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范文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体育活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

第1篇:初中体育活动方案范文

【摘要】体育大课间的形式非常多样化,学校及体育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活动计划的制定,较为常见的有体操锻炼、球类教学及游戏活动等,通过学生的日常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其能够更加积极、健康地投入到素质教育中。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策略

体育大课间的形式非常多样化,学校及体育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活动计划的制定,较为常见的有体操锻炼、球类教学及游戏活动等,通过学生的日常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其能够更加积极、健康地投入到素质教育中。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在体育大课间的开展中,效果不甚理想,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这些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改进。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要开展哪些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是每位体育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鉴于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提高认识,精细管理,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常规工作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网络和机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合理、规范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网络机构进行管理、协调和评估,要形成校长带头,体育教师、班主任主抓,任课教师辅助,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做到层层落实,齐抓共管。

(二)加大大课间活动经费方面的投入。根据国家教育部最新规定学校体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8%。学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经费的投入,配备体育器材,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投资、社会赞助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做教具(如铁环、轮胎等),完善体育场地、器材。

(三)重视大课间活动教师的培训。大课间首先必须是校本课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技巧性的项目因为缺乏老师的指导而流于形式,有时并不是教师不肯教,而是个别项目教师也不熟悉,致使实施中,因师资的缺乏,有些项目无法开展起来,像技巧类、武术、健身操等。所以培训教师也是大课间活动不可忽视的一环。

(四)建立大课间活动的评价体系。各校的大课间评价,由于受到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影响,在评价方式上多以单一的是否参加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这种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动机,以及学生的特长,局限于根据活动结果对整个活动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过程评价。对大课间活动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于考虑学生的参与和投入程度,从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体育特长与个性,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五)确认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教师的工作量。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应把管理大课间活动的工作量计入到班主任、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中,并定期检查、考核、公布,把平时的检查纳入到年终考核当中,使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步入正规轨道。

二、制订方案,合理安排场地器材,使体育大课间活动有序进行

(一)制订周密有序的活动方案。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只有精心设计才能使活动顺利地开展。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发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规划各班活动内容,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向学生广泛征求意见,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按照制订的方案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合理布置、使用场地器材的。学校操场面积小,我们把整个校园分成几个活动区,实行分区活动,区域管理,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从事喜爱的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优化,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更能提高学生的活动效率。

三、丰富活动内容、变化活动方式,调动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兴趣

(一)活动内容要多样化

1.开展娱乐休闲活动。跳长绳、短绳、踢毽、跳皮筋、呼啦圈等活动,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2.开展球类健身活动。乒乓球、足球、篮球等活动使孩子们在愉快中,能促进心理和身体的健康。3.开展民族民间活动。打陀螺、滚铁环等等继承和发展了很多祖国的文化遗产,让学生的体育活动向自然回归、向生活靠拢,形式贴近学生实际。

(二)活动内容要不断更新。大课间应该不同于传统的课间操,其生命力在于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如果一套模式一成不变,活动内容几年不更换不补充,再好的东西学生也不会喜欢,失去兴趣。

(三)活动形式要不断变化。如果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像课间操一样一成不变,必将失去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因而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对学生和教师作些调查,接受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内容、组织形式、背景音乐等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的质量。

四、高度重视,安全防范,确保学生在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安全

教师们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给学生树立了榜样、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而且还对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时有了更大的安全保障。由于各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的各种条件的差异,均潜藏着程度不同的不安全因素。例如:活动小区的器械使用,场地小学生多及器材摆放。如果管理、组织不当或责任心不到位,就必然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开展的大型集体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所以要特别重视安全管理,更应重视安全教育。尤其在分组活动时对各位老师的组织管理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正副班主任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活动安全教育,并做到有效管理。要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忌开展放羊式的自由活动。要组织人员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确保安全使用,以减少和避免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大力宣传,家校互动,使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无限延伸

第2篇:初中体育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课间;实施方法

初中生的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发育正处于旺盛阶段,根据他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特点,应制订适宜的课间锻炼计划。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大课间的作用,从全局考虑,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对此笔者有几点认识。

一、搞好宣传,强化体育大课间的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应普及阳光体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信“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学校和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应该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安排的课程表中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应该以大课间为辐射点,做好整体工作,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领导支持,政策倾向,学生和教师全体参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要认真学习教育方针,把握教育方向,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完成教育教育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应该有一个主管体育大课间的校长,主要负责大课间活动的计划和方案制订以及平时督查工作,要求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实施人员,检查每个大课间教师的工作量与考评工作。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作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计划的实施者,在每天的活动中具体实施学校的大课间工作计划,尤其是班主任要协调好体育教师和学生以及每个大课间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校制订的活动方案,准备好大课间活动的场地、器材等。同时,体育教师要制订好每个大课间的活动计划,达到的目标和活动的具体内容、考核和评价标准等。在一个小时的大课间活动中,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体育教师的参与,整个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不知道该如何开展,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技术指导,如果没有班主任的参与,大课间活动也很难有效展开。为了使大课间活动富有成效,达到预期目标,学校在制订计划和考核班级中要详细指出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相信,只要计划制订好,平时管理到位,大课间的活动质量肯定会提高。

二、积极发动,促进大课间活动发展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周围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塑造起到关键的作用。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有一个氛围,通过这种高涨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体育活动兴趣的程度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兴趣也不一定相同。所以,要使那么多学生都喜欢体育运动,前期的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开展大课间活动之前,对学生进行积极发动。具体的措施是:先制订一个表格,让学生对一些喜爱的体育活动进行选择,然后进行班级分组或者年级分组。如有的学生喜欢体操,有的喜欢足球等等。学校按照不同的年级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人数进行合理的分组活动。这样,就尽可能使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大课间的体育锻炼中来。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使大课间区别于以往的课间操活动,其生命力在于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同时,体育教师和体育组可以创新一些活动。

三、加强管理,保障活动有效、安全

学校的教学工作的首要保证是安全,体育教育工作尤为如此。一个学校重视体育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安全工作。大课间体育活动期间,全体学生集体活动,人多,更应重视安全教育。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在体育大课间实施的过程中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要求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强行贯彻,做到安全有效管理。管理者要把安全放到首位,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活动安全教育,并做到有效管理。管理者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明确职责,管理到位,切忌开展放羊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总之,大课间活动是落实阳光体育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贯彻素质教育,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出发,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出发,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成为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种活动类体育课,既有必要,又有现实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大课间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思静.初中大课间操体育的开展对策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2(4).

第3篇:初中体育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 体育 学生 合作 能力培养

重视小组成员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等优点。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合作,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但是,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如闲聊,冷场,好生讲、差生听,次序混乱等。从这些问题中反映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较差。为了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在体育新课改的实践中,我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肤浅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合理分组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由于学生的能力、爱好、等特征存在着差异,学习小组也应该灵活组合,以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有效地进行合作。分组时将全班学生依其性别、体育运动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这样促进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二、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选择需要学生合作解决内容需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

1.开放式的问题值得合作学习。例如创编徒手操、球操、创新的花样跳绳方法。

2.有难度的内容值得合作学习。有难度的问题一个人不可能解决,如果有小组的合作,在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中,相互启发,立场看问题以增强合作体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三、合作意识的培养

1.合作意识是个人意愿、感觉、情感、思维等过程的心理总和,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是合作的重要因素。如果个人的成功与荣耀与集体息息相关时个人就会意识到合作的价值。强化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合作中的探索、创新学习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展感受成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

2.重视态度情感意识的驱动性。情感教态度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之一,它能促使人奋发,调整人的内在动力系统,砥砺内在的学习态度,促进人的成功。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掘教学中能体现真、善、美的态度情感因素,并作为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真、善、美的价值体验。

四、合作技能技巧的培养

体育教学活动离不开合作。但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习小组合作貌合神离,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1.让学生学会沟通。很多的学生在分组后不知道如何开始合作学习,因此,合作的第一步就卡住了。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交性语言的教育。如:“你好,合作愉快!”的打招呼互相问候、握击掌等来创造出合作氛围。

2.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一个团体需要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团体才有生命力,缺乏这一点,合作体就有可能解体,或流于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互相尊重,善于从别人助带来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以此来激励学生的竞争。通过“竞争――激励――再竞争――……”的反复训练,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五、合作精神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手段,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它是团队精神和力量的表现。在教学中,一是体育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在学生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做好合作的表率,充分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自己的成功与小组分不开,小组的成功离不开人的努力;二是要把合作精神渗透到整个体育运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六、强化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自主地发展,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学生特别注重教师及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上,要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

1.确立小组为对象,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成功来自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体会到个人与集体、他人息息相关,从而提高他们对合作的内涵和价值的认识,激发他们合作的热情。

2.小组自评。教师组织小组自评,各小组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共同制订出本组今后的活动方案。通过小组自评,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在小组集体中的作用,意识到集体的事需要大家的合作,意识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合作内涵与价值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合作情感和坚定的合作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