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第1篇: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1.1创新生态的主要概念。创新生态观从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出发,把科技看成一个过程和整体,要求关注科技发展的相关因素,要在整体化的环境里找出促进科技发展的相关性。面对着科技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20世纪70年年代开始,人们尝试着用生态化的观点来解决问题,着力在大环境下实现生态理论系统的有效结合,从而完成相关科技上下游及相关因素的结合,实现在合作与竞争中促进科技的全面快速发展。首先,创新生态观要求全面整合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资源,要在全面加强资源管理的基础上促进科技的发展。其次,要为科研人员建立起科技和研究领域的交流平台,实现集体智慧促进科技发展目标,要求在创新性的科技研究模式下,加快科研工作的速度。第三,根据以往科研工作的经验,要求解除科研孤岛现象带来的问题,要把科研成果向着产业化的方向转换,建立起科研、市场、资本相配套的科研发展的流程体系。从以上角度说,建立起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科技的快速发展。1.2创新生态的基本构成。科技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技术与技术之间的相关性也非常的紧密,只有把相关因素配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成的科技创新的新环境。首先,要建立起设备、材料、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合的制度,建立起创新性的科学工作管理动态系统,实现相关因素的有效结合。其次,从市场角度建立起围绕产品的科研生态体系,实现技术与非技术因素之间的分配,保证技术与环境的密不可分,着力从产品角度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第三,实现产业创新生态,着力通过产品起到对企业的培育作用,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有效整合上下流企业的科技资源。

2传统科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过于注重取得技术优势。取得技术优势对实现科技领先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过度的渲染技术优势,不注重将优势技术转化成产业,不仅没能实现技术优势的真正价值,而且也不利于优势技术的继续发展。首先,对项目的评价目前还停在技术层面上,技术绝对化仍是科技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只有把技术放到市场上进行评价,才能真实检验技术的优劣。其次,没能从市场需要的角度进行技术研究,导致技术的实用价值不强,没能实现技术研究部门与生产部门的有效结合。第三,当前科技研究部门过于重视从自身角度评价技术,忽略了技术的适用性,同时排斥了非技术因素的研究,导致技术没能与商业模式,没能与市场需求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结合。第四,当前科技管理模式中价值评审还以高校和科研机构单位为主,实际上严重忽略了整个产业链的存在,致使好技术走不出实验室,不仅浪费了国家的经费支持,而且缺乏必要的技术发展战略眼光。2.2过于强调科技自主。科技自主是当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把科持自主放在最高的地位,不利于科技的有效融合,不利于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在现有技术条件和情况下,只有把自主创新能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结合起来,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先,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先,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为科技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快速发展,培养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优势技术人才。首先,当前不少企业存在着误区,把自主创新当成了自己进行技术创新,没能有效的发挥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作用,没能有效的引进急缺的技术。其次,特别是在某些不具备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实力的行业里,往往自主创新道路上忽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没能就行业的实际情况实现有效的科技技术自主创新的管理,完全依靠单干硬闯,导致技术发展水平不高,技术研究方向有失偏颇,同时不符合我国当前紧迫的科技形式需要。第三,当前技术发展没能从取得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没能在生态化的概念里实现企业技术的有效发展,没能在有效的合作中实现技术创新,全面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效率。2.3过于强调科研机构的作用。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和使用领域里担负着龙头的作用,应当正确的发挥出科研机构的价值,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撑,但是不少科研机构没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不能把科技使用与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我国当前的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模式较落后,没能发挥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力,不少科研机构只与大型国有的企业进行合作,没能建立起公平竞争和全面合作的模式,导致不少民营企业没能参与到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活动中,导致我国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效率较低。其次,部分科研机构不关心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没能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开拓出有着十分广泛科技优势的市场化科技产品,造成往往单项技术突破的无用论,导致最后即使中国研究出的新技术也落在他人的后面。第三,科技研究还没能关注到产业布局的层面,没能带动科技企业投入到相关技术的研究中,更没能建立起有效的科技研究发与沟通共享的平台,科技难与经济有效的结合是当前的瓶颈问题。

3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策略

3.1从生态角度进行科技立项工作。从生态角度进行科技立项工作可以解决好有技术没有市场的尴尬问题,从而实现国家科技对企业生产的支持,进而把科技部门的决策转换为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首先,生态角度进行立项,更加重视技术本身的生态性特征,能够充分考虑国外内相关技术的情况,使技术投入企业就能形成相对优势,有助于获得产业上的成功。其次,在技术转换的过程中更注重技术的成熟性,力求用成熟的技术来支撑项目的发展,进行有效的降低企业产业发展的风险。第三,可以提高市场的广阔性需求,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利于围绕市场开拓出企业的经营模式。第四,有助于建立起围绕市场生态的,集科研与市场开发于一体的团体,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科技的有效支持和实现快速发展。3.2实现科技的合作创新发展。其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是充分整合内外部因素的有效的创新,它不仅要保证研究出新技术,把新技术转换成产品,而且还要降低研发过程中的成本,降低研发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同时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研制出最适宜市场的产品。首先,它不强调发明新知识与新理论,只要成功怀的运用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就可以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创造和提供新的服务。其次,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人才与技术,可以实现多渠道的资源优化,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创新活动的新开始。

4结论

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实质上是开放式管理,有助于提高创新的效率,实现快速面向市场的目标,形成更为有效的合作模式,从而最快速的把技术推向市场。

作者:江中阳 单位:黑龙江省计算中心

参考文献

第2篇: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一、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1.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而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相类似,走的是一条低成本的发展道路,其快速推进主要建立在环境承载巨大压力之上,并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与增加物质投入,在带来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的同时,也使得有限的自然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削弱,引发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源短缺等一系列黑色发展问题。201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在统计意义上已经达到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正式进人城市主导型社会。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不变,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会达到10亿左右,城市数量将达到1000个左右。中国城市发展的需求结构、人口结构、劳动力供给及外部环境等各种经济基本面因素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高投人、高能耗、高污染但低水平、低效益的传统粗放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而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提高科技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促进城市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也可以促进城市新 兴绿色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长期来看,对中国城市而言,支撑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可能不在于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是否丰裕,而在于城市是否具有不可复制的知识优势和创新资源。将科技创新作为整合和转化区域优势的主线,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城市产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成本,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经济,实现从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红利”的低水平“要素驱动”转向依靠知识和信息的高水平“创新驱动”,将不仅是城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更将为城市长期可持续提供持之不竭的动力。

2.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增强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城市在国家乃至全球城市经济体系中的贡献与作用。在全球^市体系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一般都是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经济增长极,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经济活动生产总值规模大,产业结构合理完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总于全球城市经济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支配性地位和推进性的空间单元,对全球城市网络体系升级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带动作用主要来自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创新,保持和拓展优势领域,通过自身创新能力的释放在城市内部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发挥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创新功能,在城市外部产生辐射效应,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减缓,各国都面临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巨大压力,城市经济发展对于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更加紧迫,世界各国城市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突破口,全球城市已经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中国城市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只有紧跟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潮流,加快创新驱动,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不断形成新的战略支点,提升既能反映中国城市竞争优势又能引领全球城市发展的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科技竞争力,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凸显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系统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系统工程。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应该是城市创新主体在特定的支撑条件和发展环境中运用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成果并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对中国城市而言,要形成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必须立足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以人为本,以城市科学发展为目标,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良性互动,不断优化配置自身的科技创新要素,优化服务,开放合作,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发展和自身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相匹配的分层次、有分工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能够支撑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系统。

具体来看,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为本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核心所在。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它们通过密切的相互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集成环节,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中,企业是科技创新需求、研发投人、创新活动和成果应用最重要的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等领域具有雄厚实力,是知识创造的主要来源,发挥着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区域知识扩散的辐射作用,是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力量。而无论哪一类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人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创新主体能否有效实现创新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中,人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科技发展依靠人,科技发展为了人,是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二是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必要条件。政府和市场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发挥着为创新活动提供基本环境和条件的作用,这些环境和条件是科技创新活动必需而又难以由创新主体自行解决的。三是专业服务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保障。城市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昂贵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人,但单纯依靠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并不必然产生城市创新成果。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专门为城市科技创新提供的专业服务不仅能够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支持,还能够通过结构优化有效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和提高科技创新投人的质量,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发展优势,实现“资源静态”向“服务动态”的提升,是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保障。四是开放合作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既包括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开放、相互合作,也包括不同城市区域间的互动合作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密切交流。城市只有以开放的姿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融入科技全球化的潮流中,协同创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通过频繁和深入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提髙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城市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五是城市科学发展是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高要求,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归根结底,城市科技创新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获得了多少技术,而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价值。加快城市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切举措,最终都要使创新贯穿于经济、文化、社会、城市、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各环节和全过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民生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

三、中国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路径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是落实中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需要立足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科学判断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准确把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路径,通过以人为本带动城市创新要素集聚,全面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水平,开展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协同创新,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切实举措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1.以人为本带动城市创新要素集聚。人才资源是城市创新的灵魂。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应积极改革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科研投人重“物”轻“人”的理念,要髙度重视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从物质资源支撑为主向人力资源推动创新驱动转变。以重点企业、科研基地、重大科研和项目为依托,培育有利.100?于城市科技创新的各类高层次、复合型和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专门性人才,集聚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国际性专业人才和优秀企业家,最大限度激发创业者和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并把城市科技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科技创业的产业导向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规划紧密衔接,增强人才结构、创业格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科技人才弓I领产业发展与产业集聚科技人才的良性互动。同时,深入推进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与创新,充分尊重企业、科技机构、高校科技人才的价值追求,探索科技要素资本化,积极做好政策、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服务,重点建立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收人与业绩合理挂钩、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和贡献的人才回报机制,切实解决人才的收人待遇、社会保障、住房等现实问题,完善人才开发、评价使用机制,完善人才中介服务、风险投资服务、员工培训服务、技术支撑服务等配套体系,健全人才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2.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是发挥城市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总体上,中国城市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导向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应用促发展,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人、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建设创新友好型政府,积极营造开放、公平和创新导向的城市创新创业环境,实施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增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公共产品的投入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为城市企业或个人提供创新发展的稳定规则和预期,特别应重视发挥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弱化传统体制“重国有、轻民营”的惯性影响,加大对民营中小型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公共采购驱动创新产品需求,通过强制性标准设定提高技术应用水平,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实现以政府推创新向以市场促创新的转变。同时,积极深化城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支撑国家创新战略目标实现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科技决策机制,加快建立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科技经费投入与绩效评价体系。此外,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隐性资源,是各项创新活动的土壤,是提升城市创新综合实力的内在基因。

3.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城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研发服务、设计服务、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国际科技经营机构、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业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应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在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上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城市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搭建技术、产业资本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技术资本化、投资多元化、分配要素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与金融结合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现阶段,为适应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需求,应建立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机制,一方面以城市政府引导基金等发展为重点,创新财政投人方式,提高政策资源运用效率与质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放大作用,为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金融资源向新兴产业配置提供更多有效的机制或载体;另一方面鼓励城市国有资本支持或参与重大技术研发和重要产业的投资,放宽行业准人门槛和管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新兴产业聚集参与城市科技创新,建立完善包括城市科技创新活动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4.开展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协同创新。20世纪后期开始,由于知识型人才的高流动性、知识和技术外溢、风险投资的发展,一些美国企业开始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向全球搜寻技术创新来源,多方式、多目的进行集成创新,协同创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实践证明,城市协同创新能够跳出区域抓创新,跳出部门抓创新,使科技与经济、产业、金融等相互开放融合。中国城市应促进区域城市科技创新合作,重点完善城市经济圈和城市群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城市之间创新要素合作与产业创新协作,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网络化的协同格局,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加速城市创新要素聚合、裂变与知识外溢,发挥不同城市各类创新资源的协同效能,实现城市间创新要素和创新产业的高效流动与优化布局。同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应充分整合和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鼓励有实力的城市企业科技创新“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国际化的海外研发机构,或通过国际并购获得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并支持国际学术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外研发机构在城市建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以创新联盟为载体鼓励产学研联合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前沿性技术预研、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⑷。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使各行业的技术供给普遍趋于多元化,各种国际研究机构、独立技术公司都面向国际市场开展业务,既相互交流又相互竞争’逐渐改变了一些行业的技术供给模式,城市创新更要突出技术来源的多元化,特别重视同独立技术公司、独立研究机构的创新合作,利用全球所有可用资源为城市创新发展服务。

5.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行城市科学发展,实现城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因此,中国城市应加强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与重点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大力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服务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围绕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城市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公共教育、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突出抓好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髙、带动力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技创新项目,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同时,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构建畅通、便捷、高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换渠道,把工作重点从支持新产品开发转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从关注单个产品攻关转向支撑全产业链和全社会创新,将科技创新融人城市产业链和城市发展全过程,推动创新成果从产品向产业、从产业向市场发展的过程衔接,有机衔接城市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用环节,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向产品、产业和社会扩展,提高科技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水平,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之不竭的动力。

第3篇: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编者按:

美国是世界上创新水平最高、成果最多、转化应用能力最强的国家。目前,美国正在加速全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持续更新创新发展新模式,培植独特创新生态系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商业创新、融资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都有可资借鉴的做法。

日前,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副司长张泰先生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第八期政府工作人员创新领导力研讨班,在美国创新要素最为密集的圣何塞、波士顿等地参加培训,深入思科等著名高技术公司调研,集中了解美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报告。从本期起,该报告将分上、下两篇,连续在《中国经济周刊》刊发。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的新经济模式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和竞争优势,全数字化成为颠覆性创新的重要支撑;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信息经济快速兴起,形成经济新增长点和发展新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引领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分享经济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始终处于创新的前沿。其主要原因是,美国把人才、教育、资本、技术、理念、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联邦政府以及州等地方政府的扶持与引导,有效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良性运转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创新活动以至技术和产业变革持续提供强大动力。

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高度关注创新商业价值实现。创新本质上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为基础、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创新特别是重大关键创新能够在什么方向突破、创新成果能否顺利转化为新产品、创新产品能否取得商业成功等,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是政府难以有效控制和引导的。美国特别是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技术活跃区域,企业始终是创新活动实施的主体,主导着从科技创新到商业创新和产业化的全过程。美国的高技术企业与高校联系紧密,高校的原始基础创新,经过企业进一步的商业创新(包括颠覆式创新和改良式创新等),研发出新产品新服务,培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实现了科技与经济、创新与商业的紧密结合,确保创新活动在每一个环节都创造新价值,形成良性循环,可以持续开展。

第二,拥有完善的创新资本体系。健全的创新资本体系,是确保美国创新生态系统活力和效率的核心要素。

一是构成多元。美国创新资本体系构成多样,各具功能和优势。例如,硅谷信息产业的腾飞以及世界级IT企业的不断涌现,主要得益于以市场为主导的风险投资体系;波士顿的生物医疗等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则主要依赖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组成的创新资本体系。

二是民间资本“唱主角”。美国民间资本实力雄厚,在科技研发资助、初创企业培育等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提供丰富多样的投资品种,可以有效满足投资者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实现资本与创新的有机融合。

三是形成完整链条。在美国创新生态系统中,公共和私营研究机构、企业、风投资本、专业配套服务,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紧密合作,形成一条独特的价值链。高校、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是创新活动的“发球手”,风投资本则是“接球手”。美国2015年风险投资的金额达到600亿美元,其中47%投向硅谷。特斯拉、脸谱、谷歌等著名企业,在发展初期都得到了风险投资家的青睐,经过多轮融资发展成为国际大公司。风险基金、投资基金的介入,大大推动了创新技术转移和技术成果转化。

四是投资方深度介入。投资方积极参与从科技创新到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这既可以促使创新活动尽快出成果,创业企业能够快速成长,也能够显著缩短创业投资回收周期。思科、特斯拉等大型企业不断收购发展前景良好的初创企业,或通过投资新的企业开展专项技术或者产品研发和攻关,一方面增加了尖端技术来源,另一方面扩大了管理和技术人才来源。

第三,实施灵活高效的激励措施。目前,高端人才已经成为国际创新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力量。硅谷创新发展领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吸引和集中了全球顶尖创新人才,这主要得益于其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包括收入高、发展空间广、成长机会多、创新氛围好等。我们在硅谷看到,支撑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夜以继日工作的基本推动力,仍然是获取更高经济收入,优秀人才除高工资外,还可以通过技术入股、股权奖励等获得持续收入。

此外,硅谷还建立了鼓励创新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既支持创新人才在不同企业间流动,也鼓励员工离开企业自主创业。创新人才合理流动,既提升了人才自身价值,也实现了人尽其才,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硅谷拥有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硅谷的公司对新员工、新理念、新机遇都持开放态度,企业普遍认为,大多数企业家第一次创业往往会遭遇到失败,并将失败经验作为风险投资评估的积极影响因素。硅谷形成了开放人才理念,面向全球广聚英才,据思科公司估计,硅谷创新人才近80%来自其他国家,其中印度占40%以上,占比最高,并正在带动印度本土IT产业发展。

完善的法律法规直接为美国创新活动保驾护航。例如,美国注重平台经济的法律保障,赋予了其法定优先豁免权,如《美国法典》明确规定“网站对第三方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第47编第230条),这为美国平台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成为其平台经济领先全球的关键因素。目前美国平台经济迅速扩张,已经涌现出若干如搜索领域的谷歌、社交领域的脸谱和推特、电子商务的亚马逊等世界级的平台企业,几乎控制了全球绝大部分相关领域的市场,拥有难以撼动的经济和技术地位,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第四,不断更新创新发展模式。近年来,美国的创新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多样性趋势,涌现出大企业孵化、创新中心培育等多种新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思科公司根据企业发展特点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及时制定了全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出了大企业孵化的创新模式,建立企业内部创业机制,支持员工成立类似附属公司的小型自主创业团队,思科公司以投资者的身份帮助附属公司发展,如果创业团队失败,思科公司只损失有限的投资资金和资源;如果创业成功,思科公司有收购附属公司及其技术的优先权,使它成为内部的研发团队。这一机制激励了思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技术研发能力。近几年来,思科公司员工外出创业的成功率达到70%以上,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剑桥创新中心位于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附近的一个创业园,是校友租赁学院房产建立的创业基地。剑桥创新中心汇集了800多家公司,每年吸引风险投资2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英国的风险投资。剑桥创新中心内部创业者包括个人、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也有创业工坊,还包括创司和国外领事馆等。剑桥创新中心的做法,一是形成了大科学大技术时代个体创新创业者协同创新的机制,有效促进了个体创新、协同创新。二是深化了大学引领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加深了科研成果和产业应用的结合。三是建立了高投入创新与低成本社会应用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

第4篇: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颠覆金融实现形式

随着传统金融不断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金融早已突破了资金融通的传统内涵,将金融信息与金融科技高度融合的各种技术,开始成为驱动金融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中一支重要力量便是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目前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成果。

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项以分布式、多节点的方式,采用加密技术加时间认证,通过智能合约来解决社会信任问题的信息技术。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霍学文用五个词来总结区块链的特征,即Distributed(分布式)、Trustless(去中介信任)、Asymmetric Cryptography(非对称加密技术)、Smart financial contract(智能金融合约)、Time stamp (时间戳)。

“相对于中心化来说,区块链就是分布式总账技术。”霍学文对记者表示,人类社会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前,信任解决方式是中心化。比如设立政府部门或者征信中心等发证机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信任问题,但尽管如此,这一问题仍是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公平交易、信息流动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等问题的症结,导致在证明时各种尴尬情况频出。

而区块链是由一串按照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块或数据包组成,对每一个区块数据信息都自动加盖时间戳,从而计算出一个数据加密数值,即哈希值。每一个区块都包含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从创始区块开始链接到当前区域,形成区块链。这项技术的实质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无需相互担保信任或所谓“中心”的第三方核发信用证书,采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加密算法创设的节点普遍通过即为成立的节点信任机制。

从理论上看,当区块链的节点达到足够数量时,这种大众广泛参与的信任创设机制,不用“中心”授权便能形成信任、达成合约、确立交易、自动公示、共同监督。因此,在一些机构或金融界人士看来,区块链自身具有的去中心化在未来将彻底颠覆金融领域。

但在霍学文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去中心化’是错误的,中心依然存在,过去是物理中心,未来是以互联网为中心,谁提供区块链的分布方式,谁就是中心。”他解释说,互联网时代不能改变社会组织关系、层级结构和企业组织体系,只能改变信息的存在方式、传输方式以及对社会的作用方式。因而作为一项技术的区块链同样颠覆不了金融,而只能颠覆金融的实现形式,改变金融与外界的沟通形式。

攻克金融疑难问题

除了借助多节点、时间戳等技术,解决社会信任问题,霍学文表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乃至经济社会还将发挥诸多重要作用。

首先,区块链可以解决支付问题。“社会交易成本中很大一块来自支付,包括渠道、机构、工具、支付认证、安全机密等一系列环节,尤其是在跨境交易进行国际支付时,需要时间和各种费用。”他提到,如果通过区块链,能够降低交易成本,降低汇兑风险,加快传输速度,大大提高支付效率。

其次,在当代社会中,商品经济、社会信任和契约关系缺一不可,但目前无论是法院审结的案件或者一般经济合约都会遇到执行难、存在纠纷等情况。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能够在合约设定好后,自动确定执行,降低违约率。

“在解决金融和社会领域的欺诈方面,拥有信用认证、智能合约、全网公开等特征的区块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霍学文表示,如果将合约放在区块链上,随着节点不断增多,只有超过51%的节点都通过,才能确定一个新区块成立,即获得认可,要想篡改或造甲,也需要掌控超过51%的节点,这就能大大减少欺诈行为,而这一反欺诈过程则能增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每个人、每家企业都更加珍视自己的信誉。

此外,从比特币这一区块链技术应用典型来看,虽然它不能当做法定货币,但却预示着数字货币时代即将到来,目前各国央行都在加紧研究法定数字货币。霍学文表示,数字货币是未来货币的新形态,法定数字货币则是基础、底线和价值标准。对于我国来说,有了中央银行推动的数字货币,将会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加强基于贸易的支付清算和金融投资。

基于以上这些改变,区块链技术将近一步改变现有金融体系与结构,通过这种底层技术改变金融的组织体系、市场体系、机构体系和工具体系。而各种迹象表明,区块链给金融领域带来的变化已经开始,正在加速,并将形成趋势。

北京抢占区块链高地

目前国内外金融界都在探索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目前,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正在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证券;瑞士银行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德勤已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企业审计;欧洲的几大金融机构则创设了R3区块链联盟,正在研究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智能合约、支付清算等方面的应用。

我国金融界也在密切关注这一趋势,北京已经组建了多个区块链技术联盟,成立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的金融科技公司,专门设立互联网金融安全产业园,建立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集中推进金融科技产业发展。

根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按照“三步走”方针,将不断加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使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

在重点任务中,提到“夯实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其中便包括“推动科技与产业、科技与金融、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聚集世界知名企业技术创新总部,构建跨界创新合作网络。”重点任务还明确提出“加快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包括“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对此,霍学文表示,在推动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区块链是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外界对这一技术的热捧,他表示现在大多数企业和机构还都处于区块链研究阶段,真正做底层技术的并不多,而在M入区块链时代后,政府将加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安全体系建设、标准、系统检验和监测,尤其是区块链产品的安全性核查。

“鼓励合法、打击非法、普及教育。”霍学文将政府对于区块链的工作概括为这三方面,既肯定了区块链作为未来科技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地位,又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新技术不被不法分子利用,但由于互联网时代,很多监管措施相对滞后,因此光靠依法打击还不够,需要社会力量参与金融消费者的教育与保护。

第5篇: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来看,针对自然灾害多发、农业成本上升、部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等突出问题,中央及时研究出台有力、有效的调控措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同心协力,奋发进取,认真抓好政策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继续保持2004年以来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比上年增长495亿斤,增幅4.5%,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跃上了新台阶。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比上年增长11.4%,连续八年保持在6%以上,实现了“八连快”,增幅也是1985年以来最高的,并再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做好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在内的各项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日前印发的中央1号文件,对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我国农业农村工作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系统总结,对今年“三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1号文件“亮点”很多,主要是:在工作要求上提出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变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在工作思路上提出围绕强科技促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增收,努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在政策体系上明确了强农、惠农、富农“三大指向”,提出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做好今年“三农”工作要突出抓好两件事。

(一)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在连续多年增产之后,今年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明显加大。一是产量基数已经很高,支撑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各种力量已经绷得很紧。二是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据农本调查,2005―2010年我国三种粮食亩成本增加了58.3%,年均上升9.6%。2011年,主产区小麦、早稻的亩均成本又分别上升11%、12.9%,中晚稻、粳稻的亩均成本上升15%左右,玉米的亩均成本上升了18.6%。在生产成本上升的同时,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价格已出现下行压力或下滑势头,两者共同作用将使农业效益走低,可能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三是在连续多年增产增收之后,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乐观的倾向,一旦工作放松,农业生产就很容易出现滑坡或拐点。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首先要千方百计稳住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不出现滑坡。要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实施好新增千亿斤粮食能力规划,继续开展全国粮食增产行动,深入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要积极扶持蔬菜、生猪、牛羊肉等“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加快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推进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快清理、规范农产品流通环节各种收费,有效降低流通成本。通过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储备吞吐和进出口调节等措施,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要抓紧建立健全生猪、牛羊肉、主要蔬菜品种等鲜活农产品的市场调控机制。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扩内需促增长

当前,推进城镇化要着重解决好三个突出问题:

一是农民工的进城落户问题。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5亿人,其中到乡镇以外务工的约1.6亿人,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超过1亿人。外出农民工有许多人长期在城镇工作,有3000多万人已经举家外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很少干过农活,融入城市的愿望非常强烈,但由于体制政策等方面原因,目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难以在城镇安家。推进城镇化首先要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城镇化问题。为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改革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二元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要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使农民工及其子女公平地享受所在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措施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逐步安家落户。要特别注意做好中小城市、小城镇吸纳农民工落户工作。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大加强,外出农民工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24.3%提高到2009年的37.2%。2010年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在本省务工的比例达到43.1%,比上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国2.5亿多农民工中,在县域内就业的占60%左右。要顺应这一趋势,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产业向内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落户。

二是土地问题。一方面,要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农民进城后是否保留或者如何处置这些权利,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占用农民土地,关键在于如何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决不能再靠牺牲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来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执行,防止出现违背农民意愿、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三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我国人口众多,未来几十年即使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也仍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必须长期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农村建设。要抓紧研究制定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科学规划村镇建设。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对农村建房的规划指导,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要注重保持农村的特点、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当前,特别要积极创造条件,妥善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问题,保持农村和谐稳定。

二、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问题

(一)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这集中传递出中央下决心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的信号和决心。

1、稳定增加粮食产量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和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使粮食需求总量刚性增长,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制约因素却在日益强化。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人水矛盾将更加突出,靠继续增加播种面积、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来提高粮食产量已难以为继。二是增加单产又受到边际效益递减的制约。我国化肥施用总量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365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562万吨,亩均施用量从2.4公斤增加到30.6公斤,但调查显示,每公斤化肥带来的粮食增量已从9公斤降到5公斤左右。突破农业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唯有通过科技创新。据测算,2011年良种对我国粮食作物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比传统施肥技术可增产8%到15%。科技对于提高粮食单产,进而增加粮食产量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2011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亩产约为446公斤、325公斤和383公斤,分别相当于2009年单产排在世界前5位国家平均水平的79%、63%和60%,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仍很大。

2、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一方面,随着国内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容忍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近年来发达国家在产品检验检疫、生产环境标识等方面的技术贸易壁垒逐渐加强,而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相比有较大差距,增加了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难度。据调查,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约占出口总额近1/3。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

3、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农业装备品种的增加、功能的完善、技术性能的提高、作业效率的提升等也依赖于科技进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近年来快速提高,2011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4.5%,但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产品不多、低端产品过剩,大马力拖拉机进口依存度高,小型农机质量差,适宜广大丘陵、山地沟壑区使用的农机严重缺乏。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解决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农业机械化面临的突出难题,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资源环境代价大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而发达国家为50―60%,欧盟国家的氮肥利用率更是高达70―80%。我国农药利用率只有30%多,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畜禽粪便年产生量已超过30亿吨,相当部分未经任何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

尽管农业科技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提高到目前的53.5%,但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也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不合理,科技与经济脱节,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用人机制不活,投入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定性定位不准,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经费不足。

(二)深入领会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精神

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做了全面的阐述,不仅明确了战略定位和基本思路,而且出台了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概括起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鲜明地提出了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

一是明确了农业科技“三是三性”的定位定性。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这不仅凸显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重大作用,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地位,表明政府应在农业科技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公共财政应在农业科技投入中承担主要责任。这就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公益性特征认识不清、定位模糊的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设立的农业科研机构、涉农教学单位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增加财政农业科技投入。

二是提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对于我国这样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紧缺的国家来说,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通过科技进步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道路,这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向。必须有效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分割分散、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就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限制,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2、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做出了重要部署

一是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1号文件提出:“要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农业科研院所改革,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研院所承担基础性科研的公益性定位,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进一步落实农业科研院所的法人自,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绩效工资,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二是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1号文件提出:“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对于基础性农业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可采取定向委托的方式确定科研选题,择优委托课题承担单位,并在经费上予以长期稳定支持、连续投入;对于一些应用性较强、贴近产业化的课题研究,应更多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适度竞争,以强化科研单位的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科研领域的优胜劣汰氛围。

三是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1号文件提出:“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操作性强、以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农业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机构、不同人员等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农业科研成果的评定,要更加重视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领域的实际贡献和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

四是支持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1号文件提出:“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这些支持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将有效地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政府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也必将极大地激发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力,使企业尽快真正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3、对改革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了重大部署

一是明确提出实现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这“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是中央财政支持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重大政策突破,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长期盼望,是激励和发挥他们作用的关键所在。

二是明确了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要将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绩效和农民满意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考评结果与农技人员的聘用上岗、工资报酬、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紧密挂钩,努力创造有人干事、愿意干事、高效干事的政策环境。

三是进一步理顺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强调以县为主,加强对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近年来,安徽等10多个省份大力推行“三权在县”的管理体制,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业务、经费收归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从实践效果看,这有利于解决管人与管事分离的问题,在保证乡镇农技人员业务工作时间、提高人员素质、保障工资待遇、落实工作经费、加强条件建设等方面,都体现出较强优越性。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化这种管理体制改革。

四是支持发展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近年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组织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新时期农技推广服务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因此,1号文件分别围绕“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进行了部署,努力形成一元为主、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4、明确了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保障机制

今年1号文件把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作为“三农”投入的“三个持续加大”之一,要求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1号文件还明确指出:“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上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提出,“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同时,要求更加注重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财政投入突出保基础、保基本、保基层,农技推广支出重点向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倾斜,保证它们既能“养兵”又能“打仗”。

另外,我国农户数量众多、生产规模较小、经营高度分散,这一特点也是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小规模、半自给的单个农户采用新技术、新农艺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农户数量众多,经营规模小,又大大增加了基层农技推广的成本和难度。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在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下联千家万户、上联推广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一家一户技术需求差别大、技术服务要求动力差、技术推广服务成本高等问题。1号文件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扎实做好今年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

(一)稳定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

在高水平、高基础上确保今年粮食生产不滑坡、主要农产品供给有保障,是今年“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组织实施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东北及内蒙古四省(区)、黄淮海、长江流域等优势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改善西北、西南低产潜力区粮食生产条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紧缺品种生产,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生产能力,力争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支持优势产区加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力争棉花、油料、糖料产量分别达到650万吨、3350万吨、12500万吨。实施好良种工程、植保工程和保护性耕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加快优良品种繁育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促进良种良法配套。配合有关部门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和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活动。

(二)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抓好菜篮子,必须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要实施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支持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保障蔬菜稳定供给。提高海南冬季瓜菜生产能力,增加北方大中城市冬春蔬菜供应。在落实好现有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完善生猪生产预测预警机制和调控预案,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深入研究我国牛羊肉生产问题,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促进牛羊肉生产稳定发展。继续落实奶业扶持政策,加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快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促进水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切实提高监管效果。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

要继续抓好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土肥等基础生产要素高效利用等方面部署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实施好生物产业基地生物育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力争在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新品种的选育及其产业化方面取得新进展。要抓紧编制《全国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组织实施生物育种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大动植物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要按照中央关于今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的要求,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度。同时,其它农业建设项目也要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如粮棉油基地建设项目要向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倾斜。

(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保障农业丰收的坚实基础。要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努力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加强田间工程、末级渠系以及涵闸泵站建设。抓紧实施全国抗旱规划,加快推进大中型水库、西南重点水源工程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对农村小水库、小塘坝、小水窖进行清淤扩容、整修加固,积极兴修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工程,维修完善机井、泵站和灌溉设施。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牧区水利。抓紧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加快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尽快修复水毁灾毁水利工程。搞好山洪灾害防治,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五)继续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

农村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提高农民饮水安全水平,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81%。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继续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稳步发展户用沼气,加快建设小型沼气工程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完善沼气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危房改造,推进林区、垦区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加大农村低保、新农保、新农合等农村社会保障投入。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加大扶贫投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全力推进集中连片地区扶贫攻坚,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六)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搞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长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和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三期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建设。加快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进度。全面完成京津风源治理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扩大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范围。启动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推进敦煌、石羊河、太湖等重点地区与河湖水生态修复治理。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加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草地植被恢复建设。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七)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和价格管理

做好农产品市场调控和价格管理是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粮油保供稳价工作小组、部门会商等现有机制的作用,督导各地落实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当地15天市场供应量的要求,加强对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和冬春蔬菜储备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市场供应和平稳运行。落实好大豆、油菜籽、玉米、棉花等临时收储政策,扩大猪肉储备规模。加强重要商品的产运销衔接,特别要抓好新疆棉花调运,推进农产品流通环节税收政策调整,加大对粮油仓储设施、粮食现代物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并适时,配合有关部门合理制定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临时收储价格,稳定社会预期,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产品生产。做好农资市场调控,切实加强对化肥等农资市场的监测和价格监管,落实化肥淡季储备政策和化肥用电用气运输优惠政策,组织调运淡储化肥在春耕、夏播等用肥旺季及时投向农村基层市场。

(八)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要抓紧编制《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重点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针和目标,提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改革和重大政策举措。要充分考虑不同规模和类型城镇的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培育发展一批资源承载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小城镇。加强小城镇规划管理,实现城镇面积扩张与人口产业集聚的科学匹配。加快小城镇保障性住房、交通、通信、供电、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功能,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组织开展好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工作。

(九)加强投资和项目管理

第6篇: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关键词:两型农业;技术菜单;产业模式

科技改造和武装传统农业,正在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农业资源的紧缺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影响了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资源约束和分布不均衡的背景下,农业要实现持续、稳定和协调地发展,根本出路就在于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切实需要以科技作为支撑,选择和优化两型农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两型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资源节约型技术、环境保护型技术(下文简称“两型技术”)就是努力解决科技对资源环境负效应的结果。

1 两型农业技术的机理及其选择机制

1.1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机理

发展两型农业对于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单纯地依靠传统技术是无法解决和难以有力支撑两型农业发展的。只有在科技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起农业两型技术支撑体系,两型农业才有可能持续快速的发展起来。

1.1.1 科技创新是农业功能拓展的根本动力

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两型农业是一种产业创新,且创新的根本推动力在于农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方法创新和供求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果。例如:①现代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应用于农业,使农产品生产方法和产品品质大大改进;②现代工业设施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农业标准化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一样具有可控性;③分子生物化学技术、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使得农产品成为工业用新型材料的供给来源,使生物质能得到发展等等。

1.1.2 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节约农业资源

①农业科技推进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农业规划保证农业系统有序运动,避免农业资源浪费,使社会、经济和生态更好地实现良性耦合并迅速向高层次运动,从而节约农业资源。②节本增效效应。农业科技应用可有效的拓展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可节约耕地、水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物质和能源减量化,合理有效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有利于缓解农业发展中人均农业资源严重短缺的根本性矛盾。通过技术生态化,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社会消费的节约化。根据中国农业经济研究所的测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单产的增加,约50%来源于科技进步;而质量的改善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几乎全部依赖于新品种的推广和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③发展方式转变效应。依靠农业科技,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效益型增长方式的形成。

1.1.3 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环境友好

①科技在深化认识资源环境污染和破坏方面贡献巨大。科技进步能改变人类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科学精神能促进劳动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和进步,重建其思想价值体系,深化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没有资源环境科学的进步,就不能深刻认识生态破坏的危害。②科技支撑体系有利于促进两型农业实践。价值观念创新是两型农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更是其取得公众支持的基础。科技进步为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从而强化了人们发展两型农业的决心和行动。③建立两型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是依靠科技。例如利用环保科技,可加快“三废”资源的综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和恶化。

1.1.4 科技支撑体系能够推动农业结构的两型化调整

要发展两型农业,农业产业都需要按照相应的原则加以优化组合,向两型产业模式过渡。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是农业经济动态发展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的结果。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则有赖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科技进步改变需求结构、贸易结构、消费结构和就业结构等,加速带动和推进农业结构两型化调整。因此,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1.5 利用高新技术可以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高新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和最新科技发展基础上的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从技术结构看,它包括利用生物技术繁育的动植物良种、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技术、核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产品精加工、保鲜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能源新材料技术和多色农业技术等。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利用高新技术对农业进行渗透、改造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打破自然资源的约束,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质性,不断开拓农业新产品、新市场和新功能。

1.2 两型农业技术的选择机制

1.2.1 两型农业技术选择存在路径依赖

①制度依赖。坚持农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推广适合农户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的集约化生产。两型农业技术选择也必须与其要求相适应。②技术轨道。如果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技术标准,就要求提高技术水平。涉农企业技术的外溢渠道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保障之一。农户是否采用两型农业技术,关键看能否增加收入和福利水平。在审视农业技术发展路径的前提下,动态权衡成本与收益,作出与其相契合的技术学习战略。

1.2.2 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两型农业技术选择

①技术选择与市场需求匹配。技术决定农产品特性和质量,技术选择决定主体的产品选择,只有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带来利润。②科学发展观和两型社会建设决定了对发展两型农业技术存在巨大需求。但是,科技基础薄弱和农业科技落后是两型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中国在两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有效途径就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③现行农业政策能否形成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例如,农业政策能否帮助农户有效规避采用两型农业技术的风险,对农户技术行为是否实施了有效监督与控制。

1.2.3 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

①要与资源禀赋结构匹配。两型农业建设也要遵循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农业生产对于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特定经济中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只有符合区域资源禀赋结构,反映该地区要素相对稀缺性,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应通过技术选择,不断引进和应用农业高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开拓资源深度,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②符合绿色科技化趋势。绿色科技符合生态学规律,满足两型的基本要求。绿色科技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点和指导原则,把追求人与自然、生态圈和技术圈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标尺。目标是积极探索高效率和资源低消耗间的最佳结合点,使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绿色科技化可体现为绿色消费技术。

2 两型农业的技术菜单和技术进步趋势

根据以上标准,当前迫切需要的适宜技术应该是:①先进、安全、适用的生物技术体系。生物技术是推动资源环境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生物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重组DNA技术、细胞培养和融合技术、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新型生物反应器、分离纯化技术、分子克隆抗体技术、遗传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体系创新直接引发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对两型农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力。以生物信息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生物科技,将在动植物转基因与分子育种、微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②环境友好型肥药技术体系和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体系。新型肥药技术和病虫草害生态防治是两型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两型农业要求肥药能够高效、优质、肥效持久和安全环保;需要创新推广集约化农田肥药替代与减量化生产关键技术;需要不断研发和投入大量高效无污染肥料和低毒低残效生物性农药;需要推广肥药运筹技术,对关键时期肥药施用进行重点指导,提高肥药利用效率。正确选择和使用除草剂,加强对抗体遗传学研究。③精准化投入技术体系。运用全球定位卫星等现代观测、远程监测与控制等技术手段,开展农田信息快速获取关键技术、精准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技术、精准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精准作业系统构建的集成应用和示范工作。最终形成能业务化运行的作物生产综合管理决策支持服务系统,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有效保护环境。④农业标准化技术体系。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趋势,也是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农业标准化在国际农产品贸易、提高与稳定农产品质量以及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两型农业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和世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化对策。⑤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体系。针对特色农产品以及绿色农产品,制定清洁生产规程与标准。中国两型农业技术升级的基础内容和当务之急就是根据作物布局,将传统农作技术、现代常规农业技术和高新技术集成。研发农业污染物循环利用与产业链控制关键技术,例如污染物监测与信息网络技术、秸秆高效利用与转化技术、畜禽粪便的沼气化和资源化技术、环境自净技术、残留生物降解技术和综合控制技术等。⑥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研发全过程生产机械化重大关键装备技术。例如残膜回收机械化关键装备技术,集秸秆粉碎还田、灭茬和残膜回收于一体的联合作业机械,驱动式整地机、双膜覆盖铺管铺膜精量播种联合作业机具、机械式膜上单粒精密播种机、大中型静电喷雾机具等重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工厂化加工及处理技术,种子智能色选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三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种子检测系统和智能喂料系统等,促进增产增效机械化重大关键技术集成。⑦农业数字化技术集成体系。结合国家启动的农业专家系统、科技攻关农业信息化技术示范区、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考虑区域布局,进行数字农业示范区建设。实现两型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示范。组织多学科、多形式研究单元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通过布局合理、高效联合、集成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现代化农业数字化技术、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农业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⑧粮食安全的保障技术体系。对现有粮食增产技术集成,重点攻关,示范推广,形成粮食生产高产、优质技术模式。按照不同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对优质高产品种选育示范与栽培技术、资源利用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方面科学集成,系统化技术设计,形成集成性技术体系。同时重视种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开展以增产增收为目标,设计技术体系突破性研究,为粮食产业化经营提供综合技术保证。

3 两型农业产业模式的框架分析

3.1 资源节约型取向的两型农业产业模式

3.1.1 发展节约型农业模式

①节水型农业模式。通过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业节水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促进水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衔接城镇供水体系和农村供水管网,实现农村饮用水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实施抗旱补源工程,开展农村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减少输送过程中水资源损耗。合理收集利用雨水及再生水资源,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科学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生产效益的最大化。②土地节约型模式。着眼于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要推进工业化、村镇化与农业用地结构的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园区建设,节约集约土地。优化村镇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科学布局农产品流通、储运场所和设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③能源节约型模式。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立体种养和沼气工程,推广使用热水器为大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热能。通过普及立体种植的技术,提高单位面积太阳能的利用效率。④农业资源整合模式。整合区域范围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主管部门,对其科研设备、技术、资金、市场、信息和人才等要素进行系统化整合,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经济联合组织,实行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充分整合资源,发挥效益最大化。

3.1.2 发展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材料科学于一身,以先进的农业设施为依托,是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有地膜覆盖、塑料小拱棚、塑料大棚和温室4大设施栽培的生产形式。目前,设施农业已经发展为具有人工环境控制设施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极高的现代化大型温室和植物工厂,基本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能像工厂那样有计划地生产农产品。

3.1.3 发展加工农业模式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农产品采取不同的加工和转化形式,以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主要有鲜活农产品配送、初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方式。农产品配送采取分拣、整理、包装、冷藏、运输等技术措施,减少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使进人流通环节后的农产品达到标准,减少城市垃圾产生量。深加工转化主要是建设生态加工园区,对农产品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有效利用率和商品率,防止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节约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1.4 农业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在建设两型农业的过程中,将人口、资源、产业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聚集、科学布局、合理组合,对农业生产、生活、企业加工等各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使用和交换进行科学对接,实现有机结合、有效循环、有效利用,从而使该区域范围内的物质和能量能够综合平衡,形成内部资源与能源高效利用、外部废物最小化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综合休。

3.2 环境友好型取向的两型农业产业模式

3.2.1 发展生态农业模式

针对区域主要问题,如农业环境、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等,综合考虑,统筹规划,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农业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应用在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和农药与化肥污染等方面。①流域治理是以支流为规划单元,以地市设立项目区,以县域为建设单元,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统一进行规划,分期组织实施,以达到集中连片、大规模、高标准、快速度的治理效果,以期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采用流域治理和3s技术相结合,可以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②推广生态能源农业模式。建设养殖小区规模化粪污综合处理系统工程模式、百户村粪污综合处理模式、农户用小型高效沼气综合工程模式等综合处理系统工程模式。

3.2.2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模式

①果草牧一体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例如“栽树种草、养羊、羊粪肥树”的种养结合模式,“果、菌、肥”模式和“畜、沼、肥”模式等。②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对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增加有效的肥料、饲料及新型能源,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③清洁生产模式。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技术为手段,实施全过程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最小化的一种综合性措施。主要有:以减污为主的清洁生产模式,以节能降耗为主的清洁生产模式,以节能降耗减污为主的清洁生产模式,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清洁生产模式。这4种模式之问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④农村工业和生活垃圾利用模式。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开展资源化、产业化利用,实现城乡垃圾零排放、零污染,以及不同系统间的资源对接和共享。

3.2.3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产业模式

整合利用闲散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强化生态旅游的应用。加强土地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园区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加大现代化设施投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逐步实现科技促进产业的发展。通过农业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围绕两型的发展路线,利用优势产业,建设标准化体系,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加快绿色农业建设,从而起到带动示范作用。充分运用先进科技、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生态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4 优化两型农业的技术选择和产业模式选择的政策建议

4.1 制定或修改相关法律和政策

发挥市场驱动与资源结构诱导驱动机制的潜力,在限制和激励双重机制下,促进各主体对两型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①建立完备和科学的技术法律体系。在制定技术领域的新法时,必须以前瞻式的思维,从面向生态和人类发展的大视野出发,预测、总结新法可能面临的种种考验;其次,要相应地调整和深化传统技术法律的内容以适应两型技术发展的需要。②运用经济手段给环境政策带来灵活性和有效性。通过税收、补贴、押金退还制度等手段,对农业生产者行为形成良性刺激,帮助其有效规避技术风险,引导其主动使用两型农业技术。③确定明确的创新目标,使农业科研目标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消除农业科研部门的后顾之忧。合理组织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使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系统配套。重点抓好一批两型农业技术示范企业和企业群,为两型农业技术选择提供实践支持。加强全国层面的有关国际两型农业技术信息网络建设,提供更多、更快捷、更实用的信息咨询。

4.2 实现两型农业技术的集成

两型农业的技术体系应集成现代科技之优点,将优质高产技术、无公害技术、清洁环保技术等集合于一体,协调好人类、资源与环境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集成技术的整体效益。①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与规模化、专业化技术集成。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适应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市场准入等领域合作,带动两型农业发展。②实行生物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集成。注重生物、工程和管理技术的组装配套,建立综合的技术体系。③实行劳动、资金密集型技术同知识密集型技术集成,建立多层次增值的技术体系。④建立城市间、城乡联动机制,协同发展两型农业。建立区域农业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对接机制和产业链合作机制的形成。⑤加强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实现农业信息化平台的对接,实现农业信息化网络互联互通。

第7篇: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1创新型大学建设

1.1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兴旺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坚持创新,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力;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占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有效的实现由知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创新成为社会对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提出的普遍要求,成为时展的最强音。

1.2创新型大学

作为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任,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有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经历了从创建之初的单纯以传授高深学问为己任,发展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利用人才、智力、设备、信息等优质资源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表明,大学的功能已经从产生之初单一的传播功能向创新转变。目前,单纯的以知识传播为功能的大学已经不能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影响到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学,能否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大学自身创新能力的强弱,将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大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保持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挥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功能,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就必须以一种新型大学模式即创新型大学的形式出现。创新型大学是以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需求为目标,站在国际高等教育及科技发展的前沿,以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获取、创造、集成、传播和应用为途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特色,以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为动力高水平大学。

1.3创新型大学的内涵

创新型大学是科学研究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都很强的大学。创新型大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大学的发展战略,要站在国家层面,适应国际科技前沿,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及社会发展需求,成为知识、技术的源头以及人才库、思想库;其次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型大学必须具有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学术能力,必须对综合国力的提高及社会发展起到较强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再次是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创新型大学必须是能吸引和培养科技精英的平台,其教育教学体系必须能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最后是创新生态环境,创新型大学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必须是能营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提升、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创新环境。

2创新型大学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型大学建设应在抓好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自主创新前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1创新型大学科技创新的意义

创新型大学不仅在文化传播上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经济建设上也有重要影响。创新型大学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创新型大学是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实验室,是人类新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新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抓住了自主创新,就抓住了国家发展的关键,就抓住了国家发展的根本,就抓住了国家发展的未来。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创新型大学应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凝聚力量,整合资源,相互协作,担当重任。

2.2创新型大学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

(1)创新型大学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释放大学创新活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2)产学研结合的推进产学研结合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创新型大学应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研发为重点的创新活动,把大学的人才、技术、智力要素与企业的资金、设备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与企业“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把自身创造的知识、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知识与技术的产业化。(3)科技创新环境的营造创新型大学要真正成为创新教育的主力、科技创新的摇篮,还要为其营造一种适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这种文化氛围的核心就是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使教师从社会道德和责任出发,以学术为职业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活动。良好的制度环境需要不断进行科技体制与机制创新,就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学者开展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3结论

第8篇: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生态发展注重群落内部,各种物种的平衡整体发展。从生态角度理解高校教学目标,要求我们遵循高校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以个体的成长特性为基础,以社会的发展为主导,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生物工程涉及到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与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且还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轻工、食品、医药、保健、环保、农业、畜牧业等众多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将科学、工程技术教育和人文、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创新的能力,转变过去只强调专业对口的专业教育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质教育。经过多方调研,制药和食品行业始终是民需的行业,每年需要大量毕业生。在教学体系上设立生物制药和食品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修订好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分别设置教学环节,开发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的教学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上体现我校的特色: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要强化工程意识的培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和突出工程训练。培养学生毕业后到医药、农药、兽药、食品加工、食品检验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科研开发工作。

2生物工程专业创新生态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要创新必须先给学生减负。根据在各高校调研的结果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并深入了解了辽宁省地区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修订的基本原则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体现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

2.1依据需求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体现“注重基础、拓宽专业、加强创新能力”的原则。在“素质高、知识面宽”两方面多下功夫。在构建生态理论教学体系上,我们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实施。

(1)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课程设置上主要有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后续的专业知识及工程知识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建立牢固的专业知识体系,开设的课程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现酵工业、食品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等。内容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特性、营养、生长,代谢途径与代谢调节,微生物生长与代谢产物等,便于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掌握。

(3)建立广博的工程知识体系,以适应大规模现代化生产中的工程设计,参数测控,生物工业产品下游处理,工艺过程的动态优化等技术需要。课程有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电工学、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分离工程、生化仪器分析等。

(4)建立多样化的素质知识体系,加强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创新创业知识的培养和教育。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增设选修课,如计算机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生物制药、酶工程、遗传学、环境生物工程、发酵工厂设计、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使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选课拓宽专业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2.2压缩学时划分模块课程

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严格控制总学时数在2500学时以内,总学分在180左右。给学生留出充分时间和空间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或选修其他课程。课程区分为核心课程、目标控制课程和普通课程3个模块。

(1)核心课程确定为考试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等,考核方式大多采用全程性,多元化方式。

(2)计算机基础和大学外语两门课程为目标控制课程,要求学生参加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允许学生在4年内达标。

(3)其他均为普通课程,可按不同方式进行考查和考核。如大学物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发酵工厂设计、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3生物工程专业创新生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课程、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的各种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此外还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等环节,具有明确的实验项目、实践内容和训练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学生从大一开始分阶段、按步骤接受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科研创新训练、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实践训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合格人才。

3.1构建创新生态实验教学体系

3.1.1创新生态实验教学的基础平台。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拥有核磁共振仪、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制备液相系统、全自动微波合成仪、模拟移动床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进行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搭建了先进的平台。目前享有省级基础化学实验室、省级分离工程实验中心;校外企业实习基30多个;校内拥有理论化学实验室、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实验技术的规范和创新,将现代化新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引入实验项目,将有特色的科研项目充实到实验课中。这样既完成了实验课程要求的实践任务,又增加了创新性和工程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的动手机会,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

3.1.2创新生态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理论教学不同,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验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和撰写报告,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思路,奠定一定的科研基础;通过实验中互相帮助、共同讨论问题,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生态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生成与实效,使教学达到自然天成的境地。加大学生的参与度,给学生提供一个无心理压力的生态课堂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不仅是教法,而且是学法,两者相互联系。学生通过剖析失败实验原因,体会科学实验方法,磨练坚韧不拔意志;通过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建立新思路,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的世界观。

3.1.3创新生态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自主选题、设计的实验创新教学模式需要有创新性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与之配套。实验选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实验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内容的多样性,我们采用了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对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主体进行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开放,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条件,有选择地预约登记上课。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了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质量,就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以及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将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措施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

3.2构建创新生态实习教学体系

3.2.1创新生态实习基地建设。创新生态实习基地建设旨在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通过优化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构建有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校内实验室等不同层面的多元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挖掘和充分发挥其拥有的软硬件资源优势,满足学生工程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与训练的目的,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为新形势下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培养计划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体现企业生产对用人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建设,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共建设有30多个“校企合作”单位,包括国有大型企业有东北制药集团、哈尔滨制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红梅味精股份公司等,民营企业有辽宁恒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沈阳丰收农药有限公司等,以及鞍山市药品检验所、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等研究单位,这些企业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基础条件。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可在这些单位进行各种实习和毕业环节,积极探索学、研、产合作教育模式,使实践教学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企业提供人才来源和技术支持。

3.2.2创新生态实习方式建设。传统教学环境大多限制甚至遏制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发展。生态教学的环境从尊重、激发学生个性的角度去创建,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这一缺憾,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发挥。高校教师应以生态和谐的方式尊重理解、平等对待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实现自身发展;关心学生的发展,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多层次的适应创新社会经济的特色人才、地区人才及行业专业人才。我们对不同追求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实习方式。(1)对不愿考研究生的学生采取以下措施:大学一、二学年学习完成基础课,大学第三学年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并根据市场调研,将专业方向设置为企业目前或预测未来几年实际需求的方向;大学第3学年的暑期及大学第4学年学期初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论文)设计结合起来,到企业实践教学实习就业基地进行工厂化岗前培训或称就业实习。实习结束正值企业招聘活动开始,经过企业与学生的实地交流,双方认可,即可签订就业协议,同时,也为学生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2)对于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其中还有一部分暑期实习后没有被企业选中的学生),可采取大学第4学年的寒假时间到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尤其农药企业基本是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5月1日生产),而空出大学第3学年的暑期为其考研准备时间。同样利用寒假时间实习,为其一旦考研落榜,经过企业与学生的实地交流,双方认可,即可签订就业协议。

4结语

第9篇: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范文

我国的资源型区域在资源枯竭和资源型产品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转型发展迫在眉睫,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选择。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实现并不断优化金融的科技创新功能,本文在对资源型区域金融的科技创新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体系及完善配套措施的对策,推动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金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科技创新作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转型的宏观局势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资源的不断枯竭和以煤炭为代表的能源产品市场不景气,资源型区域面临着经济发展动力匮乏的巨大压力。在由资源禀赋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过程中,科技创新作为引领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区域金融作为现代区域经济的核心,也须充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通过自身发展来支持和引导科技创新活动,在资源型区域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金融的科技创新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熊彼特(Schumpeter,1912)首次提出了创新的理论,是指将一种从来没有的生产要素与现有生产体系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生产条件。具体包括5种形式: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以及设计新的组织形式。科技创新作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利用科学技术与生产条件相结合,实现生产方法更新与产品更新,从而使企业获得新的价值来源。因此科技创新可以被看成是科学技术这一特殊生产要素的改进与提升。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对单个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企业理性投入研发费用的结果,企业保持研发投入的前提条件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利润大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成本。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企业利润的增长带来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从而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技研发的领域,形成了科技创新—利润增长—经济增长—研发投入增加—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企业的科技创新实现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实现,分别是内生模式和外生模式。内生模式又可分为3种路径,第一是企业设置专门的研发部门,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针对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进行相应的工艺改进、功能开发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大多存在投入大、周期长、效率低的情况;第二是所谓的“干中学”,即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或产品的改进,不同于专门的研发,“干中学”不独立于生产活动;第三是产学研联合,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就某一生产领域的研发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科技创新。而外生模式则专门依靠企业以外的力量推动企业科技发展,具体可分为两种路径,第一是知识传递,即企业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技术市场上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创新成果,或者是通过企业间并购获得被并购企业原本掌握的专利技术;第二是知识溢出,知识溢出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正外部性表现,大多数初创期企业或者部分成长期企业通过学习、模仿国内外市场上同类企业的优秀产品或者生产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的各种方式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金融功能得以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证明。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功能麦金农(Mckinnon,1973)曾提出“投资和技术创新的不可分割”,他认为金融体系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指出“事实上不可分割问题是如此重要,资金融通上孤立无援的企业家,很容易陷入一个低水平的均衡陷阱,除了极小部分很富裕的人外,技术创新在这里将受到完全的限制。”企业科技创新的各种模式除知识溢出外,无一例外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不同国家的企业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首先想到利用金融体系获得足够的科技创新资本。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的早期阶段,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决定了其获得资金支持的难度,在国际上金融体系较发达的国家,风险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人成为科技创新项目的首选融资渠道,而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可将此类风险投资通过金融产品开发,使之证券化而便于分散风险。而在如我国这样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的国家,风险投资的实力相对较弱,国有大型企业或者重点项目可通过政策性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其余企业则依靠银行信贷获得科技创新所需资金,而大多数初创企业则由于创新风险的缘故无法获得资金支持。随着科技创新项目的推进,预期效益明确化的情况下,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才会稍显便利。

(二)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信息传递功能金融具有信息传递功能是由于金融体系相对于其他系统具有先天的信息优势,如银行类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银行因其掌握大量的客户资料而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本市场通过要求融资主体公布信息而实现信息传播。金融体系通过信息传递使资金的供需双方掌握更充分的资金市场信息,从而促使金融的资金融通功能高效实现,因此,金融的信息传递功能是金融的基础功能即资金融通功能的衍生功能。在科技创新领域,企业作为主要的创新主体,通过商业银行或资本市场,将使企业及其科技创新项目以市场信息的方式在不同的范围内传递。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资金供给方了解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并从中选择被市场公认的、有潜力、有市场的项目进行投资,从而提高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效率,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快速实现,同时还可以发挥市场的监督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科技创新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更多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到同类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中,形成科技创新的社会合力和良好氛围。(三)金融对科技创新的知识传递功能知识传递是科技创新主要的外生路径之一,在我国区域间存在较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差异,知识传递可以较好的弥补部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我国的资源型区域大多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此类区域长期以来不注重科技创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而东部沿海发达区域则大多为资源匮乏区域,反而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在区域经济分工合作的模式下,资源型区域会吸引资源匮乏区域的优势生产要素向资源型区域流动,在优化资源型区域投融资环境的条件下,将会产生相应的知识传递效应。实践中,资源型区域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吸引资源匮乏区域的科技、人才、金融等优势资源,或者通过承接国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使科技创新成果以知识传递的方式流向资源型区域,推动资源型产业实现产业链延伸和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同时可以降低各类生产要素的成本。

二、资源型区域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现状与不足

区域金融发展指标是一个复杂的指标体系,针对金融支持区域科技创新的问题,主要有金融渠道,一是银行信贷渠道,二是资本市场渠道,三是风险投资渠道。本文使用资源丰裕度指数RAI作为判定资源型区域的标准,利用2015年省级数据和BP公司对外的《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统计数据,计算得出资源丰裕度指数,全国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黑龙江,以此5个省份作为典型资源型区域。另外选择科技创新水平较高、资源型特征不明显的浙江作为对比对象,选择信贷指标、股市指标、创业风险投资指标三类金融指标和科技创新成果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

(一)商业银行的科技创新支持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信贷方式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支持,但由于我国从2009年起,不再统计科技创新项目经费的来源结构,因此无法准确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占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比重的数据,鉴于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可用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规模来间接反映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资源型区域的中长期贷款额虽然都占当年贷款总额的一半以上,但总体增长速度较慢,而创新能力较强的浙江中长期贷款占比远高于其他资源型区域,同时中长期贷款增速也远远快于贷款总量增速。可见资源型区域金融机构通过贷款支持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要大幅度弱于科技发达省份。

(二)资本市场的科技创新支持我国的金融体系总体上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即企业资金来源严重依赖银行贷款,根据《2015中国金融年鉴》的数据可计算出非金融机构企业银行贷款占其资金来源的70%,而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和企业债券占比较小,仅为15.08%,总体上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率不高。从资源型区域来看,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股票市值均远低于科技发达省份。从多层次资本市场来看,创业板上市是科技创新活动获得资本市场支持的主要表现,资源型区域总体要远低于发达地区水平,相对较好的陕西和新疆,在科技创新实力上也优于其他资源型区域,金融支持效应明显,但总体上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三)风险投资的科技创新支持风险投资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期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相对于天使投资和私募股权,创业风险投资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政府背景,在风险投资领域占有较大比重,并能较好的体现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方向。因此本文选自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与投资规模作为评价指标,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陕西和新疆,创业风险投资无论从机构数量上还是投资规模上有优于其他省份,但总体上实力依然偏弱,远远落后于浙江省。尤其是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创业风险投资几乎没有对区域科技创新发挥作用。可见,风险投资在资源型区域存在较大的劣势和发展空间。

三、建立支持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

通过分析资源型区域金融的科技创新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典型资源型区域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可以发现,资源型区域在现有的宏观、区域金融体系下,对区域科技创新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型区域获取转型发展要求的新动力。因此,需要对资源型区域现有的金融体系进行设计、制度、运行等方面的改进,以适应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

(一)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领作用政策性银行是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和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通过对特定融资对象的投资活动,来反映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动向。因此其金融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符合国家政策的大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金融市场的标杆引领作用。资源型区域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长期的金融支持对象为高收益、低风险的传统资源型产业,而对于风险较大、预期效果不明的科技创新项目则缺乏积极性。如果符合国家战略意图的科技创新项目在设立之初得到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则可以在项目实施中期产生较明确预期成效的时候,吸引商业银行对其进行追加投资,此时政策性银行即可收回前期投资,从而起到投资引领的作用。我国现有的三大政策性银行,虽然都有专门针对不同领域科技创新的信贷业务,但存在业务领域单一、扶持项目规模大的局限性,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在现有政策性银行内部设置专门的科技创新金融部门或者单独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银行,资源型区域可以设置专门的区域科技创新银行,为各类科技创新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要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形成金融合力。同时,还可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优势,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成果转化、成果转移、信贷担保等配套服务。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基于科技创新活动高风险的特性,应在资源型区域设立政策性科技创新保险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保险产品,弱化和分散科技创新活动风险,可以在吸引更多金融资金支持的基础上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另外,可以将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纳入资源型区域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由资源型区域政府主导,设立资源型区域转型发展基金,下设科技创新基金,通过专门的基金运作机构进行管理,重点扶持体现转型发展要求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项目。

(二)完善商业银行金融功能资源型区域的商业银行信贷是区域金融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创新活动最重要的潜在投资者。因此首先应加强对区域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的政策引导,增强商业银行服务意识,尤其是推动商业银行为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推动区域性商业银行为区域内科技创新活动服务,重点在商业银行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其次,商业银行本身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信息优势,联合证券公司将科技创新贷款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处理,或者在商业银行内部进行直接融资工具开发,也可主动对接私募股权平台,将原有的间接融资模式转化为直接融资模式,使更多投资人掌握科技创新投资项目的信息,同时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再次,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的科技创新项目和项目主体,实施差别利率政策,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对大型科技创新主体和项目适当提高贷款利率,建立贷款项目间的风险补偿机制,帮扶中小型企业的同时有效应对小型科技创新项目风险。

(三)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从前文实证分析的结论可以看出,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对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并不显著。但是资本市场具有广泛分散科技创新项目投资风险的相对优势,同时利用股权类资本市场融资也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偿债压力,因此,资源型区域应积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事实上,在我国相对发达的主板市场并不适合大部分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只有进入成长期甚至是成熟期的科技型企业才有利用主板市场融资的能力,而资源型区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大多处于种子期或初创期,因此发展的重点应集中于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其中比较适合钟子期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是股权交易市场,一方面种子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处于技术研发期,产品不成熟,无法进入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资源型区域可以设立专门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针对区域内符合政策导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推动各类风险投资规范运行天使投资、创业风险投资等投资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属于市场上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主体采取的投资方式,对处于种子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天使投资对创新主体来说是门槛最低的融资渠道,而自由投资人是天使投资的主要提供方,资源型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一批拥有大量财富的企业主,因此可以借助专业化的投资服务团队,培育他们成为天使投资人,为融资困难的创新主体带来希望。创业风险投资最早是我国政府主导、国有资本投入的投资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全社会资本参与,专门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产业的专业机构。但是在资源型区域,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相当滞后,需要当地政府主动支持和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首先,资源型区域地方政府应当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奖励等方式激励创业风险投资;其次,地方政府应当设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入股或担保等方式对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提供支持;再次,地方政府应优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股权构成,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设立更多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基金。

四、资源型区域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配套措施

金融发展是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金融的科技创新功能的实现除了要对金融功能的实现方式进行重新安排,还要设计和安排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一)打造良好的科技金融信用体系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技创新主体与投资方作为科技金融活动的参与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加显著,因此需要打造良好的科技金融信用体系,以提高金融效率。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征信行业,现有的社会征信活动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的,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和大数据的环境下,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形成官方和非官方征信机构并存的局面。其次要以发达的征信体系为基础,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二)打造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连接政府、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创新创业者等的桥梁纽带,可以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但其业务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信息传递,具体包括代表政府向全社会传递科技创新引导信息、代表企业传递科技创新成果信息、代表金融机构传递金融市场信息等;第二是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使之有效的转化为生产能力和产品;第三是融资中介,科技创新主体往往缺乏金融专业知识,同时金融机构缺乏科技创新知识,通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使二者高效对接,提高金融效率。打造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关键是培育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团队,既有深厚的科技背景,又掌握经济、金融、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