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教学;教育形式;教育理念
引言
在初中数学的教育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学学习已经是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必要的模式,但是,我们根据传统的教育形式的研究发现,针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教师很难让学生们提升起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也很难将学习的形式和学习的理念进行相应的提升,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中,主体性的地位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很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也不能将学生们的学习和核心素养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本文中就要不断的研究培养学生们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帮助初中的学生们能在充满兴趣的数学课堂内探索数学的知识,并且能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最终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意义
1.1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在现阶段的教育环节中,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们的中间产生相应的影响,就要不断的将初中学生们的数学推理能力提升上来,更好的发挥学生们的实力,展示学生们的学习素养,促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提升和能力的开发。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具有逻辑性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在数学复杂的知识的背后,逻辑推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是学生们核心素养展示的形式之一,也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传授数学的知识基础,促进数学能力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培养初中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将学生们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起来,给学生们指引道路,在学生们的发展过程中,能更好的指引学生们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上,有一定的观察实践过程,促进学生们更好的将核心素养展示出来。
1.2展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相应的数学体验,教师要不断的形成良好的教育形式,才能帮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初中的数学课堂中来。如果能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进一步展示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能更好的帮助教师们形成良好的核心价值能力,促进学生们的能力探究,帮助学生们形成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积极地环节内进行相应的研究,促进学生们能主动的融入到初中的数学课堂中来,帮助初中的学生能更好的获得数学课堂的主动探究能力,促进初中生在良好的学习过程中,能面对数学教育的知识,展示出自身的逻辑能力,帮助数学展示获得良好的推理体验。
1.3能帮助数学课堂形成良好的氛围
在现阶段的数学教育课堂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们通过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展示学生们的主动性,教师自身就要不断地掌握更多的逻辑推理的方式,帮助学生们也能熟练地掌握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式,通过挖掘教材内部的形成,更好的促进融合,发展教材的特点,掌握教材的元素,更好的将数学课堂的浓厚氛围展示出来。利用当前的教育形式,一定要不断的将学生们的学习活力展示出来,做到学习氛围的形成,将数学课堂变成学生们逻辑推理大展台的过程,更好的活跃教师的教学氛围,将数学课堂变成生机勃勃,并且具有活力的课堂,帮助初中的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促进学生们能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1.4能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开发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会发展,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生们思维的展示和进步密切相关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们往往是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按部就班的学习,在思维活力的展示和动态的形成方面不能更好的进行相应的把握。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中逐渐的展示出来,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们创新创造能力的展示,将学生们的创新创造能力更好的融合在当前的教育中,最终发展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落实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形成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的开发和体验。
2.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措施
2.1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初中数学在教学的环节中,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着不同的概念,在數学教学的环节中,也注重对数学概念的形成以及对数学概念形式上的学习,只有让学生们学会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的相关内容,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理解数学背后的知识,才能将数学的知识的逻辑性和数学中所需要掌握的规律,更好的牢记心中,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们在逻辑推理能力展示的过程中,更好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依据,在学习中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体验逻辑顺序感,促进学生们能在理解深入的基础上,更好的准确分析相应的内容,促进学生们获得相应的知识体验。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这部分的内容学习中,涉及到的概念就比较多,在概念的驱使中,需要学生们理解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要想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势,在学习中更好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之中能建立相应的逻辑推理能力,将相关的概念和内容进行相应的理解,教师首先就要将课本上所需要理解的概念进行汇总。比如,在“相交线”的概念中,其中有相交线、垂线、及其产生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这些概念都是相互关联的,学生们能通过对概念的解读和推理,更好的判定什么是平行线,相交线和平行线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教师要在基础的概念上下功夫,让学生们进行钻研,更好的利用线和角的关系,把握数学的知识,掌握推理的形式,促进数学知识能循序渐进的消化和进步。在此基础上,学生们根据学习的内容,能更好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优势,并且在概念的分析上能有自己的逻辑性,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能讲解一部分的概念,剩下的让学生们融会贯通的学习,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们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技能,帮助学生们能更上一层楼。
2.2运用趣味性逻辑推理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能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认知态度,并且将丰富的课堂形式和课堂展示能力更好的利用教学的氛围展示出来,促进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展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是培养学生们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步骤。学生们一旦发现在数学课堂中的乐趣,就能深入的体会和研究,发现其中的乐趣,并且能更加深入的发挥数学的知识内涵,将数学的逻辑推理性更好的展示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发挥数学课堂的事例,展示逻辑推理的魅力,更好的发展学生们的探求欲望。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册第十三章中“等腰三角形”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能以趣味动手性的题目向学生们进行展示,促进学生们能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若干个如图所示的三角形,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如何只剪一刀就能把一个三角形纸片变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呢?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们动手剪一剪,试一试,让学生们探求成功的方式和剪法,然后把成功的剪法画下来,呈现在作业本上。
在此之后,教师能让学生们再剪出一些任意三角形,只剪一刀便将其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并且总结怎样的三角形剪一刀一定可以把其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们自主的总结规律,这样不仅能将学生们推理的能力展示出来,还能通过动手能力的开发,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数学的恶性去,并且展示学生们的逻辑探究能力。学生们最后能通过自己的逻辑推理,总结出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是另一个的两倍或是三倍,就可以将它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这样的规律,但是在此期间,也会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疑问,我们要鼓励学生们提出疑问的过程,因为学生们只有能有问题,才能更好的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们会说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50°、100°、30°,这个三角形也满足一个角100°是另一个角50°的两倍,但是,它不能一刀剪得到两个等腰三角形。学生们会根据这个特殊的例子进行思考并且讨论,最终明白,如果一个角是另一角的两倍时,这个角不能是钝角,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素养不断的提高。
2.3开展逻辑推理专项训练
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初中学生数学重要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提升很大,但其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及题感的累计,因此,初中的数学教师应开展逻辑推理的专项训练,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渐熟悉逻辑推理的运用。初中的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具体学习状况,精心设计一些题目或是一些题组,将其组织整合并争取一个月抽出一、两节课的时间进行训练。在训练结束后,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交流一起解决问题,进一步让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最终发展学生们的数学逻辑推理素养。
2.4开展各类数学活动渗透数学逻辑推理
数学的知识比较复杂,因此,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以及提升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能渗透不同的活动,帮助学生们积累学习的经验,掌握学习的方式。同时,在开展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们进行交流和互动,让初中的学生们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获取他人对逻辑推理的心得与体会,有利于自身经验的积累。
2.5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合乎情理的逻辑推理教学
情境教学的魅力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在情境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想更好的实现教育的目标,展示教育的活力,促进教育形式的发展,就要将新型的情景教学的形式更好的融合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们在合乎情理的情境推断中,促进学生们推理学习的形成,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展示良好的学习节奏,借助一些道具或者是情境的手段,让学生们更好的融入到教学的情境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更快的进入到当前的状态中,能真是的理解情境教学的形态,促进学生们对数学展示进行生动的转化,帮助初中的学生能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中寻找乐趣,并且能引导初中的学生们结合具体的情境展开学习的体验,通过合乎情理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逻辑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们的发展。
例如,初中的数学教师可以在比较抽象的题目中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们通过问题情境的融入,更好的获得知识的体验,在知识的感知力度和知识的感知能力方面具有更大的发展。若,,且a+b-c=30,求a的值。这道题目学生们看到以后一定是非常迷茫的,没有思路,也没有想法,很多学生看到这类问题便犯愁,不知道问题的切入点在哪里,也不知道问题该从哪里开始入手。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等式,让学生们根据等式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a,b,c有什么联系,让学生们自主的思考并且自主的推理,有的学生会想到:令=k,则可得a=7k,b=5k,c=2k。所以会出现下面的等式,a+b-c=7k+5k-2k=10k=30,k=3。又因为a=7k,所以a=21。在初中数学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观察代数式的过程中,能逐渐的发现其中的等量关系,并利用一个字母表示,从而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是学生们逻辑推理能力形成和塑造的过程,也是在学生们的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形式和展现,能不断的促进学生们的发展。在解题的整个过程之中,能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题目的解毒能力,将推理的合理性通过学生们的自助验证得出,帮助学生们有效的培养自身的逻辑能力。
2.6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知识的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将数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数学实践的形式更好的展示出来,并且能在数学解题以及今后的数学生活中,建立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促进学生们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将学生们的思维规律和思维的敏捷度更好的建立起来,更好的将数学的知识通过学生们的大脑展示出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这部分的教学中,针对投影的形式和三视图的直观概念,学生们在没有学习以前对概念以及内容都是比较陌生的,这时,教师能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将不同物体不同方位的投影和三视图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能从其中找到相应的规律,并且在规律的体验中,更好的形成相应的内容,促进学生们的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接下来,学生们就要针对这种空间的想象能力进行相应的逻辑推理,更好的将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变成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加深初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出初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更好的发展初中学生们的实力。
一、应用综合法解决高中生物计算问题
高中生物会涉及一些计算问题,需要学生采用数学逻辑推理方法解答。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计算方法,并在解决生物问题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生物教师应对学生予以指导,并采用必要辅导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不仅是理论知识,而且需要采用数学方法予以验证,同时运用推理思维方式对生物学科中抽象的知识予以领悟。不同生物题型采用的解题方案有所不同,要提高生物计算题解题效率,就要懂得逻辑推理方法的运用。采用综合法,对计算题已知条件进行审读,并将相关生物定理、生物规律等充分利用起来,将生物体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或者图形。之后对生物计算题进行详细分析,将生物题中隐含的条件明确,捋顺解题思路,将生物解题方案制订出来。解题之前要审题,这是必经阶段,可以把握住正确解题方向,提高生物题解题速度。
例题:细胞中的DNA分子标记为P,这个细胞进行了5次有丝分裂,计算出含有标记链数占有总数的比例,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占有总数的比例。
对该题可采用综合法解题。这道生物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DNA复制和有丝分裂,属于综合性生物题。由于生物题中含有P,就使得生物题的解题更为复杂。采用综合法解题,可以采用三个步骤。其一,其中需要生物知识为DNA复制、有丝分裂。在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引导的时候,要围绕DNA复制特点进行。其二,将DNA分子的复制模式图画出来,将被标记的链在图中标示出来,使生物题中的文字语言转变为图形语言表达。其三,按照生物题数学计算规律进行计算。染色体复制了4次,后代的DNA分子即为:2=2=32(个)。标记链中含有P,含有两条链。当两条链经过复制之后就会解旋,就会进入DNA分子中。细胞染色体经过5次有丝分裂之后,所含有的标记链数占有1/32,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占有1/16。
生物教学中,教师仅按照例题给出条件进行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综合法,就是生物教师将高中生物题计算解题方法向学生传授,并在学生计算生物题的时候予以适当指导。学生掌握了这些计算方法,才能对每一个计算步骤都理解,并在解决生物计算题的时候获得准确的答案。
二、应用演绎法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即从原理角度出发将特殊条件下的结论推出来。在演绎推理中,只要推理的前提和推理方法准确,就会得出准确结论。生物题计算中,演绎法是较为常用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学好生物原理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生物学规律。只有具备扎实的生物理论知识基础,才能在解题中方向正确,并得出正确结论。
比如:一个基因是由n个碱基所构成的,控制合成蛋白质是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a,那么,蛋白质的最大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
A.a/3-18(n/3-1)
B.a/6
C.na/6-18(n/6-1)
D.na-18(n-1)
这道生物题采用演绎法,对学生综合运算能力进行考察。生物教师采用引导方式,针对例题中的相关生物知识进行解答,诸如基因控制蛋白质成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的生物知识为遗传信息在合成过程中的流动情况,从有关生物规律出发,将DNA进行转录,其中mRNA、mRNA经过转录之后,形成蛋白质具备的特点,将基因的碱基及组成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目推导出来,推导的结果为6:1。
根据本题所给出的情况,参考与氨基酸脱水缩合相关的数学公式,就可以将最大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来。
公式为:氨基酸数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脱水的数目×水的相对分子质量=n・a/6D18(n/6D1)
从而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即为D。
在对生物计算题进行讲解的时候,生物教师可以采用“演绎法”,即计算生物题的时候,采用推理方法,保证解题大方向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确保小前提正确;之后基于数学“集合”,要求“小前提”属于“大前提”;最后获得的结论是正确的。
三、应用分析对生物计算题中隐含的条件进行理解
生物题中常见的关键用语有表现为极值条件的用语,隐含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挖掘隐含条件,使解题灵感顿生。
生物计算题中除了显性条件之外,还含有隐性条件需要学生理解才能正确解题。采用分析法,就是学生对隐含条件充分理解,保证生物题计算能采用正确的方法。分析法就是所谓的“执果索因法”,也被称为“逆推证法”,就是从结论出发逆推到条件,最终将内容判定为成立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已知的条件、公理、定理等。在解决生物计算题的时候,就要结合相关定律解题,引导学生从结论出发寻求与已知条件相吻合之处,随之从已知结论具备的结构特点出发对给出的条件进行转化,从而使用分析法解决生物问题。
例题:小麦分为高秆(T)和矮秆(t),两者均为显性,无芒(B)与有芒(b)也为显性。两种小麦经过杂交之后,就会出现四种小麦的表现型,即高秆无芒、矮秆无芒、高秆有芒、矮秆有芒,比例为3:3:1:1,那么,小麦的亲本基因型( )。
A.TTBB×ttBb;B.TTBb×ttBB;C.Ttbb×ttBB;D.TtBb×ttBb
当今,教育领域正在全面推进,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但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十分强调推理的严谨性,过分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事实上,数学发展史中的每一个重要的发现,除演绎推理外,合情推理也起重要作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猜想”,牛顿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早在1953年就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想吧!”因而在数学学习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一、在“数与式”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在“数与式”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叙述“算理”。计算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公式、法则、推理律等。因而计算中有推理,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于代数运算不仅要求会运算,而且要求明白算理,能说出运算中每一步依据所涉及的概念运算律和法则,代数不能只重视会熟练地正确地运算和解题,而应充分挖掘其推理的素材,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如:求绝对值︱-6︱=?︱+6︱=?︱-8︱=?︱-3/4︱=?︱+3/4︱=?从上面的运算中,你发现相反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并作出简洁的叙述。通过这个例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结合数轴,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并且让学生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在教学中,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提出之前都进行该知识的合理性或产生必然性的思维准备,要充分展现推理和推理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指出:“降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认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并为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如:在圆的教学中,结合圆的轴对称性,发现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利用圆的旋转对称性,发现圆中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度量,发现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操作,发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换探究出图形的性质后,还要求学生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这个过程中就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同时也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合情推理的方法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努力的方向。
三、在“统计与概率”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统计中的推理是合情推理,是一种可能性的推理,与其他推理不同的是,由统计推理得到的结论无法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检验,只有靠实践来证实。因此,“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和决策的全过程。如:为筹备新年联欢晚会,准备什么样的水果才能最受欢迎?首先应由学生对全班同学喜欢什么样的水果进行调查,然后把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整理成数据,并进行比较,再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作出决策,确定应该准备什么水果。这个过程是合情推理,其结果只能使绝大多数同学满意。
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惊醒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作出判断和推理,很多种游戏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所以,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有“合情推理”,养成善于观察、猜测、分析、归纳推理的好习惯。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逻辑意识
一、引言
大学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已经得到体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另外,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后听力占35%凸显了听力的重要性。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却由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实际成效不大。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英语听力文本中考察逻辑关系识别、逻辑推理等相关知识较重,而大多数学生却在听力理解中没有逻辑意识,不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结合逻辑思维培养与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对本院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阐释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意识的重要性。
二、逻辑思维培养与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
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离不开思维,人们一方面用外部言语表达,另一方面用内部言语进行思考。
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外语教学者们做了探究,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探讨逻辑思维能力在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中的作用。如张孝军在其文中提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思维差异问题要“融入”思维差异教学,采取不同方法,挖掘深层思维差异,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应深度挖掘英语逻辑思维,以期对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有所帮助。郭剑虹则提到逻辑思维在翻译中的作用,他认为逻辑思维在翻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词义的确定,句式的选择,以及篇章内在关系的判定都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还对创造性的翻译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抽象概括出明确的概念,选择正确恰当的判断,达到译文最优化。董晓民倡导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英语写作的整合应用。他认为大学生英语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词汇量匮乏、语言基础能力薄弱,尤其是文章重点不够突出,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听力教学应成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较有效的切入点。
大多数外语教学者探讨了如何在英语阅读、翻译及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研究却较少。事实上,逻辑思维的运用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本院学生逻辑意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为了调查学生的大学英语听力学习情况和学生对听力中逻辑思维的了解,以及便于作者后期进行实证教学研究的可行性,笔者对自己所授课的长江大学文理学院2013级两个非英语专业本科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进行初期实施。问卷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也有少量多项选择题,设置问题围绕学生接触英语听力课程的时间,对英语的兴趣,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对听力中逻辑思维的了解及对提高英语听力的信心等进行。
针对学生对英语听力中逻辑思维的认识和了解设置了7个问题,其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分析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听力还是感兴趣的,并且认为其很重要,但是对于英语听力理解中的逻辑关系不是很清楚,在听力中运用逻辑推理的频率也很低。虽然所有学生都认为在听力理解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却对在英语学习和英语听力中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能力不了解。这一现状说明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意识的重要性
对于如何促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者们做出了很多探索,贾赛桃提到了激发听力学习兴趣,树立良好心态;强化英语基础知识训练;适时进行听力技巧指导;强调听与写的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刘向红强调运用输入输出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启示:(一)提高输入质量,实行英语听力分级教学。(二)增加输入数量:通过阅读增加文化输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重视输出活动,(视)听说结合、(视)听写结合。林玲建议变“听力教学”为“视听教学”或“视听说教学”,丰富课外作业。这些方法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很有帮助,但是基于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不好,对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研究应该继续不断地进行,并且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尝试。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我们就必须清楚听力理解的实质,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各种因素,诸如语言、认知、文化、心理、社会认知等。1997年,G・Brown在对听力理解的性质总结中提出:“理解每一个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及与邻近单词的关联,理解一个句子中构成主语和谓语的那些词汇,并理解指代成分所指的人或物;根据语篇的局部语境所提供的知识和背景来理解语篇内容,并对语篇中所暗含的人际、空间、时间、因果、和意图关系作出正确的推理。”这些都说明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其实包涵运用逻辑思维的实质要求。
事实上,在大学英语听力素材中,不管是短对话、长对话、短文还是复合式听写,都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在听之前的选项预读中,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更好地听懂内容,还可以让听力方式由被动盲目接受转变为主动有针对性地听。在听的过程中,更应该理解所听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在短对话的考查中有许多涉及句子逻辑关系的理解,特别是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而在长对话中,能主动把握对话者交谈的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短文听力中,清楚篇章的逻辑结构能全面整体地把握篇章的理解,这在复合式听写中尤为重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可以大致推测出空缺单词的含义。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项研究不仅能探索培养学生逻辑意识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将这一研究延伸到对“说,读,写,译”等课程的学生逻辑意识培养的研究中,全方位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增强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孝军.逻辑思维与英语阅读技能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3]郭剑虹.逻辑思维在翻译中的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2004,06.
[4]董晓民.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英语写作的整合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1,08.
[5]贾赛桃.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7,12.
[6]刘向红.输入输出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J].琼州学院学报,2007,12.
【摘 要】几何学习对象从“数”转变成“形”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转变到逻辑推理。学生学习几何,入门很难,文章就平面几何入门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入门;平面几何;概念;几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89-01
“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相关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源本。平面几何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入门教学的成败。初一学生处在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始发阶段,处于生理、心理上急剧变化的阶段。这时候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好动,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但情趣又不稳定,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品质尚不成熟。同时对学习对象从“数”转变成“形”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转变到逻辑推理感到难以适应。而几何教材一开始又以概念居多,全部要求记忆,给学生以枯燥无味的感觉,增加几何入门的难度。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要有思想上的认识和准备
“几何入门”教学难的原因主要在于思维活动方式、思维对象发生变化。由“数的运算”变到“形的推理”过程中,用到的概念增多、定理多、图形多,而且图形复杂。造成学生思路紊乱,书面表达困难。随着学习的深入,加上教学引导的不恰当,好奇心就会慢慢转变为厌烦心,产生畏难情绪。认清入门知识在几何教学中的重要性,就要高度重视入门教学,用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来引起学生对入门知识的重视;板书认真,语言准确,图形规范;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点,避免产生中小学知识上的矛盾。小学教材中通过概念的介绍,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练一练、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试一试,它们不注重逻辑推理,不重视抽象思维,没有公理、定理,属于实验几何范畴。中学要求从实物模型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教材转向公理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充分把握新旧教材同一知识点的差别,“教师的职能之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学习欲望”。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培养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也会对入门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注重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有渊博的科学知识、过硬的业务素质,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爱护、关心。过激的言词和不信任的眼神都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厌恶。而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却能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
2.认识几何的重要性,揭示几何学在自然界中呈现的几何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情趣。几何体在人的生活周围无处不在,几何图形所呈现的自然美、对称美、和谐美到处可见。引导学生去观察几何图形,如房门、窗的形状和搭配,房间地板的铺设图案,古庙、古塔的建筑形状,思考四个角的塔会比六个角的塔更好看吗?长方形的课本做成三角形可以吗?让学生思考用途,分析性质,使学生感知几何知识随处可见,几何原理无处不用,增加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因地制宜,以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学做一些测试实验,向工人师傅了解一些几何知识的运用,如门窗做好之后,没有安装以前为什么要加钉两根长短一样的木条?建筑搭架为什么要拉斜杆(三角形的稳定性)?营业门市的拉门为什么是四边形构造(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跟小学一样,做一些剪、折、搭、拼的练习,观察身边物体的图形结构,使几何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所学的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确实有用,也确实可用,同时使学生认识到除了要求质量之外,对形状的要求也十分重要,提高几何图形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加学习兴趣。
三、开始就认真上好“导入语”
教材中的“导入语”是书的宗旨和纲领,它的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与研究这些对象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它所介绍的概念是一切几何的起点,能顺应人们对新事物好奇的规律,使学生在学习几何的开始之时,能对几何留下深刻的印象,反之将是一片茫然。
四、抓好概念教学,强化几何语言训练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表达形式,是构成抽象逻辑思维的“细胞”,是几何这个庞大建筑物上的每一块砖头。清晰概念的准确判断是正确、迅速地进行严密推理的基础,只有理解、掌握了概念的实质,才能正确地进行判断、论证、推理、计算。作为几何的基础,概念在入门阶段比较集中,因此,应要求学生首先要熟记每个概念,在熟记的基础上去理解概念,去把握各自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讲解概念时尽可能从生活、生产的实例中引入,如用黑板角、桌角、时针等引入角,用手电光、太阳光、探照灯的光引入射线,用墙与墙相交说明平面与平面相交。启发学生运用比较和联系的思维方法,寻求它们之间的联系,揭示它们的本质差异,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辨别概念,并能较好地掌握概念。比如,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和中垂线,它们都经过边的中点,不同的是一个是和对角顶点连接的线段,另一个是和边垂直的直线,而对于等腰三角形来说,底边上的中线在底边的中垂线上,它们与三角形中位线又有联系和区别。概念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几何语言特点是文字、符号、图形相结合,规范的几何语言是严密地进行逻辑推理的工具。在几何语言的教学中,首先要求老师讲清楚,学生听清楚。老师要逐句地讲,学生要逐句地听,其次要求学生要注意模仿,加强模仿练习。同一句话,有时可以用不同的字母叙述,如“直线AB垂直CD”可以换成“直线EF垂直MN”。再次,对于几何术语,可以边讲边示范,然后让学生去说,去画,同样地也可以画好图形后,让学生去说。入门时的几何语言的学习,就是要象教小孩子讲话一样,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反反复复地学习、练习,使学生对每一个几何语句都能熟记,都能理解。
五、抓好图形的识别教学
几何图形是几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从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旦完成这种抽象概括,用准确的语言给出定义后,我们就应该根据定义去识别图形,因此,识别图形是几何学习的关键一步,教学中要紧扣概念,不断变换图形的形态、方向,反复练习识别。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做:
1.概念从图形中抽象出来,图形在概念的规范下得到,如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得到的有公共顶点,但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对顶角。图形识别时,抓住概念的三个特征:两条直线相交得到,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其主要特征是两条直线相交,最好能配以一定的反例图形。
2.经常变换图形的形态、方向,让学生从各种形态的图形中去识别图形,增强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
3.用“移出法”识别图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复杂的图形采用“移出法”来进行识别,从实例出发,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盛震.浅谈平面几何入门教学[J].教师,2011,(21).
(盘县火铺镇沙淤小学 贵州 盘县 561600)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不但是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的过程,也是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更是既有合情推理,又有演绎推理的过程。笔者就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感悟。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推理能力;学生
How to cultivate pupil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reasoning
Zhang Guixiang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not only guides the stud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operation process, is also experiencing the process of observation, experiment, guess, prove, is both the reasoning, and deductive reasoning process. Author training elementary student´s reasoning ability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alk about some practice and comprehension.
【Key words】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Reasoning ability; students
如何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效,循序渐进培养其创新精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数学是在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模型、方法和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观察、猜想和合情推理等方法。
一、推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合情推理就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理,主要包括观察、比较、不完全归纳、类比、猜想、估算、联想、自觉、顿悟、灵感等思维形式。合情推理所得的结果具有偶然性,但也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做出的探索性的判断,因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合情推理,数学发展史中的每一个重要的发现,除演绎推理外,合情推理也起重要作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概念之前,先让小学生猜想、发现一定的规律、内容,在教师教学时,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猜想提出检验、完善、修改,然后加以类比,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的不是论证推理,而是合情推理。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猜想",在解决问题时的合情推理的特征是不按逻辑程序去思考,但实际上是学生把自己的经验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机地整合进来的一种跳跃性的表现形式。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培养推理能力
在发现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寻求解题思路,是一个思维策略问题,其内容是寻求对策,现实生活有很多例子能容易激发小学生合情推理的热情。我们要把握好这些机会。因势利导。提高小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可以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不 断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教师在主观上应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 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材的内容为依托。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推理素材,以这种思维策略来促进探索、促进发现。这样的思维策略本身虽不一定解题,但是它可以促进探索、促进发现解题途径。在解决问题中,一旦解题的思路确定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利用论证推理判断思路正确与否,所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提供达到目标的解题思路的最初几步,常常合情推理指出发现解题途径的正确方向。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猜想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提出数学猜想的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数学史,向学生介绍猜想在数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猜想的意识。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如:学习长方形面积求法时,组织这样的数学活动:在三个不同的长方形中,让学生用1厘米2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再把它们的长、宽和面积记录下来,让学生讨论发现了什么规律?从而归纳出长方形面积公式,这个公式是否正确呢?让学生自己随意画一个长和宽是整厘米的长方形,先用公式计算出它的面积,再用小正方形摆一摆,验证一下这样计算是否正确。又如三年级上册的每张桌子的桌面是正方形的,它的周长是36分米,3张桌子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4张桌子这样拼起来呢?5张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因此在对其进行推理培养中,不但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也要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的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合情推理的方法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努力的方向。所以在教学中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猜想。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教给学生提出猜想的方法。如借助观 察,运用归纳提出清想;借助联想。运用类比提出猜想,引导并指导学生运用合情推理探索和发现数学。
四、在教学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特殊性;意义
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因此,在只重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当今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科阅读教育研究,探索学科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及教育功能,认识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数学阅读的特殊性谈谈看法。
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是一种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之由来。
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认识这些特殊性,对指导数学阅读有重要意义。
首先,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而一般阅读“理解和感知好像融合为一体,因为这种情况下的阅读,主要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把它与新的印象联系起来,从而掌握阅读的对象”,较少运用逻辑推理思维。
其次,数学语言的特点也在于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浏览、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学习。
第三,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时,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阅或浏览无趣味的段落,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数学阅读常出现这种情况,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形式表述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
【关键词】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能力探究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多阻碍,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在当下信息化高速发达的社会里,创新知识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若要在这个社会中很好的生活,创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教学理念里,教师过度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丝毫不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就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实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积极引导,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逐渐得到培养。教师要要求学生积极的独立思考问题,积极探究,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
在课程标准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在自己教学的学科上花心思,不再去关注其他学科方面的信息,逐渐将自己的知识局限起来,这就导致教师的综合能力逐渐下降,最终将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中,许多课程都是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的,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教师只有逐渐的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新课程要求下逐渐发挥自如,才能逐渐摆脱对课程的依赖。只有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成为可能。
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新思维的锻炼
在新课程标准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可以从好多方面入手。
1.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注重锻炼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就物理学习而言,观察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若想做到深刻理解,就要学会从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只有通过自己认真的观察,才能对其产生深刻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开始。例如,物体的坠落、液体的流动、物体的导电,等等。通过对学习和生活细节的长期留心观察,学生的观察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
2.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还要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实验课的比重非常发,一定要让学生动手自己做,而不是老师做学生看,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要是需要实验学习的课程,教师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还要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记忆力的好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很大,对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同样关系巨大。良好的记忆力往往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保持极高的注意力,这就使得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新学习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更好的进行创新性思维。教师对学生良好的记忆力的培养不光要在提高学生注意力上下功夫,还要从记忆技巧上下功夫。根据学科学习的特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系统的归纳总结,教师大多可以总结出物理学科的一些学习技巧,这些学习技巧或许会对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概念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4.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高中物理的学习,多是一些逻辑上的问题,根据学到的物理知识,通过逻辑推理,解释生活中一些神奇的物理现象。或者根据学到的物理定律,推理出新的物理公式。再或者,通过一些物理工具,对一些物理现象进行探究,最终通过逻辑推理,总结出一些物理规律。通过这些方面的逻辑推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能逐渐得到培养。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多个方面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具体的对策有以下几种
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尤其是探究式实验。传统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学生被动的接受实验知识,丝毫没有创新的机会。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再探究式试验中,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对知识的灌输,逐渐成为了实验课堂中的主人。在探究中,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探究的习惯,对一些真理的发现更加感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将更加留心,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学生才有可能有所创新,从而逐渐具备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什么是逆向思维能力呢?逆向思维就是指根据已有事物的内部发展规律,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使学生不受已有认识的束缚,从而更加理性的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往往是解决一些棘手的物理问题的好办法。例如,在对教材内容“磁生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中实验现象的再现,让学生从与实验现象相反的角度去思考:既然磁能生电,那么电能生磁吗?通过这种思考,学生将更有欲望去探究,去动手。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通过探究掌握“电生磁”这一物理现象的学习重点。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老师的培养是可以提高的,教师的任务不光光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要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逐渐提高 他们的创新能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又快又好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荣奎.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方法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陈泽.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类比思维的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3]周维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关键词交际能力 智力因素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言外之意,《教学要求》突出了听说能力,对听说能力的重视超过了读写能力。对此,外语界一些专家提出了异议。听说与读写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哪个更重要,在此作者不作评判,也许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重要的交际能力,读写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其重要性至少不低于听说能力。在中国语境下没有一定的读写能力作基础,听说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深度与质量都要受影响。目前,与听说能力相比,读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这从所谓“哑巴英语”一词的创造可以看出。其实,“哑巴英语”的说法已经遭到了越来越多外语界人士的质疑。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大凡学过几年英语的人,有几个人真正什么都听不懂总是开不了口呢?最多是这些人的听说能力还不很强罢了。当然,写作水平自然也很低下,也有待提高,因为很难想象一个读写能力很强的正常人其听说能力却很糟糕。无论如何,从这些年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平均成绩来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成绩只有7、8分,而满分是15分),非英语专业写作成绩普遍较差,这反映出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完善英语写作的教学策略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1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写作能力偏低的因素
1.1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与情商有关,是一个包括性格、感情、意志、兴趣等一切与个人内在品质有关的综合体。这些虽然不像思维、推理与语言组织能力一样直接影响英语表达水平,但实践证明个人内在品质无疑对英文写作能力的高低有着间接的巨大影响。
(1)性格。一般说来,性格分为内向与外向两种。内向的人性格内敛,一般比较安静羞涩,不爱主动与人打交道,尤其不愿意也不善于通过说话表白自己,在与人交往中深藏不露、比较被动。这样的人由于不经常不主动与人交谈,口语交际能力往往比较欠缺,尽管他可能知识渊博、很有创见。另外,内向的人常常比较被动、敏感,太在意别人的评价,结果常常变得不自信。这样产生的危害是由于不自信而经常不敢动笔,更没勇气把自己的习作拿给别人看以求得指点,以至于错过了许多通过实践提高的机会。久而久之,写作能力仍然维持原状,得不到提高。外向的人则正好相反,比较大胆自信,一般不愿错过任何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如果假以时日,其写作水平肯定会大大提高。
(2)情感。情感主要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特点。实践证明,一个乐观的人敢于面对学习上遇到的任何困难,在英语写作中也是这样。词汇量大且用法复杂,这样的人会千方百计探索适合自己的词汇记忆方法;语法要点繁琐且容易混淆,他会潜心钻研英语语法的本质及语法学习的规律;英语篇章不易写好,他也会反复阅读以体会篇章写作的技巧。总之,乐观的英语学习者总是藐视写作中出现的困难,客观冷静地分析困难产生的根源,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克服困难。与此相反,悲观的人由于缺乏自信把写作中遇到的困难无限夸大,看不到自身的优势,也不明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仍没有明显的成效,他便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天生不适合学英语。消极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一种绝望感就会悄然而至,导致的结果是半途而废、自暴自弃。
(3)意志。意志往往与信念结合在一起,指人在面对挫折时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内在品质。其实,它折射出的是一种道德勇气。在现今中国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种品质就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许多伟人的成功,撇开其它因素,其中意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根据自己的成功经验道出了成功的真谛:“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华盛顿、等伟人成功的故事无不说明坚强的意志相对于其他品质显得更为重要。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人类的本质、核心和根源;智慧则只列居次要地位。”相信这话并不是轻率的结论。意志在英语学习中也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英语是与汉语差别很大的语言体系,对于生长在汉语语言环境而汉语语言思维习惯根深蒂固的中国大学生来说,学习英语书面表达的困难可想而知。除非进行大量的英语实践活动,使自己生活在一个人为的英语环境里,否则要想在英语写作中克服母语的干扰是不可能的。而几十年如一日地孜孜不倦地进行英语实践活动,没有超人的非凡意志是无法想象的。
(4)兴趣。兴趣是学问之母,是成功的源泉。如果没有对一件事物持久的强烈的兴趣,很难设想一个人会孜孜不倦百折不挠地对其进行探索。具体到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也不例外。试想如果对英语语言本身的节奏之美缺乏敏感,如果对用英语书面表达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没有体会,一个英语学习者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大量英语写作实践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无从谈起。
1.2 智力因素
毫无疑问,学好语言是需要一定天赋的。实验证明,每个人在语言尤其是外语学习上的资质是不同的。换句话说,人与人之间在外语学习上的智商是有差别的。具体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方面也是如此。大体说来,大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方面的智力因素包括:知识面、学习策略、记忆力、逻辑推理能力与组织概括能力。
(1)知识面。简言之,知识面指大学生关于一个论题所具有的知识体系与独特认识。知识面的多少决定着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丰富。面对同一个题目,为什么有的文章内容丰富、耐人寻味而有的文章却言之无物、废话连篇呢?知识面的多少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主要的原因。要想扩大知识面,多读善思是主要的方法与途径。
(2)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在这里取其狭义的含义,指大学生为提高写作水平而摸索出的适当学习方法。首先,大学生要对自己目前的英语写作水平与状况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英语写作中的薄弱环节与错误类型。自己的弱势是语法知识不够还是词汇量少,是惯用法没有把握还是句子结构单一,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错误类型与失误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套补救办法与适当的学习策略。有的学生之所以写作水平迟迟不能提高,学习盲目、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是一个主要原因。
(3)记忆力。莎士比亚说:记忆是智慧的花朵。虽然人的记忆力有着天生的差别,但是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先天记忆的不足。记忆分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两种。大学生属于成年人,其记忆特点是理解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科学证明,只有对一件事物或一种知识非常了解并内化为自身固有的知识时,记忆才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有的大学生虽然英语读物读得很多,但真正记住并能运用的却少得可怜。相反,有的大学生虽然阅读量不大,却过目不忘并能灵活运用,其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是否善于理解记忆。
(4)逻辑推理能力。如果仔细观察人们的日常谈话,可以发现有的话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有的话语则缺乏连贯、令人费解。大学生的英文习作也同样存在这两种情况。这与大学生思想是否丰富关系不大,倒与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技巧有关。有的学生习作虽然内容丰富,但是逻辑混乱、层次不清,造成中心思想不明确,文章的可信度不高,缺乏感染力。正如人的数理才能有着天生的差别,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存在先天的差别。逻辑推理能力差的大学生首先要正视自己这方面的不足,然后通过有针对性的逻辑学习与训练方能克服自己的缺陷,使自己的英语作文逻辑性强、令人信服。
(5)组织概括能力。与上一种能力一样,组织概括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两者的不同是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是数理天赋的反映;组织概括能力是一种语言概括与重组的能力,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综合体现,是一种纯粹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大学生英文写作对事物的描写说明非常准确简练;有的大学生英文写作所使用的词语则很不准确,甚至词不达意,自然也谈不上简洁明了,往往是拖泥带水、冗长乏味。由此可见,组织概括能力对于英文写作的语言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而对于文章的表达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写作提高策略
2.1 重视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虽然与大学生英文写作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其各种因素的有无与强弱却影响与制约着各种智力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着写作能力提高的快慢。可以说,前者是基础、前提,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重视各种非智力因素,要意识到情商对智商的极大推动作用。具体说来大学生必须做到:
(1)有意养成外向而开朗的性格。性格内向的人可以有意识地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与社会活动,以及多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可以增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大学生会变得敢于并善于与人交流,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无形中得到提高。
(2)培养乐观坚强的心理素质。要懂得由于人的有限性,人生真正一帆风顺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几乎每个人都会遭到这样那样的挫折甚至失败,而且失败的次数要远远大于成功的次数。既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就要在心里上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以平常心视之,要积极稳妥地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化不利为有利并吸取经验教训。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也要有这种心理素质。
(3)要真正地做好一件事,就要做好长期为之献身的心理准备。取得暂时的成就并不难,难的是取得骄人的辉煌的成功。而意志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英语写作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不可一曝十寒,也不可有了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并固步自封,那样只会前功尽弃、难有作为。
(4)设法培养对英语与英语写作的兴趣。兴趣是学问的动力。要积极克服英语学习中的难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早一点入门,只要入了门,基本理解不成问题了,就会对英语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阅读更多的英语读物。学到更多的语言与其他知识后,这种兴趣就会有增无减。这个时候,学习者就会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形式之美产生探究的欲望,也会尝试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长期使用英语的意志的形成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2.2有重点地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
(1) 扩大知识面。作文内容空洞无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知识面狭窄,以至于在写作时思路不畅,不懂得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救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博览全书,从各种有益的书籍中汲取知识,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 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既然写作学习策略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情况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要切合自己的实际,应包括短期与长期学习目标。切忌两种极端情况:目光短浅与好高骛远。短期目标应切实可行,易于操作,一个目标完成后应立即转入下一个目标,确保达到目标的每一个环节都顺利进行并最终实现长期目标。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长期记忆能力。知识的记忆过程就是不断地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虽然人与人之间的记忆力(下转第158页)(上接第156页)有着先天的差别,但是人的记忆尤其是长期记忆是可以通过有意训练得到提高的。重复是提高长期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研究证明,定期重复学习以往的知识,重复间隔由短到长是对抗遗忘达到长期记忆的一种手段。
(3) 重视逻辑推理能力训练。语言逻辑性不强的大学生可以有意识地研读有关英语篇章衔接与连贯的书籍,同时有意开展英汉篇章逻辑对比,从理论上明白英语语言的逻辑规律与英汉篇章逻辑差异。然后,理论联系实践,自觉地通过大量写作实践活动来增加自己逻辑意识与组句谋篇能力。
(4) 进一步提高语言组织概括能力。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写摘要、概括段落大意、复述文章与句型转换等练习来针对性地提升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另外,掌握一点修辞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自己语句简练,做到言简意赅。
3 结论
总之,影响与制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因素有两种――智力的与非智力的。前者是直接的,后者是间接的。两者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英文写作能力低下的大学生只有客观地找出影响自己写作水平的具体因素,才有望取得进步、后来居上。
参考文献
[1] John Langan: College Writing Skills With Reading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2] Ken Hyland: Teaching Writing and Researching[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崔刚等.英语教学十六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