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范文

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

第1篇: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范文

马佳、李培松、范智声等人通过模拟驾驶员关节角度计算了符合中国人群的舒适状态下的H点区域%赵亚蕾结合坦克驾驶员的坐姿特点提出了一种计算人体各关节受力与力矩的三维生物力学模型%黄璐等人采用基于特征方程造型的方法构建能够匹配座椅的三维人体模型,并对比人体坐姿标准舒适范围角度范围实现座椅舒适性的评价和分析|5!。李晓玲等人在Adams/Lifemod软件建立坐姿人体系统的生物力学模型,在功率谱函数生成的随机路面上通过加权计算得到人体关键部位的振动响应,进而提出全身振动以及评价方法IChristianVogt,ChristianMergl等人研究了在坐姿状态下分别固定H点、眼点、方向盘握点及H点时,定义4种理论坐姿并与所有人体测量学涉及的人体坐姿对比,研究乘坐状态下踏板和座椅的位置调节。这些研究都没有涉及驾驶员在不同坐姿情况下的舒适性分析。本文对驾驶员坐姿状态的人体模型进行简化,构建生物力学三维人体模型,并根据SAE相关标准,结合人机工程分析理论,通过蒙特卡洛法在计算机辅助计算下得到驾驶员最舒适坐姿状态下的AHP点及手握方向盘的中心点的范围,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后得到近似的量化舒适面,可以极大地减少人机工程设计中的不合理布置,减少人机工程总布置的设计周期,为汽车内部布置提供依据。

二、人体建模

根据驾驶员的驾驶任务,影响驾驶员驾驶舒适性的因素主要包括驾驶任务对姿势的约束、人体特征对姿势的约束、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其中驾驶员的人体特征直接决定着驾驶员执行驾驶任务时的生理因素,包括体压分布、关节角度、肌肉疲劳度等。因此,驾驶员的体压分布、关节角度及肌肉疲劳度一般用来作为驾驶员姿势舒适性的评价指标。本文主要研究关节角度对驾驶坐姿舒适性的影响。

1、人体的形态结构及位置关系的描述为了描述人体姿势的变化,必须用规范的标准用语。在描述人体姿势变化过程中所采用的参考坐标系是人体解剖学所采用的坐标系统,3个坐标平面表示人体解剖位置关系,分别为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截面。关节运动都是绕着特定的轴运动,为了描述方便,定义以下关节所绕的轴。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冠状轴为左右方向与上述两轴相垂直的轴。

2、人体模型的k化人体的各种驾驶坐姿可以由相应的关节角度来描述,即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腰部关节、肩关节等。不同的关节影响不同的人体部位,一个关节的变化可能引起对多个部位的舒适性产生影响,而且不同的关节对人体在某一坐姿下的综合舒适性的影响的加权也存在差异。但是在舒适坐姿下,人的关节变化幅度一般都不会很大,而且关节舒适的变化一般都在特定的面上,一般不会在3个解剖面上同时发生变化。这为研究驾驶舒适坐姿范围提供了可行之道。H点位置是汽车车身设计及座椅设计中的重要参考位置,本文考虑将H点固定,将其作为AHP点及方向盘握点舒适区域的参考点,并将其坐标定位坐标原点。驾驶员驾驶汽车时,手握方向盘,右脚置于踏板,手部还经常要操作变速杆,眼睛注视前方,这种人机关系约束了驾驶员的驾驶姿势,采用将H点作为参考点,得到的坐姿舒适范围更具直观性和实用性。将驾驶员的坐姿模型定义为用关节连接的结构驾驶员坐姿的改变基本是以人体的髋关节点连线为轴前后弯曲,可将人体的躯干简化为一个整体。驾驶员手握方向盘时,腕关节的夹角一般是170°~190°,变化很小,因此将人体模型的手和前臂简化为一个整体。舒适坐姿时,AHP点的变动引起关节的活动有髋关节在横截面绕垂直轴的转动、髋关节在矢状面绕冠状轴的转动、膝关节在矢状面绕冠状轴的转动、踝关节在矢状面绕冠状轴的转动。在大多数情况下,驾驶员驾驶汽车手握方向盘时,肘关节的角度变化不大,舒适范围为120°-130°,汽车方向盘的高度变化会引起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活动。改变肩关节在矢状轴活动范围,使手臂的可以接受的舒适程度达到上限,同时考虑到手臂伸太高会对颈部的舒适造成影响,定出手臂最大的抬升高度,也就可以定出方向盘可布置的最大高度,同理也可以定出方向盘的最小高度。

三、舒适坐姿的确定

驾驶员的姿势舒适性是指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坐在座椅上,身系安全带,双脚置于脚踏板上,双手握住转向盘时驾驶员对身体姿势感觉的舒适程度。

1、人体模型关节点及AHP点和方向盘握点坐标的确定在车身坐标系中,H点为坐标原点,驾驶员下肢空间数学模型,其中A表示右髋关节,C表示肘关节,J表示踝关节,P表示AHP点,表示髋关节到膝关节的距离,“表示膝关节到踝关节的距离,。表示踝关节到AHP点的距离。在矢状面上躯千与垂直线的夹角为a,在横截面上肩关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t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出方向盘握点S1和S2的坐标。

2、舒适坐姿下的AHP点及方向盘握点区域

计算机辅助求解借助计算机模拟随即组合产生的随机数据来进行近似计算,可得到AHP点及方向盘握点的变化范围。这种随机抽样方法,又叫蒙特卡洛法,起源于早期的用几率近似概率的数学思想,它利用随机数进行统计试验,以求得的统计特征值(如均值、概率等)作为待解问题的数值解。由优化结果将舒适范围进行量化,方向盘握点的舒适区近似为以中心点坐标值为(-366,-190,398)及(-363,190,403),边长为130mm在Z轴方向和20mm在Y轴方向的矩形。

3、舒适性验证在Ramsis软件中,采用SAE95百分位成年男性的人体,对方向盘握点及AHP点约束在所得到的舒适性区域,可得到坐姿状态下的人体舒适度。在Ramsis舒适性评价中,人体各部位不舒适感的范围从0到8,0为无不舒适感,8为不舒适感觉最明显。不舒适感觉在2.5以下的评价可以接受,2.5~5.5的范围需要调整车型设计布置来改善,5.5以上的评价不可接受。整体不舒适度是按照各部位不舒适度的加权因子和各部位的不舒适度来确定的。由表2可知,除了颈部和手臂之外,其他部位的舒适度均较好。因此,该舒适性区域具有良好的参考性。

四、结论

第2篇: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使用三维立体摄影解析法获取羽毛球突击杀球右脚蹬地下肢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参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为羽毛球教学和训练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并指明羽毛球右脚蹬地头顶突击杀球下肢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关键词羽毛球突击杀球技术运动学

羽毛球一直朝着全面快速的方向发展,不论是世界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还是从事羽毛球专业的高水平运动员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同事在比赛中往往尽量用正手击球居多,加大自己的击球力量和速度以及准确程度,所以右脚蹬地起跳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较好的右脚蹬地发力是保证上肢力量爆发的重要保障(右手持拍为例)。右脚蹬地头顶突击杀球的踝关节用力方向与左脚蹬地头顶突击杀球踝关节用力方向存在不同:左脚蹬地头顶突击杀球时,左脚一步向左侧或左后方向直接起跳头顶突击杀球,用力向左斜上方较大,而且蹬地脚和击球手不是同一侧;转体右脚蹬地起跳头顶突击杀球主要是右脚向后方蹬地力量较大,而且持拍手和发力的踝关节在同侧。踝关节与身体的协调发力也不同:右脚蹬地转体时头顶突击杀球较左脚一步蹬地起跳杀球移动的速度慢,起跳时踝关节用力蹬地的速度也不像左脚蹬地时速度是递增的,而相反是递减的,由此可见,从移动到转体,右脚蹬地突击杀球比左脚蹬地突击杀球的时间长,踝关节的速度在移动阶段较大,在迎球挥拍阶段和球拍触球阶段速度较小,击球瞬间的速度在5米/秒左右,曲线也较为平稳。角速度的变化比较明显,踝关节有两次蹬伸,两次蹬伸瞬间的角速度变化较大,在700―800左右,踝关节屈时角速度在300左右,较蹬伸的角速度小。踝关节角速度最大值出现在迎球挥拍阶段,并且在迎球挥拍的开始阶段,说明右脚蹬地头顶突击杀球技术动作过程中,要加大击球的力量和速度,在踝关节发力蹬地起跳的时候上肢就开始迎球挥拍,这样能把踝关节蹬地的力量最大限度的上传给上肢,赢球挥拍相对起跳的时间晚或是早都不利于力量的上传。踝关节要比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运动幅度小,并且灵活性较差,在运动中主要是蹬地支撑的作用,所以角度曲线变化不是很明显,说明角度变化范围较小,在140―112度之间。

表1右脚蹬地头顶突击杀球踝关节各项变量指标表

组别 速度(米/秒)所在阶段 角速度(度/秒) 所在阶段 角度(度) 所在阶段

最大值

最小值 27.27 移动阶段

5.40迎球挥拍阶段 屈 378.91移动阶段

伸 819.74起跳引拍阶段 140.10 移动阶段

112.91 迎球挥拍阶段

图1右脚蹬地头顶突击杀球踝关节各变量曲线变化图

右脚蹬地头顶突击杀球的膝关节缓冲和蓄力的时间相对左脚一步直接起跳头顶突击杀球的时间较长,因为来球相对较高,时间相对较充裕,在移动转体过程中,蹬地时的角速度相对较快在600度/秒左右,转体的速度快,能留给起跳引拍阶段的时间较多,这样可以加大引拍的距离,增大挥拍的速度。在蹬地起跳阶段角速度不是很大,在300度/秒左右,因为相比左脚起跳头顶突击杀球的时间较多,关节角速度变化自然相对较小。在击球阶段膝关节的角速度明显上升,说明在腾空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屈膝运动用来维持身体平衡。膝关节的速度由开始移动较快到最后右脚制动蹬地起跳逐渐降低,角度在蹬地起跳阶段最小,较移动阶段的角度小许多,说明膝关节屈膝蹬地幅度相对较大,充分为蹬地蓄积力量,但是头顶突击杀球的膝关节要比原地大力杀球的膝关节屈伸角度的幅度小,右脚蹬地腾空大力杀球时膝关节的屈角最大值为73度,膝关节最大伸角为168度,头顶突击杀球右脚蹬地起跳的最大伸角为155.98度,最大屈角为131.72度,原地起跳的大力杀球准备时间充分,有足够的时间腾空后展,因此突击杀球的技术关键就是要把快速移动和技术动作相结合,所以膝关节的角度变化幅度要小,要求瞬间爆发力量,减小屈膝的角度,缩短蓄力蹬地的时间。

在羽毛球的运动训练中用更加着重与突击杀球练习,以及相关的各个运动环节的训练,尤其是下肢的力量和爆发的训练,在羽毛球运动的力量素质训练中,下肢力量训练是关键。羽毛球运动员的负担量主要是在下肢,而下肢运动的特点是前移动、后移动、左移动、右移动等方面的转换步法。因此,加强下肢力量训练,能够为快速移动步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比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委会.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委会.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 金季春.运动生物力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 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5] 肖杰,骞子.羽毛球实战技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6] 王晓芬.体育统计与SPSS.[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第3篇: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运动学;踢球腿摆动阶段;时相划分特征;足球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8-0102-05

踢球是足球运动中最主要的技术,它在比赛中是以传球和射门为主要形式体现的,足球踢球技术中踢球腿的摆动不同于其它运动项目中相类似的踢腿摆动,这不仅是因为踢球腿的摆动是由后摆、前摆等一系列动作细节组成的复杂过程,而且由于踢球腿的摆动过程中自身的髋、膝、踝3个主要关节的作用不同于一般的摆动,还要起到一定的技术作用。它们不但有绕各自轴的转动,还有随运动员的身体整体向前平移的运动。不同的运动形式,运动的速度表现不同,而分析研究其运动速度则需要从运动形式出发,进行全面的分析。因此,对于运动员踢球腿摆动阶段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查阅当前资料,对于摆动腿的划分仅停留在将其划分为后摆、前摆两个阶段,尚未见到有人对此进行更为专门精细划分的报告。因而,本文试图通过踢球腿摆动阶段的环节顺序特征和速度特征作为划分时相的依据将摆动阶段的划分更加细致化,以便更深刻理解摆动腿摆动阶段的运动学特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5名男子足球运动员,均为右脚选手,均接受过长时间系统的专业训练,国家2级运动员水平以上,身高(1.76±0.06)m,体重(75.00±6.32)kg,腿长(92.00±3.92)cm。

2)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实验在天气晴、无风、气温28℃左右,运动员在无伤病条件下进行。运动员进行充分热身后用正脚背踢球方法进行踢准。每个运动员最少踢2次,保证最少有2次踢入圆圈内,获得每个运动员的2次有效数据,选择其中1次较为理想的数据(由实验人员与参与运动员共同判定)。足球为国际足联规定的5号正式比赛用球,球重438 g,球内气压约为750hPa。

(2)三维运动学分析法:采用两台索尼HCIE型号的摄像机,拍摄速度为50帧/s,两机高度为1.2m,A机位于运动员正右侧方,B机位于运动员正前方偏右20°,两机主光轴约成70°。踢球前固定坐标框架并进行了拍摄,踢球时移开框架再对运动员完成的动作进行定点同步拍摄(如图1)。对拍摄的运动录像,通过德国的SIMIo motion7.3三维录像解析系统进行三维解析,采用汉纳范(Hananvan)人体数学模型:19个关节点(另外,足球作为一个附加点,共计20个),解析一套运动录像可获得13 680多个数据,用数字滤波法进行平滑处理,截断频率为8 Hz,使用DLT法计算得到解析点的三维空间坐标,三维直角坐标系的选择如图2。

(3)三维标定误差:应用SIMI Motion三维录像分析系统提供的三维标定精度验证功能,可对计算得到的控制点的坐标与实际坐标的一致性进行检验,控制点通过计算得到的坐标相对于实际坐标平均相对误差和标准差分别为:A机0.13和0.08,B机0.15和0.06。三维标定的精度可以满足分析的需要。

(4)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所测得数据进行分析与筛选,所获得运动学参数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

2 结果与分析

2.1 踢球腿摆动阶段的时相划分

时相划分是研究技术动作的重要环节。由于研究对象不同、目的及侧重点不同,动作时相的划分依据也不尽相同,通常确定依据的客观标准是既要能表达动作结构的实际又便于实际测量。前人研究表明,摆动腿的摆动可通过环节摆动顺序、环节或关节摆动速度…作为摆动腿动作时相的划分依据。但过于简单的划分并不利于对该动作进行详细的运动学技术分析。因而,本研究采用环节摆动阶段与环节摆动速度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动作时相的划分。

摆腿是指踢球腿击球前的摆动过程。由此看来,摆动腿的摆动应该是从踢球腿全脚掌着地蹬伸开始,至摆动腿接触球的瞬间结束。为了确定动作结构和时相划分的方便,本研究确定了踢球腿摆动阶段的特征画面,即不同动作阶段的临界点。以踢球腿摆动阶段与摆动速度为依据可确定为:“踢球腿开始蹬伸”、“踢球腿蹬离地面”、“支撑腿着地”(踢球腿髋关节急剧加速时刻)、“踢球腿膝关节最大速度时刻”及“脚触球时刻”5幅特征画面。在后期的实验研究中表明对摆动腿摆动阶段的时相划分更容易对摆动腿摆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揭示。

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摆动腿摆动阶段的顺序和速度可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用力蹬伸阶段(1)、主动后摆阶段(2)、大腿前摆阶段(3)、小腿前摆阶段(4)及脚触球阶段(5)(如图3)。

用力蹬伸阶段是指从“踢球腿着地时刻”开始到“踢球腿蹬离地面”为止。由于踢球腿主动用力蹬伸且未蹬离地面,踢球者大腿不会随髋关节向前平行移动,只能以踢球脚为支撑,髋关节为轴相对向后转动,同时,大腿相对于髋关节的伸展度也在不断增加。此阶段,踢球腿的摆动主要是以蹬地伸髋的方式进行的。

主动后摆阶段是指从“踢球腿蹬离地面”到“支撑腿着地”。由于踢球腿的离地,踢球腿开始了真正的摆动。此阶段,由于踢球腿大腿已经极度后摆,又要屈小腿,这样造成了诸如股直肌、缝匠肌等一些双关节肌的“被动不足”,对于小腿,造成了诸如半腱肌、半膜肌等一些股后肌群的“主动不足”。因而,为了克服大腿前肌群的“被动不足”和后肌群的“主动不足”,增大踢球腿后摆的幅度,踢球者必须主动用力。

大腿前摆阶段是指从“支撑腿着地”到“踢球腿膝关节最大速度时刻”。此时,踢球腿后摆阶段结束,进入前摆阶段。髋关节先于膝踝关节加速,然后膝关节加速运动,符合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大腿角(x轴负向与髋一膝连线的夹角)逐渐变小,由于膝关节向前摆动,股后肌群的“主动不足”和大腿前肌群的“被动不足”现象逐渐消除,小腿屈曲运动速度明显增加,增大了踢球腿的后摆幅度,为踢球腿的加速前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小腿前摆阶段是指从“踢球腿膝关节最大速度时刻”到“脚触球时刻”。膝关节速度达到峰值后开始急剧下降,而踝关节速度急剧增大,动量逐渐从大腿传递到小腿。分析得知,脚触球瞬间并不是踝关节合速度最大时刻,而是在其之后踝关节水平速度最大时刻。

脚触球阶段是指“脚触球时刻”到“球远离脚面”。有研究表明,除了大小腿等主要环节因素外,脚与运动鞋的硬度以及在与球接触时它们之间的微小变化也是影响球速及准确度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够踢出高速球的运动员往往都具有坚固的脚踝屈曲状态。

结果表明:踢球腿的后摆既不是《足球》教科书所说的“顺势后摆”,也不是一些学者所说的“积极后摆”、“主动后摆”,而是踢球腿用力蹬伸与积极主动后摆的结合,主动后摆是用力蹬伸的延续,用力蹬伸则是主动后摆的基础。踢球腿的前摆则与他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髋、膝、踝3关节依次摆动达到峰值,其关节活动符合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属于鞭打动作(这一结果可能仅限于正脚背踢球)。

2.2 踢球腿摆动阶段的时相特征

1)踢球腿摆动阶段的总体运动学特点。

(1)主要技术阶段时间比例。从踢球腿支撑开始到踢球腿触球瞬间为止,各阶段时间分配与比例如表l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用力蹬伸阶段占整个摆动时间的比例最大,此阶段对于提高球速的贡献是非常大的,相关系数r=0.88(P

为了明确摆动腿各阶段占用时间与踢球速度的关系,我们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用力蹬伸、大腿前摆、脚触球3阶段与球速之间相关系数非常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95、0.85。而主动后摆、小腿前摆两阶段与球速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45,但两者都不具有显著性。

从后摆阶段来看,用力蹬伸阶段与球速之间相关系数非常大,说明此阶段蹬伸越充分,蹬伸速度越快,身体获得的水平速度就会越大,踢球腿获得的初速度就会越大,就越有利于踢球速度的增大;而主动后摆阶段与球速之间呈负相关,说明大腿后摆到最大限度后应该迅速过渡到大腿前摆阶段,避免大腿前肌群肌肉出现松弛现象,破坏肌肉超等长收缩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伸肌群储存起来的弹性势能的利用率。

从前摆阶段来看,大腿前摆阶段与球速间相关系数也非常大,说明大腿的摆动幅度越大,就越有足够时间提高其摆动速度,从而也反向说明,要想提高球速,要在不影响摆动速度的情况下尽量增大摆动幅度。而小腿不同,由于受人体解剖结构的制约,其最大屈曲幅度个体差异性不大,因此,在摆动幅度相差不大情况下,摆动时间越短,说明摆动速度越快,所以,小腿前摆阶段与球速间呈负相关。此外,脚触球阶段与球速间相关系数也比较大,呈正相关r=0.85(P

(2)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特征。图4中,A点为踢球腿着地时刻,B点为踢球腿将要离地时刻,C点为支撑腿着地时刻,D点为支撑腿前脚掌完全着地时刻。由图4可知,从踢球腿着地瞬间到离地瞬间(蹬伸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从1.26m/s增加到1.80m/s,其速度为身体自身向前的水平速度与以踢球脚为轴向前转动的合速度。BC段为两脚离地时刻,由于缺少了支撑脚的转动,重心水平速度逐渐下降,从c点开始,身体重心逐渐由脚跟过渡到全脚掌,这样又形成了一个以支撑脚为轴的转轴,再加上支撑脚的制动效应与髋关节的前摆,速度急剧上升到2.11 m/s。D点以后主要是大腿的摆动后期以及小腿的摆动。

2)摆动腿各阶段技术分析。

踢球腿的整个摆动动作可分为5个阶段,本研究主要分析用力蹬伸阶段(1)、主动后摆阶段(2)、大腿前摆阶段(3)及小腿前摆阶段(4)等4个阶段的技术(见图5)。

(1)用力蹬伸阶段。从踢球腿着地到全脚掌着地,是一个制动缓冲的过程,同时形成了一个以髋关节为轴,相对于身体向后转动的转轴,所以大腿角速度比较大,其值为196.85±23.45)/s。缓冲结束后,大腿有一个短暂的向上蹬伸期,此时期大腿角速度下降,进入蹬伸阶段后,由于踢球腿的用力向前蹬伸,其角速度又呈逐渐变大趋势,随着脚掌的逐渐离地角速度又逐渐减小。此阶段前期,脚掌是一个逐渐蹬离地面的过程,所以小腿角速度呈现增大一减小的趋势,当此阶段后期,脚掌逐渐蹬离地面,股后肌群及小腿三头肌开始参与工作使得大腿积极后伸,角速度又开始增大(见图5)。从环(关)节角看,由于摆动腿的用力蹬伸,大腿角和膝角则一直呈现增大趋势,其最大角度分别为(104.40±76.51)°和(169.60±4.88)°,而小腿角(x轴负向与膝一踝连线的夹角)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在此阶段,蹬伸效率越高,摆动腿前摆获得的初始动量越大,因此,在用力蹬伸阶段,提高摆动腿的蹬伸效率是提高摆动腿摆动速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2)主动后摆阶段。主动后摆阶段主要是在大腿用力蹬伸已具有一定幅度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致使大腿后摆角速度形成了一个逐渐减小的过程,最后达到大腿后摆的极限,角速度趋向0,最后摆动幅度达到最大为(114.20±8.84)°,与前一阶段相比,大腿角仅增加6.60°。从小腿角速度看,小腿角速度急剧增大,表明小腿已经开始加速做屈曲运动,且小腿角速度达到最大后摆角速度,其值为(592.54±16.18)/s。小腿角速度之大是由于前一阶段踢球腿良好的蹬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小腿的充分伸直,拉长了小腿三头肌和股后肌群等主要肌群的长度,形成了良好的超等长收缩形式,所以,小腿可以加速向大腿靠拢。由此可知,大腿的后摆主要是在用力蹬伸阶段完成的,大腿的主动后摆则是用力蹬伸阶段的延续,小腿在主动后摆阶段继续加速后摆,且后摆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大小腿后摆角速度变化见图5。

(3)大腿前摆阶段。摆动腿后摆结束进入前摆阶段,从图5可以看出,此阶段大腿前摆角速度呈增大一减小一增大趋势,小腿后摆角速度则逐渐减小直到小腿停止后摆开始加速前摆。由图3可知,髋关节达到最大速度后出现下降趋势,这是一个制动过程,制动的结果就是完成了动量由近端向远端的传递,使得大腿角速度增加到(169.86±6.66)/s,膝关节的合速度达到5.26 m/s;同时,髋的积极制动也为大腿和小腿的前摆留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因为人体环节的摆动幅度是一定的,倘若髋关节不及时制动,大小腿的摆动幅度就会相应减少,最后在脚环节处形成的合

速度就会明显减小;从解剖学上讲,髋关节的积极制,动会使得髋关节处的肌群更加固定,就会更加有利于大腿肌群的收缩,形成比较理想的肌力。

此外,小腿角速度也从最大后摆角速度逐渐降低到0后开始加速前摆,小腿达到了最大屈曲程度,最大限度的靠拢大腿,同时又完成了从向后屈曲运动向向前伸展运动的转换。

(4)小腿前摆阶段。膝关节最大速度峰值后开始进入小腿前摆阶段,踝关节达到速度峰值(见图3)。膝关节的逐渐减速,是一个制动过程,使得动量由近端传递到远端,即:由大腿传递到小腿,致使小腿的角速度急剧增加,达到整个摆动阶段的最大值(831.98±20.45)/s。然而却发现,踢球腿触球瞬间小腿的摆动角速度却减小了(见图5),其值为(655.70±15.63)/s,究其原因可能与实验设计有关,踢球者为了控制踢球的准确度而进行的主动控制,这与实际比赛状况也是相符的,因为在比赛中,运动员无论是传球还是射门都不单单是为了追求踢球的速度,最重要的还是踢球的精确度。此外,由图5可知,大腿在小腿前摆阶段仍在向前摆动,因而得知,大腿的制动并不是绝对的制动,大腿的角动量也并没有完全传递到小腿,所以,小腿动量的获得应该主要包括两部分。即:近端环节的传递的一部分和远端环节的主动施力获得的另一部分。另外,摆动腿在触球阶段时膝关节角度约为(138.53±8.35)°,与前人的研究结果137°(优秀运动员)是基本一致的。

3 结论与建议

足球运动中踢球腿摆动阶段采用环节摆动顺序与环节摆动速度相结合的方法可划分为5个动作时相:用力蹬伸阶段、主动后摆阶段、大腿前摆阶段、小腿前摆阶段、脚触球阶段。用力蹬伸阶段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助跑最后一步,踢球腿要做到尽力充分、迅速蹬伸;主动后摆阶段摆动腿应在不影响前摆速度的前提下尽力后摆,大腿后摆到最大限度后应该迅速过渡到大腿前摆阶段,避免大腿前肌群肌肉出现松弛现象,破坏肌肉超等长收缩的完整性;大腿向前摆动的幅度不应过大;摆动腿5个动作时相的运动学特征各不相同,既要提高传球与射门的精度,又要提高传球与射门的速度,必须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动力定型。

参考文献:

[1]张延安,足背正面踢定位球踢球腿摆动速度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86:2

[2]李亚茹,原地起跳的生物力学[c]//第三届中国运动生物力学论文汇编,1982:1-8

[3]足球教材编写组,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1

[4]Hiroyuki Nunome,Yasuo Ikegami,Segmental dy-namics Of soccer instep kicking with the preferred and non-preferred leg[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6,24(5):529-541

[5]部义峰,李世明,熊安竹,等,脚背内侧踢球摆动腿的运动学与肌电信号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3):54-58

[6]部义峰,李世明,秦玉鹏,等,不同踢球方式摆动腿的运动学与肌电信号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12):27-32

[7]部义峰,李世明,秦玉鹏,等,优势脚与非优势脚正脚背踢球的运动学特征对比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337-341

[8]Hiroyuki Nunome,Mark Lake,Impact phase kine―matics of instep kicking fm soccer[J],Journal of SportsSciences,2006,24(1):11―22

[9]部义峰,超等长训练的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85-90

第4篇: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范文

Abstract: Sprint specific pow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print speed. Specific strength train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guiding principle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sprint technology as the core. With the athletes’ own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d directions, as well as objective conditions,the most appropriate method of training should be selected. Sprint strength training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muscle groups, tendons and weak muscle strength,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muscle groups should be taken note of.

关键词: 专项力量训练;技术特点;手段;方法

Key words: specific strength training;technical features;means;methods

中图分类号:G8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194-02

0前言

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外部阻力是指物体的重量、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以及空气或水的阻力等。内部阻力包括肌肉的粘滞力、关节的加固力及各肌肉间的对抗力等。

外部阻力往往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人体在克服这些阻力中提高、发展自身的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对人体运动有极大影响,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

专项力量素质就是指在时间――空间特征上严格符合比赛要求的力量,依据的指标不同,力量的分类也不同,按力量的训练学原理大致可以把力量分为以下三种: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

其中快速力量又可分为爆发力和连续快速力量,短跑专项力量应与短跑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好效果,力量是速度的基础,短跑专项力量是短跑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短跑专项力量应以短跑基础力量训练原则为指导,以短跑技术特点为核心,短跑技术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落地技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力量和膝、踝关节的屈伸与超等长收缩力量越来越受都重视,并呈现由大肌肉群训练向大肌肉群―小肌肉群协调发展的趋势.结合运动员个体差异特点,合理选取练习方法和手段,确定专项力量的合理比例关系,以期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田径队20名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查阅了与短跑力量训练相关的文献资料。

1.2.2 调查法通过走访松原市及各县区体校教练员,了解和掌握了他们在短跑力量训练上好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2结果与分析

2.1 短跑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原理在当今短跑运动的发展趋势下,要突出专项力量以及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必须按照各专项技术特点和运动员本身能力进行科学训练,将其引申,可描述为:专项力量训练工作特点相似与专项运动竞技过程中的能量供应特点相同。

短跑技术动作最本质的特点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扒地,亦即支撑腿落地后,髋关节不参与缓冲,而应不间断的伸展髋关节,增加“扒地力”和“扒地效果”。因此,短跑运动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必须围绕着强化伸髋技术与摆动式扒地技术加以选择。在专项力量训练上,以动作形式,动作方向,动作幅度与专项技术中所需要的“伸髋”“扒地”动作背道而驰的提高伸膝力量与下肢蹬伸能力即我国传统短跑力量中十分推崇的杠铃练习法必须重新加以审视。

2.2 短跑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

2.2.1 段落特点与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短跑从技术上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途中跑和终点冲刺。段落不同,起跑所需的主要是最大力量和爆发力量,起跑后的加速跑中爆发力和连续快速力量起主要作用,连续快速力量对途中跑的影响也比较大,终点跑与力量耐力有关。以下结合短跑的各个段落论述短跑的三项专项力量及其训练。

2.2.2 最大力量最大力量是指肌肉在运动中发挥尽可能大的收缩力量的能力。最大力量主要影响加速能力,短跑中的蹲踞式起跑技术,肌肉从静止状态快速蹬离起跑器的过程。运动员需要克服的外界阻力是相当大的,这个过程所用的力量就是最大力量。

最大力量训练特点:最大力量的提高,根本上讲取决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和肌肉内协调能力的发展完善。通常采用杠铃练习法,比较简练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很多,诸如:负重深蹲,负重半蹲,负重跳等。一般要求接近最大负荷,每组次数较少,有比较充裕的间歇时间以恢复体力。另外蹲踞式起跑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最大力量练习方法。

最大力量是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的基础,运动员最大力量的提高有助于它们二者的提高,但没有正比关系。有材料证明,运动员在短跑支撑阶段的时间是0.09-0.11S,而肌肉发挥最大用力的时间是0.5-0.6S。因此,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2.3 快速力量依据的标准不同,分类的方法不同,根据所克服的阻力大小,快速力量可分为爆发力和连续快速力量。

爆发力: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克服较大外阻力的能力。他对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起主要作用。此时运动员从静止状态在短时间内加速到最大速度需要克服较大阻力。80%-90%负重半蹲,快速起至脚后跟离地,做重复训练,每组6至8次,做3至5组。间歇5分钟。

连续快速力量: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较小阻力的连续快速用力的能力。它对短跑的途中跑起主要作用。此时运动员已经具有相当的速度,外界阻力较小。少量或适量负重,原地做高抬腿跑或者向前做高抬腿跑,要求抬腿到位,尽量保持高频率,做5组。或做原地抬腿跑,要求频率达到最大,由第三人发出口令,运动员以最快速度加速向前。主要练习神经灵敏性和肌肉的瞬间起动能力。

快速力量训练特点:负荷较大或中等,速度快。快速力量练习的持续时间,一次不宜过长。因为该类练习对动作速度和中枢神经系统要求较高。各种形式的短跑练习,立定跳远,三级跳,多级跳,蛙跳,台阶跳等都可以发展快速力量。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以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防止神经刺激出现疲劳。

2.2.4 快速力量耐力快速力量耐力是指短跑运动员在运动中较长时间保持快速用力的能力。快速力量耐力与最大力量有密切关系。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同一负重下的重复次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大,则重复次数多,反之则少。力量耐力好与坏,直接决定了短跑运动员终点跑保持速度的能力。

(快速力量耐力的训练特点:如果是发展克服较大阻力的力量耐力,可采用本人最大力量的50%-80%负荷进行重复练习,各种形式以发展足底、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跳跃练习。诸如,负重跳,上坡跑,上坡跳,双替蹬跨台阶(负重或不负重)。

2.2.4.1 技术发展与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短跑技术是以短跑为专项力量训练的核心和方向,短跑的专项力量训练则应以短跑技术发展为基本导向。

2.2.4.2 当代短跑技术特点与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美国《田径技术》1990年总第110期报道,最新研究发现了传统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缺点,这一研究结果对改进训练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腿部肌肉力量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先决条件。最近对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揭示,当前训练中的缺点明显出于对短跑运动员生物力学动作结构的错误理解。对项目特征及有效跑动技术的最新生物力学和生理学分析表明,快速伸髋对跑速的影响远远超过快速伸腿。

这一研究结果对以前公认的训练原则――强调“伸腿”和“蹬地”――提出了疑问。由于以前过于强调伸膝的重要性,大多数力量训练的重点都集中于采用负重屈膝练习发展股四头肌,发展髋屈肌的练习也包括在内。这种偏重于发展股四头肌和髋屈肌的力量训练使肌纤维缩短,限制了髋关节的动作幅度,不利于伸髋动作。为了使髋关节充分伸展,必须平衡发展大腿、髋部前面和后面的肌肉。更重要的是发展大腿和髋部后面的肌肉,以利于快速伸髋动作。

以下就各环节在短跑中的作用及训练方法做以简要地论述。

髋关节是人体最粗壮处,处在中心位置,髋关节屈伸的力量及灵活性在短跑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周围的肌肉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储存能量的环节,也是获得水平位移速度的重要动力来源。髋关节直接关系到大腿前摆速度与远度,影响步长,与成绩直接相关。而在发展屈髋和伸髋力量的先后次序和侧重上,应优先发展伸髋肌群。

屈髋则是为了更好地伸髋,虽严优先发展屈髋力量的增加,限制了伸髋的幅度,进而影响了伸髋的效果,阻碍运动员速度的进一步提高。相反,伸髋力量的提高不仅影响屈髋效果,伸髋力量的提高不仅不会影响屈髋效果,伸髋过程中小腿的快速折叠对于抬腿屈髋还能起到促进作用。这就是伸髋和屈髋这一环节过程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训练手段:多做髋关节的环绕运动(可负重),如绕栏架、扭髋走跳、负皮带做髋的先后摆动、联合器械上负重做摆髋、顶髋和向后举髋等练习。

以膝关节为主的超等长力量练习。短跑运动中,膝关节的工作特征是被动缓冲――主动伸展。屈膝是由于受到巨大冲击力所致。其蹬伸也是伸髋的一个随动动作,膝关节的工作特点是较小的缓冲和较小的蹬伸,从而把髋的剪绞水平加速度作用传达于地面并最终使人体在支撑过程中获得加速。支撑膝所需的力量是反应性力量活等超长力量。

训练手段:跳深,跳栏架等垂直方向跳跃练习。

踝关节为主的退让与等超长练习,短跑是高速运动状态中以前脚掌瞬间完成着地动作的。研究表明,着地缓冲动作完成的技术效果和力量效果首先取决于掌趾和踝关节肌群的退让收缩能力,离心――向心超等长收缩能力。

训练手段:选择较松软的地面进行各种快速的跑跳联系、负重和不负重交替进行的提踵、原地或行进间得知直膝挑联系、模仿短跑着地动作的跳伸练习。

2.3 上肢力量训练现代短跑运动发展表明,上肢力量在短跑运动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它不仅仅起协调作用,在现代短跑研究中发现,上肢力量的大小对下肢的送髋、提腿大小腿折叠、主动落地、蹬地后提拉腿等环节的连接、协调、速度都起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

以肩为轴的摆动力量练习,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是短跑摆动――平动运动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摆臂的速度、幅度和方向将直接影响跑速和下肢摆动效果,因为在跑动中上肢除了对下肢动作频率有带动作用,还起了整体运动平衡的作用,上、下肢的力量本来就相差很大,上肢发挥其平衡作用时主要靠强有力的摆动,上、下肢力量不均衡的发展使上、下肢无法完成强有力的摆动,造成上、下肢动作的失调,而影响跑速。

训练手段:收臀俯卧撑,杠铃卧推,杠铃斜卧推,徒手原地摆动、负重摆动,高抬腿摆动,前弹性阻力摆动,后阻力摆动。

2.4 腰腹力量训练腰腹力量在短跑中起到一个连接与协调稳定的作用,是力量的传输通道。在短跑的起跑,起跑后加速,途中跑以及最后的冲刺阶段,腰腹力量的作用在于有效的传输下肢的蹬地力量带动肢体向前做水平运动。强有力的腰腹肌肉在以速度为主要取胜方式的短跑运动中,已经被越来越重视。

2.4.1 动起跑过程中,下肢快速蹬地将身体向前上方向瞬间弹出,腰腹肌肉群力量的优劣决定了下肢力量能否有效的传达给上身,从而有效的做向前运动。

2.4.2 起跑后加速中身体呈前倾姿势,重心在身体的正前方,身体的重量和下肢快速全力蹬地所获得的反作用力主要靠腰腹的力量支撑。加速过程中腰腹肌肉群的力量将决定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与姿势的准确性。防止下肢蹬地所获得的力量因为身体力量的不足而出现的不正常摆动而损失。

训练手段:训练手段:垫上负重或不服中的各种腰腹背肌练习、铅球前后抛、屈体动作、肋木上悬垂举腿、环绕等。仰卧起坐,侧身仰卧起坐,负重提拉,直体收腹折叠(两头起)等。

3结论

①随着现在短跑运动技术的发展,短跑运动更加强调髋的摆动及踝、膝关节在跑动中的作用,各种有利于提高髋剪绞速度的联系应予以重视,大腿后侧肌群的力量应予以重视,对膝、踝关节的缓冲性质有了更新的认识。②短跑专项力量训练应与短跑技术发展趋势,项目特征紧密结合,传统的杠铃练习应该注意与专项特点结合,跳跃练习被证明是一种很好的专项训练手段。③在力量训练中应该注意各个环节相协调,全面发展。④对于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快速力量耐力在短跑各项目训练中的科学合理的比例关系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云.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少年体育训练,2008,(1).

[2]陈亮.浅析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华章,2009,(02).

[3]李山.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期训练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04).

[4]陈灿军.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田径,2004,(3):41-42.

第5篇: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范文

一、重视髋关节力量的训练

在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好差与优先发展伸髋肌群的关系特别大,优先发展伸髋肌群短时间内对速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但对长期的成绩的提高作用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屈髋力量的增加,限制了伸髋的幅度,进而影响了伸髋的效果,这样所做的效果不容易促进运动员髋关节伸肌力量的发展,阻碍了运动员速度的提高。

二、把握动作结构相近原则

运动训练理论认为:练习的动作特征越接近生物力学,训练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这主要是因为人的生理机能是不断变化的,同时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运动形式必须保持一致。所以在训练安排上,必须将动作结构放在首要的位置,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这样才能使训练效果显著,在训练安排中,重视动作结构建立的相近性原则,特意在训练实践中安排利用站立高抬腿跑或站立负杠铃举腿来发展大腿屈肌力量。这种练习方式要求教练起到辅助作用,练习的动作的角度或者是幅度都接近于短跑中下肢肌群的结构和特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柔韧性的练习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各器官系统是相互紧密联系的,要提高运动成绩,应依靠整个身体机能的改善提高。在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各器官系统均在生长发育,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训练内容不能成人化,要以学习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和全面身体训练为主,下肢的训练方法、形式手段要多样化,培养训练兴趣,防止单一刺激和片面追求专项成绩,这样才能全面协调发展青少年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各运动素质,为今后的专项能力打下牢固基础。同时,重视柔韧素质训练运动员进行柔韧训练,可以提高下肢肌肉的伸展性和关节的灵活性。提高柔韧性,可以提高肢体的运动幅度和关节的灵活性,加大动作的速度和力量,从而提高步频和步幅,同时对防止肌肉拉伤或撕裂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有效的静力性训练不可忽略

在传统的下肢力量训练中多采用的是动力性的训练方法,这些超等长的训练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有明显的效果,如果运用到一些静力性训练手段特别对青少年时期运动员短跑下肢力量的提高更有明显的效果,从短跑的供能特点来看短跑属于无氧代谢,对青少年进行静力性训练时候,局部肌肉的持续紧张对该部位肌肉毛细血管压力增加,但是由于青少年的生理机能的耐酸性还不是很强,容易导致下肢部位的血液循环凝滞,局部供氧不足,产生酸痛。所以静力性训练克服了动力性训练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肌肉的耐酸性,提高了无氧代谢的能力。

第6篇: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骑行过程;生理节律;下肢肌电;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79-01

本文主题围绕着自行车骑行过程中频率及生理节律对下肢肌电的影响研究,从是运动生物的力学角度出发的,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究出的测量仪器,通过控制实验者上体的位置、姿势而改变脚踏的频率和生理节奏,并且同时手机下肢的主要肌体群的肌电参数,为了更好的探讨频率与生理节奏对骑行带来的影响,进行一下几点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的受用者。实验招入了几名大一的男生,他们都是自行车运动员,这些男生都至少有3或3年以上的单骑经验。实验前要经过身体检查,被检查者均没有心肺功能障碍和神经肌肉以及外科疾病。实验之前,实验者仔细的讲解此次实验的目的和实验流程,用经典方式首先对各位参加者进行不同程度的最大的有氧功率检测。

2、实验流程。被实验者先做5分钟的热身运动,脚踏频率设置为50r/min,功率输出设置为100w。过程中慢慢调整载荷,不做任何暗示或制约让被实验者凭借自我感觉选择脚蹬频率(自选频率,也称FPR),实验的过程中,输出功率达到180W时,要求被实验者继续保持稳定的骑行不小于2min,这期间进行的运动学以及肌电的同时测试,采样时间不小于10s。FDR实验过后,接下来,被实验者要求随机按照指定的脚踏频率重复以上实验,要强调的是,整个的实验过程不是连续的,每种频率测试完毕后,中间都会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用节拍器控制脚踏的频率,而所有的实验对象都会穿上统一品牌的运动鞋,整调座位高度以及干角,使坐高等于被实验者各个耻骨连接的高度,躯干姿势角度控制在45°左右。

3、研究运动学的方法。把数字摄像机安置在测试单车的侧面,将主光轴与被实验者矢状面垂直,摄像机的镜头要正对被实验者右侧的髋关节中心稍微偏下放的部位,拍摄距离8米,设备高1.2米。由自行开发的视讯分析系统对所捕捉的画面进行解析,以便获得不同条件,不同肌肉的肌电爆发与结束点所相对应的曲柄角。

二、肌电的研究方法

1、使用美国生产的便携式EMG系统与摄像机可以同步进行监测臀大肌、股二头肌、股直肌、股外肌、腓肠肌以及胫骨前肌,共计6块肌肉的肌电活动。选取七块肌肉为标准测试是:①所选择的6块肌肉是关于骑行研究中最常见的肌肉组织中查阅到的;②所选择的肌肉代表是跨下关节,单关节与双关节的对抗性肌组;③所选择的肌肉都是与跨下肢关节有关联的肌肉。

2、肌电的量化数据处理。采取以往的传统方式,明确肌电爆发和结束的时间,一般来说,选择肌电最大值其中的百分之十作为肌肉肌电爆发点和结束点的标准值在打多数的情况下是比较合适的,但是由于被研究中部分的肌肉如果以该最大值为标准,将会导致肌电的爆发点和结束点持续的时间发生混乱,在数据处理上我们选择最大为百分之二十的阈值作为标准,当肌肉肌电的活动达到理想阈值时,则肌肉就会爆发肌电。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经过试验证明不同的生理规律下会促使不同的频率发生变化。

1、生理的戒律对被实验者的自选频率没有影响,但是生理节律明显影响着股直肌、胫骨前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以及腓肠肌肌电的爆发点。其中股二头肌和臀大肌在早上的爆发点比下午要早,腓肠肌在早上的爆发点比下午要晚,股直肌、胫骨前肌的爆发点与频率相关联,低频小于90r/min,下午的爆发点比早上要早,则反之。

2、生理节律直接影响着股直股二头肌、股直肌的放点区域,表现在下午比早上放点时间短;股二头肌则比目鱼肌在下午的肌电结束点比早上要早。

3、频率导致的变化引起股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和股外肌的肌电爆发点以及结束点明显前移,并且四肌爆发点和结束点的前移量相近似;频率的变化是引起胫骨前肌爆发点前移从而结束点延迟,其前移的量大约为延迟量的双倍;大概频率在80~100r/min间,臀大肌的爆发点以及股二头肌的结束点基本不收频率影响。

4、频率的增加引发了臀大肌、胫骨前肌和股外肌已经腓肠肌的放点区域有明显的波动,当频率在80~90r/左右时,四块肌肉的放点去都均较短,并且波动值无统计的意义。超过了这个范围,放电区域就明显延长;频率的变化对股二头肌和股直肌的放点区域毫无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金鳌.不同程度紧身压迫对踏蹬运动中下肢sEMG变化特征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

[2] 王 敏,钱竞光,王斌,李家旺,王孝如,陈龙.不同频率下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肌电指标与输出功率的对比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5-10.

第7篇: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 旋股外动脉升支; 股骨颈骨折; 青壮年;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1-144-02

Ascending Branch of Femoral Artery Vascular Pedicle Iliac Bone Graft-assisted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for Nonun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the Young and the Middle-aged: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ZHENG Zefeng YE Mao FANG Zhenchun ZHAO Xinjian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Julong Hospital,Foshan 52831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scending branch of femoral artery vascular pedicle iliac bone graft-assisted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on nonun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the young and the middle-aged. MethodsWe divided 79 cases of nonun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of the young and the middle-ag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07 to June 2009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5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23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plus implantat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mplantation alone. We selected 22 cases as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which received no treatment. Resul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s were 40.00%,68.18% and 94.55% i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respectively,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blank control group,and the rate was higher in the control group than that i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and s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clusionThe nonun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is common and the implantation plu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has a satisfactory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nonun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and the therapy is worthy of being recommend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Ascending branch of lateral femoral circumflex artery; Femoral neck; The young and the middle-aged; Therapy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是临床相对棘手的问题。如果是症状明显的老年人,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而对青壮年,要保留原有股骨头,并通过治疗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1]。本文应用介入治疗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4月~2009年6月在我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不愈合患者79例。收集的标准:①6个月以上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②青壮年;③无严重并发症或严重内脏疾病。其中男50例,女29例。年龄为21~59岁,平均年龄46.1岁。骨折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8个月。按股骨颈骨折部位分类:基底部骨折39例,中部骨折25例,头下骨折15例。本组患者均见不同程度髋关节骨质疏松,股骨颈稍缩短,部分有骨质缺损吸收。本组患者均排除严重内脏疾病及近期服用激素的患者。将本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共56例,在介入治疗后采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共23例,只应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而不行介入治疗。同时选取22例无强烈治疗愿望的股骨颈骨折愈合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即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观察组、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骨折部位等相关因素的比较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治疗方法:术前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将5F Cobra导管置于患侧股深动脉,观察供血情况后,缓慢注射鹿瓜多肽或者肌肽注射液0.1mg/kg、罂粟碱1mg/kg、尿激酶1.5万U/kg、低分子右旋糖酐1.5mL/kg、低分子肝素1.0mg/kg的混合液。注药完成后再次造影观察局部血流情况。之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手术,具体方法参考叶茂等[2]应用的方法。术后皮牵引1个月;同时术后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动作的训练;依据情况,3个月后开始部分负重。对照组患者只应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空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3 疗效评价

本组均于术后随访6~18个月,并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Harris综合评分,具体疗效分四个等级。优:髋关节无疼痛,屈髋正常,无跛行;良:髋关节无疼痛,稍见跛行;可:髋关节偶有疼痛,需持拐杖或支具行走;差:髋关节持续疼痛,跛行明显,无法行走。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观察组、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患者术后随访的疗效观察

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组55例获得随访,对照组22例获得随访,空白对照组20例获得随访。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8.18%,空白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40.00%,对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观察组中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术后随访疗效的比较

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优良率未见明显差别(P>0.05)。见表2。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后不愈合率高与其局部血液供应特殊性有密切关系,尤其是青壮年患者,因其骨折发生的暴力大,能量高,骨折后移位明显,更易发展成不愈合。正常股骨颈的生物力学显示,股骨头颈在负载时能承受人体1~6倍体重。骨质缺损多的股骨颈不愈合的手术目的,不仅是对位、对线问题,更重要的是恢复股骨颈主应力方向结构的完整性[3]。针对缺血性坏死而设计的各种重建股骨头血运方法能明显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起动股骨头的修复过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管径粗大、蒂较长、位置稳定,因此手术中易于操作,同时髂骨瓣具有动、静脉血管蒂,能迅速重建股骨头的血供[4]。殷勇等[5]取带旋股外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认为其能提高愈合率,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本研究采用介入方法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且无年龄性别差别,提示临床中对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可积极应用此手术方式治疗。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在起始处外径较粗且长,升支供应髂骨的范围面积大,且该骨瓣具有位置较浅、解剖恒定、容易寻找、骨瓣易于切取等优点,因此临床适合切取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可有效促进机体内的骨形成过程,同时促进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促进局部血运障碍的恢复,改善骨痂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具有止痛效果[6]。联合应用罂粟碱、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低分子肝素混合液等时,可以明显缓解股骨头的供血管静脉内的淤血,有效增强关节的灵活度,增加肌肉的力量,进而改善髋关节的功能。本实验也显示只应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提示对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应尽早积极治疗,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晋养波. 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10例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62-63.

[2] 叶茂,郑泽锋,房振春,等. 骨瓣移植加血管介入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J]. 2009,47(16):8-9.

[3] 黄富国,杨志明,王军. 腓骨钉联合带旋转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3,7(3):224- 225.

[4] 隋吉生,蒋纯志,王黎明,等. 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09,9(9):23- 24.

[5] 殷勇,陈玉龙,戈石泉,等. 带旋骨外动脉升支髂骨瓣移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6):459-460.

[6] 黄泓. 鹿瓜多肽注射液促进尺桡骨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2):1024-1025.

第8篇: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范文

10月救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改良钽棒技术结合髓芯减压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钽棒技术治疗组)各50例,针对患者的生存率、术后VAS疼痛评分情况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患者的生存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改良钽棒技术; 股骨头坏死; 生存率; 预后

doi:10.14033/ki.cfmr.2017.1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06-02

Survival Rat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Modified Tantalum Rod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HUANG Kai-sh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14):6-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femoral head necrosis after treatment with modified tantalum ro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ognosis.Method: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100 cases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modified tantalum rod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core decompression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simple tantalum rod treatment group) according the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survival rate,postoperative VAS pain score and Harris hip function score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Modified tantalum rod technique; Femoral head necrosis; Survival rate; Progn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Ningming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Ningming 532500,China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有许多,长期服用激素、外伤、酒精中毒及某些特发性疾病都可致使股骨头坏死[1-2]。缺血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由于动脉供血不畅、静脉回流受阻,过高的骨髓内压最终导致股骨头的坏死[3]。髓芯减压降低了骨髓内压,从而改善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钽棒在生物力学上具有同人体腓骨相类似的特征,强度较高、抗疲劳性较强,可有效促进坏死区域血管的再生及骨髓的再次长入[4]。钽棒技术与髓芯减压两种疗法相结合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5]。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改良钽棒技术结合髓芯减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救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9~65岁,平均(35.0±9.1)岁;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5~70岁,平均(37.0±5.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

(1)病史:患者有髋关节外伤史、遗传或者代谢的类疾病;(2)症状:患者有髋关节疼痛且行走时加重、髋关节内旋或外展的障碍、下肢疼痛或跛行;(3)骨科检查:X线检查患者有关节的变形肿胀、大转子及患侧肢叩痛、内收肌止点及腹股沟压痛[6]。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单纯的钽棒植入术进行股骨头坏死手术。

1.3.2 观察组 采用改良钽棒技术。患者取平卧位,在麻醉后,常规消毒,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在骨头坏死区域的软骨下骨的5 mm部位转入克氏针留作导针,纵行切开皮肤、皮下筋膜约2.0 cm,将8.0、9.0、10.0 mm等不同外径的空心钻沿导针逐级缓慢钻透股骨头坏死区硬化带,直至距股骨头软骨下骨5.0 mm处。依次拔出空心钻和导针,采用铰刀对坏死区进行减压处理,最后用人工骨颗粒填充股骨头塌陷使其复位,在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后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患者的生存率、术后VAS疼痛评分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生存率

观察组半年、1年、2年时的生存率(98%、94%、88%)明显优于对照组(84%、80%、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观察组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预后因素

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预后因素主要与股骨头骨髓水肿、皮质激素使用、钽棒植入有关(P

3 讨论

钽棒技术结合髓芯减压术,不但通过标准髓芯减压术降低了股骨头的髓内压,缓解了患者的疼痛,而且通过钽棒植入术为股骨头坏死区的软骨下骨板提供结构性支撑,克服了单一的髓芯减压疗法治疗股骨头乃赖牟蛔悖ㄓ捎诠堑脑俅挝收而引发的股骨头塌陷),使股骨头保持一定强度,防止了股骨头的进一步塌陷[7-8]。总之钽棒技术结合髓芯减压术能够使患者的股骨头坏死区的软组织得以快速、牢靠地长入,并增强坏死的股骨头再血管化的作用,最终达到促进新骨生长的目的[9]。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改良钽棒技术结合髓芯减压疗法在临床上治疗股骨头坏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0]。

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改良钽棒技术结合髓芯减压治疗,发现患者在生存率、术后VAS疼痛评分情况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进行单纯的钽棒治疗。

综上所述,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改良钽棒技术结合髓芯减压治疗与单纯钽棒技术治疗两种方式相对比,前者术后疼痛明显低,且生存率更高、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庞智晖,何伟,欧志学,等.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J].广东医学,2012,33(1):88-91.

[2]庞智晖,何伟,欧志学,等.适应证的选择对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成败至关重要[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87-2389.

[3]杨宾宾,刘耀升,刘蜀彬,等.钽金属棒置入修复股骨头坏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9):1295-1301.

[4]夏天,杨述华.钽棒支撑用于股骨头坏死研究概况[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1):5-7.

[5]王雨,王爱民,杜全印,等.单纯钽棒与钽棒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38(4):363-366.

[6]汤小康,叶福生,童培建,等.运用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13,26(7):617-620.

[7]刘世军.钽棒支撑治疗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5):162-163.

[8]穆杰.钽棒与髓芯减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对比[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71-72.

[9]郑超,郑秋坚,王义生,等.影响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危险因素[J].广东医学,2014,35(14):2178-2181.

第9篇: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体操;单杠;并腿特卡切夫腾越;运动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821.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2-0099-03

Kinematics Analysis on Horizontal Bar Legs Joined Tkatschv Vault

By Xiao Qin and Teng Haibin

YAO Xiawen1,WANG Zheng2,WANG Rong3

(1.Beijing Sport Universiy, Beijing 100084, China;2. Physica l Education 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Jiangsu China;3.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Gua 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82,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ort biomechanics rules and technical charact eristics of legs joined tkatschv vault by Xiao Qin and Teng Haibin in horizontal bar event 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s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 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ese athletes of the event. It is significan 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horizontal bar techniques of the Chinese team.

Key words: gymnastics; horizontal bar; legs joined tkatschv vault; ki nematical analysis

单杠并腿特卡切夫腾越是在分腿特卡切夫腾越基础上发展的,这个动作是由外国运动员 特卡切夫创新的,被命名特卡切夫腾越,按中国的术语叫向后分腿腾越再握杠。并腿特卡切 夫腾越属于单杠“飞行动作”的一个类型,我国运动员比较早在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奥运会上 就成功的完成过这个动作,目前它仍然是单杠的高难潮流动作之一。为了使我国的年轻运动 员更好更快的掌握这个动作的技术,本文主要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 员肖钦和滕海滨完成的单杠并腿特卡切夫腾越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运动员发展此类 型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肖钦是我国男子体操队参加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的主力队员,多次夺得奥运会和世界 体操锦标赛鞍马冠军。多次参加过全国和世界体操大赛单杠单项决赛。1985年出生,身高1. 64 m,体重54 kg。

滕海滨是我国男子体操队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主力队员,并夺得奥运会鞍马金牌。他多 次参加全国体操比赛单杠决赛,取得过较好成绩。1985年出生,身高1.58 m,体重47.5 kg 。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文献资料10余篇,了解了我国单杠 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1.2.2 观察法

观看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05年第38届、200 6年第39届、2007年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单项决赛的电视传播,还在比赛现场观看了2 004-2008年5次全国体操比赛单杠单项决赛,对单杠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基本 认识。

1.2.3 运动学研究法

2004年5月在苏州全国体操比赛单杠单项决赛现场用一台日本JVC9800型摄像机从侧面拍 摄了肖钦和滕海滨完成的单杠向后大回环并腿特卡切夫腾越的全过程。拍摄速度为50幅/s, 然后对拍摄的原始材料通过美国ARIL运动生物力学高速解析系统解析了254幅画面,获得22

300多个数据,用数字滤波法进行平滑截断频率为6,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采集了身体重心和各 关节的位移、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及各关节角度等数据,还采集了身体重心轨迹及特征画面 图与棍图等。

2 结果与分析

单杠并腿特卡切夫腾越实际上是由两部分动作结构组成的,缺一不可。第一部分是完成 特卡切夫腾越前的最后一个 向后大回环至撒手的运动过程;第二部分是从撒手后经过并腿腾越横杠至再握杠的运动过程 。下面就按以上两部分动作结构进行具体的技术分析。

2.1 向后大回环技术分析

并腿特卡切夫腾越是由最后一个向后大回环来连接的,单杠大回环一般是由手倒立开始 ,经过下摆上摆绕杠轴一周至手倒立结束,而本文研究的向后大回环不完全经过手倒立,经 过下摆和上摆兜腿至两手撒手的运动过程。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不完整的圆周运动, 呈椭圆形状,上端弧形平一点,下端弧形长一点。

连接并腿特卡切夫腾越的向后大回环技术与一般的向后大回环技术最大的不同特点就是 它采用大幅度的振浪技术。这种振浪技术就是通过人体髋关节大幅度的屈伸动作以加大杠子 的弹性势能和肌肉工作能量,为更好的完成并腿特卡切夫腾越创造有利的外力和内力条件。

本文研究的向后大回环技术,开始不经过手倒立,两腿直接越过单杠,髋关节和肩关节 保持一定的角度向杠后运动,然后逐渐顶开肩角,伸直髋角,使身体远离杠轴,以便获得较 大的动量矩,这是加大人体绕杠轴旋转速度一个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当人体下摆到杠上水 平部位时肖钦和滕海滨身体重心离杠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0.85 m和0.79 m,运动速度分别为 4.12 m和4.04 m,肩角分别为173°和171°,髋角分别为170°和178°(表1,图1,图2)。

当身体继续下摆过杠水平面后,髋角和肩角明显增大,肖钦和滕海滨髋角分别增加到24 9°和253°(表1,图3,图4)。肩角也随之增大,并向杠下垂直部位沉肩,肖钦和滕海滨 肩角分别增大到179°和178°。伸髋和沉肩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增加对杠子的作用力,使 杠子发生形变,以便增加杠子的弹性势能;二是为了拉长身体胸腹部的肌肉为下阶段兜腿创 造有利的肌肉工作条件。由于重力作用,人体下摆过程运动速度逐渐增大,肖钦和滕海滨身 体重心运动速度分别达到5.17 m/s和5.06 m/s,其中向下的垂直速度起主导作用(表1) 。

当肩关节下摆至杠下垂直部位时,两腿要迅速向杠前上方兜腿,髋角和肩角明显减小, 肖钦和滕海滨髋角分别减小到108°和98°,肩角分别减小到141°和149°(表1,图5,图6 )。兜腿过程脚的运动速度明显大于肩的运动速度。肖钦和滕海滨脚的运动速度分别达到10 .12 m/s和9.74 m/s,肩的运动速度分别为3.44 m/s和3.13 m/s。向上兜腿时缩小髋角和肩 角是为了减小重力的负作用,使人体尽量保持较大的运动速度向上运动,肖钦和滕海滨兜腿 过程的运动速度分别为5.26 m/s和5.64 m/s,主要是向上的垂直速度起主要作用(表1)。

当身体继续上摆两脚超过杠水平面后两腿要及时制动,同时两臂向后带杠振肩挺胸,身 体呈反弓形,身体重心继续上升髋角和肩角明显增大。当整个身体都超过杠水平面后两手撒 杠,撒手瞬间肖钦的撒手角为57°(撒手角是指撒手瞬间身体重心至握手点与杠水平面的上 夹角)。身体重心至杠轴的水平距离为0.67 m,至杠轴的垂直距离为1.05 m,髋角增加到22 7°,肩角增加到169°,重心运动速度减小到4.35 m/s(表1,图7,图9)。滕海滨撒手瞬 间撒手角为50°,重心至杠轴的水平距离为0.66 m,至杠轴的垂直距离为0.79 m,髋角增加 到213°,肩角增加到171°,重心运动速度也减小到3.95 m/s(表1,图8,图10)。两人比 较最大的区别点是撒手角和撒手瞬间的身体重心高度,肖钦撒手角比滕海滨大,分别为57° 和50°,重心高度肖比滕高,分别为1.05 m和0.79 m,说明肖钦制动腿带杠振肩动作比滕海 滨做得好。根据力学分析,撒手角稍大,撒手点位置较高,有利于获得较高的腾空抛物线和 身体的反向运动。

2.2 并腿腾越阶段技术分析

本阶段是从撒手离杠开始经并腿向后腾越至两手再握杠的运动过程。撒手后身体重心抛 物线轨迹弧形向后向上运动,到了最高点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弧形向后向下运动,直至抓杠 为止。身体重心抛物线的腾飞角是由撒手时的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决定的。根据解 析材料计算,肖钦和滕海滨重心抛物线的腾飞角分别为65°和68°。抛物线腾飞角过大过小 都会影响两手再握杠的时机。重心抛物线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心垂直速度接近零,肖钦和滕海 滨分别为0.23 m/s和0.17 m/s,重心最高点至杠子的垂直高度分别为1.59 m和1.37 m。从撒 手到再握杠的腾空时间分别为0.36 s和0.32 s(表2,图11-图14),必要的腾空时间和腾空 高度是完成好并腿腾越阶段重要的条件之一。肖钦和滕海滨二人比较,肖的腾空抛物线稍高 一点,更有利于他掌握好并腿腾越横杠后的再握杠时机和身置。

并腿腾越杠子的技术比较复杂,既要使身体重心向后越过单杠,又要使身体绕重心做反 向运动。撒手后两腿继续制动,同时上体向上立起,使整个身体做反向运动,由撒手时的水 平状态向垂直状态过渡,两臂由上举向前侧运动,当身体运动到最高点时,上体接近垂直位 置,髋角明显减小,肖钦由撒手时的227°减小到147°(表2,图11,图13),滕海滨由213 °减小到133°(表2,图12,图14)。

身体重心过最高点后,随着身体的下落,两腿继续后摆并越过单杠,两臂前伸准备抓杠 ,当上体反向运动到水平位置时两手要积极向下抓杠。抓杠时两臂要伸直,身体重心处于较 高的位置。肖钦抓杠时两臂较直,身体重心至杠轴的水平距离为0.58 m,至杠轴的垂直高度 为0.66 m,肩角为130°,髋角为112°,重心运动速度有所增加,为4.27 m/s(表2,图15 ,图17)。滕海滨抓杠时两臂弯曲,重心至杠轴水平距离为0.43 m,至杠轴垂直高度为0.63

m,肩角为84°,髋角为168°,重心运动速度有所增加为4.07 m/s(表2,图16,图18)。 二人比较肖钦的抓杠效果显然比滕海滨更有利于完成下面的动作,因为肖钦抓杠时身体的位 置较高较远肩角较大,能获得较大的重力位能和动量矩。虽然滕海滨也抓住杠子,完成了并 腿腾越动作,但动作质量没有肖钦完成得好。

3 结 论

1) 肖钦和滕海滨向后大回环均采用大幅度的振浪技术。大回环开始不经过手倒立,然后顶 肩伸髋远离杠轴,身体下摆过程髋角明显增大,肩关节下沉,接近杠下垂直部位时,迅速向 上兜腿,肩角髋角明显减小,脚的运动速度明显增大,肖达到10.12 m/s,滕达到9.74 m/s 。2) 在继续向上兜腿的过程中,当两脚超过杠水平之后两腿要急速制动,同时两臂向后带杠 振肩挺胸,肩角和髋角明显增大,当身体接近水平部位时两手同时撒手,肖钦撒手角为57° ,滕海滨为50°。撒手角适当大一点有利于获得较高较远的腾空抛物线。3) 撒手后身体重心抛物线先弧形向后上方运动,到了最高点后又弧形向后下运动。肖钦重 心轨迹抛物线最高点至杠轴的垂直高度比滕海滨稍高一点,分别为1.59 m和1.37 m。4) 撒手后在继续制动腿的同时两臂向前侧运动,上体向上立起,使身体做反向运动,到抛 物线最高点时上体接近垂直位置,髋角减小,然后两腿摆越过杠,在身体下落的过程中积极 主动抓杠。抓杠时两臂要直,身体重心位置高一点远一点较好。二人比较肖钦抓杠时动作质 量好一点,肖钦直臂抓杠,重心至杠轴垂直高度为0.66 m,水平距离为0.58 m,滕海滨屈臂 抓杠,重心至杠轴垂直高度为0.63 m,水平距离为0.43 m。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张健.竞技体操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

[2] 郑吾真,陆保钟.竞技体操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0,6.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