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社会风俗习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风俗习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风俗习惯

第1篇: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 传承 保护 风俗文化 价值 重要性

一、阿育迈村情况

(一)阿育迈村的来历

阿育迈村是一个海波800米的阿卡族村寨,距离清莱市64公里,距离皇太后县城18公里。该村坐落在山脊的斜坡处,周围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红豆杉、柚木等天然林。土壤肥沃,可种植玉米、咖啡等。离阿育迈村4公里的地方,有中学、医疗站,村里通水电,有手机信号。

阿育迈村的阿卡族是属于黝倮阿卡支系,大部分村民信奉万物有灵,因此有许多风俗是源自于万物有灵的。从村子里的长者那里得知:本村建于1972年,最初有19户人家来到这里建寨,这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资源丰富。一开始来到这里,村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最玛”的人选,因为举行各种风俗仪式都需要“最玛”的领导,且以后对本村风俗习惯的管理需要“最玛”完成。所以,他们推选出地位和学识很高的一位巫医担任村子里的“最玛”。

之后,在1982年泰国政府进入村寨来普查时,正式将这个村子命名为阿育迈村,且属于清莱府皇太后县管理。第一任村长叫做阿惹・培米亚,从那时候开始这个村就有村长处理对外事务,现在的村长已经40多岁了。

阿卡族在建寨的时候,最玛的家是建在寨子的中心,这也是最玛的权利被村中的人认可的象征。在村子的中心还有个大操场,可以供小孩娱乐玩耍,也是商量各种大小事务的场所及老老少少聊天的好去处。

(二)社会生活

现在,阿育迈村已从最初的19户人家发展到现在的59户人家,共有289人。其中,男性131人,女性158人;21岁-50岁年龄段的男性有67人,女性有86人。一般家庭最多2个孩子,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控制着家庭成员数。

村民们主要种植旱稻、玉米及饲养家畜。种植旱稻不仅是大部分阿卡族的主要职业,而且是与他们的风俗仪式息息相关的;至于种植玉米,主要是用来饲养鸡、猪等家畜的,而这些家畜常常是用在各种风俗仪式和祭祖仪式中。除此之外,村民们也在离村子5、6公里的地方种些蔬菜供使用及饲养牲畜。因此,种植旱稻田是体现阿卡文化的一项事务,它与风俗仪式的产生相辅相成,丰富了阿卡社会内容。

自1989年政府实施引入电力、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计划,这些事业的引入是村民增加就业机会和阿卡族信仰改变的原因。虽然如此,村民的主要职业还是种植和养殖业,上述的那些职业还不能成为村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些消费的费用快速增长,无论是送孩子上学也好,还是盖房也好,费用都上涨;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如冰箱、录像机、摩托等一些电器的使用使得费用也增加,这就需要村民们增加收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卷心菜、茄子和咖啡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及最早一批商贩的产生,商贩也介入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例如:曾经种植玉米的一季能获得收入大约1万多元,但后来商贩们压低经济作物的买卖价格,不久之后村民们都不种地了,外出打工,村里的年轻人学业结束后就到曼谷、佛统府、清迈府等地方打工,只有少部分人还留在村子里种地。阿卡族的生活方式正遭到来自金钱和资本体系的挑战,村子里的很多家庭为了外出打工挣钱,都不能够像以前一样定期举行风俗仪式,因为现在举行仪式要花很多钱,为了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和举行仪式的开销,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并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老一辈。

综上所述,种植旱稻和玉米不仅是阿育迈村民们的主要职业,而且是产生各种风俗仪式的主要职业。虽然几乎每家人都种地,但阿卡族的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因为仅种地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他们更愿意去大城市打工挣钱。

(三)教育情况

阿育迈村没有小学和中学,只有幼儿园和教成年人学习中小学知识的夜校,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就要去几公里外的学校上课。家境好点的家庭可以骑车送孩子上学,而家庭困难的则只能走路去,在雨季来临的时候,走路上学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现在,村里的孩子受过大学教育的只有2人,受过高中教育的有10人,受过初中教育的33人。可见,村里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都比较低。

(四)管理

在阿育迈村还存在传统的社会风俗,亲朋好友之间互相帮助扶持的体系,以及对最玛的推崇。最玛是村子里的各种风俗习惯得以实施的领导者,坚持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并继承阿卡先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阿卡族遵照“阿卡章”的规定幸福地生活着,如果产生与村子格格不入的家庭,头人就会让他们搬出村去。现在,阿卡村寨的管理存在两种形式:

第一种,通过选举产生村长及村委会成员,还有一些自愿为村子事务找政府官员接洽的人员,这些人管理着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第二种,风俗仪式的管理者“最玛”,以前的“最玛”还管理村子里的行政事务,而现在他只负责风俗仪式等方面的事务,任期是一辈子。

二、阿育迈村阿卡族传承和保护风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阿卡族的每个支系通过学习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随着阿卡社会渐渐融入泰国这个信仰佛教文化的国度,阿卡族知道的很多生活方式不能融入现代生活中,使得他们的一些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正在消失。因此,抢救消失的风俗文化,使之能一直延续到阿卡族的子孙后代成为现在生活在泰国的阿卡族的重要工作。阿育迈村的阿卡族也同样意识到了保护风俗文化对后代的重要性,他们从阿卡青少年的观念意识、生活方式着手,为风俗习惯得以延续引导他们实施以下措施:

第一,自学。让年轻一代人认识大自然,总结自己的实际经验,同时学习一些阿卡的治病方法、草药知识等;学习辨别好与坏,并能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从家族成员那里学习老一辈具有的知识。例如:阿卡族少年可以从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及奶奶那里学到一些生活的经验、生活方式与手艺等。阿卡族的主要职业是种植和养殖家畜,通过老一辈的经验,他们可以不必走弯路,增产增收。另外,阿卡族的刺绣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工艺品,这也是通过老一辈的教授。

第三,从各种风俗仪式中吸取知识。他们要参加每个月村寨里举行的各种风俗仪式,例如:春耕节仪式、耶苦扎节仪式、建寨仪式、婚嫁习俗中的各种仪式,等等。通过参加各种仪式,他们可以了解阿卡族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并能够学习到举行仪式的时间、地点及物品,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整个风俗仪式的过程,为其得以延续提供保障。

为了使年轻一代能学以所用,老一辈对他们的所学都有检验办法,让他们背诵和反复地念。这样有助于他们记忆,记住了就能更好地理解并应用。

由于阿卡族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与重要人士紧密相连,因此传承和保护阿卡族文化需要加入一些科技手段。以前,阿卡族没有文字可以用来记录发生的事情,所以人就成了重要的记录载体,各种风俗仪式都是通过人记住,一代传一代。现在,传承和保护出现的问题是阿卡青年一代不能够真正明白和理解风俗文化的意义,就不能明白价值在哪里,他们不懂得风俗文化的价值,也就不能很好地践行这些风俗文化仪式。老一辈们做了各种努力,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中,像耕种、养殖等传统农业已从原来的重要地位变成了现在的副业,而与这些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一些风俗习惯也随之消失,这意味着风俗文化的消失。风俗文化的消失使阿卡族没了本民族的特色,所以,了解阿卡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对青年一代有很大帮助。

三、阿卡族文化对阿卡青少年的价值和重要性

在阿育迈村,风俗文化对阿卡青少年的价值和重要性表现如下:

第一,在工作方面的价值的主要体现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阿卡族的主要职业,也是风俗习惯产生的根源,更是阿卡社会文化产生之源。有了这些职业,随之而产生的风俗也会一直存在,有助于本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二,语言方面,由于阿卡族先民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风俗习惯及仪式就成为记录阿卡族历史和传承阿卡族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后来有了自己的文字,他们才通过歌曲、故事、谚语等记录阿卡历史和文化,且依旧根据风俗习惯举行各式各样的仪式。由此可见,风俗文化无论是在有文字时期还是没文字时期都对阿卡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社会关系方面,阿卡社会通过风俗习惯管理人们的行为规范,例如:在耶苦扎节举行的第一天,男人是不用去“圣泉”舀水的,因为这是女人们的专属工作。一些风俗中的禁忌规定着在节日开始的时候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祖辈相传下来,因此年轻一代也照着这样做。由此可见,风俗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纽带,规范人民的日常行为,对阿卡族青年来说有重要价值。又如:人生礼仪中的一些风俗教会阿卡族尊重长辈,有孝心,有同情心,并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总之,风俗文化要传承,还需要众人的保护,特别是年轻一代。如果年轻的阿卡人不知道风俗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那么不能很好地作为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春潘・查穆尼第.青少年和现代艺术(泰语).曼谷:泰国商业发展出版社,1989.

[2]纳塔柑・斯桑.文化媒介体系(泰语).曼谷:班纳吉谢鼎出版社,1997.

第2篇: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聘礼;经济压力;社会风气;人文风情

一、关于各地聘礼对社会风气、人文风情影响现状及原因分析

聘礼在男女心中地位提高。女性对于聘礼金额的在意程度导致聘礼金额不断攀升,然而,当前的高额聘礼所引发的炫富攀比现象给大多数的男性造成压力,只有部分男性会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幸运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累计,女性在聘礼认识方面更加的理性,更加看重一个家庭而不是金钱。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如今房子似乎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女性当成是结婚的一项前提,然而如今居高不下的房价也给男性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且经济状况也成为了人们考虑的另外一项重要指标。这在让人们更加意识到社会的残酷的同时也变得更加现实。虽然,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不可否认,浮夸的社会风气和严重的攀比,炫富现象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

相比于更现实的长辈们,年轻人依旧追求真情。在青年男女中多数人更加在乎的是感情而不是物质,并且他们中不少认为哪怕裸婚,未来依旧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至少青年一代未被残酷的现实所打倒。然而随着年龄段的增长,人们对于物质方面考虑的更多,也变得更加现实。虽然门当户对的说法没有像古代那样严重,但门户之见依然存在。

社会风气亟待整顿,政府需要加强调控。对于如今这种聘金越来越高的现状,多数人认为,这是由于浮夸的社会风气和攀比虚荣心理造成的;当然不能否认,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也是一项重要原因。并且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这种风气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负面影响,会使社会上媚俗之风盛行。同时不难发现,其实人们心中更加希望出现的是一种实在是干,追求真情的社会风气。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风气已经出现问题,整顿社会风气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而政府也首当其冲,需要出台相应政策来应对这种现状,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贯彻落实社会风气改革。

二、针对高额聘礼现状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干预,进行调控

政府可以出面进行宏观调控,出台惠民政策,为一些适龄青年提供优惠政策,例如降低房价等措施,减轻民众的经济压力。政府还可以颁布法令,将超过一定金额的聘礼征收税收,以控制聘礼的不断攀升所带来的攀比炫富事件的发生。而且政府要做的心为民所系,法为民所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二)宣传引导,改善风气

组织宣传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思想,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提升国民素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贯彻落实社会风气改革。

(三)保持心态,量力而为

人们自身也必须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有盲目攀比,跟随大众的心理,要认清自己的条件,做出适合自己经济能力和承受范围的选择。

三、结语

无论是经济发展导致的聘礼金额上涨,还是盲目攀比炫富心理哄抬聘礼金额,最终都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压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人们在竞相追逐聘礼的规格的同时,已然忽略了聘礼这一传统风俗最初的意义。我国很多地区将订婚时所下聘礼称为“下茶”、“送茶”;把受聘礼称为“受茶”、“吃茶”等。以茶为礼行聘的风俗兴起于宋代。古代的人以三茶订婚,茶为聘礼,如此简单朴素,聘礼只是用于订婚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人文风情,而时下这些风俗被打破,聘礼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单纯朴素。

虽然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饱穿暖已不再是人们的追求目标,人们开始学会如何享受生活,人性的慵懒与贪婪使得有些人希望走捷径已到达富裕的生活,高额的聘礼虽然可以一时的装饰脸面,但是学会脚踏实地,勤俭持家才是长远之计。政府的正当干预和正确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会对社会风气的优化起到不小的作用。面对络绎不绝的社会负能量,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杜绝盲从并且报以积极的态度享受生活。

第3篇: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汉英翻译;文化空缺;产生原因;克服障碍;方法处理

0 引言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语言直接反映文化现实;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Claire Kramsch在其《语言和文化》一书中也将它们之间的关系描述为:Language expresses cultural reality. Language embodies cultural reality. Language symbolizes cultural reality.由此可见,在两种语言――汉英翻译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这一因素。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译工作是一项艰巨任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的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文化的变化,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1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

下面就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进行简单的分类,并列举恰当的例子。

1.1 按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否有对应的词语,可分为部分空缺和完全空缺

1.1.1 部分空缺, 即英汉两种语言中能够找到指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其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其中一方有“Yellow”在英语中除了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名词外, 在美国俚语中含有胆小卑怯之意, 如a yellow dog( 卑鄙的人) , a yellow livered( 胆小鬼) ;而在汉语中, “黄色”在封建社会中是法定的尊色, 有崇高、尊严、辉煌的意思, 如黄袍、黄榜等。现代汉语中, 黄色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有失败( 如买卖黄了)和污秽、下流( 如黄色书刊、扫黄打非)的意思。

1.1.2 完全空缺, 即英汉两种语言中根本找不到指示意义和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的词

例如:汉语中的“饺子”是一种在沸水中煮熟的半圆形的、有馅儿的面食。中国人逢年过节吃饺子是一种民俗文化, 是合家团圆的象征, 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期盼, 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英语中将饺子译为“dumpling”,无论就其指示意义还是就其文化内涵来说, 都是难以对应。

1.2 英汉两种语言中独有说法的文化空缺

关于社会习俗、社会礼仪等等,英汉两种语言各有一些独有说法,算是例外,无法进行很细致的分类。

例如:“红白喜事”――中国人把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老人过世称为“白事”。对于没有接触过我国文化的欧美人来说,对娶媳妇说成“红喜”可以理解,英语就把喜庆日称为“red―letter day”,但把上年纪人的去世也当成“喜事”,就另他们很困惑。与欧美文化相比,把死人称作“白喜”是我国风俗习惯的个性。“红白喜事”的通常英译是:weddings and funerals,两者的搭配,为西方人士所不解。

汉语中传统美德“礼”、“义”、“ 仁”、“ 智”、“ 信” 这些词语虽分被英语译为“ceremony”“justice”“benevolence”“wisdom”“confidence”,但这些词语都无法准确地表达汉语中相对应的那些文化内涵,这五个词语是中国独有的说法。

2 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原因分析和处理办法

在简单浅显的了解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是什么以及其分类后,接下来着力浅析其原因,研究其源头,便可想出对应的处理办法。

2.1 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

2.1.1 中英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不同

汉英两民族存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的气候环境、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等,所以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汉语民族生活在亚洲东部的大陆上,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因此很多汉语词汇都和农业、田地有关;而英国四面环海,以海洋性气候为主,人民生活与海洋和船舶息息相关,因此英语中就存在大量与海洋有关的词汇。例如,“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a cold fish”(冷漠的人)等。

2.1.2 社会风俗文化习惯的不同

习俗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中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习俗是文化最直接的反映。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习俗。英汉两个民族之间有着迥异的社会生活习俗, 这些风俗习惯的差异常常使得英汉两种语言间出大量的词汇空缺现象。

2.1.3 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同

“言为心声”,言语是意识的物质化。哲学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中西方经济发达水平不一致,社会基础和上层建筑完全不在相同的水平。决定了西方国家更开放,中国相对保守,所以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此外,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焦点视,汉语散点视;英语客体意识强,汉语主体意识强。

2.2 文化空缺的处理办法

2.2.1 音译加注释法

音译是不同文化交流中常见的一种方法,最适合解决词语空缺问题。在翻译实践中,音译效果比较好,也能像外来语一样被人们所广泛接受。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有些在西方文化里空缺的概念,随着音译而被认知和接受,成为英语里的外来词。如“秀才,举人,进士”等。对于一些文化完全空缺词语,宜采用音译法或音译加注释法。

例如:(1)炕 kang;太极taichi;风水fengshui;围棋weiqi;饺子 jiaozi;爱国嫂 Mrs Aiguo;秀才:x iucai; 白话文:baihua;狗不理包子goubuli baozi;

(2)“气功”:In many parts of China practice, the breathing exercises called Qigong individually or in groups in the early morning or at dusk通过加注释来弥补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上的空缺

2.2.2 直译

直译是中国传统文化英译常见的一种方法,包括两层意思,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和按照字面意思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

例如:(1)“八股文”:eight-part essay“春节”:spring festival“龙舟”:dragon-boat

(2)“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希望工程”:Hope Project“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2.3 意译

意译就是按词语所表达的内在意思来进行翻译,也就是和直译相对的“Free translation”。意译舍弃了词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着眼于传达词语的文化信息。

3 结语

综上,简单的解析“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深入细致剖析,并列举具有说服力的句子加以证明自己的论点,其别引用田传茂等知名教授的一些看法,使其更深入透彻。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文化空缺现象对于翻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对于那些造成译文读者意义(下转第313页)(上接第155页)真空的文化空缺,译者有义务有责任采取必要而又恰当的方式来解决。从另一方面讲,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交际行为,与原作者的交际对象不同,他的交际对象是目标文化的读者。因此,译者一方面要能洞悉原文的文化空缺,另一方面,还要对自己的意向读者的知识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地来选择翻译手段。

【参考文献】

[1]蒋冰清.英汉文化空缺词汇现象及翻译策略[J].娄底师专学报,2003.

第4篇: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西京杂记》;史学价值;风俗价值

[DOI]10.13939/ki.zgsc.2016.35.246

《西京杂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被各类书目广泛引用。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写到:“其中所述,虽多为小说家言,而摭采繁富,取材不竭。李善注《文选》,徐坚作《初学记》已引其文,杜甫诗用事严谨,亦多采其语,词人沿用数百年,久成故实,固有不可遽废者焉。”[ZW(]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 北京:中华书局,1965:1182.[ZW)]据统计,《四库全书》的正文、注释涉及到《西京杂记》的地方共有5000多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对《西京杂记》某些内容的转引。此外,《太平御览》中引用约90余处,《太平广记》引用约30余处。由此可见《西京杂记》对后世影响较大,后世之人对此书的认可程度较高,这充分说明此书具有极其独特的价值。

1 《西京杂记》作者与成书

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西京杂记〉后》云:“此书中事,皆刘歆所记,葛稚川采之,以补班史之缺耳。其称余者,皆歆本语。”明孔天胤《西京杂记序》谓:“本叙谓是刘歆所编录,歆多闻博综,故所述经奇。”[ZW(]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80.[ZW)]此亦认可作者刘歆说。清人卢文《新雕〈西经杂记〉缘起》云:“余则以此汉人所记无疑也。《说苑》《新序》,其书皆在刘歆前,向校而传之,后人因名二书为刘向著。今此书之果出于歆,别无可考,即当以葛洪之言为据。”[ZW(]向新阳,刘克任.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83.[ZW)]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七条分缕析,考证为葛洪所作。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认为,《杂记》先后经过刘歆、葛洪和萧贲三人的参与,而在葛洪手中成书。[ZW(]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32.[ZW)]另外,日人小南一郎认为:“《西京杂记》与葛洪集团的诸作品一样,应认为是与葛氏道的后裔有关联并是在南北朝时期于江南编纂的。这恐怕是现在最有可能成立的结论。”[ZW(]小南一郎.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M].孙昌武,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181.[ZW)]鲁迅对《杂记》有较高的评价,说:“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ZW(]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5.[ZW)]这是《杂记》在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在汉代小说史上,《杂记》脱去了此前《新序》《说苑》“正纪纲,迪教化”[ZW(]永,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九子部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ZW)]以及此后《风俗通义》“辩风正俗”[ZW(]应劭.风俗通义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ZW)]的功利色彩,内容清新,是一个艺术的高峰,标志着轶事小说开始走向成熟。《杂记》对后来轶事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陈文新先生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以西汉为限断代取材,开了后世专题性轶事小说的先河;二是多记琐事,意绪秀异,与正史的区别较为明显;三是叙事多截取片断(人生中看来无关宏旨而实在趣味盎然的某一片断、琐事),与首尾完整的史家传记体有别。[ZW(]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75-176.[ZW)]

2 《西京杂记》补史之功

《史记》和《汉书》作为正史著作,在记载一些史事时叙述较为简洁,或一笔带过,或删繁就简。通过与《史记》《汉书》的比较,发现《西京杂记》中记载的很多内容或不见于其中,或较之更为全面详细。笔者认为,《西京杂记》中保存的人物事迹、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方面的材料,可以弥补《史记》《汉书》中记载的不足。

关于佞臣董贤,《汉书・佞幸传》中记载了汉哀帝对其十分宠幸,为他在北阙下盖了一幢大宅第,“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技巧,柱槛衣以绨锦。”[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733.[ZW)]至于这幢大宅第的规模,《汉书》中并没有具体的描述。《西京杂记》“董贤宠遇过盛”条却对其有较为全面的描述:“哀帝为董贤起大第于北阙下,重五殿,洞六门,柱璧皆画云气华,山灵水怪,或衣以绨锦,或饰以金玉。南门三重,署曰南中门,南上门、南便门。东西各三门,随方面题署,亦如之。楼阁台榭,转相连注,山池玩好,穷尽雕丽。”从院落的建筑层次,到大门的具体设置、数量和题名,再到装饰用料,等等,较之《汉书》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和完整。据颜师古《汉书・佞幸传》注,这些建筑“皆僭天子之制度者也”[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734.[ZW)]。《西京杂记》更为全面地反映了汉哀帝对董贤的宠幸,使董贤这一佞臣形象更为丰满。

公孙弘在历史上是一位比较有名的布衣儒相,《史记》和《汉书》记载的多是其功绩,对于他的矫揉造作、沽名钓誉,《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描写得非常简略,只是借用了汲黯对其的评价,“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ZW(]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951.[ZW)]认为公孙弘故作节俭是为了沽名钓誉。《汉书・卜式嚎泶》与《史记》中的记载略同。《西京杂记》“公孙弘粟饭布被”条则通过公孙弘的故人高贺之口,记述了“公孙弘内服貂蝉,外衣麻,内厨五鼎,外膳一肴”的行为,把公孙弘的伪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全面评价公孙弘提供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资料。同时公孙弘养贤之举在《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亦较为简单,只是提到了“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621.[ZW)]《西京杂记》“三馆待宾”一条中公孙弘则把各类贤士按照其才能大小分为三等,以钦贤馆、翘材馆和接士馆分别对待,记载得非常详细有秩序,从而丰富了《史记》《汉书》中关于公孙弘这一人物形象的描述,弥补了其在记载公孙弘行为上的不足之处。

关于“飞将军”李广,《史记》和《汉书》皆记述了他于所居各郡及右北平、终南山射猎之事,《西京杂记》“金石感偏”条所述冥山射虎一事却无记载。《汉书・景十三王传》叙述广川王宠幸昭信,诛杀王昭平、王地余及从婢三人,后昭信因梦见昭平向广川王告状,唆使广川王掘墓出尸,并将其尸体烧成灰[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428.[ZW)]。《西京杂记》“广川王发古冢”条记载了广川王爱好盗墓,“好聚无赖少年,游猎毕弋无度,国内冢藏,一皆发掘。”同时把墓葬中宝贵的随葬品据为己有。《西京杂记》的记载不仅使广川王的形象更为丰满,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西汉时期的盗墓风气。

《西京杂记》“五侯进王”条曰:“梁孝王入朝,与上为家人之宴,乃问王诸子,王顿首谢曰:‘有五男。’即拜为列侯,赐与衣裳器服。王薨,又分梁国为五,进五侯皆为王。”《史记・梁孝王世家》只记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ZW(]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086.[ZW)],未言有五子拜侯一事。根据当时的情况推测,这也是可信的。至于拜五子为侯,是为“五侯进王”作准备,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西汉时期采取的推恩令,把分封国分封成若干小国,是为了削弱藩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汉书・朱云传》记载了朱云与五鹿充宗辩论《易》理的经过,在他的学生中只提到了严望、严元等,却没有惠庄。《西京杂记》“惠生叹息”条则记述了长安儒生惠庄拜朱云为师,被朱云问倒的事情,“云与言,庄不能对,逡巡而去。”丰富了《汉书》对此事的记载。

3 《西京杂记》风俗价值

风俗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西汉时期的贾山在《至言》中指出:“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ZW(]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336.[ZW)]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日常生活的常规化行为,它有着特殊的文化意蕴和丰富内容,最能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可谓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与民情的写照,也正是因为这些风俗从而构成了中国文化不同于其他异质文化的标志性特征。风俗的内容丰富广泛,包括节令、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娱乐习俗等许多方面,《西京杂记》就记录了西汉时期的许多风俗习惯。

如《西京杂记》 “八月饮酎”条记载了体现汉代宗庙祭祀的习俗;“止雨如祷雨”、“玉鱼动荡”中的祈雨习俗;“陵寝风帘”中的居住习俗;“飞燕昭仪赠遗之侈”中的服饰习俗;“五日子欲不举”、“霍妻双生”中的生育习俗;“送葬用珠襦玉匣” 中的丧葬习俗;“年少未可冠婚”中的婚姻习俗;“旌旗飞天坠井”。《西京杂记》是最早记录七夕节时妇女乞巧的风俗习惯的。

七夕,是指旧历七月七日这一天,又名乞巧节、鹊桥会、双七节等,是我国女性在农历七月七日所过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最早来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据古文献与民俗资料分析,这一爱情传说最迟出现在战国后期,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传播,一个以七夕为节期,以织女为祈祭对象的节日便产生了。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织女每年一度降莅下界,沐浴于汉川之中,汉初《淮南子万毕术》中云:“乌鹊填河而渡织女”[ZW(]刘安,等.淮南子全译[M].许匡一,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1271。[ZW)]。因此,早期型的七夕节的庆典活动和节日风俗,应与织女本身的神性有关,主要是以模拟织女降莅水滨和祈求爱情为两大构成因子。“早期型的七夕节并不以乞巧为主体性活动。”[ZW(]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144.[ZW)]《西京杂记》中记载七夕节风俗在西汉时期主要有“穿七孔针”,“临百子池,作于阗乐”,“相连绶”等活动,体现了乞巧、祈育、祈求婚姻美满等方面内容。在这里“乞巧”活动首次出现在七夕节中,说明七夕节“乞巧”之俗主要产生于汉代,“汉代的七夕节已偏重于向织女乞巧”。[ZW(]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144.[ZW)]

《西京杂记》补充记载了重阳节“食蓬饵”的风俗习惯。重阳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这一天日月都为九,故有此称,也称“九月九”、“重九”等。重阳节起源甚早,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酒的风俗。在《西京杂记》中记载,重阳节这一天活动主要有“佩茱萸,食蓬饵,饮酒”。古代风俗九月九佩带茱萸是为了避邪,《太平御览・三二》和《艺文类聚・四》皆引晋周处《风土记》“九月九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ZW(]李P,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153.[ZW)]酒则可以驱邪避祸及延年益寿。由此可以看出《西京杂记》在保存了之前“佩茱萸”、“饮酒”的避邪习俗中,补充记载了重阳节“食蓬饵”的风俗习惯。关于“蓬饵”,是“以蓬蒿(即茼蒿)制作成的饼子”[ZW(]西京杂记校注[M].向新阳,刘克任,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42.[ZW)],考查《汉族风俗史》和《中国风俗通史》中的相关记载,《西京杂记》最早提到了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完善了重阳节习俗活动的记载。

第5篇: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一、中西文化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西方人习惯用刀叉;中国人喜欢聚餐,西方人则偏爱分餐制;中国人乐于劝酒敬酒,西方人比较随人意,种种餐桌上的差别方式,是在中西方不同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同时又是文化差异性的集中反映。中国人喜欢聚餐共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独食难肥,共食才能汲取营养;独食无味,共食才会其乐无穷。”目的是为了加强人情往来,群体联系。中餐桌上的热闹气氛与西餐的雅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主人宴请客人往往为了表现热情好客,铺张排场,在餐桌上还频频给客人布菜夹菜。客人们一上桌,便滔滔不绝,谈天说地,劝酒敬烟,甚至吆喝划拳,现阶段的这种风潮有悖于传统儒家文化“食不语,寝不言”的教诲,已远超出文明的界限。

二、中西文化在颜色上的差异

在颜色的自然属性方面,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相同的认识,但是在其象征含义及社会属性方面,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认识就大不相同了,只有充分掌握颜色在不同民族中的社会属性才能进行更好的跨民族交流。在中西文化中都有着用不同颜色的服饰来象征身份高低的历史,但象征形式却不尽相同,在中国历史中,黄色象征王位,代表着最尊贵的身份,而在西方历史中,紫色则是最高地位的象征,再如,我国清朝时期就有文献规定只有皇室的建筑才可以使用黄色,郡王亲王的陵墓只能使用绿色或者紫色,这与西方历史有着很大的差异。

三、中西文化在称谓上的差异

在社会文化中, 称谓语是常用的言语. 汉语里, 称谓语多而复杂, 可谓形形; 而在英语里,称谓语相对简单. 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汉英民族的文化差异.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封建宪法思想和伦理观念对汉语的一向很大; 英国较早地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民主和法制思想对英语的影响巨大。法制思想对英语称谓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英语里对姻亲的称谓都用到 - in- law的结构. 如夫妻双方都称对方的父亲为 father- in - law, 称对方的母亲为mo ther- in- law , 称对方的兄弟为brother- in- law , 称对方的姐妹为sister- in - law ,等等, 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法律关系, 而不是宗法观念下的亲戚关系. 拟亲属称谓法在中国十分常见. 中国的小孩从小就被父母教育如何称呼他人: 称呼和自己的父母年龄相仿的为 叔叔、阿姨,和自己的姐姐哥哥年龄相仿的为“哥哥”、“姐姐”,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年龄相仿的为“爷爷”、“奶奶”等. 如果知道被称呼人的姓氏还要在称谓前加上姓氏 比如说, 小红的父亲有一姓王的男性朋友, 小红就称他为“王叔叔”.再比如说;小红想去帮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太太提行李, 他会对老太太说: “奶奶”让我来帮你吧! 在说英语的国家就不存在所谓的拟称谓系统.

四、中西文化在习语风俗上的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由于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 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它构成了习语丰富的底蕴"是习语赖以滋生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出自民俗汉语习语。汉语习语’小菜一碟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在这种意义中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或轻松愉快"的意思。两个民族对同一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 在中国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一种比较高端的食品.一般只有在殊情况下才能吃到。而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正是由于这种饮食风俗习惯的不同汉英习语在表达同一种源于饮食文化的意义时采用完全不同的形式。

五、结论

在英语教学中,应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学习,并及时总结归纳。可以分别把中西文化差异、价值观、社会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日常用语、英语习语等方面的差异作为教学中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讨论。英语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而且应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放在文化背景中进行。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教授语言与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同时还应在遵循文化教育原则的前提下,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文化教育贯穿到整个英语教学之中,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J].文汇报・笔会,2010.12- 14.

2.黄中军.浅谈中西文化中颜色使用的差异[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0.4.

第6篇: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初中学生;英语阅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141-01

英语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培养英语阅读能力,为将来看英语文章,获取最新有用的信息,满足工作生活的需要。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整个中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况且,他们都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无论他们今后做什么,他们都会接触英语,都会运用英语,都会走在与世界接轨的大道上。而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为了培养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利用课外读物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仅以课文为材料来提高阅读能力是有限的,加上现行的课文教学篇目少,且阅读课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课文生词较多,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那么, 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 ,用来弥补课本上面阅读教材的不足。因此教师应帮他们精心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幽默小品、日常生活、科普文章等思想性强、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这样,让他们从较短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长的文章,从较容易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难度较大的文章。日复一日,每天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得以提高,阅读能力也就自然增强。不管他们是技能班的学生还是高考班的学生,只要持之以恒,广泛的阅读,就有利于他们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更有利于他们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2.1开始阅读时,应通读全文。

2.2遇到生单词,如果不影响理解,就跳过去;如果遇到重要的生词,确实需要明确意思,可采取猜测的方法,而忌频繁查字典,否则会中断思维,影响对通篇文章的理解。猜测词义的方法:根据文章的上下文进行猜测;如句子I usually read books and do my writing assignments.中为"指定给某人的作业或任务"。根据构词法来进行猜测。构词法常有派生法,合成法和转换法。派生法是一个单词通过加不同的前缀,后缀,转换成不同的单词,如possible与,impossible;careful与careless;honest与dishonest。合成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词合到一起,构成一个新词。如:sand和storm,合成sandstorm,可以猜出意思为沙尘暴。还有一种词的转换,就是词形不变,词性变了,词义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如square,作为形容词是"正方形的,平方的",作为名词是"正方形,广场"。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有助于猜词能力的提高。

2.3句意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划出来,不要停顿,坚持将文章读下去,培养语感。

2.4泛读完全文之后,浏览文后所给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精读文章。阅读过程中,重点留意与题目有关的细节问题。这样有助于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2.5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众所周知,我们在进行阅读时,最令人头痛的就是词汇。阅读能力的提高,词汇量是关键,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帮助学生扩大词汇。

3.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3.1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选择阅读材料很重要。在初中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选择难度适当,有趣的阅读材料。难度适当有两个好处:一是容易提高进度,二是容易培养兴趣。难度较大,学生读起来费劲、费时,易于半途而废,信心减退了,兴趣也就随之减弱。难度过低,学生读起来虽不费劲,但不能提高阅读能力,收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同一个班的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很大,因此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他们选择难易不同的读物,这样,全班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他们对阅读才有兴趣。材料内容应该多样化,故事、寓言、英雄人物传记,浅易的科幻故事、历史、地理知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学生生活等,都是中学生喜欢的题材。这类阅读材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还能丰富他们的知识。总之,阅读材料的选择要从学生知识水平出发,从学生兴趣出发,尽可能使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他们各方面知识。

3.2介绍文章的有关知识。由于英语国家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环境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因素。如果学生在阅读中用中文的方式理解,就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以及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有时学生能够理解材料的表面意义,却不能理解文章的真正意义,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缺乏必要的了解。教师应当在阅读前,结合阅读材料给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减少他们理解文章的困难,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要培养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单靠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扩大课外阅读量,加大信息输入。通过阅读,学生不断获取信息;通过阅读体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水平,从而达到能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总之,我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自始自终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帮助、诱导,并用实例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渐渐地我发现很多学生已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当然,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明显的效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能奏效。因此,在探索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吸收英语教学理论,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进和完善阅读课教学,并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去,使学生获得独立的阅读能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外语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1-12期《读写天地》《 中学外语教学》2008年1-5期

第7篇: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陕西 电视剧 三秦 地域文化 关系 

 

一、地域文化对人、对艺术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或称区域文化、地方文化,是指“在同一地域生活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在不断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地域文化的形成有其必然性,正如李慕寒、沈守兵在《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中所言。其“产生、发展受着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居住的不同民族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心理特征、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等物质和精神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地域文化”。可以说“没有抽象的无地域的历史和民族,任何民俗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都是附丽于地域而形成的,都是因地域的差别而彰显其特点的。近些年来形成研究热点的三秦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等,无不与地域发生这样那样的紧密关联。并因其不同的地域特色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杰地灵”,“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等俗语,意思都是说,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其实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地域文化对人的重要影响。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古今中外的人们对此也早有关注。近两千年前的《汉·地理志》中说,“凡民

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意思是说,人的性格、行为、观念等,取决于水土之风气和王侯的引导,也就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在很多的文章典籍中也有这样相关的论述,如《管子·水地篇》中所说的,“齐之水道躁而复故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则其民轻剽而贼”;《邹县志》中所说的,“邹人东近沂泗,多质实;南近滕鱼,多豪侠;西近济宁,多浮华;北近滋曲。多俭啬”;《陵县志·序》也说,“平原故址,其地无高山危峦,其野少荆棘丛杂。马颊高津,经流直下,无委蛇旁分之势。故其人情亦平坦质实,机智不生。北近燕而不善悲歌:南近齐而不善蒋诈,民醇俗茂,悃幅无华。”说的都是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民风、民俗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有重要的影响,而人正是艺术的中心,所以地域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是必然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艺术的中心是人”;匈牙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也说,“艺术的对象是人的世界,它所表现的是与人相关的本质,是它的精神和它的外化。”19世纪的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对此也有系统的阐述。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和时代这三大因素”。就环境而言,他说,“的确,有一种‘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的发生。”“伟大的艺术和它的环境同时出现,绝非偶然的巧合,而的确是环境的酝酿、发展、成熟、腐化、瓦解,通过人事的扰攘动荡,通过个人的独创与无法逆料的表现,决定艺术的酝酿、发展、成熟、腐化、瓦解。环境把艺术带来或带走,有如温度下降的程度决定露水的有无,有如阳光的强弱的程度决定植物的青翠或憔悴。……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要同样的艺术在世界上重新出现。除非时代的潮流再来建立一个同样的环境。”显而易见,丹纳所言的“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等)和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社会结构等)。这里“环境”的实质就是地域文化。毋庸讳言,对于电视剧艺术而言,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陕西电视剧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陕西地域文化——三秦文化的特征 

 

陕西简称陕或秦。“陕”指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西周初期,周、召二公分陕而治,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此后,人们就把陕陌以西称为陕西,简称“陕”。“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辖

区主要在这一带。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一般是从陕西的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的。“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第8篇: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英语听力 中高职生 文化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英语听力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英语听力教学方面还相对薄弱,效果不太好,学生的听力水平亟待提高。我院中高职生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听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措施,期望对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1 制约听力提高的因素 

1.1 忽视听力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听说能力严重低于读写能力,很多人都是“哑巴英语”,与外界沟通的听说能力极差。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听的过程是捕捉、理解信息的过程,是听者运用记忆中的知识和经验对语言信息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而我院的学生听力方面极其薄弱,中高职学生词汇量少、基础差,再加上中学时基本上没有听力课,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几乎不具备听英语的能力,以致英语四六级的过级率极其低。 

1.2 听力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英语听力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听力技巧。中高职学生一方面反应课堂枯燥无趣,类似于填鸭式的应试教学,另一方面本身基础就薄弱,最后甚至有时学生对听力课有了逆反情绪,这在学习中成了最大的绊脚石。因此,教学中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加强趣味性教授,便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听力的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文化差异对英语听力的影响 

(1)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词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实际交际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思维广度、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去理解别人所说的话。不了解中西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就会造成语言理解上乃至行为上的障碍,这一点在听力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中国和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例如:英语中有很多类似的词,如:chicken-hearted(比喻缺乏勇气的,胆小的人)并非“鸡心”;“lucky dog”(幸运儿)而非幸运的狗。 

(2)对话在英语听力材料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在对话方面,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使人们在话题的选择、问候方式、道别方式、称呼语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对话看似简单,却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许多层面。如果学生不注意这些方面的差异就会使他们在遇到这些听力材料理解时作出错误的回答或选择。比如:中西方人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反映着不问的文化背景。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说:“吃饭了吗?”“您这是去哪儿呀?”等等;西方人则通常把谈论天气作为问候的方式,这也反映了他们比较尊重个人隐私,不愿意与关系一般的人谈论这方面的问题。 

 

3 提高中高职生英语听力的途径 

(1)日常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把课本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进行联系,激发中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提高对学习和生活的认识;注重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为学生的听力理解提供知识经验的准备。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西方公共场所的女士优先的优雅风范;西方倡导的个人奋斗、自强独立的价值观;中西方对赞同和否定的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思维方式等。

(2)鼓励中高职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生活经验,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名著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并利用电脑等手段增长文化知识。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看涉及外国生活的影视内容,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进行知识经验的积累。 

(3)了解风俗习惯的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流传下来的,因此,许多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不可理解的。西方的节日就不同了,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参与性、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比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莫不如此。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正好相反。因此,了解西方的节日对于更好的理解会话有很大的帮助。 

(4)结合英语影视片,英语影视

片是对语言文化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展示。它通过视、听两种途径将国外的风土人情,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环境、衣食住行等方面展示出来,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文化认知,也可以培养中高职学生边观看边学习异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中高职生听力水平的因素有很多,而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听力课堂教学来启发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以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水平。相信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辅以合理的教学手段,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断的提高我院中高职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胡文仲.英语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 黄国营.英语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4] 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5] 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2(2). 

[6] 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j].现代英语,1996(2). 

[7] 胡文仲.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9篇: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 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之间的交流,或不同语言及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经常导致交际的失误。并且由于社会风俗,,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进而探讨语用失误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旨在为英语教学做出一点贡献。

二、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由Jenny Thomas 首先提出的,它是指说话不合时宜或者说话方式等不合适而导致的交际不能得到预期效果的失误。Thomas 将语用失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及社交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严重阻碍了交际的成功。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引起了很多语言学家的注意。

2.1语言语用失误

2.1.1 语言语用失误的概念

语言语用失误是指所说的话不符合英语本族语者的习惯,误用了其他的表达方式或不懂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而按照母语的习惯套入英语中去(何自然,1997)。

2.1.2语言语用失误的原因及表现

造成语言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是语言学习者将本族语的表达方式及语用习惯等按照母语的思维方式套用到外语上而造成的语用失误。

例1,A: “Will you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day?”

B: “Of course.”

在上述例句中,B用 “Of course” 来代替了 “yes”. 而在英语文化中,B的会话含义是B认为A很无知。B 的回答听起来有点讽刺的意味,其言外之意是“只有傻瓜才会这么问”。在这里,B在具体的语境中用了一个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导致了语用失误。

造成语言语用失误的另一个原因是听话者误解了说话者的意思。下面是刚上课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例2,Teacher: “Are you tired with your earlier work?”

Student: “Yes, a little.”

在这段对话中,教师的目的是想批评学生上课听课不认真。然而,学生的回答反映出学生误解了教师的话。学生的回答应该是 “Sorry, perhaps I stay up too late last night”, 或者 “No, not at all”, 等等。

2.2 社交语用失误

2.2.1社交语用失误的概念

社交语用失误是指不了解或忽视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何自然,1997)。社交语用失误主要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语用错误,这牵涉到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等等,主要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胡文仲, 1999)。

2.2.2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及表现

造成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是不了解对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价值观等。外语学习者经常按照汉语的风俗习惯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及观点。

例3,Chinese: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help. You must be very tired”.

Foreign: “It’s my pleasure. But I am not tired not all”.

在上述对话中,中国人按照汉语的风俗习惯想对外国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是,中国人的话让这个外国人非常的困惑。因此,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其次,不同的价值观也可能造成语用失误。在西方国家中一下问题涉及到他人的隐私是不能问的,如 “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earn per month?”, “Are you married or still single?”,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等等。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3.1 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

作为重要的交际能力之一,语用能力对语言学习者也至关重要。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语言环境,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交际氛围,把学生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

交际及语言的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与英语本族语的人进行交流,熟知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交际造成的影响,避免母语思维对跨文化交际造成的负面影响。

3.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关系密切。语言中透漏着文化的气息,而文化又渗透在语言之中。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Sapir, 1921:221)。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学习者具有很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遵守语用原则,还需要学习者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不同国家及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3.3遵守语用原则

3.3.1 礼貌原则

语用原则包括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礼貌原则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文化中。作为重要的语用原则之一,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礼貌原则进行系统的阐释,以避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违法了礼貌原则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3.3.2 合作原则

Grice(1975) 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直白地告诉对方某事,而是暗示对方。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及方式准则。

数量原则是指使你的话语如(交谈的当前目的)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质量原则是指设法使你的话语真实,即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而关系原则是指要有关联;方式原则是指要清晰,即要避免含混不清,避免歧义,要简练(避免冗长),要有序(Grice, 1975:45-4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对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进行系统的阐释,以避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违法了合作原则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3.4提供文化背景资料

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不同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背景资料,以保证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英语背景文化,提高其英语语用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涉及不同国家或民族政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不同题材的影视资料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语用能力。

在讲授不同国家节日差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有关节日的电影,如“Deck the Halls”, “Seasons of Giving”, 让学生来了解相关内容,这样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四、结语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及语用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对语用失误已做过相关研究,但是有关语用失误对英语教学启示的研究还很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严重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语用知识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等,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tion”. In P. Cole & J.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41-58.

[2]Sapir. 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Harhcount. Brance & Company, 19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