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档案学科的认识问题
谈到档案专业高等教育,首要问题是对档案学科的认识。教学双方对档案学科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产生相对应的具体行为。目前,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形成,现设有档案专业本科的院校已达到29所,档案学科地位也有所提高,但对档案学科的认识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反应差距仍较大。
1 教师对档案学科在总体上持乐观向上态度
目前,从总体来讲,档案专业教师敬业精神可嘉:一是努力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档案专业课程近年来经常处于微调之中,使学科知识不断丰富,尤其是吸纳了不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注重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积极努力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设置实验室,对学生实习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本目的在于努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三是提高本院校教育层次。原为本科教育的院系力争设立硕士点,原有硕士点的正力争设立博士点。至2006年,设有档案专业硕士点的已经有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专业、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档案专业、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等17所;设有档案专业博士点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档案系等2所。
2 学生对档案学持迷茫之观
一是认为自己不喜欢档案专业,由于学校调剂才阴差阳错地就读档案专业。一方面随着档案专业教育的发展,招生数量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高中生中对于档案专业的了解太少,所以在考生选择志愿时往往数量不够,于是有些高校就在录取后对考生的专业进行调剂,这样无意间使学生产生先天抵触。如某大一学生发在网上的“浅谈对学习档案学的认识”一文中讲道:我们有很多同学不自信,当人家问起你学啥专业,我们支支吾吾半天才回答上:学档案学的。
二是认为档案专业没有多大前景。一部分学生凭着对档案专业的有限了解,在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后产生误解:“似乎一般人经过几个月培训都可以胜任档案工作,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四年?”从而对档案学科产生怀疑。再加上档案学理论中绝大部分原本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所以使得学生对档案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知识结构表示出担忧。
三是认为档案专业教师缺乏实践。因不少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从事档案专业教学的,这方面问题已在学生中产生影响。还是那位大一学生讲:“现在档案学专业教师有很多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没有离开过学校,没有接触过实际工作,如何能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知识呢?”。确实,档案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档案专业教师如果没有必要的实践体会,很难把课讲生动、讲明白,难免会从理论来到理论去,使学生毕业到工作岗位后,面对工作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仍然不能应对自如。
3 出现差异的原因分析
形成上述现状原因何在?笔者分析,从主体看主要是不同的经历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教师由于已经将档案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职业,有的已经在档案专业教育岗位上取得颇丰成果,甚至将档案专业教育作为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感情使然,让他们对档案专业教育、对档案学科情有独钟,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便会以积极进取姿态从容应对。而学生由于刚刚接触档案专业,之前档案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白纸一张,所以情况不尽相同。一部分随遇而安、认同感强的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调整心态,认真钻研进去。而对于一部分不安于现状、或是确实另有理想的学生而言,就会逐渐产生抵触甚至排斥心理,他们在面对档案学科的不足时,可能会随意扩大,使自己与档案学渐行渐远。也有人对档案学科期望过高,认为这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档案学科应当在社会科学(有学者认为是管理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应当给予更高的学科地位。笔者认为,档案学作为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部分就是那么几个专业课目和知识结构,它不会因为是本科教育就立即会比专科教育高出一等,也不会因为是研究生教育而比本科教育高出一等。
档案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1 档案专业课设置中自身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偏重实践。认为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正是档案管理实践促成了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所以现在各校有将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为实际应用型人才的趋向,对档案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应用学科上大做文章。这样自然会出现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一方面档案学的基础理论多年来没有多大发展,甚至连一些基本理论到现在还存在中专、大专、本科换汤不换药的状态。这样老师教来无味,学生听来更是终觉不深。另一方面在应用性课程的设置上显得比较散乱,在一定程度上淹埋了档案专业的特色。
二是档案学理论脱离实际。笔者以为这事实上是不可能只从学科设置上得以解决的问题,原因在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速度太快,一方面是来自于从业主体对档案事业认识的深入,如三个体系的提出;另一方面是档案业务的深入发展,如各种新类型档案载体和形式的产生。这些发展了的实际永远是跑在理论之前的,所以仅仅从学科知识来讲,即使教师在讲课时通过对教材进行补充讲授来弥补教材建设在周期上的问题,解决了一时之需要,但等到学生四年抑或更长时间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新的现象、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于是从档案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又会埋怨档案专业教育理论脱离实际。依笔者之见,这一问题只能有待于档案专业毕业生通过继续学习来求得真正解决。
2 档案专业课中缺乏职业思想教育内容
笔者与学生接触感到,目前急需加以灌输的就是档案职业思想。学校要从档案职业道德教育人手,逐步为学生树立档案专业思想。要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关心自己的专业;了解其发展概况、就业方向、研究领域等,树立专业意识,维护专业尊严。只有了解进而热爱档案专业,学生才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档案专业知识学习。
档案专业毕业生走上岗位后的优势
1 档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回顾20世纪80年代,图书档案专业的学生可以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毕业时根本不用担心工作,用人单位排队要人。如今却今非昔比,一些学生无法把自己“推销”出去,产生很大思想落差,后悔选错专业。
几位档案专业学生向笔者咨询“档
案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笔者回答,“应当说还是相当乐观的。首先从实际看,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档案专业毕业生历年来就业率是高的。其次是档案专业有其兼容性,一部分档案专业毕业生实际走上了文秘岗位。”然而,目前随着各级档案馆参公的实施,进档案馆工作需要经过考试,难度增加,这使得档案专业毕业生又几乎失去一个主要的也是比较向往的就业途径。
2 档案专业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的优势
这是一个思想和专业技能的共同体问题。有的学生通过接触实际工作后感到,具有高等学历的自己与那些没有多高学历的大叔大妈们相比,也没什么优势可言。这确实有一个如何面对心理期望与残酷现实的落差问题。因为实际工作中,不管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关键看重的是你的实际工作能力如何。所以笔者认为,学生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首先要树立实干为先的基本观念,不能认为一些具体的业务工作是技术工人做的,高学历的主要就是从事管理和研究的。在网上曾看到有些在一线档案部门工作的大学生,急于想找到自己与没有高学历的老同志的区别,甚至还有些怀才不遇的感觉。笔者认为,只有立足本职,埋头实干,真正经过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才能有更大的作为,优势也才能真正体现。
关于档案专业研究生的研究能力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专业认同;影响因素
1.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通过搜索关键词“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可搜索到1678篇,然而以“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只有3篇,时间是从2011年到2014年,其中两篇是同一人所写。最早学者开始发表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文章是在1993年,总体来讲从1993年到2014年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的关注持上升趋势。关于“专业认同”的概念至今未有统一的定义,我个人更倾向王顶明的说法,将专业认同分为认知、情感和持续三个维度。首先是认知性专业认同,即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是产生其专业认同的基础。其次是情感性专业认同,指个人与专业的情感连结程度。再次,对所学专业的情感认同使个体获得心理上的安全与情感愉悦满足会直接导致积极的行为动机和外显的行为效果,从而形成可持续性的专业认同。
2.影响因素
找出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是提升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关键。通过搜索的文献可以看出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主要受学校、社会、个人三个大方面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也是如此。一是学校方面,比如导师、专业认识、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等等。(1)学者袁长林通过个案访谈的方法得出,导师具有比较丰富的研究经历与比较高的专业水平,经常指导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学生对导师的喜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水平。(2)刘旭指出因缺乏对该专业的专业属性的清晰认识导致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理论性与实践性并未相统一的问题,从而影响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同。(3)学者萧琳指出现行的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本科化”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形式与本科雷同,科研训练不足和考核流于形式,阻碍着该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4)学者王艳表明“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中依然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纯理论的教授、就业竞争的加剧造成很多学生不愿意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降低了其对专业认同度的水平。二是社会方面,主要社会人才需求的狭隘观念。当今社会需要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然而高等教育学的专业课程培养注重理论忽略了实践能力培养,再加上高等教育学的就业方向与其他专业相比更为单一、社会上对此专业的认识较少,使得高等教育学这种看似“没有专业”的专业失去了与其他专业公正的就业竞争机会。此外,社会人才选拔机制存在缺陷。
比如看重学历而忽视能力,看重工作经验而忽视潜力,看重考试成绩而忽视素质,看重人才的录用而忽视人才的培养等等。高等教育学专业刚刚毕业的学生不是因为学历层次低而无法从事高校教育工作,就是因为经验缺乏而影响就业,还有的学生希望考公务员来改变命运,放弃专业课程的学习、以拿到学历为目的,专攻公务员考试等等,这些都使得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降低了对其专业的认同度。三是学生个人方面,比如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专业了解、自我评价、职业规划等等。(1)学者袁长林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到,一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之所以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或者学习热情不高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专业的价值不高,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帮助不大,更愿意把精力花在其他方面。(2)学者王艳表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自身对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掌握匿乏,该专业成为了很多仅仅想要获得硕士学位又想短时间内投机取巧的学生的“避风港”,缺乏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入校后也不积极去增加对专业的认识,这种不积极的态度让部分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普遍低。(3)李俊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没有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的习惯,因此多数该专业学生并没有较强的增强专业能力的倾向,而是以获得学历为目的,从而降低了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综上,学校、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在不同的具体方面、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相比较于其它两方面因素,个人认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个人方面的因素对该专业的认同度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自我评价、职业生涯的规划。较低的自我评价不仅会影响专业认同度,还会造成个人自卑心理,最终导致自己一事无成;过高的自我评价可以提高专业认同,但是会形成自负心理,影响成败。合理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提升专业兴趣,还可增强对专业的了解,从而自信满满处理相关专业问题,拥有较高的专业认同。再者,完整、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专业认同的关键。
学生做出一个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它将是一切前进的动力,不仅可以提高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能力,提高专业认同,明确合理的职业规划还可以丰富学习生活、获得较高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李俊.N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萧琳.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
[4]王艳.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专业认同度调查研究———以庆西省为例[D].西北大学,2011.
[5]刘旭.高等教育学的专业属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规定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
关键词:高等教育 动画教育 专业走向 就业危机
踏着国家发展文化产业日益铿锵的鼓点,中国高等动画教育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自2007年起,动画专业大规模扩展,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从几十所发展到几百所乃至上千所。《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底,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1279所,设置动漫专业1877个,发展势头可谓壮观,成为动漫教育大国。然而,《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给在轰轰烈烈发展中的动画专业当头一棒。该报告对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亮出了就业红牌,并称之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动画专业当仁不让地登上了2010年前10名亮红牌专业的榜首,2011年动画专业再次“荣登”红牌专业榜首。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教育部于2011年11月22日下发通知,要求高校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为何一个新兴的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吻合的朝阳专业,仅历经不到10年的兴旺后即将面临被市场淘汰?客观地说,动画专业学生成为就业弱势群体在我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专业设置不当是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难道真是动画专业设置不当造成的就业不达标亮红牌的尴尬局面吗?其中,最让人不解的是,我们看到了另一些学者研究成果报告的内容:“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动漫人才特别是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在短短几年时间中,动漫企业从数百家发展到了56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了20万,动画片年产量超过了22万分钟。每年都有300家以上新的动漫企业注册登记,中小动画公司的员工规模一般为10~30人左右,因此每年至少有万人以上进入到动漫行业就业。在招聘网站上公开岗位招聘告示的各种动漫影视制作公司、游戏公司和软件公司也是数以万计”。一方面企业在轰轰烈烈地产业发展中需要大量的动漫人才,另一方面教育界在不断地被告诫动画专业就业率的不达标。由上我们不难看到,国内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中动画专业学生就业率形成了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强烈反差。研究高等教育中动画专业的走向,反思动画专业的兴衰,成为当前高等动画教育研究迫切的事。
1 动画专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1.1 发展文化产业的国策必然需要动画专业培养产业支柱人才
2009年国家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了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产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成了高等教育中动画专业的一项必然的重要任务。动画教育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随着中国动画产业不断纵深发展,与产业政策匹配的高质量合格动画人才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动画教育的重要课题。动画是一门融合文学、美术、影视和科技等多元成分的综合艺术,是一项系统的艺术工程,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条作保障,更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来支撑。而高等动画教育是培育动画专业人才的系统工程,在动漫产业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国产动画在质量和数量上的长足进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产业迅速成长的趋势。动画产业发展带动动画专业人才需求,动画教育的重要性和动画专业发展的必然性得以突显,只要国家产业政策不改变,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会源源不断。全方位培养一批富有创造力、具有文化内涵、懂策划、善经营的动画产业人才,已成为当前动画教育研究的重要着眼点。
1.2 区域动漫产业发展必然需要动漫人才
随着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目标的提出,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把文化产业作为本区域的支柱产业来推动,尤其对本区域动漫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扶持,不论是融资,还是税收政策及产业定位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各地动漫产业发展逐步走入正轨,呈现出令人向往的美好前景。地方动画企业逐渐由“加工—制作”动画的生产模式向“创作—生产—发行”的模式转换。在动画的生产模式转换过程中,必然需求大量与动画产业链相匹配的策划、创作、制作、生产(包括衍生产品)、推广、发行等人才。也就是说,区域动漫产业发展必然对地方高等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需求,并期望高校能培养更多符合动漫企业要求的相关人才,这种需求使得动画专业的发展成为必然。
2 动画专业为市场淘汰的可能性
市场化产业化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动画专业就业率成为近两年红牌老大的原因不外乎与下列问题关联:招生规模和教学资源不匹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与市场用人需求严重脱节,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的盲目性等,也是导致往后动画专业最有可能被淘汰、停办的主要原因。
2.1 盲目扩大招生,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教育机构愈来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由于通识教育的缺乏,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却被认为缺乏思想,头脑空洞的一代。因此,如何改革英语专业教育,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通识教育的特点出发,指出通识教育是英语专业教育解决当前问题的必然选择。
1.引言
自建国以来,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以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为目标的教学阶段和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阶段。无论在哪个阶段,英语专业教育的设计都着眼于培养具有英语实践能力的专才(胡文仲,2008)。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化大趋势已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的综合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然而,现如今,人们普遍抱怨外语院校的学生缺乏思想,头脑空洞,专业狭窄。可见现今的英语教学并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英语专业教育何去何从?在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着“人文教育缺失,创新力不足,素质结构失调”(王生洪,2007)等社会挑战,英语专业教育又该如何突破专业瓶颈,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个性发展?
本文从通识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出发,进而讨论英语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通过以上研究,作者指出大力推广通识教育是英语专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英语专业学生适应全球化时代挑战的唯一出路。
2.通识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通识教育,又称人文教育或自由教育,是以文史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当前,美国高等教育学会对通识教育的界定为“一种能够增强并培养个体应对复杂性、多样性和变革的能力。它既强调了解更宽范围的知识,又强调在某一领域内取得专业的成就。这一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同样帮助他们获得宽广知识和相关知识领域所需的智能和技能、以及知识、智能等的运用能力”。综上所述,我认为,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应是“以人文本”的教育,其应具有以下特点:(1)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和情感调节能力;大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2)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研究领域;通过经典作品阅读,思考,发展学生的文化对比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并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4)具备广博的母语与目的语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敏感性,能在欣赏不同国家文化的同时,积极推广母语文化;并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观,避免民族优越感及种族偏见与歧视。
3.英语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3.1通识教育可以解决英语专业专业设置的潜在问题。
“专业”是我国根据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然而,专业化的课程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张汝伦指出:“现代学术分裂制度将各种知识加以专业化和细化,同时也使学术和知识四分五裂。”(2005)而在这种分裂、狭隘的课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将是学术视野狭窄、学术思路狭隘、缺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
例如,在本科、研究生教育阶段,英语专业被细分为语言学、文学、翻译、国家研究概况等分支。诚然,学科分类有助于学生对某特定专业知识的研究,但是,过细的学科分类很难确保学生能触类旁通,对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我认为,语言学、文学、与翻译是联系最为紧密的三门学科,它们涉及了人类所应掌握的核心知识,诸如哲学、历史、艺术、政治与宗教等。同时也是在此基础上,其他相关的英语学科才会建立。因此,过早或过细地划分英语学科,并且只强调学生对某专业领域知识的了解,只会对学生专业学习起到阻碍作用。相反,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应广泛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相关方面的研究。
然而,可喜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学科领域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诸如: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对比以及英语传播学。这些学科的出现,无疑对本专业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及跨学科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英语专业通识教育教育也可以充分发挥其跨文化、跨学科的作用,着重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素质以及分析、批判等逻辑思维能力。
3.2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教育的相互影响。
通识教育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识教育有助于学习者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并丰富着英语教学的内容。传统英语专业教育,在本科层次阶段,高度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巧的培训。虽然,这些技能的训练无疑会为初学者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然而,过分强调语言使用的流畅性、准确性,一方面,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忽视了英语学习的丰富内容。尤其,在英语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已成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有效工具。因此,英语的交际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专业学习的重点已从单纯的语言学习转变为跨文化学习、跨文化交际技能学习,等等。那么,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应该跳出学科的限制,广泛吸收哲学、文学、艺术和宗教等多元化的知识,去探索、欣赏和借鉴其他灿烂的文化。
其次,英语教学应承载着通识教育。这点从英语学习中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相互关系就很容易得到理解。杨晓峰认为:“深厚的语言功底是人们获取精神博大的人文知识的必要前提。”(2008)。只有通过广泛的人文社科等知识的学习,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独特的文化传统,行为与思维模式;并且逐步去除交际中的民族优越感,消除种族偏见与歧视;才能学会公正比较,欣赏与评价各国文化。相反,广博知识的学习也更能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最后,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应囊括中西方人文社科知识的精华。近几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中华文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学者发现,很多学生不懂得与外国人交流,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如何在交流中表述自己的文化。尤其,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本应是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又怎能推广、传播民族文化?因此,我认为,只有通过通识教育才能使学习者全面了解中西文化,形成批判性思维,从而促进自身健全的发展。
3.3通识教育的实施是英语专业学生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目前,随着各国人民频繁的接触以及相互依懒程度的加深,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正在悄然形成。而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与职业的影响,更容易强烈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挑战。通识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体验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更为重要的是,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一个能从容面对变化、具有全面素质的人。zeleza注意到通过通识教育,学生能够从多方面理解文化现象,能够察觉事物之间微妙的联系,能够不断寻求多种问题解决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发展。因此,我认为通识教育对学生产生的更深远的影响是它能增强并培养个体应对复杂性、多样性和变革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作为合格的全球化公民应有的能力。
4.结语
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通识教育依然任重道远。很多外语类院校已经为学生开设了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但是由于教学管理松散,教师开课随意,以及学生选课的趣味取向,等等,通识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各外语类院校应积极进行改革,承认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作用,培养高品位的人文校园文化环境,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管理,加强课程师资建设,将通识教育落到实处,从而使英语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文仲.序言.孙有中主编.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王生洪.通识教育: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j].中国教育报,2007-10-30.
[3]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孙有中主编.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关键词:成人教育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许多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无论是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选择、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很明显的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的特征,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实践性教学。
一、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理念滞后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是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在会计教学中“重会计职业能力、轻会计拓展能力”,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的培养,使毕业生知识面狭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强、人文知识欠缺、企业文化意识淡泊、综合应对能力及操作能力差,难以胜任管理者的角色,未来的职业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成人高等教学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实验、校内实习、校外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这些环节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师主导型和应试型的教学范式,再加上人、财、物、管等教育投入的不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大打折扣,如基础性实训偷工减料,缩减课时;综合实训资料仿真性不强,内容不够全面;校外实习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实训软硬件建设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许多普通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先保证普教,而其成人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普通高校往往把成人教育当成副业来办,将其视为创收的手段,在其教育投入上较为匮乏。正因为如此,成人教育会计专业实训的软硬件建设滞后,有些只有手工会计实训,没有电算会计实训;有些虽有电算会计实训,但是财务软件没有及时升级;实训资料不够完整,连贯性不强;内容单一,一味强调会计核算能力,综合性不强。
(四)教学师资实践经验不足
从事会计专业一线教学的教师均是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的,其中大多教师没有会计和审计的实践经验,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有的已在单位重要的会计岗位任职,甚至担任会计主管,操作能力甚至高于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普教的指导教师,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普教上,成教只是他们的副业,因此,其流动性强、责任心差等也影响到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构建适合成人教育特色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培养职业会计师,更是培养“管理者”(Manager)。因此,教学指导理念注重的不仅是给学生“更多的会计知识”,更多的是对学生会计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在构建成人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注重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所构建的适合成教特色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一)增加课程实训内容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于课程实训,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主干核心课程进行实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税收、审计学课程,开设纳税申报实训、审计流程实训,将理论和实务结合,提高学生对单项业务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增加财务分析实训、证券投资实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课程实训的安排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二)完善综合模拟实训
综合模拟实训应在会计专业学生全部课程之后进行,其内容涵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综合实训包括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等专业技能训练以及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等。在此阶段,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指导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实训情况。
1.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以制造业经济活动为背景,学生在实训中按会计业务分工,分别担任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主管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往来核算等,首先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然后进行财务分析和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的审计,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审计等业务工作。另外,利用计算机处理手段,对手工模拟实训资料通过财务软件进行信息化处理,并将手工处理结果与财务软件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力求一致。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管理与分析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综合业务实训虽以会计内容为主,但在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税务问题,因而有必要适当地增加一些税务会计内容。
2.ERP沙盘模拟实训主要是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的使用相结合。该实训要求学生直接利用ERP企业管理软件对仿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将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经济业务融为一体,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以及企业资源(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人才流)的有效配置与协调。ERP沙盘模拟实训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实现了其实训目的从核算监督为主转向预测决策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各单科知识并运用于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企业MIS方案设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校外社会实践
校外社会实践是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中认知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企业的组织和业务流程的认识,可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单位参观,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生产流程等情况。社会调查是会计专业学生利用暑假或校外实习的机会实地从事一些专题调查,调查完毕,撰写调查报告。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毕业实习主要是利用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资源,采取学校联系、组织和学生自己联系组合的方式完成相关的实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认知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检验。目前,成人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缺少这方面的内容,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完善,培养学生的会计综合职业能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成教实训室经费投入
普通高校首先应从思想上进一步重视成人高等教育,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加大校内成教实训室经费的投入,单独建立成教会计实验中心,实训内容涉及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电算会计实训等,保证有足够的实训时间、全面的实训内容,最后达到较好的实训效果。
(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许多高校成人教育在校外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的校外实习基本处于放任自由状态,对学生实习缺乏监督和检查,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笔者认为,为了保障社会实践的教学质量,学校应建立校政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在科研课题、应用项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基地保持友好的合作与协调。
(三)提升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在重视学历学位的同时,重视会计职业资格。一是利用寒暑假或脱产进入实习基地或其他单位参与企业实践,参与企业会计实务的处理,为教学准备实际案例资料,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根据研究方向在实训室亲自动手完成现有会计专业实训项目两项以上。三是学校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聘请在行业享有较高权威的企业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任兼职教师,同时要求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作为他们的助手,配合他们指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加快会计实训教材的建设
成人高等教育会计实训教材的建设应围绕会计专业培养总体目标,依照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要求进行研发。应积极鼓励本专业指导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成教学生特点自主开发实用实训教材,而且应随着实践内容和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修订完善,保证向学生提供完整、真实、全面的辅助资料,提供企业财务活动方案。
(注: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1]315号)
发展现状
首先,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发行专业首次招收本科生。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编辑出版学列为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目前百余所高校设立编辑出版专业,并且其中37所已经开始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的硕士研究生,7所已经拥有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形成了编辑出版学本、硕、博三层培养模式。
其次,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内容日趋成熟
专业课程设置包括编辑出版学、中国编辑史、图书编辑学、数字编辑技术等。相关的教材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共出版相关专著和教材425部。①编辑出版专业师资力量逐渐增强,据调查显示,目前在高校从事出版高等教育的教师学历以硕士研究生居多,占总数的48%,博士研究生占25%。教师的职称构成以教授为主,占35%,副教授占26%,从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其中,35岁以下的占33%,35~44岁的占32%。可以说,目前我国出版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是“一支以中青年、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为主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②
再次,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研究会议在国内得到重视
比如说,2006年河南大学举办了数字化传媒时代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编辑出版教育的现状、问题等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再如,2013年11月,第四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国内外专家除共同讨论了数字时代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外,还共同商讨了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数字时代出版高等教育发展等议题。
突出问题
经过30年的发展与积淀,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数字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的编辑出版活动,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相应地也暴露出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与实践脱节、培养体系不甚成熟、缺乏对创新思维的培养等问题。
首先,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与编辑出版业务实践严重脱节,导致高校办学“热”而学生就业遇“冷”的问题
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很多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教学忽视了其较强实践性的特征,重视对出版理论的讲授,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错位。除了教学理念陈旧外,高校实践教学平台缺乏以及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也是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重要原因。
其次,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合理
数字时代,出版业急需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数字出版人才。目前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虽初步形成了包含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培养体系,但是人才培养仍以本科为主,相应的硕士教育较少,博士层面的教育更是显得不太协调,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甚合理。
再次,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没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
以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为例,其专业课程设置以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平台;以编辑史论知识讲授为主;关于数字出版的课程较少,这显然与数字出版迅猛发展的态势不太协调。
最后,对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创意社会阶段,只有拥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辑出版产业也不例外。这一点通过河南大学出版社的招聘信息可以佐证一二,2013年8月河南大学出版社的招聘信息全部是招策划编辑的。然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校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通常受不到应有的重视。
对 策
首先,重视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根本原因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要改变现状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编辑出版专业师资力量逐渐增强,但这些教师大多数理论知识丰富而相对缺少业界实践操作经验。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先从提高老师的实践经验着手,让教师到编辑工作的一线积累经验;也可聘请业内资深人士为师,讲授编校实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提升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层次
数字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而我国目前的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仍以四年本科为主。毕业生普遍缺少其他学科知识背景,难以胜任深层次信息整合的需要。近年来,出版社的招聘将应聘者的学历锁定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科生的能力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之间的矛盾。故提升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层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此外,“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容忽视。因为出版工作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所以学界和业界都提倡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跨专业攻读编辑出版学专业,或者选修第二学位作为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
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且对数字出版的相关课程安排不够。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的传授无可厚非,但在数字化的今天,编辑出版产业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从业人员被要求掌握更多的现代出版技术,尤其是对各种编校软件的应用。此外,计算机、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经营管理等课程也应受到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重视。
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遇冷,究其原因,一是专业学科知识素养欠缺,如物理类图书的编辑多是物理学方面的专家,能对稿件质量进行深层次的把关;在文史类稿件的处理上,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不及文学院毕业生扎实、到位。二是对编辑出版专业认知不到位,没有形成应有的竞争力。出版行业策划人才的稀缺,不仅对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编辑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在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活动中,创新思维以及创意能力已经关乎一个出版机构的兴衰,因此,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应该着重注意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意能力的培养。具体说来,可以通过对经典选题策划案例、书刊装帧案例、版式设计案例、市场营销案例的学习,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以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努力让书刊策划能力成为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结 语
数字时代,编辑出版活动已经发生了多重变化,滞后的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改革,加剧了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与编辑出版产业实践的矛盾,催生了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应该顺应产业发展形势。只有在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理念、学科培养体系构建、专业课程设置、学生创意能力培养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与调整,才能使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注释:
①肖东发 张文彦:《从“印刷文明”走向“数字时代”进程中编辑出版教育的变革》,《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材;课程模块;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7013)07-145-03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作为直属中国民航局唯一的成人高校,为我国民航事业培养出诸多管理和专业人才,空中乘务专业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随着民航的高速发展和对空乘的大量需求,不少高校甚至社会办学机构也纷纷开办了空中乘务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各级各类院校已有200多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近十年内创办,有不少院校都属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这些院校对于空乘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选择、课时安排等方面有很大差异,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当前乘务专业课程的发展、不足及建议
(一)乘务专业课程的长足发展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空中乘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已有长足进步,不少院校的专业课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多到全的历程,无论是专业理论课(也被称为专业基础课),例如:民航概论、民航基础知识、空乘职业形象、民航乘务英语、民用航空法、服务礼仪、航空运输地理、民航专业英语、民航服务心理学、民航乘务员基础教程等,还是专业技能课(又被称为技能培养课),例如:客舱服务、客舱设备、旅客急救、客舱广播与旅客沟通、紧急迫降、水上救生、形体塑造、职业形象设计、游泳等在一些乘务培养院校都陆续或多或少开设起来。
此外,有些院校还开设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作为补充,例如:机场地面服务、机场运营管理、机场贵宾接待、旅游美学、公共关系、舞蹈、体能、散打、安检实训、调酒、茶艺、跆拳道等,以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知识。
(二)专业课建设不足之处及解决方法
专业化课程设置和最新乘务教材的出版无疑更有助于专业化教学,扩充学生专业化知识,提升学生竞争力,提高“升空率”和“就业率”,也能更好地让学生适应今后的工作。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正如上述,当前乘务专业理论和技能课程都是陆续或多或少开设,很难有将课程开全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硬件不足,有些院校缺乏模拟舱、形体训练室、泳池、旅客服务实训室等硬件设施设备;二是专业教师不够,有些院校缺少相关的有多年乘务工作的老乘务员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师,致使一些专业课难以开设。
对于第一个问题,需要办学者的高度重视,要投入相应资金修建相关设施、购买相应设备来解决。对于第二个问题有三种方法:一是加大非乘务出身教师的培训力度,将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并有志于乘务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送出去进修,利用寒暑假或者脱产的方式参加相关培训,如果符合民航管理规定,还可以采取实习、见习的方式参与到机组飞行任务,从事客舱服务工作,与旅客零距离接触,从而切实体验空乘服务行为。二是对于从事过多年乘务工作愿意“空”转“地”从事教学的乘务员,在她们走上讲台之前也应有师德规范、教师心理学、课程教法、教学方法论等岗前培训,通过考核取得教师资格证后走人课堂,并且多开展教学研讨、安排资深教师随堂听课、学生反馈等方式,使其在教学上能尽快成长、成熟。三是聘请航空公司服务或培训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训课程的教学,学校按照学历教育的原则和教学规律进行引导。
(三)全面建设“面试就业”课程
当前能真正开设“空乘面试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并且建设成精品的成人院校基本没有,虽然在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下,大多数院校也开设了诸如大学生就业心理、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也时而会举办一些诸如面试技巧、如何写好简历、高效收集就业信息等讲座,但是有些应付性课程过于大众化,与乘务专业有不小距离。另外,就业讲座如果作为课程补充是很好的选择,可是如果以讲座来代替课程,则显得过于简洁难以通透。
只有学生有好的就业“出口”,学校才能有相应好的招生“进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随着扩招每年日益增多,学生的就业一直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民航成人院校的教学只有更体现出专业特色,学校的就业指导更有专业导向,这样培养的毕业生在民航的就业蛋糕中才能多分到一杯羹。
二、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成就、不足及建议
(一)乘务专业教材的大量出版和教材选择依据
1.当前已出版的专业教材
与乘务专业课程的发展相适应,近年来不少新编的专业培训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版,这些教材既有正式出版的单编本,也有以编委会“团队”名义出版的多编本,具体如下:《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客舱服务训练教程》、《民航客舱服务实用英语》、《民航客运英语教程》、《客舱设备运行及管理》、《客舱服务与管理》、《民航客舱设备操作实务》、《民航客舱服务》、《民航乘务员培训教程》、《空中地乘务管理工作规范与空乘人员服务培训指南》、《空乘服务沟通与播音技巧》、《空乘人员仪态与服务礼仪训练》、《民航乘务英语会话》、《民航概论》、《民航乘务服务教程》、《航空知识与应急处置》、《民航乘务岗位技能实务》、《民航机场地面服务概论》等。这些教材大都是近几年初次出版,也有少数是修订后再版,并且其中不少教材还是由在乘务员岗位工作了十多年甚至是二三十年的老员工所编写,书中凝聚了她们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心血,不少教材内容质量颇高。
2.教材选择的依据
课程设置出来后,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教材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又是学生系统高效获取知识的物质载体,一本好的教材在教学中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况现在空中乘务类教材那么多,有些教材虽然书名不同,但是内容有很多有重合之处,在这众多的教材中如何选出最适合的?乘务专业教材的选择首先要看其内容是否具备专业性,考虑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知识更新速度等情况,要求教材紧密贴近乘务员实际工作情况,从某方面来讲实际上是乘务工作的再现,或者是为了做好空中乘务工作而必须具备的知识储备。另外,一本好的教材还应该具备可读性,除了满足教师的基本教学,还要能吸引学生,激发其阅读兴趣。在这方面,一本教材如果能做到内容编排清晰明确、文字简洁易懂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并辅之以经典案例等,那无疑是经典之作。如果在挑选中按照上述两大标准并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一般会找到相应的适合自身的教材。
(二)教材建设中的相关建议
1.对已有教材内容的补充
当前不少专业理论、技能实操、语言应用等专业课教材内容颇佳,基本上都能涵盖乘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都是初次接触这些,课堂教学外还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掌握相关知识点,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专业教材内容,补充编写诸如自学指导、学习提纲、复结、图册、习题集,甚至是音像视频资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重要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另外,有些课特别是基础教育类课程当前公开出版的教材确实与乘务专业结合不紧,例如,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语文、历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这些课程大都着眼于“通识”教育,与民航毫无关联,这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对于这点可以让任课教师采取补充的方式,根据具体课程加入相关专业内容。例如“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师在讲授实际操作时,可以引导学生登录注册“飞呀网”、“空姐网”等民航相关网页、搜索乘务资讯、收发电邮等。对于“中国革命史”等历史类课程,当讲到章节时可以补充“国内冯如首飞”、“北京南苑机场”等内容;当讲到民国时,可以补充中国、中央航空公司招收的第一代空乘历史。至于“道德修养”课程,完全可以结合航空公司文化理念、行为规范来讲授,这样也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新自编更合适的教材
此外,如果觉得差距实在太大,还可以采取自编教材替代的方式来解决,现在就有院校用“优秀文学作品赏析”来替代大学语文,然后可以选择补充一些有关民航或者是空乘飞行生活的优秀文章,笔者就曾在“中国民航报”、“空姐网”、“民航中国资源网”读到过多篇感情真挚、文笔优美、立意深远、思想高雅的佳作,这些颇具乘务工作生活气息的佳作就其水准完全可与“大学语文”中的文章相媲美,至于其内容则完全与日后的乘务工作实际密切关联,这样的作品也更能引导学生对空乘职业的理解,对今后工作的感悟。至于极少数专业课如元正式教材,也可以采取先组织教师编写讲义,再逐步完善成教材的方式将课程先开起来。在自编教材时,鉴于民航业与国际接轨较紧以及空乘工作要使用外语的实际情况,学校应鼓励教师编写全英文教材或中英文双语教材,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在自编教材逐步成熟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助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扶持,争取正式出版不断推广,发挥该类教材在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
三、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及课时安排建议
当前,许多院校乘务专业课程模块和各模块中的具体课程不尽相同,课时的安排也有很大出入,大多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有“5+x课程结构方案”,也有“学历+执照模式”,加之师资力量不同、教学设施设备各异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有很大差异。
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航空公司招聘乘务员过程的研究和用人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当前航空公司在选拔“准空姐”时一般要求其具备:外语沟通交流能力、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塑造形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礼仪等基础知识运用能力、观察和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配合能力、才艺表演能力等。
根据航空公司对“准空姐”的各种能力要求,结合民航院校现已开设的具体课程对乘务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和总体课时比例安排建议如下:
(一)课程模块及各模块具体课程
整个课程体系设置可以设计为基础教育课程、语言应甩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技能实操课程、体能形象素质提升课程等五大模块。其中,“基础教育”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有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语文、历史、地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语言应用”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有基础英语、民航专业英语、民航乘务英语会话、民航服务日语(韩语、法语、德语)、空乘服务沟通与播音技巧等;“专业理论”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有民航概论、民航法、民航运输地理、民航服务心理学、民航服务礼仪、机场服务概论、民航乘务员基础知识、危险品常识、航空安全等;“技能实操”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有客舱服务实训、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地面服务实训、航空急救等;“体能形象素质提升”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有体育专项训练、形体训练、职业形象设计、游泳、散打等。
以上课程设置,在基础教育模块涵括了乘务专业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通识”素养,使学生能了解掌握空中乘务员所必备的政治、道德、历史、地理等基本修养;在语言应用模块满足了航空公司对员工的外语水平和语言沟通要求,并且突出了以英语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同时兼顾了空乘日常客舱工作常用的双语广播、与旅客交流等日常用语;在专业理论模块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民航特色的专业理论课程,从民航概论到机场地面,然后到空中服务,这能够促使学生积累行业理论知识;在技能实操模块重点以空中服务为主,包括客舱内各种不同设备的使用、客舱安全操作、紧急救援、危险品的辨识等,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淇安全意识;在体能形象素质提升模块则根据航空公司当前对空乘的选拔标准及其日后工作对体能的要求,无论是从形体训练,还是从职业化妆,甚至是擒拿、游泳等都进行了设计,为提高其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打下基础。
(二)课时安排建议
基于航空公司对乘务的整体素质要求,同时根据各个模块课程的侧重点及其特性,建议课时比例设置如下表所示:
当然,院校之间专业师资情况配备不同、模拟舱、形体训练室等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不同,各模块具体课程的开设及所占总授课时间比重也有差异。
四、结语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审计学; 课程建设; 层级化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不断改革及经济活动的日渐复杂化,审计难度也在日益加大,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我国有526所普通高校开设了会计学专业,而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只有48所。因此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也承担了为社会输出审计人才的功能。研究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建设对审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建设现状
(一)审计课程设置种类有限
我国多数高校会计专业审计学相关课程设置相对有限,且以《审计学》《管理咨询》《资产评估》这三门课为主,也有部分高校在上述三门课以外,设有电算审计、审计案例等课程,只有很少院校开设了财务审计、效益审计、政府和非盈利组织审计课程(刘世林,2006)。
(二)审计课程内容偏重社会审计
我国高校会计类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呈两类:一类是会计课程,这类课程约占主干课程的70%~90%;另一类是会计课程以外的课程,这类课程占的分量很小且不同院校设置也不一样。从有关审计课程设置来看,其主流仍然是为培养社会审计人才而设置的课程;从有关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来看,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会计知识和技能占主导地位。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不能满足培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不同主体审计人才和不同行业审计人才的需求,在审计人才个体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也无法满足培养既掌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又掌握绩效、环境、信息、工程、技术等领域审计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三)审计课程建设理论研究现状
教育界普遍认为,审计学课程建设应侧重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刘世林,2006;时现,2006;曾晓红等,2009)。具体课程设置应突出职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特征。首先,在人才的培养中应注重学历教育和职业化教育的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倡案例教学,设置课程实习,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其次,课程的设置上应开设国际比较类的课程和一定比例的双语教学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语言的掌握能力。再次,现行审计以计算机为重要手段,不仅审计对象由纸质转化为磁介质,而且审计人员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以提高审计的效率(阚京华,2008)。为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培养审计专业人才的信息处理能力。
普遍认为审计学课程体系应该涵盖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四部分内容(时现,2006)。但关于审计学课程体系四个部分的层次性,以及各部分具体课程之间的关系和高校自身资源的相互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二、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缺乏主线,无法建立系统的审计知识体系
审计课程设计缺乏一条主线,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难以形成系统的审计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现有课程设置体系使审计课的教学难有施展的空间。
审计课程体系一般包括理论审计学、应用审计学、审计技术学、审计史等。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会计学专业一般只开设与民间审计关系密切的《审计学》《管理咨询》《资产评估》等课程。由于缺乏系统和整体的学科体系知识支撑,导致审计课程教学不仅内容枯燥,而且不成体系。现行常规课程设置难以培养学生整体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应变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不成熟的课程比例高
相对于传统的会计专业的课程来说,审计课程中不成熟的课程所占比例较高。目前在审计学课程中“审计学”“审计实务与案例”等课程的教材及知识模块和教辅资料相对较为成熟,但是像“管理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以及审计相关交叉学科等课程的教材及知识模块则还不够成熟,相应的教辅资料亟待完善,从而影响审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界定与划分缺乏合理的标准,造成课程之间内容重复
现行的审计相关课程中,《审计学原理》和《财务报表审计》《审计学》《审计实务与案例》等课程在内容上如何前后衔接以及在内容上各讲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内部审计》和《管理审计》两门课程分别应讲述哪些内容,课程的知识体系包括哪些,也缺乏合适的界定标准,且在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复现象。
(四)缺乏科学的审计职业道德及审计实验课程体系
当前的审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审计学课程中关于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中职业道德的简单介绍上,课时的分配也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我国多数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均包含了含有实验教学内容的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会计沙盘模拟等课程,为会计专业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涉及审计的实验课程则相对较少。
这些课程的缺乏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教材的缺乏,这也决定了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审计实验等相关课程的教材建设。
三、审计学层级化课程建设体系设计
课程是按教育学规律对学科知识的传播、改造和拓展,课程是连接学科与专业的中介,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最终是以课程为依托实现的。对审计学层级化课程建设的研究,是以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标准,通过合理设计各层次的审计课程,并协调各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体系应区分为专业理论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交叉学科以及审计实验课四个层级。通过反映不同层级审计理论及应用课程的开设,学生逐步实现对审计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系统训练、综合应用与分析能力的提升、创新开拓意识的形成与锻炼等,以不断提高素质教育。
(一)专业理论基础课――培养学生基本审计意识
基础性课程一般包括通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通用基础课主要指数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是指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设置原则,审计理论基础课除了常规设置的如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内容要丰富外,还要包括审计学原理、内部控制及审计职业道德、审计技术与方法、风险管理等课程。
审计学原理旨在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内部控制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关内部控制理论独立设计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方案,以提高学生应用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评价、分析和解决企业经济活动所出现的各种控制缺失问题的能力;审计职业道德课程旨在灌输职业道德理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情操和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审计技术与方法是为培养和检查学生的审计方法知识和其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风险管理则主要培养学生的风险管理理念,以提高其实际运用风险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主干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审计专业理论
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根本保障。这一层次的课程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实务与案例、信息系统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软件应用等课程。
这一层次中,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与民间审计是根据审计主体的不同分别介绍的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内部控制审计是根据现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民间审计业务中的除年报审计外的另一鉴证业务的相关理论。鉴于审计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审计实务与案例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契合。信息系统审计、审计软件应用则是根据企业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而开设的有针对性的课程。
(三)交叉学科课程――拓展学生审计理论知识面
交叉学科相关课程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审计、资产评估、金融审计、管理咨询、税务、审计伦理、审计法规等课程。
建设项目审计主要介绍建设项目审计理论和实务,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建设项目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务知识;金融审计是以国家审计法规和金融审计法规为依据,系统阐述金融审计的相关理论及工作程序和方法;税务旨在培养税务基本理论及各类税务实务操作,使学生掌握税务基本规范;资产评估则通过系统研究企业在资产评估中的特殊问题,使学生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原理、方法;管理咨询课程则通过介绍管理咨询的程序,开展管理咨询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掌握对企业的管理问题开展咨询、诊断的方法和程序。审计相关交叉学科课程的开设体现了专业课程设置“宽口径”的原则,通过引入交叉学科相关课程不但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社会对不同领域审计能力人才的需求。
(四)审计实验课――增强对学生审计应用能力的培养
审计实验课程是审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实现从审计理论到审计实践的跨越,增强审计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从而适应审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审计实验课程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实验的自动化程度分为手工模拟实验和审计电算化实验;另一种则是根据审计实验目的、功能的不同分别设计为验证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目前关于这两种审计实验课程设置方式都有相关的研究设计成果,而且审计实验课程的重要性也得到理论及实务界的广泛认可。
四、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设置的现实选择
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会计人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担负培养审计人才的功能。由于受到专业、学校规模、师资等因素的限制,在审计学课程设置的实际应用环节,笔者所设计的层级化的审计学课程体系在应用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不利于审计理论体系的全方位培养。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在实现审计人才培养方面,就课程设置来讲,本着课程设置“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应力求保证第一层次“审计理论基础课”的全面开设。第二层次专业主干课和第三层次交叉学科课程部分则可根据各高校自身的资源、学科优势、专业特色等有所选择的围绕审计的某一主线进行专业必修课的审计核心课程设置以强化办学特点。同时其他课程的开设根据自身资源有所选择的采取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运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审计课程的实践性强的特点也决定了审计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赖于科学完善的审计实验课程体系。因此第四层次审计实验课的开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得到了理论及实务界的广泛认同。审计实验课程的开设目前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于相关审计实验课程教材建设方面的薄弱。
【参考文献】
[1] 刘世林.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
[2] 曾晓红,刘海燕.对审计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关系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1).
[3] 赵素宁.审计学课程建设重点环节的处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8).
[4] 阚京华.审计学专业课程建设中存中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月刊,2008(2).
【关键词】小语种专业;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
中国以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中,随着中国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步伐,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需创新型的外语人才,这些人才要具有全面的知识素养,良好外语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并能参与到国际活动的创新中去。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与世界的合作更加密切,与很多国家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小语种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小语种的作用不容忽视,小语种专业人也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据统计,2010至2012年,诸如葡萄牙语、韩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很好,居于前50位,而原来的红牌专业――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远不及小语种的就业率。小语种专业人才是前途一片美好。但是,高新培养的小语种专业人才的技能是否得到单位的认可?是否符合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从目前毕业生就业的领域来看,高校的培养模式并不能让人满意。高校专注于小语种语言技能的提升,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高等教育大多停留在传统模式下培养小语种专业人才,而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单纯的外语技能人才不能满足国家和企业的需要。他们需要的是拥有多项技能的外语人才,更多的考察除了语言技能之外的其他技能。高等教育需应时展,培养复合型的小语种人才,即对小语种专业除了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同时加强在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性方面的培养。文章将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阐述小语种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一、小语种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定位
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高校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让人才在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激烈的竞争。
高等教育中小语种专业与英语不同的是,它是零起点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同时小语种人才的培养规模不大,毕业人数较少,其就业就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小语种教育存在这种特殊性和稀缺性,加大了教学活动的难度。尽管现在有很多高校都增加了小语种的招生人数,或者增设了不同的小语种专业,企业和社会对小语种专业的需求仍然很大。就业渠道来看,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大型国有企业新闻、事业单位、政府、传媒机构、旅游企业、外企等部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提升,金融、旅游、新闻媒体和外企等领域快速发展、需求强劲,而诸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的就业岗位趋于饱和状态,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不得不随之改变,转向投资、金融、广告、媒体、贸易等领域。现在小语种专业涉及的领域很多,可谓五花八门。但是,高等教育对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仍然保持在传统的教材设备、师资力量、教育环境下,如此培养出的人才不仅综合素质低下、专业知识不足,其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不能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满意。这不利于高校培养出小语种的创新型人才,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当今社会对小语种人才的要求已不是单一的语言技能,而是在掌握一门外语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外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掌握一门其他学科的基础技能和基本知识。传统的小语种人才将被复合型外语人才淘汰和取代。复合型外语人才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的功底,可以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该专业领域人才相比,复合型外语人才又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精通某一外国语言。这样的人才是企业的“宠儿”。
高等教育小语种培养需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要以培养具有外语语言交际能力和高度综合知识素养的复合型小语种人才为目标。复合型小语种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能适应国际竞争,能适应不同的环境。目前国内已有部门高校明确了小语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培养。例如,大连外国语学院开设了“小语种+国际贸易”、“英语+小语种”等培养模式。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西班牙、法语、德语等小语种专业也增加了经济学或者国际贸易的辅修课程。这种“小语种+某专业”培养模式将专业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其他专业(语言、经济学、贸易等)课程相结合,提升小语种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高等学校的小语言专业可以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的需要,来预测和判断将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取得高等教育的成功。就在金融行业和媒体机构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对小语种人才的培养计划进行相应的挑战和拓展,增设国际金融、财务管理、投资理财和新闻写作等课程,使小语种人才精通一门外语之外掌握一门其他学科的知识。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汉语的学习,如果在小语种专业中增设对外汉语教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可以培养学生教授汉语的能力,这样小语种人才的就业方向更广、就业空间更大。
二、高校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
不同的学校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课程的制定依据于学校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制定合适课程体系的前提。衡量课程制定是否合理主要考虑两个因素: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但是目前高校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都以专业为单位,由于专业的不同,课程设置具有浓厚的专业特征,专业壁垒限制了课程体系的制定,由此设置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不能有让人满意的效果。小语种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存在这样的限制,语言专业中文学类课程设置的比重就比较大。就算是小语种专业,不同的语言专业间也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界限。
高等教育由于不重视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语种专业的必修课、选修课和公选课之间的比较不均匀,课程结构一般都会增加专业课的比重,单门知识课程和综合知识课程之间的比重也有很大失衡。很多高校注的课程结构存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应用的现象。此外,由于很多高等院校设置的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比较少,选修课学分所占比重也少,学校对于选修课的教学要求并不严格,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热情很低,加上选修课在授课方式、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比必修课差,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这样的选修课程不仅不能让学生学到实质性的知识,还会让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态度。
三、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打破专业间的限制,根据需要制定合适的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中小语种人才的培养需要跨越学科间的鸿沟,打破专业间的壁垒,摆脱传统公共课程的约束。小语种专业制定课程时要摆脱原有的思路,要追求创新,拓宽培养宽度,加强基础教育,重视能力培养,课程组织模式要多样化,在学科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上社会实践和必要的可以活动。学校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切实设置一些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加强学生综合知识视野的拓展,让学生对人类社会、国际社会关系的问题有所了解,发掘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高等院校需要结合学生兴趣和社会需求设置课程体系,要提倡学科交叉,增加学科的宽度,打破专业的壁垒,取消小语种专业单一的课程设置。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有效手段,语言的培养更需要语言实践来加强对语言的领悟,学校要组织切实有效的语言实践学习活动,让W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应用,消除学生对语言的学习障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语言的技能。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很好的教学手段。科研活动是教学中的又一重要方面,它培养不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高等院校要激励小语种专业的学生需要参与不同学科的调研活动,设置多种科研活动的课程,让学生养成分析研究的学习习惯。作为语言学习的高等学府,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语课程的设置做出了改革和创新,为了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学校将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个部分。为了解决语言专业知识面单一,还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加强不同专业间的融合,打破专业限制,实现模块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考研究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为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的创新和尝试,值得其他学校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改进传统的语言教学法和完善教学体系
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习主动性。传统的小语种专业教学方法多是以语言能力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学生综合能力低下,导致毕业生思维收到局限,综合能力低下,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性学习法方式。它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寻找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完成教材中的任务。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可以有更高的要求,在学习一定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后,教师布置研究论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任务,进行调查,完成研究论文。这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二,内容语言教学法。它突破单一的语言教学方法,把语言教学融合在内容教学里,并依托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内容依托教学法以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学习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拓展学生知识面。
第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多课程中,比如贸易、历史、旅游、政治等教学中,教师使用应用最新的事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在小语种专业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除此以外,网络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如微博、微信等成为年轻人常用的聊天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老师和学生可以无地点限制的进行专业交流。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网络教学不仅让更多的人进行互动、增加师生感情,还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三)建立多元化的弹性教学制度
教学制度是学校为了维持教学活动的进程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位制、学分制、实习制、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等。高等院校中的教学制度通过不断的完善,已经非常完善和规范。但现有的教学制度并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因为其大都受到学分制度、教学计划等限制,以维护教学秩序。但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高等教育面临的任务也越来越多样化,高等院校需要建立有效的环境,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在培养小语种创新人才时,高等院校应建立弹性的教学制度,需考虑以下两点。
第一,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学校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学校的教学制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合理的学分制度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学校通过设定多种小语种专业培养计划,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双学位制度、本硕连读、“小语种+某专业”等。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社会锻炼或短期留学,拓展视野和提高综合素质,为此学习可以设定休学和留学制度。实习制度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实习中接触企业,小语种专业的语言实习制要推陈出新,发挥作用。
第二,尊重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者,教师的智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尊重教师的个人发展,在制度上提供教师施展才华的空间,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以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可以给教师提供机会进行进修,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学校制定规范的教学科研奖励制度,对教学科研有贡献的教师给以适当的奖励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小结
随着社会和国家对复合型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增大,高校应改变传统的以单一的语言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建立小语种与其它专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复合型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打破专业间的壁垒,要追求创新,拓宽培养宽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雷明珍, 张曦, 江海燕. 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其在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意义――以红河学院为例[J]. 新西部旬刊, 2011(4):49-49.
[2]宋英华. 以质量工程为契机,探寻高校小语种教学发展新路--以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为例[J]. 中国科技博览, 2013(22):271-271.
[3]张西艳, 尹向红. “双校园”模式下的小语种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以广外南国商学院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 25(2):160-162.
[4]代霄彦. “一专、双语、多能”新型能源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小语种强化试点班为例[J]. 科教文汇旬刊, 2014(15):43-44.
[5]欧颖. 云南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瓶颈与突破[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 10(1):5-7.
[6]李永村.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小语种人才素质及素质培养措施――以德语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4):265-267.
[7]杨玲. 口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之探讨――第三届同声传译翻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讨论引发的思考[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4):65-71.
[8]于博, 王h萌. 师范院校中外语类专业第二外语现状的调查与教学策略分析――以吉林师范大学德语等小语种专业的双语教学为例[J]. 湖北函授大W学报, 2015, 28(18):144-145.
[9]邓万学. 校企合作与小语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东南亚小语种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6):33-34.
[10]谢婷. “桥头堡”战略导向下独立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J]. 文教资料, 2014(17):184-186.
[11]龙雪城, 宋亮. 基于兴趣的第二外语小语种教学实践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小语种教学为例[J]. 考试周刊, 2015(2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