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借问梅花何处落范文

借问梅花何处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借问梅花何处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借问梅花何处落

第1篇:借问梅花何处落范文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联想与想象须有一定的现实根基―――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郁的情思。如: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一二句写实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写虚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听到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声音,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关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总之,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等等。

在意境的塑造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

(四)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诗人那种自由自在、驰骋豪放、不为权贵折腰的心志。又如他的《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诗人实现理想的豁达。

三、结构

在诗歌的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常用的结构模式有:

(一)层层渲染、铺垫

如:

江上看山

苏 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惟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首尾照应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感。如: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辛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三)对比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故结构性较强,如: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第2篇:借问梅花何处落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景物描写;鉴赏;表现技巧

景物描写,描绘的是自然万物的声、色、形、态。空山之白雪青松,尽显境之静谧;江中百舸游鱼,毕现境之生机。当诗人以丹青妙手的独到眼光观察景物,以淡雅浓丽的笔调描摹景物时,自然景物便幻化成优美的文字,以仪态各异的形象承载着诗人的感情,喜怒哀惧之情跃然纸上,动人心魄。尽管诗人们运用的表现技巧有所不同,但最终都是以景物来表情达意,恰如异曲却同工。古诗词中描摹景物常见的表现技巧如下。

一、以色彩渲染意境

采用最富张力和最能符合自己心境的颜色进行描画,以渲染出强烈的氛围,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的效果,似乎是诗人们偏爱的技巧。鲜妍明媚的色彩往往表达欢快热烈之情,晦暗阴冷的色彩通常表达伤感悲戚之情。冷暖色调的巧妙运用淋漓尽致地传递出了诗人们的内心情绪。

如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草色嫩绿,柳色鹅黄,桃花娇红,李花胜雪,色彩分明,搭配和谐,不仅在直观上引起读者对色彩的联想,而且增加意境美,生动形象地展现如画春光,表达作者欢快的心情。

二、多角度表现特征

自然景物总以其千变万化的姿态呈现出变幻多姿:飞瀑湍流磅礴,明月清风静谧,黄莺杜鹃婉转。当诗人以或远眺、或近观、或谛视、或静听的不同视角欣赏眼前之景,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等多种手法展现景物的特征时,变化万千的景物中也就溢满了诗人的独特情怀。

元散曲家周德清的《塞鸿秋浔阳即景》写道:“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声来如线。”此曲写的是浔阳一带的秋景,由近处长江水写到远处黛色淮山,由低处山水江帆写到高处晚云新月和飞鸿,高低远近天上地下,尽收笔端,生动活泼,形象细腻,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画面。

诗人描写景物时也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既能以静写动,以动写静,还能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从变化中尽显景物特征。

三、虚实结合拓意境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实际情景与回忆、联想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开拓意境、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可以说,实景是虚景的引导,虚景是实景的升华。

比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写实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梅花落》曲调;三四句写虚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天山。此诗虚实结合,抒写将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凄清的意境中渗透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衬托对比抒衷肠

对比与衬托是诗词中的常见技巧。情随事迁,情随景移,面对眼前衰败或繁盛之景,人们通常会引发出相应地伤感或喜悦的情绪。于是眼前景物带上作者的感彩,落于笔下即通过景物描写来正面衬托诗人情感。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写了钱塘湖早春之景。西湖水涨,水色天光,黄莺欢快鸣唱,燕子啄泥筑巢。西湖边嫩草如毯,白沙堤垂杨拂堤。诗人面对早春的西湖,想起自己在任时的政绩,欣喜之情难以自抑。西湖明媚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然而,为了突出内心的愁苦或愉悦之情,诗人有时也用看上去具有相反情绪的情景来作衬托,借助情景的不协调形成鲜明的反差,达到强化情感的作用。

第3篇:借问梅花何处落范文

汉·李陵《重报苏武书》笳:流行于边地的管乐器。互动:交替发响。边声:边塞的各种声音。以各种声音表现边塞的凄怆,倍感悲凉。

天云如地阵,汉月带胡秋。

南朝·陈·徐陵《出自蓟北门行》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战阵一样,汉地的月色带上胡地的秋光。描写塞外的景色,渲染一片紧张而苍凉的气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孤烟:燧烟,古时边塞报平安或报警的信号。广大的沙漠孤直的烽烟,长长的黄河,圆圆的落日,交相辉映。两句意境壮美,对仗工整。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唐·杨炯《从军行》凋:凋落。大雪天暗,军旗上的彩画显得黯淡模糊,象凋落一样,风声和鼓声混杂在一起。它描写了边塞的恶劣天气,侧面反映了将士的苦寒。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李颀《古从军行》郭:外城。极写西北边塞的一片荒凉。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在今河北省蓟县东南。大如席:用夸张手法比喻大雪。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乔山上。两句极写大雪弥天,北地酷寒。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未曾看。

唐·李白《塞下曲》天山:此指祁连山,终年积雪。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用“闻折柳”来表现无春*,可谓高人一着,与“望梅止渴”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唐·杜甫《秋兴八首》兼天:连天。因见长江的波浪连天涌,想到边塞上弥漫着阴森的战争风云。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唐·杜甫《秦州杂诗》不夜:不到夜晚,指黄昏前后。无风云自舒卷出塞,不到夜晚明月早已照明关塞。诗极写秦州地处边防,地势高峻的险要形势。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唐·杜甫《咏怀古迹》去:离开。紫台:即紫宫,帝王所居。朔漠:北方大漠。青冢:王昭君墓,在今内蒙。相传塞外草白,惟昭君墓草独青。两句写昭君生为异域,死葬胡沙,同情她的遭遇,亦喻人才被埋没。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川:此指干涸的河床。描写边塞风沙的险恶,以见行军的艰苦。用语明白晓畅,琅琅上口。

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唐岑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酒泉:今甘肃酒泉县。杜陵别业:今西安市东南杜陵之别墅。我国西部古海干涸,变为大片沙漠,黄沙茫茫渺无边际。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唐·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烁:熔化。虏云:指胡地之云。夸张手法,极言边地之炎热。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边塞野草,干熟时白色,牛马喜嗜。胡天:边塞的天空。写西域塞外冬季来得早而骤。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唐·岑参《赵将军歌》缩寒毛:收缩起全身的皮毛。猎马:出猎的军马。生动地写出天山一带寒风剌骨的景象,使人如临其境,毛骨悚然。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唐·高适《塞上听吹笛》随风飘扬的《梅花落》之声,不禁勾起征人的乡愁;故乡的梅花,好似一夜之间落满久戍的边关。《梅花落》本为曲调名,这里把调名拆开来用,语意双关,含意隽永。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唐·戴叔伦《转应曲》胡笳:少数民族的乐器。写边塞的辽阔明朗,最后却是一声愁绝,情感跌宕,反映出诗人的爱国情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燕山:在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河谷直到山海关。把塞外沙漠夜景写成一个银白色的旷阔寥寂的迷人境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号角。燕脂:即胭脂,深红色,此指血迹。凝夜紫:秋日的边塞,暮色苍茫,烟云密集,血迹凝聚,呈现一片紫色。两句描写血染沙场的激战景象。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唐·李益《塞下曲》燕歌:胡歌。塞鸿:塞外的大雁。边:边地。写边塞春意,使战士怀乡的心情为之顿畅。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唐·张仲素《从军行》海:此指今新疆巴里湖。描绘了边塞恶劣的行军天气,一“裂”一“折”,使人心寒。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摇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芦笋:芦苇春天所萌发的嫩芽。碛:沙漠地带。白练:高级丝织物。安西:西域重镇之一。在今新疆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一带。诗句描写唐代时丝帛源源从丝绸之路运往吐蕃的情景。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唐·杜牧《早雁》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南。秋半:指中秋八月。描写回纥人开弓袭射,群雁惊飞四散的情景。“虏弦开”双关,既表现回纥贵族的挽弓射猎,也暗示他们的军事骚扰掳掠,“哀”则表现边地人民四处流散之苦。诗句咏物抒情,爱憎分明。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连串的情景,真切、生动。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朔:北。透刀瘢:风雪穿擦刀剑,出现瘢痕。用夸张和拟人手法写风雪,刻画入微,境界雄浑。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唐·张蠙《登单于台》痕:沙垒起的痕迹。疑:疑是。写塞外风沙的奇异景象逼真生动。

自古幽燕如绝塞,休愁,未是穷荒天尽头。

宋·汪梦斗《南乡子》幽燕:在今河北、山西一带。绝塞:极远的边疆。穷荒:极荒凉的边地。这是南宋亡后作者北游时所写。“休愁”、“未是”均是相反语义,故意用来宽慰自己、抒发心头上的兴亡之感。

鸣骹直上一千尺, 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宋·柳开《塞上》鸣骹(xiāo):响箭。干:形容声音清脆宏亮。碧眼胡儿:形容塞外少数民族战士。金勒:带金属嚼子的马笼头。前两句写响箭划破长空,后两句状胡骑矫健英姿。“提”字写勒马而注视的神情,甚为传神。

第4篇:借问梅花何处落范文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中常出现“羌笛”这个意象。成就了许多古诗佳作又从古诗里走来的羌笛,是羌族独有的一种双管乐器,从产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羌笛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甘青高原一带,用鸟兽的骨头做成。那时,被史书称为“西戎牧羊人”的羌族在黄河和湟水滋润的草地上牧羊,悠然自得,被美景感染的羌人,久而久之就有了抒怀的欲望。一天,不知是谁用一根鹰骨做材料,在上边钻了几个洞,然后安装一截空心草做哨片,放在嘴里,竟吹出了呜呜咽咽的声音。

这就是最初的羌笛。随后,羌笛很快流行起来,羌人吹奏着它游牧四方,把大西北也吹得凄婉迷茫,加上笛身是鹰翅做的,给了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后来,人们经常用羌笛的呜咽来表述边塞生活的艰苦,羌笛在古诗里逐渐成为哀怨和乡愁的象征,“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古诗里类似这样的诗句随处可见。特别是在王之涣写出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句子后,羌笛更是因诗而兴,成了许多人喜爱的乐器,吹奏的声音还承载着古诗里特有的情怀,也不知揪疼过多少回边塞人的心……

羌笛到底什么样?

羌笛从产生之初到现在的样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具体情况已难考证,仅从汉代马融写的《长笛赋》里可以找到一些古羌笛的影子及其发展的简要情况。据说,古羌笛只有三个音孔,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就有“羌笛三孔”的记载。后来人们增加了一个音孔,才吹奏出了完整的五音。到了宋代,羌笛发展成了五个音孔,《乐书》中有“羌笛五孔”之说。制作笛身的材料也开始用竹子而很少用鸟兽的骨头了。

今天的羌笛,用高山生长的箭竹制成,两管并排用线缠绕在一起,各有六个音孔,笛身长20厘米左右,竹管直径2厘米左右,在笛管上端装有4厘米长的竹制哨片,笛身小巧玲珑;加上有羌族特色的饰物装饰,十分精致典雅。

学羌笛,要“一口气”

羌笛从古诗词中走来,引人遐想,但羌笛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吹奏的,因为演奏方式和其它管乐不同:竖吹,口含双簧,用中指、食指和无名指按孔。吹奏中使用的“鼓腮换气法”是一门独特的换气技巧,吹出的气流要在不间断的前提下完成自然换气,表现为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甚至整个一首曲调,技巧性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许多学习羌笛演奏的人往往都很难掌握。另外,羌笛的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一直以来,羌笛的吹奏方法都由师傅传授,谁可以学、谁不能学是有规定的;而且由于它的声音太悲凉,许多羌笛艺人都不愿让自己的后代学习,柔肠寸断的乐音,足以引起无数人的怅惘。2006年,经四川茂县成功申报,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经一番苦功夫,哪得云山笛声驻?

别看羌笛的结构简单,但它不仅吹奏技巧难学,制作技艺上,也有不少讲究,从选材到成型,颇费一番工夫。

“良材难得”。制作的第一步从选材开始。制作羌笛所使用的箭竹,生长在岷江河谷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初春时柔韧性最好。除了粗细外,皮的厚度、竹管的圆扁和内部空心部分是否规则也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要寻找很久,才能找到适合制作羌笛的箭竹。

“油浸火炙”。把竹子从山上拖回家中,去叶阴干,再用清油浸泡,使其柔韧。做时需先在火塘上烘烤:红红的火苗在火塘里欢笑着燃烧,竹子的清香在火焰的灼烤下散发出来,慢工出细活,宁静而致远,这也是做羌笛需要的一种心境。

“挫骨削皮”。将竹子烤得柔性十足的时候,就可以“下料”了,即把竹子切割成20厘米左右的笛管,必须两根一样长,粗细搭配得当。紧接着把竹管打磨干净,用小刀和砂纸将表皮一层层除去,竹管逐渐褪去碧玉般的绿色,成了淡青的管身。打磨中,竹管被削去四周的圆皮,变成一根根方形的笛管。这和其他管乐类乐器有很大区别,能让双管更好地并列,吹奏持握时更加方便。用丝线把并在一起的两根竹管紧紧捆绑起来,羌笛的雏形就形成了。

“锥心钻孔”。在制作羌笛中,最重要也最精细的过程是钻音孔。羌笛双管并列,两排的音孔要求左右对称,音孔的大小及相隔的距离也有讲究,这些凭的是制作者的经验和悟性,才能使六孔准确无误地吹奏出七个音阶,形成羌笛特有的苍凉味道。

“梳妆打扮”。钻好了音孔后,为了美观,再涂上一层清漆,系上好看的饰物,我们平常看到的羌笛就基本制作完工了。从最初的竹子变为可以抒感的羌笛,过程漫长精细却又充满了诗意。

“点睛之笔”。不过,要吹出声音,还需要一个发声器――哨片。哨片也称叫口,用小竹子做成,粗细以刚好竹管为最佳,每支羌笛都有两个哨片,制作的难度很大,得将一截寸许的竹管,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剖出一叶薄片。削出的薄片既要与小竹管分离,又不能折断,一般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标准,是一道技术性很强的工序。

最后,把哨片插在主管里,放在嘴里一吹,音韵就流淌在岷江两岸白云缭绕的高山峡谷里了。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