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考核绩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绩效考核目的定位偏差的表现
1.以考核作为评薪定级的依据
不少企业的高层领导在谈到绩效考核时,都认为考核即是管理,管理即是考核,把考核摆在了很高的位置。的确,不考核怎么知道员工的工作情况,不考核员工怎么会重视这些工作,考核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引着员工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工作,为了增强考核的牵引力,就必须加大考核使用的力度,在众多的考核结果使用中,诸如末位淘汰、培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晋升和发奖金定薪酬等级,众多企业高层都偏爱把薪酬和绩效结合起来。据调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目的,被调查企业列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75.9%);检查工作完成情况(55.4%);培养员工的能力(54.5%)。
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应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只应该是绩效管理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到作用的重要手段,而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但是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发现75.9%的被调查企业把“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当作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
2.评价员工工作情况,防止员工“偷懒”
这个考核目的是基于对员工愿意主动做好工作的怀疑,在管理理念上,这样的企业持“X”理论,认为员工是懒惰的、不愿意负责任的、只看重物质激励、必须在监督下才能完成工作。但是过于强调这一点,直接导致在实际的绩效考核操作过程中,管理者认为要时刻监督员工,防止其偷懒,员工绩效高低的结果胜于绩效的形成过程,热衷于判断、收集员工绩效好坏的信息,作为年终考核公平、公正的依据,对于员工为什么绩效高和业绩低下,则没有探究和观察的兴趣,更谈不上还要针对问题所在帮助员工改进。
过多的关注如何评价员工,如何让评价结果在员工中平衡,也带来一种效应和风气,就是大家都着眼于已经完成的工作,不断寻求利益的均衡,只顾回头和低头看,如何劝说和说服员工接受考核结果,忘了抬头向前看,应该关注员工未来的发展和改进,给予员工辅导和培训,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进而提升组织的绩效。
3.提高管理的约束力,强调威慑与服从
当考核主要为了评价员工、以考核结果来给员工发薪定资时,不少主管为了提高管理的约束力,增强自己的威信,进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就在考核上大做文章,如果平时员工听从安排,工作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展开,即使最后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考核时也是网开一面,但是,对于一些喜欢标新立异、在工作中个人主见过多的员工,哪怕最终的业绩结果很好,在主管眼中仍要大打折扣。同时,一些主管对于工作中有想法、喜欢创新的员工表面上会听之任之,甚至以他的经验来看继续这样做下去要出问题时,也不做提醒,只等最后工作果然出了大纰漏了,再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严格的按照考核规定打上很低的考核等级,事后也不做绩效反馈与沟通,最好将该员工连续几次评上最低等级,按照公司规定末位淘汰出局。
这样一来,“杀鸡骇猴”,以公司的考核制度作为约束员工的最好法宝,要求员工绝对的服从主管的安排,不允许任何的“试错”和创新,只有听从主管的思路和方式开展工作,做个听话的员工胜过做个有思想的员工,无形中,主管的地位得到空前巩固,但是,公司的利益可能就在这种因循守旧和绝对服从中逐渐损耗。
二、绩效考核目的定位偏差的影响
1.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正是由于以上绩效考核目的的偏差,很多企业把绩效管理简化成了绩效考核,最终绩效管理不仅没有带来组织绩效的提升,相反成为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负担。
不少企业的绩效考核采用强制分布法来规定考核最终结果的分布状况,以免出现趋中效应和过宽或过严现象。由于考核等次的确定要与职务升降、工资高低挂钩,因此人人关注。有些主管怕伤和气,就采取或默许今年评张三,明年评李四,后年评王五的做法,背离了绩效考核的初衷,形成了“优秀轮流当,合格年年过”的现象,如果公司把考核结果和等级和基本工资的调整挂钩的话,就更需要全面平衡,保证每位员工能获得自动调薪的机会,至少不能因为考核等级上不满足条件而错失加薪的机会。在不少主管和员工眼中,既然公司定了这样的考核制度,就应该尽可能的研究出对每个人都有利的博弈方案。只有皆大欢喜,才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至于,“末位淘汰”制度,只要有自动离职者,今年的末尾就非他莫属。
2.忽视绩效改进
当企业的管理者视绩效考核为惩罚和监督员工的“大棒”,自然导致主管和员工过于关注绩效考核的评价过程,不关心考核后绩效的改进,对于员工绩效的高和低,主管只满足于作出评价,并且尽可能让员工接受这个考核结果。实际上,绩效考核的主要着眼点是通过考核让员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帮助员工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升个人业绩和组织绩效,而且,这个改进过程应该随时进行,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做出纠正,从而保证最后考核的时候不出现大的失误和问题,正如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制造原则秉承的理念,“次品是在生产的时候就出现了,而不是等到次品制造出来了再通知员工业绩低下”。
因此,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应该把关注考核结果的重心移到关注绩效改进上,随时观察和提醒员工绩效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纠正。不难看出,此时,主管的辅导、帮助责任高于评价,主管应该是教练而不是法官形象,无形中,员工绩效的高低以及是否有改进的空间和余地,紧密地和主管的考核权利挂钩,主管只有先行使好了帮助和教导的职责,才能够对员工做出让员工心服口服的评价结果。只有主管切实的关注绩效的改进,才能让考核这根指挥棒挥舞得虎虎生风,才能保证企业绩效的提升。
3.缺少绩效沟通与反馈
不少企业实施的绩效考核缺乏有效的沟通。认为考核只是简单地给员工评分,在考核过程中既不找员工谈话,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工作进展情况、所取得的业绩及所遇到的障碍,也不在绩效考评结束后进行绩效反馈沟通,很多员工对于自己为什么得A或D以及别人为什么得A或D莫名其妙,无形中,大家就把绩效考核的高低归为运气或人际关系,自然影响考核的公平公正性,无法确保绩效考核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个绩效考核方案是否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与制定前的准备工作是分不开的。绩效方案制定前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取得需要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公司对各部门的要求是什么,了解员工的状态和想法。并将这些要求转化为相应的指标与目标。在此过程中方案制定者不但要与各部门主管沟通,也要与各级员工沟通。通过沟通收集到了相关信息才能制定出完善的绩效方案。如果缺少了沟通,员工没有参与感,心里有抵触甚至根本不认同单独由管理人员提出来的目标和计划。
三、准确定位绩效考核目的,提高考核效果
1.绩效考核应关注企业的发展
绩效考核应该关注企业的发展,明确企业的真正需求。很多企业的需求不是谈利润和赢利,而是谈客户满意度、员工行为的有效率、管理者管理行为的有效率等,因为这些指标是可以衡量的,也是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资源的配置所能实现的。利润作为企业需求的最终结果,没有哪一个员工可以单独的实现它,必须是每个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并通过所有员工的工作总成果来实现利润。因此,企业在开展绩效考核之前必须明确自己的需要。这就需要对企业的战略、员工的行为标准等,都要给出明确的界定,没有这样的界定,绩效考核就没有依据。
绩效考核不应该仅仅是作用于企业管理,它的最高阶段应该是反作用于企业管理。绩效考核不能再局限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而要加大对存在问题的思考,追溯问题存在的根源。同时,要时刻关注企业发展战略的进程,权衡考核导向与企业发展战略是否一致,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的过程中研究企业发展战略是否适合当前环境和形势,探究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完善、优化和升级。
2.绩效考核应关注员工发展,帮助员工提高绩效
员工的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考核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无形中,促使员工和主管双方都认真对待工作和考核。
让绩效考核与员工个人发展相结合,要求企业在开展绩效考核时必须做足如下工夫:一是绩效考核前的培训,让员工明确绩效考核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上要关注不同员工的个体差异,注重员工的个人素质的提升;三是重视绩效考核的沟通反馈环节,让员工能迅速改正导致不良绩效的行为;四是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用绩效考核工具把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绩效考核应单列“适宜擢升和具有较长期发展潜能”的评价,要求主管根据员工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能力,对安排其担任较高的适当职位作出规划,还要进一步区别员工是在目前情况下适宜擢升,还是具有今后擢升的潜能。当员工可能显示有擢升的希望,但因尚未具备必需的正式资格以及限于目前职位的工作经验等而不能保证即时就能擢升时,作出这一区别是十分必要的。另外,企业还应在绩效考核后进行职业发展面谈,由人力资源部门主持,其目的在除考评报告资料外,希望能借此面谈发现员工对事业的抱负、喜好及资质等,并与员工讨论有关事业前途、工作机会、工作计划及训练等,以期更能有效运用人员的才能及发挥其潜能。
3.绩效考核应致力于企业文化的渗透
企业的战略、物质资源和人员素质是绩效考核运转的硬条件,而企业文化则是绩效考核运作的软环境。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和动力作用决定了绩效考核必须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在绩效考核中,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保持并发展公司的企业文化:
一是用企业文化中的非量化因素冲淡考核的量化因素。例如,为员工创造舒适氛围,营造家庭气氛,组织员工的文化活动,尽力解决员工的一些后顾之忧,以缓解绩效考核中的敌对情绪和员工的考评焦虑。
二是对于不能量化的企业文化因素,设置自上而下的统一价值观和原则,防止因为没有量化的考核标准,而产生跨越原则的个人标准,给员工以“干好干坏,考核者说了算”的感觉。也就是用企业文化的力量来管理。比如,阿里巴巴用六大价值观管理和提拔员工。
三是根据企业文化精神,设置绩效考核外激励项目,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如,设置非量化激励的原则,并给予各级管理人员一定的评价空间。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部门和公司需要,设置无需量化考核的奖励,以塑造员工的良好工作行为。
参考文献:
[1]林筠:《绩效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方振邦:《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佚名:《2004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 units, based on design units performance appraisal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time arrangements, the design unit performance appraisal ideas and the problem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re proposed, and the useful design unit performance appraisal exploration at this stage is provided .
关键词:设计单位;绩效考核;研究
Key words: design uni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udy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63-02
0引言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是单位对员工某一时段工作的检查,是指导企业评聘员工和奖惩员工的依据。但目前国内单位却一直把它作为一个鸡肋对待,一方面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兴师动众的进行绩效考核;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无法做到准确、公平的考核,而且考核的结果存在很大的水分。
而国内设计单位大多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在管理模式上依然保留了事业单位的一些痕迹。因此,设计单位的绩效考核在很多方面往往比一般的企业要复杂。
1设计单位绩效考核现状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国内设计单位的绩效考核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
①考核流于形式。设计单位是一个脑力劳动密集型单位,员工大多知识水平高,往往相互之间以和为贵,谁也不愿意得罪别人,何况大家都辛苦了一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绩效考核中往往都给打高分;②主观意识占主导。由于绩效考核主要是由规定的人员对相关的员工进行打分,因此打分人员的主观起到了决定作用。在实际中往往出现考核者根据与考核者关系好坏打分,忽视其余工作只根据看重的个别工作业绩打分,道听途说不掌握全面信息就打分等现象;③利润(或收入)指标比重大。很多设计单位把设计利润(或收入)作为考核指标的大头,这样的指标体系往往带来误导,使单位员工盲目追求利润。④考核标准不恰当。很多设计单位在考核时,要么评判标准模糊,让考核者感到很难下手;要么评判标准不切实际,让被考核者感到无法实现。这些标准的不恰当,让最终的得分令人难以信服。
2国内主要的绩效考核方法
目前,国内绩效考核方法很多,主要有:平衡记分卡、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全视角考核法、重要事件法、序列比较法、相对比较法、强制比例法、等级评估法等。对于设计单位,上述考核方法不能简单使用,而是针对设计单位人员、工作、组织等多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既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的组合。
3设计单位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在设计单位,员工主要分为两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技术人员占绝大部分。这两种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方式、工作特点截然不同的。相应的,部门也分为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
3.1 考核方式的选择。由于设计单位人员及部门的分工和特点,我们考虑在设计单位使用多种方式的组合对设计单位人员进行考核。
①技术人员和生产部门的考核。技术人员主要从事设计工作,具有流程化的特点。虽然不同的项目在技术上、专业上不相同,但流程却完全一样,尤其是国内设计单位都采用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设计流程进行控制。其流程的严谨性和各阶段的独立性、顺序性使其成为对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考核最好的平台。生产部门主要由技术人员构成。
由于技术人员和生产部门的工作创造产值和收入,向客户直接提供设计成果和服务,是单位工作的主体,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单位的技术和科研以及单位的信誉、品牌等无形资产,因此,应选用平衡记分卡进行考核。但由于一年或一个设计服务周期内,同一个人员或部门的工作大小不均衡,加上生产任务紧张,不可能对所有的项目都进行考核,因此,要选择重要项目的关键指标。
②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的考核。管理人员主要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重复性和不可量化的特点。不同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可比性,流程也不尽相同,对产值收入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对其考核必须依据其工作职责及作用进行具体设置。管理部门主要由管理人员构成。
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的工作不直接创造产值,但其工作的好坏对其管理、服务的技术人员和生产部门有直接影响,从而影响产值和收入;同时对成本、生产效率、市场开发、资本运营等涉及单位盈利能力和效果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应选用全视角考核法进行考核。同样,由于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的具体工作影响程度不一样,对于一般性事务或领导临时安排的事务可以不进行考核或比重很低,对其考核要将其工作进行目标分解,尤其对重要事情要加大比重。
③领导的考核。在管理人员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层面,那就是高层领导。对他们的考核不能完全按照普通管理人员的考核,因为他们的决策和管理对整个单位能产生致命的影响,同时,他们的工作不可能完全公开,信息不会对称。
很多单位对领导的考核往往使用“称职”、“不称职”或“信任”、“不信任”进行考评,这种考评过于简单,起不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更容易让领导成为“老好人”。
鉴于领导的特殊性,可以选择目标管理法,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重要事情中的关键指标进行考核。
3.2 考核点的设置。
①技术人员和生产部门。由于设计单位技术人员和生产部门的各项工作都围绕ISO9000管理体系中的流程,因此,我们可以将考核也植入该流程中,在有工作交接的地方设置考核点,确定该点的考核指标,由工作接收部门的人员对交付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评价。如设计校审阶段,设计人将图纸交付给校对人员时,校对人员根据图纸的问题多少对设计人员进行评分,交付给总工审核时,总工依据图纸的技术问题多少对设计、校对人员进行评分等等。这样,一个项目完成后,不仅资料齐全了,该项目涉及人员和部门的考核工作也完成了。考核结果交考核部门留存,以备年终统计时使用。②管理人员及管理部门。由于设计单位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也有各自的工作流程,可以像技术人员和生产部门一样,将一些考核放置于这些工作的流程中,并在交接过程中进行考核。但也有些工作是无法分解的,因此在对这些工作考核时只设置一个考核点,就是工作结束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考核部门留存,以备年终统计时使用。③领导层。领导的工作往往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一般应在某项工作的结束后对其工作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考核部门留存,以备年终统计时使用。
3.3 考核周期及考核时间。设计单位生产任务和奖金发放一般以年为单位进行循环,因此考核周期也应设置为以年为周期。在每年的年末,由考核部门将年中各阶段的考核情况进行收集,对于还没有进行考核的人员和部门依据其类别统一组织一次考核。
由于很多人员和部门的考核分散到一年的各个时期,不仅节省了年终考核的人力物力,还避免了时间过久造成情况失真的现象。
3.4 考核体系建立应注意的问题
对设计单位人员和部门的考核体系要充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特点,结合本单位的各项工作流程,根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的具体工作,依据上述方法选择必要的、有代表性的、关键性的指标。
设计单位在建立考核体系时,应主要以下几个问题:
①绩效考核要强调全员参与。绩效考核是关系到设计单位及各位员工、各部门利益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不是领导或人力资源部门及考核部门单独的工作。因此单位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向每一位员工进行宣贯,要让员工积极参与。②工作分解要适当。由于设计单位的绩效考核是与其工作流程或目标分解相关联,因此各项工作的分解十分重要,不能将一个人的工作分解成几部分,也不能将几个人的工作重叠考核,更不能随心所欲乱分。③考核指标的选择要合理。绩效考核中,指标的选择非常重要,能左右考核结果的有效与真实,因此设计单位要注意指标的选择,要选择对设计成果、企业信誉、产值等等重要因素影响大的指标。要认识到指标选择的目标是对工作的检验,而不是单纯的量化。④分值比重的选择要合适。分值比重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指导员工在工作中的重心,因此对重要的指标的比重要加大。⑤加强工作透明化和信息对称化。工作透明和信息对称可以有助于绩效工作的进行,保证结果的真实和有效。⑥要注意考核结果的应用和反馈。绩效考核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评价过去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检查员工工作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让员工把企业目标与他的职业生涯结合起来,指导员工下一步的工作。
4结论
绩效考核一直是企业的难题,设计单位也不例外。尤其是设计单位更依赖与技术人员,因此容易对技术人员采取怀柔和宽松政策。因此,本文将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考核分开处置,避免二者考核标准强行统一造成的矛盾。对设计单位来说,需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选择本单位的实际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卡兰普,大卫・诺顿.平衡记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俊勇,孙薇,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张晓彤.绩效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丽园.论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Z].2007.
工作是多方面的,工作业绩也是多维度的,不同个体对同一工作得出的印象是不相同的。正是根据此原理,人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开发出了全视角绩效考核系统。该系统通过不同的考核者(上级主管、同事、下属和顾客等)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核,全方位、准确地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
据最新调查,在《财富》排出的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超过90%的公司在职业开发和绩效考核过程中应用了全视角绩效考核系统。全视角绩效考核系统之所以如此盛行,就在于它有以下几项优点:
1. 综合性强,因为它集中了多个角度的反馈信息。
2. 信息质量可靠。
3. 通过强调团队和内部/外部顾客,推动了全面质量管理。
4. 从多个人而非单个人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以减少偏见对考核结果的影响。
5. 从员工周围的人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以增强员工的自我发展意识。
但是,该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员工可能会相互串通起来集体作弊;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可能会发生冲突;在综合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时比较棘手。
因此,当Intel公司在建立全视角绩效考核系统时,他们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以确保考核的质量。
匿名考核
确保员工不知道任何一位考核小组成员是如何进行考核的(但主管人员的考核除外)。
加强考核者的责任意识
主管人员必须检查每一个考核小组成员的考核工作,让他们明白自己运用考核尺度是否恰当,结果是否可靠,以及其他人员又是如何进行考核的。
防止舞弊行为
有些考核人员出于帮助或伤害某一位员工的私人目的,会做出不恰当的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团队成员可能会串通起来彼此给对方做出较高的评价。主管人员就必须检查那些明显不恰当的评价。
采用统计程序
运用加权平均或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综合处理所有评价。
识别和量化偏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管理,进一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员工与酒店形成利益共同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包括日常工作质量考核与销售业绩考核两部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营销部全体员工和对客优惠权限人。
第二章 营销部定岗定编与薪酬体系
第四条 营销部定岗定编与薪酬体系: 一、营销部定岗定编
` 营销一部定编5人,其中部门经理1人,销售经理4人。 二、 薪酬构成 1、营销部经理:
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话费补贴+交通补贴 2、销售经理:
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话费补贴+交通补贴 3、话费补贴和交通补贴按其实际出勤天数核发。
岗位工资构成明细表
第三章 销售指标及提成比率
第五条 销售指标及提成比例 一、销售指示
1、部门月销售指标:32 万元
2、个人月销售指标:销售经理 8 万元。 二、提成比例
1、超指标部分:1万元(含)以下的提成比率为1.5%; 2、超部分指标:1—4万元(含)的提成比率为2.5%; 3、超部分指标:4万元以上的提成比率为3%。
第四章 绩效考核办法
第六条 营销部经理及销售经理考核办法 一、 营销部经理考核办法
1、营销部经理考核部门销售指标。绩效工资按其完成部门销售指标比例(x%)发放。
2、日常工作质量考核每分对应岗位工资10元,工作质量考核依照《市场拓展及客户维护计划考核表》由营销总监每日负责考核一次,次月5日前汇总报总经理审批后,由人亊部作核算工资依据。
二、 销售经理考核办法
1、销售经理考核个人销售指标。绩效工资按其完成个人销售指标比例(x%)发放。
2、日常工作质量考核每分对应岗位工资10元,工作质量考核依照《市场拓展及客户维护计划考核表》由营销部经理每日负责考核一次,次月5日前汇总报营销总监审批后,由人亊部作核算工资依据。
第五章 营销人员业绩确认管理
第七条 营销部客户关系的管理遵循以协议客户管理为中心的原则。营销人员将签回的协议书交经理录入电脑存档。
第八条 营销部人员业绩确认采用最公平直接方法----电话预定,无论是挂账(商务)协议客户还是散客消费,给谁打电话预定就算作谁的业绩。协议客户或散客未经营销部人员直接预定的不计入个人和部门业绩。
第九条 客户在酒店的预存款按照《阳光大酒店金钻卡充值优惠及员工提成办法》执行,不再计入个人及部门业绩。
第十条 团队、会议客户业绩的确认以预订单为准。
第十一条 集团公司内部的消费不计入个人和部门业绩。但所有接待由营销部经理安排专人跟踪负责,跟踪流程为:接待预定菜单确定厅房安排食宿协调客损赔偿消费结账。
第十二条 营销部人员业绩确认后,其当月业绩提成以实际回款额为基数。
第十三条 应收账款的回款原则是:谁的客户谁负责;谁批准的谁负责。 第十四条 应收账款形成后其业绩以实际回款额为准计入回款当月提成。
第十五条 应收账款形成后超过协议约定期限回款的,每超一个月扣减业绩的20%。
第十六条 非挂账协议单位的临时性挂账由经办人报总经理批准后方能挂账,挂账时间不得超过72 小时,否则由经办人承担。
第十七条 挂账协议单位消费后,因故有效鉴字人不能及时鉴单的,经办人必须于48小时内办理 补鉴手续。否则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经办人承担。
第六章 应收账款的相关规定
第七章 对客优惠权限
第十八条 优惠政策权限执行人: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
第十九条 优惠政策执行原则: 执行送菜不打折、打折不送菜和挂账无优惠、结账不抹零原则。 第二十条 总经理、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享有最高优惠和免单权,个人签字有效;部门经理可享有菜金9折权限,并视客情每桌赠送果盘一道或60元以下菜品一道,有权按照酒店最低协议价定房;销售经理享有菜金9.5折权限,并视客情每桌赠送果盘一道或40元以下菜品一道,每餐不超过三道;超出权限范围的优惠必须报经权限人批准后执行,否则因未按规定权限所发生的所有费用由相关责任人承担;酒店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来店消费,报经最高权限人批准后,可享受菜金8.5折和最低协议房价优惠。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每月5日前营销部经理将营销部相关考核报表经营销人员确认后,报总监、总经理审批,抄送至财务部稽核。财务部应在2日内将稽核信息反馈至营销部以确认考核结果,并送人力资源部制作绩效工资,确保每月十五日发放。
第十九条 本办法解释权及修订权归阳光大酒店总经理办公室所有。
对于营销经理,李先生计划招聘个有经验的“成手”。而销售员则聘用职场新人,他觉得:一是职场新手更容易接受这份工作,用人成本相对低些;二是计划通过内部人才培养模式,把具有潜力与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培养成自己的得力干将。
很快,李先生招聘到了1名营销经理及6名销售员。对于营销经理考核,李先生心里有数。而如何考核那些销售新手,并让他们全心全意地留下来,乃至使他们的销售绩效最大化,这可让李先生犯了难。
考核新人很棘手
考核销售新兵确实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创业阶段。最大的难点就是缺乏考核标准,也缺乏基础数据支持,考核目标与考核指标容易发生偏差。这就容易出现考核指标过高或者偏低的情况,如果考核指标过高,销售员完不成目标与任务会挫伤其积极性与上进心,尤其这些销售新手对销售工作还未完全适应甚至心存恐惧;如果考核不到位,那就失去了考核的意义,不仅对销售员工作的推动力会减弱,还会增加企业的成本,甚至让他们产生工作惰性。
另外,考核销售新手还常常会面临四个问题:
一是考核周期过于频繁。有些企业觉得销售新手懂得少、问题多,于是采取了频繁考核的办法,把考核落实到每一个工作日,甚至采取监督手段对销售员进行管控。诸如,每个销售员一张表,每一天每一时间的活动动向及工作成果详细填写到表上。还有些企业采取早安排、晚考核的办法,即早会安排任务、确定目标,下班前跟踪检查,甚至当销售员任务指标完成不理想的情况下,就很随意地让员工“走人”。其实,任何一位销售员都不会喜欢这种几乎失去任何弹性与自由度的工作,很难干得长。如果在周计划、日总结的基础上,采取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是考核体系求全责备。企业对员工工作求全求美,德、勤、能、技、绩一样都不能差,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实际上,创业企业要较那些成熟企业更加具有包容力,不仅仅是因为难于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缺项”的员工并不是不能用,而是要考虑如何用。牛根生强调:“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所以,用人用长处,管人管关键,考核抓要点。
三是由谁考核界定不清。一些初创企业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什么事都有人管,即无职责地参与,却又什么事都没人管,即无人具体负责。尤其是家族企业更加严重。初创企业往往家族化,并且人人参与管理,结果搞得外聘的员工工作很难干,也没有多大的施展空间。考核一定要由关键人来做,并且要由有业务关系的直接管理者来操作。当然,具有业务关联工作的管理者也可以参与考核,但他们的考核结果所占的比重应该很小,或者只作为参考性意见。
四是考核目的走入误区。有些企业把绩效考核结果只作为对销售员进行奖罚,或者“优胜劣汰”的依据,甚至更多地是为了警告、惩戒、处罚甚至辞退销售员。其实,这是典型的“秋后算账”,忽略了绩效考核更为重要的作用,即:发现员工不足,找出问题与缺点,进行改进提升,以及发挥其优势,实现其个人价值最大化。
如果上述问题处理不好,那么很有可能是考凉了心,考跑了人,与绩效考核的初衷背道而驰。
读懂销售绩效
销售员的工作绩效就是其对企业的价值与贡献,而销售绩效只是工作绩效的核心组成部分。销售员的销售绩效与其工作职责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一是传播绩效。即便销售员与潜在客户(经销商、零售商或消费者)谈了很久,并且把净水产品介绍得淋漓尽致,对方同样可能不会购买。假如销售员每天谈10个客户,估计这样的客户要占7成。对此,不能仅仅从成交的3个客户去评价销售员的贡献。因为暂时拒绝的7个客户可能以后会产生购买欲望,或者将产品介绍给同事、亲朋好友。所以,无论成与不成,销售员已经把企业、品牌及产品的“广告”给做了,企业不能忽略了这部分传播绩效。
二是资源绩效。销售员是客户资源的开发者,这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销售员首先要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资源,知道自己的“猎物”所在。能把潜在客户“挖”出来,也是一种能力,更是必做的销售基础工作。另一层是在发现“猎物”后,要把其捕获到手,达成交易。所以,企业要让销售员建立客户资源数据库,从潜在客户、在谈准客户、现实客户、无效客户等方面加以区别。
三是服务绩效。净水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技术服务自然成为销售的重头戏,贯穿售前、售中到售后。即便是客户已购买了,但在深入客户家安装时,一些不必要的歧义或者纠纷,也可能会使交易“泡汤”。并且,良好的全程销售服务与高品质产品,是口碑形成的基础,还可能会促成延伸销售,即由老客户带来新客户。所以,企业要本着“销售就是服务,服务就是销售”的经营理念,对销售员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进行考核。
四是交易绩效。这可理解为“签几单”、“谈成几个客户”,这是销售员与企业最关心的销售指标。不过,要考虑到销售风险,销售是否真正达成,诸如签单、付货后却没回款。同时,还要考虑客户质量与客户成本等因素,这关系到企业是否有必要为其提供服务。诸如,两个销售员分别谈了一个零售商,而这两家零售商却相距不足百米。企业有这样的承诺:在一定区域内,实行独家利益保护。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就要有一单“作废”。
五是利润绩效。利润是企业最关心的经营指标,而销售员实现了多少销售利润则更是关键考核指标。不同销售员的利润贡献是有差异的,每一单的利润贡献是不同的,每一个客户所贡献的利润也常常是不一样的。所以,企业必须从“净利润”指标来评价销售员绩效,而不是仅看其成了多少单或拥有多少客户。
六是合作绩效。在平时,销售员虽然在各自的销售区域内各自为战,但是他们却共同构成了一个团队整体,共同为整体绩效负责。很多时候,需要销售员从自己的工作中暂时撤出来,配合整个销售团队或其他销售员开展工作。诸如集体参加展会,或配合其他销售员进行集体销售谈判等等。这时销售员的配合态度、程度与成果,企业也要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七是创新绩效。如果脱离创新,工作很难取得进展,创新是工作绩效之源。销售员的工作创新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自身工作创新,诸如有利于开展销售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渠道等。第二,为销售团队提出意见与建议,具有建设性的创新价值。第三,帮助客户实现创新,或者得到客户的认可。这些创新,常常会给销售员、企业或者客户带来新机会、新业务。企业必须鼓励创新,让销售员去主动创新,并纳入考核范畴。
八是延伸绩效。延伸绩效是指销售员在企业预期之外以及职责之外,为企业带来的有形收益或无形收益。诸如,销售员在工作途中,做了好人好事,受到媒体的跟踪报道。在报道中,企业也扩大了知名度,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提升了企业形象。对此,企业也要考虑在做绩效考核时,给销售员带来的这种无形收益行为“加分”。
找准绩效考核点
销售新手对企业经营改善、业绩提升所做的一切贡献都是工作绩效的体现。但是,企业经营存在着核心目标、主要目标、次要目标与附属目标。如果销售员工作在实现核心目标与主要目标的路上存在很大偏差,虽然在次要目标或附属目标上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工作,但却未必是企业真正需要与期待的,至少还不符合某一特定时期的需要。
李先生必须明确企业经营目标,并按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行事,即:目标具体、目标可以衡量、目标可以达到、与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同时,要就经营目标与销售员进行互动,或者得到销售员的理解与认可,分解为若干子目标与子任务落实到每一个销售员头上。这样销售员在工作中就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西瓜”,什么是“芝麻”,在做到不丢“西瓜”的同时多捡“芝麻”。
企业预期即是绩效之本,但是工作预期不能只停留在心理层面,还应该将其书面化。其实,工作预期也就是销售员绩效考核的“原题”。如表1是李先生对销售员的工作预期。
针对表1中对销售员的工作预期,明确销售员工作绩效考核项目:
一是非销售性工作绩效。作为基础性考核,主要是定性考核。销售员的日常行为考核,以企业规章制度、岗位工作标准、日常行为规范等为蓝本,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如表2)。
二是销售性工作绩效。这是销售业绩性考核,考核点大都可量化(如表3)。
考核要机制化
绩效考核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建立考核文化、制定考核制度、规范考核技术、明确考核流程,使销售员考核形成良性循环。创业企业可考虑建立下述考核机制:
第一,动态考核机制。随着销售工作的推进,从“点”到“线”,再到“面”,考核重心会有所变化与调整。企业可根据工作周期,建立起动态考核机制,进行考核指标体现动态组合,而不是机械地套用某些营销指标体系,诸如本案例中企业,在营销上就要经历三大阶段(如表4)。
在中国,由于人才测评还是比较新颖的事物,大家对它的应用还存在很多模糊的地方,从而对自己的工作造成了被动。比方说,有的人事部门就想购置一套人才测评系统用于年终的绩效考核,专门考察员工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方面的水平。虽然人才测评可以用来客观的评价员工的能力和动力以及个性,但是,人才测评和绩效考核所关注的点是非常不同的。
绩效考核的英文是performanceappralsal,词中的performance指的是一种行为方面的表现,能够从外在的言行或者数据指标来观察表现,笼统地称为绩效。而人才测评所关心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和较为稳定的能力方面的东西。比如思维能力、责任心、灵活性、全局观等等比较稳定的特性。
绩效考核也关心诸如责任心方面的东西,但它强调员工在一定时间段里有关责任心方面的实际行为表现。比方说,通过人才测评发现张三的责任心很强,是指他在大多数的环境中能够认真对待自己担负的任务。通过1998年终的考核发现张三的责任心较强,但是,并不说明1999年张三的责任心也很强,由于环境的变化,张三的行为和态度暂时发生变化是正常的现象。因此,人才测评替代不了绩效考核!
以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一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下一步建立规范、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做铺垫;为平稳过渡到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机制体系;为消除学校在绩效考核办法未出台而实施绩效工资的矛盾,努力推进学校工作发展。
二、实施范围和对象
学校全体在岗教职工。
三、考核原则
1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原则。
2坚持激励先进、促进发展的原则。
3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
4坚持客观公正。
四、考核内容标准
1对全体教职工主要考核履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规定的法定职责和《小学内部管理制度》规定。
2教师绩效考核共计100分。其中职业道德15分、德育工作10分、工作量15分、出勤10分、教育教学工作30分、教科研及教改10分、教师专业发展10分。具体考核按照《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班主任考核及中层岗位绩效考核按细则执行)实施。
3班级管理90分,班主任津贴绩效考核共计100分。学生人数10分。详细指标见附件3.
五、考核方法
1月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月考核项目侧重于工作量和工作实绩;年度考核结合月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进行。
2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中层管理人员津贴考核、教育教学绩效、教育教学成果考核四类。主要采取指标要素测评和平时争先活动形式,对教职工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
3民主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
六、绩效工资的分配
1绩效工资的组成: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额70%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执行相应等级标准。占绩效工资总额30%其中设立班主任津贴、中层管理人员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学校考核的基础上发放。
2基础性绩效工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主要作为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上年度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人员。本年度基础性绩效工资按80%发放;上年度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人员,本年度基础性绩效工资按60%发放。
3奖励性绩效工资:学校月绩效考核结果主要作为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各项目发放标准的依据。设班主任津贴、中层管理人员津贴、教育教学绩效奖、教育教学成果奖四个子项目。
1班主任津贴: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20%
2副校长、中层管理人员、组长津贴:依据石大教体发〔〕10号文件精神执行。
具体兑现办法为月绩效奖系数X教师绩效考核分【月绩效系数=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80%_副校长、中层、组长津贴–超课时量费_骨干教师待遇等/教师绩效考核分总和】教育教学绩效奖按月依据职业道德、工作量、德育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教科研及教改、教师专业发展、出勤及其它考核结果发放。
4教育教学成果奖:月份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按实际金额提取。
一、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一)充分调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工作,对于调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明晰、具体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估指标,可以使辅导员更加主动、积极地研究工作方法,全面落实教育和管理工作,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并在考核指标信息反馈的前提下,更好地激发内在的驱动力,更好地取长补短,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二)有效保障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进程中,包括有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职业指导教育团队、学生事务管理团队、党团建设团队等多方面的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些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发展,高校要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以绩效考核为前提和条件,促使高校辅导员积极钻研业务知识,更为深入地探索专业知识中的新方法、新路径,形成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三)作为奖罚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可以科学合理而全面地考评辅导员的工作情况,对于表现优异的辅导员根据其实际情况,在职务、职称等晋级、晋升中予以优先考虑,在辅导员专项进修、培训中予以优先推荐。并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安排教学、论文指导、实习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使他们在教师岗位上发挥作用。而对于工作失误、懈怠或重大失职的辅导员,则要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直至使其退出辅导员岗位,以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对辅导员奖罚的重要依据。
二、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建立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考核,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在理论意义方面受到了我国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然而,在实践运行过程中,我国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尚未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化设计,现有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方式等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一)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科学性不足
在当前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之中,缺乏全国通用的、科学的系统性考核标准。多数高校简单的以辅导员带学生人数为衡量标准,以超学生数作为超工作量的计算标准。表面上看,这一评价,既有定性,又有定量,但无法还原辅导员工作的系统性、实效性。使绩效考核评价的结果不够真实、客观和全面,降低了绩效考核评价的效果,也无法在绩效认定上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激励性奖励。
(二)绩效考核评价的指标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具体化
在进行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对辅导员缺乏分类认定与评价,不能够根据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工作特性设定指标,不能在绩效评价中有所侧重和区别,表面上看一个标准,整齐划一,但却忽视了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工作内容的多样性,也忽视了辅导员队伍进行分类管理的专业化建设趋势。因此,绩效考核评价指标设计的针对性和具体化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三)绩效考核评价方法缺乏合理性
一是在对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目标存在偏差。单纯重视对辅导员工作的量化考核与评价,而对辅导员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指标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二是绩效考核评价客观性不足。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更多的发生在各类向上发展机会到来时,作为一种人员的筛选而进行,主要采用两级评价:一级是高校二级单位,一级是学校学工部门。评价以两级管理主体为中心开展,以间接、主观评价为主。由于缺少评价的客观依据,难以使辅导员信服,以激发其工作的热情。三是在绩效考核评价的方法运用中,对于辅导员的考核评价过多注重于结论性、局部性的评价,而对辅导员工作中的过程化考核和整体性评价不足,存在考核评价维度不够全面、考评信度及效度不高的现象和问题。
(四)绩效考核评价中的交互性不足
在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缺乏积极、全面而有效的双向沟通及多向沟通。通常是管理层权威制定,并没有充分考虑辅导员队伍的意见、建议,在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考核程序也不够透明,这就容易产生双方之间的隔阂,难以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和沟通,较易出现抵触和不满情绪。
(五)考核结果的反馈度不足
考核结论既是结果,更是改善工作的起点。在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单纯反馈考核评价的分数或等级,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有效地发挥对辅导员的绩效激励作用和功效,辅导员无法充分、全面地了解考评者对自己的评价,也无从知道自己如何改进和完善,难以达到实质上的工作导向意义和功效。
三、构建360度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运用
360度绩效考核法可以全面、真实而客观地获悉辅导员的考核相关信息,在多视角、多维度的绩效考核评价之下,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360度绩效考核法的实施原则在运用
360度绩效考核法的过程中,要依循以下具体原则:(1)准确评价原则。有针对性地选取绩效评价目标,依据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工作特性,细化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工作步骤和流程,用细化、合理的评价标准实施考核。(2)全员参与原则。以职能部门为主体,成立绩效考核评价小组,提升不同岗位辅导员对360度评价体系的认同度和信任度,以此作为全员参与的前提和基础。(3)客观公正原则。要客观、认真地计算和分析绩效评价考核数据,依据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4)及时反馈原则。要对绩效考核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明确工作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和空间,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
(二)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不能简单化,一刀切,除了辅导员带学生数等基础性指标外,还要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党团建设等各类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要求,制定有效的衡量指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可以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确定,通过层层分解辅导员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的方式,从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着手,运用工作分析的方法,明确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核心能力,以此作为拟定辅导员职位说明书的依据和基础。并通过对辅导员的工作战略目标的分析,层层分解和细化,生成关键绩效维度,建立相关要素和具体指标,最后将这些细化的指标分解到辅导员个人,生成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关键绩效指标。在采用工作分析方法的过程中,要依照如下步骤实施:(1)做好工作信息分析表的准备工作;(2)采集相关职位信息,通过工作体验和观察、面谈、问卷的方法,获悉不同岗位辅导员的职位内容、年龄、学历等;(3)编写职务说明书,重点说明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岗位名称、职责、内容等;(4)工作规范,说明不同岗位辅导员所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三)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内容
在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前提下,提取和确定辅导员考核指标的内容,其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四级。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内容,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关注辅导员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体指标体系如下。
(四)确定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权重
绩效考评体系要确定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权重赋值,并重点确定两个方面的权重:(1)评价指标的权重。这是指各项具体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要根据工作战略目标的变化及时调整。如:品德指标、学业指导指标以及能力指标的权重,就可以根据评价目标的不同,加以适当的调整和设置。(2)评价主体的权重。不同层次的评价主体也要有差别性,重点考评辅导员所带学生的就业率情况则要以相关职能部门如就业指导部门为主,重点考评辅导员的日常学生管理则要以学生工作部门评价为主。各高校可以根据本单位的个性特点,确定“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项目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或有所取舍),在项目比重确定的前提下,确定评价主体范围及分值比重。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实效性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评价理念
在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构之中,要以业绩和能力为引领,依循“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评价理念,由传统的、封闭式的考核向开放性的绩效考核转变,依据360度绩效考核评价原理,以上级领导、同事、学生、被评价辅导员本人为考核主体,共同构成绩效考核小组,形成规范有序的考核体系,根据岗位类别和职级的具体情况,实现即全面又能突出重点的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同时,由传统的奖惩式的考核向奖惩与发展并重的绩效考核转变,不能单纯考核评价辅导员的量化业绩,还要注重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程度、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考核,要以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为落脚点,并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提升。
(二)营造提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实效性的动力机制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推进涉及社会、高校、个体三个层面,考核评价实效性的提升需要各个主体关注、参与和支持,并立足自身职责与能力,营造提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实效性的动力机制。
1.从社会层面来看
社会要支持并重视高校辅导员岗位。要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社会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及其贡献,完善和优化社会支持体系,如: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研究机构专业理论的支持、教育部门的培训支持、辅导员行业协会的管理支持等,全方位完善高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层面的各项支持,将有效提升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细化岗位职责,增强辅导员的岗位认知与归属感,奠定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顺利展开的基础。
2.从高校的层面来看
高校是辅导员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者和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者,高校层面对辅导员工作的认知层度以及方案设计的科学层度,将直接关系到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目标的实现。高校需要在全面了解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上,拟定绩效考核方案,全面部署对辅导员的考核方法、考核流程,营造良好的绩效考核氛围和环境,打消辅导员对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排斥心理。注重程序监督,确保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开展、公平进行,保障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要注重对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反馈,使辅导员了解自己阶段性工作的考核结果,并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明确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将绩效考核同高校管理制度的优化进行对接,使绩效考核不仅能够实现对过去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的目的,更可以实现不断优化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学校管理制度的目的,如加强高校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优质资源的整合,办公条件的提升,辅导员专题网站的开设,激励制度的制定等,使辅导员绩效考核成为促进辅导员个人和队伍成长的有效途径。
3.从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层面来看
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加强自身的学习,如思想政治教育、党建、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在管理学生的实践中将学校的规范要求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关注和关心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与科研的实践中,将教学、科研工作同辅导员工作相结合,关注和关心工作实践的理论化与理论成果的具体化,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中将个人的成长和队伍的成长想结合,关注和关心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自身岗位意识的提升,工作成效的取得,赢得社会和学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与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形成良性的互动,提升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实效性。
(三)优化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在发展,学生群体在变化,工作内容在更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在变化中寻求发展。而变化什么、如何变化,这一指挥棒就是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也势必在这一变动的教育大环境中,以变动的事实为基点,不断调整考核评价指标、权重、评价主体、程序等,这一过程也必然会提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现实情况,树立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理念,以辅导员的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由传统的、封闭式的绩效考核转变为开放性的、整体性的考核。要注重绩效考核评价的民主、协商和共建,依照360度绩效考核评价理念和方法,依循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而有原则地实现对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实现对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更好地提升辅导员的素质,促进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工作绩效。
作者:张月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战军,诸澜兮.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108-109.
[2]李战军,诸澜兮.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评价主体构建[J].人力资源管理,2014(10):189-191.
[3]黄警秋,刘君.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KPI与360度评价集成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87-88.
[4]刘翔.构建多源考评体系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9-30.
[5]施进华,姚冠新.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3(1):77-80.
关键词:医院;绩效
一、公立医院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一)医改的推进对医院的管理提出新要求
医改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医疗人员的劳务价值,激发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医疗行为,所以,价格改革方面:强调总体平衡,结构调整,即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检验费的价格,取消调温费并入床位费,适当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护理费、手术费等。在此背景下,如果医院内部管理水平跟不上,则在价格改革后医院收入不会达到总体平衡,只会减少。随着医改不断建立健全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兴农村合作医疗、民政优抚等医疗保障体系,医保部门会加大对医疗行为规范性的检查和考核,对不规范的医疗检查治疗等形成的费用,其会拒绝支付给医疗单位,这对医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私营医院对公立医院的冲击也迫使公立医院必须加强管理
医疗体制的改革使私营专科医院、专业体检机构快速发展,私营医院管理灵活、服务优质,对公立医院病人的就诊数量有较大的冲击,而公立医院的员工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不强,观念落后,所以更新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事在必行。建立科学适用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有重要的促进效果。
二、绩效考核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绩效考核是提高医院成本效益和提升医院质量管理的双重管理工具
成本效益考核和医疗质量考核是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在注重成本效益的同时,加大了对医疗质量的关注,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加强医院的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率,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即绩效考核不但是医院成本效益的管理工具,也是提升医院工作质量的管理工具,具有双重作用。
(二)绩效考核为医院分配制度的建立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内容是医院管理内涵指标化的体现,是约束与激励职工行为的准则。绩效考核既是医疗行为过程的控制,又是行为结果的衡量,为医院收入分配、人员晋升、评优、奖惩提供依据。
(三)绩效考核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起促进作用
绩效考核以按劳分配,以绩取优为原则,其公平公正的指标考核是更新职工观念,激励职工工作积极性,树立职工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增强职工核心凝聚力,挖掘职工工作潜能的重要促进因素。
(四)绩效考核有利于医院提高管理效率
绩效考核促使职能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依照指标标准进行检查和结果汇总,便于及时发现医院经营中存在的不足及优点,对重大不足可以重点管理,并制定专门的考核制度,持续跟踪,有利于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实现整体职工素质的提升及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
(一)培训不到位,职工和管理者对绩效考核未达成共识
效考核内容没有在全院做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职工的绩效考核意识薄弱,认知度不高,理解程度不一,不能达到管理层和职工的双向互动,职工努力的方向不明确,动力不足。
(二)考核内容单一片面,不能综合反映医院管理内容
目前考核指标的制定不够科学,考核内容单一片面,多以成本效益考核为主,没有起到综合考核的作用。考核指标多为财务部门和行政部门制定,重经济轻管理,重效益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没有反映出医院实质性存在的问题,较为片面,导致科室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医疗质量管理,也违背了严禁将收入与绩效挂钩的原则,不利于达到医改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目的的实现。
(三)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内部构架不明晰,考核缺乏层次性
绩效考核体系只有院科二级考核,没有科室内部对个人的再次级考核,考核没有真正落实到人,没有给科室领导者对科室内部的管理做支撑,考核缺乏层次性,对科室管理人员和对科室的考核混为一谈,对职能科室的考核往往是设岗定系数,与岗位职责的落实联系不紧密,考核针对性不强。
(四)绩效考核奖惩结果缺乏预算,导致用于绩效考核的资金比重失衡
绩效考核的结果最终体现在资金的奖惩和精神的鼓励上,医院对年度用于绩效考核的资金往往缺乏预算,导致用于绩效考核的资金过多或不足。出现用于绩效考核的资金太少,起不到激励约束的作用,或用于绩效考核工作的资金太多,影响医院全局发展的问题,在医院发展与绩效奖惩上平衡度掌握不好。
(五)考评机制不科学,绩效考核落实不到位,考核结果缺乏客观公正,实用性差
绩效考核的关键是指标信息的收集,没有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系统,考核仅凭“人为”,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没有考虑考核过程中的特殊因素,导致考核流于形式,实用性差。
(六)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考核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仅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标准,并没有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被考核对象,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医院的监督管理职能不能够体现出来,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和修改,不会采取补救措施,不能起到促进职工医疗服务观念更新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作用。
(七)不能及时调整,绩效考核体系跟不上医疗发展,具有滞后性
绩效考核的制定具有其复杂性,所以医院往往制定一套绩效考核体系后会使用若干年,这样,不但在成本效益上出现失控的现象,在医疗质量管理上也满足不了医院不断发展的医疗管理需求。
四、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绩效考核体系理论的培训
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加大对职工绩效考核作用的认识,使其熟悉绩效考核内容,让职工从思想上和管理层达到统一,才能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形成合力,使其明白努力的目标,才能确定行动的动力。
(二)全员参与绩效考核,制定具有全面性、重要性和个性化特征的考核指标
建立由主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质管科、财务科等)共同参与建立绩效考核体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落实、评价的监督检查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必须和医院发展战略相一致,使医院管理工作数字化、指标化。方案必须体现管理者的意向,由各职能管理部门将本部门的管理目标指标化并提交考核组进行审议汇总,指标标准参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或相关规定,结合医院日常情况以及医院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绩效指标体系应在全面性的基础上体现重要性原则,并具备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不同科室的特征;绩效考核基础较好的医院,也可以综合运用平衡积分卡和绩效指标进行考核。
(三)绩效考核体系的内部构架以及考核应具有层次性
按照绩效考核体系的内部构架和考核的层次性,绩效考核分纵向考核和横向考核两部分,纵向即院科二级核算与科室内部的再次级核算,医院通过考核指标核算到科室,科室根据医院制定的科室内部分配指导方案,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科室内部的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形成绩效纵向的再次级考核,将考核逐层落实到人,使每个职工都在绩效考核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发挥积极作用。绩效考核的横向考核是医院不但对科室考核,也对科室管理者进行的考核,以此激励医院中层领导者的管理积极性,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并以此作为医院对中层奖惩和优化干部队伍的依据。
(四)事前预算绩效考核分配金额
应实现从医院目前的经济现状和医院管理的全局结合职工意愿做出预算,即要拿出多少资金用于绩效考核工作,既在医院经济预算之内,又能激发职工积极性,同时将预算资金在绩效考核指标内部构架上有侧重点的合理分配,避免绩效考核资金用度的盲目性。绩效考核分配金额事前预算是医院总预算的一部分,其是对本年可用于绩效考核分配奖惩资金量的测算,即先测算收支总额,确定绩效考核分配占医院收入的比例。绩效分配需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营和发展所需资金的基A上确保职工收益水平平稳并能随着医院收入的增长而提高。起到按劳分配,按绩取酬的分配目的,达到管理和效益双提升。
(五)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
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绩效考核的信息化水平,将考核程序、指标嵌入信息系统中,尽量减少“人控”因素,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并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作为衡量信息部门及其他参与考核工作的职能部门其本身的考评指标,做到考核的客观、公正和公平。
(六)建立绩效考评反馈制度
反馈机制是让被考核者不断改进工作的必要步骤。一是院科二级考核结果,由考核组及时将考核中与标准偏差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被考核的科室,并建立跟踪机制,督促科室进行整改,旨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二是科室内部对职工的再次级考核,其结果应反馈至医院考核组,考核组对科室内部的再次级考核进行监督,确保考核分层次落实到底,实现每个岗位各负其责并在绩效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七)适时调整考核体系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医院的不断发展,考核体系应根据情况和管理要求不断将需要加强管理的指标纳入进来,而将已经管理顺畅的指标逐步弱化,持续修正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并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对绩效核算的影响,体现成本控制和管理质量两手抓,鼓励新技术新专业新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雯.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网,2016(03).
[2]黄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