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武术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武术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武术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武术教学反思

第1篇:小学武术教学反思范文

一、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与增大习题课课堂容量的关系

现在老师们一提起多媒体技术,就想到了能增大课堂容量。确实,在传统课堂45分钟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写得再多,说得再多,学生能接受与预想相比往往差距很大。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教师一节课的讲授,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仅为5%。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图像、影片、声音等综合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调用更多的感官学习,自然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吸引力都大大加强了,而且能补充和拓展大量的课外内容。但是如果不能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就难免出现应用不当甚至滥用的现象。特别是习题课,如果只是将一道道题目用多媒体投出,老师在课堂上盯着屏幕讲题对答案,学生在下面应接不暇抬头“欣赏”,那么不仅没有增大课堂容量,反而不如传统课堂上的讲练评的教学效果好。因此,要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技术有它的优势,但不是只要用多媒体就能够增大容量,甚至要认识到提高习题课的有效性,增大习题课课堂容量不是最终目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更重要。所以,将习题中不容易用语言描述的或用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的加以展示;将学生的错题呈现在屏幕上让师生共同分析;将相似的易错点进行归类加以知识点网络化,等等,这样自然而然就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从根本上体现了多媒体技术为传统课堂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二、正确对待多媒体习题课教学与传统习题课教学的关系

由于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多种教学媒体的结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认识规律,也就出现了在课堂上只要出现多媒体技术就认为是新型的教学方式的观点。在不少老师看来,课件制作越新颖,就越符合最新的教育理念。我在一开始也有这样的误解,因此总在制作课件上而不是备课上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是慢慢我也发现过多的视听刺激反而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走马灯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升反降。板书设计等传统的手段也被抛之脑后,很多课堂不再重视板书,黑板要么空无一物,要么当做草稿纸。其实,教学方式要更新,但这并不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而是取决于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

传统习题课上的逐题讲逐题练固然无法使课堂高效,但如果无法认识到新的教学理念中应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那么即使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也无法实现习题课堂上的有效性。不少老师按照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顺序播放式上课,一旦出现变化——本应成为课堂契机,就抓不住,急得满头汗;要么出现问题就把课件调来调去,本应有的从容应对反而做不到了。这种貌似新颖的“教学方式”自然还是本质上的填鸭式教学,虽然形式上有变化。我认为,要想真正实现课堂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和情感学习等能力,就应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真正关注学生,在备课、上课、听课及反思上下足工夫,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缺少思考的现状。多媒体技术不是能不用就不用,而是不该用就不用,用得合理,自然就会增强习题课的课堂效果。总之,不能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理由而放弃师生互动和交流,而应把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证。

三、正确应用多媒体技术组合生物习题课教学

第2篇:小学武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中、韩本土武技;武术;跆拳道;开展方略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86-04

Abstract: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nd logic analysis, it ma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Korean conditions of native feat in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ushu and Taekwondo,Such aspects as theStatus,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check. It believ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and draw on the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Korean in Taekwondo; make concordance teaching of Wushu andSanda; improve the teaching brief to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junior; perfect all kinds of agonisticSystem; provide Wushu in the enrollment; promote “Wushu Grade” inSchool.

Key words: Chinese and Korean conditions of native feat; Wushu; Taekwondo; program

我国的本土武技是中国武术,中国武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横亘千年历史传统,武术扎根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伴随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韩国的本土武技是被韩国人称为国技的跆拳道。韩国的跆拳道运动全球推广的速度之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跆拳道运动自 1988年首次在汉城奥运会亮相,1992年通过官方渠道进入中国。短短十余年间,这项运动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开展。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主渠道,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石。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平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韩两国本土武技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也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手段。为此,本研究以文献资料为线索,以中韩两国本土武技开展的现状为基础,突出纵向研究和综合考证,通过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韩两国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本土武技――武术和跆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学校武术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总结我国学校武术的基本特点。通过调查走访韩国跆拳道教练和在北京高校中留学的50名韩国学生,了解韩国学校体育中跆拳道开展的相关内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藏书以及GOOGLE等搜索引擎对于本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检索。

1.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就中韩两国的本土武技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方略等问题,通过电谈,对国内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韩国的龙仁大学、启明大学的相关专家进行访谈。

1.2.3问卷调查法

就本文涉及的相关问题设计问卷,采用专家评判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n=10),内容效度为0.91,结构效度为0.90。问卷信度采用克龙巴赫分半信度检验,问卷的信度检验为0.83。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3、SPSS11.5软件对采集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的收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中韩学校体育教育中本土武技的开展现状

2.1.1我国学校武术的开展现状

截止至2005年我国现有中小学在小学生两亿多人,大学生约2000多万,这个统计还不包括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等[1]。如果统而计之,这个数字应该占中国人口的较大比例。

应该给予肯定的是一个世纪以来武术发展的成就的确是成果斐然,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将具有‘封闭’、‘排它’性极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传遍了五大洲近100个国家;我们将一个充满十足民族文化特征的身体运动,改良为一个满足世界体育和奥林匹克要求的体育项目”[2]。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武术在国外普及开展时出现一些问题,正如王岗教授所提及的“我们只注重追求有多少国家成立了武术组织,但却很少关注这些武术组织的真正实力和对武术的需求”;“武术的发展是推介一种文化还是推介一项身体运动呢?是推介一个嫁接后的产品还是推介一种真实的具有个性的身体文化。”[2]。时至今日,武术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并不乐观,来自康戈武教授主持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在中小学开展得很不乐观,有70%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设武术教学内容,反而削减了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学生主要通过武打影视片和武侠小说了解武术,受其影响学生心目中的武术与现实中的错位;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模糊,有42.6%和25.4%的学生认为跆拳道和拳击属于武术;学生习武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34.5%的学生不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75.0%的学生认为武术课可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武术课主要有一般的体育教师担任,所占比例达到70.8%,武术专业教师只占29.2%;各地普遍以《体育》(小学1-6年级)、《体育与健康》(中学7-9年级)为首选教材,县级学校的教材选用相对杂乱;已开课学校中教学内容以套路为主。学生感兴趣的武术项目套路、格斗和功法[3]。

作为学校体育的延伸课外武术组织的开展在我国主要是以业余体校和武术学校为主,应该说我国的武术学校发展的规模是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资料显示:全国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武术馆校达13000余所,常年在武术馆校训练的青少年达100万之众[4]。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武术学校和培训机构,主要面对的是专业学武对象。对于普通大众校学生来讲却不能作为社会资源进行补充,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近十年来,很多人把重心放在竞技武术的争金夺银上。中小学的武术比赛也是以高考加分为杠杆,推进竞技武术的发展。上海体育学院的学者经过调查后发现:“中小学武术‘竞技化’的成分很浓,一些学校领导明确表示学校开展武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竞技武术的后备人才,和我们的少体校走了一个模式”[5]。国内外武术界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竞技武术的文化底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淡化,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5]。

武术的合理定位是建国后一直困扰着学校武术开展的因素之一,因为一段时期内,武术的开展限制了许多与技击相关的内容以套路形式开展,并将武术定位于“中国古代的自由体操或艺术体操”[6]。由于“多年来我们从理论上一直没有有效的区分开竞技武术与学校武术的差异,实践上也多以武术训练法代替武术教学,形成了‘基本功――规范化套路’的教学模式[7]”。竞技武术的表现形式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极高,学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很难准确地掌握,这也是学生感到武术枯燥的主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武术真正成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必修课是我们首先要努力的目标,目前北京等地正准备实行这一举措,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武术课程的改革和设置等问题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1.2 韩国跆拳道开展现状

在教育上韩国跆拳道的开展情况应该是较为成功的,韩国学生从小便开始学习跆拳道(一般从五岁开始接受跆拳道训练),这一举措的成功已经被事实有力的证明。跆拳道在韩国也是作为学校体育中的必修课进行推广的,在韩国每年由数量繁多的大大小的跆拳道比赛和表演。根据张继生的研究数据显示:“韩国人特别重视通过跆拳道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在韩国大约有90%以上的大中小学开设跆拳道课程。韩国全国范围内正式注册的道馆有8041个,加上未注册的共有9500多个(截止至2005年)”[8]。这个庞大的跆拳道习练组织中的大多数与学校建立联系,而且距各个大中小学距离较近,可谓是遍地开花,为课外跆拳道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这些道馆为学员提供了多种娱乐方式,如游戏、图书、玩具和水等等。韩国的跆拳道馆经过考核可以取得不同程序的颁发段位和级别证书,学员通过一定的级别考试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这对处于求知欲较强的学员和刚刚加入的学员来讲是一个极大的肯定和鼓励,这样的举措促使在韩国几乎所有的学生放学后会到跆拳道道馆学习,这对韩国学校体育中跆拳道运动的开展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学员在道馆的出勤和学习可以纳入学校跆拳道考核和升级时的参考。韩国跆拳道的考核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生成绩的考核通过综合学生在学校学习锻炼、道馆学习锻炼以及竞赛成绩和名次来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技术水平的。可谓是实现了课内外教学一体化。

另外,韩国政府和学校对于参加跆拳道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如:各个学校在跆拳道考核中对于每个项目每个学期都设有奖学金;成绩优异的可以选拔到上一级的运动队进行深造;具体策略有以下几点[8]:第一,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同学可以免试录取至重点学校(全国中学生品势比赛前三名、竞技比赛前六名的同学);第二,国家对于专业技术突出的学生,给予去各处表演的机会并每年发放一定数额的资金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外推广跆拳道;第三,对于曾经被派出国进行表演的优秀选手,提供聘任机会担任跆拳道教练,政府资助经费;第四,对于曾经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和培养出世界冠军的教练,提供机会在高校担任跆拳道教练或教授,并且由政府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

韩国政府和人民对于跆拳道的推广都是非常支持的,他们认为跆拳道是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政府中从总理到政府官员都基本学习过跆拳道,懂得一些跆拳道的技术和精神。在跆拳道的推广过程中,韩国政府、商业机构和民间组织运用了包括影视、音像制品、网站这些大众传媒手段,跆拳道用品销售等商业传播手段,以及跆拳道俱乐部等人际推广模式在内的多种手段。这些渠道的整合,使跆拳道从客观上成为一个综合的文化载体,同时也是韩国国家文化资源的重要品牌。

2.2中韩学校体育教育中本土武技的发展方略比较

2.2.1中韩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对于本土武技的要求比较

我国学校武术教学大纲从建国后至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武术内容做了多次的修订,现行的教学大纲是2001年颁布的学生体育健康标准中的对于武术教学内容的规定。由于种种原因本研究中所涉猎韩国跆拳道教学大纲是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检索提炼而成。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韩国学校体育中的教学大纲关于跆拳道教学的内容是比较严格和具体的,对于跆拳道必修的规定是我们学校武术所不能比拟的。

通过对比发现我国现有武术教学大纲的优点是内容丰富,缺点是对于武术的本质中体现的防身自卫的搏击内容涉猎较少,套路繁多不便记忆。韩国的跆拳道教学大纲优点是内容明确具体,主管部门规定必修学习。

2.2.2中韩现行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本土武技考核评价要求比较

通过对中韩两国的两所普通高校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本土武技的考核内容进行比较见(表2)

通过对两所高校的跆拳道和武术课程的考核内容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学校武术的开展存在打、练分离的现象,这与我国竞技武术的推广是一致的,打练分离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学习武术套路课过程中搏击的内容部分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而学生学习散打课的时候对于传统武术的韵味难以体现。而韩国高校的跆拳道却能够做到把品势和竞技统一结合,综合评价。另外,通过考核内容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韩国学校体育中对于学生的考核要求非常严格,而且标准的制定也非常高。这对学生平时的训练与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2.2.3中韩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教授本土武技的师资岗位要求对比

体育教师是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指导实施训练的基础是蕴藏大脑中的知识,因此教练员的知识及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课程的走向和效果。中韩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教授本土武技的师资岗位要求对比见(表3)。

通过表3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韩国的大学跆拳道教师的岗位要求较为苛刻,这为跆拳道课的教学过程把握无疑是起着积极的意义的。而我国由于学校数量众多,武术项目的师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说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教师本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过程的把握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2.4中韩学校体育教育中本土武技课学生的服装及礼仪要求对比

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道德形成的支柱,也是传统文化的提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称谓。

通过表4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韩国跆拳道课程中对于服装和礼节的要求都有着具体的规定,而且要求严格,我们的武术课教学恰恰在礼仪和服装的要求上要明显滞后。

2.3中韩本土武技对青少年的影响比较

2.3.1中国本土武技对青少年的影响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随着体育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体育教学体制已实现了从“三基教育”、“素质教育”向“健康教育”的转变,武术运动作为学校体育中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经千年的沧桑,武术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决定了武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是因为武术的复杂性我们至今还没有整合出真正适合在学校中推广的技术理论体系,武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文以泽心,武以观德”,武术的练习过程是长期而艰苦的,正是因为如此,武术在学校中的推广与普及遇到了种种障碍,我们的学生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坚持长久,得到的感言都是武术太博大精深了。根据调查43%的武术教师认为武术在培养青少年礼仪、社会适应、身体素质等方面难以达到预想的目标,37.5%的学生不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73.0%的学生认为武术课可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学校武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的。

2.3.2 韩国本土武技对青少年的影响

韩国本土武技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跆拳道精神对青少年的影响,这种心理状态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如:在古代跆拳道的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事友以信、临阵无退、杀身有择”为主的忠孝爱国精神。现代跆拳道的精神与体育的精神是相互交融的,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即: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具体释义如下:礼仪(义):指礼节和仪式,也指崇礼行义。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互相尊重,培养友爱、正义、谦虚的精神。廉耻:指廉洁的操守和羞耻的感觉。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分辨是非,有羞耻之心,努力使自己成为正直和道德高尚的人。忍耐:是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其表现出来。忍耐是用来克服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的秘诀,只有忍耐才能超越自己。克己:是指克制自己的私心,对自己要求严格。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自我控制,排除不良情绪和私心杂念。百折不屈:指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挫折、困难面前不退缩、不轻易放弃[9]。回顾跆拳道在国际范围的推广,跆拳道的精神也是现代青少年所需要磨练的,这正好符合时展的需要。由此可见,跆拳道精神的推广也为跆拳道项目本身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韩国采用从小抓起,必修课的形式进行本土的跆拳道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学校教学与跆拳道馆的有机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严把教学质量环节,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综合激励作用对学生的跆拳道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在教师岗位要求上要求严格,严把教学过程关,对教师提供了先进的设备和优质的环境,这为跆拳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后盾,在国内较好的普及开展了跆拳道运动。

我国的学校武术开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套路与散打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政府缺乏对于学校武术教学的硬性规定[10]。学校武术的教学过程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武术教学大纲的制定应适应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求,对于武术课程学习的服装和礼仪方面应有严格的、统一的规定。

3.2 建 议

借鉴韩国经验,政府部门必须对武术的传承要有硬性的规定,提高本土武技的重视程度,在国内实行武术课程大、中、小学生必修制;尽快整合套路和散打的教学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弥补武术套路和散打的打练分途现象;明确界定学校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教学内容,尽快开发出一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武术教学大纲和教材,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实用,体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在管理上,对于学校武术的发展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有硬性的规定,国家要评选一批以武术为特色的学校和训练基地;构建不同形式的竞赛制度;试点武术为各级升学考试内容;在各级学校中实施“武术段位制”;在高等院校建立高水平武术运动队、武术协会、武术俱乐部等,以会员制的形式开展多种武术活动。

参考文献:

[1] 蔡仲林. 试论学校武术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3-4.

[2] 王岗.中国武术:20世纪的传统流失与当代的回归及振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1157-1159

[3] 康戈武,洪浩.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3):82-85.

[4] 王智慧.传统学武程序与现实教武现象悖论探析[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7(4):86-88.

[5] 马剑,邱丕相.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J].体育科学,2007,(5):92-93.

[6] 毛伯浩.武术的表演和竞技[J].新体育,1995,(24):10-11.

[7] 邱丕相.“温总理,你会武术吗?”引发的思考[J]. 武术科学,2004,(2):1-2.

[8] 张继生,等.韩国学校跆拳道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3):71-73.

第3篇:小学武术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国家审定通过的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特别是在运动实践教材内容的设计和编选上,力争精选最基本、最经典的教材内容,以符合各地各校的教学基本需要和教学基本条件。

    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容建议精选运动实践教材内容运动实践教材内容是这一课程属性的重要教材载体和形式,并体现其实践性。由于受课程教学安排、课时以及教育部对教科书印张的限制,必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建议下,精选适合多数学校和多数学生喜欢的运动实践教材内容,以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最基本要求。课程标准对运动实践教材内容提出了田径、球类、体操、游泳或冰雪、武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六大类运动项目内容方面的建议,并针对水平四不同的学习目标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建议。因此,人教版水平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是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运动项目作为实践类教材的具体载体来进行教学,既经典,又广为人知,且适合学生形成运动爱好,便于使其成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在运动实践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考虑运动项目的普遍性、典型性、游戏性和可行性。

    2.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视角出发,完善运动实践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系和体例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实际、健康成长实际需要和终身发展需要出发,完善运动实践教材内容的编写和呈现体系。从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入,以探索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练方法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设计和编写每一项教学内容,力求达到在学生从事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方便学生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准确地学习运动技术动作,本次教科书精心拍摄真人动作照片,示范技术动作细节,以图助文,图文结合,更好地体现了课程身体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在主要教材技术动作图片下,用醒目的红色图标“”设计了引导学生对主要技术的学练、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主要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的栏目,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重点,也有利于学生感悟运动的多元价值。同时,在加深学生自我思考、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观察与合作,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3.根据水平四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特点和规律确定教材难度在设计和编排水平四各年级运动实践教材内容时,要根据水平四各个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特点,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等基本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地编制内容和结构。并且,水平四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实践教材需要衔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并注重学段内各年级运动实践教材内容的衔接,处理好实践类教材螺旋式上升的需要。

    4.规范和丰富教材内容呈现框架结构为保证教科书编写的规范,细化运动实践教材内容的编写体例,提高教科书的编写质量,形成了运动实践教材内容的编写框架结构(见图1)。

    二、水平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运动实践教材内容的具体变化

    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水平四教科书在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基本运动技术、技术原理和动作学习要点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设计了相应的栏目,促进学生在动作认知中体验、思考、观察、探究、应用、拓展,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学会锻炼、学会运用,提高认知能力,发展综合素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科书以“问题设疑”的形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扣初中学生身体锻炼和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通过预设的问题、情境和案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行动的知识(是什么)——解释行动的知识(怎么做)——反思行动的知识(为什么),在运动实践中生成功能性的技能(经验)和方案性的技能(策略),并将这种技能迁移到体育与健康能力的发展中。

    1.运动实践教材内容的变化运动实践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学生要掌握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游泳或冰雪类、武术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六大类项目的运动技能。水平四教科书在七年级安排了8种运动项目,在八年级安排了10种运动项目,在九年级安排了8种运动项目,基本覆盖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范围。人教版水平四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书运动实践具体内容见表1。与原教材相比,本套教材增加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较为普及且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球类项目,以及编入了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竹竿舞、踢花毽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挖掘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健身价值和内涵,具有提高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作用。

    2.呈现方式的变化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根据12~15岁男女生阅读特点以及动作认知与动作学习中需要不断强化视觉图像信息和语言提示信息等学习特点,教科书把文字和插图共同作为学习内容。全书采用主辅栏结构,呈现方式的主辅栏结构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版块。主栏是以显性的问题、情境、关键知识点和技术点来体现学习进程的主要环节,辅栏是以学习内容相交融的教育要素,包括多样操作性、交流性、思维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等形式。教科书内容和版式的整体设计,做到主辅栏功能互补。主栏突出主体,字体、字号及字体颜色、小标识等力求内容清晰,做到知识点少而精,能力发展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在追求文字优美、精炼,一目了然、便于学生阅读的前提下,对具体内容文字表述、图、表、照片等呈现方式,进行了整体设计。主要技术动作在用真人示范动作的分解照片下,以图注文,激发兴趣;图片下面用醒目的图标“”进行提示,加深动作映像,启发思考,引导学生相互观察与合作,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技术的理解并应用到动作学习中去。辅栏更多是贴近问题,引导学习思路,寻找学习策略,开拓视野,同时,避免层次过多、多做减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各册教科书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点有效衔接、逐步提高、螺旋上升,在保持整体风格一致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知识、技能的文字量,并增加栏目,加强思考、拓展应用、适当迁移,在加强图片信息量的同时适当缩小图片,帮助学生在阅读文字和插图的过程中理解体育与健康知识并指导运动学习和锻炼。特别注意给不同水平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使用教科书。

    3.田径教材内容的变化为了让学生准确、生动地学习技术动作的步骤和方法,采用同龄学生示范的动作照片,通过对关键技术的设疑、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正确的动作方法,掌握动作要点,帮助学生学习和思维,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跳高的起跳动作照片下,用“”提示学生观察、思考:“最后一步为什么用全脚掌并快速蹬伸?”为了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使其增强自信心,设计了“学习应用”、“生活链结”、“知识窗”等栏目,以此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锻炼,掌握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方法。

    4.球类教材内容的变化根据上一轮教学实验反馈的信息,广大师生希望球类教材有更多的详细内容和教学指导。这次修订教科书将各项球类内容单独编排成章,并增加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的教材内容。对于新增加的内容,教科书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中激发和维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高中阶段形成运动专长奠定基础。修订后的球类教材,主要在学习球类教材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中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游戏和比赛,注重渗透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的教育。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练需求和对运动技术的理解、迁移,编写时在呈现基本的核心技术基础上,以“知识窗”、“学练提示”、“学练拓展”、“游戏与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动机、愿望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对主要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思考和探究,提倡让学生根据关键的动作要求进行体验和发展,给学生较大的拓展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传授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同时,每一球类项目还设计有教学比赛或小游戏,供学生课上或课下参考使用。

    5.体操类教材内容的变化体操教材由徒手动作到器械动作进行编排,主要编写了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等内容。八年级教科书主要编写单杠内容,并单独创编一章健美操内容;九年级主要编写了技巧和双杠内容。以八年级单杠为例,修订后的教材内容安排了单脚蹬地翻身上、支撑后摆转体90度挺身下和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这三项内容,通过准确的动作技术展示,对每个内容提供了“学练口诀”,让学生熟记动作要领,并通过对关键技术环节的引导性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同时提供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示例,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保护、相互提高。最后,鼓励学生进行拓展与提高,在掌握基本动作技术后能够组合编排新的动作。修订后的体操教材,文字表述更加精炼和准确,展示技术动作的照片更加生动和直观。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动作要领,通过朗朗上口的学练口诀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通过“学练尝试”、“合作学习”等栏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并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激发学习的动机和愿望,使学生主动学习体操技术,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最后,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