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遥望洞庭山水翠范文

遥望洞庭山水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遥望洞庭山水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遥望洞庭山水翠范文

2、原文:《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翻译:

第2篇:遥望洞庭山水翠范文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一个宁静和谐的夜晚,一轮柔美似水的月亮散发出迷人的月光。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水平如静,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铜镜。远处,迷迷蒙蒙的月光和波光粼粼的水面似乎是水天一色,那朦朦胧胧中带着宁静和谐的美。

第3篇:遥望洞庭山水翠范文

2、《望洞庭》 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4篇:遥望洞庭山水翠范文

又是一个中秋节了,天文学家说今年是名副其实的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下一次要等到2021年。我可不想不想错过这几年一遇的机会。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人迫不及待地坐在阳台上吃着月饼赏月。

虽然天不作美,不像往日那般的皓月当空,却让我欣赏到了月亮的另一种美。起初月亮还只是一个小月牙,慢慢地从云雾中露出半边脸,像一个腼腆的小姑娘。月亮慢慢的移动,云雾遮住了月亮,顿时觉得天空空虚起来,心里也不免有些失落,以为今晚要和月亮“失之交臂”了。不想一会儿工夫,月亮又出现了,仿佛是重新梳妆过的小姑娘,更皎洁,更明亮了。我呆呆的望着月亮,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还在对着我笑呢!

我正对着月亮发呆,爷爷对我和弟弟说:“你俩来比赛背一背关于月亮的诗词吧,一人一首,看谁背得多。”“这还不简单!我先来。”弟弟抢先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也太小儿科了!”我不服的说,“看我的!”接着我就背起了这学期刚学的那首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弟弟又背了一首《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接着我又背了一首。就在我们背得起劲的时候,爷爷说该睡觉了,于是我们就上床睡觉了。

躺在床上,我久久不能入睡,想着月亮从一开始的圆缺到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圆盘,中间它努力了许多,我又想到了正在茁壮成长的我们,也是经过老师和父母的教诲后不断的成长,才能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之才。

初一:快乐abc2002

第5篇:遥望洞庭山水翠范文

下了车,我蹦蹦跳跳地和妈妈来到轮渡旁,登上一艘游船。船缓缓地动了,只见白浪翻滚,雪白的泡沫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美丽动人。从远处的云雾中隐隐约约能看见一座小岛,那就是鼓浪屿。再近些看,鼓浪屿犹如一个大盆景,草木茂盛,百鸟齐欢,真像刘禹锡诗中描写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日光岩则像盆景里的一块花岗石,一石傲然挺立,别有一番风味。不远处,岸边海水拍打鼓浪屿的响声和家家户户传出悠扬的钢琴声应和在一起,那声音真美妙。鼓浪屿不愧有“琴岛”的美誉。

船靠岸了,三角钢琴式码头别具匠心,引领我们走进艺术的殿堂。我们走出钢琴式码头,步行走进一条小巷子,这里的人们都以走路为最好的出行方式,所以鼓浪屿又得名“步行岛”。因为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大街小巷都幽静无比,路旁的绿树格外茂盛,许多小鸟在树上安家。枝繁叶茂的大树遮住了阳光,小巷显得很暗,很凉爽。在小巷的路边还有许多殖民国的别墅,国外风格和中国风格的别墅依次排开。这个季节正是凤凰树开花的时候,凤凰花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红艳艳的,好像一团团火染红了半边天。

日光岩离我越来越近,游人也越来越多。我随着人群向日光岩顶端走,我终于登上了山顶,两岸的风景尽收眼底。放眼望去,厦门与鼓浪屿之间隔着一条河,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6篇:遥望洞庭山水翠范文

读诗可以培养美好心灵,读诗可以兴发感动,读诗可以改变气质;读诗可以养成趣味,读诗可以帮助我们品味人生。

【命题例析】

(2012年镇江市中考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6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画面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盐城市中考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3~4题。(5分)

登岳阳楼 望洞庭

杜?甫 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翠,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3. 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3分)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2分)燕子在衔泥筑巢(1分,答“燕子在飞”不得分),鸳鸯在恬然静睡。(1分)

2.(4分)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满2分为止,笼统答“画面优美”不得分),反映出诗人经过多年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后的安适(1分)和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之情(1分)。(答出“安适”“喜悦”的意思即可)

3.(3分)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答出“辽阔”或“宏伟”即可,1分) 异:(1)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2)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雄浑豪放,而刘诗清新优美。(3)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2分)

4.(2分)《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着喜悦赞美之情。(心境与情怀答对其一,意思对即可。每诗1分,计2分)

核对诗歌鉴赏题答案的步骤为:一是分析其结构,即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二是判断各部分有什么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与答案有没有冲突。

【解题指津】

分析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首先分析作者写了什么,一般分为物、景、人、事四类。本诗中的“物”有“迟日”“江山”“春风”“花草”,还有“融泥”“燕子”“暖沙”“鸳鸯”;“景”有“明丽如画的春景”“蓬勃生机的花草香景”和“燕飞鸳鸯睡的和谐安适的春景”,其特征是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诗歌表面上没有提及人,但都是人视角下的景物;“事”有燕子在衔泥筑巢,鸳鸯在恬然静睡,还写了作者陶醉于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中。

其次分析作者为什么写,一般分为情和理两个角度。本诗中的“丽”“香”“飞”“睡”等词,告诉我们作者的感情是愉悦、安适、心旷神怡的。

第7篇:遥望洞庭山水翠范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模拟人物对话、探究人物品质、吟诵的过程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的相通,这样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文章的意蕴,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的体验,知道什么是真善美,陶冶性情和品德。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无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感情。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一、探究人物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积极主动、用心投入的读书氛围,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法架设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军神》,作者表达了对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笔者通过出示的照片和资料,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想一想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是“军神”。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细细品味为了能清醒地指挥作战,拒绝使用麻醉剂;学生通过对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了他的顽强精神。最后让学生以朗读的方式来读重点语段,感受的伟大与坚强。学生对的钢铁意志印象深刻,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

二、模拟人物对话

例如,人教版第八册《夜莺的歌声》中小夜莺和德国兵的对话,在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后,学生纷纷发言。

生:我认为小夜莺真是很机智。他在骂那些德国兵,他恨敌人,却笑着骂敌人,那样的沉着,而德国兵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还以为他是一个调皮蛋呢!

生:小夜莺边走边打树枝、拾球果,还用脚去踢,学鸟叫,好像敌人根本就不存在。他完全沉浸在孩子的世界中,其实他在报信,很机灵,也很勇敢。

生: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来的镇静和机灵,让大人都无法察觉到他在伪装,那是怎样的一种气度哦,真可以称得上是超级间谍了!

师:同学们也很机灵,小夜莺的心思让大家想象得精彩极了!课文中有很多关于小夜莺的勇敢的描写,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深刻感受一下他的机智和勇敢。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小组赛读。

师:读了这些对话,你想对小夜莺说点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把想要对小夜莺说的话写下来;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当时的小夜莺,你会怎样做呢?也写下来。

生:敌人那么凶残,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他为了自己的祖国,沉着、机智地和敌人战斗。我们要向他学习,爱自己的祖国!

这样,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小夜莺美好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引领诵读

语文教材的很多课文都展现着各自不同的情感,有的歌颂伟大,有的歌颂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诵读去感悟、理解课文的内容以及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诵读,一是可以感受语言的优美,二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更需要采用这种方式。如刘禹锡的七言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学生们通过对诗句的吟诵和欣赏,很容易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在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在洞庭湖边漫步,看到湖水和月色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好像在白银盘里放着的一枚青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全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延伸阅读

第8篇:遥望洞庭山水翠范文

1、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5、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巢。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1、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7、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8、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1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4、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25、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26、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9、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31、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3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9篇:遥望洞庭山水翠范文

关键词:读经典学作文 教学方法 语文能力

经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字字珠玑,内涵深厚,是中华民族知识的结晶和智慧的源泉。通过学习经典诗文,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滋养学生的人生,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作文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发挥想象让诗文转化成图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跟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样重要。教材中的古诗文大多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诗文中的景物在他们脑海中形成形象生动的画面,那么他们就能更容易更真切地理解诗文的内容及情感。人说王维“诗中有画”,有些古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如果把绘画引入古诗教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半功倍。记得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边吟边画,在黑板上依次画出稀疏的篱笆、悠长的小路、如伞的绿树、飞舞的蝴蝶、金黄的菜花,学生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当成了画中的主角――奔跑着的、活泼天真的儿童。画完后,学生目不斜视,向往不已,此时配以悠扬的音乐,孩子们仿佛进入了诗中恬静安逸的田园境界。可以大胆地相信,学生们已经进入了古诗的情景,理解起古诗来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其实,在古诗教学中,还可以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往往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凝炼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了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和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接着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二、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容量的古诗文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古诗文教学,不仅可以将知识点有条理地归纳总结,而且能将一些课外的信息资料充分地展示给学生,还能附上生动形象的图片,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质量。如在教学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时,当讲到“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两句时,我出示两小孩在篱笆旁挑灯捉蟋蟀时的插图,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两小孩当时的神情、动作。让学生们想象一下:他们在捉蟋蟀时可能会怎么捉、捕捉时会说些什么?再如教学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诗时,当讲到“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时,我出示小孩子在桑树地下学种菜种瓜的图画,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小孩子的动作和神态,让学生们想象一下:孩子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潜移默化地领会作文中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

三、点面结合生成精彩

为了押韵、平仄的需要,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甚至有时一味按字词顺序根本无法讲通。而且古诗语言凝炼跳跃,以字作词,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词意与现代汉语词汇迥然不同,这些都给学生理解古诗造成了困难,成为望诗生“厌”的原因。教学中注意理解字词(点)、释句成篇(面),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生成精彩。

1.理解字词。对于难以理解或查不到意思的词,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如《渔歌子》一诗中,对“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不须”一词的理解。“须”是“必须”的意思,那“不须”是什么意思?教学这个词时应引导学生结合整首词的内容去理解:时值初春、万物复苏、青山绿水、红花肥鱼,如此美景,怎舍得离开?所以“不须”是指在这样美的景致中于水边垂钓。看到桃花盛开,鳜鱼肥美,舍不得离开。

2.释句。词意搞懂了,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练习释句。在解释句意时,除提醒注意词序外,对一些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要提出来讲,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如刘禹锡《望洞庭》中“白银盘里一青螺”,按字面意思当为“白银做的盘子里有一枚青螺”若结合前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理解,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即“翠绿的君山在好像白银盘似的湖水中,就好像是一枚青螺”。学生的疑问则迎刃而解,也会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