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文化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遗产;校本课程;艺术教育;开发;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J021文献标识码:A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当前,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校本课程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并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艺术类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取向。
(一)地方高校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对高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高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对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而言,更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1.地方上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课程资源有待开发
文化遗产又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地表现为固化、凝定的物质文化形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表述为“活态文化遗产”,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活态流变性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民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形态,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它是在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民间文化的内容和组成部分。我国各地都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资源,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戏曲与戏剧、民间美术、民间工艺设计、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古建筑等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迁,许多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处于濒危状态,有待保护和开发研究。有些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已经得到社会的重视,但发掘、研究和传承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因此,对地方高校艺术专业而言,具有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环境和条件。
2.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有待推进
虽然地方高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有着资源上的优势,但总的来说,在高等教育领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未引起应有的重视。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大都沿袭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和教材,专业设置相对狭窄和单一,基本上以学习专业课为主,课程设置单一化,全国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各个学校之间相差不多,课程体系缺乏弹性和自由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的变化,不利于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总之,校本课程遇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能力等现状的挑战。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呈现出多元办学模式,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在培养目标、指导理念、运作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对艺术学科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意义与价值
地方艺术文化资源中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几千年社会发展和文化沉淀的结果,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和最有价值的民间艺术继承方式。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天然的血肉联系,文化视域下,地方课程的开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凝练和形成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地方高校的艺术学院必须准确定位,加快内涵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自身特色,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校本课程因校而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各地的民间文化遗产资源各有其独特的表现题材与审美形态,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感、艺术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习俗、气质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从而表现出各自的特质。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种地域个性鲜明的艺术便成了独有的文化财富。不同的民间艺术资源,可以产生出更多的艺术风格,打破现代教学的趋同性。通过开发一系列基于民间文化遗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2.有利于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民间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维系人类创造力、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纽带。伴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出现的文化标准化趋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解着与人类的精神、情感世界紧密相连的文化遗产。发达国家对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的抢占,其大规模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也会动摇和破坏我们的价值体系和人文信念。高校艺术类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对课程资源的考察、发掘、学习和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和推动地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保护和传承。
3.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民间文化遗产的艺术类校本课程,通过反映特定的地方文化特征、人文知识以及发展历史,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所属地域文化的成就及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人和自然、文化和谐共存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拓展了空间,校本课程加强了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们的活动领域延伸到广阔的自然与社会,通过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了解学习,许多民间艺术元素可以运用到艺术专业学习中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充足、厚实的条件。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化;艺术设计教育;艺术设计课程
一、前言
创意产业是各种行业发展的先驱,它推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向大众推广许多新的思维、设计、理念,所以值得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培育创意人才。由此诞生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旨在为设计行业培育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因为其历史较为短暂,课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并想办法解决。
二、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概念及重要性
1.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概念。
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的当下社会中发展出的新型产业,它非常推崇创新,注重个人的创造力和思维的活跃性,它需要现代社会高端的电脑技术、活跃的信息传递作为基础。在满足这些需求后,创意产业能够爆发出相当大的创造性,以自身的先驱性领导其他产业飞速发展。创意产业的涵盖面非常广,它是一种文化产业,但是却可以涉及广告传媒、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电影戏剧等各个方面,并且在这些产业中占据领导地位[1]。不过除了社会物质基础之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文化创意必须是人的文化创意,这就决定了它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基础。我国为了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不同领域均开设了培育创意人才的教育课程。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现今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文化创意产业化的重要性。
文化创意产业在其他产业中具有领导地位,其相应的创意人才也是各个领域行业的抢手人才。因为创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隐性资产,它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在竞争中始终走在其他企业的前方,这一份优势对于竞争激烈的各个行业中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是许多企业争相发展的方向,一些高素质的创意人才也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文化创意的产业化能够促使这一产业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也意味着一份产业的发展逐渐具备输出与输入两方面。我国为了促进文化创意的产业化,正逐渐在教育中也增加相应的教育课程,为社会提供具备专业素养的创意人才,但是我国创意教育尚受到教育体制的制约,面临着许多挑战。
三、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发展中的问题
1.创新性不足。
我国的教育方式一直是以学为主,无论是哪项科目,学生都是在教师的领导下学习先人的知识,以掌握和运用知识为主。艺术设计教育虽然主打创新思维,但是由于其课程采用的仍是和其他课程相同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学习的仍然是前人的经验,继承的是前人的思维和成果,缺乏相应的延伸和发展。并且,学生学习的科目相同,上的课程、做的练习都相同,很难在这种统一的学习中发现具备创新潜力的学生。而一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也在固化死板的学习模式中逐渐失去了自主思维的能力[2]。当然,艺术设计课程中,对于经验的继承是必须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评判与鉴赏能力,了解优秀的前人是如何思维的,这有利于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也能帮助他们拓宽自己的眼界,但是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重心仍然应当放在学生的自主创造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自主判断的能力。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味等着教师为他们指出设计的重点、方向和方法,那么他们将逐渐失去自主思维的主动性,而这本是艺术设计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会逐渐习惯模仿前人的手法、视角和构思,在思维中形成固定的程序,让视线范围开始变得狭窄,最后导致培育出的人才在前人的道路上具备相当高的素质,但是缺乏自己走出一条道路的能力,从而也限制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2.文化素质不高。
从高中教育分科开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都存在一种观念,那就是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选择艺术专业。这是一种非常偏颇的想法,艺术与文理科都是平等的方向,选择艺术的学生同样具备很强的文理科学习能力。但是,这一观念却在现实中被广泛认可,文理科被当成高中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在文理科方面无法取得很好成绩的学生才去选择艺术类的方向。这就导致了高校开展艺术设计课程后,所招进的学生大都是人文素养较差,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再加上这几年高校逐渐扩招,放低了招生要求,使招进的学生素质进一步下降。实际上,能够在艺术设计中取得较好发展的人才,势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作为基础,只有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学生才能在艺术设计中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比如建筑设计,学生需要掌握数学与物理方向的知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历史与语文方面的背景知识。比如服装设计,学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说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生源问题,即使是高校的教育也仍然是只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色彩、技术的运用,极少见人文素养的提高课程,只有一些民间艺术方向的课程会保留一些关于民间艺术历史背景的课程。这种存在严重偏颇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进一步忽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3]。当学生学成毕业后,他们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却缺乏知识底蕴,在工作中不能依托丰厚的人文素养进行设计。试想,当建筑设计师不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当服装设计师不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当游戏设计师不了解受众人群的文化视角,他们设计出的产品,即使创造力十足,又如何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如何推动创意文化的发展,如何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措施
1.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艺术设计的发展,究其根本就是创造力的发展,所以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培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在这方面,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创造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知识自主完成,并将作业成绩记入学生的最终成绩,对于一些非常具有创意的作品还要提出表扬。学校应当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鼓励各种自主社团的开设,用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意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舞台。教师在进行一些设计项目的研发时,可以招收一些具有潜力的学生作为助手,学生年轻活跃的思维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新的方向,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社会前沿的工作,提前为学生展现发展的方向。一些开展了校企合作的学校,可以将已基本完成理论学习的学生送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走在社会前沿的设计行业是如何发展的,能够接触到一些设计专业的工作人员,体会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学生不仅拓宽了眼界,在受到新的思维激发后,也能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2.提高文化素养。
艺术设计离不开人文素养作为基础,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首先,高中时期就不应该指引文化科目成绩好的学生选择文理方向,而是应当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选科思维。当学生倾向于艺术专业时,学校不能干涉学生的选择,还应当为其排除来自家长和社会的障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向[4]。这样,高校在招生时,就能获得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艺术设计学生,从源头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高校在开设艺术设计课程时,也应当开设与之相配合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可以包括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学、人体结构比例或者建筑受力分析等理科知识,也可以增加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规律等文科知识,还有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这些可以作为学生必备的主修课程,也可以作为选修科目供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例如心理学、数学、英语就应当作为学生在设计专业知识以外应当掌握的学科,而人体学设计、建筑力学、生态学等在特殊方向才需要的学科就应当在学生对自己将来涉足的行业有一定倾向后有选择地学习。学校也应当安排一些校园活动,例如人文讲座、文化竞赛、文化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也应当让学生明白,艺术设计并不是独立的学科,它可以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它应当是艺术与文化、科学相结合的科目。学生应当明白文化素养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且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创意产业化的背景下,需要人才具备创新能力和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高校在艺术设计课程上,应当多鼓励学生自主思维创作,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开设更多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科目。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推动创意文化的产业化,才能推动我国的创意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56-59
[2]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34-38
[3]吴威.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102-105
一、摒弃功利,以放松自在的心态感知乡土资源
美术教学以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为教学的核心目标。美术的灵魂在于对社会生活中美的捕捉与创造。因此,美术教学在结合乡土文化时,应该摒弃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袭,切不可在等到需要运用乡土资源时,才带着学生进行乡土资源的参观。一旦如此,学生就自然地背负着压力,而在参观感受的过程中就难以以自然轻松的状态感受乡土资源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感情愫。作为美术教师应该秉承着对美的赏析,在教学日常之余通过多种途径,带领学生进行乡土资源的开掘与感受。这种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与视频进行赏析,有条件的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同时也可以通过讲解员的讲述以及文字说明的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资源补充,让学生感受乡土的独有文化。
我们溧阳隶属于文化古城,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古迹和乡土资源非常丰富:蔡邕读书台遗址、太虚观遗址、古林禅寺等都是值得开掘的美术教学资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放松心态,走进这些人文古迹,进行自主性地赏析和感知,促进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提升。
二、发挥优势,以美术专业的视角运用乡土资源
在具有传统历史价值的乡土资源中,建筑资源无疑是重要的美术资源。古典建筑不仅仅是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的见证,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本身就是美术范畴的重要内容。紧扣这些建筑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不仅能为学生鉴赏古代美术文化提供宝贵的教学资源,还能让学生在欣赏美、鉴赏美的过程提升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体验能力。
以溧阳蔡文姬故居为例,其整个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具有鲜明的古代建筑的艺术风范。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较强艺术价值的建筑代表作。而在教学中,教师事前可以将这些建筑拍成图片,通过自主制作形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图片拍摄的方法有着其自身独到的优势。学生在实地参观考察过程中,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量,只能从固有的视角进行观察,这就严重窄化了对古建筑观察的角度。而视频和图片资源,教师则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拍摄,让学生能够轻松而全方位地感知古典建筑。
当然,对于一些需要近距离观察的内容,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从而以美术专业的视角进行鉴赏。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提升美术的综合素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乡土特有的艺术魅力。
三、扣准联系,以点拨引导的角色整合乡土资源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直呼吁教师角色的转变,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教师不再是教材的使用者和遵守者。为了契合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资源,教师更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小学美术这门学科呈现出强烈的开放姿态,能够融入到范畴中的资源非常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从学校以及学生现实生活所处的资源中进行选择,要充分结合学生接受能力和地域实际进行考量,从而在相应教学目标的支撑下通过遴选、整理以及串联形成一系列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和利用各种素材,挑选出较为适切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我们溧阳大溪水库中,建设了有名的大溪滨水休闲区,其中既有愚公岛、鸟岛等人文自然景观,也有赛龙舟以及现代水上运用项目,经常在此地举行各种龙舟和水上项目的比赛。因此,这对于学生而言就是非常可贵的乡土文化资源。笔者在带领学校美术兴趣小组时,就曾带领学生到实地对赛龙舟进行了一次现场体验。在学生观看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不仅仅要将自己定位于一个观众,更要定位于一个专业美术从业者。从而借助这种难得的有趣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自身的观察能力,形成学生以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体验和感受的习惯意识。
其实,在溧阳像这种可供美术教学使用的资源还很多。例如,诗话长廊、琴湖公园、古琴博物馆、虎鹤公园、半月亭……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善于运用,找准与小学美术链接的对接点,从而使得这些可贵的教学资源为小学美术教学服务,为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奠基。
一、问题情景中植入 二、活动背景中植入 三、阅读素材中植入 四、写作过程中植入
草根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无限生机,让小学数学课堂异彩纷呈。
关键词:草根文化;植入;小学数学课堂;方式
草根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形式活泼多样,人们喜闻乐见,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留给人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渗透进人们的心灵深处,定规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凝聚于人们的精神气质,体现在人们日常行为举止中。
灌云平原广袤,风光绮丽,历史悠久,早在6500多年前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历代文人辈出,草根文化丰富灿烂。
草根文化是我们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如何让草根文化植入小学数学课堂,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是一个迫在眉睫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问题情景中植入
植入背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一单元《方程》,例1: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
植入方式:在教学例1后,出示练一练:世界最高坐佛台湾佛光大佛高108米,是伊山大佛的2倍少24米,伊山大佛有多高?
植入解析:台湾佛光大佛是世界最高坐佛。通过计算,家乡伊山大佛高66米,在国内坐佛中也是罕见的。大佛正襟危坐,造型庄严,依山傍水,四面亭台楼阁,相得益彰,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到传统佳节,更是香客如流。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坚定了将来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的信心和决心。
二、活动背景中植入
植入背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五单元《大树有多高》,你还能测量楼房、旗杆的高度吗?
植入方式:开展本次活动,带领学生到县城新区县政府广场去测量计算政府办公大楼和旗杆高度。
植入解析:县城新区县政府广场活动范围宽广,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前方市民公园绿树成荫,四周建筑鳞次栉比,政府办公大楼巍然屹立,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是展示魅力灌云的一张名片。学生在这里活动,觉得心旷神怡,提高了活动效率,增强了活动效果,留下难忘的印象。通过测量计算政府办公大楼和旗杆高度,学生深感家乡的美丽可爱,身为灌云人而骄傲自豪。
三、阅读素材中植入
植入背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第十单元《圆》,你知道吗?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对圆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大约1500年前,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大约在3.1415926和30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
植入方式:阅读这段内容后,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家乡的人杰风流,特别是在数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名人掌故。
植入解析:灌云人杰地灵,代有人豪。号称"海州才子二许"的许乔林、许桂林兄弟,在文学、方志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造诣颇深;清代经学大师凌廷堪,曾长期寓居板浦,讲授《厘经释例》;中正的乔绍侨、乔绍傅兄弟,博学能文,著作等身,经学界为之翘楚;到了近代,灌云更是人才荟萃,教育家江恒源、学者程君复、生物学家汪德耀、物理学家汪德昭、核化学家汪德熙、河口海岸学家陈吉余等都是灌云人。阅读家乡名人故事,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到异常亲切。由家乡走出去的老乡们永恒的家乡情结,浓重的苏北口音,熟悉的拼搏身影,不渝的追求精神无声的感召着孩子们努力向上,激励着孩子们不断进步。
四、写作过程中植入
植入背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算出它们的普及率。小组讨论:(1)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哪一个高些?你们调查的结果能反映本地区的电话、电脑的普及状况吗?为什么?(2)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你有哪些体会?(3)我们还可以进行哪些有意义的调查统计活动?选择一个项目,小组合作去调查和统计。
植入方式:学生经过前期的认真调查,仔细计算,展开热烈的讨论,达成一致的认识,最后鼓励撰写调查报告,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植入解析:在调查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些有关的资料和数据,经历了一次愉快的磨练和体验,为数学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来源。
资料和数据反映了家乡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文明的进步;磨练和体验是孩子们认识上的深入,情感上的升华,行动上的实现。这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经历,这是一个宝贵的教育机会。写作是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诉诸笔端,流露出对家乡美好幸福生活的赞美,流露出对这个伟大时代的颂扬。这种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 艺术类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74-03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开设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专业。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4所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此专业。2005年,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并招生。此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地上生长起来。
目前,我国开办该专业或方向的高校已经有100多所,其中包括综合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和艺术类院校。开办高校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三大地区的开办院校所占比率达74%,而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总和仅为10%,在数量上不足华东地区的1/3。同样,东北地区的数量偏低,只有3所高校。除此之外,在、甘肃、宁夏、海南等省份,尚无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1]这种地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自身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盛,高校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容易形成产学一体的教育经济模式。创造力是文化产业的精髓,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一个地区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高校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孵化器,加强对该专业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有的是按普通类方式招生,有的是按艺术类方式招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招生方式对课程的要求也不同,本文主要从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角度分析其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
1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文化产业”一词属于舶来品,国外对其的研究开始于60多年前,但理论构建却相对薄弱。而“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名词在中国的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实践操作的经验都尚浅。就拿该专业在不同院校的学科设置来讲,也是五花八门,有的院校将该专业设置在历史文化学院,有的将该专业设置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有的将该专业设置在文化与传媒学院。不同性质的院校对该专业的定位不一致,从而导致在课程设置上差异性较大。
笔者查阅了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资料,总结出以下三类情况:
1.1财经类大学
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在原有中文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加上该专业设置在财经类大学下,因此有较明显的文化与经济的复合体倾向。
中央财经大学于1995年将汉语教研室改建为中文系,后扩展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及文化产业专业方向,2004年改设“文化与传媒学院”,下设中文系、新闻传播系、文化产业系、艺术教育系和院直属逻辑学教研室,有“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传媒经济研究中心”和“现代逻辑研究所”等三个院属研究机构。
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具有适应出版、娱乐、报业、旅游、影视、网络等各级各类文化产业需要,能从事文化产业业务设计、项目策划、管理、宣传、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文化政策、管理、策划等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其专业课程分为两类:一是公共基础课程类,包括公共关系学、社会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司财务;二是专业类课程有,包括艺术生产原理、文化学概论、现当代文艺思潮、影视艺术概论、中外美学史、中西文学比较、传播学理论、中国民俗学、文化产业概论、当代文化理论与政策、文化产品市场营销学、公司法与知识产权法、文化行政学、文化广告学、西方美学与艺术、华夏美学与艺术、大众文化与传播、社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
1.2综合性大学
例如,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3年该专业获得国家教育部本科学位资格。该专业设置在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下,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无论从人才培养方向还是课程设置来看,都具有明显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倾向。
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文化产业、中国文化、策划营销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内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到文化事业、文化娱乐、文艺展演、新闻出版、影视音像、广告、信息传输、体育、旅游、民族民间手工艺等单位或部门以及党政机关、社科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业从事策划、咨询、开发、经纪、营销、管理、研究、教学等工作,就业面十分宽泛。
该专业主要课程为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民族文化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传播学、文化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社会心理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中外文化产业案例等。
关键词:绿色教育;高职;课程绿色化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思潮――生态教育。它是将生态学的一些思想、理念、原理及方法直接或间接的融入现代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我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引入了生态教育的思想,并将其应用于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设中。生态教育涵盖多个教育层面,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绿色教育作为生态教育的一个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教育从狭义上看专指环境保护教育;而广义的绿色教育,则指通过创造一种健康和谐的自然、物质、文化心理、教育管理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因而,绿色教育并非只是绿化、美化、净化学校,更重要的是“绿化”每一个师生的精神世界,让“绿色”充猎谛T爸小W苤,绿色教育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教育,它体现了一种和谐、自然、人本、民主的现代教育观。
绿色教育运用发展论、服务论及育人论等观点,主张在教育的过程中顺应学生的自然天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强调寓教于乐。此外,绿色教育力求突破学校的围墙,实现学校、家庭的开放融合。
二、目前高职艺术类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趋于宏观,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对教师在开发课程与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对课堂教学起到统帅作用。现代高职艺术类课程思想仍采用传统的、封闭的直线观点,课程目标注重知识的记忆,强调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这就造成高职艺术类课程目标的设置以知识传授为主,同时,课程目标多从宏观角度考察人才培养类型,而相对忽视从具体的微观内容出发,造成课程目标模糊。此外,高职课程目标的设置缺乏战略指导,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课程内容单一,重复性较多
课程内容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课程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构成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校文化知识体系,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职课程内容坚持以理论为主,辅以实践,显现方式单一;课程内容的选定主要从课程专家的角度出发;课程内容与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合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三)课程实施过程艰难,浪费现象严重
课程实施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传统的高职课程仍然停留在知识传授的阶段,教学方法单一,多采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不足,教学效率低。同时,高职课程实施忽视学生的实践学习,部分实践器材相对落实,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
(四)课程评价缺乏统一,多种方式并存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结果的判断和评价,旨在为调整、修改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方法提供依据。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评价体系多是总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成绩及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快速、有效的检验学生在某个专业领域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可操作性强,同时简单易行,对教师教学质量起到了检验作用,并对及时调整或改进教学方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只重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生理、心理等的变化,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标准化的目标检查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高职艺术类课程绿色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构建学生完整的世界为课程目标,关注可持m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教育是教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认为教育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和谐、完满发展。绿色教育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关注在自然环境中人的“自然教育”。
职业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是为社会输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职业学校作为培养职业人的主要场所,沟通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课程目标的选择要从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课程;同时,要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合格的“社会人”、“生态人”。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追求人的个性独特发展、个性自由发展、个性创造力发展和个性情意发展在内的个性健全发展;同时,课程目标的设定要沟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设定目标。
(二)注重详略恰当的课程内容,减少课程冗余
绿色教育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注重协调各部分课程内容,减少课程重复性,降低课程时间、内容及资源的浪费。因此,高职课程内容的选定要在参照课程专家意见的同时,吸收行业、雇主、教师及学生参与,反映社会需求、学生要求等;课程内容在反映“人文”知识的同时,兼顾职业教育的特色,注重技术教学、实践教学,其实践课程除了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外,还要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训练,但更侧重于结合生产现场须解决的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同时,课程内容要兼顾终身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内容要及时更新,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技术更新同步,增强实际的应用性。总之,高职艺术类课程内容要坚持能力培养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课程实施注重教学策略选择,构建平等的师生观
绿色教育指出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减少资源浪费,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同时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体现在高职课程中主要表现为:首先,职业教育侧重于技术实践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教学实训基地或实践设备,这些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设备。其次,高职课程的实施应规避传统理论课程自上而下的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宠妃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采取自下而上或从中间而上的策略。此外,课程教学要坚持师生平等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平等的师生观,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四)课程评价标准规范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关键词:普通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 重要性 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76-03
在世界向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主题。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尺。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脱颖而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 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重任。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带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从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实施等一系列的举措,都表明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在当代中国, 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被列入非常紧迫的任务和工程。在这种形式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各类学校艺术教育在教学活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课外活动、设备器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公共艺术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应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高校对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视, 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使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艺术、人文修养匮乏,综合分析能力差,极大地制约着他们向高素质、高能力方向持续发展。导致造成这些后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能使他们的全面素质得以提高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二是公共艺术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单一,没有紧密结合和开发校内外艺术资源,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以及校外艺术活动自成一体,不能满足大学生不同需求。五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随意,因人设课。
在2012年12月对我院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 也不容乐观。高中没上过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占36.6%和33.9%,不识谱的占到了58.1%,可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承担着“补课”的角色,即补充讲授义务教育阶段所缺失的艺术课程。相比之下,美国高校的艺术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0%,而在我国即使是在重点大学也只占30%。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还缺乏全局性。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二、大学生公共艺术修养课的重要性
由于处于的时代不同,人们对于艺术教育方面的价值观和态度上也就存在着不同,最终对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过程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如: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在他的《通过艺术的教育》中说到:“艺术教育可能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的一种重要力量。他坚信艺术中的创造性表现与一个健康的社会未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者张同道则将艺术教育的功能归纳为陶冶性情,培育美的心灵与艺术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育健全心理和人格。在众多的观念阐述中,以梁继林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能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在高校中出现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因此,艺术课程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见解具有代表性。
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探讨,国内外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探索研究,目前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潜能
日本学者时富利彦就这样认为:美术、音乐,这些特定的艺术形式有利于情操的培养,原因在于这种艺术教育形式比其它的方式更能锻炼人的大脑前叶连合区。例如艺术作品在表现上具有多向空间感,如:古曲《十面埋伏》通过琵琶演奏出的民族性的音乐使人联想到两军对垒的古战场,其中模仿战马的嘶鸣旋律让人仿佛看到厮杀的战争场面,由紧张、急速的旋律想象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恐惧和灾难。正是在多项思维的作用下,人们在欣赏时有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思绪跌宕起伏,时不时的激发他们创作欲望, 从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多项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完善,最终达到促进人类创作素质发展的目的。
2.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大学生非智力因素
众所周知,许多非智力因素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才形成的。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表现欲、自信心、审美能力等等就可以抓住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进行培养,这种方式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记得学生在观赏罗中立《父亲》这幅作品时,用“备受震撼”、“心潮激荡”、“彻夜难眠”来形容他们的观后感,甚至有部分同学以文章的形式,来进行评论。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大脑一次次的“震撼”,心灵一次次“激荡”中被激活。这正表明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感性素质
感性素质的培养不能只通过知识的传授来获得,因为艺术教育才是培养感性素质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如:画家与普通观赏者在欣赏一幅作品时,前者是去体会作品视觉感性效果所带来的深刻感受力,后者则是探究绘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音乐家与普通听众在倾听一首音乐作品时也存在着根本差别,音乐家享受的是作品音响结构听觉感性效果所带来的细致入微的体验感受,普通听众则追求的是作品是否悦耳动听。
4.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教育家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1]如张择端的北宋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画中所描绘的是当时社会实录: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生动的向世人展示了当时城市生活的面貌,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这也让学生从中看到一个民族文化史的宏大前景,有助于他们了解当时宋朝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但不管怎样,它都能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索过程中,对祖国民族的爱国之情有增无减。学生在欣赏名家的作品时,难免会不流露出对他们的人格、精神品质的敬仰!虽然这种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是这种间接的育德效果往往比直接的理性道德信条灌输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
5.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满足人精神方面的需要
艺术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 能让人心情得到释放,精神得到享受, 可以使人的疲劳度降低到最低。在美育过程中,我们通过漫画、幽默、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等形式来调节人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如:学生在欣赏作品或聆听音乐时,让大脑从紧张学习的逻辑思维活动中释放出来,放松其心情, 调节其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6.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文化继承和发展
艺术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随着国际多元化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 教育体系改革的步伐也日趋加快。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艺术文化都被纳入到了教学内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在《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都有中外艺术方面的知识点介绍。学生通过学习, 即可了解多种世界艺术文化又可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从而进一步去认识世界,培养爱国情怀。作为人类文化传承载体之一的艺术, 吸收着多种文化营养,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着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三、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现状,本文将根据我院自身特点,来做一些探讨和总结。
1.课程建设是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的关键
为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推动公共艺术教育持续发展,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不容忽视。而能否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高,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
1.1课程开设的依据与原则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一2010年) 中明确指出:“ 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3]这些充分说明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
高校公共艺术是普及性的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它涉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审美素质提升,拥有健全的人格。这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原则―坚持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
再者,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审美欣赏。它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不同的艺术表现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同时,能进一步运用它们去欣赏具体的艺术作品。这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另一原则――培养大学生的鉴赏能力。
1.2课程开设面广且结构合理
一是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我院十分注重艺术教育在文化素质殊地位,探索艺术教育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程培养模式的建立,一方面要改变音乐、美术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状况。另一方面,认真研究面对非艺术专业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及实施途径。
二是开设全校性的艺术选修课程, 2006年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颁布和实施,公共艺术课程受到了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同年,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将其纳入到教务处,并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日常普通工作,由这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计划、调控、管理。同时,我们把《美术鉴赏》、《音乐舞蹈鉴赏》、《书法》《影视鉴赏》等课都纳入到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这些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每个学期学生都爆满,甚至有同学为没选上此类课而懊恼。
1.3大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
目前,我国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材丰富多彩,但适合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选修课教材却很少。我们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往往一门课程要涉及许多本教材的内容,既加大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学生也没有直观的教科书,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美术鉴赏》这门课为例,我们采用了学院易镜荣教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编的教材,该书揭示了美术规律、介绍美术知识、剖析美术作品、指导美术欣赏。其还借鉴徐庆平的“大美学”教育思想: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的结合,专业艺术与公共艺术的结合。试图改变以往“美术欣赏”从古代到近代却缺少现代美术作品的介绍、过分强调美术欣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在书中以现代美术作品为主,不仅介绍了绘画作品的欣赏、画家生平极其艺术创作故事,还包括“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建筑艺术”等作品的赏析。全书配有300多幅彩色图片(光盘),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资料性。该教材获江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被其它院校作为教材多次印刷使用,该课程既是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课题,又是江西省高等学校优质课程,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成绩突出。另外,《音乐舞蹈鉴赏》这门艺术素质教育课,被确定为院级优质课程正在建设当中。
1.4不断走向综合化的公共艺术课程
作为公共艺术课程, 它具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属性和特质, 即基础性、通识性和广博性。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 学科交跨、课程综合将成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综合’既有益于还原生活中事物相互关联的形态, 也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4]综合课程是与学校传统的分科课程相区别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多学科( Multi-subject)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其基本形态主要分为系统化的综合课程、学科化的综合课程、模块化的综合课程等。[5]综合课程与传统的分科课程不同的是,它打破了艺术门类的局限, 而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关联性、统一性,这样不但能反映出公共艺术课程非专业性特点又能体现通识性的属性。
艺术课程不断走向综合,这是一种趋势所需。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为艺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供了的平台。在大专院校艺术课程的综合既为学生提供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又使学生的认识趋向整体化,让学生从认为没有联系的原理中发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微妙联系,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能从一个角度考察向多维的、多角度的立体的思维方式发展。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其高雅的审美品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培养,从而促进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价值,与此同时我们应着重注意艺术教育在提高其价值的过程途径中如何体现。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全面发展, 达到育人的目的。根据上述要求,本人结合我院开展艺术教育所取得的经验来谈谈适合高校非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2.1课程丰富,灵活多样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兴趣却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被动转为主动才会带来学习的动机。因此,我们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的每一环节, 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尊重学生个性之间差异的基础之上。那种有效的和成功的教育课程必须具备丰富性、灵活性的特征且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最终,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达到美育目的。
如从山人朱耷的“哭之”、“笑之”的题款来理解画家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及其冷傲的艺术个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绘画作品,来了解画家所要表现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以及讲述画家其艺术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等,使学生感受艺术作品背后的丰富内涵。刺激学生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把自己的思维参与到教学中,生活与艺术之间这种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也自然地理解了。这样,不但可以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参与到课程内容中来, 主动用美的原则去判断、选择知识和信息,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2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
我校所开设的所有公共艺术类课程,全部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就拿《音乐舞蹈鉴赏》这门课来说吧,我们根据音乐舞蹈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视听性等特点,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同时,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演示教学内容,借助网络媒体技术和资源,恰当穿插老师演唱、演奏及表演,巧妙点评学生答题、才艺、演说,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注重教学环节的互动性、基础理论的应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网络资源的广泛性、教师讲演的艺术性、才艺点评的趣味性、习题引入的巧妙性、网站导航(课内知识与相关网址)的延伸性等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因而《音乐舞蹈鉴赏》课总是特别火爆。
2.3利用课内、课外“双课堂”
艺术教育离不开课内、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这两个重要环节,两者之间,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学生通过课内艺术教育的学习,使其知识和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再通过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使课堂的学习得到有效延伸和补充, 这样既可反映教学的水平, 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充分展示艺术教育的特色,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全方位、多元化的课堂, 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重。我院早在1996年开始就有了20多个各式各样的艺术社团, 这些社团在学校是最为活跃的, 我院借助这个平台, 给大学生提供了增长才干的机会, 使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陶冶了情操。
2.4参与实践,美育体验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的学生来说,参与对艺术品的体验是最重要的。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和演唱技巧,通过艺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艺术常识及学会如何欣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都投入这个过程,无论他们是唱歌、画画,还是在对别人的创作作出反应。这样做,无非是使他们投入对审美意义的体验。
我们始终贯穿“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引导学生摸索和掌握艺术的思维方法。凡参加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后,初学者的艺术修养迅速得到提高,不仅能准确哼唱几首完整的歌曲,勾画几笔,而且对艺术方面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增强,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艺术的乐和美,艺术成为了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于某些艺术基础较好的学习者,我们还推荐他们进校艺术团,让其继续“深造”,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作用。而艺术团的成员,则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后,其知识和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如此,每年一次的文化艺术节和各种比赛进一步营造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公共艺术教研室的大多数老师都担任了学生管弦乐团、电声乐团、戏剧社、声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书画展、摄影展、歌咏比赛、书法大赛、寝室文化大赛的艺术指导,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团活动成了公共艺术课程的第二大课堂,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2.5更新教材,提高质量
美源于精神,受之于感官,它不仅具有表象的形式美,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高等学校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既不能等同于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也不能与中小学的艺术课程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相提并论, 要想通过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亲身去感受这一切,就必须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 在选用的教材里筛选适合学生学习并容易掌握的内容,再者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选编添加不同的教材内容。我们要传授给他们的应该是最能代表人类优秀文化的艺术成果, 因为只有好的艺术作品, 才会丰富学生的情感,才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教材的更新,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我们的教材做相应的调整,尝试在内容方面去探索和研究,试图在以下方面来加以体现:
2.5.1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强调高校公共艺术的时代性。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同时,也应该引入流行元素,作为教学内容,不应该忽略当代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当代大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机会较多,在流行音乐的旋律中,体现着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它所产生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增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如何利用学生最熟悉的音乐素材,找到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切入点,显得十分必要。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音乐舞蹈鉴赏》的授课过程中就会把流行音乐如周杰伦的《双节棍》、《我的地盘》引入课堂,把那些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健康向上并具有一定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且把优劣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及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强调时代性,与时俱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审美情趣、社会时尚,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当代大学素质培养和高校艺术教育才能和谐发展。
2.5.2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根基,选择有鲜明民族特点,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这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公共艺术选修课“美术作品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中国画的教学内容中,就介绍了大量的工笔、写意、白描、泼墨等传统技法并通过美术欣赏课加深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学习和理解。
2.5.3以民间艺术为补充教材,以开发地方艺术风格为特色。我院地处于“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的中国傩文化之乡―萍乡。这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傩文化“三宝”圣地。我们把身边的艺术精华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例如,民间的风筝、剪纸、中国结、傩等手工艺的制作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学习热情。
2.5.4结合东西方的文论知识,从各个方面来阐述和鉴赏国内外优秀的作品,例如:我院的《影视鉴赏课》选择中国电影百年间的优秀影片,兼及国外优秀影片,来重点讲述现代阐述方法的运用,并通过结合中西方现代文论和古典文论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更充分完善的鉴赏电影。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学生耳濡目染形成对美与丑、善与恶的正确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6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 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少实践,在其目的和任务的认识上又存在偏差, 再加上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估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如用整齐划一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忽略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用专业的标准或降低专业的标准来量化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应多激励和鼓励学生, 培养他们接触艺术的兴趣和能力,这样才有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热爱艺术。为此,我们在选修课考察考核方式上,一般采用开卷、交作品、讨论、交流、小论文的方式或以在报刊上登载文章的形式来代替考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 也不违背我们开设公共艺术课的初衷。
2.7美术教育的深化与提高
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课程目标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以及收集整理图文资料,学会撰写艺术评论及专题论文。如,鉴于课时有限,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美术名家名作”一章时我们采用了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是:
(1)老师布置研究课题;
(2)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3)老师概括、总结讲评本次课题要点。
研究性作业题目:按照历史顺序列表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画家画作。
要求学生:
(1) 自己设计表格,形式不限,但必须符合命题;
(2) 内容简明、概述正确;
(3) 必须手写完成,做在作业本上,下次上课之前必须交作业。
(第五章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中国美术史》等相关书籍,了解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等成就。)
通过学生整个研究性的学习,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有的翻阅《中国美术史》等相关书籍,有的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高质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一种好学和自学的习惯,并触类旁通,扩大知识面到其他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
总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能基本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通过强调学生课外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运用知识从事实践的能力,使其具备比较广博的文化历史知识和艺术素养。面对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对于促进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笛.以美导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育德功能理论研究[J],综合艺术,2012.02,154-155.
[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年.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 丁析 .关于艺术课程学科综合之思考[ J] .艺术百家,2005,( 6) : 167-170.
[关键词]艺术高职院校 文化课 教师 专业化发展 策略
在知识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各级各类院校的文化课课程日益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和知识优势。艺术高职院校的文化课因此而成为将艺术高职教育与学生能力、将学生能力与市场经济效应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而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是否能达到既定目标、取得预定效果,关键在于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的高低。有鉴于此,有必要在明确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与意义的前提下,研究探讨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以适应时代对此类院校发展及毕业学生的新要求。
一、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颇具艺术潜质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选择进入艺术高职院校继续深造。一方面,这是令我国艺术界可感欣慰和高兴的事;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学生既然自主选择以艺术为未来学习和工作的主要方向,那么就理应将艺术专业学习视为头等甚至唯一重要的大事来抓,至于文化课,那是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已经完成的事,在艺术高职院校中并不重要,学生是否学好文化课与学生的艺术前途无关紧要。当然,学生一般都是基于对艺术的偏爱、兴趣和能力才报考艺术高职院校的,与此同时,此类院校在录取报考学生时也总是将他们的艺术专业素质列为首要考量的因素。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课在艺术高职院校中居于次要或者可有可无。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艺术高职院校招生体制在客观上降低了院校对学生文化层次和文化素质的要求,加强对录取入校学生的文化课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早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从根本上说,提高劳动者素质决定了国家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因此,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及思想道德素质,是事关我国现代化能否实现的根本大计。” 无论艺术高职院校还是其他类别的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是以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绝不仅仅是培养他们一个方面的专业技能。特别是综合素质,它体现了学生智力、才能、兴趣、品行、性格等多个方面,而对这些方面的培养就有赖于文化课教育这一基本课程教育的实施。有鉴于此,提高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他们培养成适应时代需求、质量高端的艺术专业人才,必须从他们的知识文化结构入手,注重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有一位西方哲学家和教育家曾说:“明智源于鉴史、慧巧源于诗歌、精细源于算数、深沉源于广博、庄重源于论理、善辩源于修辞与逻辑。”这句经典论述说明,文化课教育对于学生想象力的丰富、思维能力的提高、情操的陶冶、视野的开阔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例如历史类文化课让学生明白过去、现实与未来的联系。再例如语言类文化课让学生置身思想熔炉、知识海洋,让他们在背诵字词、诵读课文时既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又让自己的思想接受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从而提高修养、丰富思想、明白事理。
因此,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完全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充分利用每一节文化课教学机会,向学生美好、纯洁的内心注入思想甘露和知识乳汁。其实,学生在文化课上扎实学习、开拓视野、增强认识、丰富思想,就是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层次,就是在培养自己博大宏远的胸怀,就是站在时代的浪尖、以丰富的艺术形式表现伟大中国的时代之风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真正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更进一步说,当前中国人民的艺术欣赏能力与品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日益提高,越来越偏向以挑剔的眼光评价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质量。在此背景下,日后要挑起国家艺术文化事业发展大梁的艺术高职院校学生,被赋予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重大的历史责任,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文化素质要求。毕竟,任何一项品味高端、思想深邃、构思新颖、艺术创造力丰富且独到的作品,一方面取决于创作者的艺术造诣,另一方面就取决于优良的文化素质。例如表演系的学生,如果只能模仿他人,一定难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演员。而要跳出一味模仿别人的低层次,除了专业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领悟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高职院校加强文化课教育、推动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关系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那么,在当前艺术高职院校以及社会舆论导向普遍对文化课不够重视的大环境下,如何以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来加强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策略性研究。
二、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包括培养体制、队伍结构、选拔体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以及领导机制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需要体现个人素质和个人能力两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因此从策略上讲,要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以能力建设为根本途径,做到统一标准、严明制度,稳定队伍、提升素质,推进课改、加强能力。
(一)统一标准、严明制度。建设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的教师队伍最重要的是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教育部门针对艺术院校学生文化课的需求和教学现状研究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模式,之后再将这种教学模式在艺术高职院校范围内推广。教育部门试图从文化课的教学方式、内容、策略、模式等方面实施改革,并综合考量各个艺术高职院校特点和教学水平,选择出最合适的院校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同时,为了统一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保证学校师资水平,教育部门要建立起考核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资格标准。例如可以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的经验,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分为“优秀教师”与“合格教师”两个层次。无论哪个层次,文化课教师都必须在未来进步、教学方法、基础知识和教育理念四个方面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素质。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高职院校文化课专业教师资格,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将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区分,然而法律只对从业资格在学历上进行了规定,并没有针对包括艺术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做出进一步明确规定。这就导致了一方面,艺术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的文化课教师在从业资格方面可以相互替代。但实际上,文化课教师是否可以相互替代,以及如何相互替代,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尚需斟酌。另一方面,综合大学及普通师范类院校在培养未来文化课教师时普遍缺乏针对艺术高职院校特点的培养内容。虽然部分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在培养未来文化课教师时涉及到了一些专业性课程,但这些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行课的随意性较大,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所以,为了实现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化,首先要在制度层面上从教师的从业资格入手,在从业资格认定上要有针对性地既统一标准又有所区别,在文化课教师进入艺术高职院校上岗之前就具有必备的专业化能力,并明确一定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二)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建设一支稳定且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对此,可以从科学管理、优化结构、提高满意度等方面着手推动。
对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的科学管理,即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是让这支队伍发展更具专业化的重中之重。当前,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走向全面和深化,经过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文化课教师离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文化课教师的水准还有一定差距,有时这种差距还会变得十分明显。对此,在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应研究建立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培养、培训机制,加强对包括艺术高职院校在内的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培训工作。例如可尝试一种包括培养选送、岗前培训、理论研究、实践锻炼等在内的长效机制。或者可借鉴国外先进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即在保留由师范类院校培养文化课教师的传统基础上,积极吸纳艺术高职院校等用人单位以合作编写教材、适当分配学时等方式共同参与培养任务。
优化队伍结构,首先,是要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基础上优化职称结构。当前,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队伍的素质比过去已经有了极大提高,学历结构也日趋合理,但这支队伍仍然以刚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为主,在他们当中,有超过半数的教师甚至都还不具备中级职称。这与文化课及文化课教师在艺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相匹配。有鉴于此,优化职称结构,以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作风扎实、业务能力过硬的教师充实这支队伍尤显重要。其次,是要优化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是否专业化的一大评价指标,它主要是指教师应该具备的文化课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及其他辅助知识储备等,具体包括所有与文化课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与文化课专业相关的专业性、一般性常识等。在社会各界对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给予更大关注和更高期待的今天,文化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成为了他们是否合格的新指标,而且这一指标越来越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随着信息社会的发达和时代变迁,这一指标体系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对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是要通过各种可行的方式提高文化课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当前,绝大多数艺术高职院校都意识到,通过考核可以激发文化课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但由于考核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考核形式单一、考核缺乏民主化、考核定量弱于定性等,不仅没有达到考核的预定效果,反而伤害了文化课教师的积极性。有鉴于此,艺术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将文化课教师的考核与艺术专业课教师的考核有所区分;将校方主导的教学评价与学生评教相互结合;将文化课教师互评与自评相互结合;等等。如此,文化课教师应有的光芒不至于再被艺术专业课教师所掩盖,文化课教师也有机会成为艺术高职院校所倚重的学科带头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也必然会随之提升。此外,还要从薪酬制度上入手,以现实的物质奖励提升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当前,文化课教师的工资收入主要包括基本项目、浮动项目和补贴项目,一般情况下,教龄相近、职称相同的教师之间在工资收入上没有太大差距。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教学表现、对学科领域以及学校的贡献很少纳入工资浮动标准。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引导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和教学工作绩效与所得报酬相匹配,是艺术高职院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推进课改、加强能力
课改即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课改的主体是教师;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课改为平台。因此,艺术高职院校应考虑以课改为动力,推动课改本身与强化文化课教师专业能力共同发展。
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课程改革除了遵循此类院校及其他课程课改的应有原则之外,还需把握好实事求是、差别对待的原则。所谓实事求是,一是意识到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差,进而制定适应他们能力的文化课课程考查标准。二是要正视艺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不喜欢上文化课的现实,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教育服务对象,科学合理地编制文化课教材、大纲,进一步探索课程教学法和考查评价方法。所谓差异原则,一是意识到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起点不同、离散度比较高,因此针对他们的文化课要注意因材施教。二是看清楚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未来发展途径的差异,例如针对打算毕业后继续升学、深造的学生,文化课教师的教学要求要更高一些,而针对毕业后即从事艺术事业的学生,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能满足学生文化知识结构构建所需即可。
关键词:三位一体模式;多层次;高阶性双融合;要求和建议
一、“双融合”课程改革主旨
近年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学科建设,努力把教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转化为教育实践和教学成果。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下,创新性的提出了构建“双融合”课程体系的设想,并作出了大胆尝试。日前,学院构建的“双融合”课程体系主要把三大门类,通识课程(选修课和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按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互相协作,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学科与学科之间不再孤立,形成具有各个不同学科知识,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育人体系。
二、双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三位一体教学范式的建立
学院将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训,实践三者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构建成完整的文化课教学系统。各门学科根据自己的要求决定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严格遵照教学大纲,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来分配时间和课程,力求单个科目和全体文化课的统一协调。网络课程:学院把公共基础课按照学科的自成体系构建成为网络课程。把各个学科的背景知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后作业,操练等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上全方位表现出来。学生用自己的校园账号登录课程信息中心网站进行预习,学习,并且完成老师在平台上布置的作业。老师在平台上指导,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系统检查学生的有效上网时间。对于作业可以批量批阅或个别批改,给出指导性意见,这样实现了一对一的辅导。实现了学科资源的最大共享。
(二)高阶思维方式在教学中的贯穿运用
高阶是思维能力是指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现代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具备决策,创新,批判性思维,兼容,团队协作,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的能力。从前对艺术生的培养强调艺术和工艺,这就将艺术专业视觉化,具象化,而艺术专业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但包含了文化,艺术的概念,还对人的修养,资质有着全方面的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广博的知识涉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思辨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课老师在大学教育中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修养,养成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教学中实行“专”与“通”的并重,“道”与“器”的并重,培养的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自己独特个性和创作特色的复合型人才。
三、双融合的实施方式
(一)服务式融合
1.课堂,网络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在艺术院校里,文化课是公共基础课,既是学生拓宽知识面,加强人文修养的途径,又是为艺术专业提供宏大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的文化支撑。所以,文化课要改变自己的边缘地位,首先要能体现自己的铺垫,服务功能。做让学生觉得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如语文课可以因地制宜,引进吴文化对历代艺术创作的影响,英语老师可以利用语言的优势推荐很多西方艺术作品和国外艺术界的最新资讯。2.课堂之外的辅助作用文化课老师也有着自己的与学习实践相关的社会资源,可以将学生带到与各种工艺,艺术相关的文化基地,展点参观了解。还可以跟专业老师合作为专业课的工作室,展台提供建议,帮助。也可以将自己在文化艺术界的个人资源引荐给学生和专业老师,为他们开辟一些新的交流路径,例如英语老师翻译专业资料,著作。为系部做口语翻译,为师生作品,展品配英文说明图解等,使优秀作品走出国门。
(二)交叉式融合
其实文化和艺术从来都是不分家的。在教学与科研上可以体现为:1.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有效结合教学内容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紧密关联。在教材的选用和教学过程中,两个部门的老师相互磋商,合作交流,让彼此的课都更有根基,内涵和行业延伸性。2.精品课程,特色课程的建立在这些年的双融合中,学院就专业与文化课结合方面就开了服装设计英语,工业设计英语,吴文化与艺术设计等课程,正式放在系部的排课安排中。学生不单很自然就接受了并且和专业课同等重视。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高校离不开科研,文化课老师在贴近专业课,学习、研究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心得,感悟和归纳总结,这些都可以结晶为科研。
(三)优化提升式融合
1.融合能产生优化产品和经济效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文化元素的加入,将专业实践和文化的地域特色结合起来,进行作品、产品上的创新,提升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例如,英语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引进了大量的文字和设计实例,给了学生很好的启迪,部分学生将撞色,几何学等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设计出了出彩的作品。合作后设计的服装进入了2019年秋米兰时装周展出。2.提升专业作品、产品的内涵和价值,有利于作品立意创新和拔高产品的风格是由设计师自身的资质和品位决定的。而一个设计师在一定阶段的作品风格往往是相对固定的,并且,依靠自身力量很难打破这种固定。那么,文化渗透进专业教学和实践中是有利于设计者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在作品中注入新的元素的。这种情况下的作品,除了文化内涵,背景之外,可能会因为外界的良性刺激,新的灵感与触动的驱使,而迸发出活力与飞跃。
四、对双融合顺利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对行政职能部门的要求
1.政策的制定以及教学资源、硬件的跟上双融合是比较新的尝试,相关的政策、制度还很不完善。要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职能部门首先要让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融合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常态中得以体现,使双融合“合法化”“常态化”“常规化”“有效化”。苏工艺从院长率先倡导和督促开始,各部门纵向,横向都给予了政策的支持。专门给出了拨款,支持文化课老师开设选修课、讲座,带领学生观展,保障了这项计划的顺利,有序开展。2.评估有效评估机制的建立:双融合对以往的教室评估提出了挑战它要求以发展的眼光来逐步衡量教学改革的成效,更注重老师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考核指标在对“量化”的考核的基础上,单项和综合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从较长的一个教学周期来看改革和融合的成果和实际效果。
(二)对专业、系部的要求
系部为双融合搭建平台。如让文化课老师参加部门例会,参与部门日常工作。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专业老师的认同感。开设与文化课结合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把融入与合作作为系部的常规工作来要求和进行。让合作的概念深入到师生心目中。在专业的大型活动、校企合作,校外交流中邀请文化课老师的加入,给他们学习和效力的机会。
(三)对文化课老师自身的要求
1.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增强对专业领域的学习和了解,以适应融合的需求老师们要改变以前只关注自己的专业和专业发展的观点,教学和学术领域是相通相容的。尝试打破旧的教学、科研领域局限性观点,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老师们要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业余阅读、观展甚至旅游、参观都有助于跨界的知识储备积累。2.积极、主动参与专业领域的教学,教改和教学实践活动作为艺术院校的老师,自己的文化课教学和对学生的影响力其实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与专业的合作,双融合的展开其实为文化课老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科研领域,老师们要把握机会,为自己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而主动加强与专业的合作,融合。在教学心得,科研论方面即时归纳、总结、报告和成文,为个人和部门的双融合工作积累经验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