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文化的概述范文

儒家文化的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文化的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文化的概述

第1篇:儒家文化的概述范文

关键词:儒家文化 生态文明 思想

儒家文化是一门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现阶段,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对儒家文化中以“仁”、“德”思想为中心的生态智慧加以继承并运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对大自然的索取与利用方式,以此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

(一)儒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从根本上来讲,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最大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儒家“天人归一”的生态伦理理念,想要表达的是个体思维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正是在这两大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又与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密切统一,其具有的生态伦理价值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自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失衡不但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更表现在人与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所说的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表层现象,而是指人类正在面对的一系列生存危机。这些危机都是我们对地球无节制物计划开采,耗费所造成的。

从儒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生态环境应该怀有敬畏之情。对此,孔夫子有三畏之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本意是说,我们应该对生命,对自然,对他人怀有基本的敬畏、尊敬之情,要尊重生命本身的多样性与自身的发展规律。大自然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生命,其形态以及其他调整各有各的不同,我们应该尊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尊重生物物种的发展规律。保持谦卑、兼容的认识观,在爱护自身的同时,也爱护其它生命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也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生命形式。共同建造一个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存环境。

(二)儒家文化的生态责任担当

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传统儒家生态环保伦理观念与现代化生态环保学进行统一,促进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来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根据传统儒家观念中“个人―家族―国家―天下”的认识逻辑,“个人”是其所有认识的出发点,位于其他几个重点内容的中心位置,儒家思想认为个体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实现齐家,治国最后平天下的远大战略目标,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作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观念的来源,必须要从全球化生态保护的需求出发,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全面性、系统性进行深入探讨,将其与现代化生态环保理念意识想结合,使之引导我国生态建设工作的有效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家国国家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生态文明下儒家文化在当下的意义

(一)“仁”

简单来说,传统儒家文化最基本的一个思想中心就是“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又作为一种包含内容极为广泛的道德品质而存在,中心思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怜惜、体谅、互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念基础上“仁”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发展向前的重要动力。

在古书《中庸》中写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对作为个体,却又属于社会的人的存在结构与生存原则作了简明,清楚的论述。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儒家哲学与美学的大体构框架。根据儒家文化的初始观念来看,我们对“仁”字的本质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是从目前个体生存权进行拓展,涵盖所有生命形态的生存结构与态度。在《礼记・大学》中,古人个体想要有大的作为,为天下人服务,首先要做的是提高个人修养,这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只有处理与与自己的关系,才能以正确的态度与世界,与他人相处。

(二)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和睦

在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尤其看重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从先秦开始,众多入派学家一直将人的社会性群体性看得特别重,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并不否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以及个体对群体的作用。在儒学思想观念中,人类本能情感的抒发与表现必须要以共同存在的条件作为前提,这里所说的共同存在的环境就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虽然儒家学派的精神与道家精神境界相比,缺乏一种维度性,不过从人类社火存在的大环境来看,儒家学派所体现这一条件,恰好体现了人类智慧与理性的优势,同时也使得人与之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能够保持一种正确的关系。处于对个体生命有限性与群体生命无限性的理性认识,在儒家学派的思想观念下,认为个体更应该怀有一种人本主义的情愫。

(三)“天人合一”

还是从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理念,即“天人合一”来论述,其中“天”就是指自然生态环境,而“人”即指个体实体,也指个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意志,个体言行举止。根据儒家美学的观点,个体情感与意志可以寄托与自然,同时也会以自然变化为转移,自然作为客体与人这种审美主体之间存在着“比德”联系,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另外,个体意志情感与自然相附而存在,从古语“乐而不,哀而不伤”中可以反应出古人的这一思想。大自然馈赠人类,人类要服从于自然,才能共同存在,长远发展。对于儒家学派来说,天人合一,人顺于天,才是生态美学的终极体验与目标。根据马斯洛的相关理论来看就是:人与自然是彼此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这就要求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才能在自然中持续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而且人和超越他的实体之间其实不存在任何绝对化的间隔。这一观点打破了以为生态观下对生命认识的局限性,它是从生命的普遍性这一角度出发,对生命之间的联系进行认识,以实现不同生命体与结构之间的协调性。

(四)“德”

我国儒家生态理念的重点是坚持以德性为中心,从爱民普及到爱万物,达到“仁者”与世间众生统一的思想境界。在这里所说的“仁”,就是仁爱。在《论语》一书,第一次对“仁者,爱人”的思想内涵做了一个概述,反映了儒家生态哲学的观念。从儒家学派所反应的生态哲学中我们可以对人类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儒家思想观念中,人是万物之首。孔圣人曾经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就反映了儒学中仁爱的三层内涵:第一是爱亲人,第二是爱祖国,第三是爱世间万物。儒家学派的继承发展人孟子也曾说过遵循规律,按时播种,粮食年年有余;不用过密的欲望,放过小鱼仔则鱼鳖年年充足;山林砍伐采摘有度,则材木山货用之不尽,只有这样民众才可以获得长远富足的发展,这也是治国之道也。从孟子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学派不但将仁德看做是人类的本质品性,而且希望能够将这一品性推及到世间其它物种,包括宇宙自然的万物,让作为个体的人具有一种普世的价值情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在号召仁德的同时,给予世间所有的生命以尊重和爱护。儒家思想中顺天时,万物生生不息,尽天命的观念与态度,为当今人类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而有力的理论支持,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儒家以仁德出发“亲亲,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以及儒家的“天人合一”辩证思想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共生,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认真分析、学习儒家文化中的“仁”、“德”精髓,结合当下生态环境现状,重新审视人类的生产发展模式,转变无规划、无限度地索取大自然的粗暴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洪克强,卢剑.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观的异质与同构[J].科学经济社会,2012,(02).

第2篇:儒家文化的概述范文

中国东北人口绝大多数为移民,在近代移民就高达2000万之多,主要来自于华北地区,其中以山东移民为最,河北次之,两省移民占移民总数90%以上。探究其动因:一方面是来自原住地的推力,另一方面是来自移住地的吸力,是两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华北因人口稠密,自然灾害频发,苛捐杂税繁重,使本来就极度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困窘。为了谋求生存,广大华北灾民被迫越海闯关,迁居到地域毗连、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的东北。特别是清末民初,华北灾民更是成群结队地涌入东北,形成了空前未有的移民大潮。

汉人大量迁移到东北,有两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东北人口发生了结构上的改变。在东北地区,汉人己经由原先的少数变成了多数,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地同化了东北的文化,占领了主导地位。其次,从历史上看,汉人的迁移对东北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移民给东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因素和不同的生活习惯等,使得东北的土著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俗等发生了改变,并最终被汉人的习俗所同化。这两大现象说明,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的东北文化是因为移民的出现而产生的,因为居民的迁移导致了文化发生迁移并进行融合,汉人文化融入了东北土著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东北文化。

二、东北的移民与文化

汉唐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越来越严重,领土面积也越来越大,因此,开始有大量的中原文化进入东北。与此同时,朝廷也派来官吏整治东北,随之而来的商贾也到东北进行经济活动,这些都为东北的土著人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教育的发展,文人骚客也渐渐地涌入了东北,创作了很多著名的著作,为东北的文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清代迁移到东北的人数,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高峰。在这期间,有很多富有文化修养的人迁移过来。他们曾经居住在中原和江南,受过非常浓厚的汉文化教育。他们的迁入,带来了宗法文化,给东北土著人民带来一种全新的文化。宗法文化、农耕文化、家长统治构成的儒家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东北文化中。

随之而来的儒家文化逐渐地停留在了东北文化中,成为东北文化的一种不可磨灭的文化象征。仁、义、礼、智、信,在东北文化的作品中可以被看到,东北作家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价值观、生活习俗都被这种儒家文化所影响着。在很多东北文化作品中,都充斥着儒家文化。

三、移民文化对东北的影响

(一)性格的影响

中原汉人迁移到东北,由于自然环境、土质、食物等原因,他们原本温文尔雅的性格随之发生了变化。再加上东北人其本身具有的少数民族的粗犷、率直、豁达性格的影响,使得中原汉人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东北人的重情义、率直、乐于助人等淳朴的民风与关内人的含蓄、做事严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二者的性格发生了融合,虽然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但较之过去有了很多的相似点。

(二)道德观念异化

中国文化对道德的规范是其他任何一个文化都无法比拟的。但在东北,儒家道德规范远不像在关内那样被奉为金科玉律,在某些方面反而表现为一种冷眼相看的态度。最突出的表现在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的淡化。这种观念也使得东北的文学作品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文学作品显得更为离经叛道,这种特点与东北人的道德观念是息息相关的。随着中原汉人的迁入,东北人对于儒家的思想观念在逐渐发生改变,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三)宗教观念的异化

在东北,宗教神秘色彩是一直存在的。这种神秘色彩融入到东北的文化作品中,在文学作品上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特点。宗教观念的异化表现在萨满的文化被中原人所吸纳改变,成为东北大地整体的信仰观念,这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四)艺术审美观念异化

反映地域艺术审美观念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地方戏曲,东北的地方戏曲就是二人转。东北二人转在形成之初就注入了一种异化因素,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性意识和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这在东北文学作品中也不难发现。

四、移民文化对东北作家的影响

移民文化对东北作家的影响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他们的性格、价格观念等,由于移民的介入也发生了改变,并通过作品风格的转变表现出来。移民受东北特殊的风土人情、时代环境影响,也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精神,使得东北的文学作品总是带着明显的异域风情。文学作品中浓郁的宗教色彩,豪放的精神,广裹的场景描写等,都是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与东北文化融合在东北作家的文学作品中的表露。

东北土著民族原有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的性格带着刚毅、勇敢的特征,加上移民而来的关内人的冒险精神的渗入,使得东北的文化有着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不稳定性。而且与其他的文化不同的是,在东北文化中,人们是赞扬流浪冒险精神的,冒险者、流浪者成为东北文学中非常鲜明、重要的人物形象《呼兰河传》《生死场》《流浪者之歌》等,都是关内移民的后代所创作的优秀作品,作者沾染的东北文化气息毫无保留地在这些作品中展现出来。移民文化影响了他们的父辈,父辈的传统观念和东北文化的相互冲击又影响了他们,使得他们的文学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气息。而这都是与移民文化分不开的。

第3篇:儒家文化的概述范文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儒家思想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探讨了儒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儒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 儒家管理思想 现代企业管理 研究

一、儒家管理思想概述

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对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儒家思想文化不仅成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精髓,更成为了儒家文化圈中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如何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结合,提高其在企业管理水平中的融通与互补作用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儒家思想是由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仁、义、礼、智、信”。

(一)仁――以人为本

儒学大家从“仁者爱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天地之性人为贵”的管理思想,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儒家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文化。儒家思想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认为管理的核心是“治人”。

(二)义――仁至义尽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此处所记录的是,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规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不要怎样做,只要合于“义”理,即怎样做合理恰当,便应该怎样去做。这里明显可以看出,“义”与人相关,与人做事情密切关联,做人要讲“义”理,这就是说人做事应该遵循规律,符合逻辑,通情达理。

(三)礼――遵礼守法

其重点在于礼仪、制度、言行规范,这在表面上看起来属于外在形式的东西,实际上却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里的意思是说:作为人,而不立“仁”德,那将如何对待礼仪制度呢?作为人,不去立“仁”德,那又将如何对待音乐仪式呢?再如《论语》载:“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四)智――知者不惑

从个人或群体的发展上主张聪颖智慧,或者称为做人要“明知”“明智”。譬如《论语》记载:“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按仁,知者利仁。’”这一句“知者利仁”,意在说明聪明的人利于“立‘仁’德”,因为聪明智慧的人认识到“仁”德对于自身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能施行“仁”德了。所谓“知者”的“不困”“不惑”或“不安”,只要达及了聪慧,施行“仁”德,就会转危为安。尽管孔子认为“上知下愚不移”,但仍然自白:“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所表白的意思是:我不是生来就“知”的,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因此勤奋敏捷地去求“知”的,所以“知者不惑”――聪明的人、明智的人不至于疑惑、迷惑。

(五)信――诚实守信

诚信是儒家思想道德准则的基础,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对个人而言,儒家各大家都遵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在儒家思想中,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个人立身之本,兴业之道。人无诚信,将寸步难行。诚实守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的精神纽带,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做人的根本、立身的基点,“信则人任焉”。对国家而言,“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儒家思想认为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诚信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非凡。

二、儒家伦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正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引进了大量发达国家的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的管理方式单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借鉴儒家思想的丰富管理内涵,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仁――以人为本,唯人为贵

“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儒家明确断言,管理和治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活动就是企业活动,这也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事实。只有实行以人为本的文明管理才能合乎时代的要求。人才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

(二)义――重义轻利,义然后取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对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甚至为利而不择手段、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发不义之财的不法之徒是有针对作用的。现代企业要正确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重视“利”,也要重视“义”,现代企业要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在推动企业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同时,从国家和社会大局出发,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宗旨,明白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才是企业的发展基石。

(三)礼―修己安人,榜样感人

“修己安人”有利于警示现代企业管理者时刻提醒自己。儒家思想认为修己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安人是管理的目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时刻警醒自己,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树立榜样,影响被管理者,以自己个人的美德、魅力感化下属,下属就会管理之德如无声命令,“有怎样的老板就有怎样的员工”,这就是儒家思想给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警示。

(四)智――激发员工热情

现代企业管理者需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实现对事对物的管理、成己成物的智慧和能力,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智慧;通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规划职员的有效配置,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高员工自身能力素质,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深入挖掘员工潜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其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 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繁荣的目标。

(五)信――讲求信用,注重商誉

“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商之道也”。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诚信不仅成为个人为人立世的基本原则,更是现代企业获得良好社会声誉、市场占有率、获得管理成功的基本条件。“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孔子诚信为本、重诚守信的思想对于我国现代企业抵御短期经济利益诱惑、执守我们民族优良的诚信传统,真正做到以诚信为企业发展铺石开路,以诚信来树立自己的形象与口碑,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三、儒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负面影响

儒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也存在部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传统,轻视变革

儒家文化遵循中庸思想,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从我国古代王安石、谭嗣同的社会变革结局可以看出,我国儒家思想讲究宁求稳健而不务革新。这种知足常乐、因循守旧的观念仍影响着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反则必险、护则相安的历史教训仍在我国很多企业中重演。

(二)重视人情、轻视法规

儒家思想过于重视人情,轻视法规,导致我国我国部分管理在企业管理上个人主观性太强,企业管理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从表面上看虽然给企业营造了和谐的分为,但导致企业缺乏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第4篇:儒家文化的概述范文

    1.地域差异形成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差异

    近现代以来,许多历史学者越来越关注历史与地理的相融合,以地域的视野纵观中国历史变革与文化进步。由此形成了一门学科为历史地理学,其主要研究的方向有四点:一为复原,即各别时期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近似复原;二是变迁,即不同时期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三是分布,即特定时期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的主要分布点研究;四是差异,即特定历史时期中地理面貌与人文地理面貌间的不同地域间的差异。而对于中国历史学者所关注的地域视野主要是第四点,即针对特定时期不同地域所产生的不同文化差展与风土人情。地域差别包括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与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史记》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讲的就是这种由于地域的差异而导致的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而在中国人文地理的研究层面上,以汉族聚集地为例。秦岭淮河为界,形成南北风土人情的差异。如在使用交通工具上形成南船北车的差异,在饮食上形成南米北面的差异,更在风土人情上形成南方人细腻温柔如水,北方人粗犷、豪放如风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地域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差异,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历史文化特点。而地域差别产生的渊源也是跟历史的不断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2.不同时期的中国历史文化差异

    秦汉时期,我国以北方的关中与山东作为两大农业中心,也是政治经济的中心。而南方由于地广人稀,几乎属于空白阶段,因此炎黄文化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主要文化,汉中地区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是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汉武帝独尊儒术,到百年后的成帝,刘向将全国境内划分为若干区域,时任丞相的张禹使僚属朱赣按区叙其风俗,后被班固编于《汉书地理志》当中,根据此项资料可发现,当时全国齐地“士多好经术”,鲁地“其好学犹愈于他俗”,三辅世家好礼文,但各地还没有提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相反不同地区还出现不符合儒家礼教的习俗。如三辅“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河内“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楚之江南“信巫鬼,重祀”。吴人以文辞显,“其失巧而少信”等等。表现出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特点。随着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变迁,北方移民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发展已呈均衡态势。但这个时期,仍以北方为中心,盛唐可以说是南北共荣的文化发展阶段。《隋书?志?地理志》将隋炀帝时期全国一百九十个郡按《禹贡》九州编次,各于州末略叙其风俗。《地理志》表示,九州之中,兖徐青三州十五郡为教化最好的地区。其次为豫、冀两州,这五州指的便是黄河下游两岸即所谓的关东地区。而关西地区基本为儒家声教所不及,长安附近关中平原三郡,风气极坏,“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三辅以北以西的古“六郡”之地,则比较淳朴,自此以北缘边九郡及河西清群“多尚武节”。秦岭以南长江上游地区,唯蜀地“颇慕文学,时有斐然,”汉中与巴地则“质朴无文,不甚趋利……”汉中以西蜀郡以北诸郡则因“连杂氐羌,人尤劲悍”……即使处于盛唐时期,其表现出的文化差异也是略有不同的。天宝年间的《通典?州郡典》中记载了其间三百多府郡的风俗。举例来说,塞上文化主要是指以驻守边疆的士兵为中心的文化特点,表现为唐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及自然地理景观。以儒家文化为例,兴盛地区在北方“山东”,兖州,南方“吴中”,略如隋时旧样;惟以蜀土比齐鲁,与隋代相比略有发展。由于安史之乱,北方居民再次大南移,使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再次加大,南方人才迅速增加,五代末的时候,长江流域的经济力量已远超北方,成为重要的经济重心。北宋时期,北方再次成为政治中心,经济发展有见长之处。但靖康之难以后,文化重心再次南移,甚至远至福建及岭南地区。北方由于长年战乱,已无力扭转其经济中心南移之势。《宋史?地理志》中将崇宁时二十四路合并为十二区,略述为中原地区“多专经术”,南方地区则“好为文辞,登科弟者尤多”,在此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两宋是理学最昌盛的时代,但徐福建一路讲诵竟概未涉及,由此可见即使在宋代,理学也未必已被读书人所普遍接受;二是文化最为发达的两浙、江南、福建地区,又普遍信鬼、尚祀、重浮屠之处。宋代民间佛道权威显然比周孔之教要高得多。元明清时期虽然政治重心在北方,但经济重心已固守南方,同时南方人才济济,明制内阁大学士皆翰林出身,其中南直、浙江、江西三省共得75人,占全国总数的45%,从人才分布总形势来看,东南最盛,中原次之,西北与西南最为落后,西北陕西,现代的陕甘青宁四省区只出二人,西南的广西和云南也只出二人。清代江苏状元几乎占全国一半,重要学者皆来自于南方。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从南北方经济发展特点一窥当年的历史文化变迁的脚步。

第5篇:儒家文化的概述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模式的不断发展,资源配置在市场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占据优势地位就成为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从市场管理角度而言,一个企业的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信息四种要素,各种要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如何合理协调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创建初期,对于企业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资本的积累,因此财就成为企业在发展初期所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物和信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财、物、信息都相对均衡的状况下,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与传统的企业发展理论不同,“人”在企业发展中的决定性影响作用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鲜明特征,这就要求在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把“人”摆在核心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达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而这也正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对传统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即使将我的工厂、设备、市场和资金全部夺去,但只要技术人员和组织人员还在,四年之后我仍然会成为钢铁大王。”因此,人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科学性和具体性使得人本管理理论迅速转化为实践,并指导着实践的发展,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的作用。然而,由于中西方固有文化思想的影响,在“人本”管理方面,却表现出不同的实践。如西方企业比较注重的是“理性”管理,注重通过制度的构建和个人的努力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企业在此方面则更加注重对人际关系、人事合作等“人性”内容的挖掘。当然,不同模式之间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依赖的基础文化不同所造成的。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德治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国人思想乃至国家的发展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之中,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不能脱离所依赖的社会实际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德治思想恰恰能够为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的发展完善提供有力的借鉴和促进作用,而儒家德治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思想之间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研究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导之下将儒家德治管理思想有机地融入其中。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人本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和有利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如何更好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运用好人本思想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上文也提及,当前西方国家所建立和运行的企业人本管理制度是建立在“理性”管理理念基础之上的,而这与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有一定差异的。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何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更好地促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旨在通过以中国传统的先秦儒家文化,尤其是其德治管理思想为借鉴的主要内容,全面客观地介绍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的起源、内涵、特征以及主要职能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而在结合理论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采取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将两者充分地融合起来,为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2 研究意义

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现代企业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以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思想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现实角度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首先,从理论角度来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虽然国内对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研究已经初步展开,但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的研究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过多地照搬西方已有的经验,这就无形之中导致相应的理论无法为现实中企业的科学管理与发展提供足够的指导。而本文将中国先秦儒家德治思想这一传统文化与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充分联系起来,从而促进企业人本管理思想体系的发展完善。因此本文的相关研究无疑会推动我国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进步,也有助于相关理论空白的填补,这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我国现代企业人本管理制度理论的发展。

其次,从现实角度而言,本选题的研究有助于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现代社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任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土壤基础上的,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发展“人本”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必不可少,而先秦德治管理思想正是这样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因此通过对比两者的异同,通过科学的制度设置,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和切入点,无疑对于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管理思想充分结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无疑能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利地位的占据提供有力保障。因此,该课题的现实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

2. 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的起源与理论依据

在对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和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探讨之前,有必要对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的起源与理论依据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这是保证相关研究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证课题研究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内在要求。

2.1 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的起源

我国拥有数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流派,而儒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延续性,就其整个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分为先秦儒家思想、汉代董仲舒发展的儒家思想和宋明理学,其中先秦阶段是儒家思想的起步阶段,也是思想快速发展与高度自由的阶段,是 最能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阶段。因此本课题选择先秦阶段的儒家德治管理思想作为研究和参考的标准。

2.1.1 历史渊源

在中国的夏商时代,

“德”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但那时的“德”与现代意义上的“德”有很大的差异。夏商时代的“德”主要表现为“习惯法”,这是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同意识的体现,也需要所有氏族成员共同遵循。当然,其并非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直接渊源,但也为儒家德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然而,“德”却没有帮助殷商摆脱灭亡的不归路,这也给周朝统治者以极大的启示,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开始认真思考保障政权的有力手段,经过多次比较,找到了天命变易和永葆天命的法宝--“德”,“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其认为衡量一个现实政权统治好坏的关键就在“德”,而“德治”也逐渐成为西周政治思想的核心。 到了东周春秋时期,管仲、子产等人也十分重视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为政必以德”、“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这些都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经过长时期的认识积累,到东周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德的内涵和外延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将这一伦理道德推广到政治领域,从而以伦理关系来理解政治关系,进而丰富、完善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德治”思想,儒家学者将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从而将两者融为不可分隔的一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德治管理思想,其启动的标志就是孔子率先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主张,此后的儒家学者对此思想体系不断予以丰富和完善,如孟子的“仁政”、“王道”思想和荀子的“礼制”思想等,这些思想使德治思想的内容更加丰富、逻辑更加完整,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体系。

..........................

2.2 理论依据

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着现实基础而且也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本人的个人理解,本文认为,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的理论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2.1 人性理论

在儒家学者看来,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先秦儒家也十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从整体上来看,人是先秦儒家思想所围绕的核心,对于儒家学者而言,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也是动物界中灵性最高的,因此应该围绕“人”来展开所有的管理活动。同时,儒家学者又进一步指出,虽然人是管理活动的中心,但由于人自身的差异性又决定了在对“人”进行管理时必须对“人”的本性进行分析,只有全面地分析人性,才能为管理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确立了“缘人情”的人性而治的逻辑起点。

孔子是儒家的杰出代表,也是儒家中最早提到人性问题的。孔子在人的等级差异逻辑起点基础上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基础的德治思想体系,从而构建了以此种家庭伦理关系和政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基本结构,为社会结构的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孔子还抽象出了道德的理论原则,即“仁、义、礼、智、信”,并且根据不同个体对此种道德标准所具有的多少程度,对人作了进一步的道德等级划分,进而对不同登记的人采取不同的德治目标和要求。基于此,孔子提出了德治的核心所在,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由此,孔子将感化作为道德构建的重要途径,也将其作为自己所倡导的德治理念的核心,但孔子这种将德治建立在人的阶级差异基础之上的理念模式,显然无法解释如何仅仅依靠道德等级承诺的差别来解决德治存在的逻辑性。

在孔子研究的基础上,先秦儒家学者的继承者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对德治管理思想进行了论述,其中着名的就是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理论和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恶”理论。

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先秦儒家集大成者,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即善端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善端的存在促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向善。他认为,正因为“善端”如同一个人的身体器官一样自然存在,那么这个善端就是人的道德本性,即人性。人生来即有“仁义礼智”这四德,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善端,人在后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开发拓展这种善端,进而实现后天道德完善的目标。孟子认为,人性的“善”不是后天逐渐形成的,而是在其内心自然存在的,只是在后天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需要指出的是,孟子也赞同人性天生的善端与善的表现并不等同,人天生而来的善端也会受到世俗的干扰进而出现迷失,因此每个人的后天人性会出现各种差异,这就需要在后天的环境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

3. 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13

3.1 德性立身(三达德):总原则........................13

3.2 和而不同:人际关系原则......................14

3.3 中庸为美:做事原则............................15

4. 现代企业人本管理基本理念概述.................18

4.1 企业人本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8

4.2 企业人本管理的内涵及特征......................19

4.2.1 企业人本管理的内涵...................20

4.2.2 企业人本管理的特征....................20

4.3 企业人本管理的职能要求.......................22

5. 儒家德治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借鉴意义..................24

5.1 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与企业人本管理的联系与区别...........24

5.1.1 两种管理理念的联系....................24

5.1.2 两种管理理念的区别......................24

5. 儒家德治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借鉴意义

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适应社会变化和需求的理论创新,也是人才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资源的客观反映。目前,国内企业在运用人本管理理念进行企业管理 制度构建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最为直接的反映就是缺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基于此,本文对中国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借鉴意义。

5.1 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与企业人本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管理的一个鲜明特点,而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实质也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从本质上而(文秘站:)言,两者都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当然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5.1.1 两种管理理念的联系

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与企业人本管理都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因此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点。

一方面,两者的理论基础都是人性理论。从两种理论的产生根源上来看,都是建立在人性理论基础之上的。儒家的“缘人情”的人性而治的逻辑起点就是一个鲜明的特征。孟子和荀子从人性的角度分别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了儒家德治管理思想。儒家不同学者虽然在人性的天然本性认识上有一定的差异,在人性改造的内外因素重要性认识上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所丰富的儒家德治思想体系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与此同时,上文也详细分析了人性假设理论是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整个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也都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在这一

点上,两者表现出很大的共同性。 另一方面,两者都注重“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人性理论基础决定了两种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势必要将“人”放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而这一点也是两者的共同性,即两种理论都看到了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并把人看作第一要素。儒家德治管理思想中也提到“仁智勇”、“仁者爱人”、“民惟邦本”等思想,这些思想都将“人”放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而人本管理思想也认为要以“人”为核心,将人放在管理的主要地位,两者在这个方面是一致的,也是相通的。

........................

6. 结语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管理思想尤其是德治管理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大放光彩,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人本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基本要求的今天,也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制度的丰富和完善,从可行性和必要性角度研究分析儒家的管理思想都对我国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国家的界线,许多国家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将其予以引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确实为现代企业管理尤其是人本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积极的影响。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在分别研究介绍了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和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先秦儒家德治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人本管理制度的具体借鉴内容和措施。

第6篇:儒家文化的概述范文

关键词:伊斯兰;建筑;装饰;民族文化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众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西北地区是回族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区之一。由于甘肃处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在此地的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既带有与汉族、藏族等其他民族居住文化融合的特征,同时由于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传统民居又具有其民族、宗教文化特色。西北伊斯兰建筑装饰在形式、内容、布置和色彩上都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的特点,在建筑和装饰材料应用上融汇了以中原汉族为主的“晋陕”建筑传统,集两种文化之大成于一体。

1 概述

富有伊斯兰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清真寺、拱北等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演变,展示伊斯兰建筑庄重、雄伟、雅致的艺术风格,领略伊斯兰建筑艺术博览园的风采。

清真寺,也称礼拜寺,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即叩拜之处)意译。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地方,阿拉伯语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面向圣城麦加拜倒叩拜。“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古兰经》。

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主要形制之一。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等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其建筑由礼拜大殿、宣礼塔(邦克楼)、诵经堂和水房等构成。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是礼拜大殿,座西朝东。大殿正面西墙中心有窑龛,窑龛左侧有阶梯形带扶手的讲坛,大殿内多铺地板和礼拜毯。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崇高、神圣的地位,成为伊斯兰文化的象征。

拱北是中国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称谓。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拱形建筑物或圆拱形墓亭。专指苏菲派在其筛海、圣裔、先贤坟墓上建造的圆拱形建筑物,供人瞻仰拜谒。在中国主要指苏菲学派的著名传教士和各门宦的始祖、道祖、先贤等陵墓的建筑。

2 临夏清真寺建筑风格

临夏清真寺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中国传统式、阿拉伯式和中阿合璧式。

(1)中国传统式清真寺,自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也随之传入了伊斯兰清真寺建筑,中国的建筑匠师们经过若干世纪吸收融化,及至明代已经创造出比较成熟的中国风格,中式传统清真寺建筑有着强烈东方色彩,强调中轴对称,规整布置,多采用四合院式。建筑特点突出主体,表现在礼拜大殿、邦克楼和大门等主体建筑上。礼拜大殿一般为大木起背式,由前卷棚、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组成,用“勾连搭”形式连在一起,形成一座完整统一而又立体的大型建筑。有的清真寺门内正面有木制或石制牌坊,有的大门上套建数层亭台式邦克楼,以木结构或水泥仿古结构为主,多为六至七层;底座为四方形,上层多为六边形,顶部为蘑菇头飞檐翘角式。寺门多采用中国寺庙式大门,一般为木制或水泥结构,三间五檩,屋顶为硬山式筒瓦,或歇山式琉璃瓦,带八字墙及斗拱。清真寺装饰具有中国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梁柱的彩绘雕刻及圣龛的处理上。

(2)阿拉伯风格清真寺为穹顶式建筑,大殿屋顶正中是一座浑厚饱满的绿色或白色穹顶,四角多有尖塔或小穹顶,穹顶和尖塔顶上均有宝瓶和新月标志。邦克楼多与大门套建,也为尖塔式或穹顶式。殿堂装饰追求淡雅素洁,雕塑、彩画较少,注重建筑整体色彩;多用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3)中阿合璧式清真寺建筑将中国古典式和阿拉伯穹顶式两种风格融于一体,古朴高雅,别具特色。这类风格的建筑主要体现在清真寺礼拜大殿或邦克楼的建筑上。大殿主体一般为阿拉伯式,在外部正面及两侧面又套建古典式的卷棚,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邦克楼底层为阿拉伯式,顶层为中国古典亭式。

3 临夏拱北建筑风格

拱北建筑大多数为殿堂式风格。拱北墓庐由墓亭、拱子组成。墓亭多为砖木结构,有三层八卦、二层六卦、一层四卦。一层多有砖雕,内容主要以梅花、、荷花、牡丹、松树、竹子、石榴、桃、葡萄等花草树木为主,还有花瓶、香炉、经文等。二层、三层大多为木制结构,飞檐翘角,用木雕和彩绘,图案有桃、荷、牡丹、菊、经文、宝剑、香炉、汤瓶等。墓亭顶部有宝瓶。墓亭里面是拱子,拱子由砖砌或石制的长方形底座和圆柱式石拱组成。临夏主要的拱北有大拱北、华寺拱北、国拱北等。

4 临夏穆斯林民居建筑风格

临夏民居以临夏市八坊回族聚居区为代表,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方式和以商业流通、手工业者、餐饮业为主要谋生手段,回族穆斯林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生活特征,决定了临夏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社区的选址及布局特征;以清真寺为中心,大都一家一院,房屋多坐北向南,一门两窗。传统的北方四合院,民居中最讲究的是堂屋,称为“上房”,一般有三间,坐北朝南,以土坯或砖砌墙,木材做屋架,屋顶多覆以小青瓦或大红瓦。屋顶为单流水式或两流水式,屋檐有飞椽。设有火炕,屋中多挂中文、阿文中堂字画。穆斯林庭院内干净、整洁、朴素,喜种花养鸟。

5 伊斯兰建筑装饰

5.1 砖雕

砖,灰色中性的颜色和软硬适中的材质,这种色彩格调和砖雕本身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相吻合,所以从物质基础和审美需求看,在西北黄土高原石材稀缺或开采加工难度大,运输成本高等因素下,砖雕成为建筑外装饰最好或唯一的选择。为了不使清真寺过于庙堂化,以区别于佛道建筑,在建筑装饰中比较注重小品建筑的点缀尤其是各种木石牌坊和砖雕的大量使用,有时虽然显得繁复,但却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显示尊贵。所有的砖雕和木雕虽然全是中国的传统风格,但与清真寺内的宗教、民族特征却结合得十分和谐完美。

清真寺、拱北的砖雕多见于照壁、墙壁、大门等处,在特制的青砖上用镩刀、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卉、鸟虫、翠竹、劲松、葡萄以及阿拉伯书法、图纹等,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中国画、汉字书法、印章、诗文、阿语书法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东公馆和清真北寺的砖雕堪称精品。

5.2 木雕

木雕在伊斯兰建筑中较为常见。木材原料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且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松木、樟木、柏木、红木等。木雕技法多样,有圆雕、浮雕、镂雕、阴雕、双面雕等,雕刻时可诸技法并用。木雕多表现在建筑物插梁、飞椽、垫板、梁椽、斗拱、隔扇、门窗、裙板、隔心等处。

5.3 彩绘

伊斯兰建筑常用彩绘进行装饰。清真寺、拱北、民居的彩绘主要在梁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构件上,以梁枋部位为主。彩绘的主要作用在于美化和保护,颜色以蓝、绿、黄、白为主。传统中式清真寺的彩绘图案精美,色彩雅致,栩栩如生。

第7篇:儒家文化的概述范文

【关键词】儒家;佛教

众所周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文化。其中,儒学与道学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学问,而佛教,则是在东汉时期,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自从其传入中国后,就一直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它们两者既有殊异之处,也有共通的地方。它们相互激荡排斥,而又互相融摄吸收。后来,儒学也因为吸取了不少佛法的营养而走向强大,而佛教也融入了浓厚的中国色彩,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时至今日,儒、佛文化已成为中国思想文化难以分割的血肉,但两者又各具特色自成一家。今比较概述如下:

在“孝”的方面:俗话说:“古圣先贤孝为先,万善之门孝为基”,孝是众善的根本,若无孝道,则无以为善。所以说“百善孝为先”。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都特别注重“孝道”,强调做人“要以孝为本,以孝为先”。儒家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佛教则更是把“孝亲尊师”看成是学佛的根本原则。然而,孝有世间孝与出世间孝两种。世间孝就是现世孝,比如,儒家所讲的孝养“父母之身、父母之心”,使父母现世衣食无忧,安乐荣耀。相比之下,佛教里所讲的孝,则主要是指孝养“父母之慧”,是世、出世间的孝,是大孝、永久的孝。佛教的孝,不仅要孝养现世的父母,接引他们学佛,使他们免于轮回之苦,而且还要救度过去世的累劫父母,使他们了脱生死,永得安乐。

在“爱”的方面:儒家以“仁爱”本,主要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儒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说“推己及人”。在儒家的观念里,爱有亲疏之分,爱应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推广开来,去爱和自己相关的人。甚至爱心越来越扩大,连亲疏差别都忽略,而推而广之地去爱自然宇宙中的一切生灵。而佛教则主张“爱”当以“慈悲为本”。佛教里所讲的慈悲,实际上是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无私无我的“大爱”,也是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慈大悲,是永恒的慈悲。它主要体现在对苦难众生的救拔方面,如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至于佛教由于体认“因缘法”、“众生平等”、“法性一如”的真理,而爱怜一切的众生,主张“不吃肉,不杀生”,“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等的做法,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慈悲。

在“命”的方面: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认为人的“命”是有定数的,而人的实际遭遇又是由“命”或“天”决定的。所以孔子曾感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五十而知天命”。相比较而言,佛教就不那么执着于“命”或“天”,而是主张除了顺应天命,乐天知命外,更要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去“洗心革命”。因为佛教认为人身就是“业”报身,人是随“业”受报的。而人的命运,也是随着“业”的变化而变化的。这里所说的“业”指的就是善恶因果。以佛教的说法,人的“业”力完全是由自己造的,有“业”就必有报,而且这个因果能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可谓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了解了这个“善恶因果决定有报”的三世因果观,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因为害怕果报而断恶修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明白“命自我作,福自己求”、命运其实就操纵在自己手里的道理。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惭悔改过、积功累德的方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真的是前途一片光明、大有可为啊!

在“忍”的方面:常言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儒、佛两家历来都很注重“忍”字的价值。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曾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儒家眼里,“忍”是一种律己的形式,也是一种品格修养。即便是“忍辱负重”也不愧是一种大丈夫的担当。而佛教则一直把“忍”作为利己,成就自己的难得的良方。以佛教的说法,“忍辱”不但能帮人消减业障,还能让人智慧增长,最后得到“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上也说:“一切法无我的成于忍”。所以,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间修忍辱波罗蜜,被残暴的歌利王“节节肢解身体”时,他忍着撕心裂肺的痛苦,还心存感恩的对歌利王说:“等我成佛后,一定会第一个度您!”后来,释迦牟尼修成正果后,果然第一个度的就是歌利王。昔日歌利王即而今佛经上所说的“陈如尊者”是。可见,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修忍辱波罗蜜的最好的榜样!

在“中庸”的方面:儒家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在为人处世方面,儒家特别讲求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注重适度原则,力避“过犹不及”。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还把中庸视为道德的最高标准,《论语.雍也》载:“子曰:‘中庸之为也,其至矣乎!’”所以当他的学生问他“以德报怨何如?”时,他就带着批评的语气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其实,佛家所讲的不落两端的“中道”似乎与儒家的“中庸”的意义很相近,但其内容更为深广。因为儒家的中庸,重于人道;而佛法,可以说,一切都是“中道”。“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是离两边的极端、邪执,取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比如,佛教认为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不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大体说来,佛教里的“中道”可分为实践上的“中道”和理论上的“中道”。实践上的中道主要是指以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内容的“八正道”。而理论上的中道,可以说就是“缘起”,也就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的智慧。有了“中道”的生活,学佛、修佛者就能够“心无所住”,也不会被八风所吹动,就能够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这就是智慧,这就是佛法。

在“五常”的方面:儒家所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虽然分别跟佛教所讲的“五戒”相应:不杀生谓仁,不偷盗谓义,不邪谓礼,不饮酒谓智,不妄语谓信很相应,但儒家的“五常”止于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则是非常利己的事。:因为受持“五戒”就是入道的正因,还能得到护法诸神的加持。若能精进不懈,惑业就会渐消,功德就会增长,最后必能证得正果。

在“修身”的方面:虽然儒家和佛教都很注重修身,但两者是有很多的差别的。首先,儒家是经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完成修身目的的。而学佛者则是以戒、定、慧三学为修持,因戒生定,因定开慧的。其次,两者所讲的修身,虽然都是以自利利他为旨趣,但儒家认为只有先完成修身(自利),然后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利他)。而佛教却主张在自利的同时,就可以“广度诸穷苦,庄严佛净土”从而完成利他。佛教上甚至还主张“自未得度先度他”。另外,儒家讲的“利他”只着重于人类,止于现在。而佛教讲的“利他”,论对象,不光是人类,还包括“三界”、六道”的其他一切众生。论时间,不但是现在,更及于未来际;论空间,则通三界,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最后,儒家修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天下的和谐太平。而佛教修身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彻底的看破,放下,内心清净,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普度众生。

由以上所述可知,儒家的学问是关乎世间法的学问,而佛教的学问是关乎出世间法的学问,它们是时而融通,而又时而相离的。但它们都是人类性德的流露,都是光明、开放的智慧,都是生命的学问、智慧的学问,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慧能大师说得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净空法师也说:“修佛法,不离世间法;不废世间法,而证佛法。”可见,佛法就在世间,佛法就是世间的佛法,是“随顺世间、利乐有情”、“利他”、“济世”的佛法。

【参考文献】

第8篇:儒家文化的概述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留学生教育;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01-02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与“民俗文化”三个部分。“物质层面”主要指语言文字、文化典籍、工艺建筑和科学成就等;“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婚丧嫁娶、各类节庆、衣食住行等;“精神层面”则涵盖了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思想等不同方面。伦理思想是中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崇尚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价值取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来华留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一向具有重要地位,其作用与影响贯穿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甚至成为了中国教育的一种特色。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为国际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也是培养国际交往合作者的教育。在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工作中,我们不仅要通过日常教学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技能的掌握,还需要注重留学生素质的培养,推动留学生文化建设的进程,帮助留学生更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为日后宣传中国、促进民间友好、发展两国间经贸关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来华留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按照程度深浅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帮助留学生熟悉、了解中国文化,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来华留学生文化建设中最基本、最浅层的作用,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方面。这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重视中国国学概况、中国人文地理等公共必修课的开设。此外,还应积极开设其他文化艺术类课程,如书法课、京剧欣赏课等,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能帮助学生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减少文化隔阂与冲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知华、友华的留学生

我们的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较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隔阂与冲突,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文化休克”。这不仅会给学生本人带来不利影响,也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埋下隐患。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贵和谐,尚中庸”。“和”的观念有助于化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样也可以运用于来华留学生文化建设中。利用“和”的观念,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让留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思维、行为方式,增进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外国学生之间的友谊,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文化比较,更理性、宽容地正视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修正自己原有的对待不同文化的偏激观念,更容易入乡随俗,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产生亲近感与“自在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学生的人格

“大学之道,在明明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的传统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德行”构成了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德行”、“讲修养”的部分用于来华留学生文化建设,则对于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其人格具有重大意义。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来华留学生文化建设中较高层次的作用,也是最重要、最难实现的作用。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五个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范畴,我们可以赋予其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为我们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服务。

在当今社会,提倡“仁”,就是强调尊重与平等,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待。如果能帮助学生理解并践行“仁”的思想,互相理解、尊重、帮助,则会大大减少留学生中的摩擦和冲突,在留学生群体中营造出愉快和谐的氛围。提及“义”,则必然要涉及“义”与“利”的关系,我们应该教导留学生的是:追求“利”,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应该适宜有度,不能以“不义”的手段追求“利”,这样能减少学生的某些不适宜的行为,如作弊、倒卖、偷窃等。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在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加强“礼”的教育理所应当。培养留学生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还可以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甚至是中国的国际形象。在此不得不提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师重道”,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部分留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较为淡薄,在课堂上表现随意,遇到问题与老师沟通时随意打断老师说话,态度恶劣、脾气暴躁等等。加强“尊师重道”的教育,可以改善这些问题,并且可以由此推及到尊重、孝顺父母和长辈,给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来华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的是追求知识、掌握技能,然而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玩心重、自控能力差、较为消极懒散。培B留学生“智”的观念,能帮助学生找寻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诚实守信的道德传统,也流传着许多诚实守信的动人故事,用这些传统与故事对留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某些“失信”行为,如在约定的开会、活动中常常迟到、找借口欺骗老师、个人资料造假、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等。

三、如何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来华留学生文化建设

(一)对外汉语课堂教育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结合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传播中国文化,还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水平。此外,我们可以开设专题文化类课程,还可以利用中国元素的实物如书法作品、中国结、工艺品等来布置装饰教室等。当然,课堂教育受时空限制,效果相对有限,要想取得更好的成效,还需要开展各种文化体验活动。

(二)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文化体验活动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利用中国优秀文化为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实地考察,如参观、游览等,可以使学生与体现文化特色的名胜古迹、市井民俗等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但这种形式的文化体验活动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就会变成走马观花的游玩活动,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定期、有计划地举办文化专题推介活动也是常见的方法,如传统乐器表演、茶文化体验等,将老师的讲解、表演与学生的参与、体验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效果。此外,作为教育者,我们还应该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中外学生的交流活动,如开展中外文化节、组织中外学生的“1+1”结对活动、举行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足球赛、晚会表演、社团活动等。

(三)建设高素质的留学生教学、管理队伍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言传不如身教”,也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说法。作为教育者或管理者,如果我们仅强调通过各种手段、途径加强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而忽略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那么我们的教育效果必定大打折扣。为人师表,我们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对自己严格要求,通过实际行动让外国留学生亲身感受到被儒家文化浸染的中国人的文明,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决心。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张伟.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D].山东大学,2010.

第9篇:儒家文化的概述范文

1渠家大院概述论

旧时资料中写道:晋商巨族渠家,昔日在祁县城有40多座院落,占地面积23628m2,其宅院占了近东半个城,有“渠半城”之说。渠家大院地处晋商东街东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整座院落,外观为城堡格局,墙高10m多,墙头为垛口式女儿墙,共有8个大院,19个小院,240间房屋,占地面积5317m2。院内建筑布局合理,青石奠基,青砖砌墙。院落之间有牌楼、过厅相连接。大院中,非对称结构的五进式穿堂院,具有西方特色的石雕栏杆院,独立的戏台院都有别于其他晋中大院,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2渠家大院的建筑装饰艺术

2.1砖雕艺术

中国的砖雕技艺历史悠久,流传有绪,其艺术性及观赏性极佳,绝大部分集中于民居建筑中。渠家的居住环境是值得称道的,其砖雕艺术尤为让人叹赏。渠家的砖雕大多采用了浮雕、透雕、圆雕、线雕等手法,工艺精湛,内容精彩,分布密集。1)墀头装饰。硬山建筑山墙两端靠近台明边缘的部分称为墀头。渠家大院的墀头常雕“福”“禄”“祯”“祥”等字样(如统楼院东西厢房)或者各种花饰、动植物图案(如栏杆院正房)等。以此来表达渠家主人对于整个大家族的美好愿望(见图1)。2)照壁装饰。渠家的照壁位于五进式穿堂院,构图样式以正方形为主,题材为“鹿鹤同松”,采用高浮雕工艺,使得动植物形象栩栩如生,图案中人们取鹿的谐音为“禄”,因此鹿是整个砖雕照壁上的主角。另外,鹤亭亭玉立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鹤也象征着长寿,再配以松,更体现了渠家主人希望长生不老的愿望(见图2)。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吉祥如意、平安健康、多子多福是人们最大的心愿。鹿鹤同松的砖雕照壁反映了主人对福禄长寿的向往。渠家以经商为主,讲究吉利,追求财富,所以这样的祈盼也更为强烈。3)脊饰。渠家大院中多为硬山式建筑,正脊和垂脊的端头均装饰有龙形吻兽。在山西的晋中民居中,吻兽分为张嘴兽和闭嘴兽。张嘴兽代表主人为官,寓意为当官应为民说话,主持公平正义;闭嘴兽则代表主人为商,寓意商人不能对外张扬自己的财富,少说话为宜。这两种形式的吻兽在渠家大院中均有实例。建筑的正脊和垂脊上也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在突出屋顶轮廓线的同时,也蕴含着美好的寓意(见图3)。另外,在渠家大院五进式穿堂院的东厢房屋顶上,有很长的精美砖雕图案,并且这些图案工艺精湛、繁复细腻、精致高雅、光影感极强,样式无一重复,着实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使游客叹为观止(见图4)。图3脊饰4)门头装饰。门头装饰一般用于宅门,如渠家大院中统楼院的院门处,门头的装饰使大门显得更加气派,突出了建筑的形象,提升了建筑的等级(见图5)。图4五进院东厢房上一组砖雕图5门头装饰

2.2木雕艺术

2.2.1檐下装饰统楼院正房前的抱厦处有精美的木雕装饰,挂落与雀替连成一体,形成复杂精细的图案。此处作为房间的入口,用立体感极强的木雕图形突出了重点,带领游人进入室内空间,形成了整个院落空间的(见图6)。

2.2.2门窗装饰渠家大院中,门和窗造型工整,因为门窗在整个建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也是装饰的重点部位之一。院子外墙一般不设窗,即使开窗面积也很小,且位置较高,体现出主人需要私密空间的需求。而进入院落后,正房和厢房上的门窗样式非常多,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同时,还通过各式各样的木雕花纹对门窗进行装饰,装饰图案古朴素雅,寓意吉祥(见图7)。

2.2.3斗拱装饰渠家大院中有许多院门和正房处都运用斗拱进行装饰。到了清代,斗拱已经完全成为装饰性的构件,失去了结构上的承重作用。由于民居建筑中一般不允许使用斗拱,因此在渠家大院中斗拱的运用除有装饰性的作用外,也是渠家主人显示自身财富的手段之一。

2.3石雕艺术

石材坚固耐磨,使用年限长,并且防火防潮,运用石材可以使建筑有坚实、稳固、厚重之感。渠家大院的石雕装饰最为精彩的部分即石雕栏杆院的栏杆。栏杆上的石雕栏板最吸引人的目光,是建筑装饰的重点之处。栏板上都有精致复杂的雕饰,雕有“琴”“棋”“书”“画”“鼎”等图案,样式无一重复,形态栩栩如生。栏杆顶端雕有石狮,造型生动多样,憨态可掬,灵动活泼。石雕栏杆带有一定西式建筑的风格,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见图8)。图8石雕栏杆另外,有些柱础石和门枕石上也有石雕图案(见图9),在实用的基础上,又加以装饰。五进式穿堂院的二院门处,门枕石直接雕成了狮子的形状,体现出渠家的威武之势(见图10)。

2.4油漆彩画

彩绘主要施于木材上,在保护木材表面的同时,也显示出建筑奢华的气派。渠家大院的彩绘图案样式丰富,主要位于建筑的梁、枋之上,以及室内的天花等处,色彩绚丽,为以灰色调为主的大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2.5匾额楹联

匾联是一种特殊的装饰艺术,是富贵人家标榜文人风雅,彰显主人品味最重要的地方。中国的文字向来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字体的变换及不同颜色的运用,饱含了主人的无限寓意。渠家大院中几乎每一扇门额上,都刻写着与儒家思想有关的修身养性之警言佳句,如“若虚斋”“慎言语”“观光弟”等。这其中告诉人们做人处事的要诀,也有读书修身的提示(见图11)。

3渠家大院的建筑色彩

据史料记载,“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制定,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色彩”。因此渠家大院的内外砖墙仍保持了砖的本色,只有内部的梁、柱、枋上进行了重点的色彩装饰,体现出主人的奢华气派。这些色彩与青砖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整体和谐统一。不同季节与四周的环境色相融合,使得渠家大院带给人不同的感觉,有春的温和,夏的浓郁,秋的灿烂,冬的静谧。

4渠家大院建筑装饰的寓意表达

从艺术角度讲,装饰艺术有三个基本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这三个功能中,认识是基础,审美是过程,教育才是目的。一个艺术作品的鉴赏,是从视觉到心理的冲击过程,最终起到在欣赏的同时教化人们的目的。

4.1中国传统道德观的渗入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多是颂扬“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教义。于是,在渠家大院图像、语言、文字三种装饰类型中都表现出对儒家文化的顶礼膜拜。在这个体系中,围绕的核心只有一个———营造家园的“居安”理念。砖雕“鹿鹤同春”等,都是主人用最朴实的方式对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福寿康宁的太平盛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