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理想目标是要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心智和才能,与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的目标是一致的。英国教育者约翰•亨利•纽曼在其《大学的理念》中提出,大学的目标是要培养人的心智,使其成为一种哲学习惯,因为“人的智力一旦受到了适当的训练并对事物的内在联系有把握,它就会根据个人的特质和能力或多或少地显示它的力量。在大多数人身上,它表现为良好的判断、清醒的思考、明智、坦诚、自制和稳定的观点……它会使所有人都有能力相对容易地进入任何思想主题,头脑敏锐地致力于任何科学或事业。”德国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个性的全面与和谐的发展。”他希望现代人通过教育或美育能够达到像希腊人那样完整和谐的人性。我国学者王国维认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认为理想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纽曼和洪堡作为英国、德国现代大学理念的倡导者,对西方古典和人文主义知识非常重视,美国在现代大学的改革中也十分重视西方文化传统,并将其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作用曾有过激烈的论辩,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曾导致通识教育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成为美国的头号政治辩论内容。甘阳认为美国大学将其生命力自觉地植根于西方文明的深处,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接受西方古典教育,这恰恰是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制度的突出特征,这样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共同教育”,因为“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特点是社会的高度分殊化,因此社会离心力极大,不同阶层之间,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年龄群体之间,都日益缺乏共同语言,因此难以达成社会共识……解决之道在于要提供一种共同教育。”
这样的共同教育是美国社会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是美国社会的文化根源,它的存在增强了美国社会的凝聚力。美国通识教育作为共同文化内容的教育是美国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以共同文化内容教育为基础的通识教育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和意识培养的核心之所在,是大学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之所在,也是实现民族崛起、国家富强的基础之所在。作为共同文化内容教育的通识教育强调共同的知识经验,塑造、构建了一种文化共同体,这是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存在依据,既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肩负培养国家公民、反映教育公平的重任。另外,通识教育表现出对人类社会发展各种知识永恒因素的追求以加强其文化共同体的特征,也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了趋向一致的发展目标,有效提高了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二、个体多元化对通识教育的消解
多元化在本文中的含义是指“个体性的多元化”,它是消解通识教育的力量。个体性的多元化表现为教师、学生面对教育的不同诉求,不同的诉求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并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研究表明:社会出身不平等会导致教育的不平等,从而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不平等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巨大,它可以使教育制度在经济条件平等的情况下,把社会特权转化为天资或个人学习成绩,从而不中断地维护不平等。”现代社会是主体性突出的时代,个体性的多元化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从文化发展角度看,自从本体论不再是哲学的中心,尼采宣称“上帝已死”,非理性主义和解构主义哲学思潮影响增强后,主体内在性地位日益突出,“对内在性的重视和强调,使得个性的地位突现出来,也使得个性与普遍性、愿望与命运、有限与无限的内在冲突日益激化。”这种非理性的内在性是一种对物质欲望及其延伸为目标的内在性,并非对普遍精神追求的内在性。
(一)欲望拒斥理性
虽然通识教育是以限制性和统一性为前提,提倡共同文化的教育,但今天个体性的多元化体现在教育的核心———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身上,以一种难以抵挡的力量在消解、销蚀着文化教育的共同性,成为阻碍通识教育发展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被大量生产,由此形成以效率和物质为中心的社会观念,兼以工业生产和现代传媒的发展,更刺激了主体对物质的追求,造成主体性精神世界的匮乏,匮乏之主体无法寄希望于永恒的、本质的理念,只能寻求更多的刺激或,物质欲望的暂时性满足和无法永远满足的特征又导致更为严重的匮乏,最终形成不断追求短暂和物质欲望暂时满足的循环怪圈。主体内在性的匮乏,导致主体追求的特殊性和具体化,教与学的主体就面临多元化的问题,换言之,多元化成为主体性突出的重要表现之一。不同的主体对同一问题可能出现不同的诉求,对每个主体诉求的重视或许是时代的进步,让人们无法再回到众口一词、万众一心的局面之中,脱离了传统教育的宏大叙事与一元化。但是,多元化的兴趣追求同时也会破坏文化共同体内容的学习。在多元化的今天,教的主体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诉求的最大化,忙于各种课题与会议,忙于各种能扩大自己影响的学术圈子,“就大学教师的个人价值取向来说,相比教学和传授已有知识来说,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新知识更能产生个人成就感……研究卓越更能得到其他同行的认可和尊敬。”
教师不再将教学作为自己必须做好的事情,即使在给学生上课时也可能为了获得学生欢迎和好评而降低教学要求,在放逐教育理念上与学生达成共谋;学的主体则表现为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对永恒、普遍的知识并不感兴趣、亦不接受,对社会现象表现为偏激的、断章取义式的批评判,这种状况被渠敬东描述得更为准确与细致:“今天的大学教育突出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学生身上表现为:一、道德和心智上的虚无主义倾向,即教育的知识和道德效果,反映为反知识和反道德的效果,学生应对、克服生活和思考之困境的最终武器,是不带任何价值确认的虚无主义……二、意气上的教条主义倾向,学生守持一种意见或借助意见构造出来的信念,这些意见或信念都是相当抽象的,而拒斥一切思考的可能性……”教师和学生在主体性匮乏的时代同时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和追求,转而追求自身欲望与兴趣的满足,对知识与文化为代表的理性表现出一种拒斥的态度,对共同文化教育和建构采取漠然的态度,这种态度就像蚁穴溃堤一样对文化共同体不断侵蚀,使其无法产生有效的凝聚力量。
(二)怀疑消解中心
受尼采宣布“上帝已死”和海德格尔反对逻格斯主义的影响,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思想,反对西方理性的逻格斯主义。逻格斯主义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中心语词、支配性的力量和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格斯,所有人和物都须遵从于它,违背就意味着走向谬误。德里达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等,提出了销蚀、瓦解逻格斯中心主义的一整套策略。反对权威,消解中心,反对理性崇拜,强调差异无处不在,以多元的开放心态容纳各种状态等,成为解构主义的主要内容。德里达的方法和思想在社会文化领域内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社会文化领域打破现行秩序的浪潮。
在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当下流行的怀疑、解构、戏谑的时代文化潮流也使教师和学生对作为通识教育的共同文化以追求所谓个性化为借口而加以拒斥,甚至标榜以反文化、反传统姿态。首先,教师对共同文化内容的通识教育已缺乏神圣之感,表现出疲倦之态。尽管共同文化内容塑造、构建了文化共同体,但时代社会发展向教师讲授的共同文化内容提出更高要求———变化与创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变化使得对经典作品内容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教师讲授的难度,一味追求新的阐释使经典作品的神圣色彩消褪,并对其神圣性阐释产生质疑。另外,共同文化内容基础性知识的恒定难以完全改变,虽然可以根据时代社会发展进行新的阐释,核心内容的恒定性让教师的讲授模式难以骤然突破,导致对其产生疲倦之感。
其次,对学生而言,共同文化内容的通识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本就是最大的束缚,年轻的心对自由的追求大于对知识本身的迷恋,强制带来的反对效果也远远大于知识本身的吸引力,通识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首先成为被反对的对象。另一方面,大学生甚至还延续着高中时期的学习惯性,没有老师的要求就不会主动学习和思考,而大学相对的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恰恰为学生提供了放逐学习的理由,通识教育又成为首当其冲的被反对者。加之共同文化内容的恒定性、作品产生背景与现代社会的断裂、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陈旧,学生对通识教育失去兴趣不可避免。
在这样的状态下,解构、戏谑的风格对经典作品解读的新意犹如带来的虚幻、激奋之情刺激着教师与学生的心弦。解构主义消解中心、怀疑一切的目标与方式,以同样的方法消解着通识教育的凝聚力量和建构作用。于是,网络上出现各种解构、戏谑的文本、段子都以经典文本和宏大叙事为解构对象,而这些解构文本所带来的戏谑效果受到学生甚至教师的热烈追捧与竞相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一种解构的精神,通识教育就这样成为解构的牺牲者与教育尴尬地位的受害者。
三、超链接加速多元化的消解作用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了电子化时代,超链接就是电子化时代信息媒介的一种表现特质。通识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在此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所凭借的媒介与以往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人类发展过程中凭借的媒介经历了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电子媒介主要随着电视、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等的发展而进入人们视线,并迅速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大量的媒介信息为人所占有的同时也控制着人自身,因为“媒介会对文化进行再创造……会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与感知方式……电子媒介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重塑人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超链接”是与计算机、互联网相联系的一个术语,是多元化在教育技术媒介方面的表现,它加速了多元化的形成,并与多元化一起对通识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超链接在本质上属于一个网页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允许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的元素……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一个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超链接使得信息媒介从一个文本转向另一个文本,从一个载体转向另一个载体,没有一个文本或载体是中心,再没有一种知识能够以绝对的优势成为教育的中心,在此状况下,作为文化共同体的通识教育同样遭遇中心被消解的问题。
(一)互文淹没中心
互文性是超链接最大的特点,由一个网页指向下一个网页,恰如文学研究中由一个文本指向另一个文本,文本间的互相补充与指向形成的互文性可以构成对知识的完整解读或者引向深度追踪。不过这一互文性的优势也是其缺陷所在,因为不断地引向其他文本最终会导致对最初、经典、核心文本的遗忘与颠覆,对经典与核心文本阅读的意义与追求会完全失效,从而丧失其意义。对通识教育而言,超链接的互文性带来的繁杂丰富信息和异彩纷呈的观点会淹没经典文本的核心观点,在超链接的信息追求与阅读中,会产生为了片面追求信息的丰富和阅读的速度而导致读者思维方式发生改变:信息的丰富与多样代替阅读者自身的思考,阅读速度的追求超过对质量的追求。最终,超链接使教师在讲课时忙于介绍各种各样的观点,而难以深入地讲解中心内容,难以认真、深刻地精读经典作品;使学生目不暇接地惊奇于知识的各种眼花缭乱的物质媒介,看重超链接的外在形式,而不注重对网页或媒介所包含内容的精读,甚至不去阅读经典原著,从而以极简单的形式———视频形象化、肤浅的阅读来代替想象与深度阅读,形成满足内在性匮乏的主体对短暂、浅显的欲望的追求。
(二)媒介影响思维
媒介的发展对人类文化知识进行着重塑和再创造,并影响人类生活和感知方式。如今,文化知识已经进入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电子化媒介时期。通识教育作为人类文化知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内容在电子化媒介时期的内容、深度和宽度与以往相比有很大变化,文化知识所凭借的媒介具有了超链接的特征,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同样具有了超链接特征。在超链接的电子化媒介时期视觉形象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图像化”社会,海德格尔认为“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现代社会的图像化既是社会本质的表现,又是社会特征的显现,由此,视觉文化不可避免地来临,“一个可以经验到的发展趋势是,当代文化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倾向于高度的视觉化。可视性和视觉理解及其解释已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活动的重要维度。”视觉形象的生动性和立体感会给文化知识的传播、学习带来便捷,但也有其负面作用,视觉形象的连续变幻性同于超链接的互文性与变化性,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电子化媒介包含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和视觉形象向人的大脑发起高速冲击,不管大脑能否在短时间内接受、消化这些内容,它们都被后续的内容所代替,或许大脑根本无暇思考,更多的信息、观念进入的同时转瞬即逝。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缺陷也正是如此,教师和学生在此情形下或许都很难进行深刻思考,平面化的理解方式悄然而生,越来越多的视觉形象和信息代替了原本更应该深刻的思考。超链接在消解中心、改变人们思维方式的同时,悄然改变着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这一深刻而重要的改变似乎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必然会对通识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四、应对策略
个体多元化与超链接对通识教育的影响,既是思维方面的,又是技术方面的,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无论是欲望主体拒斥理性还是主体怀疑精神消解中心,抑或是超链接特点淹没中心、新媒介特征改变思维方式,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识教育工作去面对。那么,如何克服个体多元化与超链接给通识教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层面进行思考与应对。
首先,通识教育作为文化共同体塑造的基础,其基本内容是文化传统与经典的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与经典作品的解读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核心,丢弃这一核心就如水无源、木无根,通识教育就会丧失基础并无法确定发展目标。因此,通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回到文化的根本,在多元化愈盛、离心力增强的时代,只有立足于延续与传播自身文化传统,才能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和信仰,才能应对多元化与超链接对中心的消解作用。重视文化传承必须从阅读经典作品开始,在高强度大量经典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进行视野开拓和思维训练,大学是人生中各方面能力都健全而协调的时期,知识的接受、思维的灵敏、智慧的培养都非常快,这样的有利条件需经过大量训练才能导致智性的飞速发展,而少量平面、浅度的训练反而会带来有害的结果,让人的智性陷入麻木与迟钝之中,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通识教育的实现。高强度的经典作品阅读既是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传承文化思想的有效途径。
其次,在个体主体性日益强大、个体分歧愈加强烈的今天,围绕共同的内容进行塑造和建构,还需各个体之间能够加强沟通与对话。对话是多元化时代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对话者的沟通。通识教育实践也需要通过话方式来解决,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需要对话,因为对话的过程就是主体与其他主体沟通的过程,只有对话才能有效检验阅读经典的成果,才能达成真正的沟通,思想的火花得以撞击产生,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训练而提高,才能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形成真正的通识教育。在学习文化经典与对话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学习,为以后的自我学习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主体内在性匮乏得以消除,人的精神会逐渐充实、心智会趋向成熟。
再次,就超链接的弊端来看,在通识教育过程中需将传统教育方式和现代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不能一味追求新的现代教育方式,而将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势抛弃。因为新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可能带来超越空间的便利,但它会让人在一个个网页、界面的链接之后,为了接受信息而最终沦为被信息所控制的工具,“手段的被使用,完全可能变成使用手段的人被手段使用。使用变成了被使用,被使用的工具变成了主体”超链接的优势会转化为其劣势,使接受者在平面化的思维、视觉形象的追求中颠覆、否定自身,来不及思考或者彻底放弃思考。因此,必须有效利用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势,并将其与现代教育方式很好结合,以服务于通识教育工作。(本文来自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五、结语
【关键词】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武术文化;技击性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74-2
一、传统武术在高校积极开展的必要性
(一)高校武术本质的丢失——技击性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文化是以攻防格斗为目的的人体动作为核心的人体文化。要想让学生打心底认识和熟悉中国武术文化,就必须以武术的本质为核心,教授武术动作。现在,国内高校武术主要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部分学校开设了武术散打等竞技武术内容。正由于竞技武术套路的繁荣发展,使得武术的发展脱离自身的本质,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竞技武术套路本身没实际的攻防意义。竞技武术套路是人们在新时代对武术的新认识和新的发展。根据奥林匹克精神,武术工作者提出了竞技武术套路技术要走“高”、“难”、“美”、“新”、“真”的发展道路,使竞技武术套路更有可比性和观赏性。武术竞技套路从无到有,就注定其发展将脱离武术的本质——技击性,走上一条以表演、观赏为主的竞技体育道路。二是教学过程中,对美、难的过度追求。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动作的标准性不仅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准绳,更是是教师衡量动作质量的唯一准绳。艺术美是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重要运动表现,武术套路运动是通过两种形式表现艺术美:其一,表现‘外’的形式美;其二,表现‘内’的意蕴美”。不管是外在形式美,还是内在的意蕴美,最终都落在一个“美“字上。从而忽略了武术的实用,甚至根本就没有将武术的实用性纳入竞技武术套路中。武术课程教学在普通高校中开设比较普遍,但是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即学生希望更多地学习、了解传统武术方面的内容,可能是因为传统武术中凝聚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攻防格斗技巧,更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二)高校武术文化内涵的缺失
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本质的基础上,融合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学理的相关知识和思想,特别深受中国传统自然观、哲学、医药学、兵法学、伦理学,以及审美学、宗教观念等滋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武术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武崇德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武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用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德”与“艺”的统一。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武术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武术技术动作;二是武德,在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武德并没有被当做武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学习武术后,连武德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期待学生能领悟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也正由于教学内容中文化部分被忽视,而会造学生学习了武术,却不懂得武术的文化内涵,而对于未学过的同学,则会使学生产生思维误区,认为武术就是“耍耍”套路而已。比如武术的抱拳礼,看是很简单的动作,但是,如果不将其贯穿在每次课的内容中,就会失去武术的课的特色。相比国外的技击术,如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格斗技术,无不将本国的礼仪文化贯穿于其中,用以提升其竞争力,促进本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武术确实要逊色许多。
二、传统武术在高校积极开展的困境
(一)传统武术师资的匮乏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传统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母体,是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的基础。近现代以来,我国传统武术却因种种原因,发展滞后,已经处在逐步消亡的状态。全国各地方、各门派的老拳师都相继离世或退休,传承内容大幅度递减,这使得传统武术的习练人群逐渐萎缩,再者,现代竞技武术在社会、学校的大事推广,致使传统武术后备人才出现断层想象。有调查发现,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教师专业方向的分布情况不平衡,套路的占57%,散手的占26%,民族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养生占17%,由于以前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多以民间传统方式流传,进入学校较晚,使得这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年轻武术教师都是练竞技武术出来的,对传统武术了解和练习较少,造成传统武术师资的相对匮乏。传统武术在学校开展得好与差,决定于学校对传统武术的支持力度。从学校利益的角度来说,学校基本不会花费许多额外的物力、人力、财力,引进传统武术人才,以弥补学校原本传统武术师资相对匮乏或没有的状态,这都会直接影响传统武术在高校的积极开展。
(二)传统武术自身的制约因素
传统武术种类繁多,理论丰富。在1983—1986年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成果中,就套路而言,自成体系的拳种就多达129个,拳械套路近5000种,吸收过去不同时代的不同学理的相关知识和思想。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武术的发展在吸收文化精华的同时,一些消极的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过滤,与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有着深厚的关系。在流传过程中,一些不讲科学,甚至故弄玄虚、迷信色彩的东西,也参杂进来。数千年以来,传统武术的传授方式非常狭隘,门派意识表现突出,传授时,“传内不传外”、“没有合适的人选,宁可失传,也不轻传”。等思想,以及“十年磨一剑”,“台上分钟,台下十年功”超长的习练周期,都会影响传统武术在高校的广泛开展。
(三)传统练武人才的“生存”岌岌可危
生存是人的本能,古代练武或从军或健身、自保,由于当时的社会形态,使得练武受当时社会的青睐,这都为习武者创造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物资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已由物资层面转向观赏、娱乐等精神层面。在社会和谐的环境下,武术的本质价值已经逐步退出了社会的主要需求,而武术的健身、娱乐化逐渐成为引导武术发展的主要方式。学校是培养练武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生存”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是每个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高材生就业压力极大,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无法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另某它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生,主要以武术专业为主,现阶段,中小学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从1961—2012年以来,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培养出的后备人才,必须以练习竞技武术套路为主,才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反之,作为传统武术,除了练习其本质——技击性外,更多的是强调思想上、境界上的升华,重点也就落在人的精神层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曾经说过,精神层次在物质层次之上,也就是说,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而就业就是为了先满足人的物质生活,为以后的精神生活提供保障。传统武术的习练会缩小学生的就业面,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这可能是影响传统武术在高校积极开展的重要原因。可这一事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无法改变。
三、促进传统武术在高校积极开展的对策
(一)采用“引进来,送出去”方式,丰富传统武术师资队伍
目前,国内传统武术师资正在紧缩,其直接表现为武术老拳师、习练人员的减少,这都会直接导致传统武术师资储备的不足。高校既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亦是培养后备人才的场所,因此,在学校传统师资队伍不足的状况下,应该多组织师资培训,以丰富传统武术师资力量。可以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学校可以外聘民间的老拳师、武术大家作为学校师资力量来校讲学,传授专业技能,如北京体育大学等,就经常邀请武术名家、老拳师进学校授课,传授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内容,讲解武术文化;也可以有计划的将学校年轻的武术教师外送学习或进修(传统武术),以解决目前学校传统武术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传统武术辅助竞技武术协调发展
竞技武术套路坚持的发展方向是高、难、美、新、真,练习者“超人”的舞台表演,不仅给大众奉献出了新时代的风韵,更为观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精神享受。传统武术的主要根源在民间,内容丰富,不仅表现了武术的本质特性,更能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武术具有丰富的技击内涵,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而竞技武术则更适合时代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各有其优缺点,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武术这一丰富而厚实的基础资源,传统武术是根本,竞技武术是龙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以通过竞技武术培养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以及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等,通过传统武术的学习,培养自身的攻防技击意识以及用武术文化引导和养育习练者。这样不仅能满足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能弥补现代竞技武术的不足,培养出能满足现代需要,真正“懂”武术的专门性人才,促进中华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高校是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渠道,也培养人才的场所。目前,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竞技武术套路坚持的发展方向是高、难、美、新、真,虽说它的发展迎合了时代的需要,但是其发展已经丢失了原有的本质——技击性;而散打虽突出了技击性,但是,却缺乏民族文化的蕴养。传统武术内容丰富,不仅很好的表现了武术的本质,更能在一招一式中体现出东方文明古国特有的文化,但是在高校积极的开展中,由于传统武术人才的紧缩、传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以及现实的“生存”问题的影响,使得传统武术不易开展或开展的比较艰难。其中就业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但是学校可以采用“引进来,送出去”方式,培养师资力量;采用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协调发展的方式,将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在教学过程中融为一体,培养出“能”武、“懂”武的专门性人才,促进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福栋.试析武术文化的特性[J].武汉体育大学学报,2007(5).
[2]秦子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
[3]蔡仲林,罗远东等.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办学现状调研[J].体育学刊,2007(14).
如果说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可以视为这个社会的“精神”表达,那么,文化领域内的裂变、矛盾、紧张等症状,便可以视为社会分裂的表征。作者周志强教授在书中用了绝大部分的篇幅谈论大众文化,其实他关注的是社会变迁以及分裂本身。作者信手拈来,呈现了大众文化领域内的种种症候。
作者敏感于我们这个时代伟大与渺小的鲜明对比。我们不缺乏国家主义的宏大叙事,典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国在国际上为打造国家形象而做的广告等;相对应的,是一系列关于个人生活缺乏希望和意义的表达,比如“矮穷矬”的年轻人以“屌丝”自嘲,比如“蚁族”现象引起的广泛共鸣,再比如《蜗居》对为生活压力所迫而不得不放弃尊严的现代人生活的表现。
类似的紧张也蕴藏在很多文化作品自身之中,表现为形式恢弘与内容空洞之间的巨大裂痕。比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这样的作品,场面尽可能追求宏大,色彩追求对比鲜明,同时辅以身材丰满的女演员的性;内容号称脱胎于《雷雨》,但《雷雨》中的批判意识在《黄金甲》中全部消失不见,只留下了阴谋诡计。奥运开幕式也有同样的问题,它看似以人海战术表现了中国的历史,却唯独看不到当代中国的精神。
作者批判地看赵本山的作品和晚会文化,称之为“傻乐主义”的文化,引用罗兰·巴特的话说,在一个充满不公正的时代,给人快乐的文化是可耻的;作者批判冯小刚的某几部电影,指出其给中产阶层空虚的精神世界提供安慰的本质;作者批判“公知”,毫不留情地说,“公知”们的争斗沦落为斗鸡般的街头约架是思想匮乏和蔑视思想的表现;作者还敏锐地注意到,带有政治含义的“青年”消失了,消费主义色彩浓烈的“青春”登场了。
更妙的是,作者还批判了文化批评这个行业本身,称文化批评分裂为以学院为核心的 “学究派”和以大众传媒为核心的“娱乐派”,前者用抽象的思想批判代替了具体的现实的批判,后者则制造了批判的全民狂欢。
那么,作者自己的文化批评属于哪一类呢?客观地说,它并没有滑向这两个极端的任何一个,这是它值得一读的原因。让这本书值得一读的真正原因是作者的政治经济学视野,他没有就文化谈文化,不但列举了社会的精神分裂症状,也剖析了社会患上精神分裂症状的根由。不妨直接引用作者的原话吧: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24—02
在时下所能见到的大多数人文工具词典中,仍查不到“人文精神”这一词条,尽管在相关实践中已被运用了20年。它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由于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及其当前针对性,继而成为学术界和思想理论界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从它产生的时代背景看,适逢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曾出现了普遍的价值失落、文化失范、道德失度等状况,这成为提出“人文精神”的现实起源。而它的被提出,也正是以期实现对这种丧失的有效救赎。
“人文精神”概念一经提出,便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表述、理论规约到疏理其学术前史的发展过程。纵观这一轨迹,其含义彰显于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作为一种“意义领域”(相对于后现论的“无意义”而言),它指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与把握,是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力,亦即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着眼于对人类的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追求的沉思。
第二,它是对人之为人所持有的文化教养的珍视,是对建立于个体精神原则基础上的人的尊严、人的感性生活、特别是个体的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的权力的珍视,也是对建立在教养有素基础上的每一个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自由发展的珍视。其中每一层次都包含并体现着人的永恒追求,且具有超越当下而展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前景的意义。
第三,是对人之为人的一种理论阐释和实践规范,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提升。它由历史发展积淀而来,又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方式之中,是世代相传的、不断流动的、处于不断重建的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意识,其生命力
在于它与现时的结合上。
第四,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与追问。这些由不同论者所给定的含义,既有相同取向,又有相异角度。但它们共同构成了对“人文精神”的全面阐释和界定。
无论何时何地,教育的发展首先建立在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这一基本目的之上。人的生存与发展,其质量如何、前景如何,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就目前为止所形成的关于人文精神的各种解释来看,显然它是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之一。因此,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必须对人在生存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自己的方式予以深思和解决,尤其在当下中国社会从心理深层仍未彻底达成发展与平衡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正因为这一原因,在当前教育发展中全面而深入地提倡人文精神,不仅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使然。从当代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大背景看,它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挑战:人类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生态环境的全球化危机;激烈的竞争——经济的、文化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的失衡——这其中也包括教育自身所携带的机制性、认知性困境……诸多问题都需要得以解决,特别需要通过教育来解决,而所有这些问题又都非常直接地成为人文精神关注的焦点。
此外,就中国国情而言,社会生态给人的普遍生存带来的种种冲突,在深层仍属于人文精神范畴。例如经济生活与文化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等等。所有这些冲突,无不浸染着人对自身价值、生存意义、权力与尊严的不断思索与追问,饱含着人文精神的气息,呈现出对人的文化关注与终极关怀的历史深度和现实张力。这都是当前教育发展所无法回避的现实。当下教育对“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若从“人文精神”角度解读,或具有革命性,但功利的生态使得教育在定义内涵、实践内涵等要害环节大打折扣。如此而言,弥望的便是“稻草人”的舞蹈与“空心人的歌唱”景象。
人文精神的匮乏首先表现在教育的匮乏上,进而也表现了生存的匮乏。这便是将“人文精神”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词的关键之所在。
提升人的素质,要义是提升人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第一所指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文化关怀(或人文关怀)。这便是人文精神与教育发展的链接点。同时,教育本身也是文化构成的要素,它与人文精神拥有同质的关联性。但教育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具备传递、选择、创造文化的功能,因而它又可以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和播种机。这是可将人文精神纳入教育发展内容的理论依据。教育也将因此而获得它的当代性、针对性和前瞻性,这对教育而言无疑是一种输氧、补血的过程。如何在当前教育发展中有效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或许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 形精神与教育发展的目标确认。人文精神以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为背景,以人为核心,直接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并从人的心理、意识、精神等内在层面出发,探究人的内部世界对自身生存的潜在或显性的影响。正如“人文精神”在字面意思上所显示的那样,人文精神以反思、选择、批判和重建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为己任,它是一项非直接物质化的生存工程。教育发展不仅具备这种非直接物质化的特性,而且在终极目标上与人文精神有着同质、同向的关系。此外,从教育角度看,这一目标的确认,也意味着对教育本身从思想到方法都是一种充实和革新,使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人文思考,获得更丰富的内涵。
2 平衡“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从思辨意义上讲,“工具理性”本身处于“价值理性”的思考范围之内。相反,“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思考容易陷入实用与狭隘。人类面对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功利选择和急功近利心理,往往导致对“工具理性”的片面夸大和对“价值理性”的忽视。在这方面,历史的教训数不胜数,人类也曾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当人类凭借技术发明和科学进步在自然界获取了生存保证后,对“工具理性”的崇尚与信仰是不言而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价值理性”而到达彼岸天国。事实上,自工业文明发生以来,普世性的对人自身含义的反思与追问,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的质疑,对人的异化的重重忧患……这一切始终伴随着人、困扰着人。这都是因偏废“价值理性”而带来生存恶果的常识性例子,也是对“工具至上”、“技术万能”的讽刺。在20世纪最后的三四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人为中心论题的研究,哲学和各人文学科重返“人”这一主题,正是对工具理性极度扩张而导致人的物化这一现实的积极救正。在西方,像海德格尔、萨特等人对人的现代性困境的反思,都集中到了对价值理性的进一步追寻上。这表明人类生活的意义绝不会限于追求物质财富一端,他们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富于理性的人类,其智慧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工具理性”的运用上,因为他们同时还具有发展“价值理性”的巨大需求和潜能。
因此,在关于人的评价与历史判断中,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不可厚此薄彼、有所偏废。只有二者兼具才是历史进步与文明发达的真正标志。那种“先工具理性、后价值理性”的强调必然导致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失衡,造成巨大的社会偏颇。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进步与技术革新,在当下教育发展过程中融入这一观念,尤具深远意义。而方兴未艾的对于人文精神的思考,又为此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它是从更深层次上对遭到偏废的价值理性的确认。
关键词: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差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81-01
一、造成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差异的根源
(一)文化熏陶以及文化背景差异
在西方,基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人格及其相关的个人意志自由、责任、义务、人生观等等均由理性精神来统率和支配。但是在我国,圣贤、大人、真人等等惯性思维均停留在人间的水平方位上,换言之中国人居于中心地位的神性人格是由人与人的伦理即从政治关系中得以体现的。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是中西方最深层的价值本性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映现,中西方各自所属的文化系统的背景,直接影响着平面设计师们的审美和创作观念,这些文化的差异也致使设计领域迥然不同、泾渭分明。
(二)民族民俗差异导致视觉和情感、爱憎迥然不同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意味着安泰祥和。由于红色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国人们之于红色无限的偏爱。中国红嬗变为国人之魂,我国的国旗即是红色的,红色弥漫着中国人浓化不开的人生情结,象征着热情、奋进的民族品格。而红色在西方人心目、眼中代表的意义正好和中国的观点想反。西方文化中的红色绝对是讳莫如深的,红色是“火”、“血”的联想,它意味着残暴、流血,譬如残杀复仇、暴力、血腥镇压。相应的,中国人妇孺皆知只有在灵堂上才会见到黑、白、蓝色,这些色彩象征死亡和悲痛。但是西方却崇拜黑、白、蓝色彩。在西方,蓝色意味着信仰。设计思维的中西方差异深受民族民俗各方面因素影响,同时给予平面设计师们不同的创作源泉。
(三)文化历史长度不同导致创作精神有异
西方的设计师冒险精神较强,设计师颇具冒险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没有传统历史文化因素束缚、没有固步自封的旧思想形成缧绁,善于主动发现和大胆利用稍纵即逝的灵感来创作。基于以上种种因素,使他们具备创新、大胆的想法和超脱的创意。而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却匮乏这些。他们都是按照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来设计,去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设若我们的民族不那么保守,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完全抛弃那些被中国的传统所不允许的因素,放下包袱,敢想敢做,使自己的才华得到最完美的展现,即可使作品愈加趋于完美。
三、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差异
(一)创作思维的差异
中国的视觉传达作品比较侧重“心境”的传达,中国设计师大多利用挖掘图形符号的深层含义去更好的表现作品所要传达的意义。西方平面设计作品中则喜欢画面视觉张力的表现。如中国设计师靳埭强将中国的传统图像运用于设计中,其著名作品:第三届亚洲艺术节海报就是利用传统资源创作的富有民俗风格的形象,通过对于东亚四国艺人的经典化妆的组合而成的面谱图形形成意义表达,将诸类林林总总的演绎器具融和到中国传统的七巧板里面,构成了颇具华夏东方典型文化意味符号的图像。而在德国奔驰汽车成立100周年纪念日,艾伦·弗莱彻(英)强调“100”在设计中的形象化,巧妙的以轮胎的形象在设计中将“100”进行了形象的调整和变化,以“”构成放大的圆圈,形成构成了100的符号,具有现代设计的符号意义。
(二)透视形式的差异
透视于中国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上是最根本的,中国平面设计师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表现形式讲究的是意境,天南地北的绝佳景色可以大融合,可以在创作上海阔天空的虚构。而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着重于焦点凸现,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体现了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方寸之间的精工细做。
(三)西方惯用分割法,中方注重平衡法
西方平面设计师在平面构成中习惯用分割法把整体分成部分。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产生良好的效果。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约束的感觉,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给人清新之感。
中方平面设计师于创作中惯用平衡创作手法及技巧,中国平面设计表现形式是能够融合“师法自然型”、“继承前人传统,更加注意自生活所得的创作路子“以古开今型”、为高度统一体的一门综合造型表现艺术。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差异原因主要在于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影响着不同的思维生存。虽然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中西方平面设计必将碰撞出更美丽的火花。
【关键词】古典诗词文化 弥合 素质缺陷 人文素养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并不一定是生活的美好和心灵的幸福。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重物质、轻精神的社会。正处在人生观、社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面对巨大的诱惑,部分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素质缺陷:盲目愤世嫉俗,过度消极颓废,心理极度脆弱,理想责任缺乏,思维简单幼稚,想象能力匮乏,精神情感冷漠,独二代三代的心理焦虑等等。在现代文明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借助古人的思想弥合这些伤口。把古典诗词强烈的人文阳光做为引导,发掘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资源来弥补学生的素质缺陷,对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善学生的气质性格
中国古典诗词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举凡胸怀天下、嫉恶如仇、自强不息、珍视亲情、修身养性……,包罗万象,这些都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
1.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代的高中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从小在众多长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容易表现出自私、脆弱、承受能力差、缺乏进取精神等心理的缺陷。他们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往往不知如何处理,有的甚至会走向极端。
古典诗词中有大量诗歌表现出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抗争,在挫折中的奋起,在各种打击下的坚韧与旷达、乐观与昂扬,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苏轼一生处在新旧党争的漩涡之中,“乌台诗案”中几乎送命,宦海沉浮,屡遭贬斥。被贬黄州时,他在《定风波》中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他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即使被贬到远在海南岛的儋州,他依然不改自我,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身处逆境而不觉其苦,反而将此当做人生难得的游历机会,苏轼的这种乐观旷达的心态,总能激起后人的唏嘘感慨。像这样在古典诗词里表达进取乐观的诗句俯拾即是: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人于绝境中看到希望;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人体味执着昂扬的乐观精神;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人领悟一种不懈的追求的积极进取精神。
我们专门把这些类似的诗词名篇单独编辑成校本教材,提供给学生阅读。接触到这些诗词的学生大多身上焕发出的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和坚忍不拔、傲视挫折的执着精神,很明显烙上了古人的印记。
2.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气质人格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心灵的充盈和幸福感的增加。市场化、功利化的风气影响了学生的道德成长,很多学生缺乏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格,思想浅薄庸俗。
古典诗词里有“长河落日”“骏马秋风”,也有“小桥流水”“春雨杏花”。欣赏古典诗词,学生可以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感受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可以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欣赏矢志不渝;可以在《大风歌》中体会志得意满;可以在“力拔山兮气盖世”中品味英雄末路。引导学生在诗歌的王国里感受王维的超脱、李白的洒脱,苏轼的旷达、杜甫的沉郁顿挫。古典诗词就像一个知识的万花筒不管从哪个方面进去,不管从哪方面欣赏,里面都其乐无穷,都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悟,获得内心的充盈,进而养成气质,塑造人格。
二、培养学生的理想责任
1.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当今物质文明急剧发展、多元化思潮碰撞的形势下,高中生由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产生道德消极、价值观念扭曲,厌恶读书,沉湎网络,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没有生活目标,缺少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情况。
在中国古典诗词王国里,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无不蕴含着高昂的理想追求和社会责任意识。《离骚》中的屈原绝不同流合污、九死未悔的执着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淋漓尽致地凸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于谦《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让人感受到为了理想、不怕粉身碎骨的顽强;岳飞《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人产生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激情。
这些古典诗词中的经典篇章正是激发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素材,很容易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努力学习,追求理想,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时代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关键词】民族性 动画
一、民族性
动画的民族性是指通过动画作品展现本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传达出其独有的气韵和精神,不仅要在视听等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民族性的积极展现,还要在作品的主题、精神意义等艺术内容中对民族性进行深入表达。纵观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本民族的社会精神面貌,从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二、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民族性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集体主义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强调集体是第一位的,个人要服从于集体。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以“仁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修身养性和伦理亲情在中国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儒家学说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提倡“文以载道”,表现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教化作用,让观众获得教益。“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人们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其意蕴深远。意境是我国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是指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技术的发达国家,长期处于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前沿,在世界历史舞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人强烈的优越感和乐观自信的心态,使其不拘泥于历史、不墨守成规,尊重文化的同时却又时常持怀疑态度,对现实和权威也不盲信盲从,常常对传统观念进行颠覆。多元化的民族和开放的社会观念,使得其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也是促使美国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
民族性格的形成跟本民族的历史、地理等方面关系密切。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狭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所带来的隐忧和恐惧成为笼罩在他们心灵深处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造成日本国民严重的危机感和悲观心态。日本是一个等级观念很强的国家,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很强,对于国家和自己所处的集体有着非常强烈的归属感。武士道精神深入日本人的灵魂,延展至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作为一种国家伦理,形成了全社会范围内的文化认同。日本人有很强的适应性,善于吸取外部文化、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能够迅速地将外部先进的东西融会贯通,转化成带有典型日本特色的文化。
三、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民族性在动画创作中的体现
“诗言志”“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结合是中国学派动画家的艺术追求。中国动画电影崇尚以形传神,主张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动作设计夸张的幅度并不大,看重的是韵律和意趣,意境美是我国艺术自古以来的追求。
美国的动画片以轻松、幽默的喜剧题材居多,较少有严肃的历史题材,即使是正剧通常也是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美国动画片以人物性格鲜明、造型生动可爱、色彩亮丽明快、动作夸张搞笑、语言活泼逗趣、富于想象力和幽默的运动表现见长,节奏很快,令人眼花缭乱。无论是什么主题,总能带来愉悦的感受,让心灵得到温暖和宁静,营造了一个梦幻的乌托邦,使人们远离现实的束缚和压力,获得心灵的安慰。
日本动画以正剧和悲剧居多,相较于美国动画多了几分感伤情怀,很多动画片中都笼罩着淡淡的哀伤。日本动画作品注重精神层面的探索,涵义复杂、意义深远,具有巨大的艺术冲击力,给现代人的心灵造成巨大震撼,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含蓄,叙事细腻、节奏较慢,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喜欢对生活进行细腻的描绘,如实地反映现实社会,在平淡的背后有着不同程度的寓意。
四、中国动画与美国、日本动画的民族性比较与思考
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的差异,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动画有着不同的民族风格。我国民族艺术中塑造形象注重“神似”和“神韵”,在动画中体现出了独特的民族风貌,如在动画角色的造型中,注重表现角色的性格、思想、气质和品位等内在的精神特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成就了世界动画史上的“中国学派”。但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往往体现在对于文化形式和文化元素的展览,在民族文化精神上有待更深入地探索,在民族文化的开发上也需要改进。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绝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内涵和意蕴。真正的民族风格不在于表现了多少民族化的元素,也不在于取材于哪部经典著作,而在于是否蕴含了深刻的民族思想,体现了优秀的民族传统精神,是否具有中国艺术的神韵。
从当前动画市场来看,美国、日本动画占据着主流地位。虽然美、日动画的商业气息浓重,以迎合世界观众的审美取向为目标,但其动画作品都十分鲜明地展现出其民族性,向世界传播着其各自的民族文化精髓。美国动画从内容到形式上渗透出民族性的文化精神,乐观自信、追求自由、勇于冒险、拼搏进取等鲜明的民族文化品格如美产标签一般极易识别,使人们在欣赏美国动画片的同时也接受了美国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日本动画始终带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点与风格,其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洋溢着东方人文精神之美。在体现民族文化风味方面,将日本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性格渗透在作品的一点一滴之中,具体、鲜活、深刻地塑造出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
每个国家的动画市场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动画的民族化不是简单的传统化,不可照搬以前动画的形式和手段,而要从民族文化中寻找当代人所想、所需、所缺的精神和文化精髓,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挖掘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只有这些积极向上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才能赋予动画艺术以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博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脆弱紧张的精神世界与强大的物质实力和完善的制度设计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正处在全面转型的时代。对于每个正在获得更大自由度的个体和群体来说,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心态转变、心理调整以及精神转型。因为,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格与能力、身体与精神之间的和谐与完善。更进一步说,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健全的心理与精神是每个个体抵御诱惑和冲击的最后屏障,也是实现人格升华的持久动力。在现实的中国,这一点尤其重要。在中国,与物质生活的改善、制度的改革完善、交往范围的扩大等物质、制度层面的转型相伴随的是,社会压力感的增强,紧张、焦虑、担忧等成为已经分化的社会各阶层共有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脆弱紧张的精神世界与强大的物质实力和完善的制度设计形成鲜明对比。显然,这样的状态难以为社会的顺利转型提供强大的心理慰藉和精神支撑,更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
精神转型的核心在于消除已经从根本上制约乃至误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的情结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中国人来说,精神转型的核心在于消除国民心理中某些历史累积下来的,已经从根本上制约乃至误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的情结,最终建立起适应新时代的新精神。对于许多人来说,要去除这些情结,是艰难的事情。一方面情结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深藏在心理底层的无意识组合。另一方面,这些情结并非个人单独所有,而是具有群体性的,很容易在集体行动中被呼唤出来,成为促成集体非理的力量。国民精神的转型可以从五个方面人手:
消除匮乏情结,建立分享精神。物质匮乏一直困扰着中国这个人口大国,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以及缺乏效率动力的计划经济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物质的短缺,既直接制约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加剧了人们对未来预期的担心,甚至滋生出恐惧。在行为上体现为对自身利益的过度重视,对公共利益的忽视,甚至有意侵犯。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社会分配的公正,匮乏情结应该逐步淡化出人们的心理。要在衣食无虞、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的基础上,建立起分享精神。在分享的过程中,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与共同体的价值。
淡化赶超情结,树立共存精神。对于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赶超现有的现代化国家,既是国家的战略任务,也是激励国民精神的动力。“赶英超美”曾经是无数国人的梦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曾经鼓舞了几代人的奋斗。要实现赶超,就必须放弃其他的目标,牺牲某些东西,这固然会凝聚力量,形成优势,在短期内达成目的。但是,过强的赶超情结,会使我们始终用二元对立的定式来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用过激的行为来掩盖脆弱的内心,因为意气失去平和。随着国力的增强,赶超的任务必然会被维持格局的责任取代,从国家到国民都要树立起共存的精神。
消除零和博弈情结,树立共赢精神。所谓“零和博弈”就是输赢结果非此即彼,只有一方获利。这种情结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制度基础。从传统政治中的“成王败寇”到现代政治中的“斗争哲学”,都曾经为其的产生和存续提供着有力的支撑。而市场经济初期的恶意逐利和竞争又为其提供了经济生活的土壤,复活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逻辑。当匮乏情结与零和博弈情结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必然会放大人们的恶行。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人们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利益相关性逐步增强,共赢精神的发展必然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支持,这从根本上有效缩小了零和博弈情结作用的空间。
淡化差序情结,树立公共精神。“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基本模式。关系有亲疏,等级有高低,距离有远近。将人伦关系推广到整个社会关系,乃至政治关系中,从而形成有序稳定的格局。毫无疑问,在这种以血缘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差序情结,为人们提供了界定自我社会位置、形成社会认同的便利工具。但是,这种熟人社会的心理结构,难以为正在形成的陌生人社会提供全面的心理精神支撑。尤其是其内在的封闭性、等级性,与现代社会需要的公共精神并不吻合,反而成为实现社会公正的障碍。随着人员的大量流动,传统共同体被打破,我们应该建立起消除各种身份歧视,尊重每个个体,并使每个个体能够为新的共同体贡献力量的公共精神。在这种公共精神的驱动下,个体才能从陌生人的社会中感受到认同乃至温情。
淡化从众情结,鼓励自主精神。从众情结既有传统基础,也有现代土壤。在传统社会中,它表现为不出头、随大流;在现代社会中,它转化为跟风和盲从。从某种程度上说,从众情结解决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只要跟随他人,就可以避免尴尬,甚至错误。但是,在消费主义日益浓烈的当下,人们往往因为压力而从众,从众又会带来新的攀比压力,从众与攀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更为重要的是,攀比心理往往会误导竞争。应该看到,随着个体独立性的增强,自主精神也在形成。自主精神的核心是尊重和发扬个性。这要求整个社会要有包容精神,尊重差异和多元。
“财富万能”、“制度万能”的简单化思维,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国民心理改造和精神建设
Abstract: The Road and Bridge Company's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sum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ulture. Excellent road and bridge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timely need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it can help road and bridg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oad and bridge companies. Can be seen to strengthen the road and bridge building of enterprise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or this topic first mentioned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corporate culture difficulties, and then of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the significance of corporate culture. With a view to the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to bring corporate culture reference.
关键词:路桥企业文化建设 重要意义
Key words: the importance of road and bridge building of enterprise culture
一、路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路桥企业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企业文化建设困难。从事公路、桥梁建设、生产、经营的这样一种经济组织是路桥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方面,它虽然具有企业的属性, 但由于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如公路和桥梁等附属设施)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和长期性、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和不可转移性。再则,工程产品多属露天作业,体积庞大,受自然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较大。这些路桥企业的独特特点,都给路桥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 路桥企业因其工程产品的固定性, 只能在相对固定的工程地点
工作,时间有的需要半年、一年, 甚至有的是几年。这样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精神生活也相对单调、枯燥,贫乏。再加上路桥企业的工程地点一般是在那些较偏僻、贫穷、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地方,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技术条件也相对的缺乏,这给路桥企业文化的构建带来困难。
其二,由于路桥企业工作性质等原因,员工中的女性员工相对较少,再则,由于工程生产的流动性和艰苦的工作场地,所以单身的男员工在这种流动的环境中遇到合适伴侣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有家属的员工也不得不忍受长期的两地分居。所以,丰富的文化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但是路桥企业生产的这种流动性又决定了员工必须跨地区、甚至跨省区作业, 有的构建起来的企业文化,对其进行系统、长期、有效的维护的难度也大。所以这就导致了路桥企业员工积极性下降、忠诚度下降、跳槽的现象出现。这些都给路桥企业文化的构建带来困难。
二、路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凝聚力
突出本行业的特点,推广、弘扬“筑路人”精神。“筑路人”精神是由公路施工企业倡导、广大员工认同并理解的群体意识,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职业思想、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企业及其员工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路桥企业各种精神因素的凝结和融合,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无形“资源”。通过弘扬“筑路人”精神,可以把潜在于员工中的认识、信念、理想、追求凝聚为统一的群体意识,促进路桥集团的发展。
2、加强约束力
通过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员工们自觉接受文化的规范和约束,按照企业价值观的指导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奉行企业精神,共建统一的群体意识,构筑知礼仪、重修养、守公德的情操,使其符合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3、引导员工
路桥企业的企业文化使员工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能有效地引导企业和员工明确地认识到,自身努力的方向,怎样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将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引向和企业同一目标和方向。
4、有利于路桥企业形象的宣传
路桥企业的企业理念、企业家形象、员工形象、企业环境形象和企业信誉等内容。通过企业的文化得到宣传,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公司的魅力和其丰厚的文化资源。树立路桥人对企业文化的自信,进而确立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自信。加强企业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品牌。让它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总结
以上本文就路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谈到了路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企业文化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困难,接着从正面谈到了加强路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对路桥企业的意义。列举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瑞峰.路桥施工企业人性化激励机制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 (01)
[2] 叶家云.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魅力中国,2009(07)
[3] 马仁玲.浅析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07(09)
[4] 盛振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山东高速集团又好又快发展[J].山东政报,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