的占37.50%,比较焦虑的占13.28;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中个人能力占68.75%;就业单位条件中选地理位置的占39.06%,选收入高的占29.69%;医院等级的选择中三甲级占67.19%;54.69%护生选择期望的月薪值2500~3000元。

1.2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选择护理专业主要原因是个人兴趣者占45.31%,选择好就业者占28.13%,选择父母意愿者占17.97%;对护理专业的满意度中现在比较满意的占52.34%,不满意的占25.50%;认为护理工作中比较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者占39.06%;认为护士的工作压力是担心出现错误者占60.15%;若允许重新选择专业,选择护理专业者占35.16%,坚决不选者占20.31%;认为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是辛苦者占45.31%,是医护地位不等者占27.34%,是不受人尊重者占18.75%;对就业态度教育的看法中认为有必要者占46.88%,很有必要者39.84%,没必要者占7.81%,见表2。

1.3护生今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医院你对病人有无一种温柔友善的感觉中完全可以者占51.56%;护生与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合作是否愉快中一般者占52.34%,很愉快者占37.50%;有79.69%的护士在出现工作差错时可完善自己,迎难而上。

2讨论

2.1护生对就业方面的态度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生都能理性地面对就业,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占大多数(68.75%),反映她们对当前的形势有较清醒的认识,就业心态逐渐成熟。但仍有21.09%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而导致选择了改行,一方面反映了学生追求的多元化、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就业模式,另一方面因与自己的预期选择专业不符,护生难以产生专业认同有关。因此护理教育者应该清楚护生选择护理学专业意愿的差别,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不断引导和干预,培养专业兴趣。同时护理教育者应注意职业信息的传递,尤其是专业发展的传递信息,从而提高专业兴趣[1]。本调查结果显示,37.50%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保持乐观的态度,但仍有13.28%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前景不甚了解,导致对前景的担心和焦虑。护理教育者应进一步了解护生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她们必要的指导和心理支持。本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护生认为就业的重要性在于培养自己的个人能力,选择个人能力的远远超过选择单纯学习成绩和选择社会关系的护生,这说明大多数护生认为综合能力是必备的,她们认识到强化自己个人能力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她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努力提高综合能力而完善自己。在护生今后工作的医院等级选择上,绝大多数选择了三级医院(67.19%),经济收入与就业单位的地理位置也成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护生就业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发展的空间和单位发展前景,一方面反映出护生较为注重自身发展,同时也表现出就业选择非理性的一面。提示学校和护理教育者在护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中应将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及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

2.2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选择护理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遵从父母意愿而选择护理专业者,多是考虑到护理专业就业机会多,工资相对较高,这对护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与自愿者相比,她们的职业态度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摇动,部分护生还存在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本调查显示,学校对护生就业态度教育方面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护生分别占39.84%、46.88%,对护理专业非常满意的护生占25.78%,比较满意的护生占52.34%,不满意的护生占25.50%,说明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牢固,对专业不够了解,需要持续地进行专业指导和教育,学校和护理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护生对护理专业重视的程度对培养护生积极的专业态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显示45.31%的护生是因为辛苦而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而且20.31%的护生坚决不会再重新选择护理专业,原因是认为护理工作中比较难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护生占39.06%。65.63%的护生认为就业的主要途径还是继续进行学习,增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这比其他因素都高得多,因此应重点加强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心理因素、专业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和自信心等。

2.3护生今后对待工作的态度本研究结果显示,37.50%的护生认为有信心处理好今后工作中与患者及其他医护人员的关系,有52.34%的护生认为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关系处理一般。有调查显示人际关系处理不良可影响护士的工作态度。因此,护理教育者在学校教育期间应注重护生人际沟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帮助护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其良好的职业态度奠定基础。本调查中,79.69%的护生在发生工作差错时能够完善自己,迎难而上,在工作中不断地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但12.50%的护生在工作中害怕进行护理操作,说明护生对自己的自信心低,各项护理操作不够熟练。

第5篇: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 提高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89-02

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对目前职院护理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有针对的提出卓有成效的解决办法。

一、现状分析

1、生源情况

随着近年来初中毕业生人数的下降,又逢高中招收人数的增加,且家长、社会对职教的认识不足,使得职院招不到好的生源。甚至是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很多时候都是不要什么成绩。这些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中考是落榜者,文化成绩很差,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自信心不足。但是按照我们的相关要求,护理毕业生又必须要对通过资格考试才能获得工作机会。这些都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职院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

现在职院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问题较多,大概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缺乏责任感、比较自我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小时候就备受家人关爱,这就养成了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非常自我的一面,在面对事情时也首先是从自己除非,缺乏起码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们又缺少较强的心理承受力,不具有艰苦奋斗的意志,这些与我们的护理工作实际相去很远,因为护理需要的是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2)不良的社会影响

现在很多的网吧、KTV等娱乐场所都离职校较近且数量很多,一部分的学生对自己放纵,结成小团伙、吸烟、酗酒等不良情况也随之涌现。社会的很多地方还没有得到规范,文化领域受到一些暴力、黄色等因素的污染比较严重,这些都给那些职院的青少年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3)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没有作用

最近几年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很多的毕业生面临很多的就业难题。社会各种舆论对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学习不起作用的言论,这让一部分学生比较茫然,认为将来找工作和现在的学习状况没有关系,这就很难积极学习。

目前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程设置不科学

课程设置中前后相同的情况较多,且对基础理论不重视,过分的强调专业理论,比较枯燥,且缺乏实践性。职院的学生初中文化成绩差,对理论的学习比较吃力,这样也会打击她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方法陈旧

学生更多的喜好上实训课。但是在很多职校都还没有注重到学习的需要上,那种沿用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符合学生的现实状况,这也就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应对办法

1、对学生的教育方案进行调整,让职院教育更加引人

职院要加强和外部的合作,建立健全“学识基础、技术加强、层次提升、双证齐全、定向培育”等护理专业培训形式。这样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可持证上班,可能继续升造,也可定向培训,定向就业等。这样就更提高职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就使之更加有吸引力,能吸引更好的生源就读。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克服自我思想

(1)要利用学校的网络、校园广播等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让集体主义的观念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这样生活中到处都是这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就能潜移默化、看似无形中改变学生的自私自我思想。让集体主义的良好思想武装他们。

(2)让学生有正确的就业观念

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当今社会的形势,让他们能有正确的竞争意识。要让学习改变过去的依赖就业观,要让他们明白就要靠的是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更要让学生改变职业有高低贵贱的思想,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和现在的学习努力相联系的。且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努力把握开始的教学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对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更需要对相关专业的重难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对新的知识信息也要及时掌握,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也才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

(2)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体会成功。多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进而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3)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感性认识促进理论学习。在学习中要让学生多一点临床的模拟实践,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加学生对临床实践技术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理论的学习。

总之,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者永恒的追求,也是一个学校发展壮大的关键。所以学习必须要能够注重学生本身,要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更新思想,最终实现职院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第6篇: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unceasing enhancement of human life level, the requirement of the patient is becoming higher to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so the nursing mode must be changed.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new medical model, nursing students,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future clinical nursing work, they not only should have a good nursing theory knowledge and skilled operation skills, but also should have advanced nursing concept and comprehensive cultural quality, and they should actively use them in nurs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raining mode of nursing students' quality promotion action, this article takes related discussion, combined with the education teaching, it puts forward various forms of moral education,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moral quality, conduct multi-level culture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s various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for nursing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strengthen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ir action ability. Throug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hopes to have certain help to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关键词: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行动;培养

Key words: nursing students;humanistic quality;action;cultivate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31-02

0 引言

这些年,医学与社会科学飞速发展,而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跃,这尤其表现在人们对护理观念的认识上,已经从传统“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而这种观念的转变势必影响护理模式的发展[1]。当然,“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切实符合新时期护理模式的需求,其宗旨在于以人为中心,以现代化的护理作为指南,以多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以此充分为病人提供一种优质的整体化护理[2]。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倡导“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的理念,旨在动员广大年轻护士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行动起来,刻苦训练“三基”技能,以便促使他们在护理过程中可以养成“果断敏捷、主动勤快、实事求是、热情服务”的工作风格,主动了解患者需求,具有慈悲心、同理心,尽力在合理范围下满足患者的要求,建立良好护患及人际关系,营造默契配合的氛围,使得护生都能成为“会沟通、技术好”的全面手。总的来说,新的护理模式下不仅要求护生要有过硬理论知识与娴熟护理操作能力,更要有先进的护理理念与综合素质,同时要积极参与临床护理实践。为此,本文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分析如下。

1 必须牢牢树立以人为本护理观

1.1 树立人文意识、明确护理本质、强化新护理服务理念 新时期,护生应充分理解与认可人文护理在护理中的重要位置,将“以病人为中心”牢牢铭记在心里,培养一种“以他人为中心”的自我奉献意识。护生应加强人文精神学习,积极进行整体护理意识的学习与讨论。比如说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讲述身边感人事迹”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感受到真情的魅力,让他们切实感受人文的深刻含义[3]。推荐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人文书目如“理智与情感”,“爱的艺术”等,通过学习,加强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以期护生进入医院时都可以将关心尊重病人、以病人利益与需求为先放在护理首位。

1.2 树立护理奉献精神 护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生命守护神的角色,同时也是健康教育的使者,是促使患者健康的一个卫士,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当然,护理的对象往往有着不同的背景、文化及心理因素,而不同疾病困扰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护理需求,加上还需要一定的关爱呵护及同情帮助,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护生应树立一种奉献精神,拥有无私奉献护理服务的心,才能将更多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及耐心送达到患者身上。为此,在护理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成为护生的学习对象与榜样,关爱学生,熏陶学生,指导与教会护士要处处以他人为重,重视爱护与体贴患者。

1.3 强化护生尊重患者人格与权利,培养他们珍视生命的意识 为了体现整体护理内外环境的人性化,护生应培养尊重患者人格与权利,珍视生命的意识,并且要关注与关心患者的尊严,在工作中务必严谨与一丝不苟,最大化提升护生的个体护理质量。当然,步入以后的工作中,护生要自觉将尊重患者的意识融入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以此真正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与效率。

2 加强护生思想、文化、业务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2.1 进行多类型德育教育,提高护生思想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也是根本,要想做出良好的行为,那么就要有高尚的情操与思想,故而护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热爱祖国、人民及护理工作是护生必须具备的思想,拥有了这些思想素质后,才能更好的将护理事业做好。护理人员做工作是否尽责,实际上就是“我为人人”还是“人人为我”的抉择,选择前者则思想素质较高,而选择后者则需要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就当前大部分医院护理工作调查与研究来看,影响护理人员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基于此,在对护生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就应将德育摆在首位。将德育摆在首位并非单纯多上政治课程,而是要将政治思想教育切实渗透到每个护生心中,比如说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将德育设置在其中;还可以指导与督促护生多观察德育教育类书籍与刊物,比如说《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原理》(檀传宝著)以及《德育教育杂志》等,同时也可以将一些有关于德育教育方面的视频、电影等播放给护生观察,让他们畅谈观后的感受与想法,以此勉励他们提升自己的德育观念。

2.2 进行多方面能力培训,提高护生业务素质 从这些年护理教育来看,主要强调的是统一规范,这就要求护生的理论考试要统一答案,而操作考试也要步骤统一,这种模式下虽然使得学生更为严谨,但是却不灵活,虽然答案规范,但是却缺乏创新,不利于护生的业务素质发展[4]。故而,建议在适当规范的教学前提下,可以为护生提供宽松的环境,比如说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思考,并且多利用自己的个性。护理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在于考试成绩,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护生主动学习与思考,鼓励他们多问问题与提出疑惑,加以适当的引导,启发他们发现与预测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他们主动并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进行多层次文化教育,提高护生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也是护生发展的基础之一,提高文化素质来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有助于护生养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与业务素质。由于近几年大部分护生基础教育较差,基本上属于初中毕业后进入护理专业学习,这类学生文化水平比较低,而护理专业教育主要侧重于业务技能培养,故而文化素质教育就成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基于此,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生,开设不同的课程,比如说文学写作、医学哲学、美学修养等,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授课同实践相结合,共同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事业,即使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也要最大化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2.4 进行多方位身心陶冶,提高护生身心素质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护生知情意的整体发展,未来护理工作中,不得不面对快节奏与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的身心素质则是护理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当然,身心素质提高并非单纯课堂教育就能解决,护生还要在日常生活与行为中主动去培养,比如说主动关心他人、养成豁达乐观性格等,并且还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以此促进自身体质的健康发展。

3 开展各项护理活动,在实践中锻炼与培养

在学校内部应积极创造良好校园文化,应给护生提供良好学习氛围,并且要有计划与有目的的开展各种专项活动。比如说,设定技能竞赛月,开展各种护理技能大赛;或者定期在学生中开展各种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及心理健康知识等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有条件的学校,其学生会还可以组织各种社团,鼓励学生参与和开展各种对身心健康有利的活动,在活动中让护生学会操作技能、合作协作及沟通等社交能力。在校外也要磨练护生的专业技能,比如说参加全省或全国举办的各种护理技能大赛,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给予奖励,以便促使其他学生也不断努力。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不定期举行到社区、敬老院及家庭等处卫生宣教、康复护理及健康体检等;开展送药下乡服务活动,以此提高护生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安排护生到实践基地或者对口医院进行见习或实习,以此实现护生与临床护理工作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充分感受临床护理工作氛围,进一步体会患者需求及其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需求[5]。当然,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教师应加强护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与评价,有意识与有目的的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素质等。此外,为了分析护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以及为以后的护生教育提供参考,当护生在实习期间,应将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尤其是要仔细分析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及时调整护生素质提升培养的方式与重点,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并实施优良措施,不断改进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王艳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2):229-230.

[2]李洪峰.以人文课程为基础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3):265-268.

[3]皋玉蒂.国际视野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1):9-12.

第7篇: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范文

一、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培养敬业爱岗精神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意识和敬业爱岗的精神。3+2高职护理是在校就读五年,前三年读中专,后两年学专。刚进校护理学生年龄较小、适应能力及自制力差、社会阅历较浅;学生选择3+2高职护理,多数是由于中考失利,对复读信心不大,是家长帮学生做出的无奈之举。因此,很多学生对学习护理专业并不了解,缺乏学习的兴趣,甚至厌学。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做好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工作,任务艰巨。于是,在新生入学后不久,围绕培养热爱护理专业,献身护理事业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如组织收看“南丁格尔生平”的录相片;邀请我校毕业的优秀护士介绍她们的职业成长经历和职业感想;观摩高年级护生的护理技能比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一年一度“5、12护士节”活动,活动中邀请实习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来校介绍护理工作发展趋势;同时,举行“授帽”仪式,由护理前辈们为班级部分学生戴上圣洁的燕尾帽,并集体宣誓;此外,班级还开展“怎样当好一名护士”、“我为护士而自豪”的主题班会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传承护士职业的神圣与崇高;让学生真正理解护理专业内涵,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是一项平凡、人道、有价值的科学性劳动;增强了学生护理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她们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二、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班风

中专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学生将来成为具有护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合格护士,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医德行为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以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为主要内容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通过军训、组织学生学习《中专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手册》,加强学生纪律观念;利用校运动会、歌咏比赛、拔河比赛、校园文化艺术周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学生的特点,通过班集体讨论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一系列纪律、学习、卫生、劳动等的班级规章制度。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规章制度,由班级班干专人分工负责检查、记录,定期公布并作为学生量化考评的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督促和检查,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全班共同努力营造“诚实、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风。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例如,我班开展过值日班长轮流制,让每个学生亲自参与管理班级,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这不仅锻炼自己,而且让她们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对于值日中认真负责的后进生,班主任应抓住机会表扬她们,实行赏识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明确学习目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作为一名护士,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胜任今后从事的护理工作。首先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少数基础知识差、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班主任与班委一起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研究如何帮助她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如编排座位时要互相搭配好,如要兼顾好前后、左右、动静、学习成绩与态度、思想状况等,这有利于相互激励、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其次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有针对性、有意识地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中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上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自己不懂的问题也要及时请教。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加强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这对于今后工作中开展有声服务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在整个学习期间,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征文竞赛、校普通话比赛及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比赛,积极鼓励人人参加并进行必要的指导,致使竞赛活动获得良好成绩,如我班房倩倩同学的“我爱护理,我的专业”征文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的三等奖。坚持以先进促后进,合理量化指标,把学习成绩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及团干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效率,任课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班主任要掌握学生课堂的真实情况,必须经常与相关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以及个别差异生的学习情况,从班级管理入手,召开有关学风建设的主题班会,树立学习榜样,请成绩优异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同时班主任每天深入教室查看晚自习,督促学生的预习与复习,提高学习效率。经过几年的师生共同努力,我班学生在年执业护士资格证考试中通过率100%。

第8篇: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范文

《论语》、《尔雅》等儒家经典著作中,护生以往学习经历中接触得很少。绝大多数护生仅在中学时期学习过几篇古文,且护生中理科生居多,文理分科后她们再次接触儒家文化的机会少之又少。进入大学后,由于医学护理课程种类多,课时量大,而专科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护生中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接触儒家文化的更少。

2儒家文化的传承方式较为单一

调查发现护生对阅读儒家文化的原著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仅对大众传媒所传达的儒家思想比较关注。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应从娃娃抓起,潜移默化,从孩童儿时耳濡目染接触的环境、事物中,点点滴滴,不断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讨论

儒家经典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精华[3],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教育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就调查研究现状而言,目前高职护理学生对儒家文化认知程度较低,与其所处社会文化背景及学习背景是相关的。首先,21世纪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交流日渐频繁。西方文化的侵入使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以往地位,而退居历史的舞台。在青少年义务教育中,中文的比例在慢慢缩小,外文的比例在逐渐扩大。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淡化。其次,调查的高职护理学生中82.7%均为理科生,其对儒家文化的兴趣与了解程度是有限的,因此导致对人文课•程的不重视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高职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在护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3.1加强“仁爱”教育

“医乃仁术”是千百年来我国医学界所崇尚的行医信念[4],也是医者通过行医施药实现仁者爱人、济世救人的高尚理想。“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根本,其中最突出一个内容就是“爱人”的思想。高职护理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即是‘仁爱’,护士如果缺乏爱心,就不会全心全意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更加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当今社会中因为重疾病、轻情感;重科技、轻沟通;重效益、轻人文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这些都足以说明,爱心教育在医学教育中何等重要[5]。目前,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大力加强“仁爱”教育,把“仁者爱人”的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3.2深化“礼仪”教育

礼仪是中华儿女世代相传的美德,是一种敬人、律己的行为规范。孔子提出“不学礼,无以立”的观点,礼仪教育的重点是意识和品格的培养,具体体现在儒家的“内仁外礼”和“仁者爱人”的观点上。“礼”在医德规范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尊重病人、尊重同行上。医学教育中,应努力构造医院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实际感受医疗环境的严谨氛围,自觉运用适宜的言语行为来为患者服务。护患沟通时我们应认真倾听,充分了解患者需求,让患者有被接纳、被理解、被关怀的感觉,从而自觉接受医护帮助,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护士礼仪的学习不仅要使高职护生具有独立完善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又须具有气质优雅、仪表得体的外在表现。

3.3强化“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品德要求,是一切美德的来源。作为医护工作者,担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特殊使命,诚信就显得格外重要。高职护生应借鉴优秀的儒家德育思想,积极摄取营养,切实提高诚信意识,争取为每位患者提供纯净的医疗空间。

3.4活跃“文明”课堂

第9篇: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范文

一、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因素

1、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能力。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决定着学生实习的整体表现和实习效果。当今社会上很多人对护理工作存在偏见;加之学生每天面对病人痛苦、压抑的情绪,重复、单调、又脏又累的护理操作,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向往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学生实习效果。调查中,认为护理工作理想的学生229人(占50.88%),不太理想的163人(占36.22%),非常反感的 58人(占12.9%)。不少同学反映实习工作太累、太紧张;抱怨病人看不起实习生,病人及家属不愿让实习生操作,甚至说话很难听。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实习热情。

2、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和人格魅力。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共同的活动,首先带教老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是很重要。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理解他们的心理、关心他们的身体、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带教老师爱的存在;其次是带教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如高尚的情操和职业道德、渊博的知识、坦荡的情怀、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爱生敬业奉献的精神。带教老师的知识水平、带教态度、带教方法均会对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造成影响。调查中,反映带教老师能做到主动示范讲解的,有351人(占78%);反映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不管不问的95人(占21.11%);这说明有一部分带教老师对工作不负责任。

3、护理专业毕业实习考核办法欠完善。出科考试是对护理专业学生各种能力的检验,应从品德、护理理论、护理操作等多个方面考核。调查中,反映出科考试不注重对护理问诊能力的测试有153人(占34%);不注重对护理病历书写能力的测试130人(占28.88%);不注重技能操作的测试则12人(占2.66%),护理理论很少考核。

4、学校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也对护理专业学生迅速适应实习造成一定影响。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教师授课任务重,接触临床工作少,教学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教材内容更新较慢,跟不上临床新技术、新设备快速更新的步伐,导致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较差。如理论知识不扎实、操作技能不熟练等。调查中,认为在校所学理论、技能知识与临床应用基本吻合的243 人(占54%);认为差距较大162人(占36%)。

5、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自信心不足,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间问题突出,也严重影响学生实习的效果。

二、对策

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实习期间是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培养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时期,学校应注意和医院结合,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基本点,通过各种活动和手段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思想及综合素质与能力教育。教师可结合实例,请优秀护士进行护理工作先进事迹讲座,组织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护士专题讨论等活动,让她们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加强带教老师管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对护理专业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选拔带教老师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关键,医院应选择有一定理论和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带教认真的人员进行带教,并对带教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如学习实纲,熟悉带教项目,了解实习生实习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护理部应对带教老师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制定严格的评分标准,让学生参与评价,奖优罚劣,确保其做好带教工作。

3、缩小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差距。学校应和医院结合,经常邀请临床医生到学校讲课、讲座和座谈,传授临床经验。临床课教师要定期到医院接触临床,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以便运用于日常教学,学校要适时安排学生到医院短期见习,熟悉了解护理专业知识及工作环境,缩短所授知识与临床实际应用的差距。

4、改革和完善实习考核方案。出科考试既是对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检验,又是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有力督促,应引起学校和医院的共同重视。医院护理部应和学校结合,统一制订出科考试方案、项目、评价标准,以确保考题全面、规范,既可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多种实际操作和操行进行评价,又可避免漏缺和重复,达到全面考核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5、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及交往能力训练。护理专业学生从学校来到医院实习,角色不适,心理应对能力差,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到科室实习,带教老师首先要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使护理专业学生感到被重视和受欢迎。在护理操作实践中,带教老师对护理专业学生既要大胆放手,又要耐心指导,这样才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减轻心理上的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学校应派临床带教老师参与医院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心理状况,因为学生对自己学校的老师较熟悉、亲近,有烦恼和问题愿意向老师倾述,寻求解决方法。老师应耐心倾听她们的喜怒哀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减轻学生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