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范文

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

第1篇: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范文

【关键词】口腔护理;ICU;经口气管插管;Beck口腔评分;牙菌斑指数;洗必泰

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室(ICU)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救治手段,但由于经口气管插管是一种侵袭性操作,插管时会破坏患者的呼吸系统屏障,从而抑制咳嗽的反射,进一步削弱纤毛的运动能力;在插管后,由于患者的口腔长时间处于不能闭合状态,从而使得患者分泌唾液减少,造成口腔黏膜干燥,从而使大量牙菌斑聚集于患者口腔,削弱了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再加上患者口腔内部有牙垫和气管插管的存在,这更是增加了细菌及病毒侵入口腔的机会。另有中外研究[1-2]证实,患者口腔的卫生状况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息息相关,而对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口腔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本研究通过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5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不同的口腔护理溶液,来探讨口腔护理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5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男13例,女13例,患者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1.6±11.9)岁;试验组男16例,女10例,患者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42.1±11.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法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给予洗必泰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提前准备好口腔护理所需物品,解除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部分,然后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将患者口腔中的牙垫取出,再将通气导管移至另一侧嘴角后并给予固定。随后利用开口器使患者保持口腔张开状态,对患者的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观察患者的口腔形态,如观察舌苔、口腔出血、口腔黏膜、牙龈等环境是否存在异常。对于舌苔过厚的患者,应利用刮舌器轻刮舌苔,清除过厚的黏膜层[3]。之后将准备好的棉签浸入0.12%的洗必泰溶液中,等待棉签充分润湿后,用镊子夹取棉签,辅助开口器轻拭患者的口腔侧壁、牙齿、舌苔、上颚及口唇部位。注意在擦拭牙齿时需沿牙齿纵向擦洗,上牙往下擦,下牙往上擦,擦洗顺序为由内向外,直至门牙;在擦洗牙齿咬合面时,按照左上内侧—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左下咬合面顺序进行擦洗,以同样方法进行右侧擦拭,并以弧形擦洗患者两颊;在擦洗硬腭部位时需采用横向擦拭,切勿触及患者咽部,以免引起呕吐反射;在以上擦洗完毕后,再对患者的舌面及舌下黏膜采取纵向擦洗。待擦拭操作全部完成后,将患者清洗干净的牙垫重新放回口中,并对通气所用的胶布和固定带重新进行更换,口腔护理至此结束。对照组患者口腔护理方法及步骤同试验组,且口腔护理溶液选择为0.9%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每日早晚进行2次口腔护理,并做好对患者的口腔内容物观察记录。

1.3观察指标

Beck口腔评分[4]:依据患者口腔的牙龈、舌头、口腔黏膜、牙齿、口腔分泌物这5个标准进行评分,每个标准采用4级评分法,从低到高依次计1~4分,1分:口腔功能完好;2分:口腔功能轻度受损;3分:口腔功能中度受损;4分:口腔功能重度受损。总分为每个标准得分相加除以5,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口腔功能受损越严重。牙菌斑指数[5]:依据从牙颈部牙龈边缘到整个牙面的牙菌斑数量和宽度来进行评分,从低到高依次计0~5分,每个牙面计分:0分:无菌斑;1分:存在散在点状菌斑;2分:菌斑≤1mm;3分:菌斑宽度>1mm;4分:菌斑覆盖面积占据牙面的1/3~2/3;5分:菌斑占据牙面面积≥2/3。牙菌斑指数=各个牙面菌斑总数/牙面总数,得分越高,患者的牙菌斑情况越严重。观察患者在口腔护理期间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口腔炎症、口腔异味、有无口腔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Beck口腔评分、牙菌斑指数均采用(x-±s)表示,比较采取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Beck口腔评分、牙菌斑指数的比较

如(表1)所示,干预后,试验组的Beck口腔评分和牙菌斑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7例,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85%)要明显低于对照组(2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318,P=0.023)。

第2篇: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范文

关键词:颅脑损伤 重型 肺部感染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4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00-01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其病情复杂易恶化,死亡率及伤残率均较高。伤后较易出现肺部感染症状,预后较差,增加了患者病情恶化及死亡的风险。临床将防治肺部感染率作为降低病情恶化率及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临床研究指出,针对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1]。本组研究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对照2组护理效果。现对研究过程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8例观察对象均是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男51例,女37例,年龄39~71岁,平均(56.2±3.4)岁。GCS评分均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定期吸痰、雾化吸入、气管内给药、口腔清洁、给氧、鼻饲饮食等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详细评估导致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的高危因素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可增加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其配合护理的依从性,也能有效缓解患者惧怕、焦虑等情绪,使其保持良好、平稳的情绪,有利于其血压、心跳、呼吸保持平稳,防止疾病突然恶化;②口腔护理干预。对于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口腔护理是降低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一般每天冲洗护理2次,依照患者的口腔pH值采用护理液。冲洗完毕后,尽量吸干口腔内的护理液,防止患者误吸。③护理及排痰护理。通常护理结合排痰护理进行。把病床床头抬高大约80度,协助患者翻身,为其拍背,有利于排出痰液[2]。如果患者不能自主排痰,需要借助吸痰机器进行排痰。在上机吸痰前,要先叩击背部松懈痰液;如果患者痰液过于黏稠,需要先进行雾化吸入再吸痰。吸痰过程务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指示,且护理人员的动作要轻柔,严格控制吸痰管插入的深度,防止插入太深伤及气管的黏膜而引起感染。④营造病室良好的环境。因医院内普遍存在各种致病菌,因此对病房环境要加强管理。每天对地面进行消毒,开启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室内的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控制在22-24℃之间,每日限制探视人员,避免带病者探视,以免造成交叉感染;⑤营养支持。本组患者机体的代谢率较高,需要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改善其营养状态,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组患者伤后2-5d均给予鼻饲喂食。

1.3 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实施分析。

2 结果

2组肺部感染的痊愈率、好转率、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详见表1,表2。

表1 2组肺部感染治疗情况及死亡情况(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表2 2组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肺部应激反应、误吸或者分泌物无法排出、营养不良、交叉感染等,本组针对上述的高发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术前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缓解不良心理,降低心理应激反应和肺部应激反应;护理能预防褥疮、压疮、皮肤溃烂、静脉血栓等疾病;排痰液护理可有效令痰液排除,通畅呼吸道;口腔护理可以减少口腔的带菌率,降低误吸率;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而营造无菌的病室环境,减少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隔断病原体的传播。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的肺部感染痊愈率,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显著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和治疗花费,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此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8年5月- 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外科重症患者,发病原因均为消化道肿瘤术后合并呼吸衰竭、胰腺炎和脑出血等重症,均不能经口进食。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60.3岁;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9.5岁。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均正常且无伴发消化道炎症,基础资料经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1.2.1营养支持[1-2][5]:护理干预组45例患者于术中行空肠造口留置营养管,术后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500 ml自空肠造口管滴入清洗营养管,次日经空肠造口留置营养管滴注能全力,匀速滴注,由50 ml/h缓慢增至100 ml/h,随后加至全量,每疗程2周;对照组45例患者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1.2.2 肠内营养管的护理[3]:肠内营养管的位置十分重要。采取于Treitz韧带远侧20 cm-30cm行空肠营养性造瘘。在营养管喂养时应将患者头部抬高30-45°,以避免误吸。同时为防止营养管被食物堵塞,喂养结束需用温开水冲洗营养管。若出现导管阻塞或胃内压增高,应及时调整营养液输注速度和总量,以减少或避免胃内容物的反流。

1.2.3一般护理干预:①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使用口腔含涑液清洗患者口腔,每天2次。②病情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患者水与电解质变化,准确记录患者24h尿液出入量,观察患者排便排便时间。

1.2.4并发症预防:常见并发症包括:①腹泻[4]:腹泻是肠内营养支持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肠道蠕动过快或营养管内压力增加导致输入的营养液快速流过肠道,导致患者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不易成型,本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60%,应密切关注并做好预防治疗准备。②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是肠内营养支持改善危重患者时较为多见的并发症,尤其易发生在导管位置不正确或患者喂养姿势不妥的情况下,因此应合理留置营养管,易采取经空肠或十二指肠留置营养管,避免经胃肠道留置营养管,因其可能更易使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3]。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

1.4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l3.0统计软件。均数采用±s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护理干预组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上均快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统计比较(±s)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研究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4篇: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范文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预防;COPD;呼吸机相关肺炎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76-02

VAP是指呼吸衰竭患者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后48小时或拔除插管后48小时内所发生的肺部感染。它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据文献报道:VAP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率为9%-71%;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比未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出现肺炎的风险高3-10倍[1];VAP会令患者在ICU内的住院时间增多5-7d[2];总住院时间比未发生VAP的患者延长2-3倍;而VAP所导致的病死率可达27%-43%[3]。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RICU针对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并严格执行。有效的降低了VAP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九江市一医院呼吸科ICU(RICU)住院行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141例为实验入选病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男49例、女20例、年龄(68.3±10.4岁),集束化组(72例)男51例、女21例、年龄(67.5± 12.2岁),所有病例均为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两组在性别、年龄、COPD严重程度、APACHEII评分、人工气道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从上机开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即不强调抬高床头、口腔护理每日两次、开放式吸痰;集束化组患者采用 1.床头抬高30°~40°;2.洗必泰口咽部冲洗2次/d;3.声门下吸痰及密闭式吸痰;4.检查患者及各项操作前后严格七步洗手等措施;5.每日脱管评估:每日上午停止泵入所有镇静、镇痛药,至完全唤醒后采用自主呼吸试验(SBT)进行脱机筛查。集束化护理方案落实由RICU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及经过专业培训的专科护士组成团队,制定集束化护理实施制度,并严格控制质量,切实保证干预的及时、连续、到位。观察患者的体温、痰量、血象、胸部X检查及下呼吸道细菌学检查等;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病率及死亡率。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集束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VAP发生率显著下降,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集束化护理

集束化护理(bundle ofcare)是指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用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4]。它由美国健康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 IHI)提出,首先作为预防VAP发生的一种办法引入ICU,集束化护理方案通常包括3-6个元素,它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患者预后。

3.1 手部清洁管理

手部清洁是预防VAP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接触不同患者和可能导致传染的物品(如血液、分泌物、体液等)以及去除手套后,均应进行手部清洁,但医护人员对手部清洁的依从性非常低,故强调临床医务人员手部清洁管理非常必要。检查患者及各项护理操作前后严格七步洗手法,每个病床床头柜、专用治疗车配备快速手消毒液,病房设置多个洗手池,感应式水龙头、自动式干手机,以便医护人员能随时、方便的进行手部清洁。定期检查快速手消毒液的用量,以评估医护人员使用频率,随时检查医护人员七步洗手的规范程度,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使医护人员在手部清洁消毒方面有主观自觉性、便利性、又有客观制度监测考评,以保证手部清洁管理到位。

3.2 管理

李威[5]指出,VAP的发病机制以内源性感染为主,其主要病原菌为自身菌群,患者长期处于平卧位增加了细菌移位及定植的风险,COPD行机械通气的鼻饲患者,因气管导致的刺激或镇静剂的使用,导致吞咽反射、咳嗽反射以及下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无力吞咽反流至口腔的胃肠液,而导致液体被吸入气管,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因此,防止误吸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措施。集束化护理要求,病情允许时,尽可能采取半卧位,即抬高床头30°~45°,即可有效防止误吸,亦可增加胸腔容量,有利于呼吸。

3.3 口腔护理

研究证明: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与VAP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牙菌斑、口腔定植菌和口腔免疫功能是影响口腔卫生状况的三个重要因素[6]. 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及有效的口腔护理措施可降低VAP的发生率;集束化护理组洗必泰口咽部冲洗每日2次,具体方法:擦拭和冲洗相结合,首先是使用注射器吸取洗必泰,从一侧口角对口腔各部位冲洗,同时在对侧口角进行同步负压吸引将液体吸出,再换另一侧重复以上操作。然后再按口腔护理操作规程使用洗必泰擦拭,最后再对口腔各部位进行冲洗吸引。经过流动液的冲洗吸引可以有效防止口腔分泌物残留、擦拭法能较彻底清除牙菌斑,使口腔护理更彻底。及此项操作需要2人配合进行。

3.4 气道管理

气管插管气囊压力不足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失败是ⅥP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集束化组应用高容低压气囊可以有效降低局部气道黏膜的压力,同时使用气囊测压表,准确测量气囊压力,保证气囊压力在25-30cmH2O之间,使气囊的压力平衡于毛细血管灌注压,有效保护气道黏膜满足机械通气需要。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咽部分泌物易积聚于声门下区的气囊上,成为细菌定植场所。集束化组应用气囊滞留物清除术,主要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达到很好的效果。Copd机械通气患者抵抗力低,以往开放式吸痰,患者气道完全开放,易由于操作者无菌观念或技术原因而易导致外源性感染,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低氧血症,减少肺泡塌陷、降低环境及手污染的发生率。

3.5 每日脱管评估

越早脱机,COPD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就会降低。对一些心肺系统功能都稳定的患者,每日上午停止泵入所有镇静、镇痛药,至完全唤醒后采用自主呼吸试验(SBT)进行脱机筛查。若能成功脱机便进行拔管;若不能成功脱机则应用原来的镇静药继续行机械通气,次日再做尝试。此项评估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停止使用呼吸机,减少罹患VAP的风险。研究显示,采用镇静休假措施,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平均天数由原来的7.3d减少到4.9d(p=0.004)[7]

4 讨论

集束化护理是预防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有效方法,其关键是集束化各项元素的持续、有效的实施,而不是仅仅选择一两项单独实施。专业的护理队、具体的操作标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其有效实施的保证。1.集束化小组人员组成,包括主管护师,护师及护士。RICU护士要具有两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注册,有慎独精神、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者。护士长担任行政组长,护理组长由主管护师担任,ICU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师担任责任组长,形成管床护士对责任组长负责,责任组长对护理组长负责,护理组长对行政组长负责的管理体系,集束化组在进入临床护理前,护理组长利用一周时间进行理论操作培训,考试合格者才能入组。分组时考虑学历,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合理的人员层次搭配,分层级重点培训,并由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低年资护士。2.由经验丰富的护理组长成立一个循证小组,查阅资料并与医师进行有效沟通制订集束化护理方案,责任组长根据集束化护理方案内容主持科室业务学习,在护理人员心中确立集束化必须持续、捆绑实施才能有效的观念;制定集束护理每项具体的操作步骤标准,如: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具体操作方法:(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2)充分吸引气管内及口腔、鼻腔内分泌物。(3)两人配合,一人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气管导管相连,于患者吸气末呼气初挤压简易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另一人将气囊内气体放出,于呼气末将气囊充气。(4)再一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可反复操作2~3次,直到完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为止。操作过程要求两人密切配合,气囊放气与简易呼吸器冲击应同步进行,并于呼气末迅速充盈气囊,以免分泌物逆流进入下呼吸道【8】。同时根据操作步骤及达到的结果制定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制定体现R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特点的表格式记录单,将患者、气囊压力,气管插管深度,气囊上清除滞留物的量,SBT评分加入到常规护理表单。由责任组长负责监督每班的护理质量,参加各床床边交班,根据护理表单检查各项措施的实施达标情况,并记录。强调细节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护理组长通过对管床护士每一项护理操作实行评分,进一步规范其护理操作技术,并对集束化执行的依从性进行动态评价,依据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和改进,以确保这些措施能够正确、有效、持续地被执行。3.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一次,达标分数90分。根据考试情况给予奖励,鼓励大家学习的热情。每个季度由大家根据平日工作态度、护理质量民主选举产生一名服务标兵,予以一定的奖励,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参与能力,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榜样的作用。组与组之间亦可进行评比,由护理组长依据每组集束化护理操作达标情况进行综合考评,选出优胜组。4.集束化护理每项措施要切实落实到位,还必须有足够的人员配备,原则上病床与护士的比例为1:3-4。总之集束化干预策略成功实施有赖于ICU的整个团队,整体的素质提高,明确的标准制定,完美的配合,共同严格地、持续地执行呼吸机集束干预治疗及护理措施,VAP才能够有效地被预防。

参考文献

[1] Chastre J Fagon JY.Ventilator-associated pnetmaonia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7):867-903.

[2] Safdar N,Dezhdiun C,Collard FIR,et a1.Clinic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a of va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a systematic review [J].Crit Care Med.2005,33(10):2184-2193.

[3] Craven DE.Epidemiolngy 0f vealtilator-asmciated pneumonia [J].Chest,2000,117:186-187.

[4] Elizabeth R,Jarman B,Suntharalingam G. Using care bundles to reduce in hospital mortality : quantitative survey. BMJ, 2010,340:861-863.

[5] 李威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4):281-284.

第5篇: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模式;手足口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b)-014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nursing eff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model for inpatients with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8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ash regression time, dental ulcer healing time, length of stay , hospitalization cost, related knowledge awareness, complianc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f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group were coun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95.0%(38/40) vs 85.0%(34/40)], and the rash regression time, dental ulcer healing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P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model;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Nursing

小菏肿憧诓∈粲谝恢侄喑Φ啦《敬染病,传播载体为携带者污染过的食物等生活器物、患儿分泌物,手、足、口腔黏膜有疱疹出现是其主要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有约5 d的潜伏期,2~10岁小儿是高发人群[1]。该病极易传播,在医院中也极易促进交叉感染的再次发生,大部分患儿为轻症,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控制其病情,那么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2],严重威胁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引起患儿家属产生紧张、恐慌情绪,近几年来该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有效防控和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研究对该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观察了开展健康教育模式对手足口病治疗护理效果,发现其具有积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有发烧、食欲不振、咳嗽等临床症状,手足口出现疱疹,伴有炎性红晕出现在疱疹周围,均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炎琥宁清热解毒、米力农促进疱疹恢复和对症支持治疗等措施。患儿及家长均知情同意。随机将这些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n=40)和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组,n=40)两组。健康教育组患儿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10岁,平均(4.3±0.7)岁;体温38.5~40℃,平均(39.1±1.2)℃。常规护理组患儿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10岁,平均(4.9±0.5)岁;体温38.8~40℃,平均(39.4±1.6)℃。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包括:①病情观察;②监测生命体征;③高热的护理 高热患儿降温以物理降温结合药物降温,同时要观察高热患儿四肢末梢循环(皮肤有无花纹、四肢发凉)情况;④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⑤皮肤护理 患儿要保持皮肤清洁,穿宽松、柔软的衣服,少走动,修剪指甲,嘱患儿不要抓挠皮肤和水疱,防止抓破疱疹。已结痂的疱疹要让其自然脱落,不可强行脱撕;⑥口腔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预防细菌继发感染;⑦饮食护理 。

1.2.2 健康教育组 健康教育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常规护理方法同上,同时应用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首先健康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贯穿于患儿住院的始终。根据患儿住院的不同时期、不同病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做到循序u进, 适时宣教,按需宣教, 反复宣教;其次可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健康教育。①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利用晨晚间护理巡视病房的时间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讲解疾病的预防治疗知识 ,了解患儿存在的健康问题。根据患儿及家属的具体情况进行宣教,尤其适用于不识字的患儿和文化层次较低的家属。注意语言的通俗性和趣味性,力求做到重点突出 ,形象生动。通过交谈, 不仅可以传授健康教育知识 ,还可以传递爱心, 增进护患关系;②文字教育 把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和消毒隔离预防等知识打印成册, 以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发给患儿及家属, 广泛宣传学习。同时可在病区走廊和病房内设置宣传栏、黑板报、健康教育挂图等来宣传手足口病有关知识, 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 ,重点突出,便于记忆,并定期更换最新的健康信息;③示范教育 粪 -口途径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患儿分泌物、排泄物的处理及手的清洁消毒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亲自示范六步洗手法 ,并示范各种分泌物、排泄物的消毒处理方法 ,使患儿及家属能较快掌握要领;最后是出院健康宣教 ,嘱咐患儿及家属出院后要注意个人卫生,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家庭隔离一个星期左右,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为患儿家属提供科室、客服咨询电话及Q群平台,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1.3 疗效评定标准

如果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连续3 d以上具有正常的体温,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连续3 d具有基本正常的体温,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连续3 d体温仍然较高,则评定为无效[3]。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采用问卷形式对两组患儿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统计其遵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用t检验,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遵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健康教育组患儿治疗护理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5.0%(34/40)(P

2.2 两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健康教育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

2.3 两组患儿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遵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比较

健康教育组患儿的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率、护理满意度97.5%(39/40)、87.5%(35/40)、95.0%(38/40)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2.5%(29/40)、65.0%(26/40)、72.5%(29/40)(P

3 讨论

第6篇: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范文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发生病变而引起出血,来势凶猛,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后果不堪设想。在临床治疗时注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我院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6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为(45.2±11.4)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3例、胃溃疡出血1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12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等临床表现,符合《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1,并经内镜检查确诊。同时排除恶性肿瘤、出凝血机能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病史等患者。

1.2 观察和护理 患者入院后均严密观察血压、心率、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如发生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呼吸困难、体温下降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保持尿量大于30ml/h。注意观察患者神志、末梢循环、皮肤、甲床色泽、呕吐物的性状和量,预防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定期复查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大便隐血等指标,监测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2。

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迅速建立两条有效的静脉通道。保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防止着凉或过热。如发生呕吐时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视出血程度给予输血、补液,以维持循环血容量。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随时做好抢救准备3。

出血伴有烦躁者酌情给予镇静剂,如门静脉高压引起出血者慎用镇静剂。出血期间严格禁食,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以免因口腔血腥味等不良刺激引发再次呕吐。被污染的被服及时更换。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以防形成压疮、褥疮。

放置胃管减压,给予冰水或冰盐水洗胃,灌洗量为1000ml左右,以起到止血作用。出血期间严格禁食,经静脉补充热量、电解质等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纠正液体量不足。出血停止后给予温凉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的清淡饮食。饮食中应富含高维生素和热量,以供机体的营养需求。肝硬化患者应限制蛋白质、钠盐的摄入,避免诱发肝性脑病、加重肝腹水症状4。

由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势迅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加之对高昂的医疗费用的担忧,常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甚至会产生放弃治疗、轻生等念头。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并适时给予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以亲切的语言安慰、鼓励患者,指导其做好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情绪。告知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可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压升高,可诱发或加重上消化道出血。

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合理休息、适度活动,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秋冬季节注意防寒保暖,锻炼时一旦出现头晕、心慌等异常反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卧床休息。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宜少量多餐,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忌食粗糙、辛辣刺激性、过冷、过烫、碳酸饮料,并戒烟戒酒等。嘱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抗胆碱药物应饭前服,制酸剂应饭后服或临睡前服。定期来院复诊,一旦发生呕血、黑便、上腹剧痛等异常情况随时就诊5。

1.3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12h后呕血、黑便等症状停止,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好转:治疗24h后呕血、黑便等症状停止,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无效:治疗后仍有出血症状,生命体征不稳定,甚至死亡。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 结 果

64例患者经护理后治愈35例,占54.7%;好转24例,占37.5%;转手术治疗4例,占6.3%;病情恶化2例,占3.1%;死亡1例,占1.6%;总有效率为92.2%。

3 讨 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发生病变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周围循环系统衰竭等。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期间优质的护理配合也十分重要。护理人员亲切的语言、娴熟的护理操作会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信任度,缓解或消除其负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能够有助于阻碍病情进一步进展,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主编.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7.

[2] 陈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0(1):121—122.

[3] 毛建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295—296.

第7篇: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范文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收治手足口病98例,男66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2.87∶1;年龄5个月~11岁,其中1~5岁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共91例(92.86%);发病时间为4月4例,5月13例,6月48例,7月25例,8月3例,10月1例,11月1例,12月3例。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等。发热87例(88.76%),37~38℃ 34例,38.1~39℃ 50例,39.1~41℃ 3例。均有皮疹,皮疹发生部位主要为手、足、口部,伴臀部皮疹的30例,伴膝部皮疹的18例。皮疹形态主要为红色粟米样斑丘疹,少数为水疱样皮疹。并发症2例,均为心肌炎。

护理体会

隔离患者:由于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期控制疫情,特别是在本病的高发季节应对幼儿园、学校、公共场所等幼儿密集的群体每天进行晨检,重点检查手、足、口腔黏膜和是否发热等。对患儿和密切接触者进行7~10天隔离。严格将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和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3个标准。

消毒措施:用3%~5%漂白粉上清液拖地和喷洒消毒外环境;对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衣服、被褥及可能接触到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一般用有效浓度的含氯消毒剂。

合理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刺激性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要保持营养均衡。患儿因口腔疼痛咀嚼吞咽困难,唾液经常流出,引起消化液流失,要嘱患儿咽下唾液,而且进食前后要用少量温开水漱口。对于因拒食、厌食而造成脱水、酸中毒的患者,要及时补液,纠正酸碱失衡。

发热护理: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对于体温在37.5~38.5℃的患儿,可给予多喝温水;如体温超过38.5℃,可行物理降温或服用小儿退热药。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做好预防措施。

皮肤及口腔黏膜护理: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宽大、柔软。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对皮疹及其周围皮肤应注意消毒,保持干燥、清洁,并尽量穿软底鞋,少活动。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抗菌药软膏。由于患儿口腔常常出现黏膜疹,且伴有疼痛,因此,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

观察病情变化:该病多数预后良好,多数可自然痊愈,但可出现并发症,有文献报道流行时伴随较高的死亡率[1],亦有文献报道该病可引起心脏损害[2],少部分可出现脑和心脏的病变,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如发现患儿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与体温增高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等情况,应引起高度警惕,增加卧床时间,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健康教育:本病为婴幼儿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传播快,近年有流行趋势,因此应加强科普教育,使家长对本病有一定的认识。教会家长做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注意饮食调理。本病流行时,应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作到饭前、便后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遮口鼻,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与本病患儿有过密切接触的健康儿应注意观察。由于手足口病潜伏期短,主要为密切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容易造成流行,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第8篇: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范文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不论在和平建设环境或作战时都可发生,如不及时抢救将给病原带来不可逆的后果。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大,在急性期应尽早发现问题,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掌握颅脑损伤的主要病理和临床表现,分析病情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为争分夺秒的抢救提供可靠依据。

1 术后观察要点

1.1 瞳孔 对判断病情和及时发现颅内压升高危象非常重要。观察两侧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是否等圆,要连续观察,并记录其动态变化。如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伴有意识障碍,则提示脑受压及脑疝,动眼神经受损。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伴深昏迷,提示病情危重,意识的动态变化能反映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状态及损伤程度。

1.2 生命体征 颅脑损伤后一般都应每隔30~60 min测一次生命体征,如果脉搏

1.3 意识状态 观察术后患者的睡眠状态、呼之可以应答、有无刺激反应、意识是否清楚,如昏迷-清醒-再昏迷并进行性加重,或无昏迷而以后昏迷是颅内血肿的征兆。

1.4 肢体活动 观察有无偏瘫、抽搐及发作的时间、部位、程度、肌力及肌张力改变情况,有无病理反射及定位体征等。如伤后即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表示脑挫伤,如继发双侧肢体活动障碍可能为脑疝的体征之一,再结合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障碍即可做出定位诊断。

2 护理体会

2.1 术后回病房的护理 开颅术一般为全麻,应去枕平卧,头向一侧,以免呕吐,引起窒息。每15~30 min测血压、脉搏、呼吸。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按医嘱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注意保暖。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损伤昏迷时,要适时翻身、拍背、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要保持空气湿化。在气管套管口盖双层湿纱布,地面洒水,暖气片上放置水槽,喷雾等。注意观察痰液的量、色、味和黏度,若湿化不足,分泌物浓缩粘稠,若湿化过度,分泌物稀薄而量多。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不超过15 s,做到轻、提、转、快、抖,吸痰前后增加吸氧浓度。

2.3 颅内引流管的护理 颅脑外伤开颅术后均放置1~2根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颅腔引流管及引流袋,防止滑脱或被患者躁动时抓落。脑室引流管要高于侧脑室前脚10~15 cm。引流管要保持通畅,在无菌操作下每日更换引流袋。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质。搬动患者时,夹闭引流管,预防逆行感染。若硬膜下引流管18 h的引流量大大超过CT报告,而患者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要考虑是否有继发出血的可能,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2.4 重点监测

2.4.1 血压和脉搏 每15 min监测一次,如血压休克指数由小转大提示休克恶化。

2.4.2 尿量 昏迷患者放置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若

2.4.3 颅内压监测或腰穿测压 颅内压>18 kPa或腰穿压力>300 mmH2O为颅内压增高现象,如颅内压12~18 kPa或腰穿压力

2.4.4 测量血细胞压积和血液粘稠度以及动脉血乳酸含量估计血红蛋白及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及有无酸中毒。

2.4.5 血气分析 休克时PaO2常低于正常值。

3 预防术后并发症

第9篇: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范文

在感染科的实习时间一晃一个月又过去了,在这个科室的病人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肺结核之多见,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实践操作知识。 刚下到这个科室,不免对新环境很陌生,也对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没有一种成形的概念。庆幸的是,我们有老师为我们介绍病房结构、各班工作,带教老师的丰富经验,让我们可以较快适应新科室的护理工作。这应该算的上是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倍偿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和老师间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到病房实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所以首先要了解病人的疾患,然后对其病情进行合理的处理,并且对各项基础护理掌握透彻。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轴线翻身、测量血糖、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吸氧等各种基础操作,也掌握了体温单的绘制、常见药物的功及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同时我们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地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我们也会在工作之余查找书籍,以更好的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

在科室里,我们跟随老师分管病人的同时,会加强病情观察,增进对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时对病人进行各项健康知识宣教,这样能锻炼我们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