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现象学范文

文学现象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现象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学现象学

第1篇:文学现象学范文

关键词:现象学;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现象学的学派与思潮

现象学是由德国人埃德蒙德·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在二十世纪初创立的哲学体系。在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哲学在十九世纪末统治欧洲大陆时,心理学家弗兰兹·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提出了意动心理学。黑格尔学派的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总结,而意动心理学则参考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布伦塔诺认为心理行为的意识与该行为对象的意识是同一现象。胡塞尔的现象学在其基础上,认为二者有分别﹐意识经验的内容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与二者相关的意向性结构﹐从而离开了主张主体内在性的传统唯心主义﹐返回到原始的“现象”﹐即各类经验的“本质”1。

胡塞尔的学生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继承了现象学的学说,但是他更多的探讨存在问题,即意识经验背后更基本的结构﹐即所谓前反思﹑前理解与前逻辑的本体论结构──此在结构2。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则彻底导致了他与胡塞尔的疏远,转向了存在哲学的范畴。

法国人梅洛-庞蒂(Maurece Merleau-Ponty)在1954年出版了《知觉现象学》。知觉现象学的探讨来自于对胡塞尔晚期现象学的解释,但是梅洛-庞蒂不同意胡塞尔把人最终还原为先验意识﹐也不同意海德格尔把人的生存还原为神秘的“存在”﹐同时,他认为“我思”必然把我显示于历史情境中﹐现象学还原的结果是先验性的“知觉世界”。他强调知觉世界是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因而主体必然“嵌于”世界之中﹐与世界和他者混同﹐以此否认唯心主义与实在论的界限3。

此后,现象学从多种学派的对立逐渐转变为应用在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思潮。学术地位上并没有出现能与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一较高下的领军人物。作为方法论的现象学﹐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宗教学﹑精神病理学﹑文学理论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同样,也波及到了建筑学。

2.建筑学与现象学的对应

1950年,丹麦学者拉斯姆森(Steen E.Rasmussen)在《建筑体验》中开始强调身体与知觉对建筑空间的体验。70年代,建筑师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和城市学者凯文·林奇(Kevin Lynch)都表述了感知在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的重要性,这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探讨的的领域不谋而合。

真正系统引入现象学理论的是诺伯格·舒尔茨(C.Norberg.Schulz),他1980年完成了《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之后,在1985年,他又出版了《居住的概念》。这些与他后来的两部著作——《建筑中的意向》和《存在、建筑、空间》组成了完整的理论系统。4

90年代,斯蒂芬·霍尔(Steven Holl)是一位真正将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的建筑师。1989年出版的《锚固》中更多表述了海德格尔“栖居”的思想,而1994年与帕拉斯马(Johan I.Palasmma)合著的《知觉的问题-建筑的现象学》中转向了知觉现象学的描述。此外彼得·卒姆托(P.Zumthor),查尔斯·科里亚(Charles Correa)等人也不约而同在设计中多次强调“触摸”和“记忆”的重要性。

3.建筑现象学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应

从上文总结的西方建筑现象学理论路线可以看出,建筑学中的现象学理论体系主要分为两种,海德格尔-舒尔茨为代表的场所理论,和梅洛-庞蒂-霍尔为代表的知觉理论。而无论哪种理论,都离不开作为现象学最本源的胡塞尔思想方法-“还原”。现象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对逻辑实证主义所提倡的经验判断、量化分析所圈定的死板范畴不满,因此要抛开一切“外物”,返回到事物的“本质”。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并没有太多理论上的思辨成分,对于事物本源以朴素的方法认知,重视实用,大部分流传的是建造技术经验积累。由于严密的等级制度和社会地位的低下,工匠们对建筑缺乏整体控制的能力和权力。在实用理性的指导思想下,主观上没有还原事物的认知,但是客观上还是有与现象学思想相似的习惯与传统。下举两例分别说明场所理论和知觉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应。

一,场所与风水

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来自于海德格尔的栖居理论。海德格尔指出:“说到人和空间,这听来就好像人站在一边,而空间站在另一边似的。但实际上,空间决不是人的对立面。空间既不是一个外在的对象,也不是一种内在的体验。并不是有人,此外还有空间。”5除了笛卡尔体系的几何空间,还包含了人与神,成为一个复杂交织的“域”,这正是古希腊的场所概念。舒尔茨将其转译为一个名为“存在空间”的空间构成体系,其中参考了皮亚杰(Jean Piaget)的相对稳定图示概念。该体系包含了三对要素:中心及场所,方向及路径,区域与领域。同时,他认为该空间可以分为五个层次:(1)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Pragmatic Space);(2)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Perceptual Space);(3)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Existential Space);(4)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Cognitive Space);(5)纯理论的抽象空间(Abstract Space)。6

与之类似的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一直存在的风水概念。《葬书》中写道:“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所谓观风水(堪舆术),是指以一些固定的判断方式来判断场所。这些判断方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巫术崇拜、社会等级制度等,这样原因交织在一起,难以量化,构成一个场地的风水要素。这种复杂性与舒尔茨描述的希腊守护神守护的场所类似。但是由于风水中引入的要素太多太杂,如八卦,五行,阴阳,气等,导致它被划入神秘学的范畴。但是与海德格尔的话所表达的意味类似,风水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清代《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

二,知觉与意向

除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梅洛-庞蒂还深受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病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成果的启迪, 尤其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 极大地影响了梅洛-庞蒂对知觉问题的关注。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的碎片而是整体,梅洛-庞蒂则更进一步,他认为被知觉物不是一个如几何学概念一样可以被智性占有的观念统一体,而是一个整体, 向着由无数视角组成的境域开放。它显示为一系列不确定视角的无限总和, 其中每一个视角都与它有关, 但任何一个视角也不能将其穷尽。7

我们认识任何外物都要通过知觉,但是并不能因此把一切的存在归结为知觉的存在。当然,也不能就此放弃知觉。柏格森(Henri Bergson)在《物质与记忆》里指出:“我们身体周围的物体反映出可能的行为。”针对感知建筑空间,霍尔提出了一系列可以被使用的知觉素材,即“现象区”,其中包括:纠结的体验、透视空问、色彩、光影、夜空间、时间的绵延和直觉、作为现象镜的水、声音和细部等。8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积累的形制和工艺,少有的一个有创造力的方面就是“意境”。这是与文人紧密结合的概念,由诗词文化中引出,也体现在建筑层面。比如古典的文人园林,在其设计中,包含了文人诗、文人画、老庄、佛学等等思想的影响下的各种意向,如“实与虚”这对概念。这是纯粹知觉的概念,手法上无论是山石的体积,墙或地的材料触感,竹林或者水面的面积比等等,都是由文人作为感知者在其中体验“意境”得来。对于“意境”的解读可以有很多,如梅洛-庞蒂所说,是一个无限的感知总和。

4.中国传统建筑的现象学方法解读

上面所讲的是建筑现象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应。另一方面,作为方法论的现象学,任何经过现象学训练的人都可以用现象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现象学的解读。这种条件下,根据每个人经验、认知的不同,解读结果都不会一样。缪朴在《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一文中,运用无疑是现象学“先验还原”、“本质直观”的方法,较为完整、综合的对传统建筑特点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了:分隔,按人分区,微型宇宙,室内外合作,主从单元的串联,线型公共空间,接合而非转化,正格与变格并存,人工与自然分离,室内的两套尺度,简单的背境,二维的线条构图,带故事的形式9这十三个特点。对于现象学报告文本来说,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5.策略与展望

本文梳理了建筑现象学的发展过程,并解读了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可能关系。这种解读除了理论体系上整合的需要,在现实上也有指导意义。建筑现象学是一门完全来自于西方的科学,并且经过霍尔、帕拉斯马等人的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实践体系。找到建筑现象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应体,就可以对照这种体系,寻找一条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映射到当今建筑设计的道路,这也是当今中国建筑界一直讨论的的话题。此外,对于大部分建筑工程仍然滞后在旧现代主义阶段的中国建筑整体,更多人文关怀要素的现象学也应该成为改变的一份助推剂。

参考文献

1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4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海德格尔.筑·居·思[M]//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6(挪威)诺伯格一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莫里斯·梅洛-庞蒂. 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 M] . 三联书店, 2002.

8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初议——从胡塞尔和梅洛一庞帝谈起[J].建筑学报,1998(12)

第2篇:文学现象学范文

关键词墙;意象;心墙

一、“墙”意象的生成

墙是房屋界域的标志,这是墙作为建筑的一部分的本来自然属性。墙的存在象征着人与外界的隔离。在儒家伦理文化中,“墙”又是秩序和规范的象征,象征着男女之别、男女之防、男女之隔,这时的“墙”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文化功能。

由于“墙”有着秩序和规范性象征,“跳墙”就被蒙上了一层伦理色彩,成为具有贬抑含义的词语。《孟子·滕文公下》谴责了“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的行为,其结果是“父母国人皆贱之”。在孟子那里,“墙”则被赋予体现男女之防之伦理秩序的文化内涵。“钻穴逾墙”是悖越礼制的大逆不道行为。

在中国文学场景中,男女爱情尤其是男女私情往往与“墙”或“跳墙”联系在一起。不得其允的青年男女,一旦两情相悦,常常会通过“跳墙”的方式来完成男女二人的“相见欢”。《诗·郑风·将仲子》中就有“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的记载。战国时宋国的美男子宋玉,在其著名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提到东家之女子“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汉语成语“偷香窃玉”讲述的是晋代美男子韩寿的“跳墙”故事(事出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第三十五》)。该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垣墙重密,门阁急峻”情形下两个有情男女逾礼幽会的细节。同时,由于这个故事的存在,后人就把“偷香窃玉”当做男子通过不合礼法的方式得到心上女子的代称。“跳墙”也成了“突破礼法”、“逾越规范”的代称,富含文化和伦理意义。

“墙”的这种特定文化内涵在唐诗和宋词中也有反映。唐代的王维、李白、李商隐、元稹都在自己的诗作中使用过这种积淀了特殊文化意蕴的“墙”及其相关意象。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曰:“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虽然作者声称写作的目的是“止奔”,但事实上,这种“墙头马上”的故事仍是“窃玉偷香”的别种“逾墙”演绎。李白有《效古》“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王维有《杂诗》“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李商隐有《楚宫》“王昌且在墙东往,未必金堂得免嫌”。元稹的“墙”文化意识最为浓厚,其《古艳诗》《压墙花》都以“墙”意象统领全诗,在其传奇代表作《盈盈传》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宋词中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将男子隔墙闻听女子的娇笑而生发出爱慕的心理感受准确而细微地表达了出来。此外,秦观的《调笑令》词、赵令畴的《元微之崔盈盈商调蝶恋花词》、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都有对“墙”意象的描述。

元代的散曲中也频频出现“墙”的字眼。“粉墙高似隔银河”(兰楚芳散曲《沉醉东风》)、“数枝红杏,闹出围墙”(滕斌《题情》)等,这里的“墙”往往象征的是闺房、家室或道德伦理规则。在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墙头马上》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后,更有元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明阮大铖的《燕子笺》、清代李渔的《风筝误》等戏曲小说拿被赋予特定文化内涵的“墙”意象大做文章,直至今天,我们仍然把男女之间的婚外恋爱行为称为“红杏出墙”或者“出墙”。

二、“跳墙”恋爱模式的演变

“跳墙”作为男女之间恋爱的一种行为方式,更多地出现在戏曲当中。在元明及后来的许多戏曲中,男女主人公隔墙相恋、逾墙而从的故事情节反复上演,几成才子佳人爱情叙事的一种模式,鲁迅对此很不以为然:“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凶恶,不可胜数。……至若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且环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所谓才子者。大抵能作些诗,才子和佳人之遇合,就每每以题诗为媒介。这似乎是很有悖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对于旧习惯是有些反对的意思的,但到团圆的时节,又常是奉旨成婚,我们就知道作者是寻到了更大的帽子了。”鲁迅的批判自有其道理,但这种“跳墙”模式和结局的“大团圆”又往往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的两大看点。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对涉及“墙”的题材情有独钟。他的两部作品《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和《墙头马上》均是通过主人公的“跳墙”来完成其爱情故事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中,男主人公马彬在董秀英家的花园墙头上窥视,引起了秀英的注意,之后,经过隔墙弹琴、联诗,仆人中间递诗等过程,最终定下了东墙之约。马彬于是跳墙赴约,与秀英成就美好姻缘。另一部“跳墙”恋爱剧本《墙头马上》,本是对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的改写。一个墙头一个马上的“墙头相幕”到了白朴的笔下就演变成了“墙头相幕,逾墙欢会”的故事。书生裴少俊春游时,偶遇在花园游玩的李千金,裴少俊写诗:“只疑身在武陵游,流水桃花隔岸羞。咫尺刘郎肠已断,为谁含笑倚墙头?”而李千金即刻会意,约定裴少俊当晚跳墙来会,“深闺拘束暂闲游,手捻青梅半含羞。莫负后园今夜约,月移初上柳梢头”。这种增加“跳墙”情节的戏曲故事还有明代孙柚的《琴心记》,讲述的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史记·列传第五十七·司马相如传》记载的原本有“情挑”和“私通侍者”,但没有“跳墙”的情节。而在《琴心记》中,心猿意马的司马相如在西斋看见鸟飞花动,怀疑文君来到,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兮求其凰”。文君闻听感叹,司马相如的反应是:“事有古怪,你听墙外低吟,其声清婉,莫是小姐果在那厢。待我手板庭树,跳过高墙。正是尽情传绿绮,拼死为红颜”,正待跳墙,却有人来,不得相会。所以,司马相如有了“将成好事多魔障,天上人间只隔墙”的唱词。这里的“跳墙”情节是白朴的再创作。隔墙相恋、逾墙而从的情节,无疑成了突破封建礼法制度、追求自由爱情的行为象征。

古代文学最为经典的“逾墙”文学是《西厢记》。从唐朝到元代,盈盈和张生的故事广为流传,宋有官本杂剧《盈盈六幺》、赵令畴《元微之崔盈盈商调蝶恋花词》,金代有院本《红娘子》、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到了元杂剧的《西厢记》,“墙阻”和“跳墙”的设计走向成熟。从“墙角联吟”到“隔墙奏琴”,再到红娘传信,张君瑞兴冲冲跳墙意与盈盈相会,错搂红娘,却不料盈盈出于羞涩而变卦终惹得张君瑞害相思。这种种诙谐、轻松的情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墙”的作用在于阻隔、间隔、分离,正因如此,人物的相聚和欢会才更扣人心弦。戏剧围绕“墙”的设置,巧妙处理了故事叙述的断延、情节的张驰、人物的离合、故事进展的快慢等。在这类戏剧中,墙的存在增加了悬念和矛盾,强化了戏剧冲突,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墙”和“跳墙”在剧本中就有了象征意味。

三、“心墙”意象的现代表现

以《西厢记》为例,在崔张爱情故事的铺展过程中,横在他们之间的阻隔和障碍,不仅仅表现在具象化的“墙”上,而且还体现在文化、伦理等方面的阻碍——一种无形的阻隔和障碍。这种阻隔和障碍一样为设置戏剧矛盾冲突、表现主题提供了便利条件。在主人公奔向爱情的途中,他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普救寺”之“墙”,还有一些由于封建礼制、个性甚至误解所产生的无形之“墙”。

从特定意义上来讲,“普救寺”的墙由于有了种种“墙阻”而具有了象征意味。除了这堵砖石之墙,在各等人物之间还有心墙、礼教之墙、伦理之墙等。具形之墙与无形之墙的重重设置,使得这一文本比之其他的“跳墙”之作略高一筹而成为经典。

这种具象之“墙”以外的“心墙”意象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表现。翻检鲁迅的作品。作者的“心墙”意识强烈而惊人。《故乡》中,当我们还沉浸在对少年闰土伶俐、勇敢的想象中。回响着鲁迅对闰土的感叹——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他那一声谦卑的“老爷!”彻底打碎了我们心中的那个少年形象,也更能体会鲁迅为什么“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障壁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生生拉开了两个纯真少年的心。《伤逝》中,子君和涓生为了自由爱情发出呼喊:“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也曾经“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两颗年轻的心贴得那么近。然而,在他们意识到“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心墙”使彼此难以沟通,无法交流。最终,爱情失去了,生命陨消了,留给生者的只是无尽的悲哀。《祝福》中,在祥林嫂的世界里,到处都是对她竖起的厚厚的“墙壁”,因为再嫁和丧子被认为是不洁的女人。她走到哪里都是“碰壁”——四叔家不准她沾祭祀的物品,鲁镇的看客和听众用嘲笑的“墙壁”来抵挡祥林嫂的倾诉。而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不能体谅祥林嫂死前对“灵魂和地狱的有无”的发问,也不能作出令她满意的回答,徒增祥林嫂对死亡的恐惧。

第3篇:文学现象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问题式教学;课堂

基于问题式学习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后来在美国医学教育中得到精炼和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生物课作为一门课程,为基于问题式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初中生物课中进行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一、以生物科学发展史为导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生物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卓越的科学家,大量的史料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把这些科学史实作为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授血液循环时,先不讲明血液是循环流动的,而是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们自己计算:如果心室每次射血56克,心跳每分72次,则一小时心脏压出的血液有多少?学生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一个大于体重的数字,脑海中立即产生“为什么”,再结合已有的知识,就会想到血液是循环使用的。实际上这就是科学家发现问题过程的重现,进而介绍血液循环的发现过程,学生们就会知道,原来科学发现并不遥远,提出问题并不很难。在科学家探究问题过程的再现中,学生们也会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献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又为培养学生设计问题找到了良好的途径。初中生物学教材穿插介绍了部分经典的生物科学发现,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胰岛素的发现等,教师应重视这一教学,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重大科学发现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的科学发现就在“偶然”之中或“司空见惯”之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多问为什么,并认识到探究的一般模式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与验证――得出结论,熟悉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之一――设计对照实验,设计诸多因素一致只有某一因素差异,通过对照比较得出结论,学会怎样探究。

二、调动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因为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发现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见解,再经过教师对知识的整合,整个一节课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而不是教师给出的现成的结论。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会越来越高。例如在讲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内容时,一开始我就引用材料“多莉羊”的问题――1997年初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多莉风暴”,其原因是英国的维尔莫特公开宣布,和他的同事们培育出一头克隆绵羊――多莉,由此引起各国传媒大肆渲染克隆人的恐怖前景,各国政府纷纷禁止“克隆人”而科学家却反应冷淡。分析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

师:这就是“多莉”的来历,看过资料和图示后你有什么想法?生1:克隆羊是C母羊所生的,为什么长相与B母羊相似?生2:B母羊为“多莉”的诞生提供的是细胞核,是否说明细胞核里含有遗传物质?生3:三只母羊都与“多莉”的诞生有关,到底谁是“多莉”的妈妈?生4:产生后代不需要雄性个体了,会不会引起其他的社会问题?生5:我听说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克隆,我国在这方面有什么进展?生6:让动物们自然产生不好吗?为什么要研究克隆?生7:为什么各国政府纷纷禁止“克隆人”?生8:为什么科学家却对此反应冷漠?

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起了认知冲突,产生学习悬念,从而为探索学习遗传物质的特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与染色体的关系等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节学生的思维节奏,开拓学生的思路。

三、设计生动且可探索的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第4篇:文学现象学范文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出现在我面前的不是和以前的同学见面,而是去认识更多的同学。因为我被分班了。原来四(2)班里的一份子,今天变成了五(1)的同学了。和我分到一个班的同学真是少之又少啊。。哎!我真是太苦了。被分到1班就不说了,和我亲爱的朋友,小陆陆分开了。呜呜。。如果和她在一个班就好了,不过有陈陈,陈陈和我是一个班的,嘻嘻。。

新学期,新现象,这个新现象太可怕咯! 祝:

同学们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第5篇:文学现象学范文

张磊誉在接受采访时说,总想写点什么,献给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总想留下点什么,记录下我人生旅途中最后的十几岁。“最后”二字,彰现出作者对生命时光的尊重,对韶华易逝的忧虑。张磊誉是早慧的。他的人生是一个有准备的有序的人生。他不是昏噩地粗皮潦草地度过。他留意生活赠予他的一切,包括他祖父用安乐死的办法紧随祖母而去的传奇;少年母亲单恋学业优异的父亲,师生恋遭遇世俗的围攻,但命运流转,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朋友的落寞与异端;与初尝禁果……组成他人生不拘一格的风景,也成为一笔滋养文学的宝贵财富。张磊誉甚至坦荡地告白,他的几本书故事情节都与他的真实生活有关。一半真实,一半虚幻。这是一场关乎风花雪月也关乎奋斗成长的青葱岁月,这是一段关乎轻狂不羁也关乎忧伤烦恼的菁菁年华。那些打马而过的过客,那些爱至骨髓的恋人,那些教会他成长的亲情,那些一起流汗流泪的友情……。他将校园友爱、青春苦乐、人生悲欢聚焦在蒙太奇般的镜头里。透过散文诗般的语言,田园牧歌般的意境和生动的细节,那些少年成长的烦恼与忧伤,彷徨与坚持,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他的语言也是感伤的,带着蒙胧的诗性美,与他笔下的故事形成平和的照应。“在那个夏天,所有的一切被暴晒得一干二净,毫无踪迹。我依然和季竹枫在一起,流浪着我们的心情,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着我们的感伤,在青春里挥霍我们的时光……”。“我只要和他在一起就有无限多的灵感,因为他本身就是青春,就是忧伤。”那些年,又回到小时候蜜甜的糖;那些年,又回到大院里破旧的球框;那些年,又回到脏兮兮小手里晶亮的玻璃球。那些年,那些时光,那些伙伴。那些朝阳露珠里清新的黎明,那些彩霞夕阳里悦耳的下课铃声,那些一起嬉笑玩耍的小时光,都在作者笔下形成以某一个核心人物为主角的故事。有平静的喜悦,有淡淡的忧伤,有成熟少年对人生无柰的接受和解读。

读完这本书,你会明白,作者的早慧是有其成长环境的。作者是个常常失眠的孩子。“我的黑夜比一般人漫长三至四倍。好像我在很小的时候,安然入睡对于我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每当夜幕降临,我都会陷入一种巨大的悲伤和莫名的恐惧。人有时真的很矛盾,对于黑夜,我也有一种心之所倾的向往”。在这样漫长的时光里,他有的是时间反刍生活的细节,思考人生的精彩和痛点,一个人的静寂和漫长,也为灵感的恣意闯入提供了天机。久而久之,他的心智也在这种无奈的顺应和抵抗中走向成熟。他这样写他和他的朋友为什么是一路人。“晚上,我们一起在这个城市漫无目的地闲逛,走到哪里算哪里。累了就蹲在路边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渴了就去自动贩卖机买可乐。当这个城市陷入黑暗时,我们的世界明亮着……喜欢夜的孩子都是孤独的,那么两个喜欢夜的孩子在一起会不会不孤独呢?我觉得这好比生存还是死亡一样,是个问题。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两个喜欢夜的孩子在一起,夜会变得不那么漫长。因为夜也不想让孩子们纠结,去掏空自己想那个问题,干脆就把时间的转轴调快吧。”

十几岁,那是生命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它见证着一棵青葱小树从播种到长出第一片绿叶,开出第一枝花朵的过程。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梦幻的时节。它美好如彩虹,却免不了经受风雨;它快乐如歌谣,却少不了维特式的忧伤。十几岁,要经历幼稚、懵懂与叛逆,纯洁的憧憬,不计后果的冲动和激情。亲情的与生俱来,友情的自然陪伴,爱情的偶然邂逅,都是这十几岁时光里美丽的风景。十几岁,仿佛人生的火车头,在童年、少年和青春的轻轨上呼啸驶过,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回忆,无论甘苦,都值得珍视。张磊誉的青春系列长篇小说《我最后的十几岁》,应是张磊誉用文学向青春献出的一份厚礼。

第6篇:文学现象学范文

1.1“去中心”平等教学思想

现代教育理念就是提倡“公平、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营造这样的教学氛围,建立公平、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自主钻研的学习动力。反对老师的“个人主义”,反对教师的“一言堂”行为,要让学生与教师积极配合,形成默契的工作模式,积极提高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关系,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互动。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作为辅导的角色,而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1.2“公平对话”教学方式

“公平对话”的教学方式是提供给现代教育理念一种直接对话的教学参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和学生保持一种公平地位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利用“公平对话”的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可以更顺利的求证各类理论知识和相关汉语言文学内容,保证自身学习的深入性和自主性。“公平对话”追求的是以平等的教学观念进行教书育人,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1.3阐释教学方法

阐释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创新,教师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引导下,要利用阐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学习状态,保证每一个学生的乐观、积极的学习状态,不断提高学生的教学观念与学习方法。阐述教学方法不同于学生陈述这样的简单教学思路,而是要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环境,融入情景之中去学习和掌握真正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思路。阐释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条主义去粗取精运用在后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在一边阐述,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模式中,让学生学会在文化背景中解读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教学文本,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创造性,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4灵活的教学评价

现代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评价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估必须体现出现代化教育教学的灵活性。因此,灵活的教学评价方式更适合传统的以分数为标准的判定方式,很多学生可以展现出自我的汉语言天赋与才华,让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得到开发。

1.5教学实践与互动

教学实践增强学生交流,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互动的最原始解释就是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老师可以开放、平等、灵活的沟通,取得相互信任,提高学习积极性,加强教学实践,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现论要求我们的教育从业者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工作上,要积极开展教学主导的定位,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学规划能力,科学定位现代教育方式,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能力,处理一系列学生存在的疑惑与问题。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鼓励学生的语言艺术、文学、科学和社会学实现全面的提高,与此同时,实现学生与文中的内容进行“对话”。这就要求我们的后现代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对话中的语言运用、达成理解、思想观点的融合,这样的教育成果就是使我们的教育体现了教育人、民主平等、因材施教的后现代的思想理念。

1.6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该首先关注的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最新的理论要求我们采取讲解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其优越性在于这种教育模式不仅采用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实现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正确轨道。消除不合理的教育模式,在现代教育上进行批判继承。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有效结合,改善传统教学思路,在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出积极调整和工作改进方案。注重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尤其是在生活中,提高应用的次数与应用的有效性。在教育方法上要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的差异化。让更多的理论教学与学生知识教学融合在一起,让理论与实际行动相互结合。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注重教育成果的同时,也需要把重点放在教育的实现过程。所以,我们要重视教育评价体系的动态性以及复杂性。

2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2.1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

传统的教学计划强调在教学行动之前制定教学计划,且不能更改计划。这是一种对教学和课堂的独断控制,它迫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汉语言文学教师应借鉴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去中心”的教学引导模式。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有一种前期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方法,利用自由和灵活掌握学生学习规划的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出自我潜能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灵活性,改善学习动力,让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在社会中发挥价值。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强调实践应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2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

师生互动的课堂应体现其多维性,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单一化的互动格局,积极倡导形成教师与学生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格局。教师不应以教授者、提问者、阐述者、指导者自居,而是应将自己定位于学习者、思考者和聆听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灵活调度者以及学习障碍的排除者,做好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学生也应摒弃“问”者、“听”者的学习身份,进入思考者、议论者、提问者的主动学习的角色,同时还应承担组织部分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责任。在汉语言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掌握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根据师生沟通和彼此的了解,教师可以更高效地为学生讲解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一些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明确的学习观点与方法。

2.3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为学生引导一个具体的教学方向,然后只带领学生进入方向,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提问,自由学习,根据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和规律,判断汉语言教学的下一步方法与理论内容。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学习,深入汉语言文学的内在精髓,了解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引入中,学生要注意自身学习方法的改进,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学习的创新性与灵活性结合。教师要不断引导,为学生指点迷津,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

3结束语

第7篇:文学现象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问题解决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在新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设立了实习作业、应用题、想一想、做一做等,这和问题解决思想是一致的。在《目标问题集》中还未能充分体现问题解决思想,在问题的设置上流于形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重点体现问题解决的思想精髓,这就是它所强调的创造能力和应用意识。因此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一、多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是要让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猜想、发现的欲望。教师要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教师(材料)经常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就会让学生逐步养成求知、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候可以先教给学生完整的猜想过程,有时候则可较多地启发、诱导、点拨学生。不必在任何时候都让学生亲自去猜想、发现,那样要花费太多的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效率。此外,在探索、猜想、发现的方向上,要把好“舵”。

二、打好基础是先决条件

这里的基础有两重含义:首先,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许多知识在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将得到应用,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因而不能要求所学的知识都能立即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其次,要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当人们面临新情景、新问题,试图去解决它时,必须把它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当发现已有知识不足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就必须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应看到,知识和技能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提倡问题解决的时候,反而要更加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教给学生那些最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必须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数学课题,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把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的常识如把银行的利率、投资、税务测量等方面的问题与数学学习相结合。例如在“角平分线”的教学中的例1就是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作业中也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此外,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数学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宜把实际问题搞得过于繁杂,以致耗费太多的学习时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题都要从实际引入,数学体系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规律,许多数学概念是从前面的概念中通过演绎而得,又返回到数学的逻辑结构。

四、教学应以一般过程和方法为主

在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教学中,应注意传授学生比较完整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常用方法,对于一些技巧性的问题和繁杂的证明不应该过多强调,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问题情景

一个好问题应该有如下的某些特征:(1)有意义或实际意义,或对学习、理解、掌握、应用前后数学知识有很好的作用;(2)有趣味,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3)易于理解,问题是简明的,问题情景是学生熟悉的;(4)适当的时机;(5)难度的适当。

六、对现有习题形式的改革

第8篇:文学现象学范文

一、叙事方式方面

在叙事方式上,王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见的模板,这个模版上写着四个字“大众话语”。正是因为这种叙事方式的流行,让现代文学创作有了较大的上升空间。在王朔的文学作品中,他把市井俚语与小说文本和影视编剧相结合,运用调侃、反讽的表现手法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手法。把一些热点趣闻加入到叙事中,并且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力图给读者最新最喜的大众文化。例如比较流行的话语“过把瘾”“我是你爸爸”“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是流氓我怕谁”等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当然,提到王朔的大众话语叙事就不能不提到反讽与调侃的运用,他把一些政治术语、用语、市民俚语相互融合,巧妙地表达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两种表现方式也特别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它不仅增加了文学作品的生动性、亲切感,唤醒人们对生活感受的认识,还无形中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创作趋势,一批作家都采用了王朔的这种文学表现形式,如: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张炜的《丑行与浪漫》等文学作品。毛崇杰在评价王朔小说的语言特点时,曾这样说道:“王朔的小说以‘京味’十足的痞气调侃见长。他的语言特色甚至比他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更吸引着读者。这些调侃以带痞气的反叛,把政治的、哲理的、道德的严肃课题与俚语、土语混合在一起达到反讽的效果,最易在青年与市民阶层中引起共鸣。”所以说,这种大众话语式的叙事方式值得现代文学创作进行借鉴,使文学作品更加地贴近群众。

二、主题立意方面

在主题立意上,王朔一反传统,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具有“颓废”色彩的主题。这种“颓废”并不是鼓励人们放弃生活的信念,而是倡导人们回到生活本真的状态,感受生活的存在。王朔的小说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叙事方式的大众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破解传统道德中重新建立人们的本质价值追求,也就是一种追逐现实、追逐物质利益的现代性颓废的思想。传统的知识分子为人们崇高价值观的迷失而担忧不已,其实,与传统作家们相反,崇高价值观的建立正是在清醒的认识了现实本真之后的心灵升华。尤其是普通民众,他们最希望在文学作品中看见与自己生活状态一样的体验。作家韩少功在描述当时的创作状况时说道:“小说家们曾经虔诚捍卫和竭力唤醒的人民,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庸众。”这也就深刻地说明了在小说的主题立意上更应该追求真实的“颓废”色彩。王朔在这一主题立意上率先向传统发起了挑战,如:《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等作品,把视角转向了被传统作家视作颓废的大众生活。在他之后,很多作家也开始这种“颓废”的探索,例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等都现实地描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百科。刘震云认为“自然有两层意义,一是指写生活的本来面目,写作者的真情实感。二是指文字运用自然,要如行云流水,写得舒服自然,读者看得也舒服自然”。这种拒绝“崇高”的,具有“颓废”主题色彩的创作倾向的出现,以及大量小说的问世,真实的记录了处于城市边缘的市井小民的行为方式,还原了传统道德所不允许的人间世态和原始的生活场域。所以说,王朔所引领的这种主题立意倾向是值得现代文学创作者们借鉴的,他能够真实自然的回归生活,吸引读者的注意。

三、审美法则方面

在审美法则方面,王朔在文学领域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关注“边缘人”的先河,他更加关注人的本质生活状态,认为真实的就是美的。“王朔为新时期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重要的一组群像。他写了社会边缘上的人,改革开放前,这些人在政治上有很强的优越感,经济状况又是中等偏上。而改革开放后,这个阶层逐渐瓦解,他们中的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经济上的优越被私营者代了,政治上的优越感又很模糊,他们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又没受过太多的教育,社会位置急剧变化,青年中的佼佼者不再是他们,社会位置的提升和知识不成正比了。”由此不难看出,在王朔的作品中已经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创作艺术观念,并不是去歌颂某一上层群体的爱与责任感,而是更多的关注被边缘化的人们在现实中的挣扎与奋斗状态。与此同时,王朔开始关注“”那个特定现实中的人们,为此王朔创作了《动物凶猛》等一系列的小说,其真正的目的是还人一个本性的欲望和一种尊严,追求自由和幸福。所以说,王朔在审美上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发现真实的美,内在的美。为现代文学创作在审美利益上提供了可借鉴的材料。

总之,“王朔现象”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生活与文化生活的体现,他的作品代表了普通民众的真实感受和愿望诉求,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文兵.《当代话语转型视域中的“王朔现象”》,学位论文,海南:海南师范大学,2007

[2]黄永林.《“王朔现象”的现代性》,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第4期

[3] 潘晶玫.《王朔小说文化观研究》,学位论文,吉林:延边大学,2006

第9篇:文学现象学范文

父亲的神鞭

刘红庆

①30多年前,父亲是我们那个边远小城最著名的拳师。正月闹元宵时,最受欢迎的便是他的神鞭。相熟的人兴奋地传诵:“蛮五昌又耍神鞭喽!”——五昌是父亲的名字。

②1970年代初,我上小学那阵儿,隐隐约约记得是个夜晚,家里来了两三个北街村的干部,请父亲教村里的年轻人打拳。父亲答应了下来。

③开始,父亲的徒弟总有十几二十个。但坚持认父亲为师父,并与我们家来往的,却不很多。

④正月闹红火的时候,他们师徒一帮人就结队去表演了。枪术、刀术、棍术、对打,每个人都有一套节目。上场的次序是有讲究的,先是小而矮的,单个练;接着是高大的,持大兵器的;再接下来,是两人或三人对打的。最后,在叫好声中,父亲脱掉上衣,裸着膀子出场。“神鞭,耍神鞭了!”围观的人兴奋了起来。

⑤一个10多厘米长的铁尖头,拴在一根一丈多长的绳子上,绳子另一端,是麻绳编的圆环,套在父亲的一个手腕上。开始耍的时候,父亲把两根手指放进嘴里,打很响的口哨。徒弟们也跟着打口哨给他助威。我跟在他身边,替他抱着脱下来的衣裳。

⑥神鞭舞起来了,锣鼓声更响了,口哨声犀利地穿过小城的夜空。太行的冬天都在零下10多度,所有出来看红火的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的,父亲的上身便分外招人眼目。

⑦父亲用肘控制神鞭到达围观者面前的距离。那铁尖头会“嗾”地射到围观者面前。那人自然是吓了一跳,叫喊着向后退,但铁尖头瞬时已经到别处了,另一处响起了惊呼声。所以,父亲耍神鞭,围观人群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⑧最时,父亲将神鞭缠在脖子上。现在想来,不是实实在在把脖子缠住,而是用一只手控制,左绕一圈右绕一圈,那绳便不会把脖子箍紧。但观众看到绳子把脖子缠住,惊讶地叫起好来。正在处,父亲的手不知怎地一抖,绳子就又从脖子上回到他的手里。围观的人不免又要惊呼起来。

⑨父亲一辈子好身体、好身手,从不曾打针吃药。他有工作,要上班,但更要精心耕种家里的地。偶尔,他会从墙角取出大刀或者双刀,在房后学校的操场上练将起来。一次,他随单位的人到五台山旅游,在那里照了一张像,骑在马上,挥舞着一把刀。我觉得,父亲是有横刀立马的英雄情结的。

⑩但是他害不了人,也不害人。“”开始武斗时,我刚刚出生。外公对父亲说:“你可不要出去打人。”父亲说:“有咱孩哩,我还去做甚哩!”而有一身武艺的父亲,在“”最乱的派性斗争中参加了“二五”,与“红总战”对立过,却从来没打过人。

我在北京读书时,带父亲去玩,在前门大街的一个工艺品商店,他想要一个瓷的观音,别的都不要。25块钱,我给他买了。他就抱着个瓷观音回了太行。我不知道尚武的父亲为什么要买一个慈悲的观音,他活着时,我没有和他交流过。

1995年,父亲68岁,被鼻咽癌击倒,永远地去了。

父亲去世后,他的神鞭也便成了废物。母亲说,一次家里急着拴什么东西,就把那绳子解下来用了,神鞭头不知丢弃到了何处。

我将不能再见父亲,可我怎能忘记父亲活着时的辛苦和悲凉?怎能忘记飞舞在父亲的身体周围的神鞭呢?

(选自《2011散文》,有删节)

1. 请结合全文,分析父亲的名字为何要用“蛮”来修饰。

2. 本文为什么重点描写父亲“耍神鞭”?

3. 父亲买瓷观音的情节对表现父亲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4. 请探究文章结尾画线句的深刻寓意。

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剃 刀 侠

木桦

①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②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

③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④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⑤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⑥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⑦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⑧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⑨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⑩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找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必恭必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