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范文

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

第1篇: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简述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在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下,以增强民族素质为重要原则,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全方位发展的教学环境,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广大青少年成长的基本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务必要坚持“健康首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切实落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锻炼自身的意志,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说体育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因此新时期下高职院校体育课上必须科学结合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的要求。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结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改变体育教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更多的是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没有过多的关注,使得体育课形同虚设,更不用谈素质教育了。因此体育老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教学理念,改变片面追求体育成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深入贯彻“个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不爱运动的学生,老师应当主动地与其交流和谈心,让他们懂得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也能放松自我、调整心情。老师只有主动地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让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路径发展,塑造良好的人格,保证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

2.强化师德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由于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地扩招,使得教师资源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导致一些高职院校老师不得不“兼职”,体育老师的不专业也是影响职校生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能够使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务必要保证体育老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自己和提升自己,使得高职生的素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具体来说,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3.重构体育教学结构,改革体育教学方法

在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结构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务必要坚持国际上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则,包括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等,同时在校内逐渐实施选修课程,并且根据不同的年级来设置选修课的范围,使学生能够在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健身意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锻炼身体。具体来讲,体育老师可以构建“感知―理解―运用―评价”的教学活动结构,通过引入一些现象或者场景,让学生获得整体的感知,然后思考、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将技巧和要领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活动中,加深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最后对自己的表现和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可以说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改变了过去麻木接受知识的现象,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变得更加主动和向上,不仅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且也能从学习中领悟知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老师只是采取单一的“我教你学”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对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感到厌恶,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收到较好的成效。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老师务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地发挥体育老师的主动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采取“小群体”的教学方法,具有共性的学生组成学习群体,让学生在群体中“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帮助”,学生在交流与协作的过程中增强体能、陶冶情操,塑造更加完善的人格。体育老师也可以用“360评价法”来评定学生的表现,也就是使学生自己、他人、家长、老师等成为评价的主体,摆脱过去“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从而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这对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老师应当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使高职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而素质教育在体育课中的结合途径则需要广大高职老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师德,不断调整体育教学结构,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采取多样、综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科学。

参考文献:

[1]梁美英.全球化时期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02):242-244.

第2篇: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范文

关键词:阳光教育论 体育教育 教学思想 教学理念

一、“阳光教育论”的理论概述

“阳光教育论”是在近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阳光教育论”围绕着新课改的基本思想建立,针对传统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符、教学形式方法过于陈旧、师生关系不融洽等种种问题与弊端,展开重点的关注与深刻的反思。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作为指导,本着“健康第一”的基本原则,不断的激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要理解学生的困难,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用阳光一般的爱和关怀来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学生性格更加活泼。“阳光教育论”的理论基础在于对学生的鼓励与赏识,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改善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大力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建设,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保证“阳光教育论”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要为“阳光教育论”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大对学生智商、情商、思想道德、个人修养等各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方面的人才。

二、从“阳光教育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学校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体育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处在青春成长期的中小学生的身心不断的成熟,身体健康成长,由于处在青春成长期的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所以,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方法有很多。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符合这个阶段学生自身的需要,符合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注意对他们的内心进行了解,才能保证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个性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然而,在我国的教育体制现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和探讨,具体如下:首先,我国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学校和家长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我国中小学在具体的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影响导,许多中小学的教师还没有完全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思想上存在这一定程度的落后。其次,我国中小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育基础差,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中小学生的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更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体育教育。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加充分的学习时间而私自占用体育课与活动课来增加学生的文化课课时,部分家长担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下降,不允许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的中小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不达标,体育基础差。最后,教育方法不合适也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也存在着过于追求成绩,而忽略了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并非要培养出运动员,而是要加强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体育锻炼,增强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内容不系统,没有课堂教材作为理论基础来指导学生们学习中小学的体育课,使得学生对体育课上涉及内容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而且我国在专业体育教师的岗位上,人数十分缺少,这也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阳光教育论”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

在“阳光教育论”的要求中,“健康第一”永远都是排到首位的,所以,中小学体育也必须围绕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认真的反思,重新的认识和调整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建立劳逸结合的学习环境。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劳逸结合,要将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放在教育目标中最主要的位置,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不同于专业体育院校的教学,中小学的体育教学重要是为了增进学生身心将抗的发展,本着“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而不是为了培养运动员。第二,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阳光教育论”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来开展的,所以,在“阳光教育论”的大背景下,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度的保护,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来对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使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自主进行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第三,施行全面教育的基本方针。作为新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求,施行全面教育不仅是在中小学教学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的教育界领域也掀起了一股开展全面性教学的风潮,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

四、结语

“阳光教育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论,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树立的指导思想并指明了方向。通过对“阳光教育论”在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使“阳光教育论”更好的对我国中小学体育的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这不仅是中小学的学生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当今时代,并不缺乏知识能力超强的天才,而是缺乏全方位的人才,而“阳光教育论”强调的德、智、体、美、合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理念,必将在未来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徐学慧.阳光体育研究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

[2]杜子阳,柯勇,余怡菁.阳光教育理论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

[3]倪军.“阳光教育”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0,(18).

[4]卢聚贤.“阳光教育论”指导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2010,(03).

第3篇: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研究目标;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29-01

“健康第一”是新世纪我国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体育工作是国家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阳光大课间活动是我市中小学近几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课间操形式。全面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改革颠覆了传统的课间操单一的模式,使大课间走上了一条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道路。实践证明,阳光大课间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体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以及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调剂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

一、阳光大课间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不同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的内容、组织、评价体系等现状,找到一条适合本学校开展的,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效果良好的大课间活动模式;开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指导更多学校探索大课间活动改革与发展的新途径,找出一条合理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海门地方特色的花样踢毽、花样跳绳、跳皮筋等活动,形成学校体育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2)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组织全员参与,特别是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阳光大课间活动的有效组织途径,形成本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特色。(3)通过大课间活动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压力,调整身心的疲劳,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振奋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增强集体荣誉感。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身心智能全面发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阳光大课间的发展策略

(1)从学校层面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阳光大课间活动组织管理机制。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形成校长挂帅、体育教师牵头、正班主任主抓、副班主任辅助、家长配合、学生人人参与的局面,做到层层落实,确保成效。学校召集一批有责任心、有教育意识的教师,一些爱动脑、爱运动的学生和部分注重家校合作的家长组成了研发小组,根据学生需求不断开发和调整大课间的活动项目。积极向师生和家长广泛征求建议和意见,做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确保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大课间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形成学校体育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2)从教师层面出发,收集各科教师对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发展意见。各科教师由于专业不同,对阳光大课间活动发展的看法也势必不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通过阳光大课间活动,逐步转变各科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树立“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理念。(3)从学生层面出发,寻找适合提高各个水平段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内容。阳光大课间活动时间为每天上、下午各2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改革,教师们认为阳光大课间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除了常规性的广播操和传统体育游戏之外,还可以增加自编的多种校本操、武术操、海门地方特色的花样踢毽、花样跳绳、跳皮筋等。大课间的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可全校集中做操,也可分班、分年级、分项目分别进行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阳光大课间可适当调整练习强度,分成低、中、高三个不同年龄段进行适宜的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例如,具有地方特色的花样跳绳、花样踢毽、跳皮筋等,可以组织年级、学校之间的比赛,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三、阳光大课间的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康布斯(Combs)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在于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在于教师能否启迪学生使知识个人化,从而获得意义。”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它关注细节,关注过程,关注反思。阳光大课间的发展引导广大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潮。所以,学校要根据各个水平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活的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必须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展开真正的学习,才能对所学内容做出有意义的发现,才能产生学习动机。在阳光大课间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只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和谐的体育活动氛围中就能够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课间活动是我市中小学近几年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课间操形式。大课间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压力,缓解身心疲劳,陶冶积极向上的情操,振奋学生的精神,使学生能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教育工作者肯学习、寻找、钻研,一定会为阳光大课间的未来发展找到适合的出路,将其打造成为特色项目,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齐行书.学生大课间活动应以集体活动为主[J].天津教育,2010(05).

[2]姚贞光,孙红元.焦作市城区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第4篇: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范文

【关键词】问卷调查法;体育人文;科研;应用;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0 前言

简单地说,问卷调查法就是用卷子的形式以同样的问题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它是收集信息的方法之一,是社会学和其他领域广泛使用的调查方法。在问卷调查中,所列出的问题都有具体的回答范畴,人们对问题的回答都被规范在这些范畴之内。因此,不管问卷调查的范围有多大,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也同样便利。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对国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体育人文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问卷调查法作为体育人文科研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经常被用来探测、描述或解释一些体育行为、体育态度、体育现象。尽管该调查方法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做好一项调查工作并非易事,浮皮潦草的调查不但毫无意义,还可能造成误导,产生负面作用。基于此,为了确保我国体育科研工作者能规范、合理地使用问卷调查法,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体育人文科研中问卷调查法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1 我国体育科研领域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问卷调查法能比较客观、全面、方便地获取有关事实性、行为性或态度性问题的数据资料,适用面相当广泛。它作为体育科研事业的重要信息收集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使用频率也逐渐提高。在体育调查活动中,由于问卷调查法经常得不到正确的运用,导致某些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大大减弱,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因此,对我国体育科研中问卷调查法现存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问卷调查法的片面认识

目前,在有关体育领域的问卷调查中,普遍认为问卷调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对于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统计一直是不以为然,通常持一种“并无大碍”的心态,好像问卷的设计和调查不用学习,任何人都可以设计问卷、处理问卷等。但实际上,这样设计的问卷往往只是问题的简单堆砌,整个问卷缺乏系统性、规范性,设计者通常是想到什么就列出什么,遗漏的问题较多,而且会出现大量看似相关但实际上与研究者所需要不相符的问题。另外,很多人对自己为什么使用问卷调查并不是很清楚,对于他们想通过问卷获得什么数据资料或达到什么目的也不清楚。在资料分析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分析工具选择不科学,数据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虽然进行了问卷调查,但问卷的真正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

1.2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调查问卷设计不合理

调查问卷的完美设计,是做好体育现象调查的重要环节,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往往能决定一项调查的最终成败。对一份问卷的设计,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尤其是要有丰富的调查经验。在设计问卷之前,首先应该明确调查对象,因为所设计的问卷是面向调查对象的。对调查过程及其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并对所研究的对象一定要比较熟悉。一方面,问卷的设计应尽量符合地方的语言习惯;另一方面,研究者应对地方的整体情况及其所调查的背景资料进行全面了解,同时掌握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理论知识。在确定研究课题以后,要对研究任务与将要获得的预期研究成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出研究假设,设计出完美的调查问卷。但是,在目前国内体育现象调查现实中,由于缺乏大量高素质的专业调查人员,特别是具有多学科复合型背景的应用型人才,问卷设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许多调查组织设计出来的调查问卷缺乏科学性,而有的研究者自行设计的问卷也没有经过合理性、信度和效度检验,抽样方法欠缺,研究对象不足以代表总体特征,数据处理不够科学等。

1.3 调查问卷的形式略显单一化

一般说来,问卷调查包括邮递问卷调查、面谈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3种基本形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邮递问卷调查无疑花费最少,但邮递问卷调查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回答率难以保证。如果一项调查的主持者不能设法把回答率提高到50%以上,这项调查的意义与作用就会被大大削弱。面谈问卷调查的回答率一般很高,可以设计较长的调查问卷,能覆盖较多的相关变量,收集的数据比较完整而且质量较高,但面谈问卷调查最大的缺点是代价相当高。电话问卷调查具有面谈问卷调查的大部分优点,其显著特点是调查成本费用较低、信息反馈及时、调查结果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而突出问题是在电话普及率不高的地区,电话问卷调查的样本误差较大[1]。目前,在国内体育现象调查中,通常都是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其他调查形式运用较少。而且一些体育科研工作者在做问卷调查时,往往不能根据当地的发展实际(如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分布、传统文化、基础设施及通讯技术等因素),从而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问卷调查,保证数据资料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1.4 调查问卷的可信度与有效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于体育现象调查活动的成败,不仅取决于问卷的设计,也取决于问卷调查的可信度和有效度。任何调查都会涉及到信度和效度的问题,可信度和有效度是判断调查质量的标准。用通俗的话来说,调查的可信度是指调查的可靠性,而有效度是指调查的准确性。提高有效度意味着找准要调查的对象,而提高可信度是确保调查不出偏差。在国内体育现象调查现实中,虽然发放问卷的回收率较高,但多数研究者却忽视了对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度进行检验,从而导致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因此,研究者应对这一环节引起高度重视。一般来说,如果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度达不到要求,在没有其他有效补救措施的情况下,该项调查活动必须中止。但现实中,一些调查组织者不愿为调查失败承担责任,利用不合格的调查问卷或调查结果勉强应付,严重违犯了统计学中的诚信原则。

1.5 问卷调查与抽样方法的结合使用不够充分、不够合理

在体育现象调查中,将问卷调查与抽样方法结合使用,能有效地排除各种人为误差,减少调查误差,使调查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有效提高调查质量。问卷调查与抽样方法科学地解决了调查活动中两大难题:一是,解决“调查什么”,即如何设计问卷中的题目?二是,解决“向谁调查”,即确定被调查对象[2]。体育现象调查活动中,调查所涉及的问题与被调查对象的联系非常密切。如关于调查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和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等题目。但许多调查组织并不重视问卷调查与抽样方法的结合使用,不能实现问卷技术与抽样技术的完美结合,导致误差较大,使调查质量大打折扣。

2 关于进一步改进我国体育科研中问卷调查法应用现状的对策建议

2.1 选择合适的调查主题

在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态度,都将对问卷的回收率、可信度和有效度产生直接影响。要得到被调查者的理解、支持与合作,首先要选准问卷主题。具有吸引力的调查主题,且符合体育现象的客观需要,容易得到人们的积极响应,从而便于问卷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2.2 重视调查问卷的设计工作

作为调查活动中最为常见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的关键环节是问卷设计,而问卷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体育现象调查问卷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可信度、有效度及被调查者的回答质量。因此,体育现象调查问卷设计应该注重对如下几个问题的处理。

2.2.1 问卷设计应以明确调查目的和主要内容为基础

在设计问卷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明确调查目的和主要内容,这是问卷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为什么要做调查?调查需要了解什么?在进行问卷设计时都必须对调查目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在调查计划书中进行具体的细化和文本化,以此作为问卷设计的指导思想。

2.2.2 明确调查对象、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问卷题目的设计必须有针对性,对于不同层次的人群,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的放矢,充分考虑被调查人群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风俗习惯及年龄结构等客观因素。另外,在进行问卷设计时,尽量不要使用专业术语、缩略语和含义不清的字眼;避免出现带有偏见性、导向性或双向性的问题;不要出现不平衡或重复的回答范畴,不要提出超越被调查者回答能力的问题,不要使用双重否定的问题等。

2.2.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应便于操作

目前做市场调查的人员,一般都能考虑到调查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在题目的选择和言语措辞上也能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但常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由于这两个环节的工作基本上是人员分离的,所以在整合与衔接上就容易出现偏差。为了更好地做好调查工作,除了在正确清楚的调查目的指导下进行严格规范地操作外,还必须考虑调查问卷后续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具体来说应包括:题目的设计必须是容易录入的,并且可以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即使是主观性题目,在进行文本规范时也要具有很强的总结性。这样才能使整个环节更好地衔接起来。

2.2.4 问卷题目要合理化、逻辑化、规范化

题目的形式和内容固然重要,同时题目的数量也是保证一份调查问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由于时间和配合度的关系,人们往往不愿意接受一份繁杂冗长的问卷,这样就不能确保问卷答案的真实性。在设计问卷题目时,要注意问题的逻辑性,不能出现矛盾现象,避免带有假设性、重复性和主观性的问题,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2.3 注意问卷调查与抽样方法的结合使用

在体育现象调查中,可供选用的抽样方法很多,如随机抽样技术中的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二者应用相当广泛,但各自所对应的问卷技术却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对某地区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时,采用分层抽样时一般运用邮寄调查问卷的形式,而运用整群抽样时则适合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除了发放问卷的形式存在区别以外,不同问卷的内容也要求选择与之匹配的抽样方法。因此,在调查活动中,只有将问卷调查与抽样方法更好地配套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问卷调查的实效性,提高调查质量。

2.4 加强调查人才的培养

缺乏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调查人才,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现象调查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复合型调查人才首先应加强基本素质的培养,以体育学、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叉为基础。为满足某些技术性很强的调查项目的需要,调查人员还需掌握一些专门技巧,如组织管理技术、市场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市场的国际化趋势,调查人员还应具备搜集、处理及分析网上资料的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历史背景及发展现状等知识;熟练运用多种外语;最后还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抵制社会调查中的不良风气。研究认为,体育现象调查从业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确保调查活动成败的重要依据。

调查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培养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培养力度,建立学历教育和成人培训机制,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通过高校专业教育,用长远的眼光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加强体育现象调查后备人才的培养,保持合理的人才结构;二是对在职调查人员进行经常性培训,不断提升现有调查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王更生,陈本友,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86-90.

[3]李世明,范万杰,董姚云,等.体育科研中的统计学概念辨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7-9,18.

[4][美]弗洛得・J・福勒, Jr.调查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0.

[5]吕继华.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科研现状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120-122.

[6]张学研.我国高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审度与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5,9(4): 15-20.

[7]严辰松.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7.

[8]何秉孟.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简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

[9][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

第5篇: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范文

关键词 班主任 特点 职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087-02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极为重要,这是因为班主任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贯彻者,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学校里的贯彻和执行;班主任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是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带路人。每个青少年从他入学的那一天起,就是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精心教导下一步一步逐渐成长起来的。他们由一个无知的小孩成长为一个具有初步文化科学知识的小孩,成为一个具有较丰富文化科学知识的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都浸透了班主任的心血。可以看出,班主任工作确是极为重要的,当班主任也是极为有意义的。

“班主任”是对我国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的总称。他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直接、最广泛的就要算班主任了。他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因此,一个学校的校风如何,就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及工作能力,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学生,还要协调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及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班主任工作特点

众所周知,班主任肩负着把全班学生教育好培养好的重任,不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应懂得教育规律、原则和方法,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能卓有成效地教育学生。作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班主任是教育工作的排头兵,他们要面对的是几十个正在成长中的、活生生的、有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少年儿童。他们处在长知识、长身体时期,也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的发展、成长需要教师的教育指导,这种教育、指导与其他的教育工作有所不同,有其固有特点。

(一)对象的共同性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全班学生,一个班几十个人,他们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共同性在于他们有大致相同的文化知识水平,且基本上是同龄人,身体发育大致相同,处在相同的心理发展阶段,有着大致相同的心理特征。这些共同点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有利条件,教育中可有统一的目标,提出统一的要求,许多工作也可统一进行。班集体容易形成,班集体活动容易开展。

(二)对象的特殊性

在班里,由于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各异,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还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有活泼开朗的,有沉静孤僻的,也有暴躁鲁莽的;有表现的不同,一贯表现好的,初犯错误的和屡犯错误的。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心态。这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困难性和复杂性,也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既要根据学生的共性运用“类别教育”的方法,又要根据特殊性,发挥“个别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行为的示范性

根据学生模仿强的特点,班主任工作具有示范性特点。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一是言传,二是身教,更主要的是身教,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出示范。不仅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么做,而且要身体力行,示范给学生看。一般来说,班主任是学生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他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生活习惯、待人接物、乃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老师的示范,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对此国外学者乌申斯基认为:“班主任的榜样对学生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为此,班主任必须十分重视班主任自身的修养,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陶冶和影响学生。

(四)方法的创造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作为全面培养一代新人的班主任就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面对新的形势,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以体现出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从不简单模仿别人现成的模式。在工作中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法,从活动内容到活动形式,总能给人独特、新颖的感觉,他不墨守陈规,不人云亦云,而敢于标新立异,随机应变地处理班级问题,时时处处显现出创造性的火花。

(五)工作的统筹兼顾

班主任工作在统筹兼顾方面,不仅要体现全面性,还要体现针对性。在全面性方面,班主任的工作包括: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和体育锻炼,关心指导学生的课外生活,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做好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奖惩工作,联系任课教师,协调家长和社会教育力量等。在针对性方面,由于每个学生个性不一,每个班级也各具特色,这就要求班主任结合本班的特点,针对本班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或个别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要从学生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进行工作和教学活动。讲究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班主任工作职责

毋庸置疑,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科学、规范的班级管理对培养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班主任的职责,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学生。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因势利导。尤其要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人人有岗位,人人有事做,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合作。指导班委会的工作,培养好学生干部,发挥班队干部的模范作用,提高学生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团结友爱的集体。

3.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及学习用品的准备工作,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后认真作业。

4.对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构建理想信念,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

5.严格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加强班级集体团队建设,德育网页,形成“班级精神”,创建班级特色。努力探究德育手段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性。

6.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

7.加强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到安全教育科学化,警钟常鸣常规化。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各种危险。

8.组建和谐的班集体。班级管理制度规范、科学。班委会、团支部成员具有模范带头作用,教室洁净整齐,教室布置科学合理。学生奖惩公正,合理,有说服力。班级学风浓,风气正,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良好班集体。

9.认真组织学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常规性的工作要主动、认真做好。大型活动能听从学校安排,正确对待并认真做好学生的安排教育工作,确保良好的教育效果。

10.及时参加班主任例会以及班主任的经验交流会。对于学校安排的班主任活动积极参加。认真领会传达会议内容,对班主任工作及时反思、总结,并撰写出有价值的班主任经验材料。

11.抓好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从班级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各种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2.对学生选课、专业方向选择、专业学习及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

13.注意加强与学生及其家庭的联系沟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协作,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很多教师认为当班主任工作太苦太累,在学校中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要找班主任解决,不少班主任感觉孤军奋战,身心疲惫。其实班主任工作是一份带有技巧性、带有艺术性的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全身心地关心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也要包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引导学生不断克服缺点和改正错误,使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职能作用,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发挥积极的作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综合整理后,对班主任的工作中的技巧和方法总结如下: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在培养目标上,班主任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对所谓学习成绩差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对他们绝不能放弃,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要树立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教育观。一个人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新时期的班主任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评价方法,要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创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抓住教育学生的最佳机会

一般来说,教育学生的契机有很多,如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有集体活动的时候,学生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学生遇到困难或失败的时候,学生受到委屈的时候,学生有较大过失的时候。例如:新学期开始,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学生会有一种新的动力,好的学生想变得更好,有差距的学生想重新塑造一个“新”。此时,班主任如果能做到因势利导,对全体同学提出适当的要求和目标,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再比如:很多学校都有军训活动,班主任要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严格要求,让他们有严格的纪律观念,在军训期间,培养他们的班级体荣誉感以及吃苦精神。通过军训,学生的纪律观念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军训汇报表演中充分发挥班级凝聚力,获得了好的成绩。

(三)重视班干部的培养

在班干部的选拔中,注重德才兼备,因为这样的学生才有威信,才能起到榜样作用;并注意扬长避短,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在任用了班干部之后,给他们较大的自,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为班级工作做贡献。同时,要把竞争机制引进了班干部队伍建设中,造成了一种既富挑战性,又有一定群体压力的情景和氛围,促使班干部心理出现应激状态,提高心理活动水平,打破了原先工作中一成不变的沉闷现象,激发了广大班干部积极工作的士气和活力,强化了班干部的岗位责任意识,可使工作积极性和效果明显改观。

(四)用文体活动团结学生

在活动方式上,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校外活动;还要依靠各科任教师以及家长、社会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使各种优越条件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使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创造奇迹。因此,班主任应根据本班实际,经常组织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在举行歌咏比赛和运动会时,班主任要全力提倡,这是形成和谐的环境,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绝好机会。如果班主任仍然只强调学习,不主张参加这些活动的话,就等于自己在破坏班级的团结,削弱班级的凝聚力。

(五)要关心和爱护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重要前提。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需要呼吁,值得提倡。这种爱应该是一种道德情感,而不是私人情感。班主任面对的是在性格上不断成熟的孩子,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有很多的错误,那是一种无意的或是顽皮的表现。作为班主任,无论带哪个班级,对待自己的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以我们个人的兴趣或利益来选择。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爱班上的优等生,更要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关爱。在学习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爱不能只作为一种理念挂在教师的嘴边,更重要的是把爱渗透到学生心里。教师不经意举手投足透露出的对学生的情感,学生也会感受到那是一种巨大的爱。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爱学生,学生才能服你;师生有了浓浓的情感,教育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