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美自律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音乐听赏;音乐教学法;德国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02-
德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在20世纪上半叶以唱歌教学为主,直至60年代以学校教学大纲改革为契机,德国音乐教育界对学校音乐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此后关于学校音乐教学的各种观念与方法层出不穷,而一段时间内各路观点的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听赏”被提升为音乐课程中的中心范畴,正如德国音乐教育学者格鲁恩(W. Gruhn)的观察:“听赏,亦即听赏的审美功能和交际功能成了当时音乐教育思维的中心”(Gruhn 22003: 340)。事实上,如何聆听以及如何理解音乐作品,一直是音乐教育者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作为对当代德国音乐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之一,整理了当代德国音乐教育界各种有关音乐听赏教学的理论,选择介绍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设计,希望能对中国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听赏教学起到“他山之石”的功效。
一、有关音乐听赏的理论
怎样听赏音乐在19世纪的德国已成为一个学术问题。由金经言翻译、德国音乐学家贝塞勒著于1959年的《近代音乐听赏问题》一文,介绍了15至19世纪音乐听赏的特点以及近代音乐听赏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例如德国音乐学家里曼(H. Riemann)于187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论音乐的听赏》等(贝塞勒1959)。20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学校教育改革以及音乐教育学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德国产生了一些有关音乐听赏的不同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阿多诺(T. W. Adorno)的“结构性聆听”概念与阿尔特(M. Alt)的“聆听层次”理论
1954年,阿多诺(T. W. Adorno)发表《反音乐教育学之音乐教育论纲》(Adorno 1954),批评常年控的审美教育和音乐教育,提醒人们对音乐艺术本身进行分析和思考。他将“艺术作品”解释为“过程”而不是“存在”,因此艺术作品是一个多元的感受和理解的过程,聆听艺术作品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中心内容。为此,他提出了“结构性聆听”(strukturelle H?ren)的概念,强调作品分析应是音乐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里的作品分析不是抽象的理论讲解,而是听者时刻参与并需要通过自己的演奏加深对音乐的感受,例如学生应学习音乐元素是如何通过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作品,每一元素在整体中的结构功能是什么等,这样不仅促进音乐想象力的发展,也能提高学生区分不同事物的能力。阿多诺“不是将音乐看作是一种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的工具,而是要寻找艺术作品的真实性,通过接受和分析艺术作品而获得审美体验”(杨燕宜1998: 5)。他的某些观点虽然后来被人们认为过于偏激,但他提醒人们对长期以来以唱歌为中心的音乐教育进行反思,强调聆听与分析作品,为当代德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基石。
在阿多诺的理论基础上,1968年音乐教育家阿尔特出版其代表著作《音乐教学学》(Alt 1968),提出了“以艺术作品定向”的音乐教育观念,认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应以对音乐艺术作品的阐释作为音乐课的重点,由此而建立了一种“聆听音乐”的分层理论,成为“战后第一个全面的音乐教学论”(Jank 2005: 46)。阿尔特将音乐理解为三个层次,即听觉刺激、客观物质和内容表现,并借鉴了哲学家哈特曼(N. Hartmann)关于艺术作品分层的理论,将音乐的艺术作品细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属于“前景”,即听觉的音响刺激,可以通过“被动地听”来经历音乐的表面形式,抑或有移情或同感;“结构层面”属于“中景”,要“主动地结构性地听”以理解音乐的客观要素,通过表现分析和可能产生的感情共鸣来理性地领会音乐;“象征层面”属于“背景”,即音乐的内容表现,需要“有目的地听”,将音乐艺术作品理解成“精神文献”,整体性地理解音乐传递的音乐之外的意义。简单地说,阿尔特将音乐艺术作品理解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即听觉刺激、客观物质要素和内容表现,这个过程就是聆听音乐的完整过程,音乐中可学和可教的部分作为聆听音乐的前提,由此“解释音乐”成为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法的中心问题。他还将不同类型的音乐规划进一个“价值金字塔”中:底层是流行歌曲和爵士音乐,中间是不同种类的功能性音乐和与文字关联的音乐,上层是无目的的即自律的艺术音乐;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应该具有不同的听赏方式:处于金字塔底层的“舞蹈-手势性音乐”用“感官体验地听”、中层的“表达性音乐”要“赋有灵魂地听”、上层的“形式音乐”要“审美地听”。
阿尔特的听赏层次理论以理解经典的纯音乐作品为最高,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但课堂教学实践常常由教师主导,表现出典型的分析与理论的过度泛滥,抑制了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发展和审美体验。学生本身并没有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有着渐渐失去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危险。
(二)维努斯(D. Venus)“与音乐打交道的方式”中的听赏理论
一、音乐人类学为学科基础的世界音乐教学
音乐人类学采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如整体性观点、实地研究、比较分析等,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理解是其主要理念,这种理念会帮助我们“从文化上去理解人类的各种音乐行为,并理解音乐在人类生活中与社会政治、经济、民族、文化、艺术、宗教、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因此,音乐人类学突破了西方传统音乐学理论的局限,将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广阔的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①在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把音乐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授,而非“一种普遍的共同语言”明显不同于以往的“音乐作为国际语言”的旧式哲学。Musics作为一种独立含义的词汇被使用且被国际音乐教育广泛采用,同时也意味着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已被普遍接纳。在音乐人类学理念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多元文化和世界音乐的教育,以期通过边缘来理解中心的缺失。
综观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人类学对世界音乐的渗透。1984年,美国音乐教育者协会、威斯廉大学和西奥多普雷斯基金会共同召开了音乐教学中应用社会人类学知识的讨论会,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类学家讨论世界音乐在课堂中的应用,这是“美国教育协会组织的人类学家和音乐人类学家与利用他们学术成果的教师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②在威斯廉专题研讨会的影响下,音乐教育对音乐人类学的“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作为文化”的观念逐渐接受并认可。于是,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有了音乐人类学家与音乐教育者的合作,如1990年的华盛顿的多元文化研讨会上,音乐人类学家、音乐教育者和本土文化专家团结起来,为课堂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出谋划策。许多音乐人类学家都热情地投入到探讨世界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如内特尔、布莱金、梅里亚姆等。音乐人类学对世界音乐教育的渗透大大拓展了音乐教育的研究范围。
通览《教学》一书我们不难发现该书主要以音乐人类学家提顿和斯洛宾的“一种认识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模式”为基础进行构思和写作的。③《教学》中关于每一个国家世界音乐教学主要包括音乐的观念、音乐的社会组织、音乐的曲库和乐器文化及教学设计,这种写作有助于人们从文化整体上来认知音乐。譬如,在“印度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一章中,作者通过对“音乐的信仰体系:在梵天的世界里、音乐的历史:顺着湿婆的头发流淌、音乐的语境:履行自己的达摩、音乐的美学: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的描述让读者深深体味到印度音乐的“梵我合一”的美学思想,以及印度音乐与宗教、人生、舞蹈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伊朗音乐文化教学的社会组织通过“音乐的聚会――场景与目的、部族生活中的音乐文化――融入土地的音符、舞蹈文化――手背上的律动”来说明,巴布亚新几内亚音乐通过歌舞表演、丧歌、宗教仪式等社会组织形式表现出来。
上述这种对音乐的认知模式对于引导学生从文化整体上理解世界音乐具有重要意义,它消解了形式化的音乐本体教学所带来的弊端,即“没有把音乐理解为是人的生存活动世界的展开或生成,只将音乐本体视作客观的、技术为本的‘自律’或以此为专业方向的学习过程,并以此构成了有一种绝对的或‘纯音乐’或音乐本体加音乐审美形式等为核心的‘客观的形而上学’标准,放弃了音乐存在于生活世界的文化意义的学习,形成了狭窄的音乐世界观。”④
二、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为导向的世界音乐教学
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目前是国际音乐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埃里奥特在《音乐的问题: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中详尽地阐释了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的种种论点。埃里奥特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产品或客体的简单集合。根本说来,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事物,音乐至少应包含一个四维的概念――行为者、某种做事的方式、某种做成物、行为者所作所为的整个语境,即musicer、musicing、music、context。人类聆听音乐也包含一个四维概念――聆听(listening)、可聆听的(listenable)、聆听者(listener)、语境(context)。“以音乐作为一种人类行为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原理开始,我们已经得到音乐是一个多属性的包含两种有意为之的人类行为――做乐(广义的音乐创作即做乐)和聆听音乐的两种模式的人类现象的更详尽的观点。这些行为不仅仅是有联系的,它们也是相互定义和相互补充的。我们将这个由这种互锁关系形成的人类行为叫做音乐实践”。⑤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超越了狭隘的音乐审美研究范式,更加注重音乐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必须和其文化语境联系起来。“一种音乐文化的构成被不断地在大量的文化关联中实践、挑选和修正。由此看来,音乐作品之生成于音乐实践活动与它们文化的根基是不可分离的,即与它们基本的信仰和价值体系的网络是不可分离的。”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在其中的运用。该书在对印度、泰国、伊朗、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各国音乐观念、音乐的社会组织、音乐的曲目、音乐的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阐释后,都对这些国家的音乐教学做了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作者首先强调的是这些国家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学原理,作者更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引导人们认知和理解这些国家的音乐。以泰国传统音乐为例,作者在泰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寄语中认为泰国音乐的教学“首先是引导人们关注这一国家的民族信仰并感受泰国的宗教文化内涵,其次是介绍泰国音乐的主要传承模式――口传心授,最后是强调泰国音乐文化与生活世界及其它文化的关系”。⑦在教学设计中,作者以“文化中的舞蹈和舞蹈中的文化”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学生了解“泰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意义,泰国的历史、宗教、服饰、建筑、绘画、音乐等文化内涵与风貌及其民族气质,泰国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的分类”。⑧在对这些泰国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赏舞蹈片段及学跳泰国舞蹈的简单动作等实践活动。“在了解、观赏、学跳泰国舞蹈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带领学生以共同观察、共同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们直观感受并体会泰国音乐的文化意蕴。”⑨在尼日利亚的音乐教学中,作者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注意“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非洲音乐文化区的划分、音乐文化的传统与变迁的问题、参与创造音乐、以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教学”等教学实践原则。⑩
《教学》中教学设计所注重的“文化理解”的世界音乐的认知彰显了哲学解释学在其中的渗透。我们知道解释学是一种哲学,是实践哲学。伽达默尔将哲学的存在问题与人的存在经验联系起来,从而把哲学解释学与人类实践行为和人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于是,以理解为主题的哲学解释就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哲学,而更具有实践的性质和意义。从此意义出发,建构以理解为核心的世界音乐教学就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由于音乐是一种文化,只有“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对一种文化理解则需要对其音乐有所理解,而欣赏一种音乐则要求对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和社会有所了解。”{11}因此,以“文化理解”为导向的教学研究范式是世界音乐教学哲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从当前国际教育学发展背景来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生了重要的“教育学范式”的转换,即由寻求普遍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音乐教学的实践哲学就表明了文化情境中理解音乐的重要性。
三、跨文化理解的世界音乐教学
音乐人类学发展中的“主位”与“客位”双视角的提出使西方和非西方互为研究对象,这消解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突出了以文化差异性来代替文化同一性,以文化多元性来代替欧洲中心论的思想。在世界音乐的教学中我们不能用某一种音乐文化作为基础来认知和理解异质文化,“如果我们武断地进行二元对立的分法,必然会将我们的视野囿于以西方支配性的概念来理解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如用西方的乐理、和声等来规范和阐释中国或印度的音乐”。{12}因此,跨文化认知、理解世界音乐就显得异常重要。
跨文化理解的世界音乐首先应具备文化并置的思维观念,即将异质文化(other culture)与本土文化(native culture)放置在一起相互关照。在《教学》中,作者从所要描述音乐的“文化持有者内部的眼光”出发,运用文化并置方法引导人们去理解音乐。譬如,在泰国音乐文化的教学中,作者将泰国音乐与西方音乐进行并置来说明二者的传承方式的差异。“泰国的音乐创作,与西方音乐记谱法有着鲜明的区别,那就是他们通常不是把音乐记在一张张纸上,而是采用口头传承模式,通过示范、模仿、记忆等一系列口传身教的方式,从而将泰国民族的音乐代代承袭。”{13}在尼日利亚音乐文化教学中,作者从“时间观”、“宗教观”、“个人与集体”、“社会规范”、“哲学观”、“个人与自然”几个方面的文化并置来说明非洲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14}以此理念作者以“非洲与西方的音乐对话”为主题进行了教学实践的设计。在伊朗音乐的“节奏中的器乐文化”教学设计中作者将伊朗、阿拉伯、中国、日本的部分乐器文化并置来说明。
其次是对世界音乐观念的认知和理解。“音乐在不同文化、同一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文化同一时期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不同场合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概念、行为和形态,有不同的变化或交融情况,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含义和意义,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15}《教学》别强调引导学生对音乐观念的认知,如印度梵我合一的音乐观、泰国传统音乐与佛教信仰水融的音乐观、伊朗为神而歌的音乐观、尼日利亚生命循环圈音乐观念等等。从音乐观念方面引导人们对世界音乐的理解突出了音乐教学的“消解中心、突出差异”的后现代特征。这种世界音乐教学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音乐文化差异性的理念,因为“强调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是以以往强调音乐文化的共性特别是音乐的欧洲中心主义盛行为背景的,它的价值在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源。”{16}
结语
《教学》中只阐释了印度、泰国、伊朗、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音乐文化的教学,这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世界音乐教学的需要,但它为我们认知和理解世界音乐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跳出了传统实体性思维的本质主义的音乐认知方式的樊篱,而关注从文化整体上去理解音乐。《教学》凸显了世界音乐课程及其教学不能脱离音乐人类学的理念以及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前沿理论的渗透,它为我国的世界音乐课程建设提供了范本,即世界音乐课程建构应从“开发范式”走向“理解范式”,而不是传统的“音乐”拼贴“文化”的课程建构范式。我们期待《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的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也期盼出现更多的能够体现当今前沿的教育理念和音乐文化观念的世界音乐教学方面的成果,从而推动我国的世界音乐教学跟上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①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②(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③提顿和斯洛宾的“一种认识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模式”包括音乐的观念、音乐与信仰体系、音乐的美学、音乐的语境、音乐的社会组织、音乐的曲库(风格、类型、文本、创作、传承、身体运动)、音乐的物质文化,参见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61页
④管建华主编《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1页
⑤埃里奥特著,柳志红译《走向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2003年3、4合刊
⑥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⑦⑧⑨⑩{13}{14}管建华主编《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03页、215―216页、219页
{11}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
{12}朱玉江《音乐人类学理念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启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关键词: 教师评价 纠偏 引发 求变 深化
新课程改革理论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1];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教学设计探索。
一、自然引发,使学生的感悟从单一走向丰富
当文本给定的信息比较单一时,教师有必要开发文本,我们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对古代的文本应赋予现代意识,对科技作品应赋予人文意识与科学精神,变“静”为“动”,将静态的文本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从各个角度、各个阶段体现学生对文本的直接认知,积极促成个体创造性地发现,体现学生的角色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变“单一”为“丰富”,注重学生在文本解读中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认识的视野,创生更多理解的角度,使学生走出思维的死角或认识的狭长地带,使线性的思维拓展为一个丰富的面,多角度,多方位引发他们的认知、感悟、想象,最终形成一个多彩的情感、思维共生的立体空间
二、调整构思,适时铺设台阶
学生的问题一般有三类:一是没有偏离教学构思的,这类问题通过教学过程本身就可穿插解决;另一类是偏离教学思路的,这类问题可当场解决,也可课后个别解决,也可通过变换问题的角度来解决;还有一类是教师和学生都回答不了的问题,这类问题可先通过集思广益进行讨论,真的不行就留待课后再去解决。所以,碰到后两类问题应及时调整教学构思。学生的思维一旦调动起来,就会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火花,使之燃起智慧的圣火。
教师要为学生搭好“脚手架”,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发现问题,不必做过多暗示,更不能替代,并做到学生能问的教师绝不先问,即使学生一时不能发现,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充足的时间,等待学生去思考、发现。特别在新授课的开始、阶段性小结和课堂总结时,教师应留出一段时间供学生自由发问,并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环节。
有些文章,学生阅读往往一晃而过,不觉得有问题,或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或者提不出体现课文重点或难点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设疑,以激发学生思考。所以,提倡学生提问并不是说就取消了教师的提问。
三、层层深化,使学生的体验从浅薄走向深刻
评价在教学中十分重要,“用点睛之语,就能指点迷津”[2],但这种评价不是一次到位的。因为学生的认识经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知之甚浅到知之较深。而且阅读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想像、欣赏、表达几个阶段,这样复杂的阅读心理过程,也要求我们要采取层层深化的评价过程,比如朗读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学会自己评价自己的读,在他欲评无言或评而不准的时候,再采用他人评价,这样他就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教师应该是学生知识内化、感受体验情感、认识自身价值的促进者。其行为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找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创建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老师讲课只是照本宣科,台下学生的质疑流于表面,台上学生的解答硬套答案,教师仅以观望者的身份出现,整个教学过程几乎全由学生控制,将导致原本能够促使学生思维完善、提升的过程被忽略,这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及元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毫无益处,反而将学生培养成了只会记答案的书呆子。反之,如果教师能在学生答题后追问一个“为什么”,能在学生陷入困境时说一句“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不但能促进课堂节奏的快速推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有目的地思维,触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完善和提升。这点对初中生来说尤其重要。
四、合作教学,让老师和学生互动
作为教育资源,学生是一种具有再生性的活性资源。这一资源具有生生不息、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性,都有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都有着隐含尔后科学思维的内存,都有着为新的学习所准备的、被人忽视的、强大的基础。”[3]如果能够将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个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课堂教学的新情景、学生的生命活力就会显现。
正是由于整合理论的科学性、针对性的有力支撑,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自主合作学习”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是两人的、多人的”,一个小的群体对儿童个体来说,就是一个雏形小社会。正是由于这个小社会的存在,儿童才得以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这些固有资源,在师本教育体系下,所谓的这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资源都是沉寂的、未被激活的。而在生本教育体系下,这些资源才能被开发出来。
五、布白艺术,课堂板书注意“布白”
1.课堂板书“布白”。
对学生来说,琐细的板书其效果不一定很好,一方面,学生需用大量的时间埋头抄写板书内容,从而忽略听课;另一方面,学生将做课堂笔记简单地看成抄板书。长期如此训练,学生的听、记能力得不到发展,思维的活跃性亦受到阻碍。再者,学生养成抄板书的习惯,无形中使他们产生惰性,课前、课后失去了对知识难点的探究。由此看来,课堂板书不宜太多太满,教师应该在这块“黑土地”上适当地留些“空地”,让学生参与“间作”、“套种”,使这块神奇的“土地”获得一茬茬大丰收。同时,课堂板书要粗简,并不是越少越好。板书上的“空白”要留得恰到好处,授课的主要内容不能省,一定要在板书上科学地、整体地体现;易混淆的知识概念不能省,一定要在板书上有所对比。
2.教学手势“布白”。
这方面我们提倡教学手势简约化。所谓教学手势简约化即指教学中教师的手势要简单、明了、干净、利索,那种手舞足蹈、东比西划、点点戳戳的课堂行为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极为不利,特别是击掌、响指等习惯性不良手势更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一个教师除了板书,大部分时间他的手应该是静如处子,一两个手势只是在必要时刻,配合语言将知识信息予以准确、生动地传达。手势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大面积的“空白”,反倒有利于教学。
六、审美教育,把审美与育人相结合
人文性、审美性都是文学的基本本质属性,它们共同交融、相互包含,共同决定了文学作品独具的艺术魅力。西勒曾把美育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审美的人”,即通过审美教育,使人从感性必然与理性强迫的双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而自律的人。美育须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起来方能显示文学作品教学的深层意义。因此,我认为文学作品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更应着眼于学生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完善人格等人文精神方面的建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人生观。
那么什么是审美人生观?审美人生观是一种超功利的人生观,以追求“美”作为人生的支点,其本质乃在于对生命的挚爱。对生命的热爱与关怀,即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的珍惜与热爱,更体现于对所有生命的珍视与尊重。
审美人生观的内容决定了审美人生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审美人生教育乃是以感受生命、热爱生命为核心内容,融人生教育于审美活动中的教育。基于此,在文学教育中实施审美人生教育务必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挖掘作品的生命意识,提高文学鉴赏的层次;第二,由品文到悟道再到实践,把审美与育人相结合起来。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无法突破两个粗浅的认识:(1)作品是作者个体意识的流露。(2)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某种阶级倾向。作品既是作者个体思想情感的流露,但同时又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读者之所以能与作者沟通,与作者产生共鸣,正在于作品隐含着人类共同的生命意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突破时空的局限,始终能唤起人们心灵的震动,究其原因也正在于它包含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同时,一个作者除了是一个阶级的、社会的、政治的人之外,他更是一个有着独立意志、人格、个性丰富的人。
总之,“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以探究活动为主线的新学习方式之中”。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较高境界。自主,着重在于学生的主动、独立、选择;合作,是课堂走向生本化还需要营造的一种教与学的融合;探究,是突现学生主体智慧的有效途径。沿着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活动去不断实践,实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在动态生成中张扬。
参考文献:
[1]孟召友.个性化阅读浅析.新课程学习(下),2011(11).
[关键词]多元智能 传媒专业大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设计
一、关于多元智能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83)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他提出: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以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作为核心评判标准,而是多元化的、能够彼此独立的各种智力组合。加德纳将其归纳为九个种类: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觉内省智能、肢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理念(加德纳后来加上的)。加德纳还认为,智力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个体都同时拥有以上八种智能,并且都有各自的优势智能类型。个体之间的差异也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不同的智能类型以及组合方式。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也有多种表现形式。我国的素质教育被教育工作者们总结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可见,多元智能的整体性、情景性、发展性、多元性和开发性与国内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近年来,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思路,为我们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多元智能的开发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素质的培养过程。大学英语教学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但我们不能因为重视发展语言能力而忽视其他智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如果语言学习者能善于发现并运用自己擅长的智能或智能组合来学习语言课程,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多元智能的丰富活动形式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协作者,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想方设法激发其潜在的能力,将其强势智能中的优势迁移到弱势领域中,从而促进其弱势智能的发展。利用智能组合及智能优势互补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能够使语言教学得到较好效果。相应地,在英语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智能也会得到开发。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习语言的能力低下并不意味着智能低下,这一点十分重要。人的各种智能是以复杂的方式在人脑中运作的,由于没有一种智能会单独存在,只有当各种智能被积极地运用时,学习语言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因而,多元智能理论给外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启示。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工具,教师能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从学习者的长处和潜能方面去看待每个学习者,能认清学习者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的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认清个体的优势智能,可以让学生更易于接受非传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从而建立自信。多元智能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方式、多元的方式。对于某个主题或技能,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进行探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种智能会通过搭档的采访、需求的评估等方式自然呈现出来。当有多种多样的活动时,更多的学生能找到参与学习语言的方式。有了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设计,学生们能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长处,每个人都能做出各自的贡献。这也跟任务型学习法正好相吻合。在任务型学习法中,小组里的各个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完成不同的任务,比如说一个人可能喜欢做计划,另一个人更喜欢写作,还有一个人则擅长在全班汇报小组的任务。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会遇到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的抵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关注通过这些活动训练的语言本身而不是理论。
在课程设计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喜好及特长有更深刻的认识。多元智能理论为学习者提供了多元的学习方式和展示方式。而学生运用与他们的强势智能一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也更利于学生对学习的专注。此外,学生定期对学习进行反思,拓宽了他们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定义的内涵。学生逐渐增长的学习热情和成功愿望,也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他们对学生的期望值,营造出一种有效的“期望―回馈”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也可以调整语言教学活动,以此满足学习者在课堂上的需求。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传媒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传媒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传媒专业学生和其他艺术专业学生一样,都是经过艺考和普通高考选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他们有与其他专业学生不一样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特点。传媒专业(如播音、编导等专业)的学生大都思想活跃、情感丰富、观察力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会显现出容易冲动、欠缺理性、忽视现实等方面的不足。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强调艺术素质的发展、忽视文化素质的发展,传媒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英语作为他们的文化基础课之一,普遍基础很差,总体水平偏低。传媒专业的学生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上还有注重自我、彰显个性、强烈直露、善于表现自我等特点。
长期以来,传媒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远不尽如人意。本研究旨在抓住传媒专业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智能发展特点和学习风格差异,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构建传媒专业学生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升其英语综合应用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传媒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给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引导教师设计出更多的作业形式和教学活动。教师必须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那些擅长读写的学生。教师要结合传媒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导向,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教师要充分发挥传媒专业学生的优势智能,以此带动弱势智能。他们普遍在音乐节奏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觉内省智能及身体运动智能等方面比较突出,而语言逻辑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等方面则处于相对劣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来发展他们的能力。
1.利用视觉―空间智能,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编导专业的学生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结合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正是这类学生的兴趣所在。如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1》第二单元课文《Deep Concern》,就可以让学生把母女间的对话改编成短剧并表演出来。在绘声绘色的表演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的语言知识,并且对代沟、对父母与子女的爱,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2.利用音乐―节奏智能,增强语感和语言文化的熏陶。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擅长演讲、音乐、表演,擅长模仿,可以说多才多艺。教学中可采用英文演讲、演唱英文歌曲、模仿电影片段表演配音等形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才艺,也能在模仿中使所学语言知识内化吸收,并训练听说等语言技能。
3.结合身体运动智能,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在做中学”。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活动及大量的信息的获得,都是通过与肢体动作相关的活动实现的,因而,在课堂设计中我们应尽量为学生创造动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运动智能,通过多种渠道吸收、接纳知识。如经常采用游戏、讨论等形式,运用眼、耳、口,以及肢体来感受及操练语言,让学生至始至终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
4.利用人际关系智能,开展合作学习。传媒专业学生由于受专业影响,本身就重视人际关系的培养,加上这类学生本身性格开朗,所以适合发挥这一优势智能,开展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中,运用所学语言,使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相结合,使语言学习更有交际意义,符合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规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英语技能,还应传授交际策略,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交际。
5.发展自觉内省智能,积极开展自主外语学习。在自主学习中,积极引导并启发学生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进行深刻的认识、分析及反省,并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类型、明确学习目标,让他们主动认识并剖析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培养计划、监控和调整学习策略及学习行为的习惯,以提高自我认知智能,同时带动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对传统智力及人才的评判标准是个巨大的挑战,科学的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教改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为我们研究教学策略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值得广大英语教师进一步深入实践、探讨。在针对传媒专业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智能状况,灵活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的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评估方式,创造良好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因材施教,持之以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在英语运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春霞.体音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多元智能导向[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霍力岩.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
[3]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4]柯丹.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2005.
[5]李鸿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评价体系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
[6]梁爱民,周莉莉.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
[7]沈彩芬,程东元.多元智能理论与外语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87-03
环境艺术设计(简称环艺)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城市街景、广场设计、建筑装饰、园林景观、公共设施、室内设计、装饰装修等内容,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从宏观到微观的整合设计。在高职教育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涵盖面广、跨学科、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这就导致其专业技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组织实施了“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规划”工程,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应“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高职教育要立足于自己的办学层次,就必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目标,按照职业岗位对实践能力的具体需求确定自己的培养途径,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笔者拟通过研究环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并通过系列实验性方法的实施,探讨旨在培养以学生的心理、知识、素质、技能为基础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环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各院校都努力优化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由于缺乏对职业能力的整体认识,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令教学改革停滞不前,成效不大。一是课程设置结构的职教特点不突出,忽视学生全面素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结构以学科为中心,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导致培养目标的偏差。二是课程教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未能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衔接,基础课内容普遍存在模式化的倾向。三是对职业能力的认识不全面,以致教学模式单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四是过于强调计算机软件应用,忽视设计创新能力,未能达到高职教学要求的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为主,强调实用性、应用性的教学目标。五是学生对职业岗位不了解,对综合职业能力认识不足,对就业目标不明确,就业难度大、对口就业率低。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职业岗位分析,对实施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环艺专业的职业能力构成
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是指从事现代职业的能力,是心理、知识、素质、技能等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综合表现。高职生的职业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岗位技术人员所必备的能力;关键能力也称核心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高职培养目标的知识结构是形成职业能力结构的基础,也是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既不同于一般文、理、工教育,又有别于音乐、戏剧、电影等纯艺术性的特殊教育。它应该使学生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结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创意能力、工艺表现能力、实际技术操作能力。其中的核心是创意能力和实际技术操作能力,同时也应使学生具备如图1所示的综合职业能力。
环艺专业的职业岗位分析
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根本性要求就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高层次的技术结构必然要求高层次的复合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必须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原则,以职业岗位任务为依据,以发展个人能力为目标。环艺专业教学应以满足环艺装饰设计企业的需求为原则;以环艺设计工程的实施过程为导向。每一个岗位都有其不同的岗位特性,从而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此,应对环艺设计公司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环艺设计公司的主要职业岗位是根据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分工的,主要技术岗位设置有:CAD绘图员、施工图设计师、助理设计师、方案设计师、项目经理、施工员。以一个家居环艺设计工作任务为例,其工作基本流程是:量房——提出初步设计方案——提出初步预算方案——与客户交流方案——合理配置材料——修改设计方案——提出全套图纸——修改图纸——修改预算——陪客户采集主要材料——确定设计方案和预算——提出方案效果图——协助签订合同——开工交底——施工中局部设计变更——项目跟踪——协助阶段验收——竣工验收。根据此工作任务流程,可总结出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社会能力包括交流能力(与客户沟通、与上下级交流)、社会活动能力(承接业务)、组织管理能力(工程实施管理);方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知识更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工程实施);专业能力包括从业基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责任感、诚信度、计算机操作能力、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上岗基础能力(设计、绘图能力)。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该参考工程实施程序和所需的各种能力以指导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对我校学生和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大部分在校学生对职业岗位并不了解,由于对综合职业能力认识不足,对就业目标不明确,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对口就业率低。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第一,错误地认为知识技能就是职业能力。在调查中,有52%的在校学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对将来的工作是最有帮助的;而85%已经就业的学生则认为专业实践能力才是对工作最有帮助的。第二,未认识到个人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就业。超过70%的已就业的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对就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沟通能力;而在校学生最容易忽视个人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提高。第三,高估文凭的力量,认为学历等于就业。已就业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比学历更为重要,应使在校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学历并非等于就业;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了解工作任务流程,为自己的就业准确定位,树立奋斗目标,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一)完善课程内容与设置
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应该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在环艺专业里,专业基础课往往最容易忽视与职业能力的联系。例如,《建筑速写》课属于环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往一贯的做法是以技法训练为课程目标,主要解决建筑速写的透视知识与表现方法,以校园内外建筑实景写生为训练内容。这样的课程内容虽然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但却未能明确体现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关系。因此,我们针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
第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和人文素质。在课程中增设建筑欣赏,指导学生寻找古今中外的建筑图片资料,对建筑的审美特征进行归类分析,并通过在课堂上进行个人陈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按照知识、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和渐进性,加强课程实践练习。除了基本的技法临摹训练外,还增加阶段性外出写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以及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风险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默写训练。速写实际上是写生与默写相结合的过程。记忆力的提高直接决定默写能力的提高。默写能力的加强必然会促进想象力的提高,能够一直把情绪和注意力放在第一位,结构及笔法的施展紧紧围绕瞬间激发的情感设置,在默写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想象力、思维能力、进取心和毅力都能得到锻炼。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对技能训练课的安排做出调整,使其具有延续性。例如,《建筑速写》与《手绘效果图》、《设计表现图》课程的安排具有连续性,能够按照学生知识掌握的递进规律,为后期的专业设计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从写生能力发展到表现能力再到设计创新能力,最终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课程设置得到了优化,更为重要的是课程与课程的支撑性、承继性得到了体现,明确了课程与岗位能力培养的关系,教学的目的性与专业培养目标贴得更紧。
(二)建立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
建立仿真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 工作过程导向技能培养模式需要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至少是在模拟或者近似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技能学习、训练和考核。由于本专业工种的性质以及各种客观条件因素的限制,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往往难以实现,而建立一个仿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则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仿真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以环艺设计工作室的形式存在。设计项目与专业课程结合,把实际项目引入课程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工程的实际操作了解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如工地现场勘查、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材料的运用等。建立仿真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衔接点,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榜样、发展学生的工程创新精神和综合工程实践能力方面,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实训教学方式。
在课程中进行实际项目导入 实际项目导入是仿真实工作环境在教学设计上的延伸,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能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正确地认识自己。以《设计程序》课程为例,以实际项目导入作为课程模式改革的试点,在课程中导入一个设计项目,整个过程模拟一个环艺设计工作任务,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进行,要求设计公司进行教学跟踪,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提出建议,使学生有机会贴近设计第一线,熟悉设计公司的运作方式。学生必须依据现实的具体环境开展设计,而设计公司的参与增加了训练过程的实效性,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学到的行业规范、意识经验和应变方法。《设计程序》是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如果按照以往的课程模式,通常是教师先讲理论知识,然后安排作业练习进行知识巩固,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具有高素质、较好的自律性、学习目的性很强,以便学生在教师讲述理论内容时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程内容,并且把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较好地体现在课程学习中。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始终把知识和技能放在第一位,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却容易忽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诸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而这些却恰好是职业能力的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进行课时安排的调整。在课时安排上由周课时制改为集中课时制。集中课时就是把原来的每周两课时的课程跨度20周改为每周10课时,集中在4周内上完。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设计思维的连贯发展。
2.在课程内容上以模块的形式进行,具体分为知识模块、技术模块、能力模块,三位一体,既明确目标,又互相渗透。以一个“改造项目”为题,参考环艺设计公司工作流程和设计要求,要求知识模块达到熟悉环艺设计项目的工作程序,如设计项目的背景实地调查、设计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案的形成、设计方案的具体表现等;要求技术模块达到掌握表达设计项目所需的手绘表现技术、计算机绘图技术等;要求能力模块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
3.采用案例研讨教学,结合实际项目导入,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案例研讨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利用案例创设情境,将理论知识通过案例研讨渗透在练习当中,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设计项目的现场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深入设计现场进行勘察,发掘和捕捉其中的有效信息,如现场环境状况、使用者特点、使用功能要求等等,并使之成为寻找设计切入点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依据。再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运用案例研讨结合实际项目导入教学,要注意围绕教学主题,选择贴近职业岗位的材料,强调训练课题的真实性,做到知识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方法处于虚拟和现实之间,在克服各种制约条件的同时,学生还有较大的空间进行主观表现,这一点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例如,设计项目的对象分析、同类设计项目的设计方案分析等,可让学生置身于项目情境中,开展小组研讨,拓展思维,鼓励他们根据对象的需求、设计原则、美学原理、人体工学等知识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对设计现场的观察力、分析力、敏感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团队与个人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和兴趣及要求诸因素,对学生进行设计分组辅导教学,每组3~5人自由组合,要求每个组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完成项目方案设计。同时强调团队协作,充分锻炼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不断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展示的方式包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自己的风格。第一种方式为调查报告的讲述。先集中授课,对将要考察的对象进行背景和要点分析,让学生在出发前对考察目的、对象和要点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对于考察任务的内容和资料整理以及最后的完成形式都要有严格要求。根据调研情况整理成报告进行集中讲述,可使学生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第二种方式为设计方案的陈列展示。设计方案经过具体表达后,以陈列展示的方式展出,体现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采用案例研讨教学结合实际项目导入,能加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让各种层次的学生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际项目导入,加强专业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从而强化专业实操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笔者了解到环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职业岗位进行了分析,试图通过对课程内容和课程模式的实验性方法改革,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既学到专业知识,又提高各方面的素质,职业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张军利.高级技工教育课程模式设计应以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核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2]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5(4).
[3]邓晓霞,徐江,刘更.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环艺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方式探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4]吴迪.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5(10).
[5]邓良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探析[J].艺术教育,2008(6).
[6]佘俭敏,刘唐兴.项目驱动+阶段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7]张立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J].北方经贸,2010(8).
[8]曾鸿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9]戴颖达.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
[10]赵乐飞.论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关键词:思品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126-01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是非观念的德育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很大。然而,这些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与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学过程我们要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流互动方式,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整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的感染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使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胆实践的平台。
通过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教学过程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有效整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倾向。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向往的心情,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刨设多媒体情境,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为营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创设条件。比如组织学生学习《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这节内容时,我把2006年十大高科技产品全真图、克隆羊多利。转基因食品,神州六号飞船等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并配上了绘声绘色的解说词,这情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学生的思维随着解说词的发展逐步进人了科学的殿堂。大家都被科学的神奇所感动。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成果感到自豪,使学生产生了渴望了解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强烈的心理需求。教师也就顺势根据学习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基础,能够创设与本课教学目标相关的思维情境,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建构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这样做,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就容易了。
二、再现情境,探求明理
“明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明理需要在一定的思维情境中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创设的具体的情景,通过气氛渲染或材料诱导,引导学生进人具体的思维情境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够较好的受到“明理”的效果。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发挥主体探求精神。建构新的道德、观念的认识过程。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我们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有关的知识、观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才能达到明理导行,内化道德要求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到认识理解科学技术重要性内容学习时,我利用多媒体剪辑,播放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升空的实况转播。当“神六”在乐曲中腾空飞跃的一刹,学生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雀跃声,那种潜在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淋漓尽致展现。与此同时,我又给学生介绍了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并展示了相关实物图片,既让学生看到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样,从情感上,让学生既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又感受到振兴科技,时不待我的民族紧迫感,达到学文明理的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网络手段也轻而易举的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但又离不开老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三、扩大信息。深化认识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国情知识教育的显性德育课程。其教育是通过大量的事实、案例及其与之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展现出来,通过学生的阅读、感悟、内化实现的。期间需要大量的鲜活资料,而这一需求仅仅依靠教材是无法满足的,教学过程引入多媒体课件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很有必要。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有众多的刺激因素,促进学生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实现认识上的飞跃。(1)适当引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事件、案例、时事政策等资料,引入学生当前所关心的热点请题,为教材注入活力,增强教学过程的新颖性。(2)展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新闻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加强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过程的实在性。(3)通过课件展现事物、事件的多个层面。引导学生对事物、事件进行多角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教育的全面性。(4)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作用,适当引人优质教学资源,力求达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空间的目的,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5)适当引入漫画、小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资料,使之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媒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产生独特的想法,进而组织活动,通过讨论、辨析等形式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学生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所以。我们要精心地设计信息库。设计多媒体资料的引入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积极思维的综合作用获取信息,又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进行分析、综合多个渠道所得到的信息,达到提高认识、形成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的目的。例如,学习《爱心永不变》时,我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了这样的资料:①长江流域发生水灾时,奋勇向前。抗洪救灾的动人场面的图片;②无偿献血站排长队献血的图片,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红展会的事迹资料;④同龄人主动想办法排除困难帮助同学的爱心表现的资料;⑤有关道德、行为规范、格言等。让学生通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讨论,加深学生对“生活处处有爱,生活处处需要爱”的理解。课后的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爱的理解走出了自我的圈子,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关键词:大气;育人;人格;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A-0012-05
笔者1985年7月从原扬州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扬州市鲁迅中学从教。进入新世纪,先后调任扬州市新华中学副校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校长,现任江苏省扬州中学校长。三十年多年来,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等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实践中一直追求“大气育人,育大气人”。
一、热爱教育,铸就大气师者
大气育人,首先育人者要有热爱教育的情怀。记得刚入职时,就迎来第一个教师节,学校组织师徒结对,我的师傅、年级组长教导我:“做人要正,待人要真,做事要实,对学生要平等,待家长要客气。”她用自己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教师应有的气质:正直、求真、从实与仁爱。那时,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主动听课、出好试卷、抢着值日、积极家访、送学生就医等,逐渐塑造了我职业生涯热爱教育、求真务实的气质。
教师热爱教育,大气风度在言教与身教中尽显。后来,我做年级组长、当师傅时,一般会给青年教师提出下列贴心建议: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成长中的孩子非常需要这份尊重;备课要精心,这会让你在学生面前充满自信;千万要守时,提前两分钟到达教室;要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这会让学生倍感亲切;要精心设计活动与问题,不要片面追求热闹;要将学生的认知错误和生成智慧都当成资源好好利用;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不要被教科书驾驭;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教学中要注意管理,学生表现不当要与学生及时沟通,做到严慈相济;要控制教学节奏,讲到关键问题时要慢下来;多关注学生反应,接纳学生、家长的积极建议;班主任工作很重要,当好班主任,学生会记住你一辈子的好。
校长是学校的精神标杆与总设计师,我当校长后总将“热爱教育,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满校园”与大家共勉。校长热爱教育,尤其要体现在对学校办学理念、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高屋建瓴的设计之中。这些年来,我秉承:
全人理念育人。教育是立德树人、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事业,教育是最基本的民生,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的办学行为要体现公平正义、有教无类;学校教育在国家意志下开展,以营造“志于求真、乐于求善、精于求美、勤于求健”的育人环境为载体,培养“人格健全、学术健全、自治自动,体艺兼重”的人。
多样课程育人。丰富学校课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课程让学生“求真诚、有纪律、行善举”,智育课程让学生“求真知、明真理、优心智”,体育课程让学生“习技能、健身心、强体格”,美育课程让学生“欣赏美、习得美、追求美”,劳动课程让学生“爱劳动、重实践、会创造”,形成知识课程、活动课程、体艺课程共同繁荣的课程生态。
创生教学育人。教学不仅是传授传承,更是创新创生;不仅要重视内容选择与情境创设,更要关注教学问题与智慧生成。创生教学,关键是推进以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探索“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不愤不启,互帮互学”“自治自动,共研共生”为要义的教学模式。
发展评价育人。积极探索评价制度的改革,重视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中,关注素质提升、潜能发挥、个性成长,智力与非智力共生相长;评价重视终结性,更重视过程性;探索多维协同、共同发展的评价机制,敢于直面问题,攻克难题。
我努力让学校成为这样的精神家园:学生在校时,她用知识的乳汁滋养他们,用有形和无形的屋舍庇护他们,塑造他们的人格,铸就他们的灵魂;对于离开学校的千千万万学子,她又是存放美好回忆的、魂牵梦绕的、时时引以为骄傲的故乡家园。这样的“大气育人”,定能“育大气人”,培养出“胸怀大志,既有世界眼光,又富家国情怀之人;胸襟开阔,既真诚磊落,又自信包容之人;胸有成竹,既博学精术,又慎思笃行之人”。
二、臻于求真,塑造大气人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本质、任务、使命的精辟概括。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求真的教育,对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求真,我以为就是求真理、求真诚、求真知,这既是教育工作的目标,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大气育人,就要塑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气质,就要臻于求真塑造学生大气人格。
求真理,是追求最纯真、最符合实际的道理。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尤其是做人、做事基本道理的明晰,是十分重要的。
求真知,是人之所以成为理性之人的必由之路。“知识就是力量”,“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求知,从书本中求知,从实践中求知,为未来成长积蓄力量。
求真诚,是我对陶行知先生“学做真人”的理解,即学做真诚之人。真诚是态度,是美德,是打开人际沟通的第一把钥匙。我以“为人正,为人真”勉励自己。待学生真诚,增强教育影响力;待家长真诚,增强教育合作力。真诚对待所有学生和家长,就是对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最有价值的践行。
十多年来,我每年都会送新生同样的四句话:“不比父辈比吾辈,不比阔气比大气,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昨天比明天。”这四名话及其解读多以题为“价值取向――人生的航标”的公开信的形式送给学生,且要组织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讨论。记得有一次学校开展公开教学活动时,一位家长拖着残疾的身子专程来到学校找我,握住我的手说:您的来信让我们全家倍感自信,我们夫妇都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自卑;你们学校对我们的孩子平等看待,有时还给予格外关爱,孩子到你们学校后,心态很阳光,越来越健康、向上……校长,您放心,我们会努力的!
教育求真尤其要突出“立德树人”。近两年,学校在“全面德育、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行为自律、学习自主、活动自治、评价自省”,积极构建“三全四自”德育体系。要求学生对《中小学生守则》《学校一日规范》等做人做事的基本规矩,自知于心,律己于行。通过导师制,引导学生制订高中三年个人成长规划,促进学生增强自主意识,提升自主能力,养成自主习惯。支持各类学习共同体建设,营造自治自动、互帮互助、勤于求知的学习氛围。组织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游学周“4+1”综合实践体验活动,积极创新班团活动,支持学生开展义卖义演、社区服务和社团活动,通过群体活动,培养学生乐群意识、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做人大气、人格健全。
三、系统设计,建构大气课程
大气育人,就要强化课程建设,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资源中汲取养分、获得能量。
“课程是学校的一切,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以课程的要求设计;不仅要开齐课程,更要开好所有课程”,这是我的课程观。进入新课改以来,领导学校着力建设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规定的必修与所有选修模块,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发挥教师特长、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课程,也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学校积极开设系列校本拓展课程(选修Ⅱ),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将全员性和拓展性确立为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充分利用学校雄厚的师资和扬州丰富的人文资源,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开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前几年,在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坚持建设面向不同学生需要的拓展性校本课程。拓展性校本课程按主题和学段分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扬州文化”,面向高一学生开设名著阅读、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英美现代文阅读欣赏、物理探究性实验分析与设计、化学与社会发展、生物技术中的酶、伟人、国际风云、军事地理学、器乐欣赏与演奏等30门校本课程,面向高二学生开设名著赏析、数学思想与学法、原版经典影视等20门校本课程,面向高三学生开设基于学业水平与提升需求的学科支持及心理辅导等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选择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拓展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学习自信。
近两年,在扬州中学,致力于创造性地优质实施国家课程,同时,传承和发扬学校“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的统整融合。从“人格健全,自治自动”的课程理念出发,构建基于学校自身特色的包括规定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自主性课程在内的“科学与人文相融合”三维课程体系。
拓展性课程是校本特色课程,包括“竞赛类”和“素养类”两大系列24个模块,注重融通性,淡化学科界线。拓展性课程注意和学生的生活融通,如:“历史人物的个性解读”注重从多视角解读人物,为我所用;“生存智慧教育”注重学生的生存技能培养,与现代社会合拍。同时,凸显课程的选择性,提供足够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得以满足,兴趣、特长得到尊重,让学生真正按照自我的发展需求选修课程。
自主性课程是生本资源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学生自身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生生互动”可以增强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取长补短,形成特殊的“学习场效应”。自主性课程强调体验性,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提升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强调群体性,着力构建一个又一个的“学习共同体”,尤其是社团组织,引领学生既懂得自我规划、自主发展,又懂得合作协同、共同进步。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需求评估、资源开发、规划实施、质量监控、评价反馈、课程更新等相关课程制度,具有规范性、体系性和普适性的特征。2015年,学校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制度的标准化建设”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四、创新模式,追求大气教学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发生“有意义学习”,解决“教学目标高位化,学习信心受打压;教学内容多杂化,学习负迁移严重;教学方式单一化,学习主动能力欠缺;教学评价一元化,过程粗略碍发展”等问题,突破“师生双重被动,教与学不相统一”的困境,2009年6月,组织学校教师建构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校本化的“导・学・展・评・练‘循环教学’”教学模式,简称“循环教学”,追求由高效课堂向高效学习转化,促进学习不断达到“最近发展区”。
“循环教学”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和终极追求,以“少给予,多摄取,促内生”为主要策略,以教师辅助学习为基本形式和手段,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贯穿始终。基本模式与流程为:
“循环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四强化”“四反馈”。依据学生认识规律,将学习前置、问题前置,通过“四强化”“四反馈”,减少机械重复,实现减负增效。“四强化”是指课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而产生的问题强化,课堂展示、互动交流中的重点强化,教师点拨时的疑点强化,课后练习巩固中的达成强化;“四反馈”是指自学与诊断、展示与点评、课堂练习与精析、课后练习与纠错,每一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促成了有效的学习反馈与校正。“循环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强化与反馈中,形成“课前―课堂―课后”完整的循环学习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能力螺旋上升,不断提高学习效益,提升学科素养。
学校推进教学模式建构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千方百计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循环教学”基本流程只是学校建构的学范式,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学校鼓励教师建构基于“循环教学”理念的学科教学模式,形成“一科一模”或“一科多模”,促进教学方式、学习面貌的变化。
以化学教学为例。基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总架构,结合学科特点,2009年,我主导建构了“‘苯式’循环教学”模式。“‘苯式’循环教学”需要诸多教学载体、手段和环节有效协同,其精要有“导、学、展、评、做、思”六个环节和学案这一主要载体,它们参与教学活动建构时,其结构图形似化学上的苯分子结构(如图2)。
“‘苯式’循环教学”探索了4年,教与学获得同步提高:学生的预习、展示、反思等主动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学科素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还存在学案编制时轻导学重练习、习题化倾向较重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2013年秋,开始探索“三学三课三案”融合的教学模式。“三学”,即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三课”,是基于班级授课制的自学课、合学课、辅学课;“三案”,指根据学习特点与需要而编制的学习计划文本,包括建构(为主的)学案、训练(为主的)学案和辅导学习(为主的)教学案三种类型。科学、系统地组织与实施“三学三课三案”相融合的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得以整体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得合理回归,学习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教与学的生态发生渐进式演化,从而让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成效显著。
自主学习能力是支撑高中生未来发展的基础能力之一。《学习的革命》一书提到:“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基于此,普通高中积极探索符合实际、促进发展的教学模式,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有人说高中谈教学模式是倡导机械教学与教条主义,我认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不是教学思想的狭隘,而是追求大气的教学。
五、多元评价,促进大气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使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需要教师树立为振兴国家、复兴民族而从教的职业信仰,不断优化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与环境,更需要来源于内心的动力。如何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自主力量,如何形成最大教学合力、理想教育效果,这是课程改革必须直面的难题。改革评价方式是突破困局的有效路径,因此,学校组织“以三维一体评价,促三位协同发展”课题研究,开展多元评价实践。
具体地讲,从评价的主客体和目的看,这里的“三维”是指学生、教师和家长,“以三维一体评价,促三位协同发展”是指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的学习行为、教育行为、管理行为进行互相协调、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评价,促进学生学业、教师专业、学校事业“三位协同发展”,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评价活动。从观念层面看,“三维一体评价”主张评价过程与学校管理过程、教育过程、学习过程的统一,评价主体与客体进行有效碰撞与积极互动;主张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评价,提高评价能力,促进自主发展;主张教师研究评价、应用评价,改善施教行为和提高施教技艺,促进专业发展;主张将“三维一体评价”作为学校提升管理品位与办学质量的有力支点。从内容层面看,“三维一体评价”是对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大方面的评价,是对教师的师德、师能、教育教学成效与专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是对学校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效果的评价。从机制层面看,“三维一体评价”是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的重要机制,是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评价改革的重中之重。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学校评价的重构包括:第一,构建学生学习行为评价的指标体系。将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确定为A级指标,再将每个A级指标分解成若干项,作为B级指标。第二,确定量化评分细则。如学习能力,所有同学的起评分为80分,将积极优异的学习行为列为加分项目,将消极违规的学习行为列为减分项目,教师过程评价记录特殊表现、生成评分,自动累积成过程性学习品质分。第三,构建数字化“三维一体”评价操作平台。如“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操作平台”的功能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加减分、学段考试成绩、学科竞赛成绩等的记录保存、转换与反馈功能,学期结束时各学科学积分的自动生成与转换功能,对三好生、学习能力优秀生、特长生的初级筛选功能,等等。这种评价,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效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以充分体现对全面发展的本质追求,又根据学生的过程发展状态进行即时评价,体现学生过程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还对学生的特长进行评价,体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实践
作者简介:周琳(1979-),女,浙江宁波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中国高职‘高等性’内涵建设之载体――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维度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11N114)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周琳。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7-0018-03
一、问题提出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其基本价值取向由原来与本科院校无所区别的理论知识关注逐步转向关注高职教育特定的应用技能。尽管高职教育对“高技能人才”[1]的培养目标描述极大地提升了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目标区分效度,然而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社会等方面,课程建设也较多侧重于课程教学设计或教学模式改革。由此可见,“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和持续发展的能力”[2]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国高职教育对“高等性”这一属性的弱化。这种隐含技术导向的实用主义教育既不能完全实现中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最终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真正在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技术技能而是包涵技术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研究领域较为关注的“职业核心能力”一词,反应了职教界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反思和回归。
二、我国高职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首先,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未明晰。尽管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职业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高到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使高职教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认同“能力本位”的核心意义时,作为能力培养载体之一的素质教育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当学生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时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高职教育既然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首岗适应能力、多岗迁移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更具有兼容并蓄的职业发展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职业素质。
其次,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内涵建设主要围绕国际通用的“职业核心能力”展开,缺乏适度本土化。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主要分为基础核心能力:例如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拓展核心能力:例如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延伸核心能力:例如礼仪训练、心理减压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成为全球各地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趋势,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科学的选择。尚处起步阶段的我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项目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研发专家在吸收了英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最新职业教育和培训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职业能力认证培训项目。然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这种认证培训项目在被借鉴到中国时遇到了阻力与瓶颈,本土化难度加大。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高考体制与西方国家的高考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目前高考生源分流机制中,高职院校处于高考录取的第三类院校,而英国、美国、德国等西方的高考录取制度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时,中国高职院校的生源相对第一类和第二类院校而言,呈现出高等教育嬗变至非精英时代的显著特点。根据卡根的分类理论,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弱势群体,社会对他们的认知度存在偏见。因此,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的现实与实际。
与此同时,人们对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也存在诸多误区:例如,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政教育;把素质教育理解为零散的文科知识的补充;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应试教育的新增内容;把素质教育诠释为专业教育的附属。这些误区对正确理解我国高职教育的内涵都会产生消级影响。因此,单纯依靠“职业核心能力”称谓的引进、单靠不结合中国高考录取制度实际的职业能力认证培训项目的引进,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高职素质教育的症结与问题。
再次,我国高职素质教育的载体较之过去虽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有待进一步丰富,并使之形成完备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以前素质教育仅限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熏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素质教育的载体涵盖了课堂、社会实践、工学结合、校园文化等多个载体。在教育模式和手段上都有所改进,不仅有必修选修的第一课堂,而且有专题讲座、名著导读、艺术欣赏、文艺会演等第二课堂,更有将素质教育贯穿了专业教育始终,在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充分挖掘其对学生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等多种形式与渠道。
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必须建立不以短期功利为衡量目标的长效机制,在建立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前期投入巨大而见效甚慢,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对学院当前发展收益甚微。在高职院校纷纷求变的历史潮流中,致力于漫长而艰辛的全方位素质教育,必然遇到各种困难,受到多方质疑,甚至存在阻挠。所以,我国高职院校管理层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对技能教育的关注和实践。从宏观上看素质教育的开展还没有探索出长效机制和普适模式,从微观上看也没有真正在每个院校的育人模式中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近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各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进行了多方探索和实践,如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而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关注程度还远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深度。这也意味着我国高职教育目前更注重于“职业性”的内涵建设,而相对忽略“高等性”内涵的建设。这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将造成功利性的趋向偏差。
三、重构高职素质教育的对策
首先,重新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教育目的设定的重要理论基础。只有以“现实的个人”、“有生命的个人”为前提和出发点来关注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情感,那是最根本的。英国的纽曼也指出,知识既是大学教育的工具,又是大学教育的结果,而这样的大学教育就叫自由教育,这种教养连同使这种教养得以完成的知识本身就适于追求。此外,这种教养有着巨大的世俗功效,同时还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最佳和最高心智的形成。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3]极赋化学专长的科特南校长在1945年哈佛“红皮书”形成的通识教育目标对后世具有垂范作用,被概括为:有效地思考(to think effectively)、清晰地沟通(to communication)、恰当地判断(to make relevant judgement)、分辨各种价值(discrimination among values)。在此基础上,1978年“哈佛报告书”明确了教育理想或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
21世纪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阶段,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有用性”提出质疑乃至非议,人们似乎认为不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高等教育就是失败的或至少是得不偿失的教育。家庭、社会、就业市场等各个方面的衡量标准、价值评判方式都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当功利主义的教育目标映射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时,便体现为在教育目标上廓清了高职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范畴,但未能清晰定位出产业革命后我国本土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在高职院校传统生源急剧减少以及生源渠道受限制的背景下,究竟是为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过渡,还是直面中国技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最终提升整体产业水平,都成为确立未来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无论以何种需求为考虑,都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学校的专业特长、人才特点和服务面向,突出学校在履行培养人才、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有的人文内涵,可以在借鉴通才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将传统意义上抽象的教育目的细化为若干方面的评价标准。例如:具有清晰的社会主义方向道德伦理思考能力;在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对所获得及应用的知识具有正确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并形成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良好习惯;具有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等。
其次,逐步廓清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内涵并使之具有职业性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既要求体现其高等性特点,又应体现其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特色。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所有专业开出同样菜单,提供同样的课程,一味强调统一性,弱化了不同专业的特殊需求和要求,忽略了本专业的标识性。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从人性论、道德论出发,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学体系;孟子继之以四端之心,经董仲舒传至程朱理学,都将教育范畴的重心落在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上。曾任北大校长的将近代道德教育融入人文教育,并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首倡者。而西方自康德《系科之争》开始,从英国的纽曼、斯宾塞、怀特海,德国的鲍尔生,到美国的维布伦、科特南,无一不在着力思考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非功利性教育所涵盖的范畴。因此,当前中国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具有继承中国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思想和接壤西方现代通识教育思想的双重性,既是我国古典素质教育传统的现代化,也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本土化。
无论秉承中国传统教育,还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思想,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都应是我国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的两大范畴。将这两大领域再次细分,可以进一步形成道德素养、法律素养、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几个范畴。由此,笔者认为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由以下六个方面组成:即职业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职业劳动素质等。
而每一项素质教育的内容都应该结合并体现其专业特色。例如在职业道德的学习和评价方面,在行业相关法律知识的习得和理解方面,在多岗知识迁移和能力培养方面等,都应针对不同专业增加不同侧重点的素质教育内容。这样的素质教育内涵建设才能呼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杨叔子院士所倡导的“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技手段对话,以高远的大学文化与社会生活对话,以广阔的知识视野与专业体系对话”[4]的冀望,才能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接轨世界产业经济建设的洪流。
再次,全面开设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并使之具有多维度分支。
社会和自然构成了完整的客观世界,人类总是因为既不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又不断把握自然发展规律,才使得整个“社会人”群体不断向真理和完善接近。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人文素质的优良意味着精神底蕴的厚实,而科学素养的充盈意味着文明格调的高深。美国克利斯特勒指出:“在15世纪,人文学科包括五个科目:即语法、修辞、诗歌、历史和道德哲学。”[5]而著名的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模式”从1978年发展至今则陆续增加至七大类,包括文学和艺术(literature and arts A.B and C)、历史研究(historical study A and B)、社会分析(social analysis)、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科学(science)、外国文化(foreign cultures)和数理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哈佛开设这些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培养现代社会中“有教养的人”。这一旨在培养全面素质的系统课程,打破了按学科设课的传统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学科、多文化的交叉,视野非常广阔,而且将课程重点放在思维方式的训练而非简单知识结论的获得,这对探索我国高职院校设置素质教育课程极具借鉴意义。
笔者认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基本素质教育为基础,在常识、行为和观念三个层面进行立体的内容描述。根据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纬度,构建以下五类平行课程体系:一是思想政治课程。依据现阶段我国教育部要求开设概论和法律两门课程,且均为必修课。二是习惯养成课程。对学生进行娱乐、生活和职业习惯的指导,如开设手工制作、家政学习、就业指导、民间工艺等课程。三是思维训练课程。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训练,如开设经济学、逻辑学、哲学、历史等课程。四是欣赏评价课程。对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进行教育,如开设美术音乐欣赏、古典文学等课程。五是普及技能课程。对学生的职业通用技能进行初级培训,如开设速写、口译、演讲辩论等课程。在2-5类的课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和爱好进行每一类1-2门的选修,但每一类课程必须选修一门。诚如纽曼所言,“知识的所有分支至少在固有的意义上应该是大学教育的内容。这些分支并非互相孤立,互相独立,相反,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或系统。……用这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来向心智传授知识的过程,才是大学教育名副其实的教养。这种教养本身就是好的。”[6]
最后,构建素质教育的考评机制并使之具有行业标准效度。
传统的素质教育评价以卷面测验作为考核手段,但是这样的考评方式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无法体现学生素质获得与提高的动态过程。我们必须进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管理权力的迁移。从传统的教务处、学生处管理整合为与企业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院系考核下移到任课一线教师和企业;让任课教师和实训企业师傅成为学生素质养成的真正指导者。制定严格的习惯评价标准,按照学生进入社会后所需的各种素质进行管理,如自律、时间管理、团队合作等。在课程项目中贯彻实施,由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与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考评。规范评价语言,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评价,凡是有证书的课目均以证代考。
采取全方位的动态素质教育考核措施。将片面的试卷测验扩展到学生校园日常行为考核、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能力及活动考核、家庭及社区行为考核、企业实训考核、社会责任及社会活动参与考核、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考核等多个方面。建立学生成长性素质教育评价档案,并使之具有多米诺骨牌式的跟踪效度。将素质教育考评结果列入学分考评,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毕业资格、就业推荐等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2]戴士弘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3][6]J.H.Newma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Defined and Illustrated[M].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07:214.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采用积极语言的积极教育方式作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如果教育过程中采用消极语言,如冷淡漠视性语言、嘲讽侮辱性语言、抱怨打击性语言、惩罚性语言等,则表现为对学生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即消极教育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积极语言,通过语言模式的改变,能够提升师生的幸福感,为和谐校园的氛围形成打下基础。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HAPPY语言;应用
一、研究问题
1.研究目的
积极语言定义为:引发个体积极情绪,发现个体优势及潜能,促进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形成,有利于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的语言。此研究的目的在于,首先,提升教师积极意识和幸福感,促使教师形成积极语言习惯,给予学生正能量的同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效能。其次,探讨教师积极语言风格的规律,发现积极语言在提升师生积极情绪方面的作用。再次,提升学生积极意识和幸福感,促使学生愿意学习,快乐成长。最后,探索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系统化、可操作化。
2.研究意义
采用积极语言的积极教育方式作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
如果教育过程中采用消极语言,如冷淡漠视性语言、嘲讽侮辱性语言、抱怨打击性语言、惩罚性语言等,则表现为对学生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即消极教育方式。消极语言令学生感到厌烦,内心抵制,产生不愉快情绪,导致学生消极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学习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产生自卑心理和低成就感。
通过积极语言,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核心,让师生终生幸福。作为一种新教育观和积极的教育方式,积极心理学及其积极语言模式,不仅为我们实施发展性心理教育提供了最新的心理科学理论基础,而且为发展性心理教育提供了操作模式。
3.研究假设
积极语言能为教师,也能为学生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积极语言关注的核心是教师到底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能够有利于引导自己或学生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激励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幸福,享受健康快乐人生。具体假设有两个,其一,教师语言风格会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影响。如对学生完成作业快慢、对错、主动程度及快乐程度有影响。对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程度有影响。其二,教师语言风格对教师本人的情绪、工作效率和成就感有影响。
4.核心概念
4.1核心概念:积极语言HAPPY模式 积极心理品质
4.2界定:小学
4.3范围:本课题仅限于对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的积极语言模式的研究。
4.4概念:“积极语言HAPPY模式”
陈虹博士首次在中国提出的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语言应用模式)基本解释和简明扼要的概括如下:
其中各字母含义是――H:Hope for预想,期望;
A:Action行动;
P:Process过程;
P:(to the) Point关键点;
Y:Yield产品,收益。
4.5 HAPPY语言模式层次水平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理论基础
1.1积极心理学双方面论 (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真实)
结合当前教学实际,目前,教学中易出现下面问题:
首先,教学过度关注学生消极方面。以写作业为例,教师通常关注的是:学生写作业写得慢,在规定时间内写不完,拖着不写,拿着笔发呆,边写边干别的,老师或者家长看着才写,错误多,同样问题反复错,不改错题,抄作业,写完作业就又说又打又玩,不想多做等问题;再如,在上课学生注意力能否集中方面,通常认为学生:上课时爱低头玩手里东西或做小动作,眼睛不看着老师,目光游离不定,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当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时不知道老师问的是什么,对某些小事反应强烈,情绪难以平静;提到上课纪律问题,教师常感觉学生:上课铃响后还不坐到座位上,仍然说话,不准备好学习用具,没有收起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东西,上课和其他同学说话,发出与学习无关的声音,课间追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说一些否定性的话:别人都能完成为什么你完不成,别玩了,不要再惹我生气了,不要动了,不写完不准回家,再不写就请家长……或一些负性肯定学生的话:
你又发呆,你就是贪玩,你太闹了……这些言语很容易引起学生低自尊。
其次,教学中往往刺激学生比来比去方面。教师们有时会无意识地让学生互相比。如:“某某已经写完了,你还不快点呀”“你看谁谁比你强多了,你得向他学习”“你怎么老比某某差”等。比你好、我坏,或比谁最好、最棒,或说哪个同学这回是第一名,目的是刺激学生去追求最好或第一,可能会突出典型,但这个结果一种可能是,有个别或些许学生满意,但大部分学生麻木,甚至不舒服;另一种可能是没有赢家,只有输家,“最好”“最棒”“第一”的学生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被孤立、冷落,内心负担着下次我要不是“最好”“最棒”“第一”,同学们怎么看我的压力。这种刺激学生比来比去的“比文化”容易让学生心生嫉妒,或仇恨他人。也就是说,不是学生变坏了,而是环境让学生的“妒”和“恨”生温了。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曾说:“妒忌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一种消极的攻击情绪。在家里。父母一定要克服,不要拿自已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这是非常不人道的。”比来比去容易让孩子逐渐倾向建立“表现目标”,爱做那些给别人(老师)看的行为,更关心如何向别人(老师或同学)证明自己的能力,关注的是如何出众,或如何别当众出丑。而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应当尽量引导去学生设置“掌握目标”,常说鼓励学生的话,如:同学们都很努力,告诉老师你是如何进步的,你是如何变得越来越爱主动学习(做事、做值日、上操不说话、上课不下位子等)的。帮助学生更多关注:我如何努力,我如何进步,我怎样更愿意主动学习,我遇到问题如何喜欢寻求老师或同学帮助,我越来越会找到提高各种水平和能力的方法,而不要过多关注我要如何出众,我千万别当众出丑。
这些问题的实质在于,教师没有在教学中运用积极的语言模式,在教学中正能量不足。解决上述问题是是本课题提出的出发点。
1.2 心理教育1.0时代
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急剧增加,研究者积极整合各学派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已经在一些重要方面达成共识---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实践的结合也受到人们充分的关注,各类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均已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与心理健康研究的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与此相关的主题积极心理学,其研究和实践工作在我国则刚刚悄然起步。
传统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称心理教育1.0时代,其三大任务是:诊断并解决心理问题;让普通人更快乐,更幸福;让天才更天才,普通人更聪颖,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可是,心理学家在1887―2000年这100多年间研究的是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学校关注的是“问题学生”、“学生的问题”、特殊群体学生,日常工作主题是个体心理咨询、心理档案甄选。渐渐地,心理学的三大任务中的后两个被遗忘了。
1.3 心理教育2.0时代
积极心理学则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正如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所说,“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心理学界开始有学者敏锐地注意到了美国当代心理学的这一最新动向,陆续有介绍美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及其最新发展的书籍、文章发表。
例如:心理学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孟万金的刊物《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研究成果。2007年,创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揭开了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篇章。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心理学博士任俊,现为国际积极心理学会(International Positive Psychology)理事,目前主持“积极心理学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学校心理学会会员刘翔平出版了《当代积极心理学》,陈虹主编的《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陈虹,张婷婷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2009);陈虹,李益倩的《美国积极教育引发的“幸福”启示》(2010);陈虹,吴九君的《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2010)等文章。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消极”模式的大反思,认为积极心理学转换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复活了人本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为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以新的方法看待人类的生存和问题的解决”
积极心理学越来越引起我国心理学者和教育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1.4 习得性无助理论
被动性、退缩以及服从是个人控制减弱的证据。如学生已习得一种不可控的消极的教育语言环境,而且感到无助,当他们接触到积极语言时,虽然这些积极语言与其行为有关,而且可能是对学生有利的,但学生却很难相信其有用,也就是说,学生先前接触过的那些无法控制、无法逃避的来自教育者的消极语言模式,减弱了学生可以让自己变好的控制倾向。让学生接触那些无用的、消极的事件反馈信息(消极的语言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会控制这个事件,更不利于学生把这个事件做好。
1.5 自我中心理论
该理论认为,无法控制某些重要结果的个体之所以会停止尝试,是为了防止他认为自己不具备解决眼前问题的能力。如果他不再尝试或一直说“我做不了”“我就是不行”“我老是错”,那么他可以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或我没有做,同将失败归因于真正的能力不足(我不行、我做不好)相比,这种归因方式对自我构成的威胁较少。这种习得性无助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在失败时保持自信的方式。令学生厌恶的教育语言,是学生能否变好的关键中介因素。教育语言作为一种条件刺激,我们可以对其可控性进行操作,比如,我们可以引入可控性因素:告诉学生你哪些方面变化,我会表扬你,你哪些方面不足我会指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我这样做了,所以被表扬;我没有做到位,所以被指出不足。通过告诉学生与事件有关联的事实(表扬语言和批评语言),可以增强学生自信,改善学生语境,鼓励学生对原来的失败或问题做出不同的解释。
三、研究程序
1.研究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05月―2012年09月)是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为课题研究的启动准备理论、环境、氛围、研究队伍组建等条件,使老师进入科研状态,形成并了解课题的总框架,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课题设计人员收集资料,确定课题实验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做好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4年02月)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按计划分组分段实施,注意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在这一阶段中,进行实验研究交流和培训活动,开展课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收集优秀课例。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等。并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03月―2014年09月)整理分析实验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结题鉴定。
2.研究对象
2.1范围:小学
2.2范本: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原丰台区芳星园小学)
2.3对象及领域:积极心理学HAPPY语言模式在(数学、语文、英语、美术、音乐、心理等)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研究方法
3.1操作法:以小学六个年级的每个学科的教学为研究的载体。(我们有专业的各学科的优秀教师,他们掌握了多方面的教学技能和经验。我们继续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全校各个班级里开展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生活”、等活动,同时,在教师团队中开展积极语言模式的练习和使用并且使用到教学中去,通过自主开发的扑克牌游戏方式使学生逐渐养成二十四项优良的积极品质。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把操作法作为最基本的方法,用于积累原始素材。)
3.2.记录法:实时对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归纳。(在操作法的基础上对每次活动进行比较详细地记录,包括书面记录、影像照片的记录等等。)
3.3.问卷法:师生对积极语言模式的调查回答。(在研究过程中,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反映师生对积极的语言模式认同性和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从问卷中反映一部分结果。)
4.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报备阶段 2012年8月填写申报审批书,报总课题组审批,2012年9月审批通过。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2012年9月课题申报后,首先进行筹备工作。对全体课题成员进行培训,为每位老师配发一本《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 积极语言HAPPY》,自学积极语言应用案例。要求每人写读后感,并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积极语言,撰写应用案例及体会。在深刻领会课题精神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工作实际,从全体课题成员中通过自愿报名加领导小组审批的方式选拔出优秀青年教师为课题核心小组成员参加个案研究。 2013年1月24日核心组成员召开班级情况分析会,确定个案研究对象和积极语言所要干预的行为。 2013年2月,将分析会录像转成可编辑的WORD文档,归纳出学生共同的行为问题,老师通常的解决方式,通常说什么话。确定每个班的个案研究对象。 2013年3月,对每个班选中的个案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了解学生行为问题的原因,通常情况下老师说什么,你希望老师说什么。同时对老师就相同的学生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2013年4月,将学生访谈录像转为WORD文档,与教师问卷合并,分析归纳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需要,并列表呈现。 2013年5月,将学生问题,老师期望,老师语言特征归纳表反馈核心组老师修正确认,制定分层指导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明确怎样说积极语言帮助学生在什么具体行为上关注学生的改变。与学生达成约定,通告家长,每天记录。 2013年6月正式开题,请专家论证课题方案可行,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2013年7月个案研究实施。 2013年11月填写中期报告书。 2013年12月专家对中期报告进行论证督导。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2014年6月填写鉴定结题申请书。
2014年9月专家进行课题成果鉴定评估及等级评定。
四、研究发现及结论
1. 研究假设
开始课题之前,我们为课题研究做了研究假设:
首先,教师使用积极语言能为自己,也能为学生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积极语言关注的核心是教师到底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能够有利于引导自己或学生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激励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幸福,享受健康快乐人生。
其次,教师语言风格会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影响。如对学生完成作业快慢、对错、主动程度及快乐程度有影响;对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程度有影响。
再次,教师语言风格对教师本人的情绪、工作效率和成就感有影响。
2.研究发现及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六位老师进行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习得与教师积极语言关联性研究实验方案》《教师语言风格调查》《教育部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学生最深渴望比例》《习惯结构养成与积极品质习得记录表》等测试或调查,我们发现:
2.1教师使用积极语言确实能够为自己也为学生带来正能量,教师使用积极语言的模式是促进各学科优质教学、学生“乐学”的基础。
研究中,在课题负责人王志清校长(现任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副校长)提出的“积极语言,幸福课堂”的教师评价理念带领下,课题针对教师普遍关心的部分学生作业不认真、上课不专心听讲等实际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HAPPY语言的干预方法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旨在探索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系统化、可操作化。
结合学科建设年活动,教科研一体化,课题组赵静、丁t两位老师上示范课《小山村》的第一、二课时,赵静、赵丽分别上《房顶上的大蘑菇》和《找规律》。在课堂上,她们自觉应用积极语言。老师们发现由于语言模式的改变,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课堂气氛越来越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课后组织老师讨论分享,在哪些环节应用了积极语言,如何应用的,效果如何,对自己的教学教育活动有何启发。重点让教师树立积极的语言观、儿童观、育人观。抛弃不能说的语言,养成使用积极语言的习惯。从而达到让学生享受幸福课堂的目的。赵静老师应用积极语言的收获体会一文刊登在《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训教程》一书中,撰写的论文《绽放积极语言,成就幸福课堂》获区教育学会三等奖。
研究发现,孩子们喜欢的积极语言前六句是: 谢谢你!儿子,你长大了。 你可真了不起,这么难的卷子你居然考了100分。
3、你的表现非常不错,题全做对了,真不错啊!
4、孩子,你写的字很漂亮。
5、你表现得很好,在关键的时候进了一球,为集体争光。
6、你长大了,知道帮妈妈做家务了。
2.2 教师语言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语言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首先,教师使用积极语言能够使学生愿意尽早做完作业,愿意花更多时间做作业。有意识尽量做对作业,不重复出错。由此,可以提高平均分(语、数成绩),并能够提高在班级的排名,等等。
其次,教师使用积极语言能够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规范,比如可以使学生打预备铃能不下位子、拿出要用的书本、不说话。课上眼睛看着老师,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且,能按规定要求回答问题,并回答正确,等等。
2.3积极的语言会让教师保持乐观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并使教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成就感。
教师的积极语言可以引导教师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品质,并能激发自身内在的正能量。进而可以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增强履职能力、提高工作效能。由此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成就感。
五、分析和讨论
1.解决方法和理念依据
积极语言定义为:引发个体积极情绪,发现个体优势及潜能,促进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形成,有利于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的语言。积极语言模式是试图构建一个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教师或家长趋于稳定的积极的语言表达基本机制。该模式建构思路是:积极语言积极情绪积极人际积极人格积极社会支持幸福、和谐、阳光的人。
1.1对学生报以积极的期待(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 H”)
1.1.1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才能让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让自已变得有耐心,不急躁,不生气,情绪稳定,让学生感到很宽松,不紧张、不焦虑。
孩子的身心发育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孩子在知识能力、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无论孩子做得怎样都是有原因的。都给孩子一个好的期待(积极语言HAPPY模式中的H就是这个意思)
1.1.2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评价孩子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孩子信心、勇气和成就感。
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重新定位教学观,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个学生都架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要改变教学行为,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核心思想是: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交流智能各有不同,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来有多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语言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逻辑数学智能
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
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强调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较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
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 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
肢体运作智能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
音乐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人际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① 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②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③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④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解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
内省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爱独处,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喜欢独立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这种智能在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内省智能可以划分两个长层次:事件层次和价值层次。事件层次的内省指向对于事件成败的总结。价值层次的内省将事件的成败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自审。
自然探索智能
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
自然探索智能应当进一步归结为探索智能。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
存在智能
人们表现出的对生命、死亡和终极现实提出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倾向性。
1.1.3教师与学生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会不断加工和处理对学生的认知,形成带有一定综合性、概括性的认识,即“人际印象”就产生了。这个印象一旦产生,将倾向将学生看成是具有协调一致人格特征的人(人际印象的“一致性倾向”)。一旦对他人做出好或坏的评价,就会将它扩展到其他特性上去,也就基本上确定了对此人的总体印象。我们建议,教师能从目前积极心理学框架中六大美德24项积极品质去形成对学生“好的评价”。
比如,一男生被认为是热情的时候,他同时是友善、有同情心、善于交友、开朗、健谈、自信的人。一个人不会被看成既热情又冷酷,既诚实又虚伪。如果出现相反的特征,出现矛盾,教师也会重新处理头脑中关于学生的信息,来消除这种不一致。所以,教师对学生如果习惯性地产生积极的“一致性倾向”,将会对学生形成更好的评价。
社会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E.Osgood,1957)等人的研究发现,人们主要从三个基本维度来形成和描述他人的印象,即:评价维度:好-坏;力量维度:强-弱;活动维度:积极-消极。其中评价是最重要的维度,比如,认为学生是好的,是有力量的,是积极向上的,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将会对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在“智慧和知识”美德方面,学生更倾向有创造力、好奇心、开放的思想、有视野(洞察力)、热爱学习品质;在“勇气”美德方面,学生更倾向真诚、勇敢、有坚持性、热情;在“仁慈”美德方面,学生更倾向友善、有爱、具备社会智能(社交智力);在“正义”美德方面,学生更倾向公平、有领导力、具备团队精神;在“自制”美德方面,学生更倾向宽容、谦虚、谨慎(审慎)、自律;在“超越自我”美德方面,学生会审美(欣赏美和完美)、感恩、有希望、幽默、有信仰。
有人可能会提出,学生不会全是我们预想、期望的那样,但是,在我看来,学生就是我们预想、期望的那样。因为,我们预想、期望的是学生的总体,我们对总体的期望就是学生都向着这些好的品质发展,而每一个个体一定是不同的,这个个体可能这些品质表现突出些,显现成优势,其他品质相对不突出。另一些个体可能其他品质突出些,成为优势,同时,也会有不突出的品质。教师在对学生的积极的预想和期望指导下,会产生对学生的积极语言和行为,会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促进产生积极行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预期,有的可能被证实,有的可能不能被证实。如果被证实,就意味着教师使用的HAPPY模式在学生身上起到了作用,得到了积极的反馈,那么,教师的积极语言将会被强化,教师将会更主动、更有创造性地应用这个模式。如果没被证实,也就是说,教师期待学生形成哪种行为,或改变哪些行为,教师不一定能看到学生这个行为发生或变化,这并不能说明,教师的积极语言没有发生作用,只能说明目前还没有发挥作用,或这个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认为,尽管个体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但行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而有所变化。 因此,教师不用担心,“我用了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为什么学生不见效?”那么,这时候,老师们感受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变化,如果是,那么说明,你对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应用已“见效”了。如果不是,那么,请你丰富和完善这个模式,使之“更见效”。
2.说积极鼓励的话,让孩子产生积极情绪(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A”)
用积极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产生积极情感(快乐、宁静和温暖)很重要。
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积极情绪能够激活一般的行动倾向,对于认知具有启动和扩展效应,能够建设个体的资源,撤销消极情绪产生的激活水平,能够促进组织绩效。积极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积极情绪对于个体的适应具有广泛的功能与意义。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positive”即正性的、积极的。许多研究者对积极情绪给出过具体的描述或定义,如罗素(Russell)曾提出“积极情绪就是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1]。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2]。孟昭兰(1989)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3]。情绪的认知理论则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所产生的感受”[4]。从分立情绪理论的观点来看,积极情绪包括快乐(joy,happy)、满意(contentment)、兴趣(interest)、自豪(pride)、感激(gratitude)和爱(love)等。快乐是指当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和熟悉的,或者事件被理解为个人目标取得进步和实现时而产生的情绪感受;满意是指被他人的接受和关爱所引起的感受,如果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高度确定的和需要低付出的,就会引起满意感;兴趣是指当个体技能知觉与环境挑战知觉匹配时产生的愉悦与趋近感,当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新颖的和改变的、神秘的以及一种困难感时就会引起兴趣;自豪是当目标成功实现或被他人评价为成功时产生的积极的体验。因此,概括地说,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
Fredrickson提出的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认为积极情绪比如快乐、兴趣、满意等能扩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2,8,9]。消极情绪一般会缩小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缩小个体的认知范围,让个体在当时的情境下只产生某些特定的行为,动员个体身体能量应对特定的环境挑战。而积极情绪却能在一般条件下促使个体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能够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地图。
积极情绪能促使人的记忆功能和提取更多的积极材料,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完整、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判断。
积极情绪下,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高,决策更全面。
积极情绪能够促进人际问题的解决,协商与谈判问题的解决。积极情绪不仅能够为协商与谈判创造友好的氛围,同时由于积极情绪下认知灵活性的提高,能够使得谈判者想出更多的问题解决策略。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帮助、友好行为,密切人际联系,扩大人际资源。积极情绪能够提高应对水平,促进社会适应。
积极情绪能够撤销和恢复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心血管活动的激活状态,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基线水平;对于消极情绪所造成的狭小的思维活动序列予以撤销,使得思维活动序列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能够缓解消极情绪造成的紧张。尽管这方面没有直接的研究支持,但研究表明主观报告积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表现出更灵活的、更建设性的应对方式,表现出更抽象的、更持续的思维水平。
积极情绪不仅对于个体的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组织内成员的积极情绪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内个体的积极情绪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对于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是极为关键的,能够激励组织中成员的学习绩效,提高组织的效能。
3.理解孩子形成好习惯需要过程(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第一个“ P”)
如果学生已习得一种不可控的消极的教育语言环境,而且感到无助后,当他们接触到积极语言时,虽然这些积极语言与其行为有关,而且可能是对学生有利的,但学生却很难相信其有用,也就是说,学生先前接触过的那些无法控制、无法逃避的来自教育者的消极语言模式,减弱了学生可以让自己变好的控制倾向。让学生接触那些无用的、消极的事件反馈信息(消极的语言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会控制这个事件,更不利于学生把这个事件做好。
无助的人在情绪上并非变得麻木了,而是变得烦躁不安了。希罗托(Hitoro)和赛利格曼的一项实验也发现,当一个人在一种环境中经历了不可控事件时,毫无疑问他会在那一环境中变得被动和无精打采。 赛得克与考夫塔提出了“认知耗竭”理论 。他们认为,有关不可控事件的经历最初激发了个体大量的认知活动,因为个体想要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弄清楚他为什么无法解答这一问题,然而,无关联性导致这些努力必然无功而返。最终,个体进入了一种认知耗竭的状态,他停止了思考,无助效应就产生了。这一理论的关键之处在于,它认为:个体对他们所遇到的事态提出各种假设并进行评估,在随机反馈的情况下,个体不再继续不停地提出和评估这些假设,也就是说,无助导致了被试无法思考,即认知缺陷 。被试报告了不确定感和无法集中注意的情况,而且报告自己对成功的预期大大下降,导致被试在之后的那些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进行努力的任务上表现糟糕。
自我中心理论认为,无法控制某些重要结果的个体之所以会停止尝试,是为了防止他认为自己不具备解决眼前问题的能力。如果他不再尝试或一直说“我做不了”“我就是不行”“我老是错”,那么他可以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或我没有做,同将失败归因于真正的能力不足(我不行、我做不好)相比,这种归因方式对自我构成的威胁较少。这种习得性无助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在失败时保持自信的方式。一位十岁女生在弹琴时总说:我怎么弹也弹不好,我不想弹了。一位五岁男孩滑冰时不断地说:我穿上新鞋就是总摔跤。滑冰一点都不好玩。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1993)提出 ,就像存在习得性无助一样,也可能存在习得性掌控。正如对无关联的预期会降低诱发性动机并阻碍对关联性的知觉,对未来关联性的预期会增加诱发性动机,并增加对关联性的知觉。
令学生厌恶的教育语言,是学生能否变好的关键中介因素。教育语言作为一种条件刺激,我们可以对其可控性进行操作,比如,我们可以引入可控性因素:告诉学生你哪些方面变化,我会表扬你,你哪些方面不足我会指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我这样做了,所以被表扬;我没有做到位,所以被指出不足。通过告诉学生与事件有关联的事实(表扬语言和批评语言),可以增强学生自信,改善学生语境,鼓励学生对原来的失败或问题做出不同的解释。如果教育语言能够提高对学生期待的积极度及沟通话语的乐观率,观察教育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学生情绪、学生行动、师生关系、动机、效能、学生人格、学生对过去一周或二个月的满意度(包括做事情的投入程度),对未来的希望 都会有所改善。
4.教师语言促进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点(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第二个“P”)
4.1不是不能给予学生批评,而是怎么批评学生
要看看挫折事件或创伤事件后是否让学生得到了如下启示,否则就不是教育,而是教师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第一、批评教育是否讲出了学生的优势(一般讲三个优势,批评一个问题3:1,学生容易接受),是否促进了学生提高其优势、发挥其优势;第二、批评教育是否让学生更热爱学习、更珍惜生活;第三、批评教育是否让学生明白我可以采取哪些行动,以解决问题或克服不足,以度过创伤;第四、批评教育是否促进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或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总会有人帮助我”;第五、批评教育是否理解学生出现问题或错误的恐惧心理及被批评后的不愉快情绪及羞怯心情,认识到学生出现逆返情绪或害怕挑战是正常反应,或创伤后信念崩溃是正常反应,但同时也指出学生应该改进的方面和可以成长的资源。这样的“挫折”才会让学生成长,而如果只是斥责,指出不足,学生在被教育之后,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可以被利用,不知道我采取哪些行动是有效的,和老师关系越来越差,变得不喜欢学习(不爱做作业了,不想上课了,听不进去了),说明“这个教育”不但没有让学生在挫折和失败中成长,反而“这个教育”本身成了引发学生挫折的导火索,而不是问题、困难和错误本身让学生感到是挫折。有些挫折是人为设计的,让学生感到“我不行,我无能”,“学习是痛苦的,生活毫无乐趣”,“我做什么都不对,我找不到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一点不理解我,我很想好起来,但老师不相信我”;“我再也不想理他了,我恨死她了,他说什么我都当耳旁风,她让我做什么我都不做”,结果学生的意志被“挫折”打垮了,而这个挫折有可能是“教育的过程”,而不是事实上的挫折。
4.2注意语言层次
4.3避免“比”
比你好、我坏,或比谁最好、最棒,或说哪个同学这回是第一名,目的是刺激学生去追求最好或第一,让学生拼命竞争,可能会突出了典型,但这个结果一种可能是,有个别或些许学生满意,但大部分学生麻木,甚至不舒服,另一种可能是,没有赢家,只有输家,“最好”“最棒”“第一”的学生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被孤立、冷落,内心负担着下次我要不是“最好”“最棒”“第一”,同学们怎么看我的压力。这种刺激学生比来比去的“比文化”容易让学生心生嫉妒,或仇恨他人。也就是说,不是学生变坏了,而是环境让学生的“妒”和“恨”生温了。
比来比去容易让学生逐渐倾向建立“表现目标”,爱做那些给别人(老师)看的行为,更关心如何向别人(老师或同学)证明自己的能力,关注的是如何出众,或如何别当众出丑。要尽量引导学生设置“掌握目标”,说:同学们都很努力,我选择那些不断进步的同学,然后告诉老师你是如何进步的,或你告诉老师你是如何变得越来越爱主动学习、做事、做值日、上操不说话、上课不下位子等等的,帮助学生更多关注:我如何努力,我如何进步,我怎样更愿意主动学习,我遇到问题如何喜欢寻求老师或同学帮助,我越来越会找到提高各种水平和能力的方法,而不要过多关注我要如何出众,我千万别当众出丑。这种话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而是满足了老师的需要,因为学生们会更关注老师对他们的看法,结果,是老师被“关注”了,是老师希望被关注的需要满足了,而学生如何努力、用什么方法提高、每个人提高了多少,则被关注得很少。要让每个孩子都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让每个孩子都关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学生感到改正这个错误很有趣。让学生关注自已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如说:你可以快起来,你只需要今天比昨天快,不必去管其他同学。老师(妈妈)相信你。
少说“谁最好”,多说:你比你原来好多了,比自己某某点进步了。
语言刺激学生竞争,比如“我看谁最好”、“我看谁的答案最标准”“哪位同学最先举手,我就叫谁”,“哪个组想出的答案最多”“我看这次谁写得最快”,对学生有刺激作用,去争“最好”“最对”“最先”“最多”“最快”,但这是暂时的,因为,只有个别学生能永葆最好、最对、最先、最多、最快,甚至可能没有这样的学生,那么,如果几乎没有学生可以做得到,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说呢?建议:不在课堂教学中说让学生去做“最怎样”,而多引导学生说:“今天的作业,比你以前进步了,而且也比以前整齐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引导学生多去关注自己的正确之处和点滴进步,多去关注自己是做到正确的或怎样进步的,多去关注自己如果正确了或比自己进步了,心情怎样,而少让学生去和他人比。
自己是否进步,自己如何进步,自己哪点不足,自己用什么方法克服不足,这些自己是可以控制的,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自己会觉得有安全感,而和其他人比时,自己努力了,别人也进步了,永远会有不安全感,而且越比越焦虑,越比越没有信心,心情也越来越糟糕。常听老师们,也可以说是家长们说,“对对,我一说:你看谁谁比你强多,我那孩子当时就说:你觉得他好,你让他当你儿子,我走还不行吗。”有的孩子,当家长一说别人家孩子,或叔叔姑姑家的孩子比自己好,就一摔房门,把门一关,进自己房间不听下文了。这是因为,学生自己努力时别人也在努力,自己进步时别人也在进步,这种去追别人,会让学生感到焦虑不安、痛苦不堪。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太多的“比文化”,把本来没有“比”这个念头的学生搞得不得不“比”,彼此之间成了挑战和冲突的对象,这正是嫉妒和怨恨的导火索。
4.4用坏习惯的相反行为,进行惩罚
举例:日本幼儿园园长,每天面带微笑、跪在门口迎接每个孩子。孩子进门时要脱掉鞋子,并将鞋子放在鞋架上才可以进园。如果有孩子不能把鞋放好,东扔一只,西扔一只时,园长仍然面带微笑,抓回孩子,让他把鞋捡回来放在鞋架上,如果还是东扔西扔,园长仍然面带微笑让孩子重复捡鞋,直到放好才可以进园。让孩子不断地捡回鞋子直到放好为止,这种重复好行为的“惩罚”(孩子会感到烦燥,让我没完没了的做捡鞋的事)是正向的,有意义的(形成放好鞋的习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园长始终没有丝毫的愠怒(源于他对孩子形成好习惯需要过程和训练的理解,情绪没有被孩子一时做不到而带动起来)。
表扬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努力的过程、学习的态度、使用的方法、做此事的原因、产生的作用、表现或结果
赵静语文课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记住并会写“房”“座”“兔”,会区别“座”和“坐”,认识“蘑菇”。
整节课上,老师提问学生时始终没有说:“我看谁答得最准?”“我看谁记得最快?”“我看谁先举手?我要叫先举手的同学”,也就是说没有刺激学生去争着举手,争着发言,而是平静地说:
A评价努力的过程
“好,老师看到你们都在思考了,同学们都试着记住哦。”(关注学生努力的过程)
“我猜你们都能记得住的,而且是能写得正确的。”(鼓励学生去记忆,去做到正确,关注学习的质量,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本身)
B评价做事情的方法
“我看有的同学用手在桌子上画这个字”“我听到有的学生说:‘坐’是两个人,坐在土地上,所以上面二个‘人’,下面是一个土;还有的同学说:‘坐’就是在公交车上,二个人扶着高高的扶手,怕摔倒。”“这些同学们都找到了如何记住这些字的方法,好啊,还有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方法,比引导学生答得最对,有意义。)
C评价做成、做好的原因
“噢,你为什么这么想呀?”“有什么道理呢?”“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方法的?是不是曾经听过这个故事?”(学生能做成某事时,当他人追问他做成的原因,其实是让学生自己激励自己,让学生描述自己做成功的过程,容易激发学生更努力、做得更好的动机,这比老师说“你要怎样”更有效,因为,学生的学习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努力,我们老师都是外因,只有调动学生自己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才会变得自觉,这个自觉则可以靠学生多次描述自己如何成的原因和过程激发出来)
D评价态度
即使有时学生答得不对,或站起来答不出来,但老师仍然说:“老师理解你,一站起来脑子突然空白了,但老师看到你在认真思考了。再想想,不急着回答。”(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目的是让学生在下一个环节更加愿意去思考,而不因为一个没答上来而沮丧,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E评价产生的作用
而不引导去表现我做得怎样(形式),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去争最怎样,而是学生都能进步、都会,才是我们教师最希望看到的。
问为什么错,不强调怎么错,多问怎么对的,多让孩子描述是怎么做到的、做好的。
说正向话时,后面接“我很高兴”是可以接通的。如果说:你怎么又没完成作业呀,接我很高兴,那么“你怎么又没完成作业呀”就不是正向的话。
总之,用积极语言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因为积极情绪下的行为容易延续;表达自已的满意的行为,这个行为也是学生容易延续的行为。爱是快乐和被信任的混合感觉,经常表达对学生的信任很重要。
4.5根据研究结论获得的启示
结合课题研究实际,我们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观念,既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又形成学生快乐体验,既重视学生学业成绩,又重视学生人文关怀,既指出学生缺点错误,又尊重学生人格尊严,既帮助学生学业进步,又指引学生人生成长。
其次,教师应该转变语言模式,从批评、限制、抱怨的语言方式转向激励、引导、感激的语言方式。在说任何话前,应先期望学生具备能促进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可以达到某项积极品质的特征,并相信学生能够形成这些品质的可操作行为。同时,还要激励和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标志性积极品质或期待形成的积极品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内在动机,愿意发挥特长、创造性地做事。注重学生潜在优势、内在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就目前研究结果来看,此课题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教师语言模式的改变,能够提升师生的幸福感,为和谐校园的氛围形成打下基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值得在教育教学中推广。
六、主要成果
1. 王志清和孙忠共同撰写的论文《通过扑克牌游戏激发小学生发现优势美德的兴趣》获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会论文评选等奖并在会上宣读。
2. 王志清和孙忠开发的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辅助学具――心理扑克牌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被授予专利产品。
3.赵静老师应用积极语言的收获体会一文刊登在《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能力培训教程》一书中,撰写的论文《绽放积极语言,成就幸福课堂》获区教育学会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侯玉波等译.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2003
3.高屹,张瑞凯,北京市中小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心理健康特点的调查,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