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小镇;大阳
进入新千年以来,以信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与传统文化产业逐步走向深度融合,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使得传统文化产业的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培根曾说:“在所有的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更加伟大的了。”“旅游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1]中国旅游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旅游业市场变化趋势,才能谋求生存和持续发展。“旅游的创新,还需要依托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并应用到旅游开发之中,由此产生新的旅游业态和新型旅游产品”。[2]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和发展,是促进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旅游文化小镇建设的支撑力量。未来旅游文化小镇的建设必须依托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小镇文化旅游特色的深度挖掘和充分展示。科技创新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应用到生产体系,创造新价值的过程[3],它不仅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更为后者发展催生了文化新业态,拓展了新的文化产业内涵。随着旅游市场由大众旅游向小众旅游的转变,旅游消费的新趋势逐渐变为以文化性和休闲性为主诉求。而旅游小镇融合了文化、娱乐、休闲体验等多重旅游功能,成为旅游的热点产品。旅游小镇的概念是在小镇概念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它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是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双重因素推动下产生的。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4月强调,“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实施,在国家层面,引导扶持1000个小城镇发展为特色镇”[4]。因此,作为魅力小镇的典型代表,旅游小镇在国家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旅游小镇建设的重点在于彰显其“特色化”;旅游小镇的核心在于“泛旅游产业整合”。旅游产业的整合依托传统的思路可能会是死路一条,而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旅游产品创新发展才是正途。科技创新如何与旅游文化小镇建设结合起来成为旅游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科技创新与旅游文化小镇建设问题,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郭琳、李翠军[5]认为科技进步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展示的手段,它使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设计更趋合理、规范、科学。张捷[1]强调了信息技术、交通技术以及环境科学技术等对旅游发展的多重作用。刘艳[6]详细分析了科技和旅游的内在关联性,揭示了科技与旅游的互动关系。王玥[7]就网络技术给旅游业带来的挑战、高科技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和冲击进行了研究。但学者们更多的只是阐述了科技与旅游融合的互动问题,而在推进旅游文化小镇建设过程中,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来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小镇内涵,彰显其个性特色并没有太多涉足。因此,研究科技创新与旅游文化小镇建设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大阳旅游文化小镇概况
(一)大阳旅游文化小镇地理区位
大阳旅游文化小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晋城市位于晋东南地区,雄踞太行,俯瞰中原。在中国版图上,晋城处于中心位置,是山西通往中原、走向全国的重要门户,也是全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大阳曾为全国的冶炼重地、九州针都,工商业发达,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如今,大阳镇煤炭、冶铸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在泽州县名列前茅,为大阳古镇旅游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悠久的建制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存为大阳古镇注入大笔文化财富。大阳古镇因其历史上的繁盛,被盛誉为“三晋第一镇”,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因其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镇活化石”;因其丰富活态的民俗文化,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按照车程计算,在大阳镇三小时旅游经济圈内,包括了北至长治,西至临汾、运城、三门峡,南至济源、洛阳、郑州、开封,东至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诸多大中型城市。在这一范围内,共有5A级景区13处,4A级景区82处以及众多分散的旅游资源。在大阳古镇所在的这一旅游区域内,旅游景点众多,但都属于观光型景点,缺乏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大阳古镇拥有34万㎡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体量巨大。大阳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民间节庆活动丰富,底蕴深厚。从区位、交通、体量、文化等各方面分析,大阳古镇有条件成为“晋东南旅游集散地”,并在未来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大阳旅游文化小镇特色
大阳旅游文化小镇区别于其他古镇景区的特色在于其巨大的建筑体量以及鲜活的历史呈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阳旅游文化小镇旅游的竞争力和独特性体现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大阳曾经是一个官商云集的古镇,从内阁首辅到户部尚书,从知府县官到举人秀才,大大小小的官员形成不同规制、不同体量的院落建筑,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核心阶层的“仕官文化”。同时,大阳还是一个商贾云集的地方,冶铁工业特别是制针贸易使大阳成为富庶之地,在官家大院之外,形成了体现商业阶层文化的商家大院。不同阶层的院落形成了古镇特有的街巷机理,既体现了风水格局,又反映了人文秩序。大阳的珍贵在于容纳各阶层的庞大建筑群,全景式地展示了古代的风韵,大阳古镇是一部再现古人风貌的百科全书。2.珍藏在古宅背后的仕官商贾故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大阳古建筑群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岁月的久远,更多的是能提供给当代人一个了解古人故事的载体,古建背后的历史文化是其最核心的价值。大阳鲜活的大院、寺庙、祠堂、家庙、书院、牌匾、贡院等,向世人诉说着古代士人、氏族、仕官生活和商业沉浮,整个大阳古镇是一部承载文化演变的史书。3.从宫廷到民间的文艺胜地大阳的民俗与其他古镇不同之处既在于其绵延久远的传承,更在于上至宫廷、下达百姓的包容。既有并列于春秋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繁盛于春秋、秦汉的《阳阿》《薤露》;又有诸宫调、卖针歌、八音会等流传于民间的音乐曲艺,还出现了赵飞燕等历史名人。因此,大阳是古代中国传统歌舞音乐的都会。4.中国传统工艺匠人文化的聚集地文化的繁荣立足于经济的繁荣,大阳的繁盛在于商业的发达,大阳曾是晋城周边的商贸集散地,铁器行、布艺号、染坊、银楼、当铺、酒坊、醋坊成千上万。支撑繁华商贸的是多种传统工艺的集聚,冶铁工艺、制针工艺、传统酿酒和制醋工艺、银器工艺、竹器编制和染布工艺、制香工艺、皮革工艺等群技荟萃,形成了古代工艺文化的聚集地,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大的价值。
(三)大阳旅游文化小镇资源特色
根据大阳镇旅游资源类型普查统计可知,在全国旅游资源8大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大阳镇旅游资源占6个主类、8个亚类和18个基本类型。其中主类占全国的87.5%,亚类占全国的35.5%,基本类型占全国的13.5%。对于一个旅游文化小镇来说,旅游资源类型相对比较齐全,种类比较丰富多样。
二、大阳旅游特色文化小镇产品体系建设
大阳旅游特色文化小镇的旅游开发,应深挖文化内涵,注重产品和服务创新,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渠道,采用文化先导、旅游跟进、保护于内、发展在外的策略,打造“中国大阳,活着的古镇”品牌。立足晋东南,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围绕“活”字做足文章,紧扣“煤铁之乡”“九州针都”“仕官之乡”“飞燕故里”等主要文化脉络,深挖文化内涵,以打造古镇品牌为目标,以产品创新为驱动力,整合古镇院落、传统工艺、生态农业、民间节庆和民俗演艺五大资源,以“生态、生产、生活”全景LIVE体验为模式,实施“产品破题、项目点睛、空间突围、营销出位、设施提升”五大突破路径。
(一)大阳旅游文化小镇发展理念
以旅游为引导发展新型旅游文化小镇必须坚持“突出亮点、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大阳旅游文化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应始终秉承这样一种“保护为先,科学发展;文化兴镇,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1.保护开发理念秉承“保护中发展,传承中创新”的理念,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指导,以再现千年古镇的繁荣风貌为目标,以保护为前提,充分研究古镇的历史价值、人文特色、建筑格局,在保证古镇“核心”特色与整体风貌的前提下,以景观融入、空间叙事的手法,凸显大阳的历史人文和社会风貌等,使大阳旅游文化小镇能够借助旅游实现可持续性发展。2.文化兴镇理念文化是古镇延续发展的根脉,也是古镇吸引力的来源,弘扬大阳传统文化,展示大阳珍贵的文化内核是留住大阳吸引力的保证。在传承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活化文化的载体、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大阳文化,使大阳成为文化的传承区和示范区,保证古镇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3.产业惠民理念着眼于古镇的长期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强烈的产业带动作用,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的本地居民参与到旅游产业当中,带动特色饮食、老屋民宿、旅游商品产业,使旅游业成为支撑古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带动本地就业,实现旅游富民。4.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实施旅游全产业链带动战略,以大阳古镇为核心,联动周边乡村、景区,推进大阳镇全域旅游发展。大阳古镇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大阳古镇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大阳古镇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大阳的经济发展。
(二)大阳旅游文化小镇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
建立健全符合大阳旅游文化小镇旅游发展新需求的产品体系,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围绕旅游市场新需求,打造休闲化、多元化、新业态的旅游产品体系,发展古镇观光旅游、文化休闲旅游、民俗度假旅游、农业乡村旅游、专项旅游五大旅游产品。1.古镇观光旅游以古镇古建筑为重点,修缮古建筑群落,复活古代生活场景,通过古建与现代影像技术的结合,开发古代生活4D展示、虚拟显示互动等产品,通过文化博览、生态观光的方式,抓住文化休闲市场需求趋势,将大阳古镇建设成为产品丰富、业态多样、功能完善的建筑景观博览、园林赏析、文化欣赏等一系列休闲旅游项目。通过“裴家十八院”“茹太素故居”“张都堂院”“常翰林院”“阳阿县衙”“汤帝庙”“吴神庙”“镇史馆”等支撑项目来完成。2.文化休闲旅游以大阳古镇的千年文化为吸引核,从古建、历史、民俗、节庆等四个方面,展现“怀古、感叹、欣赏、留恋”旅游情感,开发民俗体验、演艺观赏、节庆体验等旅游产品。以创新工艺品制作体验为重点,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旅游商品为突破点,以节庆活动为吸引点,以商业贸易为经济增长点,设计互动式、参与式的多元体验方式,提升民俗文化、歌舞文化、仕官文化的感受度,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名镇。以“阳阿公主府”“飞燕宫”“古舞节”“祈雨节”“灯棚节”“采薇乐坊”“大阳曲艺中心”“阳阿古街”等项目支撑文化休闲旅游。3.民俗度假旅游充分利用民俗文化特色和古镇空间,将民俗文化嵌入到古镇的各个角落之中,开发高端旅游度假市场,紧抓深度旅游爱好者、艺术爱好者、家庭团体游客、企业商务团体游客等细分客源市场,开发旅居度假、艺术休闲、家庭亲子、商务度假旅游产品,打造古镇高端度假旅游目的地。以“大阳十五巷”“阳阿老街”“西集客栈”“汉乐府”“古商业街”“创意文化休闲街”“美食街”等支撑项目完成。4.专项旅游依托大阳古镇历史民俗、生态田园、文化景观等资源,打造自驾野营、美食餐饮、研学教育、商贸购物等四大专项旅游产品。以自驾旅游和美食旅游为重点,建设自驾车营地、美食广场、馔面馆等项目,通过美食业态的引导,激发研学群体和购物群体。以自驾车营地、馔面馆、三晋传统手工艺博览园、民俗展览馆等支撑项目实现。
三、以科技创新打造大阳旅游文化小镇“智慧景区”
在文化旅游盛行的年代,游客的旅游体验不仅仅是满足“看”,更多的是追求过程“三性”、目标“三感”和动机“三求”[8]。过程“三性”即可感知性、可理解性以及可参与性,这是旅游体验经营的关键所在。目标“三感”即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这是旅游体验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动机“三求”即求补偿、求解脱和求刺激,这是旅游体验得以形成的核心动力[8]。特色小镇旅游发展必须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关注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旅游体验和旅游产品塑造上来。旅游文化小镇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9]。集文化、休闲和娱乐等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小镇的旅游模式成为最受人们追崇的外出旅游的形式[10]。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将推动全域旅游的大发展。科技创新的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将更有助于小镇文化内涵的“活化”,有助于挖掘特色文化,以及有助于完善特色小镇的旅游产品体系的和塑造特色化的旅游体验产品。通过科技创新“活化”小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镇特色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科技创新构建旅游文化小镇支撑体系
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等科技创新手段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信息化、智慧化的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必须打造“智慧景区”“智慧小镇”。1.建设大阳旅游小镇数据中心建设大阳古镇景区多网互联数据中心,既包括了IT基础设施,即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安全设备的部署,还包括为这些设施配套的机房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以泛在的、宽带的、高速的网络基础设施作为信息系统的信息传输载体,通过构建光纤数据网络、无线WIFI网络、移动通讯网络、无线对讲网络、传感器网络等,在景区形成多层次的、全覆盖的通讯网络体系。2.建设大阳旅游小镇软件支撑系统和监控调度中心构成小镇数据中心的基础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监控调度中心主要包括集中设置视频、GPS监控指挥、接处警等系统,并可利用大屏幕设备结合GIS地图,放大和定位重要位置的视频和监控电子地图等。
(二)以科技创新构建旅游文化小镇应用系统
旅游小镇应用系统包括网络协同办公系统、视频监控与分析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售检票系统、导游管理与自助导览系统、信息与互动查询系统、移动应用系统、景区电子商务系统以及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等九大方面。网络协同办公系统能够实现景区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协同办公,提供一个简单、高效、快速的办公平台,完成工作人员的网上协同工作,实现网络智能化办公,以提高办公效率,实现资源共享。视频监控系统是“通过摄像头采集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等地的实时场景视频数据”[11],在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利用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指挥调度中心,供工作人员实时监视各类现场”[11],从而有效保障游客疏导、灾害预防、应急预案等工作。指挥调度系统包括景区值守、智能处置、决策会商、远程指挥、应急联动等功能,协助景区指挥人员有效部署和调度景区队伍、景区物资、景区装备等资源,可实时或及时将相关任务指令、事件发展情况和景区处置状况传递给相关人员,结合监控画面和GIS地图,实现可视化协调指挥、有序调度、有效监督。售检票系统(电子门票、门禁)由售票、检票、中心管理与结算系统、门闸机等构成。该系统配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检票。电子票的购买支持手机支付或者网上金融支付等方式”[12]。导游管理与自助导览系统是与售检票系统匹配的管理系统。通过导游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导游级别、导游信息管理、导游评级、导游预约、导游排班、导游评价等功能,通过游客对导游的评价及管理,可实现对导游队伍的监督和管理。大阳古镇景区自助导览系统以旅游数据中心为支撑,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库,打造数字旅游地图和自助语音导游。自助导游硬件设备“能显示景区导游图,支持无线上网,支持全球定位系统,完成自助导游讲解”;“能提供手机自助导游软件下载,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完成景区地图查询搜索、游览线路选择、景点自助讲解等功能”[12]。信息与互动查询系统是与售检票系统与导游服务系统紧密联系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游客互动及投诉联动服务平台、呼叫服务中心、建设多媒体展示系统,在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处、主要景点及游览线路等位置放置可提供信息查询、预订终端(多媒体触摸屏)服务。景区电子商务系统(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是大阳古镇“旅游官网”。游客通过该网站可查询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各要素信息,查看景区旅游动态,购买、预订门票、旅游商品、线路、酒店,进行在线咨询问题等。景区管理单位可通过网站景区的信息,如旅游线路、折扣信息、新闻、门票、旅游商品网上销售预订、促销信息、招商项目等。通过该四大系统能够迅速实现旅游者入园、导览与信息收集的目标。小镇旅游移动应用系统。通过构建手机支付系统,联合微信、支付宝等手机支付终端,推出大阳古镇“旅游钱包”应用。通过大阳古镇旅游数据中心,设计大阳古镇“旅游通”智能手机app。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运用三维全景实景混杂现实技术、360实景照片或视频等技术”[13],完成旅游文化小镇的数字虚拟景区,实现文化小镇的虚拟旅游。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平台能在互联网、景区门户网站、景区触摸屏导览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上应用。
(三)以科技创新构筑旅游文化小镇旅游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28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9(C)-0069-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意识和时代潮流。创新文化是一个科研单位的生存之根,科研院所必须不断促进创新文化的建设,才能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科研院所作为创新体系的主体,担负着为国家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引领方向,是我们崇高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完成这一时代的重任,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革创新,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军工科研院所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本人结合我所的实际情况,对创新文化建设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结合我所的科研生产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所的创新文化是在从事科研生产中所形成的具有军工特色的意识形态、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物质表征,它包括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两个方面。一个目前肩负着国防重点工程任务的研究所,要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就必须要发扬、挖掘并培育研究所自身独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结合在我所的工作实践对创新文化建设进行尝试性的探索,本人认为创新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弘扬精神,宣传核心价值
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企业核心价值观能够产生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广大员工保持不断创新的激情,促进创新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调动和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创新文化与科研生产的良性互动,使广大员工树立“我与企业同荣辱”的价值观,从而自觉自愿地、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的共同愿景目标而努力。
(二)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创新意识是决定大至国家民族、小到我们这样一个研究所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它能进一步推动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先进观念,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因此,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关键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教育。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工夫,通过多种形式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创新文化建设对研究所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大家从思想上、从根本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我所通过橱窗、局域网、板报、所内工作简报等多种宣传方式,开辟专栏、专题宣传,倡导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风气,从而在全所上下形成勇于创新的生动局面;其次是领导高度重视。一种需要全员参加的创新文化建设,如果没有领导的竭力倡导和大力支持,是难以实现其目标的。我所各级领导应该不断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把创新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标任务,并落实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积极组织和发掘创新点。
(三)完善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创新精神的保持与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提高,都离不开制度这一载体的存在。制度建设是提高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任何一个组织,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制度,其成员就会成为毫无凝聚力的一盘散沙。要鼓励创新,必须完善制度,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健全激励机制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发展创新文化的制度与规范,必须通过具体的激励创新的规则,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创新建设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激励机制大体应该包括: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科研经费资助制度、优秀创新人才奖励制度等。对获得“年度管理创新奖”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这些都是我所创新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
2、优化调整科研生产管理体制
制度的完善并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补充、改进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调整和优化科研院所的组织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变机构重叠、相互封闭的状况,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有创新能力的科研生产和管理队伍,提高我所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所不断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分类评估制度。目前正在进行多方面的调研工作,准备进行第三轮体制改革,针对研究室、管理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的不同工作特点,建立不同的考核方法和指标,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量化标准,有效地考核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所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进步,为我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以人为本,培养创新人才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创新文化建设的灵魂。因此,创新文化建设必须塑造和培育企业人本文化,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结构和激励模式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同时,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中,大力营造依靠人、服务人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单位和个人统一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做到激励要公平,力度要合理,要使员工看到努力的希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我所新出台的表彰制度中增设突出贡献团队、突出贡献个人、青年岗位能手等奖项,对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年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促进人才快速全面成长;第二,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竞聘上岗制度,择优录取,力求最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岗匹配,变人才的成本观念为人才的根本观念;第三,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完善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发展壮大企业的人才队伍,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技术一流的领军人物。我所为促进学术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本着“公平竞争、动态管理、目标考核”的原则,制定下发了《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学科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强化激励措施,推动我所专业发展和学术建设;第四,建立人才评价机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各类人员的科学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每季度对职工及部门进行考核,将工资的20%作为考核标准,按考核结果进行按比例分配。鼓励广大职工和科技工作者做自主创新的先锋,做拼搏奉献的楷模。
(五)团结协作,凝聚团队精神
团队文化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成功、高效的团队是形成学科优势和竞争力的核心,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可以形成人力资源的有效凝聚,使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而形成合力,共同完成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促进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的产生。
我所作为XX所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专业的多样性。在科研生产过程中,需要由有不同特长的人组成结构合理的队伍,发挥各自专长,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互补,才有可能出更多的创新科研成果。我所围绕自身特色和学科优势,根据科技创新目标,制定团队创建计划;并从学科建设、项目实施入手,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增设多个奖项以团队命名,如“突出贡献团队”、“科技自主创新团队”等;大力引导团队创新,提倡团队合作,弘扬善于协作、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主动心,促进团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六)组织创新,培育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是实现个人和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知识经济时代,科研院所作为高新技术密集、尖端科技集中的前沿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创新、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应该强化知识管理,大力倡导学习理念,从根本上提高科研院所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所全力推行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着眼于学习能力的提升,组织氛围的改善和实际工作的促进。我所制定了《学术交流活动管理规定》,开展一年一度的科技周活动,推动日常性的学术交流广泛深入进行,对活跃我所学术气氛,增进经验交流、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管理方面,学习日本等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我所在全所范围内推行精细化管理的6S管理,应用先进管理手段,改善和提高了部门形象、工作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我所科研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引言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文化、政治与经济相互渗透和交融,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深远影响让我们意识到文化建设是保障政治稳定、强大,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我国大部分煤炭城市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间,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进行创新,而创新的持久动力则来源于创新文化的培养和建设。
一、知识、创新与创新文化
知识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创新的基本条件。但有了知识而没有创新文化的引导,创新则缺乏主动性和持久的动力。创新文化是能够激发和促进组织内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的,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它是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体,主要包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制度体系以及组织氛围、领导风格等内容。创新文化的核心是促进组织知识共享[1]。创新文化的作用渗透在创新的产生、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应用的整个生命过程中。Meng-leiMonicaHu,Jeou-ShyanHorng,Yu-HuaChristine(2008)[2]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团队的创新文化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共享的结果又形成了更高的组织创新绩效。李前兵(2009)[3]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安徽4省范围内多家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也证实,企业的创新文化与企业的创新动力正相关。基于以上概念和原理,将组织创新文化延展到城市区域的范围,研究创建怎样有利于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的创新文化环境是煤炭城市通过创新进行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
二、煤炭城市创新文化的特征
孙建国、李晓轩等(2006)[4]认为,创新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价值观念、制度行为和环境条件3个方面。这与前面提到的创新文化的概念是一致的。从这3个维度来观察,煤炭城市的创新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价值观念落后,缺乏知识创造的源泉
价值观念包括价值观、自信心、合作意识与创新氛围。随着煤炭资源的逐年递减和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煤炭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感到了压力,也期望自身能够尽快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但多年来煤炭城市依托煤炭企业,煤炭企业依托煤炭资源和国家政策下的发展模式,致使大多数人把煤炭城市的转变寄期望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员工缺乏竞争意识、商品意识和创业精神。例如,大多技术部门只能完成引进管理和维护的功能,无力、也懒于对引进技术进行改造实现再创新,一味要求交钥匙工程,将知识创新转化成本和风险转移给研发方,从根本上抑制了科研方创新的积极性和知识共享的动力,破坏了合作共赢的氛围。煤炭城市急于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迅速转型的目标与人才匮乏的矛盾突出,创新能力薄弱。最近5年,黑龙江省4个煤城平均每年考入其他省市的大学生大约1500名,而同期毕业返回的却不足1%;煤炭城市区域内的许多高等学府相继搬迁到哈尔滨、大庆等经济较好的地市;4个煤城的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的专业科技人员3年外流450多人。所以,即使有好的高新技术项目,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新的项目也无法启动。
(二)制度落实不到位,阻碍知识溢出和共享
制度行为包括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发展和领导行为。当前,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而占煤炭城市主导力量的国营大型煤炭企业虽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至今其所有制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产权分配中,国有股比重仍偏高,部分主管部门还是对企业“不放手”,企业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生产经营组织,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运营机制等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让人们无形中都能遵守和执行这些约束还有待时间的积累。不但人们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地方政府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执行也不到位。因此,煤炭城市缺少对知识创造的激励和保障。煤炭城市由于创立之初由国家直接调拨资金、技术和专业人员,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先天的资源禀赋,企业的日常生产主要依赖已有的技术装备,生产是企业的核心任务,企业领导主要关心的是产量指标,对技术,特别是先进的技术需求并不迫切,因此,对技术人员的点滴创新并不关注,企业内部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组织制度和创新氛围,想搞创新的人也缺乏相对的自由和充分的资源。虽然近年国家开始关注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投入部分资金鼓励煤炭城市的产业改造和经济转型,但对其需求来讲,只是杯水车薪。
(三)环境条件恶劣,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完善
环境条件包括工作条件和区域环境。煤炭城市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畅,城市硬件设施较差,科技、教育、医疗整体水平与普通城市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城市整体水平发展缓慢,又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硬性约束。虽然各煤炭城市为摆脱困局,提出了以创新为动力来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行政职能弱,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建全,市场竞争无序,市场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创新成本高、风险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有限;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缺乏制度和机制保证,风险投资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因此,各煤炭城市的创新文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煤炭城市创新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通过创新文化建设来推动创新的发展,选择依据创新文化内容从不同维度制订创新文化建设措施,分别在个人、组织和社会3个层次进行创新文化建设的路径,构建完善的煤炭城市创新文化体系是实现煤炭城市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如图1所示)。
(一)以提升价值观念为核心,构建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创新文化
1.个人创新文化
个人创新文化强调基于对实现自我价值不断追求之上的不安于现状、勤于探索、勇于冒险的精神。个人创新文化的培养可从教育、培训和社会宣传3个方面构造。教育是文化的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顷向于求同,这种文化适合工业化社会的密集型大规模生产。但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人们的需求已转向追求个性化的服务。紧跟时代的步伐,个性化的培养应从学校教育就开始。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工作状态后,人们每天接触的人和事大多是重复性的,思想观念也会固守在某一个模式。改变这种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出不断重复的活动范围,去接触新的人、新的信息和事物。围绕工作的各种培训是个人创新文化培养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通过组织和社会各种媒介宣传标杆性人物,树立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让有追求的人提高自信,看到希望,变被动创新行为为主动创新,这无疑是提高创新效率的持久动力。#p#分页标题#e#
2.组织创新文化
对于组织来说,创新往往意味着改变多年习惯的用人模式、工作方式和做事方法。领导干部首先要转变观念。只有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战略,紧跟时代的步伐,明确组织成员共同的愿景才能保持组织健康的生命力。其次,对待组织中才华出众但个性鲜明的人所表现出思维活跃、见解独到、创新意识强的特点持赞同和鼓励的态度,形成鼓励变革、支持冒险、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氛围。管理机制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实现文化与管理的融合,从制度管理过渡到文化管理,为创新主体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提供努力可得的创新资源。管理实现上做到既有纵向的部门分工,又有横向的项目合作,提供地理临近、认识临近和组织临近的机会,创造有益于知识溢出和共享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
3.社会创新文化
在社会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长期统治给人们的创新行为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中庸之道的哲学、“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等造成人们做事墨守成规、循序渐进,因而很少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此外,传统社会文化中论资排辈、等级森严的现象,严重打击和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及天赋,扼杀了创新精神[5]。创新就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路上必有荆棘、坎坷乃至失败的风险。应当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激励创新、尊重不同意见、鼓励不同见解的创新氛围,引导人们主动创新,激发人们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热情;提倡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破除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此外,在创新实践中要大力倡导学术的平等民主和创新的公平竞争,鼓励自由探索、百家争鸣,营造支持创新、支持革新和允许试验、宽容失败的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氛围[6]。
(二)完善制度环境,构建煤炭城市创新文化体系
在处理制度环境与创新之间关系的时候,首先要肯定的是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促进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将一个人的努力及其成果完全归本人占有,从而能激励他们有充分的积极性来从事生产性活动。其次,在积极推进创新制度建设的时候,应明确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和鼓励创新,对创新者的利益、其他竞争者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利益等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不要将制度建设变成维护创新者既得利益的工具。最后,制度是动态的,制度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制度要根据创新的需要不断变更。
1.产权制度改革
煤城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合资合作等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改革,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元化,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2.知识产品保护体系
知识创新活动的最终结果是知识产品,如专利、版权等,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外部属性、信息不对称属性和不确定属性。知识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创新具有先天的风险性。这种现象不是通过市场调节能够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和干预以及科技中介良好的联络和沟通。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制订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并主动与科技中介机构配合,肩负起桥梁纽带作用才能保证创新网络体系的完整性[7]。
3.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教育培训体系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造的源泉。教育培训任务除由大学和专业培训机构完成外,企业和社会各阶层组织都应注重对创新主体的培养,尤其是企业更应该注重培训制度建设,推行终身学习的理念。政府也应将“创新文化建设”的各种策略落到实处,完成并保持政府每年在教育上的财政投入不断增长。
4.创新组织机构建设
首先,要考虑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逐步建成以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为开发基地、政府孵化中心和行业专业孵化器为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为转化基地的创新平台系统。其次,要鼓励企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孵化器,提升整体孵化功能。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优势行业积极支持企业建立专业孵化器。构造出能够进行知识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
创新文化是指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联的群体的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创新文化包括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要素。文化环境外在于创新实践,包括适合或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组织文化和社会氛围。文化要素内在于创新实践,包括创新所需要的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创新文化有利于新创意、新发明、新组织、新制度的产生,有利于相互协作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深化产学研创新合作,就必须在全社会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一、在全社会大力传播和普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创新文化的灵魂。要把握创新文化的内涵,就必须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深入的认识。科学精神是科学目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统一体,它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当代科技文化还十分强调沟通协作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最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是超越工具理性、物欲主义,追求价值理性和意义世界。人文精神在创新文化中主要体现为重视、尊重、关心创新者,创新的价值是满足人的需要,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要着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
创新需要打破常规,具有独创性,社会就应该能够容纳独特个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思想、独特学说。没有百家争鸣,人们就不可能获取创新的灵感,就不可能尽快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和思想,就很难冲破既有教条和权威的束缚。求实精神、怀疑精神的树立都需要社会的文化氛围。要有支持创新的价值标准。创新有很多方法与技巧,如把握机遇的能力。但如果没有新的价值标准,就难以实行,特别在社会、经济领域。要有激励创新的行为规范。创新有风险,付出巨大的努力还不定能够获得收益,而人们的行为是趋利的。要解决这一矛盾,社会必须有激励创新的行为规范。
三、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广泛宣传和营造合作共赢的创新创业环境
合作共赢价值观是产学研合作中利益主体以实现各自利益为价值目标,在对话、交流、协商、合作的和谐互动中,使各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确定的思维程序、规则和方法。共赢思维方式是一种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其目标就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实现产学研主体各自合理利益,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使人类得到全面发展。对于产学研创新合作这一微观社会组织来讲,通过合作发展来谋求各方互利共赢。
推动产学研创新合作,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更要重视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认识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关系着产学研创新合作的成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长远目标休戚相关。然而,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我国绝大多数科研人才集中在科研院所而不是企业,而大多数科研院所以从事基础研究为荣,而不愿意从事开发研究。受传统文化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大部分学者普遍不愿与商业有染,而一旦部分学者与商业有染,可能在学术界被视为另类,这也是我国非职务发明占据相当比例的重要原因。而美国有四分之三的科技研究人员分布在企业,大约有四分之三的科技研究开发者工作是在企业完成的。社会文化的改造不可能蹴而就,需要政府部门持续不断地推动,使科研人才积极走进企业。确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还应着眼于培育新型的企业创新文化。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薄弱,有较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意识的企业较少,大多数企业关注的是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如何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对研发和创新缺少足够的重视。持续和成功的技术创新,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资和管理,形成浓重的创新文化氛围,才能有效地发挥全体员工的能动性。技术创新不能只盯着物质资本或技术本身,而要重视创建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
四、要切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走向深入
关键词:知识产权文化 文化建设 必要性
据有关统计,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70%源于高校[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建设亦取得了显著成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不同程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跨越式的发展,高校的科研已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是我国高新技术的重要生长点和辐射源,也是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度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之高校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淡薄,导致高校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高校中贯彻和实施知识产权制度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使然。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实施离不开相应的知识产权文化,知识产权文化是实现知识产权法律功能的基础。建设知识产权文化,应当成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工程。故而,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对完善高校知识产权制度,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知识产权文化
2003年5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2004-2005年计划和预算草案修订案》中首次明确提出“知识产权文化”这一新概念,并把创建知识产权文化作为WIPO工作的一项重点计划,还希望各国都建立一种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2]。所谓知识产权文化,是指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指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为方式[3]。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应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知识产权学说、意识、习惯等;二是制度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规范、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设施等方面[4]。而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助力,WIPO认为建立一种充满活力的知识产权文化是各国的共同需要,可以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在一个相互联系的战略整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知识产权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力手段的潜力。随着对知识产权文化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对于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成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必要条件。
2.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其法律体系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基本涵盖了当今科学技术研究各领域。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具体实施,一方面,不仅保护了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创造发明、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使得科研人员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尊重,科技人员也获得了相应的精神权力和丰厚的经济回报。但是,相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作为我国科技工作生力军的高校,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创新文化不足、忽视或弱视产权保护的现象和问题,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更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1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知识产权意识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指人们对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认同程度、所持态度的综合反映,体现了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知识产权意识是知识产权工作的思想基础,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知识产权事务的发展和事业的成败。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导致知识产权流失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取得的国家级科技成果达4万多项,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大量的科技成果没有申请任何专利保护,对保护知识产权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形成“重成果,轻专利”这种政策倾向所导致的。在许多课题完成时,科技工作者只看重其在学术水平上的评价和立项部门对其完成情况的认可,没有考虑该成果能否申请专利保护并占领市场取得经济效益。另外,在高校职称评定中,也是以承担项目数以及科研经费、数量和质量作为评定参数。所以许多科技成果都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结果造成科技成果的资产和权利流失。
2.2创新文化不足
知识产权文化的本质属性在于创新,一切知识产权的产生本质上都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文化就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即这种文化可以促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发展的落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在于我们缺乏创新文化,这也是一种文化上的落后。而当前我国高校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尚存在着不少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高校丧失了宽松民主、愉快舒畅的科技创新氛围,严重地制约着高校科技自主创新功能的充分发挥。
首先,功利化倾向较为突出,当前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提升学校档次,不少高校都在争项目、争资金、争人才。在科研方面,也都在比论文、比鉴定成果、比获奖数量等。一些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也是受到职称评定或相关利益的驱动,即从事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晋升职称或获取相关利益,在这种导向的背后,实质上是部分教学科研人员科学探索精神和抵御名利等外部诱惑能力的缺失。
其次,科研活动缺乏协作,在许多高校中,科技研发活动还普遍停留在低投入、单学科、小范围甚至单兵作战的基础上,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宽广视野,缺乏团队和集群的协作,缺乏多学科、多专业的联合攻关机制,缺乏高校间乃至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间的科技合作平台,因而局限性很大,难以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2.3管理文化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仍处于起步阶段,知识产权管理文化仍不健全。一方面,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不全,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置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没有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而是把这项工作并入科技处管理,即使设置了也还缺少完整的制度和政策。知识产权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其业务性、法律性都很强,管理范围广,如果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全面负责学校的知识产权工作,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就不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争取法律救济,维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结合不紧密。科技创新在技术上表现为进步,在市场上表现为独有,在法律上就应当表现为一种权利。因此,科技管理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但是目前高校科技管理制度与知识产权管理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一是缺乏完善的发明创造申报、审核制度以及权利形式的选择决策制度。如当科研项目取得一定成果或完成后,课题组应向单位的主管部门申报,以便学校及时了解和审核科研成果情况,确定是申请专利还是选择其他权利形式加以保护等等。但在实践中许多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规章制度,自然就无履行这方面的职责。二是目前许多高校现行的成果管理仍在沿用鉴定、评奖模式没有将专利等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一些本应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成果以不适当的形式公之于众丧失了潜在的技术权益。
3.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3.1高校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知识产权教育的主要阵地
高校是知识经济中知识创造和服务社会的中心,也是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重地,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还有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其中,知识产权的创新是战略的核心,而培养懂法律、经济、管理、科技、外语的知识产权人才是自主知识产权产生的源泉和动力,是知识产权得以有效保护、积极实施、正确管理的保障和前提。高校的职能和理念决定了它是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场所,对我国广大青年大学生而言,高校是进行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知识产权人才诞生的摇篮,是推行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所以,高校在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大普及的浪潮中,将又一次担起重担。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对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2人才和创新成果集中的高校需要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高校生产知识,创造知识,已成为知识产权的“增长点和辐射源”。高校拥有一支庞大的富有创新精神的研发人员,包括教师和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等各种层次的学生。他们是科学技术和知识生产的重要主体,拥有众多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是我国创新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据报道,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28.6万人,共有两院院士450人,占全国院士总人数的33%;“973”项目高校首席科学家有45人,占总人数的40%;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444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711名。研究人员众多的高校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全国高校共有研究机构509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个,已有或正在启动建设4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些数字表明:高校已成为我国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科研开发的生力军。
众多的科研人员和创新成果集中的高校,相应的应该具有较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而现状却并非如此,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还仅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严重的状况与此是有密切的关系的。由此,我们有必要将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起点和重点放在高校,特别是研究型的高等院校。以最贴近智力创新人群的方式,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的成长,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科研人群中的知识产权文化。
3.3高校的知识产权文化现状需要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如上所述,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创新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科研成果保护不力等问题,其症结在于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缺失。首先在制度层面的知识产权文化上,由于缺少相关知识产权制度或者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高校科研人员缺少创新的动力和激情,即使出了成果,也多是了事,而不是去申请专利,进而进行成果转化。学校也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组织机构,从而导致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而不是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促进、保护和利用。而在观念层次上,众多的科研人员缺乏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无法有效的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更没有创造、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习惯。因此,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是改变目前高校存在的知识产权体系缺失和紊乱的一剂良药。
4.结语
建设符合中国实际的知识产权文化,应当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工程。而高校作为我国高新技术的重要生长点和辐射源,必须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为促进高校科技进步、健康发展,争取我国经济独立自主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凌申坤.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科技, 2004, (2):41-43.
【关键词】唐山市,地方高校,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对策
一、地方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是城市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地方高校是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力,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重要作用,不仅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打造学校品牌,提高地方高校整体实力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城市建设中科技研究、文化交流和信息咨询的核心,担负着知识传授、信息传播的重要任务,同时担负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任务。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就需要快速打造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的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上起着重要的生力军作用。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济济和知识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新技术、新科学、新知识辐射源的作用,能最大程度节约资金、人员成本投入,并且效果极好。高校不仅承担着研究科学、研发新技术的责任,而且在为城市建设方面培养新的、高素质的建设者,促进城市的现代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唐山市高校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管理体制问题。高校陈旧的内部管理制度限制了其创新文化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对其管理体制进行深入地改革,从而适应目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学术研究腐败、学术投机主义等不良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缺陷造成的。这不仅打击了创新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校园内的创新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二)地方高校自身发展定位不清晰问题。目前,唐山有3所本科级院校,在人才的本地培养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进行前沿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机构较少,创新能力相对较低;从事前沿基础研究的研究机构较少,创新成果储备较少[1];与周边区域比,吸引重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较差,还未形成创新型人才集聚发展的局面。
(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薄弱问题。目前,唐山市区域创新系统中研究、开发、中介和管理机构各个环节之间联系缺乏紧密、协调性,这些矛盾在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大大增加了技术要素流动的难度。当前无论在科研还是教育方面,高校教育均带有浓重的封闭性色彩,这些不利因素都严重影响了高校创新文化的建设。
三、唐山市高校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路径选择
当前,地方高校要不断建立自身的自主创新体系,把学校融入到一个新的创新型城市体系中,以创新为重要举措, 加快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充分发挥高校的重要作用。
(一)面向社会需要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最根本任务。高校要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高校还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根据需要不断调整课程的设置方向与教学方式。高校要根据唐山市经济发展需求的特点,制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调整方案,形成新的优势学科、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家型教师和学者,使人尽其才,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科技智力支撑。
(二)以办学特色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地方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所在城市的发展,高校一定要围绕城市发展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二者相互促进,共存共荣。高校要把创新型城市科技发展规划作为导向,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加强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各相关技术的融合,真正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高校要根据城市的定位来选择自己的发展走向,做大做强一批重点学科,不断强化学科的方向和特色。高校要积极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基地和研发中心,不断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打造校企合作的产品研发中心和研究基地,促进高校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
(三)加强高校与政府的战略合作。地方高校要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为地方城市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支持。高校要努力打造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创新平台,争取获得政府在政策导向、资金资源等相关方面的支持,以便促进学校自身又好又快地发展。高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地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让地方政府充分了解高校的发展状况及校园建设规划的制定,充分发挥人文社科方面的人才与学科优势,分析和思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地方的建设和发展,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与地方交流、合作、互动的重要意义,要与政府保持规范性、长久性的互动,保障高校与地方之间的合作发展。
(四)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高校作为城市创新主体,不仅提升城市整体文化素质,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创新文化的营造,所以高校的创新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高校要鼓励敢为人先、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唐山市城市文化建设贡献力量。高校要健全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提高教师投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性。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每一所高校都具有独特性,作为地方高校,应该在贴近地方、服务社会中着力培育和强化自身特色,在凝练特色中形成优势,从而提升竞争力、增强自我创新发展能力,积极融入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之中[3]。
参考文献:
[1]王小慈.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浅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1,(21):304.
[2]郭丽平.高等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微探[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5-37.
关键词:烟草 商业企业 科技体系 建设创新 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要按照科学布局、优化配置、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规划纲要中对烟草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但对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构成,以及体系中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明确阐述。
2011-2012年,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处成立了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课题组,结合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实践工作进行了研究,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路径、发展阶段、知识产权战略和重点领域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和规章制度。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这些成果和规章制度在安徽省烟草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探索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研究素材。
一、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容
科技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结构性基础上,为达到技术的创造、扩散与利用,在每个特定科技领域中的组织或经济个体所形成的网络关系[1]。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观念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五个子系统[2]。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包含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8个要素[3]。
从全国的普遍情况来看,烟草行业工商管理分开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集中在开展烟草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的研究上,烟草信息化建设、卷烟流通领域、烟草专卖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科技创新项目偏少。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来看,烟草商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还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的项目开发上,管理创新、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还明显不足[4]。
安徽省烟草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了知识技术创新、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是以科技创新目标管理为引领,以科技项目带动科技创新工作并规范管理,从而使烟草企业的科技创新有目标地开展。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包括了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制度建设、环境营造、人才培养等等。
从内容上来说,技术创新、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和科技服务机制创新三个主要方面又包括了不同的领域。技术创新分为烟草农业科技领域、烟草商业科技领域、专卖技术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领域、烟草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分为烟草营销管理创新,烟草销售供应链管理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包括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科技人才库和专家库建设等。
二、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定范围内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组织与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人才构成的开放网络,通过科技手段促进和进行新的创新、传播与应用。科技创新体系在组成和功能上有部分交叉,通过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和科技创新机制的调节,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体系内的组织与机构、科研力量、科技人员、资源信息、科研经费等要素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定位是否准确、层次是否清晰、功效是否互补以及整体运作是否高效。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体系由多个要素的组合,各要素之间的组合不能是杂乱无章的,而必须要形成有序的整体。体系中的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发展、有效运行,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能力才能得以发挥。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来说,涉及的相关部门众多,过程复杂,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和衔接必须适度。因此体系建设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路径和过程。
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建构立制、争取资源、重落实、强管理、创氛围”的步骤逐步完善。注重虚实结合,重点加强了保障机制的建设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在路径选择上,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先易后难,先简单后综合。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于同一职能部门可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先解决,对于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的问题后解决;对于流程清晰的管理先优化,对于涉及对象的管理后优化。结合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要形成,重点以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的完善和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形成有显性效应的创新成果。通过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企业的发展,形成创新氛围,推动整体建设的开展。实践表明,通过较为科学的制度构建和路径选择,安徽省烟草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创新和知识成果保护最重要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知识产权的有无、多少以及质量的高低直接表现了科技创新的程度[5]。烟草行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知识产权战略,从顶层设计上给烟草商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烟草知识产权战略中列举了烟草行业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类型,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原产地标志及植物新品种等。安徽烟草商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多种知识产权,如烟叶原产地、烟叶新品种、信息化建设中的计算机程序、客户管理中的商业秘密、营销和品牌建设中的创新方法、销售模式等等。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科研成果,包括研究报告的著作权。安徽省烟草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中还规定,资助的科技项目,要求对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和申请的专利等相关科研成果标注由安徽烟草资助标志等。
知识产权工作包括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四个环节。知识产权创造是源泉,知识产权的管理是保障,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手段,知识产权的运用是目的。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是知识产权活动的三个核心环节,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这些环节,保障每个环节良好有序地运行。
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结合项目的立项,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创新成果保护形式的选择与具体手段,研究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运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对烟叶新品种的开发与保护,烟草流通领域的服务商标设计、注册与管理方案,商标权保护方案的制定与落实,商业秘密的开发、管理与保护,电子烟务中的计算机程序的开发和保护,客户名单和渠道秘密的保护等等都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展定期监管活动,检测侵权行为,在系统内部、项目资助方与承担方、系统与消费者等之间建立知识产权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制定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四、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重点领域
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逐步开展工作[6]。综合创新体系的自身特点,结合安徽省烟草公司的实证研究,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重点领域应包括科研项目管理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
(一)科研项目管理建设
科研项目管理包括了科研课题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使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建设,根据烟草商业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实际,分析研究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创新管理的原则和创新管理的体系结构,可为今后制定科研管理规定及具体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层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从而促进科研项目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项目培养、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科技成果奖励等形式形成了一定的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但要满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行业、提升竞争实力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科技人才配置,构建评价机制,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激励机制在人才队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人才跟踪管理及后备科技人才管理,不断提高系统内部人才的素质,优化人才的成长及发展环境。
(三)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对于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全面提高烟草商业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是建设创新型烟草商业企业的重要内容,对建设世界一流烟草商业企业至关重要。应该有步骤,有方法,有目标的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创新工作,形成烟草商业企业重科研、重创新、人人争创新的文化氛围。
(四)市场营销创新
作为流通组织的烟草商业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就是通过经营思想与营销理念、营销战略与策略、营销方式与营销手段等方面的不断变革与重组以使组织创新得以巩固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技术创新成果得以推广和市场实现的根本前提,也是管理创新的前导。没有不断的市场营销创新就没有流通组织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就谈不上在我国对国外烟草企业逐步放开市场限制的情况下充分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赢得市场竞争胜利的根本保障和不竭动力,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烟草商业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核心动力,才能保证我国烟草商业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为主要抓手,开展科技开发与成果的推广应用研究,以管理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促进科技活动的计划管理和规范管理,逐步推进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B.Carlsson,R .Stankiewicz.On the Nature, Function,and Composi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1(1):93- 118.
[2] 何树全.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问题与思路[J].中国科技论坛,2005(3):64- 68.
[3] 李庆东.技术创新能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现代情报,2005(9):8- 13.
[4] 陈伟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与路径选择[J].广东农业科学,2009(5):23- 26.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抑或个人相比竞争对手,所拥有的重要优势与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而核心价值观往往又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现在企业生产、管理、战略选择等多个环节中,建筑业企业间的根本差距不仅仅关乎技术设备等硬件,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企业软实力差异。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渗透于企业发展战略,以及日常的生产和管理的每个环节,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体现在市场中。如中建三局,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标语、手段被众多的中小型建筑业企业模仿,却少有企业能够培育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1]。企业文化搬不走,也不是简单就能够学来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文化形塑着核心竞争力
表面上,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具体的产品、品质、品牌等优势。但实质上,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向客户提供超值产品、服务的过程中,提供了竞争对手所不能模仿的能力,且受到客户的认同,为客户创造了额外价值。企业文化对员工素质的影响体现在工作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技术能力等多个方面,也为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软环境。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产品、服务等传递到市场与客户层面。一定程度上而言,企业的特质源于该企业独特的文化,同时,不同特质的企业文化也形塑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三)创新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经营业绩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企业文化的推动。建筑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施工能力、人员素质、核心技术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些核心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塑造与创新文化的氛围密不可分。面对建筑施工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专”是建筑业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而创新文化正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主要方式。只有树立明确的创新目标,培育企业良好的创新文化,依循恰当的创新模式,以优秀的创新队伍引领培养卓越的创新文化,才能培育、提升出企业独特的科技核心竞争力。
二、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分析
(一)中国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概念进入中国,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和企业能力的“软实力”就受到重视,研究者与管理者都十分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培育。然而中国企业,尤其是身处传统行业的建筑业企业,受传统文化、自身文化以及公司体制架构等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部分建筑业企业甚至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内部的政治思想建设工作,用党支部建设活动、文体活动等作为文化建设的措施,甚至把张贴标语和口号看成文化建设,这种思想在建筑业还十分普遍。建筑业企业普遍存在注重文化建设的短期动力,却缺少长期建设的耐心和执着,文化培育策略往往无法发挥文化的作用,变革无法涉及深层内容。
(二)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时机选择
建筑业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必须选择最为有利的启动时机。建筑业企业快速增长期、经营困境时期和效率低下时期是企业启动文化建设的三个良好契机。第一,若建筑业企业的经营业绩增长较快,企业人员数量、资金体量、管理纵深都将不断扩大,这时容易出现企业管理跟不上企业动作的问题,孕育着企业文化危机,也很容易出现企业管理“出轨”的可能,这时候管理者应抓住这一契机,变革、创新企业文化。第二,当建筑业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甚至出现大幅下滑的境况而管理者却找不出具体原因时,管理者应从企业文化角度寻找深层次的原因,大胆变革,这有助于振奋员工士气,提高企业业绩。第三,建筑业企业掣肘增多、效率低下的表面原因是人浮于事,但企业文化对这些问题的影响很深。所以当建筑业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时,除了寻找表面原因,更应该从文化角度加以思考,把握契机推进企业文化革新。
(三)建筑业企业文化形成机制
建筑业企业文化通常是在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为了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首先由企业领导、中高层管理者等少数人倡导和实践,进而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并通过一定手段的宣传、培训、奖惩等措施塑造独特的文化软实力,进而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强化固定下来。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做到执行有力。首先,领导们必须明确文化建设是长期战略,下定文化建设的决心,并以身作则做好示范作用。其次,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执行力量的中坚,必须将文化建设的任务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再者,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突出表现者,应加以鼓励与引导,并将一些好的措施用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快速形成。
三、建筑业企业文化培育策略
核心竞争力涉及的具体方面在学术界尚有分歧,针对建筑业企业的行业性质,笔者认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市场层面三方面,建筑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因而本章就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市场层面的核心竞争力来研究建筑业企业文化的培育策略。
(一)技术层面的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
对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层面创新是利用企业的智力资源获得新发明、新设计、新工艺等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业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求得竞争优势。文化层面,培育学习型组织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措施。学习型组织为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创造、革新,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提升提供了软环境的支持,同时,也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实践途径。学习型组织能促进员工持续学习的激情,促使企业进入持续学习、持续创新的良性循环。同时,学习型组织促使企业员工保持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创造以求取得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目前建筑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有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模仿创新三种,建筑企业应因地制宜地加以选择。自主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战略是企业为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竞争战略上不采用模仿竞争者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而是通过自身的研发、开发,在产品、服务、技术等关键点上突破,获得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合作创新战略。合作创新战略以建筑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力以加快合作研发速度,突破建筑业复杂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难点,实现创新的过程。模仿创新战略。模仿创新即通过模仿而进行的创新活动,能够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包括完全模仿创新,模仿后再创新两种模式,建筑业企业应在模仿他人的技术之后,再积极创新,通过消化吸收做到超越对手。
(二)管理层面的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
执行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十分重要,管理层面培育企业“执行文化”是增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企业战略制定但无法执行是建筑业企业管理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这其实是执行能力的缺失。高效的“企业执行文化”必然建立在良好的软环境中,应当通过适当的企业规章制度引导和模范员工的示范作用,来提升企业内部整体执行力。同时通过企业内部的某些“硬性约束”,让能“干成事”成为衡量人才的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培育建筑业企业管理层面的执行文化,主要包括领导者示范、创建执行文化机制、中层管理者执行文化实施、形成创建企业执行文化的良好氛围四个部分。首先,一旦领导者开始带头实施执行文化,对被领导者产生的示范效应是客观的,被领导者会产生实现同一行为的愿望;其次,需要创建执行文化机制,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执行有力和不力进行惩罚和奖励,树立标准;第三,中层管理者在公司运作中承上启下,是执行文化实施的关键;最后,要通过前三个环节的有效实施,带动整个企业创建执行文化的良好氛围,相互协调,保证整个企业稳定、有序、协调地运转。
(三)市场层面的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
使命感,这应该是我们科研院所的价值取向。我国的知识分子从来就有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知识分子怀抱一腔热血,力倡“科学救国”。建国以来,不计名利,爱国奉献,献身科学也一直贯穿于科学家们科研实践活动的始终,成为我国科学家的文化品格。当科研院所转轨时,这种好传统、好的文化品格不能转,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改制了,科研院所当然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发展科学、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基础之上。必须要有这样的使命感。目前就我省农科院而言,面临“二个对接”:一是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对接。到2020年,我国的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必须进入世界前列,对此,作为综合实力曾经列为全国省级农科院前矛的江苏省农科院必须以此为中心,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并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之。二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重任相对接。我院的科技创新直接地与市场需求点相对接、与农业经济的增长点相对接、与农民的增收点相对接,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新的作为、新的贡献。我们农科院必须要时刻牢记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自觉担当起历史的重任。
创新性,这应该是我们科研院所的核心精神。对于科研院所而言,创新具有特殊的意义。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一个只有模仿,没有创新的科研院所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研院所。我们应该看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同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和竞争空前激烈的态势,在科技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科技创新更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应该看到科研院所创新的重大意义。当前,科研院所在转制过程中,由于历经多年的科研积累,拥有较多的可以进行成果转化的技术储备,普遍有较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但是,如果我们躺在以往的成果上不图创新,这样的“好年景”是不可能持久的。科研院所应该以科技创新为第一生命和核心竞争力,并以此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定位。科研院所的立足之本不是创收而是创新。科研院所要注重不断优化科研软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研创新和转化机制。中科院把创新文化纳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五大目标之一,我们必须努力使创新文化建设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成为全院职工贯彻新时期办院方针、落实新时期发展战略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型,这应该是我们科研院所的行为取向。不断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的营养,是科研院所的活力所在。我们必须努力形成这样的环境氛围,那就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都能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地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推进科研创新。在学习和科研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否定,以此引领创新。我们还要在全院所有科研人员中建立起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加强互动式学习,实现资源共享,要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使研究院整体结合得更加紧密,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