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护理实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0年初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优质护理服务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广大患者及社会的一致好评。如何使实习护生及时了解优质护理这种全新的护理理念,使她们在临床实习期间就能够对优质护理服务有清晰的认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做好带教老师的选择与管理
对带教老师的选用严格把关,选拔那些工作能力强、知识全面、沟通能力较强的责任护士担任带教老师,带领实习护生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所负责的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无缝隙的护理,切实履行对患者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职责,使学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有明确的认识和真实的感受。
发挥带教老师的模范、表率作用: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带教时做到认真教导、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一丝不苟。以敬业、认真、负责、慎独的职业素养给护生做出榜样,使护生热爱护理专业,树立为护理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
注重带教老师带教能力的提高:定期组织带教老师进行带教经验交流,分享带教经验与体会,创新带教方法,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重视带教方法的改良与创新
在岗前培训时增加优质护理相关知识介绍:对所有护生在入院时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中加入优质护理服务相关内容介绍,如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意义及我院优质护理开展情况,讲解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和排班要求,使学生对优质护理服务有初步的认识。
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并认真落实:医院要求各临床科室结合科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出详细的带教计划并认真落实,各科室安排带教组长1名,全面负责本科室的护生带教管理,每2周组织带教讲课1次,操作培训1次,出科前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护理部每个月组织全院性带教讲课1次,每半年对学生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1次,所有考核成绩及参加培训的情况均计入个人实习手册,作为实习鉴定及毕业后留用的参考和依据。
采取灵活的带教方式:实习期间,带教老师根据操作技能的难易程度和护理风险等因素,指导护生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对患者实施各项治疗和护理。在实习后期,为了不断提高护生责任心和实践能力,我们选择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让学生在老师的带教指导下单独管理患者。通过这种压担子的方式,使学生得到单独锻炼的机会,学生的责任心大大提高,工作能力也快速提升。
实行双向评估,检验带教效果:在护生在出科前,带教老师根据其平时表现对每个护生做出鉴定,对做得好的护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做得不足的护生帮助他们找出差距,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她们改进和提高。定期召开护生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考评带教老师,通过双向测评方式,促使带教老师钻研业务和新技术,以确保教学质量[1]。
强化护生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端正认识:实习护生初入临床,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愿意学习各种技术性较强的操作,对临床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普遍缺乏学习热情,通过积极的引导和老师的言传身教,逐步端正学生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护生在老师的带教下,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帮助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基础护理,既能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利于早日康复,又能体现出护理服务的专业性,护生也从护理实践中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护生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等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对护生进行规范的培训及考核,确保护生能够正确熟练的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重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注沟通能力培养: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良好的沟通可以提高患者对护士的认可,增加患者满意度,是优质护理不可或缺的因素[2]。多次组织专门的沟通技巧讲座和情景对话演示,提高护生对沟通技巧的把握,在临床上遇到患者对护生不满意的实例时,及时组织护生进行讨论,探讨哪种沟通方式更容易取得患者的理解,同时举一反三,使护生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正确处理,不断提高其沟通能力。
培养护生慎独精神:护理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护士必须具备慎独精神,带教老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让护生明白自己的任何操作都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随时检查护生的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护生牢固树立患者至上的理念,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强化护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健康教育是护理服务的职责之一,住院期间扎实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使患者及早康复,更有利于其日后的自我健康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科室均根据专科疾病的特点制定有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资料,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不同疾病的健康教育的内容,每周负责一名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带教老师及时检查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纠正偏差,并及时向学生反馈,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重视护理实践中的安全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优质护理的基本要求,在整个护理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始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要求护生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各项技术操作,不得单独执行治疗性操作,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组织护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一些典型的护患纠纷案例,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观念规范护生行为,使其懂得护理专业是高风险的职业,既要使患者得到实惠,又要使我们的行为得到法律的保护[3]。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是护生实现从学生到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通过实习期间的认真带教,使她们及时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模式,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今后正式迈入护理队伍时,必将会成为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深入落实的生力军,为我国的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莉.改进护理带教方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4(3):7.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素质
高职护理教育是为医院提供护理栋梁的教育活动,其培育模式是能力型、运用型以及职业型人才培育模式。近年来,因为护理观念以及护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对接状况不尽如人意,致使学生在进入医院后不能将自身所学完全展示出来,医院不得不对学生进行再教育,增大了护理成本与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探讨高职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的对轨现状与应对措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高职护理教育旨在培育复合型医卫人才,假如单单灌输护理理论,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那么可能会事与愿违。
一、高职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对轨的现状分析
1.一些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
与部分发达国家高职护理教育相对比,我国护理教育无法紧跟时展的潮流和步伐。对当前应用的《基础护理技术》中所牵涉的护理操控实施调研后得知,教材中大部分内容在临床中都较为落后,而且许多高新技术没有编录入教材中。杨新月对基础护理教学状况的调研表明:课程中所牵涉的80类操控中在临床医学中并无“用武之地”,比例达到8.75%;有25个项目由别人来操控,比例达到34.25%;由护士独自操作的项目有48个,比例达到65.25%。刘溢斯等专家对护理技术在临床的运用状况进行调研后得知:有12类护理操控技术在临床的运用和研发并未编录入基本的护理教学材料中,有7类护理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并未运用。
2.教学模式滞后
尽管当前大部分院校都开始运用多类教辅用具,例如:电脑、多媒体,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并提高学生对护理课程学习的热情,努力向应用型、有趣型的方向转化,然而以往的单项呈现式教学手段依然占了极大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的护理学校开始运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如: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式学习法、个案研究法、视听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的运用状况也不尽如人意,亟待强化。学生在转入临床工作后普遍感觉学校的护理课程太过琐碎和呆板,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师素质不尽如人意
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当前的高职护理老师都是由临床护士转化而来,大部分都是近年来的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或者医学专业应届生以及医师,而兼备临床处理技能以及护理教育经验的老师却如凤毛麟角。这类从医学院走出来的老师,临床能力匮乏,而且因为学习压力大,临床实际操作的机会不多,未能把握护理教育的前沿理论,导致教师素质不尽如人意。
4.实训室设施落后
近年来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数激增,然而因为一部分院校的实训室等基础教学场所未能跟上医改的步伐,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丧失实践操作的机会。当前,一部分高职学校已开始重视该类困境,引入了一批前卫的设施,但对提升未来的临床操作质量助益不大。此外伴随招收的学生的数目激增,致使实训场所吃紧,学生平均实训机会锐减。
二、推动高职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无隙连接的措施
1.编纂并第一时间订立个性化教学材料
提升学生的实际作业能力是高职护理教育的重中之重,而编纂个性化教学材料是培育实际能力的跳板。为了能够让教学材料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联系,可招聘有临床经验的医疗机构的护士长以及护理学家,构建一个教程考评小组,通过对国内国外的前卫护理观念以及临床护理的经验进行调研,一同编纂融合当前前卫护理观念并与临床护理工作联系紧密的个性化教学材料。
为了确保教学材料的与时俱进,考评小组应第一时间、定时地对教学材料进行斟酌、调节和修正,为教学材料输入新理论,使教学材料符合护理教育的本质。
2.打造优质的护理教学办法
护理科目是一类运用性强的科目,它包括护理知识以及临床护理技能,老师在讲授中应依据教程的特征挑选相异的教学办法,如:讲授法、目标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等。不论挑选哪类办法,均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育学生的技能和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之情。
(1)集中理论讲授法。护理科目中有关护理知识的版块,老师应腾出教学空间并利用多媒体进行讲授。在讲授护理知识时老师应摒弃以往的“硬性灌输”教学模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老师应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场景交流或分成小组对护理知识进行探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打造愉悦、轻松的课程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2)小组探讨讲授法。对临床护理理论,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讨。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后,以临床实例为前提,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操作,并利用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分成小组探讨,解析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之后挑选一位学生(通常是组长)对实际操作流程进行阐述。
老师在学生探讨时,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随机提出疑问,先让学生间互相探讨,之后老师再进行归纳。
这类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学生形成排除问题、解决疑难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表达技能。课程讲授时老师与学生可以围成一圈,这样便于与学生交流,氛围愉悦,也激发了学生表达自身想法的欲望。
(3)情景教学法。护理专业中牵涉多类护理技术,学生必须通过实训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实训中不可以只呆板地进行操控锻炼,还需要虚拟临床场景,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理论解析临床病例,并利用学过的护理技术为“病患”解决疑难。一段时间的实训后学生对护理工作已然相对熟稔,并学会在临床护理中应关心病患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并结合病患的特征进行临床护理处置,为其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4)角色扮演法。护理科目还牵涉人文科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动用角色扮演法:由老师给出病例,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扮演护理角色,并查找有关材料。上护理课时学生扮演不同的医疗角色,扮演完结后让学生间进行互动考评,之后由老师归纳本堂课所学内容。
学生通过扮演不一样的角色,可以学会换位思考,并揣摩各个角色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培育同情心,并逐渐形成对护理工作的使命感。
护士在中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型栋梁之才。高职护理学校,其办学的初衷就是为医疗机构培育一批专业能力过硬、道德素质较高的复合型护理人才。为了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跨进医疗机构后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水准,并平稳渡过转换期,高职学校应重视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的对轨,并通过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促成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的无隙连接。
参考文献:
[1]房兆,孙慧,邵红英.高职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发展的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
作者单位:453003新乡市河南省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
马晗:女,硕士,助理实验师
摘要护理专业大学生实习是实施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而目前的护理本科生实习基地多不能满足护生实习要求,笔者认为应从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建立临床教师队伍、制定带教目标和内容、建立科学的培养模式、完善临床教学反馈体系等方面着手,构建满足护理本科生需要的临床实习基地,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以培养更优秀的高级护理人才。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实习基地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6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临床实习,才能巩固所学书本知识,熟练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护理本科生是未来护理工作队伍中的主力军,其实践能力的高低与护理行业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因此,他们的临床实习就显得更加重要[1]。临床实习基地是护生完成临床实习的场所,本文通过探析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构建措施,为不断完善和满足其临床实习基地建设提供有效信息。现报道如下。
1临床实习基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断扩招的影响下,现在每年都有大批护理专业本科生到临床实习,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临床实习基地存在一定问题,无法保障和满足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实习需要。
护理专业本科生通过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不仅掌握了护理学专业知识,而且对临床医学、人文、社会、心理等方面知识也有系统了解,他们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且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和管理意识,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骨干力量。面临实习,一方面,他们对实习医院的环境、设施有较高的要求,对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也有较高的期待;另一方面,他们进入临床实习后,在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由于其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规章制度的不了解、操作技术的不熟练等,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护生实习是实现由学生向临床护理工作者角色转变的过程,期间离不开完善的临床实习监管体系及具有较高学历、精湛操作技术、良好沟通能力的临床带教老师的耐心指导。目前,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基地在医院环境、医疗设施、管理制度、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地域及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内地与沿海、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医院环境及医疗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2)部分医院实习监管制度不健全,不利于对护生的监督、监管及信息反馈,直接影响临床实习质量。(3)现有临床实习带教老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带教目
标不明确,部分带教老师存在与实习生沟通困难的问题,不能将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所带护生。(4)由于带教老师自身工作繁重,工作压力大,部分带教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2新型临床实习基地建设对策
2.1确立临床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护理本科生接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掌握了较丰富的护理学及交叉学科知识,临床实习基地应在三甲医院进行,实习工作应得到医院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另外,医院需要设立专门的临床实习示教室、实训室、学员交流室等供护生学习的场所。再次,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要交通便利,能够为学生提供住宿及就餐场所。
2.2建立临床教师队伍研究发现,在对护理临床实习带教老师的能力要求方面,本科生和专科生存在差异性,本科生对带教老师的科研能力方面满意度不高[2]。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本科生的实习效果,学校应与实习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选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责任心强、较好沟通能力、热情耐心的护理工作者,对其进行专业系统化培训,使其胜任临床带教工作,并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作为带教老师,应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探索带教新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医院应对带教老师进行定期考核,并将其记入个人档案。创造机会增加带教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带教成绩优秀的老师应给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奖励,树立榜样模范。
2.3制定带教目标和内容临床带教老师应根据学校的培养计划,结合本科生特点制定出具体的临床带教目标和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教育和培养护生。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应包括:(1)基本知识方面。要熟悉各种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护理方法,能够正确判断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能够正确书写护理记录单。(2)操作技能方面。要熟练掌握各种临床常规操作,操作要规范准确。(3)角色适应方面。护生要成功进行角色转换,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增强职业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2.4建立科学的培养模式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对知识传播、理论向实践转化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从实习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充分利用临床实例进行带教[3-4]。还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规范带教制度,明确带教任务、流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带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更能激发护生实习积极性,使他们取得较好的临床实习效果。
2.4.1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此种带教方法以带教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个人情况,制定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计划,学生在科室实习期间分管相对固定的患者,根据不同层次和阶段目标对患者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护理。这种带教方法既能体现整体护理,又能充分发挥带教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2.4.2导师制实行临床实习导师制是类似于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一种临床教学培养模式。导师可以对实习生进行系统指导,及时发现护生学习、生活及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实习生可以更好地与导师进行交流,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其在临床实践中学会分析、研究临床实际问题,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使他们在毕业时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而且还具备护理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2.4.3建立教学病房教学病房为带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专门的教学场所,有利于开展各种临床教学活动,例如专科知识小讲座、护理查房训练等。建立符合本科生需要的临床教学病房,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2.5完善临床教学反馈体系临床实习质量的高低与反馈体系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可为实习生建立电子档案,记录其考核成绩、实习科室等,开放此系统,可由实习生自行查询,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定期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并记入电子档案,统计常见实习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并定期排查反馈问题的落实情况。组建学习小组,定期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临床实习基地应充分考虑到护理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和优势,从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建立临床教师队伍、制定带教目标和内容、建立科学的培养模式、完善临床教学反馈体系等方面着手,尽可能满足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需要,帮助其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更好地适应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同时,学校还要与实习医院签订协议,使临床实习标准化、规范化,更好保证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玉杰.推行“导师制”-提高护理本科生实习质量的重要途径[J].现代护理,2010,14(1):117-118.
[2]陈凤辉,樊新霞,姚鸣.不同层次、不同民族高等护理教育临床实践教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12):3370-3372.
[3]郑海燕.反思法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11):3835-3836.
[4]沈艳.护理带教随笔[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1):528.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1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3例,男48例,女45例,年龄53-72岁;对照组92例,男47例,女45例,年龄51-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入选病例在继续服用治疗原发病药物的同时,对照组予倍他乐克片,每次25mg,每日2次口服,同时口服心律宁片(中药苦参提取物苦参碱),3片/次,1日三次,疗程为一个月。
1.2.2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
1.2.2.1对症护理 ①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叩击心前区和进行胸外心脏挤压,通知医师,并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用品。静脉推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②心室颤动时的积极配合:配合医师作电击除颤,或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③心脏骤停的抢救配合:同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④保证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及应用辅助呼吸器,并做好护理。⑤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迅速、及时地遵医嘱给药。脑缺氧时间较长者,头部可置冰袋或冰帽。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监测记录24h出入量,必要时留置导尿。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电击复律。
1.2.2.2心理护理 按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常规。①焦虑的心理护理: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病的患者,而且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②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心衰反复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忧虑的心理护理: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④否认的心理护理: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有分寸的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⑤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结果
治疗组93例,显效61例,取得显效率65.59%,有效25例,无效7例,取得总有效率92.47%;对照组92例,显效43例,取得显效率46.74%,有效30例,无效19例,取得总有效率79.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1.1成立压疮护理管理小组组长由护理部主任担任,职称为副主任护师;副组长由神经内科护士长担任,职称为主管护师;成员共4名,分别为老年病科、神经外科、骨科护士长和神经内科1名护士,职称均在护师以上。并将小组成员分别与全院所有护理单元确立联系点关系。
1.2制定管理小组职责一是负责全院压疮患者的护理会诊,指导科室进行准确评估、正确护理和动态观察、记录;二是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压疮护理新理论新方法的培训。
1.3设计压疮会诊记录表内容包括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小组会诊意见:压疮评估、建议护理措施;效果评价;邀请会诊科室、会诊人员。
1.4建立管理流程
1.4.1实行全院压疮会诊制度全院各护理单元对收住院的压疮患者必须在1h内向压疮护理管理小组的联系点成员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小组成员需在1h内前往会诊,对压疮的面积、分期进行评估,提出处理措施和指导意见。会诊时科室护士长、责任组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此会诊表一式两份,科室留存一份,上报护理部一份。
1.4.2进行护理效果动态评价按照会诊意见对压疮护理后需进行动态效果评价:科室每天评价1次,压疮护理管理小组会诊人员每2天随访评价1次,护理部接到压疮上报表后3天内下科室追踪评价。对效果不明显者再次会诊,分析存在的问题,改进护理措施并继续进行动态评价。
1.4.3对压疮高危患者重点预防及早发现压疮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措施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本院使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表,从6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总分值范围为6~23分,分值越小,提示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15~18分为轻度危险,13~14分为中度危险,10~12分为高度危险。分值≤18分者,建议采取预防措施;分值≤12分者,做为压疮高危患者,必须采取规范、严格的护理措施,进行主动预防:翻身是长期卧床患者最简单而有效地解除压力的方法,至少每2h给予翻身1次,必要时每30min翻身1次;变换后,使用软枕垫于身体空隙处,加大支持面,使压力分散并受力均匀;床头悬挂“防压疮”警示标识,建立翻身卡;床单元使用海绵垫或气垫床等。同时上报压疮护理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联系点成员随机督导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
1.4.4定期召开压疮质控会议每季度组织管理小组成员召开压疮质控会议,沟通交流本季度内各联系点科室压疮病例及防治情况,总结成功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提高压疮护理质量。
1.4.5理论培训积极选派小组成员参加省市内压疮护理培训班,学习后进行组内讲授、交流;每年小组成员必须学习继续医学教育网站上关于压疮的新知识、新理论,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院内每年举办至少2期面向全院护士的压疮知识讲座及病例讨论,传授最新的压疮护理方法。
2体会
2.1压疮预防和治疗存在难度大、时间长及严重耗费医疗资源等问题,因其涉及因素和环节多,致使治疗和预防不能得到规范化管理,存在各科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护理,处理差异较大,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压疮护理管理小组的成立,以及初期坚持对每例压疮的会诊和追踪,强化了环节监控,加强了压疮的动态管理,使全院的压疮治疗和预防得到统一管理,提高了院外带入压疮患者的治愈率。通过对压疮高危患者重点预防,实现了院内压疮零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2.2会诊中坚持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参加,定期进行院内全员培训,促进了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帮助护士掌握或更新压疮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提高了护理和预防压疮的技能,恰恰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治压疮的基础。
罗湖区某医院属于区级医院(二级甲等),全院有医护人员800余名,其中护士320名,病床总数360张。2002年护理部成立了风险管理小组,并启动了全院护理风险管理系统。落实风险管理各组人员职责;建立和完善风险事件的评估量表和呈报制度;培训临床护士长和护士;在此基础上,各科护士长按要求进行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的呈报工作。依据风险事件的定义,结合本院实际列出风险事件的范围,将护理风险事件分为4个方面:①护理差错事故(如执行医嘱给药不当发生给药错误;因护士对病人查对不当引发的执行医嘱错误;因护理操作不当给病人造成伤害等)。②投诉事件(如因护士态度不好引发病人投诉;因病情观察不到位引发护患纠纷;或护士操作技术欠缺引发患方投诉等)。③意外事件(如病人输液反应、摔倒、自杀)。④护士纪律问题(如护士脱岗)。
2003年全院共收到100例护理风险呈报表,其中有72例被风险管理小组确认为风险事件。风险管理小组将收集到的风险事件呈报表,经风险管理小组讨论并最后确认风险事件。将全部数据录入电脑,并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检错[5],并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2结果
2.1临床常见护理风险事件的构成
结果显示: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压疮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分别占12.5%、11.1%和9.7%。三类风险事件占全年护理风险事件总数的33.3%。其次是设施不安全、输液反应和保安问题,分别占8.3%、6.9%和6.9%。医嘱执行延误、投诉护理不当、利器刺伤均占5.6%。肛周糜烂、烫伤、病人摔伤、导管固定问题、纪律问题、病历书写问题、病人意外等均在5%以下。
2.2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科室分布
结果显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多发区是外科、内科和产科,分别占26.4%、18.1%和19.4%。3个科室护理风险事件占全院全年总数的63.9%。其次是妇科、儿科和急诊科,其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分别占12.5%、11.1%和6.9%。此外,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以直接风险为主,占风险事件总数的80.6%,间接风险事件占19.4%,直接风险主要来自护士自身,如由于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引起风险事件;间接风险主要来自医院其他医疗部门,包括药房或后勤系统,如药物使用方法写错,护理设施没有及时维修,采购的护理用品存在质量问题等。
2.3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时间分布
经统计学分析: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频数与每月住院病人数、门诊病人数和急诊病人数之间无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0、0.27、0.25,经Pearson相关分析均为P>0.05,说明相关关系不存在。在时间上显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较集中在春节前后12月、1月和3月,5月和6月发生频数也较高,其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在时间上变化的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讨论
3.1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防范应以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压疮为重点
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压疮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如果将三类常见风险事件做为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的重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给药问题和抽血问题均属于护理差错,其后果均会给病人造成直接损害,这种风险事件的原因多与护士有关,所以避免这类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是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压疮风险事件的发生不仅与护理管理工作有关,而且还与病人自身因素有一定关系。目前我院采取压疮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是:让全院护士学习使用压疮发生可能性评估量表,用评分的方法确定高风险病人;同时成立预防压疮专护小组,该小组成员对全院压疮评估风险高的病人进行单项护理检查,并对各科室责任护士给予技术支持,使已发生压疮的病人得到更优质的服务。护理风险管理的理念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2,4]。
3.2加强风险事件高发区护士防范意识和培训工作
临床风险事件大多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因此临床护士必须了解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基本特征、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科室及时间分布,这对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预警风险的事前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关专家指出:只要有医疗活动,就必定存在医疗风险[4]。临床护理活动,同样也存在风险。虽然护理风险事件不能完全避免,但通过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特别是对护理管理对象:护士人员的管理,护理风险事件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与培训。本结果显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多发区是内科、外科和产科,其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占全院全年总数的63.9%,其原因可能与这些科室平时工作任务较其他科室重,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并且病人对护理质量要求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提示护理管理者要重视这3个科室的护理工作,不仅在人力资源上给予支持(包括人员素质和人员数量),而且在护理专业技术上也要给予重点扶持和专业培训,同时还要加强护士风险的防范意识。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压力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 -(2011)02-37-02
随着医疗改革制度不断普及,全民对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护理人员作为医疗卫生 事业的主体,在工作中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身体和心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调查护 士工作中压力的来源及程度,以了解护士工作压力现状。
1 调查对象
采取抽样调查,抽取我院临床护士310名,年龄20~29,平均年23.6岁。
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向临床护士统一发放,以无记名方式填写统一收 回并对收集资料统一归纳总结。
3 结果
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3.1 来自护士自身因素 年轻护士虽然通过临床实习,积累了一些临床经 验,但对专业要求理解不够透彻,总是害怕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不能得到领导,患者及家属 的认可。
3.2 来自患者的压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和提高,护士不仅承 受着超强的工作负荷,更要学会如何处理极为敏感的护患关系。
3.3 来自职业的压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医学的迅速发展,新 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增加,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学科,这就更 加要求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4 来自社会的压力 随着医疗改革制度不断普及,全民对医疗保健的重 视程度极大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近年来人们对医患、护患关系的错 误认识,行为稍有过失或语言稍有不慎就可能激发护患矛盾或导致护患纠纷。
4 对策
4.1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完善自我,适应社会 在现代社会中,护理人员 应注重专业成长同时扩大知识面,才能顺应医疗环境及社会的改变。护士应加强业务技能的 培训,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做到自强、自尊、自信。
4.2 实施激励政策 在工作中,新护士在一定程度上“怯场”,对于单独 完成专科操作存在心理障碍,此时领导及高年资护士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4.3 落实专科教育,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护士应对各个临场科室的专科内 容组织系统学习,熟悉掌握本科室常用护理技能,医疗设备。对科室收支范围内的疾病全面 学习,提高理论功底,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妇产科;急腹症;腹腔;妊娠
通过对2008年12月~2009年11月接受治疗的46个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组共46例患者,年龄16~53岁,平均29.9岁;已婚33例,未婚8例;绝经者2例。临床上,妇产科急腹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下腹部疼痛,并有患者伴有以下症状:停经、恶心呕吐、阴道出血、白带增多、腹部触痛、坠胀、白细胞计数升高、后穹窿穿刺伴有血液、尿血β-HCG为阳性等。
1.2方法:在膀胱充盈的临床检验前提下,可利用频率为315MHz的SSD-1200型B超诊断仪,进行下腹部常规检查。对子宫及宫腔表现进行观察,检查双侧附件区及腔体各部位是否有异常包块及回声区出现。对于B超检查发现盆腔、腹腔有积液现象的患者均要进行后穹隆或经腹、盆腔穿刺,且检验抽出的液体从而确认性质。对患者有关医疗记录,并结合一定的临床检验记录进行认真分析和鉴别,快速并准确的做出判断[1]。对不同妇产科急腹症的患者,临床主要为腹腔出血(包含有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和盆腔肿瘤疾病(如卵巢囊肿蒂扭转、输卵管积脓)共计39位实施了不同形式的手术治疗;而进行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人,临床主要为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部分异位妊娠,妊娠期阑尾炎,妊娠期胰腺炎。
2结果
本组共46个患者均已确诊患有妇产科急腹症。①异位妊娠破裂出血者共16例,包含右侧输卵管妊娠14例,左侧输卵管妊娠1例,右子宫角部妊娠1例。16例中无停经史者6例,5例接受绝育术(包括输卵管手术结扎和输卵管药物粘堵),3个患者未有过性史,有右侧输卵管妊娠史的患者有1例,并发休克6例;②患者中有14例为卵巢囊肿及并发症,包含右侧蒂扭转者5例,右侧卵巢破裂者3例、左侧卵巢破裂者3例,右侧卵巢囊内出血、左侧卵巢囊肿及急性阑尾炎并存者各1例;③6个患者为妊娠中晚期出现急性阑尾炎性反应状,4例确诊为化脓性输卵管炎致盆腔腹膜炎,2例是右卵巢黄体破裂出血,1例妊娠伴急性胆囊炎、胆结石,1例为节育环未固定引发的肠梗阻。本组46个患者均获得有效治疗,死亡例数为0。有7个患者手术治疗前被误诊,为阑尾炎,胆结石、胆囊炎或肠蛔虫症,确诊后均在手术治后治愈,伤口I期愈合。
3讨论
3.1心理护理:在确诊前,常常有一些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因不了解病情往往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如:惊慌、恐惧、焦虑等。而这些负面情绪不但不能让医生对病情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还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而这时护理人员良好的开导、恰当的交流以及安静舒适的环境对患者心理应激起到缓解作用。从护理员表现的引导性可以看出,护理员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并适当做出针对性地解释和安抚,能达到使患者情绪渐渐稳定,消除患者顾虑的作用[2]。在和患者充分沟通后要求其认真配合,在诊断未最终定论前,最好不用止痛药,以免耽误确诊时间。而对于部分不配合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详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及时性,从而解除忧虑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3.2操作熟练,灵活应变。妇产科急腹症因发病快,在临床上多见于急诊入院,且夜间入院多,而有部分患者在入院时已经为失血性或中毒性休克状态,因而为争取及时抢救的时间,必须要求护理人员业务熟练,操作过硬,细心谨慎,判断准确,并结合患者主诉与其体征分析,为诊断和治疗及时提供可靠依据。在不同程度的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对于危重急诊患者,可先执行口头医嘱并记录,然后再请医生补开书面医嘱。护理记录要思路清晰、内容详细,且护理设备的准备上一定要尽可能的周详,这样才能有助于及时治疗、抢救和护理患者。
3.3防治失血性休克:对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血压速降,脉搏加快,腹痛加剧,尿量减少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平卧,呼吸通畅,建立双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和术前准备。
3.4急腹症合并感染的护理:对急腹症合并感染者,为促使炎性反应不快速扩散,应采用半卧位。及时检验血及阴道分泌物或后穹隆穿刺液,使用最有效的抗生素。时刻关注患者体温,及时对高热者实施物理或药物降温,且同时注意降温时大量出汗会出现虚脱症状[3]。如果在治疗时出现腹痛加剧、高热、寒战、腹胀或有中毒性休克等症状,则可能是脓肿破裂,要立刻汇报。
对于预防妇科急腹症出现的关键是要做到:健康教育宣传的加强,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以及孕前指导的宣传,特别是在育龄妇女停经40d后,特别是伴有腹痛及阴道流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诊治。护理人员为及时救治妇科急腹症患者,应针对其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严格做到观察仔细,临床症状的熟练掌握,技术操作的灵活运用。
4参考文献
[1]刘光清,张建辉,黄利,等.超声对常见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J].海南医学,2008,(3):27.
1.1方法
1.1.1课程安排对对照组护生采取常规的带教方案,对观察组护生采取我院自制的护理方案,具体如下:在实习护生进到科室,第一周,要先了解治疗室、病房及科室内的环境,掌握科室的制度及规章,熟悉交接物品的内容,掌握护理技术、各班分工、工作内容、抢救物品及器材的位置和功能,充分了解院内感染及消毒隔离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医疗垃圾分类和自我防护方法。并综合评估护生,依据其工作能力、性格等选择带教护师,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模式。第二周,进行带教。主要的学消化内科护理临床实践带教的探讨张利琴(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目的研究对消化内科进行护理带教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40名内科实习护生,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20名,对对照组护生采取常规的带教方案,对观察组护生采取我院自制的护理方案,在两组实习护生结束实习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实践得分和理论得分,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组实习护生结束实习时,比较两组护生的实践得分和理论得分,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的护理带教中合理授课、科学安排,大大提升了我院实习护生的专业水平。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带教;护理程度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28.211习内容有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胃炎等疾病的常规护理措施,强化学习专科的注意事项,包括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第三周,包括护理消化道大出血、胰腺炎等危重患,详细书写护理病历。第四周,是考核阶段,具体包括理论、操作考试、病例点评及反馈考试结果,同时要了解护生对带教护师的评价、建议及实习效果满意度等,不断改进完善带教计划。
1.1.2授课流程严格执行每周计划要求,让实习护生了解消化科病症护理常规、多见病症、新技术、专科新业务及专业发展新动向;结合多种方法帮助护生学习,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在护生了解药品常识的过程中,要求护生先阅读药品说明书,在集体授课过程中,护生自行准备讲解内容并向其他护生讲解;确定主题后,提前告诉实习护生,让其有充足时间进行准备,让其在了解学习内容的同时找到学习方法。同时要指导实习护生养成好习惯,注意细节,一但护生有不良操作行为要立即进行纠正[2]。
1.2观察指标培训时间是一年,在培训结束后由护理部制定的评价表进行评估[3]考核内容具体包括病情观察能力、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急救仪器使用、危重患者抢救、病人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采用5分制,掌握欠缺是1分、掌握较差是2分、掌握一般是3分、基本掌握是4分、全部掌握是5分,统计每项得分及总分,并进行分析比较。
1.3评价方法培训时间是一年,在培训结束后由护理部制定的评价表进行评估[3]考核内容具体包括病情观察能力、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急救仪器使用、危重患者抢救、病人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采用5分制,掌握欠缺是1分、掌握较差是2分、掌握一般是3分、基本掌握是4分、全部掌握是5分,统计每项得分及总分,并进行分析比较。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x±s)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对比,P<0.05则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依据考核评价考核两组实习护生,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评价包括平均得分及总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