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范文

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

第1篇: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范文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9-0088-0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tomizing inhalation applied in clinical nursing for pediatric respiratory disease.Method:124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62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oxygen atomizing inha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different nursing,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7%(60/62),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58% (45/6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ffectiveness between two groups(P

【Key words】 Atomization inhalation; Respiratory diseases;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毛细支气管炎通常发生在患儿肺部细小支气管上,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缺氧及呼吸困难,其好发年龄6个月~2岁,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达85%,属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1-2]。对于患儿来讲,由于年纪较小且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够完善,给护理造成了一定难度。本次研究分析小儿雾化吸入在呼吸道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呼吸道疾病患儿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26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3.3±1.3)岁;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4.2±2.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即接受镇静、平喘、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雾化吸入,其成分为博利康尼0.5 ml、普米克令舒1 ml及沐舒坦15 mg,雾化吸入时间为5 min,2次/d。护理方法如下:接受雾化前,对患儿面部、口腔及鼻部进行清理,确保没有分泌物存在,保持患儿呼吸畅通。同时应选择正确的雾化吸入时间,尽量选择患儿进食前1 h内进行,防止因患儿哭闹、不配合将呕吐物吸入肺中,加重肺部感染或导致窒息。除此之外,在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前,需要对所有的雾化装置进行严格检查,检查雾化吸入设备是否存在漏气等情况;雾化湿化瓶内严禁出现水分,避免由于药物的稀释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检查水槽内的水量。接受雾化时,需要对患儿的心率、呼吸、面色及分泌物等进行监测,患儿突然出现烦躁、急促、口唇发紫等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停止雾化吸入,通知医生进行必要的吸氧和吸痰,同时还应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和病情需要 对流量进行调节。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6.77%(60/62),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2.58%(4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喘憋性肺炎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是患儿机体发育不成熟及各项功能不够完善所导致的,外界环境对患儿的影响最为严重,进一步增大了患儿感染的几率[3]。其主要病毒为合胞病毒,它会导致患儿出现黏膜组织水肿,从而使患儿呼吸出现困难[4-5]。

目前,将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雾化吸入能够将药物转化成为细小的雾气,直接抵达患儿支气管及气管等发病部位,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效果,对患儿的症状起到明显地改善作用。在减少相关用药剂量的同时使药物直达患处,降低了副作用[6]。同时通过氧气将药物送至患儿患处,也可以减轻患儿由于呼吸困难出现的缺氧状态。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样是患儿治疗的关键,要求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娴熟的技术做到一丝不苟,认真做好患儿雾化吸入的每一步。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6.77%(60/62),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2.58%(4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黎玉凤.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1(2):218-220.

[2]丁兰.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14(2):123-124.

[3]赖宝珠.超声雾化吸入在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1997,19(1):123-124.

[4]杨廷坤.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7(2):2151-2152.

[5]叶根荃.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附:儿童慢性哮喘21例的临床疗效总结)[J].临床儿科杂志,2013,4(2):269-273.

第2篇: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范文

关键词:认知疗法;放松训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心理干预

呼吸道疾病大多数需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方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镜检查也是呼吸道疾病诊断的必需检查之一,被广泛的运用于临床[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比较痛苦,其操作手段具有"侵入性",将细长的镜管经过患者的鼻或口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从而观察呼吸道病变或者提取肺泡细胞进行活检观察,整个过程患者常会伴有恐惧感、心理焦虑等心理情绪[2]。本文选取我科80例患者进行观察,检查前对患者进行认知疗法结合放松训练的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焦虑评分均>70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患者平均年龄(56.43±10.37)岁,所纳入患者标准:①认知功能良好,无精神疾病;②积极配合检查,无心、肾、肝严重疾病;③社会认可度良好,家庭和谐,无严重的经济困难;④家属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1.2护理方法 在镜检查1 w前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仅进行日常的住院护理,包括给药、饮食指导、卫生指引、病房消毒、和蔼的心理安慰。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疗法结合放松训练,认知疗法:识别自动思维,护理人员采用提问、自我演示或模仿等方法,找出患者导致不良情绪反应的思想;识别认知性错误,护士记录患者的自动性思维,然后帮助来访者归纳出它们的一般规律;真实性检验,鼓励患者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假设进行检验,使之认识到原有观念中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并自觉纠正;减少焦虑。具体操作步骤,放松训练:①向患者讲解镜检查的目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在检查时如何更好的配合,以便让患者全方面了解镜检查内容,消除无知恐惧心理;②呼吸放松训练护理:教会患者做深呼吸放松做法,正确引导消除焦虑的呼吸方法,标准为:在深呼吸时,双手叉腰,吸气时双肩不能抬起,20 min/d;③精神护理:鼓励患者闭上眼睛30 min/d,想起以往美好的事情,集中精神回忆,分散对镜检查的注意力。检查前30min评定SAS评分。SAS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处理数据,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取P

2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焦虑变化情况,见表1。

3讨论

认知疗法,医学上也称之为认知行为治疗,起源于上世纪60~8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患者对事物的认知、对人对事的看法从而改变自身对疾病的态度,以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3]。认知疗法结合放松训练的心理干预方式,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谷朝晖等人认为该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的负刺激反应,提高患者对检查过程的依从性,有助于医生更好的进行治疗和检查[3]。经过有计划、有规律的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加强对自身注意力的控制,调整呼吸,在遇到检查问题的时候更好配合医生,说明原因,避免因紧张原因造成对自身的伤害,现代医学也证明,认知疗法结合放松训练不仅对患者有帮助,对正常的焦虑紧张者进行干预后也可减轻其心理紧张感,提高其自信度。

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慢性咳嗽、咳血、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阴影、食管癌侵犯支气管、支气管肿瘤等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检查,是呼吸科常用的检查设备,但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导致痉挛、心律失常、出血等并发症,该检查会引起患者心理紧张。本文选择西京医院呼吸科80例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且焦虑程度严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进行了认知疗法结合放松训练的心理干预,从干预1周的数据可以看出,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焦虑明显减轻,说明认知疗法结合放松训练是可行的,对减轻患者焦虑十分有利。

总之,认知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干预对减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焦虑是有帮助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镜学组.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 (3):134

第3篇: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范文

【关键词】 小儿急性肺炎;整体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8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72-02

急性肺炎(Acuter Pneumonia)是小儿时期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易发生。若没有给予彻底治疗,则容易反复发作,同时导致多种重症并发症的发生,对小儿的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因此,应当加强对该病的临床诊治及有效的护理。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急性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急性肺炎患儿,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年龄(9.8±3.7)个月。选取的所有患儿均与实用儿科学[1]肺炎诊断标准相符合,同时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物、结核感染以及肺外疾病患儿。临床症状:喘息、咳嗽、肺部可闻及中小水泡音级喘鸣音。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并且给予对症治疗。随机将选取的患儿分为两组,各60例,对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措施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措施。

1.2.1 常规护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入院后给予其取舒适,同时抬高床头30-60°,从而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除;帮助患儿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干净,同时指导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有效咳嗽;叮嘱能听懂话的患儿一旦有痰,应当立即吐出;若患儿仍然不能进行有效排痰,则需要给予患儿雾化吸入。②生命体征监测:由于急性肺炎具有病情变化急骤,且一旦严重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巡视病房,对患儿体温、脉搏、呼吸、面色、精神状态等进行严密监测,一旦有任何不适及变化应当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防止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2]。

1.2.2 整体护理 ①环境:患儿住院期间应当给予安静、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同时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将室温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并且将相同病原体肺炎患儿安置在同一病室内,不要混住,减少对患儿的探视,从而避免发生交叉感染。②饮食护理: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儿多使用高热量及高蛋白饮食,同时鼓励其多饮水。若患儿为母乳喂养,则应当以流食为主,对于较大的婴儿及幼儿则需要给予易消化、清淡饮食。③心理护理:由于小儿急性肺炎患儿存在年龄小的特点,高温、咳嗽、呼吸急促容易引起他们心情烦躁,易怒,不愿服药或输液。因此,在护理中,稳定患儿情绪是关键。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对患儿进行安慰,同时指导家属应当尽量的陪伴在患儿身边,使其能够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配合进行治疗[3]。④用药护理:首先要确保药物剂量是否与标准符合,其次在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时应当尽量保持缓慢均匀的速度。在用药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执行,同时需要根据患儿心率决定能不能用药,用药后应当对患儿进行仔细观察,防止出现副作用,将用药时间准确记录。对于一些需要补充钙剂的两岁以下的患儿需要对用药间隔注意,同时给予患儿静脉置针,防止患儿因多次置针而造成的疼痛。

1.3 疗效判定 经7天治疗后,通过患儿症状、体征及胸片检查结果对疗效进行判定。痊愈:患儿经治疗及护理后,咳嗽、气喘及音症状均消失,同时胸片检查结果阴影消失;好转:患儿经治疗及护理后,憋喘消失,咳嗽症状减轻,音症状减少,胸片检查结果阴影没有消失;无效:患儿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环节,胸片检查结果阴影无变化[4]。

1.4 统计学处理 本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及t检验,P

2 结 果

对两组患儿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小儿急性肺炎是小儿时期一种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该病容易导致患儿起到狭窄或阻塞的发生,同时由于肺炎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在患儿严重缺氧时引起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中应当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在本文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患儿常规护理及有效的整体护理,相比单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因此,在小儿急性肺炎临床治疗中,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刘亢.小儿肺炎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3):93.

[2] 刘昌花.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79-80.

第4篇: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113-01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简称吸入疗法)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超声波能,把药液变成细微的雾滴,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而呼吸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药液在被分解成小分子团后,其物质形态极其活跃,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时,极易吸收,从而达到对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作用。

我科近两年对于卧床的肺部感染的病人应用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效果明显。现将对病人护理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长期卧床,多呈植物状态。男性4例,女性2例。最大年龄101岁,最小年龄29岁。临床检查:胸部X线检查示:肺部感染。血常规示:白细胞增多。临床诊断均为肺部感染。

1.2治疗方法

经痰培养结果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沐舒坦30 mg,生理盐水40 ml,混合注入超声雾化器的雾化罐内,直接对咽部进行雾化吸入20~30 min,2次/d,采用口含管。

2 护理措施

2.1 的选择

因患者呈植物状态,无法配合,咳痰无力,需侧卧位,并将头部抬高30度,以防止因痰液经湿化后松动而引起痰液堵塞气道而造成窒息的危险。

2.2 叩背吸痰

这点很重要。叩背吸痰可防止因痰液堵塞妨碍药物的吸收,也防止痰液经湿化后脱落,造成患者呛咳或窒息。

2.3 雾化雾量的调节

因病人长期卧床,呼吸道应急能力差,所以雾气量先从最小开始,逐渐调大,一般调至中档水平即可。这样可以避免因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造成支气管痉挛。

2.4 氧气吸入

因超声波产生的雾滴温度低于呼吸道的温度,吸入后易导致小气管痉挛,而肺部感染的病人肺部气体交换功能较差,大多伴有低氧血症。因此,在雾化吸入的同时应给予病人持续鼻导管吸氧2~3 L/min。

2.5 治疗间隔时间

吸入治疗具有连续性。掌握适当的间隔时间可有效地防止痰液过度黏稠而不易排出。一般我们给病人间隔6~8 h再进行第二次治疗,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加作一次。

3 讨论

肺部感染的病人排痰护理是一项很重要的护理措施。痰液排出的程度与气道的通畅及炎症的吸收密切相关。雾化吸入是稀释痰液的最好方法,也是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是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可发挥静脉或口服给药替代的作用。我们发现除药物作用外,雾化器的性能、质量、护理措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1]。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雾化吸入的护理有5个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包括:①雾化液应现用现配,以免药物的疗效降低。②治疗开始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和喘憋现象,并及时处理。③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不应超过30 min。若盲目加大用量,有引起肺水肿或水中毒的可能。④治疗后1~2 h内注意拍击患者的胸背部,利于痰液的松动及排出。如痰液较多,应及时给予吸痰。⑤预防呼吸道再感染,应做到一位病人一套管道[2]。每次治疗结束时,雾化罐及管道要用1%含氯消毒液浸泡15 min,然后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水槽里放蒸馏水,也应每次治疗后倒净,下一位患者用前重新放置。

因此,通过雾化吸入的有效护理利于痰液的及时排出及肺部气体交换功能的恢复,加快肺部炎症的吸收,巩固了治疗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苗立红,付喜凤. 雾化泵与超声雾化器药物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比较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102.

第5篇: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范文

关键词 儿科 支气管肺炎 疗程 Logistics回归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正常治疗情况下,多数患儿住院疗程一般7~10天,即可使症状缓解,治愈出院。但也有一部分患儿因各种原因,需延长住院时间,既增加了患儿痛苦,也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通过对导致患儿住院疗程时间延长的相应有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如何避免患儿疗程过长的防控措施。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128例,收集资料: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年龄、住院前用药情况、病情轻重、有无合并症、有无雾化吸入治疗、有无翻身叩背护理、父母有无医学常识、家庭经济情况;同时记录患儿住院日数,分析可能会造成患儿疗程延长的因素。

统计方法:患儿疗程的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X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入多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变量赋值,见表1。

结 果

对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通过对与住院时间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疗程有关的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年龄、住院前用药情况、病情轻重、雾化吸入治疗及翻身叩背护理等,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将在单因素分析中与疗程存在显著性的相应影响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其分析结果,显示与疗程有关的因素:年龄、病情轻重、雾化吸入治疗、翻身拍背护理。见表3。

讨 论

通过分析,显示影响小儿支气管肺炎疗程长短有关因素有:年龄、病情轻重、雾化吸入治疗、翻身拍背护理等。如果患儿入院时病情发展较重,年龄越小,抵抗力越弱;咳嗽无力,不能自行排痰,则可能导致疗程延长;如能得到护士的精心护理,配合雾化治疗及翻身叩背等辅护理措施,则易于康复,病程缩短,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家庭医疗费用支出。

因此,提示我们广大医护人员,特别是我们儿科的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多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加强以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以上可能延长患儿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建议患儿及家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帮助或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感染者发生直接接触;②对家庭居室经常通风,消毒;③一旦发现小孩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④对入院患儿,护理人员应积极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配合进行相应雾化吸入治疗,同时对家长进行翻身叩背等常规护理技能操作的健康教育工作,争取早日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等.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3.

2 刘秀琴.小儿呼吸道疾病季节变化规律及相关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7,20(9):141.

表1 数据库变量赋值

第6篇: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范文

【关键词】 头孢硫脒; 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6-0079-02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小儿疾病,由于小儿免疫力较低,对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无抵抗力,因此引起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1-2]。由于小儿患者各个器官较为娇嫩,很容易引发其他的细菌感染,因此应当及时用药和合理的护理干预,现对笔者所在科室对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感染患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自2012年1-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感染患儿,男43例,女37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7.9±4.1)岁;病程4~7 d,平均(4.1±2.9)d;其中肺炎32例,上呼吸道感染24例,支气管炎14例,扁桃体炎7例,哮喘伴感染3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6个月~12岁,平均(7.7±5.1)岁;病程4~7 d,平均(4.3±2.2)d。干预组年龄6个月~12岁,平均(7.7±5.1)岁;病程4~7 d,平均(4.3±2.2)d。

1.2 诊断标准

1.2.1 患儿自身临床症状 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同时多数患儿伴有体温升高,体格检查中可闻及双肺干湿性音,以及呼吸音粗[3]。

1.2.2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15.0~20.0)×109/L,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出现增粗变模糊,部分合并斑片状阴影[4]。

1.3 方法

1.3.1 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头孢硫脒进行治疗。根据患儿的体重每次给予50 mg/kg加入1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连续给药7 d。

1.3.2 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组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患儿收治入院,告知患儿父母或陪同家属,使其家属了解患儿的病情,以协同医护人员治疗。(2)患儿住院环境要保持舒适、安静,特别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禁止家长在病房内吸烟;室内温度不能太热或者太干燥,冬天有暖气的情况下,需要配备加湿器,保证患儿病房的湿度。防止由于温度过热或者干燥引起患儿不适,影响病情治愈。(3)在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在患儿的鼻腔内,或者气管的分泌物会增多,很容易造成呼吸不畅,如患儿的鼻腔内结痂过多,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将结痂慢慢湿润后掏出,或让患儿侧卧,以免引起呼吸困难,同时,在夜晚可留家长陪同,如有问题,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他的精神、面色、呼吸次数、体温的变化。(4)由于患者多为幼儿,好动,因此在进行静脉滴注时,应采取留置针。6个月~5岁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穿刺,操作时要注意操作准确、进针快、无失误,同时可在静脉穿刺时,让患儿家属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其痛苦。6岁以上的患儿可进行足部或手部的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要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皮肤颜色变化和肿胀,患儿是否自觉有疼痛。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上述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恢复,细菌完全清除;显效:病情显著好转,但上述指标中仍有1~2项未恢复;无效:服药后72 h病情未见任何改善或持续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2 结果

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干预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15%,详见表1。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儿科多发病。儿科门诊患儿中,60%属于呼吸道感染类疾病。而头孢硫脒是我国创制并首先在临床应用的一种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体外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对革兰阳性球菌(G+)及部分革兰阴性杆菌(G-)有较强的灭活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的清除效果更佳,对于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有着很好的疗效[5]。但由于患儿为一类特殊群体患者,因此护理工作在患儿的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能力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用药情况下,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因此采用护理干预对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陈颖,刘伟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外治法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30(1):29-30.

[2]陈慧中,胡仪吉.如何认识反复呼吸道感染[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83-86.

[3]蔡晓红,李昌崇,罗运春,等.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6):341.

第7篇: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范文

小儿哮喘为小儿常见肺部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呼吸困难、喘鸣等,并可伴有可逆性、梗阻性的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生活与学习,并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发展至迁延不愈,损害肺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安全、高效方法,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副作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来我院治疗的86例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6例于2016年1-12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使用单双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所有患儿均确诊为小儿哮喘,存在不同程度胸闷、气促、反复发作性喘息等症状,告知患儿家属后,均同意参加本次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给予乙组患者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指导等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在乙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1)心理护理:与患儿建立良好关系,使用温和语言鼓励患儿,增加亲近感。若患儿首次接受雾化吸入治疗,使患儿先用皮肤接触所用器械,消除、缓解抵触心理。雾化吸入时利用玩具、讲故事等转移注意力。发挥榜样作用,以依从性好的治疗患儿为榜样,使其模仿,并进行语言鼓励,并对表现优秀患儿进行奖励。

(2)细节护理:指导、协助患儿取舒适、正确。仰卧位使膈肌上移、胸廓活动度降低、肺活量减少,易导致呼吸肌疲劳,且明显减少吸入量,取患儿坐位或半坐卧位,促进膈肌下移,增加气体交换量;确保雾化液温度适宜,雾化吸入过程中根据患儿情况调整吸入量,密切关注患儿呼吸、面色等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后立即进行相应处理;避免面罩紧贴面部,不可用力按压患儿面颊部,降低抵触情绪发生的可能性;雾化吸入治疗完成后,清洗患儿面部水汽,并使用清水漱口,防止激素沉积口腔内,引发并发症,协助患儿排痰,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1.3判断标准

1.3.1治疗效果

显效: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胸闷等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1年内未复发;有效: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胸闷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胸闷等临床症状无改善,发作次数未减少。治疗总体有效率100%。

1.3.2依从性

优: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患儿无哭闹、拒绝等行为,并于15min内顺利完成治疗;良: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患儿存在轻微哭闹行为,给予玩具或抚慰后于15min内完成治疗;差: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患儿大哭大闹、拒绝,治疗时间超过15min。?体依从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00%=(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n(%)采用 ?%p2检验。P

2结果

(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甲组患儿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

(2)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甲组患儿总体依从率明显高于乙组(P

3讨论

第8篇: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6(a)-135-01

老年患者脏器功能退行性改变明显,支气管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降低,代偿功能较差,常合并呼吸道疾病,腹部手术使患者创伤加大,疼痛使患者无力咳嗽,且卧床减少运动,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坠积性肺炎,如未控制病情,会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本科通过加强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改善肺功能,增强体质,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预期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在2005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210例,其中,男150例,女60例,年龄65岁~88岁,其中基础病多、瘦弱、体质差者21例,有吸烟史者108例。行胃空肠吻合术35例,胆囊摘除术53例,疝修补术95例,慢性阑尾切除术10例,右半结肠癌肠切除肠吻合术17例。

1.2术前

1.2.1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方案,介绍成功病例,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1.2.2了解病史,协助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发现患者潜在的基础病。增强体质,治疗基础病,预防感冒,保证睡眠,使患者的机体状态能够承受手术,减少并发症发生。

1.2.3 行深呼吸及咳嗽、咳痰训练目的是预防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及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咳嗽前应先缓慢深吸气,吸气后稍屏气片刻,然后爆发性咳嗽。一次吸气可连续咳嗽3次,重复多次可促使分泌物排出[1]。叩打震动方法指导并演示给患者及家属看:手弯曲成叩杯状,腕部弯曲,轻轻叩击胸背部,使黏稠的痰液脱落,咳嗽时容易脱落。针对已有肺部疾病者,应用敏感抗生素,有吸烟史者应戒烟2周以上,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待病情控制后再行手术。

1.3术后

1.3.1病房环境温度20~22℃,湿度50~60%。

1.3.2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30~45°,以利于患者咳嗽、咳痰。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患者床上翻身,变换,24 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先扶床沿缓走,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肠蠕动,增加患者咳嗽、咳痰的耐力,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3.3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如低于90%应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血氧饱和度。做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咳痰,如痰液堵塞,无力咳出,应及时吸痰,以免发生窒息。

1.3.4疼痛的护理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指导应用放松疗法,分散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及家属咳嗽时两手放在腹部两侧,轻轻向切口挤,减少切口张力,减轻疼痛。必要时应用止痛剂,避免患者因疼痛而不敢咳嗽、咳痰,致使痰液积聚,引起呼吸道感染,术后及时有效的镇痛是有效咳嗽的前提。

1.3.5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经常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6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湿化气道、降低痰液黏稠度的干预方法[2]。应用雾化吸入使药液湿化呼吸道,发挥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常规雾化吸入,一日2次,湿化液为0.45% NaCl溶液加80 000 U的庆大霉素和1支糜蛋白酶或0.45% NaCl溶液加异丙托溴铵1支。雾化后予翻身、叩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1.3.7肠蠕动恢复后,鼓励患者适当饮水,最好的饮水方法是每次少量约30~50 ml,每小时饮水1次,以胃肠道感觉舒适为度,这样对呼吸道湿化效果较好,防止分泌物干涸、结痂,促进痰液稀释易排出[3]。

1.3.8叩背注意事项需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呼吸变化,如出现气喘、心跳加快、面色发绀等情形,必须马上停止。

1.3.9有效控制感染术后要保持腹部引流管通畅,特别是上腹部手术要防止膈下积液和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和引起肺部感染。

2 结果

通过围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了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的发生,所有患者预期康复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居各种并发症之首[4-5]。本科加强了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尤其重视术后1周内呼吸道的护理,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术前教育、深呼吸训练、正确咳嗽方法及变换、背部叩击、呼吸道湿化、协助排痰等,从而降低了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了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的发生。患者预期康复,临床应遵循预防为主,护患配合,综合护理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潘伟平,林嘉旋,安邦怡.咳痰困难患者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49.

[2]汪云霞.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在临床应用的选择[J].家庭护士,2006,4(12):3-4.

[3]俞继英,邵爱山.慢性肺部疾病的排痰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5,10(6):333-335.

[4]麦彩玲,刘育琼,黎智勇.125例老年腹急症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74.

第9篇: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范文

关键词 儿童慢性咳嗽 病因 诊断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151

慢性咳嗽定义为连续咳嗽超过4周,病因较多,病程较长,给患儿及家属带来很大苦恼。为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方法,对6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诊断过程及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慢性咳嗽患儿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个月~14岁。患儿连续咳嗽时间1~4个月。

临床表现:⑴特异性咳嗽4例(7%),其中2例为支气管肺炎,由于治疗不连续,就诊时病程超过4周,另1例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最后1例为原发性肺结核。⑵非特异性咳嗽:①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2例(37%),咳嗽在晨起睡醒出现,表现清嗓样咳嗽,多为干咳,不频繁,经耳鼻喉专科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咽炎7例,鼻炎5例,鼻窦炎8例,增殖体肥大2例,经正规治疗原发病后,2~4周咳嗽均基本消失。②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15例(25%),均有明确呼吸道感染病史,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6例,支原体感染9例,该组患儿多为干咳或有少许痰液,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通过采取加强护理,多饮水,改善环境湿度,更换抗生素,其中8例换用罗红霉素治疗、1例换用利福平治疗,3周内症状基本消失。③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20%),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其中3例咳嗽时间基本固定,5例有家族或个人过敏疾病史,特异性IgE均升高,8例行肺功能检查,2例示气道外周阻力升高,1例FEV1降低,经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支气管扩张剂,1周后咳嗽均明显缓解。④心因性咳嗽2例(3%),为学龄儿童,咳嗽白天明显,在医生面前呈强迫性咳嗽,其中1例因姐姐患病受到关注而出现持续性咳嗽情况,1例为学习负担重,相关检查均正常后转入心理门诊治疗2周后,咳嗽明显缓解。⑤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肺炎2例(3%),表现为低热、疲倦、轻微干咳,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或干性音,X线胸片见云絮状斑片影,大小、形状及位置都不固定、呈游走,于短期内消失而另一部分再发,应用高渗盐水诱导痰检测方法示嗜酸粒细胞>3%、血常规:嗜酸粒细胞>5%,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配合驱虫治疗,2周内咳嗽基本消失。⑥胃食管反流1例(1.5%),咳嗽发生于夜间,平时有呕吐史,根据钡餐见反流征象,给予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消失。⑦先天性呼吸道疾病:先天性肺囊肿1例,表现为轻微喘鸣、干咳,X线胸片见孤立液性囊肿呈一界限清晰的圆形致密阴影,控制感染后手术,症状缓解。⑧支气管异物1例(1.5%),反复发作轻微咳嗽及喘鸣,X线胸片及X线透视示右支气管异物,予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后咳嗽缓解。

讨 论

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的重要临床症候群之一,值得医生及患儿家属关注,其病因复杂,受其解剖生理及免疫功能均未发育成熟的影响,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也有所不同,与成人的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也有所区别,所以明确慢性咳嗽的病因,能减少抗生素滥用及不必要检查。

本文资料显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为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三大重要病因。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65-1167.

2 袁壮.要重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