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时钟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曹植;生命意识;诗歌主题
生命问题是人类面对的最古老的问题之一,因为一切生物都本能地恋生惧死,从而有喜生悲死的情感。在这个基础上,生命意识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一个核心主题,也成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思考到的内容,更成为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高唱亦或是哀吟。
关于曹植诗的创作风格,钟嵘《诗品》这样评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①这个评价非常精准。曹植作品不但具有阴柔美、婉约美、雄奇美,同时又充满慷慨悲凉的生命意识。
一、渴望建功立业以求得生命价值的永恒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明确表达了他的人生终极追求:“吾虽薄德,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②曹植位为藩侯,完全可以过一种富贵享乐的生活,但他不愿如此虚度一生。他一心只想投身政治,在安邦定国、救民于水火的事情上有所建树。他希望通过建立不朽的功业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永恒。《左传》有“三不朽”思想:立德、立功、立言。曹植对于生命价值的考量完全符合儒家“三不朽”的道德伦理生命观,对于他来说,投身政治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建功立业才是声名不朽的最大保证。他奉为最高价值的是以功业垂名,而非以文章传世。
曹植早年的代表作《白马篇》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表面上寓意于幽并游侠,其实是作者自况。通过这样一个英雄形象,表达出他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对国家有所贡献的愿望。《薤露行》是曹植借乐府旧题写作的新辞,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天地浩瀚无穷,但人处在世间却显得渺小,就像轻易被风吹起的尘土,无所寄托。要想让短暂的人生过得有价值,应该施展才华,效力于明君。
曹植其他很多诗文中也流露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美女篇》中以美女自喻,表现自己志存高远却没有人能理解,渴望有所建树却只能游离于政治之外,正值盛年却无法施展抱负,无奈只能在夜晚“长叹”。《浮萍篇》中以弃妇自喻,像浮萍一样漂泊无依,恭敬勤劳却无端被抛弃。曾经像琴瑟一样和谐,如今疏远得像商星和参星一样。这表面上是弃妇对自己感情生活的反思,其实曹植是借此提出心中的疑问。进而言之,这首诗明写弃妇,其实是曹植政治上的失意之作。《盘石篇》则以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的感慨表达本心,曹植也像孔子一样,有心用世却不得施展才华。孔子想要乘木筏漂扬过海,但曹植被迫数次迁徙,有孤独飘零之感,即使郁郁不得志,却连像孔子一样远游的潇洒都难以奢望,不由心生感慨。
二、因本体生命意识的增强而产生的哀思
因本体生命意识的增强,曹植对生命产生了无限的哀思,他的哀思主要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有限人生和无限宇宙之悲剧矛盾的深切体验。魏晋时期,生命主题在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建安文人倒不单纯喜生悲死,他们更多地忧惧生命短暂而功业未成,曹植尤为如此。他才高八斗,遭遇坎坷,壮志难酬,愤懑难平,所以在这一方面他比同时代其他文人有更深刻的体验。曹植早期已有了对生命短暂、倏忽易逝的感慨。《感节赋》云:“惟人生之忽过,若凿石之未耀。”⑤《箜篌引》云:“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⑥这一句既是景语也是情语。疾风吹向灿烂的太阳,太阳迅速向西方落下,一天就这样流逝。“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⑥美好的年华没有第二次,百年的时光倏忽间就会过去,一生也转瞬即逝。时光易逝,人生短暂,遥想先民,曹植不由得感慨这都是天命。再联系“天命不可违”,不难理解曹植心中的郁闷:虽然人生短暂是天命难违,却仍忧虑岁月已逝而功业未成。《赠徐帧吩疲骸熬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⑦这与《箜篌引》中的“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亦情亦景,用太阳西下之快表现时光之短促。《仙人篇》云:“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⑧俯视人间五岳,曹植感到人生短暂,自己就像暂时寄居在人间一样。《浮萍篇》中的“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⑨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
曹植的哀思还体现为对于生命本体旷世孤独的体验。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曹植一直在夹缝中生存。监国使者的监视与迫害、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亲人的疏离,都使曹植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旷世孤独。其《迁都赋序》云:“余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末将适于东阿。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⑩曹丕对曹植仍然怀有戒心,忌惮曹植在一个封地时间久了会形成自己的势力,所以数次改变曹植的封地,甚至封他去土地贫瘠的地方,曹植连温饱都成问题。《求通亲亲表》中曹植十分谨慎地表现了自己所处的境遇:每到四时会节气的欢聚宴会,只能独处,身边都是仆隶,面对的只有妻儿,想高谈阔论一番却没有能与自己交谈的人,想阐释义理却没有能与之抒发的人,听到音乐只有孤独地以手拊心,对着酒杯不断地叹息。彼时,物质上衣食不继,精神上无人交流,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全,曹植心中笼罩着孤苦无依的愁云。《释愁文》云:“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醉。”?就是精神重压无处倾诉的极度孤独中曹植对自己形象的描摹。文中的“愁”可以理解为“孤独愁苦”,实际上《释愁文》就是曹植对自己的旷世孤独的真实写照。越孤独越思念亲人,一思念亲人就更感孤独。
三、对整个社会群体生命的悲悯情怀
钱志熙的《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中说:“最早的一批建安诗歌所表现的生命主题,主要不是感伤个人的生死之期,而是悲哀万姓死亡,生灵涂毒。”?汉末大乱,建安年间,政治腐败、皇纲不继、政权旁落,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乱象和颓势。芸芸众生都感受到了生存危机,都在生死线上挣扎、哀吟。这种对生命的悲剧性体验是乱世中每个人都会有的,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生命之痛。不仅是平民百姓,就连曹操、曹丕、曹植、王粲这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也感受到了这一大生命的灾劫。曹植《泰山梁甫行》用白描手法表现了海边百姓的困苦生活,并对其抱有深切的同情。在这样的乱世中,曹植从关注自身的命运上升到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复苏对大生命的关怀。《送应氏二首・其一》更加真实地表现了乱世中的社会状态,洛阳城宫室焚毁,断壁残垣,荆棘参天,杂草丛生、荒无人烟,从环境的萧条就可以看出人的苦难以及悲剧性命运。曹植关心民生的作品终究不多,他有的只是生活在那样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里的文人应有的视角,而更多地还是转向自身,抒发自己的抱负、书写自己的人生。
四、对现实的厌弃,对长生的渴求
曹植游仙诗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厌弃和对长生的渴求。他在游仙诗中并没有直接表达对现实的厌弃,而是极力描写仙境的宁静美好、无拘无束。他笔下的神仙世界与他所生存的现实世界恰好相反,仙境越美好,就越能反映现实生活之黑暗。在曹植的游仙诗中,描写仙境祥和美好,以《桂之树行》和《五游咏》为最。《桂之树行》所表现的仙界无拘无束,可以自由自在地飞行到万里之外,或去或留,都可以随心所欲,上可飞到众物之外的天空,下可到达天地之间的任何地方。表现了所处的现实与他的理想之间的矛盾,理想中他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现实中他虽为诸侯,游猎的地域却不能超过三十里,并且被监国使者严密地监视着,想像自由的平民百姓一样都不能实现。《五游咏》更加热情地赞美了神仙世界,想象也更加驰骋。九州用来散步都太小了,可以随意遨游,不受约束,还可以服食仙人拿来的仙药以保长寿高龄。然而这终究都是曹植的想象,当他从驰骋的想象回到现实,还是动辄得咎的痛苦世界。
前面已经说过,曹植把建功立业当做他一生的终极目标,又因人生短暂而功业未成生出许多惶恐,这就不难理解他会幻想自己能够超越生死大限、长寿高龄甚至长生不老。由此形成了曹植游仙诗的另一主题――对长生的渴求。他在《升天行》中说:“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这是他渴望留住时间的玄想。《飞龙篇》云:“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可以看出曹植对于长生有比较强烈的渴求,才会生发仙人给他仙药、让他长生不老的幻想。
综上所述,尽管曹植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他的悲剧人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使他有了不同于别人的思考和体验,也给后世留下了激荡千秋的慷慨悲壮之咏。
[注释]
①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0页。
②④⑤⑥⑦⑧⑨⑩?1314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页、第268页、第502页、第459页、第42页、第263页、第311页、第392页、第11页、第266页、第397页。
5月中下旬,在我们的微信朋友圈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便是徐坦、樊林、夏维伦与吴超夫妇发起的艺术介入和筹款活动,以售卖捐赠作品的方式支持被唤醒的植物人美美。活动基地设在广州一处当代艺术研究机构时代美术馆黄边站,徐坦是机构负责人之一,樊林是热心参与的策展人,夏吴夫妇则是事件的主角。
要了解事情的经过,还得从头说起。吴超原是一个从事实验动画创作的艺术家,她的动画中总是有着各类形体的循环转换,透视出某种世事轮回的精神观念。渐渐地,她的动画创作不限于视频的部分,还延展出绘画、装置等综合形式;而与动画平行进行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生命观测与猜想》。在这些项目中,她和其丈夫夏维伦形成了最为核心的工作组织,夏曾经得过重病,丧失了部分身体机能,凭着恰当的医疗和自我的意志力已经恢复得比较好。这也许是他们进行这一项目的缘由之一。
这是一揽子的计划,包括交叉学科的学习、个例采集、随机讨论、实践测试、未来猜想等部分,他们还将研究进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与大家进行互动。而在作为实践测试的植物人唤醒计划中,他们与医生协商以个性化影像的方式来促进唤醒遭遇车祸而变成植物人的美美。艺术介入医疗,从实用的目的来说或许是具有前景的辅医学手段,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他们启动这项计划的根本目的。不能以疗效来判定艺术的成功与否,应该看重的是这种探讨所带来的对生命精神层面的认知和体悟,以及可能触及的各种边界,包括心理的和学科分野上的。然而,我们也不能说,疗效是可以不管不问的,因为这毕竟是面对一个真实的生命体。
所以,当作为医疗同时也是作为艺术对象的植物人美美被唤醒时,大家的欣喜之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接踵而来的是,美美的家庭并不宽裕,无力承担后续的巨额医疗费,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时的艺术家似乎又卷入到了一场慈善的活动当中,他们所想到的办法仍然是艺术的方式。夏维伦,这位正在努力学习绘画的“素人艺术家”打算捐出自己的一批作品,那些作品稚拙却显得妙趣横生,赢得专业艺术圈的赞赏。一直以来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并给予艺术计划很多支持的艺术家徐坦、策展人樊林对这项义举给予了学理和精神上的充分肯定,与吴超夫妇一起来张罗这件事。捐助和销售作品的范围通过微信扩到更广的朋友圈,夏维伦的作品作为一个引子,激发其他艺术家踊跃捐赠和购买作品,并且有些平时售价不菲的艺术家在这里都选择了比较低廉的价格,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的参与,并最终筹集到了29万多善款。这件事让我想到北京的二楼出版机构曾经为某公共事件的悲剧人物夏俊峰的儿子夏健强出版画册,以补助受害双方家庭的艺术行动。艺术如何介入社会?他们都完成了一次似乎平常却又出乎惯常艺术系统意料之外的探寻。
在吴超、夏维伦的整个艺术实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阶段所遭遇的不同情形,各种对谈和研究,让我们想到田野调查类的艺术;个性化影像唤醒,可以联系到某种新式的艺术医疗;夏维伦的作品,可以纳入到现在方兴未艾的素人画行列;艺术募捐,也可以在平时的慈善活动中见到。然而,如果合起来看,情形也许就会不同,他们其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行进中的艺术、生活及社会的精神探索的鲜活案例。我们可以不去区分其中的各种成分,而将其笼统地看做作品的一部分,然而,我总觉得在面对生命的重量时,这样说似乎太轻松了。我宁愿看做是一个个有着艺术身份的个体在面对各种具体情境时的本心抉择,它与社会、与生命发生了最为真实的关联,从而也打破了所谓艺术系统内部的运行和生效规则。
我们经常会在应该等待的时候匆忙地行动,或者在应该行动的时候却在那儿等待,最后错失良机……
不管是快乐的事情还是痛苦的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珍贵的礼物,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珍惜,并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
生活中有很多遗憾,为此,我们要付出很多努力,争取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富。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待。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被动地等待的,等待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主动,等待最好的时机需要最好的耐心。所谓不能被动地等待,就是说任何的等待都是有目的的。我在《动物世界》中看到最惊心动魄的影片是关于南美洲的蟒蛇的。因为这种蟒蛇的身体实在太大了,所以它的行动速度不是很快。它为了捕食,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埋伏在丛林中间,等动物经过。通常是一天下来没有一个动物经过,两天下来没有一个动物经过,甚至一个礼拜下来都没有一个动物经过。但是它知道,只要在那儿等待,一定会有动物经过。最后终于有动物经过了。它就一跃而起,一口把动物咬住。因为它追不上动物,只有等动物走到它嘴边的时候,才能跃起来。我看了这个故事以后,印象非常深刻。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的机会,对自己的未来,都需要等待,而等待一定要有方法。但是等机会到来的时候,一定要十分敏捷地去捕捉。从表面上看,大蟒蛇在那儿一动不动,完全是被动的,但实际上它每时每刻都很警觉,即使睡觉的时候都在用耳朵听着,用身体感受着周围有没有动物走过。蟒蛇比任何动物都更加清楚等待的重要性。
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但是它一定要在草丛里,等羚羊靠近自己的时候才一跃而起,追上羚羊。因为猎豹尽管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时速能达到100公里,但是它最多能跑10分钟,如果10分钟之内追不上羚羊,它就只能饿死了,所以它不得不埋伏在草丛中间等待最佳的机会。
很多时候,动物都值得我们人类去学习。我们经常会在应该等待的时候匆忙地行动,或者在应该行动的时候却在那儿等待,最后错失良机。而且因为过早地暴露,让别人知道你的弱点和缺点,别人不再愿意跟你打交道,结果是你终生的机会就会失去,因为人们通常只会给你一次机会。举例来说,如果我把你当成了真心朋友,后来发现你不够真诚,某些行为让人觉得小气和卑鄙,让我觉得你已经不再是我的真心朋友时,不管你怎么做,我都会对你产生戒备心理。理由很简单,英文中说,“once acheater,always acheater.”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同一个概念。你要获得机会,要永远地跟周围的朋友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实际上需要你有足够的智慧才行。
常服枸杞子。枸杞子被称为“不老果”,具有滋补肝肾、养精明目的功效。徐老介绍说,此药在药房里就可买到。但人们不要买那种用硫磺熏过、颜色鲜红的,而应尽量买深红色的。最好的枸杞是宁夏枸杞,这种枸杞的个头较大,每两约有22颗,每公斤的价格约为一百元。徐老每晚都会嚼服一小把(约20克左右)枸杞。有时,徐老也会将适量的枸杞放在牛奶中,用微波炉热一下服用。
少量饮用白酒。徐老很喜欢喝高度的白酒。在平时,他最常喝的是诸暨老家的同山烧(属于高粱烧,约50度),有时也将枸杞子、生晒参等药物用糟烧浸泡后服用。徐老常年都饮酒,一般每天都会饮1次,每次饮一小盅(约三十毫升)。徐老说,少量地喝酒能起到活血通脉的作用,但他从来不贪杯,如果因为有应酬多喝了一些,第二天就不会再喝了。
常吃银杏果。银杏果也叫白果,具有敛肺定喘、保护心脏的作用。在每年银杏果上市的时候,徐老都会购买二十余斤,将其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储存起来。此后,他每天会取出十多颗银杏果,将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分钟,然后当作零食吃。
关键词:人格魅力;教学艺术;积极性;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经常感叹某某教师在课堂上如鱼得水、灵活驾驭能力太强了!其实换句话说那就是一种气场。那究竟什么是气场呢?气场是人的一种人格魅力,包括性格、学识、教养、专业品位、外貌等正能量。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有气场的高中政治教师呢?笔者经过认真思考总结,得出如下可能不太成熟的想法:
一、高中政治教师要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
教师知行统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这些年从教生涯中,笔者一直要求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给学生留下了办事雷厉风行的形象,大多数学生受此影响较大。这是形成高中政治教师气场的首要前提。
二、高中政治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因此,政治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教师讲起课来才能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之情,这是形成高中政治教师气场的重要因素。
三、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在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厌学也是普遍现象。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使学生从枯燥单调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地接受并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是形成高中政治教师气场的必要条件。
四、高中政治教师要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
当前,江苏的教育模式中政治课只作为选修学科不纳入总分计算。政治课变得更难教,政治教师更难当。政治教师必须对教学充满热爱,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不图名利,固守清贫。因此,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政治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语数英学科的“绿叶作用”,既要以自身的敬业精神激励学生学好各门学科,又要发挥心理辅导咨询师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笔者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希望你记住我,但绝不想因为政治学科拖了你后腿而让你对我终身不忘!”这是形成高中政治教师气场的紧要机制。
五、高中政治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时政洞察力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往往不满足于课本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因势利导,尽量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其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探索思想政治课奥秘的热情。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还应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国内外政治方面的“热点”和发展前景。如讲“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时,可介绍当前的伊朗问题、朝鲜六方会谈等;在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时,可介绍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问题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一些具体行动。这是形成高中政治教师气场的重要条件。
六、高中政治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政治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政治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政治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让学生信任和接纳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能做到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在帮助他们共同走过成长中遇到的困惑时,笔者也时常被深深感动着。或许是文娱晚会时的一张张请柬;或许是学生提出的一条条宝贵意见;或许是节假日学生的一条条短信;或许是学生的漫画“我的政治老师”;或许……当感受到学生喜欢上政治课的时候,心里特别欣慰。这也是形成高中政治教师气场的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把上课当成一种艺术,爱教育、爱学生,不断地激励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自由表达、善于合作;注重课堂的有效生成,练就好教学基本功,培养综合素质,敢于创新,不断反思,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成为一个有气场的高中政治教师。
参考文献:
[1]黄雪冬.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09,(15).
[2]彭承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吕庆东.政治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0).
那会儿中美还没建交。在他爸妈眼里,中国是个封闭、神秘、可怕的地方。“你是疯子!这么去了,命还会有?”
西尔斯还是想去,他选择了“逃跑”。1972年,他靠打工攒够了钱,买了一张单程机票,飞往中国台湾。在台湾,他一边教英语赚钱,一边学习中文。他还取了个中文名字:斯睿德。
汉语并不好学,笔画之间看似没有任何逻辑关联的汉字让斯睿德吃尽了苦头。他渐渐发现:可以通过理解字的原始意义和原始形状来理解汉字的演变,可他并没有找到相应的英文学习资料。这时,他萌发将汉字字源存入计算机的想法。
1994年的一天,他正和朋友聊天吃槟榔,突如其来的心脏病让他晕倒在地。医生告诉他:生命只剩下一年时间。不得已,他返回美国做了手术,原本健壮得可以跑马拉松的身体突然变得奄奄一息,他开始思索: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我要打电话跟朋友们说再见;如果还剩四十年,那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可以拖延;如果还能活一年,365天,我决定要电脑化《说文解字》。”
网站就这样开始建起来了,斯睿德自己编程设计。一年过去了,他仍然活着。他雇了一个华裔妇女帮他扫描字源,这一干,就是7年。
2001年,他把网站上线公开,要给全世界看。当时,网页每天大约有15000个浏览量,大部分是汉语研究者或是中文学习者。可此时,斯睿德在硅谷的高薪工作没了,57岁时,他失业了。
古汉语电脑化工程是个资金的无底洞。很快,他20年间攒下的30万美金全部花光,随着他的汉字字源网越办越久,他的生活也越来越清贫。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十年。2011年的一天晚上,他忽然发现自己的网站1小时内获得了超过100美元的捐款。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原来,他的网站被一位中国网友发现,转发到了微博上。微博这样说:“这个人叫Richard Sears。他用20年功夫,手工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数字化处理,上传网络供所有人免费使用。这就是外国人(我猜是美国)的‘傻’吧,这种国家工程,怎么能自己一个人弄呢?”
1天之内,他的网站点击量达到60万次,1周内,捐款达到了3万元人民币。斯睿德在田纳西的生活从此不再平静,不断有中国记者打来越洋电话采访他。而他也获赠另一个称呼:“汉字叔叔”。
2015年“汉字叔叔”和另外两位外国友人一起,入选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第四节酸性体质对体能的影响
上一节仅从酶的角度来论证,那只是主要方面,因为造成代谢病的病因还有很多环节。就酸性体质来说,其危害是多方面、多环节的综合影响。以糖尿病为例,酸性体质首先危害的是胰岛的β―细胞,促使其衰亡凋零,不再正常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也是蛋白质,它也遵循蛋白质的构象与带电情况受pH值变化所左右的规律,加上胰岛素受体也是蛋白质,其在酸性体液中也要有同样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岂能不发生“胰岛素抵抗”?激素也与受体分子间进行诱导,酸性体质中引起蛋白质带电与构象的变化,也就不能行使进出细胞和传递信息的作用了。
代谢病有一个共同特点:没力气、无精打采、懒言少语、哈欠连天……这些表现除其他原因外,还与酸性体质中ATP的放能水平低有关系,其放能曲线(如图)随pH值的变化而放出的能量也不同。
由图中我们明显看出,横坐标上的pH在弱碱性7.35~7.45的情况下,比pH 6在纵坐标上的ATP放能量要高出显著一个数量,这是人体免疫力最强、战斗力最旺盛的状态。而随着人体的酸性体质的发展,癌症细胞增长到10~11时即癌症宣告形成。这是值得深思的,说明酸性体质的体能永远处于劣势。
如前所述,蛋白质体存在于人体的方方面面,行使着多种多样的生命功能,所以说蛋白质体存在的形式就是生命。而蛋白质体存在的形式如何,是受酸碱性pH的支配的,这是规律。若能保持弱碱性体质,则蛋白质存在的是正常形式;如果偏离了弱碱性,像酸性体质,则体内的蛋白质体分子则引起一系列的不正常的存在形式,导致整个或局部代谢的“乱套”。以上我们侧重用酶的催化活力变化引起的后果做了讨论,从分子水平上阐述了百病之源,尤其更直接的是代谢病。这是迄今为止未见报道的。
第七章:代谢综合征病因的探讨――酸性体质学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日益提高,这样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控制的同时,代谢病却悄然而至,并且在初期是不显出什么症状的。但经过长期的积累,一旦出了症状,则已是不治之症了,其对现代人所造成的如此大的威胁,是要人们百倍警惕的。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mdrome Ms)是1999年WHO提出的工作定义,也可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它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引发的多种代谢病态,其中突出的是:超重、肥胖、高血压、糖、脂调节异常等并被称为死亡四重奏(deadly quartet)。而这些异常病态实际上都成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集聚(clustering),直指人体要害器官,造成致命威胁。
不难看出,在这些综合因素中WHO提出胰岛素抵抗是核心问题。因为胰岛素抵抗也就是削弱了或降低了胰岛素的作用,这样糖、脂代谢则缓慢,造成其在体内的堆积,使血糖、血脂增高,血黏度加大,要维持正常生理的需要就必须增加血压,这样高血压病也就形成了。同时糖、脂的堆积也就随之而来成为超重、肥胖。所以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元凶。
一、为什么会发生胰岛素抵抗
首先肯定胰岛素本身是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分子结构。另一方面,细胞上胰岛素的受体也是蛋白质分子结构。正常情况下,胰岛素由β―细胞分泌之后随血流到靶细胞上与胰岛素受体进行非共价链的结合,将生理信息传递给受体,再经受体经过级联放大传递而产生其生理效应――降低血糖。注意:级联放大的过程都有酶的参加,这就是著名的第二信息学说,诺贝尔奖水平的世界科学成果。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三点:胰岛素是蛋白质,胰岛素受体也是蛋白质,在细胞中传递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系列的酶催化而成的(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已如上述)。而这三方面的蛋白质都要受到体内酸碱度的调控而发生不同的结构改变、带电不同、解离聚合的分子量大小的变化(已如前述)。正常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弱碱性的情况,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构型也都是正常状态,分子间的作用关系正常,胰岛素与其受体都通过正常的诱导契合作用而行使其正常的应用的生理功能。但是当人体内的环境由弱碱性偏离了正常范围而进入酸性并形成酸性体质时,显而易见地蛋白质的结构、构型、带电情况、解离聚合也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分子就乱套了,不能再正常地进行诱导契合(indeced-fit theory)作用了。胰岛素分子结构,胰岛素受体的结构,一系列酶蛋白的结构,都失去了应有的生理功能(或减弱了其生理功能),这就是胰岛素抵抵的最起码的原因。同时胰岛β―细胞也因体质变酸而发生蛋白质的结构改变,使β―细胞凋亡、衰退,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降低或丧失。
是酸性体质引起了这些病症。而人体既然生活着就必然产酸,而且随年龄增加而积累,故年老易得2型糖尿病,这与日本的研究结果是吻合的。日本证明:pH每偏酸0.1个单位,人的胰岛素活力丧失30%!可见酸性体质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关系。
二、胰岛素失去正常功能的后果
胰岛素抵抗就是指胰岛素作用削弱,不再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其主要功能及其丧失功能的后果如下:
【关键词】生态环境;非政府组织;监督机制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非政府组织
传统的工业型城市在带给我们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使我们饱尝环境恶化之苦。在今天,为了人类的持续繁荣,我们需要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人相和谐的新的城市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制度多个方面,具有全面性与复杂性,因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主导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由具有民间性、专业性等特征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概况
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是由我国著名探险家黄成德所创建的贵阳市首家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成立的环保类非政府组织。该组织的组织目标和宗旨是传播并实践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开展环境保护项目和公众环保教育推进城市与乡镇的生态文明建设。
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的组织结构以理事会为核心,下设环保教育部、生态项目部、公众环保活动部、气候变化应对部四个部门。该组织同时也进行生态环境调研,城市生态修复等活动。在技术上,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得到包括地理专家李栓科和生态学教授刘济明等多名专家的支持。在组织外部,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北京地球村等组织长期保持着合作关系。
三、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一)参与生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经过实践,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需要修改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在此过程中,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凭借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素质,以及在过去的活动中,执行《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经验,对法规的修改有了充足的发言权,因此受市政府的邀请参与到了《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修改过程中。结果,根据成立以来的实践经验,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所提出的包括“政府对基层自治组织和环保非政府组织的项目实行社会服务购买”在内的十四条修改意见被采纳。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代表非政府组织参与到了生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去。
(二)以第三部门的身份监督企业与政府,防治环境问题。由于政府监管的漏洞和寻租活动,危害生态环境的企业不能受到及时、全面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以“第三者”的身份弥补了现有监督体制的不足。在其与清镇好一多乳业公司的诉讼案中,其取得了法院的委托,对好一多乳业实施了第三方监督。
另外,某些环境问题的发生,政府监管不力是问题根源,而对于政府的监督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以其独特的组织身份起到了监督政府的作用,其对修文县生态建设局对垃圾场监管不力的情况提起了诉讼,这不仅增强了对政府的监督,也抑制了环境问题的发生。
(三)对生态环境进行调研,给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政府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面临信息不足,这时,由非政府组织辅助提供信息,有助于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的组织目标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在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这种信息资源可以为政府决策所利用。比较典型的,在黔灵山规划改造过程中,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凭借自身的专业力量,对黔灵山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将报告提交给市政府,为市政府的决策贡献了宝贵的信息资源。
(四)促进公民参与,增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开展实际活动保护生态环境。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以开展实际活动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它凭借自身的专业技术,定期组织活动,组织环保志愿者,对遭到污染的河流、湿地等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以实际活动保护生态环境。
另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需要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参与的治理模式。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不仅依靠组织自身的力量,还通过开展活动广泛促进公民的参与,使公民也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之一,其开展的贵阳市绿色江河全民保护行动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依靠公民力量的环保活动,在这个项目中,它动员各家庭、个人、组织等登记认领一条河流,并在认领期内负责河流的监督保护,这种活动不仅有效应对了生态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公民对于生态问题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公民对自身的参与能力的信心,使公民更多的参与到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增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
(五)促进本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与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仅包括城市的建设,还包括乡村的统筹发展,在乡村中,成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有良好的效果,可以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的长效化。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在自身活动的同时,也促进本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与发展,其通过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使居民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联,促使本土非政府组织成立。在成立之后,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提供给其培训、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发展与活动。在贵州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地区,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成功促使第一个侗族地区本土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在其与本土非政府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02).
[2] 郭先登.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问题[J].山东经济,2008(05).
有学者指出,法治之于中国,不仅是一场制度改革和机构重组,更是一场文化扬弃、观念革新的革命。①尽管还不能断言文化是法治中国的决定性根基,但从世界法治进程来看,如若文化不能先行,制度改革和机构重组就必然难以启动,法治的梦想亦断然难以实现。
对于文化的价值功用,国学大师钱穆做了至高的评价,“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而事实上,法治本身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而且文化也是法治的理性基础。一方面,文化是立法的精神源头,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权利与义务时,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②另一方面,文化也是执法、守法的内在精神动力。正如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并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保持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③
在大众传播时代,传媒作为传播文化、宣传法治进而影响大众思想观念乃至行为的载体和机构,因为文化的元素而与法治构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自然而然成为构建有利于法治建设的力量,举足轻重,不可忽视。
法治因为传媒而弥散成一种广泛的社会意识,从而有了兴盛的可能,却也有可能因为传媒而变得大而无当,模糊不清,甚至有被消解的危险。在此种语境下,传媒因文化成为法治建设成败的因果关系项,传媒只有正确传播与法治精神契合的文化、积极传递与中国国情结合的文化,努力推广与时代特色适应的文化,尤其是法治文化,才能在依法治国的战略下,为法治提供有益的文化生态环境。
传媒在构建法治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使命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生物群落的物种生存、发展需要自然环境的多样性来支撑。同样,法治的建设,需要多样的文化所构建的法治文化生态环境支撑,乃至作为土壤来培育。针对传媒在构建法治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使命,笔者认为,传媒要传播具有推动力、富有理解力、彰显规范力、蕴涵批判力、表现宽容力的五种法治文化类型。
1.传媒要传播具有推动力的法治文化
文化是一种推动力。大众的社会行为总是要接受文化的指令,文化可以使大众在深层次上明晰法治的精神,把握法治的要求,根据法治的准则推动立法、守法、执法走向更高和更远的阶段。
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各种文化现象纷至沓来,层出不穷。媒体作为覆盖面广、影响力强、传播迅速的信息传递者和舆论引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社会文化“把关人”的角色,决定着社会文化的选择、过滤、屏蔽,选择怎样的文化,不选择怎样的文化,决定权往往掌控在媒体手中。具体到法治的层面,媒体必须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纷繁芜杂的文化现象中选择有利于法治的文化来传播,引导大众对法治理念的把握,消除阻碍法治的束缚因素,一点一滴地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
2.传媒要传播富有理解力的文化
文化是一种理解力。法治与任何制度性的东西一样,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读,才能为大众所理解,成为大众的行为准则,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作用。
随着社会的变迁,大众逐渐过渡到以消费性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时代,同时,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形式各异的法律法规也不断涌现和更新。如何在上述的双重挑战下,发挥传媒的职能,传播含有深度、促进对法治理解的文化,成为横亘在传媒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媒体必须树立一种精品意识,即通过传播新闻精品,吸引受众的阅听,通过提取和反映对法治文化现象的解读,引导和加深大众对法治精神内核的理解,从意识深处播下法治的种子。
3.传媒要传播彰显规范力的法治文化
文化是一种规范力。它在社会走向法治化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场域效应”,并且内化为公民的个体思想,从而规定着大众的行为方式,使之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社会形成一种有法可依且有法必依的良好法治状态。
传播社会学理论认为,传媒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象征性权利。在当代中国,法治的实现取决于法律是否得到有效的遵守,而通过传媒来影响个体的守法行为则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媒体必须树立一种表征意识,即通过文化的表征形式以及表征形式背后的权威规制力量,因势利导,以儆效尤,以传播的“浸润效果”规范大众对法治要求的遵循,规避逆法治现象和行为的发生。
4.传媒要传播蕴涵批判力的法治文化。
文化是一种批判力。当大众评判一种法律现象时,往往会借助自己的文化观念对此进行评判,发现有失当之处,就期望相关机构能进行调整,以适应当下社会环境。
媒体必须树立一种批判意识,对不正确、不妥当的法治行为和结果给予批评,对正确、妥当的意见和观点给予鼓励和推广,反映大众的情绪和意向,表达他们的是非评判,引导社会舆论。
5.传媒要传播表现宽容力的法治文化
文化是一种宽容力。在意见可以讨论的前提下,它允许多样性和差别性意见的表达,这就仿佛形成一个观念的“自由市场”,可以为不同情况下的法治操作提供选择余地。
人与社会存在的固有事实和本来逻辑显示,法律的存在是以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前提和疆域的,那么,法治的生成与运作必然依赖于现实的人的具体的生活场景。但是,由于现实的人的具体的生活场景始终存在着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差异,那么,个人的选择和判断标准就不会相同。就当前而言,媒体必须树立一种多元意识,针对法治的文化传播,不必拘泥于统一的法治模式和理论,应当允许多元的法治模式和理论的出现,并为之提供讨论、辩论、评判的舞台。
结 语
姚建宗教授认为,文化表征的乃是或者主要是一个社会或者国家中的民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的全部层面和向度。它在最深层次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支配、支撑、决定或者侵蚀、解构、破坏、消解着法治的框架和建设。④这样的理解充分表达了文化是步入法治的前提的理念。同样,传媒作为文化传递和变革的力量和载体,以文化,特别是法治文化为桥梁和纽带,参与和渗透到法治中去,规范、引导、推动和确立法治的各项建设,达到法治观念与法治运作之间的有效沟通。那么,用文化的眼光思考和研究法治,重视和利用传媒传播有利于法治建设的文化,构建有利于法治建设的文化生态环境,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重庆市政务微博研究”(2011年)、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重点项目“重庆市政务微博研究”(2011年)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②汪俊英:《法制发展的文化环境》,《法制日报》,2012年4月28日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