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

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

第1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概论

(一)集团企业概念及财务特征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企业集团”概念为:由一个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为核心,由多个拥有独立法人的企业参与,在互相持股等资金关联基础上构建的,其成员企业具有统一的领导架构,并在资金、人力、技术、产销渠道等方面资源共享、利益共分、风险共担而形成的统一企业联合体。从财务角度分析集团企业特征,有如下几方面:(1)财务活动主体相对独立。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之间虽然有资金交流和利益关联,但各自有相对独立的财务体系,独立运营;(2)多层次的财务结构增加财务管控难度。集团企业的财务结构包括母公司的财务体系及各分公司的财务体系,同时各公司之间互相融资、互相持股、共同承担风险和分配利润,就这使集团企业的财务管控层面更广,影响因素更多;(3)集团产业形式多元化,风险收益相关影响因素复杂。集团公司通常都是跨产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其内部盈利方式也是多品种、多层次、多结构,多渠道,再结合集团企业的投资、融资、财务管理等,使得企业财务风险收益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涉及层面更广。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概念及特征 在财务风险定义的基础上集合集团企业特征分析“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概念,即集团企业在整个集团的财务活动中可能面临损失的风险,由于集团公司的利益风险共担性,因此这种风险既包括集团母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包括各成员企业的财务风险。由此定义进一步分析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有如下几方面:(1)不确定性。集团财务活动所产生的效益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受集团各相关层面因素影响,导致实际收益并不会同预期收益完全吻合,甚至没有收益造成亏损;(2)可控性。通过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论证,可以采用前瞻性的方法控制和预防集团企业财务风险;(3)关联传导性。这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特有的特征,由于集团企业是由众多独立法人企业组成,虽然各法人企业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财务体系,但是他们却通过股权等方式形成一个利益统一体,一旦其中一个成员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就会不可避免地传导到其他企业成员,从而形成连锁反应甚至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整个集团的财务运营安全。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影响因素

(一)集团企业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中由于政策环境或者偿债能力不足导致的融资困难或者债务违约风险。具体到集团企业,融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面:(1)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存在频繁的融资活动,当借入一方出现财务运营困难导致无法按时偿债时,会使出借公司资金运营出现问题,由此产生传导联动,给整个集团财务状况带来风险;(2)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会作为担保方为集团成员企业进行第三方融资担保,一旦资金贷入方的财务出现困难,担保方同样会受到牵连,由此给集团带来财务风险。

(二)集团企业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对项目进行投资时,由于对影响因素及突发状况预估不足或处置不当导致的预期收益同实际收益之间的偏差。具体到集团公司,同样需要分两个层面论述:(1)集团管理层投资决策风险。因为集团企业是以母公司统一制定规模化战略作为发展手段,一旦母公司管理层投资决策失误,则会给整个集团财务状况带来巨大风险;(2)由于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存在互相持股关系,股票也是一种投资方式。一旦发股方运营不善,则持股方也会面临收益不足或投资亏损的风险。

(三)集团企业财务运营风险 是指企业原料采购和成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活动风险,如应付账款资金不足、库存积压、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等。由于集团企业各成员之间存在生产、流通及销售的业务往来,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风险,如一方成品积压无法变现,则会给产品链条上的所有相关企业带来一定财务风险,进而影响整个集团的财务安全。

(四)集团企业收益分配风险 这一风险对集团企业财务安全影响尤其巨大,同样分两个层面阐述:(1)由于集团企业各成员之间属于统一的战略体系,利益风险共担,有时为了整个集团的战略发展,其中子公司会牺牲自身利益推动集团目标达成。此时集团母公司就必须要做好利润在各成员企业间的合理分配,由此确保整个集团各企业成员间的高效合作,目标一致,否则会导致企业成员各自为战,甚至使整个集团人心涣散;(2)集团企业的利润分配应确保资金利用的高效,“好钢要用到刀刃上”,避免利润分配后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一)集团战略下稳健原则 这一原则一方面要求集团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要本着整个集团的利益制定财务制度规范和战略规划,另一方面集团的财务活动,尤其是投资活动,一定要充分评估项目的风险收益比,并在具体分析时更倾向“风险”层面因素从而做出决策,这是确保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尤其对母公司在制定关乎整个集团的战略决策时,尤其意义重大。

(二)价值最大化下风险适度原则 市场经济活动一定程度上属于风险活动,同时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集团企业在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和竞争力、确保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的前提下,应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在适度的风险范围内进行经济活动。既要考虑各成员公司的风险适度,也要考虑整个集团的风险适度,由此确保整个集团企业的财务安全;

(三)层级控制下权变原则 集团企业应该发挥其规模优势及资源优势,充分分析各个财务影响因素的性质及程度,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预警系统;分级管理架构;监控审核流程。同时这些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应在具体实施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完善风险控制策略,由此最大限度地控制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具体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及管理体系原则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1表述。

四、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内容

(一)财务风险定性识别 即集团企业对财务活动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定性判断,运用预测学等相关知识从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管理因素上分析各因素对财务活动影响的性质,为集团决策做出初步的指导。依据以上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四大影响因素,可以通过表1所示的矩阵表格方式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定性识别。

表1中,对于面临着高概率、高风险的财务活动,一定要本着稳健运营的原则进行坚决否决。而对于其他性质的风险,则分别依据风险层级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完善对策,即确保有完善的对策可以控制和规避此类风险,否则取消项目;专门对策,即需要对风险因素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并跟踪实施,必要时调整项目策略或目标;需要预防,即需要制定对策对风险因素加以预防和控制;有条件预防,即保证项目顺利运行的前提下,对风险因素进行预防。

(二)财务风险定量评估 在定性识别的基础上,对每种可能造成财务运营风险设置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概率学等数学方法对数据及模型进行评估,便于集团决策的价值权衡。结合四大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可以对企业财务风险定量评估指标做如下设计: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资产运作能力指标。这三大指标又可以细分为具体的指标体系,具体可以通过图2对财务风险评估指标进行设定及评估。

下面引述2013年某大型集团公司的财务指标具体说明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

从表2中可以看出,某集团公司资本实力雄厚,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不足之处是产品获利能力极低,甚至出现亏损,而资产运作能力则处于一般水平。由此可以评估该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投资风险的获利能力上,因此应该对投资风险加以重点防范及改进。同时该公司的优势在于负债能力,说明该公司有足够的资本及信贷授信,应予以充分利用,大胆进行技术升级或新产品开发方面的项目投资。

(三)财务风险预防 集团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前,充分参考财务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结果,结合自身的财务运营状况及风险承担能力,对项目可行性以及项目实施方式进行决策,选择适合集团发展的项目,以及适合集团特点的项目运作方法。

(四)财务风险控制 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通过严格的内控制度确保项目运作的合规性,防范突发风险,同时根据环境和风险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项目发展策略,确保风险可控。

以上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内容同样可以通过图标的方式表达如图3。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本文引述两个具体的案例分析集团企业在战略发展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笔者选定两家案例主体“长虹集团”和“联想集团”有共同的特点:(1)同为电子行业,同是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2)同在本世纪初国内市场发展遭遇瓶颈,急需拓展新的战略发展模式,开拓国际市场资源;(3)同是21世纪初的投资项目和财务活动。以上共同点更加能体现出本文研究的主旨,两个相似的集团企业由于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实施上的差别,最终导致两个项目截然相反的结果。

(二)案例一 长虹集团进军国际市场巨亏案。长虹集团是我国大型家电企业集团,主营彩电业务,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得到充分发展,集团实力位居行业领先地位。然而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和电子产品市场日新月异,长虹集团的国内市场销售业绩遭遇了极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长虹集团决定调整集团发展战略,开拓国际市场。之后在没有对合作伙伴的财务资信做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即同美国进口商APEX公司签订协议,并于2001年开始向APEX公司销售贴牌彩电。然而自2001年到2004年的4年间,APEX始终以各种借口拖欠长虹集团货款,最高拖欠货款高达38.38亿元人民币,占长虹集团总应收账款的96.4%。高额的应收账款风险直接导致长虹集团遭遇巨大财务危机,不得已于2004年年底宣布亏损财报,并拟对APEX公司的应收账款46750美元做坏账计提,如果按照计提3.1亿美元以及考虑长虹集团当年获利能力,长虹公司需要10年时间才能还清这些债务。这对长虹集团的发展可谓灭顶之灾,直接导致长虹集团股票价格大跌30%,市值蒸发30亿元人民币。现在回顾当时长虹集团此次财务危机,对现代集团企业有深刻的教育和警醒意义。分析其案例可以得到如下几点教训:

(1)长虹集团在施行项目之前,未能对项目进行充分的风险因素识别和评估。事实上在同长虹集团合作之前,APEX公司已经有过拖欠中国其他企业货款的不良记录,同时国际资信评估机构对其资信评估仅仅为3A4,属于资信风险较高的级别。这些明显的、高概率和高风险的财务影响因素获取渠道相当简单,然而长虹集团却对这些风险因素置若罔闻,盲目上马进军国际市场项目,最终导致亏损。

(2)长虹集团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未施行有效财务风险控制。在长虹集团同APEX签订协议的第一年,APEX就开始以各种理由拖欠和拒付货款。在这一形势下,长虹集团的财务预警、审核、应急等内控体系集体失灵,继续冒着巨大风险持续地向APEX公司供货长达4年,直至累计近40亿元的应收账款无法变现,此时该部分应收账款竟然高达公司总应收账款的96.4%――这对任何一家集团企业正常的财务运营而言都是不可想象的。

长虹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缺失直接导致其进军国际市场项目铩羽而归,并对集团未来发展带来沉重负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初同APEX公司签订协议并供货的是长虹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四川长虹,之后长虹集团出于整个集团战略考虑,背负了这笔巨额债务,这也说明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关联传导特性。

(三)案例二 联想集团成功收购IBM公司PC业务案。项目实施前的联想集团同长虹集团有许多共同特点,不同的是联想集团在项目实施之前做了充分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通过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使得这一并购案成为国际跨国并购中的经典案例。

(1)在项目实施之前,联想集团对合并对象IBM公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财务风险因素识别及评估。为此联想集团聘请了世界顶尖的评估公司和审计公司对IBM的财务指标进行审核,发现IMB公司PC业务虽然亏损严重,但近几年表现却有复苏迹象,其当年营业收入达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其利润率为24%,远远高于联想集团自身的主营业务利润水平。其资产负债额为16.15亿美元,净资产-6.8亿美元,在联想集团可承担范围内。通过以上财务数据分析,联想集团确定项目风险属于可控范围内,而项目风险收益比却值得期待,由此确定立项。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联想集团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将集团融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付款方式为自有现金4亿美元、收购负资产5亿美元、银行借贷6亿美元、股票融资3.5亿美元。通过这样的支付结构使得集团成功规避了财务危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在投资风险控制方面,通过制定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确保项目获利能力。

通过以上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联想集团股票市值当年就大幅上扬,项目实施第一年集团综合营业额年比增长359%,主营PC业务销量年比增长11%,股东收益增加0.22亿美元,之后几年业绩更是连年飘红。

参考文献:

[1]张继德:《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2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

 

论文摘要: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等客观原因,也有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等主观原因。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企业利润或股东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客观原因 

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金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负债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能给股东带来超额利益。反之,当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这时,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利率、汇率变动的影响。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未来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利率的持续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则企业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如果采用外币融资,汇率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 

 

2.主观原因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合理、经营状况不佳、资金运用不当等导致财务风险。 

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控制偏差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经验缺乏,企业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就弱,导致财务风险发生时束手无策。 

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科学性。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和措施 

 

1.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 

分散法。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回避法。企业在进行项目策划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的财务风险,在保证预计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转移法。企业可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一种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法。 

降低法。风险事件的发生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时尽管采取了很多预防控制措施,但风险损失还是发生。因此,企业有必要合理安排资源,即便某一风险事件发生,也不至于对企业整体产生重大损失。 

 

2.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但对企业财务风险却有重大影响,所以说环境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会也隐藏了危险。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要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就应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投资风险。二是注重筹资杠杆,适度举债,优化资金结构,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三是合理调度资金,维护资产的流动性。四是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偿债基金是企业为了按计划偿还债务而事先提取的一种准备金。偿债基金的强制性设立,增强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但它减少了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导致现金枯竭,也变相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预防和控制资金回收风险的措施有:一是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销售方式。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为控制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只能对信用状况好、偿债能力强,达到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采取赊销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限额范围之内。二是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对于盈利能力大、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络,同时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也较少;反之,则应选择风险比较小,约束能力强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坏帐损失。三是制定合理的收帐政策,及时催收货款。应收货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减少企业损失。 

掌握风险防范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正确理解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风险防范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研究风险的基础上,用最有效的方法把风险导致的不 利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行为。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思,不 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对内融资,也不论是研制产品还是销售产品,都应预测估计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他们在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以降低经营的盲目性和决策的随意性。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引进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用活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和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成因、预防和控制风险、处理风险损失的有机过程,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应付风险的方案和措施,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和计划,优化财务决策和控制方法,健全财务信息的控制系统,出现风险及时处理减少损失。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调整,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的风险预防制度,把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其次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应通过完善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再次建立科学的内部决策制度。对风险较大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活动,要在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中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论证,通过集思广益,尽量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风险。 

总之,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有效开展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监测与预警,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苏淑欢.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6—328 . 

第3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 财务风险 成因 控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经营活动无时不受财务风险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对财务风险控制得好,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如果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不重视,或财务风险分析出现错误,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研究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1财务风险概论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不同的环境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类别,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影响财务活动的因素很多,而且财务风险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管理者只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2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外因

任何企业都离不开一个外部环境而独立存在的,这样必然就会受到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政治、政府及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等都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带来财务风险。

2.2内因

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对财务风险客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成本费用控制不严,内部审计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对现金流的科学管理等等都有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

3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3.1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要通过案例分享、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以及相关财务制度的保障,来培养和强化全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让财务风险意识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里得以体现。管理层的财务风险意识尤为重要,只有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加强了,才可能在企业中引导全体员工参与风险的防范工作,才可能真正在企业形成全面防范财务风险的局面。同时,要提升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与能力。财务人员要有坚实的财务知识基础,具备财务分析能力,能对财务风险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职业的敏感度,随时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对策。

3.2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企业财务不可避免,所以,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预算。准确的编制现金流预算,可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就短期经营计划而言,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和即期负债,并不完全取决于账面利润的多少,而更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资产负债率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一般应大于净利润。其次,建立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的营运能力、发展潜力、盈利能力、长期偿还能力等为主要指标的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3.3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

财务风险本身具有综合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使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提高财务决策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3.4健全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制度,要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参考文献

[1] 赵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措施和方法[J].辽宁经济,2009(1).

第4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财务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084-02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就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进行预警,它是架构在企业预警理论之上,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以企业的战略计划、财务数据、相关经营资料及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将财务预警的指标和模型信息化,分析企业发生经营波动和财务危机的原因并将其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从而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和控制依据,实现计算机预警的分析系统。

一、ERP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ERP系统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的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ERP系统支持在线分析处理,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它可以将设计、制造、销售、运输等通过集成来并行地进行相关的作业,为企业提供了对质量、适应变化、绩效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但是在ERP的实施中,各种影响因素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近年来,很多的大企业、大财团一夜之间倒闭,严酷的现实再一次警示我们,财务风险无时无处不在,认识风险,进而防范和控制风险,是我们在面对风险时能够从容应对的最好方法。因为无论企业的条件多优越,所做的准备多充分,实施的风险仍然是存在,财务风险更是不可避免。

因此,在ERP系统下建立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对其日常财务运行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尽早发现财务危机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企业经营,防范危机,可避免或减少对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利影响。

二、ERP环境下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

防范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在此基础上才能对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测与控制。因此在ERP环境下,一个完整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包括财务风险识别体系、财务风险监测体系以及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三个大的体系。

1.财务风险识别体系的构建。财务风险识别体系,主要是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基本数据信息,从定性的角度具体识别风险的特征和类别,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确定警源。而这些风险因素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表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即警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识别财务风险的根源,通过ERP系统的实施,进一步识别风险因素,关注一些关键因素的变动,平衡各种关系,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风险的发生。财务风险识别出来后,最主要的任务是对各种非财务警兆进行定性评价并输出评价结果。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状况,选择财务风险的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的警兆显示体系,按照专家经验和企业实践对上述各项警兆进行评定,输出各定性警兆的详细情况及总体情况。

2.财务风险监测体系的构建。财务风险监测体系主要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及现有研究成果与方法体系,通过企业财务指标的系统分析,从定量的角度测度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通过第一步的风险识别,应确定一批本企业特殊的、关键的风险控制指标,将这些指标与企业设定的指标警限值实时进行监控,并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预警信号图。这样可以比较直观、及时地看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果指标超出警限值,可以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控制。财务风险监测体系主要是给企业一个定量的标准,从总体角度检查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比较。因此,要求企业定期上报真实财务数据,并对企业上报的财务数据进行即时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则需分析原因并对其进行控制。

3.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主要是建立一个预警信息系统排警对策数据库,一旦发出风险预警,则根据预警信息类型、性质和警报的程度自动采用相应对策。ERP系统是个动态的实时管理系统,因此预警信息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可以使预警人员在日常预警过程中对一些难以细化、没有标准的排警对策或者标准模糊的预警个案,实施模糊对待或者提交决策人员处理,同时对处理结果作为经验知识自动形成系统知识库的部分,以便日后处理相同或相似案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设计可以加入专家方案和预警案例,以使其能提供更为丰富的排警对策。

三、ERP环境下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企业财务预警体系,能够发现并及时解决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应付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但在构建该预警体系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关键是要有配套的预警信息数据库。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无论是最初的信息收集,还是在财务风险的识别、监测、控制的过程中,都要用到预警信息数据库。对于收集到的信息,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信息库,用于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在进行风险监测时,要计算一定的指标数据并作对比,同时还要运用一定的模型进行测定,这些也要建立相关的指标数据库和模型数据库;最后在进行控制时,排警数据库的建立也是必然。没有了这些预警信息数据库,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就不现实,因此,在构建时一定要有一整套相配套的预警信息数据库。

2.灵活应用适时监测和跟踪监测。在财务风险监测过程中,主要是做到适时监测和跟踪监测。在ERP环境下,数据的动态处理非常重要,因此一方面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适时监视,根据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预警警报,采取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则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可能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长期财务决策进行监控,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一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些财务决策可能一时没有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却是公司以后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因此,这种长期的跟踪监控更加重要。

3.注意把握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增强风险意识。在ERP环境下,企业通过参与供应链协作,提高核心竞争力并增强抵御产品市场竞争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要面对供应链自身带来的威胁,供应链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供应链的风险传递效应及供应链的竞争本质,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企业需要管理的重要外部风险。

4.强调财务预警权的集中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明确。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总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分权管理。但经营越是放权,就越需要财务预警权的高度集中,使管理层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企业整体的运作情况,既而做出最优决策。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企业管理制度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相适应,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预警系统发挥最大作用。

在ERP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其最终价值的体现还在于该预警信息能迅速反馈到决策者及其利益相关者那里,并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增强了企业的灵活性,在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快速调整供应链及营销策略,使企业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在同类企业中更具竞争力。

参与文献:

[1]冷炎,高丽丽,张庆华.ERP环境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

[2]牟会珍.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6).

第5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企业的财务风险,从狭义上看,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从广义上看,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而当企业存在下列征兆时,便意味着财务风险变成了财务危机。

第一,企业资产总额超过负债总额,但是资产配置的流动性差,无法变现用于偿还债务,现金净流量低。

第二,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

第三,企业的负债总额超过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经协商进入重组的状态。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由于各生产环节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引起财务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之为内在财务风险。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负债资金数量和筹资成本以及偿还时间;资金投入过程中的投向、数量、结构;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收入、成本、经营管理水平等;收益分配过程中收益的确认以及收益分配政策、数量和形式。

(1)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

(2)财务决策和管理缺乏科学和有效的制度。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是指资金从筹集、投入、运营、收回到收益的分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

2.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它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目前,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供求变化多端,汇率随之变化,从而产生风险。

三、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贯穿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如果企业全体职员能够长期保持风险的危机感,形成一种风险管理为导向的防范机制,企业全体齐心合力抵御风险就能有效地化解风险。

1.“阿尔曼”,财务预警系统。“阿尔曼”模型是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逐步提取五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起一个类似回归方程的z计分法模型:Z=0.012×1+0.014×2+0.033X3×0.006×4+0.999×5。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总资产。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用一个多元的线性函数公式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若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若z值在1.81-2.99灰色区域,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朗;若z值大于3,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阿尔曼还提出z值等于1.81是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

2.对单一指标制定红色警戒线。利用现金额度、存货额度、应收账款额度等绝对指标和流动比率、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安全率等相对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如根据公司规模预先设定支付风险的安全系数:货币资金余额为5亿元,安全系数为1;货币资金余额为4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8;货币资金余额为3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6;货币资金余额为2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4;货币资金余额为1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3;货币资金余额为1亿元以下时,安全系数为为0.1。如果货币资金降低到2亿元以下,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再如流动比率一般认为应该保持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如果低于1,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化解。事中风险控制是事前风险防范的延伸,因为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变数。

第6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制度 发展现状 构建

一、引言

企业财务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内部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同各方面(政府、所有者、债务人、劳动者等)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准则以及办法的总称,是全社会各类型企业包括其相关利益主体在财务活动过程中,进行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它立足于维护公共利益, 保证社会稳定, 治理经济秩序。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而企业日益面临更加不确定性的财务环境、更多的风险因素、更为激烈的竞争和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由此应运而生。众所周知,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以与财务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完善风险管理,堵塞财务管理漏洞,避免损失浪费。而我国传统意义的企业财务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因传统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了严重的经济犯罪问题。因此,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构建更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财务制度。本文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制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基于财务风险视角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财务制度。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介绍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有关概念、特征及功能。第三部分描述了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发展现状,通过巨人集团的案例指出目前我国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尚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基于财务风险视角,对企业财务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几点设想。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主要含义

财务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恰当导致了企业可能会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使得投资者预期的收益下降的风险,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企业对于财务风险不可能完全的消除,只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降低财务风险。

(二)基本特征

1.客观性,风险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偶然性,风险的产生是必然的,然而对于一些特定的企业来讲,它的发生确是偶然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3.可度量性,风险虽然无法消除,但是,人们在从事财务活动之前,可以事先预知所要出现的一些可能性以及结果,通过一定的数学测定,让财务风险的度量成为现实。

4.跟收益损失相连接,风险可能会带给人们额外的损失,也会给人们带来额外的收益,比如说,投资股票有风险,但是也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收益。

(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类型

1.筹资风险

在企业的扩大生产过程中,为了解决短期的资金问题,一般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向政府、社会及股东进行筹资,但是在国内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资金的期限结构和来源机构,极有可能增加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与管理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扩展经营范围和提升经济效益,而在本行业或跨行业进行资金投入的行为,但是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其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另外,由于部分企业的投资行为超出了自身的管控能力,而导致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有序的展开,使企业的财务风险无形中加大。

3.现金流量及连带财务管理风险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现金流量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在现阶段经济收益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因现金流量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而引发的企业财务困难。而连带财务管理风险则是指企业以自己的固定资产、社会信誉等作为担保,以保证另一个企业经济合同的顺利签订,如果另一个企业届时无法履行合同中的全部条款,则有可能导致本企业承担连带的偿付义务,从而影响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成果。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资金风险

获利能力比较的低,经济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成本费用高,利率低,资产的收益水平比较差,投资回报率不高。

2.存货风险

经营本领不强,不良资产比例比较大,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资产的质量比较的差,沉积下来很多不好的债权和销售不出去的积存货物,使得资金的周转率比较的低。

3.应收账款风险

债务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短期债务资金应该跟快速流动资产保持相一致,主要应用在流动资产方面。

4.债务风险

资金不充足,缺乏偿还债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缺乏资金,过度的负债,信用等级不高,融资能力不强。

(五)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分析

1.外部因素

在企业的长期经营与管理活动中,政府经济政策、会计准则、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引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外部因素。虽然从企业管理工作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上因素都存在于企业之外,但是其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是难以准确预见的,其所带来的不利变化必然会增加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由此可见,外部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是导致企业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外部原因之一。

2.内部因素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引发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主观认识、风险控制能力、财务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企业的风险管理贯穿于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也是企业总体经营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枢纽,因此,企业必须注重财务活动与经营决策的有机结合,在保证财务活动有序开展和进行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客观化、合理化。由此可见,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内部因素主要来自于其经营决策方案是否合理,并且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与相互影响。

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发展现状

(一)案例:巨人集团的兴衰

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元,利润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在过去几年里,巨人集团的成败产生了各类的分析和论道,如有的归因于决策失误,有的说是管理失误,还有的研究机构将其定义为业务多元化问题等等。许多商界努力去避免类似情况的重演,可遗憾的是仍有许多企业步入后尘,如爱多、飞龙、秦池、三株等等。本文试图以巨人集团的兴衰为例,对中小企业从财务风险视角对企业财务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答。巨人集团风险源头很多。巨人集团的风险源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巨人集团的衰败,与其风险事件(如表一所示)

1.客观方面是来源于企业集团外部的风险,企业难以控制和把握。一是国际经济环境,如国际电脑公司引入的冲击,使巨人集团收到重创;二是自然偶发事件,如巨人集团在1993年武断的向房地产这一陌生领域进军,在施工打地基时碰上了断裂带,而且珠海两次发大水将巨人大厦地基全淹,集团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应对这一危机。三是国内的经济环境,自1994年我国宏观政策上增加调控,采取的是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紧缩银根,地产降温,而此时巨人大厦正在施工当中,无疑导致了严重的损失。

2.主观方面是指来源于企业集团内部的的风险,包括企业决策机制、经营决策、内部控制、资本结构等。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风险,也是本文研究的重中之重。

在现实中,有的企业不顾财务风险追求融资财务效应,而有的企业却轻视财务杠杆,以零负债为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都有可能导致财务失败。1996年的巨人大厦就是巨人集团倒下的原因。巨人集团的史玉柱一向以零负债为荣,以不求银行自傲,在巨人营销最辉煌的时期,每月市场回收款可达3000万元到5000万元,最高突破7000万元。如此高的营业额和流动额,他完全可以以结算为条件向银行贷款来盖巨人大厦,可是史玉柱却始终拒绝走这一步棋,而是一味指望用保健品的利润积累来盖大厦,这无疑是造成巨人大厦财务危机的致命处。一家高速运转的企业所可能面临的财务困难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缺少流动资金,有可能是无法筹集到持续扩张的资本,还有可能是无法控制开支库存和应收款,这其中哪一项出现短暂的失衡,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当这种危机爆发的时候,即便是一家销售良好的企业,要在很仓促的时间内筹措现金也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代价是巨人的。当巨人大厦的债权人出现信任危机时,按当时的估计只需1000万元,就可以继续施工化解风险,而此时巨人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市场营销还在运转,估计各地经销商欠巨人集团的钱约有3亿元左右,史玉柱估算属于良性债权的资产至少有1.2亿元。然而,由于新闻媒体的曝光,法院强制执行要偿还的债务硬性的,而手中的债权是弹性的,不具有及时的可偿还性,支付危机当然爆发。不久集团集体崩盘,就是这1.2亿元的良性债权也没有收回。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财务风险的错误认识,对财务杠杆的不合理的利用在关键时候葬送了巨人集团。

企业积极管理和应对风险的关键,在于评估风险、量化风险,针对风险根源要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巨人集团每一次遇到危机时,都没有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风险进行评估,没有看清楚纯粹风险损失有多大,如何把握机会风险,而仅仅是跟进社会上的热点行业,盲目涉足多元化经营,而导致现金流缺乏,同时缺乏危机意识,最终未能控制好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2008 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暴露了我国企业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组织系统、信息系统、预警系统和监控系统上。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点:

1.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系统

我国国有企业比重大,现阶段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还不能完全做到政企分开,在管理组织系统中没有设置相应的风险监控职能部门,导致财务风险信息传递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风险,在出现危机后,应对措施不利,常常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而民营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较之其他性质的企业更为突出,产生几率更高,不良后果更大。针对此,很有必要由企业业主、相关业务部门、责任人共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系统架构。但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虽然能够做到经营者为其财务决策主体,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组织结构简单,不能应对外部市场变化,常常出现重大财务风险。

2.缺少完善的财务风险信息系统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企业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 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企业内部缺乏对于风险信息的统一认识与管理, 风险信息的传递尚未有效的协调和统一, 对于具体风险, 缺乏量化和信息化的数据支持, 影响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执行之前, 这些数据并没有被统一集中地处理, 而是散落在各个业务流程或业务单元中。我国企业集团中还在信息传递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对称问题,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不能及时地和全面准确地向集团总部提供信息,这必将导致集团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决策的科学性难以保证;更为严重的是,企业集团甚至提供成员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从而掩盖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集团无法确定各成员的经营行为是否符合集团整体利益,使得集团整体利益难以保障,给集团价值创造带来很大影响。

3.没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一些大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虽然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但大都没有明确的机构或人员,没有系统化的风险信息传递渠道,大部分企业仅仅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建立了偿债能力和流动性分析项目,然后将报表存档、上报企业领导、有关部门,没有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观察、计算、预测、评价、预警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

4.财务风险监控系统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内部人控制等突出问题。企业监控机构因委托关系的存在而产生,集团为了避免人道德风险的发生,分别设立了相应的监控机构:监事会监督董事,董事会所属的审计委员会等机构监督总经理。而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一方面,监事会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监事会成员独立性的缺乏使得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在我国,董事和管理层的交叉任职比较普遍,管理层利用交叉任职形成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屡见不鲜,管理与监督合二为一,难以行使监督职能。

四、基于财务风险视角的企业财务制度的构建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诊断工具,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根据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征兆进行预测和诊断。当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有威胁的状况出现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有助于企业集团管理者和弦管财务人员及时财务措施防范风险,将财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针对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企业集团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应定期对财务风险指标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处理不良资产,合理控制存货,调整集团战略,控制资金投放规模。此外,还应密切关注应收款项和存货等的周转情况,加速企业集团的资金变现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尽量杜绝或减少坏账。

(二)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监督力度

企业集团财务监督的实质是股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对集团内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监督重点是财务风险。企业集团财务监督是整个企业集团运营和管理尤其是财务工作的一种保证,因此,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监督力度对企业集团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措施主要有六点,参见表2。

(三)要加强企业集团管理者和财务人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企业集团管理者和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首先,管理者和财务人员要密切留意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并把握好其未来动向。对政策变化,要及时调整企业集团战略,避免财务危机。尤其要对国家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等变化和趋势加强关注力度。其次,要提早预防潜在的负面效应,及时采取措施。负面效应可能存在的方面主要是企业集团资金筹集、项目投融资、经营等方面。再者,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把握要细致到微观层面,严格控制成本支出的增加,预防资金危机。最后,生产和销售要注意衔接,及时根据生产情况调整销售策略,将“以销定产”和“以产定销”相结合。积极开拓销售新渠道和新客户,加速贷款回笼,提高集团整体抗风险能力。

(四)规避财务风险中抉择财务管理目标

1.规避风险中企业集团要追求“合理的”利润

无论人的意志如何,财务风险都会客观存在,不会因此而转移。几乎对所有企业而言,追求利润都是其一种本能。企业集团之所以要规避风险,其实是为了更好更长久的追求利润,实现集团利润最大化。然而,追求利润这一动机固然合理又现实,但是最求的利润数额也要合理,不能无度。唯有将追求合理的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集团才能达到风险规避的最优状态。合理的利润不仅不会淡化企业集团的利益追求,也能使其不必冒过大的风险。企业集团倘若能够对市场宏观环境、集团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抵御风险能力,以及资金运营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和决策,那么企业集团将会具有强而有力的持续发展能力。此外,企业集团在运转过程中,需要对各方具有不等利益的主体关系进行平衡,将合理的利润作为财管目标,能够对利益各方的冲突进行有效避免和缓解,从而能够适当减少集团短期行为。

2.对风险进行决策时,企业集团要对风险和收益做出正确权衡和决策,制定合理的资本利润率

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使得企业集团的财务活动总会存在两种不同结果,即能够实现预期财务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财务目标。通常,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收益越大风险也越大;反之,收益越小风险也通常较小。也正因为存在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集团要努力改善集团经营和管理,对风险和收益做出正确权衡和决策,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在面对财务风险时,集团收益的多少直接取决于风险程度和管理者对风险的回避态度,而风险程度和管理者的风险回避态度又紧密相连。因此,企业集团可采取多渠道融资和改变经营模式等方式控制和分散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集团的资本效益。

参考文献:

[1]蔡海雄,《财务制度与财务风险防范》[J],企业经贸,2008年10月,第29-30页。

[2]付淑云,《浅谈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J],阴山学刊,2004年12月,第95-96页。

[3]郭葆春,《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变迁及现状评价》[J],财会月刊,2006年11月,第71-72页。

第7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 预警系统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第三方物流公司纷纷进驻中国,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以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相关的生产经营数据成果为依据,通过分析和处理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相关指标,有效规制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运营状态,并可在财务状况异常时及时发出财务风险预警信号,警示企业决策者及时处理潜在的或已爆发的各式财务危机。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因子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根植于两方面因素:其一是由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所塑造的企业先天性竞争环境,该环境为企业运营决策的基本前提,因而具有风险的必然性和不可规避性。其二是由其外包业务属性所引致的信息开放性所带来的内生性风险,该环境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因而具有有限风险可控性。

(1)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外生性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外生性风险是指企业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决定整个市场环境特征的宏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安全的不确定性。具体而言,可将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外生性风险分为如下子系统:

第一,政治与法律风险。政治与法律是规范一国市场提供的基本制度环境,政治与法律风险是指由立法机关的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过程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安全造成的不确定性水平。物流行业具有战略性特征,因而是世界各国乃至一国内部各行政区严加管制的行业。

第二,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对物流产业的脉冲式冲击的机制是,首先第一产业规模出现胀缩,由此影响产品价格及物流价格,随后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传导至第二产业,并影响其价格及其伴生性物流之价格,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物流行业价格的随机化波动。再者,物流行业对宏观经济的敏感性较强,物流企业的荣枯周期先行于世界经济周期,因此常被视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第三,金融市场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有资产型企业与非资产型企业两类之分。随着物流装备技术的机械化与智能化水平提升,资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装备投资的资本来源日益依赖金融市场融资。再者,第三方物流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始逐步向物流金融领域渗透以开辟诸如仓单质押等新的物流业务,推动物流服务的价值增进以谋求更高企业利润。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财务稳健水平取决于金融市场是否能提供稳健的融资平台及适合企业特质的有效物流金融工具。

(2)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内生性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内生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受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市场销售、重大投资融资等内生性因素的影响,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安全的不确定性。具体而言,可将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的内生性风险分解如下:

1.第三方物流企业投资风险

物流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其一,投资可行性研究中未做好投资风险评估,使得企业不能准确把握投资风险敞口规模,影响其有效调动企业各项资源以应对风险的能力。其二,投资决策失误。投资决策失败的常见原因是,投资决策中未能充分考虑政治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不可量化因素的影响。其三,投资预算方案存在失误。物流企业投资环节的成败关系着企业的存亡,企业决策者在决策前要慎重考量。

2.第三方物流企业筹资风险

物流企业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融资活动给财务成果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物流企业筹资活动的目的是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因上述目标而产生的筹资活动的前提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但鉴于宏观经济的难预测性,宏观基本面突然恶化导致物流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破产的案例仍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一旦物流企业对市场基本面的判断失误,将会增加企业陷入短期债务挤兑所导致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其二,物流企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与回收投资慢的特点,一旦投资期内的市场剧烈变动,必然打破物流企业投资预案的计划,威胁企业筹资活动的财务安全。其三,物流企业财务成果对物流市场变动的敏感度高,若企业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配置不当,一旦企业陷入短期市场利坏的冲击,将会导致短期收益收窄,短期债务危机凸显。其后果轻则被打乱常规融资计划,被迫担负高利率债务,显著增加企业利息费用,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重则导致资金链断裂,迫使该物流企业破产。

3.第三方物流企业资金运用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资金运用风险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第一,合理的流动资金留存率及利用方法是物流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不善可以引发物流企业其他资源配置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稽核应当关注对货币资金使用权的管理,特别是通过按金额划分货币资金的使用权限,并实行差别等级制管理,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至上而下的对企业货币资金的实时监控管理。第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将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坏账增加,降低企业盈利水平。应收账款中蕴含的财务风险包括时间风险和数额风险两方面。其一,应收账款被客户长期拖欠将引发应收账款的时间风险。其二,应收账款最终证实无法收回时,将确认为应收账款的数额风险。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1)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分析方法

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分析方法可采用定性分析法或定量分析法。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财务风险预警的信度与效度。

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预警的定量分析法是指基于财务风险影响引致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测度出财务风险预警阈值并给出预警量化信号,用以支持财务风险预警决策。虽然当前学界热衷于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的定量模型,但仍无法掩盖定量模型的若干不足:其一,单个定量指标有助于通过统计出异常值的方式凸显当前应当关注的问题,其结果不能直接表明风险水平高低。例如特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收账款比率高低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过高的应收账款比率可能是企业开展客户融资业务的结果。其二,高精度模型固然预测更为精准,但由于模型适用条件过于苛刻,抑或模型计量过程过于复杂,例如遗传算法等,因此影响其普适性。其三,模型诸多参数设定都需要主观决策来给定,因此对多重参数的人工干预会指数级放大模型预测偏差,导致预警失误。

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预警的定性分析法是指主要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分析能力和判断力来推演出财务风险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价值判断,一般适用于不完备数据分析或历史资料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调查获取影响财务风险的原始资料,结合财务风险各项诱因展开分析,给出关于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水平的定性结论。

(2)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对策

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大小、风险来源、风险危害各有不同,因此应当将风险划分等级类型,并制定预案以分别应对。具体策略如下:其一,将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分级。财务风险水平可分为五级预警,由高到低分别对应正常、一般、较重、严重和重大等五级财务危机预警。各级风险水平的确定可依据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可以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结合专家决策方法来确定风险级别。各级风险的差异不仅要有数量描述,还应当由清晰的可识别的定性描述,例如重大财务风险可以定性描述为可导致该物流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其二,制定与风险等级匹配的财务风险应对预案。财务风险对策需要预先拟定,且与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等级相匹配。各级风险应对预案应当在处理完一轮财务危机后,根据危机相关数据提供的新信息对财务风险应对预案作出动态调整,以确保风险预警系统的灵敏性与稳健性。其三,根据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给出分类财务风险预警决策方案。不同物流企业的运营风格有显著差异,并导致企业风险管理方法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薛友丽, 张梦, 张轶. 基于决算数据的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J]. 教育财会研究, 2012, (1): 51—55.

第8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

    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企业面临日益显现的财务风险。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尽管不能立竿见影,其效果也很难量化,但能推动企业练好“内功”,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升级”,将有助于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化解财务风险,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1.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途径及表现

    1.1外贸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企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

    2007年,我国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7.5%,其中机械、纺织、钢铁、化工、轻工、电子等行业的出口额名列前茅。但2008年前三个季度,这些行业因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出口增幅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此前被高速增长的出口销售额所掩盖的财务风险,开始显现。

    1.1.1坏账风险。据商务部数据,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坏账率增长了3倍左右。我国企业对外出口八成以上采用信用销售形式,欧美国家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时长达120—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使我国企业出口形成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1.1.2汇率风险。人民币持续升值,不但给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出口造成压力,还使企业应收外汇账款等外币资产相对贬值。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自2005年7月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19.25%,自2008年初以来就升值了7.41%。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1.1.3筹资风险。有些行业民营和外资企业居多,其中又以中小企业居多。这类企业日常经营和投资所需资金,较少来源于资本市场发行上市等直接融资渠道,更多依赖于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受前期紧缩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资本市场暴跌,金融机构惜贷,企业正常融资受阻。

    1.1.4现金流量风险。企业维持日常生产经营和偿还债务本息,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以上财务风险的共同作用,使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难免陷入倒闭破产的境地。

    1.2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企业财务费用上升,利润空间被挤压

    资本密集型行业如钢铁、石化、汽车、施工及房地产,对信贷资金的依赖比较大,因此财务费用对其利润的影响十分重大。受前期货币政策收紧的影响,这四大行业中国有企业的财务费用,2008年1~9月同比分别增加62%、71%、65%和73%,而2007年同期增幅为39%、-6%、22%和33%。由于非国有企业债务资金成本往往更高,因此其财务费用的压力也更大。受此影响,投资者信心不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外投资者新增资本投资步伐明显放慢。

    1.3汽车和房地产两大行业面临消费信心下降的严峻考验

    当外部经济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收入增长低于预期时,消费者一般会改变家庭支出决策,并首先考虑推迟甚至取消汽车、住房等特定产品的购买计划。这已导致汽车和房地产行业连续数月的销售低迷。而汽车和房地产普遍被视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其对零部件制造、钢铁、建材、施工、装修、维修等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甚高,使其财务风险通过上下游传递,形成连锁反应。

    1.4财务风险日益显现

    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受国际需求萎缩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运行出现利润负增长、现金流量不足等情况,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显现。第一,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急剧增加。据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9%和 0.3%。而在2007年同期,这两项指标的同比增幅分别为24.9%和45.7%。截至2008年9月,我国亏损企业亏损额比2007年同期增加102.9%。第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股东投资回报水平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股东累计投资的当期报酬率。2008年前三季度,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6.4%,比上年同期降低1个百分点。第四,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规模增大,营运资金吃紧。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增加,必然加大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压力。第四,资产负债率略有上升,利息支出压力增大。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发生的财务风险,将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或加大财政支出,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财税政 策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往往是企业。 2.1加强以现金流管理,增强自身的风险“免疫”能力 经济危机中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保证现金流足以维持生产经营所需。在此基础上,如果企业还有更多的现金流,就能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投入、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战略转型和扩张,真正地化危机为发展的契机。而这要求企业具备财

    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此次金融危机波及的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即使处于同一个行业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有的陷入“危”境毫无生“机”,有的却能化“危”为“机”,其中最大差异就在于现金流是否充足。要及时总结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典型案例,广为宣传或者财务风险管理指导意见。

    2.2重视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建设,扭转企业粗放管理的局面

    我国许多企业存在财务管理粗放的问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仍停留于会计核算层面,对外部条件变化引发的财务问题缺乏分析和应对能力。事实上,企业财务管理涵盖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的方方面 面,其财务管理能力的建设,主要可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制定实施财务战略,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企业应当分析金融危机中的产业状态,结合近年来经营发展和财务管理情况,理清经营思路,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加强财务战略管理。第二,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健全财务运行机制。通过成文的制度,确保财务管理贯穿各个业务环节,并健全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激励与财务监督机制,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第三,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加强风险管理的人才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政策性较强,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掌握国家相关财政、财务、金融、税收、资产管理等政策法规,又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敬业精神。

第9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209-02

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企业深陷危机而不能自拔的事实,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财务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财务危机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受到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有关企业财务危机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且多数文献主要侧重财务危机预警。翻阅这些文献,笔者发现其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它们普遍将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混为一谈,研究财务风险的文献大谈财务危机,研究财务危机的文献也大谈财务风险。笔者认为,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财务危机源于财务风险但又不等同于财务风险。财务危机管理是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危机不仅有其自身形成的机理和特征,同时也是其他各种危机的最终和集中体现,因此,弄清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提高整个企业危机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水平意义重大。

一、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联系

1.财务危机源于财务风险,是财务风险的结果之一

众所周知,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可能出现的结果与期望目标之间的偏离程度,这种偏离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如果事态发展的结果是有利的,则不会诱发财务危机;如果事态发展的结果出现了不利情况,那就需要看事态严重的程度,严重的且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挽救的才会导致财务危机。所以,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可能出现的现象,但不是唯一的结果。没有风险就不会出现财务危机,反之则不成立。也就是说,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危机未必会形成。

2.两者都可以通过事前控制和预警来加强管理

笔者发现,很多的研究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文献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即财务预警。对比起来看,你会发现它们的内容、模型等几乎一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两者都可以通过事前控制和预警来加强管理,企业采取措施控制财务风险的同时,产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会降低。相应地,人们误以为财务风险管理等同于财务危机管理,这是很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的根本原因。

3.财务危机处理不当会加剧财务风险

以上可以看出,财务危机的发生有一个逐步的、渐进的积累过程,而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财务危机可能滋生于财务风险,且财务危机的发生可能加剧财务风险。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企业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就会减少财务危机的发生。但反过来,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后,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加大财务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二、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区别

1.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

企业所冒的财务风险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当企业面临几种风险方案可供选择时,偏好风险的决策者可能会选择风险程度大的方案以追求高收益,而风险厌恶的决策者更喜欢选择稳健的财务风险较小的方案。不同的风险决策导致企业所冒的风险不同。

财务危机则是在选择了某种风险方案后,由于落后的管理观念、错误的管理行为等,使得企业对风险应对不当而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低的方案就不会产生财务危机,反之,风险高也并不是说肯定会出现危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正是由于风险的存在才有可能导致危机,没有风险就没有危机,但没有危机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

2.两者导致的后果不同

财务危机是企业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现金流量不足、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以及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等,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损害企业的价值,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财务风险指的是收益的不确定性,它给企业带来的既可能是损失,也可能是收益。笔者认为,风险与报酬对等,而危机与损失相联。

3.采取的防范方法及处理态度不同

由于财务危机只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对于财务危机要防止其发生或者尽量减少其发生的次数。对于其防范手段,既可以采取定量也可以采取定性的措施。定量措施是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提前发出警告信息,以便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了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定性分析也是防范财务危机必不可少的。

对于财务风险,企业一旦选择某方案,其风险程度就客观存在,企业本身没有办法去改变和回避它。如只要企业举债经营,就要承担利息和到期还本,就会有财务风险。但企业可以采取转嫁、分散等措施来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比如,适当负债可以转嫁通货膨胀风险;通过财务杠杆等量化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值得去冒风险;还可以通过组合投资方法可以分散风险,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4.管理的目的不同

财务风险管理与财务危机管理的目的不同:风险管理可以通过选择承担风险(但必须获得相应报酬);规避风险(如低负债);转嫁风险(如通货膨胀时期借债);分散化解(风险如投资组合)等形式加强管理。而财务危机管理主要从危机识别、危机形成机理分析、、内部控制、危机预警、危机挽救五个方面来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强调风险与收益的对等,而危机管理的目的是减少损失。

5.风险导致损失是一种可能出现的现象,危机是已经出现的情况,危机是风险发展的一种结果

风险程度可以在事前进行评估计量,以便确定与所获得的报酬是否相匹配;而危机只有等发生以后才能评价其损害程度。我们事前无法预料一场台风可能带来的损失是多大?

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同,遭受危机的损失以及危机的程度不一样。风险是一种可能出现的现象,结果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事先并不知道,当某种情况出现后已经不再叫风险,因为结果已经确定,而危机便是已经出现的情况,危机是风险发展的一种结果。

三、正确认识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促进和加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

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企业若想生存、发展和获利,就必须随时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正确认识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区别与联系,对于企业加强财务危机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企业理财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个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都必须随时考虑一旦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应如何处理企业的财务事宜,如何保护各自相关集团的利益以避免破产。因此,财务危机管理问题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缺乏资金、会计缺陷、计划失误等都可能成为导致财务危机的借口。企业失败或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的质量,经营管理不善如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制度不健全、扩张过度引起的资产结构比例失调、扩张无力、技术工艺落后,产品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存货过多、资金运转调度欠灵活等都可能成为发生财务危机的诱因,导致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下降。因此,研究财务危机的成因,进行事前的预测和控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2.促进企业危机管理水平的提高

大量实践证明,企业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财务危机,一个企业如果在财务经营上陷入困境,企业危机就不可避免。目前,中国企业虽然对财务危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总体来说财务危机的管理水平不是很高,可以说是正处在发展之中。许多企业危机的防范意识比较差,以至于出现财务危机时措手不及,缺乏应有的应对措施,给企业经营和员工生活带来严重后果,甚至造成企业破产倒闭。

由于财务危机处理不当而导致企业破产或经营极为困难的案例有很多。如果企业重视财务危机管理,关注、预控和研究财务危机,形成财务危机管理的有效机制,财务危机管理的水平就会提高。

3.促进企业的适应外部环境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当前经济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况且中国经济本身处在一个多变时期,不稳定因素更多更复杂。只有企业知道了怎样预先控制财务危机,事先做好对付财务危机的计划及研究好处理财务危机的措施等,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认清企业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有利于企业建立起不同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财务危机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危机管理水平,减少企业陷入危机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伯圣.企业财务危机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

[2] 周虹.对企业财务危机管理的探究[J].现代商业,2012,(29).

[3] 张庆阁.试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途径[J].商业会计,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