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生科技;有效利用;解决问题
一、关于民生的问题
(一)民生问的内容
民生,简单讲就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物或方面,例如人们的衣、食、住、行,是对于民生而言最基础的要求。民生是一切问题的开始,也是一切问题解决的源动力。民生问题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问题,所以,想要发展社会,就必须要解决民生。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形式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的内容以及重点关注也是不相同的,但是始终不变的是,民生问题致力于解决人民生活,致力于大众,所以百姓永远是第一位的。国家政府利用科技,以科学技术作为发展依托,利用科学为百姓谋福利,对于百姓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切实关注,努力利用科学技术为百姓解决问题,保证百姓生活、生产的顺利,这是保证国家发展长治久安的首要。
(二)民生科技的主要内容
民生科技是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中,利用科学技术专门进行民生问题的解决的一种科学方式。是社会发展,科学进步,进而产生的科学产物。民生科技从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原则,民生科技的发展有利于整个国家以及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民生科技在现代社会中所占有的位置是不可小觑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民生科技是发展的主要力量,民生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科学领域的发展程度。
二、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
(一)坚持将人民群众摆在第一位
民生科技是我国民生问题解决的根源,想要解决民生问题,就要发展民生科技。在今后几年的科学研究中,科研人员应该讲民生科学摆在第一位,将发展目光头像大众,将人民的利益摆在发展的前断。民生科技的发展不能只依赖于本国的发展,应该讲目光投向海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优秀的人才进行本国技术的研究与指导。让民生科技得到国家的重视。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与建设,创建民生科技的服务平台,加大发展民生科技力度,让民生科技的发展成果在百姓中得以推广应用。
(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1、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想要实现工业化目标,就要采取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实现工业化道路的捷径,也是必经其之路。其一,想要促进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就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其二,应该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三,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提起足够高的重视,在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做到绿色发展,保护环境,不要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2、大力发展高科技技术产业
高科技技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是一种新型的科技技术,在我国的技术研究领域中,新型高科技技术产业在我国掀起了一股新的革命浪潮,为我国发展高科技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的思靠方式。高新技术在劳动生产率、资源消耗以及降低资源浪费率方面都起到了好的促进作用。
3、培育第三产业发展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从第二产业工业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针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应该采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创造需求消费引导。同时,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应该遵循现代化脚步,在技术方面应该实行的改造和提升,争取将全体服务业实现现代化。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就目前国际形式看来,在技术创新和升级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不同国家依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可以相互借鉴的,这就要求我们开放思想,与时俱进,对于国外先进思想要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我国自身国情加以改进,为我所用。想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与模式。提高自身的自我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是我国经济增速的必经之路,成为一个时展的显著特征,不管是政策或者文化的软实力创新还是科研设施或者网络信息等硬环境的创新,在我国的发展中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加大对于民生科技的研发力度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民生问题来发展,力求解决人们最关心,与人们最相关,最现实的问题。科技改变民生,科技推动民生,科技提高民生,改善民生,使科学技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民生大计。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的正确判断国家的发展方向与形式,将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工作摆在研究的首位,国家需要,社会需要,惠及大众的科技一定要投入研究力量,作为研究重点发展。与此同时,要切实关注民生事业的长久发展,要做到着眼于长远、立足于当前、遵循于民生、服务于群众的原则,大力加强科技研究,推动成果转化,提高民生,解决与民生切实相关的问题。
三、民生科技对于民生的意义
(一)民生科技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份新生代力量,直接利用科学技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在民生科技发展中,民生科技发展的程度从很大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所以民生科技的发展程度与民生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
(二)民生科技是民生问题组直接的相关科学技术。民生科技是民生科学与相关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在学术领域上有自己的研究和突破。在民生科技领域里,发展科学技术病史最主要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科学解决民生问题,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就要发展什么样的技术,宗旨是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科技发展环境科教兴国政府财政科技教育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估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有2/3是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这一数字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在宏观上,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科技能够给投资于科技的各微观主体带来巨额的利益。这似乎已经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然而进一步地分析却不难发现,虽然私人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政府仍然是推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虽然科学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群体活动,在科技发展中的许多领域,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参与或缺乏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从而需要政府财政扮演主要“角色”。这突出表现在:其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作为前提,应用科学研究就难以为继。因而基础科学研究是一国科技发展的“基石”。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商品,可以说是一项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因而其发展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能由政府财政来提供。其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科研项目,其往往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需要很多人的合作。不但其开发周期长,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投资风险较大。私人部门往往因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而不愿意涉足于此,因此,对于这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政府在财政与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私人部门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也难于保证能有足够的投人。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项智力活动成果,不仅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而且科技进步对公共物品和半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当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与其成本往往难于直接对称起来;而且,从产权角度上讲,科学技术成果的产权很容易受到侵犯。如果某个人通过学习或其它途径获得了同样的知识,他也同样会得到一样的技术和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发展科技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显然,优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所需资金,只能由政府财政来解决。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科学研究工作效率,还是从保护科技成果的产权方面来看,政府财政也是一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财政更是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一方面,虽然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从而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支出进行资助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平。
不仅如此,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政府财政作为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除了改善公平和解决其外部效应外,还主要表现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因为,第一,现代社会已经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教育所提供的利益虽然可以内生化和私人化,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已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一种个人需要,已经成为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需的一种基本公共需要。从而使得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成为了政府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第二,更进一步讲,从科技进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的;而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活动,它是以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为前提条件的,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科技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辅相存的。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必将带来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备条件和其是否进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衡量标志。因此,政府财政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技、教育:现代社会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政府财政发展史已经证明,政府财政总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乃至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收支结构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先后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目前正向知识经济时展。与此相适应,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而变化。
1、科技、教育将成为现代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变成现实。今天的世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自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来的第三次巨大转型。
世界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调整政府财政经济发展思路,将振兴政府财政的思路建立在发展科技与教育的基础之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因为,这种从后工业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明显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这种区别突出表现在产业支柱的变化方面。与以农业或工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其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其生产是以将高科技作为其资源依托的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其消费是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现代经济的这一发展趋势的财政意义在于:从财政收人方面来看,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必将催生高新技术与高新产品,这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又会构筑“新型行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供充足的财源。因而,建立起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保持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现代政府财政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由于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的获得,是以加大对人的知识化投资,加快对人的知识化和以管理制度为主的科学研究环境建设为前提的。因此,发展多结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多阶段和多功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出一大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管理有方的管理者,营造出一个科技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就是现代政府财政以科技、教育为主要依托的重要表现。这就如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的政府财政是建立在农业和工业经济基础之上一样,现代政府财政也必然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其主要依托。
2、将科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已为我国正反两方面的发展经验所证明
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和健全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虽然我国的科技、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走的仍然是一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滥用的基础之上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不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来实现财政经济发展目标的。在时期,还出现了轻视知识、排斥科技的严重破坏科技教育的现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既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没有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加大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为中心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结果是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经济运行中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很大,从而使我国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十分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而且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也为财政收人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巧%,新产品税利已占工业税利的10%。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每年新增财政收人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开发所提供的税收占较大比重。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世纪交替时期要完成由尚未完全工业化的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任务,使政府财政摆脱目前的困境局面,其基本途径就只能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总之,我国财政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振兴政府财政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据原电子工业部估计,在代表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之一的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我国的集成电路的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15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技术出口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低;在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及受教育水平上,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该年龄组的比重,现阶段约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出我国10—20倍,美国达到80%,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0%,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巧0余人,而美国1988年就有200多人,日本1987年为700多人,联邦德国1987年为400多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这些差距一方面说明我国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来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尚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完成振兴政府财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如何发展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以达到振兴政府财政的目的,从财政角度来看,主要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论文摘要:吉登斯认为,断裂性是现代性的首要特征。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是时空分离、脱域机制和反思性监控。而现代性不断扩张的后果是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通过社会运动的蓬勃兴起、后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以及生活政治的兴起等疗救策略,可以把现代社会的风险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为人类建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现实世界。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今社会科学界著名的思想家。吉登斯早期在批判经典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和常人方法学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理论,试图化解社会学界普遍存在的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20世纪90年代之后,他转向对现代性的研究,考察了欧洲社会的进程,对现代性问题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为我们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现代性及其断裂性
吉登斯指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在l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在吉登斯看来,尽管早期的经典社会学家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由于这样和那样的具体原因,在整个社会科学中,人们对现代性的理解仍然极为肤浅”。于是“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作为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现代性(其过去的发展和现时的制度形式)又重新出现了。社会学与现代制度出现之间的关联早已为人们所意识到,但我们直到今天才发现,这些关联不仅比以前所意识到的更为错综复杂,而且,对现代性本质的再思考必须与社会学分析的前提之重新建构并行展开方才有效”。因此,现代性问题自然就成了社会学话语中的核心议题。吉登斯指出,断裂性是现代性的首要特征,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是非连续性的。吉登斯认为现代时期的断裂是一种特殊的“断裂”(discontinuities):“我说的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他提出现代性的这种断裂与前现代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存在的断裂是完全相异的。
二现代性的风险后果
从现代性的后果来看,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一种双重现象,现代性为人类创造数不胜数的享受安全和有成就的生活机会的同时,也有其阴暗的一面。吉登斯着重分析了现代性的黑暗面一具体表现为一个风险社会的来临。吉登斯指出,现代性是一种后传统秩序,由于现代性的特殊断裂的性质,人们面临的将是与前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风险。“在某些领域和生活方式内,现代性降低了总的风险性,但它也同时导入了一些先前时代所知之甚少或者全然无知的新的风险参量”。吉登斯用风险景象(riskprofile)来描述了以现代社会为特性的威胁和危险,并从制度性角度描述了现代社会的一些主要风险景象。
首先,在前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由物质世界的种种危险所主宰。诸如传染病的流行,洪水、风暴、暴雨或大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现代性对知识制度性的反思性运用,自然环境由于人类知识体系的不断侵入而变成为人化环境。生态灾难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威胁,水资源短缺、荒漠化扩展、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生态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面对各种类型的人为风险,即由于我们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而引起的风险。我们将会看到,当代社会面临的许多环境和健康威胁就是人为风险的例证,它们是我们干预自然的结果”。其次,传统社会中,人类尽管经常受到军阀、诸候之间军事暴力的威胁。但战争规模往往较小,波及范围仅局限于局部化地域。在现代性条件下,“战争的工业化”使战争的性质完全发生了转变。核战争成为对人类最真接和最可怕的威胁,虽然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一旦爆发,将使人类面i临灭顶之灾,甚至仅仅是常规武器的大规模冲突的后果也是毁灭性的。最后,在传统社会中,宗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成为人类精神上种种苦难的避难所的同时,它们也会成为焦虑和精神忧郁的内在源泉。然而,在现代性条件下,伴随着世俗化的盛行和宗教与传统的重要性每况愈下,人类都面临着将现代性的反思性运用于自身而受到的个人无意义的威胁。吉登斯同时指出,全球经济体制的崩溃或极权超级大国的兴起等其它后果严重的风险,也是我们当代经验中同样不可避免的部分。现代性是一种风险文化,现代性几乎不可避免地使得社会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使人们处于风险之中。
现代性的后果同样涉及到社会中个人的生活领域,主要表现为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和侵蚀。吉登斯指出,“由于现代制度的导入所引起的日常社会生活的嬗变,从而与个体生活进而也与自我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现代性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到自我生活中哪怕是最细微的方面,使自我更加经受着各种各样的独特的紧张和艰辛。
三现代性的疗救策略:一种乐观主义的态度
吉登斯认为,在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丧失安全感的现代风险社会时,人类并非完全无能为力。我们至少通过三种策略把现代社会的风险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
1.社会运动的兴起。社会运动是对现代性的阴暗面的积极的回应。吉登斯着重分析了四种社会运动并且认为它们为我们显露了可能的未来曙光。①劳工运动是斗争性的联盟,它的起源和活动领域都与资本主义的扩张有关。资本主义无限制的扩张以及资本主义本身作为一种阶级体系,最终会导致资源的枯竭、政治上的压迫和贫富两极分化等严重后果。而“人们通过劳工运动呼吁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要求参与生产决策,要求劳动场所人性化。”劳工运动更是对抗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崩溃的主要抗衡力量。②言论自由及民主运动起源于现代国家所实施的监督。尽管监督对于所有类型的社会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现代国家极端化的监督则容易造成极权主义的产生和增长。极权主义与暴力和恐怖紧密相联系,严重威胁着现代国家。“但是,我们必须总结说,极权统治的任一方面在所有现代国家都是一种威胁,即使威胁不同,方式不一。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极权趋势都像工业化战争一样,是我们时代的鲜明特征。”而言论自由及民主运动的出现,会对极权主义有所抑制,使人民获得自己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民主运动不仅包括获得、保卫、扩展以及争取普遍政治参与的权利的运动,还包括民族主义运动的某些形式。③和平运动的斗争场所是控制暴力手段,包括军事的和警察的手段。
在核战争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的现代社会,和平运动有着特殊的意义。尽管以非暴力的理念安排人类事务由来已久,但在核战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现代社会,和平运动显得更加紧迫,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战略性内容。和平运动的理念是在人类活动中应该摒弃有组织地使用暴力。④生态运动关注人化环境,争取达到科技人性化以及科技的人道主义使用。快速、高度的工业化为人类带来了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早就了人造环境以及人类必须面对的迫在眉睫的生态灾难。生态运动对新的科技和其带来的发展产生了质疑,呼吁人们关注对大自然的保护、遏制无限度的经济发展以及科技的人道化。“生态运动一般可能存在一个‘先后看’的取向,因为它们也许意在恢复前现代社会对自然界的态度。”
吉登斯还提到其他一些最重要的社会运动:民族主义运动、女权运动、种族运动、宗教运动、学生运动和消费者运动。各种运动的相对重要性也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自然的有所不同。吉登斯认为,社会运动至为重要,它是人类通向未来美好社会的轮胎。“多数现代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社会运动的影响,有的与既定的组织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决裂,有的则通过进步的政治改革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2.后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针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包括利奥塔、德里达、福柯以及后来的鲍曼等)认为珂代性已经终结,西方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的观点,吉登斯提出我们正处于晚期或高度现代性。“我们实际上并没有迈进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性时期,而是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在其中现代性的后果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激进化更加普遍化了”。尽管吉登斯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现代性的时期,但他同时认为存在着种种重要的制度性倾向表明后现代的秩序是能够实现的。吉登斯认为,后现代性是一种脱离或超越了现代性的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并沿着现代性的四个维度勾画出一幅后现代秩序的轮廓。①超越匮乏性体系。超越匮乏秩序将包括对社会生活方式颇有意义的改造(社会化的经济组织、协调化的全球秩序、对战争的超越、关注生态的体系)。在其中,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期望将不得不有所调整,重新分配全球财富的呼声也将日趋高涨。②多层次的民主参与。民主参与的新形式将崭露头角。例如,它们可能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促进在车间、地方性协会、媒介组织以及各种类型的跨国组织中的民主参与程度。③非军事化。设想一个完全没有战争的世界无疑是乌托邦,但在现实中它却决非毫无根据。在国家间的边界大多已经界定和民族国家事实上覆盖了整个地球的每一寸土地的情况下,领土扩张已失去曾经有过的意义。
另外,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明显的相互依赖,拓宽了这样的一些领域,在其中,所有的国家都有着相似的利益。④技术的人道化。给人类带来严重生态危机的不仅是技术的外部影响,而且也包括无限制的科技发展的逻辑。因此,道德问题不可置疑的被引入人类与人造环境之中。总之,对吉登斯而言,后现代性是超越了现代性消极后果的美好社会制度。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教学
为了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实施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化学与社会》课程是高校面向非化学化工类学生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选修课,应该担负起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予了高等教育更多的机会。教育改革在经历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之后,如今的素质教育成为最主要的内容,其核心在于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年作者所在的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开设了多门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化学与社会》。本论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形势,阐明现代社会独立学院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本人讲授《化学与社会》过程中的体会,探讨了如何在独立学院提高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并呼吁应加强三本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独立学院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
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选择。我国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多偏重对学生本专业的学习要求,而对学生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以及素质修养则鞭长莫及。公共选修课在帮助学生完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提高素质修养方面大有可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复合型。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实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且必须的课程结构模块,是独立学院因时制宜地因材施教、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环节[1]。且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可以不拘于专业和年级的限制,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主讲教师,这一方面为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素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授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2]。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渗透到了环境保护、新材料、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离开化学科学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相对于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化学知识的普及远远的落后了[3]。相反,由于各种传播媒体无意或有意的宣传,在大众的心中,化学却越来越多的与一些负面影响相联系,例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等。固然,化学作为一门传统科学,必须正视这些已经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道,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我们才能消除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向大学生普及化学知识,使其全面客观的认识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化学科学的进步来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随着我国独立学院数量的增加,独立学院亦如此。通过《化学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大大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情趣,充分认识化学与人人有关,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时时为化学提供实用的机会。同时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大有帮助。本课程的特征是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的统一。
二、《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主要内容
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开设对象是全校性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的三类本科大学生,考虑到三类本科学生的特点,内容的安排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不求理论的系统性。课程内容不宜涉及到过于专业的化学知识,而应结合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和选课学生的专业特点拟订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笔者力求与社会发展同步,不断补充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重点讲述有关化学发展和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不再遵循以往教科书按章节进行教学,笔者按照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课程分为5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化学与能源、环境、日常生活、材料、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课程所涉及对象从全球变暖、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大的方面,到空气、食品、能源等日常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用品,以具体而有趣的实例讨论化学在社会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在扩大了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日常生活经验常识,尤为重要的是为非化学专业的同学打开了一扇了解化学世界的窗口[4]。
三、如何针对学生特点提高《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1.设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
为三本学生讲化学,重要的是要引起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并让他们真正学到有关的化学实际应用的知识,同时要注意到其在中学时的化学基础。所以讲授的基点不是放在大量的化学分子式、化学反应式、化学原理上,而是从化学角度来讨论一些社会问题,更多的是大量素材的归纳和实际应用知识,让学生“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国家经济建设、保护环境、增强人民体质的关系等。所以,设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途径。例如:(1)我们在讲化学能源部分,首先从最近的油价上涨开始,向学生介绍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尤其是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开采利用的历史;然后介绍了世界当前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化学在缓解这一危机中所做的努力,其中不但讲解了电池的发明和应用,还包括了最新的生物柴油技术和扩展的燃料电池技术,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后对未来的能源开发进行了展望,其中更详细探究了核能与矿物能之间的比较,并引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氢能源汽车。(2)在讲化学材料时,我们讲到了“神七”太空漫步时穿的太空服的特殊化学合成耐高温材料芳纶1313。(3)在讲化学与日常生活时,在讲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介绍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微量元素的主要功能;然后讨论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着重介绍微量元素与某些地方病如克山病、甲状腺肿、氟中毒营养饮食与键康的关系,并结合有关当前学生营养、体质状况的调查材料以及饮食与某些地方病的关系,引导学生要正确树立平衡营养观念;就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介绍了皮肤的结构、护肤品中常用原料的化学成分、护肤品中有毒成分以及防晒的基本知识;结合日常生活讲解了日用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洗涤剂与环境、人类健康的关系;同时还讲了“三鹿奶粉”事件中添加的三聚氰胺的化学检测法,西安市场出现的硫磺生姜事件中硫磺生姜的危害与辨别以及硫磺熏制食品时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等。
2.利用不同课程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对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有更清楚的了解,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在教学形式上要体现灵活性:
第一,以专题讲座为主,采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再好也不及多媒体对信息传递的直观和有效。对于《化学与社会》这种公共选修课程来说,多媒体的合理使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图片和图表使得学生理解更为便捷。此外,笔者还根据课程的安排精选了多部科教影片,在课程讲解完成后播放,学生看完后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从而增加知识的容量;
第二,摆脱传统习题模式,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化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分析与判断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制作成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在班上作口头交流,这种方式特别受到学生欢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3.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科学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对于化学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不可否认近现代的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环境的伤害是巨大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学生在毕业后将成为社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增加他们在环保方面的知识素养,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课程中专门安排了“化学与环境”一节,从环境污染的源头、现状、后果以及目前的应对办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介绍;除此之外,在其它内容的授课中,也需要不断渗透环保方面的知识。
四、结论与建议
化学科学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核心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较全面的介绍化学科学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内容丰富且浅显易懂,适合全校性文理科学生扩大知识面,对学生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努力提高各类人员对《化学与社会》的认识,建议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尽可能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
参考文献
[1]陈媛媛.提高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7):37-38,42.
[2]郭娟.关于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6(2009):39-40.
[3]阚春.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的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
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精神
新教材中许多章节都辟出一定的篇幅对古今中外的建筑、文物、物理学家、科技成果、自然现象做了适时介绍,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例如教材第三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中“信息窗”北京天坛回音壁、《乐音与噪音》--节中“信息窗”我国古代大型编组乐器编钟和第十六章《磁是什么》中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使学生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的深远悠久,从而增加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材还通过“信息窗”介绍现代科技发展成就和科技应用的新成就,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中,又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如教材第二章《快与慢》的“信息窗”中利用超声波测速仪直接测量速度、第十八章《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窗”中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教材第二章《快与慢》的“信息窗”时钟的演变,透过时钟的发展,我们看到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通过教材“信息窗”电脑分拣信件装置、灯火辉煌的世界等,向人们展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材“信息窗”中“弯曲镜子”成的像、结霜的植物、降落到地面的冰雹、潮汐;“迷你实验室”中碘的升华、西红柿电池、不友好的气球等现象中,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现象的奇妙和有趣。学习这些内容,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从而立志将来为祖国建设多作贡献,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科学、技术的共同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与自然和谐运行,这种进步与和谐又促进科学技术的提高。但是科技的发展也有负面影响,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正、负效应,培养学生关注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社会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教材“信息窗”中世界水日、我国已探明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量、落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电磁污染、南极臭氧洞、常见干电池和使用注意事项、风能、水能的利用;
“实践活动”中关于热机与环境的调查报告、材料与环境的调查报告、热岛效应的产生等。通过对上述诸多材料的学习和自己的所闻、所见,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与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新途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执着的探究精神
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把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总目标定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具备现代生活、现代劳动、现代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物理实验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增强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兼具实践性和思维性的特点,是动手实践与大脑思维结合的产物,能给学生提供手﹑脑结合的机会,有利于促进手﹑脑协调发展,而这种协调能力,已被证明是现代社会创造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人只有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认识能力才能提高,创造能力才能萌发,而物理实验恰恰能给学生提供手脑结合的机会,对促进学生手脑协调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教材“迷你实验室”中橡皮筋吉他、制作简单的电动机、制作西红柿电池、小孔成像仪、简易潜望镜、万花筒等,实验器材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可操作性强,现象、效果明显。利用教材在“迷你实验室”中提供的实验、制作素材,开展小实验、小制作活动,使学生好奇心得以满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教材“信息窗”中对许多高科技产品的介绍,使学生看到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例如“信息窗”通过对许多中外物理学家如:朱棣文、牛顿、欧姆、法拉第等科学家生平和贡献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有丰硕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攀登科学高峰和执着的探究精神。这一切对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人生观都至为重要。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着名科学家杨振宁说“如果说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实现创造性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关系合作精神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强化现代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的社会生活,我国已经在中学教育中开设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并在新课程的影响下,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
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选择应坚持的原则 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教学需要
传统教育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其本质性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素质教育出现后,现代教育教学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培养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有关教育工作者应把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围绕教育教学的需要合理的应用教学方法。 迎合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涉及到了计算机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乐于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中涵盖了大量的理论性知识,这些知识具有着逻辑性强、专业程度高的特点,因此会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枯燥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丧失。因此为了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质量,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应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坚持迎合学生特点的原则,对学生特点进行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符合学科特点,顺应社会发展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与学科特点相联系,科学的进行课堂教学。所以,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科特点展开分析研究,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并结合现代信息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信息技术教学加以完善。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发展 改革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探究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在遵守这些原则的前提下,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向着改革创新的方向进行发展。首先,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促进学生作用的发挥。例如,在学习word的操作时,教师就可以让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对word的操作进行摸索,了解word的各项功能。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并就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给予解决。其次,要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探究精神是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带有鼓励行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自动进行知识的探究。如,在学习PPT制作的过程中,在教会学生插入图片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制作PPT不仅要进行图片的插入,同时还要加入一些说明性的文字,下面同学们就自己探索一下如何在PPT中进行文字的插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的研究,老师相信你们是最优秀的,一定可以成功。” 尊重学生主体,加强辅导作用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最为突出的不同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在现代教育中有所转变,学生开始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出更多的作用。例如,在学习Excel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制作电子教案,并按照Excel这一章的分节内容,让不同的同学站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进行讲授。在讲授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讲台下的学生针对讲课的同学提意见,找出课程讲解中的不足。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同时,通过找寻问题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也应注重自身辅导性的应用。例如,在上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意见和问题后,应对学生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整合,并有针对性的给予讲解,辅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知识。 教学与时俱进,联系科技变革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授课的过程中,如果单纯的依靠教材内容展开讲解,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与现代科技发展之间的脱节。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基础知识教学方面应以教材为主,让学生依靠教材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保障教育教学的与时俱进,借助现代网络平台,搜集最新的信息技术咨询,融合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此强化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先进性,并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有益的促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以教材为主,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主要采取陈述教学与演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讲解,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同时,陈旧的教材知识也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因此局限了信息技术教学作用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出台后,有关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对新课程进行具体的把握,结合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特点,完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1]芮晓杏.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探析[J].考试周刊.2013(4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西方现代化;中国发展
近年来,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迎来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一种反科学、反理性、反民主、反知识、、反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土壤中应运而生。这对于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是一种学习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敲响了警钟。因为它并不单单是一种文化发展所呈现出的新思潮,在更大的意义上,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其现代化的问题反思和教训总结,体现了西方社会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商业化迅猛扩张所带来的负面结果的怀疑和忧虑。因而,在我们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时候,要慎重对待西方现代化模式,取精去粕,避免重蹈覆辙。
一、研究背景
(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
关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里的“后”并不是指一种单纯的时间序列关系,它的出现也不意味着现代主义或者说是现代性在今天已经消亡,已不再统治我们的生活。诚如科布教授所说,“现代性仍旧统治着我们的公共生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们,开始了对他们崇拜已久的现代性的否定、批判和超越。这里的否定,并不是否定现代性的存在,而是否定它的绝对统治,即在肯定和接受现代化带给我们物质和精神文明双向进步的同时。渴望摆脱的是现代化带给我们的负担及一系列恶劣的后果。于是,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二)关于后现代主义学者们的观点
在本质上,关于后现代主义到底是什么,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分析视角。哈贝马斯认为,各式各样的后现论都是对现代性提出的某种形式的批判。他同样谴责现代性压迫性和破坏性的一面。不同的是,哈贝马斯视现代性是一项方案而非历史时期。这项方案还没有完成,但是能够并且将会完成。与之不同的是,以利奥塔和福柯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者则认为现代性的动力已经完全衰竭,应代之以新的方案,那就是后现代主义。
同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利奥塔和哈维有着类似的观点,他们都认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连续的,处于同一个运动体系和过程中。其中,利奥塔认为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新的历史纪元,而是存在于现代主义中的循环的历史阶段。哈维认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共存于这个世界上,是同一个资本主义深层运动过程的反映。
不同于利奥塔和哈维的认识,瑞泽尔认为,我们应该把后现代主义看做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利奥塔所认为的分析方式。所以,我们如何对待后现代主义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相信这种意识形态。
齐格蒙特·鲍曼则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这与现代性呈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它是对现代性所蕴含的局限和弱点的重新审视和估价。
与上述几位学者相比,布希亚则完全跳出以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和理解后现代主义的全新视角,那就是以“消费社会”的概念来概括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和问题。
可见,关于后现代主义,学界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而我们的现代化更是与西方的现代化密不可分,因而,对于后现代主义所反映出的西方现代模式的分析与探讨就更显重要。故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试图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各种现存社会现象所体现出的西方现代主义的弊端,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现代化危机的道路,以加快实现我国社会的永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现代主义弊端
(一)“剩女”现象背后的功利主义和价值观异化
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公布的《2009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城市中有41.2%的女性和8.1%的男性担心自己找不到配偶。《2012-2013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也显示,当前中国18岁以上非婚人口已达2.49亿。而男女交往方面也越来越现实,仅14%的男性会主动将工资卡交给女方,52%女性认为房子仍是结婚必需品。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同年龄段中女性有582万处于非婚状态,择偶缺口达到613.9万。可见,当前“剩女”在我国不再是一个个体现象,而已成为一个群体现象,反映出很多值得我们分析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功利主义所带来的情感缺失问题。当前我国处于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物质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我们的女性日趋理性化和工具化。女性在择偶的时候,情感这个过去被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已被“房子”和“车子”逐渐取代。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有钱人”的价值取向。随着女性群体越来越务实,婚姻的属性更多地被寄予为一种改变命运,富足生活的砝码。所以,当婚姻的砝码不能达标的时候,更多的女性选择了单身,以避免“徒劳无获”。
其次,是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侵入所带来的影响。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这些都使得女性的个性和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使得她们对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和家庭观念产生怀疑,颠覆甚至是重构。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争取与男性平等甚至是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女性选择了放弃婚姻和家庭。此外,随着社会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婚外情、、试婚、、同性恋等渐渐出现,也使得传统婚恋观及婚姻价值伦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古国,如果这种“不婚”和“剩”持续发展,那我们的代际要怎么传承?我们的文明要如何延续?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员,我们可以自我发展,但却不可太过自私。
(二)科技发展背后的科技异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的转折时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那么,如何使科技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就成为当前中国现代化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科技本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将我们的社会推向了一个更高阶段的文明。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技在带给我们物质殷实、交通便利,使我们各种欲望得到空前满足,生存发展空间得到空前拓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自身和自然界带来了众多的损害和威胁。诚如马克思所说,科技的过度发展,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科技异化。举几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出现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拓宽了我们的生存空间,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大量应用于汽车产业,汽车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成本降低,汽车不再作为一种奢侈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汽车,于是城市的交通开始拥堵,城市的环境污染也愈发严重。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是为了方便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却异化为损害和控制我们生活和自然良性发展的帮凶。同时在这种异化的状态下,科技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不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反而成为了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使人服从其指令、控制人和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诚如有人所说,科技使“上帝死了,人活着”,但同样也是科技,使“人死了,机器活着”。
三、中国应如何应对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危机
对于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危机。笔者认为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做好持久的准备,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能够渴望在一朝一夕解决这些已经在我国存在多时的问题。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只能是尽量改变我们的行为,减弱这些问题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端正我们对现代化的态度。我们不能够因为现代化带给我们的这些弊端就对其全面否定,我们需要承认,西方现代化的涌入,的确让我们的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的生活的确得到了改善。这些都是西方现代化对我们的馈赠。然而,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短暂的优势和文明而对西方现代化全盘吸收,毕竟现代化最初根植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土壤中,其是适应西方资本国情应运而生的,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情是否可以稳定的相融这还是一个问题。同时,诚如后现代主义者所言,现代化已经在西方产生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在自身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后现代主义思潮。把握和思考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其现代化的反思和教训,谨慎对待西方现代模式,避免重蹈覆辙。这里,笔者认为,对于后现代主义,无论学者们的定位如何,评价如何,其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其所反映和总结出来的现代化弊端和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正的:同时,其所倡导的批判和创造精神,也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加以学习和利用的。一个健康的社会,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将会是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砝码。
1.新感性马尔库塞认为,超越工具理性,恢复快乐原则是构建非压抑性新技术的基础,而把工作化为娱乐,用新理性构建新的感性和理性关系,是构建非压抑性技术的关键。马尔库塞说:发达社会的“控制已深入到实存的本能层面和心理层面,所以,发展激进的,非顺从的感受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同时,反抗和造反也必须于这个层面展开和进行。”只有异于理性的感性和艺术审美才能超越工具理性。一直以来,理性就被看成是压抑人的本能的工具,而作为理性的对立物,感性一直受到理性的排斥和压制,正是在压抑感性的情况下理性才得到发展,文明才得到进步。但是,感性并没有绝迹,理性的统治也不是滴水不漏。康德把审美和当作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中心。新感性能够破除理性的压制,建立感性与理性的新关系,实现非压抑性文明。新感性形成的基础是审美和艺术活动,它彻底摆脱了理性的束缚,取得了彻底的自由,最大限度的解放人的本能。新感性象征着人类的解放。新感性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新感性的支配原则是快乐原则。这是新感性与旧感性的一个显著区别。旧感性受到理性的压迫和排斥,丧失了自由,是机械的、被迫的、不愉快的和压抑的。新感性是不受理性压迫的,是自由快乐的,它的原则是快乐。第二,新感性的基本动力是想象力。以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为起点,马尔库塞考察了人类文明进程中想象力和快乐原则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想象可以提供解放的图景和完整的人性画面,连接感性和理性,当它化为实践后,就具有现实的改造力量。第三,新感性是解放了的感觉,它对对象的感受是全新的。它反映的是人的本真需要,获得的是真知识。第四,新感性是以价值理性为指导的合理的感觉能力,而不是盲目的。新感性的来源是艺术和审美。艺术需要想象力,因而艺术里也蕴含了无限的潜能,包藏着解放的希望。“艺术作品从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中,产生出另一种理性、另一种感性,这些理性和感性公开对抗那些滋生在统治的社会制度中的理性和感性。”艺术源于生命的本能,反映的是人的真实需求。美是感性的感官的,它表达了对快乐原则的追求,对压迫的反抗。艺术在激发人的创造潜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人内心深处被压抑已久的反抗性和批判性。艺术的使命就是解放。艺术通过想象的新形态来与现实对立,变革人们的感性世界,推动现实的变革力量———大众的变革意识的形成,因为艺术提供的是与现实不同的新的生命体验,艺术作品从自身的逻辑结构中推演出新的理性和新的感性对抗现实生活中的感性和理性。
2.解放马尔库塞认为,新的非压抑性技术文明的目标是把转变为。在发达工业社会里的科学技术是一种为执行统治而进行的特殊设计。科技要真正成为人类解放的希望就必须首先要在整个社会实现一种的解放,因为科技并不是与社会制度无关的中立者。技术中立主义是站不住的。技术的性质由它所存在的那个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科技的转变有赖于社会的转变。首先,预示着解放的可能。尽管弗洛伊德的观念暗藏了解放的逻辑,但他没有科学的区分二者,反而把看作的扩大。不同于弗洛伊德,马尔库塞严格区分了和。是一种对异性肉体的占有欲望,而除了还包括食欲、娱乐等,它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要比高;是短暂的、局部的快乐,只关系生殖活动,而克服了生殖至上的狭隘性,化为创造新文明的力量,它追求的不是身体局部的而是整个机体的整体快乐,它的驱动力是文化。要维持快乐的客观基础整个身体必须不断改善机体功能,加强接受性和感受性。要达成维持整个身体这个目标,还需要其他一些计划:消灭繁重劳动,改善生活环境,抵抗疾病和衰老,营造和谐的生活。在的实现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爱的完整的上升路线。其次,解放将使压抑性文明的解放成为现实。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奴役社会,它完全背离了人性,发展为压抑性文明的巅峰。它所造成的是人类本质的灾难。要解放人、解放人性、获得自由,就要用革命打倒现存社会秩序。这场革命是整体革命,革命要发生在社会的所有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都要进行彻底革命,不仅在国家、社会等宏观层面进行,还要在家庭、个人等微观层面进行,并创造新文化。从科学走向乌托邦是革命的路径。科技的发展已经出现从乌托邦走向科学的解放可能性。乌托邦不再是代表不可能的社会阶段,而是一种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要努力去实现这种可能性。革命的力量是“新左派”。科技发展让无产阶级被物化,失去了革命性不再能担当革命的重任。所以革命只能由新左派来完成。新左派一部分是流浪汉等,一部分是大学生等,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是革命的目的。
二、哈贝马斯科技发展前景论
哈贝马斯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技固然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对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科技的误用使得科技成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新型意识形态,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提供统治的合法性。科技伤害了人类的实践兴趣,把人类社会等同于客观自然界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管理替代民主,造成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产生很大的负效应。科技的发展不能没有边界,科技理性必须置于交往理性的控制之下。要让科技发展造福人类而不是异化为压迫人的工具就必须实现交往合理化,让科技走向民主对话。
1.交往合理化哈贝马斯认为首先要在劳动与相互作用的崭新框架中重新理解科学技术,把它看成既是一种工具性目的性的手段,又是一种目的理的规则系统,同时对科技的手段和规则体系进行分析。这项分析的前提是区分制度框架与技术系统。制度框架是进行统治的权力体系,也是进行文化传承的体系,它的结构变化很缓慢。而技术系统的发展遵循的是目的理性活动的规则,所以变化很快。制度框架被技术系统拖着走,其中的历史文化因素就消失了,反思缺位了,制度与文化断裂了。人类的解放,个体的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都要靠交往合理化才能得以实现。交往合理化克服了传统合理化的片面性,工具理性恢复它原来的位置,劳动和相互作用各得其所并行不悖。首先,要用合适的语言进行对话和交流。“所谓交往行为,是一些以语言为中介的互动。”交往行为不同于目的行为,它的主体是两个及以上的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人,它的交流媒介是语言,它的目标是达成相互的理解与合作,它遵循的是主体间约定的规范。交往行为理论把语言的互相理解视为其能够协调行为的关键,而不是简单的中介。从本质上说,交往行为是一种语言行为,它联系不同的参与者,指向共同的目标,促进相互的理解与合作。其次,确立共同的规范标准。哈贝马斯认为,人们之间良好秩序的建立离不开共同的规范标准的建立。这些规范标准影响和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维持着社会关系的稳定。共同规范标准的确立应遵循普遍化原则和话语原则。普遍化原则要求规范实行的影响被所有与其利害相关的人接受。话语原则要求规范必须得到人们的同意,而这些人必须是所有受影响的且有能力对规范论证的人。再次,建立话语民主的社会。话语民主就是发挥公共领域的作用,维持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紧张关系,让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社会舆论,干预国家事务,用交往合理化模式改造政治生活,拯救被系统侵占的生活世界。话语的民主能对公共官僚体系施加影响。而这个施加影响的方式是围攻。要实行围攻就要有宪法对人民权利的保证、要有政治权利的分工还要有公共领域的压力。
2.科技走向民主对话科技发展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在传统的历史哲学那里是不言而喻的。“技术的进步同摆脱压迫、同摆脱自然与社会的压制成了一回事。”但是,哈贝马斯认为,在技术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历史哲学过时了,科技进步未必就能体现社会进步。技术与实践之间界限的消失,这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里科技进步最明显的实践后果。原本属于交往行动领域和文化领域的生活世界被技术系统侵占,直接导致批判思维的丧失,交往行为的异化,实践问题技术化了。哈贝马斯仍相信科学技术的合理化潜能,这种潜能就是把科技纳入交往实践,实现交往的合理化。经验科学作为人类理性精神的体现,原本没有什么实践意义,只有当它作为技术发生实践的作用才有意义。如此一来,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沟通技术知识与实践意识,如何反思和解决技术进步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哈贝马斯认为,技术手段或传统规范都不能解决生活世界的实践问题,经验科学不可能转化为真正的实践,生活世界的实践问题的解决要靠平等的对话和讨论。技术必须放在民主对话实践的框架中理解。唯有技术实践化,在全社会建立普遍的对话机制,才能消除晚期资本主义的技术统治,重新建立一个合理化社会。哈贝马斯很关注科学与民主的关系问题,认为必须对民主实践的科学化现象进行反思和批判,处理好科学与民主二者的关系问题。有三种关于科学与民主关系的传统观点:抉择主义认为,民主代表公共意志,科技只是实现民主意志的手段,所以二者互不相干;技术统治论认为,国家就是技术统治机器,政治观念可以用科技模式进行合理化;实用主义认为,专家与政治家是平等的互动关系,二者之间可以构建相互交往的平台。哈贝马斯通过研究发现,只有实用主义模式可以保证民主。只有在这种模式下,科技与民主才是互动的关系,二者的基础都是日常交往活动。实用主义模式要求科学家能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实践后果进行反思,还要能与政治家和社会大众展开讨论与对话,唯有如此科学才有可能实现民主化。公众舆论是哈贝马斯眼里科学与政治对话的理想模式。在资本主义早期,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公共领域,民众通过公共领域把意志与诉求传导到国家,国家也可以通过公共领域在民众间贯彻自己的意志,二者保持合理的张力。科技对公民的实践意识产生作用也是通过公共领域的自由讨论。然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里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窒息了科学与政治对话和交流的可能,社会舆论不再表达人民的意愿,更多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以,哈贝马斯理想的未来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科技成果可以自由交流,人们可以充分地沟通和讨论,科技、政治、社会三者之间可以建立依靠公众舆论进行民主对话的机制。尤其是科学家要担负起技术合理化的重任,让技术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
三、比较分析
哈贝马斯的科技观受到马尔库塞的重要影响。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前辈,马尔库塞影响了哈贝马斯的理论兴趣和科技思想。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哈贝马斯从马尔库塞的观点出发来构建自己的科技观。但是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批判本身就存在问题。正如著名技术哲学家芬伯格说的“马尔库塞终究是正确的,他提出技术是受社会决定的,虽然他不能富有成效地逐步展开他的深刻见解”,“虽然哈贝马斯思想的各个方面仍具有说服力,但他对现代性的辩护现在看来似乎对技术自主论让步太多。”
1.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发展前景论的相同点首先,他们都是在分析科技在发达工业社会发生异化的基础上展开对科技发展前景的展望。马尔库塞看到科技在发达工业社会演变为一种对人的统治,一种特殊的用于维护统治的工艺设备。工具理性的操作原则提供了一种控制手段。技术控制通过对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来窒息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否定性的寻求,整个社会是一个由技术整合起来的一体化社会。科技不是技术中立者认为的那样清白,而是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哈贝马斯也同样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技靠着巨大的力量成为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执行操纵功能、辩护功能、压抑功能,为现代资本主义提供合法性的基础。正是在对科技的异化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才提出要限制工具理性,防范科技的负效应,提出了科技发展的新前景。其次,他们对科技解放的新前景都提出了构想,都致力于探讨一种不同于工具理性的新型理性。马尔库塞的解放前景是解放,新感性的建立,把感性从理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构建一种不同于发达工业社会压迫人奴役人的工具理性的新理性。新理性具有与工具理性不同的特点,它具有现实性、否定性、辩证性、自由性、批判性。新理性与旧的工具理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一种辩证理性,恢复了理性的本来面目,更加符合人类发展的实际。哈贝马斯的解放前景是交往合理化,建构交往理性,建立社会实践领域平等交流的机制和平台,科技与民主互相交流。交往理性可以克服工具理性的独断性,保证生活世界的本性,实现人类的自由。交往理性和工具理性并行不悖,各自遵守自己的活动原则,在各自的活动范围内运动。再次,他们都指出了解除科技负效应的可能途径。马尔库塞指出,科技异化的原因在于政治统治的需要。根据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物质资料的匮乏是造成了对性本能压抑的原因。马尔库塞通过细致分析发现,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存在着解放的可能,因为如果物质匮乏是造成对人的压抑的原因,那么发达工业社会科技发展物质财富增多,人们可以免于匮乏,对性本能的压抑就可以解除了。为什么还是继续存在压抑呢?因为发达工业社会政治统治的需要。通过革命和解放压抑性的发达工业文明就可以获得解放,解放的可能是存在的。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殖民化是科技异化的主要表现,而发生的原因在于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入侵。系统遵循的是技术规则,生活世界遵循的平等交往规则。把技术规则不加分析的盲目运用于生活世界就会发生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价值合理性的丧失。要解除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重建合理性就要让系统回到它自己的领域,系统与生活世界各得其所。
如果远古社会的人类在召开部落会议时有条件记录笔记的话,现在看来一定很有趣。那时候人类生活简单,估计会议纪录不外乎:今日猎得野猪一头,采摘野果若干,计分给各洞穴各多少份;或是:这两天看邻近部落很有些不爽,拟在不日内恶战一场。万一碰上哪位部落首领身患贵恙,估计还要一起草拟继任者的提名名单。
人类社会发展了几百万年,会议的级别也日渐提高。远古时代的人类只能露天围坐,借篝火取暖兼照明;到了古希腊时代,白衣飘飘的雅典人已经可以坐在体面的神殿里,阔谈民主制度和欧几米得几何定理了;等到封建社会的中国,会议尤其是皇帝召开的商讨国计民生的见面会,就正经是件大事了。明故宫的金銮殿,当时用来举办各种庆典和政治活动,殿身建于高八米的玉石台阶上,殿高27米,面积2377平方米;皇帝宝座位于中央,后立九龙屏风一块。坐在这样的宝座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一个人想要不飘飘然,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
虽然古代的会议已经达到很高级别,会场取暖采光也都不错,间或还有宫娥乐人们的文娱演出,我还是愿意放弃穿纯手工绣制的锦缎朝服的机会,而出席现代的会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托民主和社会发展的福,以前的会议都是臣子们垂首站着,皇帝坐着;现在的会议是普通员工坐着,CEO站着――至少在他发言的时候。参加会议的姿态很重要,一方面,它体现了虽然我在员工级别和收入上,和CEO有天壤之别,但在公民权益和人格上,我和他是平等的;而且如果我拥有公司的股票,不管多寡,大小也是个股东,他就必须就公司的业绩好坏对我负责;另一方面,如果会议连开三天,你会深切地感到:坐着确实比站着好。
现在会议的形式和内容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形式上来看有电话会议、无线会议、网络会议;内容上来看有产品会、项目启动会、非典时期培训戴口罩的会、禽流感时期介绍怎样把鸡肉和鸡蛋做熟的会……抛开形式和内容的差别,有一点倒是从古至今都没变过,那就是始终有会议流于形式,内容空泛,无数的口水在横飞,却什么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这种会议放在以前,就只能靠打盹和打毛衣来消磨时间,,但现在科技发展,打发会议的方式丰富多彩,任君选择。比如说上网,查查股市行情或是和旁边的人联机打游戏。不过现在老板都学乖了,为了避免会议出现“一个人在讲,没有人在听”的局面,已经明令禁止所有人开电脑――做演示和记录会议的人员除外。电脑开不了,但没说不让用手机。现在的手机可以上网,可以聊天,可以通过蓝牙或红外传输文件,相当于一台小电脑。所以虽然有时候会场看上去很平静,但短消息正满天飞得热闹,让人回想起中学时代课堂上传纸条的盛况。这种会开完一点也不累,但开完之后倍感空虚,与那种有的放矢、安排紧密的会议相比,我倒宁愿选择后者。
除了可有可无、开了等于没开的会,回顾人类的历史,无数的会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或细微或巨大的改变。人类通过会议来确认方针政策,推行新的生产方式,发起或者结束一场战争;大大小小的会议,从本质上来看,和远古的会议仍有相似之处,仍会涉及到利益的取得和分配、与其他利益群体的冲突或相互容忍;原始人类通过篝火晚会来商定下一个部落首领的人选,现代社会的企业通过董事会来决定新一届CEO的任命。会议像是车轮,推动或是延缓社会的发展。人在,会议在;人亡,会议精神还在。认识到会议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不可避免性,我从此决定再收到会议邀请时,不再为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而头疼,而是带着准备好的演示文稿,或是一部平时没有时间看的韩剧欣欣然地赴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