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对科技创新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科技创新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科技创新的建议

第1篇:对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多学科协作 创新团队

一、依托科技创新活动及多学科协作对是创新团队发展的诉求

(一)营造创新氛围,促进专业学习。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我们要思考如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工科毕业生更需要专业技能及实践经验,因此,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锻炼个人素质,而且科技竞赛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全过程的检验,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动手能力。因此,将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和教学改革三个方面协调发展,整体推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学生培养措施,努力形成“竞赛与教学互动,学生与教师相长”的新局面,对学生的工程意识、科研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竞争实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二)整合学科资源、发挥专业优势。

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我们发现,单一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一个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组织、策划、实施、撰写论文及成果答辩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出极具创意的思维,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各自发挥所长,能够产生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此,利用多学科大学的优势,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而打造高质量多学科协作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及课程设置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国家培养高尖端的工程技术人才及产学研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

二、创新团队的培养体系探讨

(一)所谓“创新团队”是指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科研和学习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研究解决科学问题,共同形成科研成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相互负责、彼此依赖。组建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就是要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系统培养。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让学生以“科研小助手”的身份进入实验室,协助专业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在实验中亲自实践、观察思考,学会主动应用书本理论知识去理解实验中的问题。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将书本、课堂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可借助教师资源将产学研顺利转化。

(二)建立健全创新团队管理制度。

1.完善教师参与创新团队的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支持是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而如何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团队指导的积极性是高校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在学校建立科技创新活动的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竞赛团队或学生社团,明确指导任务,保证指导质量。针对多学科协作型的学生创新团队,自然要配备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从不同领域给予指导,但要注意分工明确,切不可产生因分工不明确导致的矛盾。

2.形成符合创新型团队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

高校应加强对创新团队培养而开设的课程,以“兴趣引导、渐进培养”为原则,将创新教育平台作为培养方案的补充,形成相对独立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增加选修课种类和数量的形式构建专业类的创新教育课程平台。根据创新团队构造途径和社会需求,可进一步将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创新知识类、创新能力和素质类两种类型,嵌入到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当中,形成创新课程平台。其中,创新知识类可以与以往的理论课程、通知与基础课程相结合;创新能力和素质类可以与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相结合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和阶梯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体现出培养模式的个性化和渐近培养的原则。

(三)探索校内外创新实践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还是服务社会生产,因此,建立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充分整合校内现有的人力与物力,让学生能够人尽其才,学校资源能够物尽其用。校方应该积极发展与本地政府、企业的关系,在各个学术机构、科研单位、行业企业为学生设立实践实习基地、培育创业市场,借助学校外部力量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与行业企业、学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例如,行业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创业咨询活动、生产实习等,使学生、校方、社会三方都能够受益。

综上所述,利用多学科大学的优势,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而打造高质量多学科协作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及课程设置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国家培养高尖端的工程技术人才及产学研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卢卫娜.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体系的构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9,(4).

第2篇:对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 教师科研 成果转化

1.引言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政府以及社会更加关心集科技和教育为一体的高校。高校作为带动区域经济水平提高的重要机构,它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水平在对推动地方校企合作和高校持续、稳定、快速、协调的发展方面都起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从国外目前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的研究来看,热点主要在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效率的评价上,面向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文献也在增加。大多数学者使用了相关评价工具对高校的技术转让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如Jerry G.Thursby等使用DEA方法对美国包括私立大学在内的100多所大学技术转让部门许可证发放的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就此对高校创新活动的技术转让产出效率进行了相关分析[1];Ahmad D.Raha等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活动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与否影响比较大的一些决定因素,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2];Mariano Nieto在对企业里科技创新过程中基本因素的研究上,得出企业的科技创新有隐性因素存在、传输性、同化性和专用性的特征[3]。

目前,国内研究的主要内容以高校科技创新为主,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合适的方法,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如庞诗、何晋秋在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中提出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虽多,却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错位”等的评价[4];张清辉等通过文献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从科技投入能力、科技产出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甘肃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5];王光平等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因子分析,发现科技创新基础和投入因子、科技创新环境因子和科技服务投入等是影响高校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指标的因素[6];侯成义等针对国防高校科技创新的特点,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并验证了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团队与人才培育能力是国防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和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7];邱均平等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例,利用其最近三年积累的评价指标数据,提出一种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指标优化、主客观赋权等方法对“投入”“产出”和“效益”等指标进行了优化和验证[8]。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学者们对高校科技创新的研究侧重于内部或者外部能力,就内外部服务能力综合分析的研究相对还较少,所以,从高校自身平台服务建设和高校成果服务企业社会的两个方面综合研究,对提升类似江西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2.1 研究假设。

从目前文献研究来看,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内涵在区域和企业领域的研究较多,同时高校在内部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外部的对社会企业服务两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高校科技创新还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的三种类型。基于此,本文在进行研究之前提出以下假设前提条件:

H0a: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主要取决于高校内部和外部的服务能力同时提升。

H0b:高校内部的服务能力主要指高校为教师更好地进行科技创新而提供的平台和优惠条件等的服务能力。

H0c:高校外部的服务能力主要指高校为更快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而与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其转化的服务能力。

为了研究高校应该怎样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以促进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高校科研成果能够更好的转化需要高校和企业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本文首先通过对诸多文献进行研究,来提取相关影响因素的指标,如对韩影等的关于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9]和李海超等的美国硅谷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等[10]的研究中得到了管理制度的开放性、科研学术的培养、政策或资金的支持是影响教师科研管理制度完善的指标。其次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对因素指标的设置进行补充和完善,使指标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相关合理性,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两个需要进行验证的假设:

H1:教师能否更好地进行科技创新与高校的创新氛围和高校所提供的各项制度条件有显著影响关系。

H2:高校科研成果能否更快地进行转化与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各项完备的转化条件有显著的影响关系。

2.2 理论模型。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高校内部服务能力和高校外部服务能力的提升。高校内部能力主要取决于高校是否能为教师科技创新创建更高的服务平台,外部能力则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成果能否得到更快地转化。当然,要达到更好地为教师科技创新创建服务平台和更快地为成果转化提供保障的目的,过程期间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些已收集到的影响因素进行赋值加权、频数分析和评价,找出影响程度较为重要的重要因素,并针对这些重要因素提出建议。为此结合上述的研究假设和已有的研究框架,给出增强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理论模型,如图1。

图1 增强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理论模型

3.样本选取与特征

首先,根据江西高校的分类,本文选取了1所重点高校、1所一般高校以及1所民办高校进行访问式问卷调研和电子邮件问卷调研,并对其中10个样本进行了深度访谈。其次,企业调研的选取按企业规模在江西省分别抽取约20%的大型企业,约30%的中型企业以及约50%的小型企业进行调研。本次调研针对教师和企业两个维度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6份,回收率93%,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6.7%。样本选择基本符合主体结构,具有代表性。

4.数据分析

4.1 教师及企业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影响因素的评价。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高校教师和企业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不同影响因素的态度,使用赋值法将“影响非常大”赋值为5分,“影响比较大”赋值为4分,“一般”赋值为3分,“影响比较小”赋值为2分,“几乎无影响”赋值为1分。因此对其进行5分制的加权处理,最终得到江西高校教师和企业对影响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因素的重要性分值。结果表明,江西高校教师认为大部分因素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影响程度较为均衡,其中高校独特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柔性化的科研管理方式对其有重要影响,优秀人才跟踪机制的建立和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机制对其影响较小;企业也认为大部分因素对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影响程度较为均衡,其中科研成果本身的价值和转化后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和校企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则相对影响较小。

4.2 影响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1)教师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高校教师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研究时间没有保证、科研经费不足和缺少创新伙伴等因素。在与高校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高校教师在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对教学任务和科研的分配比较不满意,这种不满意主要是因为科研时间得不到保证,尤其是教学科研岗的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处于较尴尬的地位,常出现科研和教学任务都完成不好的状况。其次是关于科研经费的问题,由于高校教师在科研创新上较缺乏积极性,所获得的科研经费的来源途径就较少,造成科研经费的断裂和不足。并且,由于缺乏创新伙伴的原因造成科研教师更加缺乏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如此循环才导致教师对高校为其提供的服务平台和各项条件不满意的局面。

(2)企业与高校科研成果对接的主要制约因素。

从表3得出,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主要受到转化是否有风险投资的迅速投入,以及是否有良好的转化保障制度两方面的制约。首先,当高校有了新的科研成果,如果企业的风险投资能够迅速地投入到成果的转化和研发中,这就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成果进行试验生产,为成果的转化设置了资金的保障,有利于高校成果更迅速的进行有效转化。其次,成果转化在有了资金的支持后还要有其他的保障制度支持,如法律保障支持,建议政府为高校的成果转化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另外,建议高校和企业健全完备的成果转化机制,如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科技园,企业建立企业孵化中心等。

5.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对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教师和企业两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更好地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有高校独特良好的创新氛围、柔性化的科研管理方式、研究时间没有保证、科研经费不足和缺少创新伙伴等因素,而在其中,高校独特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拥有创新伙伴是属于高校良好的创新氛围环境里面,而其他的重要因素则属于高校所提供的各项制度条件,所以接受假设H1,这些重要因素验证了它们之间的显著影响关系。

(2)影响高校和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是科研成果本身的价值、转化后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风险投资的迅速投入以及是否有良好的转化保障制度,而在其中,前两个重要因素属于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后两个因素则属于各项完备的转化条件,所以接受假设H2,这些重要因素验证了它们之间的显著影响关系。

5.2 提升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培养教师进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为教师创造良好独特的科技创新氛围是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的最重要因素,而高校创新环境是通过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来体现的。高校内部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各项提供咨询服务的配套设施,如实验室仪器的定期更新等;其次,为高校教师科研进行合理的组团,组织研究项目相一致的教师定期碰面和研讨,培养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为高校的创新氛围增添活力。

(2)创建适宜高校教师进行科研创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环境等条件。比如高校在科研管理的方式上要注重柔性化的管理,可以对创新平台上的人事管理采用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的多元化人员准入和退出流动模式,并在管理制度的开放性方面给予恰当的开放;在研究时间上,要对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进行合理安排,使教师进行科技创新的研究时间得到保证,尽量避免形成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上“两难”的局面,让教师有时间专心搞科研或教学;在科研经费方面,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和专利,增大科研经费的来源途径,建议高校、企业和政府为待研究的课题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避免科研经费出现断裂和不足。

(3)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跟踪,以保障新产品研发的质量和市场价值。高校在进行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成果本身的质量如何,也就是成果本身的价值何在,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利润回报和经济效益。在成果本身的价值上,高校教师要从市场的适用性出发,多听取企业对新开发产品的要求,在市场上让消费者和受众进行检验;在成果转化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方面,高校与企业应该在“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原则上,签署法律认可的书面约定,对是否能达到预期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共同承担风险。

(4)高校、企业和政府都需要为成果转化建立完备的转化条件。在资金方面,高校要和政府企业加强合作,可以用政府风险投资吸引各方投资,同时辅之相关政策;或企业建立风险投资经营公司和专门的股票市场,为风险企业筹集资金,并建立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等,这样就能更好地吸引企业风险投资的投入;在其他转化保障制度方面,政府可以提供政策和法律的保障支持,高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基地或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中心,这两者都可以作为成果转化的中介平台和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的“助推器”,形成为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孵化及产业化提供多种通道的集聚创新资源开放平台。

参考文献

[1] Jerry G.Thursby,Sukanya Kemp,Growth and 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censing[J].ResearchP0licy,2002(31):109-124.

[2] Ahmad D.Rala,Luis C.Rabelo,Assessment for the evaluation and prioritization of university inventions for licensing commercialization[J].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2006(12):28-36.

[3] Mariano Nieto.Basic propositions for the study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cess in the firm[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4,7(4):314-324.

[4] 庞诗,何晋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中国建设教育,2006,10(10):36-38.

[5] 张清辉,赵红娟.甘肃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1):51-53.

[6] 王光平,金浩.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31(4):48-51.

[7] 侯成义,张守华,曹郑玉,张敏.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国防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与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6):67-70.

[8] 邱均平,丁敬达.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为例[J].评价与管理,2010(1):15-20.

第3篇:对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着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着,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第4篇:对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化学工业 科技创新

一、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针对当前化学工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中体系构建中的一系列的制度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的更加系统的和更加全面的深刻把握好化学工业行业的科技创新以及化学工业行业的科技创新成果的现实转化当中存在的亟待问题的抓住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目前化学工业产业发展的实际现状,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化学工业产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重要的发展机遇以及严峻的挑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证。充分考虑到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约束体制机制,属于这类化学工业的主要有发展趋势就是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应用。这些环保而节能的新材料得以推广和运用,既与国家的产业相关政策相符合,又顺应了建设环保可持续社会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使得化学工业科技成果等各个方向的剪力实现有机的机构和形式。相对比之下,新型化学工业科技成果的最重要的代换材料,促使世界范围之内实现一次化学工业能源构成和结构实现和发生重大的转型升级,因为化学工业中的石油消耗以及煤炭的消耗已经逐渐达到世界范围内承受的顶峰之后,可能会呈现逐渐减少的发展趋势,对于核能以及诸多的可再生能源等科技创新的成果已经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化学工业的主体作用。对于科技创新诸多因素来说,能够有效的将化学工业的科技创新积极的推动向能源革命的发展方向前进,并且对于终端利用等领域的诸多模式和科学技术,也会采取不断变革的应对措施和手段。从交通运输的化学工业燃料的使用以及化学工业产品的依赖的角度来说,对于化学工业的石油全部使用的局面将有可能转向由石油化学工业、煤(电) 化学工业、生物质化学工业等诸多化学工业形式并存的科技创新的崭新格局。从而要求进一步的正确处理好化学工业中的有机化工产业和产品生产的宏观布局,以及与化学工业中的节能减排中的优化等之间的有机关系,不断的提供出化学工业的诸多能量系统,以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和空间范围之内,实现多个维度的化学工业优化升级,进一步的催生出更多的新的化学工业内涵、外延以及潜力。

二、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存在问题

正确认识到目前化学工业科学创新领域仍然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的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完善标准等方面,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行业标准修订等方面,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和实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已经发展成为针对目前化学工业现代化水平生产的技术管理标准体系,能够进行较为权威的干预和技术层面的指导,助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从发展技术上、从技术管理上,均能够实现和达到高度科学的统一标准和较为规范的广泛协调,化学工业科学创新则是演变成为实现高度统一和综合协调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化学工业科学创新的标准的适用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针对化学工业科学创新安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环保、化学工业科学创新节能、化学工业科学创新人体健康、化学工业科学创新规范市场等诸多的方面和领域的诸多标准,还完全不能够实现和达到目前现行的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甚至有的仍然是采取产品的标准作为主要的化学工业科学创新体系标准,而相应的化学工业科学创新管理型、化学工业科学创新贸易型标准则是存在的相对比较少的。对于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结构来说,仍然是比较单一的发展趋势,化学工业科学创新产品标准中更多的采取的是含量作为主要衡量的指标,而相应的以安全指标、环保指标等方面则是相对较少,相对的规定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有毒、有害等物质的限量有关规定也是相对比较少的。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制定和执行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由于国家层面关于化学工业科学创新领域存在经费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综合类化学工业科学创新、基础类化学工业科学创新等相关的化学工业标准企业对此不是十分感兴趣,因此就相对缺乏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制定的支持力度,经费缺乏直接导致基础性综合性研究等相关工作相对滞后,甚至是无法开展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以及技术等主要的内容更新。

三、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建议进一步的增强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实际能力,进一步深入开发出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新产品,将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与新技术产品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生产环节以及商业化运转的有关环节和活动。努力将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中的开发环节和生产环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始终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以期能够从根本上从本质上进一步提高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采取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技术的延伸手段和方式,最大限度的涵盖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商业运行等诸多环节,努力完成和实现由“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产品”向“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商品”的发展和跳跃。紧紧围绕不断巩固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更加有利的市场发展地位的目标要求,注重开发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新产品、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新型号的开发和引入,积极的着眼外部的市场环节和市场容量,采取预先的方式,进一步开拓出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新产品的外部市场。学习借鉴国际上的通行的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做法,依托有效的专业化的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公司,积极的采用和运用相对比较成熟的化学工业科技创新软件开展一系列的预测,确保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严重多品种的方向、高档化的方向、差别化的方向、功能化的方向、高附加值的方向等快速健康发展。积极的把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下游产品及时的转化和变动,将其作为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工作重点以及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的满足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用户的现实需求,确保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产品能够始终获取更多的市场定单。建议高度重视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测试、加工、应用等环节,积极的开拓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化工产业和产品市场,在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测试、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加工、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应用等领域进一步加大研究投入的力度,借助和利用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测试、加工等研究手段,更加直接的介入到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终端消费品市场之中。

参考文献

[1]陈俊武,陈香生.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VI):碳捕集与封存排放目标讨论[J].中外能源,2011,16(9):1—11.

[2]华贲.中国炼油企业节能降耗——从装置到全局能量系统优化[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23(4):463—471.

第5篇:对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patent appl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and its composition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2001-2015. It uses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carry out pat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demonstrate the comprehensive status of patent applications in Henan Province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for further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atent system,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patents.

关键词: 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发明专利;河南省

Key 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patent protection;patent of invention;He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032-03

0 引言

目前世界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的申请量和拥有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科技成果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并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的科技产出和知识创新。河南省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新兴文化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位居中国第五位、中西部首位,但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创新性产业基础相对薄弱[1-2]。中央和各地目前正在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未来的河南经济发展方向不会再重复以往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专利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近年来河南省的专利申请工作发展迅速,呈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值得密切关注并加以分析[3-6]。为掌握全省专利申请基本情况,对专利的生成、运用、保护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依据,我们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网站收集了相关专利数据,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专利统计分析,以展示河南省专利申请综合布局状况,并据此提出加强河南专利申请工作的对策建议。

1 河南省专利申请状况及分析

1.1 近年来专利总体申请情况

图1统计了河南省及全国2001-2015年度专利申请量情况,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三种专利类型。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河南省专利申请量逐年稳步增加,专利年申请量从2001年的0.41万件件增加到2015年的7.44万件,数量增加了约18倍。我们对河南省专利申请量与全国总体申请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列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在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实现了快速增长,与全国专利申请量保持同步增长。并且近年来全省年度专利申请量的增长率略快于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凸显出了加速增长的喜人态势。尤其在2014年全国专利申请量与前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河南仍保持了11.65%的专利申请增长率的高速态势。

近年的专利申请量高速增长是与河南省近年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发展分不开的。近年来河南省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特别是2011年制定出台的《河南省专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传统知识产权资源开发、人才培养、专利权质押贷款等新目标和新举措,大力推进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专利事业各项工作实现了全面较快发展。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专利保护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近年来发明专利申请情况

专利包含三种类型: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其中,发明专利技术含量最高,需要对其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进行实质审查。普遍认为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发明能力和水平。

表2统计了河南省及全国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发明专利申请占三种专利申请的比例整体较低,占比基本保持在30%以下,低于全国30-40%的平均水平。说明河南省自主科技创新的技术含量还较低,尚需要继续加强创新实力。并且,2011-2015年期间河南省发明专利申请虽然保持了数量上的绝对增长,但是增长速率却非常不稳定。2013年最快达到42.80%的年增长率,但2014-2015年增长势头迅速下降,2015年降至最低的8.60%,远低于全国18.80%的平均增速。发明专利的波动性增长说明河南省在较高层面的科技创新力量总体仍旧比较薄弱,外部环境的波动对科技创新自身影响较大,尚没有达到自身良性循环促进发展的层次。

从表2中可以发现,虽然河南省近五年来的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率有一定波动,但是发明授权的增长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了基本相同。这说明河南省的发明专利数量的增长并非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河南省在现有较薄弱的科技创新力量基础上,仍有着相对稳定的高质量构成。

综合考虑发明申请量的波动和发明授权增长率的持续稳定,可以看出近年来河南省的科技创新实力在稳步增长。

2 进一步加强河南专利申请工作的对策建议

自从我国专利制度建立以来,河南省专利申请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专利申请工作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专利种类结构不尽合理,发明专利占比偏低,原创性重大科技创新比例较低。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河南省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专利申请管理工作。

2.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鼓励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发明专利对于企业意味着核心技术和未来新产品市场;对于区域标志着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和更强的区域创新能力。我国《“十二五”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考核指标。对于河南省专利结构存在的问题,需要提倡和鼓励发明专利申请,大力奖励发明专利,特别是重奖个人非职务发明专利。

2.2 建立健全专利申请、管理与保护体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专利申请的可持续发展

专利工作需要以创新认知和知识实力为基础。建议结合经济发展与科教现实,采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层次地普及专利法及有关法律知识,培养广泛的创新能力与意识。鼓励和扶持企业和个人的专利申请和专利维权。积极培育科技创新的想法和实践,鼓励通过科技创新的专利技术带动企业技术、产品的升级换代。甚至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顺应进行发展模式的变革,以此带动上下游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全面升级换挡。同时,严肃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犯罪,尊重每项专利技术背后科研人员的心血和企业的投入付出,通过知识产权侵权案的教育宣传,在社会上竖立起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风气。

2.3 积极推进专利成果转化,以目标导向推动专利申请

专利技术是科技创新的载体,需要通过企业将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带入市场经济运行中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从而达到高效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推进过程中,需充分认识和强化企业的市场创新主导地位,尤其重视支持根据活力的中小型企业发展。在专利管理工作中,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主动进行专利技术转化,具体可以通过在税收、项目等方面对于专利技术转化效益明显的企业进行优惠扶持,对专利技术转化工作突出的个人进行人才奖励等。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建设科技转化平台,促进相关专利技术实现成果转化率。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互联网、微信等手段加大专利转化信息的定点投放;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加强信息沟通与技术交流,充分开拓专利技术的公开影响力,同时简化成果转化手续,积极提供服务,促进专利技术顺利进入转化阶段。使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最终实现以创新促进发展,以专利带动品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力。

2.4 继续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为专利工作创建良好的客观环境

针对河南省科教基础较为薄弱,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应加强河南省专利申请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减少浪费,提供更有效的条件支撑,创造宽松的环境,进一步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科技竞争力。各级政府应制定宽松的资金投入政策,加大科技投入量,优化科技装备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加入到科技创新队伍中来,提高技术创新的水平,促进专利技术尽快产业化。有更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活动,经济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3 结论

河南省经济总量大、经济发展迅速,但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创新性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专利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已受到河南省的重视,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本文通过对河南省近年来专利申请工作变化趋势和特点的分析认为,河南省专利申请工作还存在:专利种类结构不尽合理、发明专利占比偏低、原创性重大科技创新比例较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鼓励发明专利、建立健全专利申请、管理与保护体制、推进专利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等几方面提升专利申请管理工作,促进河南省专利申请工作的发展。注:本文第二作者贡献等同于第一作者。

参考文献:

[1]邱爱中,邱大为,郝华辉.河南省知识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创新科技,2013(10):14-15.

[2]李红飞.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3:7-15.

[3]曹华东,张德芬.河南省专利发展态势分析[J].创新科技,2014(12):10-11.

[4]冯柏燕,李伟平.以发明专利提高河南区域竞争力[J].河南科技,2012(09):14-15.

第6篇:对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企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085-02

引言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推动力是巨大的,从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从中获得的收益数不胜数。有了科技创新,大量的科技成果就可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和能量,科技的创新成果就转化为了经济实力的增长。为了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与金融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很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成效。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企业科技创新面临融资困难、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以江苏省为例,对过去十几年来的科技创新与金融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了江苏省金融支持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提示了中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优化江苏省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江苏省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现状

随着江苏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江苏的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日益扩大,私营经济增长较快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成长。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顺利发展,江苏省形成了与科技创新相呼应的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服务部门的网络。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尽管江苏省科技金融的整体发展位居全国省市区的前列,但是在科技创新活动的融资方面仍有不足。在反映各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活动的融资来源的指标中,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投入以及科技活动所需经费占资金筹集总额的多少,是反映的主要指标。近年来,江苏省科技活动所需经费的筹集资金总额一直表现为迅猛增长态式,但是这其中主要的经费来源是企业的自有资金。金融机构为企业科技创新所提供的贷款支持只占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筹资总额比例的很小一部分,而且还有逐渐下降的不良趋势。

二、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实证分析

模型设立

模型的建立,考虑的是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式所示:

LnSQ=a0+a1LnGP+a2ZCQ+μi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与江苏统计年鉴上1995年到2009年的15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Eviews5.0计量分析软件对相关的数据和指标进行建模,并进行相关的检验。所有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知识产权局以及wind金融数据库。这里只给出指标的最终数据。

衡量指标的选择

技术创新(SQ)。科技创新的衡量指标很多,目前主流的指标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产出。两个指标中,从科技创新能力角度来分析科技创新的方法可以选择的指标非常多,而且这些指标所反映出来的结果会显现出一些矛盾的地方,所以这种主观性很大的方式就不适合用来分析。本文选取专利的申请数,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金融支持对于科技创新的影响,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专利申请量(SQ)取自然对数得到LnSQ。

金融规模的支持指标(GP)。该指标是江苏省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年募集资金总额。由于江苏省的股票市场比较发达,省内上市公司数量占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之比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每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比例也在全国前列,因此,选取该指标代表科技创新的金融规模支持指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金融结构的支持指标(ZCQ)。该指标是江苏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与年末贷款余额的比例。由于科技的创新需要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的支持,并且由于科技创新所能带来的收益的时效性问题,很多的科技创新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够取得收益,因此选取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在总贷款中的比例来衡量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

运用Eviews5.0数据进行拟合,建立的方程如下:

LnSQ=5.883717+0.421895LnGP+5.731059ZCQ+μi

t=(35.76376) (7.413288) (11.70178)

p=(0.0000)*** (0.0000)*** (0.0000)***

F=410.0767 Prob(F-statistic)=0.000000

R2=0.985580 D-W=2.070463

J-B=0.079339 Prob(J-B)=0.961107

自相关检验:

为检验方程是否存在自相关的问题而导致形成伪回归,下面对方程进行自相关检验,采用的是Durbin-Watson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由Eviews软件做线性回归时给出的D-W统计量为2.070463,在k’=1(代表不含截距项的解释变量的个数),n=12时,由查表可以得出dl=0.811,du=1.070,可以得出,D-W统计量位于du和4-du之间,可以接受原假设:回归方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异方差检验:

为检验方程是否存在异方差问题,对方程进行是否存在异方差的检验,采用的White异方差检验。

建立的方程如下:

第7篇:对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个体学习兴趣为导向,以创新型科技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实际困难和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的科研实践活动[1]。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可学到许多在书本、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勤查资料、参与实验研究,可提高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通过撰写科研报告、论文,可提高文字写作水平、科学表达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逐步掌握分析论证的方法;通过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可增强沟通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涵养,培养健全人格。这些都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可促进学生的创业就业。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更好地掌握未来社会生活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可培养职业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品质和经验。历年的就业情况表明,一些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毕业生,特别是那些曾获奖的学生,在“双选会”上特别抢手,而成为就业市场的宠儿;一些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创业成才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受到社会的好评。

3.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通,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技创新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这促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相关学科内容,培养运用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打造创新人才,锻造栋梁之材。

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开展以“挑战杯”为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我校自2005年开展第一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来,至今已有五个年头。作为一名高校的专业教师,笔者亲自指导了三届的学生参加这项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和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参与的愿望虽强烈,但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2.学生科技创新思路不够开阔,自主创新课题数量不多。参加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指导教师拟定课题或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中。

3.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他们都有一股强烈的参与热情,都想通过这项活动做出点成绩,展示自已的才能。但在具体的创新实践环节,如:选题立项、申报书的填定、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实施开展,都存在比较强的依赖心理,希望指导老师直接给他寻找思路,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对不足,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缺乏经费资助,有些很好的思路想法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践;学生开展活动的硬件配置不到位,学生只能东拼西凑勉强应付,这样的工作模式很难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范、有序、高质量的持续开展。

三、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几点建议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正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建立适当激励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专栏、编发简报的形式和利用校内广播、校内电视、校园网络等途径,加强对活动的宣传,进行广泛的动员,要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合参赛。除此之外,要建立健全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一个运行系统,它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相关组织的目标实现,运用相应的刺激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利用设置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引导学生的行动,把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的心理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建议高校可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的升学就业及平时学习成绩的评定结合起来,这能让所有大学生看到科技创新给自已带来的学习效益和美好前景,使他们产生不断追求的精神动力。

2.开设与活动相关的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型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3]。如果缺乏系统、规范的引导,人的创新思维很难转化为创新能力;同时,创新能力的提升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创新思维训练和实践,遵循一定的创新规律。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一些在创新方面卓有成效或创新思维活跃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开设创新课程,介绍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由学校科技处相关人员介绍科研项目申报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科研选题、申报、立项操作的基本流程。

3.加强平时的学术交流活动。经常组织广大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如以举办“教授或博士论坛”“教师科技报告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术报告会”“大学生科技论文大赛”“创业计划大赛”“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4.加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技术和能力。笔者认为,理论教学的改革应侧重于教学模式、授课形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在教学模式、授课形式上,我们更多地倡导师生互动的研讨式教学法。教师可事先布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议题给学生课后思考,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再结合自已的理解与思考,书写成文,拿到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交流。对于基础好的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双语授课的模式进行专业教学,提高他们专业外文的阅读能力。在考核方式上,由单纯的闭卷考试改为多种形式的综合评定,如撰写小论文、综述、堂上交流与讨论等。实验教学改革应侧重于通过开设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来全面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5.学校应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章制度,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4]。规范的制度,对推进学生科技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的发展道路。制定相应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施办法》、《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的推荐申报立项管理条例》[5],对学生科技活动所涉及的组织领导,教师指导,经费使用作明确规定,并将其与学生所修学分挂钩,从而保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章可循,步入良性循环。此外,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必然需要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强调,经费的投入要以务实为原则,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必要的支出,用于相关器具、书籍、材料的购买和调查、实验中不可缺乏的其它花费,以及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科技成果的推广创新等等。学校应建立起一整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管理使用制度,保障经费合理、有效、有序地使用避免浪费。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可以采用基金制的方法,专项用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学生通过申报、答辩等形式申请基金的使用。学校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硬件设施(如:创新实验基地、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使学生能有场地开展他们的科技创新实验。

6.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应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他们的参与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学校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措施,如:指导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师的工作量及评职晋级相挂钩,这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可聘请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卓有成就的教师传授经验,尤其是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选题、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如何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传授可相互借鉴的一些指导性意见。此外,指导的方式、方法也应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在指导水平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势必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为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高质量开展,应在学校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加强资金保障,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在教师层面上,应引导和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将教书育人功能延伸和拓展;在学生层面上,应增强刻苦学习,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构建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教育与实践体系,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东升.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安徽科技,2005(12):46-47.

[2]王祚桥,等.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52-54.

[3]何志霞.高校科协与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13):19-20.

第8篇:对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协同耦合;科技创新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形成,尤其是中国对中部崛起战略的部署与实施,江西省在推进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长的过程中,实现了区域经济总量的新跨越,在12个实施地区基金的省、自治区中,江西省获得国家基金资助的项目和经费数名列第一。科技创新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江西省努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江西科技创新能力,2013年省级财政安排科技支出预算为9.2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42.2%,占省级财政支出的2.46%,比上年高出0.51个百分点。全省财政安排科技支出预算27.8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35.7%,占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21%,比上年高出0.13个百分点。为此,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来探讨其传导机制,并从中来提出积极的对策来促进企业经济的微观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科技创新与企业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分析

1.科技创新对规模经济的自我演化

从企业生产实际来看,科技创新能够从资源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中提升企业的资本产出率,进而实现对生产要素及产品结构的有效配置。特别是对于垄断性科技创新来说,这种对新技术的拥有权和排他性,更能够从经济收益中来推进科技创新,同时在产品与社会分工的生产边界上,进一步获得递增的规模效应。也就是说,科技创新促进知识积累、在促进效益递增,转变知识投资,实现对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2.科技创新对集聚效应的自我耦合

在经济增长作用要素之间的对比中,科技创新不仅是企业常规的创新活动,更是企业在引入技术之后,在行业层面实现了对经济的集聚效应。企业在行业发展中借助于模仿、学习和创新,从创新效益中来推进产业的集聚效应。而随着时间的转移,对于经济增长来说,科技创新需要与经济增长建立持续的耦合作用。也就是说,在创新中模仿,在从经济增长中再创新,再模仿。显然,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扩散过程。

3.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协同演化

从经济增长的内部状态来看,企业的科技创新不仅超越了行业的内部关系,更多的是在企业与行业间形成产出乘数效应。也就是说,科技创新通过对区域经济的持续推进,来作用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市场结构的演化。这种演化不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加,而是上述结构的互动协同。从系统论中来看协同关系,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从各个诱变因子的作用中来形成弹性模量的变小,利用经济发展中对各因子的分化与类聚来促进经济引擎的快速增长;二是科技创新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作用由传统的线性增长演变成非线性增长,特别是对于子系统模型的促进与控制;三是科技创新使得企业、产业、区域经济出现少数有核集团或无核集体,并从竞争和类聚中促进整个经济系统的升级。

二、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发展现状

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性,而深入了解江西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现状,为探究科技创新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江西省下辖南昌、景德镇、吉安、赣州、萍乡市等11个地级市,2009年提出“两年内,确保省级财政科技拨款占省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的目标,经过努力,省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已逐步达到要求。2011年、2012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决算数分别为21.3亿元、27亿元,分别同比上年增长15.5%、29.1%;省级财政科技支出决算数分别为6.4亿元、8.75亿元,分别同比上年增长14.4%、36.7%,增幅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幅,符合法定增长要求。

三、促进江西区域经济协同耦合的建议

通过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机理进行分析,结合江西省未来经济发展框架与规划,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注重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体系建设,结合江西省产业经济带现状,从资源协同与互补机制上,积极培育科技转化平台,促进科技创新在企业经济产业中的有序扩散,并从企业分工与经费投入绩效上,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与效能。如构建科研评价制度和监督体系,制定积极的优惠政策,引导区域产业、学术、研究机构资源的共享与联动,提升产业、行业、区域网络化技术传播水平。二是积极建立科研机构与高校协作的科研战略联盟,特别是依托高校智力资源,将行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建立统合,围绕科技创新来促进高新科技园区建设,并从人才资源上提供知识保障。三是转变科技创新构成主体,将科技创新与企业经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重视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也只有从科技创新主体的突出性上实现与经济增长的协同整合,才能提升科技创新的“基数”,真正促进企业、行业、产业经济效能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建民.试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06)

第9篇:对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在成都市“十二五”规划中,依靠科技创新来把成都市建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已提上议事日程。加快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已是未来成都的发展方向。加快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全市今后科技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一建设必将要求推动科技与金融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当前,成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既需要系统总结多年来在实践中已经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要加强跨部门的协作,在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国外的科技创新得到金融的大力支持。国外金融业发达,有完整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它们的风险投资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做法对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有一些参考价值。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此也有了初步研究。从国内理论界来看,江世银(2005)也进行了存在风险条件下的资本市场投资预期收益模型研究,获得了一些初步认识;王磊、王淼(2009)进行了高新区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张云(2011)进行了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研究;郭庆平(2011)提出了金融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研究对策建议。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很值得参考借鉴这些研究成果,但必须要在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上深入研究、实现突破。从实践来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个新问题,国内外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比如,符合科技企业创新特点的信贷模式相继涌现,服务于科技企业创新的各种金融机构方兴未艾。特别是诸如一大批适合科技企业创新特点的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金融产品创新相继出现。可以说,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在形成,这些对于支持科技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广东、江西和四川都进行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北京市科委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借助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以满足企业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使资金要素在北京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东在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科技信贷结合、科技金融与科技资本市场结合等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和创新,省科技厅分别与珠海、中山、东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科技金融综合试点市项目合同书,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道路。江西通过的《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就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四川也在不断地进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成都市进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参考这些做法,如广东大力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新机制,北京市从多方面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联姻等,但成都市不可照搬。这需要各界共同研究并提出很有针对性的、可供操作性的对策。

三、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历程

近年来,根据科技和金融发展基础,成都市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抓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成都高新区在科技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四川仍至西部地区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国内,成都市从理论上率先提出了具有创新探索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从实践方面来看,成都市不仅初步搭建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而且不断健全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和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一)初步构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成都市积极探索各区域的金融资源共享模式,旨在提升各区域企业在担保贷款、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方面利用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能力。可以说,成都市初步构建了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例如2010年3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县区签署了合作共建的框架协议,如《关于彭州工业开发区合作共建的框架协议》、《成都高新区—郫县合作发展框架协议》等。事实上,这些协议就是在为科技创新而构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与彭州工业开发区管委会、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签署的《推进区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将彭州市和郫县作为金融服务的拓展试点区域,以推进双方金融服务体系合作的方式来促进科技创新。成都市还通过资金支持和技术转移服务公司构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2011年,成都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增设了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首期投入2亿元,今后逐年增加。成都市还成立了成都技术转移服务(集团)公司,构建涵盖技术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发现、筛选、撮合、投入”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并提供项目中介和投融资等综合配套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创新企业创业投资体系

成都市设立了创业投资服务中心,为创业投资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成都市还率先在国内设立了创业投资风险补助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股权资金支持力度,改变了政府单一的投入格局,推动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创业投融资新格局。作为成都高新区的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成都高新科技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还与四川鑫和实业有限公司等签署了《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这一框架协议,成都市充分发挥了高新科技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融资担保和市场化运作优势,通过对园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担保融资,大大促进了中小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使中小创新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中小创新企业创业投资体系的完善带动了成都市各市县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三)不断完善中小创新企业的梯形融资体系

自2005年以来,成都市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科技金融体系建设。针对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所对应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融资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纽带功能,初步构建了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组成的梯形融资体系。成都市不仅整合了以成都银行科技支行为代表的科技银行资源,而且也实现了它与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对接。2009年,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成功首发。到2011年底,成都高新区不仅协助1600多家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上百亿元,而且还帮助上百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贷款30多亿元。获得了融资和风险投资贷款的中小创新企业因此加快了创新步伐。此外,成都市还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设立了15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帮助96家企业完成股改。其中,已有23家科技型创新企业成功发行上市,约占成都市上市企业的一半。与此同时,成都市还依托高新区全资公司——高投集团,对30个初创期项目进行创业投资3亿元,对1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进行产业投资54.5亿元。梯形融资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问题。

(四)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成都市非常重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全力打造的西部一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集政策、产品、中介和信息服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于一体,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针对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和条件,成都市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发挥科技综合服务优势,努力整合银行、担保、保险和创投等资源。通过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多层次的科技银行体系、科技担保体系、科技保险体系、科技创投体系。通过集合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和集成创新金融产品,为成都市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提供了一站式、个性化的融资服务。作为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盈创动力”在金融服务企业、金融服务产业、金融服务发展方式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区打造的“盈创动力”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平台,与200余家投融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吸引60余家专业机构入驻,注册资本超过150亿元,管理资金规模超过330亿元,完成了上百个投融资项目的成功对接,成为国内领先的科技金融应用示范基地。成都市科技金融的服务机制、服务体系特别是服务平台方面的积极创新是一种较好的探索。(五)建立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了建立市场机制为主、政府支持为辅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成都市加大了财政投入,有效引导了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创新。成都市设立了创新创业种子基金,为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了打造金融总部商务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等产业载体而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成都高新区通过制定出台金融产业优惠政策以此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强化金融服务平台职能和金融服务体系功能,建立了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它为扶持全市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发展、推动成都市自主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保障。总之,成都市的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和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具有较大的示范效应。

四、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成都市加大了科技、金融改革力度,在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如组建了成都科技银行,建立了成都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了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创业投资等。可以说,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金融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二者结合的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等。目前,成都市所引进的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总规模还不大,专利权质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步伐缓慢,适应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直接融资渠道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

(一)缺乏多元化的资本参与体系

由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大,仅靠单一的投资主体和渠道是难以解决的。特别是由于科技创新的投入风险较大,政府由于支出有限不能加大投入,各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投入积极性不高。国有资本投入科技创新的比例较低,特别是上市融资的企业较少,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缺乏有效的收益风险机制

科技创新既有机遇也有风险,特别是企业的科技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迄今为止,成都市还没有找到解决这种创新不确定性与金融安全性之间矛盾的有效办法。如何让金融资本分散企业创新的风险和分享创新成果还需要建立相配套的收益风险机制。成都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仅缺乏考核评价和政策支持体系,而且也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和良好的服务环境。正是如此,目前由于各种金融资本还难以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所以大量科技创新企业没有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而缺少创新的积极性。如果有了这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收益风险机制,成都市的科技创新必将获得更大发展。

(三)缺乏高效的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由于科技创新和为科技创新服务的融资都是较为高深的经济管理活动,所以就需要具备这些知识和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复合人才。对于地处内陆的成都市来说,许多科技领域的经营管理者不懂金融语言,而金融领域的经营管理者又不懂科技创新,他们没有很好地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各自在自我的系统中运行。目前成都市十分缺乏科技金融服务人才,更没有形成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四)缺乏全面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投资者创办科技创新企业的流程不熟悉,对相关政策掌握不够,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不知申办各类金融服务的条件、类型、内容和承办的机构,缺乏科技金融企业的跟踪服务,也没有相应的信用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这些都制约了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正是缺乏多元化的资本参与体系,缺乏有效的收益风险机制,缺乏高效的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缺乏全面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尚处于建立和完善中。如果从现在起就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那么成都市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自主创新必将获得飞跃发展。

五、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下一步,成都市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和更好地利用科技产业园区等重要平台,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如何有效整合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发展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政策资源,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融资难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建立吸引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

第一,积极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开拓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化发展新路。成都市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有计划地推动成长性好的企业获得国有资本的支持是促进成都市科技创新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第二,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成长期科技企业实现向成熟期顺利过渡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拓展以股权投资为基础的债权融资渠道,有计划地推进成都市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到国内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海外上市。推动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及高增长的科技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政府尽量为它们多融资搞好服务。第三,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投入,努力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政府既要引导各类股权投资、科技小额贷款、银行、保险、信托和科技担保等机构的广泛合作,又要鼓励并支持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创司、科技金融服务公司等开展“投贷联动”、“投贷保联动”、“保投联动”等创新服务。第四,积极扶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型企业投入。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规范发展,制定和实施鼓励风险资本直接投资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政策。通过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的提高而努力把成都市建设成为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企业和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集聚区。有了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成都市的自主创新就会获得较快发展。总之,通过完善各项融资服务体系,包括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和搭建企业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获得多样化的资金提供金融支持。

(二)加快完善科技金融配套政策体系

第一,建立政府考核评价和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协商决策机制统筹协调科技金融资源,优选优育科技企业资源,政府重点围绕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目标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府考核评价和政策支持引导,奖励科技金融创新企业,补偿科技金融创新企业的信贷风险。建议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设立财政专项资金,负责对高新科技企业提供直接性资金投入、财政性资金补贴、政策性风险担保、优惠税收政策等科技金融辅助工作。第二,发挥财税对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继续加强财税部门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充分发挥财税优惠政策的作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研究制定贷款贴息办法,设立成都市科技计划成果转化引导资金。对处于探索阶段的科技信贷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直接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的财税政策扶持。建议制订《鼓励科技金融发展的奖励政策》,重点对新设立的科技贷款机构给予重奖;对新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给予一定奖励;对创投企业投资于中小科技企业项目给予适当奖励。第三,完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新增科技贷款风险补贴比例。建议制订《开展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的有关政策》,对成都市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放小额科技贷款的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按照其经认定的信贷投放损失额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大力支持和积极指导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依法及时核销科技创新类贷款损失。第四,成立专门为科技创新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建议市政府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局,提供担保贷款,直接贷款,协调贷款,解决科技企业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难的困难。适当放宽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条件并不断提高其补贴比例,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参保投保。第五,创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的良好环境。强化创投项目的专业评审,控制投资额度。信贷投放要更多依托投资机构的风险评估体系,在股权投资的基础上跟进;要强化信用体系的应用,培育良好的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三)建立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既要培养又要引进。第一,加快培养成都市急需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增加财政投入,加大与人才培训机构合作,对经认可的股权投资人才培训机构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努力造就一批科技金融服务人才。成都市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尽快培养相关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切实加强各商业银行专业化科技信贷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熟悉科技创新又懂信贷管理和服务的人才。中小科技企业成立高端的金融专家顾问组,培养这方面的经营管理者,开拓投资者眼界。第二,大大引进成都市急需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在积极落实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股权投资领域的管理人才,着力壮大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和投资管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