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

第1篇: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课后作业;学生能力

与别的学科相比,初中生觉得数学的学习更会遇到困难,并且难以克服这些困难. 学生完成作业时,遇到的困难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会使他们完不成作业,或为了完成而抄袭他人的作业,从根本上削弱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从而使教师面对大量无效的批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真实学习情况. 因此,在对数学课堂课后作业的筛选和处理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使学生对数学课程兴趣盎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分层次作业就是根据知识点的多少、思维的难易程度、知识交叉联系的程度等把作业分层,这样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作业,引导各个层次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作业时,教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需要重点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针对数学基础比较一般学生而言,作业的设计主要突出对概念的理解、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综合运用;针对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应该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以及对重要的思想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比如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等. 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以中等成绩的学生为多,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设计筛选中等难度的课堂课后作业上.

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复合性问题,将新教的知识点和上一章节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达到理解和灵活运用的状态. 这类问题往往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可以作为学生选做题来设计.

这种层次性作业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对作业进行自主选择. 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从较简单的作业开始,在理解概念学会应用后再逐层尝试;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直接选择较高难度的层次,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数学能力更上一层楼.

2. 系统设计题组型作业

设计题组型作业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纵向探讨或横向思考,使学生加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解. 比如学习了某些具有关联性的原理后,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明确各种原理的区别和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题组型的数学题目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由于这种题目难度较大,可能很多学生都不会做,不过让学生思考这种题目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进步的过程,教师可以在看到学生的思考或者解题过程时给学生以鼓舞,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

3. 灵活运用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以对教材中比较基础的课后习题或例题稍微加工改变,考查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的新学知识,深刻理解经典例题.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 这种题目的设计方式很多,比如可以让学生自编考试题目,相互测试,或者只是留下数字或者图形让学生根据新学知识设计题目并解答. 这种做法具有新颖性,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作业的开放性设计,要求教师深挖数学思想方法,引进一些具有现实意义、思考价值的开放题,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升华.

4. 设计生活化作业,强化数学学习的应用性

作为数学的大课堂,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应该结合所教内容,联系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具有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针对初中生的专业特点,教师还可以将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设计出包含专业知识的作业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由于初中生动手能力强,教师可以编选一些实践性作业,使学生间接理解掌握所学的各种知识、规律、方法、技巧等,在现实或者模拟的现实中获得实践性的完善,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理解抽象的书本定义. 学生因为自己动脑、动手获得了直观的理解.

5. 针对学生特点布置阅读性作业

第2篇: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学;初中;思维;能力;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教学和教育的重点工作不应该是“让学生得高分”,无论是应对中考,还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为了能够使初中学生获得更高的数学成绩,具有更好的数学学习成效,就需要提升初中学生的解题能力。本人对提高学生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种方法。

一、加强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视

态度决定一切。要想提高学生初中数学的解题能力,首先就需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灌输提高解题能力的观念。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需要一个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师也,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教学责任心。因此,学校就需要筛选具有师德的教师,并进行教师职业培训,使教师能够爱岗敬业,敬业奉献,全心全意地进行教学。

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逻辑训练

发散学生思维,进行逻辑训练是针对数学的抽象性较高、逻辑性严密的特征进行的。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数学解题的逻辑性思维训练,就需要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在解题教学之前,教师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题型,先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说出解题思路,并让学生之间探讨,继续更深入的、更多样化的解题方式探知。最后,等到学生都讨论完之后,教师就可以按学生的正确思路进行具体解题板书。因此,通过调动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协作研究,并尊重学生研究成果的解题能力的有效性教学实施,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推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针对所有的数学题型,都应该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有的放矢,才会有质的飞越和进步。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知识,更要学方法。在日常的数学复习和考试过程中,正确的解题方法并不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简单的模仿,而是需要在面临新问题时,利用已有的知识,找出新问题的归属,进行严密的思维,从而顺利地解决新问题。纵观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就可以看出试题加强了对知识点灵活应用的考查,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大大加强。所以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操作技能,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做完题目后要对思路进行反思,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对方法进行归纳,方能做到举一反三。“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初中阶段学生共同的心声。由于课堂信息容量小,知识单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一般能听懂,但是不大注重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所以要逐渐培养学生学会对已做的各类试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构建完整的、明晰的知识网络结构,提炼涉及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与技巧。

四、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作为初中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弱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分析和解决问题,首先要理解题意,然后才能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具有更高数学素质、更强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一点体现在中考试卷上的就是一些新背景题、开放题的出现,它们更注重了能力的考查。由于开放题的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的结论,而新背景题的背景新,这样给学生在题意的理解和解题方法的选择上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导致失分率较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

五、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反思与总结

第3篇: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数形结合 辅助教学 几何难点 代数问题

引言

对于初中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但是许多教师还没有注意到数形结合的作用。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试着把数学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进行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使用数形结合方式辅助教学

在这个阶段,使用图形辅助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通常来说,教师需要把一些比较笼统与比较难了解的难点与要求,用图形的方式进行阐述说明,方便学生在观察图形的时候,可以理解比较深刻的含义,同时整理出清晰的思路,做出正确的回答。使用这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进行辅助学习,尤其是一些比较困难的知识点,类似于方程式等,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比如,函数的含义是比较笼统的,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是比较害怕的,主要原因是学生难以经过直接的图形了解题目与要求,没有办法利用要求进行分析解决。“若是两个坐标轴和直线y=2x+k围在一起形成一个三角形,其的面积约是10,那k的值是?摇?摇 ?摇?摇。”把这道题作为例子,经过阅读,学生只是理解题目条件哪些是需要求出k的值,但是没有办法对额外的条件进行使用。这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把直线所具有的条件画出来,经过图形的展示,让学生发现自己可以按照直线和轴的焦点做出对应的方程式,就可以算出k的值。

二、使用数形结合解决几何难点

关于数与形的结合主要是两者之间的联系,把这两种进行融合,就可以将数学中量与几何及位置等进行整合。利用这两种方式进行辅助教学,把抽象和形象等思维进行融合,能够解决比较繁杂的难点,使笼统的难点变得比较清晰,这样就可以对难点进行理解并加以处理。从以上就可以看出,两者进行整合的重点是使用数字解决图形问题,就是利用数字对图形难点进行处理。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让无数人烦恼的问题就是几何问题。由于这一课程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比较笼统,使学生没有办法直接想象立体的画面,因此比较难以得出解决办法。造成学生难以把握关于这一内容的知识点,学习效果不佳。

几何这一课程看似简单实则困难。不但是难以想象其立体的画面,即使是很简单的图形,也没有办法进行解决。比如,在关于勾股定理的课程中,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在实践操作中使用这一原理进行解决难点,教师只是对其原理与具体含义进行解释说明。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图形,学生也难以使用这一原理进行处理。

学生可以在一个简单的图形上,把相对的边的长度写在边数相同的边上,实施的过程就是将数字与图形进行整合的过程,让这个图形变得立体,有助于学生进行计算分析,使用勾股定理就可以计算出是什么图形。比如,在判断图形这一内容中,难以想象该图形的立体画面,学生要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这条腰与边是属于什么图形的,利用该图形的本质对其进行处理。这时,教师要指引学生把问题中所给出的要求使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号,明白图形的腰与边,对其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

换句话说,就是使用数字与图形结合的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指引学生把两者进行整合,使笼统的图形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增强学习能力。

三、使用数形结合解决代数问题

关于代数这一课程可以使用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可以依据代数难点的特点与所提出的问题及图形之间所具有的联系构建出对应的图形,通过分析图形的本质得出解题方法。在初中阶段,最经常使用的图形有三角形与矩形等。通常情况下,与以上定理相对应的代数难点,可以利用并构建图形进行处理,与其他无形对应的问题就可以按照构建对应的图形计算出解决方式。

例如,要求出a与b和c都是正数,如何求?然后列出公式,证实这道题需要用代数公式a2+b2≥2ab,并引出其他公式,再通过勾股定理构成图形,把代数难点简单化,就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

从上面的统计分析看出,把两者进行结合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保障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在学习中要使学生养成使用数形结合的习惯,用于解决所遇到的难点,利用这种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在计算过程中也要把量与图形进行整合运用,表示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既相对又一致的特点,查看图形的外形,对数与式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激起想象,并在合适的时间内把两者进行变换,把笼统的概念立体化,理解其中的含义。

要经常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用这种方式进行处理,使他们感到使用这种方式所带来的便捷,就会在做功课的时候下意识地使用这种方式,养成习惯,提高使用效率。另外,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相互分享学习的领会与感受,引起学生的共识,加强该方法的应用。

结语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一直在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也变得多种多样,逐渐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专门对数量及空间进行探讨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及逻辑性。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这种方式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清晰地理解笼统的知识与含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大的启迪,然后清楚地看到学习效果,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这同样需要教师的努力,逐渐弥补该方法的不足之处,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对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教学方式的意义分析[J].中学时代,2013(23).

第4篇: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

数学的三大特点是严谨性、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所谓数学的严谨性,指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较高的精通性,一般以公理化体系来体现。中学数学和数学科学在严谨性上还是有所区别的,中学数学在严谨性上还是要差很多,但是,要学好数学却不能放松严谨性的要求,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数学的抽象性表现在对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一特性的抽象。它在抽象过程中抛开较多的事物的具体的特性,因而具有十分抽象的形式。它表现为高度的概括性,并将具体过程符号化,当然,抽象必须要以具体为基础。至于数学的广泛的应用性,更是尽人皆知的。只是在以往的教学、学习中,往往过于注重定理、概念的抽象意义,有时却抛却了它的广泛的应用性,如果把抽象的概念、定理比作骨骼,那么数学的广泛应用就好比血肉,缺少哪一个都将影响数学的完整性。

二.教师要做好的几个环节

1.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及业务的学习。

对教师而言,加强理论及业务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理论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盲目,教学中的无效劳动主要是由于理论上的偏颇所致。首先,教师要加强哲学的学习,教改过程中要以辩证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教师应加强对教学法的研讨。

要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必须熟悉各种数学教学法及其特点,并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在教学上分层要求,评价上更要分层评价。分析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归纳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他们提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要求,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手段。利用分层教学法的目的是逐步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中等生的学习潜力,扩宽优生的学习面。当然,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科学、合理、正确的将理论融于实践,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三.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1.上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五.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尝试。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当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五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

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六.关于学生的几个环节

1. 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第5篇: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新的数学课程将从现行大纲的以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突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的发展。

一、 深入理解基础知识

解题能力的大小首先取决于知识的多寡、深浅和完善程度,没有知识谈不上解题。解题是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不断做出推理直至问题解决的过程。没有一道题解决它能离开基础知识或基本理论。如果遇见题目无从下手那么很可能是你没有具备解答该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也可能是你对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所以在解题时每一步都是以基础知识作为推理的依据,深刻准确理解基础知识、记忆基础知识、运用基础知识解题,否则解题时不是出手就错,就是半途而废。切记,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二、一切实掌握基本技能解题能力的大小其次取决于各种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如方程不等式的解法,代数式及超越式的变形,函数图像的绘制,几何辅助线、辅助面的添加,轨迹的求法,数列求和,因式分解,一些特定问题的特定解法等都属于基本技能。技能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没有知识就没有技能。事实上有时很难说清楚在某一个环节用的是基础知识还是基本技能。解题的过程又可以说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各种能力的有机结合。解任意一道题都离不开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因此,一定要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在获取信息中下气力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解题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输出,从而实现解决目标的运动过程。”任何人解题都从破译题意开始,通过对题目所给文字、图形、符号、式子等的理解、观察、分析、联想,同时把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自己大脑中已有的知识、技能等结合进行深入的思考。思考题目所给文字能说明什么意境,它隐含着什么,用怎样的式子反映,对应着怎样的图像;思考题目所给图形的特征:点与线、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如何,关键在什么地方;思考所给式子可以实施哪些变化,可以推出哪些结论等。当我们分析解题失误时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不能进入题目的意境,即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而获取信息进入题目意境是解题的必过之关。

四、勇于探索

当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距离较远时需要的是不断地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信息,从而迈出你可走的步伐。一步一步接近目标。特别是让你找出某种规律的问题,可试着走“探索―归纳―猜想再证明”的路子。

五、认真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属方法范畴,但更多地带有思想、观点的属性,属于高层次的提炼与概括。在中学数学中,共识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然与必然思想。数学基本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配方法、反证法、割补法等。而数学逻辑方法或思维方法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具体与抽象等。这些都是解决数学问题时理解、思考、分析的根本方法。恰当地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灵活巧妙地解决有些看起来复杂的问题。由此可以体会到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威力。

六、认真反思解题的思考过程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解完题之后就万事大吉

第6篇: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一、从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看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阵地. 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我更深的体会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建立浓厚的探索气氛. 我的做法是:

1. 要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数学小组,由班级数学科代表带领同学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议深、议透,做到当天课程当天消化理解. 2. 对课堂上没有把握的知识点,小组讨论中又没有弄清楚的问题,由小组长在下堂课上向老师求教. 3. 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提出问题,自由讨论,甚至可以向老师发问. 4. 每天给学生提出一个难题,供学生研究. 5. 在课堂上对一些学生在考试和作业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挤出五分钟让他们探讨. 这五个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学习数学的气氛非常之浓厚,专研数学难点、重点的积极性非常之高涨.

由于课堂气氛的浓厚,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四个大的变化:一是把老师只是面对黑板不停地写,变为面对学生不停地提问;二是把老师自己不停地讲,变为和学生互相讨论;三是把老师的面容由呆板、冷酷、严肃,变为和蔼、从容、大度. 四是把老师从一个要求学生毕恭毕敬的形象,变为一个让学生信赖的朋友.

这四个大的变化,充分看出了课堂气氛的创建,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应该认识到: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固然是唱主角,但也一定要把课堂上所面对的学生当成传授知识的主体. 由主体的被动式答题,变为主动式提问,不只是角色的变化,而是课堂上教学方式的重要改革,对教学质量提高的是非常必要的.

二、从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看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确性

数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基础性学科.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学生认为:数学是非常枯燥的、教条的、学习数学没有什么兴趣.

那么,怎么样把数学课讲好是摆在我们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的认识是:要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精确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数学学科既然是一门科学,就需要严谨的态度,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需要敢于吃苦专研的耐力. 在数学学习中不能有半点的虚假. 一个数字、一个符号、一个结果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所谓:差之分毫, 谬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非常重要. 我以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1. 循循善诱、幽默诙谐

一位着名的教育家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 ”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 例如,初一代数中应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有的学生常忘了假设未知数,戏称他们“马失前蹄(题)”.

2. 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困难的. 可以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逐一解决,增强学习的信心. 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 例如,数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数轴前,先介绍温度计,再由温度计抽象化成数轴. 这样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4. 趣味教学,增加吸引力

初中数学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谈一谈”栏目,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 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动脑、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

每名学生的智力、身心发展都不同、各人的知识需求也不同,关键要在“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结合上下工夫. 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无论是课堂上提问,还是巡堂辅导,都要在提“优”补“差”下工夫,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差的学生向好的方向靠拢,好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个性发展,力求使每名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1. 课堂提问难易结合,“优、差”互补

在课堂教学中,我在课堂提问时,对一些难点、重点首先向比较优秀的学生提出,然后继续发问,让他们把做题的步骤过程细细讲来.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巩固优秀学生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是通过他们的认真分析,可以为数学较差的学生理清思路,加深理解. 对比较容易的知识点,多留给差生,鼓励他们解答,并多问几个为什么,让他们的回答,给优秀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这样优势互补,难易结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课堂教学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有自尊心

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禅是:”讲一百遍了,还不会;这道题这么简单还做错,你怎么这么笨?”等等.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批评. 学生做错题,要多鼓励,少批评. 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迎头赶上. 我在教学中秉承这样的理念,坚持这样的做法,收到了好的效果.

3. 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实际也不是简单空洞的,也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 它是为现实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服务的,是为现实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在现实中去体验数学的乐趣.

4. 课堂上加强练习,动手动脑很有好处

加强学生的讲练结合,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我还注意到青少年的注意力具有间断性的特点. 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教师应当把握好讲课时间.

第7篇: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一、从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看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阵地. 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我更深的体会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建立浓厚的探索气氛. 我的做法是:

1. 要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数学小组,由班级数学科代表带领同学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议深、议透,做到当天课程当天消化理解. 2. 对课堂上没有把握的知识点,小组讨论中又没有弄清楚的问题,由小组长在下堂课上向老师求教. 3. 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提出问题,自由讨论,甚至可以向老师发问. 4. 每天给学生提出一个难题,供学生研究. 5. 在课堂上对一些学生在考试和作业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挤出五分钟让他们探讨. 这五个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学习数学的气氛非常之浓厚,专研数学难点、重点的积极性非常之高涨.

由于课堂气氛的浓厚,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四个大的变化:一是把老师只是面对黑板不停地写,变为面对学生不停地提问;二是把老师自己不停地讲,变为和学生互相讨论;三是把老师的面容由呆板、冷酷、严肃,变为和蔼、从容、大度. 四是把老师从一个要求学生毕恭毕敬的形象,变为一个让学生信赖的朋友.

这四个大的变化,充分看出了课堂气氛的创建,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应该认识到: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固然是唱主角,但也一定要把课堂上所面对的学生当成传授知识的主体. 由主体的被动式答题,变为主动式提问,不只是角色的变化,而是课堂上教学方式的重要改革,对教学质量提高的是非常必要的.

二、从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看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确性

数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基础性学科.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学生认为:数学是非常枯燥的、教条的、学习数学没有什么兴趣.

那么,怎么样把数学课讲好是摆在我们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的认识是:要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精确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数学学科既然是一门科学,就需要严谨的态度,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需要敢于吃苦专研的耐力. 在数学学习中不能有半点的虚假. 一个数字、一个符号、一个结果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所谓:差之分毫, 谬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非常重要. 我以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1. 循循善诱、幽默诙谐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 ”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 例如,初一代数中应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有的学生常忘了假设未知数,戏称他们“马失前蹄(题)”.

2. 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困难的. 可以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逐一解决,增强学习的信心. 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 例如,数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数轴前,先介绍温度计,再由温度计抽象化成数轴. 这样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4. 趣味教学,增加吸引力

初中数学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谈一谈”栏目,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 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动脑、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

三、从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

每名学生的智力、身心发展都不同、各人的知识需求也不同,关键要在“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结合上下工夫. 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无论是课堂上提问,还是巡堂辅导,都要在提“优”补“差”下工夫,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差的学生向好的方向靠拢,好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个性发展,力求使每名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1. 课堂提问难易结合,“优、差”互补

在课堂教学中,我在课堂提问时,对一些难点、重点首先向比较优秀的学生提出,然后继续发问,让他们把做题的步骤过程细细讲来.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巩固优秀学生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是通过他们的认真分析,可以为数学较差的学生理清思路,加深理解. 对比较容易的知识点,多留给差生,鼓励他们解答,并多问几个为什么,让他们的回答,给优秀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这样优势互补,难易结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课堂教学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有自尊心

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禅是:”讲一百遍了,还不会;这道题这么简单还做错,你怎么这么笨?”等等.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批评. 学生做错题,要多鼓励,少批评. 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迎头赶上. 我在教学中秉承这样的理念,坚持这样的做法,收到了好的效果.

3. 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实际也不是简单空洞的,也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 它是为现实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服务的,是为现实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在现实中去体验数学的乐趣.

4. 课堂上加强练习,动手动脑很有好处

第8篇: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学习效率

一直以来,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一项业务素质,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出发,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需要依照教学内容来挑选合适的教学方法

任何一堂课都有本节课所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教育工作者需要依照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不同来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对于需要讲述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数量的针对性练习来传授所需要传授的内容。对于几何课,我们可以通过演示的办法来向学生展示,许多几何图形说起来很费劲,学生理解起来也困难,但如果有一个实物放在那里,理解起来就简单许多,对我们去验证几何的结论也是有好处的。

二、激发学生热情,增强学生创新素质

热情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而对学习高度的热情就会让思维异常兴奋,大脑就会准确地认知,而学生就能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学习。课堂上老师应用各种手段提升学生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兴趣。老师可以在上几何课时,运用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亲自体验教学过程,让他们亲自画图、组模型,在体验里得出答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还可以举办一些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激发学生热情。比如说: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提出一个问题,学校要统计全校学生的身高情况,这时就要对全校学生的身高进行测量,稍后将统计结果整理为表格,按照表格呈现的内容整理出全校学生身高分布情况,通过此项调查,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的基础内容就会印象深刻。老师应培养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同时还能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并延长热情持续的时间。

三、发挥学生主动性,增强学习有效性

教学本身不是说教,而是两个主体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关系是“尊师”是“重教”,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忽略的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给学生足够的能动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获得数学知识,这样主动的学习才能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也才能实现教学的目标,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而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开发和引导学生数学问题的自我探索和创新。

如在解题策略的教学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解题方法进行探索,已自我总结和归纳符合学生自身学习水平的思维习惯的解题方法。毕竟,常规的解题思路是具有普遍性,但是不一定具有特殊性,因此,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方法的自我寻求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自主探究

题情境的提出必须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以激活学生思维为目的。简单的问题必须由学生独立探索完成;较难的问题可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探索完成;重点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要巡回并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去,依据学生所存在的困难对学生进行点拨,但不可点明或点透,否则就失去了自主探索的价值。在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不应只谈探索结果,而应着重探索过程的交流。探索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轨迹。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在探索中所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探索结论正确的要鼓励,错误的也应该尽量让学生阐述完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不应直接去否定,而是要婉转地向该生提出他的观点中所存在的疑点,最好这些疑点能由其他学生提出,由该生本人去思考。还要注意,对于这样的学生在阐述自己观点时所显现出来的一些有趣的、大胆的、有意义的想法更要鼓励。

五、教学活动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概念教学中,不要简单地给出定义,要尽可能完整地再现形成定义之前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过程,揭示隐藏其中的思想方法。定理公式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给出结论。要引导学生亲自体验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推导过程,弄清每个结论的因果关系,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在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活动中,要反复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往往就是需要有意识地揭示或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之处;数学教材中的难点,往往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更新交替、综合运用,或跳跃性大等有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度点拨或明确归纳出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9篇: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兴趣是成功之母,人一旦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就千方百计去了解它,接触它。弄清楚其中的奥密,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使自己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数学兴趣可以克服在解题中出现的困难。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向学生讲述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例如,卫星上天、航海行船,生物培植都离不开数学的计算。其次,向学生讲述中外数学家学习精神和他们对人类、对社会、对科学的贡献及他们成功之后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使学生的心灵对数学这门科学有好感。

再次,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例如,在教学学生把线段若干等分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祖父要把一木条分九等分凿眼做耙梁,他分了很长时间都分不合,第九个等分不是多就是少。因此我替祖父想出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聪明的学生现在可以想到,如果想不出来,我们学了这课后,我相信你们会想得出的,因此,同学们上课时就专心致致地听书,待上完课后,讲述十一等分木条的方法是:在平地上画九条平行线,然后将木条的两个端与十一条平行线的首尾两条相接,那么中间的九条线经过木条的地方就是分点,因而就得出木条的九分等分点。学生听了即然打悟,自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如我在上解相似三角形一课时,在上课前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不用爬上树就可以求得树的高呢?你不用过河可以量出河的宽度呢?如果不会,只要用心学完这节课后就会解决上述问题,这样学生就集中精力来学习,这比用强调的方法要学生听你课好得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多出些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集趣味性较强的题目给学生做。例如,1)某人有一块三角形的地,要将它截成长方形的地来建房子,怎样截法得到的面积最大。2)在公路的同一旁有两个树桩,现在要在公路旁建一个站收集两村的农产品,站建在什么位置使得两村到站的路程和最小等。这样学生对学数学有了兴趣,就基于去解决其他的题目,使“教师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自己要学”

二、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俗话说:“教学生学会不如教学生会学”。因此,学生掌握学的方法相当重要,所以我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的方法。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教会学生的四种解法的推导就不必用过多的过程去解具体的题目。

三、抓教学的五个环节

教学的五个环节分为:备课、上课、作业、测验和课后辅导,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

备课又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不但要备新课的内容,课前的预习,更重要的要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上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环。上课时,要使学生做到五到。即是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若有调皮的学生不听书,用恰当的方法使安心听课。既不能放松也不能过分批评,这是一门深奥的心里艺术。

作业、测验、考试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及时反馈,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毅力,是不可缺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