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范文

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亚当・贝德》;《佛洛斯河磨坊》;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53-02

一、引论

英国十九世纪是一个英雄辈出,各种变化层出不穷的时代;而十九世纪的英国小说对于英国文学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国内学者对这一时期的小说家及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息过。但近十年来,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勃朗蒂姐妹、哈代、狄更斯和萨克雷等作家及作品,而与他们同时代的作家乔治・艾略特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英国文学权威学者弗・雷・利维斯在他的一部研究英国小说的权威著作《伟大的传统》中高度评价了乔治・艾略特在人物刻画方面的技巧和对英国文学的贡献。在他看来,英国小说的“伟大传统”是由三位作家组成的,乔治・艾略特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国内外的研究的视角不一,如从宗教或道德方面,或从心理或哲学方面,或从文学批评方面解读。笔者将试罔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探讨乔治・艾略特在其早期代表作《亚当・贝德》和《佛洛斯河磨坊》中的生态思想――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二、乔治・艾略特的创作背景

乔治・艾略特(Georg~Eliot,1819―1880)原名玛丽安・伊万斯,生于英国华里克郡的一座庄园。1841年父亲退休,艾略特随父亲离开了纽尼顿,迁居考文垂市东郊的弗里希尔。早年的人生经历以及由于杂志编辑工作而得到的在知识、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大量熏陶与实践,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生涯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传统的乔治・艾略特研究大多将其创作生涯分为前后两期。从1856年首篇故事发表到1861年,为艾略特早期创作时期;在其早期代表作《亚当・贝德》和《佛洛斯河磨坊》中艾略特通过来自儿时记忆中英国简朴恬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被卷进都市化工业化漩涡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的深深怀旧之情。

在英国人类学家,学者凯斯-托马斯(Ke,th Thomas)看来,十八世纪的英国“已经出现的对自然的看法与当时英国社会正在前行的方向格格不入。城镇的增长导致人们对乡村的向往。文明的发展引起人们对荒野、山川、自然的渴望。为抵抗野生动物而新建的安全策略却激发了人们对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的关注。乔治・艾略特的早期代表作《亚当・贝德》(1859)和《佛洛斯河磨坊》(1860)写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当时的英国已经踏入工业化时代――人口激增、城镇工业化都市化、矿产的大肆开采以及自由贸易的日渐繁荣,似乎都在暗示着一个和谐美好的未来。但创作于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时期的乔治・艾略特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笔下,自然之美来自于人与自然之和谐,来自于自然野性之美:人们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得以心灵的放松。

三、《亚当・贝德》中的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乔治・艾略特早期代表作《亚当・贝德》中描述了这样一块具有和谐之美的自然之土――T草坡。干草坡处于地形起伏,丰富富饶的洛姆夏地区,其景色不同于周边的工业城市。小说中对干草坡的描述如下:“……一眼望去,是一片徐徐上升的操场。树木茂密的山谷和峰峦层叠的暗色远山。……高高衬托在地平线以上的是巨大的圆锥形的山峦,象是防护这谷物牧草地区的巨型墙垛,……山峦天天为不断变化的时光所追逐,但他们兀自巍然不动,以不变应万变――除开在晨曦初照时,在四月的中午那飞掠而过的阳光闪烁中,或是在逐渐成熟的夏日里那瑰丽的夕阳余辉下,它们总是又严峻又忧郁。……树木还没有成为盛夏时那整整齐齐的一片绿荫屏障,但已经露出小槭树的暖色和丰岑树与菩提树的嫩绿。”从远处眺望干草坡,其巨大的谷物牧草地与周边山峦树林在春日的阳光中相互辉映。

进一步细致说到小镇的牧场时,小说这样写道:“平射过来的阳光象透明的金子一样,铺撒在毛茸茸的微微弯曲的绿草和高大红色的酥浆草上。灌木丛中,点缀着铁杉的白花。这芷是夏天,在这样的一个时候,一听到磨镰刀的声音,我们便不由得向散步着星星鲜花的牧场上的青草依恋地多望上几眼。”镇上的人们在这里生活了世世代代,而干草坡的自然之景美丽依旧。山峦,草地,树木,丛花,在夏日的阳光中,衬着其中一排排整齐的庄稼地,自由自在地绽放着它们的美丽。自然野生之景与人类的劳动和谐地共处。

小说中更值得一看的是主人公波塞太太的霍尔农场。霍尔农场中的红砖庄园并不立于正中,似乎支配着周围的一切。相反,这座很不错的庄园,年代久远,旁边蔓延着浅粉色的苔藓,围篱内长满青草,与周边的景色相互映衬。庄园的生活重点从客厅转移到它的厨房,场院和牛奶房,其中融合着人与自然的存在。

农场中,波塞太太的场院是热闹而又快乐的。“各种声音响起了大合奏。拴在马厩边的大喇叭狗,因为一只粗心大意的公鸡走近了它的窝而勃然大怒,雷鸣般地狂吠起来;关在对面牛棚里的两匹猎犬也应声叫着,大冠子的老母鸡正带着它们的鸡雏在干草里搜扒,听见那只仓惶狼狈的公鸡的啼声,便咯咯地表示同情;一只母猪带着它的一窝猜仔,满腿污泥,卷起尾巴也加入了几个低沉断续的乐音:我们的朋友小牛犊在院子里哞哞地叫着;在这一切声音之下,灵敏的耳朵还可听到连续不断的人声。”

场院中的各种家禽自由自在地生活,似乎在尽享天年。它们起伏不断的声音与人声相交错。它们的活动与人类的劳动和谐搭配。

如果绕过到霍尔农场的花园,读者们会发现原先庄园的菜园已经变成了一大片自然生长的花园了。“里面长着耐寒的四季长开的花儿,未经修剪的果树和没经多少栽培照料却长得十分旺盛的蔬菜。在那枝叶茂密,花儿盛开的季节,在花园里找人就像捉迷藏一样。”高大的蜀葵开花了――粉红的,白的,黄的,鲜丽夺目。紫丁香和红莓没人修整,长得又大又乱。赤菜豆和迟豌豆的叶子密集得成了几道绿墙。这里的蔬菜地绰绰有余,因为是轮作,所以每年总有一两块地上杂草丛生。就是那些玫瑰花,看来都像是野生的一般。

农场园子中的花儿在自然规律下生机勃勃,尽管里面也种植了蔬菜,但丝毫没有影响野花儿的生长。因为蔬菜种植采用轮作,所以大地也得以休养生息。干草坡的自然之美与人类劳动相得益彰,在霍尔农场的这片大园子中和谐共处。

四、《佛洛斯河磨坊》中的和谐之美――野性美

自然和谐之美不仅可以来自于自然的壮丽,自然的如画,还源自它的野性。“野性”是一种美。在Garysynder的“LanguageGoes Two Ways”一文中,他指出“野性并不意味着无秩序。……野性暗指一种自我组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各种系统和有机体,它们受制于更庞大的系统的同时也成为更庞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既然野性可以以意识形态表现出来,它也可以看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意识――一种不仅富于想象,而且富于机警生存之智慧的意识。野性可以说是自然之本质所在”。

在乔治・艾略特的另一部写于工业革命初期的小说《佛洛斯河磨坊》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一股来自自然的清风――野性美。这种反抗于当时传统社会模式的自然的野性美重重地体现在了小说女主人公玛姬身上。

按照当时的社会要求,标准的小姑娘应该是皮肤白皙,还要有一头小卷毛。可玛姬天生是个直头发黑眼睛的姑娘,还有着一身桀骜不驯的褐色皮肤。为此玛姬的母亲为了给她留一头服帖的卷发而煞费苦心。有趣的是玛姬的天生直发在从纸卷里出来不到一个小时又直了。于是为了不让那“浓密的黑发”遮住她那双黑亮的眼睛,玛姬就只好不断地晃动脑袋,而“整个动作使她非常像匹射特兰小马”。童年的玛姬不像当时的“小姐”学做拼镶活。聪明调皮的她,总是很快就弄脏刚刚穿上的围裙,或是趁家人不注意,一个人到水边溜达,像个“野动物”一样。 如果把童年时的玛姬要和她的表妹露西放在一起,倒像是“一头粗糙的,深色的,发育太快的小狗跟一只雪白的小猫之间的对比”。玛姬和露西呆在一起的时候,玛姬比露西高出一个头,皮肤也比露西深一倍:玛姬浑身上下总是脏兮兮,可露西却总是穿得漂漂亮亮:小圆脖子上挂着珊瑚珠,小直鼻子丝毫不塌,清秀的眉毛衬着卷卷,还时不时“伸出玫瑰花瓣一样精巧的小嘴接受亲吻”。被玛姬的母亲当做淑女榜样的露西“沿着脑袋一圈都长着卷发,没有一根直的”;她被大家夸奖的原因之一便是她被放在板凳上一个小时也不要求挪窝。露西的美虽是那样的甜,却是在当时社会模式下的人为之作,甜美却做作,乖巧却乏味,毫无自然生命之活力。调皮机灵的玛姬则大不一样。浅褐色的皮肤,直直的倔强的头发,黑黑的眼睛,活泼好动的个性,童年玛姬的存在本身就意味对当时传统社会模式的反抗。比起那“放在板凳上一小时都不挪窝”的露西来,时常趁人不注意而溜到水边,到处晃荡像个野动物的玛姬实在是有趣得多;她的特别之美来自于她的真实,来自于她的不羁,来自于她富于生命力的野性,来自于那富于想象又展现着“机警生存之智慧”。梭罗在《散步》中写道“文学领域中,唯有野性最吸引人。乏味无非是驯服的代名词。正是那自由的野性思想,出现过在哈姆雷特和伊利亚特中,出现过在众多经文与神话中,摆脱了学院的束缚,超越了文明的界限,给人类带来无限愉悦”。

从小就按照固定的社会模式成长起来的露西,仅管外表娇美,却仿佛一件人为的摆设,丧失了真实的生动之美。恰恰是这个从小就像个“野动物”的玛姬长大后愈发美丽动人。她那自然野性之美,不需任何修饰,就令涂脂抹粉的圣奥格的贵小姐们嫉妒,成为年轻男士们暗暗追求的对象,在与社会传统模式的对抗中保持甚至愈发绽放着那动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