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颈椎的保健运动范文

颈椎的保健运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颈椎的保健运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颈椎的保健运动

第1篇:颈椎的保健运动范文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71―01

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颈椎病患者108例,男50例,女58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2天~6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僵、颈痛、活动不便、手麻或提物无力,头昏头痛、眩晕等。

2、治疗方法

2.1物理治疗 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减轻神经根的刺激,缓改肌肉紧张与痉挛,以减轻疼痛,改善症状。选用低中频电热疗法:采用“力王”MA―3治疗仪或“LHZT系列电脑整体治疗仪”治疗,电流强度中等,每次30min,每日1~2次,15~20天为1个疗程。

2.2针灸治疗 调气活血、舒筋散寒、通络止痛,减轻疼痛和肢体麻木。以督脉、太阳、少阳经穴为主,取风池、风府、大椎、颈部夹脊、肩井、手三里、阿是穴等穴位,电针20min,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

3、护理

3.1心理护理 该病年轻患者较多,疼痛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多疑等不良心理表现,患者要求治疗的心情迫切,但对治疗的成败,往往有很大的心理负担。笔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颈椎病的发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症状的出现是逐渐形成的,治疗不可能有立竿见影之效。要避免急躁情绪,过分急躁的心情,不利于治疗,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甚至还诱发其他疾病;向患者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及颈椎病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恢复功能和防止再发,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绝大部分神经根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通过保守疗法可以缓解甚至治愈,能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和工作能力。对颈椎病反复发作者,让患者了解其发病原因,只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可行的治疗方案,治疗及时,持之以恒,是完全可以缓解症状。

3.2预防保健 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防止慢性损伤;避免抬重物;合理用枕,睡觉时不可俯睡,枕头不可过高、过硬或过平;注意保暖,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风寒吹袭。因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废物清除,导致疼痛。积极治疗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注意姿势: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调整坐姿,预防工作及学习造成的慢性劳损,长期伏案工作者要多参加平衡运动和工作姿势相反的运动。伏案工作30min左右后,要改变头颈部,活动颈部,以缓解颈肌紧张。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可制作一桌面呈10度~30度的斜面工作板,伏案工作时能减少颈椎前屈和颈椎间隙内压力。长时间写字时,可造成颈椎出现弧度改变,应保持正确书写姿势。还应减少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另外应注意电视机放置高度使颈椎姿位适中,避免卧床看电视或阅读。

3.3保健运动 在给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教会他们做颈椎保健操,但应注意幅度和强度,如果方式不正确或者强度太大,容易使颈部血管发生痉挛、扭曲变形等现象,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诱发或加重脑供血不足,尤其老年颈椎病患者,做颈椎操一定要柔和。

一般50岁以上的老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变,更应重视预防脊柱病的发生,无论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视用枕;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颈部保暖,以避免因寒冷刺激而诱发颈椎病。

第2篇:颈椎的保健运动范文

——编者

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既是脊椎中活动最多部位,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发生故障,后果严重。据统计,由于长期慢性劳损,现在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40岁提前到30岁,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应引起年轻人的格外重视。

颈椎病年轻化

颈椎就像机器,用到一定时间,会发生老化,年龄是最主要的原因。一般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40~60岁的人群易发。但如今,很多人年纪轻轻,到医院一检查,发现颈椎都是直的,还有些是向后弯。专家介绍,正常情况下,人的颈椎骨呈弓形排列,有其正常的生理弯曲,而慢性劳损、年龄增加或外伤导致颈椎变直甚至形成反弓状态后,若经年累月无法恢复,便形成了颈椎病。

现在很多年轻人整天低头工作,久坐少动,头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很容易因肌肉僵持、疲劳而引发颈椎疼痛。此外,出门坐车,上班看电脑,下班看电视,成天玩电子游戏等,这些不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使得颈椎病的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甚至有中学生小小年纪就得了颈椎病。

临床调查资料显示,财务人员患颈椎病的人数居各类职业之首,其余依次为:平面设计人员、流水线作业者、文字工作者、教师、IT从业者、证券业从业者、驾驶员等。

颈椎病的三个危害

据专家介绍,颈椎病会造成三方面的危害,包括压迫神经,压迫脊髓,压迫血管。

压迫神经根,最终会诱发神经根型颈椎病,产生一侧颈肩上肢反复发作的疼痛,手指麻木,仰头、活动不灵活等症状。压迫交感神经会造成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出现眼睛涨涩,怕光流泪,视物模糊,头痛沉晕,肢凉或指端红,心急,心烦易怒等症状。

压迫脊髓,就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会出现头重脚轻,甚至肢体瘫痪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手麻、肩背部酸痛等往往是颈椎病的前期表现,一旦出现脖子酸胀不适、颈部转动僵硬或肩颈疼痛、上肢发麻、手指无力等现象,切不可小视,一定要及时就医。

压迫血管,椎动脉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会让人产生眩晕、恶心,一侧头痛、视觉障碍等症状,影响大脑血液供应。这类患者经常被送至神经外科就诊,以年轻人为多。这很可能和生理活动变化、头颈部活动有关。

颈椎保养两大误区

颈椎不舒服,就去保健中心按摩、做理疗的人越来越多。不过,很多人对这些理疗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专家表示,颈椎痛了就去按摩等观念都是不正确的。

误区1:颈椎酸痛就去按按

正解: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推拿,50岁以上尤其要注意。

医院的理疗科提供有不同的理疗方式,包括按摩、推拿、针灸、拔火罐等,不同人的体质和症状不同,推荐的理疗方式也应不同。比如普通的按摩手法、针灸适合大多数脖子不舒服、落枕的人群,推拿更适合劳损严重者,拔火罐更适合外感邪气导致的筋骨劳损,风寒、湿热体质适合;现在很流行的艾灸则更适合气虚、血虚的人群。

误区2:没时间运动,按摩保健来补偿

正解:颈椎保养更重纠正姿势和日常保健。

李小姐从事设计行业,平常非常忙碌,需要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的她,常常出现颈椎酸痛、脖子很紧的情况。注重健康养生的她没有时间做体育锻炼,也没有心思做脊椎保健操,但每两个星期左右,李小姐都会去做按摩推拿,让脖子好好放松放松。

医生建议,颈椎保健最关键还是要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颈肩部位置,平时可以多做颈肩肌肉锻炼,如双上肢的前屈、后伸、旋转运动,可缓解疲劳,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专家推荐,平常可以多做游泳、八段锦等运动。如果觉得脖子酸痛,容易落枕,可以找手三里、手五里的位置,按几下并弹拨穴位,一天做2~3组,对颈椎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两不一动”防治颈椎病

快节奏的生活常常让人顾此失彼,忽略过度劳累引起的一时不适,长年累月,待到病情加重,难以忍受时才会意识到必须去找医生瞧瞧了。殊不知,在最初感觉不适之时就该引起重视,防微杜渐,向医生咨询并寻求帮助,将可能出现的大病遏止在萌芽阶段。

预防颈椎病,最根本是要改善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习惯。不少年轻人喜欢躺在沙发上看书,靠在床头玩电脑、看手机、看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低头伏案,坐公交的时候低头睡觉,都是不好的习惯。

防治颈椎病关键是要做到“两不一动”,“两不”就是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要受风寒;“一动”就是要经常活动,加强颈背部肌肉的锻炼是防治颈椎病的重要措施。久坐的上班族切记不要总保持一种坐姿,要经常变换一下姿势,或每隔1小时左右就站起来活动活动,如耸肩、扩胸、抬头等,都能加速血液循环,确保身体的经络畅通。

此外,要注意睡觉姿势,以平躺最佳。侧卧或趴着睡,把胳膊压在头下,都会增加颈椎负担。枕头要窄一些,能搁在脖子下面,以一个拳头高度为佳。睡时,头轻微有些后仰,能保证颈椎的轻微弧度。

一些早期颈椎病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辅以正确的锻炼方法实现康复。目前治疗一般颈椎病多采用牵引、针灸、推拿等方法,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依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佳治疗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而脊髓型颈椎病,应该酌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唐亚芳/文

上班族颈椎保养秘籍

1.主动调温:无论冬夏,都要给自己的颈椎以舒适的温度,在办公室时刻预备一件披肩,以保护好颈背部。偶尔有受寒现象,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材料是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2.常做颈椎操:端坐,全身不动,单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顺、逆时针环绕动作。每次坚持5分钟,动作要轻缓、柔和。

3.两种按摩:

⑴ 脖子后面,从头颅底端到躯干上部这一段分布着百劳穴的3个点,偶尔抽出短短几分钟来按摩这3个反应点,即刻缓解颈椎疲乏,放松全身。

第3篇:颈椎的保健运动范文

颈椎弯曲本就血流不畅

颈椎源性眩晕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压迫了供应大脑血流的椎动脉,椎动脉变狭窄,或者由于颈椎间隙异常活动刺激了椎动脉,椎动脉异常收缩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异常活动就有可能刺激在椎体两边行走的椎动脉上的交感神经,神经兴奋后,引起椎动脉甚至大脑内的动脉、以及负责平衡感觉器官的动脉发生广泛的痉挛,从而导致脑缺血,出现一过性头晕、恶心、心慌、胸闷等一系列症状。

颈性眩晕,好发部位是寰、枢椎与第5颈椎所发生的病损,因为寰、枢椎区的椎动脉有四个弯曲,本来血流不畅,而一旦局部有病损,更加影响血液的循环;第5颈椎的动脉孔距离椎体最近,故一旦第5颈椎有病损亦容易影响椎动脉的血流,引起相应组织缺血而致眩晕。

治不能盲目求快

突发颈源性眩晕通常于颈部活动时出现,特别是猛然扭转或过度后屈颈部时容易引起,此时,患者会突然感到眩晕,甚至感到恶心、呕吐甚至大汗淋漓,闭目不敢动。轻者数秒即愈,重者可持续数日或更长时间。

颈源性眩晕为发作性眩晕,当停止后仰或扭转时,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这些症状常常出现在晨起,或午休后起床,或转头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检查、预防,严重者可出现对侧肢体的轻偏和对侧颅神经症状,还可出现吞咽困难、反呛、咽反射消失、声音嘶哑、眼肌麻痹、复视、视物不清等。

但需要提醒的是,颈源性眩晕治疗时不能盲目追求快速起效,不能一味追求一次治疗便恢复颈椎动态运动平衡,因为颈椎关节和肌肉失衡是慢性损伤的结果,多数有长期损伤积累的过程,结构调整需要一段适应过程,

没事做做颈椎保健操

有效预防颈源性眩晕,要避免长时间连续低头位工作或看书,一次不要超过半小时,提倡间断性颈椎活动;平时看手机,尽量养成抬头看手机的习惯,可有效减小低头幅度;注意颈部保暖;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辅助坚持做一些颈椎保健操,如按摩颈部软组织。此外,颈源性眩晕患者适合做一些器械锻炼,但不可做需急剧摇头、弯腰、转身的动作;一定要在可随时抓住物体、保持身体平衡的地方运动,确保安全。

【颈椎保健操】

摆头: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双臂下垂,先向左摆36次,再向右摆36次,身子不要动。

第4篇:颈椎的保健运动范文

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但以内因为主。人到中年,肝肾不足,筋骨懈惰,引起颈部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发生退变、骨质增生等病变,导致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受压时,即逐渐出现颈椎病的各种症状。而外因方面,颈部受凉,损伤,均可诱发或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中医学预防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方面。

1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正盛衰,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此,未病先防,就必须从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

1.1养生以增强正气:养生,主要是未病时的一种自身预防保健活动,从预防的角度看,可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1.1.1顺应自然:中医学倡导的顺应自然的衣着饮食调配,起居有常,动静合宜。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姿势,经常变换,忌高枕睡眠等,对颈椎病的预防有很关键的意义。

1.1.2养性调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受,病安从来”。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而情志方面中医认为: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所以养性调神,防止“劳伤气血筋骨,情志伤五脏”,对颈椎病的预防具有重要得意义。

1.1.3护肾保精:中医历来强调肾精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因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能御气、御形,故精是形气神的基础。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亦同源。而颈椎病的发病又与肝肾二脏关系密切,所以护肾保精对颈椎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护肾保精之法除房室有节外,尚有运动保健、按摩固肾、食疗保肾、针灸药物调制等,从而使人体精气充足、形健神旺,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1.1.4体魄锻炼:《吕氏春秋·达郁》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做颈部体操,如:与项争力、哪吒探海、犀牛望月、雏鸟起飞运动等。对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

锻炼的要点:一是强度适量,二是循序渐进,三是持之以恒。

1.1.5调摄饮食

(1)注意饮食宜忌: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五味偏嗜,五脏乃伤。故饮食定时定量,清洁卫生,五味调和,具有重要意义。

(2)药膳保健: 因时制宜,药食结合,辩证施治。五脏气血调和则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1.1.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通过针灸、推拿及药物调养,使体内阴阳调和,气血旺盛,则能有效地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1.2防止病邪侵害:《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部受凉,尤其避免颈部损伤,对颈椎病的预防非常关键。

2既病防变

第5篇:颈椎的保健运动范文

[关键词] 保健体育;护理干预;大学生;颈椎病;防治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69-02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主要发生于颈椎部位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缺乏活动、坐姿不正确等等,大学生正逐渐成为颈椎病的多发群体。根据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即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以及椎动脉型[1],对于大学生颈椎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方式或保守治疗。目前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手法、牵引以及一些药物等等,但是这些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比如针灸和手法往往需要患者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并且过多的服用药物往往容易产生毒副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传统保健体育及护理干预对大学生颈椎病的防治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大学生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大学生颈椎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名,观察组中有37名男生,38名女生,最大年龄为24岁,最小年龄为19岁;对照组中有38名男生,31名女生,最大年龄为24岁,最小年龄为18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颈椎评分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不实施保健体育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保健体育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由学校组织专业的传统保健体育教练带领学生开展保健活动,每次锻炼半个小时,每周进行三次训练,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初级长拳第三路以及其它基础活动[2]。同时由学校组织协同专业医师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活动的主题为颈椎病的防治知识,为学生讲解颈椎病的病因、危害、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等,提高大学生对颈椎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和了解,并将这些活动持之以恒的开展保持一年时间。

1.3 评分标准 根据日本的JOA颈椎评分标准对症状、体检和影像学表现进行评分。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 结 果

通过传统保健体育锻炼及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颈椎评分明显降低,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根据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导致大学生颈椎病的病理主要是由于体液、生物力平衡、自由基以及炎症等等[3],其临床表现颈部时常出现疼痛、慢性劳损,大学生由于上课时间比较少,因而时常在寝室打游戏、躺床上看书,很多时候都保持着不正确的姿势,长此以往,就造成了颈部慢性劳损,最终出现颈椎病。由上述内容也可以看出,颈椎病主要是由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因此对于疾病的防治也主要是依靠于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和保健。

传统保健体育活动是一项极具保健作用的活动,将该方法运用于大学生颈椎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这也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保健方法,对于生活不规律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推广进而适用价值。本次采用的活动主要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初级长拳第三路,由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保健体育和护理干预后与实施之前相比其颈椎评分得到明显的降低,而对照组的两次评分无明显变化,充分论证了传统保健体育及护理干预对大学生颈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这一结论[4]。同时,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初级长拳第三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正需要大学生积极传承和发扬,通过这一活动也有效的实现了这一目标。总而言之,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做好日常保健护理,加强自身的锻炼,在学习和玩耍的时候保持正确的坐姿,杜绝颈椎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朱玉.传统保健体育及护理干预对大学生颈椎病防治效果研究[J].中国校医,2013,06:437-438.

[2] 张庆武.传统保健体育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3:70-71.

第6篇:颈椎的保健运动范文

一、抻颈项:即俗称“抻脖子”,自然牵引颈项,使其尽可能向上向前伸展。

二、缩颈:头部自上而下缓慢地向肩部垂直压缩颈项。运用头肩自助法,要同时进行腹部呼吸。两肩要随之缓缓地向上耸起。这一缩颈动作自然形成,类似万年乌龟将头缩进前体之势,此时颈项肌,受自然、柔和压缩,称之为龟缩,锻炼时取坐姿站姿均可。

三、转颈:取站姿双手分扶左右胯骨处(即叉腰),两腿同肩宽,自然呼呼,使头颈缓慢地向上、下、左、右转动,每一往返为1次旋转。

若采用缩颈转颈结合,转动速度应尽量放慢。次数和转动方向由操练者自己选定,以舒适微汗出为度,应因人而异。

四、点头:分前、后、左、右点头,连续点或断续点,单一方向点,均按具体情况选择,但以头颈自如,无不适或疲劳感、无眩晕为原则。

五、摇:即摇晃头颈运动,一般多微闭目进行,睁眼缓慢为宜。

六、耸肩:即肩部向上缓慢耸起,然后缓慢收回,分单肩耸和双肩耸,站姿、坐姿均可,随时可做。

七、抖肩:使肩抖动,分单肩即左右肩分别抖,双肩同时抖。

八、颠肩:即用肩上耸带动身体,以两脚掌为着力点,将脚后跟向上抬起,随身体一上一下为1次。

颠肩时两脚分开左右与肩同宽,双手分左右叉腰或两手垂直扶贴于大腿两侧均可。运动量不限,至少100次以上。

第7篇:颈椎的保健运动范文

颈椎病是因颈部椎间盘迟行性改变,并发生劳损或受到风寒湿邪,导致颈部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肌肉、神经、脊髓、血管,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问题年轻化

对颈椎病的调查显示,30~39岁患者占22.8%,而30岁以下患者已达25.3%,颈椎问题正快速趋于年轻化。无论是20岁还是30岁的现代人,当你感到眩晕、颈部疼痛甚至麻木时,请提高警惕:是不是颈椎病在作祟?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娄思权教授表示说,颈椎病已经成为威胁中国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国颈椎病患者已达5000万人左右,且每年新增颈椎病患者约100万人。

娄思权说,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在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中发病率不断地提高,已达到一般人群的6倍。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若将各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综合起来,则头、胸、腿、足等都会有异常表现。研究表明: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驾车、高枕、睡软床等诸多因素,都会令人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肌肉韧带疲劳,从而加速了颈椎病的发生。调查显示,我国大约有7%~10%的人群患上了颈椎病,50~60岁颈椎病患者成倍增加,患病率达20%~30%。不容忽视的是,颈椎病近年出现年轻化的趋势,2002年“我国青少年颈椎发展现状报告”已显示:80%以上的青少年颈椎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颈椎病应对症治疗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颈椎病的罪魁祸首。北医三院骨科颈椎组组长孙宇指出,白领一族颈椎病的高发主要有两大原因:

1.都是“低头”惹的祸。颈椎间盘长时间负荷过重,就会加速老化。如长时间的低头、伏案工作、打麻将、使用位置比较低的笔记本电脑,这种低头的姿势正是在和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作对”,导致颈椎受到的压力增高,颈椎的正常生理结构也容易受到磨损,进而引发颈椎病。

2.错误锻炼适得其反。有的人感觉颈椎不适,会自己“发明创造”一些颈椎操来锻炼颈部。然而,一些不恰当的颈部锻炼也会造成慢性劳损,如有的人习惯于频繁地做扭头、鸡啄米等动作,一旦运动过度,会使颈部细小的纤维发生劳损甚至折断,而这些纤维一旦折断就很难自己再长上,也就在颈部留下了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点。

除此以外,一些急性损伤也容易造成颈椎病,如扭伤、落枕。还有些人平时就觉得颈部肌肉酸疼,喜欢找一些地方按摩、推拿,但如果选择了不专业的医疗机构按摩或推拿,反而容易造成急性椎间盘损伤。

目前颈椎病强调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牵引、物理治疗、针灸和中草药等等。西医的诊断配合中医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而手术治疗至今争议不断,因为治疗成功率极大地受到病人病情影响,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而对于职场人来说,运动是预防和缓解颈椎病最好的、最合适的方法。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全身的肌肉群几乎都呈放射状,任何一项运动都是全身协调性和平衡性的锻炼,因此都会使颈椎得到锻炼。在防止运动伤害的前提下,适当增大锻炼频率和强度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工作当中不要长时间低头,经常在工作间隙放松休息。在伏案工作、用电脑时,每隔两小时一定要站起来休息一下,活动一下肩颈,做做扩胸动作,既预防了颈椎病,又能放松身心,一举两得。

加强颈部锻炼,放风筝、游泳、打羽毛球、瑜伽都是比较适宜的运动,而经常要低头的乒乓球这类运动则不适宜颈椎病的高危人群。对于已经出现了颈椎病症状的人来说,运动时一定要听取医生意见,不宜太过剧烈。

颈椎健康自我测试

1.经常熬夜工作,生活不规律?

2.工作性质要求长时间固定于一种姿势吗?

3.睡觉采取高枕?

4.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

5.你是否每天保持坐姿6小时以上?

6.职业要求必须强迫自己在体力上透支?

7.每天使用电脑超过4小时?

8.偶尔感到颈项僵硬,感到不舒服?

9.经常饮酒?

10.每天低头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

11.吸烟严重?

问题回答中有2~4“是”者应该注意颈椎病的前兆,回答中4个以上“是”者应考虑到医院就医检查自我的颈椎问题。

职场精英高发疾病之干眼症

日前在东莞康华医院眼科门诊结果中曾显示,一家公司250位员工参加体检,结果竟查出85%患有干眼,90%出现眼球玻璃体浑浊。临近年终,再加上气候干燥,长时间对着电脑,眼睛会干涩、胀痛、视力模糊。“从目前的体检中发现,80%的白领人士的眼睛处于‘亚健康’状态”,医生担忧地说。

角结膜干燥症俗称“干眼症”,是一种结膜角膜不能湿润的炎症反应。这种疾病可能是泪液中的水分或黏液成分的缺少。干眼症属于一种退化性的生理性疾病,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但是,现在出现了低龄化现象,中青年患病人数逐年递增,高发人群为电脑一族,而且症状的严重性、广泛性与操作电脑的时间和专注度成正比。这是因为当人面对电脑的时候眼睛眨动的次数明显减少,而使眼睛分泌的泪液能均匀地涂在角膜与结膜的过程却完全是依靠眼睛的眨动。据调查,人平时在正常情况下的眨眼次数为每分钟15次,看书时为10次,操作电脑时为4~5次,而玩电脑游戏时仅为2~3次。

白领人士眼睛处于亚健康状态

专家呼吁,应该定期做“眼体检”,特别是一些纹过眼线的人和近视者,更应做好眼睛保健。很多白领都告诉医生日常工作中常感觉眼睛干涩、发疼,有时候甚至视物模糊。检查结果出来后发现自己患有慢性结膜炎、干眼症和视频终端综合症等眼部疾病。

专家提醒,长时间注视电脑、电视,忽视用眼卫生,这是都市白领双眼处于疲劳状态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近期到各大眼科医院进行眼体检的200人中,其中80%的体检者患有干眼症。此外,屈光不正的占到50%,白内障的占到35%,青光眼和视网膜脱离各占一例。对于每天面对电脑的办公室白领一族而言,干眼比例更高。

调查显示,纹过眼线的女性几乎100%有干眼症状。这是因为纹眼线会使眼睑板腺开口被“堵”住,使眼睑板腺分泌脂质减少,从而破坏眼泪质量,直接导致眼表水分蒸发加快。

面对频发的干眼症最好方法是预防

干眼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临床一般采取人工泪液来缓解症状,而一旦停用便会复发,因此可以说对付干眼症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

每天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的本质说白了便是一种自我按摩,它是通过对眼睛周围的穴位与肌肉的按摩,来增加眼窝内的血液循环,消除大脑和眼球内的过度充血,使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变得通畅,及时排除眼睛周围聚集的代谢物,从而达到消除眼睛疲劳的目的。眼保健操是眼睛的护卫使者,如果每天都能保证正确的做几次,对眼睛的保护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眨动眼睛

对着电脑工作一个小时左右后就应该让眼睛休息一下,刻意增加眼睛的眨动次数,使泪腺能及时地分泌泪液来滋润眼角膜。还有诸如远眺、看绿色植物、闭目养神等等也都是很不错的方式。

注意电脑的摆放位置与亮度

电脑不要放在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以防止强光照到屏幕上反射到眼睛。电脑屏幕显示的亮度为周围光线的3倍左右为最佳,屏幕的上端稍微低于视线30度最好,这样会使眼部的肌肉放松,使眼球表面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降到最低,眼睛与电脑屏幕的距离不应低于60厘米。

喝茶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好的补救方法就是多喝茶,尤其是优质的绿茶、乌龙茶与铁观音。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它被人体吸收后会迅速转化成维生素A,而维生素A可以合成视紫红质,使眼睛看清东西,而且只要连续喝茶一个月,白血球的数量就会上升。所以说,电脑一族应该养成每天喝茶的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并预防干眼症。

注意维生素的补充

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可增加维生素A、B1、C、E 的摄入量。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鱼、豆制品、牛奶、核桃、西红柿、胡萝卜、大白菜、空心菜、动物肝脏等,可有效地缓解并预防角膜干燥、视力下降、夜盲等症状;维生素C可有效地抑制细胞氧化;维生素E可降低胆固醇,消除体内垃圾,预防白内障, 它在花生与核桃中的含量很高;维生素B1可营养神经,它广泛地存在于绿色蔬菜中。

眼体检可为全身健康作预警

专家强调,每当提及眼科检查,人们通常想到的只是查查视力,但事实上眼体检的项目远远不止于此,目前很多人对“眼科检查”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大部分人只把注意力落在屈光不正上,盲目认为只要看得见就好,而忽略了眼睛的全面健康。其实,通过眼部检查,不仅可以看到很多全身问题,还能反映很多全身问题。

据介绍,真正的眼部体检应包括问诊、眼底镜检查、眼部B超检查等诸多步骤,还能对日常容易忽略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健康杀手”发出预先警报。

此外,一旦患上了干眼症也不要太担忧,因为人体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只要还没有对眼睛造成器质性的损伤,是可以医治的。在治疗期间应尽可能的少面对电脑与电视屏幕,使眼睛能长时间的处于休息状态中,并且要在医生的监督之下使用一些必要的人工泪液。

职场精英高发疾病之胃病

早上没有时间吃早饭、上下班没有规律、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已经成了城市里上班族最普遍的生活方式,忙忙碌碌一天下来,顾不上照顾自己的身体,时间一长,疾病自然就会找上来,尤其是胃疼、胃胀等“小毛病”。虽然偶尔的疼痛和饥饿感忍一下就过去了,却不知也许这时候胃病正在悄悄地袭来。

三大原因致胃病

消化病专家分析,上班族的职业特点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企业、媒体工作的人群和那些奔波在外、无法定时用餐的出租车司机。上班族最容易得的胃病是胃炎、胃溃疡和胃炎、食管炎。单纯性的急性胃炎多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糜烂性胃炎多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呕血和黑粪。慢性胃炎病程较长,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主要是饭后饱胀、泛酸、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专家认为,导致这些人群多患胃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大:压力大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况,肠胃系统也无法得到正常的休息,精神紧张会抑制胃肠蠕动,消化液会随之减少,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胃酸过多,损伤胃黏膜。

工作时间不定时:很多上班族都会因为突如其来的任务加班、出差,致使生物钟紊乱,经常晚上加班的人,夜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睡眠时间不充足,睡眠质量不高,这些都容易导致肠胃功能不正常。

不规律的饮食:很多上班族早上不吃早饭,时间一长,不仅影响胃功能,容易患胃炎、食管炎,还容易得胆结石。而且上班族多为青壮年,工作应酬多,喜欢吃辣椒、葱、蒜等口味重、刺激性的食物,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的问题,对胃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高强度的工作使得一部分人需要靠烟、酒、茶叶等提神,烟、茶和酒过量会影响神经系统,破坏正常的胃肠活动。

另外,暴饮暴食、春秋季节受凉、经常服用感冒药和抗生素类药物也是损伤胃黏膜、影响胃功能的重要因素。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自己有急慢性胃炎的症状,最好马上去医院检查。因为这些看似普通的小毛病,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胃病。

日常呵护是养胃关键

第8篇:颈椎的保健运动范文

【摘要】 [目的]探讨相邻节段退变对颈椎前路节段性融合手术后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28例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随访,通过复查颈椎MRI观察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其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颈髓受压及变性情况、生理曲度的变化及颈椎稳定程度等,并根据退变情况加以分型,对退变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且进行性加重及退变较重且神经受损症状明显患者35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骨成形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5年~11年6个月,平均5.6年。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后其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为91.4%,颈椎前路手术后1.5年发现有相邻节段椎间盘信号的异常改变,显示早期退变征象。随访病例中由于相邻节段退变而再次行后路手术的比例约27.3%,这种退变与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时相邻节段间盘的退变情况、融合节段的长短、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术后的自我保健、工作性质等有直接关系。[结论]相邻节段退变是颈椎前路手术主要的远期并发症,正确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指导可以预防或减缓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关键词】 颈椎融合; 退变; 并发症; 康复

随着颈椎前路手术的不断增多,颈椎前路手术后其相邻节段退变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直接影响了颈椎前路手术的远期疗效,相邻节段退变已成为颈椎前路手术主要的远期并发症。本院通过对1995年以来的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128例进行了长期规律性随访,发现相邻节段退变是影响颈椎前路手术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中35例退变较重患者再次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96例,女32例;年龄32~71岁,平均55.2岁;均为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术后随访时间3.5年~11年6个月,平均5.6年;对其中35例退变较重患者再次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前路手术至再后路手术时间3.5~8.5年,平均5.5年。

1.2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病例均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患者俯卧,头部固定于专用手术托架上,颈部轻度屈曲约20°角,麻醉满意后,采用颈后正中纵切口,显露从病变上方的椎弓至病变下方相邻的椎弓、棘突及双侧关节突。以C3~6范围椎管成形为例,首先行C3~6棘突根部横向打孔,然后咬除C3~6部分棘突,保留打孔的基底部,选症状重的一侧进行椎管扩大的操作(以左侧为例),切除C2、3及C6、7之间的棘间韧带及黄韧带,自椎弓开始形成关节处弯曲段的中点定位用磨钻纵形开槽,开槽宽度约3~5 mm,右侧以磨除表面皮质骨为宜,左侧至露出裸面皮质骨,再用小号椎板咬骨钳咬断残余椎板,使之游离,在棘突打孔处用骨钩向右缓慢牵拉,并用神经剥离子轻柔地松解椎板下的硬膜外黏连,开门宽度约15 mm为宜,行左侧侧隐窝扩大减压及C2、C7椎板下潜行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满意后,以尼龙线将C3~6棘突缝合固定于右侧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上,伤口内置引流管,逐层关闭伤口。

1.3 随访观察方法

1.5~2年复查1次,均行颈椎MRI及X线片检查,按手术后时间及相邻节段退变情况进行分类,复查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按颈椎前路手术后相邻节段退变进程将其分型(表1)。

2 结 果

通过对128例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1.5年~11年6个月的有效随访,将前路手术后的时间与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及发生率进行了相关总结(表2),发现术后时间越长相邻节段的退变越严重,相邻节段退变占随访病例的91.4%,随访病例中由于相邻节段退变而再次行后路手术的比例约27.3%,不同节段退变及再手术后影像学表现见图1~4。这种退变与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时相邻节段间盘的退变情况、融合节段的长短、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术后的自我保健、工作性质等有直接关系。表1 颈椎前路手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分型。表2 颈椎前路手术后时间与相邻节段退变情况的关系 其中,随访时间1~4年128例患者中11例未见明显退变,约占8.6%。

3 讨 论

3.1 颈椎前路手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原因及机理

Teramoto等认为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主要表现为颈椎样变,仅11%左右有症状,而大约6%需手术治疗。它包括相邻椎体退变、间盘退变、椎间不稳甚至椎体滑移、生理曲度的异常改变及继发出现的后纵韧带增生肥厚、椎体前后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黄韧带肥厚及钙化等。这些增生与退变必然会引起融合椎体与相邻节段的颈椎管狭窄,而出现相应的颈髓损伤的神经症状。颈椎节段性融合后,颈椎活动度将发生重新分配,邻近节段的活动度明显增大,活动度增大累积效应不可避免地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的加重。因此,应力集中是颈椎节段融合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主要因素。颈椎前路手术后相邻节段退变主要与应力集中、年龄因素、融合节段的长短、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术后的康复保健、术前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等有关。

3.2 相邻节段发生退变的时间

Hilibrand等认为颈椎前路融合术后10年内有1/4的患者邻近节段将会发生症状性退变,但需外科干预的比例远低于这一比例。徐宝山等对36例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后患者10年以上随访观察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小、变直、甚至后凸畸形,融合节段前方出现不同程度塌陷,融合节段越长,畸形越重,颈椎活动度较正常有所减小。陈德玉等〔1〕认为融合椎体相邻节段退变发生时间为术后4~10年,平均6年,患者均在出现明显神经症状时方来就诊,故其实际发生率难以推断。另有文献显示颈椎融合后相邻节段发生退变的时间在4~18年不等,平均10年,而且与手术融合节段多少有关,融合节段越多,发生可能性越高。Katsuura等〔2〕报告的42例颈椎前路融合术后9.8年的随访结果,有50%的病人出现邻近节段退变的表现。Hilibrand等对374例因颈椎病行颈椎前路融合术的长期随访,最长随访21年,发现邻近节段病变出现症状的年发生率为2.9%,术后10年有25.6%的病人出现邻近节段退变。Iseda等〔2〕发现颈椎前路融合的患者术后1年邻近节段椎间盘的MRI信号显著减低,表明颈椎前路融合对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有明显影响。而通过对本组病例的长期有效的随访发现部分病例至术后1.5年以后MRI显示融合椎体相邻节段的椎间盘信号有异常改变,呈早期退变表现。

转贴于

图1C4、5单节段椎间植骨术后6年 图1a、b.X线侧位片及MRI表现融合椎体相邻节段Ⅳ度退变 图2C5~7多节段椎间单纯植骨术后7年 图2a、b.X线侧位片及MRI表现融合椎体相邻节段Ⅲ度退变 图3C3、4椎间植骨内固定术后5.5年 图3a、b.X线侧位片及MRI表现融合椎体相邻节段及跨越节段Ⅲ度退变 图4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CT平扫表现 图4a.单纯植骨再术后CT平扫;图4b.植骨内固定再术后CT平扫3.3 相邻节段发生退变的演变

MRI可直接反映出颈椎退变的部位、间盘退变的情况、颈髓损害的程度、受累的节段及与毗邻组织的关系,它是观察颈椎前路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情况的重要依据。邻近节段退变可以发生于融合平面的上、下节段,但多见于融合椎体上方相邻节段。减压区骨质增生往往发生在融合节段上下两端,其原因也是相邻节段应力集中,活动范围过大,刺激后纵韧带代偿增生骨化而成。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表现为:椎间盘变扁,高度丧失及内部信号不均,T1WI椎间盘为等信号突出并压迫硬膜囊使之变形,T2WI信号增高,如脱水变性、纤维化或钙化则可信号减低,系属异常代偿后所致。颈髓受压缺血损害MRI表现为受压颈髓T2WI信号增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颈髓受压程度严重时T2WI信号稍减低,其病理基础是局部受压水肿,颈髓脱髓鞘变性或微小囊性变,受压程度严重使颈髓萎缩变性。X线片可以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椎体高度、椎间隙及骨赘增生的变化状况。

3.4 对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邻节段退变是由于部分椎体融合后导致未融合节段运动负荷增大和应力集中,以相邻节段最为明显,这将导致相邻节段异常活动、失稳、椎间盘退变突出等,从而使症状复发。在异常应力下,机体发挥保护代偿机理,导致骨质增生,椎体前后缘发生骨刺、骨桥、黄韧带肥厚,以获得重新稳定。这些因素严重时也会压迫脊髓,导致病情加重。Thorell等认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后远期疗效变坏的概率最大。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其相邻节段退变较轻或尚无退变,行前路手术后结合术后的康复指导,短期内不易发生相邻节段的退变。

前路内固定术后相关的远期并发症主要是融合部位相邻上下节段的退行性改变,如椎体前后方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椎间不稳、椎间盘退变突出等,其发生率高达50%~60%〔4〕。而张佐伦等提出颈椎前路手术后远期效果变坏的原因:(1)融合区相邻节段退行性变,包括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致脊髓再受压。由于融合区相邻节段应力增加,融合节段越多,其发生率越高。(2)减压融合区边缘骨质增生,致脊髓受挤压变形并突出减压区剩余空间内。所有这些退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再次出现颈髓受损症状,导致四肢的感觉及运动受限。

3.5 相邻节段退变的康复预防与治疗

为了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后相邻节段的早期退变,从前路手术后2周开始行颈椎康复功能锻炼,2周~3个月内颈托固定的同时行颈椎后肌群持续紧张功能锻炼,3个月以后行颈部体操锻炼2~4次/日,以增强颈椎周围肌肉的协调性及颈椎的稳定性。颈后肌群在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预防颈椎前柱高度丢失、维护颈椎稳定性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避免长时间的颈椎屈曲动作及超出颈椎正常活动范围的运动。张正丰等〔5〕也强调了颈椎前路手术后对患者的指导和处理在预防邻近节段退变中的重要作用。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减压;(2)融合内固定稳固可靠;(3)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4)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5)注重自我保健。

对颈椎前路手术后疗效欠佳的病人应采取积极态度,如脊髓存在明显压迫或伴颈椎不稳,应及时解除压迫或重建颈椎稳定性,因为手术效果与病程有明显关系,病程越长甚至脊髓出现变性时则手术效果越差。临床上常见一个节段间盘明显突出,相邻节段轻度退变突出,往往只对突出明显的节段进行减压融合,事实上此节段融合后会造成相邻节段退变加剧而引发症状,故应2个节段同时减压延长融合。退变较轻且神经症状表现轻微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均能收到满意疗效,对保守治疗无效且进行性加重或退变明显且神经损害较重的患者应当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分为前路和后路,前路手术又进一步延长了颈椎融合节段,虽有一定的短期效果,但它又会继发融合椎体相邻节段的退变,融合节段越长出现退变的可能性越大,而且越早,从而影响了手术的远期效果。许营民等〔6〕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大大提高了手术疗效,而张宏其等〔7〕对3种不同类型的相邻节段病变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亦均获效明显。

在选择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时不能一味地追求颈椎融合,必须综合考虑,根据患者的年龄、邻近节段间盘退变情况、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的变化等决定融合方式、内固定物的选择及是否扩大融合范围。术后的康复计划及自我保健可以预防或减缓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有效随访发现,颈椎前路手术后其相邻节段的退变直接影响了颈椎前路手术的远期疗效,它已成为颈椎前路手术主要的远期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正确手术方案及术后的康复指导是预防或延缓相邻节段退变的有效手段,而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又是治疗相邻节段退变较重患者的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德玉,贾连顺,赵定麟,等.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后再手术[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3):134137.

〔2〕 Katsuura A,Hududa S,Saruhashi Y,et al.Kyphotic malalignment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promoting the degenerative process in adjacent intervertebral levels[J].Eur Spine J,2001,10(4):320324.

〔3〕 Iseda T,Goya T,Nakano S,et al.Serial changes in signal intensities of the adjacent discs on T2weighted sagittal image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anterior interbodyfusion versus expensive laminoplasty[J].Acta Neurochir(wien),2001,143(7):707710.

〔4〕 侯铁胜,赵杰,傅强,等.PCB系统在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3):177179.

〔5〕 张正丰,梅芳瑞,周跃,等.颈椎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1):7475.

第9篇:颈椎的保健运动范文

颈椎病是现代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又称作“颈椎综合征”。是指颈椎间盘慢性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产生错动,使骨膜下出血并钙化形成骨刺,当机体代偿功能失调,附加外伤劳累则引起压迫,刺激压迫颈神经,神经根,脊髓,血管和其周围软组织而引起颈肩部酸痛,形成颈椎综合征。常见分型有椎动脉型、脊髓型、神经根型、交感型等。

预防

“未病先防”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预防性治疗对于颈椎病的防治尤为重要。因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不同,故其预防方法亦有所不同。现介绍几种简便的自疗方法:

1.神经根型自疗法:用泻法按压相应颈夹脊穴、局部痛点、风池、肩井、风府、大椎、天柱、天宗、天、曲池、合谷和列缺。用力可较大,逆时针点压揉动穴位,按压时间较短,刺激感要强,或局部拔罐。

2.椎动脉型自疗法:按压相应颈夹脊穴、局部痛点、风池、肩井、大椎、天柱、阳陵泉、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和太溪。按压手法要求力度逐渐加大,动作平稳和缓,抵患处或穴位深处,每穴按压时间要稍长,可持续按压30~60秒,并可逆时针揉动,穴下刺激感要小,以达到补虚祛病之效。

3.保健操自疗法:每日做颈部“米”字操,即颈部运动呈“米”字形方向,能够让脖子八面玲珑。

预备式,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双眼注视前方约10秒,不要闭目。保健操步骤为前屈式――后仰式――左侧式――右侧式――左斜前屈后仰式――右斜前屈后仰式。

治疗

一、中药治疗(经验方)

适于各型颈椎病。方子组成:葛根120克、赤芍60克、白芍60克、羌活30克、桂枝15克、甘草30克。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然后过滤去渣倒入干净盆中,用毛巾浸入药液,浸透取出后轻拧至不滴药液,趁热湿敷于患处,每次30~60分钟,稍凉即换,每日3~4次。

中成药可选择小活络丹,散风活络丹等。

二、耳针治疗

1.颈椎、交感、神门。适于有外伤史或久坐垂首职业者。操作:患者取坐或卧位,常规消毒,用5分毫针浅刺达软骨,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2.颈椎、肾上腺、肝。适于病程较长患者。操作:患者取坐或卧位,常规消毒,用5分毫针浅刺达软骨,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三、足疗方法

足部按摩颈椎、颈、肘关节、斜方肌、额窦、肩胛、肩。适于各型颈椎病。操作: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示指弯曲,手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揉按每一穴区,每一部位揉压3分钟,每日一次。

四、刮痧保健

用刮痧板刮患侧颈、肩和上背部。刮拭前建议将被刮部位涂上刮痧油。也可用新砭镰或砭石板刮擦颈部、肩部及患处。尤其是新兴的砭石疗法因为刮擦中可以产生益于人体的超声波和远红外线,疗效更佳。

五、针灸治疗

取0.25×40mm毫针,依次针刺风池、天柱、肩井、大椎、后溪等穴。风池、后溪行泻法,天柱、肩井平补平泻,大椎行补法。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椎动脉型:此型患者常有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头部旋转时,患者可以出现头晕、眩晕或猝死。患有此型颈椎病的患者要注意避免旋转头部;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或前伸。入睡宜低枕仰卧。要尽量避免直接外伤或挥鞭样损伤。

2.脊髓型:此型患者常出现颈部不适,手足乏力,下肢拘紧,行走不稳,难以快步行走,易跌倒;手持物易脱落,难以做精细动作;四肢麻木等症状。患有此型颈椎病的患者头部应尽量置于正中位,如发现下肢水肿,则需限制食盐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