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生物研究性学习 人文精神 尊重生命 提高生态意识
1 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等这些一个又一个足以造福人类也足以毁灭人类的科学进展,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使这些科学技术真正地为人类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二为一。
而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甚至发生了中学生殴打乞丐致死,大学生用硫酸泼黑熊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究其原因,这与中国的基础教育过于偏重科学知识,而忽略人文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社会的价值观、道德水准普遍降低,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对现行教育的忧虑。时代需要具有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人,针对基础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倡导新世纪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的呼声愈来愈高。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学科教学已开始注重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在生物新教材中有许多人文素材等待我们去挖掘,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接触自然,走入社会,增进学生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理念,改善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理应成为生物学科教学和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
2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重点
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以渗透许多方面的人文精神,但是结合学科特点,应该有所侧重。
2.1 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生物科学旨在揭示生命的奥秘,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这一自然界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自然现象,学生们在观察研究生物的种种生命现象时,直接感受到生命法则的伟大、神奇和美妙,从内心产生了对生命的崇敬之情,产生了尊重所有生命的思想意识。只有关爱所有的生命,保持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才能维持人与其它生物间的平衡发展,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环境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分严重,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环境意识的教育既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提高人文素质的要求,更是保护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中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对学生实证精神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因为生物是客观存在的,其属性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研究过程中,决不允许任何空想和臆测,一定要有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的精神,超出了科学的范畴,具有人文内涵。作为一种工作态度与研究方法,要求我们在认识、处理问题时,要以事实为依据,要尊重客观规律。所以,在指导学生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中,不能就科学研究而论科学研究,应该有所引申,将之引申到人文领域,这对中学生养成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人的主观愿望出发的实证精神极为重要。
3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实施策略
3.1 教师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等素养与能力。上述目标的达成对于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列入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反思现行的生物教学,我们痛感到在现行的应试教学体系中,一切知识都被量化成一道道习题、一个个标准答案,与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鲜活的生命都了无瓜葛。团结互助、爱护幼小、尊重生命,以及真、善、美这些人性的种子在这种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体现。
因此,生物学科教育必须统筹兼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教师必须摈弃单一的智育观,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生命意识、生态意识与实证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3.2 结合生物新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施新课程后,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人体及人类社会有关的内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人与生物圈、城市生态系统等,都与人类自身生活密切相关,使教学内容更加人性化,体现 “以人为本” 的人文理念。
(一)人文精神溯源
栾栋先生一句“在人文源头品味哲性是约、修、养”[2],揭示了人文精神与哲学同根同源的真谛。从历史的流变看,先贤们在哲学史上走过的足迹,正是人文精神滥觞、彰显、发展的影像。中西方人文精神各有其发展脉络,又有其共通之处。在西方,哲思由古希腊先哲们最早由对“神谕”的理解发展到对世界本原的探索。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正是以本体论的形式探究自然,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的智慧、理念、感受日益重要。近代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发展,人文精神体现为对人本身认识能力、认识方式的探究,人的价值、自由和自我意义的实现在其中得到彰显。德国古典哲学试图纠正认识论过度重视人的精神,忽略外部世界的弊端,这一发展阶段的人文精神,是对理性的不遗余力的褒扬。现代西方哲学家们认识到了“绝对理性”的弊端,开始更加关注生命的意义。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带来了对人心灵的巨大伤害,社会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人类对他国文明的侵略和戕害,高速发展引起的心灵空虚,都造成了人类信仰的缺失。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沦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人类心灵的关怀和全球化语境下人类文明如何共存可以说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之问。中华历史上,“人文”一词,出自《周易》的《贲卦·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3]。从中国哲学的历史运动轨迹,以“天人关系”为枢纽,则更易管窥栾栋先生运用“约、修、养的几神”来阐述哲学的精妙之处。远古中华,上天神灵之意与人间通过巫术相通,似乎天地人和谐共存,人的意义通过神意明晰。邦国出现,直至西周,天地人之约演变成人间君主通过天命统治世界,而之所以天命归于君主,是因为君主有德,而且为了维持统治,必须修德。天人关系中出现了“修”的因子,这也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发端,而修德的阶层从统治阶级发展到普通民众,便形成了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人文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催生了学术的熠熠星光。诸子百家争鸣,各类经典在这急剧变动的社会转折期不断涌现,各贤哲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思考人类的生存状况,儒家修德、道家修入自然、墨家迈入了中华特色的认识论和逻辑学之途,至此,“修”延续着“约”,成为中国哲学的主题词。上古之修,殊途同归,天人关系演变成天道与人的修养的结合,成就了上古哲人的精神觉醒,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人文精神发展。“养”则是“修”在高古时代的升华,“养气说”认为气乃是沟通天地与人的途径,人当养成“浩然之气”。“养”在人文,仍是立足人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通过对人文精神在中西方哲学史上变迁的粗略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趋同之处:人文精神发端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西方哲学,它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古典哲学、现代哲学的不同内涵;在中国哲学,它是天人关系在约、修、养的贯通。人文精神立足于对人的终极关怀。在西方哲学,它发出了对人类社会异化状态下的诘问;在中国哲学,它是对人之为人,人之得道的阐释和探寻;在全球化的时代,它是人类文明如何融合共存的枢纽。人文精神并不反对科学理性。在西方哲学,能看到爱智慧、探学问、求真理、寻思辨的路径;在中国哲学,能听到观天文、顺自然、解宇宙、求本原的声音。
(二)人文精神在大学的应有之义
大学与人文精神相容相生,共存共荣。人文精神在中国现代大学的语境中应作何阐释?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大学人文精神的第一个体悟,可用“潜”字表述。孔子在解释“潜龙勿用”时,称:“龙,德而隐者也”,“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4]。大学要担负起未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要在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思想文化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具备长期的眼光和高远的见地,甘为潜龙,要有在物欲冲击中保持特立独行的修养,要着眼于高端学术和思想文化的探寻,不为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无休止的市场需求所影响。先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147,指出了大学应当追求学术独立,超越功利的要旨。大学对己之发展,也当有明晰的定位和相应的教育理念;即便是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专业学位教育,也当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对一些市场需求并不旺盛、不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甚至被称为“冷门”、“无用”的基础性学科,大学必须要有担当的眼光和勇气,担起扶持、培育的重任。大学人文精神的第二层意思,不让一个“容”字。容是包容、大学要兼容并包,容是容纳、大学要海纳百川。称,“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又说“知吾校兼容并收之主义”[5]111-113。大学必须以海纳百川之气象,推进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横向上要容他学、涉他学、治大学问,纵向上当容古今、晓历史、通达未来。大学要发展,必须拓展格局,持“容”之心,师资队伍中容不同之人,学术田地里容不同之学派,学生培育上容不同之才,尊重区别,尊重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精神上的信仰危机,还教育一片净土,“造就综合素质深厚,而又创新潜力不俗的学术人才”[6]29。大学人文精神的第三个层次,终归一个“觉”字。对大学人文精神的追问,终究是为了推动社会精神世界的进步。身处国家积弱、民族沉沦的时代,其思想、行动、导向无不与民族自强乃至人类发展联系在一起。大学身处社会之中,当引领社会前进,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正能表达笔者对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期待。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7]。文化自觉应当涵盖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科学等各个领域,因为但凡有人存在的领域就有文化,就需要寻求自觉。在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视野下上,“文化自觉”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为好:一是大学必须在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弥合近几十年来我们虽未断掉,却裂痕明显的文明传统,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自信。二是不故步自封,不抗拒外来文化,要在理解和思考他文化的基础上,取精去芜,包容、吸纳。最终要培养学生对未来中国、中华民族、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引领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和合中既卓尔不群,又平和谦逊,促进多样化的文明协同共荣。
二、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现实困境
人文精神是大学的先天之本,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大学最理想的追求。但大学终归不是理想国,在其理想的实现中,毕竟受到种种限制。现代的大学教育,从横向而言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涉及到政治、社会、文化、乃至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从纵向而言,不是单纯的大学问题,要延伸到中学,特别是高中教育;现代的大学教育,从内部而言,不是单纯的师授生受、学问研判问题,涉及到大学的制度安排、课程设置、乃至人事、资金、学术评价等多方面的考量。在大学,人文精神以及作为其培育途径的人文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人文精神培育所赖以生存的人文学科受到功利主义教育心态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高速腾飞、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30多年。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实现了经济繁荣,但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方面的冲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弥漫在整个社会之中,大学也一同受到了冲击,反映在学科建设上,就是功利主义的教育倾向和人文学科的凋敝。社会需求变成了大学学科设立的指挥棒,大学学术自由的独立性遭到了削弱,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致力于人类心灵家园建设的人文学科,却门庭冷落,难以为继,面临招生规模不断缩小的尴尬局面。同时,人文学科内部也存在门派林立,缺少文史哲会通和中西学融汇的大的学科场域,更不消说文理融合、多学科共举的格局了,大学缺少了一种所有学科应当共同具有的精神基础。进一步讲,人文学科的凋敝会导致人文精神培育的师资力量欠缺。功利主义的心态也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课程选择。高考之前大多数孩子接受的纯知识灌输型的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就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随大流地跟着“热门”的步子走,读大学时为了就业又不得不急功近利地面对各种考证、实习的压力,也不愿意去听没有直接效益的课程,大多数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被选择的标准是拿到学分的简单性。功利主义给了大学各主体强大的诱惑,从而导致学科、师资、学生的三重欠缺,是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困境之一。
二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割裂阻碍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繁荣。诚然,从学科分类而言,科学学和人文学虽有密切关系,但各有其内涵,但是蕴含在治学育人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能完全分离。科学本当与人文、伦理、价值相关,如同我们虽有基因复制的技术,却不可用来复制人类一样,这中间就有伦理价值的考量。但当今的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精神的力量,演变成了纯粹的技术应用到经济建设和物质创造之中,工具理性的功用甚嚣尘上。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为割裂,无论对大学,还是对社会,都是一场信仰的危机。
三是现行的学术和大学评价机制的过于量化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栾栋先生阐述人文学学品基质之时,称“人文学的精神气质是虚实相间的玉成”[6]。人文学如此,人文精神当然也是如此。但学术和大学的评价机制一般落地时往往是生硬的指标,很难给虚实相间的人文精神提供发展的沃土。指标是量化的,是“避虚就实”的做法,将对学科和大学的评价变成对博硕士点数量、专家的人数、科研项目、著作的数量、论文的影响因子、引用率等数据引尺拉线的衡量,而且不分大学层次和学科特点,统统一把尺子的做法,不利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是精神世界的建设,是难以量化,也不好设标准的。面对这种没有数据就没有成绩的评价机制,提人文精神建设显得更加“无用”,也更难与高等教育和大学内部政策制定直接挂钩,这项需时长、见效慢的工程,也就很难在高等教育的范畴内取得共识并得到大力推行,从而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也影响了教师的精力分配和从事人文教育的积极性。高教评价机制的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导向是人文精神培育和人文教育事业正待突破的外部阻滞。
三、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路径构建
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确乎存在,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困境也毋庸讳言,这并不仅与大学本身有关,也不仅与中国有关。这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其深层原因也非三言两语可以涵盖。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一直在大学延续,无论强大或微弱,毕竟从未间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国家在大学建立文科基地的政策、以各传统综合性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对人文教育的探索,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武汉大学的“国学试验班”和“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中山大学的“博雅教育”试验等等,本身就代表了学术界、国家、和大学对人文精神培育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寻。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大学教育价值体系的枢纽,是使其能够维持文化传播和创新的内在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中国大学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虽实属不易,却责无旁贷。国家、社会、民族要对大学给予足够的庇荫,对此关系民族文化传承的要务,不要急于求成,务必温柔相待,通过逐步的调整来慢慢养成真正的大学传统。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我们期盼着人文精神在大学成为潜移默化的存在。国家、教育者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民族人文素养,培养文化自觉。
一要促进人文学科的振兴和繁荣,为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和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这样的国家必须当有一批从事文史哲等基础性学科研究的学者。对这样的学科和学者,必须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其免于俗务的纷扰,专心致志地去钻研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去培养真正能够称得上博雅二字的人文教育师资力量。对人文学科,避免仅仅用一些硬性指标去衡量、要求、限制其发展,要倾向于扶持、引导良好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建立,或许未来笔者将另文探讨对人文学科评价方式的思考;大学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始终贯彻学术传承、文化创新的要旨,避免成为纯粹知识灌输的搬运工和知识工匠的流水线,避免成为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企业式大学,搭建学术自由和思想开放的学科建设平台;人文学者们要有担当和勇气,能够忍受“孤独”,在各类诱惑面前保持淡然的心态和舍我其谁的胆识,潜心向学,为人文学科的振兴和繁荣贡献力量。
二要弥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为裂痕,促进二者的融合。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科学与人文本无间隙,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远古时代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无明显分化。惟近代以降,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特别是作为显性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国际话语权占领的需要大行其道,科学教育中本应蕴含的人文意义被日益淡化甚至无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方才出现了明显的裂痕,相应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也被当作两个对立的概念提出。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认识到这种人为的割裂,认识到未来人类的发展需要加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实体教育层面,学术界的学科综合化现象就是二者融合的明显诠释。同样,我们提倡人文精神的复归,并不是反对科学教育,也不会忽略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在内容、结构和方法上的区别,而是我们认识到,人文精神培育不单单涉及人文学科,而是各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找回科学教育中应有的人文价值,避免纯粹的工具理性,让人文精神成为大学的普世价值,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要为人文精神的培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首先,人文精神的培育当不限于在大学校园内发生。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事业,培养完全人格的事更不是仅凭大学一己之力就能做到。试想,如果所有的家长都集中力量在孩子的高考分数之上,高考不涉及的学科便严禁涉猎,我们又如何能够要求从这种环境下进入大学的孩子们有接受人文教育的积极性?大学能够做到的是给社会传递重视人文精神培育的信号,要真正实现,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民族的文化涵养,要从基础教育就开始重视和投入,理想的状态是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的人文教育。其次,不能将人文精神的培育囿定于形式化的通识教育。应当说,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融通学科界限,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是值得大力推行的。我们要反对的是形式意义上的通识课程,是那种以通选课的形式开设,没有严谨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目的,学生也抱着混学分态度来上课的课程。需要下大力气投入的,是经典人文通识课程,要以非专业化的经典教育和综合教育为目的,使学生在大学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以外,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对人文精神的普世价值有认同和理解,成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这就需要大学改革课程制度设计,使经典人文通识课程从选修变成必修,并能够针对本科、硕士、博士开设不同层次的人文课程,从而使人文精神的培育拥有足以维系的制度支持,而不仅仅靠少数教师的勉力支撑。
四、小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21-02
引言
人文精神崇尚人类的真、善、美,以追求人类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大学校园中倡导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是高校编辑工作人员不能推卸的责任和重担。高校编辑人员应当努力追求@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并利用编辑校报这种特殊性的工作来向全校的师生弘扬这种伟大的精神。弘扬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情怀还需要校报编辑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生命源泉,也是促进科学文化和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弘扬人文精神就是弘扬人类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他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以人类的真善美为追求目标,要将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就必须用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增添助力。
(二)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亲民关系,弘扬人文精神不仅与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没有发扬好人文精神的国家就不会有一群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正确的国民。人文精神建设包括培养崇高的道德主义精神,曾经说过: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人。这种崇高的精神能够促使人们改变自己内心狭小的世界。我们的荣辱观就是建立这个深层次的东西之上的,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如果没有深深的触及到人类的心灵就只能是外在的准则。
人文精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也并不是毫无意义,过去人们对于人文知识的认知仅仅局限于“非经济因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高文华的发展时代了,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高科技的背后是科学,高文华的背后则是人文。因此,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之后重视它、发扬它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二、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当中弘扬人文精神还需要从提高编辑工作者的人们素养方面入手,笔者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人文精神是决不能偏离鉴定的政治方向而独立存在的。高校的校报编辑人员应当及时关心时事政治,鉴定政治立场不动摇,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并且要执法懂法,严格遵守报纸出版条例的法律法规,提高政治素养,并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高校校报的受众群体是大学生,只有编辑人员提高了自己政治觉悟和把关意识,才能给学生群体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高校编辑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
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如果编辑人员的科学理论功底过于缺乏,那么弘扬人文精神的事业也就无法长久坚持下去。因此,为了更好的弘扬人文精神,高校的校报编辑人员应当学习一些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知识,掌握其中的理论观点、基本立场和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等理论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提高一个校报编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有利于其在工作中甄别那些错误的观点和论断,只有本身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编辑的报纸才更加的有说服力。
(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从提高人文素养做起,然而想要又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并非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自身做起不断的充实人文知识,加强理解和掌握,在逐步积累的过程中就能形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一旦贪功冒进往往就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作为高校的校报编辑还是应该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文基础来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学习计划。为了有效地弘扬人文精神,校报编辑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应该根据报纸内容有目的选择那些学生们易于接受的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来学习,不必达到精通的程度,只需要做到熟悉和了解即可。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领域的内容,但是无论再怎么不同,它们的最终目的却是形同的,那就是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既包括人类的价值和尊严,也包括人类文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最终的交汇点都将是以人为本。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就同时抓住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精髓,也就是我们常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一)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校报编辑队伍
高校校报编辑队伍素质的高低以及整个队伍工作的整体实力强弱都密切的关系到高校校报的质量水平。因此为了制作出高水平的校报,高校必须重视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计划来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实施力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校报编辑工作的特点为基础,利用各种条件在工作场所积极的营造出展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氛围,不断加大对编辑人员的人文关怀力度,并有针对性的定期给编辑人员提供人文知识培训的机会,促进编辑人员的人文知识再教育,推动高校校报编辑部门围绕人文建设产品组建出一支学习型的编辑团队,只有以人为本,发扬人文精神才能够促进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在编辑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思想理念
校报的编辑工作主要存在三个重要环节,即策划选题、优选作者以及编辑加工。弘扬人文精神就要将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思想理念落实到编辑工作的每个环节。首先,校报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高质量选题来精心策划,力求打造出精品回馈给读者,这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义务也是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才刚刚恢复了高考制度,有的高校校报编辑秉着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反应敏锐,经过精心策划制作出了一期主题为“数理化自学丛书”的选题,让无数准备高考的莘莘学子收益,甚至至今仍有很多得益于此书的成功人士感慨良多。
出版优秀的读物还离不开好的作者,因此选择优秀的作者也是编辑日常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只有选择出高水平的作者为优秀选题制作出高质量的校报内容,才能打造出更加完美的精品力作,这对于校报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措施,同时也是对读者高度负责的体现。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有编辑的长期坚持,更需要有一批好的作者来为校报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编辑加工时校报编辑工作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在校报编辑对作者提供的内容进行编辑加工时必须精益求精,只有严格的要求加上精准的加工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校报作品,出版优秀作品既是一个编辑的工作使命,也是其责任之所在。作为校报编辑其在编辑加工时既要保证读者能够阅读,也要保证其“悦读”,充分的发挥人文精神,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为目标,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校报编辑。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学生 人文精神 培育方法
一、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1.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如果说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的话,人文就是求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指出,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做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彬彬有礼,谈笑风生。”从某种意义说,这就是人文精神,表面是礼仪,内涵是自信,其实是教育的真谛。
2.人文精神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那就是社会主义大学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摆在大学教育的首位,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另外,要做到“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1]”。
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因为身份的特殊性,学习的职业性,社会对他们的高要求,大力培养和弘扬他们的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有自尊和受人尊敬的劳动者,显得更为重要。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外,不可忽视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掌握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文精神培育,我们设计了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8%。另外,先后与20名在校学生和15名毕业学生进行了有关人文精神的调查访谈。
1.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
一是对人文精神的认识不够。尽管有许多学生(32%)听说过什么是人文精神,但也有更多(53%)的学生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人文精神。
二是对人文精神的把握不准。超过半数(51%)的同学认为图书馆是人文精神体现的代表性地方,但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相当多的学生(46%)基本不去图书馆看书借书。同样,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怀有助于校园内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完全同意者不多(35%),他们甚至说,在校园内要做到相互关怀,不太可能,有时候连老师都难以做到。
高达60%的受访学生认为“读大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这说明对教育存在严重的误解。读大学有可能找个好工作,但不是主要和唯一的目的。在学校教育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学生为什么接受教育,传统的家庭教育更多的是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灌输,尽管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但很多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把读大学定位于找个好工作。
2.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是现行应试体制缺乏人文精神培育。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相比本科院校学生较为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文化底蕴不足,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博览人文方面的书籍,学校也没有相应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方面的修养相对欠缺。
二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明确。高中毕业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自身定位不是十分明确,有相当多的学生(60%)认为读高职是为了找个好工作,部分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也不是很端正,考试中不讲诚信的现象较为普遍,据调查,近40%的学生有过作弊的经历或者有作弊的企图。
三是高职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可供选择的人文精神培育课程较少,除了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课程外,美学基础、文学艺术欣赏等高雅的选修课在高等职业院校难觅踪影;即使有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中有这些内容,但受课时的限制,很多内容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做不到有实质性的教育与培养。
四是教师的人文精神水平有待提高。一部分教师以功利的、实用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素质,认为只要专业成绩好,动手能力强,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无关紧要。加之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大学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队伍整体上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偏低。
三、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培育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未来国家间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和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的结果,因此,如何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1.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是尊重劳动与他人的品质。在校期间,我们作为学生,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在家中,作为子女,尊重父母亲的含辛茹苦;走向社会,作为公民,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做人最基本最起码的素质。在高职院校,师生有接触频繁、相处时间更多的有利条件,这对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很有帮助,正确处理这种关系,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进入职场,员工(也包括部门)只有和谐共处才能干好事情。和谐需要包容,包容的前提是尊重。为了避免互不买账的现象,防止沟通障碍,要善于尊重别人,待人恭敬而有礼貌,就会“四海之内皆兄弟”,营造更加宽松的人际交往空间。
二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的和谐,不只避免摩擦,更重要的是善于与人合作。企业都强调团队精神,很多项目需要团队的能力合作才能完成。否则,只能被淘汰。协调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这样才会具有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实现信息与智力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团队的整体效应。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大有裨益。
三是具有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以培养社会负责任的公民为基本目标,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民主法制精神、谦虚礼让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等[2]。根据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阶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到其应有的责任,做好分内应该做好的事。在学生时代培训这些责任意识,走向社会时为做好一个合格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
一是切实重视高职人文教育的地位。学生进入高职后,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学部门到教师和学生本人,都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切实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培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是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应在全校开设各种人文素质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程,除了常见的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课程外,还应尽可能地开设美学基础、文学艺术欣赏等高雅的选修课或者开发适合学生情况的校本教材等。
二是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的作用。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就是淡化教育功利性,正确理解成功与幸福,培养良好的情感智慧,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幸福与成功,彻底改变考试、分数等曾经留给他们的阴影,也要彻底改变考试、分数会给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决定性影响的观念,以快乐的心态,不断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形成学习的成功体验[3]。对高职学生尤为重要。正确对待教育,很重要的方法是多读书,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全校师生都要有爱读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生活的核心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文精神上来,而获得人文精神的道路,不外乎是读书,多读书,读好书。[4]”
三是大力提高教师整体的人文精神水平。要改变教师以功利性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素质,教师自己就要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大学文化建设要从制度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做到文化自觉。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教学(也包括实训)的过程真正当成对话的过程,吸引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掌握技能;师生间的交往不仅仅是双方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还包含着知识、思想和意义的传达[5],可见老师对学生影响之大。同时,教师要强化服务意识,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好伙伴;另外,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培训。
四、结语
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短时间的事,也不是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就能做好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在校大学生来说,人文精神的培育更应该是一种方法的教导,让他们进入职场后,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所有的问题,解决所有的矛盾,真正做到彬彬有礼,谈笑风生,在人生的长河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在三年大学时光里学到的东西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样,人文精神的培育就算起到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余德刚.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2-31.
[3]刘德恩等.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4.
[4]叶开.生活的底蕴来自人文精神http:///cms/article.aspx?nrid=3039(2012-12-06).
当代人文精神最基本的内涵是以人为本,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是超越工具理性、物欲主义,追求价值理性和意义世界。
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一般需要三大系统的支撑:一是导向系统,二是动力系统,三是规范系统。没有导向系统发展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动力系统发展就会停滞,没有规范系统发展就会畸形。
人文精神的作用之一是提供精神价值导向。它要求人们做人做事要有意义的考量和目标的定位,当下做事必须符合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总目标,当下做人必须遵循正人君子、合格公民的人格方向。
深圳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什么是人文精神、我们为什么要建设城市人文精神以及如何建设城市人文精神作出思想上的认识和理论上的探讨。
当代人文精神最基本的内涵是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是一个涉及古今中西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命题,其概念直接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在本质上,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人如何“存在”、如何生存的思考,是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时代精神、民族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抽象形式。每一时代的理想都会体现在这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上,因而人文精神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主题和表现形态。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人文精神体现为与神学蒙昧主义、封建专制主义和道德禁锢主义相对立的人道主义和世俗精神;西方现代以来,人文精神体现为与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相对立的理想主义、价值理性和终极关怀。人文精神通常会通过民族精神来体现,因此人文精神又具有具体性和民族性。不同民族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会有一些差异,如西方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突出的是小写的“人”(即个体的人),我们今天所要倡导和弘扬的则是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突出的是大写的“人”(即人民群众)。当然,作为人类共同精神本质的体现,人文精神并不拒斥人类的普世价值,相反,它要不断地从这些普世价值中吸取精神养料。因此,当代人文精神最基本的内涵是以人为本,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是超越工具理性、物欲主义,追求价值理性和意义世界。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一对辩证联系的范畴。一般来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真”的追求,它要求人们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人文精神则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它要求人们做事要符合社会的理想和信念,做人要体现高尚、善良、健康的情操和情怀。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绝对排斥,人文精神不能脱离科学精神的支撑,科学精神不能脱离人文精神的导向,人类精神的进步越来越需要二者的相互补充和渗透。事实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呼唤着人文精神的渗入,科学研究中价值中立的观点已遭到绝大多数科学家的批评;而人文研究者们也日益认识到确立科学理性精神的重要,于是重视事实和内在规律的揭示,重视实证方法的运用。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样式,其内核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和价值取向,又必然鲜明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加强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建设本质上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走出“新路”应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城市精神提供精神动力和意义支撑
在西方后现代思潮中,一些学者针对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病态和人的异化现象而高扬起人文精神的大旗。他们批判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抹杀了人的丰富情感和个性,人成了外部世界的奴婢和工具,整个世界被机械的无意义的力量所统治。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使得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恶性膨胀,使得现代人道德衰退、灵魂空虚、精神沦丧。“在资本追逐利润需要面前,生命、尊严、自由、人权全都贬了值”,作为主体的人反而丧失了人生的根基。
那么今天深圳市委为什么要强调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呢?社会学原理揭示,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一般需要三大系统的支撑:一是导向系统,二是动力系统,三是规范系统。没有导向系统发展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动力系统发展就会停滞,没有规范系统发展就会畸形。
从导向系统来看,主要有理论政治导向、方针政策导向和精神价值导向。而人文精神的作用之一正是提供精神价值导向。它要求人们做人做事要有意义的考量和目标的定位,当下做事必须符合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总目标,当下做人必须遵循正人君子、合格公民的人格方向。
从动力系统来看,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十分清晰地分析到社会结构中存在着经济力和文化力,而且他还把文化力看成比经济力更根本的东西。后来丹尼尔·贝又相应地从主体角度将其定义为“经济冲动力”和“宗教(人文)冲动力”。现代经济力,从主体的角度看源自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和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的激活;而从客体角度看则主要取决于制度的变革和技术的创新。制度是关键,因此这一动力主要孕藏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中。文化力从主体角度看就是一种追求生活的目的和生命价值的人文冲动力,从客体的角度看指的是文化样式所具有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经济功能和整合功能。这些功能说到底也是要通过主体的人文冲动力来体现和实现,所以人文冲动力是更核心的动力和竞争力。
经济冲动力和文化冲动力是社会发展两种最基本的力量。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这两种力量的协调运行。在社会的动力体系中,这两种力是相对立、相区别的,有着自身规定性和运行特点的“动力结构”,而在现实的动力杆杠的运作中,这两种动力结构并不是自足的、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二者越是协调发展,其运作所产生的能量就越大。
从规范系统看,社会的规范分为成文的规范和不成文的规范。成文的规范主要指政策和法律的规范,不成文的规范主要指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精神规范。成文的规范具有刚性,但不成文的规范由于是精神领域的,因而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当代社会精神规范的实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文精神的规范。“八荣八耻”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是人文精神规范的集中体现。有了这些规范,才能在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的条件下,使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行为得到有效的匡正,以保证社会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避免在人的生存环境、价值尊严、情感生活和人生理想方面出现“滑坡”和偏航。美国学者霍顿·库利不无深刻地写道:“一旦社会失去了超验纽带的维系,或者说,当它不能继续为它的品格的构造、工作和文化提供某种‘终极意义’时,这个制度就会发生动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所要探索和走出的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就是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先行一步,提供模式和经验。这是一条产业结构、市民素质、城市品质高端化发展之路,是一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之路,是一条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
展成果之路。与过去的“杀出一条血路”相比,这条新路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战略追求和战略安排,是一个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挑战更多的系统工程。这就更需要建立起导向、动力、规范等三大系统以维持其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健康高效运转,更需要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城市精神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意义支撑。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必须从人文精神最直接、最集中的外化形态和载体入手
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要素,但它不是超验的实体,通常要通过主体人的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体现出来,人类的情感意识交流、社会的组织管理系统以及形形的文化形态和样式都是人文精神的外化。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必须从人文精神最直接、最集中的外化形态和载体入手。
必须强化人格的塑造,培育现代市民群体。人是精神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文精神最直接的是体现在活生生的人身上。为深圳的未来发展提供人文价值支撑实际上就是提供现代市民人格的支撑。市委报告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以人为上,关怀互助、尊重尊严,自强不息、竞争向上,宽容和谐、友爱仁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活力动感、创新创造,知礼守法、真诚向善,内省自律、诚信无欺,追求文明、坚持真理,科学理性、严谨务实等就是充分体现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的现代市民人格。强化人格的塑造,培育现代市民群体的主体人群是广大青少年和外来劳务工。其手段一是强化教育机制。教育活动中应将灌输教育与启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践行相结合,尤其对未成年人,要多让他们在生活中受到感染,在体验中启迪良知;二是强化示范机制。要善于发现像丛飞这样具有现代市场理性的典型。所谓现代市场理性从市场意识看,就是将一般市场所需要的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相结合,形成有效支配和驱动市场主体行为的能动精神。在个体身上就是工作上自主自强、务实敬业、敢于竞争、追求效率;在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方面,又能宽容别人、关爱他人、播撒爱心、奉献社会,追求人生境界。要通过巧妙、自然、多样化的宣传手段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和人文情怀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彰显人生的导向力量。
必须增强教学研究力量,加快人文科学建设。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最集中、最抽象化、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载体和体现。人文科学的发展不仅反证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够直接推进主体自身的人文精神建设。发展人文科学对城市人文精神的提升关系重大。这种作用一是通过作为“灵魂工程师”的人文知识分子的教育、传播、引领作用来实现,二是通过他们直接的文化创造来实现。当今时代,没有高度发达的人文科学,不重视人文科学的作用,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对社会的科学管理和有效调节是不可想像的,要实现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可思议的。当前加强人文科学建设的关键是研究队伍的凝聚和壮大,基础是教学和研究平台建设。应通过多建平台、壮大队伍、转换机制、鼓励创新、营造环境等举措,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吸收岭南学派特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深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群体和学科体系。
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有效路径人文精神是提高个人品格修养的基本,也是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的基础。大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是连接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桥梁,在即将成为国家栋梁之际,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面貌,也能够窥见到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状态。针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培养的力度。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
纵观现代大学的教育,重视科学素质的教育远远超过了重视人文精神的教育。科学素质的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文精神的缺乏必将会阻碍社会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当前一种普遍的现象,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需求的原因。主要的历史原因源于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家,这是受到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在很多的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中,人文学科的消失,或者即便设立了很多有特色的人文学科,也没有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还有一些人文学科被政治化,没有体现内在的人文精神,有着很重的说教成分,不受学生的欢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也导致社会形成一种重理轻文的普遍观念,对人文精神的重视程度一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需要发扬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并赋予其时代气息,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现代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修养的大学生,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径
首先,要利用大学课堂的教学优势,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当代大学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并不仅仅是简单讲授知识的场所。在大学里,集中了各个领域的专业教学人员,同时也是先进思想的集中交流场所,同时是学生可以与教师形成互动的交流平台,在高等教育中只有培养大学生文理兼修的素质,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注意的是文理兼修并不是将文科与理科简单地相加,也不是在教育体制中所占的比例关系问题,而是在高层次上的一种融会贯通,是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基础上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文教育的科学化,同时也是科学教育的人文化,这种教育观念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课堂的教育中必须要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人文素养,并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和每一门具体学科的发展特征,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入到细节之中。
其次,要不断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常言道“身教重于言传”,大学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培养人文精神并不是通过一堂两堂课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教师的长期耐心的投入,这也正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教化与评价,更是一种灵魂深处的真情引导与投入。所以教师一定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平时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注重人际的和谐,通过思想内核的影响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高校自身要重视对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建立完备的师资队伍。
最后,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也是建立在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的共同的生活、学习空间。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而且可以促进思想层面的交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培养优良的精神传统的基础,不仅包括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包括专业领域的科研精神,同时还包括建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些都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举办各类的文化活动,并投入一定的资金,提高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也要抵制不良风气对校园文化的侵蚀,包括要远离迷信,抵制庸俗消极思想的渗透,禁止一些腐败的文化制品在校园中传播等,充分净化校园的空气,真正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丰富的文化活动是推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力量之源,毕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传授知识本身有着重要的不同,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受到环境的熏陶,同时也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所以学校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例如文艺表演、辩论赛、征文大赛等。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事关重大,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还可以扩大人文精神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一簇而就的事情,需要校方、社会、大学生自身共同付出长期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娜.社会文化和大学生人文素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5).
[2]高霁芳.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关键词】 护士; 人文精神; 培养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In the clinical nursing work,the role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is important.Because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tarts late,the development is not perfect.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nurse,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discipline.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cultivation of nurses in our country,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 Nurse; Humanistic spirit; Cultiv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2.039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专业其重要性日渐突出。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是对自我成为生命整体和谐的理想人或获得理想人性价值观念的永恒追求[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上,即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患者的需求和权利以及患者尊严和人格的关注和关心,它是一种对护理行业追求真善美过程的认识,同时也是一种实践人道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规范[2]。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患者,他们的年龄、病情、性情都不相同,而且当他们来就诊时正是其精神、形象最不堪和情绪最不稳定的时候,这些对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护士人文精神对护理专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我国护士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加强其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对策作一综述。
1 护士人文精神培养现状
1.1 重专业而轻人文精神教育 既往在医学的教育和实践中存在相关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患者面对机器、医生再面对机器提供的图像数据来看病,医患关系逐渐疏远,也限制了医学发展及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学已经偏离了关怀照顾的职业内涵;无法充分认识到护理人文的重要作用,强调基础知识和各种护理技能的积累,忽视了人文知识的熏陶;也缺乏对临床护士继续人文教育的管理战略。轻视人文和社会科学,忽视护士的责任感、美德等的培养,人文精神所提倡理想人格、高尚情操等将成为一句空话[3]。科学的影响是双面的,比如网络发明,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出现了网络安全、网络道德等新问题。许多事实告诉我们,进入生活世界的科学技术越多,必然导致更多的道德、法律和其他社会问题,科学和技术本身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智慧来解决,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实现人文和科学的交流[4]。
1.2 职业倦怠引起护理人员人文精神减弱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不能行之有效的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对患者冷漠、工作无热情、情绪不良、身体机能衰退以及各种身心症状。在我国,医院人员编制往往短缺,护士工作毫Υ螅再加上生活、学习、家庭的压力,最终会导致部分护士职业倦怠,从而对患者缺少人文关怀,影响医疗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的护士并不缺乏知识和技术,但护理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护患关系不理想,护理差错不断,患者不满意,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人文精神的培育[5]。
1.3 临床带教不能满足人文知识理念教学需求 部分带教老师的护理理念较陈旧,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人文精神在护士培养过程中的至关重要作用,有的带教老师甚至认为护理工作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听从于医生医嘱,护理技术合格就行了。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新入职护士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一定的怀疑,会挫伤她们工作的积极性。在医院,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导致临床护士存在人文素质教育不足的现象。另外,尽管很多医院逐渐认识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开设了相关培训,但有些培训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结合起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仅仅是开设了人文类的课程和培训而已,而忽视了怎么教,这本身就是对教育的误解[6]。
2 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医乃仁术”,医学往往与仁爱、照顾和关怀相关联。护理发展至今天,队伍不断壮大,已成为维护人类健康之必需,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为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7]。“以患者为中心”与“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相比,前者更具有人文关怀的特点。重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在新医改这样的大环境下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是医院品质提升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直接、最密切,“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到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感受,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关乎到医院的形象,因此加强护士的人文精神培育是医院人文精神建设非常重要的方面。
2.1 有利于完善护士个性人格 临床护理工作直接面对的是一些倍受身心困扰的患者,首先强调的应该是人性的关怀。护理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所推崇的人文精神应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和精神。倡导人文是医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需要。人文精神在以人及人的价值为中心的理念上和整体护理显示出高度一致性,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整体护理则是人文精神具体的实践和应用[8]。护理人文强调关怀人的情感,是护理的灵魂,慈悲之心引导引导护理人员对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经受的痛苦给予极大的同情,对无助的患者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针对护理人文特征,护士也就是极具人文精神的人[9]。
2.2 有利于维护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技术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即护士与患者通过特定的护理服务于接受护理服务而形成的专业人际关系[10]。在医务人员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最多,关系也最密切,友好、健康的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良好照顾的基础[11]。在护理工作及护患沟通中,患者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患者想了解并参与医疗过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能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健康问题,而不是都由医生或护士决定等[12]。由于护患间对患者自利的认识差异,护患间会出现不少新的伦理问题,需要对诸如尊重、信任、尊严、权利等这些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予以关注。毫无疑问,护士如果缺少或忽视人文精神意识,不对上述问题作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护理工作就难以收到实际应有的效果[5]。
3 加强护士人文精神的对策
3.1 适当增加人文培训课程比例 护理人文精神的教育,重点是教如何做人,使护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体而言,一方面,学习人类文明的成果如希波克拉底的人文科学理论;学习护理先驱南丁格尔的事迹;学习中国传统的尊重生命的文化,讲究仁爱,反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明确选择医疗行业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关心及爱护。另一方面要M行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以及道德和伦理教育,明确自己和患者的权利及义务,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利及人格[13]。除人文课程外,所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课堂和实验室,都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场所,所有的课程都渗透着人文精神的教育[14]。例如进行护理个案分析时,就要学会分析综合和推理概括,学会合作学习和互帮互助,学会语言沟通和信息交流,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人际关系和语言文字修养的提高。当我们在进行护理操作练习时,不但要学技术,同时要学会尊重、关爱患者,养成严谨的作风,这无疑有利于护士人文精神的提高。
3.2 加强人文师资队伍建设 21世纪初,Branch等提出利用临床重大或有意义的事件、主动型学习和教师角色模范3种人文实践的教学方法。经过持续改进,护理人文实践的培养策略形成了4个一般原则:构建人文的学习氛围;掌握一定的人文教学方法,有经验可选择使用多种方法;“诊断”护生的问题,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具体目标的实现,使用有效的教学干预措施重复干预[15]。可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逐渐形成了标准化的训练方法。与此同时,这需要护理人文精神教育工作者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引领实践的教学能力,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让学生明白,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护士是极具人文精神的人,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视学生为朋友,注重情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情况,在教学中把护理学科对人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范例渗透在教学内容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临床场景,视教学模型为“真人”,让学生分别进行护士和患者角色的扮演,营造和谐的护理人文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护理对患者身心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护理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人文精神[16,17]。
3.3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护理人文精神最终要体现到护理实践中主要表现在在为“人”服务的过程中。护士实行人文护理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这不仅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同时还需要有慈爱的人文精神、高尚的护士人文素养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为患者着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关怀。因此,护理实践活动是培育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指导护士了解并实施人文关怀,进而使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从周围的人及身边的事入手,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护士主动学习人文精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操作过程中,除了要求带教老师技术精湛外,还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因素,如保护隐私、安慰等[18]。这也要求临床带教老师言传身教,护理临床教师肩负着人文素质教育和传播专业知识的双重使命,他们的思想、言论对新入职护士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精神的环境下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怀、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护士才会对护理人文精神产生坚定的信念,人文关怀能力也才能得到提升[19]。
3.4 寓人文精神培养于专业教育中 当前环境下,服务于患者不仅需要正确、完整、系统的现代护理知识及技术,更为重要的是使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和人性化的服务真正落实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中。目前在护理实践这个阶段存在过分强调护理程序和技术上的精湛,往往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应用。患者很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等都可以尝试通过人文方式来解决。例如,患者在治疗上拒绝合作,其原因可能为情绪不稳、经济困难等,也有可能是医护的治疗或行为有缺陷,患者对医护不信任等。在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护士都应该要有明确的人文意识,用人文的精神去面对工作中的问题,使自己的护理行为更加符合人文精神及科学的要求。根据各专科的特点,每个护士要参与到护理规范护理理念的制定中去,使其作为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的依据,培养科室护理的团队精神及协助能力,防止损害患者的利益,维护护理工作的圣洁,保持护理这一片净土[20]。
3.5 营造人文环境与氛围 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体现人情味、尊重患者,以关心患者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和氛围,运用人性化服务,即让患者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基本保证。如医院环境要安静、明亮,利于患者的视觉感受;病房温馨、清洁、舒适;可以推行鲜花服务,给患者送上一束鲜花祝他们早日康复,既消除护患间的陌生感,又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护患沟通交流的环境[21]。
护理和人文精神的高度一致性体现在“以人为中心”及“以人的价值为中心”。护士应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如此才能不断完善护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护理医疗改革,以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从而更加有利于护理行业的长远发展。护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的理念,切实维护患者的尊严和权利,注重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实现医学人文关怀与科学技术真正的一体化。只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培养护士的人文精神,塑造高品质的人文素养,才能将人文精神应用于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上,提供最温暖、最任性化的服务,最终使患者受益,这样也才能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8-82.
[2]闭夏静.新形势下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40-41.
[3]盖晓丹.人文教育与医科护理教育相融合的深层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9-10.
[4]刘小兰,陈行龙.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实施[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95-96.
[5]施卫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6-8.
[6]贾佳.加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J].重庆医学,2010,39(18):2442-2443.
[7]胡斌春.新医改形菹禄だ砣宋木神培育的思考[J].护理与康复,2012,11(4):303-304.
[8]任芬.浅谈对整体护理发展的哲学思考[J].护理研究,2009,23(8):2253-2254.
[9]李惠玲,周可真.中国哲学视角的“同情心”与护理人文精神之耦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269-271.
[10] Abbasi M,Farahaninia M,Mehrdad N,et al.Nursing students’ spiritual well-being, spirituality and spiritual care[J].Iranian Journal of Nursing & Midwifery Research,2014,19(3):242-247.
[11] Adam D,Taylor passionate care: Empowering students through nurse education[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4,34(9):1242-1245.
[12]渠淑洁,董塔健.两种不同视觉下的现代医院护患关系的改善与维护[J].大众科技,2014,16(10):126-129.
[13]王新,李娟.护理人文精神的教育与维护[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4):311-312.
[14] Tiew L H,Drury V.Singapore nurs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about spirituality and spiritual care in practice:a qualitative study[J].Journal of Holistic Nursing,2012,30(3):160-169.
[15]杨连招,叶凤,杨祺,等.护理实践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20(7):15-17.
[16] Pesut B,Reimer K S.Situated clinical encounters in the negotiation of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plurality: A critical ethnograph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0,47(47):815-825.
[17] Curtis K.21st Century challenges faced by nursing faculty in educating for compassionate practice:embodied interpretation of phenomenological data[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3,33(7):746-750.
[18]张丽萍.人文精神培养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115-116.
[19]赵丽红,赵小平,张丽芳,等.PDCA循环法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104-106.
[20]汤军,王贵勤,许希燕,等.高等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现状与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58-59.
[关键词]医学生 医学人文精神 主体感悟 培育模式
[作者简介]王夏强(1979- ),男,江苏如皋人,南通大学校长公室综合科科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医学人文教育。(江苏 南通 22601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课题“浅论主体感悟式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模式”(课题编号:2014SJB612)、2013年江苏省社科研究(青年精品)课题“浅析医学人文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项目编号:13SQC-073)和2010年度江苏省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医疗单位医护人员医德现状研究”(项目编号:JSYRKJ2010-A2-0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83-02
近期,温岭、合肥、沈阳等地接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杀医、伤医恶性案件,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医疗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 正式实施后,医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纷纷采用防御式医疗方法,加剧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缓解医患矛盾,重拾人民群众对于医生“救死扶伤”的信心成为医学界必须严肃考虑的重要问题。要消除医患之间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因素,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这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要肩负更为重大的使命。
一、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1.医学人文精神的概念。“人文”一词源自拉丁文“humanists”,意即人性、教养,主要指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包含、文化知识、道德法律乃至风俗习惯等人类文化现象。人文精神则是人类发展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的文化传统,是对人类普遍性价值的肯定,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其最终指向是人的自由和解放。而医学人文精神存在于以医学科学技术为中介的医学实践过程中,是医学的灵魂,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敬畏生命、崇尚健康、维护尊严、抚慰心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人文理念和人文实践,具体体现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发自内心地关爱病人。医学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个是理念层次,即是以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和幸福为主旨,把人的发展完善和精神自由的信念深植于心;另一个是实践层次,即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2.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医学人文精神是古今中外医学的共有属性,“医乃仁术”“ 医者意父母心”,中国传统医学处处充满了对他人的同情、关爱与帮助的人文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生命情怀。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指出:“我将尽我所能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由此可见,无论古今中外,医学人文精神才是医学真正的灵魂,主导着医学的发展,驾驭着医学的方向,其真正价值存在于医学实践的过程中。在医学实践中发扬医学人文精神,能帮助人们克服重重困难,激发极大的生命热忱,迸发出伟大的创造力,提升主观精神境界。
3.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是指对医学生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的训练,使其真正自发地以人类的最大利益为前提,崇尚健康、敬畏生命和维护尊严,关注人类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最终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专门人才。然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往往忽略了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淡化了医学中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虽然具体疾病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整体医疗满意度却不尽如人意。这也提醒我们,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1.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医学人文精神弱化的内在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思潮的涌入,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社会价值导向悄悄影响着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对追求真理等高尚情怀的漠视、缺少道德楷模、不懂得敬畏自然和生命等现象在校园内屡见不鲜。调查研究表明,坚持“报效祖国的人生信念”的大学生占34%,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理想信念好像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出现了不该有的过度迷失和彷徨。
2.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医学人文精神弱化的社会原因。医学人文精神在当前的医学实践中往往显得有心无力,究其原因在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理论学者、医院医生和临床患者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各不相同,学者和医生难以达成共识,医院和患者各有侧重,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的导向作用微乎其微。现行医院管理制度以营利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医患关系简单商品化、医生业务行为的趋利性等医学实际现象,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理论要求相去甚远。医疗实际中形成了医学人文精神高置理论神坛、医学实践我行我素的局面。加之医学人文教育内容中“远、大、空”的理论部分较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潮影响下的医学生实际思想状况结合不紧,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使医学人文精神培育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3.医学人文教育滞后是医学人文精神弱化的现实原因。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起步较晚,在普遍重视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轻视人文知识与素质的培养背景下,各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组织落实千差万别,效果参差不齐。2011年复旦大学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8.7%的院校没有专门承担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研究机构,7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专门教材。有研究表明,我国84 所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类课程平均课时为62 学时,仅占总课时的1.71%,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达10%~20%的课时占比相差甚远,且多数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开设随意性较大。相关研究也表明,医学人文教育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医学人文学科建设较缓慢、课程设置欠合理、师资队伍力量欠缺、人文环境人文氛围不浓郁等。
4.忽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是医学人文精神弱化的直接原因。当前医学人文教育因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惯性,直接把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知识灌输给医学生,却对实用性、实效性和实践性重视不够,这与人文教育所提倡的行为模式的示范与切身体验的实践有较大差距。医学人文教学过程中错误地将人文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育相提并论,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仅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课程考核手段单一,形成医学人文课程“走过场”的现象。学生为应付考试和修完学分,缺乏对人文知识感悟内化的过程,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应用只停留在感性认知的浅表层次,远不能形成医学人文价值理念,因此难以从中真正受益。
三、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实施方案
1.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要以医学生为主体。在当前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大部分院校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医学生仅是单纯受众,造成教师上课满堂灌,而学生兴趣索然的现象。因此,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关注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发展需求。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不断变化发展的医学人文教育实际,把学生与社会大众关注的医学实践困扰纳入教育视野,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的层面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同时,积极开展医学生自我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之情,增强医学生实践医学人文精神的自觉性。学生自主选择、分析、反思,教师只是在此过程中加以引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自身的主体意识,使其不断反思,最终形成高尚的理想信念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2.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要以体验感悟为主。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为课堂讲授,这种单向传输的教学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升华,是将客观知识和个人的人格特质相融合内化为一种具有个性特点的人文理念,体现为医学实践中的思想自悟和行动自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自觉地处理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不把教学目标停留和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进一步引导医学生树立同情弱者、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观念。因此,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生的自身感悟,广泛采用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及学术研讨,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念,教师还可通过情景剧的表演、互动的讲座、直接的角色示范等活动,使医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把人文价值理念内化为医学人文精神。
3.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要加强社会实践。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依靠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磨炼。鼓励医学生多与社会、病人接触,多了解病人,熟悉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才能“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没有深入了解,仅凭医学专业知识,很难真正地做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亲身体验的过程,又是反思总结的过程。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初步理解通过实践再认识,奠定医学生把医学人文价值理念内化为医学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境界,使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提升,培育出符合当代医学需求的医学人文精神。
4.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要营造人文氛围。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独特的优势,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理论知识所无法替代的。校园的自然景观、学校建筑、学生宿舍布置等都具有相应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导向。校园环境、规章制度和师生活动等都渗透着学校德育内容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形成了一个感情丰富、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教育环境。优秀的校园氛围会逐渐使医学生的医德态度、言谈举止和人际沟通趋同于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操守。因此,应加强校园整体人文氛围营造,强调校园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布局的人文教育理念,着力体现学校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意图。
[参与文献]
[1]杜宏.医学人文教育乃医学教育之根本[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6).
[2]葛剑雄,朱永刚.人文精神[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4]杨小丽,刘晓村.重塑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
[5]庞引巧,张京.医学人文视域下的医患关系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
[6]宫福清,戴艳军.正确认识医学人文知识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5).
[7]孙靖靖.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
[8]张大庆,陈琦.中国医学人文教育:历史、现状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9]苗洪霞.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模式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7).
[10]马静松,孙福川.医学人文精神:失落探源与回归求解[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1).
摘 要 竞技武术作为体育的一项运动项目,它具有体育的基本特点,又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属性,因此探讨竞技武术回归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主要从人文精神的概念开始阐述武术和人文精神的主要关系:武术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人文精神是武术运动的精神支柱;然后分析竞技武术缺少人文精神的原因;最后撰写在竞技武术中回归人文精神的途径主要有:关怀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关怀运动员的受教育权利;关怀运动员的情感需要;关怀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等。希望通过武术与人文精神的探讨,可以对竞技武术回归人文精神做出一定的贡献,让竞技武术朝着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 竞技武术 人文精神 回归
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所共有的一种文化精神。在西方文化里,人文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的一种思潮;广义是指由西方哲学中所培育的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欧洲精神文化传统[1]。在中国文化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也不断深入。在现代意义上,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执着追求的一种文化精神,其核心思想是“以人文本”[2]。中国武术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血缘和形神相依的联系。近年来,武术具有的文化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武术与中国武术文化所衍生出来的人文精神是紧密相连的,对竞技武术回归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也越来越认可。
一、 武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一) 武术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中国传统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润泽[3]。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宇宙观、天人合一观、本体论和辩证思维观等不仅影响中国武术技术层面上的拳理技法,而且影响中国武术文化层面上的价值取向、精神内涵。中国武术的“天人合一观”既尊重自然变化的规律,又兼顾人类生存的需要,既注重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对峙和冲突,又注重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和人自身的自然本性,从而避免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所造成的人对自然的破坏[4]。在当今社会,由于人类过分的掠夺自然资源,引发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所以让中国人了解中国武术的“天人合一观”,使中国武术回归人文精神是极其重要的。
(二)人文精神是武术运动的精神支柱
中国人文精神就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各种文化所形成的基本文化精神和优良品格,其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和价值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性文化精神[5]。在当今社会中,由于人类过分地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生命价值和理想境界,导致精神颓废和道德堕落,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严重失调,在人的精神沟通、心理平衡、人生价值和终极关怀等方面发生了内在危机。随着人文精神的缺失,人们曲解了中国武术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重视武术套路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中国武术的文化和养生功能,使中国武术的发展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只有使中国人文精神回归到武术运动中,让中国武术的文化功能和养生功能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才使中国人呈现出积极向上、文明乐观的精神面貌。
二、竞技武术缺少人文精神的原因
由于我国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是实施“举国体制”的政策,即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随着“举国体制”的高度集中,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潮流下,使得竞技体育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困难。竞技武术作为体育的一项运动项目,虽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没能成为比赛项目,但是关于武术申请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是未来竞技武术的发展趋势。正是在“举国体制”的制约下,忽略了运动员最基本的生理和精神需要,使中国竞技武术的发展缺少人文精神。
三、竞技武术回归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发展而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文化特征享誉世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的文化交流也出现全球化的局面,中西文化的交流不断加深,表明中华民族的武术运动如今被推上了世界文化的大舞台,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和瞩目[6]。在竞技体育中,近几年竞技武术的发展迅猛,尤其是武术套路的发展更是到了越来越高的水平。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物质利益的不断追求,竞技体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阻碍了武术的发展,所以让竞技武术回归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怀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在竞技武术中,专业的运动员绝大部分是伤病缠身,尤其是一些运动员退役后,还受着伤病的折磨。由于中国竞技武术遵从竞技体育“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规律,使得竞技武术朝着“难、高、美、新”的方向发展,然而人们为了取得金牌的数量、追求比赛的胜利或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许多教练员置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不顾,比赛安排对运动员的身体极为不利,造成运动员的许多伤病。所以,在竞技武术中,我们要保证运动员的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为最高出发点,在训练中完善保护措施,使运动员能够在正常的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提高各种技术,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