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本主义的内涵范文

人本主义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本主义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本主义的内涵

第1篇:人本主义的内涵范文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内涵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现代哲学中与所谓科学主义相并立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以及这种哲学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在教育中,人本主义教育强调人的需要的实现、完满人格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强调培养“完整的人”。在师生关系上,人本主义教育观不同于传统的过于注重老师权威、师道尊严的师生观,而是从人格和情感的视角来诠释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经验及需要,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这较之于之前的师生观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角度讲,人本主义一贯秉承追求人的更全面的发展的原则,希望通过对人类的经典的永恒的知识的传授,来使人的发展达到一种更高级别的水平,实现人性的拓展;并且能够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进一步确证人的能力、价值以及主体性地位。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我国当代教育中的适用现状分析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单元,也总是在不断的在满足社会需要及个人需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主张对于我国的教学取向及改革等诸多方面也都具重大的现实意义。[1]

然而,我国现有的学校教育没有很好地顾及到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价值选择,教育没有促使人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培养出来的往往是一些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同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很多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好奇心、求知欲也被压制了,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实现。在实际中,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追求效率,忽视效果”。目前学校教育主要关心的是效率,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和人力,灌输最大数量的事实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教育应以培养人为基本追求,而当今的教育却偏离了这个目标,这与我们倡导和强调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人本主义教育关注学生个体本身,以学生的经验为出发点,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理融为一体”的人。

第二,教育与人的不一致现象的存在。这种现象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突出表现为:不是教育服务于人,特别是服务于全体教育对象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而是教育从人的本质中异化出来,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冷漠、压抑甚至摧残了人的个性发展。当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从社会的角度来认识教育过程中人的地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全人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学习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第三,教育的应试化趋向依然激烈。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性格和特性。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教育把每个学生统一管理,用考试的手段加以筛选,从而磨灭了学生的个性。

三、当前贯彻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几点对策建议

根据我国教育现状,针对教育观念、体制、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贯彻落实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全社会都应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确保教育观念符合时代的要求,确保教育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服务。针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不足,首先,学生家长要改变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天才教育观和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其次,老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做到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改革教育体制,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优化课程内容。必须妥善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整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抓住主线,进行课程重组,减少课程重复内容,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做到课程全面化。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既要求我们的老师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学识作风,又要求老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最后,活跃课堂气氛。在施教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一定量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并允许学生以各种合适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缓解平时课堂中的沉闷气氛,实现教学互长。

(三)优化教育环境,坚持以人为本

一要优化家庭环境。一方面家长要主动配合孩子的学习需要,在孩子学习时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家长要主动联系老师,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真正做到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二要使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谐。首先,学校要树立起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理念,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真正形成教书育人的形象;其次,我国部分学校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青年毕业大学生到基层从教或可以采取“政府出资赞助大学生,毕业回基层服务”的方式来优化基层师资;最后,要把校园硬件和软件建设相统一,及时更新学校的图书资料,增加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拓宽学生活动场所等,及时组织老师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教学辅助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总之,在育人过程中,要努力优化家庭和学校育人环境,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而应两方面并重。 [2]

第2篇:人本主义的内涵范文

摘要:以人为本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表征,是现代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蕴涵,刑法尤其应具备人文关怀的实质底蕴。要在刑事立法中体现人本主义精神,遵循人道原则,作为部门法的刑法的精神底蕴即必不可少的包含“人本主义”的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法的存在基础。人本主义刑法观对于推动中国刑事法治和刑法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本主义 刑法观

一、人本主义的概念

人本主义,也称为人文主义,泛指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哲学思潮,其基本价值蕴涵就是以人为本,肯定和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简单来说:(1)强调人的自主性、实践性和能动性,主张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占有主导地位。(2)强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主张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强调哲学重建的根本途径是人的回归。

人本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对近世以来的各种社会科学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无不渗透、蕴涵着人文精神。而作为当代社会科学重要范畴的法学也概莫能外,深受其影响。故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本主义是现代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蕴涵。刑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因其调整对象(公民个人与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法秩序之间的关系)和调整方式(对公民最基本权利的剥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应尤其具备人文关怀的实质底蕴。

二、人本主义在刑法中的适用

从理论上看,人本主义倡导“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而这种价值取向同样适用于刑法的解释。从现实看,社会问题实质上就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体与类的关系以及群体与群体的关系问题。因此,人本主义精神就是主体精神,而主体精神的核心就是把人视为评判一切的标准,把人视为价值的中心和价值的创造者,强调人的尊严高于一切。就刑法解释而言,人本主义的基本内涵包括:(1)人是刑法解释的价值主体,即人的一切行动包括制定、解释和适用刑法的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幸福。(2)人是评价的主体,即人是刑法解释中公平与否的评价者。(3)人是实践的主体,即人类文明包括刑事法律制度的进步,是人类共同创造与行动的结果与结晶。

作为规则的刑法,其目的就是要保证一个作为人类的生存,对危及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行为,国家将动用刑罚予以惩戒。由于刑法规定的惩罚措施以剥夺个人的财产、自由甚至生命为代价来维护人的整体利益,因此,必须以剥夺个人最小利益的方式来实现对人的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保护,只有这样才符合刑法的人本主义精神。对于国家而言,适用刑罚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制性规则来维护人类和平和安全的共同生活基础。

三、人本主义刑法观的立法基础

刑法是公法的一种,公法主要涉及的是公民个人与国家质检的关系,这种关系从实质意义上说是指国家权力和公民个人权力之间的关系。在刑事立法和刑法的构造中,如何处理国家和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决定着一国刑法的性质。专制主义国家的刑法以国家为本位,一味强调国家权力而忽略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障,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而法治国家的刑法规则以个人为本位,注重强调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有效地限制国家权力的行驶范围,彰显着人本主义精神,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而作为刑事法治第一个层面的刑事立法,因其涉及公民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分配,因此理所当然地应该首先体现人本主义精神。

四、人本主义刑法观的司法理念

由于受传统国家本位观念的影响,重视权力而轻视权利,注重国家、公共利益而忽视公民个人利益,表现在刑法上就是强调刑法的国家保护机能而轻视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具体到刑事司法领域,就是忽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何犯罪人的人权保障,将其视为完全消极被动的司法客体。我认为,刑事司法领域中的人权首先当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何犯罪人得人权,而在刑事司法领域之所以强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犯罪人的人权保障,原因在于他们也是人,因而应当享有作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从另一角度来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犯罪人给以人道待遇,也是对每一个公民自由和权利的尊重,理由在于,我们每一个公民随时都可能成为国家司法机关追诉的对象。故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如何限制国家刑事追诉权的发动,尊重公民个人自由,使无辜者免受刑事追究,也是刑法人本精神题中应有之意。

五、人本主义刑法观的完善

1979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刑法典,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国家为本位的刑法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为市场经济运作的内在要求是主体的自由和法律地位的平等,即应以个人为本位,但是我国目前的现行刑法无论在体系结构、制度设计还是在具体罪的罪状和法定刑规定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与刑事法治所要求的人本主义精神格格不入。因此在我国现行刑法中某些方面还有待完善:

(一)应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置于分则之首。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在现行体系中位列第四章,立法者做出如此安排其实是国家本位主义刑法观的体现,这是与人本主义刑法观相对立的,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偏重于秩序,后者则偏重于个人利益的保护。

(二)顺应世界死刑改革潮流,严格限制和削减死刑。死刑作为剥夺人生命的一种刑罚,因其无以复加的严厉性使其存在的合理性历来备受人道主义者的质疑和抨击。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国家已废除死刑,但各国的国情不同,国民的价值观也不同,如果本着人本主义的思想,应该严格限制和一定程度上的削减死刑,采取更合理的刑法制度制裁。

参考文献:

[1]刘放桐.《“人本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随笔录》[D].《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

第3篇:人本主义的内涵范文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在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的,被称为第三势力心理学。其代表人物为马斯洛、罗杰斯和库姆斯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1 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在培养目标上,除德智体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非智力因素又被称为情感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动机、策略和学习者之间以及其与教师之间的情感。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不可分割,他提出了“完人”的概念,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

2 利用人本主义观念,分析学生学习动机及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的采用的测量工具是spss21.0。问卷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受试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专业以及高考英语成绩等。问卷的第二部分是笔者自制的大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其KMO系数为0.801,良好,适合做相关分析。

2.1 学习动机

动机对于外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笔者通过SPSS21.0对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中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学生的学习动机V4与学生的英语等级V3和高考成绩的Sig.值分别为0.021和 0.000,达到了0.05与0.01的显著水平,可以论证动机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2.2 情感

大学英语对情感因素的忽视是我国目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学校里学生最大的需求是爱和自尊的需要。如果学生无法在课堂中感受到爱与尊重,他们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学习语言,更不会通过学习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节学生的情绪,使他的情感达到最佳的状态。这也验证了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学生是一个个有着鲜明感情特征的独立个体,他们应该以一个“完人”的形象参与课堂,即情感与理智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学习。

2.3 焦虑(表1)

焦虑是是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因素。Scovel将焦虑分为促进性焦虑和妨碍性焦虑。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由上表可知,51.5%的同学在考试过程中感到焦虑,其中选择十分焦虑和置之不理的同学,考试通过率都不是很理想,分别为2%、4%。反之,选择焦虑和沉着应对的考生的考试通过率分别为16.8%和17.8%。

3 应用人本主义教学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1 学生:学生的主体

在外语教学中,首先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能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因而,教师只需相信、信任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组织一些活动如:英语角、话剧表演、英语晚会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并促进学生体验英语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感,让其真正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体的快乐。

3.2 教师: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大部分学生不敢质疑老师的观点。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一种消极的学习习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人云亦云,失去了创造力。人本主义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促进者。首先,教师是一个真诚的人。他尊重、珍视学生,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学习者和促进者的关系,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3.3 教学目标:教会学习

21世纪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新时代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学习理念是终身学习。据笔者访谈,很多大二学生在通过公共四级之后就放弃了英语学习,造成学习上的脱节,毕业时想拾起来已不负可能。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众所周知,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因此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适应变化,如何学习。唯有如此,才能为广大学习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第4篇:人本主义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立法理念;人本主义;非人本主义;人类利益;生态利益

一、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重点在于环境法治建设,环境法治建设重点在于环境刑法建设。因此需要深入环境刑法立法理念研究。立法理念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要用刑法去保护环境不受破坏和污染,对环境犯罪分子予以打击。纵观中外环境刑法立法实践,目前世界上存在两种立法理念,一种是人本主义思想,另一种是非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思想主张保护环境不是在保护环境利益本身,而是在保护与环境利益关系极其紧密的人类利益,环境刑法的一切初衷皆以保护人类利益为核心。这一立法理念更多体现在大陆法系国家,比如日本的《日本公害罪法》。而非人本主义主张保护环境利益本身,从而间接地保护人类利益,即使人的生命、健康与财产没有遭受损害也成立环境犯罪。这一立法理念更多体现在英美法系国家,比如说英国的环境刑事立法。

二、环境刑法立法理念的局限性

研究发现不管是德国逐步确立起来的非人本主义思想还是英美法系国家的非人本主义思想,都只停留在最终保护人类利益这一层面,并认为非人本主义以生态环境利益为保护对象,是间接的保护了人类利益。[1]人类利益仍然是非人本主义的归宿。有学者指出,比如说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被屠杀受法律追究是为了保护人类子孙万代对动物的情感及其同情[2]。最终还是为了保护人类利益。

三、环境刑法立法理念的突破

笔者认为非人本主义思想应该有其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博的胸怀去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非人本主义就以生态环境利益为保护对象,这种保护不以人类利益为终极目标,而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必要。这里的“不以人类利益为终极目标”是区别于原来非人本主义的关键。

采用人本主义思想作为环境刑法的立法理念起不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且有时致使环境刑法不能及时适用而难实效地惩处犯罪,保护生态环境。因而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只有采用非人本主义立法理念则有其必然性。

人类进化过程,也是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生态环境因人类的出现而变得更加丰富和清晰。人类每一步跨越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的过程,生态环境渐渐的变得面目全非。然而聪明的人类直至今日,在环境刑事立法方面却仍然自私的以人类利益为核心,是人本主义还是非人本主义都认为生态环境终究是为人类的更好生存而存在的,保护生态环境终究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人类的发展。虽然“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被提出,却也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生态环境为本。这样以人类利益为核心的环境刑事立法难免有舍本逐末之嫌。笔者认为,环境刑事立法不应只是为了使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以使人类能万世用存,而应该是着眼于整个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从而促使人类这颗小齿轮能持续运转。因为若生态环境因故障不能良性循环,人类这颗小齿轮势必终将停在运转。因此环境刑事立法理念进行提升,以生态环境利益为直接保护对象,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终极目的,有其必要性。

四、立法理念突破的必要性

以生态环境利益为保护对象的非人本主义思想必要性体现在:

第一,新的环境刑法立法理念的建立有助于克服生态环境利益与人类利益轻重主从问题。人本主义思想主张人类利益为主为重,生态环境利益为从为轻,保护生态利益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利益,只有人类利益造成损害时才科以刑罚,保护生态利益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传统的非人本主义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人本主义思想的束缚,认识到直接保护生态环境利益的必要性,但其实质仍然坚持人类利益的至上地位,认为刑法保护生态环境利益属于间接地保护个人之生命、身体或财产利益。我国台湾学者林山田指出“生活环境本身即为刑法所应加以保护之法益,污染或破坏环境之重大行为,在刑法上评价,即只认定‘刑事不法’,而非‘行政不法’。因此,环境刑法所保护之法益并不只是生命法益、身体法益、或财产法益,而且亦包括所谓之‘环境法益’,由于生态环境之破坏,将足以导致生命、健康或财物之危险或实害,故以刑法保护环境法益,亦属间接地保护个人之生命、身体或财产法益”【3】可见,不管是人本主义还是非人本主义,在思想观念里都认为人类利益至上。而生态环境利益作为直接保护对象,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目的而非手段的立法理念把人类纳入生态环境之中,使人类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可以避免生态环境利益与人类利益轻重主从的问题。因为对人类利益的破坏就是对生态环境利益的破坏,自然要受到严厉惩治。对矿产资源的破坏,空气水流的污染,虽可能不会直接损害人类利益,但亦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亦应受到严厉惩治,这样就不存在只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时才科以刑罚的问题,自然就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包括人类利益)。

第二,以生态环境利益作为环境刑法的保护对象可以更好理解人类利益之外的其他生态环境利益。行为人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法律对其科以不同刑期,不同类型的刑罚甚至不予刑事追究,而进行行政法规制,与此类似,行为人对除人类利益之外的其他生态环境利益造成破坏也应受到不同类型不同刑期的刑罚制裁,而不能一刀切科以重刑或都用行政法规制。这样就有助于充分发挥刑法和行政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各自作用,使得它们相得益彰。

第三,以生态环境利益作为环境刑法的保护对象可以提供打击环境犯罪的效率。在打击环境犯罪的效率方面,笔者认为的新型非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相差无几,但却大大提高了人本主义打击环境犯罪的效率。基于人本主义的立法理念指导下的环境刑事立法,要求以人类利益的损害为前提,如果人类利益没有遭受严重损害,即使人类之外的生态环境利益遭受严重破坏也不予科刑。加之环境犯罪的滞后性,隐蔽性,这样就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从而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相反,基于非人本主义的立法理念指导下的环境刑事立法,只要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就科以环境刑罚,而不问是否造成人身伤亡等人类利益的损害从而及时高效地打击犯罪分子,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总之,当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非人本主义思想立法理念未能真正的认识到生态环境利益的终极价值,即便认识到,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从而阻碍了环境刑法的进一步纵深向发展,因而本文的浅薄之见就可以提供一个线索或借鉴,以期抛砖引玉,推动我国环境刑法的发展,加快完善环境刑法建设,尽早实现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赵秉志.《环境犯罪及立法完善研究》,1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郑昆山.《环境刑法之基础理论》,329页,中国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

[3]贾济东.2010.环境犯罪立法理念之演进.人民检察,(9):31.

第5篇:人本主义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生管理 人本主义

以人为本理念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不断应用到教学中,而且要应用到学生管理中,因为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可以很好地达到管理效果。人本主义思想是一种管理思想,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

一、人本主义的主要内涵

人本主义思想是一种很重要的现代管理学理论,其作用很重大。人本主义首先作为一种思想,而真正作为管理和教育理念,还要追溯到二十世纪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提出为人本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人本主义思想一经提出,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而延伸到许多领域。人本主义思想主要强调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要相互遵循。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类,而教育会把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把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在人类和社会活动过程中,教育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人本主义思想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其本质就是将教育和管理有机结合为一体,学生管理在教育或相应的政策指导下,要规划好教育,提高管理和教育的亲和力,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

(一)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校管理经过长期的实践表明,其虽然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近期才提出实行学生管理模式,因此,相关制度还不健全,要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有学生的职责,不能把时间放在学生管理中,而且不能研究学生的整体现状,总结出规律,同时学生管理比较复杂,学生有限的素质水平,造成不能系统地进行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效率偏低,而且管理不合理。因为无法抓住事物的本质,无法总结出规律,只针对学生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教育管理,这只是表面的,而且没有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使以人为本失去效力,不能为学生服务。而且,现阶段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使得学生出现上网成瘾的现象等等的问题,其实都为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就目前而言,这些问题很难解决。学生管理模式仍然是学校进行管理,而学生管理没有真正地实现,学生管理者没有太大的积极性。

(二)在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的应用

首先,应用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使学生的自制力增强了,因为学生干部也是学生,更了解学生的心理,有相似的需求,因此,自我管理的针对性更强。其次,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学校的凝聚力提升。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形成,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社会化。学生管理者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兴趣、个性及时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和生活问题,并且努力地疏导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而且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平时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还要推广和谐的校园文化,展开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构建文明校园,建立社团联盟,建立新型的学生管理体制,有效利用心理咨询师,提供促进学生发展的平台,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学生管理者的奋斗,再加上学生的相互配合,构建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新体制,并且可以有效实行,使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得以实现。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1)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运用心理和情感管理的方式,学生管理者与学生最贴近,更了解学生的心理,提高了管理的针对性,提升了工作效率。

(2)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为学校管理分担了工作,改善了逐级指令,使其时间利用率提高了,并且解决办法更适合学生的生活,实施起来也更方便。

(3)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使学生感觉到自身被尊重,在一个受到尊重的环境中成长学习,不但可以挖掘其潜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

(一)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的应用

传统的学习管理主要通过政策或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监督学生,对学生不信任,学生被动的被管理,甚至会产生逆反情绪。而且有许多条例与社会状况不符,减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不想配合学校管理,因此,使学校管理的难度增加了。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进行反思,要转变管理观念,转变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的观念,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学校要明确其教学目的,即培养全面人才。学校的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要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找到兴趣,并且发掘潜能,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使学生具有成就感,提高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要改变学校传统管理模式,不能以分数作为判断学生素质的标准,要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评估,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动手和活动能力,积极参与等内容添加到总评价中,用全面的眼光评价学生,保证其公平公正,而且具有权威性。确实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管理体制,激发学生创新和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人本主义得以实现,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管理中人本主义的重要性

现阶段,青年学生普遍提倡发挥个性,追求与众不同和个性解放,而且青年学生具有足够的热情,希望发挥其足够的力量,可以被社会、学校和家庭认可,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从这一方面来看,实现人本主义的管理是很重要的。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变化和性格特点,面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意识,促使思政教育达到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尤其是高校思政教育,坚持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且,人本主义理念也要运用到学校政治工作中,改变学生死读书的学习状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全面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使其朝气蓬勃,在活动中不断地与人接触,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运用人本主义思想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运用人本主义管理,改善学生被动管理的管理模式,使学生更能接受,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人本性,学生管理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

四、结语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管理中运用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使教育和管理达到了统一,使学生管理学生成为可能,达到学生管理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增.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与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探究分析[J].商情,2012,(23).

[2]周丽娜.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与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J].青年与社会,2013,(13).

[3]姚频.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与学生管理中的人本主义[J].现代营销,2012,(2).

[4]顾晶晶.基于“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相关思考[J].华章,2013,(1).

第6篇:人本主义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技术主义;人本主义

        引言

        纵观教育技术发展史,其发展历程一直伴随着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两条线索。对媒体技术的研究在我国教育技术界一直倍受关注。从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来,现代教育媒体的重要意义始终被强调。一次媒体形式的改变和花样翻新都给教育技术的革新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也使得人们容易将教育技术与媒体技术联系在一起。但是,当我们深入去探讨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时,却发现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并不完整。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是先进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是对教学的辅助,这些认识,都是建立在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技能的运用上,而忽视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所包含的其他内容,结果就是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长期滞后于“技术”的更新。这不仅影响到教育技术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影响到将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如何更新教育观念,是影响教育技术长久发展的因素之一。

        一、什么是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确切定义,各种文献中引用较多的有两种:一种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定义教育技术为:“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另一种是被我国学术界所广泛接受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归纳这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从两方面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

        (1)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从最基本的黑板、粉笔、文字教材、教具、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有线与无线扩音系统、视频展示台到多媒体计算机等都是教育技术的硬件组成部分。         

        (3)教育技术还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诸如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法等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教育理念和技术。即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整合自己的教育观念、能力素质、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优化教学结构的目的。

        二、教育技术的哲学基础

        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技术与人本这两条线索的,这两者构成了教育技术的两大哲学基础。所以有必要对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作出阐述。

        (一) 技术主义

        1、技术的定义

        我国的<<辞海>>中,是这样给技术下定义的:(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我国的《哲学大辞典》中,是这样定义技术的:技术一般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规律的总和。[2]

   &

[1] [2] [3] [4] 

nbsp;    、科学的技术哲学观点

        科学的技术哲学观点是从文化哲学、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对技术本质的透视,在本体论上把技术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在价值论上把技术堪称是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危害人类的“双刃剑”;在未来观上既反对盲目乐观,又反对一味悲观,而主张用辩证思维指导下的认识论、实践论、历史观把握人与技术的内在矛盾和人类征服自然的外在矛盾,在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深化中,自信的走向更为复杂矛盾运动的技术社会的未来。

        、教育活动中的技术主义

        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自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技术要想在教育领域获得成功必须适应它所运用的领域和教育对象。教育活动最主要的特点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直接改变学习者的身心状态,而只有通过语言、文字、表情、神态等来影响学习者的思想和情感,改变学习者内在的认知结构、情感意识结构,并通过这些心理结构促进和影响学习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所以教育技术不仅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而且要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师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教育评价观、教育管理观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通过优化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习资源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二)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的主张

        人本主义是由多种哲学流派组成的一种哲学思潮,起源于世纪,反对传统哲学中的个人是对象本体论,而以认识主体为本体,也就是以人为本体,认为人应该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人的意志、生命派生的,认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是人赋予的,科学的方法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不能认识人和事物的本质,只有用直觉的方法,通过体验才能获得对本质的认识

        、教育中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把教育对象看做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追求尊严、民主和自由,需要被理解、尊重和接受。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者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一种纯粹个人的事情,学习者就要成为他自己。对于教学内容,要求要从客观世界转到个人世界方面,鼓励学习者无论做什么,都要把自己的理智和情感投入进去,必须把他们所进行的任何联系和研究的任何问题都与整个自我实现的要求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认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方法是最理想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学习者自己断定什么是真实的东西。

        (三)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不足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人们关注的重心是如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去改变外部世界,于此同时忽略了对人自身和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只见物不见人”,甚至使人沦落为物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人本主义思潮逐渐兴盛起来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是顺理成章的,但人本主义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作为其重要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且存在极端个人主义的哲学倾向。在教育思想上,人本主义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否定教师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以及否定知识的真理性,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三、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的唯技术论

        (一)唯技术论现象

第7篇:人本主义的内涵范文

胡春晖(1982-),男,安徽歙县人,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郑汝昌(1971-),男,浙江仙居人,云南云锰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摘要: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学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以人为核心的人本会计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会计界和企业界重视。本文通过对竞争实质的分析提出人本会计学概念的新定义,在此基础上以哲学思想为基础,确立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人本会计 人本主义 以人为本

一、人本会计学的界定

基于人本会计学的潜在适用性和对会计学发展具有的革命性预期,进入21世纪后人本会计研究的发展开始活跃起来。人们对人本会计的试探性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于玉林(1999)认为,人本会计学是指会计人员与进行会计事业相关的思维和行为的活动规律,以及培养会计人才规律的知识体系,着重把人本会计学研究限定在研究会计人员自身发展和其思维行为的研究上,突出了对被传统学术研究忽视的会计人员自身的研究。徐国君(2004)将人本会计定义为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的会计。王海兵(2005)把人本会计定义为会计工作对“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的核算,这种观点具体化了人为中心为根本的人本会计研究内涵。笔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竞争,最终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中,会计人才的竞争尤为突出,会计行为的规范及机制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对于企业实现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人力资源一样,客户资源也已成为企业的一项宝贵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要价值取向,对利润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对客户资源的争夺上。基于此,笔者认为,人本会计学是以组织内的会计人员及其内部其他人力资源和外部客户资源为研究对象,对以其思维、行为和价值体现及其核算规律为具体研究元素的计算、记录、分析、报告和监督的活动,并为有关方面提供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过程和方法,以实现社会、组织及个人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学科,人本会计学概念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

从哲学思想的角度对人本会计进行研究。人本会计有其自身发展的哲学基础,而从这种基础升华起来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直接对人本会计学的研究起直接指导作用。通过对人本会计概念的界定和哲学基础及指导思想的建立,初步形成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研究框架。

二、人本会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任何理论都有其一定的哲学基础,人本会计理论的哲学基础为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被广泛使用的范畴,具有哲学、心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的含义,其中哲学含义是最基本的认识。“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是指“人性”、“人情”和“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制度。人本主义是一种普遍持久的社会思潮,始于十四至十五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近代的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取代“以神为本”,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其次强调对人的尊重,维护人的权利;再次突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理性力量,把人看作是自然界进化的目的和最高贵的事物。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物存在的尺度”表达了最早的人类中心思想,这种对理性力量的强调显示了人对自身价值、自身力量的自信。

人本会计应当充分吸收“人本主义”的主体思想。把人作为会计的第一要素,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将人力资产价值置于资产的重要地位,将劳动者的价值作为劳动者的权益引入会计等式。开发人力资源付出的成本转为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也作为劳动者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这样不仅能保全人力资本,还能进一步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权利的维护,将使内存于人体内的脑力和体力的价值通过人的劳动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人力内存于具体的个人身体,是自然对其拥有所有权。人本主义对人的价值和理性力量的强调,被认为企业对自身员工资源的控制是可以通过薪酬激励、契约和信用关系等达到的,人本会计的核算就会相对的稳定,人本会计的发展就有了基础。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创造、利用的主体,离开人的劳动,物质财富就不能创造,即使是机器运行,也离不开人的设计和操作。人力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以劳动者权益的形式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合理的。会计目的服从于企业的目的,一切财富的增长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才是目的,物只是手段。同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要致力于实现人的价值。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本会计在21世纪的确立和大力发展是必要的。

三、“人本主义”的升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超越了人本主义思想。基于人类发展的趋势和对发展阶段的精确定位,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种思想不只是超越人本主义思想,而是一种质的升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存在三个质的不同: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将人本主义对“人”的抽象理解扩大到具体的人,即全体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从人的实践出发去揭示、阐明人的本质,不仅看到“人自身”,还看到了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关系,看到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本主义只看到人的自然抽象“共同性”方面。因此,“以人为本”从来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固定的。因为,现实的“人”总是多样的,其利益总是多元化的。基于社会的“以人为本”发展观,既不是以资产者等少数有特殊地位和利益的人为本,也不是由国家给人民群众以恩赐式的眷顾,而是由全体人民通过国家社会的发展方针去行使自己作为主体的权力与责任,同时也享有应得的权利。

其次,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虚幻性,赋予了现实与时代的内涵。在我国当前时期,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启蒙时期的人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基本理念,而是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为确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指明基本的价值导向,即以人民大众的全面利益为本。重在树立环境、文化、经济与政治全面发展的理念,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作了巨大的改进,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系统发展观,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全超越传统人本主义的片面性和虚幻性。

最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坚持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仅是把

人视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人文境界是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整个发展理念和发展框架将过去注重“物”的发展逐渐走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经济、政治、文化、卫生、教育、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

人本会计学的内容具有交叉性,它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的内容。这种交叉性带来了理论的前沿,但容易产生研究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因此,需要统领全局的科学指导思想。人本会计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把人本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升华,科学发展观具备了作为人本会计研究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就人本会计研究而言,应该把企业的会计人员及其内部的其他人力资源与外部的客户资源纳入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促进企业员工的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和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将客户资源进行核算管理,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企业发展的中心,最终实现自身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从哲学思想角度提出人本会计学研究的框架图(图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本会计学研究从人本会计研究的三个研究对象出发,运用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最终实现社会、企业和个人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对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事业中的思维及行为活动规律及培养会计人才规律的知识体系研究。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有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与核算的会计人才,而会计行为的规范及会计行为机制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的运行和效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本会计研究,把会计人员的个人全面发展与企业的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用会计的方法和语言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培养会计人才作为人本会计研究的重要方面,分析现有会计人员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情况,揭示培养会计人才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及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人本会计学研究以及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培养大量优秀诚信的会计人才、协调规范会计行为、树立科学的个人发展理念和遵纪守法的思维将是人本会计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之一。

第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对企业除会计人员之外的人力资源的研究。人力和资金是生产的两大重要资源,现代企业投资方式中,两者都具有产权性质。因此,在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对企业的经济成长和企业价值增加的贡献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最具有主动性、创造性、适应性、协调性等特征的资产。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充足的国家,在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研究上,应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人本会计研究应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具有人本意识的全面会计核算。通过会计核算编辑企业人力资源表,使其与企业财务报表一样成为展现企业实力和经营状况的报告。另外,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的角度确定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评估增值、价值核算、退出企业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主动性、积极性为主线,充分体现一切依靠员工,一切服务于绝大多数员工利益的思想。最终通过人本会计研究,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服务于人才发展和企业价值增值,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第8篇:人本主义的内涵范文

(一)英国文学发展与特点英国文学在英美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之上。在英国文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遵从内部发展规律同时,与之相应的政治、历史等均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国文学从盎格鲁撒克逊过渡到文艺复兴,再到新古典主义,又到浪漫主义,最后发展至今天的代表性的现代主义。英国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下,转变了自身的发展风格,从最初的写实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帝国叙事是英国文学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乌托邦文学是其代表性传统,这里面蕴含着经验主义。

(二)美国文学发展与特点自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文学逐渐脱离英国文学,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虽然在初始发展阶段,散发着英国文学的味道,但是在后期发展中逐渐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改变,第一次为民族文学,后两次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对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而言,乡土主义是其首要代表,它在早期的美国均有所体现,后来美国文学结构便朝着女权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方向发展。

二、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智慧的结晶。英美文学为世界范围内的人们认识英美文化提供了平台,英国文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在每一个发展时期都绽放异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文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之上,外来文化对其影响较大。美国文学在初始发展阶段只是单纯地模仿外来民族文学,直到十九世纪,才摆脱外来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在上世纪初期,美国文学步入繁荣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文学与旧文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导致美国文学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英美文学评论是一种借助文学理论思索文学作品的活动,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为进一步创作发展奠定基础。英美文学评论按照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划分成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评论。通过对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内容的分析和评论,来提升阅读者的鉴赏水平,进而较好地把握作品传达的信息是文学评论的根本目标。英美文学评论建立在作品分析之上,并更加透彻的分析和从更深层面评论文学作品,由于英美文学评论和普通的作品分析相比,较为深入透彻,因此,它区别于作品分析。文学分析注重作品自身的特性,而英美文学评论强调对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外部表现的评论。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发展载体差异的影响语言是名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也是名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民族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载体上也有所体现。文学作品中的所使用的语言均是作者进过深思熟虑得到的,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的影响,主要表现英式语言与美式语言差异的影响。因此,以语言差异为切入点来研究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独具代表性。英国文化历史博大精深,具有较长的发展史,且英语是语言正宗,具有优越的发展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它较好地传承了文化遗产,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是因为此原因,大多数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格外小心的运用语言,也许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才会产生这种现象,他们害怕侮谩英国传统文化。因此,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时,运用语言时循规蹈矩,缺少一种个性和创新。美式英语建立在英式英语之上,与英式英语相比,虽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但是美国是一个更加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在独立战争中,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等均进行了更新,且美国民主革命相对成功,历史遗留不大,这点表现在文学评论中,便是美国文学家评论时相对张扬,看不到小心谨慎的痕迹,有时还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美国文学评论的创新与自身独立、自由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语言是名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比分析英美文学评论语言差异,我们能从更深层次挖掘文化差异对国内外文学评论的影响。

(二)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英国文学评论主要挣扎在传承和摆脱传统文化中,《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典型作品,故事中的主人公挣扎在复仇中,此时期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均具有此类特点。在十七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逐渐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逐渐向荒诞过渡,这是在传承和摆脱中挣扎的具体体现。进入二十世纪后,其文学评论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重新思索和定位原有理论,此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的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综合来说,伊格尔顿是英国文学界最具代表性的评论家,截止到目前为止,仍发挥着较大的影响。英国文学评论正在向着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在文学评论中应进行系统性的审视和思索,进而构建满足时展的文学理论。对于美国文学评论,我们应注重对美国文学的探究,这是因为评论源自文学。美国属于殖民地,大陆文学、英国和印第安学均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文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虽然其它文学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最主要还是自身。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的基础上,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更新,然而美国文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独立个体,相应的文学评论也是如此。

(三)文化历史差异的影响人本主义是英国文化历史的主要特征,在具体的英国文学评论过程中,关于人本主义的观点相对保守,这主要是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身性质决定的。例如,莎士比亚在评论自身作品时,宣传人本主义的较多,这种主义处在发展金字塔顶端,旨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制约,真正实现自由、和平。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评论在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发挥着代表性的作用,它在后续评论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人本主义评论观。然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学的发展,这种评论观开始受到质疑,有些甚至否定此种观点,这主要是因为,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助推剂,而相对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特定的时期才能发挥自身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而美国文学评论针对人本主义观点,具有激进性和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与英国相比,文化历史负担相对较重,且历史遗留问题不多,外加美国的独立战争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文化氛围,为美国文学评论发展减轻了负担。因此,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大部分作家对人本主义抱有激进的态度,有些还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四、结语

第9篇:人本主义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师器乐学科 教学改革

提起高师器乐课程教学改革,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它都不陌生,尤其是战斗在一线的广大高师器乐教师们,我们都知道高师器乐教学在很长时间以来,无形中被冠以了“技能课”, “实操课”的头衔,使得器乐教师们在教学中“唯技是图”,而忽视了“师范性”,这才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主要区别。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本末倒置”,让我们的学生不但不专且不多能。

这种教育理念的弊病在学生们纷纷走向教育工作岗位时暴露无疑,为此我们对全国10所高师院校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问卷调查, 学校包括杭州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通过对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师器乐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例如在设置课程性质和开设形式上有70.2%的器乐课仍用一对一的授课,21.8%的器乐课采用小组课或集体课的授课形式,仅8%的器乐课采用多种形式授课, 又比如在教学方法上,虽然目前器乐教学方法种类趋于多样化,但是问答式、观摩式、模拟课堂教学这些互动性较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少。尤其是模拟课堂教学这种充分体现师范性的教学方法却极少地被使用。此外,教学评价方式也很单一,没能将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也很少将演出与比赛纳入考核的因素,器乐评价以期末演奏为评价方式占58%,期末考试加平时考核的占32%,以演出、平时考核、比赛作为评价的总共占10%。调查结果充分的说明了我们对教学理念的改革重视不够,没有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上解决问题。器乐教学改革非常需要合理的理论支撑,但遗憾的是,音乐教育研究成果缺少创新,很多的“改”与“变”因为没有适合的理论支撑而缺乏创造性的思路,最后都难逃“换汤不换药”, “新瓶装旧酒”的命运。所以,高师器乐课程教改要想有实质性的突破,寻找合理的理论支撑作为行动纲领才能为改革开辟新的思路。

一、人本主义教育学为高师器乐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撑及创新的改革思路

从我们获得的我国高校器乐学科现状的一手资料暴露出的这种种问题,都深刻的说明了目前高师器乐课程教学改革并没从本质上找原因,寻改变,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就迫切需要全新的理念来作基础和指导。人本主义教育学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些理念对于现行的器乐教学改革具有启发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审视高师器乐课程教学。

人本主义教育学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起源与发展早在十四、五世纪,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该理论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新观念拓宽了高师器乐课程改革思路,它在教学理论中强调自由的、人性的教学理念。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人本主义教育学特别重视与强调人的创造潜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此外,人本主义教育学突破传统思维定势,重新审视教师的角色,将教师定位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他认为,教师应有别于传统的知识复制和解说的角色,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人本主义教育学还认为师生是平等和朋友的关系,因为教学中最能决定教学效果的因素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质量”。 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 角度去体会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审视学生的一切。

二、人本主义教育原则指导下的器乐课程改革对策研究

第一,合理科学设置课程

人本主义教育学特别重视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非常强调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作为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之一。对高师器乐教学,首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目的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其根本目的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仍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为主,并不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的音乐素质。我们建议为没有器乐基础的学生设置器乐必修课,这主要针对初入学的不具备器乐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课程以基本演奏,音乐鉴赏为主要教学内容,目标是让学生对器乐有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初步的器乐演奏基本技巧,并对器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为成绩优异的学生设置器乐选修课,这主要是针对器乐水平较高的学生,主要培养他们的器乐演奏水平能达到较高水平。

第二,重新修订教材

人本主义教育学非常重视教材的建设,强调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和形式的多元性。由于目前我们高等师范音乐院校器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直接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通用性教材或由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经验挑选一些练习曲目与乐曲集充当教材用。这些教材大多按照曲目的难易程度统一编排,强调单一技能训练,缺乏对音乐文化和素养的培养,不能满足高等师范音乐教学的需要。遵循人本主义教育学的理念,我们建议全新的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性:让学生对所学器乐的历史,流派和特点等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并应增加音乐感受和音乐鉴赏方面的内容。

2.科学性:根据学生水平,制定不同教学内容,难度选择要适宜。

3.丰富性:教材应包括器乐基本训练,基础技巧,常用练习曲目及教学发法等内容,同时也要注重与相关学科相关文化的内在和外在的综合。

第三,人性化的创新教学法

目前我们高等师范音乐院校器乐教学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授课方式,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小课方式,以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法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偏重对演奏技巧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方法非常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本主义教育学认为教师有别于传统的知识复制和解说的角色,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完全抛弃传统的教授学习方法,而是建议教师灵活运用示范法、讲解法、模仿法、问答法、讨论法、欣赏法和帮带法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这能使学生对教学法有全面的认识,有利于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其中,特别是欣赏法的运用,要充分挖器乐乐曲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的情感因素,使器乐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第四,重塑评价机制

人本主义教育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在评价学习效果时,推崇自我评价,而且还特别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为了培养开放创新多元化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目前大部分高等师范音乐院校器乐课程考核内容仅仅为演奏一首乐曲,考核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成绩,一般分别占70%和30%。可见,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中,只注重考试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更不会去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我们建议新的评价机制可采用以下方法:1.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进行自评和互评;2.在评价机制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估,如学生的上课态度,练习频率,进步速度等。3.在评价机制中,增加社会实践的内容,如对参加社会演出,教学实习等的评价。4.可扩大考试曲目的选择范围;5.考察学生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