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70-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再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技术更能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如此之大的推动作用。归根到底,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表面上它体现在产品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上,实质上直接关联着企业的生产、市场、生存、发展,间接关联着企业所在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以及所在行业的市场平衡。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出成果、出效益丰富经济,科技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及相互支持,是社会快速进步的必须也是必然。因此,企业必须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才能立足行业,走向市场,谋求生存和发展。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
科技创新概念目前在国内引用频率极高,但对于科技创新的内涵大多没给出充分阐述,这就有必要从指导实践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对“科技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否则,容易导致“科技创新”的“泛化”,使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创新资源趋于分散,导致真正的科技创新得不到有效的集中支持。
总的来看,我国学者对科技创新的内涵说法不一,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点是:普遍认为科技创新最核心的特性是科技创新者拥有科技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不同之处:(1)对科技创新的定位认知有差异。(2)对科技创新的主体认知有差异。(3)对科技创新的外延认知有差异。(4)对科技创新中“科技”的认识有差异。
笔者认为,科技创新在学术研究领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与某一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密切相关,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首先要正确理解科技创新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其次要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技术发展水平现状和战略目标。再次要把握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定位、产业特点和企业规模及企业现有创新能力的不同。理解科技创新内涵,还要将科技创新与政府、企业各自的职能相联系。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衡量企业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是取得市场的认可,为企业带来利润。从政府层面或从国家层面看,科技创新最根本任务是国家竞争力的加强,其实质是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为国家利益服务的能力。无论是本国哪个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成功,只要这种创新增强了国家竞争力,就应当予以鼓励支持。
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企业的内在动力要求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益,科技创新往往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利润。因此,利益驱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成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最主要的内在动力。此外,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都具有企业家精神,他们内心渴望追求新事物,进行革新。这些企业内部往往形成一种对创新不懈追求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
2.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也会不断变化,消费者会更多的追求新产品、新功能和新服务。这就促使企业为了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发展企业的生产力。
3.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引导作用,有责任通过科技创新来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此外,科技的进步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更是一个挑战,这些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管理者重视科技创新,应对挑战。
4.自然资源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要求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经济的发展造成自然资源的匮乏,加上原材料的运输成本不断上升,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加强,这些都对企业造成极大的压力,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及管理创新。
三、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企业及政府逐渐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企业的科技创新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自主创新不足,技术转移多于技术创新,二次开发多于原始创新。由于我国企业总体来说在规模技术基础和力量上都相对薄弱,而且原始创新开发存在投入大、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市场难预测等因素,所以,企业在进行原始创新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以至于一些已经投入很大资金和精力的项目最终流产。因此相当多的企业都是采用二次开发的形式而不是原始创新,先由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小试技术或成果,再由企业建立中试装置进行二次开发进行中试放大或消化吸收,最终运用到企业的大生产中从而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2.自主创新质量不高产品创新多于工艺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创新和工艺流程的创新。在我国企业的创新类型中,产品创新多于工艺创新这在经济快速发展、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过程中的中国来说是正常的,特别是在体制改革中涌现出了大量的非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回避与实力相对雄厚的国有企业在传统产品市场的无效竞争和不必要的无序竞争,这些非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点一般是在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上。但是这些工业企业在注重产品创新时,过分忽略了工艺创新,而工艺创新的严重滞后将会影响到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品创新质量的保证,长期下去,可能不但会使得产业内的技术水平提高不多,而且还会使现有新产品也将失去竞争力,最后产品创新效益也将被工艺创新效益抵消,造成效益下滑。所以与产品创新相联的工艺创新也很重要,它能保证企业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3.研发机构作用发挥不够,联合创新多于企业自主创新。独立进行自主开发应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机构的建立,标志着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经常化和持续化。
4.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投入强度是衡量产业技术密集度和技术先进性的重要指标。我国企业的技术投入少,只有四分之一大中型企业科技支出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较低,远远低于国际先进企业的水平。
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却不拥有高新技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增长。但实际情况是只有高技术产业而无高新技术。尽管有些企业能够生产高科技产品,甚至掌握高新技术,但很多都是没有取得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这样就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没法取得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和控制权。
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企业要不断发展,进行持续经营,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只有永不满足,锐意进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力量的竞争。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科技进步,通过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开创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1.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百年树人,培训为本的思想。企业需要人才。正如基普所言:“雇员的发展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然而,如何造就人才却不能仅看管理者的个人意愿,而应看企业的需要。国外发达企业在选人用人之前,都要作详细的需求分析,加强人才培养,构建人员培训系统工程,立体、多维地开发人力资源。企业渴求人才,决不能寄希望于偶然的“慧眼识英雄”,而要建立自己严整、完备、有序的人才培训体系,确立既定的人才标准,对人员分档次、分阶段、有计划地选拔、培训、改造和提高,逐渐形成自己风格独特的人才队伍。
2.塑造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并被所有人都认可与遵守的共同价值观、经营准则、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因素的综合。创新的企业文化即在企业文化融合创新的思想,将创新贯穿到企业家、科技人员等所有员工的思想中,使企业所有员工主动地去运用创新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任务,以此加强企业创新氛围。但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努力积累,所以企业必须将根据企业自身的宗旨、任务和发展方向,将开放、用于冒险、不怕失败的创新态度融合到所有员工和领导的思想中,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形成的开放价值观。
3.遵守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企业创新是一个漫长而高投入的过程,它在专门的人才培养、人才储备、实验室实验材料和开发装备等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其中还要经过多次的实验,结果也有不可预知性,面临很大的失败风险。所以,自主创新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企业要正视其发展过程,不可盲目跟从。
4.加大企业科研资金的投入。由于目前,中国企业大多数存在规模小、资金有限、无力研究大型项目等特点,政府应该鼓励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兼并,不断提高企业科研项目的发展规模。首先,要积极组织高校科研结构等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加强科研技术人员的培训与交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实现科研项目的共同开发和利用。其次,积极鼓励和组织同行企业间多种形式的科研技术创新。
摘 要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需要发展创新文化,形成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全面认识创新文化对科技创新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弘扬创新文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创新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探索创新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龙江精神 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任何一种活动都是在一定文化氛围中形成并在特定文化驱动下而不断演绎发展,最终形成一种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美国硅谷的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及温州的区域创新能力无一不与其区域文化密切相关,“新教徒精神”“温州精神”这些创新创业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我省自建国以来,形成了以“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龙江精神”,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体系
创新文化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现的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它既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又是从制度、环境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
二、创新文化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文化实质是“个性文化”,是“包容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新文化环境为自主创新提供了价值导向。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离开主体就谈不上任何创新,在自主创新中,最核心、最关键、最艰巨的是人的观念 创新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形态之一,与人的内在心理及外在行为紧密关联,从根本上影响人的创新精神。自主创新是社会与文化持续进步的最永恒的动力之一,自主创新不会是盲目的,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过程中自始至终均受到创新文化的指导。
三、以龙江精神为代表的创新文化新内涵及现实意义
龙江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龙江人豪放、大气、坚忍、自强、诚实、热情,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这些都是龙江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但面对多变的环境,特别是在科技革命引发产业变革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龙江精神为代表的我省创新文化建设需要融入类似“硅谷精神”、“温州精神”、“新教徒精神”及富有鲜明区域和时代特色的创新精神。硅谷模式的成功就在于硅谷创业人发扬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追求的是“冒险求变,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开创从前没有的事业。温州人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形成敢于离土又离乡、四海为家、到处闯荡的优秀品质。此外,龙江精神更应赋予其开放的思维、合作的意识和信用观念的建立。
这些新内涵将对构建适应创新型龙江建设的创新文化,推动科技强省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
四、创新文化建设建议
(一)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以科学研究为背景的创新活动必然会面临失败的考验,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是历经无数失败才会达到成功彼岸。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未全面形成如硅谷的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而科技体制的设定对科研项目的失败容忍度也极其有限,科研活动、特别是高精尖技术的研究活动其风险非常高,有些难题甚至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有结果,因而更应在科技体制的设计上体现对高技术研究活动失败的容忍,出台相应的评估制度和风险承担机制,使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真正形成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
(二)完善科技创新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为了保证科技创新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完善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件等 ,同时还要对科技文化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和更新,提升政策本身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另外就是要针对科技创新文化和传播的内容进行政策措施的配套,便于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更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制度环境,学校方面就是需要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做好创新文化教育工作,开展创新文化必修课程。
(三)加大创新文化宣传
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部分,开展文化宣传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和落实国家出台的有关创新文化的方针政策,并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那些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做到创新文化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创新文化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大学要加强创新文化教育工程,在落实国家和部门有关创新文化政策的同时,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并对违背创新文化的事件进行查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共政策;科技创新;市场经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科技的创新需要政府政策的影响。通过政府政策的积极保护,使科技创新能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科技创新在市场经济中的内涵
当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关键词。科技创新需要依靠创新、高校的科研研发项目,更离不开政府在自由市场中的有效调控。自由市场是市场的一种理想状态,科技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创新与突破,然而,当市场出现垄断现象时,政府就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政策进行调节,这是所有国家都会奉行的一种市场调节机制。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统一的政策,各地区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公共政策。
2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概述
2.1公共政策的定义。各国学者对于公共政策的定义有细微的差异,中国学者在公共政策的概念中表述的比较明确,其认为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政府。制定出的相应政策是特定时期为解决某一种公共问题所做出的选择,并进行具体实施。2.2运用公共政策的意义。在现代市场中,如果一切仅凭市场体制调节,将会出现更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尽管市场机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但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在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需要进行机制的设计和监督,由此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一切需要政府的不断支持。社会需要公平,这样才能缔造和谐的社会。公共政策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在目前的发展中,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增大,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进行调节,缩小地区贫富差异,实现社会公平。公共政策比较灵活,尤其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之中,政策的功能会更加广泛,与法相比,政策的灵活性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行调控也会因政府的权威性而有所成效。对于中国而言,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会解决并改善许多问题。2.3公共政策的运用。在一些国家,公共政策与法官的判决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国,公共政策的运用虽然没有进一步明确成为法官判决的材料,但也存在一定的可行性。第一,法官判案的依据就是法,宪法是中国法律体系的根本,所有法律的制定都要参照宪法,而法律的制定与国家政策是相辅相成的。第二,法律终归有其达不到之处,如果一味采用依据法律,可能就会禁锢社会的发展。而且,在一些判案中,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判决一些法律没有规定的部分。
3公共政策对于科技创新的影响
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因此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挑战前沿的科学问题,掌握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动权,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找到提高科技创新的有效方式,中国也不能落伍,勇于创造领先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面向世界经济的主战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对于科技创新的要求是将中国的重大战略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攻破关键技术,通过重大的科研项目进行科技创新。在这一点上,同志强调了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通过国家公共政策的支持和调控。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决定了科技创新的成效,并能够进一步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在科技创新中,企业需要对优秀的人才进行引进,需要保证国际融资渠道畅通,这就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持。同时,还要有结构性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就需要人才作为有效支撑,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认识到人才资源的重要性之后,就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吸纳。各国对于人才均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手段加快培养人才的步伐,中国也不例外。为了吸引顶尖的科技人才,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引进人才,为企业的人才资源引进和流动提供了政策支持。关于科技创新的融资,呈现出了许多鲜明的特点,也具备很高的风险。群众最重要的就是国际融资渠道不能缺失,否则就很难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地方政府对此采取了多种创新形势,使制度更加自由便利,为国际融资渠道的创新提供了许多优惠,提高了创新的经济价值效应。结构性税收优惠政策是科技创新企业的要求。通过对企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主要涉及高新技术园区立法、对高新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风险投资支持政策。除此之外,还有关于技术保护的法案,一切都是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关于财政的支持,有些国家是采用补贴的形式,有的国家是大力支持各种重大科研项目,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表示支持,还有的是对基础设施开展投入和建设,力求促进科技创新,从而实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国的公共政策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支持,比如,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财政方面的补贴和投入支持等等。在“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进一步细化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要求。需要将科技与经济的建设紧密结合,使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中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始终是科技创新的重点,重大的科研项目、国家实验室、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都是规划中的重点。在技术创新中,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坚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上要有任务的严密部署,还要通过政策促进改革。该科技规划涵盖了中国的重点行业和部门,并针对一些有潜力的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与规划,体现了宏观布局的理念。
4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的优劣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为了实现和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中国的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均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李福裿 单位:黑龙江省能源环境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曾俊芳,林艺玲.浅析政府公共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80-81.
[2]李颖明,张利华,宋建新.公共政策的经济效率与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49-53.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指出,创新的制高点在科技,科技创新的希望在青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国家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应注意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国家拥有强大的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需求和时代主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大学生依靠教师的指导,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而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其本质是针对大学生而举办的一种“科技实践与创新思维”活动,活动是动态的,其内涵和功能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充分体现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对象是科技学术活动,活动具有多样性和系统性。[1]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指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创造,提升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是指大学生运用自身知识贮备、研究方法、实践经验等,通过实验、研究、思考等途径,对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而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所呈现的能力,即是本文所以深入研究的,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兴未艾,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深入开展,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各类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各类科技创新课题的研究。但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是组织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很多高校缺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组织训练,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缺少系统性的培训,往往都是出于兴趣爱好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二是机制与措施保障不到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很多高校不能得到“量体裁衣”式的开展,往往都是由于没有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机制与措施,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只能做到“人云亦云”。三是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认识不足。相对于“高大上”的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更喜欢“得心应手”的文体类活动。原因也五花八门,如自知之明不能创新、科技创新是专家的事情等。四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不能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融合。高校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时候往往不能从形式和内容上去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目标追求等具体情况,也缺少专门的指导老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效性的指导。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1.管理保障机制
一是思想宣传要到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人才基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先锋,要确立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观念。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增强自我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识,充分发挥创造能力,提升实践能力。二是组织保障要扎实。高校要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格局,夯实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基础,特别是在全员重视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立目标、优化内容、明晰责任。高校要重视和推进大学生科协、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小组和研究课题的建设。三是制度保障要科学。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制度,在运行管理、教育考核、学术规范制度等制度的制定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完善。制度保障的顶层设计要科学合理,既要设定长远目标,又要立足校情实际,要制定规范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通过科学的制度保障,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要发挥大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提高。四是条件保障要有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各项有力条件的支持,如专项经费的保障、师资队伍的保障、实验室设备的保障、校企合作基地的保障,等等。五是激励评价的保障。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考核和评价,发挥其导向和激励的功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结果表现形式多元化。评价保障要支持个性发展, 激发个性潜能,动态、全面地反应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情况和能力状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长期任务,需要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和丰富完善。
2.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是指从各协同主体(如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产生组建协同联盟意愿开始,到协同利益分配结束全过程中涉及各环节的运行原理、相关制度及作用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高校可以采用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上,要协同推进科研创新和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推动大学生协同创新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教授、博士的引领、辐射作用。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尤其是国家级、省市级的各类大赛,建立健全大学生参赛激励机制,建立本科生专业导师制。
3.激励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评价机制,是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是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助推器。在顶层设计上,要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宏观设计、科学指导和统筹协调。作为桥头阵地的高校需要在微观层面优化机制,根据本校的特点制定激励评价机制。高校要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机构,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和评价。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激励评价制度,推动大学生科技活动纳入教学和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均衡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校要在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综合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扎实推进创新学分制、学分银行等新举措,特别是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学分、综合评价制度相结合,进而切实引导大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在实践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平台互动机制
加强平台建设是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保障,是为大学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平台支持的重要举措。高校要充分重视实践培养环节对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发挥重要孵化器的功能。夯实校院两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也注意到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分学院、学科专业、层次举办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建设;学校层面则结合国家、省级大学生科技立项、各类学科竞赛,开展相关的系列活动平台建设,并积极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2]
加强平台互动,也是实现教学与实践、课堂与课外、校内与企业的有效互动,可以更好发挥实践在人才培养重点的作用,充分挖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潜能。加强平台互动机制的完善,就是要引入多元发展机制,统筹大学生科技创新组织与科技创新竞赛、统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与科技创新项目、统筹大学生科技创新形式与科技创新内涵的建设,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各类平台的建设,举办各类科技创新类讲座,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引领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累的学术竞赛。
参考文献
[1]李书华,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1.1政策支持
学院应制定积极鼓励科技创新的宽松政策,如鼓励教师开设趣味创新课堂,鼓励教师开展科技创新讲座,在学生群体中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并将学分制与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将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1.2经费支持
加大对创新工作室的资金扶持,确保创新工作室能够在较宽裕的条件下从容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
2工作要求
2.1各创新工作室根据系部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保障创新工作室日常工作开展的具体依据和工作指导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符合系部实际情况的《创新工作室日常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而系部实际情况包括开设专业涉及领域、系部学生招生层次、学生性别比例、就业单位跟踪调查等等。运行机制的制定必须依据上述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并且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优化与调整。
2.2各创新工作室制定符合系部专业特点的创新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制定的合理与否反映了工作室领衔人对教师、学生以及专业发展的把控水平,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任务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而且可以站在专业学习之上来思考所学专业,对技能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甚至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2.3根据创新项目需要,积极有效推动跨学科研究。
目前专业的界限已日趋模糊,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模式已比比皆是,机电一体化,声光电一体化等智能产品已经遍及人们的生活,所以创新工作室应该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教师资源来积极推动跨学科研究,使得研究的对象更加贴近市场的需要,甚至主动引领企业的发展。
2.4为了不断提高创新工作室工作水平,工作室执行定期学习交流机制。
当代工业技术,日新月异,不进则退,学习显得非常迫切,作为创新工作室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学院应该提供良好的环境,将优秀的教师送出去,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进来。形成定期学习交流的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水平,带动全院学生走进创新的世界。
2.5各创新工作室应积极主动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院各创新工作室,应该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从校级,市级,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比赛,要主动积极乐观的参加,主动学习他人的长处,发挥自身的优势,以空杯的心态,迎接每一次的收获,才能够不断提高自我,为创新工作室注入更加强劲的生命力。
2.6创新工作室常态管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工作室水平的提升,关键在平时。
现在大部分创新工作室,是为了比赛而存在着,当一次比赛快到的时候,急急忙忙的制作作品准备比赛,应付的成分偏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谈何容易。
(2)对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培养,要制定相对合理的培养计划。
大部分创新工作室成员是被挑选出来的,而非培养出来的。这,其实已经失去了创新工作室的真谛,培养创新人才对于创新工作室而言更加重要。如何培养创新成员,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这离不开青少年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也离不开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教授。如何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如何与学生共同进步,是对“创新工作室成员是被挑选出来的,而非培养出来的”问题较好的回答。
(3)要想创办好一个优秀的创新工作室,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更主要的是用心。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
1.科技创新的含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30年代的蒸汽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电力革命以及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都是典型的科技创新。总结这些实践,有学者这样表述科技创新,它是科学技术活动领域的创新,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就是要在科学前沿研宄和高新技术领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并通过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科学技术的本质在于创新。”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科学创新,是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创新,其直接目的是认识客观与主观世界,追求真理,解释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创新,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新工艺!新技巧、新方法、新手段及新产品的活动。两者没有绝对的区分,在实践中这两者往往都能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两者也都是法律在知识产权领域所关注的内容。
2.科技创新的特征
现代的科技创新具有以下特征和趋势:1)大量出现迅速淘汰型、互补型与跳跃型的技术创新;2)改造型的科学创新趋向于用更新型的科技创新来替代;3)多数发展中国家从以引进型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发展到以消化独创型和出口型为主体的科技创新;4)科技创新的生产类型具有从大量生产到成批生产以至单件生产类型的反趋向;5)科技创新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以至风险密集型企业。
二、知识产权的内涵
1.知识产权的含义
一般地认为,知识产权一词来自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我国台湾地区译为‘智慧财产权”日本译为“知识的所有权”我国大陆自70年代以来多数译为‘知识产权”现己为学界普遍采用,并为公众所接受。依据通说,知识产权指法律规定的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在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利,民事权利。但知识产权是一种财产权,还是人身权?学者一般也将其划归为财产权[3](P79)。对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广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智力劳动成果。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对知识产权所下的定义,知识产权应包括以下权利:1)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2)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活动、与录音制品及广播有关的权利;3)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切领域内的发明有关的权利;4)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5)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6)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7)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8)-切其他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由于该公约第16条明文规定了“对本公约,不得作任何保留”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己对上述关于知识产权的定义表示接受。
2.知识产权的特征
(1)无形性。无形性是知识产权最重要的特点,它是指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无形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的载体可以是有形的有体物,如图书、光碟等,但知识产权保护的却是其承载的内含--在其中的智力信息。
(2)专有性。知识产权是专有权,以独占实施权利为核心内容。知识产权作为专有权,与所有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即这种权利为权利人专有,权利人之外的任何人不得干涉、妨碍或侵犯,未经权利人同意不能实施或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权。
(3)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效力具有时间性。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发生效力并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法律保护。
(4)地域性。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范围具有地域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按照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原则上只在该国领域内具有法律效力,受到该国法律的保护。
(5)法定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围具有法定性。并非所有的智力成果都可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三、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直接调整充实、完善知识产权内容和体系的原动力。反之,在法制社会里,合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直接保护和促进科技的发展。故而,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有着特殊的密切的关系。
1.技术创新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科技直接带动社会的进步。由于技术创新的推动,也使得知识产权制度不断获得发展和完善,可以说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和法律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激励和调节的利益机制。世界上己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果多处于科技前沿且多样化,比如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微电子技术、网络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使得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版权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商业秘密、生物技术等在内的多元对象,这使传统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正面临着高新技术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尤其是在由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化技术影响形成的数字环境中,知识产权面临更新更大的挑战。只有科学地解决这些新问题,改革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不断产生的新技术,21世纪的技术创新活动才有良好的支撑条件,知识产权制度本身才能再上一个台阶。在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意味着是一个知识产权的时代。
面临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世界各国正在加紧研宄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加速对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和修改,逐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从而使知识产权制度为技术创新成果提供充分而不过度的保护。
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源泉,知识产权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扩展其范围,充实其体系,而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科技创新经济利益的实现,以鼓励科技创新。生产经营者拥有技术和品牌,是一种自然占有或事实占有,仅表明其取得某种科技优势和经营优势;只有获得技术与品牌知识产权(如专利技术与注册商标)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形成法律意义上的独占性占有,确保创新者对其成果的独占和独享,排除仿制者对创新产权利益的侵犯,使创新主体最大限度的享受经济利益。一旦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创新主体可以运用法律赋予的支配权及相应的请求权,保护其自身利益。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丰厚的市场回报,必定启发和激励人们积极思考和实践科技创新,从而使科技创新建立在更广泛、更积极的基础之上,吸引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经济利益的取得,使创新主体不仅能收回前期投入,而且有能力继续进行新一轮的发明创造,使科技创新走向良性循环,不断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域和范围,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知识产权制度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有效的法律保证,同时为合理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正确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国外,发明创造(专利、商标)估计己超过四、五千万件之多,技术创新人员可以通过专利检索,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动向,从而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有效地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和水平,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从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1.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科技创新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构建了法律平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处在同一规则下公平竞争,创新成果一旦经法定程序确认取得知识产权,持有人就可独享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及相应的经济利益,这既有利于提高创新主体遵守同一规则的自觉性,又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创新秩序,有效防止各种纠纷的产生和市场秩序的混乱,是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应用的有效保障。仅就规范知识产权侵权为例来说,现阶段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制度直接决定侵权行为法定成本的高低,它设计并规范关于侵权行为的制裁与惩罚方案、措施、办法等。从现代各国的知识产权立法情况来看,加大对侵权行为惩处力度均为通行做法,例如増加有关严惩侵权行为的刑事制裁条款,明确规定侵权行为的法定赔偿额,完善行政处罚措施等。这一立法趋势实际上是立法者对侵权行为成本与收益比例关系的调整,意在从制度安排上制止侵权行为泛滥,规范产权交易市场,维护竞争秩序。
四、关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建议1.创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缺少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我认为最首要的是在全社会努力促进,以不侵犯知识产权为荣的价值观的形成和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科技创新、创新发明、专利保护,同时也包括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知识产权文化的基础是努力发展科技,促进源头创新要从青少年抓起,既要重视直接面向需求的研宄,也要重视源头的基础研宄。现在,一些世界上的大企业,他们创新了很多的专利,用这个专利去开发新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然后用得到的利润再来支持研发,加上自己的新思维,又产生新的专利,然后再支持包括基础研宄、公益性活动、青少年教育等,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2.加入知识产权连盟,强化维权效果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侵权现象的多样化与严重性,仅靠单个企业的力量维权效果不佳。联合相关2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协会、联盟,以团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行业或地区也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联盟或协会,如2003年11月21日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16个城市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一批知名企业如华为、中兴、广钢、韶钢、TCL、创维、康佳、美的等联手在广东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同年汕头市成立专利保护协会等等。
3.完善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
在文明的法制社会里,对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有一个完善科学的法律体制存在才是最为根本的。而基于我国当今知识产权法制现状的考察,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显得极为迫切。
首先,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内容有滞后性,缺乏科学性。立法机关应通过颁布新法、修改旧法等方法将其进行改进,进而扩大并明确保护的范围。同时,结合本国知识产权的特点在法律保护措施领域积极创新,寻求更佳的保护方法。
其次,从执法和司法完善这一法律,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必须规范政府各部门权责,理顺各层关系,必要时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理论上和实务上过硬的专职队伍,保证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正常运转。对创新的成果要严格依据知识产权的法律进行申请、登记与公布,并依法严格保护技术创新主题的权益。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 学科带头人 产业化
1.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1.1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
科技创新团队,是指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由研究领域或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学术骨干及科研工作人员组成的,通过团队内部的分工合作,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科技研究群体。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内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创新效率,作为科技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科技创新团队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
1.2科技创新团队的特征
1.2.1有稳定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方向往往是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学术骨干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努力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研究目标也比较清晰和明确。
1.2.2成员的知识结构有相关性和互补性。在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的引领下,有着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相关性的科研人员集聚在一起开展创新活动。并在实际创新过程中能够做到团队成员知识、能力、年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工作风格、研究经验的优势互补。
1.2.3扁平式的组织结构。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结构通常是扁平式的,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团队内部能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具有良好的学风。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科技创新。
1.2.4良好的运作机制。科技创新团队一般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各类有效的激励机制。团队领导者往往具有良好的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选定发展目标,而且善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协调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使整个团队和谐有序地运作。
1.2.5能够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稳定,研究目标明确,组织协调能力较强,能更好地胜任复杂的科技研发工作。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发挥其在特定研究领域的集成优势,能够在该领域内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特别是能够产生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2.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新特点
2.1政府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加拿大联邦政府在20世纪末就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团队在21世纪知识经济中的重要性,并开始探讨如何通过创新使加拿大经济和社会生活仍然保持在世界前列。2002年2月,加拿大联邦政府出台了“加拿大创新战略”,作为加拿大创新的政策基础。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重点扶持,调动了许多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积极性,使它们成为加拿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除此之外,加拿大联邦政府还设立了新的项目和机构,专门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多方面扶持。美国政府更注重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资金来源有联邦拨款或资助、州政府拨款或资助、成立基金会、贷款、风险投资等。并且,对于一些从事重大长期研究课题的科技创新团队,美国联邦政府会给予重点的财政支持。
2.2从事基础研究的创新团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理论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许多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创新团队的投资力度,大力扶持基础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渐成共识,日本政府也对基础科学研究从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2001年日本启动了第二期科技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在未来50年内培养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目标。近年来,日本政府以此为目标,在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重点倾斜政策。这些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建立具有世界水平的战略研究基地,来培养国内优秀人才和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为了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并能够在短时期内发明、创造一些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日本政府提出并建立了一批具有各方面优越条件的研究基地,以此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基地进行研究。其次,扩大竞争性科研经费预算, 建立有利于创造优秀成果的竞争性研究开发环境。用于基础研究的竞争性科研经费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用于支持学者自由构想和独创研究的“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主要由日本学术振兴机构(JSPS) 具体运作,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评价;二是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的“战略性创新研究推行事业基金”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 负责具体运作。再次, 制定、出台了一些待遇优厚的人才政策, 解决基础研究人才相对不足问题。
2.3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扶持力度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对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许多国家都把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产业化看作是推进创新活动的重点环节予以扶持。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促进本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设立了多个扶持项目。主要包括:(1)科学研究及试验开发税收优惠计划(SR&ED)。该计划是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联邦项目,主要内容是向加拿大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投资进行税收减免。(2)工业研究辅助计划(IRAP)。该计划是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设立的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团队建设的计划,其使命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增加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使这些企业的创新思想尽快变成营利的商品。它的任务是当中小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生产或服务中遇到技术挑战时,向它们提供帮助。(3)加拿大技术伙伴计划(TPC)。该计划是主要对加拿大私有部门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资助的联邦基金计划。它的资助对象为在一定领域内准备进行研发和创新活动并且具有能力实现其目标的加拿大境内的企业或组织。
2.4注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开发的一些高、新、尖科技项目不仅投资大而且风险大,需要先进的设备与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人才,这些都要求在有关的体制上、制度上进行创新。美国政府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以高校为依托,组建了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科研――教育――生产三位一体的创新团队模式。此外,日本政府也十分强调“产学官”联合攻关的力度,强化“产学官”合作体制,建立联合创新团队。所谓“产学官”合作体制,是产业界、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通过共同研究一些重大攻关项目,并使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的合作体制。20世纪80年代日本确立“技术立国”战略方针后,正式提出“产学官”合作体制。其后,“产学官”合作在政府许多有关科技政策的文件中被视为推进日本科技发展的一个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后,将“产学官”合作体制更视为推进日本科学技术创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新产业的一个重要政策。2002年10月,日本政府推出的加速改革综合对策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创业环境,使“产学官”合作的创新活动进一步活跃,恢复产业生机,并具体规定:促进“产学官”合作研发及成果转化,特别是对生物技术、信息通信、环境科学、纳米技术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与产业化,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2.5科技创新活动日趋均衡化
以前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活动存在着重产品开发轻工艺改造、重新产品开发轻现有产品改良的现象。事实上与产品开发一样,生产工艺的改造也是非常重要的,牵涉到怎么样把产品变成消费品以及怎么样降低成本的问题。如果只重视产品开发不重视工艺研究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打败。虽然,开发新产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不迅速地对产品进行改良降低成本占领市场,提高后来者的进入壁垒,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及时跟进和模仿。随着对知识经济认识的不断加深,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是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营销5个环节组成的一条“创新链”。就企业而言,技术开发、生产工艺、产品营销上的竞争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不可顾此失彼,科技创新活动日趋均衡。
3.对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日渐显现。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借鉴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经验,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团队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
首先,我国政府应拨出专项财政资金,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研究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次,要通过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第三,应通过税收优惠,税收减免、抵扣,信贷支持,政府采购等手段调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积极性。
3.2注意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均衡性
首先,应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行宏观布局。为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需要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对我国支柱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和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针对产业关键技术,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从战略角度确定我国科技创新团队的合理布局,并根据轻重缓急和已有基础,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制定全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宏观规划。其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功能,提升经济竞争力,不仅要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多学科科技创新团队;也要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由产业牵头,产学研多部门紧密合作的跨部门科技创新团队,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果和效率。第三,从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链”来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营销5个环节都应有相配套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的均衡化。
3.3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我们应效仿美国、日本的做法,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团队。在迅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传统的纵向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很难应对目前复杂的、尖端的科技创新活动,而且条块分割管理的局面又会导致资源过度分散,无法发挥聚集效应。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开放式、网络化的科技创新团队可以做到根据具体任务或工作流程来组织团队,并根据需要来配置人员,柔化部门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开通沟通渠道,使各种思想能够充分的交流和传递,增强学科的聚集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0年软科学项目(2010B070300074)。
参考文献:
[1]宋成华.日本的研发投资效率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弗里茨・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文芳.研发投资国外研究状况及我国借鉴[J].《会计之友》,2007(05).
[4]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2) .
[5]黄军英.欧洲企业研发投资趋势[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6(12) .
知识配置力,是指一个系统向创新者及时提供知识流动的渠道,并使其获得相关知识储备的能力。它是国家创新系统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是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识配置包括知识在市场内部以及在供应者和使用者之间的配置、知识的再利用和组合、知识在分散的研究开发项目之间的配置与开发。从供方看,是指知识生产机构把成果扩散给潜在用户的能力,即转移能力;从接收方看,是指新知识或创新的潜在用户学着接近、获得和利用知识或技术的能力,即吸收能力。
2科技创新能力与知识配置力的关系
推导目前我国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转型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绩效体现在高技术的含量,通过转向信息、知识、智力等知识性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本的增值性。组织通过构建各种网络设施或信息平台,通过知识信息的传播,引导员工充分利用企业知识及合理使用,在一定时间的培育与发酵,员工在生产过程、技术改造及在组织管理中新知识的应用,内隐的知识价值及技术特性就会凸显出来。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是紧密的,知识资源的储存与增长,企业的价值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创新的理论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不是一个由科学推动的线性过程,它受颇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家的创新意识、组织的管理能力、与创新匹配的制度体系及其实施的环境等,通过促进知识流动、转移、应用以导向引发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过程的实质是组织知识配置力的创造性过程。从资源视角和能力视角对知识配置力与新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类,横向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企业家通过学习领导、组织、计划、沟通等知识将管理能力向战略、组织整合与创新、统筹与授权的能力转化;技术管理及研发人员是通过学习信息监测、学习生产知识、新产品设计等知识将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营销管理及销售人员通过学习市场预测、营销策略、产品售后信息反馈等知识将市场运作的技能向营销科学策划及执行、优化销售渠道和驾驭的能力转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学习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知识向人力资本优质配置能力转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财务预算能力、资产管理与资本运作能力等知识向优化管理财务资源能力转化[3]。
3模型与假设
3.1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两者的转化过程得出知识配置路径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图1概括了本文的理论模型。
3.2研究假设
3.2.1组织学习意识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知识的本质是无形的,其规则体系由关于组织管理、组合、运营、优化规则等形成,企业领导者以确保组织各项职能的正常运作,一方面协调、管理、分配组织各类资源;另一方面又要匹配组织内部的数据信息及相关情境,保证组织各部门及其各成员的协调工作。因此,企业家及其领导者是创新的主体。变革推动者如价值观水平、创新意识、促进组织系统思考、激励员工创造性思维、自我超越等方面的特性,是影响创新的重要个体变量。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重要职能就是能否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不是单纯的搞经营或者搞管理。组织的创新成功与否,领导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家的学习创新意识越强,越有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组织学习意识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2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是指组织成员从企业内外部获取组织知识和应用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企业增加社会资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的学习过程,如顾客调查、研发活动、绩效评价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活动。组织内部除了“干中学”、经验学习、研发沟通等活动充分吸收组织成员的直接和间接经验;从互访学习、创建联盟企业、战略联合、搭建合作网络平台等利用企业外部资源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加强组织学习能力必然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资源的效用,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H2:组织学习能力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3支持学习和创新的设施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知识以数据、文字等形式记载的工作制度、操作说明书、档案、会议纪要、公告等载体进行传播,信息若能在更广的空间和深度被组织成员所捉获,使用该信息或由此信息提出质疑、思考和扩展思维甚至提出新的问题和对策,信息的传播价值大大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支持学习的措施与设施的建设可以使信息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的流动和渗透,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从而在环境的动态变化中迅速抓住环境赋予的创新机会及提升创新的空间提供支撑力量[4]。H3:支持学习和创新的措施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4组织学习气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从知识进化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中的内隐与外显知识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就是创新。如何有效地将员工的专业知识、经验、技能等元素与知识整合在一起,促进员工创意思维的碰触和迸发创新思维与行为的产生,构建有效创造、转换和使用知识的催生容器变得尤其重要。因此组织学习气氛的营造是信息、知识的沟通系统、支持和激励员工创新的催化剂,更是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影响变量[3]。H4:组织学习气氛越浓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4研究数据方法
4.1问卷设计与说明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以企业为对象进行知识配置效果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为调查分析,问题的设计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共发出问卷共约75份,共收回54份问卷,剔出不合格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2份,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4.2数据分析
4.2.1效度与信度分析首先对各个变量测度量表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测试,以判定是否适合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从检验结果来看,KMO值有的在0.8以上,有点介于0.7~0.8之间,表示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差别不大,Sig.<0.05表示变量之间独立检验是显著的,也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此外,还运用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α)进行了问卷的信度分析,以检验问卷或量表测量的一致性。本文中的知识配置力和企业科技创新两组变量样本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1)知识配置力变量组测度0.788、0.775、0.731、0.750和0.764,均在0.700以上,属于高信度;(2)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测度0.822、0.769、0.703、0.787、0.792,均在0.700以上,也属于高信度。
4.2.2结果根据需要分别采用方差最大化和平均正交旋转法考察所用量表是否真正地测量出各变量结构。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主成分结果显示学习的过程、学习激励措施等主要指标的累计方差解释率达78%以上,企业家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主要指标累计方差解释率均在82%以上。结果与原构思吻合。
4.2.3相关分析为探讨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对这两者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出,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种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有正向联系。除组织学习环境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外,知识配置力与企业其他科技创新能力都显著正相关。总体分析说明了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
4.2.4回归分析在分析了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之后,通过回归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各要素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研究各要素对各种能力成长的贡献度,本文采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分析。(1)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项能力贡献度模型总体效果从回归效果看,六个模型均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证明回归效果良好。从总体参数效果来看,DW统计值分别为1.982、1.371、1.818、1.951、1.932、1.897,说明各模型均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其他各项指标也符合要求。(2)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项能力的回归分析(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知识配置力相关要素的回归系数对应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5,说明知识配置力相关要素都会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成长。表2知识配置力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59,略大于0.05,说明知识配置力对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要求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专门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可能对组织创新能力影响不大。
5结语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143-05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科技创新必须以科技创新人才作为支撑。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人才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支撑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一种智力资本,已超越物质资本成为最具价值、最为稀缺的资源,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衡量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开展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问题研究,是挖掘、利用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创新系统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
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过程要体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需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本文将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新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对现有的科技创新人才指标体系进行改进与完善,并对新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的内涵进行解释与界定,还将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一、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概述
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 的定义与内涵,波特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类人才因素量化的有机综合和高度凝集,其中,各类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比例、流动、环境等因素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基于人才凝聚的观点,许多学者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科技创新人才在创新过程中所凝聚成的有机综合体。丁向阳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科技创新人才竞争的能力,具体是指区域以其所拥有的诸如科技创新人才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效益与影响区域对人才竞争的环境、政策、制度等因素进行系统整合而获得的力量[2];华才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国家、地区等各类影响人才因素的能量化集合[3]。
基于人才能力的观点,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竞争与博弈中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其可以理解为区域人才队伍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竞争、博弈和对抗中所显现的综合实力、凝聚力和创新能力等总体能力 [4]。
基于科技创新人才配置的观点,一些学者指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特定区域对人才的吸引能力和争夺能力,具体是指特定区域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配置能力,以及由这种配置能力所导致的极化效果。陆晓芳等人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对科技创新人才要素的吸引力和市场争夺力[5];杨思信认为,区域吸引、利用人才,进而促进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可以很好地诠释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6]。
基于人才优势观点,戴志伟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指个人或特定群体在人才竞争中所具有的相对优势[7];林泽炎强调,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某一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表现出的有助于群体目标实现、业务拓展的人才数量与人才质量开发,以及人才效能发挥等方面所拥有的比较优势[8]。
基于综合竞争观点,有学者指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不仅是一种相对竞争优势,也是一种人才配置能力。张厚和等人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应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不仅在静态意义而且要在动态意义上保持相关的能力[9]。
基于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的相关界定,本文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实质上是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比例、流动、环境等各类影响因素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影响与作用,以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竞争中所表现出的总体实力。总之,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因素能量化的高度凝聚与综合。
(一)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界定
1.科技人才的界定
目前,对科技人才的概念尚缺少统一的定量化的表述,但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定性描述。李京文曾指出,所谓的科技人才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推动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科技工作者。孙立等人提出了科技人才所必备的五个条件,即是否经过专门的培养和系统的训练、是否具有某种专门学识、是否具有某种专长和能力、是否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是否能够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0]。娄伟则从“四不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科技人才应是从事科技活动并对其所研究的专业领域有一定贡献的科技人员[11]。根据不同专家对科技人才的描述,可以发现他们对科技人才的描述中有三点共性:一是有专门知识、技能;二是有丰富的实践锻炼经验,从事科技活动的能力较强;三是有科研成果支撑,并在相关领域做出过一定的贡献。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是一个动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概念,科技人才是指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训练,长期从事科技活动,在本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人。
2.科技创新人才的界定
科技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一般科技人才相比,具有五个不同的基本特征:
(1)从事科技活动的持续性来看,科技创新人才一般会长期地持续地在某个或多个特定的专业领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具有持久性和连续性的特征。
(2)从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来看,科技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了巨大的、多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一是对相关专业和技能的学习培训,需要科技创新人才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去做从事创造性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期准备;二是科技创新人才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有一种为科技创新献身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包括个人兴趣、情感、意志等诸多方面的投入。
(3)从取得创新性科技成果来看,科技创新人才比一般科技人才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取得创新性科技成果是衡量科技创新人才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标准。
(4)从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益来看,其科技创新成果不但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益是否全面,不但是衡量科技创新成果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准。
(5)从宽博的知识体系、全面综合发展来看,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宽博的知识体系,敏锐的观察力,具有从事跨学科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科技创新人才的全面综合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意识与工业理性的高度领悟和信息技术观与生物健康观的全面贯通。
综上可知,科技创新人才是指长期从事科技活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准确把握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根据现实需要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课题,能对发现的课题开展独立的研究,并能够作出创新性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的人。
(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含义与因素分析
《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对人才竞争力进行了界定,认为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结构、人才比例、环境等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竞争过程表现出的综合实力,是各种人才因素的综合与凝聚。区域人才竞争力的本质是区域人才资源数量、质量等因素形成的有机综合及其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既是对人才构成要素的比较,也是对其作用效果的比较。
从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与人才竞争的本质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可表述为:由科技创新人才数量、科技创新人才质量、科技创新人才结构、科技创新人才成果、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等各种因素,在经济社会竞争与对抗中所表现的总体实力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科技创新人才要素量化的有机综合与高度凝集。依据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涵义,可将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和区域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
1.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是指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指标构成的,能够反映区域所拥有的科技创新人才总体数量与质量,是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总体水平的存量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人才资源的重视程度。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基础与保障。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力度,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结构,不仅是充实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可以通过人才数量、人才结构等要素来反映。
2.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
主要是指科技创新人才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中所取得的相应成果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活动效果的直接体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的高低能够反映科技创新人才前期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也反映着科技创新人才潜在的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创新能力。从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的整体效果来看,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人才的科技活动实现科技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从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而,可以利用成果效益与扩散转化等因素来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
3.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
主要是指区域的经济、社会、政策等外部环境对聚集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及其对其发展的影响。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人才能力发挥与集聚的环境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服务水平、生活水平、工作条件和人才政策等。因而,可以利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政策保障等因素来描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环境。
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多因素、多变量构成的内在关系复杂的综合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多层次特征的系统。它一方面要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系统内部的结构和运转,另一方面还要反映指标主体系统与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内在关联性,它还要体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要素相关性和层次性,并揭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因此,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些指标的简单组合与堆积,而是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建立起来的能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特质的指标集。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指标集。其构建的原则是筛选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依据,是正确评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前提,并直接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结果。因此,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完备性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包括专项指标、局部指标、综合指标、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的多层次的完整体系。换句话说,完备的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全面、确切地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各个方面。既要反映竞争力某一方面的局部性指标,也要有评价竞争力整体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指标体系的完备性也表现在各指标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特性,同时,要层次清楚,共同构成评价指标系统的有机整体。选择的指标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覆盖到各类不同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特性,如果有所遗漏,评价结论就有可能产生偏差。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可信度的重要标志。科学性就是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以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理论为基础,抓住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最本质、最具有代表性的因素,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3.独立性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可以用多个指标来描述,但这些指标之间往往存在着信息的重叠。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应该在可能造成信息重叠的诸多指标中,利用相关方法科学地剔除重复信息,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较强的独立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做到少而精,每项指标要内涵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4.可行性原则
即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些评价指标虽然很合适,但基础数据无法得到,缺乏可操作性。把这样的指标选进评价指标体系,会给评价工作造成困难。
5.可比性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比较选择的标准。为使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水平,应保证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6.动态性原则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动态系统。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能够反映出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发展的现状、潜力、以及发展趋势,并能适当的显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又要考虑到指标的全面性与先进性,力求使得设置的每个指标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时代特点与未来取向。在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内涵、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地筛选出能体现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特征的评价指标。本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如下:
1.评价指标设置――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即对能够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总体特征的所有指标,可以不考虑条件的限制,尽可能全面地列出。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全面的反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总体特征,防止重要指标的遗漏。
2.评价指标选择――独立性分析
初选的评价指标较多,会造成指标间信息重叠严重的现象。因此,需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筛选或重组。通过独立性分析,将信息重复严重的相关指标进行整合,剔除不必要的指标,选用相互独立的指标,方能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较为合理。可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对指标进行聚类重组,筛选出具有严格独立意义的评价指标。
3.评价指标决定――专家访谈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调整,最终确立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点是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区域对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培养、使用、流动情况的指标系统,并能从多层次、多角度去定量了解、分析、监督和评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引导和鼓励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目前,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大多采用已有的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从人才投入、人才产出、环境建设三个角度出发构建出相应的指标体系,侧重于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效率评价,没有考虑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对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影响,而且没有考虑科技创新人才存量指标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章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即对科技创新人才投入、产出和环境指标的基础上,结合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的研究与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构建方法,从科技创新人才的存量、科技创新人才效率、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几个维度初步构建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方法,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多层次的筛选和调整,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关联度较大的指标做进一步的筛选,以避免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复,最后,建立内涵丰富又相对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采用三阶层框架结构,将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设为目标层,下设要素层,每个要素层又由若干个指标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指标体系结构图
评价一个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衡量,本文依据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评价原则,以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为目标,以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存量,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利用效率,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几个维度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当前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构成的价值总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存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动态变化的量。科技创新人才存量竞争力又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人才数量、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结构3个二级要素进行表征。其中,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可以用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率、科技创新人才密度、科技创新人才增长率几个指标反映;科技创新人才素质可以用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加以刻画;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可以用科技创新人才学历指数、科技创新人才年龄指数、科技创新人才职称指数几个指标描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利用效率可通过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进行描述,而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效益可以用科技创新人才人均发明专利数、科技创新人才人均科技论文数、科技创新人才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三个指标进行刻画。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竞争力可以通过区域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3个二级要素进行描述。其中,经济环境可以通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两个个指标加以反映;可以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居住房面积、城镇居民人均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数几个指标反映社会环境;可以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政府每年出台的相关人才政策数两个指标描述政策环境。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储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两个二级要素进行描述,而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可以利用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数量、在校研究生数、35岁以下科技活动人员数进行刻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则可以用政府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青年科学家、工程师增长率进行表征。具体指标体系设置与构成见表1。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由4个要素层、9个一级指标层,2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的多层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克服了现有研究仅从科技创新人才利用效率的角度构建评价指标的局限性,而且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独立性较强,指标的内涵较为明确,指标值的量化分析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奠定了基础。
表1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利用构建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各指标对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的作用各不相同。为了体现各个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必须对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合理的确定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各评价指标权重对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指标的权重是评价过程中各个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主观与客观度量的反映。指标间的权重差异主要是由以下方面的原因造成:
1.不同的评价者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反映各个评价者的主观差异;
2.不同的指标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反映不同指标间的客观差异;
3.不同指标的可靠程度不同,反映不同指标所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不同。
因此,我们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目前,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的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咨询的经验判断法。而且,目前指标权重的确定基本上已由个人经验决策转向专家集体决策,主观决策转向主客观相结合决策,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学者T.L.Sat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由于该方法对各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的分析更具有逻辑性,再加上有严密的数学处理,可信度较大,而且体现主观分析与客观计算相结合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由于该方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善的方法体系而获得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变形方法。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模型和步骤如下:
1.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将所包含的因素分组,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按照最高层目标层、中间层准则层和最低层指标层的形式排列,如图2。
图2 AHP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矩阵
目标层次结构建立后,上下层次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这样对于同一层次的n个指标,可得到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中的值应满足条件:
,,
假定A层中因素Ak与下一层次中因素B1,B2,…,Bn有关系,则构造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其中,aij是相对Ak而言,Bj对B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用1~9标度法表示,各级标度的含义见表2。通常aij取1,2,3,…,9及它们的倒数。
表3 标度1-9的含义
3.计算权重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2)计算Mi的n次方根w:
(3)对向量(n为矩阵的阶数),做正规化处理:
,则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
(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其中(AW) 表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
上式中:
即:。
4.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1)为了检验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
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当CI=0时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2)为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CI与平均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查同阶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3)计算一致性比率
当,A具有完全一致性;当时,A具有满意一致性;据此计算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wi是可以接受的;当时,A具有非满意一致性,则应予调整或舍弃不用。
参考文献:
[1]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5-56.
[2] 丁向阳.人才竞争战略[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102-103.
[3] 华才.大力提高我国的人才竞争力[J].中国人才,2002,(10):35-37.
[4] 江苏省人事厅课题组.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是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J].中国人才,2002,(9):44-46.
[5] 陆晓芳,王川,赵树宽.人才要素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82-83.
[6] 杨思信.甘肃省人才竞争力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1):48-50.
[7] 戴志伟.宁波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6,(483):189-190.
[8] 林泽炎.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四大举措[J].人才资源开发,2005,(1):8-12.
[9] 张厚和,方培华,孙伟,等.苏州市人才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