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本主义的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包豪斯;人本主义;可持续设计;穆特修斯
一、包豪斯时期人本主义设计理念
在马克思·韦伯提出宗教“祛魅”之后,神逐渐被“人”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设计师们的设计主体对象逐渐由为神的设计转变成为人的设计,使设计艺术展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包豪斯提倡的艺术与技艺、技巧相融合,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产品而是为人,必须遵守自然规则来进行设计的思想,是为了优化社会而进行的设计,是对人本主义设计的进一步阐释与发展。人本主义,离不开对人类价值的追求、对人类幸福与尊严的寻求。包豪斯顺应工业化发展,提出人本主义思想贴合当下时展,让哲学、科学与设计结合,从而起到进步发展的目的,使人民大众享受到时代进步的果实。包豪斯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设计教育模式。
1.穆特修斯理论背景
十九世纪早期德国坚持手工艺生产是其产品质量不佳的原因之一。手工艺生产与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相比,手工艺产品造价昂贵、难以批量生产,不能为大众服务。当时德国人本主义并没有完全崛起,为了人民的设计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在这一背景下,手工艺生产更不能为国家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抑制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阻碍了社会的逐步提升。所以在德国工业同盟时期,为了提高德国产品在全球化市场上的竞争力,派遣穆特修斯前往国外学习。在国外研究的穆特修斯具有外交官和建筑师的双重身份。作为建筑师,他时刻关注着建筑领域的设计与改革;作为外交官,他探寻着国外优秀现代主义改革的案例。十九世纪末,尼采的“超人”与“上帝已死”理念对德国青春风格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穆特修斯对于尼采的哲学思想抱有谨慎的态度,因为其哲学理念包含鲜明的“个人主义”,这与穆特修斯所提倡的为人民大众的工业化机械大生产设计有所冲突。但是穆特修斯提出的设计理念又一定程度上受到尼采哲学理论的影响,因为尼采提出人们应当抛弃历史,去创造新的文化生活,与穆特修斯的反历史主义观点高度相似。在他们两人看来,一个民族的文明精气、精神反映在这个民族所创作的全部产物之中,艺术风格是其重要产物之一,它反映了现实生活和时代特色。(1)穆特修斯与日本、英国的去本土化经验穆特修斯在日本驻扎时,一方面,他认可日本设计的极简与舒适,也承认日本设计师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品味;但是另一方面,他对日本出口的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却持批评态度。穆特修斯发现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快速追求工业化生产,追求现代化设计,导致其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消失,日本教育界要求学生抛弃用毛笔书写,而更改为用铅笔书写;甚至有官员提出将使用日语改为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穆特修斯认为这种以牺牲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而实现的现代主义设计改革并不可取。他的批判不仅仅针对于当时的日本政府,其更是针对那些不了解艺术的本质、仅仅会对欧洲产品进行表面模仿的日本设计师们。穆特修斯发现了发展现代化和保持本民族精神与文明的不可协调性。在当时受尼采哲学思想影响的德国人厌倦官方艺术,厌倦传统艺术,追求新创作方式的时代背景下,穆特修斯认为艺术教育是避免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艺术严重分离的重要手段,是避免扼杀德意志民族自身创造力与民族性的重要前提。在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兴起后,拉斯金与威廉莫里斯的思想盛行开来,英国开始试图将艺术运用于工业设计上去。穆特修斯在这一时期被派遣至德国驻伦敦大使馆,开始研究英国与德国的社会比较、教育模式、政策法规等相关问题,并留下了一些相关文献与书籍,为后来的德国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避免德国设计教育出现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决裂,避免出现设计无法为大众所服务等相关问题。此外,如果说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更注重艺术与美的价值,那么德国则更强调社会、文化、经济等价值。因此,尽管德国艺术运动所带来的设计艺术产品部分似乎缺少了一些艺术的元素,但因为它与机械化工业大生产方式间形成了结合与联系,从艺术与机械结合的发展来看,已经超过了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2.穆特修斯思想在包豪斯的延续
包豪斯是普鲁士工艺美术学校教学改革的延续,而普鲁士工艺美术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穆特修斯与贝伦斯所影响的。可以说,一战后由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办的包豪斯,延续了穆特修斯的思想。格罗佩斯所确立的教学体系与大纲很大程度上是对穆特修斯和贝伦斯的借鉴。包豪斯致力于为人民的设计,通过艺术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动去干预生活,遵循自然规律,防止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带来的弊端。包豪斯设计提倡几何化,一方面在当时德国生产力相对低下时期,几何化有利于生产;另一方面,贸易全球化的到来,这样的几何化具有普世性,能够促进产品的售卖,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虽然包豪斯在当时创办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体系,给设计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包豪斯的主要矛盾在于,它虽然面对了机器时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工厂制造它的产品,包豪斯一直在谨慎地用手工制造产品,就像被机器生产出来的一样。包豪斯被纳粹认为不是德国的设计而关闭以后,教师与学生流向世界各地,其关于设计服务社会的想法并没有延续到美国。美国虽然欣然接受了其风格,但将其转变为一种企业风格,而不是一种社会包容的风格。包豪斯所带来的理念与风格面临着新时代与新思想的挑战。
二、可持续设计理念与包豪斯人本主义理念的融合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与机械时代的冲突被放到了人类面前,成为一个急需面对的问题———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的生活环境与设计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可抵消的矛盾,于是可持续设计应运而生。在二十世纪,包豪斯被称作是现代主义的发源地,所提出的三种设计概念为当代的设计与设计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包豪斯所提倡的为人所服务、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与法则这一设计原则,与可持续设计概念、绿色设计等概念在“人本主义”概念上是一致的。
(一)包豪斯以三大理念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思想
包豪斯设计学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现代主义位于包豪斯学校的“母腹”之中,其本质上对现代主义设计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包豪斯在提出了关于设计理念方面的三大基本原则:艺术与设计与技术的新统一原则;设计的目的不是产品,是人的原则;遵循自然发展的原则。这三大原则体现出包豪斯设计学院所提倡是为人民大众所服务的设计,而不是为少数资产阶级所占有的设计艺术。包豪斯这种理念在后期逐渐发展为“国际风格”———反对纯纯的民族风格,认为民族风格是单调的,主张国际风格,提倡几何化、色块化,表达了其普同性的设计理念。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是这一方面的领先人物。综合以上三大理念,以此来概括包豪斯时期的人本主义设计风格:一方面,是设计的任务应以人的价值与需求为主。包豪斯时期设计是一种现代工业技术、理性与民主结合的现代主义美,以及一种极简无装饰、以实用为主的美。另一方面,设计的外形追求一种普世化。包豪斯时期的设计往往使用具有简单形式外貌的三角、圆形、方形等几何图案;采用明快的色调运用在配色中。这些造型和配色往往挑战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使人们感受到陌生感,给观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些色块造型所构造的组合型产品,方便了产品的生产制作,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便于服务大众、服务人民。最后,包豪斯在材质的运用与加工技巧上以科学技术为标准。强调始终关注科技与艺术结合,寻求最适宜运用到制造的材料与工艺。在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看来,只有当一件艺术作品能够被量产后,被人民所接受后,它才具有实际的使用意义,才是符合为人民设计内涵的真正设计。
(二)可持续设计理念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可持续设计理念由自然保护国际联盟所提出,其理念的发展是循环上升发展的,遵循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其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是在旧可持续设计的基础上所不断完善创新的。可持续设计要求设计遵循自然规律与客观法则,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保持自然与社会平衡发展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又推动工业的进展。其本质意义上是对包豪斯所提倡的“人本主义”的借鉴与延续。可持续设计的理念,针对于设计师而言,社会责任感是设计师所需要具有的重要品质。设计产品既要有商业性,也要有环保———公益性,这是设计师的责任所在。设计师在设计中应当保持商业性与公益性平衡。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避免环境问题与人类问题高度紧张。
(三)“人本主义”设计理念的延续
当代可持续设计不同于过去的理念。当代可持续设计在要求保证当代人所居住的环境保护问题上,还要求综合考虑子孙后代的可持续资源问题,要求环境问题、使用者要求、社会效益和企业发展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进步发展。由此可知当代可持续设计是围绕着人及人生命的延续所进行完善的。包豪斯设计学院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可持续设计理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实用的设计风格摆脱了繁琐的设计装饰,节约了建筑装饰所带来的附加成本,适用于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推广。在包豪斯被纳粹认为是“颓废性艺术”并被关闭后,包豪斯的老师和学员们流走于世界各地,为后续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设计理念的产生,提供了包豪斯所特有的设计思维与建议,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包豪斯人本主义设计理念,这种理念一直保持着对后世设计理念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影响。三、人本主义思想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发为使艺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必须对艺术的本身进行规范,包含道德内容是艺术需要具有的重要品质。设计属于艺术的门类之一,因此设计需要符合每一历史时期的人文需要、社会需要,按照道德的规范去为人进行设计。包豪斯“人本主义”的理念为现代生活做了准备,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优良的案例与成果。后来的设计师在此基础上联系社会环境而进行改进,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以人的发展”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改善社会。设计的本质是人与物关系的形象化。目前为止,设计逐渐由以往对物的设计转向对人的设计。观察中国高校设计教育,虽然设计学院中的教育模式大都与包豪斯有所相关,但是并不能说是对包豪斯教育思想的完整延续与深化。包豪斯对教育的影响实质上是艺术与社会间的联系,但随着消费时代的兴起,现在的设计多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产品而设计,其目的是销售,人的生存需求外的其他需求,是生产者强行给予的,设计师们的设计活动的唯一动力是经济活力,而不是去考虑社会的道德因素,与包豪斯时期所说的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的愿景彻底相反。当代中国设计教育要取得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正确理解分析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优缺点,正确处理民族化与世界化的关系,既要保证设计的一定“媚俗化”,又要结合当下实际状况,增强设计的普世化。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除去人文主义艺术中的消极成分,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民族艺术、民族文化、民族内涵,以科学、理性、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四、结语
包豪斯所具有的人本主义的设计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在理论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顺应了时代的变革,在解决工业设计与自然环境这一对抗性社会矛盾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包豪斯更是开创了现代教育的新局面,它的思想不仅对同期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及教学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对中国当今设计与教育发展仍然具有可供借鉴的价值。如果说包豪斯是融合了设计、教育、建筑、实用艺术最重要的设计思想改革,那么后续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就是接过革新的火炬,一直传递、革新下去。包豪斯虽然仅仅存在了十四年时间,包豪斯的“人本主义”精神和理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证明了其艺术史上无可争议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汪建军.穆特休斯的美学纲领与德国现代建筑和工业设计思想之源[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15-37.
[2]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20.92-96.
[3]田瑶.浅谈包豪斯时期设计中的人本主义理念[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5.
[4]杜昕阳,许传宏.穆特修斯早期设计教育改革思想研究[J].设计,2020,33(15):125-127.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制度;社区矫正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38-02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而言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它的实施以社区为平台,基本上克服了监禁刑存在的各种弊端,具有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区矫正主要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如何认识社区矫正?如何研究社区矫正?
一、社区矫正是再社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再社会化是在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广义的理解指在生活的急剧转变中,一个人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而适应另一种对他来说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强制的。狭义的理解则专指强制性的教化过程[1]。无论是广义理解还是狭义理解,再社会化的过程都需要一个人去纠正和克服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病态与社会失范问题,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罪犯改造就是再社会化的一种形式。但是,人们一般把这种再社会化理解为由全控机构实施的再社会化,如在监狱进行的再社会化,而忽略了由社区实施的再社会化形式[2]。其实,再社会化除了狭义的压制性形式外,还应包括参与性形式,即把罪犯放在社会中进行监督改造,从而使罪犯融入社会之中。罪犯社区矫正就是再社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1.从再社会化的概念来看,对罪犯的改造不能脱离社会进行。再社会化仍然是一种社会化,而不是非社会化,所以需要在社会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脱离社会。首先,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社会性动物,必须参与到一定社会关系中去。把罪犯放在与世隔绝的监狱进行改造,本身就意味着把个人与社会割裂开来,个人与社会之间被设置了一道墙,个人与社会难以同步发展。其次,作为罪犯,虽然他的犯罪行为会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并且具有人身危险性,但这并非意味着罪犯没有社会需求。与外界隔绝的监狱矫正方式实际上很大程度地限制或剥夺了罪犯的社会需求,这虽然能够发挥惩治罪犯的作用,但教育改造效果并不明显。从监狱矫正的实践来看,很多罪犯在刑满释放以后,因为不能适应社会,不久又会重新走向犯罪道路。
2.从再社会化的效果分析,社区矫正的效果优于监禁矫正。监禁矫正使罪犯丧失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和环境,使罪犯社会化的速度迟滞于正常社会成员,质量也劣于其他社会成员。罪犯社会化的不足,势必影响其重新回归社会后对社会的适应,在一定意义上讲,意味着罪犯可能被社会淘汰。显然,监禁矫正与促进社会成员终身社会化的社会发展要求与趋势存在着矛盾。
犯罪行为产生于社群,也应在社群里得以矫正。社区矫正对象就在社区当中接受教育改造管理,并没有脱离社会生活。而且,社区矫正可以塑造一种与正常社会生活相仿的矫正环境,努力促进罪犯与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达到矫正其犯罪心理与行为恶习的目的。这既符合再社会化的要求,又能够满足人性化需要。通过社区矫正,不仅能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也可以减轻社会的压力。
二、社区矫正具有社会建构的意义
社区矫正具有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并在实施矫正的同时,对社会进行了重构。所以,社区矫正制度是集人本主义价值观念与社会建构于一体的复合性制度,社区矫正具有重构社会的功能。
1.社区矫正基本上克服了监禁刑存在的各种弊端,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矫正的任务除了惩罚罪犯之外,还要帮助罪犯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只有当他们的社会功能得到恢复,才能真正回归主流社会。在这个意义上,监禁矫正不是立足于恢复犯罪人员的社会功能,恰恰相反,监禁矫正通过隔离的方式,把罪犯从社会中分离出去,不仅没有恢复罪犯的社会功能,反而破坏了罪犯的社会功能,其矫正效果自然难以理想。社区矫正不是简单地把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人员放在社区,而是要通过各种矫正措施使矫正对象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融入社区,成为社区中的一员,在社区正常生活。社区矫正超越了刑法制裁的边界,使犯罪人员的矫正成为一种社会行动。这意味着社区矫正已由以往的以矫正工作人员为本转变为在坚持社区矫正制度的大背景下以矫正对象需求为本,具有人本主义价值取向。
2.社区矫正在实施矫正的同时,对政府和社会的功能进行了重构,具有建构意义。从中国的文化传统以及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来看,在中国很难自发生成社会的自我治理体系。因此,中国社会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安排社会的一切,监禁矫正日益暴露出的某些弊端也能说明这一点。在政府主导建设社会的过程中,社会自身的利益会逐渐觉醒并反映出来。因此,中国社会建设将在政府和社会的互动中进行,即这个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社区矫正本质上属于政府的责任,但政府很难在社区设置机构、派遣政府人员。因此,政府只能通过在社区组建社区矫正团体,承担政府矫正犯罪人员的工作。由此,关键的问题转变为政府与矫正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会团体主要都是“政府与民间二重性团体”,政府并不给社会团体编制,也不直接给社会团体拨付经费,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完全属于社会团体聘任的工作人员,而社会团体经费的获取则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团体服务的方式进行。上海的实践证明,该类关系模式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且有利于社会团体自主地开展矫正工作[3]。
三、社区矫正研究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部分
当代社会学不仅要关注理论问题,而且要通过社会学范式分析,及时全面有效地帮助国家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当代社会学的使命[4]。社区矫正研究属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同样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这种探究活动中,离不开科学的精神与科学的方法。
(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矫正研究离不开社会学的特定视野
社区矫正研究作为社会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离不开社会学的特定视角。而“社会学想象力”则可以说是社会学特定视角的最集中概括。社会学想象力中最为重要的观点是将个人经历与社会历史结合起来分析。“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不同时了解这二者,就不能了解其中之一。”[5] 这种特定视角可以帮助我们辨识“局部环境中的个体困扰”与“社会结构中的公众问题”。在我们探讨与社区矫正有关的各种具体现象和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将个体行为与社会整体结构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将个体变量与结构变量同时纳入自己的分析框架中,这样才可能真正揭示现象和行为的本质。
(二)遵循科学研究规范,注意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活动,我们应该首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遵循科学研究规范的思想,在对社区矫正进行具体研究的过程中,注意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社会学研究包括四种研究方式: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同时,每一种方式可以独立地走完一项具体社会研究的全部过程[6]。研究中应根据四种研究方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研究条件、研究者掌握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关系。许多不成熟的研究者往往会去寻求最好的方法,但实际上社会科学研究中是不存在最好的方法的。最好的方法应该是能够回答研究者问题的最合适的方法。在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方法之间、研究的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着是否合适的问题,我们应该寻求的是最合适的方法,而不是最好的方法。
2.处理方法的科学性与研究结论正确性之间的关系。每一种特定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有特别擅长的方面,同时也都有无能为力的方面。要保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各种研究方法的长处和不足有清楚的认识。无论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还是具体的调查研究与实地研究,其方法本身并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关键还在于使用方法的人。所以,作为社区矫正研究者即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使自己在分析和看待问题时具有一种超出普通常识的理论意识,还需要一定的方法意识和方法素养,以保证社区矫正研究的科学性。
社会学的深层理念是“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从这一视角看,推动社区矫正有利于减少和缩小社会代价,增加和促进社会进步。当然,在中国社区矫正工作已全面试行的今天,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方面,要想保证社区矫正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更需要实际行动中的客观与科学。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33.
[2]程琥,孙霞,吴丽娟.法社会学视野中的社区矫正制度[J].中国监狱学刊,2004,(4).
[3]张昱,费梅苹.社区矫正制度的社会学视野[J].广东社会科学,2005,(2).
[4]张传伟.中国社区矫正京沪模式的比较分析与选择[J].北京社会科学,2009,(1).
[5]郑杭生.社区矫正与当代社会学的使命[J].江西社会科学,2004,(5).
论文摘要:以学术主义课程论与人本主义课程论、戴尔的“经验之塔”和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构建高师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探究式教学模式,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2001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的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然而在以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为主的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科课程却还是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发挥和培育。这种陈旧呆板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手脚,不利于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另外,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制度又养成了学生考前1—2周突击复习的坏习惯,致使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我们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要求和造就新世纪体育师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高师体育专业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一为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要求学习的转变;二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课堂设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假设、求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1集学术主义课程与人本主义课程优势为一体
学术主义课程论是20世纪印年代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流派,其影响远远超过了由博比特创立的工学主义课程和康茨、布拉梅尔德创立的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斯坦豪斯,布鲁纳、施布等,它认为教学目的应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着眼发展学生的智力,因为年青一代智力的充分发展,能够使个人和国家在异常复杂的竞争时代中具有更好的生存机会的能力,把学生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发展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因此它主张:(1)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来组织课程;(2)设计螺旋式课程、重视内容安排的序列化;(3)突出知识形成过程教学;(4)提倡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然而这一流派也暴露出了过分强调理论,偏重课程的学术化(培养少数尖子式教学课程),被认为是使学生“非人性化”,妨碍了“完整人格”的实现。
人本主义课程产生于20世纪7O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梅茨等人,它认为课程应为每个人提供自己感到满意的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意、认知、感情、理智、情绪、行为等,并发展其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实现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建立了“人性中心课程”。它的出现对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重视人文学科课程、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意志教育等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它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在实施中易助长自由主义。
基于上述现代西方各流派的优缺点,在体育专业理论教改过程中,首先需考虑到应针对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体现学生的情感、需要、兴趣等因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学习过程,造就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生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新型教学模式应是以培养学生能力,适应社会需要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尊重学生情感、需要、个性、兴趣为向导,集学术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优点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1.2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把教学(视听)理论总结为“经验之塔”。戴尔认为靠语言符号、视觉符号而获得的抽象经验,其学习过程速度较快,但不易保持,易遗忘;而通过观察途径而习得的经验,是情境教学,学习速度中等,不易遗忘,易保持;而通过具体实践操作而习得的经验,学习速度慢,但牢固可靠。从目前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的现状看,主要采用了以抽象经验获得的途径,虽然也有人提出运用多媒体教学,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而获得的抽象经验的教学模式。本文的主要思路就是打破抽象经验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查询、合作、讨论、演说、辩认等,并结合具体实践活动,使观察和实践结合起来,并配以多媒体教学,以利于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实践运用和牢固掌握的整体教学目标。
1.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个人头脑创建的,事物由各人方式去理解,因此强调以个人本身经验来理解,强调以个人本身经验解释现实,赋予意义,并重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根据以上理论,教师在给定问题后,就得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收集资料,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解释现象,并重视小组合作、商讨,这样既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发展自我提供了条件和环境”。
1.4杜威思维理论
杜威提出科学思维的五步法,即问题一表征—假设一推理一问题的结论。萨其曼提出探究训练模式,施瓦布结合生物科学提出了生物教学探究模式,马希尔斯、考克斯等提出的社会探究模式以及学习环模式等。但探究式教学的程序不外乎就是杜威提出的思维方式,归纳为: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的结论,反思评价研究过程、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围绕问题进行的交流对话活动、学生动手动脑,进行探究操作和思维活动,是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解决学校体育工作的问题中习得学校体育学的知识,即融学校体育学的学习于解决学校体育工作的问题和经历探究问题过程之中,从中培养学校体育问题意识、提高解决学校体育问题的能力。
2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2.1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创设一种问题情景澈活学生的思维
学校体育学的教学,联系社会或生活,以学校范围选定问题;或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选定问题,问题是学校体育学探究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开始,如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让学生研究。
2.2引导研究
学生起初不知道如何研究,没有研究的技能和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示范。根据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在问题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先前知识经验,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资料,提出假设,按照探究的程序一步一步向解决的方向逼近。学生是学习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放手让其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中讨论、争辩。由于个人的知识经验的不足,对问题的理解不一致,而争辩中可能把问题看得更全面,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问题的咨询者和解答者,提供背景知识,引导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3结论及评价
在学校体育学探究式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研究过程,学习研究方法,也注重探究的结果。结论往往是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规律性的东西,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而对结论要求准确无误。如何获得正确的结论呢?除了个人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外,还要有包括教师在内的集体评价。通过展示个人或小组的学习结果,互相评判优点与不足,拽出错误加以纠正,以便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在评判中相互接纳、包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2.4反思与应用
学校体育问题经过探究得出结论,以问题的表征、假设对资料的分析归纳,整个过程中是否有不妥当之处?如果有,如何改进?反思的过程也是检验的过程,寻求更好答察的过程。即使问题求解方案不止一个,经过反思提出更多的方案以供比较、选出最佳方案、人无完人,们现代教育追求的是更加完善和完美的人,趋向于“完人”教育,因而对自己苛求一点,由此养成习惯,必有好处。
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将知识应用于问题解决之中,才显出知识的价值,也才能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变成智慧技 能,同时在应用中使知识前后相联,构筑成知识链、知识网,使孤立的知识变成统一的、灵活的知以结构,从而在使用时便于提取,提高认知的灵活性。
如平时学完一节课,或一单元的课堂学习,或单元测验,既是对学习的检查又是对知识的应用,通过应用练习,找出没弄懂的地方或理解错误的地方,知错而改及时纠偏,提高学习效率。
学校体育学探究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去操作、去探究、去分析、去归纳,即注重课常的“活”与“思”,让其“动”起来!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瓦动交流的过程,是激励、激发的过程,有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有方法的引导。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先是教师的帮、扶、引,而后是教师的放手,让其独立学习、独做事,这样才能由依牵负而转向自主地学习,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具有开拓精神,有主见,有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变换而具备终,学习能力的人。
3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3.1自主学习的原则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内外,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由此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班级集体化教学和个删化、个性化、因材施教的矛盾,采用了创造性教育思想和原则改变教材体系和课堂内外教学模式,以教师指导,学生自编提纲,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课堂角色教学为主要形式,教师再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组织引导、控制答疑等途径与学生交往,如此,自然形成了课堂内外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干¨积极性,同时改变了教师满堂灌、学生无心学、死记硬背的教学敝端,真正体现学生自主、自愿、积极主动和热情的学习气氛,从而达到丁很好的教学效果。
3.2学会学习的原则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学会学习的能力,而是靠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那么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也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所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都要旧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这个主题,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不断适应新时代、新知识的迫切需要。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调动各种因素,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下,让学生课外自寻资料,自编提纲,课中自我表现,与同学问合作,课后自评、自我总结等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3.3合作学习的原则
应试教学的特点就是学习的个体化,从知识的预习、课堂理解、记忆到课后的复习都是学生个人的事,最后的考试也是衡量个人知识多少的唯一形式,因此,这种教学不利于发展学生间的社会交往素质和心理品质。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发展学会生存的能力,而生存能力最关键的素质就是群体间相互交际、相互合作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并与老师一起合作教学的能力,按不同兴趣爱好、教学目标分小组,每个小组在课外一起搜寻资料、讨论题目,编辑学习素材等,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更是合作学习、合作教学的实践基地,小组间的不同观点的竞争促动学习小组内的合作,学生在合作中接受同学间的知识。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上讲台,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教学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合作者、向导,师生关系转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由此来发展学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争能力等零质。
3.4从创造中发展知识的原则
与传统应试教育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和掌握知识不同,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创造、想象能力,从收集资料、自编教材开始,学生根据师生协商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接受大量的不同内容和不同观点,然后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之间交换意见,教师的指导,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最后通过自我评估、以写小论文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这种在创造中、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远比死记硬背的生动、丰富和巩固。
3.5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原则
新型的创造教育思想将扭转“应试教育”出现的高分低能、高学历低创造的状况,全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和发展:(1)搜寻资料的能力;(2)独立创新能力;(3)和别人合作工作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4)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5)学会学习、独立操作能力;(6)演说能力;(7)理论联系实际初步实践能力;(8)初步科研能力;(9)评价能力。
4实施探究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以小班、中班的形式上课(30—4O人)为宜,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各项活动。
(2)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教师应需有一定的自主权。
(3)为学生提供方便的文献资料查询服务,包括提供校内“中国期刊网”资料查寻服务。
(4)学期开始,教师应向学生公开学期单元教学计划,使学生明确了解教学目的、任务,以便学生做好各项准确工作。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学;案例;教学法
《房地产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中如果仅仅以“以教为主”,以结论形式把深奥的经济理论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能将纷繁复杂的房地产经济现象与房地产经济规律有机联系起来,感觉不到理论形成的曲折过程,缺乏探索和发现的喜悦,也就很难清楚地理解经济理论的深刻含义。在教学中引入案例,运用案例讲述、讨论等多种形式,使课堂气氛活泼生动、深奥的经济理论易于理解,学生们不仅能切实感受到其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挖掘隐藏在案例背后的经济规律,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教学经验得以积累。
一、《房地产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创立于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得到广泛应用[1]。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析、讨论各种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2]。案例教学法以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环境,通过讨论、合作、协调和知识共享等形式,帮助他们独立地或集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寓学习内容于真实的学习活动之中;人本主义理论注重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种自发、自觉的、从自我实现的倾向中产生的一种学习。
《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课程,主要是运用基本经济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房地产这一特殊领域的经济理论问题,如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地租、地价理论;运用一般产权经济理论研究房地产制度及其产权体系;运用一般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等等[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通过房地产投资开发、分配、流通、消费诸过程中的多种生动案例,创设实践性情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将理论知识迁移和运用到适当的实践情境中,建构自己的新理解,帮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联系起来。
二、案例的选择
(一)恰当选择案例的意义及原则
《房地产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在教学中大量真实案例的应用,使学生不仅仅听起来有趣,又能切实感受到其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案例,对教师而言,是灵活授课的工具之一;对学生而言,是饶有兴趣地理解专业知识的好帮手。恰当的案例,是授课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合适的案例,充其量只能说是课堂的一种点缀,甚至成为教师授课的负担。因此,选择恰当的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结合《房地产经济学》的特点,其教学案例的选择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在当今信息传递日益快捷的时代,案例来源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新闻报道、杂志、报刊、相关教材等多种途径选择多种多样的案例。但案例选择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所采用的案例必须与所讲授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够互相印证。否则,案例的使用将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弄巧成拙,使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5]。
2.时效性。由于房地产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决定了《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时代感很强的课程,在案例选择上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针对房地产市场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名词,教师每年应淘汰一批旧的案例,增加一些新的案例,以确保案例的时效性。
(二)选择案例的具体方法
具体的案例选择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选择国内外已发生的典型事例解释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即从变化多端,纷繁复杂的房地产经济活动中,依据教学目的,选择、整理出具有代表性并能反映同类事物一般特性的典型案例,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讲到“房地产泡沫”时,可以选用著名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日本的“地产泡沫”,讲清其发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形式及相关后果,使学生易于理解这一名词。在讲到“金融危机”时,可以选择1997、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自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为典型事例,加深学生对金融危机的认识,引发学生对于金融危机发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的思考。
2.选择发生在本地、本人或学生身上的真实案例。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真正理解需要处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因此,在教学中,通过不同案例创设的实践性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和运用到生动的实践情境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周边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可以解释房地产经济运行规律的真实事件,使学生感觉事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从而激起学习、讨论的兴趣。例如讲到房地产的区位优势时,选择学校周边的几个小区为例,将这几个小区的位置、建设时间、价格等特点进行对比,进而总结出区位规律。由于是学校周边的案例,学生们有鲜明的感性认识,理解“区位优势”这个抽象概念就变得十分容易。再如讲到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时,除了列举国内许多城市的大量统计数字之外,还可选用教师自身的购房经历或者学生家庭的住房变化经历作为案例,讲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房地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这样的案例表述有血有肉、事实清楚、真实可信,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
选择这类案例时,案例的表述一定要准确,从现实中进行精心提炼,反复推敲,不能带有主观臆造的痕迹,误导学生[7]。
3.选择发生在经济理论的创始人或代表人身上的事例为案例。任何一个经济理论的诞生与发展都与时代背景分不开,讲述发生在经济理论的创始人或代表人身上的具体事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了解隐藏在经济理论背后的时代特点、经济现象,并与当前的经济现象产生对比,从而更好地分析这一经济理论所反映的经济规律。例如讲述房地产产权制度时,先从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谈起,讲科斯的生平,讲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主要理论,不仅可以迅速引起学生对产权经济理论的兴趣,还可以对产权经济理论的诞生历程与背景有初步了解。
三、案例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师及学生实际情况,运用适当的方式与方法,适时引入案例,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直接讲述、分析案例
该模式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讲述中插入案例,整个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要目的是通过讲解案例,进一步阐述相关理论的现实应用及意义,加深学生对该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案例讲述过程可辅以图片、短片等多种形式,使案例描述更加丰满、清楚,学生听起来饶有兴趣、印象深刻[8]。
(二)运用演讲、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以案例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认为教师不应总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处理问题,而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结构能动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筛选、加工和处理,在案例分析、辩论、讨论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形成自己的新观点[9],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教师可以运用演讲、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在班级中营造活泼、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以案例为中心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讲到“房地产泡沫”时,教师讲清楚“房地产泡沫”的定义之后,可要求学生以“我国近年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为题展开辩论,学生在收集论点支撑材料及辩论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与房地产泡沫相关的事例、资料、论点,无形之中加深了对这一定义的认识、理解及思考,还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与胆量。再如讲到房地产经济周期理论时,教师讲述了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概念、理论流派之后,以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为例说明世界各国、地区房地产发展周期的不同特点,进而可以要求学生对比不同国家、地区房地产发展周期的特点,运用不同流派的房地产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周期,在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推选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演讲,亮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于学生的论点可及时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但质疑不等于批评,教师要把握好方式、语气,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案例分析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提醒学生们注意相互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表达、阐述观点的技巧。
讨论、演讲、辩论之后,最后应由教师进行总结,并做出中肯的点评。针对案例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再次强调,使学生印象深刻;对学生讨论不够深入、存在争议的问题,教师应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教师的点评和总结要想精彩、有说服力,需要教师在课前做足准备工作,对相关知识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
(三)把握案列引入的时间
案例的引入可以在讲解基础理论之后,也可以先引入案例,再由教师或学生总结出相关经济规律。
对于比较抽象的经济规律、名词或学生们不熟悉的经济生活方面的知识,应先讲清理论知识,然后通过恰当的案例论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例如,在讲到房地产的直接融资、抵押融资、契约融资等融资模式时,由于这些名词单从字面上很难弄清其真正涵义,教师应先讲清各种融资形式的定义,再选择对应的案例讲清具体的运作过程,使学生的认识豁然开朗。
对于学生们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经济生活方面的知识,可以先不讲理论知识,直接给出案例,在同学们讨论之后,总结出具体的知识点。例如在讲到住房保障政策时,教师可先以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国为例,讲述不同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再由学生展开讨论,分析不同国家保障政策的优缺点,相同点及不同点,最后由教师总结出住房保障政策的分类、特点等知识点。
四、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责任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即教师讲、学生听,不能解决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课堂内外教学互动等问题。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学是互动的,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
(一)做好课前准备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案例的“接受者”,更需要成为隐藏在案例背后的经济理论的“传授者”、“研究者”。课前,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搜集案例,并进行筛选、分类、提炼及更新。若需在上课时进行讨论或辩论,要事先拟好相关的讨论或辩论题目。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人本主义强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居于主体地位,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倡有意义学习和学会学习[10]。尤其是采用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应当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发挥学习潜能;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鼓励、多表扬,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创造适宜的课堂氛围。在真诚、平等的课堂气氛中,师生之间的认知结构及情感内容都发生了交流,教学实现了知情合一。
(三)课后及时总结案例教学经验
课堂教学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的结束,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及时回顾教学过程,思考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案例引入的时间是否合适,案例运用方式是否需要更改。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课后沟通,了解案例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是否有助于知识点的掌握。根据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及时调整案例内容与运用方式,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特色
作为班主任应树立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活动观。
1.班级活动管理
不少管理者总是按规定、传统、常规办。事实上班级日常生活对于学生在班级中地位,自我意识,社会交往,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一系列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持久深入的潜以默化的影响。在班级活动中要强调培养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有主动活动的机会。班级日常工作可以分为管理和服务两大方面。管理工作一般由班干部承担,服务性工作往往由值日轮流承担,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应从两方面入手,如建立小干部轮换制,把管理权教给每一个学生;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责任还给每一个学生;建设班级文化,把创造群体个性任务还给学生等等,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2.班级学习管理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有五个特征,即主动性、独特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我们必须从整体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树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如何有效的主动的学习,发挥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
分层次进行管理。充分了解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差异,实现弹性机制。分层不是固定的,根据学习情况,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调整。
3.情绪情感管理
情绪情感对人的学习活动的作用是两方面,既可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也可能降低学习积极性,削弱、减低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品质要从以下着手: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远大志志向。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受他的人生观影响、支配。加强思想品质修养,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有助于学生情绪情感倾向性的培养。
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人生阅历。情绪情感深刻性提高与知识水平,社会经验密切相关。而知识水平,社会经验又必须在实践中积累。所以要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各种客观事物产生深刻韵情绪情感体验。
4.评价管理
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集中在学科成绩上,而是结合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家庭的表现、学校的表现、社会的表现。综合评比得出成绩。评价时注意过程与结果,全面评价与差异评价同时进行。教师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并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即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教师评。学生自评可以重新感受自己品行,说说自己优缺点。学生互评可以有一种亲切感,促进互比。家长教师评对未来的发展给予指导,总之可以鼓励学生从德智体等方面构建自我。
5.危机管理
本世纪以来,灾难频发,其中学生伤残触目惊心,凸显出我国灾难教育的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危机意识的认识、逃生常识的了解、逃生技能掌握等方面都显示出很大发差,具有以下特征:①缺乏忧患意识,存在侥幸心理,一旦出现意外,应急反应滞后;②逃生常识匮乏,面对突出事件仅靠本能,有效措施应用较少;③缺乏必要自救、互救手段,延误救治时机;④升学率单一学校评价机制,使学生锻炼少、体质下降;⑤学校逃生教育常年缺乏或不足,大多流于口头安排或流于单调形式,效果可想而知。
6.校内外教育相结合管理:
关键字:学生主体;应用心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50-02
一、研究背景
应用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理论,干预或影响心理行为,以改变心理行为,改善心理生活质量的新兴学科。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而应用心理学硕士应用心理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也要充分体现其心理学知识和素质要求,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培训计划要突出心理学实践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由于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的局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不大有机会参加实践操作培训。对于学生来说,心理学理论“听起来不错,不知道如何学习使用”。教师教学单一,只注重教的理论,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解决教师和学生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等问题。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学生通过体验,探索新知识和新知识。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在“学生试讲法”的教学进行了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相互研究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课程内容。
二、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依据以下理论基础。
1.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论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内化为主体的素质。“学生试讲法”使学生从原来的“老师教我”的被动学习变成“我教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过程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仅是从老师授课所获,而是学生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获得。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试讲法”强调学生主动寻求知识和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协助建构知识并进行评估。
3.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的动态的交互作用。Brown等人(1989)认为,知识和活动不能分开,活动不是一种辅助认知和学习的手段,它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学习与认知在本质上都是情境性的。因此,通过建立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教学,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到实践的情况下,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4.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把尊重和信任学生提到了教育的重要位置,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提倡有意义的学习以及学会学习。Rogers(1961)“相信唯一能够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并化为己有的知识”。Maslow(1970)则强调学生的内在学习,就是依赖学生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实现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和谐氛围。
三、教改实施过程
“学生试讲法”是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学生成为“教师”,教师扮演“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下,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独立地组织教学活动,把指定的教学内容教授给其他同学。其运用的基本程序是:思想动员―教师示范―指导备课―学生教学―评价讨论―整理反馈。
1.思想动员,为同学讲解教学改革目标及方式。在课程伊始,要对学生说明,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门课程部分内容会采用学生试讲的方式,请大家也当一次“老师”。将试讲的目标、意义、过程和要求向学生一一说明解释,鼓励学生积极、勇敢地参与试讲教学。
2.教师示范,展现对整个课程的把握。开始的课程是由教师完成的,教师在授课时向学生展示课程的大纲结构、课程安排等,并示范对课程重点内容进行精彩讲述,让学生知道如何完整地讲一次课。
3.指导备课,帮助学生收集可用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讲课的相关资源,并对学生在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处理和学习,认真准备授课的每一个环节,并搜集一些课外资料丰富其讲课内容,使课程更生动有趣。
4.学生教学,独立掌握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充当“老师”角色进行课堂教学,全程自主操控课堂。教师作为“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听课,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学生课堂的问题讨论和其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授课任务。
5.组织讨论,并给予指导评价。学生试讲后,教师让试讲学生谈谈教学体会,再让同学们谈谈试讲同学的优缺点,提出一些建议。最后由教师做总评,着重在教学内容设计、方法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给予指导,使学生的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还要对学生表述不清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内容进行补充,帮助学生领会所学知识。
6.整理反馈,进一步将所讲课内容把握深刻。通过教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和建议,学生对试讲内容进一步整理学习和反馈。通过实践性学习,学生对学习内容认识更透彻。学习效果优于传统的听课式学习。
四、教改对教学的影响
1.学生自主参与,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成为“老师”,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全身心地充分体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不仅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听课的学生将特别注意“老师”的风范,留心听“老师”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全程参与的教学过程,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充满生命力。
2.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试讲”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教学表现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有效地促进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3.创新的课堂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评估。“学生试讲法”也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改变了传统“一考定全部”的单一评价方式。
4.促进师生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试讲”的实行过程中,加强了师生的联系和互动。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也使学生更加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巩固师生的关系。
我通过“学生试讲法”训练的教学改革研究,体会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应用心理学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达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心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秦启文.黄希庭.应用心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丽君.“心理学”系列课程案例库建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91.
[3]章志光.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和学新.主体性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5]David Jonassen et al.,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Education Vol.9 No.2,1995.
[6]钟贞.新课改视野下大学心理学“学生试讲法”教学的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10,20(3):73-74.
[7]Brown,J.S.,Collins,A.,& Duguid.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1):32-42.
[8]罗杰斯.关于教学和学习的若干个人想法[J].外国教育资料,1984,(2).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南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资助。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
一、教育技术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当代教育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传统课堂教学与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上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育技术的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使我们的教材从原来传统文字形式的显示,变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多种媒体、多种信息方式显示教学信息,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教学信息量的传输。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学生主动地组织建构自己的知识内容与知识体系,由被动变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同时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形式被打破,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合作化教学得以实现。
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是关键。它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直接点,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柱。那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育技术素质,决定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而高校教师又该具备怎样的教育技术素养,综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从而实现教育信息化呢?
二、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中国教育技术素养标准(LSETC)提出,教育技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运用和评价的总体水平,它包括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教育技术的意识、态度和社会责任的理解。
(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意识素养
首先,高校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意识。意识是一切行为的先决条件,要让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教育技术技能,必须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中教育技术运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对于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意识,第一应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是一门多学科、多技术相互交叉、渗透产生的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AECT’94定义给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不是普通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而是指运用各种理论与技术对教学设计、开发,从而优化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它。第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意识还包括,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还应具备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不仅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教育实现信息化的关键。同时教育技术能力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满足当代教育教学需要的重要条件。作为高校教师,课堂的开放,教学的开放,更要求具备高的教育技术能力,以适应开放式学习环境的需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第三、高校教师应具备在教学中有效使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作为高校教师关注的不仅是专业的高新技术与知识的发展,还应关注计算机新技术的前沿信息,认识到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不是一种强求与规定,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的使用。对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与手段可以大胆的使用与实践,如果效果不好,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做到合理选择教学媒体与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技能素养
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法、技能,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进行合理高效的教学设计;运把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组织教学;运用适合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模式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当高校教师真正的熟练把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而教师具备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就是教育技术技能素养。
首先,高校教师应能够掌握教学媒媒体设备的使用。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有很多,常用的媒体主要有,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幻灯机与电子白板等。高校教师要能熟练的使用各种常规教学媒体。熟悉他们的性能、优缺点,进而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教学媒体,组织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另外,教师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方法,在教学中遇到故障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其次,教师应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出能有效提高教学的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常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有,Flash、PPT等。不需要教师对每一个软件都精通,至少有一个是自己的强项,还要熟悉常规应用软件PHOTISHOP、Dreamweaver等的操作使用。这些软件都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另外,高校还应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海量”资源库,进行学习资源的搜集与扩充。可以建立一定的学科专业网站,或是网络课程、远程教学习系统,为学生的异时异地学习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这样多种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课堂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得学习时刻伴随学生左右。
随着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和谐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促进、亲密无间的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基于师生关系的上述特点,特别是师生关系中教师影响的主导性的特点,我认为,这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的关键是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的态度和行为。
良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能量”。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就会爱屋及乌地喜欢这位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建立良好、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师信道”是每一个教师孜孜以求的。良好沟通是师生浓厚情感建立的基础,是双方彼此接纳的桥梁。沟通的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真诚、欣赏是师生深入沟通的前提。
一、尊重学生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特别强调人性的基本需要是自尊、自我喜悦和自我欣赏,认为一个人有多少自信和自尊、自我喜悦和自我欣赏,便会有多少幸福,有多少成就。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教师有可怕的力量和得天独厚的机会,可影响学生的一生,他的尊重带给学生自尊与自信,是学生快乐的源泉和不断努力、超越自我的源动力。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那么你就要怎么待人”。而体现在师生关系中,就是要老师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处于一个人格平等的位置上,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里话。要尊重就要倾听,用心倾听。老师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挖掘学生一些行为思想根源。老师认真倾听的结果是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信任,以信任交换信任,以爱交换爱,师生之间的感情出现一个。倾听是尊重的表现,是实现和谐沟通的必要条件。
尊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态度,就可以自然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为师生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沟通顺畅进行。
二、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担当和从事的是爱的事业。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利益的关系,不是交换的关系,不是权力的关系,也不是亲情的关系,而且能是一种出于内心真诚感情的平等友爱、纯洁健康的关系。这种纯洁、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应是源自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教师这一职业不能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为它背负着重大的人生使命,只要充当教师这个角色,对学生的爱就不可或缺的,这正是教师职业的伟大之处。如何爱学生,教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应体现为严格要求学生和尊重学生的高度统一。而且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家庭状况,特别是对成绩不佳的学生,对成绩较差和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教师更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爱学生最需要的是了解孩子的需求,根据需求施爱,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才会从心里感激老师,佩服老师,就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这样让爱与关怀如春雨滋润他们渴望成长的心田。
三、真诚待学生
学生对感情是十分敏感的,他们能够体会其中的真诚与虚伪,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欲想获得他人的真诚相待,首先就要真诚地对待别人。师生之间也是如此。作为教师想与学生真诚地沟通,想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就需要真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诚的,这样才能够建立关系,师生心理距离才能渐渐减小,心灵的沟通才能实现,用真诚换真诚。只有用真诚关爱帮助学生才能使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是那些多年与自己保持联系的学生,多是当时班里最顽皮、最不听话的学生。其中现在有一个学生是军队中的营级干部,每年只要是节日,我都能收到他的祝福短信,一次不少。因为他上学时成绩不是太好,我曾真诚地在他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没有放弃过他。后来他参军了,知道自己文化底子薄,想考军校怕考不上,给我来信,问我怎么办,我就鼓励他努力复习,有机会要拼一拼,给他寄去了复习用的书籍。后来他经过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他给我打来了电话,说:“老师,我感谢你,是你的真诚关心一直在激励着我,没有你的鼓励和关爱我不会有今天的结果。”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克服以领导者自居的观念,把传授知识与情感投入相结合,尊重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
四、欣赏学生
每个人都会有优缺点,如果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带着有色眼睛看人,就很难欣赏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就会对他产生否定的情绪,在心理上也会排斥他,从而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双方的交流也会很不和谐。由于不能自由、坦然地表现自己,师生交流与沟通的深度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人的成长是在欣赏与鼓励中进行的。一个人只有自己被别人肯定后,才会进而去肯定别人,所以作为教师,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看到学生的优点才能够真正地尊重他,欣赏他。经验表明,一位教师如果能看到全班每个学生的优点,师生沟通一定会很顺利,他的教育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好。
关键词:小学 “学困生” 自我效能感
长期以来,“学困生”的研究一直受到中外心理学界及教育界的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判断的主观感受——“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学困生是小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低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常常会看到:“学困生”在课堂上不敢大胆发言,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怕招致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在学习中不敢接受挑战,遇到困难时往往不做任何努力就轻易放弃或急于寻找外界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学困生”身上常常会出现抄袭的现象;他们对自己的学业也不抱太大的希望,即使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往往也不能胜任。所有这些都是学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结果。这种低学习自我效能感又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学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非常必要。
一、做好家长工作,重视小学“学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学校和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联系,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家长认识到发展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关心孩子的学习,避免使用辱骂或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同时,指导家长认真了解自己的孩子,形成对孩子的合理期待,为孩子确立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使其更好地完成学业。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学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这是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教师还要树立转化一个小学“学困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理念。“学困生”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更加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教师对他们既不能急于求成,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也不能丧失信心,放任自流,更不能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要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并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点关心、一点微笑、一点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由衷的关怀、信任和迫切的希望,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促使他们充分发挥学习潜能。
三、确立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班杜拉认为,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建立自我效能感的重要信息源。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而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小学阶段儿童自我意识中的自我体验有了很大发展,自我体验是小学生对自身的一种情感体验,而自我效能感是情感体验的一个方面。由于学困生过多地体验了失败,严重影响了其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确立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并为他们顺利实现目标创造条件,使他们比较容易地看到自己在学习上所取得的进步,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通过多次成功的体验让学困生看到希望,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并坚信自己的能力,逐步建立稳定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四、提供合理的榜样示范,使“学困生”获得有效的替代性经验
当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某种学习活动中取得了成功,便相信自己也能获得成功;而当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某种学习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仍以失败而告终,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认为自己也必然失败。这是班杜拉理论中关于替代性经验的影响的观点。而在学校生活中,“学困生”主要是从同学那里获得替代性经验,同学是他们最好的榜样示范。鉴于此,教师要为“学困生”提供与他们情况相似的榜样,并使这些榜样尽可能获取成功,让他们从同学身上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获得有效的替代性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五、加强归因指导和训练,使“学困生”学会积极的自我归因
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与失败归因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会影响其以后的行为。“学困生”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会直接影响其学习自我效能感,并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而小学阶段学生自我认识尚在形成中,往往不能对自己学习的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学困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小学“学困生”的归因指导和训练,帮助他们进行积极而合理的归因,如成功时将其归结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使他们产生自豪感,增强其今后承担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而失败时将其归结为努力不够或学习方法不当等可控性因素。这样,他们就不会产生自卑感,而是希望以后通过努力或改进学习方法获取成功,一定要避免学困生将失败归结为能力这一不可控的内部因素,防止其形成习得性无力感。另外,教师在指导小学“学困生”进行正确归因的同时,要使他们逐步学会自我归因,并进行自我调节,这将有利于恢复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六、培养良好的性格,使“学困生”积极勇敢地对待学习上的困难
性格特征也会影响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由于“学困生”更多地表现出消极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其形成开朗、积极、乐观、向上、主动、勤奋、意志坚强等良好的性格特征,使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不逃避,不退缩,不轻言放弃,并为他们创造磨练意志的机会,使之坚定信心,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学习任务。这种良好性格的形成也会促进“学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48-53.
[2]寇冬泉,黄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原则[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1):35-39.
[3]潘乐英.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及其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05(4):99-103.
[4]付桂芳.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4(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