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是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胆地在实践道路上勇往前行还是适时停下脚步进行理论反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者都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从其构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内容。
二、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应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⑴所设专业是否和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对所需求的人才相适应;⑵学院与区域、相关行业联系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据人才币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能否完成当年招生计划;⑶所设置专业均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⑷所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与基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有科学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等。通过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目标,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是对设计方案的审定,三个环节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1.理论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设置课程;基础课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⑵基础课与专业课。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⑶初步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地位、边界、目标清晰,课程之间衔接合理。
2.实践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都应构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实施效果良好;⑵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业务训练;⑶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会操作、会应用软件、会上网、会应用计算机收集与处理信息”(简称“四会”)的计算机教学目标;⑷每个专业的实习、实训、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⑸高职高专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⑴高职高专应全面开发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教师应能够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适应高职高专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⑵课程教学应使用投影、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实践实训方面: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情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践,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教学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
过程控制是指在实施教学计划全过程中,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手段,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过程控制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图书资料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配置、教学过程控制与监督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有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来保障,同时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构成教学过程控制保障体系。
学生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立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性目标。学生评价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学生日常行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毕业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品德、基础理论、职业技能、毕业考核,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确立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学生评价保障体系。
(五)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高职高专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⑴着力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既冥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⑵应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⑶应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教师队伍在数量上逐步满足的同时,要严格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质量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确保教师质量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
[2]高原,等.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职高专网.
[3]张典兵.关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3).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双师型”教师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担,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又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大学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第一推动力。高等学校办学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双师型”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高低,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双师型”教师更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树立教师是职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强化人才兴校的意识,才能真正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职业学院的头等大事来抓。只有紧密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全面提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能力为中心,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为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证。
1.2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把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重点,运用理论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加行业企业实践的教学方式进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着手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实训教材,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共同承担实习实训任务,共同进行项目开发与研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等。所以要求在教学方面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大力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1.3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和任务是培养行业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就不能脱离随时变化的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树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观。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既是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提高的瓶颈,建立起一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双师型”队伍则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2 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1)专业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尤为严重。高职院校近几年扩招很快,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同时教师编制普遍紧缺,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再到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去实践和提高,也不能及时掌握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新知识、新技术。从素质上看要么实践经验欠缺,要么理论功底不够,不能很好完成高职专业课的教学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不足和缺失,不能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
(2)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待遇相对较低,缺乏对人才吸引力。职业院校的基础薄弱,教学经费短缺,造成职业院校教师待遇和地位偏低,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学院来工作,即使是聘用兼职的人员,由于待遇较低难以吸引来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加之有些高级技术人才由于学历和职称问题难以对应,特别是检察官、法官、律师等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不能获得与他们能力资历对应的职称,收入也与原来的行业差距较大,使得也不愿意到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持续偏低,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社会地位、自我评价普遍不高。教师觉得没有职业荣誉感,缺乏职业自豪感,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不通畅,很难确立个人长远发展目标,影响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3)教师来源单一,大多是从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分配而来。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来自高等院校毕业生,没有专业实践经历。教师普遍没有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缺乏所任教专业的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这种状况造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倾向。教师只愿意讲授理论课,不愿讲授实践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倾向,不能很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将大打折扣。
(4)学院中来自行业企业的人才教育教学技能相对欠缺。目前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上好课,怎样将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技术传授给学生。因此对他们需要的是进行更多教育理论的实习。培养他们担任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尤其是培养教师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根据他们的情况多进行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培养。这部分教师的关键就是如何把在行业企业实践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课堂上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的时候教授给学生,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技能性。
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双师型”教师培养应以实践性培养和在职培训为主。学校目前教师的主要来源集中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经过基本的岗前培训就上岗了。他们缺乏相应专业实践,这就形成了在一段时间内,教学内容与相关行业具体实际结合较少。对技术更新较快的行业领域来说,问题显得更加的突出。培养“双师型”要紧密结合学校自身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锻炼等措施,让更多的专业课教师提升和掌握实践能力。通过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2)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培养和引进并举。“双师型”教师培养要从学校整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需要,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去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学校要充分考虑现有教师的学历水平、知识结构、年龄层次、教师师德等,根据教师所任教专业所属行业企业的特点,制定培训培养计划。明确被培训教师的培训目的,增强学习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职业院校发展变化要紧跟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学院专业设置和调整比较快,所以更需要教师及时到行业企业一线去学习、去实践。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院发展及时引进“双师型”教师,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技能型人才到高等职业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3)实行“双师型”教师认定,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由于没有激励机制等配套的制度,是不是“双师型”教师在晋升职称、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其他教师没有区别。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缺乏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双师型”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取得两个证书就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制定出“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高职院校要想把优秀的人才留在学院,需要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建立相关激励机制。要制定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在职称晋升、工资分配、评优等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上,对“双师型”教师予以适当的倾斜。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量化和科学化管理,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实施更加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保证他们的收入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让教师们更能潜心从事教学、教改和科研,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激发大家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更好地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双师型”教师在工作中有动力,在工作上多出成绩,从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职称评审和聘任制度。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和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仍然存在重论文、轻教学,重科研、轻实践的情况,我们认为应当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相对独立并且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称评审体系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制度。评审标准除了科研和专业外,针对高等职业教育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和聘任办法。比如将参与行业企业实践作为一条硬性标准,不具备的不允许参加评审,通过教师职称评审引导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另外,比照教学类医院的医生可以同时即是主任医师又是教授一样的做法,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可以考虑实行双职称、双聘任的办法。在学校参加教师职称的评审,在行业企业参加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并且按照较高的专业技术职务兑现相应的待遇。
4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一个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关系到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此文系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Y201007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文.
[2]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文.
[3] 李利,李菲,石伟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专升本”;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品质
北京联合大学是较早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目标是依托学校整体优势,打造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从高职(专科)、专升本(本科)到专业硕士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培养高端职业人才。
一、科学构建高职、高职“专升本”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将高职、高职“专升本”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统筹考虑,探索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高职、高职“专升本”相互衔接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其目的是解决优秀的高职毕业生进入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衔接与深化问题,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与普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等方面差异,培养高端职业人才。
1.实施一体化培养方案,使高职与高职“专升本”有效衔接
将高职、高职“专升本”两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均按照基本素质教育平台、专业能力培养平台、实践技能训练平台和职业能力拓展平台进行搭建。通过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从而达到在教学深度与广度上与本科教育水平有效衔接,实践技能培养和综合实践水平提升的有效提升。
(1)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专升本”的人才培养以此为基础,向高层次延伸和扩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专升本”教育课程设置在于适度提升与专业学习和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重点拓展专业知识,安排与专业相关的新科技知识和新技能,注重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每个课程平台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给学生一定选择空间。专业任选课程主要是专业拓展和前沿性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选取一定学分。考虑到“专升本”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实践能力和专项训练能力,因此课程设置着重点放在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上,要求每个专业设置2个以上(含)的综合技术训练项目,每个项目时间2~4周,以强化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同时与毕业环节有效衔接。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统筹兼顾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于重视职业技能培养而忽视基本素质教育的现状,着重研究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技能培养与学生可持续发展关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并重。
从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迁移能力出发,首先加强英语实用能力培养,做到英语教育不断线;其次强化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利用计算机工作的信息化能力、先进软件的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鼓励学生考取高级别的计算机等级证书。
对于专业技能课程,从关键技术和最新工艺出发,将专业能力分成若干单项能力贯穿于课程体系中。低年级以单项能力培养为主;高年级以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主要以“项目”、“任务”、“实务”为载体进行。
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材施教,探索个性化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解决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现状。对学生的来源及需求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坚持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能。在新生入学之初就进行综合测试,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了解其需求然后进行针对性培养。
1.通过组建经管类高职创新实验班,探索“3+2”贯通培养的新模式
我校是本科院校办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专升本”教育也有十几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不突破国家相关“专升本”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意愿,对于整体基础好又目标明确的学生,通过基础课程和心理测试,组建了“经管类高职创新实验班”,采用动态管理机制,学生根据自身发展进行流动。将3年专科和2年本科教育相贯通,探索“3+2”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践证明,实验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学风,在各个方面树立了典范。全国英语三级A测试的一次通过率100%,其中有1/3学生通过全国英语四级;另外有5人在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且有10余人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2.依托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专业,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我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两个专业是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专业,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建立了“学、教、评、做、训”一体的不同级别的人才方案。其课程体系遵循“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职业模块(企业培训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顶岗实习)”设置,融合职业培训与专业课程,同时可以根据企业需要灵活调整模块课程,达到不同规格人才培养要求。使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教育证书和分级教育证书有机衔接、标准统一。目前两个专业正在进行4级(高职)、5级(专升本)的分级制改革试验工作,为了实现与用人单位的零对接,旅游管理专业与全聚德集团采用订单式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与用友集团联合培养。同时还为学生配备了双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3.依托我校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利用学校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运用“外包”的理念,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核心优势资源,根据专业设置特点,按照“大类培养、行业认知”、“分流培养、职场体验”、“实战训练、职业定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新生入学后参加企业名师讲学计划,增加学生的行业认知;中高年级开始进行企业践学计划,毕业年级进行顶岗实习,达到职业认知培养连续进行的目的。目前学校与多家外包企业合作,培养企业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三、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实施教学品质提升计划,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实施了教学品质提升计划。该计划主要围绕实践教学效能、教师执教能力、教学管理效能等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
1.密切产学研合作,校企互利共赢
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主动营造各种机会,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探索实践教学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积极开发校内资源改善实训条件,建立了旅游管理与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9个高水平实训中心;同时与北京首旅集团、全聚德集团、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多家行业企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另外,师资、教材、课程等方面的产学研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产学研合作教育已成为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重要平台。
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与职业标准开发、承担或参与行业企业技术研发课题、提供行业企业咨询服务、承接行业企业员工或客户培训等,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如:旅游学院拥有北京市劳动局批准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承担着为北京市酒店与餐饮业人员提供在职专业培训及考核工作;应用科技学院教师担任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培训师,搭建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平台,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践、参加教师承担的横向科研项目、毕业实习等方式,贴近行业企业一线需求,提高职业竞争力。学校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出台并实施了《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计划》,以立项形式资助学生进行实践项目的训练。目前已经开展3届,共有150个项目结题,有近千名学生参与。建立了国家、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四级竞赛体系,出台了各种激励政策,瞄准学生技能提高的兴奋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建立激励机制,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为重点,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学历学位水平的提升。制定优惠政策,聘请一批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方面密切合作,促进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双师素质教师管理办法》、《关于提高教师专业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制度化;学校拨专项经费用于在职教师的培训(企业实践技能和业务提升)、高水平师资聘请(企业、相关高校)。通过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我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3.根据职业教育特点,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根据高职、高职“专升本”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积极推进学分制管理进程,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订并实施了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课程重修管理细则》等。
实践教学历来是教学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中各个环节管理。学校建立了既严格规范又不失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修订了《北京联合大学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制订了《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加强对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发挥校内教学督导和企业专家作用,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 齐再前. 探索高职“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北京教育,2011(6).
[2] 李论,陈遇春,李彬让. 基于“专升本”制度对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7(7).
[3] 姬慧. 破解高职“专升本”教育困境之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双师素质;校企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它有着职业针对性、大众性、产业性、社会性这四大特征,应当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与背景
1.主要成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贴近地方产业,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0年来培养了近1300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探索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基本经验。总结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有以下基本经验:
①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高等职业教育在较短时期内取得突破性成绩,正是因其主动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坚持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这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
②坚持科学定位,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进程,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坚持科学定位,明晰培养规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3.存在问题。尽管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吸引力不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办学活力不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②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仍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不高;专业教学团队中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比例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评聘制度尚未建立。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振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建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形成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三、主要任务
1.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深化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必须以理念更新为先导。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做更新教育理念的表率,努力成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办学风格的教育家;省级以上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师要带头转变观念,带动广大教师投身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形成一支理念先进、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要培养学生树立“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成才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凝聚全社会理解、关注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造就一大批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行政管理者和企业家。
2.形成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坚持改革力度与发展速度的统一,加强区域统筹规划,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与本科招生规模基本相当,加强对社会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培训规模与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和培训的人才规模能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根据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优化高等职业院校规模与布局,基本形成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的高等职业院校不得升格为本科院校;主动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动态调整新机制。
3.建立互利共赢、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入推进学校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院校新模式。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职业院校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决策议事制度,健全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在招生、人事、分配等方面的自,形成地方政府依法管理、高等职业院校自主办学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财政投入、税收等政策,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积极性,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4.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完善双证书制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5.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主要精力放到教育教学上。
“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培养选拔和引进(聘用)技术服务能力强、行业企业影响力较大的专业带头人,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6.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的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廷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析[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1(4).
[2]张社字.高职的发展:任重道远[N].中国教育报,2001-10-1.
[3]于景臣.对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6(14)
[4]韦日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J].成人教育,200(69).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连锁经营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人才培养既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也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拔高,而是培养掌握必备知识结构、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确立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紧紧围绕高等性与职业性共融的主线,以素质培养全程化、能力培养对应化、岗位选择多元化的思想为指导,加以正确定位、认真设计、稳健落实。
一、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一)高等性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定位的基准
商科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其人才的培养定位应以高等性为基准,但它绝不等同于商科普通高等教育连锁经营管理的高等性。199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把高等教育划分为5A、5B两个类型,5A类是理论型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类是实用技术型的教育,“主要目的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按此归类,我国现阶段以文化知识延伸、学术研究为主的学术、教育型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培养当属5A教育;以技能操作、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当属5B教育。因此,商科高等职业教育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不是商科普通高等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压缩”,而是相对独立、互相补充的两套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商科高等职业院校更强调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知识、技术的应用性而非创造性。
(二)职业性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定位的根本
由于职业教育鲜明的职业属性,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能力要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与工程技术类高职院校相比,商科类高职院校的技能更具有柔性而非刚性的特征,更强调工作实践的层级积累和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的培养。此外,同一职业属性的内部还具有层次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活动范畴的限制呈现出层次性的特点,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的高低和所需知识深广度的多寡。所以,即使同属商科类的职业教育,商科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也不是商科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拔高型”。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注重某一特定岗位操作能力的培养,只需把握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即可;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性人才的教育,除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技能外,还需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
由此可见,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失的两特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既不同于中专纯技能型人才培养,也不同于本科或研究生创造性的高级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零售企业服务管理一线中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掌握一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零售服务工作中从事多岗位的复杂性和关键性的劳动,能够有效带动和组织协调其他人员完成目标任务,能够将最新的理论、设计、技能要求成功变成高品质、高效益的服务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基准就是:连锁经营企业服务第一线门店店长、大型综超各部门经理、总部各部主管等。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在明确了“培养什么人”以后,围绕“怎么培养人”这一中心而展开关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策划分析,包括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架构体系、具体课程设置等要素。只有建立科学、系统、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实施、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笔者认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应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促学生全面发展
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重点突出对学生定向性能力(解决学生的就业)与可迁移性能力(解决学生的发展)的培养。职业素质又分三个层次,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素质:“为人的基本素质”(做人)、“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做职业人)、“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做有专业特长的职业人),三者之间呈现出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趋势。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完善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能力,是劳动者在工作情境中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所以又被称作“可迁移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架构应以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这里的专业能力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采取的动作、行为和所需的知识,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征。 (三)按照实际工作的相关性而非知识的相关性来设置课程,将实践课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在课程的设置中,实践课程解决“怎么做”,理论课程解决“为什么这么做”,实践课程与理论知识课程相辅相成。因此,能力型课程体系下的课程设置不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对原有理论课程的深浅、实践课程的多少进行调整,而是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使理论知识从属于实践,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工作任务引领理论教学的新的课程设置。
(四)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工学结合包括以下三个阶段: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即通过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以及到相关企业工作实习,让学习者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去体验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及技能要求,了解企业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流程,逐步完成从学生到合格职员的转变,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设计
基于高等性与职业性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了其职业素质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的、以培养学生普适性能力与可迁移能力为导向、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能力型课程架构体系。
(一)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通过对连锁经营管理所属行业(主要针对零售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确定专业就业服务面向和岗位(群)要求,对岗位(群)进行职责任务分析,在这里的岗位分析对象不是相对孤立的一个个单项能力,而应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以此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并确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根据商科行业背景,最终确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为现代零售业的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专卖店、百货店、购物中心业态的服务、管理领域,从事的工作岗位有门店的理货员、收银员、超市及专卖店店长、大型综合超市部门负责人及总部商品部采购、配送中心库管等。
(二)设置逐渐递进的能力培养体系,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来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专业技术能力结构与要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通识能力培养为导向,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的能力型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理论适度、专业技能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培养特色。实验、实训、实习是体现高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三个关键环节。因此,在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将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融于三个环节,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相辅相成,既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的功能。
(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初次就业,也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利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尽可能多地开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选修课程。在遵循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规范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和教学形式,力图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如理论课的教学中,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采取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多样话的教学方式;实践课教学采取技能训练、模拟实验、工学交替、综合实训等多种形式,在课堂、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交替进行、良性互动。
关键词:行业文化;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对接机构;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1-0067-04
在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由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内涵提升的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已从重技能、重功利的岗位技术层面转变为关注人才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准职业人”的方式,寻求学校、企业和职业人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路径。2004年4月2日,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市场需要人才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要与行业、企业开展互动与交融,将行业、企业的对职业要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融合,让人才在专业技能培养、人文知识熏陶和行业、企业文化感知中提升技能,塑造人格,培养具有实践性、行业性和社会适应性的高技能型人才。
一、行业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的。国内外学术界目前普遍认可的文化从广义层面是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层面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即价值观念、传统习惯、风土人情等。所以,一般认为行业文化是大致介于组织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与职业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该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1]行业文化是行业内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业道德规范。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价值观为基础和核心,包括行业使命、共同愿景、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整合体,是社会文化与行业建设、行业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思想导向和精神力量。[2]优秀的行业文化的形成可以起到 “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目的。行业文化的作用表现为:
(一)行业文化的凝聚功能。行业文化是行业长期积定的、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这种心态、习俗可以给人带来满足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可以把员工与行业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产生与行业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效果。
(二)行业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任何文化都是一种价值取向,行业企业通过行业文化把员工个人发展与行业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教育员工居安思危, 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 自觉树立为实现个人人生理想与行业企业目标的远大理想。
(三)行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当行业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行为规范,能够让员工产生坚定的信念,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和使命,员工原意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实现行业的目标。
(四)行业文化的约束功能。行业有一套行业特色的管理手段和制度,这些有形的制度与行业企业传统中约定俗成的无形的、非传统的行为准则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行业氛围,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
(五)行业文化的辐射功能。行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既能影响、激励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又能为即将走向这一行业的人,甚至广大社会群众所了解、接受,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效融合行业文化,可以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提前从思想上、心理上感知到行业企业文化,行动上逐渐用、行业企业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学习态度与就业观念,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已步入注重内涵建设阶段,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据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对用人单位用人情况的反馈显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适应岗位需求,但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普遍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和应用的责任感,表现在吃苦耐劳精神不够,缺乏纪律意识、团队精神与奉献精神。造成这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对行业文化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行业文化底蕴。高等职业教育中引入行业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提前感知到行业文化,有利于学生提前实现从“学生”过渡到“员工”的得角色转变,进而更好地适应岗位文化要求,同时也利于实现个人职业成长,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二)有利于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首先,可以让高等职业院校安排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实现教师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参加实践的教师把行业管理理念、行业规章制度和相关行业文化引入课堂,按照行业企业要求,提前让学生感知行业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可以发挥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定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知名人士、技术能手参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指导学生综合实训,以及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让学生领略行业文化内涵,为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提供可能,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立足行业文化,服务行业”的办学宗旨。
(三)有利于培植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创办有个性特色的高职院校,是提高职业院校竞争力的首要之选。具有高等职院校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能让学校在众多高等职业院校竞争中脱颖而出。譬如,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院校打造以水文化为主导,提炼培育学院文化精神,形成“上善若水”的核心价值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发扬服务军工的光荣办学传统,培育和发挥以军工特色为核心的高职校园文化。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有利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个性鲜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管理者和师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能无形中深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有效融合的平台
(一)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对接机构
为便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工作,需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对接机构。成立由高等职业院校领导、专业课老师、行业协会的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指导、监督和组织实施文化融合活动的实施。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人才定位、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依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合理化建议。
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类别较多的客观情况下,为保证专业建设委员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设立应建立在专业群的基础上,以利于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合理化建议得到具体的落实。
(二)利用行业文化资源构建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1. 建立与行业企业生产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比较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校企合作模式、“2+1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选择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要有利于行业企业的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在与行业企业开展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融合中企业的负担,尽最大可能实现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如:陕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学期制改革,采用四学期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了更好适应行业企业的生产规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改变的不仅仅只是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变革,如教学内容的变化、考核方式的变化、学生管理的变化等。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利于实现行业文化的积极融合。
2 . 运用行业文化资源培育行业“双师型”教师
教学之根本在于教师。为适应高等职业院校教学需要,教育部曾启动“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培养胜任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老师。高等职业院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积极贯彻落实,但高等职业院校在衡量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唯一标准是行业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这种“职业资格证书”一般通过卷面考试就可以获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从课堂到课堂实现的,这种“双师型”教师手上有证书,事实无能力,其动手操作能力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行业企业一线的真正认知。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需要在生成实践的真实环境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才能锻炼成熟。[3]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利用与行业企业文化融合的契机,通过在企业设置“教师工作站”的方式,让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到行业企业去感受文化,然后再回到课堂上,把行业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感知行业企业文化。
3. 利用行业文化资源营造校园行业文化氛围
行业文化的感知是全方位、持久的过程,通过营造行业文化氛围,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让行业文化成为“准职业人”的一种行为自觉。高等职业院校在行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中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校园中建设行业企业的标志性文化,如行业企业形象标志、行业企业的格言警句等;在管理中可以引进行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在精神文化层面,系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来给学生做讲座,条件允许可以设立行业企业冠名的奖学金,定期开张评奖和颁奖活动。同时,利用实习、实训的时机让学生深刻感知行业企业优秀的文化积淀,如,感知企业的礼仪文化、感知企业制度文化、感知企业的人文关怀和责任等。利用行业文化氛围的营造,达到感知行业企业文化的目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4. 运用行业文化资源打造校园社团活动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理念、口号,甚至标志。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已初具职业教育文化的雏形,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活动一直游离在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之间,社团文化与职业理想、职业精神、专业素养脱节,缺乏“精、气、神”。[4]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文化融合中,学生社团的形象设计要融合行业企业文化,在社团活动开展中,要能展现行业企业的价值取向,打造属于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自由的活动中,于无形之中汲取到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在文化融合中的桥梁作用。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融合行业文化融合的相关建议
(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主体
【关键词】 高等职业;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及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职业能力,而是包括技能、知识、意识等完成职业任务达到职业目标所需的全部素质。从目前社会发展情况看,高职院校培养供应的高级技术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矛盾日益明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加以变革。
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现状分析
(一)推荐就业
引进来、走出去。学生毕业前夕,学院通过就业平台把用人单位和企业请进校园,推荐毕业生就业,在校内组织大型人才交流会,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零距离接触,提高就业率。利用学生定向培养和顶岗实习两种办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二)自主创业
通过教育和培训的合格毕业生,再经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后,走向社会,自主创业。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左右,这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23%-25%的数据相比,相差很大。
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2%高于本科毕业生0.9%。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2届为1.5%,比2011届高出了0.3个百分点,比2010届高出了0.5个百分点。我国近几年来鼓励大学生的创业政策的实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的显著上升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经研究分析,创业理想是2012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最主要的动力。仅有7%的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创业。可见,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新的大学创业者创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亲戚、朋友和少许个人储蓄,而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比例较小。由此可见,很多有创业意愿但缺乏经济条件支持的大学毕业生很难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所以政府和社会应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建立创业投资基金计划,为有梦想和有创业计划能力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有效的交际能力、谈判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是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销售与营销、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是2012届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认为创业最重要的意识。创业教育需重点加强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反思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课程设置注意理论和实践并重;人才培养走产学合作之路;教师队伍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课程建设体系、课程评价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教学的重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基本创业能力培养,使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实现了知识和行为的有效统一,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同时,体现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创业人才培养对经济发展、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就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将个人素质教育融入创业教育,以学校社团活动为组织形式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模拟选择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规划、组建创业小组、实施创业过程来实现,从而实施创业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二)借助商业化社会运作模式,以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技能为重点开展创业教育。该模式的运作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学校联系企事业单位,直接把创业点开办在校园或企业,按照商业模式运作,从而对学生实施创业能力培养。这种创业人才培养形式效果好,学院“无人售卖超市模式”就是典型的方案,值得借鉴。
三、高等职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一)创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为根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化、多样化,企业对职工的职业能力和岗位创新能力有着更高的期待,这时通常会对应聘者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而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虽具备了一定的职业能力,但在岗位创业创新方面却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全面打造素质教育,开展创业人才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和欧洲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比欧洲平均值少了8.8年。中小企业的寿命如此之短,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密切相关。企业缺乏创业创新型人才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科技产品,企业缺乏创业管理专业人员来对企业发展变革进行长效的统筹规划。提升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基业长青,是任何企业制定战略的根本目标。中小企业可通过创新和创业实践,将企业发展战略转化成最直接有效的生产力,提高企业的存活率和寿命。中国经济结构的提升,需要大批具有高素质、创业能力强的实用人才。
(三)创业人才培养应及时确定战略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坚决实施改革,大胆创新突破,走人才培养差异化竞争之路,与时俱进,建立一个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才能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激烈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在打造创新型人才、创业型社会、创业型国家的今天,构建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性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然而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对创业人才培养认识还不足,没有足够的竞争意识和改革意识,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育改革步伐慢,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由此导致各高等职业院校形成不了鲜明的办学特点,更无法建立竞争力较强的品牌优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战略和目标的调整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万秀萍.新经济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世纪桥.2009(21)
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飞速发展,使远程教育的地位日益显现,已经逐渐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发展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国家空前重视、全社会的终身学习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远程教育应当也一定会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强大支撑。在协同育人模式教学改革过程中,远程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协同育人模式的主导下,汇聚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研究机构的多方力量,通过“远程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开展。建设一个汇聚校、企、行、所、政和国际协同的多方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动态建设、开放和共享,为人才培养服务。在建设实践上,根据企业行业对人才培养要求,制订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并实施教学;企业在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强化人才培养技能训练、教学案例实施、产业前沿研究和生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同时为人才提供就业机会;研究机构或科研院所通过科研项目及科研条件参与协同育人工作,寓教于研,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行业在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制定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为学校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政府部门在协同育人中进行政策指导与政策支持,指导人才共育的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实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建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共享性自主学习平台,为轻工行业领域的在校生、各层次从业者提供终身学习服务,支持学校人才培养。依托远程教育平台,推进开放在线课程建设,通过多种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构建信息化、无界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平台,以云服务的模式,面向轻工行业人才职业发展的各阶段,提供注册学习、职业培训、精英锻造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在校企合作层面,通过“四个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校企人才共育;在校校合作层面,探索建立不同育人层次的合作模式;在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之间,建立“无界化”理念,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育人;在校政合作层面,获得人才培育的政策指导和支持。通过建立协同育人模式,打造育人平台,实现政、校、企、行多方协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一切资源,集聚多方优势,促进专业建设、科研研究、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共同提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围绕协同育人核心任务,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共享性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建设自主学习在线课程,打造自主学习课程超市,通过教学、办公和图书馆等公共区域的无线网络建设,为移动式、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信息化。在数字资源服务方面,课程平台汇集学校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相关多个专业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拥有电子专业期刊、电子图书以及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等。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运用云计算技术,以校园网为基础,构建基于云服务的公共教学资源;基于Web2.0、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等技术,构建信息化、无界化、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二、协同育人模式下远程教育的作用
1.为发展高职远程教育开拓了广阔前景。
协同育人办学理念使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呈现多种教办学形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其中,远程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优势,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特点,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大大加快了知识传递的方式和速度,通过网络技术架起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社会教育相互沟通的立交桥,为建立起协同育人平台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远程教育正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新的增长点,逐步改变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面貌。
2.远程教育是发展高职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实现需要充分调动各协同单位的参与热情,凝聚发挥资源整合的最大实力,形成服务社会、产业人群、成本低、效益高、开发人力资源的全新教育发展模式。远程教育以其特征和优势决定了其可以吸纳更多的对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参与热情的单位、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教学中来,打破时空、校园的限制,走向社会,使社会成员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机会,惠及行业、企业,为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支成人教育持服务和学习途径,通过远程教育求学者可以共享教育资源,克服传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缺乏不能满足企业一线对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育人平台的效能。
3.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协同育人模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开拓性探索,充分发挥以网络技术为媒介的远程教育的优势,帮助学习者在知识转化、学习方式、学习成本、学习地点、学习进程等要素都发生全面的跃升。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下单一学校课堂的限制,在教与学两方面实现跨部门、跨学校乃至跨地区、跨国界的资源共享和优化,促进了教育向需求者的开放,降低了办学成本和学习成本,促进了高职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想的实施,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在育人模式、教育形式上的巨大变革。
4.最大限度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远程教育是具备后现代课程性质的灵活开放的、自主性学习的个别化教育与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了学习者的独立性、个性。远程教育充分发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亲和友好的人机学习界面,对现实教学情景的模拟再现,精心设计内容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保障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多元的学习需求。
三、总结
关键词:学训交互 证赛交融 能力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实效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培养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校才能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鉴于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等,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结合实际情况的探索。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解决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双赢。为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几年,我院一直以区域生物技术产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通过调研、专家论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根据社会需求,毕业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优化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与济宁及鲁南地区生物制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通过调研,确立典型工作任务,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建立有效发展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教学、生产、服务于一体,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1 “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的特色。即第1~2学期是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人文素养和基本技能教,结合专业认知教育完成企业见习;第3~4学期是以校内实训中心为基础,项目为载体,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组织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结合专业技能学习完成实习实训;第5学期以“订单”为基础,在相关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定向培养实践教学,结合毕业设计完成顶岗实习;第6学期在企业适应实际生产工作环境,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训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学习与实训交互进行,能力递进的培养目标。
2 构建“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为保障“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我们构建了基于岗位标准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和“课程+活动+实践”的素质拓展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标准、职业标准的对接。深化“理论+实训+技能鉴定+技能比赛”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以服务济宁区域生物技术行业与企业,促进学生就业,构建学生职业终身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同时依托校企产学平台,成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管理机构。以“互利、双赢”为原则,具体负责“订单”签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评审验收、学生职业能力考核与接收“订单”学生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接受校企“订单式”合作培养的学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40%以上。
3 构建长效运行机制的内容及思路
(1)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签订《校企联合办学协议》,创办校中厂、设立“冠名班”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
(2)构建“互利、双赢、共享”校企合作管理的机制。
①双方人员互聘。学校教师进入企业,提高企业员工培训质量,增强企业科研力量;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培训校内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②依据人才优势互补、设备使用共享的原则,校企双方共同承担科研项目,联合开展科研工作。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优化试验”中,校企联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为企业带来年增收节支总额1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学校和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③双方共建实训基地。建设以校方为主的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学生单项能力、综合能力训练及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建设以企业为主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学生顶岗实习。
(3)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每年至少组织1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调研,深入区域企业、人才市场,综合岗位需求、追踪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等各类信息,充分把握企业用人需求。例如,依据生物制药岗位分析,实现生物医药发酵、提取、检测、单元操作岗位直通,让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让学院培养的学生直接为企业所用,成为企业优秀员工。
(4)完善教学管理运行保障机制:进行校企双方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推行专业教师的“双经历”制,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建立以生物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其活动章程,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和实习实训的相关制度建设,如制定《专业建设的行业企业调研制度》《实践性教学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实习安全协议》等制度。
(5)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在“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顶岗实习,均有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成立校企“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制定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实行专业带队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员构成的“三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顶岗实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保证实习效果。同时校企联合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实习实训安全圆满完成。
(6)利益分享机制。按照“合作双赢,企业先赢”的原则,通过专职教师下企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与企业积极开展合作研发,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新产品研发,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企业整体科研实力,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4 结束语
“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模式下培养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连续4年保持95%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保持90%以上;毕业生“双证”获取率98%以上,最终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职业能力培养突出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2]向怀坤.高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