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第1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族文化;思想内涵

一、引言

民族传统文化对推动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将民族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这就需要及时准变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模式,应用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水平提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现状和重要性分析

1.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现状分析。高中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而将民族文化与之相融合,就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受到教学思想观念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语文民族文化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没有重视。老师对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仅仅局限在对名篇诗词的教学上,只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学,这就不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价值更好的理解。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对文言文以及古诗文这些民族文化经典内容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这就影响了实际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对古典文献学习不知所措,往往是依靠着翻译学习,对文言文的内容探究以及思想价值的内涵探究不注重。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这就必然会影响民族文化精髓的吸收。老师在语文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中,对学生在民族文化经典内容的赏析以及自我理解方面的教学没有重视。一些老师在具体的讲解中,只注重对诗词的解析或者是直接采用教辅类工具让学生理解内容,没有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理解和赏析,在民族文化的内涵思想文化方面的学习还不够。2.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重要性。加强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涵学习,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想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一环节加强对学生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对促进学生成熟发展,以及思想价值观的正确树立都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民族文化鉴赏能力以及完善学生品格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教学,对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精华知识内容,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对这些知识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比较有益。同时对这些民族文化内容的学习,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入可行性及教学措施

1.高中语文教学民族文化融入可行性分析。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通过从多方面加强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有助于教学水平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将民族文化与之相结合就比较重要,民族文化和语文教学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当前高中生自身的特征也对民族文化融入提供了可行性。高中生正处在青春少年时期,在人生价值观上海没有真正的养成,通过民族文化的融入,就比较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涉及诸多和民族文化相关的经典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涉猎,就能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精髓有更深的了解以及吸收。通过这些内容只是的学习来引导学生对古人思想感情的认识,在审美观念上进行提高。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好奇心比较强,对有趣的知识内容比较感兴趣。民族文化中诸多内容都能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以趣味性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讲一些民俗以及动人的故事作为教学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高中的课程特征也比较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教育。在教材中的特点是体现时代精神意识的,通过将传统的民俗和当前的生活相结合,就比较方便学生接受。例如在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内容的时候,其中就涉及到唱戏的内容,老师就可就这一民族文化内容进行趣味性讲述,通过相关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对戏曲文化进一步了解。2.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入的措施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思想内涵的丰富化,通过教学手段的科学应用,就能内化成学生的思想内涵。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几点教学措施。第一,加强对语文教材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根据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对每个民族文化经典篇章都是精心安排的,其中的文言文以及古诗文是重要的代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就要充分认识到文言文以及古诗文的学习重要性,从这些内容中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从对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兴趣上着手,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加以应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内容感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去。例如:高中语文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中,对《陈情表》的内容学习,就能让学生对忠孝的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在经过文本的依次学习和理解之后,学生通过文言文的语言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述等,都会深深地受到感染。然后老师就要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忠孝方面能找到现实性,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注重经典文化的拓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老师就要将经典的作品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能最大化地接触到民族优秀文化典籍。这就可通过对新教学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语文民族文化教学相结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方便地为学生呈现动态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能实现资源的丰富化目标,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喜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经典。第三,充分重视民族文化内容的选择。在语文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中,为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充分重视,在对民族文化的内容选择上要以积极的情感思想为主。并要能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第四,加强民族文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实施。高中语文教学要从多方面考虑,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性就要加强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单一化讲授,要能从整体上看待,结合语文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方法,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充分重视。在语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的结合方面注重巧妙性,通过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和道德观,让学生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例如在对《孔雀东南飞》的内容讲述中,老师就可将同名的通俗歌曲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歌曲的内容和语文文本中的内容相联系,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通过歌曲的情调来进行体味。这样就比较有助于学生接受,学生也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中去。第五,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的融入,要充分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之后,就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水平,对教育改革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民族文化的融入相结合,就能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民族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能起到积极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动态化特征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比较适应,这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课堂教学中积极性以及参与度进行提高,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只有在这些基础教学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更好的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有收获。传统民族文化的教学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教学举措,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也有着积极意义,希望能通过此次对语文民族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研究分析,能更好的促进实际的语文教学发展,为高中语文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庄彩霞 单位:江苏省泗阳中学

参考文献:

[1].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学周刊.2016(30).

[2]魏回春.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

[3]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4]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1).

第2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我们以为这三种表述是用不同的命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意义。这个主题是基础,是着眼点,是关键所在,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为了让师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该目内容,保持民族特色,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更坚定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笔者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学习文化生活的师生们有所帮助。

一、“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对应,二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首先,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二者不能等同,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也是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的。世界文化,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激荡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形成的有机统一体,相对于民族文化而言世界文化是整体性的文化,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在其共同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创造、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语言文字、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其集中体现。

其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离开了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就不复存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更是离不开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从世界文化的长远发展而言,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元化的文化霸权主义,弘扬和培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文化也离不开世界文化,离开了世界文化,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意义,世界文化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

二、“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相对应,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首先,文化具有民族性,即文化具有特殊性。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正是这种个性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区分开来,是世界上的文化千差万别、五彩缤纷的根据。文化的民族性主要体现为个性上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成为可能。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其采用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而决定了其文化上的差异;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也对文化的民族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次,文化具有世界性,即文化具有普遍性。各民族的文化都蕴含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正是这种共同规律使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成为必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此外,如自然科学、技术等文化内容,其本身就没有国界,极具世界性。

最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文化的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民族性表现出来,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也不能离开文化的世界性,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不论如何特殊,总包含着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包含文化共性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三、“文化是世界的”与“文化是民族的”相对应

第3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民族文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38―0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少数民族人数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近年来,由于全球化的影响,许多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消亡,据有关专家统计,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濒危动物的消亡速度。每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意味着人类失去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精神家园,而当人类的文化精神家园只剩下唯一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那就是整个人类开始走向灭亡的时候。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有其深远的政治、经济原因,教育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因此,要担当起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职责,更多的还需要从教育人手,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多元文化教育概述

多元文化教育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兴起,并迅速在世界各国普及的一种教育思潮和社会与学校的改革运动。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有其深远的社会历史背景,世界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美国)和詹姆斯・林奇(英国)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发生的背景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多元文化教育发生的人口组成上的因素;二是多元文化教育发生的社会运动上的因素。这一结论是对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事实的概括。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多元文化教育应该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不是其他别的地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以后,大量吸收外国移民,使得其自身原有较为单一的民族构成发生了重大改变,成为多民族国家。到了新世纪,美国大约有270个民族,加拿大和英国大约有140个民族,而在其他西方国家,也形成了由多个民族构成的人口结构。在西方多元民族国家形成的同时,“民族复兴运动”也在西方兴起,这一运动的兴起最先是源于非主流民族对不公平待遇的抗争,象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就是对这种不公平的强烈控诉。以色列国的建立也是在“民族复兴运动”的一个分支――“犹太复兴主义”运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上因素使得西方国家成为了多民族的国家,最早的单一的国家教育很显然就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要求,而由于政治、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在新的时代更加得到彰显,于是,为了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提出多元文化教育也就成为了必然。

文化多元主义理论是多元文化教育直接的主要理论基础。文化多元主义的理论来源是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相对论派别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赫斯科维茨,其基本观点是:每一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对不同文化的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估价应该是相对的。文化相对论的最核心之处是认为社会的稳定与和睦来自于对不同特点的尊重,来自互相尊重,强调多个而不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价值,是对每个文化价值的肯定。从赫斯科维茨的观点可以看出,倡导多元文化是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和睦,每一种文化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看待文化的价值要持一种相对的态度。根据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文化相对论有其合理的地方,也有其不合理的地方。其合理之处在于文化相对论所提倡的文化多元照顾到了处于“非中心”、“非主流”的弱势群体;其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文化的统一性在倡导多元文化的过程中被消解或弱化,从而增加了民族国家分裂的风险。同样从詹姆斯・A・班克斯言语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以及一切处于不利情况的学生的教育素质;帮助学生获得其自身文化以外的跨文化能力;多元文化教育是对所有学生进行的教育。

我们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存在民族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性。同其他多民族国家相比。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有其特殊性,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我国最大的民族――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极端的不平衡:数量上的不平衡、政治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平衡性。我国有的专家认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在一定时期内将会是聚合状态的多元化。换言之,只有在一定的调控下,才存在多元并存的局面,才有文化形式的纷繁多样。西方的多元化,就其文化的价值规范和思想意识而言,虽并非完全是无中心的,但相对来说,其中心或者说主流特征不明显。缺少‘中心’的调控。”另有学者认为,给予各民族文化以相对价值认识的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教育可能是保持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多元文化教育,作为本地方和本族群的人能够摆脱一体化的冲击,更深入地理解固有文化的价值,从而更主动地弘扬地方和族群文化;对其他文化拥有者而言,从道德、价值观、伦理、生活科学等方面,更完整地在深层次理解“他者”的文化,从而学会关心,放弃自我中心主义。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各民族融入现代化主流社会,共同进步。不难看出,与西方较为彻底的“去中心化”相比,我国对传承多元民族文化持一种折衷的态度:既强调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又强调一种居于“中心”的主流文化。这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此背景之下,笔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是一种旨在保持本身文化特征的基础条件下,获得与其他文化学习所在社会主流文化均等机会的一种教育理念。

二、多元文化教育之于多元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

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是依托于多元民族文化的价值而得以规定的。民族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尤其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外化形式的习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性的自然规范,最能引起人们直观感觉的现象,尤其是由各种习俗升华而成的社会风尚,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犹如一个社会文化的“万花筒”。因此,透过习俗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透视出该社会的政治、经济、信仰、民族传统、民族性格、意识形态和文化风格。习俗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习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固定化的行为模式,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对民众思想意识、行为具有导向、整合与凝聚作用,它引导人们注意自己的民族的角色身份,确固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制约着人们的言行举止,是一种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从表层现象到深层心理结构上都控制着人们的无形力量。

多元的民族文化能够为人类提供多元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一个社会只有允许多元的文化存在,这个社会才拥有了永不枯竭的创造力的源泉。因此,我们可以说,多元民族文化的价值就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种动力支持。

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使多元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多元文化教育最先也是以“救 火队员”的姿态出现的。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受到了来自日本、西欧和亚太地区一些国家的挑战。对外国人才的依赖使得国家的危机感不断增强。为了保住其霸主地位,美国社会各界要求重视教育、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而《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大量的篇幅列举了多元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危机,唤醒了大众对多元文化教育及其研究的重视。报告指出:“17岁青年中,约13%是半文盲,少数民族高达40%”;“根据最简单的日常阅读、书写和理解测验,约2300万美国成人是文盲,少数民族青年中文盲可能高达40%”;“中学生在多数标准化测验中的平均成绩,现在低于26年前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时的水平”。此一阶段的多元文化教育更多是让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学习主流文化的均等机会,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然而,随着人类社会跨入了新的世纪,我们所倡导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更多意义在于阻止各种民族文化的消亡。一种民族文化的消亡,意味着我们人类社会又失去了一个精神家园,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作为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一种理念和思潮,多元文化教育因其特点更是彰显出较大的优势。无可否认,过去的一些方法对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等等方式。但历史与现实证明,通过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法阻挡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冲击;通过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来带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因为只是顾及了表明现象和经济利益,使得民族文化如习俗等由于意义的缺失而逐渐僵化,失去了延续的动力。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它致力于探究民族文化背后的渊源与意义,在每一个群体里面建立起相应的身份认同,同时,也力求同时代主流文化相结合,为多元民族文化的创生搭建起一个平台。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实现

正如在文章第一部分所提到的:多元文化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它不是一个实体,其本身是不具备传承文化的意义的,必须要借助现实的教育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只能说倡导多元文化教育,把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通过现实的教育体现出来,从而达到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宗旨。要在现实的教育中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笔者认为,主要要靠多元文化课程的设计才能得以实现。

(一)多元文化课程目标的确立

1、掌握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称为本土知识,这种知识体系深刻反映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包括一切信仰、道德、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的能力及其习惯。本土知识构成了本土社会文化传统的核心,在本土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中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并且本土知识为本土人民提供一种他们自己熟悉的界定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

2、民族意识的唤醒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信念和行为系统,对少数民族而言,他们的信念源自于自己的民族和家庭背景,持续受到出生后所有的经验的塑造,他们的态度、价值、语言和行为总是受到所生活的家庭和社区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教育的角度看,鼓励学生学习民族文化不是仅仅强调文化的外部标志(如食品和节假日)、英雄和历史事件,获得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自信和自尊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3、理解、接受和欣赏其他种族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形成了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社会。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不仅应该重视帮助所有学生理解和欣赏自己民族文化,同时使其理解、接受和欣赏其他种族、民族和群体的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主流文化――汉文化的风俗、价值和信念等的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培育学生对构成我国人口的多样民族、文化、语言群体的理解与接受,承认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消除歧视和偏见,消除文化的界限。

4、发展跨文化能力

多元文化课程应反映国家和世界的种族、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帮助学生掌握跨种族、跨民族和跨文化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一个民主的、理性的多元社会客观上要求其公民必须能够超越民族和文化的界限,积极参与公共对话与行动。

(二)以民族文化为基点选择课程内容

以民族文化为基点,在此基础上使内容的选取范围触及多民族、多文化的语言、价值体系、文化传统、社会条件和等,凸现课程内容的民族特色。其基本原则是:第一,价值性。各类材料应明确显示多元文化的社会及其多元一体的价值标准,在吸收主流文化甚至外国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文化对之进行民族化改造。第二,需求性。民族文化素材的选择与组织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经验、兴趣和需要,所组成的主题内容是学生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与社会意识的问题。第三,公正性。在确立主题内容时应力求避免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杜绝用主体民族或主流文化的标准判断非主流文化或主体民族的传统。第四,效用性。知识的发展和应用要能诠释现行的生活与世界的现象,作为行动的参考,而并非准备考试与测验。

(三)以主题为单元统整课程内容

一般而言。最易于获得的知识是统整琐碎的细节成为一整体的观念,“当一事件愈具有意义,愈深入或愈精致地处理,愈能置于情景脉络,愈植根于文化、背景、后设认知以及个体的知识中,便愈容易理解、学习和记忆。”首先是确立主题。在确立主题时应以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或社会意义的问题为主,使主题意义化;设计、组织与统整主题有关学习经验以及课程知识或活动,使主题脉络化;促使学生将课程经验统整到自己的意义架构中,并亲自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知识意义化。主题的决定可由教师提出初步构想再与学生共同研讨,或由学生提出各种想法再与教师共同商讨,或由师生共同拟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灵活地选择确定主题的方式。其次是规划主题。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还必须对主题进行规划。围绕主题规划与主题相关的学习经验,在主题的脉络下统整适切的知识,形成次级概念,并围绕概念架构更次一级概念与活动,组成主题网络。

(四)注重隐性课程开发

第4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通讯系统模型;民族文化旅游;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88Ⅹ(2016)01-0113-06

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对区域旅游发展日益重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信息孤岛式的现状和旅游信息传播相关研究的缺乏,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旅游信息传播研究中,庞闻等对比了5种典型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1],王兆峰等分析了网站信息搜寻对游客决策的影响[2],董亮揭示了旅游形象信息渠道影响旅游动机的机理[3];在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中,孙丽从旅游者的角度,肖广凤等和陈雪奇分别基于麦圭尔信息处理理论和两级传播理论,对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4-6].目前尚无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研究,仅有Buzinde对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媒介进行了研究[7].文中以通信系统模型为基础,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网络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深入解析传播过程,构建符合民族文化旅游实际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以期达到促进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目的.

1评估体系的理论依据

新时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开辟新的旅游吸引物.我国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存在特殊性,如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主体存在缺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传播渠道不通畅;异文化的主客双方易误读对方的文化符号;社区居民信息利用水平低,对信息交流的态度趋于保守等.总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可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却阻碍了旅游信息的传播.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是使游客能够接收理解来自旅游目的地的全部信息.利用源于香农信息论的通信系统模型研究信息传播问题,使信息接收端能够准确地或在允许失真限度内重现发送的信息[8].因此通信系统模型为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提供了数学分析模型(图1)通信系统模型由信源、编码器、信道、解码器和信宿5部分组成.信息的发送端(信源)发出信息,经由编码器将信息转译成信号,使其能够在传播媒介(信道)中被传递,解码器完成对编码过程的反变换,将信号还原为信息,使信息的接收端(信宿)能够对信息理解和利用.利用通信系统模型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问题有两个优点:①在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不再是信息和信号间的转换,而是不同信息形式间的变换;②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会对各传播要素产生影响,因此设计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

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解析

2.1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分析

以通讯系统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实际特点,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图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的过程起始于信源,终止于信宿.各类信源(如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等)采集文化符号和信息符号,并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向外传递.把关人[9](对信源信息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的群体)在搜集和获取信源信息后进行信息编码活动,即对信息筛选、分类、整理、重构,使之成为适宜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形式.编码后的信息在特定的信道———网络中传输.信宿(潜在游客)在解码中介的辅助下对接收的信息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利用.信息传播过程中亦伴随着信息获取、信息反馈和验证.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传播过程是逆向的,信息获取促进了信息传播的进行.信宿通过信道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信道则通过从信源处获取信息来更新信息.游客的旅游活动产生了信息反馈与验证.信宿通过获取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对旅游目的地环境进行重构,形成拟态环境[10].一部分信宿去往旅游目的地进行实际的旅游活动,将会通过所接收到的旅游信息建立的拟态环境与旅游目的地实际进行对比,将差异程度通过多种渠道反馈至信源和信道处.

2.2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要素分析

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是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串联过程,要提高整体传播效果,各个环节缺一不可.2.2.1信源因素决定信源传播效果的是旅游目的地的3大传播主体———政府、社区和企业.政府是最权威的信源,信息的真实程度最高;政府也是各信源间的纽带,承担着信息汇总和认证的职能;同时政府还是旅游活动的主导者,相关政策和投资能直接调控或间接影响信息的整体传播效果.社区是信源中最有活性的部分,社区参与旅游程度越高,源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就越高.企业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在提供自身信息方面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社区的关系决定其反映民族文化的真实程度.2.2.2编码因素编码工作由把关人完成,把关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站工作人员,另一类是已游览过景区、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游记的形式在网上的游客,但这些游客本身并不是信息最初的来源,且他们信息的过程并不通过把关人的编码,因此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游客就是自己的把关人.把关人的技术水平、与当地的文化差异决定编码的准确程度.所谓技术水平,一是指把关人的知识储备量是否足够理解信源信息内容;二是指编码准确度,即能否准确地将信源信息转译成适于信道传播的形式.而文化差异是指把关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程度.编码问题归根结蒂是信源和把关人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问题,传播关系中的人通过各自的符号解读系统解释获取的符号,并决定如何回应[11].因此具备相同的符号解读和共通的意义范围是形成有效交流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把关人本身的文化背景与所编码信息的文化背景越相近,其编码的准确性就越高.2.2.3信道因素信道是信息传播的渠道.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而言,互联网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渠道,也是文中研究的传播媒介,因此信道水平就是互联网信息传输水平.可以把信道具象化,比喻成能够运输货物的河流,用货物运输效果对应信息传播效果,由河流宽度(信道容量)、运输船的大小(网站影响力)和水的流速(信息传送水平)来决定.2.2.4解码因素解码工作一般由信宿来进行.在信宿进行解码的过程中,会受到除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文中将影响信宿解码的因素定义为解码中介,根据各解码中介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目的地解码中介(如导游影响、当地居民影响等)和客源地解码中介(如人际传播影响、媒体影响等)两类.2.2.5信宿因素信宿即信息的接收者,信宿接收到信息的准确程度受到的主观因素即游客的个体特征,以及客观因素即信息水平的影响.信宿是解码的主体,是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提高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使信宿收到的信息与信源提供的信息相一致,即提高信宿成为游客的可能性,并提高游客满意度.

3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评估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和权重

通过专家评议法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三轮筛选,最终确定评估指标,并建立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通信系统模型的5大传播要素为一级指标,用Ai表示;以各要素影响因素为二级指标,用Aij表示;以全面、客观、准确为原则对二级指标进一步进行细化和量化,得到三级指标,用Aijk表示,其中将部分无法量化的指标用相关联的指标代替,确保被选择的指标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通过yaaph软件对专家打分进行处理,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3.2状态区间的确定

传播效果评估结果实质上由三级指标的得分所决定,由此可见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根据状态对三级指标归类,不仅使评估结果更直观,还能令传播效果的提升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在确定状态区间的过程中,三级指标得分值的相对高低比绝对高低更有意义.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思路来划分状态区间.

4实例验证

4.1互助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情况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其土族文化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互助县有威远镇小庄村、东沟乡大庄村为代表的民族村寨,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景点,是青海省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青海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将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打造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可以预见,随着青海省旅游业整体飞速发展,互助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必然进一步蓬勃发展.

4.2数据获取

采用从相关部门取得的客观数据及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于部分客观数据无法获取,又不能用其他指标替换的重要指标,采用专家评议打分法获取.在整个数据获取过程中,客观数据占82.76%,尽可能减少主观人为性.参与主观指标评判的专家有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旅游研究的学者、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经营者、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各级行政领导和民族文化游客等,多元化的打分群体和大量的评判样本使得评估主观性进一步降低.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指标体系的测算采用0~1的数值来赋值,即分值越接近1,得分越高,分值越接近0,得分越低.

4.3互助县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结果

4.3.1整体评估通过已建立的评估体系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将一级指标的对应指标得分求和,发现在一级指标中,信源因素(A1,得分0.1791)、信道因素(A3,得分0.1241)、信宿因素(A5,得分0.1210)分值较高,表明三者对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起到的综合作用较明显,增强了互助发展民族旅游的优势.而编码因素(A2,得分0.0479)和解码因素(A4,得分0.0920)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问题主要出在编码环节和解码环节.把关人(网站工作人员等)和解码中介(导游等)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对信息的损漏、误读和误译,是传播效果不理想的症结.目前,互助县对信息处理者有关民族文化培训的缺失是此症结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在二级指标中,信源因素下的政府因素(A11)和信宿下的主观因素(A51)两个指标相对较高,说明在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作为传播主体之一对信息传播效果的贡献较大,而游客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对待互助土族文化的正向态度促进了对相关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而编码因素下的文化差异(A22)得分最低,再次印证了对把关人进行民族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3.2状态评估如前所述,整体评估并不足以支撑提升策略的制定.根据状态区间进行划分,并将三级指标归类,结果如表4所示.位于补充区间的受教育水平、网络利用率等8项指标是传播效果的最短板,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传播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网络利用率有待提高,景区的信息完善程度、对外合作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负责编码的网站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对土族文化的理解不到位,信息的网站不够权威,当地居民对解码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提升.应采取优先发展、重点培育的提升策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对补充区间的各指标进行优化,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位于改进区间的网络覆盖率、对旅游的态度等14项因素的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尚可,但仍有发展改进的空间.在保证补充区间的有效提升的前提下,采取逐步优化、稳步提升的策略,逐步对改进区间的因素进行改进和升级,尤其是那些和补充区间因素从属于相同二级指标的关联因素更要重视,如与网络权威性相关的网络关注度指标、与信息完善程度相关联的文化代表性指标等.位于保持区间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公开程度等7项因素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说明互助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公开程度较高,网络媒介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较少,导游和媒体在信息解码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游客的信息素养较高,信息时效性较强.因此这些因素在提升过程中可适当让位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补充区间和改进区间的因素,采取保持为主、实时监测的策略.但要实时监控保持因素的发展情况,避免其停滞不前,成为信息传播效果新的短板.

参考文献:

[1]庞闻,马耀峰,郑鹏.五种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与整合[J].旅游学刊,2012,27(5):74.

[2]王兆峰,谢娟.旅游网站信息搜寻对旅游者行为决策影响的评价分析[J].人文地理,2013,28(6):143.

[3]董亮.信息传播渠道对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三个世界遗产旅游地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48.

[4]孙丽.面对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5]肖广凤,丁丹丹.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J].新闻世界,2012(12):97.

[6]陈雪奇.两级传播理论框架下的旅游营销传播效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2):173.

[7]WUShwu-Ing,WEIPao-Lien,CHENJui-Ho.InfluentialfactorsandrelationalstructureofInternetbanneradvertisinginthetourisminthetourismindustry[J].TourismManagement,2008(29):221.

[8]邓家先,肖嵩.信息论与编码[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9]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田原.旅游传播中的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J].旅游管理研究,2013(4):20.

[1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E.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民族心理;藏汉作家;汉语写作

语言作为民族心理的核心要素,尽管早已被学者所认识到,但是对二者关系的深入研究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民族的不同决定着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差异影响着不同民族作家在写作语言上的差异。本文以民族文化心理为切入点,探讨分析了这一心理现象对当代藏汉作家汉语写作的影响。通过这种分析,为藏汉作家汉语写作存在的差异提供一定的认识。

一、藏汉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及成因分析

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受民族、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造就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藏汉两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环境造就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藏族主流文化是藏传佛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以积累善行求得来世的幸福、修行佛法来减轻罪孽、忠于个人信仰、尊重自然为主要特征,因此,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藏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心理与敬佛、行善等词语密切相关。

二、藏汉作家汉语写作语言的差异及其原因

藏汉两民族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而民族文化心理差异又塑造了不同的文学写作语言。

(一)句子结构

汉族作家句子中的语病较少,而藏族作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语病方面的错误,大作家也不例外。例如,著名作家扎西达娃在《自由人契米》有这么一句话,“我一直想弄明白,我家那些木碗的实际价值,它们一定象征着什么。也许能碰上一个外来的云游大师会告诉我。”

(二)错别字

藏汉两族的作家经受的教育不同,汉族作家对藏语知之甚少,对汉语的了解更多,而藏族作家以藏语为母语,对汉语的学习和使用认同程度较低,因此,在汉语写作中,汉语作家很少会出现错别字,但不少藏族作家却不可避免地使用错误的汉字。

(三)语气词

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藏汉作家在人物的语言描写中使用得都比较准确,但在心理描写方面,藏族作家会不自觉地添加多余的语气词。例如:白玛娜珍《送酥油》对自己的心理描写:“我答应着,猜他这回是来借酒还是戒烟呢?”此句中的“呢”字用得并不恰当。此句可改为“猜他这回是来借酒呢,还是戒烟呢”或者直接去掉“呢”字。

三、写作语言差异对文化交流和文学发展的影响

藏汉两族人民在汉语写作语言选择上的差异源于各自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心理,在此基础上的差异性使得藏汉民族双方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当文化观念和认知有所冲突和差异时,双方往往按照自己的民族文化心理来理解、认知需要判断的情况。由此可见,在现实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中,藏族作家因为藏民族比较固守藏传佛教影响下的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在今后文学的创作和发展中,藏汉民族双方作家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并部分认同对方的民族文化,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标准,充分考虑藏汉两族读者的语言水平,做到易于理解,对于读者的疑问及时解答,并根据读者反馈改进作品。

参考文献:

[1]关于写作心理语言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第6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原生态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51-02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神话或想象性资源,在新时期以来不断浮现于受众的阅读和视听空间”。①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认同,使得它需要其他介质帮助其搭建一个平台去完成传承的使命。影像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首选。冯小宁执导的《红河谷》不仅描绘了青藏高原的秀丽风光,更向观众展示了藏民族的民俗风情。影片通过一场战争来讴歌藏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在升华民族情感的同时,以影像传播的方式传达出藏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人们对遥远而神秘的藏民族有了直观的了解。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核心,同时也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的繁荣与否制约着民族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可谓千姿百态,魅力十足,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②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在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就好比是砖瓦,共同垒起来便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因而少数民族文化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在国家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下,少数民族同胞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却在逐渐流失,文化的传承成了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时,仍面临二难困境:一方面如果加快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入经济全球化的链,必然会加剧生态与传统文化不可持续的危机;另一方面,如果放慢发展经济与工业化的速度,又会加大与较发展地区的差距,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③无数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正在面临即将失语的困境。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反向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积淀着该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现代社会中,无数少数民族同胞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个很大的遗憾。文字的传承对于文化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形式,都可能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理解方面的误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或图片记录的载体可能会慢慢老化,甚至可能会存在遗失、损坏等问题。因此,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影像记录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渠道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以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的保护。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

在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博物馆”式的记录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文化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即便是口与口的传播中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像的记录因为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能。通过影像资料,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前人的思维定式。这种“原生态”的记录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宽了思路,民族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全面而客观。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数民族人口涌向都市,留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稀缺,而外来者对少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存在着文化上的隔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态”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十分重要。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一门语言,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会很吃力,但如果他身临其境,主动来听、说这门语言,那么很快他就可以成功。其实,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的是活灵活现的事物,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知识”。例如纪录片《云朵上的民族》,就用影像的形式展现了羌族神秘的祭祀文化。片中真实记录了羌族的“儒节”,在纪录片的镜头下,无论是祭山会还是羊皮鼓、羌戏、特技表演等,都以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状态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展现羌族舞蹈和羌族戏剧的过程中,运动镜头的使用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神再现增添了魅力。“动与静的关系是纪录片镜头语言艺术中重要的标志,运动镜头可以使纪录片更好、更直接地向客观事实所靠近。”④于是,在拍摄祭祀山神的场面时,纪录片镜头的运动模式对羌戏、萨朗舞、羊皮鼓舞、特技表演等进行了富有生气的展示。有时候利用摄像机的运动镜头来完成对环境的介绍或对动作和节奏的展示;有时候又运用摇臂和升降镜头来全面呈现羌族舞蹈的整体氛围。可以说,在原汁原味地展现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方面,纪录片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濒临困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原生态民歌,消亡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的甚至是整个品种的灭绝。产生于人们日常劳作的东北森林号子、嘉陵江号子,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现在会唱的也屈指可数了。因此,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真实记录少数民族文化,还原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目前值得大力推进的文化传承策略。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也不例外。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口耳相传、文字记录等一系列传统的传播方式上,而应该发挥视觉传播优势,拓展民族文化交流途径。“视觉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能够帮助传播图片语言的局限,开阔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途径。”⑤因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既需要利用影视媒介,也需要借助网络推广。在传播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深度挖掘,尽量避免理解上的误区和变相的毁坏,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得以真正实现。

注释:

①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J].民族艺术,2009(1).

②毛泓.论电视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以“央视春晚”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③温开照.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④[美]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Rabiger).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何苏六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⑤罗兰.现代影像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中国传媒科技,2013(8).

作者简介:

张芸铭,成都理工大学201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

第7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族文化,音乐教育

 

0.前言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音乐的多样性,随着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强化民族意识的培养,民族文化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深化到我们基础的素质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最直观的心灵感悟来升华学生的民族情感,使学生在体会千年文化积累和生活底蕴的基础上,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使之得到传承和发扬。论文参考。

1.高中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目的和意义1.1学习民族音乐是时代的要求在外来的流行音乐不断“入侵”的今天,很多中学生特别是正处于审美观形成期的高中生对欧美和日韩等流行音乐趋之若鹜。他们可以对国外的音乐流派侃侃而谈,对流行音乐的乐手如数家珍,然而谈及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民族音乐,他们却几乎是闻所未闻。民族音乐的发展,代表了一个民族发展的历程,每一段代表性的音乐都奏响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因此,在提倡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无论从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还是从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角度上来看,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同时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要选择。[1]

1.2学习民族音乐是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理念,离不开美育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点,能够通过音乐独有的沟通性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陶冶性情。优秀的民族音乐奏响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团结一致的奋进精神,通过这种音乐的熏陶可以使我们从中领会作者的深刻情感,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高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措施2.1树立“民族音乐观”的教育理念“民族音乐观”的培养和形成,是音乐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成果。现行普通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格外重要。通过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来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敏感度,同时加强对民间音乐形式及乐器等方面的认知,从中体会深邃的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感受劳动、生活与习俗在渗透在音乐中所形成的强大感染性。[2]

2.2以提高民族主体意识为主导在基础音乐的教育过程中,要确立民族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欣赏能力与接受能力的不同,对教授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调整,尽量采用不同风格或形式的教学方式,来丰富音乐教育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形成一种民族音乐文化氛围。 [3]

2.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在肯定国外音乐美学价值的同时,引导学生正视我国自身的民族音乐,并重新引导学生审视民族音乐的真正价值所在。通过音乐教育的启发,开拓学生审美观发展的新方向,在这个充满了竞争和利益的社会中,让学生静心聆听纯朴的民族之声,重新审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定义,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教育和性情的陶冶,将中国一路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传授给学生,指引他们未来的发展。[4]

2.3、1介绍和学习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歌

民歌,顾名思义起源于民间,是最贴近人民生活和劳动的音乐形式,是民族音乐之声。通过民歌的学习,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尚情操,理解民歌的创作背景和它优美的旋律。论文参考。

2.3、2感受、理解民族乐曲

通过对民间乐器的认知,感受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所凝聚的民族智慧财富,很多乐器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通过对乐器的认识,增进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2.3、3学习戏曲音乐

戏曲是民族音乐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不仅仅通过曲调而且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来丰富文化的传播。正当外国人把热情投入到中国传统戏剧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增进对这门博大精深艺术的了解。戏曲中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更具历史性和深刻性。论文参考。

3.结语民族音乐之所以举足轻重,取决于他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纽带。一首首优美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曲调,又或者是带有写实性的作词,都是民族音乐得以存活于民间并传承了几千年的缘由。民族音乐是流淌着的民族文化,是冲刷心灵的清泉,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摇篮。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将为学生打开音乐殿堂里另一条华丽的走廊。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对民族音乐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挖掘,有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工作,势在必行并将长期的开展和探讨下去,为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承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23.

[2] 张慧.浅谈中学自然科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北京教育,2009:55-56.

[3] 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78-79.

[4] 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89-91.

第8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民族教育;多元文化;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27―05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城市少数民族移民群体,从一个均质、相对单一的社会进入急剧变迁中的城市,生活在一个跨文化、异质、多元的社区,他们面临着调适各自的社会交际网络、双文化认同的尴尬处境。”作为少数民族群体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也将面临同样的环境,让这一群体顺利融入真正的多元文化社会是我们民族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应该把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这一能力作为中国民族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全球化视野下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进入21世纪,全球一体化进程在各个领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在这一汹涌澎湃的潮流面前,国人更多关注的是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从中寻找着契合点。然而,却很少意识到在我们的身边,中华民族自身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混合体,构成整个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社会上的很多群体,从民族角度看,主要是少数民族群体,在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中极易被忽视,因此产生很多的不和谐音。当这些少数民族中的部分成员进入相对发达的东部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时,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凸显,矛盾浮出水面。这些在异文化地域留居的少数民族人员,在面临最直接、最频繁地与当地文化接触与碰撞的过程中,处在既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接受新的文化观念以适应新环境的两难选择中,矛盾重重,承受着主流群体所无法察觉的焦虑。

“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已经表明,跨民族的个体或群体交往以及族际文化互动,对于促进民族间稳定、友好、良性的族际关系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理解的前提是了解,要想促进不同文化民族间友好和谐的族际关系,“文化交流与文化适应从实现途径上应是双向性”的,即在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社会,要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不仅要在少数民族中普及各民族文化,在汉族中也应普及各民族文化。“立足全国,占全国92%的汉族人口有必要从孩子开始普及一下民族文化知识。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生活在汉文化的海洋中,虽然一些民族地区也在开设本民族文化的课程,但这些课程的推广更多的是为了让这些民族自己熟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而不是在进行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如果在中小学时期就开设一些民族文化课程,将在根本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而不必等到产生民族文化冲突的时候才进行对话与沟通。”针对这一问题,少数民族学生一方面应加强主流文化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增进他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能力。因此,今天的民族教育应该把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这一能力作为中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带着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社会

什么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指传统的具有该民族社会性和群体性的文化,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精神文化,它包括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精神风貌等。这种文化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对本民族有着较强的凝聚力。例如勤劳、质朴、勇敢、好客、诚信等,这是许多少数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同样,饮酒过量、大男子主义等,也是一些民族同志存在的不足之处。

拿北京为例,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如何较快地融入北京社会,这不仅是少数民族在京者面临的一大问题,同时也是包括汉族在内所有“外地人”的一大问题。首先要过语言关。其次,必须在人才聚集、竞争激烈的北京舞台上展示、证明自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有一新疆乌恰县柯尔克孜族女同学,她普通话很好,文章也写得好。2005年上半年在一出版社实习期间,她诚实、吃苦、与人相处好的特点很快被出版社同仁认同。实习结束,出版社即与她签约,留京工作。她说:“我是我们宿舍最早找到工作的。”其激动、自信溢于言表。在北京,你的族属、地区是次要的,你的工作能力是首要的。还有,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民族文化特点。例如,回族的宗教,在西北地区每周至少做礼拜一次,甚至几次。而在北京,做礼拜就有一些问题。不是说没有清真寺,也不是说别人不允许你去做,而是你所处的工作环境使你自己就有所放弃。又如婚姻,少数民族多愿找本民族者通婚,父母也是这么想,但在北京大都市的环境下,就会出现在民族聚居地区意想不到的困难。诸如此类,如何处理?我们应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以现代人科学的发展眼光来看待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离开了故乡,离开了民族聚居地,来到大都市,从本身角度来讲,应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摈弃不合时宜的一些东西,更好、更快地融入北京社会。正如《中国民族报》上“一位独龙族在京者所说:‘北京和独龙江,都是我的家。’北京和民族地区,都是每一位少数民族在京者的家。让我们较快地融入北京这个家,紧张而和谐地工作和生活着。”

(二)在差异中寻求和谐

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向城市,而他们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除了存有一般流动人口面临的各种困难与烦恼外,还存在特殊困难和心理适应问题。一方面,大城市的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汉文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对少数民族来说,许多城市不具备他们必需的生活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对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而言,语言的障碍同样存在,大大影响了民族间的交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使得民族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低、人口多、民族多、各民族间发展极不平衡,民族关系较为复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民族在相互联系和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直接的利益摩擦,加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民族关系更加复杂。有些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一开始并不直接表现为民族关系问题,而可能表现为不同民族成员间的一般摩擦,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往往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不稳定因素。

“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承认那些产生不同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基本前提具有同等合法性既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就使得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成为可能:这是在一个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上保持和平和生存下去的基本的先决条件。”正如宋代翰林学士王言:“昔之作乐,以五声播于八音,调和谐合而与治道通”。中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对 于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族际关系的和谐。

要想建立和谐的族际关系,承认彼此的差异,并在差异中寻求和谐是关键。而要做到在差异中寻求和谐首先应加强彼此的了解。笔者的朋友多数是汉族,他们对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之少有时到了让人吃惊的程度,这让我深感在汉族中普及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如果在大学能开设一门系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的课程,那么随着更多的人对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真正理解,文化认同在类似于北京这样的多民族聚居的大城市就不再是一件难事,各外来少数民族群体在城市的生存境遇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同时,在少数民族中普及各民族文化知识也同等重要,作为大学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院校开展各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十分迫切。

二、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审视我国的教育,会发现存在着以下不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能力的因素。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目标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对少数民族考生应适当照顾,降分录取,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机会。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缺乏,但地处偏远,生活、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在毕业生分配方面采取了鼓励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总之,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是为适应民族地区的现在及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据笔者了解,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少数民族的培养已逐渐脱离了初衷,很大一部分人不仅没有回到本民族地区,反而留在了相对发达的城市寻求发展。即便是一开始回到民族地区的,没有多长时间又会以各种途径返回到大城市。然而在主流文化盛行的大城市里生存的少数民族则会面临保留本民族文化和适应主流文化的矛盾冲突。正如中央民族大学一位学者所说:“当今,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以及大量的人口流动(包括少数民族在内),使中国的地区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宗教、婚姻、生育等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的一种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对于少数民族在京者而言,就有一个对民族传统文化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对于任何类型的大学来说,教育质量都是生存的基础。因此,加强民族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尤为重要。

(二)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出现的心理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总会有真正走向社会的一天,但是在毕业之前他们是否做好了应对多元化社会的能力了呢?笔者通过侧面了解到,许多学生入学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心理和生理的种种问题,如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一些学生因饮食不适加上心理问题导致生理上出现疾病。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学生出现这些情况较为多些。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学生远离家乡,特别是来到大城市,来到各民族同学杂处的民族院校,同样“面临着调适各自的社会交际网络、双文化认同的尴尬处境”。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依赖和对异民族文化的不适应导致的。据调查,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北京后,语言的障碍加上其他因素使他们普遍反映这里的人们不热情,因而产生孤独感。例如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热情、奔放,人和人之间表达感情的方式相对比较直接。而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的其他民族同学表达感情的方式相对比较内敛和含蓄。因此。面对学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少数民族教育在全球化的今天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措施

众所周知,大学阶段是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然而,这一阶段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知识熏陶以及培养他们与异文化族群或个体相处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这一工作。

(一)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知识的熏陶

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杂处的局面越来越多,正如中央民族大学杨胜敏教授说的:“1990年,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中只有北京存在56个民族成分;而到2000年,11个省市有56个民族成分,17个省市有55个民族成分”。因此,与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打交道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也是对我们生存能力的考验。要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就需要储备多元文化知识,具备应对多元社会的能力。那么,在大学阶段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将对学生在多元化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二)配合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开展民族文化系列活动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但是一言堂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让学生真正了解各民族文化的目的,比如开展“民族文化周”系列活动、举办“民俗风情摄影比赛”、“《家乡新貌》写作比赛”等活动。总之,这些活动的举办无疑将学生们课堂上学到的民族知识搬到了现实中,使他们在骄傲的向其他民族同学展示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一边也在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总之,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更加热爱本民族文化,而且对其他民族文化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不仅增进了各民族同学的相互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异文化群体间的相互适应能力。

(三)高校教师也应加强多元文化知识的学习

以上所说都是针对如何培养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能力而言的,但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仅凭民族文化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那么,全球化视野下的我们在平目的工作生活中是否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异文化的族群或个体(异文化的同事或学生)呢?答案并不是乐观的。由于对民族文化知识了解的局限性,我们教师在应对异文化的族群或个体方面也存在着不理解和不客观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不利于培养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教师,只有加强我们对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面对文化差异的观念,才能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第9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1.概念阐释

共育指的是两方或者两方以上的力量一起合作达到教育目的的相关活动。“家校共育”这个概念相对宽泛,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它的定义也在产生变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定义。

研究家校共育的专家马忠虎指出家校共育是一项非常科学和严密的活动,更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和支持的活动。他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者都是中心。其观点主要指出让学校和家庭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找到了平衡点,有助于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周丹指出家校共育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观念层面,还应该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在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家长和学校双方都应有合作的意愿和意识,然后进行互动交流,最终形成固定的家校共育模式。黄河清指出家校共育指的是为了促进教育目的的达成,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指导家庭,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从而达到青少年快速成长、全面发展的目的。

目前,就家校共育的定义而言,我国尚未出现明确定义,但就本文研究界定而言,本文认为家校共育指的是为了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合作,平等、科学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注重学生共性的培养,也不能忽略其个性的发展;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也不能忽略人格的煅造,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2.国内外家校共育发展历程

(1)国外家校共育发展

发达国家家校共育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美、英、法、德、澳、日等发达国家出现与家校共育相关的思想萌芽和个别教育法案,英国洛克和安德鲁·贝尔、兰开斯特牧师、法国卢梭、美国杰弗逊和富兰克林、德国康德都曾提了合作教育思想。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初等教育法》出现了家校共育思想萌芽。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是家校共育研究发展阶段。19世纪40年代美国出现第一个民间家校合作组织“女子公立学校联合会”到20世纪全美教师家长协会成立。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教育机会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平权运动,强调对处境不利的儿童和家庭的教育机会的关注,1966年美国的《科尔曼报告》和1967年英国的《普劳顿报告》提出学校在孩子学业成功方面没有多少实际用处,而家庭及其同伴的影响才是决定孩子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要求家庭与学校在孩子学业水平方面应该肩负一样重要的角色,父母是潜在的教育效益的主要来源,学校有义务鼓励父母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来。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发达国家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家校共育进入成熟阶段。代表性的政策有1994年美国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将家长参与学校法制化,2000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美国还制定了“家校合作国家标准”。同期,英、德、韩亦有相关法案出台。

(2)我国家校共育发展

对于家校共育的研究,我们国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中后期广泛开展起来。在1971年朱庆澜先生在他的著作《家庭教育》中曾经提出学堂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确保教育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我们国家的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教育幼儿是一项繁琐、细致和复杂的系列活动,只依靠学校,或者只依靠家庭,都无法完成,二者之间必须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相互统一,实现教育目标。诸如此类的理论还有很多,但不管是从实践层面还是从理论层面,都印证了家校共育的必要性。最早的家校共育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相对较少,只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学校方面更多的是把关注点放在追求升学率方面,和学生日常表现方面。

二、家校共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

1.彰显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经久不息的重要纽带,是维护中华民族整体性,保护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文化传承是民族历史的见证和写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将民族文化传承融入家校共育的发展之中,优先体现的是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学校教育把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保护民族文化要从教育入手,逐步增加文化保护的投入。通过家庭教育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及家庭的文化传承力度。没有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行动,只有是民族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才能有信心和动力自觉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通过家校结合,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加大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更深入了解文化对经济的极大与持久的推动作用,认识到文化也是生产力,是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有力彰显。

2.创新民族文化传承的渠道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当前主流的民族文化传承形式。家校共育下的民族文化传承打破了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场域的局限性,丰富和创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渠道。民族文化不仅仅是通过学校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进行,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等形式,让家长支持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将民族文化传承融入家庭教育之中,并通过言传身教共同担负起培养孩子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家长成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角色,家庭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另一重要场域,延伸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将学校与家庭相结合,更有效和更具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传承,更具效率地增进传承的力度和效果,进一步激发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力。

3.提升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认可度

家校共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民族文化传承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进行,在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家长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学生家长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社会生活的交流与沟通中,不难涉及与学校共同完成的孩子民族文化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提高社会成员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可与认知。现下,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可度不高,对于国外的舶来品却热情有加。这有助于扭转这一现象,进而增强社会群体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三、家校共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凸显

1.家校共育内容中民族文化因子欠缺

家校共育通常产生于某些特殊的时刻,比如学生违反纪律、成绩下滑等等。由于现代人才的评选机制,学校和家长多重视升学率而忽略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能力的培养。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蕴含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学生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与民族如果抛弃了经过一代又一代先贤们用智慧与生命炼就的文化结晶,就会难以承受这种“历史之轻”,也极易遭受由于“文化贫血”而民族精神孱弱所造成的恶劣后果。家校共育的内容中恰恰忽视了这部分优秀的内容,民族文化内容资源的欠缺和具有筛选民族文化能力的师资限制着家校共育中民族文化因子的显现。

2.家庭情况差异导致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难以落实

家庭情况的差异制约着家校共育的实施效果。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们在社会生存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任务,社会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如果没有具有教育素养的家长的配合,无论学校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会是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家庭环境包括家长自身素质和家长教育孩子时间。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历等与其自身素质有较强关联,学生家长来自大江南北,拥有不同教育背景,经历不同人生轨迹,其自身素质也相差甚远。高素质的家长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更高、学习速度更快,辅导孩子能力更强,反之亦然。学生家长也来自各行各业,其工作之余的时间有差异,对于孩子的辅导时间也难以相近。因而,民族文化传承的落实之于家校共育上,与家庭情况的差异有着莫大联系。

3.家校教育水平差异导致民族文化教育内容难以衔接

学校教育采用国家要求的教学方法,针对教育内容采取专业性的集体式班级教育,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和理解程度通常高于一般家长,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课后教育,父母的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比较浅,而且教育方法比较业余。民族文化类教育内容多以校本教材和地方教材的形式进行教学,学校教育中占比少,多以家庭辅导和学生自学为主。由于家校的教育水平差异,在学校教育评估中的文族文化的难度与家长所接受的难易程度不相符,导致民族文化教育内容难以衔接。

四、家校共育于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探寻

1.增添民族文化教育内容

民族文化是民族数年积淀的成果,重视民族文化在学生成长中的重大意义。。随着新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成绩已不再是评判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培养知识全、涵养高的全方面高素质人才,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是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家校共育内容中增添民族文化因子是必要之举,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立足学生家长资源,以学校为主导、以家长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教育工作的主动性,更好地达成了家校教育共,是丰富学校民族文化资源储备,增添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推进了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家长数量是学生数量的倍数。家长来自四面八方,从事各行各业,是一个庞大的资源群体,具有专业性强、类型多样的特点。充分开发在民族文化方面具有专业性的家长资源,建立家长资源档案库,让其参与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来校宣讲和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民族文化,兼顾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弥补了民族文化专业性师资不足,。家长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学校每年都会迎来一批新生、新家长,家长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学校依据开发实施方案,每年都会对家长资源进行评估,及时更新与调整家长资源库,把参与热情高、责任心强、具有较高质量的家长资源置于优先位置,是不断更新和增添民族文化内容的有效途径。

2.平衡学生家庭环境差异

家校共育的主要参与者是学校和家庭。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5]10号),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家庭环境是推进民族文化传承效度的重要因素。而组建家长合作小组是平衡各学生家庭环境差异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私下了解各家长的学历情况,辅导时间,并以此为指标将班级学生家长进行分类,通过高学历与低学历搭配,辅导时间多与缺乏时间辅导的家长相搭配,取长补短,协调各家庭环境的差异。有助于家庭对接学校教育内容,尤其是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类的教育内容。在现行人才选拔的制度下,成绩和升学率依旧是学校主要重视的一方面,学校主要教受的内容为语数英重要考试学科,而忽略民族文化类对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育内容,而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任务,多依靠学生自学和家庭教受的方式,家长在学生的民族文化学习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上,就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学校作为教育的专业职能部门,还可对家长这一合作主体提供培训、服务和指导。编写相应的家庭教育读本促进家长自我学习,邀请专业进行家长培训增补家长教育知识,全面提升家长的素质,使其更科学规范的指导孩子,更有实效性的进行民族文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