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材质 中西文化 建筑风格 对比
建筑是流动的音乐,是立体的画,建筑历来属于美学研究的范畴;建筑具有音乐之美、装饰之美、结构之美、雕塑之美,但建筑还有一种重要功能——记录历史。通过对中西双方的建筑进行简单的比较,我们便可以领略中西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特质之间的有趣呈现。不难发现,原来一种建筑就是一个民族的写照。
中西建筑在建筑的形制、装饰和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一处处或宏伟或精致的建筑便是中西文化特征差异的重要体现。请允许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浅谈我对中西建筑审美享受与文化差异的思考。
首先,材质。我们平常说中国建筑是木头的艺术,西方建筑是石头的艺术。木头因其牢固度高,抗震性能好,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在民间更是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并且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而西方则多选用石材。石头具有坚毅、规整等特质。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
其次,纵观历史,西方建筑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到现在,在两千多年中不断进步、发展;相反,中国建筑则基本保留传统风格,没有太大改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中国人怀古恋旧的文化心态,以及中国稳定平和的中庸文化对中国人的审美起了决定作用,因而体现在建筑上则特别重视对中庸、平和、合蓄深沉的美的追求,其风格就继承发扬了下来。而西方,由于每个时代都有新的建筑思想理论和人物出现,且欧洲历史上民族众多,各民族自己的传统建筑的形式风格各异,因而在沿袭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也不断创新,呈现变化多样的建筑风格,这也充分体现了其文化的多元性。
再次,建筑风格也体现了神权与君权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地位。西方建筑的经典制作、精神文化、民族文化心理、精神价值观都体现在宗教建筑上。西方的建筑向往空间,向往神所居住的地方。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维也纳斯特凡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等是最好的例证。西方建筑虔诚地向往天空,把人类的一切都愿意交给上帝,让神来统治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的世界。相比,中国的建筑坚定地抓住大地。中国建筑中,不管是民间住宅还是帝王宫殿,几乎都是一个类似于“四合院”格局与模式。中国建筑的美是一种主体统摄之下的群体美。北京故宫,明十三陵,曲阜孔庙等,无一不是以重重院落相互勾连而成的巨大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同时,中国人讲究时间与空间的统一。这些思想反映在建筑里,就是至高无上的君权思想。一个建筑群里,主体建筑引领着无数小建筑,统率着小建筑,就如同人世间君王统领着他的臣民。在一个建筑群中,单个的建筑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在人世间,单个的人也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这就是中西方建筑中神权与君权的分别。
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是东方建筑文化的精华,西方古典建筑文化是欧洲建筑文化的源泉。中西方建筑在形制、布局和风格上的差异,清楚地表现出两种传统文化的差别:共性与个性;也反映了中西方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差异:单元与多元。
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虽然中国的文化艺术是一个人的马拉松,西方艺术是几个人的接力跑,但对比中西建筑艺术,我们发现,虽有许多不同点,但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它们虽各自形成了一种制度和法式,但同样都取得了和谐独特的艺术效果。也正是因为不同,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才让这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风景。
关键词:中西方建筑;建筑艺术;差异;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中国擅长以木构体系为造房的主要结构,从夏商一直延续到明清,其建筑发展性具有稳定、持之以恒特征,形成了世界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独特建筑艺术体系;西方古代建筑体系是以石材为主建造结构,无论是从古希腊建筑柱式运用、还是到古罗马建筑时期建造技术、艺术、型制、理论空前发展,以及到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出现,和后来兴起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均都表现出建筑风格在不同时期变革所留下的历史烙印,展现了西方人较高艺术修养与智慧。
一、中西方古代建筑文化上的差异
1.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建筑
中国古源地是以黄河流域为主,其气候温和,国家经济发展以农耕为主,所以人们相信丰收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讲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顺其自然,将人与天地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和谐发展。因此中国建筑注重因地制宜,讲究风水,这一点园林建筑就有所体现,“虽为人作,宛若天开”,充分表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意境。另外,中国古建筑也受着周礼之制的影响,如宫廷建筑———北京故宫,平面讲究中轴对称,纵深布局,三朝五门,前朝后寝,创造了高低错落,起伏开阖的群体空间,象征了九五之尊、皇权至上的思想。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北京天坛总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即取此意。标志性建筑祈年殿,优美的体型和高超的艺术处理,被人喻为我国古代最优美的建筑之一;其平面形式为圆形,周边12根柱,象征12个月,中心四根金柱,意为四季;外观为三重攒尖顶,处于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高处周围苍松翠柏之上,使人感觉屋顶就是天穹,令人海阔天空,好似天地相合之处。
2.“人”与神性为主题的西方建筑文化
西方建筑文化发源地希腊,被喻为欧洲建筑的摇篮。它地处地中海北岸,东临爱琴海,属海洋性气候。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所以建筑突出以“人”为中心,如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多立克式、奥尔尼式就隐喻着男人和女人。高耸的石柱支承厚重的梁枋又象征着对“力”的崇拜。西方人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如在西方古代园林建筑别注重人工修饰,将植物剪裁成规则的几何图形,有序整齐的排列,体现建筑是位于自然之上的。到12-15世纪欧洲进入了一个宗教统治的时代,基督教保持着绝对统治地位,具有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高耸的构图和玲珑剔透的雕饰,表现出神秘敬畏的感觉,走进教堂仿佛走进了神殿,通过人与神的对话使教徒心灵得到了洗礼,感受着超尘脱俗的感觉。
二、中西方古代建筑外观形式上的差异
1.中国的斗拱建筑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形式特征显著,与世界上其他建筑截然不同。中国古代建筑由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组成,结构形式以木构架为主,由立柱和横梁承重,屋顶多为坡屋面,不但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其外观形式的多样化,与高低错落的起伏勾勒出中国古代城市丰富的天际线。屋顶的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及卷棚顶等。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体系中的“斗拱”是最显著和重要的构件,在审美上有极高的价值,它位于柱顶、额枋和屋檐之间。斗拱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由大变小、由雄伟变纤丽,不仅在结构和装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为建筑各部分和各构件大小尺寸起度量单位的作用,在2”1”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就隐喻着中国建筑文化的代表—斗拱。对比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外形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规模和尺度相对较小,但是中国建筑不以单体取胜,而是注重虚实结合的群体空间布局,传统的建筑群基本是一组或多组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构成,即所谓层层深入院落空间组合。这种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对于建筑群则以“院”来表示,所谓“无院不成群”,这是东方建筑所追求的独有的特色。
石制梁柱为特色的西方建筑
以西方为代表的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一种以石制的梁柱作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经过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世纪初,成为世界上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建筑体系,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古典建筑。用石制的梁柱围绕着建筑主体,形成一圈连续的围廊,柱子、梁枋和高耸的穹顶勾勒出西方建筑的主要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柱式的变化,对欧洲后来的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建筑强调个体的表现,在建筑外观形式处理上变现几何比例和数字关系,建筑庞大的体量和巨大而又高耸的穹顶,赋予了一种向上和四周扩张的气势,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中西方古代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1.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材料多以木材为主,中国人对木的宠爱就像西方建筑多以石材为主一样。建筑材料的差异首先在所在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古源地以黄河流域为主,土木材料在这一带储量丰富,气候干燥少雨不但有利于木材的防腐,而且价格低廉,它比石头更容易取材。在《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可见木构建筑材料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如《左传.襄工二十七年》记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五材就是指金、木、水、火、土,而石却在外。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主,屋面上的瓦、墙体的砖都是用土和水,用火烧制而成。中国古谚语所谓“墙倒屋不塌”,说明墙不承重,都是由木构架来承重的。且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上,木材是多么重要。
2.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
西方建筑发源地古希腊所在地理位置地势崎岖,河流湍急,石灰岩和大理石储量丰富,这为石构建筑提供充足的材料资源。在气候方面,这里属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如选用木结构更易腐朽,所以石材建筑从这里开始广泛的运用。到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又发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这种人工制作的石材为拱券结构的建造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为将来建筑材料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纵观西方古代建筑,无论教堂也好,宫殿也罢,以至于一般的建筑也都和石构是分不开的。中西古代建筑这一木一石,一柔一刚,可谓泾渭分明,各有千秋。
四、中西方古代建筑装饰上的差异
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艰难的转变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也是有赖于文化的转变。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轨迹是较为清晰的话,那么,近代以来的转变似乎显得非常复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差异较大。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现实及未来生活的复杂要求,远非机械地搬用某一种传统方法、途径,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必须博采所长,取我所需。另外,对于本特色的创造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结合具体地点、条件,对设计要求作具体分析。在创作方法上,采用“抽象继承、迁想妙得”的原则,可能会找到一条新途径。吴良镛提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并且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予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同时应当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挖掘出传统建筑艺术的时间和空间内涵,首先是要重视和恢复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功能,不能只把建筑艺术作品当作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更不应当只抓其眼前的物质功能。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设计既求神似,也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关键是根据地点、条件的需要。而“迁想妙得”,“迁想”是将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对象的形象中去,“妙得”是指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②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Abstract:China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t inherited the one h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le the other has been the impact of western architectural forms, but at that time under the China's semi-colonial, semi-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two architectural styles were not integrated and developed in theparticular kind of environment. This paper form only gives some brief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from the side of architectural Modeling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h to reflect some of the features for the purpose of giving the inspi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s of construction modernization.
Key words:modern; architectural form; architectural culture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关键词】中外建筑;文化意念;建筑结构;差异
建筑的英文是Architecture,这个单词是由Archi和tecture组合而成。这两个单词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哲学和技术,说明建筑是最高技术与哲学的综合。如美国建筑师路易·康所说,每一个建筑都有它的精神灵魂。
一、中外建筑的结构差异
在欧洲文明发展史上的两河流域,由于当地缺少优质石料而粘土资源丰富,导致砖结构的发展。砖的使用又促使叠涩式和辐射形的拱券和穹窿结构出现,这就是巴比伦建筑的结构特点,。古希腊由于当地石料丰富,创造了石梁柱结构体系,形成灿烂的古希腊建筑。像加特农神庙等建筑的立体面上,常投以柱廊。柱式和柱廊的设立是为了换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表现人类的曲线美。
而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特征便是以“框架式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就是先用粗壮的木柱构成房屋的大致结构框架,使得主要木梁可以支撑整个房屋的重量,然后再用不同的木柱一步步搭建。因为主要的木梁承载了房屋的重量,所以四周的墙壁不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中国建筑是世界上最早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其原因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处于黄河中游地区,这里是以黄土高原的黄土为材料而创造的夯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木构架的。
二、中外建筑的文化差异
外国古代代表性建筑主要是宫殿、陵墓、庙宇、教堂,这些都通常是形而上的精神要求。古代人知识未开,他们把未知的苍茫宇宙、世间万物理解为神力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塑造上常把空间处理得幽暗、神秘,气氛压抑、威严,外观圣洁、庄重。体现出让宗教主宰人们灵魂的设计意图以及对于神灵敬畏崇拜的精神内涵。
同样在现代西方建筑中,例如圣家族大教堂,它作为新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代表,闻名于世。它依旧以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雕塑、壁画等为特点。其内部以修长的束柱来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其设计者高迪,将教堂的三个立面分别以隐喻的手法象征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诞生、受难与复活,并将教堂原有的方塔改为圆塔而且增加到18个,分别表耶稣的12个信徒、4个传教士和圣母玛利亚,而中央最高的一个塔尖象征着耶稣本人。不仅是塔尖的数目具有一定的含义。高迪通过隐喻和装饰把教堂的纪念性推到顶峰。像这样的高直建筑,其异乎寻常的比例和高耸挺拔,都给人强烈向上感,似乎要把膜拜上帝的灵魂带进天堂,体现了人们对于宗教神权无限向往的精神内涵。
中国故宫是典型的院落式组合建筑群,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是按一定规划建造的。其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并沿着这条中轴线依次按照皇权、地位、作用等来排列建筑。故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极强的封建性,建筑又是皇权的象征之一,于是在开间形式、屋顶、颜色、平面柱网都有很森严的等级制度。
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在于讲究人伦次序,注重现实人生,淡化了,它始终都要灌输现世精神,体现儒家思想,是一种传统的,重视人的群体生命意识。就像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就像手中画卷,必须组建展开,慢慢体味,不可能同时看全。
三、中外建筑的风格差异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希腊人高度的建筑才能和大量的建筑活动,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建筑不以宏大雄伟取胜,而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欧洲建筑作为西方建筑的杰出代表,它体现了对雕刻式建筑的追崇,但欧洲建筑并不只有结构美,还有立体美学建筑。以圣家族大教堂作为代表的西方建筑,最明显的特点便是石材筑成,所以,在西方古建筑中色彩的运用就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石材本身的固有色。另外,不得一说的便是其拱券技术,这项技术从罗马建筑开始为之后的哥特式教堂,清真寺等建筑都有着至深的影响,它为实现开敞的室内空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同样,以故宫作为代表的中国建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善用色彩。鸟瞰整个故宫宫殿,第一感觉便是色彩浓重,金碧辉煌。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经久耐用,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以后有用朱红色装饰柱子、梁架。尤其是在皇宫,寺庙,多用黄色,红色,明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和寺庙才能使用。
四、结语
中西方建筑由于在文化、地理位置上的不同,导致两者有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化注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视科学与宗教,所以,圣家族大教堂和故宫两者尽管都有宏伟感,但两者的本质完全不同,一个是对宗教,对耶稣的崇高之情;一个是皇权至高无上的统治情怀。再者,西方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利用科学的理念进行分析演进,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顶技术;从哥特式建筑的尖券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都发扬了西方人勇于专研、创新的精神。中国的建筑是相对保守的,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木建筑的相识和所用的材料三千年不变,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时间较长,同时也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盛产木材有一定的关系。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含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都能从中西方遗留下来的历代建筑物反映出来。但作为一名现代人,能深切的感受到这些古代建筑深厚的艺术价值,是人类建筑史上一笔珍贵的财富,影响着每一位前去瞻仰的游客,为历代后人所适用。
参考文献:
[1]金雅庆.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大家》2010年第6期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
[3]鲁石.你应该读懂的100处世界建筑.陕西师范出版社,2007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西方风格;文化结合;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物质富裕的同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上,确切的说是艺术品味的追求,这些可以从居住的家庭室内装修及装修设计等方面体现出来,也就是室内设计的风格。室内设计中,融入西方元素,实现中西合璧,也是较常见的设计方式。
一、室内设计的概念
建筑学中对“室内设计”的定义是,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功能、技术、艺术的综合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或生活)、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造型艺术、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创造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使用和审美需求。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室内设计和空间组合,室内表面艺术处理,以及室内家具、灯具、陈设的造型和布置等。
这是建筑学中的定义,其实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定义。因为,室内设计从设计的角度分析,设计要与时俱进,也就是俗话说的“跟潮流”。设计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在不断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室内设计内在行为和概念,其实是一种艺术,一种室现实内涵与历史生成的艺术体现。特别是在文化信息交流迅速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结合,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设计艺术演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室内设计起步较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行业设计技术,在人类的很早时期就已初见端倪,但由于诸多的原因,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整体性、完整性的理论体系。随着环境保护日趋提上日程,室内设计的核心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低碳、环保”等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关系。
室内设计一开始并未单列出来,它是属于建筑领域的范畴。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文化享受成了一种潮流,生活环境受室内设计理念、设计水平的影响,有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室内设计这一行业,也逐渐脱离了建筑的范畴,演变成了自己独有的一派。室内设计制度,也在逐渐的规范、健全、完善,从设计制度、设计操作,逐渐与国际缩小差距,并实现真正意上的接轨。
三、室内设计中中西方文化结合现状
纵观我国的建筑历史,其文化根源深远,但是室内设计概念的真正形成,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国的室内设计发展历程极为坎坷,最初,国人追求的是西方文化室内设计理念,后来,演变成民族特色元素和西方文化元素结合,再到现在的“低碳,环保”。室内设计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有多元性,有复合性,有民族性,也有艺术性等多种呈现形成特点。
(一)室内设计中西文化结合起因
早在明、清时期,很多建筑的主旋律都是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合。在那一时期,欧洲的传教士、对中国的派出留学生,甚至后来的侵略者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近代的华人出国留学人数增多,学习西方,结合中方文化等,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厚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建筑设计的理念,建筑设计的风格,还有建筑的室内设计上。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有的甚至产生了崇拜,国内的设计者们对欧式风格,也表现的越来越陶醉。这种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也可以找到踪迹,如北方城市的一些欧式建筑,还有一些室内的欧式设计等都说明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室内设计影响是深远的。
(二)中西方文化结合的特点
中国明、清时期的华丽繁褥,意大利的洛可可独特的不对称美,这是不谋而合的,原因是中西方在这点上有相同的审美情趣,但是这种风格的相似,是源于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历史背景。这在中西方文化的结合特点上更能体现出来。
1.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中国的室内设计,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基本是参照着西方的设计风格完成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人们的生活品质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个性与潮流的追求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室内设计的风格,不能仅仅停留在参照或者照搬西方设计风格,而是在其中符合时宜的加入了多民族化元素,其结果就顺利成章的形成了多元化室内设计风格,这种多元化为一体的设计风格,在未来的发展上会渗入更多的民族特色,有中方的,有西方的,这种多元化的设计风格正好满足了人们个性与潮流的追求愿望。
2.中西文化结合的差异性。从西方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影响是深远的,因为至今西方的建筑设计中透露着中世纪的古典元素。这种影响同样在中国近现代的室内设计中存在。其实,最初在中国的设计中出现的中世纪元素都是最原始的形式。最后随着演变和发展才有了今天中西结合,但是又有差异性,这主要体现在设计的材料和工艺,还有设计的形式和空间纬度方面。例如,门窗的设计样式、地面的图案装饰、建筑结构的还有家具制作、摆放等多方面的差异与共存。门窗有原来传统的四方形逐渐发展到带有尖角、棱角搭配的中式特别风格。地面的图案装饰设计是由西方的大理石与具有中方传统吉祥纹图案结合。空间情感上的表达,也逐渐趋于稳定与平衡。空间布局上多见对称形式,家具的制作、摆放,也多为对称。另外,界面的装饰上也体现着西方中世纪的元素。中国的传统室内设计是对室内各个界面的修饰,是平面化的,空间意识弱或者无空间意识。例如,彩色玻璃的镶嵌画、马塞克壁画和镶嵌画等这些都走进了中国的近代室内设计中。
四、中西文化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西方文化的本土转化
室内设计中,中西文化结合的过程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和糅合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注重设计的原创性、多样性、文化性,还有重要的实用性。要综合运用建筑学、设计学、美学等各文化元素的特点,将西方文化的经验和结晶转化为本土的艺术风格。室内设计从建筑学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了一门独立学科。它承担着多方的责任。因为室内设计理念无论是西方的,还是本土的,都是为了延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享受模式,是从专业的机能设计、技术设计向艺术方向转化。这一过程中,融合着设计的至高理念,也结合着中西的文化,注重着陆于实用性,生根于本土。
(二)中方文化的合理糅合
未来室内设计理念和风格的发展中,中西文文化结合的生长点会更高。随着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密切复杂,中西文化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也促使西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按捺不住的热情,出现了鲜为少有的中国热。对中国的好奇,对中国的历史的探索热情,促使了西方对中国这个异国情调关注,马可波罗的“中国遍地是黄金”,都是对古典中国的兴趣体现。中国的特色服饰、特色设计等多种的特色风格吸引了西方人的眼球,实现了他们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中西文化的结合和交流将成为主流,这种具有历时性的文化基础,奠定了西方建筑文化、文明的艺术新时代,巧妙的借助东方的先进文明,结合自身的交流融合,最终超越了自我。这种西方崇尚中国风的理念和狂热,也必然会刺激中国的室内设计者们的灵感,促使风格迥异的设计理念向着绿色设计、中国实用式设计的方向转变,这就对中西文化结合的结合点、生长点提出了更高的要去。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国际之间竞争与合作交流也日趋突出,中国的室内设计理念逐渐得到世界认可和发展。中西方文化的结合是经过多种文化思潮的融合、消解,并将最终体现在室内设计风格之中。这也是社会文化大繁荣背景下,人们的文化素养、生活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方海著.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国刚、吴莉苇著.中西文化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林永匡著.民国居住文化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张永和.非常建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赖德霖著.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一、木材与石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主要是儒家文化,儒家礼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理念也渗透到建筑艺术中。在孔子儒学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与社会等级制度密切相连的建筑形式。中国建筑作为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即使一些砖筑的地下墓室和佛塔,虽然用的是砖石结构,但外表仍然模仿着木结构的形式,可见木材在中国古建筑中所占的统治地位。(参见孙洁、 李向辉、 张长平《试论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载于《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第10期)也因此有“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的说法。作为西方古建筑代表的古希腊、罗马帝国的建筑,多以石材为主要材料,强调的是建筑数据的精确和严格。同时,西方建筑流行以墙体承重,由砖和石头砌成的巨大墙体能够达到更大的高度,屋顶采用半拱型结构,这成为了西方建筑的标志。
二、天人合一与神人合一
如果把西方建筑比喻成音乐,那么中国建筑则具有绘画的韵味。中国古人神化自然,对自然抱有神秘感、恐惧感,对自然的态度是顺应。中国建筑不是很注意单个建筑的体量、造型、风格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打造空间规模巨大、在平面上和空间上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重和谐、包容。西方则推崇重实践、重实现、重人生的精神。西方建筑是石头砌成,早期十分黑暗,后期有阳光自高处照射,都是控制人的精神,强化神秘感的设计。(参见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第3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西方建筑重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透视、比例和韵律等造型原则,重对立、斗争,强调人对于建筑空间进行理性的控制。
三、模仿与写意
西方人认为人体是世上最美的曲线,古希腊建筑的不同柱式就是对人体美的模仿,众所周知,多立克柱式是男性雄壮、伟岸的展现,爱奥尼柱式则是女性柔和美的完美体现。欧洲人较重视理性思维,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西方建筑特别重视数学的模数比例,在建筑的总体布局上较为强调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如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其正面的高宽比正好是1:1.618,符合“黄金分割”原理。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感受、领悟和把握,即具有很强的写意性。英国的弗莱彻说,“西方人心目中的美术,只有绘画为中国人所承认。雕塑、建筑以致工艺品都被视为一种匠人的工作,艺术是诗意的(情感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转引自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第3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中国人讲究逼真,而且是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
四、封闭与开放
中国的传统建筑,如宫殿、园林、庙宇、民居对外封闭自成一个系统。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故宫,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北京四合院、云南民居“一颗印”以及广东潮汕民居等等,都是缩小版的“紫禁城”。这些民居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外墙而不开口以通风采光,这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这种封闭的人居环境与当时闭关锁国的国家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与中国建筑的封闭深沉形成对比的是西方的古代建筑,强调张扬、开放、炫耀,以外部空间为主,中心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大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比如建成于1756年的法国凡尔赛宫,立面是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就是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堪称理性美的代表。凡尔赛宫的几何形花园是以建筑的大厅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参见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第42页)
五、内向与外向
中国人营造的建筑空间,多呈现出外部空间简单坚固,而内部避世脱俗,别有洞天的审美情趣。注重封闭空间形成的心理距离,倾向于内向、防范心理的处世之道,这似乎与儒家“外求自保,内得心安”的思想取向同出一脉。而西方的布局、构图、意境等方面都力图给人眼界开阔、雄伟壮丽、结构复杂之感。其几何造型的结构布局体现了天人对立、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这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西方人征服自然的外向、侵略与探索的精神意向。正是这种否定与叛逆,造就了西方近现代建筑丰富多彩的面貌,一个又一个的流派风格各异,连绵不绝,与我国几千年单一的建筑形式形成鲜明对比。
六、共性与个性
中国儒家思想讲究中庸、平衡。中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个体服从于整体,追求和谐。西方哲学理性思维强调对立、自我,注重表现个性的张扬,如巴黎圣母院、高达320米的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等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给人以突出、激越、挺拔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中国建筑特别重视中轴线,从宫廷到官府、豪宅、寺庙,都有一条坐南朝北的中轴线,两侧布局对称,呈现出序列化的空间模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北京故宫的布局形式。西方建筑却不讲究这些,即使有中轴,也不一定正南北,建筑布局也不追求对称,而呈现出一种放射状的构图,反而突出差异与不规则性。例如欧洲中世纪城镇就是以教堂为中心,而围绕其布局的宫殿、住宅、修道院等等,也都各有其独立的中心存在。
七、静态与动态
中国古建筑展现给人的视觉范围是小的,但给人一种小中见大的感觉,一棵树,一块石头,欣赏者能从中窥见一片林和一座山。其布局注重虚实结合,结构强调动静结合而静多于动,这种构思和布局有利于塑造疏朗、雅致的环境空间和凸显自然、协调的气质。而西方园林里的瀑布、喷泉和开阔的动线,规模宏大且动态感强,展现出一种奔放、热烈的气势。
八、含蓄与外露
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逐步走向“和谐”与含蓄之美。以内封闭的内部空间组合,自然的建筑装饰设计,给人以亲切、安闲、温馨、舒适的审美感受。西方的古典建筑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石头、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质感生硬、冷峻,缺乏人情味。在建筑的外形结构方面,西方古典建筑以夸张的造型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引发人们诧异、亢奋的审美情绪。西方古建筑的空间采用挺拔向上,向高空垂直发展的形式,同时,西方古典建筑突出建筑的个体特征,每一座单体建筑都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的风格魅力。
九、主体与客体
中国建筑跟人一样是有前后之别有方向的。在中国建筑发生的黄河流域,是以坐北朝南为原则的。一座中国的住宅,实际就是主人宇宙观的实现,就是主人身体构架的影射。中国人与他的建筑是合而为一的,所以建筑的方向也就是人的朝向,所以南方在前。与中国的宇宙观截然不同的西方人认为建筑是客体,观察此面建筑而立,所以北方在前。一座简单的三合院,俯瞰图就像一个张臂向前的人形,房屋就是正身,两厢就是两臂,围拥着一个自己的天地,那就是天井。而这个天井似乎象征着房主的心脏。每一中国住宅的主人都有君临天下的姿态,只是天下的范围不尽相同而已。
十、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儒家礼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中国人总体性格特征是比较含蓄、封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设计思维模式的停滞不前。传统成为国人眼中不可逾越的巅峰,而新的东西是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积淀的,只能采取肯定的方式去部分继承。在建筑上,中国人也不乏创造力,否则也不可能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木构架建筑,但是封闭的思维模式使我们固步自封,从而停滞不前,建筑外观也大同小异。
传统建筑的精华并不止于四合院、大屋顶、斗拱等表现形式,更在于这些形式内在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学习传统,并不是要全盘照搬,而是要古为今用,目的是带来灵感和启发。建筑现代化是根本的趋势,而传统将使现代建筑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传统与现代化既对立,又相辅相成,传统不能束缚现代化的推进,它必然要受到新的结构、材料和技术的冲击,而没有现代化为基础的传统,则失去了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关键词:城市建设;设计风格;现代建筑;创意;趋势
一、设计风格的创意趋势
21的城市形态日新月异,建筑设计风格的创意趋势也在人们不断探讨声中去完善,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我们将其发展趋势概括成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重视所在地的文化脉络;符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采用简单技术,并运用技术的公众意识;树立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的意识,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结合气候条件,采取别动式能源策略,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环境损害,避免资源和建材的浪费。
二、传统建筑的布置理念
在保护自然环境,使技术、艺术、环境相协调方面,传统建筑可谓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朴素、实用、灵活、适应性强,真正完全体现了周易美学“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饱含着我国各民族的智慧创造和多民族的文化交融。如北方民居多屋顶厚、墙厚,庭院宽大、开敞以求得更多的光照,而南方民居多为天井高深,庭院狭小,室内空间高敞,因为南方需要躲避烈日和利于通风以追求更多阴凉。封闭式的颇具华丽气质的北方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从中可以窥视出我们赖以存在的历史环境、生活习俗、文化层次、经济水平等等。而其设计强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对自然资源及景观的破坏减小到了最低限度,同时获得了最为纯真的精神享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因借自然,最终目标是追求理想的生活环境。
三、现代建筑形态的发展
现代主义建筑共同的特点是反对装饰,而以基本几何形体为构图元素。墙面平滑光洁,钢与钢结构的轻巧特点及金属制品和大片玻璃的晶莹反光特征暴露无遗,建筑形象简洁明快且风格显明,其样式和历史上的建筑没有联系,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现代建筑通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至今已步入一个新时期,人们已从工业化产生的那种机械、纯净、冷漠的理念中走出来,转入后工业化时代,向往自然、丰富、热烈的情感需要,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以及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等方面。在全世界的建筑设计领域里,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建筑设计的多元化。中西方的文化从古至今存在极大差异,从肤色、语言、图形、信念到生活方式,而各自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的趣味也有很大的区别,从而展示了不同的文化脉络:一个有力、明确、具体;另一个则含蓄,体现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情趣。
四、建筑形态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文化的自身沉淀和发展会使建筑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得以延续。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生态系统,应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探索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在各方面的结合方式,把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融汇至现代建筑文化中。如今的设计已走入多元化时代,核心在于设计人类自身,设计目的除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外,还应以提高全人类文明素质及审美情趣为宗旨,辨证地认识民族文化,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使得设计文化中既保持地方文化特色,又有传统与现代结合新境界。
中国的建筑,它的生命之魂主要受儒家、道家与佛家的哲学、伦理学、美学与宗教思想影响。然而,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保护特色的问题,一些特色街区经过改造后,加重了现代化的气息,淡忘了原本的传统氛围。面对着这种现状,不难看出,历史文化名城也需要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城市现代化,而如何在发展中采取保护与建设两全的措施,一边发展城市文脉,又不忽视城市精神等一系列问题是我们探索、表现建筑的文化性时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五、地域文化与城市建筑环境的结合
建筑是人类历史进化的有力写照, 一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受到地域性的影响, 呈现出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 如西方建筑、我国江南水乡建筑与北方黑土的建筑无论在构造形式、建筑色彩、用材选址、造型美学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其自身的独立发展是分不开的。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 经济的全球化更促进了开放,开放意味着文化的相互渗透,优势当然显尔易见,但与此同时是对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却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冲击。建筑文化为了不被同化,争取着自身的发展空间。如今,建筑设计不再是单纯以建造人类栖身庇护场所为目的, 而是融合了技术、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复杂的统一体。建筑文化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对于地方传统和古典的借鉴就应是对这种内在规律的吸收, 把抽象艺术的隐喻渗入到我们的建筑作品中,以达到对传统的继承。
六、关于现行建筑形态设计手法的探索
中国建筑师中间,总有三个问题争论不体:能不能既搞新建筑又不破坏老环境;能不能使颇有特色的中国建筑的旧形式经改造后适合现代化使用;能不能使中国建筑的旧形式与新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任何一座历史古城中,新与旧建筑并存是不可避免的。强调地方风格和乡土气息,发掘历史和文化根源,运用传统建筑的元素是协调新与旧之间的桥梁。从传统建筑的形体、空间、色彩或材料运用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构件,经过凝练形成新建筑的有机部分,能使这个新旧结合的群体协调统一,升华至新的艺术境界,使得建筑的空间形态达到完美统一。
结语: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设计风格作为一种城市文化与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建筑、建筑的民族性成为建筑的关键性因素。而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中应包容历史,融合文化,并且离不开新的创意。建筑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设计创意的根本。
参考文献
1、《21世纪新型建筑的特点》,赵里云,2005(04)
2、《设计美学》,徐恒醇,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
3、《浅议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周金萍等,住宅科技.2001(06)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培养策略
1.引言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英语教学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国内人才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从单纯语言型人才转向语言和文化的复合型人才。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衡量英语人才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英语教学策略的角度来说,重视对语言中文化知识的传授已经成为我国当下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其中一条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按照《文化语言学》一书中对文化的分类,文化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邢福义,2008:8)。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制度文化(institutional culture)指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如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等。心理文化(mental culture)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
语言作为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语言,并且总结出语言的使用规律,在社会交际中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共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存在的人文生态环境。语言对文化起着传播和继承的作用,而文化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这样的认识对学习语言文化和培养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3.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实践并举的方式,使学生沉浸在语言与文化的世界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下面拟从三方面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具体措施。
3.1语言与文化的转化
在语言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因文化背景知识缺乏所致的错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让学生透过语言了解文化,同时,熟悉文化,又更加准确地使用语言。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导入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
(1)启发——对比并施,即教师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学生熟悉的相关中国文化进行讨论,
然后导入西方文化加以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往往有不同的内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词法、句法、篇章等方面对英汉语言和文化进行对比。比如,“望子成龙”在《汉英成语词典》中的英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i.e.win success in the world)。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答“龙”在中国的象征意义(帝王、神圣的象征),然后对比介绍“龙”在西方人眼中则是罪恶的象征,并指出西方人爱狗的传统。学生在认识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之后,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使用语言时应注意得体。再如,在汉文化中,松、梅、竹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赞美其不畏严寒,傲然风雪的品德,但是在英语中pine trees,plum blossoms 和bamboo却没有汉文化中的蕴含意义。
(2)归纳——演绎并举,即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语言文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也可直接呈现一般规律,让学生加以证明。例如,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播放一系列能体现典型中西文化的图片或短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反之,在了解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化信息证明。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对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灵活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英美文化,从而对语言文化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
(3)观察——思考并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英美生活情景短剧,让学生观察剧情中人物的表情和语言行为等,找出剧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做好详细记录,然后整理、分析并总结。教师也可选择播放带有文化色彩的图片、图表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的语言文化现象。由于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汉语文化环境中,与英美人的接触很少,为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障碍。幸运的是,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工具,学习积累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教学策略是以教师引导为主,使学生从感性上对中西语言文化有一定了解,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打好语言基础。
3.2活动与文化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整个文化作为教学背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理解文化,最终激发学生探索文化,认识世界。以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活动为例,说明定期组织课堂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针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笔者安排了两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活动,即“文化联播”和“下一站”。“文化联播”是每次课前由两名学生进行oral presentation,主要介绍中西方的文化现象。“下一站”是笔者安排的“学期旅行计划”,即以教室为场景,教师和学生一起“走遍”10个国家。这个活动两周举行一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时间收集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料,如地理、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文学艺术、文化传统、等。每到一个国家都由一个小组负责导游解说,其他“游客”则需要制作出文化海报作为“纪念”,并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交流会”,分享对“所见所闻”的感受等。这两种活动贯穿了整个学期,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想要了解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活动还可以多种形式在课外展开,如文化专题讲座、英语角、文化周、经典电影周、节日Party等。总之,教师要在课内课外充分营造语言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形成跨文化意识。
3.3交际与文化的碰撞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共性使交际成为可能,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中不断地锻炼强化跨文化意识。学生因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做到了自如、得体地跨文化交际。教师可以组织文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体验、感受跨文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功顺利的跨文化交际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使他们更加注重发展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4.结语
教师要引领学生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的三个重要因素。懂得了交际对象的语言,只可能为双方开展交流创造可能的条件。只有懂得了交际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所在的文化环境,才可能为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更进一步的合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这样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教学要走出费时多、效果差的困境,还得在英美文化教学方面多下工夫。
参考文献:
[1]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词典组.汉英成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