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造业概述范文

制造业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业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造业概述

第1篇:制造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步伐

1.引言

随着技术不断提高,机械制造企业出现了财务营销比较困难,相当一部分机械制造企业自负盈亏,负债生产,只能顾及到自身的温饱,更难以顾及技术革新,至少在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上不会有太多的支出,多年下来,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单一。很多产品几年都不更新,而且缺乏高新技术科技含量的新产品。这些企业要扭转亏损的局面,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充分发挥已有的存量资产,使其产生效益。

2.机械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技术改造投入资金总量规模还不足;二是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含量总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相当一部分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改造项目缺乏稳定有效的技术源,技术改造技术来源渠道范围不广、水平不高;三是技术改造过度依赖企业资金自我积累能力。银行对中小机械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存在惜贷现象,现有银行贷款中长期贷款明显偏少,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中小机械制造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技术改造资金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四是政府对技术改造的服务和引导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差距,技术改造投资的软环境亟待改善。

3.机械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应改进的方面

3.1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当前,机械制造企业的难度,在很大部分上是由于当时计划经济时代的低水平不断重复建设和小而全、大而全的毛病。另外最近这些年来没有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使得高附加值的先进科技设备没有人可以做,而常用的简单产品的生产能力却严重过剩,经济效益十分差,而且竞争异常激烈。提高经济效益必将是新一轮的技术改造的首要目的。要围绕有效益的新产品开发,实施工艺的改造和设备的更新,就要计算好投入产出的帐,把握好评估、论证关。对于项目改造的经济效益,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是必要的,不能草率的做出决定。技术改造要遵守下列效益标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统一,今后利益和眼前利益的一致。无效益的改造不能够通过。为了保障技术改造的成功,实施的同时要选准项目,分成一步一步的开展。等着出现效益的时候,再开始改造其它的项目,滚动发展,滚动投入。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投入过多,而出现决策失误。

3.2加强行业管理杜绝重复建设

为了避免新增的重复的建设,要提高管理力度,阻止盲目和随意的出现。要站在整体利益上考虑问题。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上级主管部门,都尽量避免站在局部看利益,正确把握最新技术改造的大方向。力争做到全方面思考,果断抛弃原属于重复建设的不良资产,主要展示企业优异的一方面。通过新的改造和行业管理,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机械制造体系。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指导作用和宏观调控,全面管理,防止企业单枪匹马,各做各的。只要重大技术的改造项目,就必须经集团公司的主管部门审批,杜绝新的相同建设的发生。

3.3坚持量力而行和技术先进的原则

技术改造的目的性很强,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结台实际。要不断将旧工艺改造成新工艺,使得旧技术被新技术代替,有效益、有市场的新产品取代效益差、无市场的原产品的标准;坚持技术先进和量力而行相统一的标准。通过技术的改造,让企业技术层次上一个档次,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从而能够适应为市场提供优质装备的需求,适应进入和参与国内、国际各种市场竞争的要求。例如某机械制造股份公司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推出了工程机械履带底盘技术改造项目,希望能够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大,以提高主导产品及关键配套部件的生产制造水平,向集约化、规模经济、产品多元化方向迈进为目标,提升零部件生产规模及制造水平,以适应新形势、新事业、新环境对企业新的更高要求。该公司坚持量力而行和技术先进的原则,利用当代先进适用技术,对相关生产资源予以整合,增加满足批量生产加工、装配、热处理、涂装、锻造等设备,满足关键复杂部件技术要求,增加满足批量生产的各种工艺装备,购置检测设备、仪器等;新建厂房一万多平米及相关配套设施。技术改造全面地提升了该公司工程机械履带底盘的制造技术,降低了成本和不良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履带产品型谱得到拓展。

3.4整合重组改制实施大机械制造发展战略

机械制造企业以专业化公司的标准建设,以主要产品生产为帮手,互相协助,建立更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制造公司。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看准勘探开发的不断需求,对企业进行全面部署技术改造,合理安排。振兴企业的关键放在技术改造上来,统一改造资金,集中使用。要妥善安排,尽快实施,积极争取,抓住机遇。通过改造、重组和调整,使机械制造企业走上不断优化发展的道路。

4.加快机械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的对策

4.1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有效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择优扶强狠抓一批机械制造企业的大型技术改革项目,发挥大项目对技改投资的拉动作用,组织实施了以“优化重点行业结构和提升优强企业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双优”技改工程,这批项目是落实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重大举措,市财政资金的安排也以此为重点,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与对民间资金、资本市场投资技术改造的杠杆作用。

4.2做优、做强、做大核心机械制造企业

按照“技术一流、管理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的要求,做优做强做大主业突出、技术先进、核心竞争能力强的核心机械制造企业。

4.3用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

比如,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时风决策层提出的“用工艺装备保证产品质量,用工艺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的发展要求,加大了技改力度。该公司在铸三、铸五车间成功改造的基础上,2009年4月,再次投资3000万元引进两条日本东久株式会社生产的水平无箱自动化造型线。该造型线是国际比较先进的铸造流水线,特别适合品种多、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灰铸铁、球墨铸铁件的生产。整条流水线采用PLC控制,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无人操作,体现了时风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该公司还引进法国法迪尔克变频高速转子混砂机。该混砂机具有更佳的混砂效果,型砂的流动性和充填性显著提高,能有效减少加水量,提高型砂溃散性。混砂机配有型砂在线检测仪,随时检测混砂质量,杜绝不合格型砂泄料,同时能够持久地记录型砂数据形成准确的过程分析,控制型砂质量至最佳,最大限度地完善造型机的造型质量。

5.结语

总之,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是机械制造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技术改造问题,只有这样,中国的机械制造才能够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李金祥.浅谈企业在市场经济下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J].工具技术,2011,(03).

[2]许祥,蒋文军.正确处理企业技术改造中的八个关系[J].机电新产品导报. 2002,(Z1).

第2篇:制造业概述范文

根据省局有关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决定编制*省中小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分类

根据项目完成时间,项目库项目分为竣工项目和在建项目两类。竣工项目指*年年底前已完成设备安装,开始投入运营的项目;在建项目指*年年内开工建设。两类项目的建设周期都不超过2年。

二、申报企业基本条件

1、在*境内注册的非上市企业。

2、中小企业。即符合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3、自主创新能力强。申报企业原则上应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基本条件。

4、企业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处于领先水平。

三、项目推荐重点

1、先进制造业。重点是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产业等领域技术改造项目。

2、新兴产业项目。知识型产业(创意、软件、动漫、服务外包、工业设计、节能环保工程等)、生产服务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3、节能减排、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冶金、化工、建材、纺织等四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必须是节能减排项目。

4、品牌产品做大做强项目。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所在的中小企业做大规模、拉长产业链的技术改造项目。

5、与大型企业协作配套和专业化改造项目。重点是为重大技术装备提供配套产品的技术改造项目,生产和工艺专业化改造项目。

四、推荐要求

1、竣工项目的推荐。原则上以“*年度省中小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汇总表—在建项目”为准,请各地对项目进行跟踪确认,符合条件的可作为竣工项目推荐,个别地区数量不足的,可适当增加项目。

2、项目投入力度。项目设备投资规模不低于200万元。

3、纳入全省百家重点培育高成长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专家评审范围的企业,凡有符合条件的项目,应确保重点优先推荐。

4、所有申报企业要填写“省中小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申报表”,并附不少于2000字项目简介。竣工项目主要介绍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的水平、经济效益预期及项目的投入决算、新增设备清单等;在建项目主要介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内容,项目的水平及经济效益,项目的投资估算及新增设备清单。

第3篇:制造业概述范文

关键字:液压支架;运输路线;优化改造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16122-1 working surface hydranlic support transport route optimization transformation

Zhengwei

(Xinjiang Coking Coal Group 1890 Coal Mine,Wulumuqi830025,Xinjiang)

Abstract:Based on the 16122-1 working face hydraulic support transportation route optimization, Dropped, falling and breaking rail accidents were eliminated in the transport Hydraulic support process, the safety was ensured, the installation speed was improved.

Key words:hydraulic support;transport route; optimization transformation

1概况

16122-1工作面设计长度105m,工作面地面标高1847―1929m,回风巷最大倾角4度,工作面倾角24.5度。16122回风巷地面标高1847―1929m,巷道最大倾角11度。轨道上山倾角24.5度。副井倾角15.5度。6#集中回风上山倾角18度。此次运输路线分八段,第一段为地面运输,从地面装车点到副井井口(路线长为200米);第二段为副井主提升绞车运输,从副井井口到1760石门口(路线长为300米);第三段为1760石门口段电瓶车运输至39吨绞车上部车场(路线长为424米);第四段为6#集中回风上山39T绞车运输(路线长为218米);第五段为16122回风巷无极绳绞车运输(路线长为1180米);第六段为16122-1轨道上山39T绞车运输(路线长为123米),第七段16122-1回风巷无极绳绞车运输(路线长为690米),第八段为开切眼主副绞车运输(路线长为105米),线路总长3240米。运输路线途经四段上山、八处道岔、三个转盘、四处弯道。由于运输路线较长,拐弯较多,加上前期运输路线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前期液压支架运输难度大,运输期间安全隐患多。在运送46个支架后,公司领导决定停下来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改造。运输路线见下图1所示。

图1 运输路线示意图

2 改造前存在问题

2.1前期运送支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无极绳绞车钢丝绳磨损严重,支架运输过程中负荷重,上坡时电流达到70A,钢丝绳打滑。

(2)16122回风巷无极绳绞车卷筒绳衬磨损严重,钢丝绳经常出槽。

(3)运输过程中时,经常发生掉道、倒架及压断轨道事故。

(4)每天三个班运输安装支架不到两个,效率低。

2.2原因分析

(1)16122回风巷轨道质量存在问题,前面铺设轨道时是随着巷道掘进往前铺设的,轨道底下没有垫实。

(2)16122回风巷有3处拐弯,弯道护轨装置轮子磨损严重,部分弯道护轨装置安装位置不当。

(3)16122回风巷口无极绳绞车主、副钢丝绳从转盘底下穿过,主、副钢丝绳磨转盘底盘和上盘;无极绳绞车钢丝绳副绳与张紧器前轨道贴在一起,没有磨损轨道或钢丝绳,但平板车放在此处时,平板车轮轴与钢丝绳副绳卡;无极绳绞车钢丝绳主绳通过压绳轮后穿过转盘,压绳轮损坏,且压绳轮与轨道焊接在一起。压绳轮处通过地锚固定一个分绳轮,主绳在分绳轮内,副绳已从分绳轮内跳出。起不到分绳效果。

(4)16122回风巷无极绳绞车安装时,张紧器中心线跟卷筒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钢丝绳在出绳轮处憋劲,出绳轮不转。

(5)16122回风巷车场处,原机芯道岔在1120米处。因此处为斜坡,运送支架时支架进副道坡度太大,经常掉道,存在安全隐患。

(6)16122回风巷、16122-1轨道上山、16122-1回风巷巷道浮煤太多,多组地滚、托绳轮被煤塞住,不转圈。

(7)16122-1回风巷多处顶板淋水,造成巷道积水,枕木长时间浸泡后底下松软。两股轨道不水平。

3 优化改造方案及内容

3.1清理运输路线巷道浮煤,确保每一处钢丝绳都不蹭煤。

3.2按标准调整沿途运输路线轨道质量。

(1)6#集中回风上山、16122-1轨道上山两条巷道按照每6米一组地滚进行加装,要求每一组地滚底下都要掏空,每一组地滚都要转动灵活。

(2)对16122-1轨道上山按照每5米一根加装铁枕木。对上转盘变坡点轨道进行预制。

(3)更换16122回风巷900-950米段压变形的轨道。更换巷道被压坏的水泥枕木。

(4)用起道器调整轨道水平,使两股轨道水平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对轨道底下垫道渣。

3.3保证两巷无极绳绞车每一处钢丝绳都不被磨损、不憋劲

(1)更换16122回风巷拐弯处磨损严重的弯道护轨轮组,对安装不合适的重新进行调整安装。

(2)将两巷无极绳绞车钢丝绳张紧后,根据现场巷道起伏情况,加装拖绳轮、压绳轮,使沿途主副钢丝绳不受任何障碍物磨损。

(3)对磨无极绳绞车副绳的木枕木用锯弓进行处理。

(4)在每一处转盘跟轨道连接处,将原来的水泥枕木或木枕木去掉,安装自己加工的带凹槽的铁枕木,每处安装3组,然后用沙子水泥进行预制,保证了接头处轨道的强度,也使钢丝绳不再磨枕木。

(5)调整16122回风巷无极绳绞车、张紧器的出绳轮,调到最大限度不能再调时,采用氧气割出绳轮螺栓孔,直到调到最佳位置再进行固定。

(6)在转盘与五轮张紧器之间使用预埋浇灌固定一组分绳轮,一组压绳轮,要求分绳轮轮槽水平位置在转盘底盘与上盘中间位置;分绳轮、压绳轮采用基础浇灌预埋,预埋件选用11#工字钢加工,基础预埋架尺寸:长1000mm×宽800mm×高1000mm,基础尺寸:长1200mm×宽1000mm×高1200mm,预埋基础前边距转盘道头50cm,预埋件四角各打一根1.2米长的地锚。分绳轮、压绳轮采用螺栓固定在预埋架工字钢上。

3.4将16122回风巷道岔移到平坡位置。

对16122回风巷1120到1150米段按3‰的坡度进行卧底,卧底的煤临时用编织袋装好存放在下帮的材料硐室内。卧完底后将道岔往工作面方向移15米,使机芯道岔位于平坡段。

3.5采用风筒布将16122回风巷、16122-1回风巷顶板淋水引到下帮水沟,保证巷道没有淋水,在16122-1回风巷最低点积水处制作临时水仓,安装小潜水泵,每班安排人及时泵水,使枕木不浸在水中。

4 现场应用效果

(1)无极绳绞车钢丝绳不打滑,运行平稳,最大电流不到60A。

(2)整个运输路线钢丝绳不被磨损。

(3)优化改造后没发生一次掉道、倒架及压断轨道事故。

(4)每天两个班可以运输安装3―4个支架。

5 结束语

通过对16122-1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改造后,加快了运输安装支架的速度、提高了效率、消除了隐患、保证了安全。缓解了矿井生产接续紧张的局面。为后续16122工作面的安装做好了准备。同时对焦煤集团以后的轨道铺设、无极绳绞车的安装以及液压支架的运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4篇:制造业概述范文

受专业课程影响,在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很多课程需要连排或到实训车间实习,在教学模式上几乎都采用班建制,也就是说,学校按照学生或家长所选定的专业分班(称为自然班),学校以班为教育单位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其中课程是按照事先制订好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教学组织也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这就是传统的班建制教学模式。班建制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组织和管理,但班建制无法满足职业学校差异化的教学需求。

二、只有数字化校园才能满足职校生差异化教学需求

因知识基础差异较大,以及他们在学习动机、智能、专业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传统班建制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职校生的这种差异性教学的需求,而学分制在职业学校推行仍有一定障碍,导师制(或师徒制)虽然比较适合职校,但受师资和场地限制,很难推行,致使学习兴趣原本就淡薄的职校生更加厌学,逃课、恋爱、谩骂、损坏公物、随意打架等现象屡见不鲜。打造数字化校园,可改变传统班建制教学模式,打破课程和学科体系,按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以学分制为主,辅之以导师制,这样就可化解职业学校目前的尴尬。

其实,从校园网建设开始,以信息传递、资源共享为主要服务手段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伴随各校发展而不断壮大,尤其是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使用已经使职业学校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除课堂教学外,可将更多的教学资源在平台中与学生共享,并且利用教学平台开展调查、作业、讨论、答疑、测验等多种活动,既方便了学生学习,也方便了教学管理,加强了课程互动,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途径

1.校园网与数字化校园

职业学校校园网的基础建设情况很好,几乎所有学校都已建成校园网,但校园网不能等同于数字化校园,校园网犹如建好的高速公路,必须有川流不息的汽车,只有具有载人和物的功能后才能发挥高速公路的真正用途,校园网也不例外,校园网的作用不只是简单的文件共享,而是要建立为学生、教师、领导、家长、公众服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系统及办公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是教育信息化业务系统的建设。如锐捷网络公司提出的数字化校园3+N+1整体架构,3表示3个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公共认证平台,1指的是通过单点登录实现1个统一门户,N指的是职业学校的N个业务系统。(见图1)

2.根据专业目标重建知识点结构体系

职业学校要以培养“宽基础、高素质、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根据专业目标,打破现有的学科和课程体系,按企业岗位需求,将教材内容分解为若干知识点。摒除重复或不适宜的知识点,增加岗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再按知识点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以知识点为中心的结构体系。(见图2)

3.建立职业兴趣自我测试系统

要想使学生热爱自己所学专业,使专业兴趣成为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必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因此,建立职业兴趣自我测试系统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常用的技术方法有史特朗职业兴趣量表和库得兴趣记录等。兴趣测验通常列出众多的兴趣选择项,涉及运动、音乐、艺术、文学、科学、社会服务、计算、书写等领域,如喜欢踢足球、喜欢看球赛、喜欢听流行音乐等等。根据被试者对各种兴趣项目的“是”或“否”选择,或依据受试者排列出的兴趣序列,可以对其是否适合某一职业或某一种工作做出判断。

4.建立以学分制为基础的知识点选修系统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在学分制下,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和课程,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个性特长自主选课,适应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但同时也成为实施学分制的一个难点。允许学生自主择课、跨校选课就必须开设足够数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课数量不足学生则无课可选,如果选修课质量不高,学生则学无收获。学生跨校、跨专业、跨年级选课的管理难度很大,多数学校是按课时计算学分,各学校普遍存在“混”学分的现象。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职业学校,同样有必要执行学分制,不过,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学分制更容易实现、控制和管理。学校可以按知识点计算学分,按岗位需求建立的知识点结构体系中,不是线性结构,会出现多知识点并行的结构,如图3中的知识点1、2、3、4,既有必修知识点,也有选修知识点,学生还可以跨专业选择知识点,以知识点为单位选择学习科目,还可以避免相近专业知识点重复问题。

5.建立以知识点为单位、以分层教学为目标的教学班组建系统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没有数字化校园前,在传统班建制的教学模式下,想要分层教学其实很难,只要存在学生个体差异,就需要分层教学,就需要更多的教师,理想状态下,一名学生一个层次,需要配备一名教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实行分层教学的学校一般会把知识、能力、智力按高、中、低分层,这种相对的分层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有帮助的。

数字化校园的分层教学系统比较容易实现,对需要学习同一知识点的学生而言,其层次是相同的,不需要做能力测试,只要按知识点组建教学班即可,而且按知识点组建的教学班是动态的。例如,甲和乙在某次课上可能在同一班学习,在下一次是否在同一班级要看他们的下一知识点是否相同。

6.建立知识点测评系统

考试是学习环节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被测试者一个信息状况的掌握。职业学校按知识点分解专业课程和学科后,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每个知识点学完后,学生需要通过在线的知识点测评系统来判断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则获得相应学分,未通过,则获得较低的学分,学生可以选择重学或选择相近的知识点学习。

知识点测评系统还应包括考场编排系统,按学生申请的测评时间安排考试。

7.建立实时课堂教学的音视频采集系统与点播系统

以知识点为单位组建教学班,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最大的障碍就是师资问题,建立实时课堂教学的音视频采集系统后,学校可将教师课堂教学音视频采集下来,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通过校园网远程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建立实时课堂教学的音视频采集系统与点播系统,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便捷,使整个培训过程更具有互动性,让更多的人上课时间更自由,课程安排更方便;也使教师、学生尽享足不出户却犹如面对面交流的感觉;同时也可以让学校与学生节省更多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支出;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需要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第5篇:制造业概述范文

一、制造业的发展

18世纪70年代,瓦特改进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手工劳动逐渐被机器生产所代替,机械制造业逐渐形成规模。19世纪中叶,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产生迎来了电气时代。与此同时,互换性原理和公差制应运而生。所有这些使机械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革。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流水生产线的出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标志机械制造业进入了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并开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战以后,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出现,以及运筹学、现代控制论等软科学的产生使中小批量生产自动化成为可能。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市场多变的需要,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日渐成为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崛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领域提出了新的制造哲理和生产模式,如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并行工程(CE)等。进入21世纪,机械制造业正向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出大体可以概括为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相对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机械制造业落后发达国家很长时间,两次工业革命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给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罕见的大发展,而我们比它们晚了百余年。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我国已经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制造体系。基础工业部门80%以上的生产能力是由国内设备提供的;农业装备几乎全部由国内提供。我国机械工业产值2001年为16922亿元到2004年增长到35045亿元到2007年增长到73040亿元;工业增加值2002年为4900.1亿元到2004年增长到9087.5亿元到2007年增长到19182亿元2001到2004年产值增速为36.8%,2004年到2007年产值增速为33.5%。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不断加大,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位曾在工厂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曾说过他们工作的设备、计算机程序,包括一些小的零部件全部来源于德国,而中国工人仅仅需要学习操作,还有的中国工厂仅仅提供材料制作零件而核心技术全部来自国外。

三、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优势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我国是个机械制造业的大国,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并不是机械制造业的强国。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的机床、汽车等产量位于世界前列,却没有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能跻身世界500强。我国的关键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根据统计显示:我国光电子设备的100%为进口,高档数控机床的70%依赖进口。我国机械制造业最大的问题是许多高技术我国尚未掌握,许多重大装备我国不能自主设计制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原创性的技术和成果缺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企业管理机制落后、市场机制不完善、资源分布不合理、利用率低等。我国目前的制造业的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潜在的消费市场比较大,国家比较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由以上这些优势我们定能解决以上问题,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四、自动化与技术改造创新

我国若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若想在汽车界出现中国的“丰田”、“宝马”,就必须进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进入21世纪,机械制造业正向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传统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中,自动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通俗地说,自动化就是用机器设备代替人完成某种生产或代替人进行事务管理。严格点说,自动化就是指在没有人的直接参与下,机器设备通过自动检测、分析判断自动地实现预期的操作。自动化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效益。由于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只有将自动化与技术改革创新结合才能提高企业效益,降低成本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防。我们只有大力将自动化用于技术创新,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才能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迅速提高国家实力。我国工业结构复杂,市场比较大,工业化可以对它们起到调节作用,它综合了计算机、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所以可以带动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五、发展我国自己的自动化推动技术改造创新

当今社会技术改造与创新非常重要,只有发展现代自动化技术才能促进技术改革与创新。而根据我国机械制造业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创新不足的问题,发展自动化已经迫在眉睫,可是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机械自动化发展比发达国家晚了几十甚至上百年,所以我们的技术改造创新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发展我们自己的自动化,这个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久。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可以体现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生产数控机床的的数量2001年为18693台,2004年为51871台,2007年为123247台。以上数据显示,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已有很大幅度的发展。机床产值列世界前20位的企业中日本占了七位,德国占了五位而中国仅占两位,其中前五名都是德国和日本的企业,这说明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与它们还有差距很大。

我国劳动力比较富足,市场较大,所以有很好的调控性。我们的企业一直都是重制造轻研发,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要想摆脱落后的面貌,在技术上不受制于人,必须加大力度进行产品的自主研发,要有自己原创性的成果,要大力启用高科技人才。我国企业管理机制相对落后,一些程序方法有很多地方过于复杂,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所以我们要剪掉过于复杂的程序,大胆地引用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案,必要时可以大胆用国外的管理人员,这是很多企业不敢做的。我国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必须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特别是自动化技术,以先进的技术减少资源的浪费,将自动化与传统技术结合,广泛用于各个行业,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增强我国的竞

争力。

总之,“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创新可以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保障,现如今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怎样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我国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我国制造业现状,抓住机遇,将自动化用于技术改造与创新中,勇于和善于迎接挑战,才会使我们的制造业发展壮大,才能提高我国的核心竞

第6篇:制造业概述范文

引言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建设方完备的资金管理体系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保障技改工程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技改工程的运行效率、工程效益的预期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管理与控制现状分析

(一)项目概(预)算不准确,资金管理缺乏全局观

项目概(预)算不准确,建设工程超预算、超概算、超计划现象普遍。某些项目超概(预)算后经多次调整,仍然不能确定,导致最终投资规模严重超初次概(预)算,造成生产规模闲置、资金浪费。在项目决策、建设过程中不重视资金的事前、事中控制,只重视支付阶段的事后控制,前期资金充足,大量投入,后期资金紧张,就压缩投资,造成工程“虎头蛇尾”[1]。

(二)工程建设相关资金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工程建设具有周期长(一般都长于一年)、结构复杂、工程价款金额大的特点。一些企业在技改建设过程中,还是运营原来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套资金管理模式,资金管理手段针对性差,资金运用效率低下,资金管理被认为就是记记账、付付款,缺乏资金管理全面介入工程管理的现代管理职能的运用。

二、技改工程各阶段建设方的资金管理与控制

(一)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资金管理

在工程决策阶段,通过对技改项目未来投入运营后的各种情况的全面预测,对产品原料供应、销售市场前景的全方位预测来测算未来净现金流入情况,通过对不同技改方案的投资成本及实现的经济效益测算,选择最佳技改投资方案,并确定总投资限额,对后期实际实施阶段的资金筹措的进度及筹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工程项目设计、承建方招标阶段的资金管理

工程设计阶段,在与设计单位沟通过程中,要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号召,在满足未来生产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设计建筑面积、设计生产能力,总概算投资不得超过上级部门批准的总投资限额,更不得采用其他渠道列支费用等手段变相超投资限额。如果出现设计变更现象,要对相关的变更进行严格核实和反复研究,保证变更程序合规,项目总投资的控制得力。

通过招标程序确定承建方后,在与承建方协商合同具体条款时,建设方要安排技术、审计、财务、法规、基建管理等部门专业人员和跟踪审计机构全程参与合同条款的协商制定,特别是有关工程验收和付款条款,在公平、公正协商的前提下,维护建设方的利益,确保工程资金支付时机合理程序安全。

(三)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资金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建设方首先要选择操作规范、规模大、信誉好的监理单位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理;引入跟踪审计机构,全程跟踪审计建设项目,弥补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方面人才的短缺与监督手段的不足。其次,在施工单位开始施工的时候,建设方要根据合同规定会同监理单位及跟踪审计机构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监督,对于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根据合同规定及时解决,按程序、按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施工材料与工程量的变化,建设方代表要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相关情况进行研究,重新测算造价,对原合同增加补充协议。

施工阶段的有效的资金管理和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与控制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方在进行资金管理的时候,要做到集中化、系统化管理,在资金支付环节,要根据企业的相关制度,严格审核付款审批程序与付款附送资料,支付工程进度款时,需跟踪审计机构、技术部门、技改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共同确定完工进度后支付。对于支付到银行共管账户的资金,承建方支出用途要严格按照共管账户的约定,建设方相关人员要严格履行审核责任,防止出现各种纠纷。

(四)工程项目竣工阶段的资金管理

在工程竣工阶段,建设方要对项目做整体验收。在工程合同中应规定预留一定比例的工程款作为最终整体验收合格的质保金,在整体验收通过时再支付给承建方。建设方要做好竣工资料的收集工作,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项目完工图、结算报告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材料,建设方监理要和施工单位在现场进行细致检查准确核实,确保竣工决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资金管理的相关因素

(一)完善建设方资金管理体系

在技改项目立项之后,建设方要基于日常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修订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完善工程资金管理方式。要切实抓好第三方评估审核、设立拦标价、实行履约保证金、建立共管账户、加强建筑材料监管这五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2]。建立针对技改建设的预算制度、资金计划申报程序、银行共管账户管理制度、保证金保函管理等制度,对于技术改造资金建立专用账户,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便于控制投资总额与后期工程项目决算审计。

(二)加强建设方资金管理与控制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在财务管理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有条件,建设方要引入资金管理信息化平台,与企业的ERP管理系统相融合,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设计审批流程与权限,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快捷性、强制性,建立高效、快速、安全的资金管理模式。

第7篇:制造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 液压封隔器; 弹塑性; 承载能力; 数值分析; 油层改造

中图分类号: TE921.9;TB115.1文献标志码: B

0引言

封隔器是完井工具中的主要元器件之一.其位于井下储层深度附近,与油管相连并与套管内壁接触.对于致密砂岩油气藏,当进行油层改造时,封隔器封堵油管与陶罐之间的环形空间保证压裂液按照设计要求顺利进入油层,压开储层的裂缝.因此,油层改造压裂时的井底压力就是它的工作载荷.

当封隔器失效时,油管里的液体会沿油管与套管间的环形空间回流至井口,造成相关部位的事故.鉴于封隔器工作性能的重要性,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封隔器和管柱进行相关研究.窦益华等[1]对高温高压井在试油条件下的管柱力学若干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把封隔器作为端部约束进行考虑;尹飞等[2]对封隔器的坐封力学性能进行数值分析;李永革[3]数值求解封隔器对井壁的压力分布;步玉环等[4]研究封隔器的密封性能;宋祖厂等[5]对HRP液压封隔器性能参数进行数值研究,给出胶筒与套管的接触应力分布等力学参数;陈健等[6]分析压缩式封隔器胶筒失效因素;杨东等[7]分析高温高压深井酸压封隔器的失封原因.

在国际上,KOTHIYAL等[8]报道多段压裂封隔器一次安装成功施工的例子;TAYLOR[9]报道高温高压井试油和生产时的封隔器力学行为特性,给出若干试验结果以及根据常规管柱力学计算得到的相应的安全载荷包络线;WHALEY等[10]给出深水高压条件下封隔器的力学行为和变形特征;KESSLER等[11]研究高温高压井封隔器胶筒的力学行为特性.

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封隔器胶筒的密封性能和接触力等方面,基本忽略心轴的力学行为特性研究.张国正等[12]研究5"RTTS封隔器心轴的断裂失效问题,给出心轴断口的金相照片资料,同时结合数值手段分析断裂现象,其给出的结论认为,螺纹根部的应力集中是造成心轴断裂的主要原因.

随着油气藏埋深的增加,油层改造所需的压裂压力越来越大,封隔器承受的工作压力越来越高.近年来封隔器心轴断裂事件不断发生,如文献[8]所报道的.在实际工作中,封隔器都是按照工作载荷设计要求,并结合安全因数要求选择结构参数.对于在许可工作载荷下的封隔器破坏现象,大多数文献缺少细节分析.

本文结合文献报道的心轴断裂现象,对双活塞液压封隔器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在液压作用下心轴的应力分布和塑性变形行为,目的是找出对应不同应力状态的载荷大小,为封隔器承载能力的设计和选择提供参考.

1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

1.1模型的简化

封隔器的外形见图1.左端为上部,通常情况下,封隔器的上部与上部油管通过螺纹接头相连接;往右是卡瓦,卡瓦每处沿圆周分为4片,在封隔器坐封时被撑开,其外表面与套管接触,形成摩擦自锁机构,防止坐封失效;与卡瓦直接连接的是楔块儿,当受到来自右端橡胶密封块的挤压力时将卡瓦撑起;楔块儿本身带有剪切销,起定位以及设置启动做封动作的安全销作用;楔块儿右端与封隔器的核心元件——橡胶密封筒相连接;橡胶密封筒的右端是与左端相似的楔块儿和卡瓦等零件;卡瓦的右端是传递工作压力的受内部液压的圆筒,包括液压活塞和外筒体;液压活塞所受的液体压力来自于从油管传入心轴,再通过穿压孔传递过来的液体压力.为保证足够大的坐封压力,本文分析的封隔器为2级活塞液压圆筒,即双活塞封隔器.液压圆筒的右端(即封隔器的下部)与下部的油管通过螺纹相连.多数时候(如对储层进行多段压裂时),处于某一个压裂段的下部的封隔器底部是封死的.

图 1封隔器的外形

隐去卡瓦等零件后的封隔器纵向剖面见图2.图2中的封隔器处于非工作状态,即液压圆筒处于初始位置,液压活塞没有因受压而往前伸出.最内部的纵贯整个封隔器的零件为心轴,心轴在中间某处有一个螺纹连接结构.封隔器的其他零件都附着、装配在心轴上.图 2隐去卡瓦等零件后的封隔器纵向剖面

封隔器液压圆筒局部的放大剖视图见图3,可知,封隔器液压缸所处的心轴部位有2处液压小孔,即穿压孔.每处沿圆周有4个成90°角间隔分布的穿压孔,每个封隔器心轴上有8个穿压孔.由于穿压孔的存在,心轴内部和外部的液压相同.在油气储层压裂时,压裂液进入封隔器,通过穿压孔进入液压圆筒腔室,推动活塞伸出,挤压楔块儿和橡胶筒,形成密封.同时挤压卡瓦,形成反向摩擦自锁.封隔器在2级液压圆筒之间有螺纹连接部位.由于液压圆筒的2级液压活塞及其内部密封的细部结构与本文研究任务关系不大,故忽略.

图 3封隔器液压圆筒局部的放大剖视图

由于存在穿压孔和连接螺纹等重要的细部构造,封隔器整体模型网格离散需要的单元数目很大;同时,结构中应力集中也较明显,很有必要使用二次单元以保证数值解的精度,但对计算机性能要求很高.

为克服数值解精度与计算容量之间的矛盾,本文选择使用子模型技术:在整体模型分析时,采用八节点等参三维单元;在子模型计算时,采用20节点二次等参单元.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模拟实际工程问题的细节,又可以在计算量较小的情况下保证数值结果的精度.

本文采用的整体模型网格见图4.

图 4模型网格

子模型见图5.子模型采用一个简化的沟槽模拟封隔器下部与下部油管的螺纹连接.沟槽的截面形状(如螺纹角度和高度等)均参考实际情况确定,其目的是在保证模型能反映螺纹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模型,减少计算工作量.

图 5子模型

子模型的网格总共采用3 746个三维二次二十节点等参单元,21 147个节点;模型网格划分时采用虚拟拓扑技术.由于二次单元能在一个单元内体现应力变化,因此采用二次单元时,可以不在小孔周围进行网格加密.

1.2材料参数、载荷及边界条件

本文的封隔器心轴材料为P110,材料参数为:初始塑性屈服极限为758 MPa(110 000 psi),弹性模量为2×105 MPa(2.9×107 psi),泊松比为0.3.

封隔器部件所包括的元件较多,其受力分析比较复杂,但在众多的受力条件中,液压是唯一重要的主动载荷.胶筒的受力等多为支反力性质,对心轴的力学行为没有影响,因此不予考虑.

本文模型中的载荷设置为:在心轴穿压孔上施加液体压力95 MPa(13 775 psi),在穿压孔右侧凸起台间的左侧面施加同样的压力,忽略重力.当坐封完毕、活塞处于稳定工作位置时,心轴内、外表面上的液体压力平衡.因此,心轴上除上述面积施加压力外,其他面积上没有压力.

边界条件设置为:上部(即左端)由于与油管相连,视为固支约束,3个方向的位移均为0;下部(即右端)视为简支约束,允许沿心轴有轴向位移.

1.3数值结果

1.3.1整体模型的数值结果

整体模型的数值结果见图6,为心轴在上述载荷和边界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图6中的应力为von Mises等效应力,该应力主要用于塑性变形状态判断:如果该应力数值达到屈服,则材料进入塑性变形状态;如果该应力小于屈服极限,则材料处于弹性变形状态.由图6可知,心轴各处材料点上的应力最大值为672 MPa(97 450 psi),明显小于给定的P110钢的屈服极限758 MPa(110 000 psi).由于整体模型忽略某些局部构造细节,因此,该应力分析结果不准确,只有考虑细部构造的子模型分析结果才是准确的.

注:1 MPa=145 psi

图 6整体模型的数值结果, psi

整体模型的结果为子模型提供边界条件,整体模型的应力和位移数值结果在子模型与整体模型接合处的值即为子模型的边界条件.该接合处选择在距离小孔左端10倍孔径距离以外.

1.3.2子模型的数值结果

子模型的数值结果见图7,可知,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达到102 MPa(14 800 psi),远远超过初始塑性屈服极限,表明结构中部分材料点进入塑性变形状态;结构中最小von Mises等效应力值为28 MPa(4 099 psi),分布在螺纹沟槽的上沿处.子模型的数值结果局部放大示意见图8.结合图7和8可知,应力集中区域为螺纹沟槽的底部以及穿压孔的两侧.比较而言,螺纹沟槽的底部比穿压孔的两侧部位的应力集中现象更明显.注:1 MPa=145 psi

图 7子模型的数值结果,psi

图 8子模型的数值结果局部放大示意

子模型中等效塑性应变分布情况见图9.在给定的95 MPa (13 775 psi)压力下,等效塑性应变的最大值为1.6%,分布在螺纹沟槽的底部;穿压孔两侧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区,但其值小于最大值.

图 9子模型中等效塑性应变分布情况

经过数值模拟发现,当载荷达到额定工作压力95 MPa (13 775 psi)的60%时,应力开始达到初始塑性屈服极限,塑性应变开始出现,其出现的区域见图10,位于螺纹沟槽底部,环向位置大致在2个穿压孔中间位置上.

图 10塑性应变开始出现的区域

2结论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双筒封隔器在油层改造压裂液压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得到在给定工作压力下封隔器心轴各处的应力分布和塑性应变分布.得到以下结论.

(1)在给定的95 MPa (13 775 psi)压力下,最大等效应力达到102 MPa(14 800 psi),远远超过初始塑性屈服极限,表明结构中部分材料点进入塑性变形状态.结构中最小等效应力值为28 MPa(4 099 psi),分布在螺纹沟槽的上沿处.

(2)等效塑性应变的最大值为1.6%,分布在螺纹沟槽的底部;穿压孔两侧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区,但其值小于最大值.

(3)当载荷达到额定工作压力95 MPa (13 775 psi)的60%时,应力开始达到初始塑性屈服极限,塑性应变开始出现,其出现的区域位于螺纹沟槽底部,环向位置大致在2个穿压孔中间位置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考虑封隔器单调加载的力学行为.在实际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压力随时间发生变化,属于周期载荷.对周期载荷作用下封隔器的力学行为展开分析,将是下一步工作的目标.

本文忽略管柱屈曲引起的弯曲载荷对封隔器力学行为的影响.当管柱发生屈曲时,作为管柱一部分的封隔器,其力学行为可能会受到来自于管柱主要元件——油管的弯曲载荷.这一内容也将是进一步研究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窦益华, 张福祥. 高温高压深井试油井下管柱力学分析及其应用[J]. 钻采工艺, 2007, 30(5): 1721.

[2]尹飞, 高宝奎, 金磊. 压缩式封隔器坐封力学有限元分析[J]. 石油机械, 2012, 40(2): 3941.

[3]李永革. 基于Abaqus的裸眼压裂封隔器应力分析[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1, 24(3): 108109.

[4]步玉环, 马明新, 李建华, 等. 封隔器的密封性判据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 与密封, 2011, 36(11): 7577.

[5]宋祖厂, 盖旭波, 刘扬, 等. HRP液压封隔器性能参数数值模拟研究[J]. 石油机械, 2011, 39(5): 4144.

[6]陈健, 田播源, 刘玉文. 压缩式封隔器胶筒失效因素分析及措施[J]. 科技资讯, 2010(31): 8083.

[7]杨东, 窦益华, 许爱荣. 温高压深井酸压封隔器失封原因及对策[J]. 石油机械, 2008, 36(9): 129131.

[8]KOTHIYAL M D, PARASHER A, QUTOB A H, et al. Throughtubing inflatable straddle packer assembly enables selective treatment of multiple zones and improves productivity[C]//SPE 163901MS. 2013 SPE/ICoTA Coiled Tubing & Well Intervention Conf & Exhibition. Woodlands, 2013.

[9]TAYLOR D. Packer and safety valve development for ultra 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 test and production wells[C]//SPE 23627MS. Offshore Technol Conf. Houston, Texas, 2012.

[10]WHALEY K, PRICESMITH C, MCNERLIN B,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field performance of a novel openhole packer system for deepwater, high rate, water injection wells with downhole flow control: a deepwater field case history[C]//SPE 157712MS. SPE Annu Tech Conf & Exhibition. San Antonio, 2012.

第8篇:制造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移动信息化 制造业 管理

我国的制造业现场一般是指车间现场,而车间现场的流水化作业模式使得工人的个人素养要求相对较低,且员工数量庞大,这就对于制造业车间现场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特别是我国制造业现场管理人员普遍呈现出的文化素质低,管理知识溃乏,缺少管理方法技巧的情况下,如何更有效的维护现场生产的有序进行,是很多转型中的制造业企业所面对的问题,如何更优化的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以获得更大的制造业利润空间,这些发展现状使得移动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业的现场管理中得以应用提供了可能。

1 移动信息化技术的概述

移动信息化技术是指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构成的综合通信平台基础上,通过运用掌上终端、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多平台的信息交互沟通,实现管理、业务、以及服务的移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为社会产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电子互动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为典型的移动信息化技术运用平台,企业移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正呈现出云计算、物联网、多终端协同应用的新应用模式,大平台、海量用户、大服务模式逐渐占据主体。其对于企业在下单查账交易数据、生产信息的管理、制造业现场的管理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

2 制造业现场管理的常见问题

2.1 现场管理的概述

制造业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均衡、低耗、高效、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现场管理是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系统合理布置的补充和深入。其主要包括工艺管理、定置管理和质量管理三方面的内容。

2.2 现场管理的所存在的问题

对于目前我国的制造业现场来说,生产效率依然是着重关注的焦点,对生产资源的使用却关注不够,这造成生产各种资源的浪费,比如: 成品过量,工时浪费,重复搬运,返工频出,物料储存的浪费等等。而有些制造业由于规模不是很大,其现场生产流程相对不规范,使得现场生产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生产,造成生产秩序换乱,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在制造业现场有个重要的管理问题便是生产物料的管理,其采购、存储及生产量一直是目前现场管理的基本问题,而员工纪律散漫,积极性低下,团队意识淡薄,上下工序衔接配合不到位在我国很多制造业现场频繁可见。而现场管理意识。管理组织、管理执行和管理监督也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现场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3 移动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业现场管理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现如今,可以应用于制造业现场管理的移动信息化技术首先有掌中宽带、企业短信等基础产品,也有基于WAP的移动OA,基于VPDN的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基于GPSOne的位置服务和基于流媒体的视频传输与监控的特定管理技术。首先基于移动运营商的信息技术能为制造业现场管理用户提供高速、安全和移动性强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信息共享技术服务。比如,车间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平台向领导或者管理者及时反馈生产过程中的的问题,照片、文字、甚至语音视频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介。

其次,生产产品的移动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及时记录产品的生产数量,种类,成品率,以及相应的生产工人,如果产品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的从移动信息管理平台上获取相应的信息。

而现场管理过程中的工艺管理非常适合移动信息化技术,各种制造标准、工艺、图纸,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与技术要求等可以储存于移动信息平台,而标准、图纸或者工艺配方的修改或变更申请,也可以通过移动信息平台来完成,这对于优化管理效率非常有帮助,并且各种工艺台账,办理领出、维修、报废等手续,即可以随时通过移动信息平台进行记录,也可以通过其进行具体的申请操作。

4 如何规避移动信息化技术在现场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移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首先需要移动终端,而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难免会分散使用的注意力,这对于复杂的制造业现场环境来说是一个可能的危险存在,因此,在使用移动信息化技术进行现场管理的时候需要认清周围的生产环境,以免出现不注意的意外。同时,移动信息化技术需要网络支持,而车间现场复杂的环境可能使得网络信息出现故障,如果在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现场管理的过程中,信息不能及时发出或者接受,这将非常影响现场的管理执行情况,因此优化网络运行环境将是确保信息化技术在现场管理中得以应用的有效保障。

5 总结

由于移动信息化技术的快速、简洁,使得其在制造业的现场管理中存在可行性,且由于现场管理问题频发,且管理水平较低,移动信息化技术在数据收集、监控、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应用会很好的优化现场管理水平,降低制造业管理成本。但如何更好的安全使用移动信息化技术终端、如何更有效的保障现场网络环境将是阻碍移动信息化技术在现场管理中应用的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黄松,杨超.随机需求下联合选址――库存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 (5):96-103.

[2]郑,刘志学,徐彬彬.确定需求下 VMI-TPL 分销供应链集成库存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4):76-83.

[3]周惠兴,杨荫环.企业生产现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第9篇:制造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化工 连续制造 多变量 正态分布

1 制造业工艺特征概述

1.1 离散制造工艺特征

离散制造的产品常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工艺的加工装配而成。例如属于航空器、汽车、机械零部件的制造行业等。这种类型的企业一般都包含零部件制造、加工、装配等过程,整个离散制造业就是由一系列相互配套的企业组成的产业网络。

在离散制造的生产过程中,过程常被分解为多项并行或串行的子过程。每项子过程仅要求企业部分的资源、机台、人力。企业将功能类似或流程类似的机台和人力资源组成生产组织(部门、工段)。加工对象(原料或半成品)在不同的机台和部门间流转,企业要平衡不同的工作流,设计工艺路线和机台使用计划。产品设计、生产和批次出货量也变动较多。

在对加工对象进行测量时,测量数据是反应单一产品的特征,同等类型的数据相互独立且服从正态分布,大量采用单变量统计的离散制造业各制造环节并不耦合,工作流呈线性状态。在30年代,始于休哈特的统计方法很好的帮助了离散制造企业提高了生产质量水平。

1.2 连续制造工艺特征

化工企业从其制造方式上讲,属于典型的流程型材料的连续制造业,不但具备连续制造的基本特征,也具备其自身特点。

(1)工艺流的特殊性:在化工企业,工艺介质常为非均相体系,一个产品要经过一连串化学反应,反应可能是平行、串联、可逆、链反应等,生产的中间过程或最后阶段的产出可能有多个异构体,伴随中间产品,联产品或副产品。很多的化工产品也是不同物质的混合,使用规格指标来定义产品等级,经常发生过程质量特性输出不合格不一定导致产品不合格。

(2)制造环节的耦合:在化工行业,常以流程规格来定义化工产品制造全过程所需经过的生产路线,每个变化的流程规格有各自的生产阶段,阶段可根据企业的具体生产情况、管理需求、计量统计手段而定。一个生产阶段可同时对应多个阶段,也可以多个阶段对应一个阶段。

(3)抽样的特殊性:抽样的目的是要保证样本尽可能代表总体,离散制造行业通常有多种抽样方法,具备严格的统计原理(如GB/T2828)。而在化工行业很多采用等距抽样。抽样点的设置要考虑管理要求、工艺特点、计量方法。

2 化工行业的质量统计

化学工业是复杂的生产过程,其统计过程控制有其自身特点:

2.1 工艺数据的庞杂

化工生产中,一套装置需要采集的工艺参数非常多,让作业人员同时监控大量的数据是不可能的,大量的数据独立或者相互关联,需要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将大量的数据分类并投影到少数独立因子上去,呈现给作业人员。

2.2 统计分析平台

化工生产的产品质量数据往往是在产后抽样化验得到,目前在线测量质量特性的设备并不普及,对在线工艺参数调整存在滞后性,常需要建立与工控系统统一的统计分析平台,对生产过程的大量生产数据建模并分析,得到不同生产方案的预测模型,使得作业人员调整工艺参数时候,便能得到相应的质量数据。

2.3 质量数据特征

化工产品的变量数据之间相互关联,同一变量多个采集点之间也具备相关性,单一数据并不呈正态分布,常应用于离散制造业的单变量统计方法是无效的。

5.1 多变量下的过程能力指数

产品的质量特征会通过多个关键指标来表达,多个指标间可能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应用单变量分析会丢失很多有用信息,并不能全面评价其过程能力,因此需引入多变量统计技术进行过程能力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