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心理教育素质培养自信心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与模式,它是指以全面提高孩子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健康的身体、心理、劳动和生存能力的一种教育,是以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心理教育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发展,也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心理学和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心理教育的一些内容和目标,心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其他几种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耐心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心理教育的根本之一,那么根据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呢?
一、智力因素
从心理教育的观点来看智力,它便具有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意义,随着心理学本身的发展,对智力的理解也已经得到了加深与扩展。按照新的心理学智力理论,除了传统的记忆、思维、逻辑、语文和数学能力外,人们的自我认识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音乐和艺术的感受力,身体的感受力与灵活性等,也都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就是说,对以上这些方面的培养,也都会促进人的智力的发展,因为它们本身也都是智力的基本因素。这样,在心理教育的意义上,对智力的培养也就应该增加新的内容。同时,就这些所增加的有关智力培养的新的内容而言,它们的作用不但在于提高表面的智力,同时也在于拓宽与优化智力发展,同时也是人的整体发展的素质或基础。
例如:优化教学活动的结构。要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结构,首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心理活动,有利于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使学生养成“乐学”的心理素质。要把教学活动从学生单纯的认知活动转到全面的心理活动的轨道上,引入情感个性品质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地参与学习,养成“善学”的品质。
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实现三个转化:(1)把人类社会学已经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2)把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人类心理活动方式转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3)把蕴含于知识之中的社会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转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和品德,从而发展自己的整体素质,达到“优学”的目的。
总之,不仅要逐步建立一个能够使学生“乐学、善学、优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要使学生在课外学习活动中也能够养成“乐学、善学、优学”的学习心理模式,从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非智力因素
心理教育更为直接的教育作用:人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期望以及人的个性品质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主题。目前美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提倡“成就动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国民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内容。因为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乃至社会群体的“成就动机”的提高,将会促进个体和社会整体水平的发展。而这种成就动机教育。正是心理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因为成就动机是指为了维护自尊心和提高个人地位而努力学习与工作的动机。通常,个人的地位与他人的成就相称。因此.对差等生的教育工作之一就是让他们取得成功体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抱负水平,以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消极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同样的例子“欲求水准”的研究与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对成功与失败的感受;与其本人的欲求水平有关,甚至是由其本人的欲求水准所决定的。在对欲求水准研究的基础上,便可以进行有关欲求水准的心理教育,其直接教育目的和效果,表现在通过提高学习者的欲求水准,便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动机和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学习者的欲求水准,还可以提高其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还可以提高其自信心。
三、自信心
自信的人能够相信自己的价值能力,即使通过社会阻力也不轻易改变信念或放弃工作。只要有了强烈的自信心,你想成就的任何事,都会有希望。马克思曾说:“在科学的人口处,正像在地狱的人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试想一个人还未开始做什么事情,就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没有一点韧劲,他就很难有什么成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创造性’。”胆怯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它会磨灭人的毅力,阻碍想象力的扩展和创造精神的发挥。
自信心的培养常见的有:(1)为自己的能力划一条界线;(2)自我欣赏与自我鼓励;(3)在失败与错误中记取教训;(4)发扬优点,坚持长处;(5)认定目标,坚持到底。
总之,自信是一个人个性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人心理生活中的关键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内心体验,认识自己的情绪情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在心理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增加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个性品质
人们都希望自己有所作为。可见,事业对培养自己成熟的个性也有极为重要的联系。爱因斯坦曾说过:深入研究科学创立者的个性发展,可以解释和分析科学的内容,但是在这种片面客观的叙述中,某些步骤有时可能看来是偶然的成功……只有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进行深研究的情况下,才能理解这些步骤是怎样成为可能的,甚至是必要的。由此可见,培养成熟的个性。实际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阶梯。
外国心理学家指出:个性的成熟是受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主要制约和影响个性成熟的有四种类型:(一)气质(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二)心理过程的特点;(三)经验水平(习惯、技法、经验、知识等);(四)信念、爱好的倾向性(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苦乐观、兴趣、志向等)。
总之,人格品质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熏陶逐渐形成的。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政治观点和道德准则.学会为人处世。如何做人,而且形成良好的个性特点,将来才能真正成为21世纪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积极心态
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往往没有足够的抵抗力,因此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较大的起伏,此时教师需要做出及时的劝导,以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应对学习和生活。
一、对当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分析
1.在学习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特殊的年龄阶段使得他们拥有比其他年龄阶段学生更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无法长久地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教师在遇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寻找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源头,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重新投回课堂。具体到实际教学活动,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学习状态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后,需要在教学中适时调整教学进度,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将注意力放回课堂。如互联网发展、电子游戏竞技等都可以作为互动话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先对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基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方案以预防或解决这类问题。
2.面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缺乏足够的抵抗力
由于中职学生的整体年龄偏小,在面对网络和其他一些具有诱惑力的社会现象时容易被外在特征吸引,一些学生甚至可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这一类的现象的弊端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宣导讲解,让学生对于这类事物有最基本的认知和了解,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对这些不良的事物会产生基本的抗体,也就能够很好地避免类似的问题产生,一旦问题出现,也能及时地自我调节和控制。同时,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能够产生连锁反应,促使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假如一些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出现此类问题,可以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离开不良诱惑的漩涡健康成长。
3.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尚处于形成阶段
因为中职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世界观需要通过后续的学习和一些生活体验共同构建,所以在其正确思想观念形成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学生在学习中会因学习成绩下滑产生受挫心理,并逐渐形成消极的心态,这种状况会致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教会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也就是对抗压能力和缓解个人负面情绪的意识。但是这对于自身心理素质还处于形成时期的学生而言,需要教师从中引导,以促进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中职教学阶段,心理健康教学的开展首先需要教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根据具体的情况展开教学指导。其次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该年龄阶段的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并采取行动,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如何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1.在学生学习上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学生的心理支持主要是指教师在心理教学中,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进行适当的辅导和调节过程。比如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在此时出现早恋、青春期萌动等现象,这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为学生讲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如何正面对待这种心理现象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教师要尽可能地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开展心理教学疏导工作,使学生从中获得帮助,更积极地看待问题。当然,随着学生的成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以确保应对各类问题时都能及时地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对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提前预判
特定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中职生为例,该年龄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旺盛,因此在面对某些事情或问题时,他们通常会采用自己的办法解决,并不会考虑到事态的严重程度和后果。教师在面对这一现象时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需要提前预判,即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说话、表情等细节进行分析,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活学活用的良好习惯,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可以通过教师平时的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一定的启发,从而达到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一些相对较难控制的心理问题会逐渐产生,比如逆反心理、个性化问题等。这些情况都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观察发现,进行揣摩学习如何引导,从而运用相对比较简单的方式解决。
总体来看,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都表现为对学习上的不自信及个人心态上的不稳定、青春期的懵懂等几个方面,教师要从学生在特定阶段的心理状态出发,采取提前分析和预判,积极参与和干涉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效果。还要注意在平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进行相关的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自我心理疏导心理,在面对问题时自己进行心理调节,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和严重化,而这也是心理健康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一、音乐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情商中的积极作用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教育的作用不单单只是灌输知识,更多的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音乐作为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学科,它的作用往往是最直接和重要的。
(一)陶冶情操,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好的音乐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唤起内心崇高、美好的感情。音乐活动往往会用典型的艺术形象去激励正值青春年少、情感丰富的青年学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其产生审美意象,从而影响他们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判断。
(二)调节情绪,促进完美人格的形成,带来小而大之的社会效应。
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烦恼,对未来的茫然、就业带来的压力等,如果不及时予以排解,就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一定的音乐教育,可以缓解疲劳、平缓血压、稳定心率,从而使心情轻松愉快。孔子曾说“移风易俗,莫过于乐”,提倡以尽善尽美的音乐,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认为音乐有利于创造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基础。通过提高个人的修养来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祥和澄澈,这种小而大之的社会效应正是音乐这样一个小艺术带来的大作用。
(三)调节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情商”的提出者———美国的戈尔曼博士研究证明,情绪系统控制着生活中大量的效能感和满足感。好的音乐作品产生的感觉能减轻人的社交焦虑,激励人们去聆听外界的声音,建立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除了培养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和提高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外,借助艺术手段,尤其是音乐活动,也能促进人际交往。早在1973年,瑞士弗赖堡大学法雷尔的研究就发现,教授音乐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学科技能。
二、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一)音乐教学中分主题进行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高校的音乐教育有责任通过有效的方法增加学生在音乐文化方面的积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引导他们欣赏、感受、品味更多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大家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获得更高层次上的情感体验。
1.将民族精神融入音乐活动之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和社会信念。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大家在音乐作品中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感悟民族精神,让大家意识到青年人有义务去传承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乐观无畏的精神。
2.欣赏诸如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巨人的作品时,不要只注重形式而忘了其背后的故事。音乐教育活动应该引导学生去深入了解这些伟大的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所经历的种种困难,通过这些了解使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提升自我。
(二)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搭建音乐交流的平台
如果只靠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培养,显然是非常有限。学校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能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时刻被音乐所激励着。在大学校园中,音乐老师应该好好利用社团的优势,开设音乐沙龙等主题活动,搭建跟学生互动的音乐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将艺术带入生活,允许大家进行自由交流,表达内心的情感,释放自我。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己音乐才华的机会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1.前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要求,这也给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协调员工思想行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借助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
2.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具有统一价值导向作用的、企业上下共同遵守的认知信条,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视为企业核心思维、心理行为方式的总结。企业文化具有思想导向、正向激励、意见协调、行为规范等功能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等功效。它在功能和目标上与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能和较高的相似性,两者也因此而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抓手,企I可以对员工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在企业内部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健康的思想氛围,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企业文化则对思想政治工作起着升华作用。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为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指明方向,还能展示和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进而激励职工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这不仅减轻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压力,还可以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实效性。
3.借助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3.1 借助企业文化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现代管理学认为,在经济管理中,人既有经济利益方面的需求,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员工群体思想教育和群体塑造所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是开发员工智力、汇聚企业向心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统一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去要求员工,唤起员工队伍的合作精神,进而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企业可以立足于文化建设,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思路。这就要求企业提高认识,将企业文化当做重点工作来做,致力于完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保障制度等,制定文化建设长远规划,明确文化建设分工、标准与原则,为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建设与管理中,要求企业文化、政工部门齐心协力,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积极做好文化建设、协调、教育和宣传工作。以此为基础,企业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工作中,通过文化建设实现思想政治目标追求。
3.2 用企业文化建设丰富思政工作内涵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企业文化能促使员工形成群体意识,提高个人素质,使人形成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风险精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则是开拓先进生产力,企业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将之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体、更丰富、更有生命力。因此,企业要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当做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所谓尊重人,指企业要尊重员工发展、学习、精神需求,以“创建学习型集体,争当知识型职工”为主线,利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专题讲座等方法打造强势文化,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所谓理解人,指企业要理解职工情绪,深入体察民情,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关心人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企业要以职工满意为标准,“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编制职工文化服务网络,帮助职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促使职工和谐、健康发展。
3.3 利用企业文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按照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来确定的,它具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厉之以纪”等特点,它能将真理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物质的力量汇成一股合力,这股合力同样可以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企业同样可以从工作形式创新、民主氛围营造等方面着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展示企业思想政治成果和员工风采,使大家的思想都拧成一股绳。如企业要借助企业文化手段,改变传统的以听报告、学文件、座谈讨论、个别谈话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开展各种参观访问、训练班、思想教育活动,坚持以教育为先,紧扣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典型示范来教育广大职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鼓动和疏导作用,打牢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以树立企业新形象,汇聚职工思想合力,打造一个和谐的集体。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竭的发展动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要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大胆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郜延伟. 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5).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73-02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1.随着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前提标准以及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情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日前一项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 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是‘找工作时对自己特别有帮助的教育内容’,大大超过了专业能力训练(14.9%)、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17.5%)和心理素质教育(17.5%)等其他知识能力。而在回答‘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达 34.8%,同样排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8.8%)、操作技能(25.9%)、基础知识(4.6%)等之前,位列首位。”
2.在大学阶段,对人际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大学生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到理想的工作,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如何对待社会交往的问题上,应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社会交往活动太多,对象太杂,频率太高,认为“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关系也是生产力”,抱着这样的心态,盲目交往。结果,毫无选择的社会交往严重影响了学习甚至使自己染上了不良嗜好;另一种是社会活动,社会交往过少,“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埋头读书,注重了书本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大学生要善于在各种社会交往中培养自己的亲和力,掌握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同时,社会毕竟是复杂的,思想单纯,阅历不深的大学生们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谨慎交往,以免上当受骗。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成因的透视
1.基础德育教育薄弱。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而德育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忽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当代青少年的强烈冲击,仍然满足于大而空的道德说教,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道德认识水平较高的人会很少甚至几乎不表现出任何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学校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总称。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立场、观点和品德,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有用人才。
2.网络时代的冲击。网络具有快捷、互动、虚拟和实用性等特点,使大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下接收、传播信息和知识,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无疑,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网络本身的特点对大学生具有巨大诱惑力。但是,由于大学生相对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有些赌博性质的网络游戏又使得大学生玩起来上瘾,从开始的偶尔去网吧玩玩,发展到后来的欲罢不能。研究显示,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往往性格比较内向、自卑、忧郁、敏感、不善于交际和叛逆等人格特征。
3.自身修养的缺失。环境是影响人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环境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不好的环境就会给青少年提供受腐蚀的、以致走向犯罪的条件。周围不良条件的影响,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不良社会环境的侵蚀;第二种情况是青少年相互间的侵蚀传染。从各种事实也说明青少年的周围生活环境,平时接触的各种人和事,都是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构建大学生和谐、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的对策
1.注重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增强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往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是大学生的需要,更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应当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度过美好的大学时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真诚原则、尊重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和相容原则,这样才能被更多的人信任和接受。并且在生活和与人接触中不断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不要以己之短去比人之长,而是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学会“静时常思己过”,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符合实际的自我认识与评价,才会增强自己的信心,才有可能克服不必要的自卑心理。
2.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往心态,理性利用网络。一般来说,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来说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是积极影响,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交往结交了许多朋友,获取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开拓了思路,使自己获益匪浅。另一方面是消极影响,有的大学生患上了网络人际依赖症,他们将虚拟当做了现实,过度热衷于网络交往,过分迷恋在网络上产生的友谊或爱情,并幻想用这些虚拟的人际关系取代现实的人际关系。他们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语言,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还有的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交往时受到不良影响,在网络空间里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全然丧失了道德良知,责任意识淡薄。为了消除网络交往的消极影响,同学们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不在网络上无谓地消磨时光,只有“进得去,出得来”,才能使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在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中健康成长。同时,要具备必要的网络伦理知识,培养道德自律意识,正确把握网络人际交往。
3.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1)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提高认识大学生要努力提高个人的素质。可以开设社会心理学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向学生渗透这方面的教育。通过充分的宣传,向学生宣传人际关系的知识,注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和认识人际关系。努力将家庭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可以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开展培训讲座,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向学生介绍与不同人群相处的经验,如教授必要的校外交往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等等。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以防止他们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等。(2)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一种必要能力,应变能力又是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赞美,是人际关系的剂,它可以使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但必须恰到好处。若在人际交往中,尽说肉麻的恭维话,则会令人心生轻蔑、厌恶,并不利于人际交往。实事求是地、适当地赞美对方,可以创造一种热情友好、积极热烈的交往气氛。赞美可以获得对方同样友好的回报。如果能够满足别人人性的渴求,懂得赞许、善于赞许,那么你将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理解力、有吸引力的人。但人际交往中的过度恭维,却令人难以入耳,不但降低自己的人格,而且得不到对方认可。用积极、肯定、支持、建设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们,善于发现并赞美别人的优点,必要时适当恭维一下,愉快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当被触伤感情后,仍能心平气和地交往。触伤他人感情后,能及时向人道歉。当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见解时,不必强迫他人接受或感到烦恼。自己有错时,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在交谈时让别人把话讲完,再表达你的意见。面对不同的人和事,要用不同的解决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做事才能更圆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张伟群.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丛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徐华,周忠.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6.
[3]王丽萍.论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J].许昌师专学报,1997,(3).
[4]梁胜.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7,(11).
转眼间,短短一周的认知实习已悄然过去了,在这次实训中,我们都真正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业务中,掌握了许多平时生活中很少接触的实践技能。这无疑对于我们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同学来说意义重大!虽然是短暂的一周认知实习,但不仅让我们对港口基本情况、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单证的流转、佛航系统的操作、货代系统的操作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此次认知实习还让我深刻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佛航系统、货代系统的操作还不够熟练。总的来说,在此次认知实习中,我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操作技能上得到了很多的进步。
认知实习的第一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由开始接触到转变为逐步熟练佛航系统的上机操作。要想完整的完成佛航系统的上机操作,首先第一步是要求我们要看得懂船舶进出口货物舱单。
而在阅读船舶进出口舱单时,我们除了要认真细心之外,还要求我们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可想而知,英语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是我们港航专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接着就是进行进口流程各角色工作的分配,而进口流程各角色工作的内容大概如下:
一、 经理:
录入基础数据、公司信息、船舶资料、工作人员(搬运班、拖车司机)车辆机械管理(记工号)等资料,依办单员需要,进行反确认操作,记录箱位。
二、 船代:
船单资料录入,包括舱单表头和货物明细录入,存盘,提交。
三、 港口办单员:
审核船代提交的舱单录入内容,如需要变更,则请示经理进行反确认,然后修改船单数据,最后确认舱单;进入船舶动态计划界面,新建船舶动态资料,录入船舶动态计划;确认船舶清关,提交作业申请。
四、 港口调度员:
确定集装箱的堆存箱区,提交,待箱控员工作完毕,确认该次卸船作业完毕,并会同闸口管理员完成提重箱作业和收空箱作业。
五、 港口箱控员:
确定集装箱箱位,包括卸船作业放置的重箱箱位,收箱作业空箱的位置;记录新增集装箱箱体状态。
六、 闸口管理员:
设备交接单的制作;进出闸口的登记管理,协同作业人员完成最后进出闸口的提箱和收箱作业。 通过这次的上机进行贸易模拟训练使我们对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有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回顾,又在训练中对佛航系统的流程及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在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再者,本次模拟训练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操作细节的细腻及流程的缜密,各个流程相互衔接,上个流程的疏忽将会导致下个流程无法完成,某一细节的不慎错误或纰漏将会导致整个流程操作前功尽弃,这为未来的实际工作敲响了警钟:做贸易一定要仔细谨慎,否则将会给个人和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 当我们完成了佛航上机系统的操作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船艺实训室,在船艺实训室里面,我们了解到船舶的信号灯的类型以及功能,船舶信号灯根据用途可以分为:
(1)航行用--号灯、号型、号笛和雾航锚泊时 用的号钟及号锣。
(2)通信用--通信信号灯、白昼信号灯和信号 旗。
(3)救助用--烟雾用信号(红光火焰、白光火焰、 橙色灯雾),声响信号(声响火箭、声响榴弹), 红光降落伞信号。 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一些船上救生的方法,例如,学习如何利用绳子来救生;学习如何穿好救生衣;了解防毒面罩的作用及用法等等。
第二天,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华南最大内陆港口——新沙港。新沙港现已建成3.5万吨级泊位10个, 最大可停泊11万吨级轮船,设备先进,装卸、仓储、疏运快捷便利,年吞吐量达4000万吨以上,占整个广州港集团的五分之一强。在港口里面,我们见识了很多港口设备,其中包括堆料机、取料机、堆取料机、皮带输送机、龙门起重机、正面吊、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吸粮机等等。并且看到轮胎式起重机一次完整的作业过程。
这可是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轮胎式起重机作业的认识,轮胎式起重机可以堆3~4层,堆场利用率比较高,可靠性较强,比轨道式起重机使用灵活,并且是目前港口主流设备,但是它的翻箱率较高,只限于堆场使用,堆场建设投资较大,作业效率比跨运车低。而最激动人心的是,我们还看到汽车滚装船的汽车卸船作业。 通过在港口的参观,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港口设备,促进我们对港口的认识,并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天,我们进行了佛航系统的考查后,紧接着我们进行了货代系统的上机学习。主要是熟悉货代系统的操作以及一些单证(报价表、托运单、订舱单、委托单)的输出。
在学习货代系统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感觉到要想在货代行业上有所作为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要具备一定的货运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英语口语水平,对世界的各个港口、航线要有一定的的了解。除了具备这些硬性条件外,在实际业务中,我们更加应该保证做到“耐心、细心、多心”。单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要是单证上的资料数据不统一,那么就有可能给货主或船公司带来损失或不便之处。
第四天,复习货代系统后,我们参观航海模拟器训练中心。在模拟室里面,我们进行了船舶航行的模拟以及了解一些船舶控制中心的一些设备功能。
在模拟开船的期间,我受到深刻的感触,成为一名船员,我们除了学好一些专业知识外,更加需要在大学期间加强个人心理素质、压力承受能力的锻炼。因为在航行期间遇到暴风雨火或其他意外事故时,必须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来处理事故。接着我们还参观了一些船上设备,例如:磁罗经、卫星导航仪、火灾报警器、雷达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船上的设备也不断地完善。因此,我们在校期间就应该捉紧时间来学好专业知识,时刻关心行业的发展,设备的更新情况。以便为我们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最后一天的认知实习,我们把佛航系统、货代系统系统的复习一遍后,我们通过参观轮机自动化机舱实训室了解到很多轮机方面的船上设备,包括了压载水仓, 燃油仓,油污水处理装置,分油机,锅炉系统,焚烧炉,造水炉等等。其中我了解到压载水仓主要是起平衡的作用,分油机就是用来分离油里的杂质的。
关键词:独立院校 学生园区 共性 差异
学生园区应怎么管理?要怎么管理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更好地实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是各高校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宿舍园区的特点,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提出的园区管理思路与管理方法一年半的实践探索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文献研究等方式,将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相结合,对我院园区的共性与差异进行集中研究,并积极探究在实际生活中,园区管理要通过何种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服务。力求对学院各园区管理小区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对从事学生管理及学生管理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管理决策建议。
法国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认为:由于人们所生活在大工业时代,面对的都是生产和组织的问题,其管理理论也就呈现很多相似性。“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由于管理是普及各个理论的,所以管理的一般知识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他指出,管理职能作为社会组织的手段和工具,只能对人起作用。他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作为长期担任企业最高领导的法约尔,以整个企业为研究对象,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他所强调的“一般管理理论”,有很强的整体性和一般性的原则,强调了解所管理对象的共性特点,把握群体大部分人的思想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两条线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在园区管理中,只有掌握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共性特点及所采用的园区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开展园区管理工作。
1 独立学院学生的共性特点及所采用的园区管理方式
1.1 心理问题突出
在中学教育中,老师偏重于“先进学生”的发现和“问题学生”的诱导转化,而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是在中学时期处于中间状态而长期缺少重视的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心理问题,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学习、生活、感情乃至经济上的各种问题,心理困扰增多,对学习、生活影响较大。
我国当代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在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发展已基本成熟,但心理尚未成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使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
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各独立学校纷纷配设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由专业教师对有心理异常行为的同学给予帮助与辅导。以旅游文化学院为例,目前学院的“心理咨询室”接待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人员:一是辅导员发现有心理异常行为的学生,动员同学进行心理咨询但同学不愿意去,辅导员以电话求助或面谈的方式咨询该如何帮助该同学;二是学生自己发觉有心理问题去咨询;三是班委、朋友或同宿舍成员帮自己的同学去咨询。心理辅导老师总是积极给予帮忙,并力求通过心理干预来让这类同学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同时,各高校积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努力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然而,真正地从园区角度关怀学生心理问题在各独立院校还处于空白阶段。
1.2 社会活动能力较强,普遍重视社会实践
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好,从小所受的教育和影响也就不同。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思维比较活跃、见识较广,自己的想法比较多,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也相对较深。独立学院许多学生从小受过特长教育,在文体、书画、口才、沟通、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能力,有愿望、有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及社团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艺。独立学院的学生比较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培养潜力大,有望成为社会上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独立学院中部分学生自小生活在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好的生活条件下,人生选择定位较高,对社会的期望值较高。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头脑灵活,重视社会实践,善于走出校园,寻求、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活动。同时,许多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校内外兼职,较好地锻炼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针对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强,重视社会实践的特点,各独立学院积极探索学生园区管理的新模式。努力从成立宿舍舍长、园区协管员、园区楼长、层长,大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等方面来进一步让学生参与园区管理,并力求更好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但所成立的相关自主管理机构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将是各独立院校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内容。
1.3 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
独立学院大多被确定在三批本科段次上录取学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偏科现象严重,英语底子薄。学生渴望获得优异成绩,敬佩学业优秀的学生,但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部分同学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饱满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不够,表现在上课不专心,课后不复习,经常旷课、迟到、早退等方面,部分同学自律性较差。更有一部分学生有不良的爱好,如迷恋上网聊天等。
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自觉性较差的特点,通过查处到课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动向成为辅导员日常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辅导员把未到课的同学从宿舍或网吧找出,甚至进一步了解这些同学是否在外面住宿等日常违纪行为,也是通过对日常到课情况的关注进一步查找出来的。
1.4 承受挫折能力较差
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一般较好,城镇生源的比例和独生子女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院校。部分学生是在相对优越的顺境下成长起来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调整能力较差一些。而且有不少的学生由于家庭过分娇宠,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极个别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状况,对学习、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学生的受挫折能力较差,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以旅游文化学院为例,采取宿舍管理人员向辅导员汇报该生的情况,由辅导员协调处理,通过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给学生调换宿舍,让班委积极对该同学进行帮助和交流等方式,力求进一步改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营造和谐的住宿环境。
1.5 自我定位不准
学生的自我定位不准常表现为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有的学生始终不愿意承认与二本学生的差距,导致对大学学习的难度估计不足,还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受挫,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自卑现象较为明显。
学生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的两个极端,在宿舍园区中的表现就是和宿舍成员交流或和辅导员交流时过于偏激,要么一味地显示自己的家境优越现状,强调毕业后直接有好的工作岗位,要么就整天埋怨自己高考发挥失利之类的话。这样“祥林嫂”式的重复话语,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朋友及宿舍成员和谐关系的维持。对此,各独立学院所涉及的管理基本上是空白。旅游文化学院较好的一个现状就是80%的辅导员在园区走访时会向园区管理员了解所管理班级及所负责楼栋学生的现状,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在了解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共性特点后,我们有必要来积极探索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
差异(difference)即区别、相异、不同,起初主要是指经由比较的视角、参照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对事物的性状、位置或地位所作的断定,属于认识论层面的问题,但后来,它逐渐被赋予了本体论涵义,被用来指称事物据以产生意义、确定身份的本源和根据。它由尼采和索绪尔发端,经解构哲学和后现代思潮而臻于成熟。
解构主义之父德里达(J.Derrida)指出:差异不仅仅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本体论意义,而且根本上就是所有事物的在场或存在即本体,而这种在场或存在往往通过痕迹(trace)外显出来。他说:纯粹的差异是构成活生生的在场(livingpresent)的自我存在,这个活生生的在场源起于它可能保留的痕迹,本性上有时间维度的理解或意义绝不仅仅是在场;它总是已经参与了痕迹的运动。
德里达的差异理论认为事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要研究学生园区的管理,除了关注学生的共性特点外,还应积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才能做到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
2 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为例分析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特点
2.1 与其他独立学院相比在地域方面的特殊性
独立学院作为介于公办与民办高校之间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因创建较晚,常位于远离喧嚣、繁华的都市,缺少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选择比较“孤立”的城郊。而作为独立学院中的旅游文化学院,和其他独立学院相比,它有了更为特殊的地域差异。
2.1.1 学院坐落于素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及“世界记忆遗产”美誉的旅游胜地——丽江
集众美誉为一身的旅游胜地为偏远的丽江带来了许多旅游商机,旅游区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流动,也有因旅游而衍生出来的不健康产业和娱乐场所。各种旅游衍生产业所需要招收的服务人员、钟点工、兼职人员等,在很大程度诱惑着想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或缓解家庭经济状况的同学。因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丽江这一因1996年地震而“震”出的旅游城市飞速发展,让离古城10-15公里范围内的人群中,出现了不少靠拿着很高的房租而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荡的中年、青年人。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刚接触社会的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2.1.2 学院属于偏远的云南滇西北——丽江的唯一一所大学
作为丽江的唯一一所本科大学,学生所能接触的文化氛围、文化交流十分紧缺。这一特殊情况,使学生的课余生活相对于其他独立学院来说更为单调。在云南昆明大学城聚集地,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可到其他高校找老乡、朋友进行学生、同学之间的交流。而在旅游文化学院,除了本院同学之间的交流外,学生在外交流的空间就直接面向了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流的风险性。
2.1.3 学院与山仅一墙之隔的特殊现状
在与学院一墙之隔就是山地这样的一个特殊地理环境中,学生的财产及人身安全和其他独立学院相比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等特点。
2.2 因地域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学生个性特点
2.2.1 课余生活单调
虽然学院团委、各团总支·学生会、各班班级在每一学期内都会组织一系列活动来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但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有一定“特长”的同学准备的,更多的同学是无法参与进去的。对于其他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步行或坐公交车,找一下其他学院的老乡交流,或临近学院有什么讲座都可以进去听听。而对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较为闭塞、落后的丽江来说,学生的业余时间除了在图书馆看看书,同校的朋友、老乡交流,进城逛逛外,就基本上无处可去。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沉迷网络、学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突出的现状与其他独立学院相比更为严重。
2.2.2 “老乡”圈子延伸范围更广
就一般独立学院来说,“老乡”是同学之间的一个学生圈子,是学生因所来自地方的一致性而认识的一个群体,基本限制在本校同学之间、本校与外校(临近学校)之间的一个同学群体。而在旅游文化学院,除了本院同学之间的老乡会外,作为丽江的唯一一所高校,学生的“老乡”组成人员的成分向“复杂化”进展。我院学生对“老乡”的情感和依赖也空前紧密。通过新生入学军事教育,就引荐老乡认识,通过进城逛街,找兼职工作,就有了范围更广的“老乡”。这些可以说是构成人员复杂的“老乡”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更大的隐患。而且同学之前的一丁点摩擦,有时因社会人员——“老乡”的参与,就会演变成恶性案件,严重影响了学院的安全与稳定。
2.2.3 所从事的“兼职”工种名目繁多
据调查,就一般独立学院来说,学生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学院所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外)75%的同学选择的是家教,20%的同学会选择周末做商场促销员或到饭店打工等。而作为旅游胜地的丽江,其人员构成中本地居民的数量远远少于旅游人员及从事旅游经商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使在校学生人数上万的学院,找个家教之类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很不容易。相反,因旅游的过度发展而超前于社会监管所产生的工作场所需要的人员就有了很大的市场。而学生作为社会阅历较少、社会实践经验较差的同学,自身的心理发展及社会明辨力较差的群体,因选择的不恰当,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对自身的人身安全及学院的稳定都有消极的影响。
3 旅游文化学院现行园区管理模式中的一些不足
差异理论反对同一性、整体性与普遍性,推崇异质性、局部性和不可通约性。毋庸置疑,它肯定对人们用多种角度来看待事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大有裨益,也肯定能鼓励人们焕发创新意识。
课题组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对各园区300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现行管理模式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3.1 学生的园区安全意识薄弱,需要我们开展好园区安全知识宣传工作
在“你认为以下电器中哪些不属于违禁电器?”及“你认为宿舍安全隐患有哪些?”的调查问卷中发现,有52%的同学不认为电饭锅是违禁电器;36%的同学不认为电磁炉是违禁电器;36%的同学不理解为什么园区中禁止将自行车和电动车停放在楼梯口。从这些调查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园区安全知识的认知不足,对园区管理中的安全防范措施不了解,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2 学生与宿舍管理员的关系一般,需要我们积极构建良好的学生与宿舍管理员的关系
在“你认为你所在宿舍的学生与宿舍管理人员关系融洽吗?”问卷调查中发现:有60%的学生表示,和园区阿姨的关系一般;有32%的学生表示,和园区阿姨的关系良好;8%的学生和园区阿姨的关系较差。对于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远离家乡来到学校学习的,学校园区就是他们的家,园区管理者就是照顾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的朋友、亲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管理员的思想素质水平,积极转变观念,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
3.3 园区信息宣传力度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力度
在“你是否关心园区宣传栏以及通知、注意事项等?”问卷中,受调查的学生中有55%的同学表示会偶尔关注宣传栏的内容,38%的同学表示会经常留意,7%的同学则对此不关心、不留意(有93%的同学会关注宣传栏的内容)。
在“你认为园区宣传栏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问卷中,分别有64%的同学表示其内容缺乏教育性和针对性,63%的同学表示其形式较为单一,46%的同学表示板书不够清晰,不容易引起重视,38%的同学表示通知不够及时,有13%的同学表示还有其他原因。获取信息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信息的缺失不但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而且会导致学生由于信息不足或是不及时而无法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做好园区信息宣传工作是满足学生安全需求和发展需求的内容之一。
3.4 园区管理尚未深入人心,需要多途径来做到人本管理
在“所认知的楼层老师或楼层负责人(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所认知的园区管理小组的工作中,有86%的学生认为是检查学生的晚归、夜不归宿等行为,分别有76%、78%的学生认为是检查宿舍和检查卫生,41%的学生认为应开展园区活动,仅有22%的同学认为应引导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有51%的同学认为还可开展其他工作。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园区管理小组的本质及工作内容不了解,这就导致园区管理老师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个别学生不配合的情况。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学生需要了解管理者的性质以及工作内容来满足他们的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通过加强园区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了解园区管理的本质并不是制订很多条条框框来为难他们,而是为了给同学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被动的被管理变为自觉地服从管理规定。
3.5 园区活动开展不足,需要建立良好的园区文化及特色文化
在“你会积极配合园区生活老师的工作、主动参与园区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吗?(他/她不一定是你的政治辅导员)”的问卷调查中,有87%的学生表示愿意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园区组织的各类活动。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园区生活中自我实现的需求十分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园区活动,努力建立良好的园区文化及特色园区文化。
美国文论家杰姆逊(F.Jameson)断言:差异构成未来关系,透过差异功能所组成的新的关系模式,更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套全新的思想感觉方法。在分析了我院学生的共性特点及个性差异所应采取的园区管理方式及现行园区管理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后,我们希望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一步改进园区管理。
4 学生宿舍园区的管理改进建议
“安全稳定是学院的生命线”,为了切实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根据旅游文化学院现有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现状,对学生宿舍园区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和加强。
4.1 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园区管理中的作用
4.1.1 进一步统一辅导员的思想
辅导员是宿舍管理的指导者,也是落实宿舍管理各项措施的依靠对象,一个班级宿舍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对宿舍管理的认识和个人修养。只有统一了辅导员的思想,才能使宿舍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把文明宿舍的创建变成现实。
针对旅游文化学院的现状,自从成立了园区教育管理小组后,不少辅导员认为自己只需管好所负责的园区就行,班级的其他学生由园区教育管理小组的相关老师管理。从而减少了对班级宿舍走访、检查的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辅导员对班级同学住宿现状的不了解。据调查,自从成立了园区教育管理小组后,除值班的辅导员外,平均每天到园区看望本班学生或处理学生事务的辅导员人数从原来的5至7人降至1至2人。
第一,学院要加强对辅导员的相关要求,要求辅导员提高认识,提高个人素养。建立辅导员工作职责制,切实把辅导员的工作和素养落到实处,要让辅导员深切体会到自己管理水平的好坏、责任心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各方面水平和素养高低。因此,自身要很好地起到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和培养学生。
第二,辅导员作为园区教育管理小组的成员,要结合自己所管理学生的特点及专业需求,通过积极走访宿舍,和相关园区负责老师积极交流,和宿舍管理员积极协调,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党团干部的力量来多途径、多渠道地了解所负责园区楼栋的学生情况,确保园区的稳定。
统一了辅导员的思想后,辅导员才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管理学生,从而使学生干部也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对宿舍的各项措施执行、监督和检查,才能保证宿舍管理取得实效;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宿舍的主人,是宿舍管理的主体,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才能把宿舍管理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才能实现宿舍的文明。
4.1.2 通过班级集中住宿管理学生
学生入住时必须严格执行按系、按专业集中住宿,条件允许时,最好是按班级集中住宿。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辅导员第一时间了解班级的状况。
就旅游文化学院的现状来说,有小部分转系、转专业的同学都因辅导员的“人情管理”而无法达到集中住宿的要求。而且还有少部分同学以和宿舍成员关系不和谐等为由,自己找了宿舍,出现了跨系、跨专业住宿的现状。这样的住宿现状,对辅导员的管理是十分不利的,应尽量杜绝,而且同学中的违纪行为或心理问题大都出现在这些同学身上。因此,辅导员要对那些不和本班级同学住到一块,或申请调宿舍到其他园区的同学积极进行关注,对他们至少每月安排二次宿舍走访与了解,并通过和相关的园区老师的联系,加大对这些同学的关注和排查力度。
同时,辅导员要积极做好和园区楼栋负责人员的交流,要把新转入同学的各方面情况,主动与楼栋负责辅导员及园区宿舍管理员进行沟通,便于园区相关管理人员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非楼栋负责的辅导员只有多到相关宿舍走访,才知道某同学是新调入的同学,某同学已搬走了,某同学刚从哪个房间搬到哪个房间。
4.1.3 成立辅导员及楼栋负责人工作室来加强管理
辅导员在参加园区工作时,不应该只起到协同宿舍管理员处理晚归、夜不归宿等违纪事件的作用,而应进驻所管理的宿舍园区,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的生活、思想、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同时听取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能够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上关爱学生,在行为上教育学生。
就旅游文化学院的实际来说,虽然也成立了辅导员工作室,但一个园区成立一个工作室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有8至10栋的较大园区。这样的大园区,不论辅导员工作室设立在什么地方,一间工作室,远不可能关注到所管理楼栋学生的动态。
而且学院为了方便学生的交流,出现了楼与楼之间相通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排查学生。如大规模的排查时,有的学生从外面围墙爬进来,却说是从其他楼栋宿舍回来。因此,如有可能,最好是每一栋与一栋之间在相通处加上门,每天晚上10:00以后由宿舍管理员统一关闭好两边的门,而只留中间的楼栋正门,在一楼楼梯口的辅导员及楼栋负责人就可以对学生回宿舍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也有利于辅导员真正管理和熟悉所管理楼栋的学生状况。如有可能,楼栋门口设立刷卡进入制度,本楼栋的同学通过学生校园卡进入楼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非法人员入内,而且人性化地实现了同学进出签到的目的,从而利于学生的自主管理。
4.2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作用
自我管理是在提高同学思想水平的基础上,使纪律约束、制度约束等有形的管理,逐步变成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把有意的遵规守纪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性的行为。在宿舍管理中我们要采取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榜样激励、自我评估和自我锻炼方式来逐步引导,放手让他们组织各种活动,让他们在组织活动和完成任务中管理好自己和别人,这样也可对校园稳定,维护他们的权益发挥很大的作用。
旅游文化学院在2009年的园区管理中就有了相关的构想,并且在2010年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下辖学习宣传小组、生活服务组、文艺体育组、安全保卫组),成立了宿舍管理委员会(下设楼长、层长),成立了党支部及党小组。应该说园区的相关机构在设立和完善,宿舍园区教育管理小区也有意识地针对园区的工作进行了尝试和宣传。但由于多种因素,这些措施所发挥的实际效用还不理想。学生是宿舍的主人,园区应为他们提供服务,同时他们也应该是管理的主体,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宿舍的管理工作中来。
4.2.1 充分发挥学生在宿舍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在宿舍管理中,院有关管理部门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理念,确认学生在宿舍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宿舍管理,要帮助他们树立权威,适当授予职权,鼓励参与管理的学生出谋划策,允许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参与管理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受器重感,同时也应该考虑放手让园区实现自主管理。
可在每个学生宿舍设宿舍长,每层楼设楼层长,每栋楼设楼长的基础上成立全院性的大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各系设立分会,督导本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维护宿舍纪律秩序,组织文明宿舍建设等,组建学生宿舍违纪仲裁小组中心,让学生自己监督自己。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发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宿舍管理人员及领导反映,也可以向院系的辅导员反映。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也为一部分学生提供了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宿舍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当然,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领导及管理人员应主动承担责任、不推诿、不埋怨,要耐心帮助、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享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有效地将管理的“他控”变为“自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宿舍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学生干部,在参加宿舍管理工作时不再是针对整个园区,而是针对自己所在的楼栋,针对自己班级的同学进行了解。他们每天进行值班,只有一个门可以进出,在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了巡查和监督,在客观上也利于学生此方面违纪行为的减少。
4.2.2 力求党团组织和管理委员会的相关人员实现楼栋的自我管理
在宿舍园区中,各楼栋的相关生活辅导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党团组织,成立临时党团支部,并力求党、团组织能和宿舍管理委员会的相关人员实现楼栋的自我管理。同时在各种评优工作中要将学生在宿舍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之中,从而进一步有效约束学生在宿舍区的不良行为。在宿舍区内也要开展党团员示范、评选优秀宿舍等各种有益的、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学生宿舍成为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当然,对于学生干部要加强培训,严格要求,尤其是在宿舍检查评比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公正公平。每学年末进行园区学生管理干部换届,从中、高年级中挑选新干部,并通过专门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4.3 进一步在宿舍区内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宿舍区内设立心理咨询室,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解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目前高校内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产生的突发事件日益增多,在校内,尤其在宿舍园区内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非常必要,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学生安全隐患,有利于大学生在宿舍园区内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高校的学生园区管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分管人员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就我院实际来说,在现有的园区管理小组积极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发挥辅导员和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加强和改进现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的违纪情况,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安定、团结,做到切实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文件.
[2]陆雅珍.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构建和谐校园[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3]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腾建勇.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融合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5).
[5]李长武.近代西方管理思想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6]德里达著,张宁译.书写与差异[M].北京:三联书店,2001.
[7]邱显清,李龙.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0).
[8](美)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