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时代在发展变化,教育培养目标与观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再以分数为根本。学生的健康心理成为更重要的标准。教育的概念也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而是指长期的、终生的、全方位的教育。学生在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后还需要不断的接受知识、技能、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再教育。而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做出优异的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向受教育者普及宣传心理学知识,让受教育者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治疗,也有系列讲座、专题沙龙、宣传展览,还有心理测试、重点辅导等。
心理健康教育包含三个层次:
1、指导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要积极引导学生向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了解自我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立足点,也是主导性工作。
2、预防学生心理疾患的产生。通过宣讲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明白心理疾病的危害与症状,积极预防,把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
3、矫治心理疾病。一旦学生产生了某种心理疾病要及时矫治,不能使之累积发展。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老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矫治心理疾病,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积极进行自我调节,使心理疾患的症状得以减轻以至根除。
当然,心理疾患的程度轻重不一,每个人的心理差异也非常大,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日就可以见功效的,这是一项长期并需要极大耐心与技巧的工作。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可直接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调节能量的释放,改善人的生理机能。同时健康的心理素质又是内化社会文化成果必要的主观条件。愉快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这些心理素质对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我校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回馈的信息显示,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为20%。主要心理行为集中在情绪失常、容易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忧郁,抗诱惑力差,网瘾戒不掉,缺乏学习动力与追求,这些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属于心理性问题行为,需要通过心理诊断、咨询、辅导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创造性人才的渴求,使得我们的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品质的培养。创造性素质是心理素质的最高成分。只有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才能为社会造就出创新性人才。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及其意义
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1、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只是通过讲座、咨询等形式开展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中去。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等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系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如《心理卫生与健康》、《青年心理健康学》等课程。专题讲座可以根据学生共有的心理问题,选择适当时机举办。如新生进校时,“新生心理适应”;考试期间,“考试焦虑及其消解”;毕业离校时,“走上社会必需的心理准备”等。
2、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消除挫折心理
有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优越,学业的压力,心灵比较脆弱。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会采取放弃的态度;有的学生只能听正面评价,不能接受批评。针对这些,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效地消除挫折心理,是维护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为此要帮助学生弄清产生挫折的原因,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从日常生活着手让学生掌握心理卫生方法。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真诚与周围的老师、同学交往。在交往中,接受来自身边师生的关心,解除愤世、自卑等带来的心理障碍,培养健康情感。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结构,学生。
分类号B848.9
1引言
人们倾向于将健康限定于“非病理状态”,限定于“生理状态”,生理无病即健康,这是早期对健康的比较消极的和狭隘的解释。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了严格的解释,认为“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1]。这个解释突破了人们常规的狭隘解释,健康并非仅仅是非病理状态,应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关于健康的理解又跃上了新的台阶,人们认为应该从积极的方面解释和理解健康,人们提出了“康宁”(wellbeing)和“幸福”(wellness)的概念[2],其健康的含义更加广泛,而且具有积极意义,健康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目标,是努力方向[3]。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同时人们也提到了心理健康素质。但是,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内容,对于这些问题尚有不少争论,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2方法
2.1访谈对象
心理学方面的专家(5人,包括儿童心理、医学心理、普通心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大学教师(10人)、中学教师(10人)、小学教师(10人),大学生(15人)、中学生(10人)和小学生(10人)。
2.2研究工具
自行编写的访谈调查问卷。该问卷涉及12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你认为什么是健康?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你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在你周围的人中,心理健康的人占多大比例?
你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心理健康状态,应该具备哪些内在的心理特点?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你认为主要与哪些心理特点有关?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
你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方面?(此问题在访谈时要根据被试的回答进行追问)
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有哪些表现?
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素质不高,他在遇到困难时将如何表现?
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者在调查或访问的时候使用相应的表达方式。
2.3访谈过程
研究使用访谈形式。访谈过程、研究过程均做详细记录(个别有录音记录)。最后对所有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关于健康的概念
3.1.1专家、教师(大学、中学和小学教师)的解释
关于健康的解释涉及如下几种观点:(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当然病指身心两个方面。特别是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持这种看法。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传统的健康观点。(2)正面看法。健康是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比较多的专家和大学教师持这个观点。(3)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是身心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健康状态。人们主要认同的是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健康的核心。(4)统一的解释。认为健康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是自己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统一,是自己和环境的统一,是身体、心理和环境的统一。(5)功能的解释。认为健康是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工具。
3.1.2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的解释
学生的解释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大学生倾向于涉及身心无病,而中、小学生更多地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因此小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比较有局限性。(2)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身心健康。(3)统一的解释。健康是良好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的统一。(4)道德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心灵美。因此,学生的解释与教师的解释有差异,学生的解释更加具体,范围更小,而且很少涉及社会方面的解释,有些小学生将健康理解为道德术语,健康就是健康的思想。
3.2心理健康的概念
3.2.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有如下观点:(1)心理健康是一种性格。主要是人的心理承受力,是一种自信的心态。(2)正面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3)统一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统一,是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的统一。(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涉及认识、情绪、动机和社会多个方面;涉及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适应性。(5)消极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6)心理健康就是能力,多种能力的统一,如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3.2.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解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没有压力的心理状态。(2)反面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3)道德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思想好和心灵美。有相当部分的小学生有这样的理解。(4)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乐观和自信的性格,是健康的观念和宽容,是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人的心理承受力。(5)能力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认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情绪调节能力,完成活动的能力。
3.3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3.3.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涉及如下一些方面:(1)评价标准。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要从主观的方面获得主观的指标,而且要获得客观的指标。(2)内容标准。在评价人的心理健康的时候,要考虑如下内容:情绪、意志、动机和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和合作、性格、自我评价、认识能力或智力等。(3)性格标准。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有如下性格特点:乐观向上、豁达大度、自信坚强、有很好的心理承受力、自尊自爱、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环境认识。(4)功能上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如下功能:适度的心理反应,能够进行很好的自我适应和环境适应。(5)动力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这样的动力特点:追求完美,坚强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统计学的标准。心理正常的人要在正态分布的80%内。(7)其他标准。如家庭幸福,经济宽裕,社会学标准,医学标准。
3.3.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健康的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思维,积极开朗的性格,稳定的情绪,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的目标,乐观的生活态度,信任自己和别人,处事稳重,良好的心理承受力。(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如下的性格特点:不紧张,乐观积极,自信,坦诚,有理想和信念,良好的承受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对待挫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道德品质:思想好,不做坏事,乐于助人,敢于改正不良习惯,不说粗话。
3.4心理健康的人的比例
3.4.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两极分化的特点。(1)乐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95%以上。(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左右。(3)大多数人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
3.4.2学生的看法
学生的观点也分两个极端。(1)乐观的估计。认为健康的人在90%以上,甚至100%。(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甚至10%。(3)多数人的估计。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或70~80%。
3.5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的特点
3.5.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共有如下几个观点:(1)内容的解释。从心理健康具有的内容方面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的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涉及如下一些内容:性格(稳重、勤奋、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情绪(稳定、自控),能力(中等以上,聪明,良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意志(意志力强,有对待困难的决心),自我认识水平(良好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自我评价),强烈的动机和信念,平和的活动心态(交往、娱乐等)。(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主要表现在性格上,或者这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品质高尚,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上进心,乐于助人,积极乐观,自控性强,容忍,有坚持性,有承受力,有责任心,有学习能力,有远大理想,中庸,平和无私,灵活的应变能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还应该有人际交往能力―作者)。
3.5.2学生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学生的观点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解释。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特点,应该考虑如下一些内容:性格(乐观,开朗,自信,爱学习,助人,思想好,意志坚强等),尊重自己和他人,行为与社会一致,情绪稳定等。(2)性格的解释。绝大多数都是这方面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自信,乐观,开朗,情绪稳定,积极进取,容忍大度,乐于助人,自控力好,意志坚强,爱学习,性格随和,淡泊名利的态度,礼貌正义,和他人友好相处,有理想,诚实,外向,不自大骄傲,自理能力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3)品质的解释。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这个方面的解释比较多,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特点: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正义。学生的解释很少涉及能力,也很少考虑人的认识水平。
3.6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特点
3.6.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专家和教师有这样的看法:(1)内容的解释。认为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自我效能感降低,人际关系存在问题,认识封闭,控制欲得不到满足,自我评价错误,情绪控制不当,认识歪曲,行为怪异,心理承受力差,对待事物的态度存在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动机欲望问题等。(2)性格的解释。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心胸狭窄,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精神不振,胆小,紧张,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情绪暴躁,沉默寡言,不合群,孤僻,自私,好胜心太强,没有目标,承受力差,责任感差,自我评价能力差,优柔寡断,偏执,不懂放弃,闭锁等。(3)情绪的解释。认为这样的人其情绪有这样的特点:情绪的稳定性差,情绪焦虑,抑郁,恐惧等。没有涉及能力和其他问题。
3.6.2学生的解释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表现,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他们认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思想不好,学习不好或不认真,心理承受力差,有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控制能力差,思想态度悲观等。(2)性格。大部分人认为这样的人存在性格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紧张,不愉快,不开朗,胆小,消极悲观,心胸狭窄,自大,骄傲,自卑,内向,傲慢,思想极端,对人不友好,情绪暴躁,自私,沉默寡言,不敢面对现实,封闭等。(3)品质。小学生普遍从品质上解释这个问题,认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存在这样的品质问题:思想不好,有暴力行为,作弄人,偷盗,迷信,犯罪等。
3.7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
3.7.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看法有这样的观点:(1)将心理健康素质等同于心理素质。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素质。(2)健康人的心理素质。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他们从健康样本的角度去解释心理健康素质。(3)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在思想、情绪、认识和行为方式上符合正常标准。(4)测量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可以测试的心理承受能力。(5)功能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特点。
3.7.2学生的解释
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但是总体来看有这样一些观点:(1)性质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特点里面的好的心理品质,即他们将心理素质分成两个部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部分就是心理健康素质。(2)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品质,与专家和教师的解释一致。(3)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某些性格特点,如自信,积极,乐观,友好等。(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可以从一些内容方面去描述,其具体维度内容涉及学习、思想、性格等。(5)统计学上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统计上测得的心理素质的水平。(6)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就是良好的思想品质。
3.8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因素
3.8.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专家和教师涉及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内容结构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内容:性格,品质,能力,文化修养,为人处事态度,对抗压力的能力,应激能力,人际关系,情绪控制能力,自知能力,自我效能感,开放的认知态度,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方式,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动力,认知素质,情绪素质,行为素质,感知因素等。(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人的性格有关,涉及的性格特点有:开朗的性格,脾气随和,情绪稳定,不怕困难,宽容,有责任心,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的生活态度,恰当的自我评价。(3)能力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包括这样一些方面: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3.8.2学生的观点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的内容:礼貌行为,良好的性格特点,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行为主动,应激能力强,情绪调节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恰当的行为方式,客观的自我评价。(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这些性格特点有关:乐观,积极主动,为人热情,乐于助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对待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强,开朗,有主见,坦诚,积极的生活态度。(3)能力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具体包括:适应能力,情绪的表达与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3.9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表现
3.9.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看法,有下面几个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涉及以下方面:性格(开朗,开阔),品质高尚,人际关系好,有合作精神,有凝聚力,有进取心和事业心(动机),能力强,意志力强,积极的工作态度,办事效率高(能力),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身体好,心理承受力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别人,认知素质、社会素质、人格素质、情绪素质等素质好,生活和工作满意度高,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等。(2)性格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就是好的性格,其特点包括:乐观,开朗,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自信,宽容,信任他人,善良,有主见,意志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保持好的心态,热情,适应能力强,积极进取,计划性强,有责任感,享受生活,有爱心。
3.9.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下面几个:(1)内容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生活好,学习好,思想好,为人好,有礼貌,有修养,语言好,乐观主动。(2)性格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性格特点:乐观,自信,意志力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心理放松,情绪稳定,爱学习,与人为善,冷静,积极进取,性格开朗,性格随和,宽容,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强。(3)品质的观点。小学生会将心理健康素质与品质联系起来,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的品质: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
3.10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3.10.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二者的关系,专家和教师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和基础,是因果关系。(2)品质―状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品质,心理健康是状态。(3)表现观点。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可以测量的;但是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表现。(4)积极―消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积极的心理特点,而心理健康则是消极的心理特点。(5)形成原因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心理健康与环境有关。
3.10.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因,心理健康是果。(2)相互作用观点。认为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3)相同观点。认为二者相同。(4)不同水平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更高水平。(5)包含关系的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包含心理健康。
3.11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在遇到困难时表现
3.11.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专家和教师认为低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一些表现:(1)认识的表现。怀疑自己的价值,认知曲解,否定困难,夸大困难。(2)客观归因。找客观原因,责备他人。(3)情绪的表现。情绪不稳定,情绪爆发,情绪沮丧,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绝望。(4)动力表现。失去信心,消极。(5)能力的表现。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适应能力下降。(6)消极行为方式。逃避,应变能力降低,做出极端行为,自杀,抱怨,依附他人等。
3.11.2学生的观点
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的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1)消极行为方式。主要有:惊慌,紧张,忙乱,退缩,消极,依赖,放弃,逃避,失去信心,抱怨。(2)情绪表现。恐惧,悲伤,愤怒,孤独等。(3)人际行为。伤害他人,社会退缩。(4)品质。骂人,打人等。(5)饮食和睡眠问题。
3.12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
3.12.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认为,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神经系统,身体各部分健康状况,激素水平)。(3)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特别是早期的环境,学习和工作环境等)。(4)教育因素。(5)重大生活事件。(6)经济条件。(7)性格。(8)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等)。(9)个人经历。(10)文化修养。(11)道德修养。(12)年龄。(13)榜样或他人引导。(14)自我。
3.12.2学生的观点
学生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这样一些方面:(1)生理因素(包括相貌)。(2)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早期环境,家庭压力,生活环境)。(3)教育因素。(4)性格因素。(5)思想因素(品质因素)。(6)人际关系。(7)他人的引导。(8)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等)。(9)人际关系。(10)自我认识因素。(11)人生观、价值观。(12)成长环境。(13)文化修养。(14)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hronicl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47, 1: 29~43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因篇幅所限,社会因素在此暂不谈及。)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 014年.
[2]《中华励志网周报》 2 014年.
[3]张世富主编《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摘要: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挫折观的教育,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以及成就感、荣誉感等各种心理状态的正常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园活动和校园音乐活动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各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赖课堂教学,为了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和文化环境等资源,使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交往以及成就感、荣誉感等各种心理素质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及其资源利用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及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挫折观的教育,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以及成就感、荣誉感等各种心理状态的正常发展等。
1.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内容。自我意识可分为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消极的自我意识。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表现为自我认识全面而客观,既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够悦纳自我,即能够欣赏和接纳自己;具有开放的自我结构,当经验发生改变时,自我意识结构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能够吸纳新经验,调整自我意识的内容,使自我意识始终能够与经验保持一致和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一致。根据积极自我意识的构成,学生积极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教育,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的教育和理想自我的教育。
2.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人际关系和谐的学生,容易从他人那里获得需要的信息和帮助,学习和生活比较顺利,心情愉快,自信乐观,有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和潜能的发挥。而人际关系失调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处处受阻,心情抑郁,容易产生自卑、自傲、孤独、敌对等不良心理,危害其心理健康。学生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主要包括人际关系认知的教育,人际交往技能培养,感情移入的训练和避免人际冲突的心理教育,学生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人际环境和活动,通过校园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各种环境和交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主动打开心扉,排除心理的闭锁性,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从而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3.挫折观的教育
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遇到挫折,儿童青少年也在所难免。虽然挫折在人的生活中经常遇到,但是不同的人对挫折的态度却不尽相同,挫折对于他们的意义也不一样。有的人以积极的态度应付挫折,他们在挫折面前不害怕,不退缩,能够冷静地分析自身遭受挫折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消除挫折带来的负性情绪,变挫折为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力量。而有的人则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挫折,甚至对挫折采取消极对抗的行为。积极地对待挫折的态度是有利于个体的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的,而消极地对待挫折的态度,则容易使人长期处于负性情绪状态之中,破坏个人的自我观念和心理健康,甚至引发多种心理疾患。在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当中,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对他们过分保护现象比较严重,而学校的一些正规课程也很难涉及到在这方面的教育,因而导致不少学生的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挫折观教育,增强他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4.其它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它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交往以及成就感、荣誉感等各种心理状态的正常发展。对儿童青少年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集中体现在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心境,集中的注意力,活跃的思维力,沉着、稳定、轻松地面对各种重大学习任务的自我控制力,善于与他人共事、交往相处,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不怕困难和挫折,具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如果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则上述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比知识更重要,即更具有适用性和持久性。更何况在信息社会,有许多获取有关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学校教育应更多地注意教学环境中能力、态度、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熏陶,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途径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隐性课程的主阵地。一方面,应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入手,改变只教书不育人的状况,促进健康个性、情感、态度、挫折观、价值观等对教学过程的渗透,实现知识目标与情感、态度目标的有效融合,使课堂教学进入心理健康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统一的新境界。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以爱心和对学生的尊重去赢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外,还应该把教师本人的、品德、行为、意志、情感、态度以及需要、动机、理想、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显露给学生,从而对学生起到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真正能把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和行为的等正面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潜在课程教育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装束,做到举止文明,行为得体。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和个性修养,培养利他意识和遵纪守法等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隐藏着能力、技能的培养以及态度、情感、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其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学习学科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关键的是使这些内容渗透到心理健康中去。一些隐藏着态度、情感、信念和价值观等潜在的课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剖析、启发,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一种亚文化面貌出现,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相比,它是层次最高的一种,它以其独有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各种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非常重要,是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的情感和个性品质的基本手段。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如文明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尊师重学的风尚,优美和谐的校园场所,这是靠纯理论说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不能及的。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共鸣,达到教育目的。因此,首先要做好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如注重校园绿化和建筑物的设计,利用墙报、黑板报、宣传栏以及教室、寝室的陈设和装饰等,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调节情绪的功效。优美的校园环境,再配以催人上进、鼓舞人心的名言警句,则更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
3.校园活动
课堂教学虽然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但它毕竟受到教学时间和课堂内容的限制,不够广泛全面。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举办一些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竞赛,文体活动,如大自然摄影展、心理健康知识抢答赛、有奖征文,开展演讲赛、书法和美术比赛等活动,举办校园运动会、篮球赛等体育竞技活动,组织旅游兴趣小组、计算机兴趣小组等兴趣小组活动。这些活动本身蕴涵着育人功能,是提高学生人际认知与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4.音乐活动
音乐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也是人们心灵跳动的声音。音乐可以用独特的旋律,唤起人们的思维与联想,进而在其意识中再现生活的具体形象。在临床心理学上,音乐治疗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疗手段而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能够对人的混乱无序的身心起到调节作用。音乐的次序和结构,特别是节奏因素会帮助一个人重新组织自己对外在世界的感知。一些儿童甚至很多成年人的内部世界常常是迷惑混乱的,音乐有序的结构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体验,可以帮助他们从混乱中解放出来。音乐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可以训练个人的社会合作、协同能力。学校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合奏,舞蹈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正确的社会行为,行为的自我克制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音乐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的桥梁。当疾病使人与外界的正常联系减少,产生孤独感的时候,音乐是弥补这种情感需要的一种良好的手段。音乐活动为患者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和语言交流来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患者在相互的情感交流中相互支持、理解和同情,使他们的各种心理和情感的困扰得到缓解。患者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了自我表现和成功感的机会,从而增加了自信心,恢复了心理健康。音乐教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音乐是直接抒感的艺术。由于音乐发自于心,所以能动之以情,音乐通过人的听觉让人感知,它的优美的旋律容易激发人的深切的情感。当一个人处于悲伤、不满、压抑、痛苦中时,利用音乐可以让人的情绪得到缓解,解开心中的情结,从而抒怀,净化心灵,帮助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求生理的健康发育,也要求心理的健康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这说明,是否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对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中学生是何等重要。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前,据有关部门调查,39%左右的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自负、逆反、从众、敌对、抑郁、焦虑、厌学、嫉妒、孤僻等。学生的不良心理,必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贻害终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一直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适时适度的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推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下是我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点体会。
一、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内容,成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载体
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行为训练要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例如在讲“竞争与合作”时,通过让学生讨论班级中的竞争与合作及其自己对竞争、合作的体验,让学生明白敢于与同学竞争才能对自己产生充足信心,同时告诉学生真正的竞争是承认别人的长处,为别人喝彩的同时,努力发挥自身的潜力,争取超越他人、最终达到共同的进步,而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成功。学生对班级中同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就会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和认识,而不至于对有些竞争、合作产生不良想法,把不健康心理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有效的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间融洽的关系势必会对学生建立良好心理起到平台作用。又如在讲“规则与秩序”时,我利用“时时有规则,处处有规则”,巧妙引出教室墙上的《中学生行为规范》,强化学生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意识,以塑造他们良好的自身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展现教师个人魅力,树起健康心理素质榜样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个人魅力会对学生的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继而使其教的学科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并且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尤其中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学生还会有意无意地吸收或模仿教师的某些行为,把教师作为自己心目中的楷模。因此,要使学生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在生活和教学中要善于修炼自身健康心理素质,避免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心理问题”的老师形象。其次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要给学生做出榜样,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遇到挫折时也能振奋精神,知难而进,把这种精神通过教学内化到学生头脑中。最后,在每堂课前,都尽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迈着轻松而自信的步子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以端庄、稳重、亲切的教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讲课时,再以饱含激励的目光示意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并用体态语言鼓励学生,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可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等作用。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才不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平台,绽放学生乐观、开朗天性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健康发展的自然倾向,有积极处理各方面生活的可能性,充满理解、信任、友好的氛围或真诚的人际关系,会促进人健康的发展和潜能的实现。"对于中学生来说更需要为他们建立这样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掀起学生思维的欲望,捕捉学生思维中闪现出来的创造性火花,及时给与肯定和称赞,从而使学生走出封闭的自我,与同学建立亲切、自然、和谐的关系,促进学生自尊自信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例如,在讲授“大家之家”时,我让学生谈谈“回到学校的心情怎样?对同班同学的感情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学生对这简单而感兴趣的话题热情高涨,跃跃欲试,他们乐观豁达、热情开朗的天性一下子涌现出来。他们高举着手,嘴里喊着“我、我、我|、、、、、、”,“高兴、想念、激动、不计前嫌,今后团结、、、、、、”等的话题最多。不知不觉学生开学时紧张心理得到了放松,不良情绪几乎化为乌有,曾经同学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个别讲的好的,我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这些学生更是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脸上洋溢着自尊自信的光彩。这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实施多样教学,使教学方法与心理调整得到有机统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56-01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的、周到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为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快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一样尤为重要。 基于此,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在把握好科学文化学习的同时,致力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期促进学生学习全面提高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对心理健康心概念的认识
一般说来,心理健康是指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比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孩子适应得好,顺利渡过,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得不好,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迫切,具有重要意义。
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措施
1、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教育的这支队伍的素质。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技能的训练,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很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好的效果。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轨道。
2、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甚至中学都已经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3、关注学生态度发展。关注学生的行为态度既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又有利于我们帮助学生及时调控自己,以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所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积极求知和不断探索的态度是引导学生成才成功的关键性策略。我们在实施态度策略时,除了教育学生有认真、勤奋、谦虚、谨慎、合作等态度外,特别要重视培育学生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开拓进取,勇于争先的积极态度。例如,学生除了完成教师的计划任务后,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寻找新的学习问题,确立自己的学习计划目标,扩展学习范围,提高学习层次;完成教师的作业时,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认真领会老师的训练要求,以“训练即创造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态度,努力达到老师的训练目标。
4、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着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四、结束语
心理健康是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健康;促进策略;前控制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体育竞赛不仅仅是体能和技术和战术的较量,而且也是心理素质的对抗。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比赛的成绩往往相差悬殊,这其中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战术素养和出众的身体条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超越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势必给运动员心理上带来忧郁、悲观、烦燥、惆怅等消极心理,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或比赛。因此重视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摆在 我们面前一个十分急迫又严肃的问题。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个体的适应客观环境的以及积极的心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且是一促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的状态”。由此可见,运动员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所以保持心理健康对运动员的成才有着重大意义。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标准也不一样。
2 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及存在问题
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特别是心理状态不是一个稳定的常数,变得愈加复杂和向更高层次递进。由于运动员的特殊身份,造成他们的心理变化因素增多,若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训练和生活,存在一些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挫折心理:运动员在通往既定目标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所产生心理上紧张状况和情绪上的波动。表现为痛苦不堪,悲观失望,精神委靡,情绪失控,训练无精打采,成绩不提高,比赛失利。
2.2 焦虑心理: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训练比较刻苦,但比赛成绩上不去,队友、教练看不起等等,会给运动员造成一种压力,这一系列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紧张、不安、焦急、忧虑甚至恐惧。
2.3 逆向心理:运动员对运动队组织的一些活动常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偏激态度,特别是在训练中,不执行运动训练计划,不按教练要求去做,表现为不配合,不响应,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2.4 厌练心理:运动员由于动机的变化或受到挫折而厌倦训练,造成对技术、战术的认识水平下降,运动成绩下降,与教练员关系发生冲突等,使训练兴趣、动机消失,信念和意志降低。
2.5 嫉妒心理:
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看到其它队员成绩提高或技能进步而嫉妒,影响了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3 促进运动员心理健康
目前,各运动队中出现不健康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这种现象给训练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在运动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运动员中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3.1 加强心理教育:
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可通过讲座、选修课等形式,普及心理学知识,达到提高运动员健康人格水平的目的。
3.2 开展运动员心理健康咨询:
助运动员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在情绪上排除疏导运动员的感情冲突,疏导他们改善认识结构。在生活和训练中建立与人相处的和谐关系,为运动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3 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教育运动员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胸襟开阔,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拘泥于个人的感情,遇到困难和挫折能用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去对待,努力帮助运动员建立良好的心态。
3.4 优化训练环境,活跃训练气氛。
科学研究发现,环境对人的大脑活动和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优美的训练环境,丰富多彩的训练方法,既能使运动员赏心悦目,产生一种舒适感,又能使他们心情保持愉快,缓解紧张心情和焦虑的情绪。
3.5 心理健康的调整:
教练员应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让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帮助运动员掌握一些摆脱消极心理的方法(如精神发泄法,升华法和表同法等等),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为完成繁重的学习和艰苦的训练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加强运动员赛前的心理控制
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是运动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技术和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的比赛心理状态,全力以赴参加训练和比赛,并取得优异基础。除了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以外,在比赛前为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成绩,赛前的心理控制也十分重要。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应重视赛前心理控制。
4.1 形成运动竞赛的专项心理素质:
进行运动竞赛,首先要求将平时训练的心理素质转变为临场竞赛的需要。运动竞赛在运动强度上、技术动作熟练程度上以及身体负荷量上,均不同于平时训练水平,这就要求进行心理素质转化的准备性训练。
4.2 促进对比赛环境的适应:
任何比赛环境条件都是不可能等同于平时的运动训练的。不少运动员正是由于不能适应赛场上的情况而导致失利的。教练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导运动员作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例如,到比赛场地进行适应性的训练,熟悉场地器材,模拟赛场环境、对手、观众、裁判以及气候等,来加快运动员的心理适应。
4.3 淡化比赛名次,减轻心理负担:
名次等一些硬性指标,对于运动员来说可以是一种动力,但是在压力过重的情况下,这种指标压力往往会给运动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想赢怕输,在比赛中患得患失。对于这种运动员,教练员要讲究一个语言的艺术,在比赛前应该尽量避免给运动员下达硬性的指标任务,从而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
4.4 正确分析比赛中对手的情况,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这种优势和劣势不是指比赛的最后结果,而是敌我双方的强弱对比。教练员应帮助运动员正确为自己在比赛中定位,充分了解对手,找出克敌制胜的方法,避免运动员在技、战术运用上的盲目性。
4.5 进行自我暗示,形成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
自我暗示,是一种自我刺激的过程,是一种很好的控制手段。通过自我暗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好地解决心理能量的恢复问题,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坚强的信心,确立长远的目标,更好地进行比赛。
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成功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领导小组
组长:江
副组长:杨、臣
组员:华、男、李、晓
三、实施方法
1、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中青春期健康教育是重点内容,由专任教师上课,每班每两周上一节课。本学期共授课八课时。通过讲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辅导,每年级每学期四次,每月一次。通过专题讲座,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导航”信箱,对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咨询。此项工作由政教处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承担。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使学生更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发展自己;使教师通过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据此进行科学的教育教学。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自然情况,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及教养方式;二是通过心理测量对学生的能力倾向、人格、心理健康、职业兴趣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和数据与资料;三是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综合评定,包括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和家长等各方面的综合考查意见。
5、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写心理健康日记等。
四、实施原则
1、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内容,及健康心理素质的标准。通过正面教育,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课上应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交流和各项活动中(课下)提高心理素质。
3、全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要坚持因材施教。尤其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给予必要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师要注意结合本校各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就事论事,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有针对性,又有一定的理论高度,重点要注重实效。
5、协同性原则
学生心理健康的提高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单靠心理素质教师是不够的,需要各方面协同努力,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各科教师、全校教职工以及学生家长的作用,共同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五、实施目标
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方式的探索,使学生的智力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优化中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六、保障措施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备课小组,课题改写小组等职能机构,形成校长重视亲自抓,专业人员理论先行指导抓,“心育”专兼职教师要勇于实践具体抓,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更新观念,树立起关心学生心理发展的意识,成为能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良师益友。
2、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和教育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拓宽教育科研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研究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和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地稳步发展。
3、成立家长心理学校
关键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因素
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其心理素质的反映,而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探讨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对大学教师群体的关怀,也是从根本上关注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和提高存在着现实的制约要素。只有认清所存在的现实要素,透析制约因素的关系,才有发现提升大学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路径的可能。
一、社会层面: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观念转变与模糊化
伴随时代变迁,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染上了不同时代的色彩。如今,高等教育面临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改革也逐渐深化。尽管如此,社会对作为高等教育基本力量的教师却有不尽如人意之感。在现实化的社会中,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业状况等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从这个焦点散射出去的争论往往绕不开大学教师角色定位这个话题。大学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教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无形中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养成和提高。在功利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大众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观念不得不转变,对大学教师角色的定位趋于服从现实需要。这必然导致诸如就业这类问题和指标,成为影响大众评判大学教师乃至高等教育的心理坐标,从而往往使增进学生就业能力这样的功利指标成为社会对当下教师角色的重要期望。如此,象牙塔中的纯粹学术和理性光辉就居于次要地位了。社会现实与学术理性是一对矛盾,置身其中的大学教师是充当现实炼炉,还是理性天使,也引发了教师自身的反思。“为了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他们常常不得不在超负荷的身心压力下工作……如果社会不能正确看待教师的辛劳,不能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就会导致教师心理失衡。”与社会大众同步,大学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因为社会现实与学术理性矛盾的存在,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便成为了教师们处理矛盾的不自觉的中介变量。心理素质这个中介变量是趋于社会现实,还是学术理性,就造成了教师角色定位或转变的两难,这就产生了制约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困境。同时,由于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形成了多元化的大学教师角色期望。这种多元价值判断又使大学教师角色定位呈现模糊化状态,从而加剧了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养成与提升的困境。
二、学校层面:教学科研双重管理压力与职业心理辅导的缺失
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基本工作,也是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评价教师的重要领域。高校作为大学教师的组织单位:一方面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背景和条件,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制造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困境。尽管存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基本指标和程序,但由于高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专业学科的差异性,很难保证对教师教学评价的针对性、适宜性与全面性。围绕教学评价展开的有关教学管理活动则显得更加硬化和程式化。各种教学管理活动从现实来看,往往只触及教学的形式或工作。如此,一方面导致部分教师追求教学形式的美观,诸如教案、试卷等材料的美化,而淡化了实质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因为很难做到对大学教师教学的长期而全面的跟踪“检测”,教师的实际具体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忽视。以点代面式的教学评价虽然体现了抽样研究的优势,但对教学工作的评估却容易形成偏差。这两个方面对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都造成了一定的额外压力。
正常压力是教师进步的动力,额外压力是教师工作倦怠的诱因,对其心理健康养成与提升无疑是一种制约因素。“教师聘任制度、教学评估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对教师的影响不可低估,当教师无法适应这些变革时,心理就可能失衡。”大学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创造知识,普及或推广知识,承担教育者、研究者、社会服务者等角色。由于教学评价的难度和种种问题,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成为衡量大学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实际上甚至成为唯一指标,进而成为职称晋级的重要或唯一依据。从现实来看,在各种评定中,科研参数已经远远超越教学参数。这也导致高校教师对科研成果的向往大大胜于对教学效果的追求。科研项目申报获批和科研成果出版发表的资源有限,造成了大学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激烈竞争,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除了基本的专业素质,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科研的压力,面对科研中的成败。这对大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造成的冲击力可能会更大些。总体来看,科研压力是影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把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相结合来看,“在现实中,基于教师考评制度和教师的理性选择,大学教师往往更看重科研,把主要精力放在和申报课题上,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教育者’角色,基本上变成了研究者”。这两种角色扮演的冲突导致教师的心力交瘁。
众多迹象业已表明对大学教师的“考评制度出现了功能异化”,从根本来看,对大学教师的考评制度异化“导致了大学教师的角色冲突,使大学教师出现了自我和角色分裂,偏离了理想的社会角色”。诸多研究业已表明,由于多重压力的存在,大学教师身心可能处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然而,专门针对大学教师职业心理进行的辅导和援助则少之又少。员工援助计划(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更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在企业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尽管大学有关单位和人员成为研究员工援助计划的重要主体,而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学本身的教职员工的援助计划却被忽视了。如何开展针对大学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职业心理辅导,是目前教育学术界和教育管理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三、学生层面:对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与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
相比过去,当前大学生有很多方面的特点。最明显的两点是:其一,网络极大扩宽了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其二,相对的高度社会化。这些特点造成了他们对教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对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如此,教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拓宽了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导致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在教师的功能中已经不如从前。如今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知识传递者”这一教师传统角色,即很少有学生会喜欢纯粹“知识传递者”。“信息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
过去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给学生一碗水,可能自己要拥有一条河流,甚至成为活的水源。这种现状为教学准备与设计带来了不小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如何成为源头活水?这些是当前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而学生成长并不是仅仅凭借学业分数能够评定的。因此,‘什么是学生成长’、‘如何判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同时,这些困惑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师良知的前提下,要保证有效教学,摆在大学教师面前的以上问题和困惑无形中增加了其教学压力,从而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过去大学被形容为“象牙塔”,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学习环境相对封闭。
如今,特别是在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的大中城市的在校大学生,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有机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都付诸行动。这群大学生在学校进行传统“狭义”的学习,仅是其学习生活的小部分。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作当前大学生的“相对的高度社会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社会对人基本素质需求的变化,也导致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过程中学生角色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过程中大学教师和学生以不同于以往的权利关系来应对变化的社会。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让位于以各自独立、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民主式的师生关系,以萌发、生成独立、自主的现代人格。”学生在“相对的高度社会化”条件下,对待师生关系就可能存在多种观念,进而影响到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这种“相对的高度社会化”的现象可能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可能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大学教师自身层面: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
以上所述主要是大学教师心理素质提升困境的外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影响教师心理素质提升的内因则在于高校教师自身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特别是在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发展规划三个方面。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低落、职业胜任力的不足和职业发展规划的缺失,既影响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效果,又对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产生了直接作用。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体现了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和快乐感,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归属感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也制约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观念层面,“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诸如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的导致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往往通过教师的心理变量而发生作用。其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起到核心的中介作用。面对同样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具备较高职业认同感的教师,可能会合理对待或加以转化,甚至变不利为有益;而对于职业认同感较低的教师而言则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或病因。
教师的职业胜任力不仅是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也从根本上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胜任力和其心理健康水平是正相关的关系。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由其胜任力不足而导致,这可能会造成“职业挫折”。由于在大学教师入职或选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大学教师工作评价等环节存在种种问题,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教师都具备较高的职业胜任力。不能胜任所从事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首先表现为“心理受挫”。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胜任力不足的一个显著副作用。职业发展规划缺失,是造成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又一个重要的自身困境。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职业发展的进程而在不断变化。如果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对心理健康也是有益的。从现实来看,相当部分大学教师没有进行过职业发展规划,有的则比较模糊,不具备可操作性。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容易造成行为无效、情绪低落、意志动摇等不良后果。总之,大学教师自身的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在根本原因。
五、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制约要素的关系分析
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并非单独起效,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社会、学校、学生等层面因素是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或诱因,其作用不容忽视。这些外在因素通过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经由个人素质,主要是心理素质为中介,实现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节或制约。
教师主体内部的职业心理品质和生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心理素质等个人素质又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心理素质这个心理健康的内核来调节和影响心理健康的状态和水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则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的效果,而教育教学的效果反馈于社会、学校、学生,进而又对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行为产生反作用。如此,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循环系统,这便是诸因素发生作用的关系理路。
参考文献:
[1][2]吕斐宜.论影响高校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
[3]贾永堂.大学教师考评制度对教师角色行为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
[4][6]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5]霍力岩.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1,(3).
[7]孙杰.大学教师权威:“外在”与“内在”的博弈[J].教师教育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