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建筑和文化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和文化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和文化的关系

第1篇: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方法

中图分类号:J21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32-01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在以建筑施工为主的经营活动中,建设者所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结构、管理运行方式和观念意识。而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引领和支撑企业成长为学习型企业的一种组织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文化的创新性延伸和拓展,体现为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要想把建筑施工企业做强做优,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成本上,而更加体现在文化上。建筑施工企业文化作为整个行业的灵魂,其能否深入持久地渗透到行业的整个肌体中,引领行业强势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关注的课题。

本文结合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使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员工及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树立学习型价值观,建立学习型的企业精神文化

树立学习型价值观是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观念对于个人的行动具有重要的制约或支配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因此,价值观是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灵魂。要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必须首先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要使员工达成学习的共识,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追求,使学习成为每一名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习惯。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迫切需要培育这样一些鼓励学习、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对于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形成“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员工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积极性。因此,学习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形成“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观念。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这就需要鼓励员工不断学习,鼓励员工不断的自我学习和终生学习,实现员工的自我超越。为员工进行个人生涯的设计,结合员工的个人目标树立个人愿景。因为个人愿景在很大程度上是员工的个人生涯的设计。即帮助员工确定一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鼓励员工为这一奋斗目标进行努力,使员工认识到自己价值的存在。

三、逐步完善创新机制和行为规范

创新是增强行业活力的前提,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和行为规范,对进一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具有巨大的作用。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都要牢固树立创新理念。建筑施工企业不要把创新仅仅局限在实验室里,也要重视实践经验。在建筑施工中摸爬滚打的员工,凭着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实践,很有可能在技术上拥有自己独特有效的实现方式,更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工艺方法,这些都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归纳整理存档,不要因为员工的流动而散失,以便于整个行业后续发展的需要。建筑施工中要严格规范运作,加大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效率,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规范员工的具体操作和各项具体指标,没有科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指标,优质工程就无从谈起。这些措施落实得好,有利于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行业的整体实力,有利于提升行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促进和激励机制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要对为建立学习型组织作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肯定,使他们得到相应的利益;二是要进一步激励员工从企业的发展出发,为企业进行更加卓有成效的学习创新和作出更大贡献。企业物质激励的着眼点应是在组织内部拉开不同知识层次和学习、工作能力层次的报酬档次,在员工分配上实行优惠优价的机制,并将员工的报酬和他们与同事的合作关系挂钩,以鼓励有效的学习和团队沟通。学习型组织的物质激励除了传统的奖金、工作丰富化、职位晋升等内容外,还应包括激励作用更大的股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调动员工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的精神激励主要是要通过营造鼓励学习、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给予员工各方面的激励。企业通过建立这些激励机制,为培育学习型组织及其文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加强企业文化设施的建设

企业文化设施的建设有助于企业员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良好的员工娱乐设施,使员工之间以及企业领导者与员工之间有更多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机会,建立更加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企业员工之间以及企业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既保证员工之间的团队学习与协作,又有助于拉近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消除企业员工在企业的民主决策时出现的自我防卫心理,有助于在企业建立共同愿景时的深度交谈措施的实施。帮助员工学习,建立员工活动室和图书馆、资料室,为员工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方便员工及时解决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员工的不断学习和自我超越。创建职工培训课堂,请专家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使员工能够有机会学习最新的技术知识,并使员工充分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企业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使员工更加有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以促进企业以人为本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更要将工作渗入到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亲身参与到行业文化建设中来。这有利于行业文化的深入渗透,有利于管理者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取长补短,找出适合本企业特色的新理论和新思路。优秀的建筑施工企业文化,是行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全体员工的重要向心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第2篇: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风格;建筑文化

目前人们在对建筑装饰风格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人们也将建筑文化融入到其中,从而使得建筑装饰设计风格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独特性,满足现代化建筑装饰设计的相关要求。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为了使得建筑装饰的应用效果得到保障,也把一些新型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进而在提高建筑装饰设计艺术美感的同时,从而使其舒适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下面我们就对建筑装饰设计风格和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一、建筑文化的内涵

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文化的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创造,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一般来说,建筑文化通常都是由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并且通过“内核”文化和“外缘”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保障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由于建筑内核文化中具有极为强大的持续传延能力,因此在建筑文化可以得到很快的传播。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建筑文化也可以依靠,相关的文化理念,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进而满足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建设的相关要求。

不过,从当前我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现代化建筑文化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为了可以对外来文化进行更好的吸收,人们也将外缘文化和内核文化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现代化建筑物的生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为了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目前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混凝土作为其施工材料,这样就可以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从而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而在对其建筑文化进行分析的国中,我们就可以将现代化建筑看做是一种以石料为主的建筑结构。而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根据相关要求,来对其文化特征进行分析。比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我们就可以将其看成为一种凝重的文化特征;而在复合性建筑结构中,由于其质量比较轻,我们就可以将这种建筑物的文化特征看做为轻盈。而且我们在对这两种不同建筑文化特点进行分析的国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相互的转化,从而不仅很好的经济了传统建筑文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充分的体现出了建筑物的文化内涵。

同属东方文化范畴的日本,其建筑文化“外缘”向“内核”文化的成功转化,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华夏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积,内核质量亦趋庞大,表现出了巨大的独立性、纯正性和遗传性。在为悠远的历史文化而自豪的同时,这种“内核”文化又显得负荷过重、进程缓慢,对外来文化的反应能力及接纳能力相对不足。因此为摆脱其自身文化“内核”过于负重的不利因素,站到吸收“外源”文化的有利地位,接纳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现代文明精华,并将其消化、吸收、革新,使之溶入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核”之中,并加速实现这一转化,是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将要不懈努力的。

二、对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的探讨

在现代化建筑装饰工程当中,对其设计风格和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不仅使得建筑物的艺术美感得到提升,还提高了现代化建筑的文化内涵,满足了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的相关要求。而且我们在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其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进行分析以外,还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对其天气气候、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开裂,从而对设计风格和建筑文化关系有着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风格与文化的探索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说过“每一个建筑都得个别设计,不仅和气候、地点有关,而同时当地的历史、人民及文化背景也都需要考虑。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建筑仍各有独特风格的原因。”室内设计风格的形式,是不同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伤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特点。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装饰设计的风格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流派的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

将风格的外在因素(民族特性、社会体制、生活方式、文化潮流、科技发展、风俗习惯、、气候物产、地理位置)和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个人或群体创作构思,其中包括创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艺术素质)相结合,从而赋予所设计装饰的内容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将体现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的各种风格(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混合风格等)溶入我们所设计的具体装饰工程中去,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的室内环境。

三、对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内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室内装饰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件的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室内设计和建筑装修的“无形折旧”更趋突出,更新周期日益缩短,而且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文化氛围的欣赏和追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改变。

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近年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总体上呈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状况。室内布置中也有趋于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特征,在装潢与陈设中溶古今中西为一体。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建筑装饰工程中,对设计风格和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理解,不仅使得建筑物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色彩得到充分的表现,还提高了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将许多新型设计理念和文化色彩融入到其中,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滨.建筑外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博弈论[J].民营科技,2010(07)

第3篇: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advance of the modernized process,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is faced with the huge challenge. Through the field study on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Hezhou,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 in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buildings, and putted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 in strengthen protecting.

关键词:建筑文化资源 保护 问题与对策

Key Words:cultural resources on buildings protect problem and strategy

作者简介:刘红艳(1979―),女,广西岑溪市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学士,讲师,贺州学院人文与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等。

[基金项目]论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桂东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BZS002)

中国历史文化村落和乡土建筑遗产之多、地域分布之广,世界罕见。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就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沧桑岁月。保留文化遗产才能使历史连绵不绝,才能使各村落散发出历史的魅力和时代的光彩,才能使人类的发展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精心保护文物建筑、历史村落。但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批批“市镇”涌现而大批“市村”却消失了。据研究,从1985-2001年,中国的村落从940617个锐减到709257个。仅2001年就减少了25458个,平均每天减少约70个,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中国现仅有“古村落”5000个左右,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对古村落建筑进行合理保护与开发,既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文化资源,又尊重村民意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是我们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贺州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

古村落建筑不仅包括建筑本身,还包括建筑所处环境的集合,也就是传统建筑环境的各个层面。建筑在拥有物质属性的同时,还包含了生成这种物质所依据的社会文化属性,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纳入到建筑空间组织之中,因而古村落传统建筑呈现出持续的、稳定的发展脉络,是对历史文化、社会关系的延续,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

贺州市位于广西最东部,是湘、粤、桂三省区的交界地,辖八步区、平桂管理区、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境内文化古迹琳琅满目,自然风景秀丽多姿,人文景观独特迷人。贺州有黄姚古镇、临贺故城、富川古明城、客家围屋、桂岭四方营等古镇古村落。各村落里古建筑文化资源丰富,存有大量富于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包括寺庙、祠堂、会馆、古井、古塔、古民居、石板街道等。比如,临贺故城内有寺、庙、祠、馆、观30多座,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富川县秀水村秀峰山下有石牌坊和状元楼;富川县福溪村鼎盛时期曾经有过24座古戏台、24座庙宇、24座石花广场和一座风雨桥,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风雨桥和古戏台、古庙宇各3座。

二、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历史悠久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就会隐退人世,永远消失。

(一)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究竟保护什么,由谁保护,怎样保护

中国古村落保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但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专家、学者的奔走呼号上,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出台具体的保护、规划措施。而且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究竟保护什么,由谁保护,怎样保护,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发展思路狭窄

一些基层干部思想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村落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没有把古村落建筑看成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对历史文化的延续,认为建筑就是建筑,和文化无密切关系,甚至还认为陈旧的建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不到任何的推动作用。有的古建筑被用于任意堆放柴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有的古建筑只能立在现代新建筑夹缝中……

(三)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投入太少、基础薄弱、任务实施艰难

在我们所进行调查研究的古村落中,大多数只剩下年老的村民留守,青壮年村民几乎都长年外出打工。比如在贺州市沙田镇龙井村,我们看到的多数都是老人,为我们介绍龙井村文化资源的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该村的支书和主任也差不多50岁了。少数留守村落的年轻人要么就是种植自己的几分土地,要么是靠养殖谋出路,对于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他们了解不多关心也不多。再加上各乡镇各村委迫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对村落文化建设发展的投入十分有限,更别说用于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的专项资金了,因此,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任务实施艰难。

(四)有的建筑被破坏或翻新、保护不足,未发挥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在我们考察的一些古村落当中,很多都没有把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相互融合的意识,而且很多古建筑、古民宅遭到破坏或者翻修一新,有的古村落在维修时缺乏保护意识,破坏了原来的历史风貌;大多数古建筑民宅的雕刻和壁画缺乏维护,有的已经脱落,有的已经模糊不清,有的颜色暗淡,有的常年被雨水浸湿,已经严重发霉,如贺州市贺街镇李氏大宗祠。出现这些情况的古建筑还是非常多的。

三、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对策研究

中华文化的根基在村落,西安、洛阳和北京等都是从村落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无序开发和保护不力导致中国古村落有破坏加剧之势。因此,中国古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

贺州的古村落大多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唯有利用传统文化内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势,努力寻求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径,使得古村落建筑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保护古村落文化资源中,将古村落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继承相并举,与和谐文化发展相一致,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努力探索古村落建筑保护与开发新模式,探索古村落建筑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古村落建筑,而且还提升了新农村的文化品位。

(一)强化保护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建设

古村落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古建筑群,而且是保护古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因而保护古村落也不仅仅是古建筑学家、文物学家的研究范畴,也是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教育专家研究的范畴。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古建筑遗产保护,加强宣传,形成“保护古村落”、“保护古遗产”的共识,促进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创新建筑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加强贺州乡村旅游,特别是加强对乡土性、乡村文化的开发利用,较好地体现当地民居风格和乡土文化气息,不破坏古村落原有的风貌。抓住各种机遇,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促进贺州道路交通建设和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在目前乡村道路尚未完全拓宽的条件下,搞一些徒步旅游、自行车旅游和休闲生态旅游,根据古村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建筑风格,依山傍水建设休闲公园,或者搞一些有意义的庙会、集会、宗祠祭拜等活动,或者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和高品位、高档次的旅游景点,同时积极保护和开发古建筑文化资源,把贺州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古民居、古门楼、古城楼、古戏台、古宗祠、古庙、古井、古桥等古建筑资源开发成旅游景点,既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具有创新意识的时代文化,又可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发展非物质文化,与建筑文化相融合,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富川县福溪村总共有13 座古门楼,门楼面向福溪,建筑呈敞开式,立柱、抬梁、屋檐造型古色古香,每一座门楼都挂有进士、文魁、武官等功绩牌匾,门楼成了光宗耀祖的地方。据统计,福溪村历史上出了五位进士和35位有品秩官员,一块块官宦恩赐的牌匾仍熠熠生辉。而富川秀水村历代科举进士就占了33名,有3个在宋代被御封的“神童”,后来还出了一位状元,故以“状元村”名之。秀水村保存着中国规模庞大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保留着上至皇帝下到知县赐封、贺赠的花式各异的匾额,是一个天然的中国文史教博物馆,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因此,在搞好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把非物质文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把建筑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融合,以各种非物质文化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比如,唱大戏促进戏台的建设,表演促进舞台的建设,祭祀促进宗祠的建设,以科教文体促进村落古建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狠抓科教文体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一些民间民俗活动的开展,尤其是民间舞狮、舞龙、舞大刀、闹花灯等特色民俗活动;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由群众唱主角,广泛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特定节日和特殊意义的活动要格外重视,比如具有贺州地方特色的“炸龙”、“脐橙节”、“盘王节”、“茶会”、“二月二”等,以此来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发展非物质文化,与古村落建筑文化相融合,共同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四)处理好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当前“撤老村建新村”的新农村建设口号、现代快餐式文化对古村落文化资源和遗产形成全面围攻的趋势。在传统农耕文明下形成的古村落文化,经不起现代市场经济文明的冲击而很快土崩瓦解。要保护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必须处理好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把古村落文化资源的保护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不破坏原有的古村落风貌。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给后人的启示远远超出了建筑领域本身,我们在欣赏它的同时,还需要去保护它、延续它,这对于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千百年来形成的物质、非物质遗产和文化传统,走出一条保护古村落、建设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旅游资源[J].江西社会科学,2003,09.

第4篇: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雕塑、建筑、美感、装饰

现代主义雕塑出现后,雕塑摆脱了装饰作用的束缚,其自身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雕塑艺术体系完整于对于自身形式语言的探索和表达,更多地融合了艺术观念与情感的内容,而建筑在现代主义出现后注重了对建筑本身意义的探究,在功能与形式的辩驳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体系与理论。雕塑更加趋向艺术语境的传达,装置与观念艺术的出现使雕塑同绘画的界限日趋模糊,当代艺术背后观念的注入使艺术形式划分不再重要,雕塑这个专业名称也逐渐成为古典艺术的划分,很难指代当代艺术中的某种形式了。建筑则从古典式样的探究转向对功能、技术、文化、美学形式、生态、等综合因素融合研究的综合科学,其体系面临着技术分解后的多元局面。

雕塑与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去理解和研究:首先是雕塑与建筑的所存在空间的联系,它是一种共生关系。比如希腊神庙上的浮雕巴洛克宫殿中的拟人造景;第二个层面是雕塑与建筑的形式联系,是艺术形式和表达语言的关联,体现在同一时代或风格形式下的共同表现。第三个层面是雕塑与建筑在精神与文化上的联系,即对社会文化的解读与诠释,在这方面联系中人文形态的意义要超越形式语言的关联。比如解构主义的建筑与波普主义的雕塑,有机主义建筑与大地艺术,参数化主义与数字雕塑等。建筑与雕塑的关系表面看貌似相像,其实完全不同,尤其是在现代主义出现后。今天,很多的建筑研究依托于工程技术,建筑教育被列为工类学科,艺术修养成多为基础技能训练,素描与速写辅助手绘表现。随着计算机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简单的美术技能训练变得十分次要。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感获取演变为脱离美术的图像与理论关注。艺术与建筑之间的理论研究探索能够起到启发与互补的作用,这也是研究雕塑与建筑联系的实际意义。雕塑艺术在试图寻找具有功能、空间、技术类似的艺术形式时,一定会向建筑倚靠,用来满足雕塑对空间、形式、语言的拓展需求。建筑与雕塑都是以空间表达为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空间占有、空间视觉、空间影响、空间心理、空间审美等方面的作用。

雕刻是立体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建筑更是三维空间的代表,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对于空间来讲,一般情况下普遍意义上的小型建筑单体都要比雕塑大出很多,建筑空间主要是指内部空间,外部可称为形态,这相对与雕塑主要指向外部形态空间的特点来说不在同一范畴,建筑与雕塑的空间联系只能在空间划分与感受方面做比较和关联。雕塑的空间就是指雕塑的造型,雕塑是没有内部的功能空间的,雕塑通过造型的变化形成了空间形式。而建筑的空间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它是和建筑的功能紧密相联系的。建筑与雕塑都是通过一定的空间占有来表现其存在性的,这种对空间的占有无论是大还是小都是由人工创造而成的。建筑与雕塑对形状以外的空间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感觉层面上。不同的空间形象产生了不同的空间效果,它直接影响了空间对人产生的心理作用和审美作用。在文化表达方面,雕塑和建筑作为文化载体,表现了哲学思想、艺术风格、社会文化、审美价值等文化特征。在满足了物质功能的要求后,建筑与雕塑作为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在文化思想上的追求和理想。艺术创作和人类的劳动一样,都不是靠本能行事的,而表现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人类对美的认知来自于长期的自我意识觉醒中,从进化中总结有利于自身存在的形式到发现探讨自然和意识中的规律,美是从意识的建立当中逐渐确立的,美也由单纯的本能转化为思想的探究。当人们在建造和改变周边的事物时,总是希望满足对审美的精神要求,不管这种意识是本能的还是思考的,都是存在于人所创造的一切物态之中。在雕塑与建筑的形式背后是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想在起着主导作用,它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审美价值和地域民族文化。这种形式是在具体的作品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艺术表现的形式特征,哲学思想和文化运动在建筑与雕塑上的直接表现就是它们的风格和形式。一种艺术风格的确立一般总要有两个特点:一,独特性,它有易于分辨识别的形式特征和与众不同的性格,反映着它独有的思想和观念。二,一致性,它的特色贯穿它的整体和局部,直至到每一个细节,很少有芜杂的、迥然不同的异质。不同风格形式的产生不仅是同社会思想和文化精神相呼应,而且风格形式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风格形式之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影响状态,这种在艺术风格形式上特有的关系,是其背后隐藏着的各种社会思想和文化精神互相交织的反映。

当今,建筑与雕塑在特征上表现出物质功能的需求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少,思想文化和精神意识的表现却成为重要内容。建筑与雕塑成为文化表现载体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精神诉求的寄托。它们一方面表现出人类对精神寄托的物化,另一方面表现出人对美的精神需求。精神信仰的具体化是建筑与雕塑运用它们独特的艺术语言,使人类所信仰的神灵以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通过艺术的处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通过拟人化的塑造,满足宗教中神话人物的真实性认识,又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结合尺度和比例的运用达到神秘、威严的效果,从而满足对宗教的神话作用。在精神性方面,建筑与雕塑创造出来的崇拜、敬畏、纪念、宏伟等感觉为政治权力所运用。

雕塑与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们的创作是为了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精神生产,它们是物态化审美客体的典型形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它不仅是某种技巧的产物,也不仅是有合乎人的感观审美要求的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艺术家特有的审美经验。所谓艺术家的审美经验,指的是艺术家的精神活动与心灵活动的成果,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的集中体现。建筑与雕塑的艺术创造是艺术家通过艺术传达方式,把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对象化或外化为可以直观的感性具体的艺术形象。以上的建筑与雕塑联系,他们是特征联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吴筱荣;论装饰雕塑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卢小飞;刘瑞;;论雕塑与建筑的关联[J];美术观察;2008年10期

3 肖玮;;论建筑形式的雕塑性发展[J];装饰;2006年12期

第5篇: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文化公园;文化中心;项目设计;广西;玉林

一、项目背景

广西玉林市文化公园和文化中心等项目拟建于玉林市城东区,是为了适应玉林市中心城作为全市社会、经济、文化中心的发展需要、配合玉林市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加快城东区建设进度的城市总体规划而进行建设的项目。

玉林市文化公园和文化中心等项目用地位于玉林城区东部,二环路东侧,东面规划有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用地及市教育中心、体育中心,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建设条件良好。

规划用地红线面积约129亩。建筑场地相对平整,原有自然地形已无保留,无自然景观。周边建筑环境尚未形成,多为未建成建筑。

二、项目预期目标

用地规划要求建筑布局满足国家规范和功能使用要求,建筑群应相对集中,与对面的行政中心呼应,且与周边在建及规划建筑相协调。

整个项目规划设计部分希望达到的目标:

首先,通过项目的实施,整合先期建设的行政中心及配套广场并与之一起完善这一区域的城市空间,带动城市区域的发展。

同时,使城市增加一个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中心,完善城市的文化功能,提升城市的品质。

对于普通市民,则能提供一个供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为城市的生活添加更多的文化与活力,丰富市民的生活。

刚柔之间。当行政中心的严肃性表现为“刚”,文化中心及文化公园的优雅、高尚则为“柔”;当文化中心形体精神表达为“刚”,文化公园的内在柔美则表现为“柔”,刚、柔关系特色鲜明的蕴含其中。无论总体规划还是建筑单体,我们尝试通过其自身形态的变化做出组合、穿插,因势利导,优势互补,期望能形成理想的组合方式,达到刚柔并济。

三、项目文化氛围的构思

规划构思方面,以行政中心为核心的城市空间体现的是庄重、严谨;而博物馆、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带来的则是自由、艺术和欢快,化解并整合这对刚柔矛盾是规划构思所追求的的目标。

布局上,仍以行政中心为轴线,建筑分布文化公园的两侧,轴线中间留空做自由的

绿带休闲广场,和行政中心形成一个品字形的建筑布局,构筑以行政中心为核心的城市整体建筑群,强调建筑群的整体感。形成了以行政中心中轴为相对对称的严谨布置。

此外建筑布局还强调和行政中心形成相对统一的整体感,衬托行政中心的核心位置。建筑适度靠东南面布置,以留出西北面的用地,和行政中心的东南面广场形成了较为开阔的城市空间,两个地块空间上合为一体,完成了对庄严的行政中心城市空间的衔接,三组建筑的主出入口广场都布置于此,引导和聚集两广场人流。建筑遥相呼应,形成较强的整体。

规划还结合景观和场所所需,严谨和自由相结合。整体外环布局严谨,中心绿带则完全自由而开放,设计不拘于轴线的关系,更多考虑人们在内部活动的细微感受,以小尺度和自由的休闲步道、小游园、活动铺地、半下沉广场,和曲水等营造宜人的空间。在公园内部弱化了总体布局所带来的严谨和庄重。

四、项目文化政治氛围的构建

考虑到本项目的特殊性和其所处的位置,设计仍将维护行政中心所需的氛围和空间特质,庄重而严谨。在满足文化公园的特别所需的休闲,娱乐氛围之外,更关注其与行政中心的和谐与统一。设计上,规划布局和建筑单体均给予行政中心的形象,空间充分的回应。

同时,充分尊重文化公园作为城市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设计除在规划严谨布局外,建筑相对分开布置,减少建筑对公园的压迫。建筑场所与公园环境相融合、相互交汇,把城市公园空间延伸入建筑环境内部,弱化建筑边界,扩大自然环境的外在延续,提供更大的空间张度,最大化城市绿色空间。

建筑群体方面,将博物馆和活动中心合并建设,实现多馆合一,使之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发挥群体效应,同时具备分期建设的可能。并形成了和文化中心相当的体量,使整体布局更趋均衡与严谨。

交通布局方面,围绕用地周边设置机动车道,在基地西北面,东北面和东南面分设出入口,环绕整个文化公园布置,除特殊情况外,禁止机动车入内。实现了公园内部的完全步行化,充分考虑了人们活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保证了文化公园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建筑单体方面,两组建筑在面对严谨和自由,庄重和欢快时,可以通过其形体、空间的转换,削弱其相互对立面,创建和谐统一。

五、项目艺术层次的体现

设计以规则的几何体块为造型的主要元素,方形、椭圆形、长条形等不同的体块有

规律的穿插组合。使建筑体块活而不乱,自由但有序,外边方整,中庭几何变化,表现出建筑形体稳重而活跃的不同性格

利用不同的功能体块间的组合,采用错位,旋转,分离,合并,延伸等手法,营造出不同的高位平台,内院,水岸平台,景观台阶等的不同空间场所,使空间在自由中分,合,上,下的变化中,和文化公园完全融为一个空间丰富的整体。

地域性是设计关注的热点,采取“做空”建筑,利用建筑的体块间分离的关系,营造较多的灰空间,如歌剧院的入口平台,既是公园广场的延伸,也是歌剧院门厅的延伸。极好的通风遮阳效果,是夏日人们向往的地方。

此外,设计最着重的就是追求建筑的本质表现。歌剧院,博物馆等所需的艺术特征使设计需要更深度的表达,设计利用建筑的“色”和“质”的表现力,大胆地采用了传统的红色做为建筑体型的活跃元素,红色代表着欢快、喜悦、吉祥。在建筑的体块组中,穿插入明快的红色体块,使体块组间产生大的张力来表达艺术的冲击力。而在更多的体块组合中,选用不同的质感的石材面,营造不同的材料粗燥度和色泽差,整合成不同体量感和表情的建筑元素。特别是粗燥的石材面和精致考究的局部玻璃幕墙间强列对比,反映了一种自然和现代,古朴与时尚的对话。更反映了高雅艺术的深度追求与解读。

在相对严谨的建筑体型内,较多地采用分离体块,创造自由而丰富的空间,特别是围合而成的内院,不仅满足了建筑通风采光的需要,更灵活贯通了不同的内部使用空间,形成空间的美妙节奏,活跃了不同的功能场所。

科技活动中心的红色的建筑体块,分解后再旋转45度,魔方般的体块组合,表现了科技魔方般的吸引力和启发性,也暗示了科技的最基本目的是开发人类的潜能,启迪人类的创造力。

博物馆的入口以一个大台阶导引到二层平台,顺着引导墙体不自觉地进入一个橄榄形的展示大厅,顿时极具序列感金属密勒墙体、橄榄形的天棚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给参观者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奇异。激发人们最原始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也是博物馆的功能所在之一。

建筑的剖面剖面充分考虑建筑使用的多样性,加高层高,以适应多种功能使用的要求,提高适应能力。不同层高、开放程度、分格方式的建筑空间互相穿插、整合,营造出丰富的建筑场所和环境。

六、项目安全节能的注重

节能方面,结合玉林当地的地域性气候,采用大开间、大架空、营造建筑灰空间的设计手法,取得采光、通风、遮阳的良好效果,达到尽量减少空调用房的目的。外墙采用自保温、隔热材料,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消防和疏散是文化中心着重需要考虑的,文化中心歌剧院舞台台口设防火幕;观众听吊顶的吸声、隔热、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舞台上部屋顶设置通风排烟设施;观众厅出口均匀布置,池座共设6个出口,正面2个通过大门厅疏散到2层平台,再通过大台阶向外输散;侧面4个出口有2个可直接下到底层疏散到达室外,其它2个可上到二层,通过大门厅疏散。楼座出口有4个,均疏散到休息廊,再通过疏散楼梯疏散到平台层和一层。

七、结论

整个项目无论是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新建建筑本身之间都存在许多对立与统一,而最终能够成功化解他们并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涛; 廖学敏.首义文化区规划与设计诠释.武汉建设.2011(03).

第6篇: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摘要:新疆室内设计如何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它主要针对当前建筑室内设计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忽视室内环境特点和要求,忽视建筑形式与内部空间的整体性,盲目照抄照搬、盲目追赶潮流、盲目进行材料堆砌、盲目听命于甲方老板、盲目追求效益的倾向而提出来的。新疆现阶段的室内设计,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还没有形成既结合国情,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趋向,普遍出现照抄照搬西洋或新疆建筑样式或装饰部件的情况,这就是社会上公认的以拼凑代替设计的现象。说明我们缺乏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建筑文化素养。

关键词:室内设计 建筑文化 设计风格

其具体原因是:1.对建筑室内环境的意义缺乏理解,缺乏正确的建筑环境意识和观念。2.社会整体建筑文化发展的落后。3.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机制不完善。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

从社会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十多年来,新疆室内设计从无到有,出现空前活跃之发展势头,对于开创广大人民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设计创作中也出现不少好作用。但由于室内设计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和专业,刚刚建立,人才培养还没有跟上形势,行业的兴起更是基础薄弱。出现上述情况是基于根本的设计观念模糊:对环境认识的模糊。认为室内设计是在已有建筑空间中进行表面装修和布置家具、悬挂装饰灯具和布置其他装饰品。把室内设计看成单纯的视觉条件的改善。即是从简单的装饰要领出发去认识室内设计,把建筑室内空间内涵与建筑设计割裂开来。实际上,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种延续,它们都是属于建筑设计范畴的。室内环境的设计究竟包含哪些东西,这是值得进一步弄清的问题。室内设计主要指在现代建筑条件下,创造合理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当今室内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由于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基础和充分反映时代的需要。

室内设计是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对于室内设计的研究,受到若干新兴科学发展的影响,如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环境艺术和现代室内设计工程管理等。这门学科最广泛地包罗人的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内容,反映了人们相互交往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不从以上室内环境意识的观念出发,会造成设计思想的混乱。市场经济冲击下出现某些社会扭曲现象,严重影响了设计创作的正常发展。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带 来的不公平竞争,使室内设计创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其中主要是设计成果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冲突。有的人为了单纯追求效益而盲目顺应甲方要求。某些暴发的老板没有文化素养,在他的设计下出现华而不实,谈不上什么文化品味的东西,一些奇而不美的低劣设计普遍出现,严重损害了建筑的功能和价值。严格说,这是丧失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甚至是出卖职业道德,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第7篇: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历史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a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 Cultural inheritance to triumph over time and space the great differences and its continuity. Historic buildings are being superficial imitation or forgotten, and make the city regional culture assimilation or die, break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and updat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countermeasures.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city, to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building protection, we should stand in the culture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height to examine.

Keywords: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cul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文化经过一代代沉淀后,留存下来的成为人文传统的部分往往拥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和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语境相关的,在城市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语境发生转变,城市结构与功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传承文化,对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使之成为日新月异的城市环境中的有机部分,已成为建筑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1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现存问题

1.1 符号化复制

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是不要轻易模仿。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建筑艺术受到外来技术和文化的冲击。对地域建筑与人文传统关系的研究和实践,自西方建筑进入中国以来,中国建筑师多有研究、尝试。符号化的复制作为最初的尝试,是在外在参考对象中“自我差异化”的结果。这种做法,几乎成了地域建筑在遭遇外来冲击时,采取的自我应激性反应。我国曾经有过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符号化地域建筑浪潮,北京、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出现了一批大屋顶的做法。随着人们对建筑与文化之间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符号化复制成为可选择的手段之一,对民族、人文传统的内在精神的传承应是建筑师把握的新趋势。而这种肤浅的符号化复制在当今一些城市更新设计中,仍大量的采用。繁多的欧式立面改造、新建的欧式建筑层出不穷,这种符号化的复制使新兴现代建筑与原有的历史建筑混为一体,打破了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历史建筑的传承应从哲学的高度把握城市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抽取具体的、特殊的历史内容和形式之后而保存下来的精神特质。

1.2 冻结式保存

我国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大体是从文物保护的概念上发展起来的,很大程度局限于对于历史建筑遗产的留存,这种片面采取“保护”的模式是不符合建筑功能性的保护方法。历史建筑改造的目的及其本质就是为了让这些历史建筑为当代或未来的各种社会需求服务。对历史建筑积极的开发和利用,将它们融入到活跃的经济文化生活中,绝对不应该是“建筑雕塑”式的冻结保存。

1.3 不合理利用

对历史建筑最好的更新和保护是给它找一个合适的用途。历史建筑除了像文物一样具有历史文化的象征和价值外,同时还具有物质使用的价值。对历史建筑,我们应该探索开发其潜在功能的可行性,使历史建筑与城市和居民之间保持一种和谐一致的关系,恢复城市活力。但一些历史建筑的利用仍处于混乱状态,原有功能的衰退,在现代城市中又缺乏合理的使用性,盲目式的利用破坏了原有建筑的本体形象和文化内涵。如哈尔滨市靖宇街上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于欧洲巴洛克风格之上的一种近代折衷主义“本土化”的尝试。这种传统商市风貌作为一种文化,记载着城市的历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然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其造成了巨大冲击,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靖宇街上传统商业风貌面临着毁灭的威胁。

2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对策

2.1 增强公共

提高历史建筑功能的公共性,是增强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公众感和可视度,成为城市功能的一部分。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观念应从静态保护向动态再利用转变,让历史建筑重新融入到现代生产、生活当中。让“历史”与“现在”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对话成为了改造设计的关键,在城市设计层面,历史建筑要重新锚固于场地之中;在建筑设计层面,建筑的新、旧部分要紧密关联在一起。建筑公共空间由于其形态的开放与自由,功能的灵活与多样,在这两个必经过程当中,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使得公共空间改造成为了历史建筑改造中的必然。历史建筑公共的增强,让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城市的公共资源,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纳人们的参与。

2.2 创造共生性环境

建筑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要战胜时间与空间的巨大差异而具有延续性。对文化的传承不仅包含建筑与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纵向的“历时观”,也应包含横向的“共时观”,即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共生关系。生态伦理思想强调环境的共生,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取向,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同样要遵循生态伦理观,站在环境可持续的角度考虑人文历史的传承与和谐。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处于城市重要地段,其雄伟壮观的空间轮廓,对点染哈尔滨的文化特色和景观风貌都起到显著作用。作为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政府于1997年开始对其及周边环境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改造前的教堂周围建筑密度高达65%,为了使保护历史环境与现代生活相统一,对修缮整治后的教堂赋予了新的功能,改作哈尔滨建筑艺术馆。如今教堂以及教堂前广场既丰富了城市的社会生活和人文景观,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商业经济的活跃与繁荣。教堂及其周边环境的修复整治提升了历史建筑的艺术、科学价值,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3 引入现代化技术

以往的历史建筑保护研究,存在集中关注历史建筑本体,注重传统工艺的应用,而传统工艺的流失现象使其本身的工程技术不满足现代城市文化要求。将现代技术引入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更新中,在不破坏其本体的情况下,既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表现,也能更好的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以强大的现代化技术的优越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历史建筑带入不断变化的现代城市生活中。

3 结语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传统的保护不能停留在表面层次的复制或冻结式保留,而应是以动态更新的方式来进行。挖掘其精髓,展现其魅力,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功能、文化,做到新与旧应共生发展,让城市文脉延续,让历史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2011. 05,内在精神:传承与流变,建筑与文化,No.86

第8篇: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传统,建筑,住宅,门,文化

一、引言

建筑住宅中的门是建筑的出入口,是联系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通道。又称“门面”或“门脸”,是居住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供人出入,同时还有防护安全和界定内外空间的作用。另外,门除供出入的物质功能外,还具有标志与象征的作用。建筑大门上所表现“中和”观的哲学思想所反映出的传统礼制以及其他文化内涵可说是建筑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门的本体含义及哲学含义

1、门的本体含义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东汉《说文解字》将门解为“闻”,意思是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阐述了门对于内部和外部的“通”的作用。古人又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更有“变通”之意。归纳起来门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门的穿行意义,二是大门的标志意义。在现代门不再是仅满足功能需要,还要体现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审美需求。

2、门的哲学含义

(1)门的“阴阳观”。门的基本功能是开与关,基本概念则是阴阳变化,由此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开与关之间,关是为了防卫和隐藏,是保守的、被动的;开是为了出入和吐纳,是开放的,主动的。《尚书・舜典》曰:“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比喻开门纳贤、博采兼听。阖辟之间,阴阳生化成为人们对“天人合一”追求的绝好解决方式。

(2)门的“秩序观”。两千多年来礼制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受礼制思想影响,中国古建从周代起便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来规范其规模和型制,故有“门户之别”之说。历史上建筑等级制度不仅对各阶层建筑的规模型制、材料构造、装饰标准、室内摆设有严格限定,还专门对“门”这一标识等级、地位的符号,以及象征居住者身份的油漆颜色、铺首兽面、门环用材、门钉数量等都有详尽规范。

三、建筑住宅之门的装饰

1、门扇的装饰风格及特点。门本身最重要的部分是门扇,是一扇或者两扇甚至多扇可以关启的门扇。在中国古建筑中,这种门扇都是用木板制成的。一般住宅,一扇门扇的宽度至少60厘米宽,需用几块木板横向拼合,故又称“板门”。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门扇在装饰方面有不同风格特点。在江南水乡,其整体色调以青灰为主,人们以清新淡雅为美;而闽粤地区常有大漆绘就并加以纯金涂饰,因为福建、广东和云南一带,人们喜欢在建筑上大饰彩绘。

2、门扇的装饰题材及图案。中国建筑住宅之门的雕刻装饰图案,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题材方面,明清时期内容丰富,常采用云龙、缠枝花草等图案。明式门扇装饰纹样题材有自己的倾向,如松、梅、兰等植物题材,另外,还有大量民间传说,人物故事、吉祥寓意的门装饰图案。清代,门扇的装饰大都比较雅逸。清代门扇的装饰纹样较好的有仿古图案、古代玉文和青铜器纹,大多以简练的线条组成变化丰富、有韵律的几何形。内容多是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追崇色彩的金碧辉煌。

3、门扇的装饰纹样及加工工艺。门扇的装饰纹样手法很丰富,手段也很多,主要包括雕刻和镶嵌等。其中雕刻又分为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浮雕是主要手法。为打破门扇功能上的死板,常采用透雕手法,但最广泛是透雕和浮雕结合,使装饰纹样更突出,圆润。圆雕在门扇装饰中,一般起点缀作用。

加工工艺方面,中国南北地区差异较大。浙江一带雕工发达,其门窗上无论浮雕还是透雕,质量都是首屈一指的。另外,江浙地区工匠技巧的精致绮丽也格外有名。在中国北方,人们多采用穿插工艺,舒展大方,体现北方的粗旷风格。

4、门饰、金属装饰件造型及材质。建筑住宅之门金属装饰件有铺首、门环、看叶等。铺首是门环下的下座,主要用黄铜制作,明清时期,根据形式不同,金属饰件也有高低、尊卑之分。现在最常用的是采用兽头作为铺首的装饰,其兽头口中含的圆环为门环,原为叩门之用,也具有祛邪意义。“看叶”指宽度较大的门扇上、下两头包以铁皮以增强门板的横向联系,称为“看叶”。

四、结语

总之,在住宅设计蓬勃发展的今天,门作为建筑中的重要元素,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从中国古代建筑的门到现代设计中的门,文化的交融与沉淀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影响着形态构成的不断改变和创造, 门元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和文化体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中,门也随之发展,有些形式的门已经脱离原先门的功能性作用,而具有更高层次的文化象征意义。受现代建筑功能主义的洗礼后,现代设计师在充分理解并感受到门在千百年进化历程中所积淀的艺术造型及其具有的社会美学意义之后,逐渐开始运用现代的手段和材料来表现门的建筑美学意义和文化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7.

第9篇: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乡土文化;文化景观;公共空间

城镇化进程中的设计治理提升,涉及城市、小城镇、村落的空间设计规划问题,包括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新的功能建筑和文化空间设计规划发展等,本质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空间设计问题。过去几十年,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较大程度上忽视和搁置文化空间设计问题,导致难以挽回的文化肌理破坏和文化景观遗产损失,伴之失去文脉基础、诉求模糊状态下一系列建筑和景观垃圾的产生。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相关视觉形态的、景观和空间层面的设计治理亟须纳入政策议程,划定新与旧保护发展的红线,明确勘察和尊重文化肌理的原则,积极引导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与景观塑造。

一、划定保护红线

回顾世界城市改造与发展的历史可见,经过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西方国家在战后开始大规模“城市更新运动”(urbanrenewal),重点是城市物质环境的改造,通过推土机式地推倒重建,大面积拆除城市的破败建筑、清理贫民窟等,完成城市旧建筑、旧设备的翻新,解决城市物质层面上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这种城市改造活动的核心是从形体规划(PhysicalDesign)出发的城市改造思想,把城市作为静止事物大规模的推倒重建、拆旧建新,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原有的社会肌理和脉络,破坏了城市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甚至被称为相对于战争破坏之后的“第二次破坏”,带来大量社会问题,由此引发一系列学术反思和立法治理。1961年,美国学者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对大规模的改造和规划做出深刻批判:“使城市的生活内容从属于城市的外表形式,这是典型的巴洛克思想方法。但是它造成的经济上的耗费几乎与社会损失一样高昂。”a1964年,《威尼斯》提出,“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且亦适用于随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一座文物建筑不可以从它可见证的历史和它所产生的环境中分离出来。”就此,许多国家出台法律法规,认定历史文化价值,划定建设发展中的保护红线,如法国于1962年颁布《马尔罗法》,立法保护历史街区;英国于1967年颁布《城市文明法》,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特征的地区,包括户外空间、街道形式以及古树等;日本在1975年修改《文化财保护法》,建立“传统的建筑物群保存地区”制度。此外,英国还颁布有“眺望景观战略与保护规划”、法国有“历史环境保护与景观规划”、意大利有“法定风景规划与历史中心区保护”、美国有“城市设计策略与历史环境保护”、德国有“环境政策与城市风景经验”等。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发达国家基本上建立了城市景观的控制规划,划定了包括建筑线、建筑等级、特别指定纪念物、历史保护地区等保护红线,从立法和治理上明确了文化遗产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是一个城市最大的资产。应该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独具特色的景观,不只是自然生成或历史遗留的,也是常年的文化经营形成的。城市更新运动的教训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政策经验未能及早引起我国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到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以及广场、草坪化的城市形象塑造,大量历史文化景观消弭于“旧城改造”。随着城市化节奏加快,历史性老化和许多地方统一化、模式化的“新农村建设”,以及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旅游开发等,导致“万村一面”的建设性破坏,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大量消失或损毁,中华民族数千年沉积的历史文化景观遭到同质化消磨。如果说“人们的住家、商店、教堂、住宅区、珍贵的纪念性建筑物,是当地人们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系赖以维持的整个组织结构的基础。把孕育着这些生活方式的建筑整片拆除常常意味着把这些人们一生的(而且常常是几个世代的)合作和忠诚一笔勾销”a,那么相对于难以挽回的损失和破坏,从设计规划角度划定保护红线,已不只是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的保护留存,而是对民族生存、生活空间的历史文化维度的设计和建构。这一道道保护红线的有无以及效力代表的不是政策的健全完备与否,而是我们更深层的历史观和文化观。是否总要以新的取代旧的、以断章取义的欧式元素或复古仿造取代具有真实信息的历史遗存、以统一和标准化的样态取代具有记忆和情感的参差多态的遗迹?是否用模仿来削平记忆,用消费式的追新逐异来代替历史延续、文化认同的平和与安宁?“千城一面”“万村一面”背后的文化与历史观是需要反思的。从设计政策的角度加以完善和推进具有紧迫性。参照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对各国经验的总结,无论是传统村落、城镇、还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段,保护红线须考量聚落或地段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空间关系,以及包括乡土民居在内的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色彩、建筑装饰等,还有历史上该地段或聚落的功能、作用、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划定保护范围,包括不容破坏的格局、建筑风格、色彩体系,以及天际线的轮廓视野等。在我国,苏州市政府于2003年颁布的《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暂行规定》以及于2013年修订颁布的《苏州市城乡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规定》具有示范意义,其明确就建筑高度、道路宽度、建筑色彩等做出强制性规定,提出“古城内不再新建医院、学校及行政办公楼。现有医院、学校及行政办公楼控制其建筑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总量,不得扩大”“建筑色彩应当以黑、白、灰为主,体现淡、素、雅的城市特色”“广场、人行道、传统街巷的地面铺装应当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及形式”等,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历史信息、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相对于过去一段时期里人们并未把“城市”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而只是保护其中的“文物”,从设计政策角度来划定保护红线,则是基于城镇、村落的景观遗存,超越了文物古迹范畴,承载着生产生活流动的内容,交织生成独有的意义和联系。因为即使仅从建筑角度看,“某一社区共有的一种建造方式;一种可识别的、与环境适应的地方或区域特征;风格、形式和外观一致,或者使用传统上建立的建筑型制;非正式流传下来的用于设计和施工的传统专业技术;一种对功能、社会和环境约束的有效回应;一种对传统的建造体系和工艺的有效应用”(《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墨西哥,1999)也包含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不能作为僵化的存在销毁或者封存,而要纳入建设与发展的视野,使城镇化发展有空间设计的自觉及规约与限定。

二、勘定文化肌理

借鉴国际经验,西方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复兴”(urbanregeneration)的转变,美国于1973年废止了《城市更新》法案,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英国大都市计划》中提出了“城市复兴”的概念。“复兴”不同于“更新”,它是“失落或损失组织的重新生长,或者是系统恢复原状”,意味着一种发展观念的转变,不是追求新的,而是修复旧的,不是外在面貌的转变,而是内在结构的完善,“它涉及已经失去的经济活力的再生或振兴;恢复已经部分失效的社会功能;处理未被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及恢复已经失去的环境质量或改善生态平衡等等。它更着眼于对现有城区的管理和规划,而不是对新城市化运动的规划和开发。”a从西方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重建”“城市更新”“城市再开发”“城市再生”“城市复兴”等一系列概念看,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静态改造到发掘连续不断的更新过程、由拆旧建新到复兴发展的转变。这也为我们反思“旧城改造”等概念提供了参照。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发展首先应该建立在对文化肌理的尊重和勘定基础上。“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b,相对于城市发展的物质规划,内在的社会脉络、人文内涵等有机结构和文化多样性更值得深刻关注。从文化肌理上看,物理空间的存在有相互联系,正所谓“乡土建筑的存在方式是形成聚落,各种各样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建筑在聚落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和乡土生活、乡土文化的系统相对应,是一个有机体。”c因此《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明确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五项原则:一是传统建筑的保护必须在认识变化和发展的必然性,和认识尊重社区已建立的文化特色的必要性时,借由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来实行;二是当今对乡土建筑、建筑群和村落所做的工作应该尊重其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三是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各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四是乡土性建筑遗产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这种关系在保护方法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五是乡土性不仅在于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构成形态,也在于使用它们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在它们身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以村落为例,传统村落以宗祠、门楼、戏台、水井等精神空间和开放空间为聚散活动的中心,以古驿道、商业街、水圳等线性生长带为轴线,以交通、交往、商贸的街道、巷道为骨架结构,以居住、商贸、交往、教化、祭祀、防御等民居类、礼仪类、防御类、风水类建筑群为细胞和肌理,以檐下空间、门前空间为界面,形成了“核、轴、架、群、界面”等丰富而又错落统一的空间形态和架构a。其中,既有戏台、宗祠等与公众节庆游乐教化活动相关联、具有艺术交流功能的公共空间,也有昔日常见今日渐少的门楼、牌坊、井台、拴马桩以及形形的民居建筑,在今天的语境中保留历史记忆,在历史和当下并置的时空与文化界面里,包含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历史遗存承载着无形的文脉,反映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独特的环境模式、生态经验、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其中包含的往往就是一个宗族村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根源。尽可能全面深入地认识这样的文脉是设计规划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反思我们对建筑景观里潜藏文脉的忽视,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当代特点。历史上,地区经济不足以支撑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城市往往作为政治中心,因此与朝代交替相关,所以都城的拆毁与重建往往与朝代的兴亡命运相关。秦都咸阳,随着秦的兴起而建设扩展,成为公元前后规模最大的城市,也随着秦的灭亡遭到根本性的毁灭。还有多次成为都城的洛阳,几经盛衰,遭遇焚城命运。如今,经济在地区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仍然面临如何对待承载历史和记忆的城市遗址问题,以及曾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母体的广大乡村的拆旧建新问题。后现代消费观影响着人们对于包括建筑物在内的所有物质和生活方式的认识,突出一次性物品般的即刻性、易变性和短暂性,放弃对事物的长久依恋,无所谓深刻的意义和稳定的关系,为了功能和效益,旧有的可以随时被铲平销毁、即刻废弃,新的甚至新奇的可以即时建立,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消费主义逻辑,使我们较少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的品质以及文化和历史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从文化层面看,提升设计政策的文化自觉度,从纵深层面保留发展文脉是必要而且亟须的,政策要考量的不只是经济和便利,还有沉之久远的文化。

三、塑造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