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范文

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

第1篇: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范文

为了让种子教师的研究活动切实有效,在认真分析本片区种子教师群体特征的基础上,我确定了种子教师研究思路:在了解研究意义和目的,感悟研究力量基础上,进行科研方法培训,通过同伴互助和总结反思促进教学成长。在这一思路之下,我力求每次活动都做到“有参与,有讨论,有收获”,希望通过为期三年的种子教师研究项目,提升种子教师科研水平,扩大种子教师影响力,发挥种子教师引领作用。

感悟研究力量,开启研究活动

为了解种子教师的需求,我通过飞信等方式从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及组织形式等四方面进行调研,调研反映出种子教师的需求主要有三点:一是教师希望能蛲ü研究获得提高自身专业,提高教学效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教师更希望通过现场观察、交流研讨或亲身,实践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三是所有教师一致认为专业发展活动就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人际氛围,激励人人都能无所顾忌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做出每个人的贡献,并从中尽可能多地受益。

根据调研结果,我决定最初的种子教师研究活动设计主要以教师引领为主,通过教育叙事方式,先让种子教师感受到“研究的力量”,然后通过交流和互动,进一步认识研究与教学的关系。

真实而感性的教育叙事。在第一期种子教师研究活动中,我让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王秀莉老师介绍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及收获”。王秀莉老师以《且思且行,走向专业》为题,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感悟。她认为科研改变了她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变行为方式。现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她经常会这样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么做有理论支撑吗?应该怎样做?这么做有用吗?这样的自省和反思,让她的教学工作更加高效,也更加从容和自信。

在交流互动中不断提升对教育的认知。思想的碰撞是提升认识最好方法之一。在第一次种子教师研究活动中,我设计了针对王秀莉老师发言的研讨环节,种子教师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碰撞思想、各抒己见。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张畅老师说:这次研修让我认识到课题研究要植根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可以使教师有收获,学生有收益。通过研讨,种子教师认识到:教师开展教育研究,不仅可以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而且可以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整体设计让种子教师获益更多

种子教师研究的主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因此,在种子教师感受到“研究力量”的基础上,研究活动的组织策划重点就落在了“如何提升种子教师科研能力”上。

种子教师研究活动既要注重对教师科研方法的培训,还要引导教师学会 “在行动中反思”,基于这样的思考,四季青片区对第二次、第三次研究活动进行整体设计。第二次研究活动着重进行科研方法培训,第三次研究活动在第二次研究活动基础上,运用科研方法,研讨如何“在行动中

反思”。

科研从学习如何“开题”开始。“开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种子教师进行“如何开题论证”培训,可以让他们领悟基本科研方法,同时,也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环节。四季青片区的第二次种子教师研究活动就围绕着“什么是开题论证”“开题论证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怎样的课题开题报告才算是规范的”“开题论证如何做更好”等问题展开,并设计了观摩“开题报告”、聆听专家点评、参与研讨等环节。整个活动分两个单元:第一个单元,观摩课题开题论证并研讨,种子教师分组观摩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九个区级课题的开题论证,海淀教科院吴颖惠院长、严星林所长等专家对课题进行了点评;第二个单元,分组开展观摩后的交流活动,第一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张宏光老师说,“提出的问题要小而具体”;第二组海淀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张畅老师说,“课题研究方向要明确,并贴近学生”;第三组北达资源中学的张文娟老师说,“这次研究活动促进了教师对开题环节的认识和理解,明白文献综述对研究的作用”……

在积累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会遇到一些印象特别深刻的、重要的、有启发作用的事件,当时可能会有很多想法,如果不注意积累,这些想法很容易被遗忘,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无从提高。针对这一现象,本片区的第三次研究活动着力于教师反思能力和方法的培训。

在这次研究活动中,任雪洁老师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思考》为题,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对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困惑,以及探索处理这二者之间关系的教学方法。海淀教科院李艳莹老师针对教师课题申报中的问题,以选题和课题论证为重点,向种子教师做了题为《如何做好课题申报》的报告。报告结束后,种子教师分组研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张宏光老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张畅老师分别代表小组就《中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行动研究》和《小学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研究》这两个课题,结合课题设计论证要求进行了发言。通过以上活动,共同研讨如何科学解决教师教育教学遇到的问题。

引领示范与自主发展并重的发展之路

种子教师研究项目是为了培养研究型教师,成果形成是重要的环节。因此,本届种子教师研究过程,非常注重对种子教师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推广。

第一,做好每次研究活动的总结和报道。四季青片区会对每次研究活动进行即使总结,并撰写活动新闻,以此扩大种子教师研究活动的影响力和种子教师的影响力。《海淀报》还以专题形式,整体报道了2016年4月四季青片区的研究活动。

第二,组织种子教师撰写科研论文。自2013年开展种子教师研究活动以来,在海淀区教科院的指导下,四季青片区先后组织了三次种子教师论文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论文30多篇,并将部分论文汇编成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张宏光老师在《为学,为道,为师》一文中写到“学习――生而有涯学无涯;研究――咬定青山不放松;课题――规范明确,与实践结合”,生动反映了张宏光老师在种子教师研究项目中的成长历程。

第三,成果汇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教师科研最终应服务于教学,为达到这一目的,四季青片区组织了大量的成果汇报活动,如,展示n、教学成果及课题展示等,将种子教师研究的优秀成果,在片区范围内进行进行分享与交流,为广大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互相学习的机会。在第四次种子教师研究活动中,中国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李化玲老师进行了《蚂蚁做操(乘法竖式)》的研究课展示,这节课向观课教师展示了如何在开放式课堂上组织和引导学生辩论,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专业资源教师周俞老师针对资源教师训练课进行了展示,周俞老师通过情景游戏模式对两位有学习障碍的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训练,向观课教师展示了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课堂训练,既达到能力改善,又达到了社会性训练、沟通能力锻炼的目的,同时保证课堂的趣味性和易接受程度。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是项目的最根本目的

第一届种子教师研究项目即将结束,为期三年的研究项目为参与项目的种子教师带来了什么?张文娟老师说:我要把我理想中的教育传递给学生,我要用教学改变学生,用教育改变社会。经过三年的研习和修炼,多数种子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对“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

理性精神的发扬。通过种子教师研究项目,培养了种子教师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提升了种子教师的科研能力,在课题研究中,他们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感受到了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工作中的现实意义并养成了追问的习惯,这些都让一线教学工作不再是机械单调的动作重复,焕发出了科学研究的理性光辉。

第2篇: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 工具性 文本解读 教学策略 训练设计 创新

现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地位相差甚远,“人文性”越来越重要,被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而“工具性”却显得低迷,甚至可以说是完全被忽略了。因此,本文为“工具性”寻找正确地位,并正确认识“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究如何有效提高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一、深入解读文本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的前提

文本解读被称之为是“主体间”的一种对话,也就是说教师(阅读者)和文本这两者都是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被认定是一种互为主体、相互沟通和相互解释的关系。文本解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知、理解、评价以及创新并获得文本信息。解读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以教材为媒体,同作者产生联系和隐形的交流,达到心灵的交汇并得到灵魂上的回答。目前,许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出现了知识内容教授不当,或者教学方法有偏岐、语文工具性不突出等问题。这都是由于教师没有进行深入地文本解读,教者完全不知道“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学生该怎么样学才最有效果”;也没有去思考文本中所表达的内涵是否和教师所教授的一致;更不会去想这篇课文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或者学生在这篇课文中能学到哪些语文技能。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是不尽如人意的。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某位教者把课文的重点设计为让同学们认识到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人物。而笔者认为这篇课文是要让大家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因斯坦。不同的文本解读,让我们对爱因斯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也影响到学生到底如何把握课文内容,如何正确分析和描述一位人物。这位教者对爱因斯坦的认识相对片面,这样的课堂教学在语文的工具性上有了缺失。同学们在以后介绍人物的时候也许只会单方面对人物进行介绍,使人物形象单调化,不够丰满。所以说文本解读对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工具性事关重大。

我们可以采取“总分总”的解读方式进行文本解读。首先,从文本的整体着眼。课题本来就是文章的一个总的概括,可以称之为文章的文眼。解读了本文的课题之后,对文本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熟悉作者背景,掌握文本的大体内容,在这一系列的解读过程中我们开始对整个文本的大体框架建构出来。其次,从小处入手,抓住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来逐步分析,从细节上更透彻地把握文章的精髓。由文章的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标点来体味文本所要渗透的思想感情。最后,再回归文本,思考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文章内涵传授给学生。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来把握文章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文本的内容。

二、明确教学策略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的基石

教学策略包括如何设立目标,如何设计媒体,如何确立方法,如何组织活动,如何反馈方法,如何评定成绩等。可以说教学策略是一种系统决策与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也集中体现了教者在设计时的思想和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都选择了这样一种教法:先了解人类的“老师”到底是谁,再分类了解课文中鱼类、鸟类、苍蝇、蚊子、蜻蜓、鲸、鸡蛋等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在教学中再穿插一些相对应的图片或者视频。这堂课的工具性没有有效地体现出来,可以说学生在这堂课上没有学到语文的技能。

课堂上,教学策略的正确选择是对语文能力的一种把握,换言之也就和提升语文的工具性密切相关。至于如何有效选择教学策略,就要知道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不仅要继承以往优良的传统,更要求我们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新式的教育理念,同时综合运用有效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联系我国当今教育的实情,开拓进取,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为提升语文的工具性奠基。

三、训练点的选择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的关键

扎实而切合实际的训练点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的关键所在。语文从它的工具性角度来看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语言是交际方面的工具,是表达、交流思想感情,进而传递文化的一种工具,所以说一堂语文课必须要重视它的工具性。而语文的工具性也体现在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选择训练点。

第3篇: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范文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大多不太活跃,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主体性被压制,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始终是“焦点。与“主角”,学生在课堂中的任务就是听老师所讲的、记老师所讲的,没有足够的自我思考空间,更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与途径。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的教学效率肯定是难以得到提升的。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老师必须要“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与表达自我想法的权利,这样学生才不会在课堂中感受到压抑,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更利于被激发出来,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

二、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合理、明确,且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发展空间与发展能力的目标,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能力发展。比如,在对“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的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定位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其一,技能与知识目标。正确理解二项分布模型和.次重复独立试验,学会对某个具体问题是否服从二项分布进行判断,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对相关的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其二,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相互交流、自主合作和主动探究,归纳数学概念于具体实例中,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严谨性与理性,明确数学来自于实际,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对新知识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思想情感教育、能力及知识三个方面均能够得到协调发展。

三、突出教学主体的层次性

在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能再采用传统的那种扁平式的教学方法,不论学生的个性特征如何、基础能力素质如何,都以相同的措施与标准来教育他们、评价他们,这非常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教学困境,很难实现学生主体的有效发展,更加谈不上高效课堂的构建。所以,要基于学生主体之中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措施与教学要求,突出教学主体的层次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与进步,消除传统扁平式教学的局限性。

四、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不少的教育工作者都得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经验,那就是在学习者持有较高学习兴趣的时候,才能使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保证教学质量,又提升教学效率。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把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常常会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学生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学习欲望与动力,因为这能够降低数学知识原本枯燥、抽象的感觉。比如,在学习“集合与函数概念”时,我们可以先从学生在逛街时遇到的商家打折或者大甩卖,以及旅游时机票的优惠方法,让他们比较哪种打折方式或者优惠方法是最优惠的。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很快就会对这一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促进了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

五、以提问教学方式为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第4篇: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体教学;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79-02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若将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比喻为一首乐曲的话,如何让音色、音调、旋律达成和谐是谱曲人或演奏者的追求,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其实就是笔者关注的,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系统而又有阶段特色地统一起来,以不断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一、高一是起步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为高二高三的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根基。

1.培养兴趣。高一的学生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所接触到的高中语文课本与初中课本有很大的不同,往往高中语文教师的授课方式也与初中老师大相径庭。这些因素都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新鲜感,好奇感。那么高一的语文教学就要牢牢地抓住这一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高一语文主要完成必修1——必修4的学习。教师要通过教授课本中精选的现代文、文言文、诗歌等语文的精华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此外,高一学生往往会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一些与语文有关的活动,比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参与这些活动也会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相反,高二高三的学生在面临小高考、高考两重考试的时候,活动参加的就相应的少了。所以,在高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会为接下来高二高三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高一,其可雕琢性很高。这时候老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诸如朗读的习惯,要做到有声朗读、有心朗读、有益朗读;写作的习惯,要做到工整书写、坚持练笔;有效预习等。其他诸如查工具书、记课堂笔记、及时积累纠错等习惯一定要从高一开始培养,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在高二特别是高三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夯实知识基础。这里指的知识大部分是贴近高考的知识,比如字音、成语、默写、文言知识等。这些知识很多是靠记忆朗读培养语感而掌握的。高一阶段学生可利用早读等时间大声的读,加之老师配以相应的题目巩固练习记忆,高一一年下来,等同于高三一轮复习了。笔者的具体做法是每天利用晚读让学生“消化”25个字音、10个成语、5个名句,有时会读文言实词2个。第二天上课会对头天晚上学生读的知识进行抽测。目前3轮下来学生对常用字音、成语默写掌握得较好。

二、高二是过渡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动向的把握,个别板块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未雨绸缪,接轨高考。

1.注重对学生思想动向的把握。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对学起来压力并不大的语文也有着较高的兴趣。学生到高二之后因为文理的选择将重新走进一个新的班级,也许接受一个新的语文老师的教诲。加之文理已经明确,学生对语文也不会像高一那样的重视。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语文老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一定要把学生在高一学习语文时培养的良好习惯保持住。

2.注重个别板块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未雨绸缪,接轨高考。高二语文教学主要完成必修5和一些选修课本内容等。这些课本的选编大部分属于板块性质,而高考专题复习也采取的是板块模式。所以在某一阶段进行教学时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讲解《史记》其实就可以分类讲如何理解文言实词、如何断句、如何理解文意等等。在其具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适当练习高考真题来有效奠基。

三、高三是巩固回归提升

经过高一的积淀、高二的接轨,高三注重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更高的解题技巧。

1.巩固。巩固的往往是高一高二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笔者所带的几届学生,到高三后往往有一本厚厚的属于自己的摘抄本,纠错本。特别是那些易错的知识,在高三最后冲刺阶段成为学生主要复习的内容。巩固的是高一、高二阶段积累的基础知识。经过两年的反复积累消化,大部分学生对高考语文涉及到的字音、成语、名句默写等记忆类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2.回归。高三语文复习最大的特点是题海战术,这是高一、高二语文教学不具备的。但是高三语文复习还应充分开发利用高一、高二的课本。实践证明“以本为本”是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高考复习的材料尽管是精心挑选的,但其涉及面没有教材更全面,深浅度的把握不比教材更适中。特别是文言文和现代文板块。其实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识大多是源于课内,因此高三文言文复习第一轮往往是将五本必修课本的文言知识系统梳理。

第5篇: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 放飞梦想 快乐学习 厌学情绪

当前,职校学生普遍地存在着厌学情绪,作为一名职教老师,如何处理学生的厌学情绪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厌学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例如家庭教育不到位,社会舆论导向,外界各种诱惑,学生基础差等等。但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学习的强烈愿望,厌学的根源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被打击,不断地受挫折,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不到快乐,承担了过多的痛苦。作为一名职教老师,解决学生厌学情绪,我们责无旁贷!我们要引领学生走出厌学的沼泽地,放飞梦想,快乐学习!下面本人就个人教学的体验,谈谈如何破解学生厌学的难题。

一、必须更新教育和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是鞭策,批评,我们习惯了用我们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习惯了“恨铁不成钢”的固有眼光。悲哀的是,我们很多老师,还认为我们这种爱的方式是对的。其实,我们的很多学生一直在这种批评鞭策中成长,早已是习惯性自卑了,这种鞭策不但不能引起他们奋发,反而是彻底扼杀了他们认同自我的希望。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不能认同自己,又如何能产生学习的冲动与动力,恐怕连生活的激情都没有了。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自我价值,不能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自我的声音,不能帮助学生重塑自信,那么我们所有的教育和教学很可能就会流于形式,如镜中花,水中月。我们都知道“自信”很重要,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学生,只着重于自己完成了多少的教学任务,自己教授了多少的知识给学生。其实,在教授知识技能前我们不妨花那么一点点时间,在课程的第一个阶段通过故事,讨论,团体活动,游戏,宣传心理纪律等等方式,帮助学生“破冰”,融入团体,找到自我。无论是谁,都需要掌声和鼓励。从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着手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目标,追本溯源,帮助学生重塑自我!我们把舞台搭建给学生,学生自会成为舞台的主角,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

二、规范课堂的组织和掌控

给学生搭建舞台,让每个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鼓励学生激发自信,建立梦想。这是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第一步。如何帮助学生放飞梦想,实现梦想,快乐学习是重要的第二步。如果没有,那么梦想不过是瞬间破灭的肥皂泡,学生将会陷入更深的厌学情绪中。要完美地实现第二步,老师需要规范课堂的组织和掌控。一次成功的教学,首先需要一个规范的流程。课前素材的收集整理,布置学生预习的方向;课堂上素材的引用,游戏的互动,直至教学内容的点睛,归纳;课后的作业布置等等都应该像电影编剧一样。因为,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成功地掌控课堂教学,不至于把生本教育流于形式,最后,学生只感受到游戏的快乐,而并没有收获到知识。这需要老师课前做足够的准备,课堂中将会发生什么事,都事先了然于胸,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动下,不知觉地进入了老师设计的剧情和角色里。把教学过程上升为艺术创造,不是只在于知识内容上的传授,忽略了的形式组织;我们总是概叹学生不爱学,而往往忽略了作为师者应如何帮助学生去学习。其实,这是我们该承担的责任。

三、提升课堂呈现的技巧

最后一点,本人总结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学习其他优秀讲师的教学方法,发现那些普遍赢得学生认同的老师都有极高的课堂呈现技巧。他不但是课堂掌控能力很强的导演;同时他也是充满激情的演员;感情丰富的朗诵者及煽情的演说家。他会巧妙地利用各种呈现方式,增强课堂中的师生之间双向沟通,他会通过标准,优美的教态,教姿,可以给学生传递”自信“,”坚定“,”积极“,”向上“等等正态信息;给予学生肯定,支持,认可,鼓励;煽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动力。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了乐趣,试问,在这样的课堂当中,学生又怎会有厌学情绪?

四、总结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知识,每一个学生都有梦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解决职校学生的厌学情绪是一个难题,但并不是牢不可破的难关。只要我们改变教学观念,从心出发,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一定能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我,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的快乐旅程中得到收获,放飞梦想。

第6篇: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 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质量 自主探究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学质量是其生命线,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反映出学生对应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本身的思想性、理论性等特点,决定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严肃性,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一现状下,老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全面提高初中政治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为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老师要积极转变思想,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凸显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还课堂于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其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同时,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构建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同时,强化学生思想、觉悟及行为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有人形容应试教育下的初中课堂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猫和老鼠”的关系,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课堂教学是师生对话交流的双向互动过程,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成为老师的“遵从者”,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因此,要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有赖于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要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教学中双重主体的相互理解、尊重与信任,将传统的“一言堂”转变为“群言堂”,积极鼓励学生互动交流,为其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与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变政治课堂教学严肃的氛围,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兴趣,创造生动的课堂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而是注重教学激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其主动学习。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以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并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尝试与探索的机会,使其在掌握相应政治知识的同时,发展其情感态度、思维能力与价值观,积极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例如: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喜欢实践活动或参与游戏的特点,积极创设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的课堂生活情境,创造生动的初中政治课堂。如老师可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相声、小品、辩论赛、讨论会或竞赛活动等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在活动中快乐成长,体验到政治学习的乐趣,从而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将这份情趣发展成为志趣,促使他们在生活中自主探究,从而使政治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全面提升初中政治教学效率。

三、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主动创造的平台。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创设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深入钻研与挖掘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生活实例走进初中政治课堂,创设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不同的见解与想法,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从而实现自主创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全面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老师要立足于学生与教材实际,积极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针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要具有针对性与多元化,提高教学效率。初中政治教学既是一门知识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德育课程,在教学中老师要加强两者的有机联系,注重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道德情感与行为的培养,使学生积极关心周围的人、事、物。如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可运用体验式教学法,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或通过故事与漫画等,进行情景模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养成良好的品质与人格。另外,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结合教材,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政治学习,全面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合作交流的创造性活动,要全面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激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庆敏.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2,(11).

[2]李志荣.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2013,(02).

第7篇: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范文

一、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多种感官来提高对初中美术的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是一门适合直观教学的视觉类艺术,如果单纯的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从谈及提升教学实效性等问题。在这个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中,初中美术教师也该革换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充分的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增加课堂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多媒体教育手段更具直观性。然而多媒体可以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出发,可以全面提升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用直观的视觉感受来刺激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根本目标。

二、如何营造轻松、活跃的初中美术课堂气氛?

初中美术课堂应该是让学生产生对初中美术的学习热情,不断的创新,而不应该单一的是老师灌输知识。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将心灵和环境完美结合起来。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让师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踊跃的参与教学过程。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保证。

初中美术是一门注重实践和操作的学科,大量的实践和操作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因此老师应该放手大胆的让学生参与实践,从失败中自我成长,从成功中体验劳动的收获。对于学生作品,老师应该采用多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就,也可能给学生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如何巧妙运用情感教育来提升对初中美术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美术教学之中,美术教学的资源是整个美术教学活动展开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初中美术当中渗透一定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能使学生拥有比较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比较丰富的情感,使学生更具有自己的创造思维。情感教育就是指通过学生的心灵感应作为感情交流的载体,使学生运动这种手段获得自我开发,提升自我能力,从而对初中美术产生及深刻的兴趣,同时通过情感教育不断的完善个人情感。

初中美术当中的情感教育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从自身出发,也要提升自我的情感素养,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引导,初中美术老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也要使学生贴近大自然,让学生在情感学习中迈进一大步,积极参加到情感教育的活动中去,运用情感来调动学生对初中美术的学习兴趣。

四、初中美术老师如何培养学生欣赏佳作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的教学在于陶怡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引导学生对美进行赏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初中美术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初中美术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品评,提高学生对美丽实物的欣赏水平。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学生首先要了解美术按照不同的功能标准可以分为实用艺术和观赏艺术两个类别,又可分为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四个大块,初中美术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以自身的审美经验为出发点,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性的联想和想象,获得深层次的感受升华情绪情感和提升思想境界。

五、初中美术老师如何应强化学生的交流合作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尝试着去进行改变,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查询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课程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样不仅仅学到知识,而且会提前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在课堂上美术老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合作的模式来提升学生的水平。此外,在初中美术课上也要善用比较的技巧,若将所有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可以将这些作品的某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通过不同作品的对比,找出相同的地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六、初中美术教学如何运用制作范画来引导学习兴趣

第8篇: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现力是学习钢琴的动力,也是学生创作作品的灵感。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时代背景下,老师在日常钢琴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钢琴弹奏技术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表现能力,不会让学生觉得钢琴教学课程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和钢琴弹奏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激发和培养,让其专业水平和表现能力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一、音乐表现力必备要素

1.感知要素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引导学生,提升他们的感知能力,增强他们对作品中情感深刻理解能力,同时,清晰准确的感知钢琴的音色,从而进行合理的掌控,帮助学生更好的创作或展示音乐作品[1]。2.听觉要素老师要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熟悉钢琴弹奏时发出不同的音色和包含的音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听觉能力能够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和特色,从而进行完美的诠释,引起学生和艺术之间的共鸣。3.情感要素情感是填补音乐色彩的重要因素,丰富的情感就能表达出音乐多样性变化,做到气势跌宕起伏,各个部分之间起承转合,也是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基础要素。在欣赏钢琴演奏的过程,是对专业水平的欣赏,弹奏者对音乐独特的情感理解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情感能促进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然后将音乐情感和专业技能更好的融合[2]。

二、提高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有效措施

为了能够让学生钢琴能力全面协调的发展,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让其自己有独特的想法,找到适合的表现形式。同时,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钢琴能力的有效途径。1.加强学生对演奏作品的理解老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钢琴作品深层次的挖掘和理解,鼓励学生对钢琴曲以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探讨,并引导学生树立独特的创新思维,同时,学生只有深刻的理解钢琴作品的情感,才能更好的进行表达。在日常钢琴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进行钢琴曲教学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施对作曲家的生平、出生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以往音乐作品的表达形式等方面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不要平铺直叙的进行作品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学,这样会降低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表达[3]。例如在学习贝多芬音乐巨匠的《命运交响曲》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了解贝多芬所处的时代,以及创作该作品时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创作出弹奏手法多变,气势跌宕起伏,激情昂扬,不肯向命运低头的一种悲愤心情的交响曲,学生在了解这些内容之后,就能更好的诠释钢琴作品,然后适当的加入自己的想法,提升其音乐创作能力。2.丰富艺术课堂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语言、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钢琴学习中的难点、要点,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强化理论知识。同时,丰富的钢琴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为其学习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老师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重要因素,对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行完善和创新。在钢琴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大胆的创新,对于一个特定主题积极踊跃的发言,及时的给予言语上的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细心且耐心的教导学生,慢慢的潜移默化,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4]。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日常练习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社会,应加强对其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进行了一定的钢琴理论知识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演奏考核,帮助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利用学校有效的资源进行日常的练习,及时的巩固教学任务。学校和老师在钢琴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实践课程,让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够全面、协调的发展,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钢琴等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够面对生活中存在的突发性状况,让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乐观向上热情的态度,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灵感,为其将来演奏、表演等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4.提升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想要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就要对学生感知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听觉、感知、情感方面能力的形成,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加强学习。老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时常播放一些著名音乐家的钢琴曲进行熏陶,让学生在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提升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演奏作品中去,从而提高音乐表现力。

结束语

提高学生钢琴学习中音乐表现力,不仅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也是顺利实施钢琴教学任务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向颖.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艺海,2012,25(12):157-157.

[2]高薪.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学周刊B版,2014,8911):221-221.

[3]金育红.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大众文艺,2013,56(22):251-252.

第9篇:如何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 高效课堂;教学探究;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一、教师在课前准备中的思考

我认为,每一堂课就是教师的一个作品,教师就是作品的创作者。打造高效课堂,课前充分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我在课前准备中的要求是:

1、讲课的内容要明确,不含糊,并且要确保与新课程标准一致。我曾讲过一堂课,主题是特值法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特值法是考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如何取特值,什么时候需要取特值,取什么特值较好,学生一般比较模糊,我认为用一堂课来解决学生在考试中的常见问题是必要的。

2、例题选取要精练,最好是一个至三个题目就能实现你要讲课的目的,这就要求老师具有“跳海”精神,这里指跳进“题海”的意思。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资料的整合,学生学习资料主要有:教材、练习册、数学报纸、周练等。我觉得让学生在当天完成所学习内容相关的全部题目,对学生要求太高,如果当天又没晚自习的话就更不现实了。但对老师来说就容易实现得多,毕竟我们只学一科。我的做法是,把所有资料题目通做,并把近几年的相关高考题通看,做题的时候注意一题多解,注意题目的难度(包括思维上的,计算上的,也包括易错点)。通过做题,确定要讲的例题,确定学生的课堂练习题,确定学生的课后巩固题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注意学生的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包括课堂例题的拔高程度,课后巩固题目的难度。我一般会一周给基础较好的学生准备2至3个当周复习内容相关的拔高题目,供学生探讨。

二、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当好“组织者”的思考

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培养知识应用能力的主阵地,老师就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是:1、基础过关:在黑板上板书本堂课要学习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完成教材阅读、基础整合、考点自测,自己需要强调的是公式推导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公式应用的易错点,最好是自编基础题,达到简洁明了的目的。2、基本题型讲解:如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我用主题资料上的例1为例,示范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并强调书写细节的易错点,强调书写规范性,目的是让学生减少甚至没有过失性丢分,如何减少过失性丢分以达到学生长分的目的是我们在高效课堂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用例2为例探讨数学归纳法在不等关系应用中的常规思路。需要强调的是,在讲例题是,自己扮演好搭建知识应用交流平台的角色,让学生完成题目探究,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演绎题目(如取舍条件以达到更改试题难度),一般一题多解,演绎题目特优生做得较好,这可以让学生体会在知识应用中的探索,体验知识应用的收放自如,事实上,在优生的探究过程中也是老师学习的好机会。3、注意在课堂上探究问题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对于个别跟不上节奏,走神的学生要善意的提醒,甚至可以考虑适当减慢教学进度。

三、学生在课后巩固落实中的思考

1、作业的检查方式:

①基础题目自查自纠,学生自己做自己核对答案,老师检查学习态度;

②重点题型(当天指定几个题目),重点检查(如弱科学生,科目中的短板章节),这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非常了解,熟悉学生的学习状态。检查方式是,我一般要求学生在自习课上,用黑板演练。易错的重点题型,我会利用自习课全班限时演练。如这是特优生的短板的话,尽量当面做当面改当面评。优生的拔高题目检查,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尽量让优生以小组的形式反思总结。我相信优生的自学能力,但他们也是普通人,规定时间规定内容,给出分数进行检查,与完全相信他们的自觉性差比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