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学科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研究目的
在新课程中,体育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体育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随着对课改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已逐步被一线体育教师所理解和接纳,并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从而使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及本质内涵真正贯彻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将理想化的对未来事物有依据的,合理的想象变成现实中可行的、便于在实践中操作的、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同时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而是一个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如何应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为此,我认为新型体育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教学评价完善方面都要做很大转变。
二、研究方法与分析
(一)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我侧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体育新课程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二条,就是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多年来流行着“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说法,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体育课内容陈旧而枯燥”、“体育课测验繁多”、“体育课上缺乏激情”,还有缺少个性发展、统一僵化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等,与学生在社会上所看到的形形的、充满激彩的体育形成极大的反差。新课标给了我们体育教师最大的创造空间,在课程标准水平目标的管理下,教师和学生可以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来实现自己的水平目标,而不仅限于几种传统的学习内容。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主观需求,要求我们能尽量地满足学生在运动上的不同需求。学生的需求应该和他们各自年龄、认知、身心发展水平等相吻合 ,例如的学生更喜欢追捉游戏,高二年级的学生就比高一年级更喜欢一些带有灵巧性的内容,如长江黄河等,而体育班的男学生就更偏爱一些带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内容,如攀登、对抗、竞赛等,能显示男子汉风采的内容,女学生则更多地喜欢柔和、有节奏或能展示女性特征的项目,如平衡、造型等。学生总是喜欢玩一些适合自己年龄、性别特点的活动性游戏,这种倾向在女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高中女生已处于青春发育期,一些儿童式的玩法对她们来说已经不感兴趣,如果在体育课上常常安排女生去做“跳房子”、“丢手帕”的游戏,女生会觉得很别扭。通过观察,发现高中女生更喜欢玩如“跳皮筋”、“跨大步”之类的游戏,因为这些游戏中带有更多的技巧性,能表现出女生的柔韧性、平衡性、合作性和依赖性。而男生在此阶段则明显地表现出他们的竞争性、追逐性、争斗性和攻击性,愿意做那些对抗性很强的游戏,如“斗鸡”、“贴膏药”、“拍背”之类的游戏,他们希望能摆脱儿童时期的那种过分地依靠集体的做法。结合上面所说的高中男女生的心理特点,再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什么运动项目,都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课堂环境
形成积极的课堂环境,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问题。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练”、“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老师摆布,受老师灌输。学生的技术技能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地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要由以往的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席位”,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就能真正地体现出现代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积极的教育思想,成为主体的助手,成为一个教学活动中的服务者。如在一节以发展速度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上,每一个学生由于各自的速度基础不同、各人的运动能力不同,因此,要真正地促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速度,教师可以允许每个人采取不同的练习手段,如腿长的研究在步幅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步频;腿短的则在自己快速步频的优势下,努力提高步幅;跑得慢的可以发展腿部力量;跑得快的也可以发展反应能力。有的学生提出希望通过球类活动来发展速度,也有人愿意利用跳绳来发展速度,在课的发展速度目标的约束下,每个学生都能采取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来达到目标,教师既可以起咨询作用,又可以起辅导作用,在这样的课上,可以说学生是有了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三)通过改变学习评价方式、方法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积极的课堂环境,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对话方式、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里同时也明确了体育评价不只是对学生进行甄别、选拔,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总是通过言语来表达。以前我们总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学生的某些缺点和不足。如有一个学生在做山羊分腿腾越时,跳过去的动作很勉强,腿有些弯,我们会说,“动作质量不高,腿明显弯曲,腾空动作不明显,没有达到及格标准。”但是今天我们会这样说:“某同学今天已经能够跳过山羊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如果你能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再注意一下腿的伸展,动作就更优美了。”这样学生是否更容易接受?同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常常倾听学生发表的不同观点,能够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知识的缺陷,利用学生中一些有特长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做法更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发表的观点如果能得到教师采纳,自己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学生那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课堂安全感会促进体育课堂的有效学习。
三、结论与建议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只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健康的人。这给我们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家玛雅科夫斯基说:“你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教师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这样的榜样”。学生能否成才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素质水平。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师必须从各方面提高,转变理念,提高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的学生。所以新课改的脚步刚刚开始,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改进完善。我建议上级部门在尚好时机的今天应该大力支持体育新课程改革工作,体育教师应迅速转变课堂教育理念,切实贯彻和执行新课改的政策和方针,使学校体育在短时间内跨上一个新台阶,达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C].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季浏.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教师用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于松峰.体育教学[J].2012.01 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S].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3.
关键词 新体育教学 实践创新 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锻炼已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不自觉中,“健康第一”这个理念已成为当今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识。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成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各种良好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更要在学生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自身富有教学艺术的手段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帮助他们强健身体、陶冶情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坚持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科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没兴趣,学生学无乐趣。而新课程则以“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前提,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要改变那种只重技术教学和体质训练,而忽略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片面课堂教学论。课堂教学中,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智力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做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有心人,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还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模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而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开展课程学习的过程。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要能蹲下来看学生,要想法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体育教师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要对他们充满期待。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体育教师眼中的一些差生往往只是某方面外在因素较差,而在意志品质、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则可能很出色。体育教师要能欣赏到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对那些体育基础较差或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要区别对待,要发动大家关心他们,避免在竞赛、游戏时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要相信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只要得法,人人成才。“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但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四、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创新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区别于过去只注重身体的发展而忽视适应社会环境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客观实际。新课程的目标体系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教师的理解与掌握,并创造性地处理和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儿童喜欢的反映时代特征并贴近他们生活的教学方式,力争教学方法游戏化,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五、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标;教育理念
新课标对于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从世界教育改革的情况来看,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其共性特点是强调人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方面尤为重要,没有强健的身体就会一事无成。这里就足以看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也不是以课本内容为主的授课模式了,而是将学习融入活动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要很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改变初中体育的现状,构建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教学依旧按传统模式进行。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缺乏对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更没有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
2.教材对体育技能培养的内容较多,忽视了对学生热情的培养。体育课的教学仅仅是要求学生完成某些项目,掌握某些技能,进行一些机械的训练,学生往往感觉很乏味。
3.教师在课堂上以统一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
4.体育教学标准“同一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不均衡,学生的体质、技能差异很大。而我们的体育教学却是同一个标准,在同一堂课上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却“吃不了”,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5.单一的考核评价标准不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在统一标准的考核面前,对于身体素质和技能好的学生来说,觉得太轻松。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技能不好的学生只能使他们见体育课生畏。
二、改变体育教育理念构建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
1.改变体育教育理念。改变体育教育理念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和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充分认识传统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认识为什么把原来的“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要确立健康第一、素质为先的体育教育新理念,按照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其复杂性,要在理念上、实施策略和具体方法上加以变革,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检查和监督落实新标准的实施情况,指导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新问题,严格要求学校按规定开足体育课的课时,确保学校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体育课教师都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首先,要学生明确一节课的要求,老师讲完理论就进行一番示范,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讲解、示范完成练习,导致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有的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做一下,有的不愿意做,这样的学习效果差距较大。新课程标准的体育课应该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开放式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3.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胸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初中可以在基础体育授课的前提下,设置体育兴趣班,根据学校条件,将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填报志愿进行分组教学。这样的教学组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改革评价方式尽量使评价多样化
【关键词】载体;转变;教学;传统观念
1.教育与教学的主体,任何时候都少不了教师和学生两大载体
1.1教师改变“自我”
1.1.1教师由原来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新课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平等位置,教师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潜能,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结果的评定,使学生具有自觉性和自信心;
1.1.2教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新课改观念强调,教师不再在课堂上以多讲题、多问题、多考察为形式,而是打破格局形成民主,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
1.1.3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着:新课改要求一改过去那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位置关系,而是要以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精心设计,赖心引导,使学生质疑时探究、探究时思考、思考时学习、学习时解答,从而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1.4教师由原来的教学者变为研究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在上过每一堂课后,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全部内容进行反思,研究而总结出经验、措施和策略;
1.1.5教师由原来的执行者变为决策者:新课改的理念是强调因材施教的重新研究、运用和发挥,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不是一味的执行教学任务、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而是要多策略的灵活性的实施用好教册,在不同层次上层面上掌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1.2教师学会如何“认识”学生
1.2.1学生需要发展中认识:每一个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教师应当正确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密切的关注、有效的发展、规则的促进,使学生愉快的健康的成长;
1.2.2学生需要了解中认识:每一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因材施教的实施用运,必得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由于遗传来源、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生活阅历的绝对不同而差别很大,掌握这些宝贵财富的目的,为发挥特长优势和改变不足为目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
1.2.3学生需要教育中认识:新教改要求教师要时刻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及时沟通、必须在教育教学中认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传统教学的陈旧观念造成很多弊端及其改变策略
2.1很多弊端
2.1.1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只能按照教学程序学习考试升学所必须的知识;
2.1.2轻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只能听取名词解释、跟老师背诵习题答案和做大量的应试习题;
2.1.3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备了很多教案、讲了很多内容,但是不知道学生学了多少知识;
2.1.4社会效果太差:学生在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要历时三年,所学习的内容包含法制纪律、理想情操、伦理道德、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等,应该说是“能够适应社会现状的需要”。
2.2改变策略
2.2.1教学要研究:似乎看起来“研究”二字不是一线教师的“职责范围”,但是细细思考“研究”就是“更加深入细致的学习”――
2.2.1――1提高自身素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是获得、懂得以及知道更多知识的基础,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先决条件;把教册读通找出重点精华、把资料找多寻出参考价值、把教案写好总结真实有用;
2.2.1――2关注时事政治:课本的思想政治内容似乎是固定不变,而时事政治则是一个地区、国家以及世界随时随地发生,具有生动性、联系性和影响性,地区的、国家的、国际的,既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促进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副食品”;
2.2.1――3综合运用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把案例融于理论实践让学生思考、质疑和讨论,教师可以在学生“突破”思维的“闪光点”中获得方法、取得经验、得到研究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2.2.2教学要探索:探索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也是“沙里淘金”的方式方法;
2.2.3教学要创新: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说教,或单纯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2.2.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论书本知识、教学参考或者网络资料,都属于理论范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细掌握了就应该付诸于实践;
2.2.3――2时政与兴趣相结合:时事政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学生了解这些就能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的浓厚兴趣,但是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2.2.3――3写作与爱好相结合:真正热爱写作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果把所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用来指导写作,那么他的写作一定很优秀;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本编辑了很多阅读资料,就是引导学生提前阅读、自由思考、实践写作、提高兴趣爱好、实现学用结合。
3.《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起着中介作用,同时也是主要作用
3.1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来选择:教学目的和要求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方法是为其服务的,因此,选用的方法必须与其相适应才能行之有效,当然这种方法不是唯一的,还要根据课堂实际,以“一法为主,多法相助”为原则进行选择;
3.2适应教材内容的需要:教学方法受教材内容的制约,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可能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在掌握好教材的特点后,再选择;
3.3切合学生的实际,体现学生主人翁特征:《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要具有针对性、注重全面性和思维合理性,这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3.3.1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正常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道理和道德概念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3.3.2要针对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是道德观点的讲解能够被学生接受;
[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实效 提高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教师面临的问题。高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打算将其理念、方法渗透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新方法、新理念,也提高了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老师有必要积极探究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终身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固然高中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外语教学法及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但对于不是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是有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性。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只有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做出正确的决策。只有永远置身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前沿,密切追踪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新观点、新方法、新活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当然形势所迫,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要终身学习。教师的知识面越宽,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
二、科学使用教材,整合教材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地、有效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恰当的取舍或调整。我相信在教学实践中,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我们越来越体会到的整合教材的必要性。就像一些专家所言即是:对教材内所有内容不能平均用力,对于课文内容,有的可精讲,有的则应略讲;教材内练习题应选做,甚至可换为较浅显的问题,代之以具有开放性、激励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加大学生的活动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高中英语的兴趣。
三、改进备课方法,准备应急预案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英语教师的备课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确定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目标,既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标,也包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准确地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已有的知识水平,选准课堂教学的切人点;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适合教师自身知识特点的教学方法。
四、优化课堂结构,增强时效性
课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阵地,课堂结构是否严谨、科学、有效,不同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环节与环节之间是否紧凑都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应采用如下方法:
1.优化结构,环环相扣
教学结构严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的连接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要恰当合理。在转换之间,教师的指令要清楚、明确。课堂教学过程要富有变化色彩,教学环节层层相扣,结构严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不断的期待。如果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准点的处理缺少层次,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优化环节,合理取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取舍,从而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更顺畅。例如:有些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不太紧密,检查复习可有可无,复习旧知识的环节就可省去;有的新知识在复习旧知识过程中很自然地引出来了,如果此时插人导人新课这个环节就会显得生硬,会打乱学生的连续思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时的导人新课的教学环节可以省去;如果在一节课上学生学得很好,理解和掌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并且下课铃已经响了,也可以把全课总结省略。
3.优化时间,加快节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关键是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有效地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这要求英语教师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不必要的说明解释,这就等于增加了有限的时间,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同时要正确、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密度。
五、改进方法,提高实效性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采用适当、合理、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1.复习旧知识,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对旧知的复习应当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有时还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复习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扫清障碍,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教师在安排复习时要做到精练和实用。精练就是要精心挑选复习内容,即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复习不要面面俱到,复习内容的确定不是依据教科书和参考书,而是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教师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而定。
2.巩固新知识,注重实效性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后才能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举一反三。课堂练习一要及时,即在教学中要力争做到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反馈;二要高效,即练习习题必须精心挑选,要有针对性,而练习内容的设计要紧紧扣住知识的本质以及容易引起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尽量做到举一反三,避免面面俱到、贪多求难的倾向。
总之,高中英语教师要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只有终身学习、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化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够做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改进备课方法,积极优化课堂结构及教学方法,使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方法新颖、手段丰富、结构严谨、精讲精炼、时间紧凑、效果显著,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才能与时俱进。
关键词:CDIO 高等教学 课程改革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四个字母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 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
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CDIO理念教学
2009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充分考虑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和IT 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针对学院IT 专业的设置情况,对CDIO做了创新,构建了具有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 “能力”指标体系。 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种能力,分别是: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应用创造社会价值。根据市场对IT人才的能力结构需求,确立培养计划及目标,制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三、CDIO教育教学理念下的《立体造型》课程改革实践
《立体造型》是一门动画专业核心主干课,其课程主要内容是卡通立体造型设计、卡通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及技巧,认识设计与工艺手段的关系,包括玩具、模型及相关的造型规律和制作方法,立体造型的市场应用等。
《立体造型》传统课程模式是教师统一讲授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做出自己想要的动画立体造型形象。这种课程模式的弊端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做出的动画造型作品整体来说较为分散,并且课程作业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后续应用。
改革后的《立体造型》课程从应用性、实用性出发,先将《立体造型》课程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相对应,采用反向推倒的模式,剖析《立体造型》课程存在的必要性、课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课程要培养学生未来岗位应具备哪些能力,并且能力点和知识点要与今后工作岗位对应,然后将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重新设置,分成主要知识点能力点及次要知识点和能力点,将这些能力点贯穿到课堂内容中去。教学理念是“以项目为导向”,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将虚拟项目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能力。改革后的《立体造型》课程大纲思路如下:
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构思(C)、设计(D)、实施(I)、运行(O)。
1.构思阶段(C)。教师讲授立体造型的课程内容、概念、与雕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立造型创作的要素、原则及思维方式立体造型的观察方法及制作流程规范等。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创作小组,每组设一名组长。每个项目小组完成一个剧本包括人物角色设定、剧情发展等文字设定,并搜集、整理、归纳相关资料,撰写一份项目策划。在项目策划中体现通过本章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立体造型的理解,了解课程的意义及培养哪些能力。
2.设计阶段(D)。教师讲授动画造型设计要素和方法。每个项目小组完成一套角色形象的创作稿的概念设计,含有设计草图、等比例稿、角色比例结构稿、色彩设定稿、动态设定稿、服饰设定稿、道具设计稿等。
3.实施阶段(I)。教师讲授动画角色模型的创作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期的动画设定,包含动画主、配角角色模型制作,动画道具制作,动画场景模型制作等。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意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总结经验,杜绝各种形式的临摹与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作品质与习惯。
4.运行阶段(O)。学生可以将《立体造型》课程中的作业成果运用在《定格动画》课程中,拍出一部完整的定格动画片。通过调整课程,使课程之间有效地衔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更加顺畅和得心应手,同时也体现了《立体造型》课程的良好运行。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学生学习效果反馈
教师以集体点评的方式对每一组指导和点评,学生针对遇到的问题提问,教师进行答疑。学生根据项目作品展开讨论,并针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并对学习效果、学习心得进行分享和反馈。学生的分数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标准一,教师根据每组项目完成质量给出分数。平时成绩标准二,每个项目组组长根据组员的工作态度和项目实施情况给出分数。将两个分数进行综合得出学生的平时成绩得分。期末考试采用项目成果加答辩的方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答辩的形式。
改革后的《立体造型》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
1.以TOPCARES-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以“项目为导向”组织教学,通过任务驱动,将动画立体造型制作流程引入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等、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运用启发引导、任务引领、问题导向、分组讨论、协同教学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2.注重启发式教育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列举大量实例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制作流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丰富,如课件、案例、网络资源等等,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与教师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
3.成立多方考核与评价小组。结合课程实施过程,从知识掌握、能力水平、态度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将学生分组,2~4人一组,以组为单位完成不同的岗位职责,以课堂边讲边练及项目组研发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
五、CDIO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和前景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培养层次、结构和人才类型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导致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不能均衡发展,工程知识和动手能力差,缺乏敬业精神,毕业后不能较快适应工作。如何让培养出的学生适应市场需求,如何让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现教育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CDIO作为一种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代表了国际工程教育的最新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开放的模式,CDIO教育教学理念也许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各个学校和专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以及专业特色,对教学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CDIO尽管在很多国际高校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在其历史还很短,实施过程中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研究回答,要不断进行完善,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模式,采取多种多样的实现方式,有充分的发挥空间。CDIO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真正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于大量创新型的人才的需要,“学以致用”,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字: CDIO模式和理念;软件工程;课程改革;教学做一体化;建构主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7.056
本文著录格式:[1]陈巧莉.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做一体化软件工程课改构思和实践[J].软件,2313,34(7):148-151
0 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学习模式,是对以课堂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改革,CDIO思想源于早期的建构主义思想。俗语说,“观念更新通百变”,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机构,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中国教育部也十分重视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给予了一定经费支持。我院在《C#程序设计》和《项目教学》两门课程中首先试行[1],效果比较满意,并推广到《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之中。
1 CDIO理念的全局意识
CDIO是英文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首字母的缩写,它是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改良乃至终结废弃的生命全过程,CDIO工程教育理念就是要以这个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所以我们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也尝试引入并实践了CDIO工程理念的实施,软工课程作为软件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其工程性更加突出,引入CDIO模式和理念及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对于培养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各种类型的软件开发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CDIO的基本内容包括“1个愿景”,“1个大纲 ”和“12条标准”。“1个愿景”是指CDIO教育在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背景环境下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个愿景的突出特点是:教育是基于明确的、经利益相关者确认的专业目标和学习效果目标;学习效果目标通过一系列一体化的学习经验来实现。“1个大纲 ”,是指对学生4个层面的能力要求,包括:一是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二是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能力;四是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的能力。“12条标准”是指对是否实践CDIO教学理念的判定标准,对培养计划、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和学生考核等方面进行指导。
要达成CDIO理念的全局意识,还要做到上下级想法一致,才能获得成功。首先领导层要有CDIO的认识和规划,其次,教师要拿出CDIO实施的方案和行动,第三,学生要主动参与CDIO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并能提高对本课程学习的效果,从而对以后的就业活动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并在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良性支持CDIO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热潮,并推广到其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之中。
2 一体化培养模式和实施计划
一体化培养模式包括CDIO的全局一体化培养方案和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方案两种形式。CDIO的全局一体化培养方案包括的具体计划内容有结构化的分析-设计-编码实现-运行测试和维护的CDIO及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编码实现-运行测试和维护的CDIO两种实现类型,具体针对具体的项目案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灵活选取。
而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方案是在CDIO的全局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教、学、做”一体化,是指“教、学、做合一”,即教中有学和做,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和做中有评价。我院正是籍于这样的思想将软件工程的教学与工作环境尽可能融为一体,宏观上一体化实施基于CDIO的教学做一体化全过程,并遵循“讲练结合、边学边做,融理论于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原则,让“教、学、做”尽可能一体化进行,这样,学生不仅技术逐渐学会了,技能也得到了不断加强。
教学做一体化培养计划具体内容是指从软件系统的立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到系统维护的整个项目开发周期,经历着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全过程,正好和 CDIO的理念和主旨不谋而合[2]。项目的开发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和个人专业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流和团队能力及软件工程系统综合运用能力,而这四点正是CDIO大纲中的四条所要求的。具体:①CDIO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过程正好体现了CDIO 学中做的思想;②复杂抽象的软件工程系统中的原理、方法、技术的掌握则体现了教中有学和做及学中知的思想;③基于软件工程环境的团队合作和交流则体现了学生共同学习。即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思想;④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C、D、I、O系统的能力,可以提高和评价一个人的综合运用能力,即个人能力。则体现了学和做中有评价的思想。
3 如何实施CDIO的理念和模式到软工教学中
软工课程教学改革是在案例项目教学的驱动下进行的,以案例项目的开发贯穿整个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之中。并在案例项目的驱动教学中完成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教改成功的关键是在CDIO理念提出的12条标准(见表1所示)的指导下逐一进行的。为此,课改的方案和实施策略具体如下。
3.1软工课程的定位目标要明确可行
软件工程课程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群中占具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属于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先行和同开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基础》、《C语言》、《VB程序设计》等;同样,对其他专业课程(如《C#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J2EE》等)及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学习和开展均有指导作用。而且软件工程课程对学生毕业后的工学结合就业岗位都有不同程度指导作用,也就是说这些岗位都有可能用到软件工程的理念和模式指导相关实际工作的开展。
根据本课程的要求和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企业岗位要求:软件公司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对项目有宏观认识,不仅有基本的分析设计的技能,还要有遇到问题多层次、多角度、灵活地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仅需要在技术方面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4]。我们制订了如下保障措施:一是教材的选取要合理合需:教材是课程的基本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师实施项目化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早先选用过的教材有《软件工程实用技术》、《现代软件工程》等,这些教材要么太抽象不便于理解,要么缺少案例项目的指导,不便于驱动理论和实验教学或实训教学的开展,为此我们编写并出版了基于CDIO理念和模式的项目化教材《现代软件工程技术》,该教材围绕一个真实的案例项目——高校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展开教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软件工程课程所涵盖的所有知识点,并将理论知识点介绍和建模实训技能训练进行了有机结合,融CDIO理念和“教-学-做”三者为一体,符合软件蓝领岗位能力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项目教学的实施尽可能在多媒体一体化教室开展;三是要让学生选择一些配合项目教学需要的必要的软件工程参考资料
3.2完善好课程标准及相关教学计划
传统软件工程教学的弊端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已不能满足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教学的需要;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能力,与高职学生的喜欢操作性相悖,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社会和工业界的要求。另外,由于大部分工程师的学习都是从具体到抽象,例如:从操作ROSE软件到理解ROSE理论概念;又如,对于刚上大学的高职学生缺乏动手能力,设计(I)-实现(O)活动及其它形式的体验式学习可以为学生建立认知框架,对于学生学习软件系统和过程的构建能力,及对加深技术知识的理解均有积极的作用,这样的学习方式称为“建构主义”。其含义是指: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5]。
其具体思想是:1)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即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旨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与传统教学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2)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经验学习理论,正是植根于建构主义和认知发展理论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为CDIO教学模式提供了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3)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CDIO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方法意义指导,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应该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其作为知识的生长点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4)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方法是CDIO 12条标准形成的基础,CDIO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影子 [6]。按照以上指导思想,我们制定并完善了《软件工程》课程的课程标准(其中创设了10个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参考课程组编写的《现代软件工程技术》教材,制订和完善了软件工程的理论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计划,使学生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3.3不断提升教师的CDIO能力和教学能力
为了开展好软件工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主讲任课教师必须要进行好CDIO的工程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培训才能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也包含了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培训及相关教学能力方面的提升。除前已述及之外,在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模式中主要推介了三种教学方法值得任课教师的重视:
3.3.1“支架式”教学: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思想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它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①搭手脚架;②进入情境;③ 独自探索;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本方法适于软件工程理论和实验教学。
3.3.2“抛锚式”教学:本教学思想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基础之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它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即“抛锚”);③自主学习;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本方法适用于软件工程案例项目教学、实验和实训教学。
3.3.3“随机进入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识理论”。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其知识迁移能力。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呈现。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呈现基本情境;②随机进入学习;③思维发展训练;④小组协作学习;⑤学习效果评价。本方法适于软件工程实验和实训教学。
从上述三种教学方法中不难看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方法是CDIO 12条标准形成的基础,CDIO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C-D-I-O)都渗透着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背景。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意旨与CDIO大纲对学生的4个层面的能力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3.4课程的重点难点明确,并有可行的解决办法
3.4.1让CDIO的理念走进课堂,课程的理论教学架构的确定
本课程在软件技术专业每学年开设一次,课改为尽可能在一体化教室进行,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边教边学边建模的方式和基于案例项目的CDIO及问题情景导向学习(PBL)的教学模式,即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其中,理论教学共计64~78学时,每周6个学时,其中有22个实验(即岗位训练)学时,可用于“做中学”和“学中做”训练,其余42~56个学时用于“教中学和做”(即理论融合实践)的教学和训练。课程的重点是软件开发模型的正确选择,Visio或ROSE建模方法 ,结构化的 (分析、设计 、编码 )方法,面向对象的 (分析、设计、编码) 方法,软件体系结构及软件重用,软件测试和维护,新型软件开发方法,CDIO各实践环节。课程的难点是课程丰富的工程经验要求与学生缺乏工程体验及行业背景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建模、软件项目管理和CDIO实践环节等方面。解决方法是:一是通过项目案例教学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具有感性认识。二是通过启发式和PBL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互动精品课程学习网站和丰富生动的PPT,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学习。三是软工课程与C#及项目一体化教学的区别是前者理论抽象性较强,工程应用性较弱,需要在实践中多具体化到案例项目和所用到的程序设计语言。四是通过 CDIO人才培养模式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加强软工实验训练环节,并进一步践行“教-学-做”一体化过程。最后通过让学生到企业调研和生产实习,促进对社会、市场和技术的真正理解,逐步解决学生缺乏工程体验及行业背景知识的问题。
3.4.2 让CDIO的理念走进项目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架构的确定
高职软件工程课程实训大约30多个学时,用于案例项目“教学做一体化”训练和实践训练,基本采用边教边学边做项目的实际训练方法和基于案例项目的CDIO教学模式,即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实践教学活动用于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及原理的理解,着力培养学生以下能力要求。
①系统分析能力:通过案例项目实践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描述和建模能力,使他们能够系统地完成由现实到抽象,由抽象到设计,再由设计到实现环节的转换。
②工程实践能力:推行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及建构主义方法,让学生实际经历和实现软件工程过程的各个环节,学习并掌握软件工程理论、方法、原理、技术、工具和过程。
③交流、表达与文档撰写能力:学生要善于与团队成员及客户进行沟通,并能正确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能规范地完成相关文档的撰写,利用业界主流的建模工具来进行表达。
④自我学习能力:案例项目的实训教学也培养了学生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项目开发实践中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师徒传帮带的关系,能为今后工作奠定良性基础。
⑤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实现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设立项目经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为今后实施大型软件工程项目奠定基础。
⑥不断创新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通过案例项目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并能应用到所开发的项目中,从而加以实现。工程实践总会有需求与条件变更,市场运作必定要面对许多困难与风险。通过设置障碍、变更需求等方式,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心态,以便应对危机化解难题[3]。
3.5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考核和评价
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实训项目考核及期末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项目实践占30%,期未考试占50%,项目实践要求学生按小组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项目模拟,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
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过程评价、组员之间相互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学习中做出的贡献及是否达到案例项目建构的要求,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采用前面考核方法和教学评价结合的方式,软件工程教学必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能够完成所选定项目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期末考核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合理,考核目标与培养目标也能取得一致的要求。
4 结语
总之,CDIO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中的试点是成功的,在软工课程教学中,其中的C代表构思(即系统分析),D代表设计(即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I代表实现(若不能实现,要测试到系统实现为止),O代表运作(若系统运作不正常,维护到系统正常运作为止)。C-D-I-O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教师和学生同等重要,但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强调各有侧重:CDIO思想对于学生更强调I和O;而对于教师则更强调C和D,及部分I和O。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的作用,能为更多的高职院校的软件工程及其它课程的教改提供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巧莉,宫护震等.基于CDIO的教学做一体化课改和实践[J],软件,2012,33(12)
[2]李莹莹,孙全玲.CDIO理念下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教学改革方案的探讨[J],福建电脑,2011,(12)
[3]李彤,赵娜.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1)
[4]石冬凌.结合CDIO理念的“做中学”—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3)
关 键 词:体育法;体育法学概念;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固有体育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2-0001-04
近年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体育法学(sports law)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什么是体育法学”成为争论的热点之一。体育法学概念是体育法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决定着体育法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因此,深入探讨体育法学概念,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对于丰富体育法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十分必要。
1 国内外关于体育法学概念的几种观点
目前,国际体育法学界在体育法学概念和体育法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问题上主要有3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不存在体育法和体育法学学科。Grayson,Edward[1]认为,“不存在法学意义上的体育法。简单地说,它没有法律基础,普通法和平衡法的概念中没有专门与体育有关的概念。应用于体育中的各种法律与应用于其他任何社会领域的法律没有什么不同。”这种观点认为,在法学体系中没有专门的体育法,法律对待体育与对待其他任何领域一样,一旦触及到法律,法律就会行使其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法是使用不准确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各种不同的法律在体育中的应用,是体育与法(sports and law)的结合,而不是独立的体育法(sports law),因此也就不存在体育法学学科。
第二种观点认为体育法已经存在,体育法学学科正在形成过程之中。根据Burlette Carter 的观点,“体育法学正处在令人鼓舞的挑战性和变化性的过程之中,这个过程伴随着不断增多的法学学派关注体育问题和不断增加的参与者、组织机构以及社团体育法规。这些发展会更好地构建正在出现的这个研究领域。体育法学将会逐渐由‘没有讲义的课程’成为被广泛认可的独立的重要法学领域”[2]。这种观点与完全否定体育法和体育法学学科存在的第一种观点不同,认为体育法律法规已经存在,体育法学学科正在形成之中。随着法学对体育的关注、参与研究的学者不断增多,体育法学将会快速发展并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第三种观点认为体育法学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Simone Gardiner[3]认为:“体育法学是一个综合的各种法律相互关联的法学学科,它涉及到诸如合同、税收、雇佣、竞争和刑事等法律领域,专门的法规和判决案例已经得到发展并将继续。作为一个有很多专门人员参与的学术研究领域,现在正是接纳这个新的法学领域即体育法学的时候。”Matthew等[4]认为:“不管用什么术语,‘体育法学’在法学的学术领域中具有一席地位,它挑战法律问题,涉及多门学科,关联诸多社会要素,并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兴趣。”Mark James[5]认为:体育法学“是体育与法的相互作用,它用法、法律原理和法律程序来解决体育的争端,并在体育的治理、参与和消费方面发挥作用。”上述观点表述了构成体育法学的主要内容,指出了体育法学学科的综合性和独特性,强调体育法学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独立学科。
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注重法院判决的体育案例和一般法律在体育中的应用,这是造成一些学者否认体育法和体育法学学科存在的原因。然而,以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十分重视体育法律、法规的成文法制定,因此对于体育法和体育法学学科的存在不存在质疑。
滨野吉生[6]认为,体育法学是“对体育法进行专门研究的学术领域,是以体育科学与法学、特别是教育法学为中心,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学问。”他主张体育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法律在体育中的应用及解释构成了体育法学的重要内容。但这些法律不能代替体育法,体育法有其独特的法律体系。
千叶正士[7]把体育法学定义为“关于体育法即与体育相关法律的学问。”他认为,体育法学不仅是关于日本《体育振兴法》等专门体育法的研究,也是对所有与体育有关的法律进行研究的学问。
姜仁屏、刘菊昌[8]认为:“体育法学是以体育法及其体育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
于善旭[9]认为:“体育法学是研究体育法律规范和体育法律现象以及它们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的法律科学。”
董小龙、郭春玲[10]认为:“体育法学是研究体育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它属于法学范畴,与法学的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它属于法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因为它以体育法律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认为体育法和体育法学学科已经存在,但究竟如何准确把握体育法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仍然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理论难题。
2 体育法学概念的内涵
体育法学的定义是揭示体育法学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根据逻辑学中“种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定义,为了准确把握体育法学概念的本质属性需要从属概念和种差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首先,从属概念的角度来看,上述观点的表述中有“一门学问”、“学术领域”、“新兴学科”、“综合体”、“交叉学科”、“法律科学”、“法学学科”等。我们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问”、“学科”、“科学”这3个概念,并了解其基本含义。简而言之,学问是指系统的知识;学科是指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的知识体系构成不同的学科;科学是指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从这3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来看,其相同点是均有知识体系的含义,其不同点有以下两点:第一,学科含有知识体系分类的含义,尤其当今国内外学界对学科内涵的理解更为丰富,它不仅仅停留在知识体系分类上,还含有科研队伍、学术成果、条件保障、运行机制等要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由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可以形成一门学问,但不一定能够形成这门学问的学科。换句话说,当一门学问发展到一定阶段,满足了学科的要求时才能形成学科。正因为如此,至今还有些西方国家的学者认为,体育法学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尚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从目前国内外体育法学的发展实际状况来看,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体育法学学科;俄罗斯、印度、巴西、希腊等发展中国家的体育法学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我国的体育法学经过20多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第二,科学本身就是知识体系,而且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体育法学属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范畴,较少涉及自然科学。
另外,上述观点中的“学术领域”、“新兴学科”、“综合体”、“交叉学科”是对学科特性表述,其中体育法学是交叉学科的观点已经被体育法学界普遍认可。然而,将体育法学的属概念定位于“法律科学”或“法学学科”的观点有待商榷。第一,体育法学的母学科是法学,将其归属到法学学科或法律学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按照这个道理,那么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诸多学科都要回归到其母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体育学就会面临解体的局面,不利于体育学科的发展。第二,这种将体育法学归属到法学学科本身也有理论缺陷。因为既然已经认可体育法学是交叉学科,那么,我们认为它既可以归属到法学也可以归属到体育学,这并不矛盾。例如,体育社会学既可以归属到社会学科,也可以归属到体育学科;体育产业既可以归属到经济学科,也可以归属到体育学科等。如果我们从定义上一定要明确归属到某个学科,不仅理论依据不够充分,还会在实践上不利于体育学科的发展。鉴于以上分析,从国内外体育法学发展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体育法学的属概念使用“学问”一词比较妥当。
其次,从种差的角度来看,上述观点中有“体育法”、“体育法律规范”、“体育实践”、“体育法律现象”、“发展规律”、“运行机制”等。种差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准确地界定体育法学概念的种差才能准确地把握体育法学的本质属性。第一,在以上的表述中“体育法”与“体育法律规范”有相近的含义,因为体育法律就是由反映法律关系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体育实践”与“体育法律现象”的含义相近,因为体育法律现象一般是指体育实践中的法律现象。在这两对近似的表述中我们选取“体育法”和“体育法律现象”。因为体育法比体育法律规范能更全面地涵盖体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另外,从体育法学的角度来看,体育实践的外延太宽泛,而体育法律现象比体育实践更明确,更具有针对性。第二,人们在对一门学问进行定义的时候经常用到“发展规律”一词,但究竟“发展规律”是什么却不太清楚,好像是一个终极追求的目标。考虑到上述体育法学定义中已经含有“研究”一词,其本身就有探求事物性质和规律的含义,可以替代比较宏观,空洞的“发展规律”。第三,关于“运行机制”,体育法和应用于体育法律现象中的法律既有实体法也有程序法,程序法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了实体法的运行机制;同时体育实践中的运行机制,如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机制、体育社团的运行机制等,凡是涉及到法律关系的均可包含在“体育法律现象”之中。因此,“运行机制”作为体育法学的种差可以忽略。第四,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体育法学的种差里应当加上“应用于体育的法”这一表述。因为,无论是普通法系的国家还是大陆法系的国家,一般法律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构成了体育法学的重要内容。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体育法学概念的种差选择“体育法”、“应用于体育中的法”和“体育法律现象”比较妥当。在明确体育法学属概念和种差的基础上,我们如下定义体育法学概念:体育法学是研究体育法和应用于体育的法及其体育法律现象的一门学问。
3 体育法学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11]。体育法学概念的定义反映了其内涵,同时也就确定了其外延。体育法学概念的外延是“体育法”、“应用于体育的法”和“体育法律现象”。
1)体育法。
这里的体育法(sports law)是指直接以体育为内容的法律,主要包括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和固有体育法。国际体育法是指由国际组织和国际体育组织制定的体育法律、法规。例如,联合国大会制定的《反对体育领域种族隔离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体育运动国际》、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奥林匹克》、《反兴奋剂公约》,以及国际各单项体育协会制定的章程等等。国际体育法是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或国际体育组织之间法律关系和法律行为的法律规范。国家体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育法律、法规。例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日本的《体育基本法》,美国的《业余体育法》,法国的《体育振兴法》等等。国家体育法只能以本国的体育法律关系作为调整对象,规范本国的体育行为,在法律制定国内发生法律效力。固有体育法是指体育本身内在的、调整体育行为的法律。固有体育法不是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法,但作为“活法”(living law)却在体育的实践中发挥着实际的规范体育法律关系和体育行为的作用,它是体育本身赖以存在的法,主要包含体育规则、体育社团的规章和体育理念。
2)应用于体育的法。
应用于体育中的法(sports and law)是指应用到体育中解决法律问题的一般法律。这部分法律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成文法,是指明文颁布的一般性法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教育法、国家赔偿法、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等。当这些法律与体育发生关系时,关于这些已经颁布的成文法的解释、探讨和应用则构成了体育法学的重要内容。另一种是不成文法,是指没有明文规定的法律,主要包括习惯法、判例法和条理法等。这些法律在体育实践中发挥着实际作用,是构成体育法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3)体育法律现象。
体育法律现象是指由体育实践中的各种法律关系而产生的可感知的法律问题。体育法律现象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广泛性是指体育的各个领域和体育的相关领域都存在法律问题;多样性是指体育实践中的法律现象涉及诸多领域,其问题的性质和内容多种多样;可变性是指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体育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会产生出各种新的体育法律现象。体育法律现象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可变性为体育法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已经出现的法律问题,发现新的体育法律问题,解决体育实践中的法律问题。
4 体育法学的研究方法
如上所述,我们把体育法学的属概念界定为是“一门学问”,而研究方法是构成“一门学问”的必要条件。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相同的对象可以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如用生理学的方法和生物力学的方法研究运动中的人,就会形成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同样,相同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的对象也可以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如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运动员和普通人,就会产生运动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由于体育法学是法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多种研究方法来完成其研究任务。在这些研究方法中既有其本身独有的法学研究方法,也有人文社会科学通用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如下:
1)法律解释方法。
法律解释法又分为文理解释法和论理解释法两种,前者是重视对法律条文词义的解释方法,后者是重视对法律条文立法目的、条理的解释方法。通过法律解释,在法律尚未修订的情况下可以扩大或缩小法的适用范围。作为体育法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各种法律,尤其是通过对国家体育法的解释,使其更好地适用于体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为解决体育中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依据。
2))法社会学方法。
法社会学方法是以社会生活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软法为研究对象的法社会学理论为依据的研究方法。法社会学是已经为法学界普遍认可的成熟的法学理论,以此作为体育法学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国际体育法、固有体育法等问题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3)法哲学方法。
法哲学方法是从哲学的视角对法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的法学方法。法哲学作为体育法学的研究方法,为研究体育法的本质问题、体育法的价值问题、体育权利、义务等问题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4)比较法学研究方法。
比较法学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国内外法律、不同地区之间法律以及各种不同案例等进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法学研究方法已经成为法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此作为体育法学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中外体育法律制度、体育法律问题的比较分析,借鉴先进经验,汲取失败教训,丰富体育法学的理论。
5)判例分析方法。
判例分析是通过对已经判罚的案例进行分析,把握其判罚的法律依据和判罚理念,为研究同类法律现象提供法律依据,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形成新的法律规范的方法。将判例分析法作为体育法学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对典型体育判罚案例的分析,研究其判罚依据和理念,形成新的体育法规和体育法理。
参考文献:
[1] Grayson,Edward. Sport and the law[M]. London:Butter Worths,1999:p.xxxvii.
[2] Matthew J Mitten. Sport law in United States [M]. New York:Wolters Kluwer,2011:16-17.
[3] Simon Gardiner. Sports law[M]. London: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2001:100.
[4] Matthew J Mitten,Hayden Opie. Sports law: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comparative,and national law and global dispute Resolution[J]. Tulane Law Review,2010,85(269):272.
[5] Mark James. Sports law[M].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3:21.
[6] 滨野吉生. 体育、竞技运动法学概论[M]. 东京:前野书店,1988::25.
[7] 千叶正士. 体育法学序说[M]. 东京:信山社,2001:13.
[8] 姜仁屏,刘菊昌. 体育法学[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9] 于善旭. 体育法学[J]. 体育文史,1997(1):58-59.
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基本形式,逻辑学也是我们学习其他科学知识的工具,今天,我们就要拿起逻辑学这个工具来认识和探讨体育学科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体育概念、本质问题的探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体育方面工作的工作者,在有的时候也会自问,体育到底怎样定义,它的本质是什么?常被这个问题所左右,难以给一个统一确切的说法。
中国最早并没有“体育”这个词,古代西方国家也没有“体育”这一概念,历史上与体育有关的而使用的词有“养生”“导引”、“武术”、“体操”、“竞技”、“训练”等词汇,直到18世纪(1760年),在法国的报纸上首次出现“体育—PhysicalEducation”这个词,其意义即是身体教育的过程。直到1887年,“体育”一词大量被人们应用,“体育”一词19世纪末引进至中国,1901年,首次在报刊上出现,直至“五四”运动后,才在我国被广泛正式应用。发展到今,“体育”一词从内涵到外延都丰富了很多内容。那么当今世界,究竟该怎样去理解体育呢?
从体育的概念上理解,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本质就有三条:
1、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2、增强体质;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狭义体育就是体育教育,具有育体、育智和竞技的功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教育。它可以分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康乐体育。广义体育又称模糊体育,泛体育,大体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第二个问题:关于健康概念、本质问题的探讨马克思认为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健康第一”是体育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那么何谓健康呢?从古至今,人们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以往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往往将健康单纯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早在古希腊时代,医生就相信健康是身体的完全平衡。我国《辞海》中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育健壮,精力充沛,并且具有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测量”。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叙述,健康专家贝克尔认为:“健康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部分,处于一个安宁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黄帝内经》上讲:所谓健康,体壮曰“健”,心怡曰“康”。
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9月)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和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从而使对健康的评价不仅基于医学生物学的范畴,而且扩大到心理和社会学的领域,由此可见,一个人只须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而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不同程度的处于既没有疾病又不完全健康的状态,现在医学称之为“第三状态”或“亚健康状态”,这一状态是健康与疾病的交接地带。
概括地讲,健康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的,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生理健康,只有这两个方面保持和谐统一,才能真正达到健康的状态。
第三个问题:关于体育学科的划分与归属问题的探讨体育学科究竟属于哪个科学门类一度成为体育理论研究的热点。有人认为体育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有人认为体育学科应归属于教育科学,也有人认为体育学科属于综合科学,还有的人认为体育学科属于技术科学或人体科学。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体育学科的归属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按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学科设置,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在最新编制的最具有权威性的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正式把体育学列为人文社会学类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中国历史、考古学、宗教学、中国文学、语言学、图书馆情报文献学、体育科学、人口学、教育学等24个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将一级学科体育学分为四个二级学科:
1、运动人体科学;2、体育教育训练学;3、人文社会体育;4、民族传统体育。
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提出19门体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