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党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我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我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们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不断提高医学知识,自觉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第二,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大方向,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未来的岗位上,我们要不断发扬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尽最大努力照顾好每一个病人,让他们走出病魔的掌心,还健康与人民。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不得半点马虎,这就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落实精益求精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把工作做到位,把病人服侍好。
第三,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正确人生观,处理好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被钱冲昏了头脑,追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医务工作者,在岗位中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获取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要考虑到人民的利益,要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大学生就业,要服从祖国的安排,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有奉献精神,支援西部边远地区的发展,为那里的人民造福。
医务工作者有着更为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医学是现代科学中的一个前沿学科,在岗位中,医务工作者要做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践行者,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不断强化以患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医疗行业对惠及人民群众基本利益方面的具体工作,努力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原则和理念。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3、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关键词】 发展; 和谐; 财政; 创新
一、当前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政策体系的价值取向偏曲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投向定位
我国政府经过两次重大转型,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由“革命型”转向“经济建设型”,第二次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而反映政府在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财政平衡、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等各种宏观调控能力的财政政策体系却落后于经济发展与时代要求,财政政策重心和财政职能时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型财政、民主财政、公共服务财政和民生财政的财政政策体系还未能科学、合理、规范地培植起来。
(二)财政政策目标层次缺乏长期效应和科学发展观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和经济转型与利益调整的关键时刻,社会发展与经济运行中各项指标特别是经济指标的背离程度不断拉大,财政政策运行缺乏稳定性,年度预算收支失衡,预算年度制与政府任期制不一,以及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投资与消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及资源约束等之间的矛盾。从长远发展来看,目前的财政政策目标拘泥于平抑经济波动和应对突出事件的短期效应层面,忽视了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均衡性的关注度与高度,财政政策目标层次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财政政策选择层面偏窄,不适应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当前的财政政策选择层面随机性、依赖性、单调性较强,内容创新和方法机制创新与实践创新等方面,存在保守滞后现象,特别是在宏观调控中习惯性地多次运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性投资扩张来刺激尚未培固的市场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和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经济运行特别是近年来股市与楼市的大起大落,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存在较大危险,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严峻的挑战。
(四)财政政策工具运用单元、低效,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预算绩效评估严重滞后
我国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付、国债、预算等。目前的财政政策工具运用机制存在僵滞、运转不灵、单元、低效,尤其是在综合运用、及时选择、力度把握等方面缺乏灵活有效性和整体效应性;财政支出结构缺乏有效优化。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地方支出平均38%(西部地区54.4%)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财政用于与人民群众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5 603.64亿元,占15.42%,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5 955.5亿元,占16.39%,而其中科教支出占7.6%,医疗卫生占2.3%,环境保护占2.9%,农林木占5%。这些数据表明:不规范转移支付比重过高,财政政策安排支出与科教兴国战略要求相差甚远,民生支出、环保支出、“三农”支出等这些国计民生性支出比重偏小。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同时,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严重滞后,资源配置及资金使用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财政风险控制与预警未能及时得到披露与防范,一些地方政府存在较大的财政风险与信用危机。
(五)财政体制改革缓慢
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较多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是一种利益妥协制度。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等财政体制改革仍存在体制;财政资源浪费严重、配置效率低下,财政资源未能完全导向国家战略与宏观政策的优先领域;政府层级之间苦乐不均,县乡财政困难;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界定含糊不清,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财政上缴比例、权限与审批、资金与项目、经济增长速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利益博弈等。这些因财政体制改革缓慢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与矛盾,阻碍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效率。
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财政政策体系的创新路径选择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财政政策体系出现的阻碍我们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深层次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适时适度调整与完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有型财政、民主财政、公共服务财政和民生财政的财政政策体系,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一)财政政策体系的设计创新
财政政策体系创新应考虑公平与效率的可能性,财政支出总量的适度性和财政调控经济结构的均衡性。公众财政基本理念就是举公众之财办公众之事,向公众透明。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建立和培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型财政、民主财政、公共服务财政和民生财政,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财政政策体系,必须从制度层面与实务层面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作为财政政策体系的设计定位。
(二)综合运用财政政策,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均提出加速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这表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前我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作,已成为我国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是未来十几年缩小城乡、区域和贫富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加速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科学合理有效地综合运用财政政策。
1.综合权衡财政政策工具,各有侧重,协调运用,灵活取舍,不断提升地方政府财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通过厘清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实现事权与财力匹配;提高中央收入比重和支出责任,适度运用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整合专项转移支付支出项目,提高一般性支付规模和比例,构建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消除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负面影响。
2.运用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
加快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降低企业税负,扩大增值税覆盖范围;改革完善资源税和物业税,促进节能减排效应;推动出口退税机制的结构性调整,推动进出口结构调整和内外结构均衡;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转变,注重用好政府投资、财政补助、政府采购、财政贴息、支付设备使用费、政府租赁等传统方式,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创新方式,大力促进产业群聚集园区、高新技术生产线、环保节能高效项目、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R&D的投入,实行税前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减免城建配套费和土地出让金、转让土地优先使用权和参与开发利用权等直接或间接优惠措施以及风险投资鼓励、政府采购等其他财税政策,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强化财政投资政策,统筹区域经济全面和谐发展
强化财政投资导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引导社会资源在三大产业中合理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保障能力;调整财政投资重点,增强中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增加对农业、交通、能源、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投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设施,以积累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投向具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业链培育、技术创新和服务等关键环节,以培养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投资兴业和居民生活的环境,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人与环境和谐。
4.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优化财政支出,人人共享发展成果
财政资源与财政支出应重点向“三农”、教育、科技、就业、社保、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和重大基础设施倾斜,以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和谐建设;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
(三)发挥财政拉动内需的政策功能,积极为消费、投资、出口起支撑作用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存在较大顺差,这表明:国内储备与国内总供给大于国内投资与国内总需求,出现相对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国内流动性过剩和资产市场出现泡沫迹象,内需不足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根据经济学理论,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0.2%,而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0.8%,是投资的4倍,可见,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程度。目前,必须继续把扩大内需作为首要的政策重点,建立健全财政调节内需的制度基础和机制平台,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吸收流动性、扩大内需、平衡供求、抑制通胀、调整经济结构等作用。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充分发挥财政的配置、分配、调控、稳定等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正税清费”和“分类规范”两个原则,不断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加快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围绕国家战略与宏观政策,以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着力突破完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体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促进“三农”体系、就业促进体系、公共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科学调整支出结构,适度增加在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力度。
(五)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绩效评估体系
围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这个主题,财政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应着眼于绩效评价的主导理念,即:变短期为长期、变静态为动态、变经济效益为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业绩评价,绩效评价内涵包括定性与定量,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来架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从世界范围看,对于绩效评价,越来越重视财务、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福利(公平)等各方面的综合协调评估,绩效评价内容为5E(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公平equity、环保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经济性指建立高效低耗的公共财政支出机制,使其达到确保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也即:效益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效率性是指投入财政资源和产出的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也即:成本既定条件下的效益最大化;效果性是指基本公共均等化目标实现的程度和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也即:成本(财政资源投入)一定条件下的效益有无或者大小情况,也即:是否实现了基本公共均等化的既定目标,财政预算效果性评价除制度性定量指标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的心理性收益、安全感收益、居民满意度、社会秩序改善等这些社会绩效定性指标;公平性原则指的是效果(如服务的数量和货币化的收益)和努力(如货币成本)在社会群体中的不同分配,作为一个衡量性指标,关心的是“接受服务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环保性主要是指经济发展规划是否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环保评估质量标准。5E相辅相成,系统、全面、综合地评价财政预算绩效状况。
【参考文献】
一所学校要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做法是:树立紧迫的强烈的改革发展意识,时刻绷紧改革发展这根弦;牢牢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纲不放松;扎实深化管理机制的改革,用管理保证课堂教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改革做出了新部署,特别是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破解择校难题、改革高中管理和高考招生等提出了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决定,这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作为一所学校,要抓住这次机遇,抓好课堂教学改革。
一、为什么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
1.课堂教学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知识学习、道德修养的主渠道,而且对学校改革发展起着核心和统领作用。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教学,一所学校的改革发展也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大量先进学校改革发展的事实证明:谁重视了课堂教学改革,谁的学校发展得就好;反之,发展得就差。
2.课堂教学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对教学的理解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真实地体现在它的课堂教学上。如,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那我们就到它的课堂去看看。因为学校对师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重点体现在课堂上。如果它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习兴趣,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沟通互动、阅读自学。彻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讲为主、以“灌”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那我们就肯定其办学理念。否则,那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3.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而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途径。一个有上进心、责任感的教师,他会主动地把教学的过程当成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认真地去学习、思考、研究、探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备好每一节课,以奋发向上的状态上好每一节课,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思每一节课。这一“学习研究——操作实践——反思深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师无疑是一个专业理论、业务能力、道德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通过与老师及同伴的交流交往、沟通互动、操作实践、阅读自学、自主探究等,也无疑是一个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丰富情感、改变态度、培养习惯、塑造性格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改革发展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主渠道
我们必须树立紧迫的强烈的改革发展意识,时刻绷紧改革发展这根弦。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和学生,都要牢固树立“改革发展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改革发展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革是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的意识。始终坚持课堂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努力转变教和学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高效学习,高效发展”这一根本标准。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长要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急先锋,多学习,多研究,多探索。要积极创设改革氛围,扶持改革典型,引领改革前行。要主动出击,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加大投入,确保改革有效进行。教师要绷紧课堂教学改革这根弦,做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人,积极参与,主动促进。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和学的方式,以实现高效教学为目标,改革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法、手段、过程、内容、组织形式,促进高效教学。
三、牢牢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纲不放松
首先,牢牢抓住新课标的落实不放松。深入学习研究新课标,做到心中有课标,教学靠课标,反思比课标,时时处处运用新课标来指导、规范、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就是用新课标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意见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行动要求,使改革按新课标的方向来进行。规范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要在新课标的范围内和要求下来进行。促进就是改革要有序、有力、有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结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评价,以创新来促进改革。
其次,牢牢抓住高效课堂不放松。以高效为目标组织和展开教学,调整教学结构,转变教和学的方式,采取综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策略手段,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高效地学习知识技能,掌握方法过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成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
最后,牢牢抓住课堂文化建设不放松。把课堂教学改革当成学校文化的中心来建设,让师生都来想改革,搞改革,促改革。并努力创设师生民主平等、对话交流、交往互动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形成互助合作、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并使之成为课堂文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发展;学习能力;培养
一、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学习能力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也提到“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英语核心素养”在原来的课标的五维目标基础上更综合提升为四维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但是无论怎么变化,语言能力是基础,思维发展是核心,尤其是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要聚焦于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但这些素养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必须建立在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之上。
张连仲教授等也将核心素养归纳为三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外语学科必须做的事情,包括听说读写、语音、语法、词汇等,为“of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外语课程可以获得的素养和能力,如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人际交往能力等,为“with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第三个层次是与外语课程联系不十分紧密但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为“beyond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王蔷指出“英语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史宁中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鲁子问认为“一直以来,英语学科关注方向多在于语言学习,未来应更关心学生素养的养成。就教师角度而言,建构核心素养的中心是从重言传到重身教”。
专家的观点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教师、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发展等。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更好地彰显英语学科独有的魅力,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堂的核心在于每个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教师的任务便是倾听这样的互动,做一个博学多闻而又思想开明的人,见证学生的每一次探索。
1.愉悦的情绪能消除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最有用的阳光。”可见,在教学中教师的健康心理、愉悦的授课情绪是何等的重要。目前学生普遍感到听说困难,在进行听说训练时经常出现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给训练带来一些障碍,使其听时难以听懂,说时难以成句。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说,乐于相互练,尽可能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锻炼听的能力。例如,在做课文Sports的听力训练时,教师可以以兴奋而略带神秘的语气问:“We had a sports meet last week,many of you won the games. Would you like to know the results?”学生往往对运动会比赛结果非常关心,尤其是获得冠军的同学会表现得异常兴奋和阳光,因而毫不犹豫地回答:“Sure!”接着教师说:“OK. Let’s listen to the tape.”这样用学生最关心的学校运动会的比赛结果引出听力材料,这时的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求知欲强的心理状态,完全没有了焦虑。听过两遍后,基础差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听懂,难以完成课本上的练习,这时,教师要说:“Don’t worry. I’ll give you some sentences. Please tell me whether they’re true or false.”这样通过降低题目难度的方式,让基础差的学生也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情感诱导,创设情境,设置活动,使课堂教学生动,气氛热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使用语言。也就是说,学生的焦虑心理逐渐消除,而获得了成就感,心里也就充满阳光,下次的听力训练倍加认真、积极。
2.充满爱意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点燃他们积极进取的火花
心理学家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所作为,他就很难改变自己的处境;反之,如果他信心百倍,勤奋学习,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不会向困难低头。记得有一个学生,轮到他做值日报告时,事先找到我说:“老师,我就不说了。”“Why?”他说他的语言表达太差,也不会组织材料。于是我鼓励他说:“你要有自信,你的汉语学得不错,嗓音也很好,你试一试,你准备说哪方面的内容,老师可以帮你。”他准备的是描绘他家乡的内容,他问了我一些单词:在山脚下(at the foot of the hill),划船(boat),各种各样的果树(all kinds of fruit trees),水库(reservoir),当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了一整段话时,同学们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会说得这样好,我当场表扬了他,并让他把这段话写下来。我给他做了修改后,在校园广播站播出,他受到了鼓舞。诸如类似的案例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我想,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十分脆弱,对老师的评价极为敏感。只要注意观察,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听课的表情答问的情况、作业批改、考试考查、个别谈话中获取学生学习现状的信息。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充满爱意的评价。课堂上,教师应多使用“Very good ! Wonderful! Take it easy! So clever a girl/boy! So great progress,I just can’t believe it!”等。教师也可针对学生的自卑、消极或自负、自傲等心理障碍,写一段充满爱意的话语给他们以鞭策或疏导,才能点燃他们积极进取的火花,使其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
3.细心观察,循循善诱,增强自信,体验成功
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当今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心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如焦虑、恐惧、脆弱、嫉妒等,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效率,影响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勤于观察,细心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教育,因势引导,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张某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平时总不读英语(即使说汉语也不太清楚),在同学中抬不起头,觉得比别人矮三分。我在一次英语课外活动时,让他给大家出几个谜语,写几个故事。他做得很认真,写得也很好。我在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尽管他有发音障碍,但他的书面英语很好,知识面很广,学习很刻苦,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从那以后,同学们不再嘲笑他了,并且向他请教许多问题。
那些英语基础差、对英语存在一定恐惧和自卑心理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考试心惊胆战。对此,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要及时给予鼓励,课后要主动找他们聊天,以缩短师生情感上的距离。以使这类学生心里充满阳光,树立起自信,敢于面对困难。
另外,中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求知欲和表现欲极强,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使其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与体验。如每节课前设置的Daily Talk,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是学生展示英语学习成果的良好时机。在学生准备过程中,教师一直给予必要的关注,并适时给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说出多少都可以,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使学生在展示自身才华的同时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总之,在不同的课型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与同校的教师进行合作,将上述的活动系统化,逐渐建立适合自己学校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活动,形成本校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在教学活动层面,教研组的老师可根据不同阶段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合作设计不同年级的教学活动,创新本校英语学科的课内外教学,形成本校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张连仲,孙大伟等.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育,我们应该关注什么[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11).
3.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
4.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
5.鲁子问.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英语教学可能[J].英语学习,2015(12).
6.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
7.胡应余.英语创新教育初探[J].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
一、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培养空间观念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思维性质的学科,观察是进行思维活动的一个窗口,是接触现实世界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最直接的一种方法,也是形成和发现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以往教学中,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学生积极参与的几率小,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直观图形、实物观察和实际操作,借助视觉、触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是小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目标有序、认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形成直观的形象,观察变化,发现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直观认识来表达和交流观察到的信息,从而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直观形象,建立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先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1)长方体有几个面?(2)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3)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怎样?(4)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怎样?(5)长方体有几条棱?根据长度可以把棱分成几组?(6)每几条棱相交于一点?(7)长方体有几个顶点?以上这些长方体的特征,都是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观察目标,通过观察、交流、探究而获得的。明确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大小形状、位置关系的特征,长方体的空间直观表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就初步形成了,如此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在实践操作中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空间感知依赖于操作活动,这是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在教学中,要把操作活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空间感知,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打好基础。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生摸圆感知后,让学生尝试画圆,再引导学生剪圆、反复对折,在观察、交流中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且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最后再演示“羊吃草”等精彩课件,让圆心、半径、直径等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得以直观展示,让学生的探究结果更形象,更明确,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现实生活的感知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选取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人们与周围环境中形态各异的事物接触,因此空间观念的形成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培养空间观念要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空间,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当学生认识了平移与旋转现象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我设计了三个教学内容:1.请学生回想一下在他们的生活中,曾经做过、玩过、看过的哪些物体的运动现象属于平移和旋转。2.教师搜集了生活中一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判断。3.请一个学生表演打开教室的(能左右移动)玻璃窗,全体学生一起做动作来体验平移与旋转的区别。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再一次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用手中的物品做出一个平移的动作,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平移,有助于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体验,在现实生活的感知中培养空间观念。
四、强化应用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发展,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彻底巩固,并把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们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需要运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怎样求三角形彩旗的面积?怎样求红领巾的面积?怎样求做一个三角形标示牌需要多少铁皮?等等。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应用几何初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空间观念的发展。
为适应时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因此,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改革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一、面对课改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已的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时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以德治校”。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材的挑战。
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参与者,激励者转变
要培养学生装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2、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而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研究。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将为语文教师向研究型转变提供转变提供积极的学习机会。
三、改变原有教学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改革原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风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弄不懂产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评、导或精湛的讲解。
四、改变原有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发展。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他学科,不要把自已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整体。要改变彼此孤立的局面,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打交道。要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120-01
21世纪将是高科技、高技术的时代,是基于应用科学的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基于应用科学和数学科学的综合体,数学学科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面向21世纪的伟大工程,要实施阶段性的学生高中数学教育,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好基础,对我国的人才进行交叉培训,数学学科在这项措施中扮演一个积极和有效的推动作用的角色。
一、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数学课程的基础教育相比较原来的课程有很大变化。其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也给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教师的数学教育提出了挑战。
1、课程目标
数学新课程反映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多的还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全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就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数和代数的概念,学会运用,并且要在学习上掌握更多的经验,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因此,新的数学课程提出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并产生经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必须具备发现数学活动的经验,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目前的数学教育,使用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对教师原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训不够重视,这样的经历是难以保证正常的数学教学的,数学教育在未来的操作和教学中很难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感情,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2、课程内容
新数学课程的基础教育相比传统的基础教育,有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是与原来的课程不同的。传统的教学内容中,有些是数学课程相对薄弱,有些甚至提出数学课程不能完全覆盖数学问题。例如,视图和投影,数据处理,以及全面实用的应用数学学习领域和文化。在数学建模方面,就是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而这些都是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因为数学学科并不是纸上谈兵,它是需要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所以,课程内容的增加还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方法方面
新数学课程的倡导者指出,参与式教学和学习,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强调开展调研,反映数学背景。尤其是在相关文件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程应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设计和实施,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还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必须注重主体参与和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将难以呈现的数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同时要求开展调研,不断完善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然而,当前的数学教育,“填鸭式”教学法的现象依然突出,教学过程沉闷,缺乏调查。学生未能做到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和交流,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研究表明: 89.7%的正常的大学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可见,师范学院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未来学生在数学教育教学模式中的需要。
二、数学教育的政策挑战
1、加强师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教师合理的情感领域的数学教育目标,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都是一个新的数学课程的基础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情感教育也会受到数学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依靠和依赖于他们的情感因素发挥作用,这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的驱动力。而且也确实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起到了调节和推动的作用。因此,数学教育的目标中,情感领域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需要一个数学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一定要注意培养数学素养,使他们有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对数学美的理解和赞赏。
2、调整课程内容
现代数学的内容,越来越多地使用现代数学思想进行渗透,并集成传统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有强烈的提前性,增加现代数学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增加这部分的课程设计应依据一定的原则,然后进行选择和组织,我国后续颁布的一些政策也明确指出了数学教育内容的一些变动和改革。但是仍然需要数学教师的配合,数学教师要具备现代数学的思想,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自己的理解和改变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容易理解和接受。
3、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和体验式学习
师范院校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中学习数学,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条件,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体验到数学的本质在于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会合作和交换法排除数学难点,动手实践,加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阅读自学,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从而在学习的过程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总结经验。现在,数学教育改变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生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也是付诸实践的新途径。应该指出的是,要想老师与学生的学习真正的改变,除了自己要有这种意识和必要的学习条件,老师的指导和潜移默化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杜玲玲.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若干因素及关联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2.11(3):69-7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老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这个背景下,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相继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测量与评价的功能混淆。为了完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本研究将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应用于体育教学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以人为本,以学为主,注重实效,促进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虽然这些评价标准的表述方式和指示体系各有不同,但综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从中可以感受教学评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这些变化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过去了主要评价老师“教”,向重点评价学生的“学”转变: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时,数学教学是老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进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者和承担者。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不考虑学生为主体的教,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处理“评教”与“评学”的关系问题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了以“评学”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学”的口号。在“评学”问题上,以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包括参与的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待。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思考、如何发现和获得知识等行为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在“评教”问题上,着力于促进老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即使关注老师在教学中的行为,也应该把评价重点放在老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所起的作用之上。
2.由过去了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注重形成“双基”和“能力”形成,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恶劣的发展转变: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学能力无疑是数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是数学教学目标中有机联系的整体,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比“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它们是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这四个目标的关系来看,它们都需要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得以实现。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因此,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改变过于注重“双基”和数学“学科能力”目标的落实倾向,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数学思考,关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的培养与形成。
3.由过去注重老师语言清晰流畅,教学思路清晰有序,板书工整合理的评价,向注重是否有效地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否恰当地设计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转变:将“评学”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势必要对老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进行重新定位,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有序,板书工整合理,虽然是老师的基本素质,但老师的教学能力更多地应该表现出在能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了什么,更多地表现在老师能否为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更多地表现在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更多地表现在能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更多地表现在能创造性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总之,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老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评价,已经从老师的“教”的能力向学生的“学”的能力方面发展了,有了根本的变化。
4.由注重老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评价,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是带领学生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过程程序化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仅仅是教材的简单呈现,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活动,也是老师事先就设计好的,为了老师的“教”服务的。面对这种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也更多地关注老师的“教法”的选择和应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必然要求老师的角色由重“教”向如何指导学生去“学”转变,由简单地呈现教材内容向创造性使用教材转变。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不缺少的重要条件,它是营造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个重要保障。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必然要把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二、教学新观念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活动”,而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信息而不是处理加工;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中学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这里强调的是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对这句话的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活动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我们已经知道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有三大动力:一是生活、生产及科学发展的需要;二是公理化思想和方法;三是数学家的直觉。但三大动力的根本还在于生活、生产及科学发的需要。事实上,基础教育阶段的很多数学知识都有其丰富的现实背景。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下,通过观察、实践、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数学化过程,更好地发挥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是数学活动的实践者和承担者,老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习活动不是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面,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数学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通过学生与教材及老师产生的交互作用,形成双基和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和思维品质。因此,数学活动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无论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要从学生那里体现。所以教学中老师要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基础知识面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和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数学素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参与学生的讨论,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