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在线伦理小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你有]有想过,有一天世界末日真的来到呢?行星撞地球、火山大喷发、全面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末日灾难。假如有一天末日真的要来了,你会烦忧,还是会恐慌?抑或保持平静,一如既往?
真实体验世界末日
在许多科幻小说、电影、文学作品中,都把末日来临的场景,描述成混乱、争战、恐慌等一片乱糟糟的局面。但这充其量算是文学和艺术想象,科学家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人类在面对末日时也许会很平静,并不惊慌。
但是由于伦理道德问题,科学家又不可能在现实中“制造”世界末日,从而观察人类的行为。于是,科学家便把目光瞄向了虚拟世界――网络游戏世界。
《上古世纪》是一款韩国网游,属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里,玩家没有具体固定的目标,但有许多可供选择的事情,都面对着一个非常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玩家可以创立庞大的帝国,组建军队;也可以成为一名商人,在列国间做贸易;也可以成为一名刺客,执行暗杀任务;也可以成为一名间谍,混入敌后;还可以建造自己的房屋,呼朋唤友,举办个人派对,等等。这些事情都没有限制,与真实世界类似。
美国研究人员以这个游戏世界为背景,邀请玩家参与。首先,研究人员单独设立了一个游戏服务器,这个服务器与正常营运的服务器没有差别,只是所有参与试验的玩家都收到了两条附加说明:第一,所有游戏数据(包含玩家信息、等级、技能、金钱、装备、社交等)将在大约11周后删除;第二,玩家在游戏中的所有活动都会被研究人员观察、记录。
这就相当于对世界末日场景的真实体验。删除数据,意味着参与者在游戏世界里的一切努力、成就、朋友……都将归于乌有,烟消云散。从试验开始到结束,全世界最终有2.7亿玩家参与了进来。
面对末日,平静交友
面对“世界末日”的来临,玩家依然可以自由选择,做任何想做的事。那么他们会不会变本加厉地争抢,暴力凶杀不断?还是会挥霍享乐,穷奢极欲?事实上,都不是。科幻小说、电影里描述的情节没有出现,相反玩家们更加平静,更加积极地社交。
通常情况下,在这种大型网游里,玩家一旦进入并创立了游戏角色,都会面临激烈竞争,前方有“无尽的任务”在等着,《上古世纪》也不例外。首先自己必须不断升级,才能有更好的技能、装备,才能开拓更广的地图,体验游戏的精髓。在这一过程中,有时需要与其他玩家合作,比如组队打怪、刷副本,这是游戏中的社交。但合作的目的依然是完成任务,提升角色等级、能力。
然而当玩家进入游戏,被告知“世界末日”将要到来,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时,他们的行为似乎发生了巨大转变。虽然还有不少任务未完成,但玩家似乎对此不再上心了;升级打怪也在进行,但似乎也不再那么专注了。总之,从所有行为特征上看,他们变得更注重社交,更喜欢与朋友聊天,而且变得更加和善,更懂礼貌。
他们不仅在聊天频道交流,还更多地相约见面,彼此直接交谈。每一个人似乎都不再关心自己,也不再在乎未来如何,似乎只想与朋友在一起。末日来临之前,持续在线的玩家就见证了一个“反常”事件。越来越多的人组成了临时小团体,他们或三三两两、或三五成群,活跃在各个区域,而且小团体的数量越来越多,一度达到游戏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网络文学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超速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快速更新,一方面,信息网络改变着社会的现代化步伐,另一方面也全方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瞬时可以传遍全球的信息,使人们对网络越来越依赖。
网络文学被称为快餐文学,其主要原因就是随意性,网络作为一种即时消费,仅仅提供占用空间,既没有出版机构对于作家身份的鉴定,又没有版面的限制、编辑的阻挡、退稿的丧气,使文学可以像野草一样蔓延。
1995年注册于美国的“橄榄树”是中文网络文学当之无愧的先行者。它的作者和阅读者都比较稳定,在文学工作者中享有盛名。相比于“橄榄树”的稳重和低调,“榕树”则是热烈而活泼的。由个人主页发展来的“榕树下”,创始于1997年12月25日,它的成立对国内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新世纪,对于网络社会来说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天涯”开始逐步取代“榕树下”成为人气最旺盛的大众化网络论坛。
网络文学在内容上用“众声喧哗”打破了“主旋律协奏”模式,文学的“载道”功能和“代言”中心语体趋于消解,个体的表达欲望和宣泄动机得到强化。网络写作的匿名性,终止了作者“社会代言人”的职业角色,也卸去了作品的历史承担,使文学活动可以用最“无我”的角色游戏表达最“真我”的文学梦想,以生命本色的喧哗替代了对文学主旋律的协奏。任何个体都可以在没有“主流”压力的网络视窗上,实现最真实的个我袒露、最率性的心灵表达和最诚恳的交互沟通。文学创作由“自律”转向“他律”,最后变成“无律”,文学真正达到了极为自由的境地,文艺创作又回到了民间,走向了生活,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艺术生活化。
网络多为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阅历和所关心的事情比较有限,但由于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困惑、青春的幽怨、对风花雪月的叹息,使他们为寻求解脱而冲进无拘无束的网络文化市场里,与大量痴迷的读者在网络上直接交流和沟通,完全不理会文艺理论批评家高谈阔论的教诲,完全自我放逐。
在网络文学中,各种各样的思想都有,像颓废思想、放纵思想、伦理思想、游戏思想等等。
在颓废思想滋生的网络文学中,亚健康状态横行其中,当代社会已很难找到青山绿水的大地来治愈心灵的时候,封闭性、疏离感、自私造成的人际危机、环境危机扑面而来,使人们越来越多的难让精神世界净化。此类内容文学之所以流行,于社会压抑不能说没有关系,但是,作者们的消极理念对年轻人来说是极大的负面影响。
而放纵思想的网络文学中,更多的是在表达真情的流逝,突出人性的本能,这却也能代表一类人的生存方式,但是更不可取。
伦理思想的网络文学则给予各种“边缘人”以发泄的渠道。他们在经受了种种不理解和白眼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喧泄的途径,网络文学成了他们的重要表达方式。
游戏思想的网络文学是因游戏思想而生,游戏心态占据重要地位,所有的网络小说文字都诙谐幽默,让人在阅读中发笑、深思、落泪。游戏的生活态度,主要表现为对爱情的质疑、对友情的反思,对亲情的不解,对各种社会关系的无奈。网络文学中的语句是传统文学创作中所不可比拟的,没有历史感和责任感,创作只是为了寻求慰藉。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一个最显著区别就是它具有双向互动性,而所谓双向互动性是互联网这一新媒体所具有的独特的属性。对于作者来讲,能够在自己的作品到网上的第一时间,获得来自读者的信息反馈,无论是好评还是批判,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度越高,那么,成就感就会越强。
网络文学的这种人际互动还体现在作者和读者共谋文本上。在传统的印刷文本里,读者是一个被动而又被训导的角色,而在网络文学中,这种被动性被网络文学完全颠覆,创作者与欣赏者共谋文本,被动的读者地位走向了“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的创作者地位。网络文学作品一经上网便要同时面对无数读者,读者以既极近又极远的距离,或实或虚的身份,自由阅读、自由增删,把自己的看法和对作品的修改与接续发送到网上,使之成为网上文学作品的一部分。网络上活跃着的往往不是作者,而是在线的读者,作品在网友的修改接续中,不断变化发展,尤其是结尾和人物命运走向,常常会出现几种、十几种不同的结果,在互动写作中,作品的原发点被淡化,而边读边动手增删网上的作品,或边读、边评、边讨论的过程,成了网络文学的“重头戏”,网络创作在这样的环境里走向完整,一旦不能互动,网络文学就会停止乃至消逝。
参考文献:
[1]顾宁:《网络文学特征简论》。
[2]杨延生:《网络文学: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自由书写》。
[3]马季:《文学网站和博客现象》。
始建于公元2015年7月的“一个人的美术馆”,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对抗美术馆艺术权力系统的实验。这座美术馆,同时也是司马媛的创作材料、工作室和居所。而司马媛自己,则兼任这家美术馆的馆长、策展人、艺术家、布展工人、观众、媒体、保安、清洁工、材料以及展品。由于馆内人数不得超过一人,美术馆的展览谢绝实地参观,只在线上。
自 2015年8月1日以来,“一个人的美术馆”已先后了十个展览,分别是《死亡之舞》、《性幻想》、《情书》、《艺术家简介》、《看不见的展览》、《诗与物》、 《蓝》、《心图》、《以梦为妈》和《一周年纪念展》。在一年的时间里,总共迎来了23856人次的观众。很多观众表示出对展出作品的喜爱以及这种新的展览形式,并发表了诚挚的观后感。
10月23日,美术馆迎来了第十一个展览。在此,司马媛感谢所有认真看展并给予反馈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够持续关注“一个人的美术馆”在今后的新展览。
FOTO:为什么要建立“一个人的美术馆”?
司马:主要是为了做一个对抗传统美术馆艺术权力系统的“实验”。我想看看,在一个不必向资本和权威话语献媚,也不用担心作品被撤的环境里工作,是否能够更充分地与人们分享空气和想法;另外就是建立一种基于“现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新型观展体验和传播模式,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展习惯。看看是否可行,是否高效。
FOTO:这个美术馆是功能型的还是仅作为一次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
司马:它的确是一座由我的住宅改造而成的实体的多功能美术馆,具有真实的地理位置和使用空间。同时,也作为我这个艺术项目呈现形式的一个部分而存在(另一个部分是微信公众号)。
FOTO:如果将“一个人的美术馆”看成一部整体的作品,在其中有摄影、绘画、声音、视频、诗歌、小说、装置, 这也许还不是所有,你将如此多元的艺术形式结合的意图是什么?作品最根本的中心线索又是什么?
司马:这座美术馆最根本的中心线索就是“艺术的自由”,无论在传统艺术教科书里还是在传统美术馆中,作品形式几乎都是按照创作媒材来归类的。而在我心里艺术不一定是一张画、一个装置、一次表演或是任何在传统意义上具有“作品感”的东西。一个人从这个世界里感知到大量信息,其中某些信息不知何故触动了Ta,这些特定的信息经过Ta肉身和心灵的过滤后,被制成能被他人接收到的,看得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东西,完成了能量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艺术。所以艺术没有既定的模式。艺术就是自由,可以用任何材料来实现,甚至包括“食物”这种稍纵即逝的材料。我的装置里有诗歌、摄影里有绘画、小说里有电影,行为里有小说……甚至有些作品我不知道要把它们归到哪一类(比如“看不见的展览”以及微小说“直播现场”等), 在我的美术馆里归类并不重要。
FOTO:你如何分配每种艺术形式的比重,在整个展出过程中摄影是否作为串联起一串珍珠项链的那条线来出现?
司马:我没有刻意地分配它们的比重。在“一个人的美术馆”中,没有哪一种形式比另一种更重要。但是我的视觉作品的数量在展览里居多,如果要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的话,肯定还是拍摄成照片或视频比较方便。整个展出过程中,穿起珍珠的那条真正的线并不是摄影,而依然是“艺术就是自由”的思想。就像我在上面说的一样。
FOTO:一个人的美术馆所展出的十个展览与你之前的摄影类作品的风格差异很大,这种转变源自哪里?
司马:应该说是表现的方式差异很大,而不是风格上的差异。一个人作品的风格来自于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说眼光)。这种眼光是常年积累而来,不会轻易改变的。变化的只是手段。前几年,我更多地使用摄影这种媒介进行创作,而且在2012年以前,几乎都是“直接摄影”的方式。我确实比较迷恋摄影这一关乎“舍弃”的艺术,我需要在时间的河流里取一个精确切片来表达一切,而弃绝其他,并激发观众用想象和思考去还原那段河流。这很迷人。但摄影也有其局限性,它与“现实”的关系近到难以割舍的程度。而在表现思维的运动方面,似乎绘画、文字或是我使用的那些难以归类的表现形式让我更加如鱼得水。大约从2013年开始,我便尝试用更加多元的方式进行创作。只是这些综合作品没怎么展过,直到我建立了“一个人的美术馆”。所以那些只见过我摄影作品的人会感到有些吃惊吧。
FOTO:关于《看不见的展览》我很感兴趣,音频听了好几遍,并且在后面听的过程中我开始闭上眼睛带入画面,你所读的这些想法都是在何种背景下产生的?将这些设置在展览中是为了表达什么?
司马:谢谢聆听。《看不见的展览》是本馆的第五个展览,也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展览。在这个展览里没有任何一件可见的展品,而是由我本人朗诵十个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法律上可能不允许)的作品方案。这些方案几乎都是需要由多人完成的行为艺术作品。我之所以产生这些想法是因为发现在传统的美术馆里,很多真正触及人性终极问题的有价值的作品是永远无法被展出的。克尔恺郭尔认为“人生道路,要么是审美的,要么是伦理的。”我相信真正选择探索生命真理的艺术家都本能地选择了前者。比如若想深入探究死亡、性、药物、人际关系自由、言论自由等命题,有时就无法向社会强制灌输给我们的某些“道德观”妥协。因为我们被灌输的很多“道德观”其实并不真正道德,也并不真正人性化。那么我想,这些在传统美术馆里无法讨论的命题可以在我自己的美术馆里进行讨论。在这里,没人有权力把它们撤掉。
FOTO:关于“一个人的美术馆”展出的这十个展览是提前计划好的吗?与美术馆的成立哪个在前?
司马:我并不是计划好一个展览一个展览,而是将作品计划和展览计划“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构想的。这思维过程就和做一件巨大的作品一样,有理性也有直觉,并且直觉很重要。比如我在计划《死亡之舞》的时候,同时就在做着《性幻想》和《艺术家简介》里的某些作品,虽然那时还没完全想好后面那两个展览的内容;手头在做着《诗与物》里的装置作品的同时,也在思考我的微小说是否要直播,应该怎样直播。但是我头脑中有个大致的整体结构,能感觉到每种作品应该在哪个阶段出场比较合适,所以并不混乱。我大约是在2015年5月开始做展览规划并做了一部分作品,在2015年8月1日,“一个人的美术馆”正式开馆。
FOTO:自己做策展人的感觉怎么样?为什么选择线上观看的形式来做展览?
司马:感觉很棒。因为可能任何一个“职业策展人”都不会比我更了解我自己以及我的作品。选择在线上展览首先是由于“一个人的美术馆”属于私人住宅,我无法控制观众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谢绝实地参观。另外,我预言在移动互联网终端横行的时代,网上观展的方式将会很快成为人们观看和传播艺术作品的新方式。尤其很多当代观念作品,已无需人们跑到美术馆去看墙上的“原作”了,在手机上按一按,就可能了解到一个观念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的本质。现在已经不是梵高的时代了。对于我的“一个人的美术馆”这一整体作品来说,“现场+移动互联网终端”这一展览方式本身就是集内容和形式于一身的原作。手机终端的观众们就身处我的创作第一现场。
FOTO:你抛出的每个展览其实都与你本人有关,即便没有具体的实物作品(比如《看不见的展览》)你也都在融为展览的一部分出现(这里我指你的声音,以及声音的引导),所以,完成这样一次私人化的实验性作品,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收获了什么?
司马:是的,每个展览、每件作品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完全是一种享受。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件事会像创作一样,让人在过程中就会有一种“被给予”的感觉,像是在源源不断地收到某种礼物,而并不觉得是在“付出”。在这个过程里,我离自己和世界的距离好像都慢慢变近了。以至于不需要等到什么确切的结果或答案,不需要在结束后额外收获什么别的。
FOTO:接下来一个人的美术馆,还有计划迎来第十一个展览吗?
司马:有啊!本周末(10月23日)就会迎来第十一个展览,哈哈。我相信它比前十个展览更加自由。在这个展览中,我将“一个人的美术馆”的概念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深度。但现在先不具体说,我会在公众号上展览海报。欢迎直接参观。
关键词:新媒体 技术 人文内涵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负责人P・Goldmark在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产品的项目计划书中,将EVR称为“New?摇Media”(新媒体),“新媒体”一词由此诞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新媒体产品的广泛应用,对“新媒体”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细化,衍生出诸如“网络伦理”、“艺术与新媒体”、“性别与新媒体”、“种族与新媒体”、“赛博女性主义”等众多的研究方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究竟该如何定义呢?对此,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美国《连线》杂志以反映电脑技术与现代和未来人类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该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学者Vin?摇Crosbie认为:“新媒体是能够同时对大众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通过新媒体,传播者与受众成了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之间可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
尽管目前对于如何定义“新媒体”尚存在较大分歧,但在“新媒体”一些基本特征的表述上,学界的看法还是较为一致的。首先,“新媒体”之“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如美国宾大安纳堡传播学院教授卡罗琳・马文所说,旧媒体曾经一度是“新媒体”,而“新媒体”又在不断地变化与演进。其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而关乎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一种媒介的内容往往取自于另一种媒介,而在涉及“新媒体”时,其内容通常都来自于之前的媒体。也就是说,我们对媒体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观看“后视镜”。
基于以上对“新媒体”的认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新媒体”:其一,以多媒体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多种传播手段所创造的全新的媒体形态,如博客、电子商务、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其二,在原有的媒体传播方式基础上产生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与传播风格的媒体,如交互电视、ASCⅡ艺术(ASCⅡ?摇Arts)、赛博朋克等。以上两种解读展示了“新媒体文化”这一概念的不同内涵与逻辑外延,而这两种解读实际上反映了当前对待“新媒体”及其文化现象的两种不同思路。
媒体之“新”与新的技术手段
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媒体发展史。人类社会用以传播讯息的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最初,人类以感官和肢体来传递讯息――口耳相传、原始舞蹈等。随后出现具有象征意义的简单符号――结绳记事、烽火传讯,直至文字的出现。公元2世纪初造纸术的发明和15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推动了纸质媒体的广泛应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线广播技术的出现和1924年电视接收装置的发明,将人类带入广播电视媒体时代。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创建阿帕网络,这一原本用于军事目的的冷战产物即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前身。1979年,模拟蜂窝移动技术开始试运行,随后人类就迎来了手机时代。……科技通过改变媒体来改变人类讯息传播的方式,人类讯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又导致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变。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正如麦克卢汉所言,电子媒介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它不仅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而且还进一步改写了世界版图;它不仅重构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内容与行为模式,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博客――博客是Weblogs的缩写,意指由短小而时常更新的帖子组成的网页,它们通常都包括一些超文本链接,由此可链接到那些博客作者关注的网站或在线新闻和信息。博客根植于网上冲浪文化,早期的博客作者通常都在与计算机相关的领域工作。随着大量由传统媒体组建的网站的出现,博客文化已渐跻身主流。首先,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博客则改变了传统媒体中传播主体与受众双方角色固定的局面,使传播主体呈大众化趋势,显示出多人生产、多人消费的信息时代特征,使传播真正实现了大众化。
其次,博客的开放性,为任何有条件访问网络的人提供了一个公开表达意见的话语空间。博客通常为读者提供一系列指向其他作品的链接,尽管这些作品并非原创,然而它们却表达了博客作者的兴趣、观点和诉求。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购销活动。电子商务目前有两种主要模式:一是企业对消费者,如卓越网、当当网;一是企业对企业,如阿里巴巴。在B2C模式中,传统的消费习惯被彻底改变:消费者不必为购买某商品去“逛街”,而是端坐电脑前,浏览各大零售网站提供的商品目录和图片,点击自己满意的商品,填写购买数量、送货地址……商品最终会由指定的配送公司送达。支付方式主要包括:1.通过网银直接付款;2.货到付款;3.先由买方将货款汇至第三方(如支付宝),买方在收到商品后向第三方发送确认信息,再由第三方将货款汇至卖方。整个交易活动通过互联网完成,卖方与买方直接建立联系,省却了中介。同时,由于运输、仓储、广告等环节的成本下降,使得消费者网购的商品有可能比零售商店或大型超市中出售的商品更便宜。
B2B模式所涉及的要素就是通常所说的供应链。以汽车工业为例,一辆汽车包括上万个零部件,汽车生产商自行生产如引擎等最重要的部件,其他如座椅、CD机、挡风玻璃等配件,则交由别的供应商来生产、运输和配送。这在过去是一个复杂而耗资巨大的过程:在许多潜在的供应商中挑选,对原材料进行招标、签订合约,以及运输、配送所有这些独立元件。如今通过互联网,则可以使这一切变得简单。据评估,如果汽车生产的全过程能最大限度地在线进行,那么一辆售价19000美元的汽车可以降低价格2000~3000美元。当然,B2B的前景远不止于此。梅里尔・林奇分析师亨利・布洛杰特曾预言,被B2B点燃的互联网“对经济产生了可与工业革命相媲美的深远影响”。
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在现实社会中,人际交流往往受到年龄、性别、地域、阶层、身份地位等诸因素的影响。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划分,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构建了一个更为平等的传播平台。
电子邮件全称“electronic mail”,是指在联网计算机之间互传的讯息。常用的邮箱包括Yahoo、Gmail、Hotmail、网易163、网易126等。与传统媒介相比,电子邮件在信息传播方面优势显著。首先,传送的内容丰富多样。除了文本信息之外,还可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软件、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其次,传送的方式快捷便利。借助互联网,电子邮件打破时空限制,可在数秒钟之内将邮件发送至世界上任何一网计算机的收件箱中。如果发件人和收件人同时在线,还可以进行实时对话。第三,传送的过程高度自由。与面谈、电话等同步传播方式不同,电子邮件的传受双方在传播过程中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发件人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地点,向任何人(在确知对方的电邮地址前提下)发送任何内容的信件;而收件人则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任何内容的信件,根据邮件内容决定是否回复,甚至可以直接删除某些垃圾邮件。
即时通讯是一种以软件为执行手段,依靠互联网平台和移动通信平台,以多种信息格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沟通为目的,通过多平台、多终端的通信技术来实现的同平台、跨平台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综合性通信工具。①国内常用的即时通讯软件有腾讯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弥补了电子邮件无法进行即时交互的不足(尽管现在多数电子邮件软件已具有即时通讯功能)。其最大特点在于,在互联网覆盖的领域内,无论距离远近,都能实现即时同步的交流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仅可以文本信息进行交流,还可借助表情符号、网络语言、音频、视频等手段,最大限度地缩短传受双方在时空和心理上的距离,无限接近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流的场景。
媒体之“新”与新的人文内涵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新媒体”,将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糅合在一起,将社会上的每个生命体裹挟其中,成为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景观。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在大众传播中迄今仍占重要地位的传统媒体及其日趋成熟与多样化的文化传播形态的研究。如果说,前者体现了侧重从技术角度看待“新媒体”及其文化现象的思路,后者则强调从人文内涵的角度去看待、分析“新媒体文化”及其传播的演进,这同样是文化传播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交互电视――交互电视通过数字置顶盒,即通常所说的机顶盒来运行。数字置顶盒配有微处理芯片和内存,能够将电视和互联网相连,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传输和解码。这样一来,电视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接受电视节目或播放录像、DVD等,交互电视用户能用电视收发电子邮件或在线聊天、浏览网页、订购商品,如同人们用计算机所做的那样。
表面看来,交互电视的出现仍得益于多媒体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不过是部分实现了计算机的功能而已。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001年8月媒体研究公司Statistical?摇Research?摇Inc.(SRI)的一项调查发现,大部分交互电视用户反映,他们几乎不使用交互电视的交互机制,也从不把电视接入互联网或用于收发邮件。SRI的研究表明,用户关心的并非那些与互联网相关的功能,他们的兴趣在于交互电视使他们能够规划电视节目的播放和控制节目内容。也就是说,交互电视赋予用户更大的支配权,用户可以决定何时看、看什么或怎样看,这就削弱了电视的强制性和支配力量,使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洛文塔尔所说的“一个谎言之网,一个最没有意义的人和事的可笑堆积之网”。②
ASCⅡ艺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建立ASCⅡ代码,1968~1972年间规范化。这是一种以拉丁文为基础数字键盘字符用来展示和阅读多种语言群的方法。将ASCⅡ作为标准发展是为了保证通过网络传受的信息完全相同。ASCⅡ艺术是指使用ASCⅡ文本符号来模仿钢笔线、笔刷线、制版点等,从而产生图像。运用ASCⅡ文本符号既可制作简单的表情符号,如:“:)”――微笑、“%>_
ASCⅡ艺术源于马赛克、象形文字和点艺术一类的技术,与ASCⅡ艺术有着直接承传关系的则是打字机艺术。1874年,伊・瑞民顿父子开始利用打字机创作图画。1890年开始举办打字机艺术竞赛,这一艺术类型一直流行到20世纪70年代。在过去的20年中,ASCⅡ艺术成为一种包括卡通、肖像、抽象主义、现实主义等子类型的综合艺术形式。
互联网最初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媒体,用文本形式传递信息至今仍是网络交流最常用的方式。这种交流方式的缺陷在于,它无法传递、表达细微的情感变化。而这些在传统的语言交流中,则可以通过语气、语调、面部表情的变化和肢体语言等来实现。ASCⅡ艺术正是为了丰富文本环境并将更多的人类表情融入计算机世界这一目的而诞生的。文本信息、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的元素之一――字符图释――就是ASCⅡ艺术最流行和最实用的例子。ASCⅡ艺术通常被看做是对科技决定论的一种驳斥,它意味着人类能够赋予技术以新的用途,充分显示出人类在运用新技术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赛博朋克――“赛博”(cyber)取自“控制论”,意即生物与机器的控制与交流的科学。朋克(punk)一词来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DIY摇滚乐运动――此类作品中的大部分主人公都生活在无政府主义状态当中,他们通常是一群流浪汉,居住在一个颓废的、由科技主宰着的社会中。
赛博朋克首先指一种文学体裁,类似于科幻小说。1984年,威廉・吉布森所著《神经漫游者》是这一文学体裁的奠基之作,该小说也为1985年上映的影片《银翼杀手》(Blade?摇Runner)提供了形象和素材。此后,赛博朋克一词逐渐与“黑客/解码高手”这一亚文化群体联系起来。这个群体中的人们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这类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而另一些人则模仿书中的高科技诈骗手段以及科技无政府主义的生活态度。
赛博朋克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亦或指一种亚文化群体,其本身并非一种新的媒体形态。然其作为“赛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意识形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对科技基础架构的渗透。在此类文学作品中,未来被描绘成一个由虚拟、聪明以及无形的矩阵组成的世界,伦理和道德不复存在,无孔不入的科技已经被世人所接受,因而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此类小说中的主人公以无奈而又玩世不恭的方式接受这样的现实世界,对他们而言,生活只是“逢场作戏”,正如吉布森所言:“街道有它自己运用科技的方式。”
归根到底,任何传播行为都是人的传播。即都以人为主体,同时又以人为客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的传播。在传播中,尽管科技占有突出的位置,但科技毕竟是物质形态,而不是人。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科技应该参与或能够参与到何等程度,终究是由人来决定的;而传播的主体――人,则受到社会观念、时代思潮的影响;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用既定的媒体去传播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是人类社会传播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在选择传播介质时,并非时时、处处一味求新。如前所述,在网络媒介普及的当下,不仅传统纸质媒体如书籍、报刊等依然存在,且不乏继续发展的空间;即便是以网络媒介为主体的“新媒体”,其发展仍受到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我们在研究新生媒体及其文化的同时,也应致力于对传统媒体内容更新的研究,即新的社会观念、文化思潮是如何借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又是如何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生成新的富有时代气息与当下审美情趣的新的传媒文化的。
注释:
①艾瑞咨询:《中国即时通讯行业报告》,2007~2008年。
②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参考文献:
1.斯蒂夫・琼斯(著)、熊澄宇、范红(译):《新媒体百科全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3.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职场10年,独当一面,承上启下;情场10年,半倦半怠,情深人倦。
闯荡10年,你当35岁上下了吧?混得好的,已然风光无限;混得差的,也已轻车熟路。正当年华,左右逢源,却也是人生最关键的拐点,可曾认真思考:未来行业巨变,家庭维稳受检,上老下小双压,青春红利用完,你该如何应对?下一个10年,是进入停滞的平台期,看着后浪滚滚而来“抛尸”沙滩?还是再上层楼找到欢乐的缪斯手中钥匙,开始再一个璀璨10年?
本期起,《中外管理》特邀知名电视评论人、创意营销专家、跨领域创业先行者的黄欢女士,为本刊量身创作职场小说《欢缪的钥匙之未来十年》,用她敏锐的职场洞察与精巧的故事构思,通过我们似曾相识而揪心莫测的人物命运,穿越未来职场新局,关怀当下职业人生。
本系列内容纯属虚构,各行及职场预言均为推理想像,旨在用科幻将未来代入现在,给在职场困局里挣扎的“十年精英”一些启示。我们每一个故事都将有一位未来行业的时代精英面临生死考验,这一期说的是移动App的大数据用于情史隐私,及一桩命案。
同时,我们与黄欢女士共同诚挚邀请职场朋友们,通过本刊新媒体客户端,参与到我们的奇思妙想、大胆预测中来。一起来头脑风暴吧!因为,那本就是你的故事。
2024年2月14日,北京。
情人节的各色玫瑰早堆满了“边界科技集团”在国贸四期顶层的办公室。白边跷着他的长腿,坐在花堆里遥想当年。不过是一个伤透心IT男的社会报复而已,却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一夜之变
那是整整十年前的事。那一年的情人节和元宵节,碰巧同一天。那一年,互联网大潮生逼传统行业各位大佬痛并反省着。这边小米的雷军和格力的董明珠代表新旧势力掷下了10亿豪赌,那边“二马”一边为打车缠斗,一边手刃通讯巨头,红包与理财眼花缭乱,貌似不相关的郁亮急忙忙率万科高层团拜互联网公司寻求自我救赎……而老百姓们,则一边玩并消化着自媒体、O2O、微金融等等眼花缭乱的移动智能新运用,一边看新旧大佬们全年无休地掐架,坐等着渔翁得利,以为事不关己。
但谁也没料到,一夜之间,毫无征兆的,自己的家就被攻占了!
“敢不敢测一下,枕边此人(情人)值否聚成家人(元宵)?只在今天,只在《枕边花边》。代价不过:人民币214元。”当然同时附上的,还有移动App下载和各种手机支付的链接。
仅此一条手机推送,就搅得整个中国的有情人辗转失眠,半数以上的家庭团圆饭上反目成仇!
一家从未听说过的新公司,24小时之内,成功潜入了千家万户——当日下载超过2亿,当日付费超过5000万人次,当日营业额突破100个亿!
理由很简单:谁能抗拒自己去探究枕边人是否可靠的欲望?
一夜而已。那之前,“大数据”离个人家庭生活还很遥远。即便那个超级泄密者斯诺登冒着生命危险跑来告诉大家,你的一颦一笑都在监控之中,隐私意识淡漠的中国人也没觉得自己的后院受到了多大威胁。立法保护互联网隐私的话题,已沸沸扬扬地吵了快十年,也一直没有最终结论。可就那么一夜,不仅互联网战局被改写了,而且法律界、伦理界、金融界都乱了套,连《焦点访谈》乃至民政、安全部门都惊动了。
一个刚刚25岁的在校生,仅仅应用了定位采集、网购数据和聊天记录这些在后来看来很小儿科级的数据抓取技术,朝都市男女们丢了个取名“枕边花边”的App软件,就以超过Facebook、groupon所有其他神话的速度一夜崛起!
这个年轻人,就是当年的白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研究生,身高188,同时还是清华篮球校队的灌篮高手和校草级帅哥。
你可以想像当年媒体的疯狂,这么新鲜热辣的社会闹点兼商界神话,再配上不输李彦宏的镜头感。这十年,再也没有人比白边更红。连马云都想不出什么其他的抢镜方式……
一晃10年,2024的情人节,25岁的翩翩少壮已成了35岁的朗朗精英。虽然鸿运走了十年,白边却依然单身。有时候,他会暗自琢磨:是否知道的越多,可以去爱的人就越少?
“滴嘟滴嘟”秘书的声音从袖口幽幽传来,这是最新的可穿戴设备应用。“总裁,私人飞机已在楼顶守候。”白边回过神来,“好,5分钟后起飞。”为了纪念更诚挚的爱情和经得起大数据的忠诚,公司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纪念“枕边花边”十周年》情侣专场,全球巡回,联网直播。白边边向通往天台的电梯走边想:“幸好,和工作恋爱的情人节,不至于太孤单。”
正想着,腕表红灯加鸟鸣,这意味着有特别紧急待回复的重要邮件等待受理。能得到他这种级别的邮件授权的,不超过十个人。所以,白边没有怠慢。打开,噗哧笑了。
七日悬疑
是蓝修,中学发小,大学同窗,创业伙伴兼死党。对“两小无猜”这句成语深感绝望的白边,经常庆幸自己还有蓝修。可这个从没正经的家伙此番难得没有一脸灿烂,在一双忧郁的眼神下,配文四个大字:“蓝修将死!!”哈!大过节的,这种花花大少居然也会发来这种求同情的装死邮件,倒是让白边很欢乐。这时,他注意到配文旁边还有一个倒计时:7日。
白边决定安慰一下。
打开最新版的微联,蓝修的头像下显示:会议中。白边调侃:“我正登机,要不要接你一起,激情四射地互动一下,吓吓粉丝们?”
蓝修回复:“我在香港。”
难怪。看来是临时出差,所以身边没伴。白边也懒得多想,一步跨上环球宣传之旅。
2024年2月15日,首尔。
白边正在后台准备演讲,手机红灯又现,趁间隙,打开。还是蓝修那种半死不活的脸,倒计时:6日。白边想:这该死的家伙,这把年纪了还玩这种倒计时程序,也太幼稚了。正预备关手机,掌声已起,白边一边往台上走一边想:算了,由着你,回头拷问不迟。之后,东京,伦敦,巴黎,悉尼……
2024年2月20日,纽约。时代广场的酒吧,结束了巡回的最后一站。当年敲完纳斯达克的钟后,也是来了这里。那时候,蓝修也在。想到此,白边看了眼腕机,那个倒计时烦了他7天,他总算可以闲下来好好调戏一下这个反常的家伙了。
抬腕正预备呼。设备先响了,姓名显示:蓝修。呵呵,什么叫心有灵犀啊!
“请问您是白边先生吗?”陌生人?玩什么啊?
“我是!”
“这是是香港警署。今晚10点有一男子从丽姿酒店顶楼坠落,初步判断是自杀。我们找到了他的植入式通讯工具,您的号码被列为第一优先。所以,给您打了这个电话……”
一片空白。“确定是蓝修吗?”
“指纹和视网膜核对死者是蓝修,据目击证人所说,……”
白边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蓝修死了吗?真的死了?
怎么可能?自杀?怎么可能!他那么春风得意的人,干嘛要自杀?!难道是情伤?
对了,那封邮件,那封每日倒计时的邮件!那几封他一直没在意,都没好好仔细看的邮件!
他颤抖着强忍各种情绪,镇定下来。一边吩咐准备飞香港,一边一口气把那5封未读的倒计时邮件一一打开。
同一张脸,“蓝修将死”,倒计时5天,4天,3天,2天,1天。白边锥心刺痛地快速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是在提示我要去救他吗?还是想提醒我其他什么?为什么不明说?!”
稍稍平静后,白边试着站在蓝修的角度,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游戏设计师和在线教育领军人物,他为什么要发这样一封邮件给最好的朋友?正在百变百思不得其解时,腕机红灯又亮,熟悉的鸟鸣。
关键词 中学图书馆 网络传统阅读 资源信息建设 策略原则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119-02
进入21世纪后,网络读物改变了文字单一或静态图像的表现形式,能够对文字、图片、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文本、数据、声音及各种图像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传播。与传统读物相比,读者接触到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阅读从纸张转向了屏幕,由此带来的变革大有颠覆传统图书阅读之势。从国内外图书馆的发展来看,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必然发展方向,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中学图书馆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观念,在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上,要科学组织传统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努力探索一条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互助互补互的发展途径,实现本地馆藏和虚拟馆藏的有机统一。
一、网络阅读良莠不齐,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趋势,网络阅读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超媒体等特性,使得阅读资源更加丰富,几乎不受时空的限制;阅读内容更加多元,图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阅读过程更加有趣,文本间的转换“一触即发”,阅读主体更为自由,可以随心所欲的阅读。另外,信息获取成本低廉、阅读手段多样化等特点,也使得网络阅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青睐。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阅读带给人们愉快体验的同时,也明显呈现出一些缺点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阅读资源无限丰富,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使网络形成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但形成了资源泛滥,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正确选择,即使是“良”的网络信息,它在具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弱化阅读目的、转移阅读注意力、限制阅读想象力等问题;而“莠”的网络阅读信息,实际上就是网络陷阱,造成了读者大量时间、精力的浪费。互联网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环境的恶化。用户上网查资料时,其感受是:找针对性强、高品位的信息很困难,具有一定深度的文献资料更少;人们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阅读价值不大的资料。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想获得有质量的有深度的信息,必须要获得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的帮助和引导,这就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图书馆应为师生做好信息导航员
尽管网络阅读在当前社会在阅读比例中已呈上升趋势,新型的数字媒体如新闻网站、电子书、数字杂志、在线音乐、网络游戏、手机报纸小说等众多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正在悄然兴起,不断地对传统的阅读方式提出挑战。但是,传统阅读一定是人类永恒的方式,因为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力量是永恒不变的。美国图书馆专家丹尼尔·布尔斯廷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主要源泉,也是我们信仰、学识、伦理、诗歌、哲学和科学的第一蓄水池。”就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而言,究其实质不过是传达信息方法不同罢了,从传达信息的作用来看却是殊途同归的,这里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通过什么媒体阅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是否仍在阅读,在怎么读,读的内容是什么。
网络所拥有的巨大存储量和强大的检索能力,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拓展。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要利用自己的网站,注重教学与学科特点,收集、筛选、整理互联网上的信息,开展网络阅读指导。要广泛开展读者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不同学科师生的不同的阅读倾向,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要搜集那些内容准确,更新及时、检索方法方便的权威数据库以及一些知名专家和专业学科带头人的个人网页等进行链接,或开辟专门的栏目加以推荐,描述其内容特色、检索方法,标明其网址,提供浏览导航标志。及时、准确地把实用、科学的网络信息传递给广大师生,让他们能够有效地面对网络信息,为提升知识深度和广度更新服务。
互联网是柄双刃刀,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充满着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所以要作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明白阅读的动机与搜索目标,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并且能正确地取舍网上信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现象等问题,把信息技术作为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网络阅读不能替代课堂教学,更不能替代经典阅读;网络阅读只不过是浅阅读、片面阅读,最大的不足之处是浏览多思考少,阅读质量不够高;如果一味地沉溺于于网络作品,肯定会导致在阅读上的弱化;注意网络阅读的系统性而不随波逐流,确保健康、积极的网络阅读。
三、网络环境下,中学图书馆为各学科信息服务的发展思路
中学图书馆承担了学校信息中心和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神圣使命,应当充分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师生的切实需要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学科教学结合,加大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力度,充实电子信息资源。结合中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充分挖掘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精心组织,形成教育教学理论、学科试题、学科课件及素材、优质课课堂实录、教学论文、教学科研、校本教材等电子信息资源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网络资源的组织方法主要有:(1)对数据库型网络信息资源,可由学科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进行评价与选择,图书馆将选择的结果,结合本馆检索系统进行标识和索引,构建一站式索引。(2)对于非数据库型的网络资源可下载并保存到本地,也可以为稳定的网页建立快照索引,并将该类加入到本馆的检索系统中,与原有的相关资源建立有机联系。(3)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需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并为读者提供检索途径。
图书馆馆员有必要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加强学校书刊、教育教学电子资源、互联网资源的分类、描述、呈现、检索方法等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不是让各种方法彼此对立,而是把这些方法所提供的资源排列起来,然后系统地决定在怎样的情况之下这些方法可以用来互相补充。同时为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提供统一的、符合师生特点的检索平台,方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所需的信息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提供较全面完美的信息服务,这才是二十一世纪我们中学图书馆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丽青.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探究[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3).
翻转学习模式并不是将翻转前的学习阶段进行“放羊式”管理,而应伴随着对学生的适当监督和评估。一方面,我们要基于课程平台,设置应有的学习保障时间、学习进度监控和学习效果检测;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通过契约、及时作业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1)基于课堂的学习交互在通过学习资源数字化后,学习者进入教师所主导的课堂。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形态下的课堂已经不是传统的课堂,在时间上学生完成了网上资源学习,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创新,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的分享,并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塑造对话场域,对信息伦理、信息素养、完整人格等隐形知识完成基于学生讨论的建构。在教学开展的形式上也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分享课,可以是任务测验,可以是协作完成作品,也可以是作品评析或者几种模式综合运用。(2)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指导除了完成学习的交流,课堂中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没有什么能比现代信息技术那样能有效分析出学习者的难点和兴趣。现有适合翻转学习的在线学习平台(如MOODLE)都有很强的数据收集功能,能根据学习表现进行数据收集,教师可以从完成作业的时间、某段视频反复观看的信息、视频拖拉记录等方面挖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以其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3)通过有效引导促进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探索课堂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课外或后续课程的引导,形成继续参与后续课程学习的动力。对学生来说,他们参与学习的最持久的动力是激发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这一方面要保证已有经验的正反馈功能,另一方面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向往。就如读一本小说一样,没有什么比“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分解”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尝试将下一项目的具体成果做简单勾勒,引发学生兴趣。
二、信息技术课程翻转学习的有效性条件
从理论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翻转学习有明确的路径和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不是必然产生的,而是建立在特定的条件下。翻转学习的实施需要课前教师网上数字化资源的制作、学生基于课程平台的学习、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等环节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并造成了教师角色的改变,这对教师的理念、能力提出了挑战。这种新的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准备,以保障翻转学习的正常开展。
1.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
从华南师大出版社《信息技术》的内容设置上来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一共设置了六个模块:一个必修模块、五个选修模块。其中只有“信息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分为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五个主题,这说明信息技术的课程实践要充分考虑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性,根据时代变迁和学生兴趣进行内容的选择,在不同内容的学习中培养信息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探究、审美、技能、表达与交流的基本能力,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信息社会相吻合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前者是具体的教学任务,后者所强调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是渗透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的。明确这点是提高翻转学习效率的前提:翻转学习的资源是为信息技术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框架服务的。在网络资源和课堂组织的设计上,需要围绕信息素养提出的要求,以知识和技能习得为手段,既考虑信息技术的工具属性,又关注技术文化和社会前沿的发展,将培育人的活动内化到课堂结构中来,并恰当区分“翻转前”和“翻转后”的学习方式,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
2.通过翻转学习优化信息技术学习方式
从翻转学习的操作过程来看,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根本需求。教育公平随着民众意识的觉醒,对教育的需求增加而受到重视,并且从原来的“分配公平”开始向“关系公平”转变。[2]翻转学习通过知识转化场域的变化、学生自定步调、海量资源和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等因素的作用,让大部分人能按照自身节奏成长,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努力实现知识自信和技能自信,促进了公平环境的养成。第二,适应“数字土著”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孕育了数字化生活,产生了一出生就和数字接触的群体,我们将其称之为“数字土著”。这类人群表现出了“碎片化学习”“多头任务”“批判性思维”等显著区别于原有学生群体的表征。[3]这为翻转学习的推行有了更为实际的任务:适应“数字土著”的学习生活。第三,优质资源的冲击。2012年伊始,MOOC掀起了一场教育界的“海啸”,对课程组织、教学和考核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身边的教师已经有了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名师挑战,教师在课堂的知识权威被诸如MOOC等强势网络资源所打破。消极等待不如直接面对,用开放的理念拥抱MOOC所创造的新时代。第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基于翻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困境,在“翻转”情境下,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和学习需求对学习进度加以控制,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从反面来讲,基于翻转的学习方式更加依赖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控制自身学习的元认知水平的要求增强,通过视频接受新知识需要一定的“定力”,这也是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能力保障。
3.提升教师课堂理念和信息技能
翻转学习在学习形式上的改变,意味着教师对以往经验和模式的扬弃,需要教师在理念、能力和课堂实践中做出改变,甚至需要推动整个教师体系的文化转型,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首先,课堂理念的转变是课堂质量提高的保障。如果缺乏理念的更新,仅仅是简单的模仿,会带来“翻转”的失效,使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处于更加边缘化的地步。其次,翻转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知道“如何制作教学视频、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支持学生学习、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4],需要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不可否认,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信息技术能采用翻转学习的原因,但鉴于信息技术教师来源的非专业性和教学设计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4.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
一、微电影的表现特点与传播机制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典型产品。作为以网络为平台的艺术表现形式,微电影又牵引出一类以媒介载体作为界定标志的所谓“新媒体电影”。尽管“新媒体电影”是刚刚出现的新事物,对其下定义还为时过早,但微电影作为牵出“新媒体电影”范畴的引线,无疑是“新媒体电影”的主打产品,电影艺术与网络媒体的跨界联姻使得微电影呈现出自身独特的表现特点和传播机制,也是微电影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的制胜法宝。
1.体现“三微”特征
“微”是最近两年内新流行起来的网络语,如“微博”、“微小说”等。“微”是微小、超小的意思,它是微电影的最大特点。所谓“三微”是指“微时间”:一般一部微电影的时长限定在30秒至45分钟,超过45分钟,就会进入大电影的范畴;“微制作周期”:相比于大电影的动辄数月甚至数年的制作周期,一部微电影的制作周期只有几天至几周;“微投资规模”:因为时长的限制,微电影的投资规模普遍较小,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即可制作完成(《一触即发》的高投资规模是个例)。“三微”使得微电影门槛低、成本低、短小灵活,可控性强,摆脱了过去大电影高姿态、高成本的形象,普通人已触手可即,这也是它吸引众多草根阶层一尝新鲜,玩起电影“草根秀”的主要原因。
2.内容广泛、原创性强
在“2011中国(北京)微电影节”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大赛对于参赛内容的要求是:“视频类:分为剧情类、纪实类和动画短片三个大项。它们可以是:爱情片、搞笑片、动作片、剧情片、恐怖片、科幻片、、励志片、歌舞剧;也可以是:广告片、小品、话剧、个人演唱会、精彩演讲片段、经典文学的重新演绎、对恋人的真情表白、甚至是离奇梦境的再现的各式各样作品题材和内容,拍摄工具与手法不限,只要内容新颖,思想健康,格调高尚均可报名参赛。”因此,微电影在内容和制作方式上基本上不存在特殊的限制,任何来自于生命、生活中的点滴情景、感悟、幻想等等,都可以做为微电影的素材。微电影不要求对完整故事的完整表述,它可以直取某个片段,关键是这个片段要足够新颖和有趣,足够有创意。作为网络时代的产品,微电影的制作主体和欣赏主体都以游走于网络的年青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为主,青春、激情、梦想和草根足以保证微电影有源源不竭的原创力和新鲜血液,这是微电影的先天优势。
3.以网络、手持终端机等新媒体作为载体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突出的特点是播放和传播的载体不同。传统电影往往需要有庞大的制作团队,高昂的制作代价和宣传成本,而播放方式只能选择电影院和电视,受众相当有限,并且缺少互动,以电影向观众的单向输入为主。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的营销机制,它以有线或无线网络作为主要的传播工具,以电脑、手机、MP4等具有网络接收或存储工能的数码产品作为接收终端,大大拓展了收视群体。网络媒体的多元化以及媒体与受众无限互动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微电影一改传统电影的单向输入模式,而以立体互动的模式呈现。网民和观众可以通过视频上传、下载、转载,在线观看、时时跟贴、微博分享、论坛交流等多种途径参与微电影的互动。而微电影短小精悍的篇幅也非常适宜于现代快餐文化的消费节奏,排队、等人、乘车、休息等任何生活的间隙都可以欣赏一部微电影,并快速完成转发、跟贴等多种操作,因此,微电影真正实现了电影与现代生活的无缝对接。
4.与网络公司、厂商、广告运营商跨界联姻
从微电影正式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奠定了它与网络、厂商和广告运营商的联姻关系。目前,微电影从策划、创意到制作、推广、传播,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全线加入了跨界联姻制作模式。这种联姻收到的效果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它大大提升了微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平、制作规模和制作效率。通过两界微电影节的举办,微电影的数量、质量以及由它带来的产值、利润都在呈几何倍数增长。尽管微电影市场的划分目前还没有完成,但网易、腾讯以及参与微电影制作的各大品牌和广告运营商无疑是其中最大赢家。从目前正在形成的微电影市场链来看,微电影正在大型网络公司、影视公司、主流媒体、视频网站众多大品牌商家、广告运营商的共同打造下,由过去个人DV秀的小打小闹变成一项规模庞大、利润产值不可估量的文化产业。中国市场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代江,在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开幕式上对微电影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做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说:“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他将在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写下灿烂的一笔,同时他还将做一个品牌标识,带着所有参赛选手的影音梦想走向未来,走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
二、微电影发展的内在困境
微电影市场的崛起引来了多条相关产业链联动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个人加入到微电影的阵营,然而在这一片兴奋和躁动之下,微电影自身发展的潜在问题和困境却格外值得警惕。从微电影的性质上来看,它究竟是广告片还是电影艺术,这从一开始就是个问题。目前能够看得到的有关微电影的界定,也是一片混乱。大多数定义一方面无法否认微电影作为电影门类的艺术本性,另一方面又要坦承微电影的商业目的,甚至有些定义直接把微电影看成是竖立企业LOGO的载体,而这二者之间的对立冲突是显而易见的,裸的广告植入无疑会严重损害微电影的艺术表达。作为一诞生就纠缠于艺术与广告之间的微电影,它与广告商业的联姻既是它快速崛起的资本保障,也可能成为遏止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是微电影先天的二元悖论。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微电影是借助于广告植入才得以登堂入室,渐成气候。但既贯之以“电影”之名,就说明它在本质上仍属于电影的一个品种,电影具有的艺术要素,在微电影也是通用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电影行业的功利性也越来越突出,导致最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片面注重电影的外在形式、票房,而内在质量却一路下滑,这是国产电影的通病。近年来,广告植入频频出现在各类中外大片中,像《家有喜事2009》、《杜拉拉升职记》、《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系列等,这些广告植入无论怎样尝试以“无缝对接”的形式嵌进影片,但仍能让观众一眼认出,2011年的《变形金刚3》大规模植入中国品牌广告更是把这一行为推向新的,引来一片哗然。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植入广告打断了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感受影片的持续性与完整性,给观众带来极大反感,这种反感进一步使观众对影片的艺术享受和审美感受大打折扣。但是尽管如此,大电影还没有完全走向裸的商业游戏,电影艺术的本性始终在牵制着电影的发展,引导着电影在艺术与功利之是找到平衡,当一段时间的过度功利化倾向之后,电影艺术会重新找回自身。所以我们看到,在《十面埋伏》、《夜宴》等倍受过度形式化、叙事结构不合理、内容空洞之诟病的一批国产电影之后,《山楂树之恋》又再次以纯洁美好的爱情点燃人们对中国电影的信心。因此,可以说,电影的艺术本性是左右电影发展的核心要素,电影人需要做的是在尊重并突显电影艺术本性的前提下,权衡它与商业利益之间的亲疏远近,二者关系处理得好,会实现电影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反之亦然。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新兴产品,它在制作方式、传播手段、受众群体等方面,具有传统电影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作为电影艺术的表达形式,微电影在其本性上应当与传统电影一样以艺术性和审美性作为核心要素,这就决定微电影在其本质上要受到艺术规律的制约。因此,目前微电影与商业广告之间的“二元悖论”关系,并不可能长久维持,这种看似融洽的矛盾关系只是微电影发展初期的不成熟表现。若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微电影应当回归并严守自身的艺术本性,在受众、载体、商业价值与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中寻求发展。
三、微电影的艺术原则
微电影作为电影艺术与时代科技的结合的产物,它与电影一样同样承载着人类审美理念和道德精神塑造的重任。微电影不是消解一切意义的纯形式、纯功利游戏,任何单纯地以科技效果、商业目的或低俗娱乐作为目标的制作,都将违背微电影的艺术原则,微电影若要获得长足发展,仍需遵循如下艺术原则。
1.功利与审美相统一
审美功能是任何艺术种类的首要功能,微电影同样要以高品位的审美追求作为目标。就表现题材而言,微电影应力求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生活片段、小场景、故事桥段等展现出生命的美感与时代的风貌。就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美的意象。电影能够综合各类艺术于一身,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优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电影的商业运作模式在为微电影带来资金、技术、传播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促进了微电影对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其他艺术手段的融纳,大大增强微电影的审美表达功能。然而这些艺术形式毕竟仅仅是电影与微电影的表达手段,法国电影艺术理论家马尔丹认为:“当传统的电影语言仅满足于成为一系列技巧手段、人人都用的特技的汇总,……这种语言就太像电影的一种‘儿科病’,也就是说,太简单了。”[3]因此,电影并不能仅仅作为融纳多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而存在,它还有更为本质的意义,这种意义马尔丹称为“电影存在”,从“电影语言”到“电影存在”是一种质的飞跃,而对美的塑造与传达无疑是电影见证自身的重要内容。
因此,微电影要将自身的有利条件转化为对审美功能的追求,自觉以培养大众审美情操和提升大众审美品位为己任,将追求商业目的与审美教育统一起来。
2.娱乐与教化相统一
在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娱乐成了人们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娱乐不是自我放纵和庸俗消遣,它的主要目的是回复和调整身心健康。为了迎合观众的娱乐心理,庸俗低俗的影片和视频近年来屡见不鲜。尽管娱乐是电影尤其是微电影的基本功能之一,但它不应该成为电影以及微电影滑向庸俗低俗的借口。微电影在带给人们或开怀一笑或心理释放的同时,它必须承载一定的思想内含,包含时代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美学趣味,它绝不是能够消解一切意义的纯形式的游戏,应该为人们带来更多关于人生的、生命的、爱情的、事业的思考与反省,为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服务。中国电影在建国后的相当时间里,曾经自觉地充当过“文以载道”、“移风易俗”的社会教化者的身份,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文艺“载道”传统的现代继承,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鉴于对电影艺术的特殊性和表现规律的把握不到位,往往出现以道德说教取代艺术表现的现象,如我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等。“这种意识和观念反映到理论概括上,就是无视电影独特的艺术本性与美学规定性”。这是由片面强调社会教化功能而出现的极端现象。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消费节奏的加快,文艺作品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消解文艺的教化功能。如果有一天,当文艺真的被抽去了它赖以成为自身的意义内涵,沦为跟风走、跟利走的纯形式游戏,它也就离瓦解自身的时间不远了。因此,电影及微电影制作者应当秉承“寓教于乐”的古训,在遵循电影艺术的表现规律与特点,走通俗化路线、娱乐大众的同时,增强教化民众责任感,拒绝低俗与庸俗,回归自身,走在自己的路上。
我的教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开。所谓宏观,即对书法的一些基本要素,书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书法与其他相关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形成一种审视书法的既开阔又有深度的观念与角度;所谓微观,即从书法的具体问题诸如用笔和结字等入手,确立书法人作为“手艺人”和“汉字造型艺术研究者”的身份,解除工具材料对表达的障碍。
贯穿我整个教学过程的是一个“理”。书道以“理”,“理”与“法”,先有“理”,后有“法”,“法”的建立以“理”为基础,只记住“法”而不明白“理”,“法”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历代的书法大家都形成了个人独特的用笔和造型法则,但这些都是个人之法,在它们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通用法则,这是共性,是大法,它超越了风格的界限、书体的界限以及碑帖的界限,个人之法只是大法的具体体现。对经典的学习,就是通过对个体之法的学习,上升到大法,最终形成自己的个人之法。
在总结上一届高研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对教学安排做了调整,使之能更有序合理。我尽最大的努力,把我目前对书法的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我想,大家的收获也是沉甸甸的:不论观念,还是实践能力,大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结业展的作品即是最好的证明;近一年的相处,同学之间共同探讨,相互砥砺,在碰撞出艺术火花的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每次集中,大家都带给我惊喜;每次分别,大家又开始期盼下一次的相聚。我们谈论书法,从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并由此引申到自然、社会、历史、哲学以及生命、灵魂,通过书法,转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触动我们对生命的感悟,构筑我们的精神家园,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我想,这已经触及到了艺术的本质。
我也感受到了同学们精神面貌的转变,由当初的茫然到现在的自信:这种自信并不在于目前能写得多好,而在于有了方法和方向,有了方法和方向,现在虽然写的不好,但今后肯定能写好,时间问题而已。
传统的师生关系,学生从老师身上求得学问的同时,还受到一种人格力量的感召,困顿之际,这正是学生继续前行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正因如此,中国才得以文脉不断,薪火相传。茫然惶恐中,我就常从恩师的身上汲取到继续前行的力量。做这样的老师将是我毕生的追求。
结业后,绝大部分同学将会回到原来的人生轨迹,按部就班地生活,但于书法,我们的内心已经不一样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一年的学习,不是给大家一条“鱼”,而是教给大家多种捕“鱼”的方法,同学们按照所学,学会自我判断、自我调整、自我选择,养成一种自学能力,从而保证自身书法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同学们还要有一种唯学术至上的思想,老师的书法立场都基于自身的性格、人生经历、学术背景,因此老师自身的特点,同样也有局限,关键是学会选择、取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抛弃门户之见,转益多师,贵在坚持,提高综合修养,这样大家才能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感谢百忙中为展览题名的我的恩师王镛先生!
感谢为我们授课的曾孜荣老师、康老师、张羽翔老师、刘彦湖老师!
感谢教学基地的老师和工作人员!
感谢助教杨赛峰老师、班主任李小鹏老师!
感谢同学们!
感谢书法!
2013年12月
讲课摘录
书法的三种特性
空间性:墨在书写材料上对空间的 分割构成书法的空间性。它是显性的。
时间性:汉字具有笔画顺序,书写时按照笔顺依时间推进,一般一次完成,不可修改。它是隐性的,也是书法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根本性。
语义性:书写可识别的汉字,构成了一定的语义。它对书写产生潜在的影响,如“大“江东去”和“小桥流水”,如严整的律诗和相对自由的画论,给书写者带来的心理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再比如,用行草书写“正大光明”远不如 用正书来写更具感染力些。
书法所表达的“三理”
物理:工具材料性能的合理表达。蔡邕说:“笔软则奇怪生焉”, 它的柔软造成了用笔以及由此产生的线条的丰富复杂性。还有纸张、墨等书写材料的性能对书写也有重要影响。这是自然之理,是物理层面的,也是技术层面的,对工具材料的运用 必须符合其.特性规律,故赵孟有 “用笔千古不易”之说。
字理:汉字之美的表达。汉字体现了中国人对空间处理的独特智慧。书法除了要满足造型艺术美的原则之外,还要符合汉字本身的一种规定性。汉字的限度使其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规定性,但在保证汉字可识性的前提下,又可发挥书写者的主观能动性,对汉字进行变形,使书法的造型具有充分的延展性。
情理:情感的真实表达。情有大小以及共性与个性之分,如何使自己表达的是真“情”而不是假“意”?如何使自己表达的“小理”摆脱偏执和狭隘, 而通“大道”?对文化了解越深入,依托的文化背景越深厚,书法呈现的情理越靠近这棵大树的根部,因它所呈现的情感不会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它有别于个人矫揉造作、苍白无力的低吟浅唱。
这三个层面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物理”是基础,“字理”是中介,
“情理”是高度。
书法家的三重身份
手艺人:对于第一个层面的理,书法家即手艺人,对工具材料习性的掌握 越熟练越好,它是表达的基础。
汉字造型研究者:对于第二个层面 的理,书法家即汉字造型艺术研究者, 通过研究历代书法经典,找到一些符合自身表达的造型规律,从而表现出书法造型之美。
文化人:对于第三个层面的理,书法家即文化人,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理 解和掌握,使个人的“小情”能通向基 于整个社会和民族共性的“大情”。
书法审美的三个层次
首先,视觉感受,是墨线所分割空 间在视觉生理上造成的直觉感受。在这一点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者,判断大致相同,如对“黄金分 割”比例下空间审美的认同。
其次,笔墨韵味,进入到笔墨层面。接收者根据书写留下的痕迹对作者当时的书写状态进行还原,从点画和书写节奏中获得审美体验。它需要接收者具备一定的书写经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越深刻,那么,这种还原就越具体和清晰。在这个层次上,中国人和外国人,有书写经验和无书写经验的人, 审美差异很大。
最后,书法不是一个封闭独立的系统,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只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支分支。在上述的审美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上升到与社会、历史、民族、哲学等诸多因素的联系,并从中找到依据,得到验证,从而,使本是相对狭隘的个人审美上升成为一种以更为宏大深远背景为依托的共性审美。 这是大美。颜楷书法具有儒家的庙堂气,董其昌书法具有禅宗的意味等等, 一件作品只有上升到这种程度才能激发更深层次的审美愉悦。
三者的审美愉悦程度依次递进。
传统书法的特点
传统书法在中国艺术的殿堂里占据 独特.的中心位置,与文学、绘画相比, 书法精英艺术的特质尤为突出,其话语权一直就由上流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所把持,历代书法艺术的参与者无不兼有士大夫、文人、学者的身份。
实用性:书面沟通,表情达意。在这个层面上用汉字书写来称呼或许更为确切。文字乃表情达意的媒介,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汉字书写是书面沟通与交流的惟一方式,所有的典籍、公文、诗词文赋都不得不通过汉字书写来传达。
生活性:汉字书写构成了日常生活 中最平常的部分。在古人的生活里,毛 笔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汉字书写构成了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部分,他们对毛笔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字书写的亲切和熟悉程度是当代人无法比拟的,许多流传下来的书法经典便是这些不经意的日常书写,如信札、文稿等。在传统社会,汉字书写是一种生活技能,现在成为了一 种专业艺术;反向的,如开车,二十年前,它还是一门职业,到现在变成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技能。
文学性:书法与文学相伴而生, 完美匹配,高度和谐。许多流传下来的书法经典,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观照,同样也是彪炳史册的经典,如 《兰亭序》、《寒食诗》等。在古代社会,书法与文学相伴而生,完美匹配,高度和谐。
人格性:在古代社会里,书法作为文人士大夫人格修炼的手段,并赋予道德伦理的人格涵义, 书法是人格外化的结果。故而诸如“心正则笔正”、“人品即高,书品不得不高”的判断大量充斥于古代书论中。
在传统书法中,上述四性达到了高 度的统一和和谐,实用性和生活性决定了书法(汉字书写)的大众参与,文学性和人格性则是精英们的属性。如果说书法是一座金字塔,那么,实用化和生活化则构成了这座金字塔庞大的基石, 基石庞大的程度决定了塔尖的高度。
没有哪一样艺术能像书法这样如此深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以书法为中心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以及由此而营造出的一种文化氛围,成为中国人摆脱世俗社会、追求心灵自由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在传统人文环境未曾改变之前,书法是一个完满自足的稳定系统,其自在自为的发展并未遇到任何实质性的危 机。它也遭遇过两次危机:第一次,书法发展到唐代,字体演变终结,书法还如何发展?第二次,清代碑学兴起,书法领域一度混乱。但它们都在领域内靠自身的力量圆满解决。
“理”和“法”
书道以“理”。“理”与“法”, 先有“理”,后有“法”,“法”建立在“理”的基础上,“法”背后的东西 是“理”。记住“法”忘掉“理”,“法”变成僵化的教条。故而先要明白用笔之“理”,造型之“理”,明白就“通” 了,不会被“法”所束缚。
历代的书法大家如二王、颜真卿、 坡、米芾等都形成了个人独特的用笔和造型法则,具体到某碑某帖也是如此,这些都是个人之法,是小法,在它们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通用法则, 这是一个共性的东西,是大法,它超越了风格的界限、书体的界限以及碑帖的界限,个人之法是大法的具体体现。对经典的临习,就是通过对个体之法的学习,上升到大法,最终形成自己的个人之法。
关于用笔
“笔软则奇怪生焉”,初学者用毛笔写字,很容易把笔毫扭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结,力在结点处无法传导到笔尖而最终落实到纸面,所谓用笔,即是通过用笔的技巧,在快速用笔过程中,随时能够把这个结点解开,让力随时都能 传导到笔尖,让毛笔充分发力,这就是用笔的实质。这需要以对工具材料的充分掌握为前提。
赵孟 所说“用笔千古不易”, 并不是指的某种具体笔法,而是指运用毛笔书写时,毛笔的特性决定了一些书写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毛笔作为“物”, 它有它的“物”性。我们用毛笔书写,就要表现出对其作为“物”的 物性的尊重,这是表达的前提。有些人喜欢把书法谈得很玄,文化、道、宇宙精神等等,殊不知所有这些最终都是通过笔毫来表达,舍此都是空谈。“道在屎溺”,“道”无大小之分,能合理运 用毛笔,尊重它的物性,把它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一个体“道”见“道”的过程。当代书法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对书写的工具材料作 为“物”的物性的尊重。解决了工具 材料对书写的障碍,才能谈书法表达的问题。
中国人的汉字书写是通过汉字笔顺依时间而向前推进的,笔画与笔画之间,并不是封闭的,即使是断开的,也会通过对笔顺产生关联,因此,对中国 人来说,即使是空白处,也会感受到一 种“气”的连接,从而生成笔势。
笔势生笔画。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对诸如王羲之.《兰亭序》中很多奇奇怪怪的起笔方式就不难理解了,它只是依笔势把毛笔打开,便于毛笔发力所留下的痕迹。临帖就像公安破案,通过留下的蛛丝马迹去还原作者的书写状态。
中锋是最好的发力方式。中锋写出来的线条圆厚。书法线条的圆厚不是物理概念,而是一种心理感受。以中国画画竹为例,中间浓墨,两边淡墨,故而在视觉上有种凹凸感。书法的中锋用笔,中间着墨量大于两边,产生圆的感觉。“一缕浓墨在线中行”(宋代徐按 大致有此语)。圆劲的线条像钢筋一样,一放就弹回去,不圆则像竹片一 样,一掰就断。
主毫立骨,副毫生肉。
点画要有体量感、雕塑感,这样的点画稳定,有质感。即使是很小的点画,比如说“、”,同样要包含有承启 转行收的一个完整的用笔过程。
要学会“连”,还要学会“断”。沈曾植曾说“学大王草,观其笔笔皆断;学小王草,观其笔笔皆连。其为 点画狼藉则同。而断犹宗汉,连乃开唐。”(沈曾植,《海日楼遗札一与谢复园》,《同声月刊》,1954年第四卷第三号,50页)这是很有创见的。王羲之与王献之最大的差异在于“笔笔皆断”和“笔笔皆连”,而王羲之的“笔 笔皆断”是古法,这也正是汉与唐的最 大区别,也即“古”与“今”的差别。
用笔就如同挠痒痒。到位的用笔, 就像挠痒一挠一个准,正挠到最痒处,舒坦;不到位的用笔,离最痒处总差一点,闹心。
关于结构
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共生,使得中国 书法形成了圆融、有机、丰富的不可名 状的美妙空间,这与中国文化以及由此 形成的中国人的时空观念有关,它不同 于完全从视觉出发的西方的抽象绘画艺 术所形成一些简单、机械的几何形。
中国人对书写工具材料的讲究,决 定了书法空间的灵敏度大大超过了西方 抽象绘画艺术的空间,二者不是一个量 级,如果说后者可用分米毫米计,前者 则是以分子原子计。
把“书法欣赏的最小单元由传统书 法的“字”推进到‘单元空间(被分割 的最小空间)’的感受上”,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但这一视角的转化,却带来了很多新的发现,如果说当代书法比较于以前有突破,也甚基于这种视角的变化,这种审视书法视角的变化,一下拉近了书法与其他诸如绘画、设计、建筑等当代艺术的距离,赋予了书法以现代性。
好的空间与中国哲学相关联,如看 颜真卿书法的空间,能联想到儒家的庙堂之气,看到董其昌的空间,让人联想到禅宗意味。
好的空间醒透,抓人眼球。
不要把字内空间分割得太碎,这样通篇太花太碎,不要把空间分割得太匀太对称,这样太平,缺乏想象力。
松紧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有松紧才有价值,反过来亦如此,全松或全紧,都没有意义。疏密、大小、收放、浓淡、枯湿等等亦应作如是观。
设计摆放出来的关系对比,时间性消失了,失去了书法的意味。关键是关系过渡的合理性,如黄庭坚、米芾、王铎等人造型的夸张程度与今人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都是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关键在于从松到紧、从疏到密、从 大到小、从收到放这种转换过程,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是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完美结合,这是最难的。米芾《临沂使君帖》“如何芾顿首”即是经典。
外国人临习中国书法,主要从视觉的角度出发,在形上把握得较准确,但书法意味不浓,因为时间性消弱了。
字要大气,笔画交接近九十度(极致是90度)。锐角太小气,不要锐角太多,字内空间成三角形,很小气,经 典作品中不会出现这种空间。空间要成三边形以上,最少是四边形、五边形,极致是接近圆,看起来大气。字内空间要尽量开张,看看黄庭坚的草书就明白了。
苏轼《寒食诗帖》,运用并笔,使字内空白简洁完整,避免了把空间分割得零碎(即一些小洞,尤其是小三角形)。
形不仅指字内空间,同样也针对点画的外轮廓。好的点画外轮廓肯定清 晰,而且很丰富,这由一个完整的用笔 过翻形成。
中锋与侧锋
关于中锋侧锋,历史上有很多争 论,大家也比较关注。今天我想集中阐 述,看能否解除大家的疑惑。
中锋、侧锋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按 一般的理解,中锋是笔锋处于点画中央 的一种运动形式,与中锋相对的,侧锋 一般来说是指笔锋偏于点画一侧的一种 运笔方式。中锋理论的渊源可以上溯至 蔡邕《九势》,而侧锋之名首见于宋桑世昌《兰亭考》。'明代之前,书家很少论及“中锋”, 见于文献记载的仅姜夔 《续书谱》,由此可以窥见明代之前, 书家的中锋、侧锋观念区分意识并不强 烈。直接的“中锋”之名则在明代才出 现。明代以后,书家的“中锋”观念明显增强,在讨论“中锋”、“侧锋” 时,大多数主张中锋。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如明代王世贞就认为,中锋立骨,侧锋取态,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二)明末清初的倪后瞻则指出,王羲之的内撅笔法和王献之的外拓笔法,一偏向于外,一偏向于内,用的都不是中锋笔法,而这正是他们的“心悟”,是对后世的贡献。(倪后瞻《倪 氏杂著笔法》)^
与一般把中锋、偏锋对立来看待不 同,程瑶田则把二者看成是一个事物的 两个面,即中锋是作书之“体”,侧锋 (即程瑶田所说的“偏锋”)是作书之“用”,二者不能分开对立,其实质一样,只不过是用笔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而已:在静止瞬间表现为中锋状态,在运动过程中则表现为侧锋状态,中锋是侧锋的实质,侧锋是中锋表现的结果,故其说“锋之偏者,乃其锋之中者使之然,而其四面错出,依乎手之向背阴阳以呈其能者,乃其锋之中者使之不得不然,故曰其用偏锋焉而已矣。”他 还对固执“中锋”一端者提出了批评, 认为那并不是真正的中锋:“世之言中锋者,不知用之以偏,而但曰中耳,及以就其一面之锋,则其所谓中者其名, 而实则依违于其偏锋之一面,岂知四面偏出者之为运其中锋乎?”(程瑶田《九势碎事》卷上之《书势五事》)
关于中锋与侧锋,梁同书也有自己的看法:“笔提起,良然中,亦未尝 无兼用侧锋处,总为我一缕笔尖所使,
虽不中亦中。”(梁同书《与张芑堂论书》)
杨守敬也持与程瑶田一样的观点,在《杨守敬与岩谷一六笔谈》中,他 说:“并非谓锋在笔划之中,而八面出锋始谓之中锋。……惟中故能八面出锋,非中则仅能一二面也。”他还把侧锋之用归结为古法用笔:“试观‘二王’,有一笔不侧锋乎?惟侧锋而后有 开合,有阴阳,有向背,有转折,有轻 重,有起收,有停顿,古人所贵能用笔 者如此。”
沈曾植在《跋东阳宋拓本兰亭》中则是这样看待中锋和侧锋的:
“近人 执笔,必以三指捏之,乃是中锋。及至写出绝不中锋,如是只用执笔,无用作
书,既不作书,执笔何为。(沈曾植 《跋东阳宋拓本兰亭》,见《兰亭议语》潘景郑抄本)
前人总结出的笔法本就是从实践中 来的,最终还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在沈曾植看来,如果只知道固守“中锋”之教条,只有其名,而不能行其实,不能在实际应用中实施,那么,这样的“中锋”是毫无意义的。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提到的“始艮终乾”因始作俑者黄小仲语焉不详,遂成一桩公案,尽管之后有许多人就此问题展开探讨,但最终也没能达成一个共识。当有学生再次问及这个问题时,沈曾植回答:“侧笔之妙,在阴阳不离乎中。始艮终乾,不 解无碍。(沈曾植《海日楼书法答 问》,《同声月刊》1994年第三卷第 十一号)
在程瑶田、梁同书、杨守敬、沈曾植眼里,中锋、侧锋的对立已经消解了。
经常有同学问,什么是中锋?什么是侧锋?到底哪种好?这个问题前人的论述已经很清楚了,大家不要再对它们的概念纠缠不休,关键要弄清楚内在的本质,记住这两句话足矣,一是杨守敬的“八面出锋始谓之中锋”,二是沈曾植“侧笔之妙,在阴阳不离乎中”。
杂论
在我们这个班,书法最大,这个前提之下,我和大家都是平等的,这样就很单纯了,大家把字写好就行,其他的不要多想。
风格没有高下之分,不能说雄强的就好,秀美的就不好,因此,我不会在这方面对大家提要求。有些人写了颜真卿不会写欧阳询,写了行草不会写篆隶,写了帖不会写碑,这都是没有通的缘故。好的老师不会要学生学老师的样式,而是提供尽量多的可能,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好的学生也不会一味学老师的样式,而是学老师的思想。这一点,我的恩师王镛先生是非常成功的,学生都有不同于老师的面目,但在思想上是相通的。
屁股决定脑袋。屁股是什么呢?是个人的性格,学术背景,成长经历,它决定你的思想。每个人都会建立一个自己的书法系统,去审视书法。这个系统到底有多大,它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有的人,他的系统只能局限于二王,那么碑的东西他可能就接受不了。有的人只能接受传统书 法,他的系统就只有这么大,前卫点的他就接受不了。我有个观点,就是从清中期到现在,其实就是书法系统不断扩大的一个过程。清代以前是以二王帖学为主,清中期碑'学兴起后,秦砖汉瓦、“穷乡女儿造像”等等都被纳入到书法系统,把这个系统扩大了。到当代,这个范围可能还得扩大,扩大到书法要跟其他的艺术门类,诸如绘画、设计、建筑等交叉,只有立足于不断扩大的书法系统,才能消解互相之间的冲突与对立,书法才能从当代艺术门类中汲取对自己有价值的营养,参与到当代生活、当代文化建设中去,并对其他艺术产生影响,否则,书法自娱自乐、固步自封,最终就只能呆在博物馆。
王献之认为章草不能宏逸,曾建议王羲之改体,要“极草纵之致”,在当时,这是一种创新,王献之自己也由此成为了“一笔书”的鼻祖,其声望和影响在南朝也曾因此一度盖过王羲之。这种曾作为“新体”的“纵意之势”, 滥觞于宋以后,到明代中期一味地强调行草书中的顺势,成为一种流弊,因“顺”而变得空洞,流于油滑,故明中期以后的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又返回到章草,以章草的“横” 势来破“顺而无物”的“纵”势,历史总是如此,当一种创新滥觞为一种流弊,都要返祖到起点,寻找解决的办法,王献之的“一笔书”如此,清代的碑学亦是如此。
明代是艺术家写字,清代是学问家写字。
书法有两个系统:名家系统和非名家系统。“名家书法”,是文人士大夫人格修行、学养修为的途径,是一种人格高度的体现。到了当代,人们在很多层面上已达不到古人的修为程度。“名家书法”确立的人格理想和审美高度,对当代人来说已是高不可攀,只有顶礼膜拜;相反来说,如刑徒砖、造像题记等民间书法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可以尽情地发挥,十分鲜活和淋漓尽致,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人性的、质朴的东西。名家书法表现的是一种人格的高度,而非名家书法表现的是一种人性的温情。与非名家书法相对应的古代正统或者说文人士大夫书法,被附加上了许多书法本体之外诸如道德的、伦理的因素,因而总有些高高在上、冷漠克制的意味,人们需仰视它,它的高不可攀可能会让人敬而不亲;而产生于社会中下层的非名家书法,它既不承担文学的功用,也非载道的工具,展现的是一种质朴的人性 自然之美,这种人性之美在与当代书法 相对应的文化系统尚未完全确立而传统文化系统已被破坏的今天,相对于当代人来说,更显得亲切而乐于被接受。当代如此多的人心仪非名家书法,正是被先人体现出来的朴素人性的默默温情以及在书写过程中对空间急中生智的处理而体现的智慧所打动。
境界和趣味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写字就玩的是小趣味,这种小趣味是达不到更高的境界的,因为这是一种“小我”。要达到更高的境界是需要与传统文化的大脉衔接,只有这样才能被更高层次的欣赏者接受。
三十岁之前,如果有人说你的字有才情,那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三十岁以后,如果还是这样评价,那你应该感到羞愧。毕竟,书法不是依靠才情能够一直走下去的,更多的还需要思考与积淀。君不见,当代书坛有多少年轻人,凭借自己的敏感,能迅速地抓住书法中的某些特质,并把它强化放大,在短时间内,上国展甚至获奖,但也就一两年的时间,然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人遗忘。当代书坛有太多这样的走马灯,说到底是缺少背后的思考和积淀。于书法,“人书俱老”背后隐含着许多深刻内涵。
“正大”,虽是极简二字,却是书法人一生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有些人能“正”却不能“大”,有些人能“大”但失之于“正”,二美兼具者鲜矣!
越是动态的作品,越需静态的东西来支撑。越是狂放的东西,越要靠一些极精致的点画来支撑。王铎看起来很狂放;但点画异常精致。没有这种支撑就飘忽了。
要建立自己的系统,靠书法的根本越近,就越具有包容性、开放性,不随便排斥一些东西。手电筒越往近拉照的范围越小,越往上拉照的范围越大。音乐、绘画、设计、建筑等等,我们需要这些资源的整合,学书法可以从设计方 面去想,搞设计的从书法角度想,会有很多意外的东西让人惊叹。现在搞设计的从西方来,设计中国元素的东西,搞不出来。
还有一个没法说清楚的东西――节奏,我试图想把它说明白,但,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同样是音乐中的七个音符,为什么有的成为了流行的轻音乐',有的则成为了宏大的耷响乐?关键在不同节奏的组合。书法也是如此,以什么样的节奏去组合点横竖撇捺,决定了你的境界。
字写快容易,写慢太难。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看一部小说, 或是看一部电影,打动人的不是故事梗概,而是举手投足间的一个个细节。书法也是如此。
有句话叫“不事雕琢”。其实做艺术没有不雕琢的,关键是要合理。雕琢与自然并不是对立的。雕琢合理,也就自然了。
目标在前面,能够着的不一定是你要的,够不着的才是你想要的。你跑不动的时候,也就是人生的终点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奔跑的过程,想起这些, 心里就很惆怅。
我们都是金字塔上的一块砖头,谁做金字塔最顶上的那块,历史说了算。
前一段时间,我们死抠用笔,最后我们都得解放出来。没有用笔的合理性的解放就像社会上有的人那样瞎胡闹。通过大半年时间的学习,大家用笔没有什么问题。差距是时间会解决的。“法”背后的“理”,大家都要明了。 每个人做事都有追问的意识。小时候, 小孩老问为什么,一直追问下去。我们也要有追问的意识。为什么中锋好?为什么要有文化? 一直追问到原点,就明白了。一直追问是有价值的。找寻民族共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是有价值的, 永远不过时。碰到问题,追问到靠近原点的时候,明白了,也就踏实了。
一个成功的老师会像传统的师生关系那样,我们不但可以从老师身上学到技法,还可以学到人格的东西,一种人格的力量。有时创作写不下去了,就会想到导师的精神,一种人格力量的感召。学老师的技法,还要感受人格魅力,寻求精神支柱。师生传承,现在变异了。学生变成导师的工具了。社会上的那套我们别想太多,这样大家可能会走得更远。