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范文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

第1篇: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以人为本

一、加强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深入推进,促使我国公民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使得人们从以物质为主的发展状态逐渐转化为以人为主的发展状态,即更加强调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与动力。这就使得实现人的现代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人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能力与知识素养的提升。图书馆作为提高人的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使得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在推动图书馆理论建设与实践服务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使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前推进的根本要求。

二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的需要。一直以来,图书馆都承担着保存文化知识、传播科学信息、挖掘智力资源、实施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社会职能。而这一社会职能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而且需要图书馆相关人员对人类文化事业的热爱以及爱岗敬业的人文精神。但随着各种各样信息服务形式的出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正在不断下降,而要增强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形式的竞争力,就必须从各方面强化图书馆的社会职能。[1]科学技术作为优化图书馆硬件资源的重要支撑力,使得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路径。而以人为本的软件资源的提升同样也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强化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人性化意识才能够由内而外的增强图书馆的整体实力。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最大化的本质需求。

二、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是人文性。任何学科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们对此学科的实际需要,图书馆学同样也不例外,人们对信息知识的需要正是图书馆学出现的根因c动力。从哲学角度去看,图书馆所有活动的目的与主体都是人,图书馆学也是一门以人为核心的学科。从某种层面去讲,图书馆学就是研究人的一门学科,其学科特性展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文化哲学。图书馆的所有信息资源系统都是根据用户群的特定需求而设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用户服务,提升社会效益与服务质量也是其最高目标[2]。

二是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思想行动的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作为开放的、公共的、免费的服务设施与组织机构,必须满足人们追求知识的平等权利与人文理想,在具体的服务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保障广大用户实用知识资源的平等地位。具体而言,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平等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用户资格的平等性、知识资源利用的平等性、知识阅读的平等性、参与图书管理的平等性、发表意见的平等性等方面。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在图书馆学中彰显人类的平等理想是一项根本内容。

三是和谐性。图书馆学中的科学内涵,主要是指在开展图书馆相关活动中对科学技术的实用;图书馆学中的人文内涵,则是指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人的进步与发展。与技术学派秉承的“唯技术论”思想不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即不但要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又要兼顾人文主义的发展。[3]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即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文思想的推动,只有将两者进行融合与统一,才能够促进图书馆学的和谐有序发展。

三、强化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路径

一是大力加强图书馆学的服务理念。图书馆是一个存储知识资源的公益性机构,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肩负着全体公民获取知识的基本权利的责任与义务。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提高其服务意识,树立以读者满意为发展目标、以人文关怀为主要特征、以官员素养为根本载体的综合服务理念。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相一致,因而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确立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思想观念等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数字化信息发展时代,公众获取知识的途径愈来愈多,图书馆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只有实行个性化、公平化、免费化的人本服务,切实保障每位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正当权利,才更有可能增加图书馆对广大知识用户的吸引力[4]。

二是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技术学派逐渐陷入“唯技术论”的认识误区,部分激进的图书馆研究者甚至提出了图书馆消亡论。技术学派偏执于技术的观念认知,对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已经构成了消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书馆学的生存危机。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促使图书馆学研究认识到人文思想的重要价值,平衡人文与技术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是实现图书馆学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是积极提升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是信息科技时代的核心支撑,知识是新时代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则成为了各行业高度关注的课题。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不但拥有海量的显性知识资源,而且包含从事文献资料管理的图书管理员等隐性知识资源。所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既有对显性知识资源的管理,也有对隐性知识资源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加强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平台建设,确保每位公民都能自由行使图书馆阅读权利,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社会价值,强化图书馆学知识推送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5]。

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将人列为图书馆学的中心对象。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不是为了抗衡技术学派的“科学图书馆学”理论,而是为了肯定与恢复图书馆学中固有的人文主义属性,推动图书馆学人文内涵与科学内涵的统一和谐发展。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修正当前图书馆学理论的手段范畴与目的范畴的本末倒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现代化图书馆学的基本范式与原则的根本转规直接相关,是将“自然与人的新的联盟”思想观念贯彻到图书馆学中的重要表现。意识到这一转规对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对推动我国的图书馆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付丽.试论图书馆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J].鸡西大学学报,2005(04).

[2]黄顺荣.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学五定律》之图书馆社会学思想浅析[J].津图学刊,2001(01).

[3]靖继鹏,陈勇先.试构造以用户为核心的情报学理论体系[J].情报业务研究,1991(04).

第2篇: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范文

知识网络化的到来,必将衍生出与时代适宜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势将不断迁变和亚更新。由此,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育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按最新课程标准来安排设计,时代的变迁促使教育有极大的改观。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空间设置、受地域的束缚弱化了。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因受网络的影响而改变。知识信息的获得丰富了,网络化特有的交互性、平等性和多样化的趋势必多影响固化的教学体制。教学体制、方式、手段等等势必随网路时代的更新不断完善。互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网络化教学的社会发展趋势。

凭借网络化教学,知识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容易使学生从感官上穿越时空到达的特定的社会模拟时代,体验和感悟原有文化成为现实。可以说学生是在浩瀚的信息海洋汲取知识,由此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必将在网路时代更显重要。

如何定位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呢。这是专家学者们探讨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十一世纪,全球知识信息网络化令中国教育具有不断学习的特点更加明朗化。知识网络化、人文主义思想、中小学教育三者的融洽与否关系着社会的未来与希望。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促使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更加重要,亟待不断完善。

首先,人文教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具备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性

人文教育学科同哲学、社会学、文学及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一样,是以人的教育为中心,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品德的提升,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为最终归宿。

由此,作为网络化教育中的主体——学生的人格将得到旷古未有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强化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首当其冲的任务。

基于互动多媒体手段,网络化教学使得各个人文学科涉及到的人物,在学生心中将留下个性鲜明的印象。教学中涉及到的诸多关于特定时期的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相互融合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乃至社会的演进变迁,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征诠释,人物个体的复杂化,艺术的多姿多彩,这一切人文教育素材展示都将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更加明朗化。这与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网路时代的教育影响力强大功能不言而喻。

其次,网络化时代人文主义教育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促进社会更加健康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时代,如何塑造完美的人格?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到的人文素材人物篇章,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士、侠义忠士等许多古今令人敬仰的人物,犹如夜晚灿烂的群星,生龙活现的出现在学生的视野里:古代的岳飞、文天样,当代的焦裕禄、雷峰、孔繁森等其人性光辉形象感人至深。中小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应该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永恒的道德教育,有意识的展现、不断的熏陶、慢慢地感化,不断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不断的教化,不断的完善学生的人格。明白是非判断,隐化了强制的外在教育,让教师与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养成与完善。

再次,网络化时代人文主义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明辨思维能力,诚信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尤为明显

在二十一世纪初,在这个网络化信息时代,人文主义教育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诚信原则尤为重要。紧跟时代步伐,能力的培养不可缺失,但是诚信的培养更加突出。在人文教育教学中,即重视学生的理解与明辨思维,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兼顾诚信的培养,这体现了网络化时代的人文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突出作用。

第三,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中小学人文教育更加突出情感、价值观与世界进步国家想融洽

中小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定位于是人格教育与道德提升,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受教育者与世界进步国家人文主义教育相适宜。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世界各国定位基础教育的使命时.着重提出为最终实现真正的世界公民的目标而努力。

由此我国的人文主义教育必须深思的几个问题:

l、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定位;

2、强调认知学习,更要强调情感和行为的教有定位;

3、学做世界公民,与世界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定位。

以上三点说明,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定位倾向地位尤为重要,这关系着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人类的教育。

第四,二十一世纪网络化时代,中小学教育意识形态的倾向定位不同凡响,须科学分析定位

世界有众多不同的国家,各国之间依然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存在着历史上的众多差异。如何在人文主义教育学科定位分析呢?这需要借助于网络科学手段辨证的分析。

第3篇: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现代广告人文主义表现

美国广告协会对广告的定义是: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改变人们对于所广告的商品的态度,诱发其行动,使广告主获得利益。正如广告大师奥格威所言:“广告的终极目的是销售,它是一种商业行为。”但我们也应看到,广告的本质是传递信息,它是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进行的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以往广告以“说教”为主的单一的传播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高层次精神追求的需要。同时,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消费活动中广告潜移默化地形成各种消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改变着人们的的兴趣、需要、动机、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现代广告更应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担负起使信息接收者(受众)产生积极影响的社会责任,而这种社会责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传播商业信息的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广告中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从而为消费者构建一个和谐的消费空间,营造正确积极的消费价值观念。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世界观。中国三代时期,周公提出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思想,便是中国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雏形。到了春秋百家争鸣时期,孔子儒家思想强调的“和谐”、“仁爱”、“天人合一”等进一步奠定了东方独有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牺牲精神”的“人人”思想:“若人人都爱人,那么人人都会得到关爱”,体现的是超越个人利益的、着眼于全局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张。在西方,我们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观点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早期人文主义观点的影子,但它和东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略有不同,因为西方自古崇尚英雄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的作用,重视个性的张扬及追求自由。在这种文化意境下,西方的人文精神更多地表现为追求思想的自由、个性的解放。

这样看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现代广告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为三个方面:非功利性,“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思想的体现,指不带有私利性质的思想,以广告而言最为直接的代表是公益性广告;思想自由、个性解放,意指商品本身及在广告中体现出的尊重与强调受众个性的诉求主张;人本主义,一种人性化的关怀,指一切的出发点以人为基点,最为具象和具体的理论是工业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理论。对广告来说,笔者认为可理解为对人类情感、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层面的关怀。

一、广告中非功利性的体现

广告按其最终目的可划分为盈利广告(商业广告)和非盈利广告(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是指非商业性的广告,其借助广告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向大众传播公共意识与人文精神;通过对某种观念的传达,呼吁公众关注某一社会问题,以合乎公众利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或社会风尚。它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商业广告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性质,也是人文主义中非功利性层面最直接的体现。公益广告由于社会性特点,因而能很好地成为企业与受众沟通的渠道,因此,我们现在也能看到很多从公益角度出发的商业广告。这一类广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单位直接赞助某些公益活动,在公益广告中以署名和打标的形式宣传。二是直接以倡导某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为其广告主题。例如农夫山泉2002年的“一分钱”电视广告,广告镜头中,一群孩子欢笑着踢球、跳绳。画外音响起:“两块一根的跳绳,二十元一副的球拍,一个像样的篮球架……从现在起,每喝一瓶农夫山泉,你就为孩子们的渴望捐出了一分钱。”结尾字幕是:“到2008年,阳光工程将为20万孩子带来运动的快乐。”又如吉利汽车的一则电视广告,在广告片中以这样一段话作为宣传的主题:“这个世界自从有了汽车工业以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也给这个世界造成了许多环境的压力。为了减轻汽车对环境的压力,我们应该更多地使用油电混合汽车和清洁能源,节能减排从你我做起!做中国绿色企业,我们在行动!”这则广告完全没有宣传吉利的产品,把重心放在了环保上,表达了企业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同时也表现了企业做中国绿色企业的愿景。这两则广告均为商业广告,却从公益的角度出发,折射出其非功利性。对受众而言,因其广告内容取材于社会问题,就比较容易引起共鸣,虽没有直接介绍企业产品,但企业积极的、关注公益的精神,以及企业整体健康的形象会深深地烙印在受众的记忆中。

二、广告中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表现

现在的年轻人更强调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以其为目标受众对象的产品无论是在产品的功能、造型,还是推广宣传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思想,从很多产品的广告语便可见一斑。例如安踏运动鞋的“我选择,我喜欢”的广告语,麦当劳快餐的广告语“我就喜欢”,伊犁乳品的广告语“我要我的滋味”,这些都是打上了张扬个性、自我标榜标签的以“我”为主题的广告。这其中最为成功的应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动感地带品牌的形象塑造。动感地带是中国移动通信为年轻时尚人群量身定制的移动通信客户品牌,定位在“新奇”、“时尚”,其一直寻找突破传统的推广应用方式,于2003年大胆启用台湾歌星周杰伦出任其形象代言人。通过大量的自我意识主题广告的宣传,宣扬青春、时尚、个性和勇于突破自我的流行气质,迅速提升了动感地带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成功地将动感地带品牌与年轻一代划上了等号,形成了年轻人特有的品牌文化,动感地带也因此成为中国移动品牌中客户量最大的团体。

这些产品广告中彰显个性、追求自由的主题,迎合了受众群体的精神追求,它印证了时下广告中人文主义里思想自由、个性解放层面表现的重要性,亦契合了当代审美观念和思维模式变化的需要。

三、广告中的人本主义关怀

广告中人文主义的第三个层面人性化关怀是从人类的感情角度入手,表现在广告中对人的情感的关怀,价值观的尊重,以及民族精神的肯定和鼓舞上。

人是广告的对象,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怀人的情感及内心需求的广告能在不露声色中拉近企业或产品和人的距离,使得消费者不自觉地产生好感和认同。例如三元牛奶广告的侧重点就是从回忆往事的角度凸显亲情和关爱,以及对一个悠久品牌的儿时记忆,以人最基本的情感作为基点,以求得情感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每个人的价值体系都比较复杂和抽象,往往被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的需求元素,但价值观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它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尤其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是受众价值观的主体观念。例如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中庸、重人伦、重面子、重义轻利、怀旧恋古、谦逊含蓄等方面。消费者从广告中所感知的企业、品牌所表达的价值主张与其自身价值观重合程度越高,就越能产生共鸣,就越易形成偏好。基于建设和谐社会而提出“和谐”观念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具象表现之一,它也因此成为众多企业广告宣传的基本切入点。在广告中注意与受众文化价值体系的对接,就会让受众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

“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创造一切,理解一切”。民族精神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在品牌打造和企业形象的树立上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使人们通过消费目标的选择对企业产生认同,更彰显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因此,广告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对受众地区民族精神的肯定与重视。例如运动产品行业巨擎阿迪达斯(Adidas)所做的奥运系列平面广告,以中国运动员为主角,主题是中国人为举办奥运会并获得胜利而感到自豪。广告画面中描绘出中国人万众一心,支持本国运动员的场景,他们或在排球比赛中帮运动员拦网,或给篮球运动员传球,或齐心协力将跳水运动员高抛到空中。阿迪达斯认为展现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是借奥运影响抢占中国消费市场的最佳方式。披上民族主义色彩的推广策略为阿迪达斯和对手耐克竞争提供了绝佳的武器。

广告的目的地是人,所以出发点应是为了公众利益,立足整体的人,着眼群体的人,并且重视个体的人,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人文主义思想为现代广告的创作提供了表达方法和价值取向。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行为,我们若要使这个传播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理念。

参考文献:

[1]金萍华,汤蓉.实用广告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

第4篇: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转变角色 人文素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一次全新的变革,它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各个方面,无疑也给思想品德课带来冲击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增强时代感,强化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因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人文科学,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也同样成了该课程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德国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教育一方面重塑人类的文明;一方面担负着科学和人文知识传承的任务。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对“人”的肯定成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发展为终结目的。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文精神有不同的时代主题,但它始终紧扣时代的脉搏,以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基本价值取向。

一、注重天性,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

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天性中,好奇心、求知欲是一个重要内容。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人的强烈的求知愿望能够因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而不断得到强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创造各种能够发挥、表现和确信他们力量和创造才能的领域,让他们经常地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就一定能使所有的学生不但在智力上,而且在道德上、情感意志上都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少年时代的求知欲又很脆弱,很容易夭折。一道禁令,一声呵斥,乃至一丝无意识的嗤笑,都会终止学生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体现人文主义的课堂教学,要求对这种求知欲进行保护,要像呵护荷叶上滚动的露珠一样保护好学生的包括好奇心在内的各种天性,同时积极加以引导。思想政治课上的许多课题是开放式的,答案并非唯一。所以,对于“有棱角的学生”、“不听话的学生”、“爱提问题的学生”、“好表现的学生”、“钻牛角尖的学生”,政治教师千万不可讽刺、挖苦、打击,从而浇灭他们智慧的火花和思维的亮点。

二、转变角色,放下架子

中华民族有着“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说法也充分体现了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师”的被过分抬高了的地位。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课堂上的权威,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必须服从教师。教师是主角,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观众,是知识的接受者。直接地说,这是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禁锢,与人文主义精神是严重违背的。因此,要解放学生,使他们有行动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成为真正的人才,就要求教师做到放下架子,变教师权威为尊重学生,变师长为朋友。

“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必要前提。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威,要求学生服从,必然会压抑学生的主动性。

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要尊重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和思想上。要真正“关爱”学生,必须走近学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关注与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了解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并以此为“契机”,构建符合他们需要的舞台。有些素材,来源与学生学习与生活之中,大家都有认同感,自然也感兴趣。这些素材是进行“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中的合作与竞争”教学内容的绝好材料。有了这些材料,学生会主动的接受新知识的。而这些鲜活材料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离不和学生的直接接触。由于长期教师的绝对权威作用的影响,使得学生不敢接近老师的现状不可能立即改观。所以我们必须主动的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四、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

由于长期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旧的政治课程、教材本身特点,使得我们政治教师特别累。一节课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下面鸦雀无声,在这场独角戏中我们真是抢尽了“风头”。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他们的思维,活动被逼到了教师辅好的管道里,动弹不得。这无异与是对学生“”的侵犯,是和人文主义精神背道而驰的。在思想政治课上教师发扬人文主义,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形成“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格局,要形成“教师少讲,学生多说”的模式,以教师的退换取学生的进。只有这样,学生的“自由与个性”才得以真正的保障。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第5篇: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大学英语;教学

近些年来,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获得了广泛地应用。从博雅教育发展至今,人文主义教育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现代语言教学理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文主义教学法。人文主义教学法倡导学生为中心,与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相吻合。在教育发展史上,有不少学者阐述或发展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如意大利的彼得拉克曾反复强调要尊重学生个性、关心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精神。我国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基于此,本文以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为视角,从基本概述和应用分析两个角度,全面探讨了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1.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的基本概述

简单地说,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就是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或主动参与的教学理论。教育学家罗杰斯于1969年将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要素归纳为:“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主动参与之势。” 在大学英语教学影响因素当中,学生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指出,学生是兼顾智慧和情感的完整个体。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自我意识作用的发挥。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教学目标发生了从重视知识传授—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提高的重大转变。由此可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已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充分强调个人情感因素与人际关系因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影响,并认为学习环境与学习气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保障。语言学习要想取得成效,需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使语言学习者保持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现如今,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已经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教学实践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就是其中的一种。但不管是何种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一致的:都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虽然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广还尚需时日,但是其功能与价值已经逐渐凸显出来,并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在长期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应用路径:

2.1.转变教学理念,强化课堂教学人文性

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强调学生的心理环境与主体因素,尊重学生的个人需要与个人感情。可见,它倡导的是一种认知与情感相综合的教学理念。对此,我们要切实转变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型教学理念,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2.2将人文主义思想溶于语言教学

在现实中,多数高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脱离学生成长需求而固守教材内容,将英语教学简单地等同为教材知识的讲授。很显然,这种教育理念忽视了道德教育与情感教育,背离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信息时代,英语教师应是英语教学与学生成长的教育者和指导者,这对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职业标准、人文素养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应用实践中,要将人文主义思想溶于语言教学,实现对教学法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顺利完成各项改革目标。

2.3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三化”

自主化、人文化、创新化是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课堂教学要切实转变教学模式,提升自学能力,实现自主化的目标;其次,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打造一个“语言学习中心”,让其能够顺利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再次,课堂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无限开放教学。

2.4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强化人文主义思想

个性化课堂是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的重要内容。按照个性化课堂的要求,活动力争运用所掌握的新内容、新知识进行语言建构,进而实现语言知识强化吸收的目的。而语言教学个性化与创新化又是个性化课堂的必备要素。在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讨论感兴趣的内容。因为课下讨论内容是可预习的,所以应当减少语言输出焦虑,增强课堂语言输出的灵活性与准确性,并最终实现各类教学目标。

2.5加强人文化语言实践活动

任何思想要想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就需要以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为依托,发挥活动的重要载体作用。对于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而言,同样也是如此。在现实中,戏剧、配音、演讲、英文报纸、英语角等等,都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当中。此外,还要建立语言实践平台,广泛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方法,指导个培养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策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教育环境下,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为了将该项工程做好,需要加大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的应用力度。具体而言,首先要对加强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要对当前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应用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分析;最后,要对加大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应用的路径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文主义语言教学观的功能和价值,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林,刘进.“技术精巧”与“人文关怀”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 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第07期.

[2]陈立群,李延林.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审视[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2期.

第6篇: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范文

[论文摘 要]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第7篇: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范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知道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基于以上教学要求,“文艺复兴”这一子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也是承上启下的内容。文艺复兴是在中世纪末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表现,在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特色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我班学生对历史概念往往理解不深刻,这就必然导致在运用知识方面力不从心。如何将历史知识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一直是我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这个子目就是我的尝试。“文艺复兴”留给我们大量的文学、艺术的作品,这些作品就成为课堂的资料。

诗人但丁的作品《神曲》欣赏:但丁把当时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安排在九层地狱的第八层,在一个火窟中永远受烈火的煎熬。但丁对地狱中的另外一个教皇尼古拉三世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把金银当作你们的上帝,你们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

选择这段文字,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但丁对当时封建教会的不满和抨击,已经有了人文主义的萌芽,但是又没有完全摆脱中世纪宗教观的束缚。于是,我又选择了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一个小故事,进一步体现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中的发展。

《绿鹅的故事》:有一个虔诚的人,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与他一样的人――专心侍奉,没有任何杂念。于是他把儿子与外界隔离开来,以避免一切诱惑。儿子长到了16岁。父亲想:看来儿子已经修炼成了,可以放出去了。一天,他带儿子进城,头一次见到外面的世界,儿子一时反应不过来,很木然,可当看到女人时,他眼睛一亮,问父亲:“爸爸,这是什么?”父亲很不高兴地说:“这是‘绿鹅’,不是好东西。”傍晚要回家的时候,父亲问儿子:“你想买点什么回去?”儿子毫不犹豫地说:“我要买只‘绿鹅’。”

作者薄伽丘通过这个小故事想要说明的是,人的自然天性是无法阻挡的。这两段文字材料的展现,让学生非常容易地把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尊重和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通过文学方面的欣赏,学生已经可以把握人文主义的精华,但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在文学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在艺术和科学领域也是硕果累累。在艺术方面,我选择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和拉斐尔的圣母像中的一幅《椅中圣母》以及作为对比的一幅中世纪的圣母像。

图片的优势就是直观、显性地展示历史信息。通过三幅文艺复兴时期图片的展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跃然纸上。这使得教学不仅是在巩固学生对于文艺复兴核心内容的掌握,而且要求学生进一步分析文艺复兴产生的影响。

我在学生直观观察三幅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文艺复兴进行分析,特别是让学生对比分析“中世界的圣母像”与“大卫”“拉斐尔《椅中圣母》”两幅作品中圣母的形象。这样,结合之前两段文字,学生慢慢得出了有关文艺复兴的影响: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的禁欲时期后,人文主义的精神再次放出的光芒,冲破黑暗,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以及人生活的世界。

在领略了文艺复兴大师们作品的同时,学生也逐渐发现很多大师都仍然以宗教为创作题材。这时,我就进一步引导,指出“文艺复兴”在人文主义发展中的局限性,其在人文主义发展中的地位是承上启下。

三、教学反思

第8篇: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范文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f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f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本文由收集整理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人生产成本。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经济全球4e-f的中国收入分配: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可能改善分配状况,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分配两极化问题,而且国家对经济和分配的调控力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可能被削弱,因此合理建构劳动和分配政策体制非常必要。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9篇: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范文

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变化———基督教的现代转型

基督教的思想体系和话语权力在古罗马时期登上欧洲主流历史的舞台,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取得统治地位,主宰欧洲政治文化生活上千年,尤其是在中世纪,其地位已经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在欧洲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浓重的一笔。直到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在欧洲的南方萌芽时,基督教才遇到了实际的挑战,而其作为绝对主导性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宗教机构的地位才逐渐瓦解。基督教从绝对地位向相对地位的过渡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和纷繁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艺复兴的洋洋春潮、宗教改革的疾风骤雨和启蒙运动的智慧闪光纷至沓来,使欧洲思想文化演进与嬗变的舞台上流光溢彩,万象纷呈,而作为欧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基层建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督教则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其现代转型,在光与智的闪光中、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找到了其在现代社会的位置,形成了其现代形态。透过种种思潮和主张的层层迷雾,可以看到,此时期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尽可以还原为宗教———世俗话语权力利关系的范式更替,而这种范式更替则应归因于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变化,而信仰与理性相互关系的变化构成了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变化的主要方面。自从人类的主观思维能力与客观世界遭逢之初,信仰与理性就成为了人类主观世界的两根柱子,支撑着人类的精神大厦。随着精神大厦结构的改进与内容的演进,信仰与理性这两根柱子的受力情况与历史使命也处于变化中,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信仰与理性相互关系的变化即构成了人类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变化的主要方面。理性是主观与客观之契合性映照的影像,是人类现世进步的直接动力与现世成就的直接表现。然而,理性的历史有限性与人类趋真诉求的无限性决定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另一根柱子———信仰的必要性。两根柱子之间的平衡与合理的力量分担保障了人类思想的平衡,而信仰与理性相互关系的微妙变化也会在意识形态的世界里爆发出新的智慧火花,为人类思想的不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随着基督教的现代转型,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中理性的权重增加了,信仰的权重相应缩小了。基督教,作为以信仰为基本凝聚力量和核心要素的观念体系与社会体系,对于理性的兼容性提升了。宗教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教派别之一自然神论很明显地揭示了上述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变化以及信仰———理性关系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例证和讨论的切入点。美国学者奥尔森在其著作《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中引述了英国著名宗教哲学家兰塞(IanRamsey)对自然神论核心观念的论断:“自然神论者中,托兰德和廷得尔是最著名的代表。他们辩护基督教合乎理性的方式,只是把基督教的独特性完全删除而已。只有合乎理性的地方,基督教才是可信的,并且基督教只有重复简单无比的信念和道德格言的地方才是合理的;这些信念的格言是任何人都可以办得到的,如果他们有能力和时间独立研究一个哲学观点的话。再说一次,他们辩护基督教合理性的方式,只是把它稀释得面目全非。”[1]574可见,自然神论已经把理性和信仰的比例增大到了基督教可以容忍的最高限度,如果继续提高,它就不能再成为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了。自然神论对在理性环境中可以自证的命题的强调,以及其对基督教信仰的高度精简表明近代西方思想家在理性主义的理论影响和科学技术的现实力量的作用下,在其基督教文化传统不致割裂的前提下,被动接受同时也主动参与了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变化和宗教———世俗话语权力利关系的范式更替。可以说,包括自然神论在内的基督教近现代思想流派联动于建诸理性权威和自然科学新成就之上的现代文明进程,参与实现了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变化和宗教———世俗话语权力利关系的范式更替,促成了基督教现代转型。

莎士比亚悲剧式人文主义———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变化的象牙塔之镜

上述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变化集中表现在自然神论的理论和实践,却远远不仅限于此,而是发生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漫长和曲折的整个戏剧性历史进程中,在此时期几乎任何一种社会思潮和宗教、哲学主张中表现出来,成为基督教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维度和重要实现形式。在上述社会思潮与宗教、哲学主张中,集中表现于悲剧艺术里的莎士比亚式人文主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本文以莎士比亚悲剧为主要资源,希冀挖掘文学遗产中的基督教思想文化资源,因而不着重对上述历史时期基督教各教派的思想进行探讨,而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与莎士比亚悲剧正面和全面相和的人文主义———基督教之糅合思想体系,并以此为中间途径探索体现于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基督教现代转型期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变化,希图获得最大限度展现莎士比亚悲剧宗教内涵的思想切面。在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欧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而人文主义则是这场思想文化运动中最夺目的一面大旗。肖四新先生在《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文化》中论述了人文主义的四种主要形态:“一般而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主要以四种形态呈现出来:一是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形成的人文主义,主要以意大利为代表,具有意大利式的感性色彩,可以称为意大利人文主义,欧文•白壁德称之为‘自由扩张的人文主义’。二是指在意大利萌芽,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一些国家与地区形成的人文主义,主要以德国为代表。它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启发下,主张通过回归原初基督教教义改造教会,一般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也被称为圣经人文主义。三是在文艺复兴晚期出现的人文主义,具有怀疑、忧郁与内省特征,主要以法国和英国为代表,一般称为怀疑论人文主义。因为蒙田是怀疑论者的代表,所以也可以称为蒙田式人文主义。而莎士比亚以戏剧的形式,对两个多世纪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全面反思,意识到意大利人文主义带来了泛滥与道德堕落,试图用基督教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内涵来矫正它所带来的危机。同时又意识到了基督教人文主义对上帝的本体论依恋,而试图对其进行矫正,所以莎士比亚最终成为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2]43-44信仰与理性,作为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中的两个主体,就像人类智慧的两把利剑,而二剑的争锋则是人类思想以及人类文明得以在斗争中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上述人文主义的四种表现形态实际上是信仰与理性在斗争与合作过程中击打出的四朵智慧火花。火花的微光虽然无法完全照亮中世纪宗教蒙昧的黑暗,然而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莎士比亚式的人文主义,作为四种形态中最晚出现和最成熟的一种,从前发思潮的失误与偏颇中吸取了教训,在理论的反拨与再反拨中获得了裨益并发展出了比较合理的思想形态。可以说,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2]44。莎士比亚式人文主义并非完全排斥基督教,也并非完全尊奉基督教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容纳了基督教的成分,同时也清晰地显示出革新的因素。莎士比亚式人文主义体现了理性在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中地位的上升,而莎士比亚基督教思想本身也体现了理性地位的上升。可见,作为莎翁思想整体的人文主义———基督教之糅合思想体系形成于社会思想文化现代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其两个基本组成部分都显示出了基督教现代转型期理性与信仰关系的变化,显示出了以这种关系变化为主要方面的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变化。悲剧是莎士比亚获得很大成就的文学体裁,集中反映了作为莎翁思想整体的人文主义———基督教之糅合思想体系。莎士比亚悲剧构成的象牙塔不是脱离社会实际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文人世界,而是玲珑剔透洞见思想奇葩的人文世界,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基督教现代转型期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全欧洲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变化。

希望明灭在疑云中间———困惑于哈姆莱特的信仰和理性之间的哈姆雷特之困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乃至其全部戏剧作品中最富盛名的。该剧的地位与声誉既来自于其娴熟优雅的文学语言,来自于其对人类内心世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微妙传神的再现,更来自于其对欧洲基督教现代转型期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思想状况的领悟与表现。忧郁王子哈姆莱特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受到各国观众和读者的喜爱,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与深刻性赋予其不消的魅力和不朽的价值。多舛的命运和悲苦的境遇促成了哈姆莱特的悲剧,而决定他灭亡的,正如对于绝大多数将亡的人和事物一样,必然是一股来自内部的力量。在哈姆莱特疑云遍布、愁思难释的心胸间,何种因素或者说何种心理现实在造化的巉岩上镌写下了他的宿命之符呢?要探究某种心理事实,需要首先探究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思想意识环境。在哈姆莱特生活的时代,基督教仍然是主流意识形态,基督教训诫的光彩,透过中世纪的迷雾,仍然照射在包括哈姆莱特的所有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欧洲人的心中,因而基督教思想是哈姆莱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环境。有学者结合前人论述,分析了在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的基督教新教思想因素:“第一,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认为,上帝应该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第二,哈姆雷特(笔者注:即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孤独感也是我们阅读全剧后的最大印象,这一点也与加尔文教所宣扬的预定论有极大关系……这‘必然给笃信其宗教辉煌一贯性的一代人的生活带来一个重要后果,即每个个人所感到的空前的内心孤独。对宗教改革时期的人们来说,生活中至关重大的事是他自己的永恒得救,他只有独自一个走下去,去面对那个永恒的早已为他决定的命运,谁也无法帮助他,这种孤独感成为有幻灭感及悲观倾向的个人主义的一个重要根源。’”[3]66-67可见,哈姆雷特浸染于基督教思想的大环境之中,表现出明显的基督教思想倾向,尤其是经过宗教改革的基督教新教思想倾向。宗教改革是基督教适应现代需要而进行内部改良的结果,在局部强化了理性的作用而削弱了信仰的作用,给予了个人更多合乎普适理性与普遍情感的关怀;然而,改革后出现的新教从总体上说仍然是信仰相对于理性处于明显处于压倒性优势的思想体系。可见,这种内部改良造成了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变化,但变化的幅度不大。相对于内部改良,基督教现代转型期的外部改良更加引人注目;而基督教从其外部的思想体系,尤其是从人文主义思潮,则获得了更为持久的现代转型动力,促成了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较大程度上的变化。哈姆莱特的基督教观念,无论是天主教观念,还是新教从天主教继承和改造的观念,抑或是新教从原初基督教重新发现的观念,都是以信仰这一思维样式为主体的,理性要么缺失,要么只是起着调剂和连缀的作用。只有当他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思考和行动时,理性才发挥出巨大的能量来。按照基督教信仰的要求,哈姆莱特“要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3]66,矢志不渝地执行父亲亡魂的复仇谕令。信仰要求他遵循现世的理性去完成现世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与理性是并行不悖的。然而,在他寻求复仇的过程中,痛苦却变幻着形态向他袭来。首先,如前所述,哈姆莱特是孤独的,他承受着一种宗教预定论带来的孤独。他的结局,不管是悲剧式的还是悲喜剧式的,都是上帝预先安排好的,他无法洞悉,却要默默接受,在幻灭的亲情中挥泪舞剑而前行。没有人能帮助他,母亲不能,朝臣不能,甚至霍拉旭也不能,而他们本身也以不同的方式成为哈姆莱特的烦忧之源。在这个意义上,哈姆莱特的处境是比他最终的死亡更大的悲剧,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悲剧。如此,哈姆莱特现世努力的意义在宗教预定论带来的孤独氛围中被解构了,作为基督徒的哈姆莱特,虽然体现了宗教改革中理性地位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以及相应的对于现世责任的关注,仍然更多的是一个消极的不作为者,而不是一个积极的作为者。然而,哈姆莱特在作为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立身处世的同时,也是一位人文主义者。作为一种世俗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形态,人文主义提倡理性,将理性置于信仰之上,或者回避信仰与理性在权威上的比例关系。理性肯定现实世界中的因果性,认为某种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因而是动力之源,而这种动力之源在理性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具有原发性和根本意义,不再附属于某种既定的与先验的安排。按照人文主义和理性的要求,哈姆莱特应该成为一个积极的作为者,然而宗教的预定论欲使他成为一个消极的不作为者。他在巨大的孤独与无助中冥思和延宕,踟蹰前行。母亲是他在人世上最亲的亲人,然而母亲背叛了父亲而嫁给了弑君者,亵渎了一位妻子、母亲和王后的尊严。他对母亲既爱又恨,连同现实世界中的其他痛苦,似乎在冥冥中召示着他预定的悲剧结局。对于他而言,无法以自己的力量把握的幸福本身已经是苦难,他不能用可能得救的明灭希望给自己以有效的安慰。然而,理性的力量仍然在争取着他,他本身的踌躇与寡断显示了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变化的艰难性与反复性。痛苦中的哈姆莱特独白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清那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去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去了;睡去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4]330不堪折磨的哈姆莱特痛不欲生,考虑自杀的可能性,然而他又犹豫了。或许自己了断自己的生命就可以摆脱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得到永久的解脱,这是理性从现实因果性中得出的结论。然而,在信仰的世界中,现世是短暂的和过程性的,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彼岸的永福才是人类最完美的归宿。自绝意味着背叛上帝的谕令,藐视上帝的权威,得到的只有永劫。这是信仰与理性的又一轮较量,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信仰救了哈姆莱特的命。然而,信仰不能彻底拯救他。从整体上看他只有充分发挥理性的建设性力量,只有在信仰与理性的角力中表征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变化,才能像在烈火中涅槃的凤凰,为基督教的现代转型昭示一条路,为现代西方人描绘一条得救之道。

鲜血洒落在至亲侧间———迷失于李尔王的信仰和理性之间的李尔王之惑

莎士比亚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李尔王》是一场关于亲情与政治的悲剧。在《李尔王》中有两个话语权力的轴心。一方面,李尔王笃信亲情,把女儿的爱看作高于其他一切现世诉求的珍宝。这本没有错,但是李尔王对于亲情的理解和处理具有看重直观设定、拒斥理性分析的特点。在该剧起始部分,李尔王完全从直接表达亲情的一时的话语,而不是从间接表达亲情的长期的行动来判定三个女儿的亲疏孝逆,注重客体呈现的直观性而忽视主体鉴别的可靠性。如此,心肠狠毒的戈纳瑞和里甘被视为孝女而获得大片国土,而温良孝顺的科迪利娅却被视为忤逆不孝的女儿而失去了全部的继承权。李尔王对于亲情的态度本身不涉及宗教,却带有着信仰这种思维方式的特质———一步式思维、拒绝理性推理、将主体意向的盲目坚定性视为一种形而上之美和伦理美。然而,理性随着事态的发展以强有力的势头攻入李尔王的心扉。“孝女”的忤逆使他无法拒绝对于原有“信仰”的怀疑。他申斥,他争辩,他竭力修补其原有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的漏洞,然而左支右绌、于事无补。伴随着暴风雨的嘶鸣,李尔王也在怒吼:“吹吧,风啊!吹破你的脸颊,猛烈地吹吧!你瀑布一样的倾盆大雨,尽管倒泻下来,直到淹没我们教堂的尖顶和房上的风信标吧!你思想一样迅捷的硫磺电火,劈开橡树的巨雷的先驱,烧焦我的白发吧!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粗壮的圆地球击平了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一下子散尽摧毁制造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吧!”[5]54-55李尔王的怒吼从表面上看是破坏性的,他呼唤大雨淹没尖塔和风标,淹没原有的心灵制高点和价值尺度;他呼唤电火和霹雳毁灭自身甚至也毁灭人类。实际上,这种破坏性中也寓含着建设性,李尔王的暴怒体现了他对于他固有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强烈依恋。他希望重建信仰主导的价值体系,希望重建他所深信的亲情的真实性,然而他的希望在现实中被击得粉碎,他的“孝女”的“亲情”在理性的阳光下丑态毕露;他只有以毁灭性的呼喊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与悲戚。他的痛苦不仅仅源于信仰对他的背叛,更源于他对于信仰的眷恋,他不能接受戈纳瑞和里甘忤逆不孝的现实,只能在暴风雨与疯癫中逃避。信仰与理性的斗争是世界观的斗争,具有深刻的剧烈性,而新的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建设是一个伴随着破坏与幻灭的痛苦过程。上述深刻的剧烈性与痛苦体验正是在李尔王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最后,李尔王终于意识到了科迪利娅的仁孝,理性获得了胜利,这体现了新教伦理中理性地位的上升,更体现了这也是人文主义尊重真实人性与理性关照的伦理观的胜利。在另一个层面上,虽然李尔王和科迪利娅遭遇了悲剧性结局,亲情作为一种精神却获得了胜利,这是一种沐浴在理性阳光中的亲情,象征了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的新格局中信仰与理性的和谐关系。如同之前那种虚妄的亲情表征着一种缺乏理性兼容性的信仰,这种笃实的亲情也表征着一种信仰,一种允许理性发挥更多作用的开放式的信仰;如此,同时,信仰也以一种转化了的形式得以延续。总之,在《李尔王》中,信仰与理性的斗争以亲情的隐喻方式得以再现于文本。然而,科迪利娅毕竟不免一死,走向不可知之维,全剧在悲戚与宁静中终了,似乎对社会思维模式之权力结构演进的前景欲说还休,余韵无穷。

结语:戏剧文本中的宗教哲学———文学沃土中的思想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