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桃嫁接新技术范文

核桃嫁接新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桃嫁接新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核桃嫁接新技术

第1篇:核桃嫁接新技术范文

一、材料

1.砧木夹米桃和未挂果核桃大树。

2.良种穗条在当地选择丰产性好、薄壳、果仁大、取仁易的核桃树作为优良母株,在上面采集一年生营养枝作穗条。

二、穗条选择处理

1.穗条采集在确定的优良母株上采集芽苞满、芽苞密、粗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枝条作嫁接穗条。

2.采集时间在嫁接前一年12月(农历冬至以后)至嫁接当年3月(农历二月以前)萌芽前。

3.采集后要及时用蜡封住剪口,并及时装入塑料袋子,再用锯木面喷水隔层放置在纸箱内,并放于阴暗处。

三、嫁接时间

嫁接一般在农历正月中旬至二月上旬,日均温15~30℃,天气变暖,树木开始萌动,形成芽苞或小叶。

四、嫁接方法

1.锯砧在砧木表皮光滑并无节处锯砧,以便捆扎薄膜。竖砧木要锯略斜一点,便于树液流出,不浸泡接穗;横砧要锯与砧木垂直,用刀削平砧木锯齿线。

2.削砧用刀在砧木皮层向上斜削4~6cm长,深至纫皮部,宽根据砧木而定,向下轻划一刀长2cm。

3.选穗选用粗状、芽饱满、具有2个以上芽的穗条进行嫁接,以增加成活率。

4.削穗接穗削成马耳朵形,削面长3~5cm,接穗背面两侧用刀轻削表层,以便穗条皮层插入砧木纫皮部后能紧密接触。

5.插穗用力要均匀,力过大会插坏皮层,使接穗与砧木的木质紧密结合为宜。

6.捆薄膜先用薄膜捆紧密封砧木锯口,然后用薄膜捆紧接穗和砧木,砧木和接穗间不能有透气孔。

五、嫁接后管理

1.放水嫁接后水分过多会泡烂接惠的皮层,影响成活率,需及时在砧木基部下方用刀斜砍到木质部。放水程度根据当地雨水情况而定。

2.抹芽将砧木上发出来的嫩芽随时抹除,以保证嫁接成活枝芽的水分和养分,确保正常生长。

3.松膜待嫁接成活后新梢长到20cm左右时,将薄膜解开后又将此膜在原处包好,不能包得过紧,以保护枝芽愈合组织正常生长。待7~8月份将膜全部去掉。

4.剪叶绑架嫁接成活枝长到30~40cm时,要及时将枝条叶片剪掉一半,并用木条将嫩枝绑在母树上,以免风折损失。

5.摘心嫩枝长到30~40cm时,要及时将枝尖摘掉,阻止高长,促发侧枝生长和防风折,以保证新枝营养。

六、嫁接成效分析

1.总体成效2008年度全县在阿兹觉、黑马等5个乡(镇)、8个村、11个村、115户农户中进行核桃高桩嫁接换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共嫁接改造原生核桃树2 433株,成活2 114株,成活率为87%,嫁接枝头18 888枝,嫁接成活枝头13 722个,成活率达72.65%。

第2篇:核桃嫁接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 覆膜 育苗 嫁接 管理技术

核桃(Juglans regia),为胡桃科核桃属,原产于伊朗及我国新疆等地,我国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北部均有分布,黄河中、下游为其集中栽培区。核桃喜光,属温带树种,耐低温,不耐干旱和瘠薄,忌涝,寿命较长,为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适生于微酸性至微碱性(pH值5.5~8.0)砂壤土。核桃与扁桃、榛子、腰果并称为“世界四大干果”,其经济价值极高,是我国传统的经济树种之一。退耕还林和经济林建设中大面积推广栽植优质核桃,高尔塬林场苗圃通过培育优质核桃苗试验发现,覆膜核桃育苗技术出苗早、生长快、实生苗木当年出圃率高。现将核桃覆膜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一、种子处理

1.采种子

提前1~2年选好采种母树,以向阳山坡、无病虫害、果实饱满、壳薄、大小年不明显、产量高的壮年核桃树作为采种母树,采种季节以9月上旬(白露前后)为宜,以充分成熟、自落果实为佳。留种果实应比商用果实晚收10~15 d。春播种子,采果脱皮后,用水浮去空壳及不饱满种子,摊在阴凉干燥通风处晾3~4 d,即可贮藏。秋播种子果皮不需脱落。

2.贮藏

春播种子需贮藏过冬,以沙藏为宜。将阴干的种子用湿沙(粗沙)分层贮藏,沙含水量3%~4%,以不粘手为宜,1层种子(厚约5~10 cm)上覆1层沙(厚4~5 cm),堆高至30~40 cm,宽1 cm,长度不限,中间放入秸秆通气。翌年春播种前30 d左右,加大沙的含水量进行催芽,并及时检查,如发现种子开裂应及时分批播种。

二、选地

核桃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土壤以壤土或砂壤土较好,土壤酸碱度以中性至微碱性为宜。缓坡地育苗,首先要修成水平梯田后再进行育苗;旱地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做好蓄水保墒工作,以提高抗旱能力;多雨地区或低洼地应先完善排涝设施,防止因雨水过多造成长期浸水烂根。核桃育苗地一般不宜重茬连作。

三、整地施肥

苗圃地应在前1年秋冬季整地,深度约30 cm。清除草根、石块等杂物,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播种前应进行二次整地,并施入足量农家肥。一般较肥沃的苗圃地施厩肥22.5~30.0 t/hm2,土壤瘠薄时施厩肥30.0~37.5 t/hm2。为管理方便,育苗前将圃地整平作畦,一般畦长5~10m,宽2m。有地下病虫的地方,可用锌拌磷45 kg/hm2或代森铵37.5 kg/hm2混拌适量细土均匀撒施,进行土壤消毒、灭虫。

四、覆膜播种

1.选种

将沙藏好的种子稍加晾晒,挑去霉烂、破损的坏种。

2.浸种

对于未经沙藏的种子可进行浸种。将种子放入缸内或池中,倒入2份开水和1份凉水混合成的温水,使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1~2d换凉水1次,使种子吸水膨胀,捞出后稍加晾晒,直到顶部开裂露白即可播种。

3.覆膜点种

覆盖地膜是一种促根节水的技术,可促进苗木生长,提高生长量,使核桃当年可进行嫁接,采用覆膜技术,春季可在惊蛰后提早点种。在打好的面上,点种3~4行,先灌水渗地,要将水一次性灌足灌透,待到表皮稍干,开沟点种。在畦床上开5~7 cm的浅沟,行距35~40cm,株距10cm左右,点种后覆土厚度不能超过种子直径的3倍。播种时将种子在播种沟内放置,使种子的缝合线与地表面垂直,种边侧向一边为宜,其他方式均影响出苗速度。播种量按种子的大小及质量而定,一般为1 500~2250 kg/hm2。开沟点种前,可施入适量多菌灵等杀菌药,防止核桃种子发生霉变。点种覆土后踩实,然后覆地膜,覆膜时,膜间应有一定的露地面积,这样既不影响日后管理时人为活动的开展,又可达到集流与保墒兼顾的作用。覆膜以后,出苗速度比露地播种提前10天左右,可在覆膜后20~30 天出芽露土。点种覆膜20 天以后,每天要对圃地勤加检查,若出芽露土的种子不断增多,要及时将出芽地方的地膜通透拔开,防止烧苗。

五、幼苗管理

1.灌水除草

幼苗出土后,重点要抓好除草、浇水工作,第1次除草应用手拔除,以免损伤幼芽。幼苗生长期,应严抓浇水工作,地表稍干应及时浇水,夏收期间至三伏天一定要及时灌水,防止幼苗因干旱而枯萎或灼伤。

2.施肥

当年要以保苗为主,严格控制施肥量,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结合灌溉或雨天施入适量氮肥,也可加施少量钾肥和磷肥,以促进苗木健壮生长,增强冬季抗寒能力。

3.病虫害防治

核桃苗期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炭疽病、根腐病、金龟子、刺娥、蚜虫、草履蚧等。如果发现虫害可立即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1 500倍液喷雾防治。病害可用1∶2∶200波尔多液或80%退菌特800~1000倍液喷防,每隔15 天喷1次,共喷2~3次。

六、嫁接

1.嫁接时期

核桃枝接一般在萌芽后至展叶期进行,芽接以新梢旺盛生长期为宜。

2.接穗管理

接穗的保存管理要注意用湿润的布物覆盖,以防止失水。接穗最好现采现用,若当时不用,可将接穗捆好后竖着放到盛有清水的容器内,浸水深度10 cm左右,每天换水2~3次,上半部用湿麻袋盖好,然后放于阴凉处,最多存放3~4 天。

3.嫁接方法

枝接多用劈接、切接和皮下接等;芽接以方块形芽接、丁字形芽接应用较多。实际生产经验证明,核桃嫁接成活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接穗和砧木含有单宁物质,遇空气易氧化生成黑褐色隔离层,阻碍接穗和砧木细胞物质的结合。所以为了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嫁接时期和方法,嫁接操作速度要熟练、快速,削面要光滑。并且枝接前2~3 天将砧木剪断,伤流流出后再嫁接,也可在嫁接部位下开放水口,截断伤流上升,同时要选择粗壮而髓部小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后注意包扎,涂上接蜡或用塑料薄膜包扎;接穗紧贴砧木,接口要保持保湿。

4.接后管理

嫁接后要及时除掉砧木上的萌芽,以促进接芽萌发,一般10 天左右除1次。10 天左右检查接芽成活状况,成活的标志是叶柄脱落或接芽萌动,未成活的应及时补接。接芽成活后即可将砧木在接芽以上2cm左右剪掉,以刺激接芽生长。当接芽长到10cm时可去掉塑料条以利生长,长至30cm左右时进行摘心,以利安全越冬。

参考文献

[1]原双进,刘朝斌.核桃栽培新技术[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曹尚银.核桃良种引种指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3]孙元芳.核桃嫁接育苗[J].中国林业,2010(10):53.

[4]王红霞,玄立.春核桃芽接育苗技术要点[J].河北果树,2008(1):53.

第3篇:核桃嫁接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宝鸡;核桃;问题;改进措施

宝鸡市渭滨区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四季分明、气候湿润,特别适合核桃生长发育。从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已大面积栽植核桃1173.3hm2,核桃已成为当地山区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但是在核桃产业的蓬勃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其增收的效益。

1 存在的问题

1.1 核桃品种少,经济效益差

宝鸡市是核桃适生区,自古以来就有“陈仓核桃”、“陇洲核桃”等原生种,但由于品种少,一般也生长在山区,属零星种植,没有形成规模,信息闭塞,科技跟不上,核桃品质无法提高,经济效益差。

1.2 实生品种多,亟待改良

到2011年底,随着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渭滨区核桃栽植面积已有1173.3hm2,但嫁接苗仅有123.3hm2,仅占总面积的11.6%。实生苗生长慢、结果迟、产量低,如果得不到改良,会极大制约核桃产业的发展。

1.3 面积大、管理粗,群众意识不到位

宝鸡市渭滨区的核桃种植,除一些散生木以外,基本上都种在山区的荒山、荒坡、道沿沟坎上,这种立地条件和栽培模式,造成管理粗放。

1.4 基础条件差,防病防灾能力不足

核桃生长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黑斑病、举肢蛾、长足蟓、云斑天牛等,山区果农缺乏科学管理,对病虫害任其发展,没有正确的防治措施,影响了核桃经济效益的增长。此外,对暖冬、早春霜冻等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也不足,也会造成核桃减产。

1.5 专业技术指导跟不上

在核桃栽植、管理等方面,对果农的宣传和培训不够,如核桃品种引进和改良、嫁接和修剪、病虫害防治和科学管理,这些关键技术果农没有普遍掌握,还有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较少,也限制着核桃产业的发展。

1.6 群众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差,影响培训效果

果农文化素质较低,制约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认知能力及接受能力,培训效果不佳。在参加培训的人员中,50岁以上的占到了1/3。他们思想保守,科技意识不强,不能把新技术及时、准确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1.7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核桃虽然是宝鸡市的传统农产品,但发展相对滞后,政府重视不足,没有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缺乏科学合理地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力度不够。

2 改进的措施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转变观念

各级领导和广大果农应充分认识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切实改变观念和工作作风,建立市科研推广综合服务机构,以区林业站为龙头,各乡镇技术服务推广为依托,以村级核桃协会为纽带的四级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各级领导,转变部分农民种核桃不如打工、做生意来钱快的观念。

2.2 完善政策,加大宣传,增加投入

配合《渭滨区退耕还林总体规划》、《渭滨区三北四期工程规划》、宝鸡市政府林业局《2009-2015年核桃产业发展建设规划》等文件,采取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发动。给广大果农算好收支对比账,树立“山当田种,树当粮务”的科学经营核桃新理念,引导新型农民回乡创业,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路子,让核桃产业真正为林农增收致富。同时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对栽植核桃等干杂果的果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补贴。

2.3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制定完善全区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坚持零星种植和集中连片建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在气候、土壤等自然立地条件优势地方,支持龙头企业和大户集中连片种植,也鼓励林农在房前屋后、沟畔崖边零星种植,以巩固并扩大核桃种植面积。

2.4 整合技术力量,培养专业人才

科学技术是核桃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良性、健康的核桃产业建设科技服务体系。一是以区林业管理站为技术指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快速掌握核桃的选苗、育苗、栽植、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知识,做好为林农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的准备。二是聘请相关专家、教授和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土专家,合理选编培训教材,注重实用性、专业性、科学性与通俗性。要少理论、多实例,图文并茂、突出特色。也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针对农户在经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回答。从林农的需求出发,切实日常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三是着重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培育核桃产业科技示范大户,发动他们为本地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和帮助的作用。

2.5 实现良种品种化栽培

从2002年开始,渭滨区成立了中心苗圃,自繁自育核桃苗木,先后引进优良品种如香玲、鲁光、辽核、西扶、中林、西林、新疆薄皮等。但还没有选择适宜栽培良种、栽培模式。要尽快挑选适宜品种,建立良种采穗圃,自繁自育供应优质苗木,并可适当外省外县购进优良树种、优良芽种,实现核桃良种品种化栽培。

2.6 推进规模化经营,培植大户带动

抓住当前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撂荒地多的机遇,鼓励和培植大户采取租赁和入股的形式,推进核桃种植规模化经营,扶持大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一村一品,一片一特色。

2.7 运用市场机制,搭建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桥梁

第4篇:核桃嫁接新技术范文

山核桃是中国特有的名优干果,主要分布于*山区,*市有山核桃38万亩,平均年产量7000吨,分别占全国面积和产量的50%以上。

在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在山核桃主产区*镇建立山核桃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基地面积12200亩,针对目前山核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从保护和改善产地环境入手,按照富民兴林要求,通过推广应用山核桃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生产经营机制上有所创新,发挥山核桃专业协会作用,全面提高山核桃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山核桃的产量、质量,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推进山核桃的集约经营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山核桃产业化水平,提高富民能力,促进*镇新农村建设,社会和谐发展。

二、项目区产业现状及问题

1、*镇产业建设现状

*镇辖32个村,总人口19034人,其中农业人口17808人,土地总面积13.6万亩,林业用地12.2万亩,山核桃面积8.5万余亩,平均年产山核桃2500--3000吨,占全市产量的30%以上,土壤为钙质土,境内气候夏季较为凉爽,雨量充沛,是最适宜山核桃生长的土壤和气候。

*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镇,山核桃占农民收入的90%以上。该镇政府和农民十分重视山核桃生产,在长期的栽培中,农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对新技术应用、科学栽培和市场信息极为重视,十分希望运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也愿意在山核桃生产上化力气,肯投入,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基础。

*镇的山核桃加工能力较强,有规模加工企业12家,东林、东升、山妹子、林佳等公司都建有山核桃加工基地,所加工的山核桃品种多、质量好。

2、存在问题

但由于各种原因,山核桃总体经营水平仍不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问题:

⑴单位产量相差悬殊:最低亩产不到10公斤,最高达到200公斤。其主要原因除本身立地条件、树体差异外,管理好差是关键原因。

⑵大小年明显:由于生产经营管理及山核桃树本身生长特点,大小年十分明显,大年丰产,小年甚至绝收。特别是在肥水管理上,农民对山核桃施肥的差异性很大,有的农民每年施肥三次,并大量施有机肥,其大小年变幅减少,而不施或少施则大小年十分明显。

⑶施肥较盲目:农民对山核桃倒底需哪些营养成份及施肥的数量、时间尚不了解,导致施肥盲目,浪费很大,利用率低。

⑷病虫防治困难,安全生产仍有隐患:由于山核桃林地较陡,树体高大,病虫发生后防治困难,采用竹竿敲打的人工采收方式,易发生安全事故,且容易损伤芽,影响第二年生长的产量。

⑸化学除草导致水土流失:山核桃林地除草是山核桃采收前的必备工作,由于滥用除草剂等,导致水土流失,生长环境恶化。

三、项目地点及范围

项目区在*镇,总面积12200亩,其中*村2500亩、*村2000亩、*村1500亩、*村2000亩、*村2000亩、*村2200亩。分为两个类型:

1、山核桃生态高效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2000亩,是主要类型。在原有成林中采用新技术,通过配方施肥、合理用药、人工授粉、生态化经营等技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获得高产高效,达到可持续经营。

2、园艺化经营示范基地,建设面积200亩,位于*村,为新造林。一是采用整修梯田、立体经营、套种等果园化生产技术措施,二是采用良种壮苗、嫁接苗造林,通过修剪、拉枝等技术,建成园艺化经营的山核桃矮化早实丰产基地,为今后山核桃基地建设提供示范。

四、项目目标

山核桃达到持续高产高效,三大效益极为显著。

1、增产增收目标

基地林平均亩产从60公斤增加到80公斤,亩产值达到3200元。年总产量达到960吨,年产值达到3840万元,年增产240吨,年增收960万元。2006年全镇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

2、标准化生产目标

基地的基础设施完备,水土保持设施良好,采用先进技术,山核桃基地标准生产比例达到85%以上,集约经营程度达到60%,

3、经营水平目标

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只产品,产品加工率100%,销售率95%,建立合作社2家,林农参加协会、合作社比例20%。

五、主要技术措施

(一)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生态化丰产栽培技术。

1、测土配方施肥:先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检测,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配方施肥,根据土壤状况、树体大小和结果多少来确定肥料种类、施肥时间、施肥量。

2、综合防控病虫害:山核桃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治早治小治了。要加强预测预报,用营林措施(如立体经营)、物理防治(如安装黑光灯诱杀)等防治方法,病虫害发生时要适时用药、合理用药,不用高毒高残农药,有效地控制山核桃病虫害的暴发并将其危害降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3、人工授粉技术:山核桃花粉在不同海拔、不同坡向开花时间有差异,而雌花有7-10天时间等待授粉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在花期多雨、气温低导致雄花不开等情况下采取人工授粉技术来保证结果,效果显著。一般在花期多雨、雄花偏少情况下全面采用,当受海拔坡向影响授粉情况不好适当采用,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上旬,山核桃开花期,视需要实施。

4、采用生态化经营技术,综合治理林地环境:目的是保护和恢复林地平衡的生态系统,减少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做法有以下几种:

(1)禁用草甘磷:施用草甘磷虽然较彻底地杀死杂草,但也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山核桃成林内禁止使用除草剂,林地清理采用人工劈草,做到杂草还林。

(2)建设水土保持林带:在林缘、林脚水土保持林带,选择紫穗槐种植1米宽的林带。既可提供有机肥,又可覆盖地面,减少水土流失。

(3)林内套种:如林内可利用11月---5月山核桃落叶季节套种黑麦草等冬季型作物可以增加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又可以保土蓄水的办法恢复地面植被,创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5、山核桃矮化早实丰产栽培:新造林采用嫁接苗造林,初植时密度可采用5×3m株行距,即每亩44株,甚至更大的密度,通过修剪、压枝等办法矮化树冠、提早结果和持续高产稳产。

6、截干更新:对密度过大、或老化的山核桃可以采取截干促发新技形成新树冠的办法来矮化复壮,方便生产管理,有利于安全生产。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林道建设,方便生产操作。做到拖拉机到山脚,作业道按需设置,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有机肥上山,有利于机械化防治病虫害等生产作业。

(2)蓄水:在林内有水源的地方造小蓄水池,也可以在林内挖一些长宽1—2米,深0.5米左右的鱼鳞坑,坑内铺上塑料薄膜,这样就可以将雨水留在蓄地坑内。这些小池和小水坑,既可提供除虫、保花、保果等作业用水,干旱季节也可用于应急灌溉。

(3)筑堰:用林内的小石块在山核桃树桩四周垒成1—2平方米的小平台或小水平梯档,这样既清理了林内杂乱的小石块,便于林内作业,而且有良好的保水保土作用。

(4)修建梯田:新造山核桃林参照果园建设的要求,按照地形地势,修筑水平面宽4-8米的梯田,要求清除梯田上的石块树根,垒于梯田外坎,坡坎上保留原有植被,并种植紫穗槐等豆科灌木加固、增肥,能增厚土层、保水保肥,加快山核桃生长,也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方便今后生产操作,减小采收风险。

(三)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素质。通过电视、报纸、培训班、发放资料等各种形式,在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季节及时组织培训,传授山核桃生态化栽培、病虫防治、安全采收等方面知识。

(四)加强管理,适时采收,保证山核桃品质。山核桃于9月8日(白露)左右成熟,特征是果蒲(总苞)颜色转为黄褐色,蒲与坚果开始分离,部分果实开始脱落,这时为采种适期,必须做到适时采收。

(五)建立经济合作组织,重视品牌建设。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吸收生产户参加经济合作组织,带动群众进行标准化生产,探索出一套适合现有发展阶段的有效组织模式,进行统一组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达到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双赢”。开展环境与产品检测,引导企业做好品牌建设工作,积极申报各类认证,参加展销会,拓宽市场,使山核桃这一*的优势干果行销全国,并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走向富裕作出贡献。

六、建设任务

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有机肥、山核桃生物复合有机肥,山核桃生物肥料菌种,无公害肥料推广率90%;

⑵无公害病虫防治方法推广:包括黑光灯诱杀设施150套,无公害农药施用率100%。

⑶套种和水土保持:基地全面禁用除草剂,套种小竹、黑麦草等作物1000亩,林内、山脚种植紫穗槐建成水土保持林带15000米,*新造林基地整修水平梯田10000米。

⑷*基地建立园艺化基地200亩,其中嫁接苗造林矮化早实丰产林40亩。

⑸人工授粉2000亩。

⑹修建林道5公里,作业道9公里,修建水泥蓄水池300立方米,简易蓄水池1000立方米,安装水管5000米。

⑺培训班15期,现场指导18次,培训目标3000人次,发放资料5000份。

第5篇:核桃嫁接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核桃;栽培;对策;思南县

收稿日期:20120406

作者简介:梁江(1977—),男,苗族,贵州思南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S6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01803

1引言

核桃(Juglan sregia L.)经济价值很高,科学种植核桃对促进山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伴随思南县核桃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一些栽培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出现,如不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分析核桃栽培存在的问题,提出核桃丰产栽培的对策与措施,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2思南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7°52′~108°28′,北纬27°32′~28°10′,总面积2 230.5km2,总人口66.7万人(2009年末),其中城镇总人口23.74万人,农村总人口42.96万人。县境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的北部边缘,位于武陵山脉与大娄山山脉之间。受构造、岩性以及乌江水系控制,呈现出峰丛山地,缓丘谷地、河谷、石林等多种地貌形态。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年均降雨量1 154.3mm,年均气温17.8℃,无霜期290d。

为将核桃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加快全县脱贫步伐,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末,全县新建核桃产业基地16 6667hm2,其中高标准园地10 000.0hm2,四旁种植106 6667hm2。建成10个万亩以上核桃重点乡镇、20个千亩以上的核桃专业村。到2018年,挂果果园16 666.7hm2,年产量1.25万t,产值2.8亿元以上;到丰产期实现年产量6.25万t以上,产值14亿元以上。建成核桃良种苗木培育基地33.3hm2,核桃交易市场10个,培育核桃加工销售龙头企业2家,核桃专业合作社27家,逐步建立健全核桃产业化经营体系。

3存在的问题

3.1宣传力度不够,认识不到位

经过调查,核桃产业发展存在政府重视,种植户被动的问题。2012年3月,思南县政府下发了《思南县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思南县2012年核桃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核桃产业是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是加快全县脱贫步伐,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扶贫部门、林业部门以及各乡镇政府均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但由于过去银杏、速生杨等产业发展的失败,以及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个别工作人员和近55%的农户存在对于核桃产业的发展存在观望态度和消极情绪,45%左右的农户对于市场前景并不看好。因部分农民种植核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导致在核桃栽植、养护管理等环节存在“被动栽、轻管理或不管理”的现象。

3.2盲目追求新品种,苗木质量良莠不齐

对品种缺乏认识,认为发展核桃只要是新品种就行。没有选好主栽品种,未充分考虑和论证核桃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所栽植的地块地力、土壤结构相适应的问题。近几年,有的乡镇引进的核桃品种较多,各个品种的性状特点和适应性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品种杂,果实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品种果实质量次,销路受到影响,一些品种抗病能力弱,不适合本地栽培。另外,由于思南县没有规模性的核桃苗木生产基地,加之贵州各地均在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苗木需求量大,供不应求,从而为一些不法的苗木供应商提供了可乘之机,苗木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实生苗的现象。

3.3科技推广不力,技术人才紧缺

近几年来,思南县加大了核桃丰产优质栽培科技推广力度,由于每年建设规模大,科技推广资金不足,示范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素质低且传统观念浓厚,导致科技推广的力度仍显薄弱;因为对于科技工作者以及技术人员的奖惩机制不健全,导致科技推广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核桃栽培的技术指导主要由林业局负责,各乡镇林业站具体组织实施,但乡镇林业站承担非本行业的工作(如包村、计划生育等)负担过重,精力不足。另外,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强的农民大多出外打工,因此,农村科技带头人以及技术人员紧缺。

3.4果园占地条件差,整地质量达不到要求

经调查,除四旁栽植外,核桃种植大多在山地、沟坎上,普遍存在土壤厚度薄,水源条件相对较差,加之整地方式、规格等达不到要求,不能满足核桃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栽后几年仍然不整形修剪,疏于病虫防治,不能按其需求浇水施肥,完全是放任生长,这就导致了早实品种,生长缓慢,未能丰产树体就开始衰老枯死;而晚实品种,自然生长,只长树不结果,达不到丰产要求。经调查,40%左右的农户几乎没有开展核桃园施肥、灌溉及土壤管理,对病虫害的防治一般是在出现明显症状或已受到损失时才问诊寻药。套种农作物的核桃林虽然进行中耕除草,但主要是针对套种作物,深度限于地表,常造成下层土壤板结,根系上浮,难以向深层扩展。

3.5投入不足

产业发展需要资金投入作为基础。思南县标准化果园基地建设补助标准346元/667m2,其中,种苗、打坑、肥料、以短养长等196元,3年管护费150元。果粮(草)间作和四旁栽植补助标准135元/亩,其中,苗木、打坑、肥料、农药等费用50元,3年管护费75元,其他费用10元。所有项目补助,政府均以物化方式提供。经调查,思南县农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收入,在家务农近80%以上的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劳动力较差,若他人完成,劳动成本平均为120元/d·人。加之,地方配套扶持、银行信贷辅助社会各方参与等措施不健全,农户积极自筹能力有限或积极性不高,与核桃丰产栽培的投入需求的差距较大。

3.6核桃产业化经营体系亟待健全

经调查分析,一是思南县核桃产业发展的专业合作组织程度不高,若以村为单位建立的专业合作组织较少,成立的专业合作组织松散,利益机制不健全,基本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二是现今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核桃产业链较短,主要依靠变卖果实,附加值低;三是产品销售网络不健全;四是没有形成特有品牌,市场认可程度低。

4对策与建议

4.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认识

(1)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认真研究并制定核桃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年度规划和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强化对各部门、各乡镇督促检查,实行目标管理和行政问责,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2)加强部门联动,扶贫、发改、林业、工贸和招商、水利、财政、金融、交通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为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服务。

(3)加强宣传发动。采取开群众会、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座谈、大户出外参观取经、示范基地学习等形式,大力宣传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生态账、市场账、增收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掀起种植核桃的热潮。

4.2规范苗木生产,确保苗木安全

(1)认真开展优树普查和认定工作。全面摸清本县核桃资源的分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质核桃母树实行挂牌登记,建档立卡,同时做好申报认定工作。对经认定的优树要签订采穗采种协议,为苗木嫁接和采穗圃建设提供可靠的优质穗条和种子。

(2)抓好采穗圃建设,确定适合于本地栽培的主打品种。应抓紧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采穗圃基地,确保为本地苗木生产提供优质量足的穗条。

(3)加强对苗木质量和苗木生产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苗木生产的《苗木质量检查合格证》、《苗木检疫合格证》和《标签》制度。要督促育苗生产企业必须到认定的优树或采穗圃基地采种采穗,并按生产技术流程嫁接和播种。育苗企业要建立苗木生产档案,做到种(穗)来源清楚、播种和嫁接清楚、苗木去向清楚。

(4)实行苗木质量保证金制度。要与育苗企业签订供苗合同,明确违约责任,缴纳质量保证金,避免无“果”而终。

4.3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培训计划需求,加大技术培训的投入力度。与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林业学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寻求科技支撑。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办培训班、现场施教、田间指导,普及核桃生产的主要实用技术,强化对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科学素养。稳定技术人才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核桃专业辅导员”和苗木嫁接能手。另外,应将林业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转移到重点抓核桃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4.4合理选择核桃用地,严格技术规范

4.4.1合理选择核桃用地

根据核桃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结合本县的气候、立地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重点选择海拔700m以上、25°以上坡耕地、长期未耕作的弃耕地、宜林荒山荒地、林中空地、已退耕的低产低效林地、土层厚度大于1m的石旮旯地,且交通方便、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的阳坡背风面区域规划建设。

4.4.2栽植必须严格技术规范

严格按照无公害果园的要求和《贵州核桃栽培技术规范》建设核桃基地,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栽种。严格时间要求操作。在每年年底前完成打坑、施农家肥等准备工作,根据不同海拔适时移栽,原则上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移栽任务和补植补造工作。严格技术要求操作。整地实行带状或块状整地,带状整地严格按带宽2~3m,带间距5m的标准执行;块状整地规格为100×100cm。种植23株/667m2,其行距6m,株距5m;打坑规格为80cm×80cm×80cm;要按农家肥9 000kg/hm2或复合肥1 500kg/hm2施足底肥,并以本地优质核桃为主,按8∶1的比例适当配置受粉树。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果园要选择地形、土壤、水源综合条件较好的公路沿线区域。采取定人员、定任务、定指标、定措施、定时间、定质量的“六定”工作原则,实行行政和技术干部挂牌亮名,确保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4.4.3加强果园管护

(1)坚持建管并重,落实管理责任。切实搞好核桃幼龄期、初果期的管护,杜绝和防止重载轻管、只栽不管的现象发生。按照核桃规范栽培技术要求,指导群众搞好幼龄核桃树施肥、灌溉、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加快树体生长,培养丰产树体,为今后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严格兑现管护费。根据农户每年对果园(树)的管护情况,验收合格后方可兑现管护费;不合格的,督促农户重新管护,确保幼龄核桃园(树)管护率达到100%。

(2)加强土肥水管理。按照发展山地农业的模式,采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立体种植、种养结合等方式,发展林下种草养羊、养鸡、中药材等。核桃园可间作豆类或薯类作物,成年核桃园要经常中耕除草,种植绿肥改良土壤;秋季进行深翻并施基肥,基肥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且应尽早施入,以补充树体所需养分,促进花芽分化;花前花后应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肥,确保开花坐果对养分的需要,发挥保花保果作用。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果园中使用的农药、化肥进入果园,从源头上把好核桃质量安全关。

(3)合理整形修剪。幼年期着重培养树形,应根据树体分枝特性确定适宜的树型。对直立性较强的品种,或在株行距较大、肥水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疏散分层形;对开张性强的品种,肥水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则采用自然开心形;密植情况下,可采用扇形整枝,及时处理背后枝与下垂枝,不断增加结果部位,防止树冠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移。

(4)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气候变暖,农药使用过量,大多为外来引进品种,大面积纯林过多,生态平衡失调,容易形成病虫害。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运用“综合防治技术”,大力提倡营林措施(如通过立体经营,营造混交林,减少大面积纯林等以提高生态自控能力),生物防治(培养利用天敌,以虫治虫等),物理防治(如黑光灯诱杀)等防治方法;加强测报网络建设,及时掌握病虫动态;化学防治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适时用药,合理用药,规范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禁止在采收前2个月至采收期间使用农药。

4.5多渠道筹资,创新产业化扶贫利益联接机制

采取国家投资引导、地方配套扶持、银行信贷辅助、农户积极自筹、社会各方参与等措施,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投资保障机制。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把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治理、旅游开发、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与核桃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合力推进核桃产业快速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投融资力度。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企业和人才参与核桃产业建设,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行政银企合作机制,不断增大核桃产业化扶贫在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总量。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充分体现贫困农户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土地流转,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机制调动广大林农的积极性,着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协会)承包大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发展核桃产业。

2012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4.6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核桃产业化经营体系

(1)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组织。以农民为主体,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多形式多途径兴办核桃专业合作社,提高核桃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果农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2)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延长核桃产业链,带动核桃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发展,实现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从而保证农户利益,提高其栽培管理的积极性与针对性。

(3)搞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依托农村集镇建设初级核桃交易市场,采取政府扶持、企业为主的运作模式建设区域性核桃专业化市场。采取委托销售、联营销售等形式,抓好产品销售网络建设。积极支持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从事核桃产品贮藏、运输、销售行业。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地为果农提供市场需求和价格行情,促进果品适时适价销售,争取优果优价。

(4)统一核桃品牌,利用各种有效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核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根据核桃品质优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办法,统一核桃品牌,并申报品牌专利权,完成产品的注册登记,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第6篇:核桃嫁接新技术范文

一、基本情况

**地区具有发展林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该地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突出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注重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果树品种,实现了林果业发展的新突破。

一是发展速度和规模实现新突破。**年,**地区林果业种植面积达到248万亩,占全疆的五分之一,比2000年的7.1万亩增长35倍,年均增长近40万亩。其中,核桃85万亩,占全疆核桃面积的36.9%;红枣47万亩,占全疆红枣面积的32.1%;苹果10万亩,占全疆苹果面积的21.9%。以**、库车、沙雅等县(市)为重点的红枣基地,温宿、拜城、**、乌什等县(市)为主的核桃基地已初步形成。

二是林果产业化发展实现新突破。目前,该地区年产果品70万吨,总产值9.4亿元,占全地区农业总产值的8.8%。其中,核桃、苹果、红枣3种果品产量占全地区的14.3%。初步形成了以安利达、红旗坡农场等为重点的储藏保鲜企业,以屯河果业、燕山果业、天海绿洲、塔里木枣业为重点的果品龙头加工企业。在龙头企业拉动下,形成了“企业或林果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和产加销一体化的林果产业发展格局,以及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知名品牌。如“**红富士”、“红旗坡红富士”已成为自治区名牌产品,并进入了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成为抢手货,“库车小白杏、温宿青玉、宝元核桃、多浪香梨”等品牌产品旺销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河南等地,部分产品销往国外。

三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实现新突破。**地区在林果业发展上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该地区充分利用国家“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好机遇,在绿洲,发展防风固沙林,改善生态环境,“柯柯牙绿化工程”就是最好的例证。在绿洲内部,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如:**地区实验林场的红枣示范基地位于沙漠边缘,规划面积1万亩,已定植6600亩,其中滴灌面积1600亩。与之毗邻的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计划发展8000亩有机核桃生产基地,已定植1200亩,4、5年之后,将成为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高效生态林。

总结**地区特色林果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效益。**地区在林果业发展上坚持高起点、高效益的原则,按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把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合理确定林果比例,因地制宜,按照一县一品甚至几县一品的规模化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快以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基本形成了**市、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温宿县、拜城县、乌什县及红旗坡农场、实验林场为主的林果产业带和苹果、香梨、杏、红枣、核桃等果品基地。

二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扶持中介组织。**地区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将其确定为“一号工程”,即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中的第一号任务来完成。近年来,通过地县(市)的不懈努力,一批林果加工企业纷纷落户**。如:屯河、安利达、燕山等公司,这些公司的进驻,有效缓解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产销矛盾,促进了果品的无公害生产、保鲜储运和加工转化。扶持、发展了一批中介组织,已形成由红旗坡农场牵头的苹果、香梨产业协会,实验林场牵头的红枣协会、温宿核桃林场牵头的核桃产业协会。这些组织的成立,为促进**地区林果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整体品质和品牌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以科技为支撑,提升林果业的整体质量。**地区围绕提高品质和效益,大力推广优质良种苗木繁育、矮化密植栽培、整形修剪、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等新技术。实验林场依靠技术水平过硬的技术队伍,发展规范化的优质苗木基地建设,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核桃林场大力推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5000亩核桃示范园于2004年定植完毕,成活率达90%以上,可使核桃由以前的8年挂果、10年见效,提前到现在的4年挂果、5年见效。现在,定植4年以上的已经普遍挂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力量不足,果农亟待培训。**地区现有林果专业技术人员1600人,按人均指导1000亩计算,现缺口880人;农民技术员按人均指导100亩计算,需农民技术员2.48万人。近几年林果面积发展过快,导致田间管理和技术服务都跟不上。新定植的果园存在着重栽轻管的现象,致使该嫁接的达不到嫁接要求,该成园的不能及时成园。老果园更新速度慢,生产水平低,新技术推广不开。特别是果农需要手把手的示范和帮助,亟待加大培训力度。

(二)主导品种和规模优势不明显。特色主导产品尚未完全形成规模,质量和数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地区确定红枣、核桃为特色主导产品,但目前挂果面积仅为9.5万亩和8万亩,产量不到2万吨,仅占地区总产量的4%。香梨等其他果品也缺乏品牌和名牌。现有的一些名、优、特产品规模上不去,优势难以形成。如:红旗坡的冰糖心红富士,备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但实际种植面积才4万亩,**年产量仅3万吨,基本被外地客商抢购一空,新疆市场几乎买不到正宗的红旗坡的红富士。特色林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格局远未形成。

(三)销售网络不健全,深加工能力不足。**年,该地区林果业面积已达到248万亩,其中有60万亩果园将进入盛果期,到“十一五”末,地区林果业面积要达到350万亩,水果产量将翻几番。而目前只有10多个林果加工企业,鲜果加工能力仅为年产量的8.2%,贮藏保鲜能力为5.8%,且大多数企业加工设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在果品营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大的营销网络,仅仅依靠当地和内地的一些经纪人组织销售,存在着销售难、价格低、效益低等问题。以红枣为例,**地区实验林场从河南引进的主栽品种“新郑灰枣”目前每公斤卖到14元以上,全部销往河南新郑,在新郑包装后,销售到国内及东南亚市场,每公斤售价达到百元,顶级的红枣每公斤卖到200多元。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以提高果品质量和降低果品生产成本为重点,认真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大力推广果树品种改良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合理施肥技术,逐步实现果品生产良种化、无毒化、密矮化。加强果品储藏保鲜技术和果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积极构建林果技术服务网络,依托林业科研单位,全方位提供林果管理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培养各类果树栽培、嫁接等管理技术骨干,引导基层干部、果农熟练掌握新技术。

(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林果加工业。一是要认真分析加工业的发展空间和产业潜力,坚持向加工要效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和鼓励当地具有林果生产经验和一定投资能力的企业或大户投资新上加工项目,按市场规律进行加工经营;二是要集中财力,对现有加工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和技术扶持,帮助他们扩大加工能力;三是要制定行业整合政策,对目前良莠不齐的加工企业通过市场手段进行优胜劣汰,鼓励和扶持环保型、节约型、效益型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四是要加大林果发展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和大型加工企业进驻,努力建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延长林果业发展的产业链条,促进林果发展向产业化、优质化、高效化推进。

第7篇:核桃嫁接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核桃;晚霜;发生;防御;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13-2

渭北黄土高原是陕西核桃第二主产区,也是晚霜频发区。晚霜造成核桃产量不稳,甚至绝收。挫伤了果农用新技术管理的积极性,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因此,进行核桃晚霜发生规律与防御措施探讨与研究,对指导我国北方核桃产业进行又好又快的防治工作意义十分深远。

1 晚霜的发生条件及原因

1.1 发生条件

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不大产生及低温条件的夜晚容易出易辐射霜冻;丘峻、山地冷空气积聚谷地(尤其是“V”形谷地)易发生霜冻;冷空气易于集聚的地方(如树冠下部)受霜冻比较重;土壤干燥而疏松,容易出现霜冻,沙土比壤土、粘土霜冻多而种植密度大和园地植被密度大的霜冻较重。

1.2 发生原因

早春,如果气温偏高的天气,持续天数较长,若再遇到凌晨时气温骤然降至-2℃的气候出现,就会发生晚霜,核桃、苹果等树就会遭冻害。晚霜对核桃树造成冻害的主要因素是晚霜出现的时间及地面温差(昼夜温差)。晚霜出现的时间和晚霜发生时地面温差密切相关。霜冻时凌晨地面出现的一层20cm的冷湿气层,会使果树枝条、花芽、花朵等器官受冻。

2 晚霜的发生特点与危害特征

2.1 发生特点

根据霜冻发生时的条件与特点不同,霜冻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①辐射霜冻。一般多在晴朗(无云或少云)、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不大的夜晚产生,由于地面和地被物表面大量向外辐射热量而形成,可使近地面空气降到0~-2℃。多发生在川道、沟谷及山麓。辐射霜的强度一般较弱,涉及范围较小,持续时间短(持续3-7小时),危害较小,较易预防。②平流霜冻。平流霜冻是由北方冷空气侵袭而形成,伴有大风,可使近地面气温降至-1~-6℃。多发生在迎风的沟谷、山坡、山顶以及冷空气侵袭的区域。平流霜比辐射霜的强度大 、涉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可持续1-2昼夜)、危害严重(迎风面更大)。一般防霜措施效果不大,但不同的小气候条件之间却有很大差异。③混合霜冻。混合霜冻是先有冷空气入侵引起温度急剧下降,夜间又由于辐射冷却作用继续降温,常伴有大风,甚至降雪,使温度降到-4~-9℃,甚至可达-10℃。混合霜强度最大,涉及区域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持续2-3昼夜),危害最严重。目前,无任何措施可预防。

2.2 危害特征

晚霜对核桃危害程度和部位因霜冻种类、强度持续时间而异。对核桃幼芽、花、幼果及嫩梢危害较大。在核桃萌芽后,若温度降到-1~-2℃,花、果则易受冻;温度降到-2~-4℃,新梢则易受冻。辐射霜冻一般在核桃发芽至展叶期发生较多,常使低洼、沟岔、山麓的局部核桃树受冻而使部分花果、幼叶受冻造成减产。平流霜冻常使迎风山坡、山顶及沟谷的核桃树的花、果受冻严重,甚至绝收,部分嫩梢受冻而发黑。混合霜冻是核桃生长“致命杀手”,常使发生区花、果、新梢全被冻死而重发新枝,部分弱树被冻死。常使核桃树因冻害而引发腐烂病和溃疡病。

3 宜君核桃晚霜发生规律

宜君县地处渭北核桃产区的中心位置,自清朝以来盛产核桃,久负盛名。现有百年以上核桃大树1万多株。但晚霜发生较频繁,已成为该县核桃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宜君县4月份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1971-2010年40年间有16年发生晚霜,共发生38次,平均每年发生2.1次。辐射霜发生19次,平流霜14次,混合霜5次,91%的晚霜发生在四月中上旬。1976年发生最多为4次(辐射霜3次、1次平流霜),最低温度-2.3℃。1980年发生2次混合霜,最低温度-3.2℃。1972年发生2次平流霜,降温强度最大,最低温度-6.8℃不稳。晚霜最晚结束日5月17日(1979年)。由于晚霜发生较频繁,宜君核桃产量不稳,产量曲线形如“驼峰”,群众有“五年一丰二平二欠收”之说。

4 核桃晚霜冻防御措施

4.1 抗冻基因提取及避晚霜品种选育

从核桃楸、美国黑核桃等抗寒品种中提取抗冻基因,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抗冻基因“嫁接”到优良品种中,以提高核桃品种自身的抗寒能力。避晚霜品种既可从国内外现有的核桃资源中筛选4月中下旬才萌芽的品种,也可从冻后优株中筛选培育,还可以将中国核桃品种与美国的、法国的进行杂交,从中选育发芽晚、品质好的品种。据宜君县核桃工作站引种试验,清香、强特勒及维纳等品种在宜君4月10日发芽,有一定的抗晚霜能力。

4.2 熏烟增温

在核桃园内备好锯末、碎秸秆、柴草等燃料堆。根据天气预报,在晚霜来临的晚上12时左右点燃燃料堆。注意控制火势,以暗火浓烟为宜,一般每亩不少于3-4个燃放点。据测定,熏烟法可提高气温3-4℃。此法对辐射霜冻防御效果好,对持续时间长的平流霜冻和混合霜冻几乎无效果。

4.3 地表覆盖

4月初结合土壤管理,在树下及园内覆盖作物秸秆、草木灰、牲畜粪便等材料保温,以减少地面辐射损失。幼树下也可覆盖地膜,效果颇佳。

4.4 霜前灌水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霜冻发生前灌1次透水,有利于增加地表空气温度。

4.5 冻后复剪

霜冻发生后,尤其是平流霜冻和混合霜冻发生后,及时剪除受冻部位,以利于枝条萌发,否则新芽萌动晚,树势弱,甚至树体死亡。

4.6 花粉储藏及人工授粉

早实品种核桃在主芽冻死后,副芽萌芽后还有雌花,此时无雄花或雄花极少,往往因为受不上粉而早期落果。在未发生晚霜的核桃产区采集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也可在丰年采集核桃雄花粉在-196℃液氮中备用,储藏期可达2年。

4.7 病害防治

晚霜危害后,往往发生多种病虫。2010年4月10日,陕西渭北地区持续3天晚霜降雪天气,核桃腐烂病、溃疡病等次生病发病株率平均达12.6%,个别园地高达45%。因此,晚霜过后积极防治病虫害。

5 小结

(1)核桃晚霜危害属世界性课题,虽然摸清了核桃晚霜发生的条件、原因、危害特征及规律,但晚霜对核桃危害机理尚不清。熏烟法对辐射霜冻防御效果好,对持续时间长的平流霜冻和混合霜冻几乎无效果。

第8篇:核桃嫁接新技术范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县,进一步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努力实现全省核桃第一县的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的意义

核桃是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核桃生产初具规模。截止目前,全县核桃面积达到44万亩,其中早实优质核桃14万亩,年产量达到8600吨,建成核桃营销公司两家,专业合作社14个,年包装加工1500吨,营销1-1.2万吨,促进农民增收1.4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6%。核桃面积、产量分别位列全省第二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是建设“一城三县”战略部署的重要支撑,已列入国家核桃标准化示范区、省12个核桃基地重点县、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重点项目。争创全省核桃第一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市场前景广阔,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思路目标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园区示范、基地承载、品牌带动、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联结的要求,做大做强核桃生产、苗木繁育两大基地,完善标准化管理、技术推广服务、产业化经营三大体系,实现种植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优质化、消费高端化,推动全县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全省核桃第一县和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核桃销售集散地,提高核桃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

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全县新建国家级良种核桃示范园区和优质核桃基地20万亩,每年新建4万亩,其中千亩以上优质核桃园区50个,500亩以上园区150个,核桃低产林改造5万亩,全县核桃面积突破60万亩,优质核桃结果面积达到30万亩,核桃总产量3万吨,年营销“州核桃”5万吨以上。核桃产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0%,县域经济GDP的15%。使良种核桃苗木繁育、生产基地规模全省第一,“州核桃”集散流通及精深加工在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引领及辐射西北地区核桃产业发展。

三、工作重点

1.建设核桃生产和苗木繁育两大基地。创新基地建设方式,形成农户、个体、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专项资金支持基础设施项目配套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利用撂荒地、宜林地、台田、地埂潜力,促进核桃基地向适生区域、规模园区和生产大户集中。建设河北镇、温水镇、东风镇麻家台地区、城关镇唐家庄地区4个五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和曹家湾镇、火烧寨镇、李家河镇3个两万亩优质核桃基地,把河北镇建成全省核桃第一镇。加快绿色果品、有机果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基地、“中国核桃之乡”和“州核桃”地理标志产品等各类基地认证步伐。依托核桃苗木协会,以温水镇坪头、城关镇朱家寨200亩良种核桃采穗圃为核心区,建设良种核桃苗木繁育基地2000亩,年出圃一级以上良种核桃苗木600万株。

2.加强果园标准化管理。把果园标准化管理作为核桃基地管理的重中之重。推进核桃经济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和管理权,促进产业由家庭分散经营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转型。完善《省地方核桃标准化管理规程》,建立县级专业服务队,确保示范引领。以管理型专业合作社牵头,建立重点村管理队伍,适时组织管理现场会,把管理措施落实在田间地头。形成县、镇、村行政管理和服务培训、管理机构、项目实施倾斜的以奖代补、物资支持、用工补贴等管理机制。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对新建园大力推广“四大一膜”埋土防寒建园管理和幼园通带覆膜提高成活率,降低建园成本;推广合理间作、种养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核桃园收入,调动果农管理的积极性。对实生核桃低产林强化垦复扩盘、科学施肥管理力度,推行成熟分类采收管理提质增效。扶持推广果园“畜、沼、窖、草”生态循环经营模式和“灯、板、带”无害化生产。标准化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优质果率75%以上,亩效益增加15%以上。适时建设采摘园和旅游观观光园,提高核桃产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3.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涉农院校及农业科研机构,成立县核桃研究会,建设核桃专家大院。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制定地方《绿色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应用具有国际、国内前沿的先进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州核桃”;联系市科技特派员10名、县级科技特派员50名抓点服务;在重点镇组建良种嫁接、整形修剪、配方施肥、有害生物防控、分级包装等专业技术服务队;千亩以上重点村选派1名县级专业技术员;通过定向委培、选派研修、举办果农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手册等途径,年培训果农2万人次,其中高级果农500人,执证农民技术员100名。办好县果业网,形成专家学者、实验基地和县园艺中心、镇服务站、村技术员三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推进产业化经营。依托县核桃营销协会,以打造“州核桃”品牌为重点,统一商标,统一包装,加大营销推介力度,适时举办“州核桃节”,扩大“州核桃”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扶持引导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进入农产品物流园区。支持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在核桃重点产区建设果品储藏库,使全县储藏能力达到年产量的30%以上;扶持核桃专业合作社、核桃营销经纪人在主产地建设坚果初加工、精品包装生产。联大靠强、招商引资推动组建核桃精深加工企业进入工业园区;推进核桃坚果由单一的食品功能向保健品、化妆品、医药品等多功能延伸,使核桃加工率达到年产量的30%以上;应用具有全知识产权的“中国核桃网”、“中国核桃供应网”、“县果业网”平台,开展以期货、网络交易等现代物流交易形式促进核桃销售,形成产品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四、扶持政策

1.将县财政每亩66元(每株2.0元)的苗木补助,调整为对新建园每亩补助地膜1.0公斤,对3年以内幼园每亩补助复合肥5公斤,镇村管理费补助30元。

2.继续争取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优质核桃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核桃经济林(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资金,对新建优质核桃园每亩苗木补助200元(每株苗木补贴6元)。继续争取省市财政项目配套资金,对按照一面坡、一条沟集中连片100亩以上改造的低产园,每亩补助化肥35元,每亩人工费用补助15元。

3.县财政奖励政策。对年度内创建的千亩以上、500亩以上优质核桃示范园和200亩以上生产大户,分别奖励3万元、1万元、3000元;镇区建设的核桃专业批发市场,每个奖励5万元;对参加全国核桃评优会获金奖的单位奖励2万元,参加省级核桃评优会金奖、银奖的分别奖励1万元和5千元;对牵头完成绿色核桃2万亩以上、有机核桃2000亩以上、良好农业操作规范5000亩以上基地认证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奖励3万元。

4.县级扶持政策。县扶贫办积极争取中省市贷款贴息,按年利率50%予以贴息。对年销售核桃1000吨或加工核桃500吨以上的核桃营销企业或经纪人,合作银行扶持贴息贷款200万元;在集中产区建设1000吨以上果品储藏库的企业,扶持贴息贷款100万元,鼓励专业合作社以社员土地入股形式建设;对新办核桃深加工企业,支持进入绿色工业园区,享受招商引资有关优惠政策。

5.争取中省市项目资金扶持政策。按照“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订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种源、去向清楚)建设的良种核桃苗木繁育基地,面积达到50亩以上且具有资质的苗木公司,争取中省财政资金给予扶持;对新办注册资金20万元以上,社员100人以上,运行机制完善、带动能力较强的核桃专业合作社,争取国家扶持政策,给予补贴。

五、保障措施

1.坚持典型示范。以300亩以上优质核桃示范园区为重点,采取政府引导、整合资金、集中投入、项目跟进措施,配套建设节水灌溉、园区道路等设施,优化园区机械装备结构,确保园区水、电、路设施满足生产需要。实行县级领导牵头、部门包扶、市县科技特派员指导,推动示范园区建设,做到责任、目标、措施“三落实”,实现产量、质量、效益“三达标”。

第9篇:核桃嫁接新技术范文

一、全县森林资源概况

*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西北部,全县国土面积4997平方公里,共辖12个乡(镇)99个村民委(社区)12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5万人。据二类资源调查统计,全县有林业用地396.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2.4%,其中:集体林地面积292.1万亩(集体商品林147.1万亩、集体公益林145万亩)、国有林地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33.4%,活立木总蓄积633.25万立方米。全县共实施森林管护面积294.6万亩,世行造林13万亩,退耕还林12.8万亩,天保公益林建设43万亩。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林木有76科197种,药类650种,菌类17种。

二、主要做法

(一)准确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始终把兴林富民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根本宗旨,大力加强林业产业建设。为做大做强核桃、红豆杉等林业产业,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核桃和红豆杉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县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展核桃和红豆杉产业的实施办法(试行)》,为加快全县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与省林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建立科技支撑协作关系,编制了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理清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思路,找准了发展目标,为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找准产业,加快基地建设。立足*实际,经过多方论证,找准了*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明确了发展重点。一是大力发展红豆杉产业。*年与省林科院合作,在冲头林场云南红豆杉试验引种成功,并相继在全县范围内不同海拔培育种植,经省林科院专家认定:*县是云南省人工种植红豆杉的最佳地域,长势良好,适宜推广种植。全县“十一五”期末,规划种植10万亩,现已建成人工种植红豆杉示范基地600亩,采穗圃基地200亩,种源库及苗圃50亩,示范推广种植3万余亩。二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建成本地泡核桃基地2万亩,引种和建设美国山核桃采穗圃50亩,示范苗圃50亩,示范推广基地建设1000亩,同时,根据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全县从今年起三年内将发展32万亩核桃,今年发展4.5万亩,现已完成基地作业设计并报请州林业局评审。三是大力发展膏桐产业。20*年引进云南神宇有限责任公司到*开发膏桐项目,规划种植30万亩,现完成种植3万亩,今年计划完成种植10万亩,目前已完成基地作业设计。同时,根据全州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座谈会精神,积极做好全县1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前期工作。

(三)立足优势,发展休闲林业。仅仅抓住普者黑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大力发展休闲林业,努力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实现林业战略性转变。一是组建林果科技示范园。20*年在普者黑景区组建了林果科技示范园,建成了中华圣桃基地145亩、雁嘴蜜桃基地37亩、大枣基地32亩、马桑基地27亩、油桃基地65亩、红枣基地28亩、杨梅基地15亩,成为了集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为一体的林果科技示范基地。二是包装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园。今年2月上海—文山农业示范园整体移交*县林业局管理后,为做大做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县林业局引进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六山林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现有的条件,着力打造*县高新技术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和休闲林业中心,通过引进新设备、消化新技术、转化新成果,将良种引进、选育、繁殖推广和综合试验相结合,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培训、林木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林木良种推广销售、林业科技信息、产业辐射等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经营。投资687万元完成了示范园的包装打造工作,共移植红豆杉大苗4000余株、秃杉大苗200株、玉兰大苗200株,育美国山核桃200万株、红豆杉32万株、秃杉1.5万株。

(四)拓宽渠道,开发林下养殖。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森工企业解困寻求出路,结合我县自然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合理利用林地和林下资源,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原则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走以林养林、以短养长的发展路子。在冲头林场、清水江局、五林场等发展冻精改良黄牛养殖480头,发展黑山羊品种改良550头,在冲头林场试验养殖梅花鹿60只,鸵鸟28只,在普者黑林果示范园引进了38头野猪,45头香猪,165只雁鹅,5只孔雀,为全县林业产业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

(五)健全体系,种苗健康发展。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示范苗圃4个,生产经营设施完备,技术力量充实,生产条件俱全,全县种苗花卉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健全,年可出圃各类苗木*万余株,除满足全县各类工程造林用苗和城市绿化用苗外,还可向外供给苗木。全县上半年完成育苗80.6亩1661.3万株,其中:核桃287.3万株(含嫁接漾濞大泡系列核桃30万株,*本地泡核桃25万株,育美国山核桃200万株),红豆杉400万株;西楠桦100万株,膏桐1000万株,秃杉660万株,旱冬瓜20万株,直杆桉87万株,黄莲木7万株。

(六)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发展。为推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改革林业经营方式,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一是20*年与汉德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组建*县华杉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创办紫杉醇初级(含量1%)加工厂,年可加工红豆杉干枝叶600吨,可得初级产品(浸膏)5000公斤,销售收入1500万元。二是合理利用和开发我县乡土松树种资源,20*年引进外资,成立万安松香加工厂,年可加工生产松香500吨,销售收入450万元。三是20*年9月引进广西富亿木业有限公司,创办木材加工企业,主要加工生产纸吉板、拼板,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林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起步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总体上还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林业产业结构尚未从观念、体制上突破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模式,林产加工业及休闲林业等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水平不高;林产资源精深加工及市场拓展环节薄弱,主要是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差,技术装备水平低,以及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缺乏超前性和开拓性,资源,产品及市场相互脱节;林业产业长期存在管理上条块分割,生产力要素配置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和无序竞争,难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林产业的整体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加速林产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成立林业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林业产业建设的领导,要在林业局专设产业办,核定人员编制,做好林业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在思想上要有新突破,把林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抓,借国家政策大势,明确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新的致富门路。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引导,利益驱动,健全机构,激发全民投入林业产业的积极性,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同时,通过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将任务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单位、到人。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项目挂钩制度、督查反馈制度、奖惩制度,以制度约束和推动林产业的发展。加强宣传和调研,树立典型,带动面上工作开展。

(二)完善体系,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化建设要向规模开发、集约经营方向发展。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面向市场的经营管理机制,鼓励公司、企业结合林业工程的实施,建设原料基地,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国家、地方、公司、农户“多赢”的局面。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林果业发展目标,在项目规划上求突破,按大项目、大工程设计。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私营企业主从事林果业生产,逐步形成核桃、红豆杉、膏桐和油茶等为主体的林果业生产体系。同时,要以市场导向,生产大量优质,适销对路的产品。要积极开拓市场,主动出击,扩宽销售渠道,开展多形式的销售活动,努力提高我县林果产品的知名度。

(三)完善机制,增加投入。鼓励多元化资金投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和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元经济投入林业产业化建设的格局,按照谁承包、谁购苗、谁栽种、谁培管、谁所有的“五谁”管理机制,调动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州林业产业化的建设项目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