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俗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早期裂缝 养护 重要性
1 高速公路早期裂缝养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数条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贯通南北和东西的庞大的交通网。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高速公路作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之一,承担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任。尽管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但是难免会出现一些耗损和早期路面裂缝问题。这些裂缝在早期的时候可能不会太明显甚至不被注意,但就是这些裂缝在早期如果不被及时的处理、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的话,就会造成更深的病害,如网裂、松散、坑槽、沉陷、翻浆等路面病害,这些病害的后期养护工程的成本将会比早期裂缝养护工程所消耗的成本要高的多。
若路面养护单位早期不对路面裂缝的养护重视,任裂缝发展,随着通车时间的增长,就会对路面造成二度伤害,待路面进入疲劳期,上述的路面病害就会大量涌现。此时,既加重了路面养护单位的工作量,还加速了该条高速公路大面积整修的时间。除此之外,既增加了路面养护的成本,还严重影响整个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浪费国家相应的资源和资金,甚至还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当因早期路面裂缝引起严重程度的病害时,人们需要绕道其他高速公路行驶,严重妨碍了人们的出行和车辆的运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故有关的路面管理部门要认真对待该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养护,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节省国家资源,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早期裂缝的种类、原因及危害
2.1 横向裂缝
2.1.1 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
高速公路的表层浇筑的是一层沥青硂,沥青硂在阳光的照射之下,会使路面上的沥青硂的温度和底部垫层的温度产生一定的差距,而沥青硂的表层在高温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收缩,长时间下去,当表层收缩到一定的程度后,筑成路面的混合料之间就会因为承受不了该伸拉幅度而产生横面裂缝。而且沥青硂在昼夜温差过大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强烈的温度伸缩,然后致使路面产生横向的裂缝。
当高速公路的路面基层、底基层多为水泥稳定类半刚性结构层时,其强度形成时就会产生收缩裂缝,最后反射到沥青上面层就会造成横向裂缝。
2.1.2 横向裂缝的危害
横向裂缝一般出现在行、超车道,在车辆重量的压迫和温度的作用下,裂缝的宽度会不断的增大,在裂缝的两侧会慢慢延伸出一些细细的网裂痕。时间一长网裂的面积也会不断的扩大,最后出现松散、翻浆甚至坑槽,加重了养护的成本,影响通行度,危及人们的出行。
2.2 纵向裂缝
2.2.1 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
当路面上的底基层、基层质量达不到标准的时候,路面的强度和承重能力就达不到大型车辆通行的标准,重型车反复通行就会对路面造成伤害出现不同程度的纵向裂缝。再则构成路面的材料碎石基层混合料中含泥的成分过大的话,基层的相关混合料在层间就会被水不断的冲刷和吸附,长此以往,纵向裂缝就会产生。除此之外当在施工中对路基的左右幅材料填筑不同时,在车辆的压碾之下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并伴随着纵向裂缝。
2.2.2 纵向裂缝的危害
纵向裂缝一般在沿轮迹带处开始纵向开裂,此处靠近边坡处,发现后不及时的进行封堵,路面的水就会通过裂缝进入路基,加上车辆的不断通行和路基边坡的水浸作用以及边坡自身的重力和不稳定性等的共同作用,就很可能出现边坡滑坡,给道路养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高速公路早期裂缝的养护措施
3.1 路面封层式的养护方式
很多高速公路早期裂缝是由冻缩和干缩造成,这些裂缝一般不会对行车和路面结构造成深层次的影响,此时养护按照相应裂缝的宽度进行封闭防水就可以了。当路面上出现的是一些分裂或者轻微的龟裂而没有明显的变形的时候,可以采用刷油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封油的方式进行封面,这样可以有效防治路面渗水导致裂缝扩大。如果是因为基层和土层的破坏造成的裂缝时,要经过调查进行考证,然后采取挖补法对基层和土层的病害进行治理,经过密实和稳定,在对面层进行治理。
3.2 灌缝式的养护方式
灌缝式相比路面封层式的难度要大的多,路面要保持干燥。由于灌缝式的养护对天气的要求较高,相应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随时监督承包单位的施工质量和进程。施工部门在发现缝隙宽度较大的时候,缝隙曲线度较小的时候,将沥青硂烧制高温呈浓稠液体状时沿缝隙面浇筑进去等其冷却凝固即可。施工队伍可以按照相应的施工季节对各自管辖氛围内的高速公路裂缝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可以兼采市场化的养护模式,由相应的管理部门面向社会进行公开的招标。此种养护方式的施工的随时性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浪费。
4 结语
发达国家在其综合国力的强大支撑下,高速公路已进入了养护管理为主的新时代。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位的初级阶段,综合国力处于快速上升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新建的任务巨大。高速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其早期的裂缝养护是十分重要的,有关的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节省国家资源,保证经济的良好快速运行,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敏江.路面破损状况及长期预报的研究[J].东北公路,2002(1):55-56.
[2]管翠红.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中应控制的几个要点[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6):99-100.
[3]马静.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模式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4):63-64.
徜徉典籍,博览群书,研读品味,收获颇丰。每每读到真切激荡之处,或心潮澎湃,或酣畅淋漓,或潸然泪下,常使我废书嗟叹,默然良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深邃,洋洋洒洒,可谓根正蒂固,枝繁叶茂。
伏案拜读先人著作,悠悠漫长,浩如烟海,内心无不欣然、愤然、敬然、陶然。其中“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作品及“二十四史”又未尝不是代表之作。有史以来,上自黄帝,中止盛唐,下到满清,历经朝代之多,历史跨度之远,堪称空前绝后;其涉及历史人物之多,不可胜计;囊括事件之广,难以尽览;其言辞之精美,无以言表;其根基之正,令人折服。一言以蔽之,可谓底蕴深厚,观点磊落,辨证明哲,光芒四射。认真审视,细细研读,至深品味之余,不难发现通贯始终的一条要旨主线,即治国德为先,兴邦俗为重,为政安民,教化先行。
首先要治国安邦,必须以德为先。“德”,即一个人的品质和德行,是人的修养、素质的具体表现。它既是一个人的本,又是做人的行为准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操守,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所以古代名君、圣王无不唯德是举,上自唐尧、虞舜、商汤、文武、周公,下至汉文、唐宗均以德举才,唯德举才,以德才为要务。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这样说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为此魏征为太宗提出“十疏”,即治国的十条建议——“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时至今日,又何尝不是如此。自古及今关于“德”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德治”关乎国家的命运,“德性”对于普通百姓至关重要,而对于医务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其重要性尤为明显。故而医生要有医德,否则就等于屠夫;教师要有师德,否则近似巫蛊,且教师还应身体力行,以自身去影响教化学生。而当政者更要以德为重,否则,就会急功近利,骄奢逸,利欲熏心,贪污腐化,背离人民,甚至走向反面,成为人民的公敌,“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就是虚托之辞,空话而已。故圣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拱之。”总而言之,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为政以德,以德为先。
其次,兴邦安民,风俗为重。要实现国家振兴,人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风尚,即社会风俗,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一个社会和谐与否、一届政府是否有所作为的试金石。所以北宋宰相司马光说:“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唯明知君子,深积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其突出强调的是“风俗”的现实作用和长远功效,着力凸显良好社会风尚的关键性、基础性地位。如何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风俗?春秋时,齐桓公的宰相管子说:“首先要明辨是非,树立礼、义、廉、耻,礼义廉耻国之四帷,四帷不张,国乃灭亡。”其直接含义是,国家要振兴,必须树立尚礼义、知廉耻、明辨是非的良好社会风尚。让人们深知是非荣辱的标准,懂得应该崇尚什么、摒弃什么。古人尚且如此,而况如今呢?如今“百家讲坛”闪亮登场,站在平民立场,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为十三亿中国人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放眼世界,“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建立,使华夏文化的精髓《四书》《五经》和中国的传统国粹“京剧”走向世界,使唐人街更加繁荣,使炎黄子孙扬眉于世界,最终让悠悠五千载的中华传统发扬光大。总之,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均有赖于良好的社会风俗,社会风俗功效之大,不容忽视。
再次,治国安邦,教化先行。综观历史,古代圣哲和有为君主,治理国家,莫不以教化先行,推尚仁政,省徭役,简刑罚。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点评: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推行教化,是国家的急务和要务。教化确立之后,更为重要的是要付诸实施,实施教化的中坚力量就是教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直接面临众多学子,其人品行为和教育方式又直接影响着一批人、几批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成长。所以世界各国对教师的资格标准要求得十分严格,既要有师德,又要有知识。因此唐朝大学士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对老师职责的界定,科学、准确、到位,可谓是百世不易之理、千古必循之道。教师职业既崇高神圣,又实在平淡,既要为人师表,又食人间香火。愿全社会尊重教师,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优越条件,对教师的管理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求全责备。愿天下老师堪称其任,不辱国家使命和人民重托。愿所有老师德高望重,毕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岂容小觑!
一、公序良俗概述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念构成的,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外国民法典中有公序良俗的概念,我国《民法通则》中没有采用公序良俗的概念。《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该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民法通则没有明确规定,按照许多学者的理解,所谓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道德,就相当于公序良俗。按常人的通俗理解:公序良俗就是基本道德。
二、公序良俗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当今诸多司法实践中,公序良俗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判案原则加以运用,法总是来源于社会发展又落后于社会发展,法律不是万能的,它或多或少有些漏洞,法律不能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所谓徒法不足以行。法律原则的运用相比于法律规则较灵活,它可以解决法律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的难题,公序良俗作为民法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原则,现今被越来越多的法官重视与运用,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泸州二奶案简述:蒋某与黄某系夫妻关系。1990年7月,蒋某因继承父母遗产取得一处房产。1995年,因城市建设,该房被拆迁,拆迁单位补偿了另一套房子给蒋某,并以蒋某个人名义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1996年,黄某与张学英相识,便一直在外租房公开非法同居生活,2000年9月,黄某与蒋某将该房产以8万元的价格出售。2001年初,黄某因患肝癌病晚期住院治疗,黄某于2001年4月18日立下书面遗嘱,将其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卖房所获款的一半计4万元及自己所用的手机一部,总计6万元的财产赠与朋友张学英所有,并经过公证。2001年4月22日,黄某因病去世,张学英为争遗产把被告蒋某告上了法庭。二审法院判决遗赠行为无效,张学英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这个案件的判决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死者黄某身前的遗赠行为是否有效,法院判决无效的依据是该协议违背《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内容违法的遗赠是无效的。但是很多人认为法院判决有误,黄某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遗赠又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应该属于有效的法律行为。
笔者认为,法院的判决完全正确,这是公序良俗原则在实践中的合理运用。死者黄某与原告张学英长期非法同居,其行为违反了我国社会的道德标准,也违背了婚姻法关于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规定,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忠实,互相尊重。该遗赠的利益属于原告基于与死者非法关系所获得的非正当利益,其内容是违法的,《民法通则》规定:内容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无效。所以黄某的遗赠行为当然无效,自始无效。
三、公序良俗是一种道德
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存在着联系,近代以前,法律与道德高度重合,近现代法倾向于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化,逐步明确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但现实生活中和司法实践中,有的行为看似违法却归道德规范调整,有的行为看似符合道义却违反法律。法律与道德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泸州二奶案的判例让很多人持反对态度的原因之一就是死者的同居行为虽然违背道义,但因此而做出的遗赠行为还不至于违法,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其实不然,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行为已经违背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时即已触犯了法律,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在此案例中法官依据《民法通则》第七条关于公诉良俗的明文规定来判决,是完全合理和合法的。当道德已经上升为法律,人们能做的就只有服从,不能违抗。
四、公序良俗是一种法律原则
成文法的滞后性决定了法官断案的拘束性,法官们宁愿选择运用成文法明文规定的符合常理的规则进行判决,也不会铤而走险运用没被用过的原则进行判决,而得出的结论恰恰甚至与规则相反。
公序良俗是民法领域的重要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组成部分,法律规范包括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那么,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法官断案怎样才能更好运用它们,使之更好的结合呢?二者的区别在于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出现在案件审理中,而法律原则的运用比较灵活,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有的时候两个相反地法律原则也可以出现在同一案件审理中;法律规则的规定明确具体,它明确规定了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行为人一旦违背就要承担责任,而法律原则的规定比较笼统和模糊,法官可以自由裁量,原则相比于规则更能给与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而法官因此而承受的压力也相对较大。法律原则的适用一般来说比较严格:只有穷尽法律规则,方可适用法律原则;如无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可以舍弃法律规则而适用法律原则。泸州二奶案的法官其实就是为了实现个案的正义而适用法律原则的,况且《民法通则》是《继承法》上位法,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这也是法官的更强理由。法律是服务于社会的,它总是来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所以法官在断案应更多的考虑到法律所带来的社会效果,而不是仅仅以法论法,以法用法。
五、展望
虽然越来越多的法官认识到公序良俗的重要性并且加以运用,但是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也有很多法官担心判决结果不能服众,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脚,就避而远之了,归根到底,还是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公序良俗原则,只是笼统的规定民事行为不能违背道德,不能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并没有写上公诉良俗这四个大字。
笔者认为,公序良俗作为民法领域的重要原则应该更多的运用到司法实践之中:首先应该完善立法,《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都明确规定违背公诉良俗的法律行为无效。我国立法也应当规定公序良俗的具体内容,明确违背公诉良俗的法律后果;其次在司法上,必要的时候,法官应该全面充分考虑公诉良俗原则,并合理运用;最后应当广泛宣传道德,弘扬善良风俗,普及相关教育,提升群众相关法律意识,使其认识到公序良俗的重要性和法定性。
每个人对善恶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不一样,公序良俗的运用也有弊端,这种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于法官来说也是重大考验。我国在立法的同时也应该明确定义善良风俗,善良风俗的定义应当充分考虑文化历史,群众感情,道德良知等因素,它必须满足公认性,合法性和反复适用性。一般而言,危害国家公共安全,违反社会管理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侮辱他人人格尊严,破坏他人家庭关系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不得确认为善良风俗。
东郊迎春
《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迎春就是迎春气。由于立春是四时之始,是四时之礼中最受重视的,民间也最重视立春,遂使立春成为超出四时一般节气的节日。
中国古代首先制定迎春礼仪的是汉朝。明清时代各地的迎春仪式更为热闹。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卷一五为我们描述了嘉靖年间杭州的迎春活动:立春前期,县官督委坊甲,整理什物,选集优人、戏子、小妓,装扮社火,如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等,竞巧争华,教习数日,谓之演春。可知以如此丰富的社火迎春,一定会吸引居民观看的。
春牛芒神
东汉不论京师和郡县,在立春日均于城郭门外树青幡,置以泥土所制“土牛”和“耕人”,“以示兆民”。牛与耕夫表明,这是向百姓劝耕。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诸事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耕人、耕夫的土偶,在唐宋时代已神像化。唐人白居易《白氏六帖》卷一“立春”将偶人称为“策牛人”,北宋的《岁时广记》称偶人为“牧牛人”,说他是“太岁”。所谓太岁即有岁星之称的木星,东方木佐神为句芒,迎春仪中的偶人是指木神句芒。于是人们将原来“土牛耕夫”演变为“芒神土牛”。
打春求吉・春盘
宋代在迎春的第二天即立春行打春仪。《东京梦华录》卷六记北宋开封府于立春前一天:“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梦粱录》卷一记临安府于立春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鞭春,就是打春。
明清时代普遍行鞭春礼。崇祯《嘉兴县志》说:“至日有司率诸执事祭芒神,各执彩杖鞭土牛,曰鞭春。”鞭春是作为官府礼仪的一部分,鞭春礼打碎的土牛是人们争抢的对象,以此求得吉利。人们认为春牛之土有祝丰收,宜蚕、畜和却虫的作用。
与此同时,立春的饮食风俗也有变化。东晋时代已有“菜盘”之说。唐代又有春盘、五辛盘等名称。是用五种有辛味的生菜拼合而成的。明代春盘仍在流行,且更盛行吃春饼、萝卜,并有“咬春”之说。清代立春日饮食风俗则沿袭明代。
春胜・春幡・宜春帖
三国晋初人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可知此时有剪燕风俗,表达迎接春意。
唐代诗歌中有不少歌咏立春的篇章,反映出唐人盛行剪彩,在“彩花”、“彩燕”之外,还有其他饰物。如崔日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中说:“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剪彩中有鸡的图形。李远《立春日》有“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可知还有作春虫的活动。鸡为报时之禽,虫在春天萌动,鸡和虫的图形表示春天到了和人们的迎春。
宋代流行“春幡”。《锦绣万花谷》记载:“立春日,士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佳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为戏。”
关键词 农业推广工作;沟通;重要性;技巧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22-01
在农业推广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人际沟通是指推广人员和推广对象之间交流知识、意见等各种信息的社会行为。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递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转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农业推广工作的效率。
1 农业推广中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贯穿于农业推广的全过程,体现在各种推广方法的具体应用之中。例如农业推广人员深入农户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获得农民的需求信息,据此信息给农民提供相应的技术、技能及知识,从而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水平,使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水平得以改善与提高,就是一种沟通活动。沟通活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把沟通当作一种取得信息的有效方式。通过沟通可以使人视野开阔、信息灵通、反应敏捷、思维方式多样化[1-2]。英国文豪萧伯纳曾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沟通的重要性。
2 农业推广的主要技巧
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应兼具教师和学生2种身份。既是教育者,要向农民传递有用信息,同时又是受教育者,要向农民学习生产经验,并且倾听农民的反馈意见。要明白农民是“主角”,推广人员是“导演”,通过沟通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而不是推广人员愿意教什么,农民就得被动接受什么。推广人员与农民两者是互教互学、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应以与农民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态度,求得问题的解决。具体的农业推广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让农民敞开心扉,接纳农业推广人员
农业推广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农民往往对其形成一定的认识,这就是第一印象。推广人员给人留下诸如朴实、诚恳、勤奋、大方等良好的第一印象,使推广对象愿意将推广人员当成朋友看待,就便于双方沟通,从而利于工作开展。推广人员应当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做到尊重农民、关心农民、待人真诚、善于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了解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与农民一起讨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帮助农民排忧解难,取得农民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认同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在某些方面趋于一致。刚走上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推广的人员,在初次下乡生活和工作都不习惯时需要先“认同”。要从不习惯到逐渐适应、习惯,并注意用好的同化差的、真的同化假的、文明的同化落后的、积极的同化消极的,不能本末倒置。
2.2 让农民对农业技术产生兴趣
推广一项技术或处理一件农民关系的事,推广人员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处处为农民着想。为了达到良好的推广效果,要尽可能使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如解释遗传变异现象时,可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形象化的语言,解释杂种优势时可用马和驴杂交生骡子为例来说明。切忌堆满科学术语的学究腔、书生腔。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调、表情、情感以及农民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推广方式。这样农民才会对农业推广员推广的内容感兴趣,提高其积极性。每个人都有渴求成功的心理。当农业推广员试验某一项技术获得成功,确信可以推广时,应该先让农民看到结果,使其相信该项技术对他有实用价值。当农民对技术产生了好奇之后,抱着渴求的心理来咨询农业推广员,便容易对技术理解得更深。
2.3 利用风俗为农业推广服务
推广人员每到一地,应及时了解当地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努力做到“入乡随俗”。同时利用这些风俗习惯,做好推广服务工作。例如,各地的“科技赶集活动”、教堂作礼拜的习惯等都可以作为推广人员为农民开展科技推广服务活动的机会。
2.4 以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技推广
由于目前推广人员数量较少,不可能把工作做到每家每户。因此,要善于利用农民中的革新先驱者,将他们确定为义务领导或科技示范户等,让他们当好科技的“二传手”。借助他们的榜样作用,可产生“倍数效应”与“辐射效应”,使农业科学技术更快、更好地进行传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4]。
3 参考文献
[1] 陈泽健,严贤春.村干部与农业推广沟通的关系和作用调查研究[J].大众科技,2010(12):119-121.
[2] 卢淑芳.论提高农业推广沟通效果的途径[J].浙江现代农业,2006(4):14-15.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受年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制约,爱读什么书,不爱读什么书,主要由自己的兴趣决定。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和家长害怕学生读课外书影响学习成绩,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要学生完全按照教师、家长的意图读书。学生没有了读书的自主性,读书成了教师、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长此以往,个人的阅读兴趣被扼杀,这是对学生个性的摧残。实际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喜欢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如果向他们推荐这方面的作品,肯定很喜欢。中、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趣味性较强的课外读物。只要掌握了这一特征,凡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成长有良好作用的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上也很愉悦,在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上也日渐长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拓展阅读方式的多样性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才能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结合课程进度,根据所学课文知识,就要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相关的课外书,让他们大胆阅读,并指导怎样读。如,学习完《美猴王》,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长篇小说《西游记》,针对教材中感人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将整本书读完。在举行班级活动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讲一讲,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展了知识面。在学《小英雄雨来》时,雨来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敢会令学生对其产生敬佩之情。此时,教师伺机拿此文与《小兵张嘎》等作对比,要求他们分析人物的性格,从比较中受益。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学生的读书方式多了,读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变成自觉的行动,长期下去,就会使阅读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阅读。
三、重视阅读中的相互交流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主旋律,新的课程理念更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因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适时、有效地组织他们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在大家面前,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引领学生自愿自觉地跨进浩瀚的书海。如,在一次班级阅读交流会上,一位学生在讲元宵节挂灯笼的风俗时,说这一风俗最早与唐太宗时期的“开学灯”有关,并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一风俗的形成与由来。另一位学生马上接着讲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传说与爱国诗人屈原之死有关,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们不甘心诗人的离去,划船追赶,形成了赛龙舟的习惯,向江中投粽子则为了驱赶鱼儿,长期以来,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当知道这些知识都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上得来的,大家都很想看这本书。像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因此,重视阅读中的相互交流,既增长了课外知识,又使讲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成就感,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并以身说教,说明了课外阅读的好处和重要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愿意、需要阅读的书籍去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就会大大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激励;场景教学;跨文化意识;语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71-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作为国际交流的必要工具,英语口语在交流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而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所采取的英语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有决定性的影响。基于以上几点,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要意识到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那么,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探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运用激励教学法
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中学生还处于心理转型阶段,较为单纯天真,却又急于表现出自己的成熟与稳重,对于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和广泛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好奇心和兴趣,一旦受到困难打击,便难以有效持续。针对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对英语充满持久的学习热情。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说英语,学会运用英语。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动脑、动口说英语,这样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英文单词:clean、classroom、blackboard、chalk、professor、students、begin、commercial、banking、after、madam、teach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朗读识记这些单词,还可以激励学生用就这些单词造句并熟读,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将这些单词衔接起来,变成一个句子或者一段小作文,如利用上面的单词,我们可以变成如下的句型:After the madam cleaned the chalk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in the classroom,the professor begins to teach commercial banking for the students.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创新思维能力,更利于学生记忆单词,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动脑想、动口说,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二、运用场景教学法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会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因此,英语教学不同于语文和数学的教学。英语场景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设置场景,模拟场景进行教学,让学生扮演教材中涉及到的人物角色,进行场景对话,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体会到英语文化里的不同风俗和礼节。这样,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理解和了解英语国家其他文化里的风俗,尊重他国的文化风俗和礼仪,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场景教学法通过场景角色扮演,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好奇心和浓烈兴趣。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充分抓住学生对角色扮演的浓厚兴趣,不断创设场景,将每篇课文都设置场景角色,让学生扮演并熟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英语语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引导。英语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应用英语,提高口语交流能力。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大量的场景模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这不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口语的提高,词汇的记忆,写作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在公众场合进行英语演说的胆识。
三、渗入跨文化交流意识
英语是国际文化交流、经济往来的语言工具,它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学习英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能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场合中,顺畅流利地进行英语交流,传递有效信息。因而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生中渗入跨文化交流意识,让学生有意识地理解和了解不同文化交流所应该注意和尊重的风俗礼节。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列举全世界不同文化的风俗和人文环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学好英语口语的信心。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跨文化交流中英语的重要性,让其意识到:在跨文化环境、国际场合里听不懂英语、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那将带来很大的困境和不利的结果。
四、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语感
公关礼仪是人们从事公关活动的行为规范。由于公关礼仪是建立在业缘基础上的现代礼仪,因而它除了遵循人类共同应有的交往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礼仪的系统整体原则
礼仪是一个完整体系,几千年来已经无所不包,因而在对外交往和公关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它的整体性,并注意采集信息应完整,因为来宾或合作对象的性别、年龄、国籍、州籍、民族、宗教、信仰、职业都决定了他适应并喜好什么样的礼仪接待,搞错一个环节都可能招来“100-1=0”的效果。
(二)公平对等原则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礼尚往来”,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会被视为不礼貌。应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动友好,热情又有所节制。
(三)遵时守约原则
现代社会社会节奏加快、遵时守约更为重要,无论什么理由,不遵时守约都是不礼貌的,再正当的理由失约后也应道谦。
(四)尊重习俗原则与风俗禁忌原则
“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进门见礼,出门问忌”,这些有益的格言都说明尊重各地不同风俗与禁忌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外交往中不懂外国禁忌,不懂不同民族的禁忌,可能会造成不愉快的后果。
(五)和谐适度原则
使用礼仪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恰当处理。
(六)外事礼宾顺序原则
(七)女士优先原则
“Ladies first”,(女士优先)是西方的一项体现教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绅士风度与骑士风度的体现。虽然男女平等了,但在涉外时这一点是万不可忽视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古代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我们就应当传承中华文化,记住自己的传统节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当成为一个传承者;不难发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以为外国多么的好,多么向往那里的生活、那里的教育、那里的一切,外国人的节日记得一清二楚,可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呢?记住了多少,这里仅仅是冰山一角。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这样说到:“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可想传统节日的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影响。
二、在语文课堂中贯穿传统节日文化,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以往语文课程中传统节日的缺失关注度不够,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传承中华文化义不容辞,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各自独特的节日,如傣族的拨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等。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常的语文教材、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语带过、甚至没有相关内容,因此对于文化水平有限的学生来说,这些节日是了解不到的。然而,学生对传统节日相对淡漠,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早已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上述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基本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家人在一起吃饭,却不知道这个节日是因何而来。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当然,也不是让我们固守成规,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傣族的泼水节,要让学生知道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大?F结的重要纽带,在语文课中引导学生这样去学习,学生轻松高效学习,也了解传统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利用传统节日成为语文教学资源补充到教学中
传统节日与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相契合,实际上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传统节日文化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契合。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也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这就必然要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学生对传统节日井不陌生,特别是风俗习惯、仪式等。在语文课堂中要把传统节日作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从外在的风俗、礼仪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则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是语文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其传承文化的精髓与语文的课程理念相契合。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具体的实施呢?
(一)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知传统节日
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诗词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引,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
(二)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三)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为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少的情况,语文教师可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等补充传统节日题材的内容。通过此方式将传统节日的信息延伸到课堂外,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四)借助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