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个性 价值 发展 创造性
近些年来,在我国教育界、学术界各类文章中,“人文主义”这个词使用的非常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文章的作者把“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等同,认为“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是中国的儒家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总概括。却没有真正分清这两个词的不同内涵。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1 “人文主义”一词,其实是一个外来词,它是英语“humanism”的中文译名。若追根朔源。这个词又是从德语“humanismus”中译来的,它是由教育家尼采曼尔在十九世纪初叶所创立的,后经多位哲学家如西塞罗和历史学家乔治伏伊各特以及雅各布布各哈特等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人文主义”的说法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便在欧洲流行开来。它的基本内涵是指以欧洲中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为主导思想,其实质是追求人类思想解放、促进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承认并尊重人性和人的自我价值、肯定人的个性等。也就是说“人文主义”是以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即“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与内涵的。
2 汉语中的“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李贤曾注:天运犹天命也,人文犹人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人文”的涵义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人们常常误将中国儒家精神和传统文化概括地称为“人文主义精神”。事实上,中国古代的“人文”一词。不能构成“主义”。它主要是泛指人世间诸方面的事态、状况以及文字、文章、典籍甚至民俗、文化等一切形态。这些均可以概括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的“人文”精神,只是不能称之为“主义”。
二、高师音乐教育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
既然“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以尊重人性、承认人的价值、肯定与发展人的个性、以人作为其核心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就应该融入到高师音乐教学中,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作为我们的教学指导理念。承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与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及相互间各有差异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在高师音乐教育和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和不足。这种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实际上在我国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一直存在的,进入大学以后仍无例外地延续下去。(这是否和我们文化传统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及当今的教育体制有关?值得另行探讨和研究)。
下面,我们可以从高师音乐教育中人文主义缺失的表象做出一些粗略分析:
1 以“教”为主,“学”为属的传统教学理念
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我们高师音乐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以“教”为中心,而“学”的过程始终是被动的。教师的授业多数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概念、定论等,不用做独立的思考,更不提倡“离经叛道”的想法,缺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要着眼于“学”并服从于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2 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从属的传统教学模式
回顾我们几十年的音乐教学。根植于我们脑海深处的“师道尊严”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传统思想,决定了我们的音乐教育活动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从属这样一种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则体现为“教师永远都是正确的”,极少鼓励学生发展逆向思维,也不提倡学生经独立思考后提出的不同意见,没有“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并鼓励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有的教师甚至还对接受与理解能力差的同学说一些贬损人格的话语。走向了理应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反面。这样的教学方法根本不尊重人,不承认人的价值并泯灭人的个性发展,完全背离了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3 固守传统思想与方法,个人创造性思维欠缺
交流与探讨是非常多的,也可以说构成了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和沟通的主流教学模式。上课时,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创造性思维,每个学生无论回答问题多么“离谱”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像小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孵鸡蛋,以证明体温是否可以让鸡蛋变成小鸡这类想法,如果发生在我们身边,可以说很少有老师鼓励这种探索精神(不管这种行为是否幼稚),相反却会被视为~种非理性的行为令师生取笑:我们的家长也会将其作为“问题”儿童求助于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但是在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中,老师会首先肯定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表扬学生对事物具有的探索精神,然后才来讨论用人体孵小鸡是否可行……。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鼓励与启迪创造性思维,体现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理念。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看,我们一贯提倡的是个人服从大家,少数服从多数,个体服从集体的集体主义理念。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社会伦理道德的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如果把这一理念完全用于教学过程中,则会出现不提倡个性发展、抹杀创造性思维的偏颇现象。“教育要改革、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发展创造性思维”等口号喊了很多年,仍然不见多大效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中(包括音乐教育)没有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创新意识。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教育思想、体制和方法始终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三、如何将人文主义精神真正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1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也可以称为“人本主义”,其核心是尊重人的个性,承认人的价值,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活动。
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学生均是成年人,他们已具备相对固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学习、理解专业知识的相应能力。因此,无论是课内与课外,教师需要和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及互动关系。在课堂内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知识的难点、疑惑等,师生之间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分析讨论。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首先要予以赞扬,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对问题要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让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联想、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性互动的课堂氛围。课外,教师也应以平等的地位和学生 加强沟通联系。无论是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家庭问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均可以作为互相交流的题材,真心诚意做他们的好朋友、好兄弟、好姐妹、好师长,使师生情谊进一步融洽,体现人文主义关怀,促进教学相长。
2 摈弃旧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鼓励个人创造性思维
在旧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和“学”是一种隶属关系,强调的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案认真教学,学生能记会背并掌握一定的相应技能,考试良好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了,并不刻意鼓励学生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要知道,不同的人演奏或演唱一首音乐作品,由于个人经历、社会阅历和文化知识层次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也是大相迳庭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不应将作品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框子里,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不同的演绎。例如,取材于陕北民歌的“哀乐”,多么地缓慢、沉痛和肃穆!可它作为原生态的民歌,速度要比“哀乐”快很多。如果将这首作品从每分钟的四十二拍提高到七十拍以上,那将另是一首风格回然不同的作品。当然,有些音乐作品(特别是中外传统经典作品)也不能完全脱离原作的面貌和风格要求,只能在原作的总体风格框架内做出些许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出肯定评价时再给予正确指导与合理的解释,使学生明白哪一类作品在艺术风格方面可以尽情发挥,那一类作品只能做一些少量且不影响整体风格的艺术处理。
3 体现人文主义关怀,构建人文主义教学理念
关键词: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广泛的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G02(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55-05
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线。同时也是他所有批评的终极旨归。我们要想正确理解和把握萨义德的后殖民文化理论,就必须认真考察他在《东方学》、《世界、文本、批评家》、《文化与帝国主义》、《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等几部主要著作中所倡导和践行的“广泛的人文主义”,概括其基本构想,弄清其本质要求,领会其文化寓意。
一、“广泛的人文主义”之基本构想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即萨义德对人文主义的讨论是有针对性的,并非为了出示一部人文主义的历史,也不是要探究其可能包含的所有内涵。实际上,他所深刻阐释、努力践行并始终坚持的“广泛的人文主义”原则,是在批判、反思美国人文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所进行的本质修正和重新阐释。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成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历经千百年,至今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影响。近些年来,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不断加深,进而也要求教师自身全面、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人文主义的角度阐述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影响及要求。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人文主义的历史界定
人文主义(Humanism)是几百年来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潮,也是一个广泛使用但含义十分模糊的概念。人文主义并不是一个直接产生的词,他的产生要比“人文学”和“人文主义者”晚得多。教师所教的有关古典文化的教学科目在文艺复兴时代被称为“人文学”,而教授“人文学”的老师就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学”在15世纪所指的科目是语法、修辞、历史、文学、道德哲学等。但“人文主义者”比教授“人文学”的老师的范围要广一些。正如克利斯特勒所说的:“文主义这个词就来自于人文主义者和人文学科这两词,并且,这两个词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际上被使用的词。从这个时期的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主义者就是讲授人文学科的人,而人文学科这个词则代表了一组学科,它由语法、修辞学、诗学、历史和道德哲学组成。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就是上述意义的人文学科的伟大兴起与发展;人文主义对其它文化领域,诸如文学、艺术、科学、宗教可能产生的任何影响必定都是间接性的。”对人文学科的重视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渐渐走出中世纪的神学观念,开始形成一种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二)人文主义的特征
吴式颖,任钟印主编的《外国教育思想通史》中总结了人文主义的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肯定和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人文主义的核心特征。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有能力的,人能够发展自身,从而获取各种优秀品质,不断向完美接近。人文主义对人的赞颂与中世纪都会对人的贬抑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二,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观,重视人的能力而非血缘、门第、财富等因素。人文主义反对消极悲观、无为的宿命论,认为人有能力决定个人的命运,人的能力发展得越充分,就越有能力战胜命运的肆虐。人文主义对人的看法更加乐观和自信,认为个人的能力及其发展是获得成功、荣誉和较高社会地位的主要依靠。
第三,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中世纪神学宣扬人对都会的教义教规的绝对信仰和盲目服从,而人文主义与这种权威主义做法相对立,要求把人从都会的教义、教规和其他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四,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多造诣的全面发展的通才。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传授古典学问,让学生接受广泛的人文学科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头脑发达、能写善辩、风度优雅、体魄强健的经世致用之才,以适应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需要,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三)人文主义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诠析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北欧人文主义倡导者伊拉斯谟认为好教师应当年长、有高尚的品德、有渊博的知识、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懂得教育艺术。与伊拉谟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维夫斯认为教师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具有很好地进行教育的学问;具有教学技巧和才能;具有纯洁的品格。教师应懂得教学技巧,应具有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的智慧”。另一位英国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素质,建议对老师进行严格的职前培训。他认为教师不仅应掌握知识,还应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懂得教育和教育的方法。法国的哲学家蒙田认为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老师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第二,教师不仅要有学问,而且要有判断力和道德;第三,教师有高于父母的权威;第四,老师要学会因材施教;第五,教师要有好的性情。16世纪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强调教师要有工作热心和敬业精神,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以热情感动学生,使之发生情感变化。
不难看出人文主义学者和教育家所提倡的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了广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教学知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工作热情、工作精神等,具备这些专业素质的教师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才有可能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对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虽然没有明文的规定。也没有系统的科学论证,但一些学者和教育家对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已经做了深刻的论证,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限没有对当时的教育产生大面积的影响,但对后世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思想,这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也对教师职业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现代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定义
现代科学证明,素质是一个人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和内因作用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特质,这种特质通过气质、言行、修养、品格和风度等表现出来。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质。林崇德、申继亮教授将教师专业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二)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分析
叶澜教授认为,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专业精神、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李瑾瑜教授认为,应当包含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伦理)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朱宁波教授认为,理想的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专业理想、专业知能、教育智慧。中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提出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笔者认为,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无论是哪一位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论述,它都包含专业知识、专业道德这两个基本方面内容,这两个方面也是一个教师可以立足教育领域的根本所在,它们也决定一个教师是否是一个合格教师的至关重要的方面,也决定着这个教师能否在教育领域里继续成长。当然教师专业素质还包括专业精神、教育观念、教育智慧等许多方面,本文将着重介绍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素质中专业知识与专业道德的影响。
专业知识是一个专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专业人员区别于另一个专业及其他人员的本质特征。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在舒尔曼看来,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表现在教师有能力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特别重视理解和推理、转化和反思的功能与作用。叶澜教授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三个层面。第—个层面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二个层面是具备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第三个层面是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
专业道德即指教师职业道德,一般认为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在人格上,教师的师德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深广的影响。师德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师德的影响不但广泛地作用于在校学生,而且通过学生和家长对社会产生影响。高尚的师德会影响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几十代人。因此,在道德水准上,对教师要求更高、更全面。
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历史时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不同。在我国古代,道德伦理的人文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在欧洲古罗马时期,教师则首先要拥有辩论术;进入中世纪,宗教学说成为最重要的教师专业素质之一。
(一)人文主义思想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影响
人文主义学者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论述中分别提到过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教育的学问”、“掌握知识”、“有学问”,虽然他们的“知识”、“学问”的内涵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不同程度上包括了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身心健康的知识等。
叶澜教授对教师专业知识的三个分层中,最基础的层次中就指出教师要掌握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其中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就是指,教师不能只片面地掌握人文知识或科学知识,而是要全面掌握人类的优秀文化,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多造诣的全面发展的通才,那么教师首先要具备这样的才能,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同样倡导的是即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不能失去人文精神。单纯地掌握科学知识或人文知识。并不能得到人们预期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文主义教育教育不仅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主张通过人文科学的教育向学生提供关于人的精神领域心灵世界的有用知识。而且重视自然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具有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智潜力的自由运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与科学进步相伴的是文明的进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不仅要掌握人文知识还应该掌握科学知识,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更要既要弘扬科学精神,又不能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养成。
另外,教师还要掌握能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蒙田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论述中第一点就提出了“老师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可见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重视。有了这些辅知识教师才能更好地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影响
道德教育在古代社会中居于首要地位。孔子要求子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德修养为主,学习文化知识及技艺只是“有余力”时的事情,道德修养可以说是贯穿于人的一生,而且贯穿整个中国教育史,所以对现代教师来说热爱祖国、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精心育人、钻研业务、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一直以来对教师专业道德基本要求。教师的师德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深广的影响。维夫斯说“一个教师应该既是个好人,又是学问的爱好者”,可见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这恰好与人文主义的教育观相一致。从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指导思想也可以看出,要求教育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文教育思想主张培养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这与我国主体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所以,教师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崇高的理想,在讲授科学文化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化到教学实践中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切有利条件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关键词】中学 思想品德教学 人文教育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2-01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时期,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使得中学生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学,并充分贯彻人文教育理念,从而在满足时展需要的同时,确保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涵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教育理念的提出给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其中,人文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体制下的新趋势,已逐渐成为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针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文主义
人文教育来源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注重人对真与善的追求,重视人的价值。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是社会的人,群体的人。从人的社会性角度出发,认为个体的感情、理念、需要、义务等都必须以社会和群体的感情、理念、需要、义务为前提。这种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方面,突出的表现为:教育要培养理性的人,不同于西方人文主义要求的教育要培养非理性的人。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主旨,是人文教育的永远的价值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的科技教育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时代又给人文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人们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前提下,还要积极倡导建立“平等、民主”的理念;在努力塑造道德理想的基础上,又要尊重个人的发展。这是一种具有中国人文主义所追求的理性,同时融合了西方人文主义所追求的非理性的人文精神。
(三)人文教育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教人“学会做人”。它关注的是人的终极发展,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它重视人的自由发展,彰显个体的自然属性,同时又强调人的社会属性、社会责任。这种教人“学会做人”的教育是一种完整的人文教育,它不仅指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和感觉等诸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指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达到了和谐一致。
二、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理念是对人类文化、思想、情感等因素的诠释,要求在人类科技和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精神文明的地位。而人文教育的实施是人文理念得以渗透实施的关键手段。以中学教育为例,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必须将人文理念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其中,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是现代教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核心要求,有着不容忽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人文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同时,人文教育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
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学生是我国教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对象,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在就要求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目前,我国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仍不完善,对于品德教育的忽视使得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文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开展势在必行。针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深化人文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者自身人文素质
教育者首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才能提高教育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性格形成。
(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人文教育实现的一个重要辅助措施。不仅包括设施完善的校园硬环境,更包括建立一个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软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创造校园人文环境的重要一环。
(三)推进学生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的转化
只有将中学生具有的人文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人文素质,才算是达到了中学生人文教育的目标。
(四)提高人文教育实施的灵活性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以往抽象空洞的说教方式,要根据中学生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四、结语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多元化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信息网络的普及使得人类文化受到了多元化冲击,各类复杂的信息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中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文化的误导,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人文教育的开展,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学生教育水平的提高,实现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海燕. 新时期中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德育教育[J]. 科技信息. 2010(24)
[2]刘静静.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J].文理导航(下旬). 2010(07)
[3]喻辉.加强鼠标下的德行修养――网络一代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10(02)
[4]谢升. 利用趣味教学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品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1(09)
关键词:亲密关系科学;需求论;婚姻教育;婚姻咨询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59-03
一、亲密关系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辨
亲密关系是一种有着特定内涵的人际关系,主要指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一般来说,亲密关系有这样一些特征:关系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关系的内涵是多样的,关系对于双方有重要影响,双方有经常的身体接触。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术理论界逐渐地把两性关系、爱情、婚姻、家庭、亲子关系等问题统摄为亲密关系问题,亲密关系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人类的知识、观念和生活有着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分,在亲密关系领域尤其如此。古今中外的亲密关系知识大都是人文主义而非科学主义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表现为社会习俗、家庭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等形式,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地域性、族群性、个体性。就个体性而言,人们的亲密关系知识依赖个体的成长、体验和情感,相信主观、非理性和信仰,认可迷信和权威。这些知识有部分的道理,也有很多是偏见和谬误。在这些知识的支配和影响下,人们只能把各种好的和坏的亲密关系,都归结为缘分、运气、宿命。
数千年来,亲密关系知识和规则的产生、内容、传播、实践等等,主要是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社会控制的价值需求,其次才是满足人类的一般自然需求,这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表现的极为突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宗教与宇宙论是阴阳学说,其社会论的主要内容是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君臣(君民)、父子、夫妇等,这些关系在根本上都是上下、尊卑贵、贱的政治关系。现在来看,传统的君臣关系属于政治关系,父子、夫妇关系属于亲密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半是讲政治关系的,一半是讲亲密关系的。
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亲密关系的性质、准则和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为摆脱了传统的宗教和政治的僵化教条,倡导男女平等,亲密关系从传统的社会制度安排转变为一种私人事务和私人权利,强调性是亲密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些变化带来了一些尖锐的社会实践问题和学术理论问题,传统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挑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亲密关系研究在西方发展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或学科。亲密关系科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人的亲密关系心理和行为,研究亲密关系形成、演变、调整的规律,对亲密关系现象进行解释、预测、控制的科学。学术界广泛采用自我报告、观察法、生理测量、档案材料分析、夫妇报告、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有关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布雷姆等人的《亲密关系》是亲密关系科学的重要著作,“它至少使得人们对关系科学的认识向着更加学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1] 2002年,弗莱彻在《亲密关系新科学》一书中,把亲密关系视为很有前景的新科学,还详细论证了亲密关系科学具有的科学特征,即解释性、预测性和控制性 [2]。
当然,应当认为,亲密关系属于一门“软科学”,还不属于像物理学、化学、生理学那样的“硬科学”。强调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是指其可以像物理学、化学等科学那样,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实证研究,进行定量的或确定性的研究,可以进行证伪。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对立排斥的一面。长期地看,科学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人文主义就要退却,或者被批判、否定,或者被消解、重构;反之,科学不够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人文主义就会流行,就会有话语权。在亲密关系领域,人类的知识和生活,总是从人文主义走向科学主义,并形成新的人文主义。当然,人文主义范式的亲密关系知识有着特定的传播机制和应用价值,并不会因为相应的科学主义范式的知识的兴起而自动消退,科学主义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取代人文主义;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也并不是截然分明、非此即彼的。正因为如此,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知识都很流行。
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习惯性地狭隘地从人文主义认识亲密关系现象,而没有同时意识到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所以,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呢?方法不外如下:
其一,整个社会,尤其是科学界、学术理论界,应大力宣传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的观念。
其二,应当重视和加强多学科的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
其三,应当在学校和社会大力推广亲密关系科学的教育。
其四,应当用亲密关系科学咨询和辅导人们的亲密关系问题。
二、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
西方亲密关系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非常宽泛,主要是心理学,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等。吉登斯从政治学和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其《亲密关系的变革》[3]一书对中国学术理论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加强了对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例如,张洪等人研究了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问题[4],叶映华等人研究了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问题[5]。总体来说,中国学术理论界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大大落后于西方,研究成果少,研究水平不高,研究视角有限,这也表明中国的亲密关系科学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门科学或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出和更新自己的范式或理论。不论从什么样的视角探讨研究亲密关系,都会涉及到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问题。综合有关研究资料和社会实践,笔者认为,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是人类针对这种特定关系的需求或利益,需求论或利益论可以成为亲密关系科学的一种范式。主要理由和依据有:
其一,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核心问题都是需求和利益问题,需求论范式有助于超越心理学,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和学科来认识亲密关系,把亲密关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联系起来。离开需求和利益,是无法说清亲密关系问题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文中就说道:“‘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同理,关于亲密关系的知识及观念一旦离开需求和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其二,需求是心理活动,也是外在行为,研究需求,意味着人的主观心理与客观行为能够高度结合。需求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流派都与需求问题有着实质性的关系。从需求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问题,有利于整合尽可能多的心理学知识。从亲密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实践来看,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也大都与需求满足与否有关。
其三,需求也是行为科学的核心问题,很大程度上,亲密关系科学是行为科学的一部分。从需求的角度认识亲密关系现象,有利于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如需求、动机、激励、人性、态度、目标、期望、公平、强化、归因、惩罚、沟通,等等。
其四,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婚姻家庭咨询专家都提出了需求论。在于立东看来,利益和需求是心理活动的本质,并决定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的任务,就是通过利益分析,揭示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重新构建利益均衡的心理机制[7]。倡导亲密关系科学的布雷姆等人认为,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是亲密关系科学的基础,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是有需求、企图和“贪婪”的;相互依赖的伴侣在使彼此幸福上负有责任,对伴侣的慷慨大度往往对自己有益;人们都希望以较小的成本得到较大的回报,都希望自己得到的好处与贡献能够平衡[8]。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益和需求。哈里认为,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个爱情银行,满足与不满足对方的需求,就是存款和取款行为;婚姻幸福在于满足彼此重要的需求[9]。海灵格指出,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有所付出,就会产生受补偿的愿望,幸福婚姻是收益与付出的均衡,只有收益而没有付出,就会伤害关系[10]。在中外的各种婚姻状况测量工具中,实际上关注的都是性生活、财务、家务等需求的满意度以及满足行为问题[11]。
以往的亲密关系需求论的主要缺陷在于,重视研究如何满足需求,而忽视了研究人在亲密关系中究竟有哪些需求,忽视了对需求进行系统的类型划分和定义,这样就造成了如何满足需求的研究,常常是片面的,缺乏针对性及有效性,其结果是无法真正指导人们去满足需求。所以,亲密关系科学首先应当研究需求的类型及划分问题。
亲密关系是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包含性质不同、相互独立并关联的五类需求:、情爱、子女、财务、服务(家务)。绝大部分亲密关系现象,都与这五类需求有关。这五类需求有不同的特点、功能、价值和意义,每类需求都是可以进行符合生活实际及逻辑的逐层逐项划分的,每一类每一项具体的需求,也都有确定性的内涵、外在表现或心理特征。需求满足情况决定了亲密关系的质量和状态,决定了亲密关系中的爱与情感。没有单一的因素能够决定亲密关系的危机或和谐;亲密关系的危机和破裂,大多是意识及潜意识层面的一些需求长期没有满足的结果;亲密关系的和谐,意味着每人的需求得到了一种综合性的均衡的满足。全部需求都得到满足是不可能的、是不存在的,是非理性的。均衡满足往往意味着满足了生理与心理均衡、物质与精神均衡、亲密关系与人生均衡,也满足了收益与付出均衡。均衡与否,取决于双方的构建行为,取决于个人的内在心态以及外在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样,由于我们能够科学地合理地把亲密关系的复杂需求明晰为一种多元多层的结构,我们也就能够做到解释、预测、指导、控制人们的亲密关系及其行为。
总之,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就是把需求作为亲密关系本体论和方法论,实证研究这样一些问题:亲密关系中包含哪些需求;需求满足与亲密关系满意的关系;如何满足亲密关系的需求;需求对亲密关系演变的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需求满足;如何从需求满足和均衡的角度进行亲密关系的干预及咨询。
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衔接、融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认为只有需求满足和需求均衡,才能体现有关的各种人文主义观念和诉求,如爱、爱情、感情,等等,否则,这些观念或诉求都是空谈。因此,需求论范式有助于人们消除人们对亲密关系科学的抵触,反思、松动和扭转某些错误的人文主义观念,自觉地排除其不利的影响。
三、需求论亲密关系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会同时流行着很多杂乱的亲密关系观念,当今西方社会如此,当今中国社会更是如此。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婚姻、爱情等问题是纯粹的感性问题,是说不清的,是没道理可言的。在恋爱与婚姻问题的教育、讲座、咨询、辅导中,在各种影视节目、网络传播、图书出版活动中,充斥着大量的有问题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例如,倡导男女大不同的庸俗心理学;提出了很多不靠谱的所谓关系技巧、宝典;宣扬一些信仰和教条,诉诸真爱、感恩;强调与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潮流相违背的传统观念;夸大原生家庭的影响;把个人体验和感悟当做普遍的道理;把内容含混的情商、沟通、爱的能力、爱的语言等作为核心话题;更有甚者,宣传一些荒谬或玄奥的东西。种种情形都有一定的市场,笼罩在浓重的非理性氛围中,其情形远比西方严重和混乱。
在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中国人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有了很多新的思考、选择和要求,亲密关系问题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个困惑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亲密关系科学,去反思、评价、取舍各种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观念和说教。可以说,倡导亲密关系科学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实际意义。
需求论范式可以为亲密关系科学提供大量的学术理论上的课题,更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这也是亲密关系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指导人们的亲密关系行为,增强人们爱的能力。
需求论范式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很强的爱的能力。一些人常说的爱的能力,其实就是认知、满足自己及伴侣的需求,构建彼此的需求均衡的能力。需求论范式能够指导和帮助人们多层次、系统化地认知自己及伴侣的需求,有选择地有效地满足伴侣的一些重要需求和关注,彼此灵活而积极进行需求满换、回报、应答,互利互惠,认可自己某些满足能力的不足,认可自己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断强化需求满足的互补和依赖,,构建合理的现实的亲密关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实现需求满足的大体均衡,而无须苛求伴侣和自己,无须求助于难以做到和未必有效的奉献、忍让等等。
其二,指导亲密关系的教育及咨询活动。
需求论范式是以问题解决和社会实践为导向的一种理论探讨,这也决定了亲密关系的教育与咨询是一致的、一体化的。亲密关系教育,就是说清楚亲密关系中有哪些需求,有哪些均衡,如何通过经营构建行为实现需求均衡。亲密关系咨询,就是了解和解释哪些需求没有满足,有哪些需求失衡,并指导帮助人们改变需求认知,采取行动弥补失衡。也就是说,通过规范化操作,诊断需求满足情况,调整需求失衡。需求论范式与认知行为疗法、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有着直接的内在的关系,因此,可以更好地推动这些理论和技术在亲密关系咨询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 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亲密关系[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Garth J.O.Fletcher.The new Sc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Malden,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2002:4-12.
[3] 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张洪,王登峰,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 6):910-915.
[5] 叶映华,吴明证,姚乃琳.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构建[J].应用心理学,2009,15:84-8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 于立东.心理咨询中的利益均衡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21-238.
[7] 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苏珊・坎贝尔.亲密关系[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68.
[8] 威廉・哈里.他需她要[M].刘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4.
陈荣捷在中西哲学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哲学史的特色。他在《中国哲学文献选编》一书中提示中国哲学的特色:“一言以蔽之,可以说是人文主义。”“但此种人文主义并不否认或忽略超越力量,而是主张天人可以合一。”(《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陈先生以为中国的人文主义具有两大特色:1.人本主义;2.追求天人合一。
一、人本主义
此“本”为何?在陈荣捷看来,这个“本”就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他遵循孟子的思路,认为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人具有道德性。此“道德性”即为人之本。这是陈荣捷论述人文主义的理论前提。以“道德性”为人之根本,这正是中国人文主义异于西方人文主义之处。
布洛克指出:“在西方思想分为三种模式看待人和宇宙,一、超自然的模式即宇宙的模式,集焦点于上帝,把人看成神的创造的一部分。二、自然的,即科学的模式,集焦点于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像其他有机体一样。三、人文主义的模式,集焦点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页)而西方的此种人文主义模式始终不居于主流的地位。新儒家之一的唐君毅先生也持此种看法。他认为,西方的人文主义,差不多都是为了要反抗某种文化上的偏蔽而兴起的。西方的人文主义不但在思想上不居主流,而且在内涵上电不同于中国的人文主义。引用唐君毅的话可说明此点。他说:“将中国的人文主义译为Human-ism时,在内涵上受了委屈。”(《人文精神之重建》,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第592页)因为:在中国的文化里,通过人格的修养而得到道德主体,才是真正的人之“本”所开启。正因为人文世界是由道德主体开启的,所以人文主义是一种精神境界,而不是一种哲学体系,这是西方人文主义所不能尽其意的。
徐复观认为,西方文化是在对自然的思考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知性”文化,表现为一种向外开拓、向外进取的精神。他把人文精神分为两层意思,最基本的一层是讲在“人”自身上立足,而不是在“神”上立足。在这一层上,中西人文主义是相同的,深的层次,西方人文主义强调“智”,崇拜有能力的人。知识在道德之上,西方哲学是顺着知识去找道德的根源,只把握事务的真假,不论善恶的态度。而中国的人文主义更强调道德,是一种“道德主体性”为基础的人文主义。
陈荣捷对中国此种“人本主义”的分析,是从中国哲学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人手的。首先他阐述了中国人民的真理观。他说在中国:“真理并不被了解为由上帝所启示,抑或被了解为一抽象原则,不论其多合逻辑。相反地,真理只是人间事物上一项可发现与可指示之原则。换言之,真理之真正考验乃在人间历史上。”(《中国哲学论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1994年版第262页)真理的产生与验证均在人间历史上由此产生一结果,真理记载于历史典籍当中。此种历史典籍最后成为中国的经典。显著者为四书与五经。“经”字,在古代中国,意味恒长,有不变不易之义。而中国经典,在中国乃充当为自然法,因为它们高高凌驾在政府、社会、宗教与其他各方面中国文化之上。儒家经典被人们视为人间活动的最高准则,此中隐含之义为,这些经典所包含的真理主要为道德真理。自然法涵盖万事万物,所以万事万物,不论为人事或自然,都具有道德特性。陈先生总结说:“吾人恒具有主要为道德真理之基本信念。意即一切真理,不论其显现在自然或人间历史上,其目的均在陶冶道德。”(《中国哲学论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1994年版第263页)这是中国人民真理观的理论层面,要使此真理观赋有生命还得实践。
由此陈先生进而论述了中国人民真理观的实践层面。这一层面由“体验”这一观念来表达。“体验”,其大意为个人本身实验或体认,即个人本身的认知。“体”指躯体,强调积极的个人经验。此一经验涉及三个层面,首先是我们对认识对象的认同,其次是道德准则与社会行为,最后是理性与直觉的方法。“总言之,此一经验结合形上学、认识论与伦理学而为一大和谐。”(同上,第316页)
理论与实际的密切关系还体现在“知行”关系当中。大多古代大哲们,对知行关系都有论述。他们的共同点是,在强调“知行统一”的同时,把重点却放在了“行”上。对“行”的重视产生了两大结果,一是在古代中国里,哲学从未独立成学。哲学只被认为是对人事种种复杂关系的研究,换言之,哲学只是致力于日常生活与平常行动当中。一是除少数哲学家以外,大都是热衷于社会与政治的人物。他们致力于社会与政治活动之中,因而很少撰写长篇论文或任何远离人事的论文。他们常以对话、书札或官方文件的形式阐扬自己的学说。
陈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实质表现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日常言语当中;大部分中国哲学家均为积极人世的人物;其哲学著作也主要为与实际人生有关的著作。凡此总总,显示出中国人文主义的以人的“道德主体性”为本的特性,而此正是中国哲学的人文主义特色之一。
二、天人合一
陈荣捷说:“天人合一之观念,实际上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同上,第311页)“天”在中国哲学中有三种含义:一指义理之天;二指自然之天:三指宗教之天。此三种“天”刚好一一对应于儒、道、释三家。由此陈荣捷说道:“就哲学层次而言,儒家企求与天合一。道家则志在与自然合一而无别。佛家则希冀进入一切个性与差异均皆消失之涅境界。”(同上,第283页)
对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陈荣捷是从孟子所开启的心性论角度来论述的。他引用孟子的话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第1章)“性”字意为人与物之本性。在儒家看来人与物的本性即是“道德本性”。因为在中国“人民对于自然事物与人事并无绝对区分,两者均以‘事’字代表。两者均遵守同一套法律,其中尤以道德法为其终极。”由此,人与物均具有道德性,并且人与物之性均源于天。即是说人与物在“性”的基础上便能与天合一。陈氏说要让人与物之性得以显现,就得通过“诚”来加以实现。“诚”字兼有诚与实两意,且含有完成之意。它的重要作用为使万物真实元妄。因为:“诚者非自成己也,所以成物也。”(《中庸》第25章)通过“诚”使得人与物之性得以彰显。由此就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进而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至于道家,陈荣捷说他们期望的是与自然合一,即与道合一。在道家看来,人与宇宙乃处于小宇宙与大宇宙,亦即天人关系当中。人要实现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合一,就得通过“虚”,以消除人身上的不自然的成分,以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从而实现与道合一的境界。因为在道家的理论中,万物与人均遵循道,而“道”即自然。那么人只要恢复其本真状态,自然就能与天合一。“虚”为何意,陈先生解释道,“虚”一词不能就字面意义解释空虚。其实际意义指绝对的平静、心灵纯洁、毫无私欲、不受进入的印象所干扰,也不让已在心中之物干扰进入心中之物。由此老子教导我们,“虚其心”、“致虚极”、“守静笃”,以此就能烛照万物而与道相契合。
陈先生以禅宗为例,对佛教的“天人合一”说进行了分析。他说:在禅宗看来,人的自性原本纯净。若能通过一定途径,使此一纯净本性得以彰显,人就能达到佛境。此一途径即为“定静”,其意为我们在思虑时不为外物所动,处于法相当中而又能逍遥其外。“定静”即是没有邪思升起。而没有邪思升起,人们便能见出自己的本性,由此便得开悟而顿时企及佛境,顿人涅。
三、人文主义的表现
陈先生以为,此种以人的“道德主体性”为本,且追求“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思想界始终居于主流地位。它不仅体现在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当中,还很明显地表现在中国人民生活的各层面,并且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人文主义产生于商周之际。公元前1111年,周人征服殷商,部族社会由此逐渐转型为封建社会。周朝统治者为了论证其合法性,提出“天命”的概念。“天命”即独立自存的道德律令,依此概念,人在世或死后的命运,既不依赖灵魂,也不依赖神灵的力量,而纯是依靠自己的善言善行。由此他们宣称,商人虽曾禀受天命,统治天下,但因怠忽职守,已自绝天命。周王朝统治者说因他们具有美德,天命乃转移到自己身上。“天命”概念的提出,使得天与神灵的人格力量被人的德性与努力所代替。由此人的角色变得日益重要,一是因为新王朝的建设需要人才,更重要的一点是,人可因其自身的德行主宰自己的命运。此时的个人范畴和社会范畴,皆是道德性的范畴。
虽然人文主义已萌芽于殷商时期,但是把中国的人文主义带到最高峰的人,是孔子。他很少谈及神或人死后的问题,他的思想集中在人的问题上。他认为美满的社会应由好政府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所构成。好政府应当以德治国,统治者且要以身作则。善恶的标准是义不义而不是利不利。家庭应以孝道为重。至于一般的社会关系,主张以“礼”相待。他相信所有的人都可趋于完美,由此他一改传统对“君子”此一概念的定义。他认为“君子”应成为描述道德高尚的人。此种改变,无疑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一场社会变革。孔子所开启的人文主义高峰,体现在他那句宣言当中,即:“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随后陈先生补充道,孔子并非不相信超越的力量,他只是要人们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别依赖鬼神或祖先的力量,而要靠自己。
道家中的人文主义。陈先生说,老子《道德经》一书表面上似乎在教导人从人事退隐,但实际上,该书至少有三分之一涉及管理之术,此外另有数章还论及军事行动。《庄子》之内篇,七篇为真,而其中有三篇谈及理想的导师与理想的君主。在老、庄看来,理想的人物为圣人,而非从人事退隐的人。在宗教层面看。道教的目的乃在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为此几世纪以来他们一直都在尝试包括运动、饮食、医药与炼丹在内的各种方法。不难看出道家虽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但同时也具有人文主义的特色。
佛家中的人文主义。佛教一直追求涅境界,即脱离人世,但是在这一活动当中,人始终处于一核心地位。陈先生说,佛教从一开始传人中国,就受到了中国浓厚的人文主义的影响。他举观音为例,“观音”在中国是最普遍的神柢,然而她已被人性化了。在3―12世纪的印度和今天的日本,观音仍然保持着超越与天国的特色,但在中国,她已然变成人身。从唐代开始,观音手持花瓶,向众生倾注万般祝福,此祝福非涅架,而是诸如健康、财富、长寿,及子女等人间祝福。她并不高坐天堂,而是坐在竹簧边,手抱婴儿或手提鱼篮。不难看出观音在中国已非常接近人类,确已被人性化。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更是具有人文主义色彩。它的主要教义为,信仰佛性内在于吾人内心。拯救的教义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且拯救乃在当下达成,“即身成佛”。陈以为“即身成佛”的理念与儒家视身体为受之父母而不敢有丝毫毁伤,及道家的追求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人文主义 方法论 教育研究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倾向于以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响。“当今严肃对待教育理论学者的主要职责是养成归纳研究的习惯和学习统计学的逻辑”。但同时,许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学方法阻碍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因为这种方法:只处理与教育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听命于现实或经验的统计趋势而无法在符合价值与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见,触及不到教育活动的本质性问题及教育中的灵魂和实质。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这些才是研究的焦点。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文学的要义就是对人的描述,而如何描述,则是不同国家不同种类的作家或不同种类的文学显示出的特点。西方文学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人道主义的主题,它显示着西方人独特的个性,也显示了西方文学“以人为本”的厚重本色。所谓“人道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把人看作是宇宙间最高的价值。而以人为本,归根结底是要求以人性、人智取代神性、神智,从上帝那里找回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也即人自己。在新时期下,分析不同阶段西方文学关于人的观念,对贯彻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古希腊罗马文学与人的观念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的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突出特征。
荷马史诗中“阿喀本文由收集整理琉斯的愤怒就是我的主题”,就是集中体现了个人与群体分离状态的个体本位意识,其中神和英雄们对个人荣誉的崇尚,则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生命意识价值的执着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体现了人对个体生命意识与欲望的放纵。在《奥德修纪》中,诗人高度赞扬了奥德修斯“求正道、求知识”的人道观,把人从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了,极力肯定人的力量,表现人的思想感情,鼓吹个性解放。古罗马文学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直接继承,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再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的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中。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中,“灵”取代了“肉”,在关于人的理解上,与古希腊文学表现了明显的分野,“神—理性—人”呈三位一体之势,体现出一种尊重了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则是后世西方文学之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人的观念
早在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自主精神与个性意识的苏醒则使人们重新理解上帝的内涵和人与上帝的关系,同时在宗教的名义下探讨自我的价值。而此期出现的圣母崇拜则是基督教人性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世纪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意大利诗人—但丁,他的代表作《神曲》张扬了中世纪人民努力挣脱精神枷锁,寻求思想解放的革命情绪。《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早放射出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随后在文艺复兴的早期,人文主义思想是以古希腊—罗马的世俗人本意识为主体的。它的以人为本,以人权反神权,以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等思想指导下文艺复兴运动将一度极端化了的人神关系,也即原欲与理性的关系作了调整,从而有了人的觉醒与解放。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与人文观念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成就的最高代表,如果说,文艺复兴确实如布克哈特所说的是一个“人的发现”的时代的话,那么,只有到了莎士比亚的创作中,这个“人”才被发现得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人文主义的内涵也才发展到了最完整的境地。莎士比亚通过悲剧告诉人们:人的自由是有限的,仅有原欲的解放和满足并不能把人引向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人性也不仅仅体现在原欲上,而且还体现在其理性力量上,因此,人必须在自然欲求与社会道德律令、原欲与理性、出世与入世、个体与群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作出准确地把握。莎士比亚的作品既沟通了人文主义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统,又延续了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血脉,是世俗人本意识与宗教人本意识的融合的典范。由此,以肯定人的世俗的原始欲望之合理性为起点的人文主义文学,到了莎士比亚这里,又融入了基督教人本意识,欧美文学“人”的观念步入了新的世界。
四.新古典主义文学启蒙运动文学与人的理性
17世纪的欧洲强调理性与秩序,这种时代精神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流—古典主义文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从而也使文学中“人”的观念发生了新变。古
典主义文学所表达的人对自我力量的肯定与颂扬主要是理性意义上的“人”。这种通过对古罗马的崇尚文学,歌颂了从神权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人自己,正好是对人文主义文学之“人”的解放主题的一种延伸,是从另一条道路、另一种意义上延续了文艺复兴运动。
18世纪启蒙时代被称为“理性的时代”。肯定理性的力量也就是肯定个体的人的力量,张扬理性也就是在张扬人自己。启蒙文学肯定人的理智的同时又肯定人的天然情感的合理性,这种肯定理性力量的文学也就是肯定人的力量,张扬理性也即张扬人的个性,表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人与上帝、人与王权、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新理解。
五.浪漫主义文学与人的情感
资本主义新的政治经济制度打碎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自我观念得到了强化,人的命运也得到了重大变化。这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以艺术的方式描绘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崇尚“自然”,表达的主要是人对自然纯真的人性的崇尚,对被理性与文明压制下的人的自然情感与欲望的追寻。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展现的是渴望自由、热情奔放,张扬“自我”,个性主义的“人”的形象。夏多布里昂的小说通过狂野的人性、狂放的原欲之爱与宗教的尖锐冲突,显示了潜藏于人们心底的不可抗拒的人性之爱的美,说明了自然人性原本就是美的。总之,浪漫主义文学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丰富而纤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满扩张欲望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文明束缚的强烈的个性主义愿望,使欧美文学中“人”的形象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
六.现实主义文学中人的异化主题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延续着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创作,形成了普遍遵循的“真实”、“写实”原则,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的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从而改变了欧美文学“人”的观念。
关键词: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矛盾;性格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哈姆莱特》虽然取材于丹麦王室故事,但是莎士比亚将其背景延伸到了他所生活的英国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全书渗透着英国此时的时代背景与时代精神。
政治上,封建王权高度集中,王室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封建王朝的特权,此外还迫害清教徒,打击社会进步力量,社会矛盾日益加大。经济上,资本原始积累高速高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圈地运动依然大规模进行,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与封建王族的利益冲突加剧。文化上,人文主义发展,但未出现人们所期待的自由平等的现象,社会依然被黑暗所笼罩。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所描写的出来的《哈姆莱特》本身也夹杂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反应在作品中众人物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中来。
首先,人物形象上个人认为性格是哈姆莱特最终有着如此悲剧结局的原因。开始时哈姆莱特是个快乐王子。他身为丹麦王国的王子,父王与母后的疼爱使他如同生活在天堂般,后来他在威登堡大学学习,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他完全不知道生活中存在着黑暗的一面,觉得世界是充满自由与平等的、光明与美好的。哈姆莱特在性格上是如此单纯。
可以说快乐王子时期的哈姆莱特是个完美理想主义者。但是这样的完美时期是我们在哈姆莱特的性格中分析出来的,《哈姆莱特》此剧中根本没有体现出这一“美好”的时期。剧本的一开始就是哈姆莱特所面临的混乱局面。父亲的突然亡故对他来说是一很大的刺激,王位被叔父克劳狄斯所霸占,而一直以为的父亲与母亲的完美爱情也凋落了。原来在他身边趋炎附势的大臣们现在纷纷像克劳狄斯献媚,昔日好友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背叛了他成为了克劳狄斯的眼线。他深深的感受到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哈姆莱特昔日的理想、世界观人生观突然被击碎,但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这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昔日的快乐王子。
哈姆莱特在老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得知了父亲猝死的真正原因,他受到了致命的一击,产生了巨大的震惊与愤怒。
老哈姆莱特时期那种美好的世界应该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时期的影像,当时的英国完成了民族的统一,中央集权巩固,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文化上文艺复兴兴起,此外英国的海上贸易业水生云起,成为了海上霸主。所谓的上帝时期是伊丽莎白统治的鼎盛时期。伊丽莎白统治后期,世界不在是美好的,这一切反应在《哈姆莱特》中就是老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时期。
生活在恶魔时期的哈姆莱特不再是那个坚持人文主义者理想与信念的单纯的王子。他决心为父亲报仇。此时的他内心充斥着强烈的愤怒与责任感,然而哈姆莱特前期的生活太过安逸,加之对母亲的恋念使他本身具有一定的软弱性,此时哈姆莱特的复仇是犹豫不决的,他继而转变成了延宕王子,这就决定了他的反抗是不彻底的不完全的,也就是说他的命运必然是悲惨的。
哈姆莱特的延宕导致他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面对父亲的被害,他深思“虽然一个国王给人家用万恶的手段夺取了他的权位,杀害了他最宝贵的生命,我却始终哼不出一句话来,我是一个懦夫吗?”他在脑海里设想着给父亲报仇,却始终不曾在行动上表现出来。他迟迟没有行动,错过了很多可以报仇的机会,明明在克劳狄斯祈祷的时候是最好的下手时机,但是哈姆莱特犹豫此时杀他是否会让他进入天堂,从而错过了这一大好机会。最终导致自己死亡的悲惨结局。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哈姆莱特不仅仅考虑到了自己,也考虑到了这个世间的人。这是他性格中善良与伟大的体现,但犹豫不决的矛盾性格是伴随他一生的。
然而无论哈姆莱特多犹豫,他最终都要为父亲报仇,最终都要变成一个行动王子。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代作品的典型,他具有的复杂性性格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所具有的。事实上,这种复杂性格正是人文主义者的性格代表。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较量是人文主义者与封建社会的较量。“生存还是毁灭”这也是人文主义者所面临的抉择,人文主义者太过理想化,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但是大部分的设想是脱离了现实与群众的,其结局最终是失败的。
莎士比亚在此篇剧本中运用了大量的独白,这样更加清晰的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感想,侧面的描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形象立体化,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的感受《哈姆莱特》此剧的内涵。
通过一段段的独白,一个忧郁的王子就显现在我们的面前,“软弱者,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就算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的长久一些”。在他的独白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不理解甚至是仇恨,他处于迷茫中,就像丧失了生命力一般。通过独白,形象的显现出来哈姆莱特对母亲既爱又恨的矛盾。
在他知道父亲死亡的真正原因后,他的悲伤变为了恨与复仇,当然,这种转变莎士比亚是通过独白描写来实现的。莎士比亚通过生动的语言独白刻画出一个满怀仇恨的哈姆莱特,而且这样的独白能够很好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段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更是让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者形象站立了起来。彰显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心系大众的胸怀。矛盾与选择贯穿了哈姆莱特这短短的一生,如若只是一味的对话描写,也能体现哈姆莱特的性格,但很难使读者感同身受以及产生如此大的反思。
哈姆莱特的独白既反映了他的内心也反应了他的延宕,在贯穿全剧的独白中,我们还可以清晰的看出哈姆莱特的成长与发展。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具有巨大而迷人的魅力,他一方面运用了大量写实的手法,突出了社会的黑暗;另一方面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烘托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形象。对人物性格方面的描写和语言方面的运用,他成功的塑造了这一感染世界的哈姆莱特形象。《哈姆莱特》一书博大精深,意义深刻,深刻了解其内涵对我们了解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与莎士比亚有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